大家期待的上海白玉兰国际冰雪节来啦,时间在2020121日到2021年228日,本次冰雪节活动的项目可是很多呢,滑雪,溜冰,以及大型的灯光秀,并且这个活动的门票还不算贵,去玩绝对是值得的哈。
上海白玉兰国际冰雪节时间及门票活动时间:2020年12月1日至2021年2月28日
活动地点:上海白玉兰广场(南广场)|上海市虹口区东大名路501号
门票价格:39-79元
活动详情:
2022年北京冬奥会的脚步临近,上海白玉兰国际冰雪节又来咯!2020年12月1日至2021年2月28日,第二届上海白玉兰国际冰雪节在北外滩黄浦江畔的浦西第一高楼南广场与冰雪爱好者们共度美好时光,化身城中网红打卡圣地。
白玉兰国际冰雪节的如期而至,诠释冬奥文化、传播冬奥精神,展示上海白玉兰广场参与并推进全民健身活动的初心,为助力浦西第一高楼——上海白玉兰广场打造成典范型城市综合体增添了新亮点。
交通指南:
地铁12号线,国际客运中心站下;
公交22路、37路、135路、330路、868路、934路,东大名路旅顺路站下;
公交22路、868路、934路,东长治路旅顺路站下。
2020-2021上海白玉兰国际冰雪节活动攻略冰面加倍激情加倍
此次冰雪节的核心区域:超大户外真冰场,面积超1200平方米,足足比第一届增加了50%。届时,真冰真雪组成的魔都冬日运动新地标,将与大家一起开启冬日的梦幻遐想;每晚都会上演的大新多媒体灯光雪花泡泡秀,给你不一样的嘉年华气氛。特色冬奥长廊,将冬奥会项目一一展示,让大家感受到积极奋进的时代气息。
第二届冰雪节的升级之处还不止于此,今年更新增定制冰场、灯光秀、冰上表演等,与冰上艺术家联名的声光艺术装置,将伴随着缤纷的浦江灯光奇境与圣诞亮灯仪式璀璨开启,一场温暖绚丽的冬日盛宴就在这里拉开帷幕。
热力启航
第二届上海白玉兰国际冰雪节于12月1日正式开园。在12月23日将举行亮灯仪式,全国冰壶巡回赛冠军余涵也将亲临现场表演。
冰上周周赛
本次冰雪节期间,将举办“冰上周周赛”。花样滑冰项目,以团队方式进行报名,每周进行一场比赛,每月最后一个周六决出参加总决赛的二支队伍;趣味冰壶赛,则以青少年团队方式进行报名,每周进行一场比赛,每月最后一个周六决出参加总决赛的二支队伍。
比赛由名师名队助阵,全国女子单人滑冠军付彩姝、全国冰壶冠军队都会来到冰雪节现场指导与表演交流。
大型灯光情景秀
每周七天,这里都会上演独特的灯光秀,让大家身临其境感受不同场景下的冰上奇观。精彩绝伦的演出、令人目眩神迷的灯光、配合着飘然而下的雪花,让人一秒来到“北国冬日”。
节庆活动嗨不停
电音派对、迎新倒计时、春节特别活动、冰上浪漫求婚、元宵猜灯谜、DIY兔子灯一系列节庆活动让大家从12月一直嗨到2月。
温馨提示:12月31日,上海白玉兰广场冰雪节将特别举行迎冬奥400天跨年活动,精彩不容错过!
买红妹,1970年出生于河南省平顶山市鲁山县,内地演员。
1993年,在央视长治久安晚会上与魏积安合作小品《小保姆》。1996年,在央视曲苑杂坛推出系列小品《新疆妹买买提》。2008年,加盟谍战剧《利剑》[1] 。2009年,与杨议出演电视剧《杨光的新生活》[2] 。2011年,在北京春晚上出演小品《你幸福吗》[3] 。2013年,拍摄都市轻喜剧《爱情最美丽》
杜若溪,(原名杜晓婷),1985年1月30日出生于辽宁省沈阳市铁西区,中国内地女演员,上海话剧艺术中心演员。毕业于上海戏剧学院表演系2002届本科班。
2006年由于气质清新被著名导演李行选中,拍摄电视剧《小城故事》担当女一号。2009年由于出演郭靖宇导演的《铁梨花》出演赵嫣然一角而走红。2011年主演电视剧《胜女的代价》,饰演汤敏。2013年杜若溪主演的电视剧《血誓》一举斩获全国前四的收视佳绩。
2013年4月7日,严宽手捧鲜花向杜若溪求婚成功。2013年12月,这对荧幕情侣携手出版婚前纪念书《为爱出发·婚前旅行》。[1]
都是回族的有点像是很正常的。
相传关三**出生时,张飞去贺喜,见孩子长得粉嫩嫩、非常可爱,十分欢喜,乘兴给取了个名字,叫银屏,还把一颗珍藏多年的宝珠送给她作礼物。
这颗宝珠珍奇异常:黑夜里会发光,平时能避邪,冬天可取暖,夏天能驱暑,还能逢凶化吉,给人带来好运。神奇的宝珠来历不凡,它原是镶在吕布的紫金冠上的,白门楼吕布被擒,张飞硬从吕布头上夺过来,把它当作传家宝。他曾经想过把它献给阿斗,但又嫌阿斗软弱无能不争气,便打消了这个念头。后来想著还是传给自己的儿子,儿子再传给孙子,在张家一代一代传下去,让子子孙孙家运昌盛,蒸蒸日上。不过见了关羽的三姑娘,心中一喜,觉得自己是做三叔的,该给小侄女一个好的见面礼,便不假思索,喜眉笑眼地把宝珠给了关银屏。
关银屏从小聪敏伶俐,而且很有个性,关羽十分钟爱,聘请教师教她读书,自己有空时也教她学习武艺。由于她经常得以摩挲那神奇的宝珠,果然越长越美丽,越长越聪明。成人之后,不仅模样儿俊俏,活像刚出水的芙蓉,琴棋书画也样样精通,远近的人们都夸她才貌双全。上门求婚说亲的人,从早到晚没有断过,她家门槛都要给踏平了。
