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说车臣总统小卡德罗夫是普京的小迷弟?普京有何魔力?

为什么说车臣总统小卡德罗夫是普京的小迷弟?普京有何魔力?,第1张

车臣总统小卡德罗夫曾在社交平台公开表示,他将誓死效忠普京大帝,并且在此次的乌克兰与俄罗斯发生战争的时候,他也迅速率领了自己的精锐部队抵达了乌克兰。他在抵达乌克兰之后,在社交媒体上,一再强调,他将让乌克兰总统泽连斯基当众向普京道歉。

小卡德罗夫的父亲之前是一名反俄的人士,但是后来战争带给人们的创伤实在是太大了,然后老卡德罗夫后来也就放弃了战争。在第二次车臣战争之后,车臣也完完全全臣服于俄罗斯了。普京拥有俄罗斯的治理权之后,做的第一件事情就是将老卡德罗夫任命为总统,后来,老卡德罗夫去世后,小卡德罗夫就成为了普京的小迷弟。

普京不仅帮助小卡德罗夫去围剿车臣的分裂分子,还帮助重建了在战争中的车臣。是普京给那些战乱中失去住房的难民以房屋和生活费,保障他们的基本生活。同时,普京也在车臣花钱建立了多所学校,使车臣儿童从小就得到较好的道德教化等等,同时也加强了他们的国家认同感。普京还制定了多项政策去发展车臣的产业,解决了车臣人的就业问题,使当地人安居乐业。

现在不仅是车臣人民,而且是整个俄罗斯以及周边的地区都对普京的做法大加赞扬。普京现在所做的事情是真的为了国家能够安安稳稳度过几十年的发展,岁月。在十几年期间,西方一直都在努力的拓展自己的领土,一直都在俄罗斯的边界侵犯着,他们希望将俄罗斯的生存空间压至最小,使西方利益得到最大化。普京现在已经70高龄了,他自己也知道能够为这个国家做的已经不多了,他期望能够打赢着这一次战争,即使打不赢,也可以向西方表明自己的态度。

车臣 (Chechen) 共和国是俄罗斯联邦的一部分,位于俄西南部高加索山脉北侧,与格鲁吉亚隔山为邻,面积约1 5万平方公里,人口有100多万(2004年)。车臣人信奉伊斯兰教,大多属逊尼教派。首府格罗兹尼 (Grozny) 是在1818年建立的格罗兹尼城堡基础上发展起来的。

有关车臣人的最早记载是在7世纪初以前。“车臣人”这一称呼最早源自阿尔贡河边的“大车臣”这一村庄的名称,以后逐渐成为车臣民族的族称。车臣人自称“纳赫乔人”,即“平民百姓”的意思。车臣人在13世纪遭受蒙古-鞑靼人的侵袭,14世纪末又遭到中亚帖木儿帝国军队的蹂躏。直到15至16世纪金帐汗国解体后,车臣人才开始从山区向平原迁徙。16至19世纪,伊斯兰教开始传入车臣。在17至18世纪之交,车臣开始成为波斯、奥斯曼、俄罗斯三大帝国争夺的对象,此后车臣经历了长达两个多世纪的血腥残酷的战争。

19世纪,沙俄经过近半个世纪的高加索战争于1895年把车臣并入帝国版图。1922年11月成立车臣自治州。1934年1月车臣与其西邻印古什合并,1936年12月改成车臣—印古什自治共和国。二战期间,苏联政府以车臣人同德国侵略者合作为由,把许多车臣人强行迁出家园。当时有38.7万多车臣人被驱逐到中亚和西伯利亚。直到1957年1月9日,苏联最高苏维埃才决定恢复车臣—印古什自治共和国的建制,归俄罗斯联邦管辖。

车臣问题一直是困扰着俄罗斯的一大难题。俄罗斯与车臣民族的矛盾可以追溯到18世纪上半叶沙皇对车臣的入侵,但矛盾的真正激化是苏联解体前后开始的。由于历史遗留问题以及外部势力的插手,车臣民族分裂主义势力恶性膨胀。1991年9月,苏联空军少将、车臣人杜达耶夫依靠武力推翻了当地的苏维埃政权。10月,车臣举行共和国总统和议会选举,杜达耶夫当选总统。11月,即在苏联解体的前夕,杜达耶夫颁令成立“主权国家”车臣共和国,并很快组织了车臣国民卫队。从此,车臣既不签署1992年的俄联邦条约,也不参加1993年的俄议会选举,在“独立”的道路上越走越远。

为了平息车臣日益猖獗的分裂主义势力,维护国家的领土完整,1994年12月,俄罗斯当局出动6万军队,对车臣非法武装进行打击。由于种种原因,1996年8月31日,俄联邦政府和车臣非法武装在俄达吉斯坦共和国境内的哈萨维尤尔特达成协议,规定将车臣地位问题搁置5年。历时20个月的车臣战争以一纸“哈萨维尤尔特协定”而告终,联邦部队于1997年1月全部撤出车臣。

1997年1月,车臣举行总统选举,马斯哈多夫当选。同年5月,俄联邦与车臣签署和平与相互关系原则条约。但是,马斯哈多夫仍然坚持车臣是“独立国家”, 不仅拒不执行和平协定,而且加紧分裂活动。尤其令俄罗斯当局不安的是,在马斯哈多夫领导下的车臣,极端民族主义势力不仅在车臣境内加紧分裂活动,而且武装袭击与其毗邻的达吉斯坦,企图与该自治共和国一起建立“神权政治国家”。因此,1999年8月俄当局出兵10万,打响了第二次车臣战争。

2000年1月俄政府宣布马斯哈多夫为车臣不合法的总统后,他躲藏到车臣南部山区,成为车臣非法武装的3大头目之一,组织和领导车臣非法武装与俄军对抗。俄政府军经过空中轰炸和地面围剿,大股车臣非法武装被消灭。但是,车臣剩余的非法武装化整为零,在车臣内外采取游击战术,不断在俄罗斯各地制造恐怖事件。特别是近几年来,车臣非法武装分子活动猖獗,劫持人质、炸毁客机等,造成大量人员伤亡。

2002年10月23日,数十名车臣武装分子在莫斯科杜布罗夫卡剧院将800多名正在观看演出的观众和演职人员劫为人质。3天后,俄特种部队向剧院内施放催眠气体后,成功地解救了大多数人质,但仍有130名人质不幸丧生。俄军随即在车臣展开了大规模清剿行动。2004年9月1日,马斯哈多夫与车臣非法武装的另一个头目巴萨耶夫策划和制造了震惊世界的俄北奥塞梯共和国别斯兰市第一学校劫持人质事件,俄当局随后悬赏约1000万美元缉拿他们。

遇难的俄联邦车臣总统卡德罗夫

根据形势的发展,俄罗斯总统普京提出必须加快车臣立宪进程。2002年12月11日,车臣人民代表大会举行,讨论车臣新宪法和选举法草案。次日,普京发布关于车臣全民公决的总统令。2003年3月23日,车臣就是否赞成新的共和国宪法草案、总统选举法草案、议会选举法草案举行车臣历史上第一次全民公决。全民公决通过的车臣新宪法规定,车臣是俄联邦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这从法律上确定车臣作为俄联邦一个主体的地位,进而保证俄联邦主权和领土完整。2003年10月5日举行全民选举,车臣共和国行政长官卡德罗夫当选俄联邦车臣共和国总统,任期4年,这是根据新选举法选举的第一位车臣总统。

2004年5月9日,车臣非法武装在格罗兹尼胜利日庆祝活动中再次制造恐怖爆炸事件,车臣共和国总统艾哈迈德·卡德罗夫和俄高加索联合集群司令巴拉罗夫在这次事件中被炸身亡。9月1日,马斯哈多夫与车臣非法武装的另一个头目巴萨耶夫策划和制造了震惊世界的俄北奥塞梯共和国别斯兰市第一学校劫持人质事件,俄当局随后悬赏约1000万美元缉拿他们。