荆州失陷时,关羽一家人被乱军冲散。关兴寻不见母亲,只好保护著妹妹银屏来成都,去找刘备、张飞。失去父母和大哥,关银屏忧心悲切,几次哭得昏厥过去。刘备非常疼爱她,把她当成亲女儿,留在宫里住,下令御厨餐餐供应山珍海味,让她吃得有滋有味,吃得热热络络,五脏六腑都活起来,以解除心灵的痛苦。可是,银屏吃不下咽不进,她对刘备说:「家仇未报,无心享福。」只肯吃糠咽菜度光阴。张飞觉得银屏怪可怜的,三天两头去看她,经常送些绫罗绸缎让她做时兴漂亮的衣服穿,但她望著这些东西直流泪,说:「国恨未消,无心妆扮。」只肯荆钗布裙,不肯穿著绸缎、梳妆打扮。刘备、张飞见了都心酸,强忍住眼泪规劝她:「死人无法再活了,活人还得往前过。你要强打起精神来,读些诗书,做些针线活,借以排遣心中的愤恨。」银屏却说:「诗书难报仇,针线难雪恨,我要习武弄刀枪,也上前线去打仗!」她小时虽然也跟著父亲学了点武艺,但父亲因忙于征战,也没教会她多少招数,而且早已生疏,于是她决心要从头学会真正的杀敌本领,为父母、兄长报仇。
刘备、张飞都很感动,答应了她的要求,请来赫赫有名的虎将赵云做她的老师,教她练功习武。老师教得很认真,银屏学得很刻苦。她早晨披星星,练出一身汗;晚上戴月亮,滚得一身泥;冬天练三九,不怕天寒地冻;夏天练三伏,不避酷暑炎热。到底功夫不负有心人,,关银屏终于练就一身好武艺。
建兴三年(公元二二五年),刘备去世,南中大姓雍闓、孟获起兵反叛。南中是蜀汉南部地区四个郡,即越嶲郡(今四川省西昌地区)、牂牁郡(今贵州西北部和云南东部地区)、建宁郡(今云南中部地区)、永昌郡(今云南西部地区)。这里居住著多种少数民族。曾在此地称霸的豪族大姓雍闓利用当地的民族矛盾,串通彝族首领孟获起兵反蜀,想霸占南中,自立为王。南中一旦失去,蜀汉将失去一半的地盘,形势异常严重。因此,诸葛亮决定亲自领兵南征。关银屏闻知,即刻去找诸葛亮,说:「叔叔……啊,不,丞相,我要随你出征。」诸葛亮见她明白地提出要求,心中很高兴,但表面上不作声色,却半开玩笑半认真地对她说:「蛮夷之地很荒凉,太苦寒,凤凰可不该落到刺巴林里边呀!」关银屏毫不退缩,神情坚定地说:「为亲人报仇,为蜀汉尽力,哪怕山阻水隔、荆棘载途,您们去得,我也去得!」诸葛亮敛住笑容,目光严峻地盯住银屏,问道:「你可知道,我们这次出征,不是去打东吴,而是去南方平息叛乱啊?」关银屏毫不含糊地回答道:「国难当头,我岂能袖手旁观?还分什么东南西北?」诸葛亮正色地接著问:「你说说看,为什么?」关银屏想了想,说:「原来的家仇国恨,好像前宅失盗;眼下的南方骚扰,好比后院起火。把后院的火扑灭了,不是更有利于前宅打强盗、捉强盗吗?」诸葛亮见她报国心切,终于答应让她随军出征。
答应了关银屏的要求,诸葛亮凝思片刻,想起了李恢的儿子李遗(音卫,又作「蔚」)。李恢为庲降都督(统领南中诸郡,初治南昌县,今云南省镇雄县;后移治平夷县,今云南省富源县)、兼交州(治龙编,今越南河内东)刺史,建宁郡(治味县,今云南省曲靖县)俞元县(今云南省澄江县)人。他才学出众,胆略过人,在刘备初建蜀汉政权时,曾到汉中郡联系结交西凉名将马超,使之归顺刘备,使刘备得一员智勇双全的虎将。后来统领南中诸郡,虽远离蜀地二千余里地,却能独当一面,讲究策略,积极开展工作,做到刚柔相济,使当地各民族相处得很和睦,为蜀汉屡建功勋。如今见南中地区豪族雍闓、高定和夷人头目孟获等人举兵反叛,他痛心疾首,茶饭无心。也许是受了李恢的影响,诸葛亮准备出征时曾经反覆想过,强龙难压地头蛇,单凭武力固然可以威震一时,却不能长治久安;用兵之道,当以「攻心为上,攻城为下,心战为上,兵战为下。」因此,他非常欣赏李恢这样的既熟悉南方地理情况和南蛮生性行检,又识大体、顾全局、有见识的大吏,特别举荐他随自己一道领兵南征。
李恢儿李遗(蔚)也是百里挑一的好人才,一听到南中地区发生骚乱的消息,便和关银屏一样,坚决要求随军出征。诸葛亮心想,一对少男少女堪称志同道合,何不乘此出征之机,玉成此事,让银屏这没有爹娘的孩子深入不毛之地,也有人时时在身边相伴、相护。于是,他亲自出面做大媒,让关银屏和李遗(蔚)结百年之好。赵云自然也深表赞同。成亲那天,他送给银屏一口宝剑,作为礼物。这口宝剑叫「青釭剑」,原是曹操的。曹操有两口宝剑,一叫「倚天剑」,一叫「青釭剑」。倚天剑,曹操自己带著;青釭剑,则由背剑大将军夏侯恩背著,随时跟在曹操身边,以防不测。赵云在长湙坡刺死夏侯恩,夺得青釭剑。这青釭剑是天下稀有之物,削铁如泥,锋利无比。关银屏收下这礼物,心中十分欢喜。
这年春三月,诸葛亮领兵由成都出发,循岷江而下,经武阳(今四川彭山县双江镇)至僰道(今四川宜宾),然后分三路进军:诸葛亮亲领西路军向越嶲(今四川西昌市东)进攻,从西面攻打高定的叛军;巴西人马忠率领东路军,从东南方面攻打牂牁(今贵州贵阳市附近);李恢率领中路军进攻雍闓、孟获盘踞的建宁郡(今云南曲靖、沾益一带)。关银屏怀带张飞送她的宝珠,背负赵子龙送她的青釭剑,与丈夫李遗(蔚)一道,随李恢向建宁挺进。
崇山狭谷之中,多为瘴疠之地,道路狭窄,毒蛇恶蝎很多,而且一到黄昏,琗瘴大起,行军作战十分危险。幸亏关银屏执有宝珠,可以驱琗瘴、逐蛇蝎,使部队能够比较顺利地翻山越谷,往南前进。