2005年3月8日,车臣非法武装头目马斯哈多夫在车臣北部被击毙 。2006年6月17日,车臣非法武装重要头目萨杜拉耶夫当天被车臣警方击毙 。同年7月10日,车臣非法武装头目巴萨耶夫在俄印古什共和国被俄军警击毙

1991年,即“苏联解体”之后,俄罗斯车臣境内的“伊斯兰民族分离主义势力”趁着苏维埃政局动荡、中央政府顾不到边远地区之际,开始逐渐谋求独立。 这年10月,在「阿富汗战争」中曾被授予苏联英雄称号的退役将军“杜达耶夫”,当上车臣共和国的首位总统。一上台就公开宣布车臣独立,并建立了车臣的第一支正规部队国民卫队,人数达到近六万人。 眼看车臣变成公然与中央政府唱对台戏的独立国家,成了俄罗斯联邦的心腹大患,1994年12月,俄军兵分三路开进车臣境内,讨伐车臣分裂势力。 此后,“车臣战争”便由此开始。 历史简介编辑本段  十九世纪,沙皇俄国经过五十多年的高加索战争,才将车臣人征服,于1859年将它并入沙俄的版图。 后期,俄国沙皇暴虐残杀、迫害高加索人民,导致高加索人民不断起义、抗争。1917年俄国十月革命后,高加索人民终于从俄国独立出去,形成了几个各自独立的政府。但十月革命之后,苏维埃政权在1922年成立了车臣自治州,高加索地区又被迫加入苏联,苏联这个名称才在世界上正式出现。 1934年,车臣与它西边的邻居印古什自治州合并,加入苏联;1936年12月改为车臣—印古什自治共国。 1944年,斯大林以车臣人与德国侵略者合作为理由,把车臣人强行赶出家园,当时有387万多车臣人被驱逐到中亚和西伯利亚;这给车臣人造成了巨大的心灵创伤。直到1957年,车臣—印古什自治共和国的建制才得以恢复。 民族仇恨 车臣,是俄罗斯联邦领土位于高加索山脉北侧,与格鲁吉亚为邻,面积约15万平方公里,人口超过100万,首府为格罗兹尼。 车臣人以骁勇善战闻名,其中绝大多数是信奉伊斯兰教的穆斯林族。19世纪,沙俄经过近半个世纪的高加索战争,于1895年把车臣并入帝国版图。二战期间,苏联政府以车臣人同德国侵略者合作为由,把许多车臣人强行迁出家园。当时有387万多车臣人被驱逐到中亚和西伯利亚。直到1957年1月9日,苏联最高苏维埃才决定恢复车臣—印古什自治共和国的建制,归俄罗斯联邦管辖。 但是高加索人民追求自由,追求民族独立的声音并没有停止。民族部落时时起义,打击了俄国的嚣张气焰。因为斯大林是高加索人,平定起义屡使铁腕,杀人过头,因此民族间结怨颇深。 1941年6月德国进攻苏联后,兵锋一路指向高加索。即使在艰难沉重的退却防御时刻,斯大林还念念不忘高加索。 令人回味的是:希特勒也对高加索极感兴趣。在兵力非常紧张的情况下,他仍派遣霍特将军的坦克集团军群前出到高加索山区,为他抢夺格罗兹尼的石油。 如果把这支劲旅用在斯大林格勒,战争的过程就会有所变化。贝利亚了解斯大林的心事,战争期间的1944年3月,他动用大批内卫部队,把整个车臣民族用火车迁往西伯利亚,举世罕见。 此举大大加深了善良的车臣人民对俄军的仇恨。 走向独立 1991年9月6日,在苏联发生“8·19”事件不久,苏联空军少将车臣人“杜达耶夫”依靠武力推翻了当地的“苏维埃”政权。11月,即在苏联解体的前夕,杜达耶夫颁令成立“主权国家”车臣共和国,并很快组织了车臣国民卫队。此后,并在车臣总统府举行了“盛大的阅兵”仪式。从此,以杜达耶夫为总统的车臣既不签署1992年的俄联邦条约,也不参加1993年的俄罗斯议会选举;因此,在“独立”的道路上越走越远。 杜达耶夫 1991年10月27日,车臣举行共和国总统和议会选举,杜达耶夫当选车臣—印古什共和国总统,随后宣布车臣是主权国家。 11月2日,俄罗斯联邦最高苏维埃宣布车臣—印古什总统选举非法。 “ 独立”的车臣与其他独联体国家有所不同,它从里到外都是一个新国家。格罗兹尼地区有大量石油,车臣人口仅30万,它又地处高加索东西南北铁路公路要冲,里海输油管线和高加索输油管都通过车臣,因此它的战略地位十分重要。车臣的要害还在于:如果它成为一个对俄罗斯心怀敌意的穆斯林国家,将对高加索各民族和中亚地区诸国产生极大的影响。放纵甚至放弃车臣,将立即牵及相邻的达吉斯坦。 因此,战争不可避免地爆发了。 第一次车臣战争 1994年12月11日,叶利钦签署《解除非法武装和在车臣境内恢复宪法法律制度》的命令,同一天早晨7点,俄联邦武装力量和内务部部队约3万余人从西部、西北和东部三个方向向格罗兹尼方向开进;12月16日,俄军进入车臣。 1994年12月31日,战斗正式打响。 车臣共和国首府“格罗兹尼”   1995年1月1日,俄军兵分三路挺进格罗兹尼,战斗打得相当激烈。经过奋战在1月27日,俄军建立第二道格罗兹尼外部合围圈;由于车臣武装分子打得相当顽强,而且战术灵活,因此造成了俄军一定的伤亡,到1月28日俄国防部长格拉乔夫不得不宣布俄军攻打格罗兹尼的人数增至38000人,坦克230辆、步兵战斗车454辆、火炮和迫击炮388门。从二战结束后,俄军的战斗力下降已经是不争的事实,在阿富汉,苏联的军队惨败而回。而今次,在战争爆发头几天俄军每天阵亡即已经超过100人,到2月9日已经阵亡了1100人,另有数百人失踪。俄军的重型装备在车臣的小村落完全起不了作用,首尾相接的坦克、车队进入车臣的村落后,头车及尾车即被摧毁,车队夹在中间进退不得,成了待宰的羔羊,大部分俄军因此成了枪下亡魂。2月20日至4月27日,战斗行动转入车臣南部古捷尔梅斯、萨马什金和巴穆特地区。 1995年3月初至1995年4月末,战争进入到第二阶段:俄军攻打格罗兹尼外部 俄军在野炊1995年3月6日,俄内务部部队攻占格罗兹尼的最后一个据点---切尔诺列契耶;3月中旬,俄军撤出格罗兹尼,由内务部部队控制城内局势;3月16日,内务部军队第100师攻打车臣武装分子西部集团占领的萨马什金---巴穆特---阿西诺夫斯卡亚地区(车臣和印古什边界);3月20日,俄军向阿尔贡、古捷尔梅斯、沙利方向推进;24日俄军占领阿尔贡;3月30日,俄军攻占古捷尔梅斯;第二天,俄军攻占沙利;4月7-9日,俄军攻占萨马什金;18日占领巴穆特;24日,车臣成立反对杜达耶夫联盟,甘塔米洛夫当选为主席;28日,叶利钦签署《有关使车臣局势正常化的补充措施》命令,宣布从4月28日00时至5月12日0时在车臣暂停作战行动,当出现武装挑衅时,在车臣遂行解除起义武装任务的俄军视情况采取行动。 1995年5月到6月间,针对逃入山地的车臣非法武装,俄军进行了山地清剿行动,但在行动中,俄军尽管最后取得了胜利,但却付出了极其沉重的代价。 被炸毁的车臣总统府 1995年6月以后,战争基本上停了下来,双方坐到了谈判桌前1995年6月14日,巴萨耶夫率领约100名武装分子闯入斯塔夫罗波尔边疆区的布杰诺夫斯克扣押了1000多名人质,要求俄军立即停止一切军事行动并撤出车臣,否则将杀死全部人质。经过长时间谈判,俄政府做出了重大让步,基本上满足了巴萨耶夫的要求。6月19日巴萨耶夫率领武装分子撤回车臣,800余名人质获释。 在战争期间,俄军从未放弃过对车臣总统杜达耶夫的猎杀,但总是被杜达耶夫躲过。