一日,天气特别炎热,军士们汗流浃背,干渴难耐,见到一潭清水,便争相去喝。可喝后不久,纷纷头晕目眩,倒在地上。这是怎么回事呀?找了个当地老人来问,方知这一带山中湿热得厉害,附近山上很多鸟兽常年在水潭边上吃喝、栖息,粪便都拉在水中,潭水因而染毒,人喝了中毒,头晕目眩,甚至会变成哑巴,严重的还会很快死去。询问有什么办法解救。老人说,百多里外万安溪边长著一种草,名叫「薤叶芸香」,口含一叶便可解毒。可是,眼下一时摘不到「薤叶芸香」,怎么办?关银屏情急智生,拿宝珠放在一个中毒军士的嘴唇上沾了沾,这个军士的嘴唇便微弱地翕张,煞白的脸慢慢转红润,苏醒过来了。「哦,有救了,有救了!」李恢、李遗和身边的将领们都张嘴舒出一口气。关银屏的宝珠,将一个个中毒昏迷的军士都唤醒了。部队稍事整顿,便继续前进。
按照原定的进军路线,中路军一路节节胜利,很快便直逼滇池坝子(即滇池县,今云南省晋宁县东)。不料,建宁郡的反军突然纠合了许多县的人马,大规模集结,把李恢的部队团团围困住。李恢的人马不及敌人的一半,又没有得到其它两路军的消息,情况十分危急。关银屏很聪明,建议李恢用个计策,假意派人对反军说,蜀军主帅和其中一些人都是建宁人,离开家乡很久了,今天才得以返回故乡,眼下部队粮草已经用完,打算撤退,但不能溃逃回四川去,那是要被问斩的,因此左右为难,也想和反军共同谋划反蜀。
反军听了,信以为真,包围懈怠松弛下来。李恢立即率军出击,冲破敌人的包围。关银屏紧跟在后,挥舞著青釭剑,但见寒光上上下下闪动,鲜血一路横流。杀出重围后,中路军转败为胜,把反军一直追到南盘江边,与诸葛亮所率军队的声势连在一起
南方平定后,李恢因军功最多,被封为汉兴(今云南省建水县)亭侯,加封安汉将军,出任建宁太守,负责治理南中七郡的重任。关银屏和她的丈夫李遗也被诸葛亮派回李恢的老家南中俞元(即今云南澄江)除暴安良,巩固蜀汉的后方。建兴九年(公元二三一年),李恢去世,李遗继承父亲的爵位,继任建宁太守,关银屏始终协助丈夫工作。南中地区远离蜀汉统治中心,土地贫瘠,多山区,多瘟疫,交通不便,文化落后,很多地方仍处于蛮荒时期,经济尤其落后,尚不知种植桑麻五谷,无怪乎诸葛亮称之为「不毛之地」。关银屏时时牢记诸葛亮「攻心为上」的叮咛,跟当地百姓和睦相处,亲自教他们耕种、纺织、读书,将蜀汉发达的文明物质带到了这「不毛之地」,促进了这些地区的文明进步。
关银屏有时也很想念自己的家乡,想念成都,却又舍不得离开南中、俞元的百姓,便每天赶早起床,登上俞元东南面的金莲山的山坡,一边朝北方眺望,一边梳理晨妆。后来这个地方,就叫做「梳妆台」。
南中地区的百姓对关银屏非常尊敬,亲切地称呼她为关三**。关三**死后,远近各民族的男女老幼披麻带孝,把她同她那两件宝物——宝珠和青釭剑一起埋葬在梳妆台附近。据说,在天气晴朗的夜晚,金莲山山头上常常闪闪发光,那是关三**和她的宝物在显灵,见者会获吉运。
在本文刚刚写完的时候,一位老家在云南昆明的朋友告诉笔者,云南澄江县右所镇旧城村东南面金莲山上的那座关银屏古墓,是关银屏和她的丈夫李遗的合葬墓,是云南玉溪市(澄江县归玉溪市管辖)政府公布的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传说,墓中的两件宝物已被盗贼偷走。盗贼离开俞元的时候不敢走陆路,因为出俞元的每个关口都有关银屏的弟弟关索(关羽的第三子)的庙宇。关索已经成了大神,谁敢把关三**的宝物带走?盗贼走水路,结果在澄江县西南面的抚仙湖上,船翻了,盗贼淹死,两件宝物沉入抚仙湖中。
不是。
玫瑰花并不是月季花,不过它们是同科属的花卉,很多人都会它们混淆,其实它的花朵和茎叶之间是有区别的。玫瑰的叶子小,而且还有很明显的叶纹,花朵会先后对小一些,茎上的刺也很密,而月季则正好相反。
玫瑰(学名:RosarugosaThunb),是蔷薇目,蔷薇科、蔷薇属的落叶灌木。枝杆多针刺,奇数羽状复叶,小叶5-9片,椭圆形,有边刺。花瓣倒卵形,其他名称:滨梨、滨茄子、刺玫、海棠花、徘徊花、Rosassp生物分类:被子植物门、双子叶植物纲、蔷薇亚纲、蔷薇目、蔷薇亚目、蔷薇科、蔷薇亚科、蔷薇属、蔷薇亚属、玫瑰。玫瑰花是一种非常浪漫的花卉,象征着天长地久的美好爱情,通常被用作鲜切花,是情人节或者求婚时送给女朋友的最佳选择。
迎娶,又叫“迎亲”、“娶媳妇”,等于“六礼”中的“亲迎”。通常是由新郎亲自到女家迎娶新娘,但在忻州、吕梁的一些地方,也有媒人或小叔子带领迎亲队伍前往迎娶,而新郎在家坐候的。
迎亲的队伍,旧时讲究要用各种仪仗,从前到后,有炮手、开道锣、开道旗、“肃静”、“回避”朱牌、宫灯、金瓜、斧钺、朝天镫、龙虎旗、团扇、日罩……吹打鼓乐更是不能少的。花轿一般为两乘,新郎、新娘一人一乘。去的时候,新娘之轿例不空行,晋南一带要放花糕,青馍作为镇物;晋中有的地方则由一个与新娘属相相同、父母健在的小男孩坐着压轿,称为“压轿喜倌”。
山西长治的迎亲队伍中,都要有陪伴新郎的人。左权一带,是从年长亲友中找两个人,称为“冰人”;再从新郎的子侄辈中找一个年龄与新郎差不多的,称为“引婿”。雁北平鲁等地讲究“女一男二”,要新郎的妗子和两个兄长随花轿同去同回;回来时,女方自然也以“一女二男”相陪送亲。大同一带娶亲、送亲则专要双方女眷中娴熟礼仪的相陪。对陪伴新郎的人,太谷一带称为“伴客”;对女方陪伴新娘的人,则称为“送客”。“送客”之外,女方再去人,便是“吃客”了。