但在1996年4月21日,俄军的军用卫星截获了一个无线电信号,而且这个信号一直不停地发射,因此,俄军的军用卫星有足够的时间将其定位,然后把信息传回地面控制中心,地面中心立即把目标的相关信息传送给一架在空中待命的攻击机,攻击机根据信息立即发射了一枚空对地导弹,导弹直接命中,一举将目标摧毁。事后确认,目标就是杜达耶夫。从发现到猎杀,前后不过几分钟!俄军打了一个极其完美漂亮的信息战!车臣的匪首被打死,武装分子混乱异常。 城区内激战5月27日,叶利钦前往车臣,宣布战争结束,俄军取得胜利;6月中旬俄军宣布撤军计划,8月底完成撤军,但留下2个旅常驻车臣。8月30日,俄总统驻车臣全权代表、俄安全会议秘书列别德与车臣非法武装参谋长马斯哈多夫在达吉斯坦共和国首府签订了《哈萨维尤尔特协议》,双方同意无条件停止使用武力和以武力相威胁解决冲突;将车臣地位问题在2001年以前解决。1996年10月19日,雷布金接任列别德解决车臣问题。12月29日,雷布金宣布,原定常驻车臣的101旅和205旅全部撤出车臣。第一次车臣战争结束。 据俄国防部统计,截至1996年8月30日,在车臣战争中,俄军阵亡2837人、伤13270人、失踪337人、被俘432人;损失飞机5架,作战直升机8架,坦克、装甲输送车、步兵战斗车和装甲侦察车500余辆;直接经济损失约50亿美元;车臣武装分子有15000人被打死。 第一次车臣战争中,俄罗斯最惨痛的失败是:大规模的军事行动未能达到目的,这为以后连年的恐怖活动埋下祸根。 第二次车臣战争编辑本段   当年的《签署停火协议》,为车臣人民赢得了喘息的机会。 几年来,车臣名义上未脱离俄联邦,但拥有事实上的独立。马斯哈多夫于1997年1月27日日出任车臣总统,但实际的兵权却掌握在车臣武装力量总司令巴萨耶夫手中。车臣武装分子对俄罗斯的领土土完整造成更大的威胁。1999年8月初,经过精心的准备后,巴萨耶夫率领几千名武装分子潜入达吉斯坦南部村庄,并于8月10日成立所谓的“达吉斯坦穆斯林国家”。 1999年8月7日,车臣武装分子入侵达吉斯坦南部地区,俄军以北高加索军区为基础建立联合军队集团镇压起义;俄军使用航空兵和炮兵猛烈打击义军,地面部队采用特种战术进行攻击,在此期间,俄军取得了歼敌千余人的胜利,到25日全部收复了被车臣非法武装占领的村庄,基本歼灭了达吉斯坦境内的所有车臣武装分子。9月30日,俄军从东、北、西三个方向向车臣开进;10月2日,俄内务部部队占领车臣境内第一个村庄---波洛兹基诺夫斯卡亚;俄虏第一副总参谋长马尼洛夫上将宣布,俄军已从几个方向进入车臣并向纵深推进;14日,联合军队集团代表宣布,俄虏先头部队已距格罗兹尼20-25公里;10月15日,联合军队集团总司令卡赞采夫上将宣布,16日进入战争第二阶段。 战争进入第二阶段:挺进格罗兹尼。 1999 年10月16日至12月3日,联合军队指挥部宣布,58集团军将控制那兹拉尼---格罗兹尼公路;17日,航空兵和炮兵对数个城镇和村庄的武装分子进行打击;联合军队集团代表宣布,俄军已控制45个居民点;29日,俄国防部宣布到11月底结束车臣的主要战斗行动;11月9日,俄内务部军队第一副司令巴尼科夫宣布,遂行车臣战斗行动的内务部部队达到25000人;12日,俄军占领车臣第二大城市古捷尔梅斯;1999年12月3日俄宣布剿匪军事行动进入第三阶段。在第二阶段的战斗行动中,俄军侵占了车臣境内119个居民点中的98个,强占了车臣三分之二的地区。 1999年12月3日到2000年2月:战争进而到第三阶段,包围和攻打格罗兹尼 12月6日和8日,俄军分别攻占车臣第三大城市阿尔贡和乌鲁斯马尔坦,完全封锁格罗兹尼;9日,俄军开辟南部作战方向,追击退向山区的敌人;10日,俄军向格罗兹尼守敌发出通牒;15日,俄军先头部队在格罗兹尼东郊占领阵地,马尼洛夫宣布,计划2000年2月底结束作战;22日,联合军队集团总司令卡赞采夫宣布,两至三周后俄军将控制车臣南部山区;25日夜,俄军总攻格罗兹尼,特种快速反应支队、特警和内务部部队在甘塔米洛夫指挥的车臣伪军配合下从东、东北、西北方向攻入格罗兹尼;与此同时,俄军继续在南部山区打击义军;2000年1月1日俄代总统普京亲自驾驶Su-27战机到北高加索前线犒赏作战官兵;1月10日,车臣非法武装反攻阿尔贡和沙利;18日,俄军恢复攻打格罗兹尼,作战部队在车臣地方武装配合下向市中心推进,解放第一、第三、第四和部分第六小区;期间俄军58集团军作训处长、北方军队集团副司令马洛费耶夫少将击毙;20日,俄军攻占格市中心附近的米努特卡广场;但由于准备不够充分,使穿着绿色作训服的俄军在白色的雪地里成了绝好的目标,导致了大量的士兵伤亡。21日,俄军征调特种部队前往格罗兹尼作战。22日,俄军控制了格罗兹尼5个小区和部分其它地区;控制区逐渐扩大。26日,俄军包围车臣南部和西部的非法武装,基本上切断了非法武装向境外突围的道路;29日;俄军第325直升机团团长尼古拉•马伊达诺夫上校被击毙。 2月1-2日战斗中,杜达耶夫的侄子等4名义军战地司令被击毙,非法武装首领巴萨耶夫因触雷,右脚被炸断,双手和头部受伤。2月4日,俄军将国旗插上格罗兹尼市中心车臣政府大楼。 2000年2月6日俄代总统普京宣布,车臣军事行动结束后,俄军将有计划地撤出车臣,但要在车臣长期驻扎一个师;8日,车臣副总统阿尔萨诺夫殉难;9日,卡赞采夫宣布,俄军已进入歼灭车臣山地非法武装的最后阶段;11日,俄国防部长谢尔盖耶夫宣称,俄军已封锁了阿尔贡峡谷通往格鲁吉亚的出口,控制了该峡谷的战略要地;俄军占领车臣南部城市伊图姆卡列;俄政府表示不与车臣***进行谈判。俄军的镇压行动将继续下去。 然而,由于俄军的一次失误,使得相当一部分车臣非法武装突围成功,躲进了山里,随着春天的来临,光秃秃的山地将变得枝繁叶茂,因此为车臣武装分子的隐匿提供了很好的掩护,俄军的镇压行动将变得更加艰难。此后,俄-车双方进行了断断续续的镇压、伏击的战斗。到2000年6月中旬,战争基本上平息了下来。 第二次车臣战争,据俄军第一副总参谋长马尼洛夫称:至2000年6月15日,俄军和内卫部队亡2091人,伤5962人。以相当于前次三分之一的代价,就取得了全面的战争胜利。今次战争,俄军充分吸取了上次战争的教训,准备充分,战术、指挥灵活,放弃了以往用大量的兵力来进攻,取而代之的是大量运用了特种部队精干的内卫部,用猎杀的方式对付车臣非法武装。同时,俄军吸取了美军在海湾和科索沃的作战经验,大量地使用了高科技、高精度的武器,摧毁了车臣许多的军用、民用目标,大量地杀伤其兵员,然后才让步兵进行下一步的作战行动,有效的减少了部队的伤亡。同时俄军还加强了对信息、情报的收集。迫使车臣武装连电台也不敢使用,大大地削弱了其战斗力。 2001年1月22日,俄总统普京宣布俄军全面从车臣撤军,俄军的作战将从大量的歼灭义军转为反车臣独立运动。由1.5万人组成的第42师和内外部的一个由6-7千人组成的旅将长期驻守车臣。 第二次车臣战争,由此已告一段落。 纵观2次战役总结:第一次车臣战争历时21个月,俄军共亡2000余人,伤5000余人,而未达目的;从1999年9月开始的第二次车臣战争,俄军仅以数百人的伤亡为代价就攻入格罗兹尼,战果显著。