女儿在出嫁前,山西各地大多有“哭嫁”的习俗,人称“媳妇哭,娘家富”。据民俗学专家研究,这一习俗的起源与远古时代的“抢婚”有关,后来女子被掠夺时的哭诉才逐渐演化为婚俗中的“哭嫁”。这不是乐极而悲,往往有其真实的内容。一般是感叹无虑少女生活的结束,感谢父母的养育之恩,眷念兄嫂弟妹及与女友的友好相处之情,同时对为人妻、媳的人生转折甚感惶惑不安。如果对婚事不太满意,感到委屈,更要借机发挥,大哭而特哭一场。新娘的母亲、女友与家族中的女眷,一般都要陪哭。
迎娶的队伍到来后,女方的家门往往由新娘的妹妹或女友们紧闭、关锁。一方面显示女方家族的尊严,另一方面是故意捉弄迎亲者。迎亲者怕误了时辰,只有付“开门钱”了事。吕梁柳林一带,迎娶队伍到女家门口时,要把一只羊赶在前头进门,俗称“撞门”。 迎娶队伍进门后,女方设筵盛情款待。晋中榆次等地,招待女婿时,除一应酒菜外,还有薄饼一样主食,当新女婿的一定要“偷”十几张饼、几双筷子和一些酒器,当地人称为“得富贵”。晋南襄汾一带讲究新郎、新娘同吃“合婚饼”。晋东南沁县等地,女儿临行前要吃鸡蛋饼,俗称“三颗鸡蛋一壶酒,打发闺女上轿走”。
撤席后,新郎再次向岳父、岳母叩头辞行。晋中祁县一带,岳父此时要为女婿披红、簪花。然后乐声大作,迎娶队伍再加上女方陪送人员,以更为盛大的气势起程了。“婚”、“昏”同音,晋南一些地方还保留着新娘晚上出嫁的古老习俗,娘家筵请新郎,一直要到初更才打发闺女出门。
女儿出嫁离家时,山西各地都有不带娘家土的习俗。民间认为“土能生万物,地可产黄金”,怕带走了土会带走娘家种庄稼的好运气。这自然是农业社会根深蒂固的传统观念。女儿出嫁时,要在炕上换上新鞋,然后由哥哥或舅舅背上或抱上轿;或者坐在椅子上,由人抬上轿;有的地方是以红毡或红布铺地,女儿脱去脚上的旧鞋,进了轿再换新鞋。不管怎样出门,反正是脚不沾地。女儿临行时,晋东南沁县一带,母亲要含着眼泪绕轿二圈,默默祝愿女儿幸福吉祥;父亲则象征性地护送“百步”,然后由其舅、叔、兄、弟等四人伴行送亲。
迎娶路线一般讲究走大回环,回时不走来时路。晋中祁县一带依据村落位置,有玄武(北)入,朱雀(南)出;或白虎(西)入,青龙(东)出的说法。迎娶队伍要随带红毡或红布,除了供新娘上下轿踩踏外,路经寺庙、井台或石碾、石磨时,还要用来遮掩轿窗和新娘,意在防止白虎星等鬼崇邪怪相扰。路遇别人家的嫁娶队伍时,双方要互换“针线”,即新娘的女红消灾。现在迎亲队伍相遇时互赠手帕,即此遗风。迎娶旧时多用轿或轿车,除此而外,吕梁山区有些地方新娘出嫁骑驴;长治、屯留等地,新娘、新郎都要骑马。雁北平鲁一带还有“骡驮轿”的特殊交通工具,即两头骡子一前一后驮着一乘长轿。娶亲这天,“骡夫”最受人尊敬,他们身着黑色新衣;头缠白色毛巾,装束得精精干干。据说他们既能把“骡驮轿”赶得稳稳当当,又能使人饱受颠簸之苦,所以喜钱是不能少给的。
迎娶这一天,新郎、新娘的妆束因时因地而异。新郎旧时头戴宽边黑色硬礼帽,身穿马褂长袍,后来改为制服,现在则大都是西装革履了。晋中、晋南等地,新娘着装比较特殊,要头戴凤冠,身穿蟒袍,腰扶玉带,宛似戏台上皇后娘娘的形象。后来不穿蟒饱了,改套红棉袄;不戴凤冠了,改戴茶色眼镜,一律改穿时装。
一:电视剧《神话》表现主题的手法欠妥当,造成了主题思想不明确、不正确。
本剧制作团队的原意应该是表现美丽、凄婉、至死不渝的爱情,剧情的设置也是紧紧围绕着爱这一主题在展开,剧中有便设定了很多段的爱情,都是为了烘托这一主题的。
1、高岚和小川之间的爱,通过略带调侃的密码“992772”就可以基本定性。小川不过是个80后的浪子,富二代,对爱情不能专一,说得不客气点就是花花公子,和酒吧邂逅的高岚玩的就是心跳,至少小川是这样对高岚的。这样的爱(甚至不能算作爱)是不值得被提倡的,本剧也就一笔带过,主要是为剧情服务。
2、吕雉对小川的爱,是一种有强烈占有欲的爱,不过这个桥段还是不错,自己得不到,就不能让别人得到。本剧花了不少笔墨在这段爱情上,因为这种略带病态的爱倒是很符合吕后心狠毒辣的性格,不过这样的爱也不值得宣扬。
3、吕素对小川的爱,是本剧亮点之一,正是吕素对小川那纯洁的爱,改变了小川浪子的性格,让小川明白了什么是真正的爱,领悟到爱的最高境界就是牺牲,为了所爱的人是可以牺牲自己的一切。这段爱情着墨不多,但同时也是点睛之笔,编导这样安排,为小川从一个花花公子转变成一个至情至爱的男人,提供了一个合理的解释。 4、小月对小川的爱和李由对小月的爱,以及蒙恬和金将军爱上玉漱,不过都是一厢情愿的单恋,都很纯洁,都能做到为了所爱的人作出牺牲,无怨无悔。这样的单恋同样是值得尊重的。 5、至于赢政和玉漱之间,用中学教科书的标准语言来描述就是"表现了封建统治阶级生活上的荒*无度,揭露了封建制度的罪恶"是值得我们唾弃的。
6、庞将军和德香的爱,虽然短暂,但同样美丽,可惜在战争面前,他们的爱显得那么的苍白无力,让人唏嘘不已。
7、高岚和大川之间的爱,虽然动机是纯洁的,但有违道德。弟弟刚刚失踪,弟弟的女朋友在不到2个月的时间里面就和哥哥走到了一起,甚至大川的妈妈还在一旁撮合,即使在社会舆论已经相当宽松的今天,他俩之间的爱还是难以被接受的。其实,这里应该是编导们的一次失误,让我们美丽的高岚承受了本来不应该承受的骂名。我想很多人看到小川在电话里对高岚说分手而高岚凑巧没有听见的时候都会这样想“编导是为他们的复合打下了伏笔”,可一直到最后高岚和小川都没有复合。那编导为什么不干脆点就在第一集直接让高岚接受小川的分手,以后也可以正大光明,名正言顺的和大川交往。鄙人是有点保守,但象我一样持保守意见的观众应该不在少数,编导明明可以用一个很简单的镜头语言来回避道德上的问题,以便争取到持保守观点观众对大川和高岚之间爱情的认同。先和小川分手,再和大川交往,当母亲的在一旁撮合,这样自然得多,也合理的多。
8、项王和虞姬,应该算是剧中比较幸福的一对了,虽不能白头偕老,但能够一路走来相伴到生命的终点,在那乱世可为实属不易。霸王别姬的传说更是家喻户晓,也被后世在舞台上和银幕上无数次的演绎,并传为一段佳话。可以说,霸王别姬在人们心目中已经有了既定的,先入为主的经典模式了。这里我们有必要先看看霸王别姬这个故事的原型了
夜闻汉军四面皆楚歌,项王乃大惊曰:“汉皆已得楚乎?是何楚人之多也!”项王则夜起,饮帐中。有美人名虞,常幸从;骏马名骓,常骑之。於是项王乃悲歌慷慨,自为诗曰:“力拔山兮气盖世,时不利兮骓不逝。骓不逝兮可奈何,虞兮虞兮奈若何!”歌数阕,美人和之。项王泣数行下,左右皆泣,莫能仰视。
-------------史记·项羽本纪
相传楚汉战争末年,项王被困垓下,留侯张良一曲楚歌,吹散十万楚军,项王的军队崩溃了,仅率八百骑突围。虞姬为了让项王能够顺利突围,自刎帐中,以免项王有所顾忌,虞姬和霸王这段可歌可泣的爱情故事就这样一直流传下来了(虞姬自杀帐中应该是后人给编撰的,但到乌江边时仅有26骑是不争的事实,虞姬这时已不在项王身边)。传说中的虞姬为了所爱的项王能够顺利突围而自刎,这样的虞姬是何其伟大,何其贞烈的一个女子,虞姬和项王的爱是何其的悲壮与凄美。本剧编导另辟蹊径,安排虞姬随项王一同逃到了乌江边,最后被乱箭射死。这样的修改相对经典模式,的确进一步渲染了高要和小月之间的兄妹情,但有得就有失,本来在经典霸王别姬模式中,项王和虞姬的爱由于虞姬在帐中自刎而升华到了极致,给看客的心灵带来了巨大的震撼力。逃到江边被汉军射杀的虞姬形象是不是相对就逊色了许多呢?经典之所以成为经典必有其过人之处,对于修改经典,我的态度是慎重。对于已经有固定模式的经典桥段,按经典模式来演绎,可能不会出彩,但也决不会犯错;修改经典,也许会出彩,但犯错的风险更大。是否修改,主要看编导们驾驭剧本的能力,否则只会弄巧成拙,画蛇添足。
9、最后来说说本剧的核心——小川和玉漱之间的爱。
本剧编导本想通过他两的爱来渲染爱情的美丽,纯洁,坚贞。但由于在表现的手法上欠妥当,剧情设置上欠考虑,得到了恰恰相反的效果。
①:没有无缘无故的爱,也没有无缘无故的恨。小川是一个80后典型的花花公子,因为吕素的爱,因为吕素的死而彻底改变了,当小川单膝下跪,手拿草花编的指环向素素求婚时,小川对吕素的感激升华到真爱了。那一刻,我相信小川是真心的想和吕素“执子之手,与之偕老”。吕素死后,小川也感觉到肝肠寸断。但遇到玉漱后,马上就爱上了玉漱,竟然瞬间(最多一年多时间)就把刚刚求婚的吕素直接抛到脑后了,若不是吕雉在后来反复强调要小川照顾吕家,恐怕编导已经安排小川把这个他自己曾经爱上的人给彻底忘记了。玉漱和小川的相爱虽然能用一见钟情来解释,但由于剧情处理不当,彰显突兀。若编导安排小川爱上玉漱时内心稍微有点挣扎,多一些内心的反复,是不是更为人性一点,更为符合情理一些。不然很难改变剧中小川在观众心中花花公子的形象,见一个就爱一个,实非痴情者所为。
②:图安的公主,既是上帝的宠儿,也是命运的奴隶。当她同意接受大秦的政治婚姻那天起,她就肩负起祖国的安危,在到咸阳的路上,遇见小川,并在那个时和小川相爱了。当玉漱决绝的进入了咸阳城时,她已经把和小川的恋情作为上天给她的礼物而珍藏在心中,同时也明白了,她和赢政结合是肩负着祖国的安危,她和赢政联姻,是希望换来和强秦的暂时的和平,至少是能够为祖国争取到更多抵御强秦备战的时间。玉漱知道,她不能因私情而枉顾祖国的安危。于是一个愿意为祖国安危牺牲一切的女英雄形象跃然纸上,让人好不敬佩。但当她成为丽妃后,好象就突然忘记了自己肩负的使命,忘记了自己的身份,竟然冒天下之大不韪和小川私通,如若奸情败露,被处决的不仅仅是他自己和小川,连侍侯她的宫女、太监,甚至她的祖国都会立刻遭到灭顶之灾。这时的玉漱的形象和先前是完全不同的。进宫前,为了祖国可以牺牲一切;进宫后,为自己的爱可以牺牲一切。玉漱这个人物形象的性格设定突然出现了巨大转变,而剧中又没有给出合理的解释,这是本剧又一不足之处。本来作为象玉漱一样的年轻人,在做出一些人生重大抉择上出现反复,是很正常的事情,观众是可以的理解的。但本剧编导恰恰在这里省略掉了必要的心理描写,同时也忽略了玉漱心理转变的过程,而使玉漱遭到了“为满足自己的情欲,而不顾他人甚至祖国安危”的唾骂。
③:小川这个人物性格上的设定也犯了和玉漱同样的错误。编剧一直强调小川仁义为先,说小川不愿意杀人,也不会用杀人来解决问题的。对家奴,对婢女甚至对敌方的奴隶都给予足够尊重,对路人甲乙丙丁都有爱心。但随着剧情的发展,编导让小川披着仁义的外衣,做了很多很不仁义的事情。玉漱在宫中时候,崔文子反复提醒小川和玉漱交往是很危险的,危险不仅仅他们两个人,而是他们身后的很大一群人,小川却把崔文子的警告置若罔闻。这样的做法难道不是很私自,不是残忍吗?小川有什么资格让小月等局外人为了他和玉漱的爱而时刻在头上高悬着达摩克利斯之剑,这样的小川还有什么仁义可言,与先前那个满口仁义的小川难道是同一个人吗?