  车臣 (Chechen) 共和国是俄罗斯联邦的一部分,位于俄西南部高加索山脉北侧,与格鲁吉亚隔山为邻,面积约1 5万平方公里,人口有100多万(2004年)。车臣人信奉伊斯兰教,大多属逊尼教派。首府格罗兹尼 (Grozny) 是在1818年建立的格罗兹尼城堡基础上发展起来的。

  有关车臣人的最早记载是在7世纪初以前。“车臣人”这一称呼最早源自阿尔贡河边的“大车臣”这一村庄的名称,以后逐渐成为车臣民族的族称。车臣人自称“纳赫乔人”,即“平民百姓”的意思。车臣人在13世纪遭受蒙古-鞑靼人的侵袭,14世纪末又遭到中亚帖木儿帝国军队的蹂躏。直到15至16世纪金帐汗国解体后,车臣人才开始从山区向平原迁徙。16至19世纪,伊斯兰教开始传入车臣。在17至18世纪之交,车臣开始成为波斯、奥斯曼、俄罗斯三大帝国争夺的对象,此后车臣经历了长达两个多世纪的血腥残酷的战争。

  19世纪,沙俄经过近半个世纪的高加索战争于1895年把车臣并入帝国版图。1922年11月成立车臣自治州。1934年1月车臣与其西邻印古什合并,1936年12月改成车臣—印古什自治共和国。二战期间,苏联政府以车臣人同德国侵略者合作为由,把许多车臣人强行迁出家园。当时有38.7万多车臣人被驱逐到中亚和西伯利亚。直到1957年1月9日,苏联最高苏维埃才决定恢复车臣—印古什自治共和国的建制,归俄罗斯联邦管辖。

  车臣问题一直是困扰着俄罗斯的一大难题。俄罗斯与车臣民族的矛盾可以追溯到18世纪上半叶沙皇对车臣的入侵,但矛盾的真正激化是苏联解体前后开始的。由于历史遗留问题以及外部势力的插手,车臣民族分裂主义势力恶性膨胀。1991年9月,苏联空军少将、车臣人杜达耶夫依靠武力推翻了当地的苏维埃政权。10月,车臣举行共和国总统和议会选举,杜达耶夫当选总统。11月,即在苏联解体的前夕,杜达耶夫颁令成立“主权国家”车臣共和国,并很快组织了车臣国民卫队。从此,车臣既不签署1992年的俄联邦条约,也不参加1993年的俄议会选举,在“独立”的道路上越走越远。