④:小川为推翻暴秦、营救囚于地宫的玉漱而贸然起兵是本剧编导在剧情编排上的一次重大失误。
首先,小川起兵,只有两种可能。
第一种可能:小川相信,无论他如何努力,都不能改变原有历史进程。
那既然不能改变历史,小川早知道秦会亡,而且还按历史记载的时间灭亡,那他是否起兵是不会对结局有影响的,他只需坐在那里,静静等待秦国灭亡这一时刻到来就可以了。贸然起兵只会扩大战火,而让更多的人无理由的卷入这场的战争。基于这种假设,小川起兵不会有任何意义,只会给百姓带来更多的灾难。
第二种可能:小川相信,通过他的努力,能够改变历史原有进程。
打破一个旧世界,建设一个新世界。中国历史上N多的农民起义无一成功的根本原因就是他们只能做到打破一个旧世界,而不知道怎么建设一个新世界。最终都成了其他地主阶级所利用的棋子或者是炮灰了。旧的世界再烂,毕竟也代表一种秩序,当起义者将原有秩序打得体无完肤的时候,或穷奢极欲、或一脸茫然,却不懂的如何去建设一个新的秩序,那带给生活在这个土地上的普通老百姓的只能是比原有旧世界更为惨痛的灾难。
秦末混战,以陈胜、吴广等为代表的农民起义军在初期实属官逼民反,为求生存而揭竿而起,属于正义的战争。但建立张楚政权后,领导高层里面已严重腐化。他们起义的目的没有那么崇高,并不是什么反帝反封建(不要受我国传统教材给忽悠了),他们只是想打下天自己做皇帝,所以到起义中后期,战争的目的已经成为扩大势力范围,满足他们自身的穷奢极欲,是没有什么正义性的。关东群雄的响应,不过是在大秦分崩离析时想多分一杯羹。所以秦末混战,不过是封建地主阶级内部“秦失其鹿,天下逐之”的权力争夺罢了,以暴易暴,并无什么正义可言。小川的起兵也不例外。
小川起兵,通过他本身的努力也许可以加速了秦的灭亡,尽快救出的玉漱。但小川起兵的目的很单纯,就为了推翻暴秦,救出玉漱后就可以双宿双飞,白头偕老。对于新世界秩序的建设,他从来没有想过,也没有实施过,也不可能有这样的能力(从他和刘邦在说鸿沟为界的时候可以看出,他心中没有统一的思想,分裂只能换来短暂的和平,统一才能长治久安)试问这样的起兵还不算贸然起兵吗?也就是说,小川在并非走投无路之时,贸然起兵,虽然打着“清君侧”或推翻暴秦的旗帜,实际上就是参与了一场天下权力争夺的战争,这样的战争是无正义可言的。小川是不是该为发动这场战争而负责呢?“兵者,国之大事也,死生之地,存亡之道,不可不察也”。
剧中的小川这样滥用武力,殊不知,为了找到他小川的真爱就有多少人白白枉死,就有多少人会失去他们的真爱。自古都有“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可怜无定河边骨,犹是春闺梦里人” 的诗句,说明了战争的残酷性。如果为了自己爱的人而可以去牺牲很多很多其他人的性命可以的话,那商纣王和妲己的荒*无度、周幽王为搏褒姒一笑的烽火戏诸侯是不是都可以平反了呢?小川这样的做法其实和商纣王、周幽王同出一辙,不过是五十步笑百步罢了。这里鄙人有点犯形而上学的错误,给小川上纲上线了,但我真的不希望本来美丽的爱情需要建立在一堆堆尸体上,难道编导们就不能安排更好方式来诠释小川对玉漱的爱吗?人可以去追求自己的真爱,但不能忘记和逃避自己的责任,更不能以牺牲别人的利益甚至生命为代价来换来自己的真爱,那样的人是自私的,那样的爱是受人唾弃的。当一个人能明白自己的责任,并能肩负起这种责任的时候,这个人就真正长大了,就成熟了,只有成熟的爱才能长久,才能取得相对最好的结果。**《神话》中的蒙毅和电视剧《神话》中的蒙恬就是一个成熟男人的榜样。他们对丽妃的爱都是纯真的,都是炙热的,同时也是成熟的,所以他们能够把这样的爱深深藏在心底,这样对他们自己,对丽妃都是最好的处理方式。
基于以上两可能的论述,为了塑造正面形象的小川,为了宣扬本剧主题的——爱情,都不应该编排小川起兵这一情节,编导让我们可爱的小川背上了“为一己之私欲而擅动兵祸,罪在不赦” 的罪名了。这个是本剧的在小川这一人物形象刻画中最大败笔。
综上所述,本剧的核心主题就是描写爱情,着墨最多的也是爱情。而大川和高岚,小川和玉淑之间的爱由于编导在剧情设置的不合理和表现手法上欠妥当,造成了恰恰相反的效果,玷污了原本美丽的爱情。所以说,就电视剧主题表现上来说,电视剧《神话》是让人失望的。
山西婚俗 自古以来,山西和全国各地一样,婚姻礼仪都遵循着周代即已确立的“六礼”,即“纳采、问名、纳吉、纳征、请期、亲迎”这六种从议婚至完婚过程中的仪式和礼节。随着社会的发展,“六礼”的程序不断得到简化。尽管山西各地区之间的婚俗不尽相同,但其总的演进趋势都是由繁到简。近、现代以来,山西各地的婚姻礼仪大致为以下几个阶段:---议婚---议婚,又称“议亲”,是商议男女婚姻之事的最初阶段,旧时包括“求婚”、“过帖”、“相亲”等几道程序,到准备定婚为止。在这一过程中,往往是由男女双方父母根据对方的门第、家境及品貌等条件决定婚事成否,男女当事人是没有多大发言权的。“无媒不成婚”,议婚初始,一般是由男方家长委托媒人或托靠亲友、邻里前往女方家中求婚,又叫“提亲”。这一程序相当于“六礼”中的“纳采”。---定婚---经过议婚阶段,男女两家对婚事都持肯定意见,便可正式定婚,即“许亲”、“定亲”了。男方往女方家中郑重地送去聘礼,数量多少,一般因时因地,视家境贫富而定。这一程序相当于“六礼”中“纳吉”的后一部分内容和“纳征”,雁北一带称之为“下茶”,晋南一带则称之为“过大礼”。男女双方订婚,一般选择夏历三、六、九等吉日,双方家长要在选定的这一天分别设筵款待亲友,名为“定亲饭”。主食一般是面条,表示男女两家已经成为情深谊长的儿女亲家,所以又称为“吃面”。晋南襄汾等地,男家筵席上必备饺子,意取“捏嘴”,表示希望不要再讨财礼了;女家设筵则以“臊子面”回敬,取其长,表示财礼少了可不行。在翼城一带,“吃面”则仅限于女家,称为“吃许口面”。定亲这一天,晋东南陵川等地,男家要送面粉给女家。女家用所送的面粉夹上小米煎成油饼,再送给男家。男方以之分送亲友、乡邻,称为“通知”。在晋南的闻喜,男方送给女方的聘礼,除各色衣料、金银首饰、酒肉糖果外,还有90个花馍。女方的回礼,除衣装鞋帽,各种文具外,也有几十个花馍。男女双方把花馍切成薄片,分送亲友、乡邻,称为“散喜馍”。晋南襄汾一带,男方送给女方的的东西要凑足十件,表示“十全十美”。女方“回奉”给男方的东西中,还要有十包掺有盐末的麦麸。这十包麸盐要分别撒在未来的公婆和妯娌头上,表示大家都有福(麸)、有缘(盐)分。晋中祁县等地,男女双方还要互送“四色礼”。男方送给女方“定亲衣”、戒指、耳环、手镯等物,女方回送男方文房四宝、扇子、荷包、裤带一类。其中裤带尤不可少,隐喻“从今以后我把你拴住了”,或者“我将为你侍奉巾栉,脱衣解带”。山西的许多地区,在定婚时还讲究互换“龙凤帖”,即一种印有龙、凤的大红纸贴。男方给女方的“龙帖”上写有“求吉”字样,又叫“恳帖”,大致书写内容为:“愧乏玉田,仰祈舍诺。XXX鞠躬”。女方给男方的“凤帖”广写有“允吉”字样,又叫“允帖”,大致书写内容为:“德愧比凤,愿切乘龙。姻愚弟(兄)鞠躬”。“龙凤帖”一般以大红销金全柬制成,太原、大同等地要叠成九折,以表示婚姻天长地久(九)。祁县、平遥一带则为对折式,男女的生年、月、日、时“八字”写在中缝左右,折起来正好合在一起。在订婚之日,晋南一些地方,女方还要由亲戚陪同去一次男家。返回时,男家除送给姑娘一定数量的钱外,还要送一捆棉花,称为“沾亲棉”,又叫“粘亲花”,表示从此沾亲带故,情谊绵绵不断。---出嫁---定婚以后,如果男女双方都已到当地认可的结婚年龄,男方家长便设筵邀请女方家长和媒人,一块选定迎娶的日子,寿阳一带称为“会择”,大同等地则称为“择期”。早先一般要事先请阴阳先生看黄道吉日。由于民间认为迎娶之期关系列男女双方的一生,所以非常慎重,双方家长往来磋商,往往从定亲到成婚要迁延一年以上,甚至更长时间。迎娶的日子最后选定以后,男方要正式写帖通知女方。雁北一带称为“通书”,晋南等地则称为“送好日”、“下知帖”。这一程序相当于“六礼”中的“请期”。吕梁一些地方,到此时才正式送财礼给女方。以前定婚行聘,为“小送”;现在临娶“纳币”,为“大送”。山西大多数地区在迎娶前几天或头一天,也有的在迎娶当天早上,男方要打发人往女方送钗钏首饰、衣装、酒肉等礼物。这一仪式叫做“催妆”,意为催促女方做好出嫁准备。太谷等地把“催妆”称为“饷飧(sun孙);寿阳一带称为“送嫁妆”,同时把女方陪送的妆奁叫做“陪随”。在迎娶之前,大同一带,男方要送面粉和肉给女家,面粉叫做“离娘面”,肉叫做“离娘肉”。出嫁前一天,女方要把陪送女儿的妆奁送往男家,称为“送嫁妆”。嫁妆旧时一般为桌椅箱柜、衣服被褥及梳妆用具,都要贴上大红喜字或扎上红布。忻州、雁北等地讲究在嫁妆中的面盆里放核桃和枣,然后用大红剪纸盖上;晋南襄汾一带则讲究在枕头里装上筷子、核桃,鞋里放上麸子,被子四角缝上枣和花生。这些习俗都是表示希望新婚夫妻早生贵子,儿女双全及夫妻感情和美、有福有缘。收到妆奁后,男方要回送女方一些礼物。太原一带,男方回送女方的是清酒、猪头和蒸卷,称为“上头盒”。出嫁前夕,女家还要给女儿“上头”和“开脸”。“上头”,即改变头发式样,把辫子盘成发髻。“开脸”又叫“开面”,其实是新娘进行美容修面,并以此表示少女时代的结束。一般是请一个“全福人”,即公婆、父母和丈夫俱在,儿女双全的年长妇女,由她用细丝线绞去姑娘脸上的汗毛,并修细眉毛,剪齐鬓角。“上头”,“开脸”之后,女方要宴请本族尊长和邻里乡亲,同时款待即将出嫁的女儿。民间认为,女儿一上头,就是人家的人了,娘家须以客相待,所以筵席非常丰盛,女儿也被安顿在筵席的首位。尊长、邻里除对待嫁的姑娘表示祝贺外,还要嘱咐她一些尊敬公婆、侍候丈夫以及处理好妯娌、姑嫂关系的道理。---迎娶---迎娶,又叫“迎亲”、“娶媳妇”,等于“六礼”中的“亲迎”。通常是由新郎亲自到女家迎娶新娘,但在忻州、吕梁的一些地方,也有媒人或小叔子带领迎亲队伍前往迎娶,而新郎在家坐候的。迎亲的队伍,旧时讲究要用各种仪仗,从前到后,有炮手、开道锣、开道旗、“肃静”、“回避”朱牌、宫灯、金瓜、斧钺、朝天镫、龙虎旗、团扇、日罩……吹打鼓乐更是不能少的。花轿一般为两乘,新郎、新娘一人一乘。去的时候,新娘之轿例不空行,晋南一带要放花糕,青馍作为镇物;晋中有的地方则由一个与新娘属相相同、父母健在的小男孩坐着压轿,称为“压轿喜倌”。山西各地的迎亲队伍中,都要有陪伴新郎的人。左权一带,是从年长亲友中找两个人,称为“冰人”;再从新郎的子侄辈中找一个年龄与新郎差不多的,称为“引婿”。雁北平鲁等地讲究“女一男二”,要新郎的妗子和两个兄长随花轿同去同回;回来时,女方自然也以“一女二男”相陪送亲。大同一带娶亲、送亲则专要双方女眷中娴熟礼仪的相陪。对陪伴新郎的人,太谷一带称为“伴客”;对女方陪伴新娘的人,则称为“送客”。“送客”之外,女方再去人,便是“吃客”了。女儿在出嫁前,山西各地大多有“哭嫁”的习俗,人称“媳妇哭,娘家富”。据民俗学专家研究,这一习俗的起源与远古时代的“抢婚”有关,后来女子被掠夺时的哭诉才逐渐演化为婚俗中的“哭嫁”。这不是乐极而悲,往往有其真实的内容。一般是感叹无忧无虑少女生活的结束,感谢父母的养育之恩,眷念兄嫂弟妹及与女友的友好相处之情,同时对为人妻、媳的人生转折甚感惶惑不安。如果对婚事不太满意,感到委屈,更要借机发挥,大哭而特哭一场。新娘的母亲、女友与家族中的女眷,一般都要陪哭。迎娶的队伍到来后,女方的家门往往由新娘的妹妹或女友们紧闭、关锁。一方面显示女方家族的尊严,另一方面是故意捉弄迎亲者。迎亲者怕误了时辰,只有付“开门钱”了事。吕梁柳林一带,迎娶队伍到女家门口时,要把一只羊赶在前头进门,俗称“撞门”。迎娶队伍进门后,女方设筵盛情款待。晋中榆次等地,招待女婿时,除一应酒菜外,还有薄饼一样主食,当新女婿的一定要“偷”十几张饼、几双筷子和一些酒器,当地人称为“得富贵”。晋南襄汾一带讲究新郎、新娘同吃“合婚饼”。晋东南沁县等地,女儿临行前要吃鸡蛋饼,俗称“三颗鸡蛋一壶酒,打发闺女上轿走”。撤席后,新郎再次向岳父、岳母叩头辞行。晋中祁县一带,岳父此时要为女婿披红、簪花。然后乐声大作,迎娶队伍再加上女方陪送人员,以更为盛大的气势起程了。“婚”、“昏”同音,晋南一些地方还保留着新娘晚上出嫁的古老习俗,娘家筵请新郎,一直要到初更才打发闺女出门。女儿出嫁离家时,山西各地都有不带娘家土的习俗。民间认为“土能生万物,地可产黄金”,怕带走了土会带走娘家种庄稼的好运气。这自然是农业社会根深蒂固的传统观念。女儿出嫁时,要在炕上换上新鞋,然后由哥哥或舅舅背上或抱上轿;或者坐在椅子上,由人抬上轿;有的地方是以红毡或红布铺地,女儿脱去脚上的旧鞋,进了轿再换新鞋。不管怎样出门,反正是脚不沾地。女儿临行时,晋东南沁县一带,母亲要含着眼泪绕轿二圈,默默祝愿女儿幸福吉祥;父亲则象征性地护送“百步”,然后由其舅、叔、兄、弟等四人伴行送亲。迎娶路线一般讲究走大回环,回时不走来时路。晋中祁县一带依据村落位置,有玄武(北)入,朱雀(南)出;或白虎(西)入,青龙(东)出的说法。迎娶队伍要随带红毡或红布,除了供新娘上下轿踩踏外,路经寺庙、井台或石碾、石磨时,还要用来遮掩轿窗和新娘,意在防止白虎星等鬼崇邪怪相扰。路遇别人家的嫁娶队伍时,双方要互换“针线”,即新娘的女红消灾。现在迎亲队伍相遇时互赠手帕,即此遗风。迎娶旧时多用轿或轿车,除此而外,吕梁山区有些地方新娘出嫁骑驴;长治、屯留等地,新娘、新郎都要骑马。雁北平鲁一带还有“骡驮轿”的特殊交通工具,即两头骡子一前一后驮着一乘长轿。娶亲这天,“骡夫”最受人尊敬,他们身着黑色新衣;头缠白色毛巾,装束得精精干干。据说他们既能把“骡驮轿”赶得稳稳当当,又能使人饱受颠簸之苦,所以喜钱是不能少给的。迎娶这一天,新郎、新娘的妆束因时因地而异。新郎旧时头戴宽边黑色硬礼帽,身穿马褂长袍,后来改为制服,现在则大都是西装革履了。晋中、晋南等地,新娘着装比较特殊,要头戴凤冠,身穿蟒袍,腰扶玉带,宛似戏台上皇后娘娘的形象。后来不穿蟒饱了,改套红棉袄;不戴凤冠了,改戴茶色眼镜,一律改穿时装。---婚礼---迎娶队伍回到男家以后,鼓乐大作,鞭炮连声,男方亲友、邻里一拥而出,迎接新娘。晋东南沁县一带,新娘花轿讲究落在一床红被上,新娘索取“下轿钱”后,由一“全福人”相搀,踩着红毡进门。婆婆随后用笤帚在轿内象征性地扫三下,并取土一把,拿回家放在新房炕角席子下。这叫“扫轿土”,大约是和“不带娘家土”的习俗针锋相对,你怕带来娘家的土,影响娘家种庄稼;我偏要想方设法扫一些,以有利于自家的农事。山西有些地方在新娘出轿后,要把谷草秆、麸皮、瓜子、花生、核桃、栗子等物大把大把地往新娘身上撒,同时念诵赞辞。这一习俗叫“撒草”或“撒喜果”,起源甚为古老,相传早在汉代即已流行。早先叫做“撒谷豆”,意在压避青羊、乌鸡、青牛三煞神。后来逐渐演化,从赶煞神转为求吉利,晋南一带尚保留古意,翼城叫做“打五鬼”,浮山则叫做“摔新人”。
议婚,又称“议亲”,是商议男女婚姻之事的最初阶段,旧时包括“求婚”、“过帖”、“相亲”等几道程序,到准备定婚为止。在这一过程中,往往是由男女双方父母根据对方的门第、家境及品貌等条件决定婚事成否,男女当事人是没有多大发言权的。
“无媒不成婚”,议婚初始,一般是由男方家长委托媒人或托靠亲友、邻里前往女方家中求婚,又叫“提亲”。这一程序相当于“六礼”中的“纳采”。
如果女方家长答允考虑结亲,男方便再次托人或由媒人到女家询问女方名字和出生日期,以便“开八字”,请阴阳先生“合婚”,审看男女双方的命相是否相合。山西长治一带称之为“取四柱”,雁北一带称之为“换婚单”。具体做法就是,把男女双方的生年、月、日、时“四柱”干支写在绢帛或麻纸上,然后请人卜算,看双方相互间命相有无克异。民间一般认为,男女生肖犯“对冲”的不宜婚配。所谓犯“对冲”,是指子、午相冲,丑、末相冲,寅、申相冲,巳、亥相冲,辰、戌相冲,卯、酉相冲,共“六冲”。各地历来都有“白马怕青牛,兔、龙泪交流,猪、狗不到头,蛇、虎如刀错,羊、鼠一旦休”之类的俗语。这些说法纯属无稽之谈,现在大部分地方都不再讲究了。这一程序相当了“六礼”中的“问名”。
提 亲
男女双方“八字”相合后,两家即择吉日传换庚帖,晋北一带叫“送契”,重新写明男女各方的生年、月、日、时等事项。至此,亲事算初步定下。按照忻州、长治等地的说法,是女方“有主了”;在晋中一带,则说女方“问出去了”。这一程序相当于“六礼”中“纳吉”的前一部分内容。由于现在不再时兴合婚,“过帖”这道手续自然而然也就免了。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