  为了平息车臣日益猖獗的分裂主义势力,维护国家的领土完整,1994年12月,俄罗斯当局出动6万军队,对车臣非法武装进行打击。由于种种原因,1996年8月31日,俄联邦政府和车臣非法武装在俄达吉斯坦共和国境内的哈萨维尤尔特达成协议,规定将车臣地位问题搁置5年。历时20个月的车臣战争以一纸“哈萨维尤尔特协定”而告终,联邦部队于1997年1月全部撤出车臣。

  1997年1月,车臣举行总统选举,马斯哈多夫当选。同年5月,俄联邦与车臣签署和平与相互关系原则条约。但是,马斯哈多夫仍然坚持车臣是“独立国家”, 不仅拒不执行和平协定,而且加紧分裂活动。尤其令俄罗斯当局不安的是,在马斯哈多夫领导下的车臣,极端民族主义势力不仅在车臣境内加紧分裂活动,而且武装袭击与其毗邻的达吉斯坦,企图与该自治共和国一起建立“神权政治国家”。因此,1999年8月俄当局出兵10万,打响了第二次车臣战争。

  2000年1月俄政府宣布马斯哈多夫为车臣不合法的总统后,他躲藏到车臣南部山区,成为车臣非法武装的3大头目之一,组织和领导车臣非法武装与俄军对抗。俄政府军经过空中轰炸和地面围剿,大股车臣非法武装被消灭。但是,车臣剩余的非法武装化整为零,在车臣内外采取游击战术,不断在俄罗斯各地制造恐怖事件。特别是近几年来,车臣非法武装分子活动猖獗,劫持人质、炸毁客机等,造成大量人员伤亡。

  2002年10月23日,数十名车臣武装分子在莫斯科杜布罗夫卡剧院将800多名正在观看演出的观众和演职人员劫为人质。3天后,俄特种部队向剧院内施放催眠气体后,成功地解救了大多数人质,但仍有130名人质不幸丧生。俄军随即在车臣展开了大规模清剿行动。2004年9月1日,马斯哈多夫与车臣非法武装的另一个头目巴萨耶夫策划和制造了震惊世界的俄北奥塞梯共和国别斯兰市第一学校劫持人质事件,俄当局随后悬赏约1000万美元缉拿他们。

  遇难的俄联邦车臣总统卡德罗夫

  根据形势的发展,俄罗斯总统普京提出必须加快车臣立宪进程。2002年12月11日,车臣人民代表大会举行,讨论车臣新宪法和选举法草案。次日,普京发布关于车臣全民公决的总统令。2003年3月23日,车臣就是否赞成新的共和国宪法草案、总统选举法草案、议会选举法草案举行车臣历史上第一次全民公决。全民公决通过的车臣新宪法规定,车臣是俄联邦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这从法律上确定车臣作为俄联邦一个主体的地位,进而保证俄联邦主权和领土完整。2003年10月5日举行全民选举,车臣共和国行政长官卡德罗夫当选俄联邦车臣共和国总统,任期4年,这是根据新选举法选举的第一位车臣总统。

  2004年5月9日,车臣非法武装在格罗兹尼胜利日庆祝活动中再次制造恐怖爆炸事件,车臣共和国总统艾哈迈德·卡德罗夫和俄高加索联合集群司令巴拉罗夫在这次事件中被炸身亡。9月1日,马斯哈多夫与车臣非法武装的另一个头目巴萨耶夫策划和制造了震惊世界的俄北奥塞梯共和国别斯兰市第一学校劫持人质事件,俄当局随后悬赏约1000万美元缉拿他们。

  2005年3月8日,车臣非法武装头目马斯哈多夫在车臣北部被击毙 。2006年6月17日,车臣非法武装重要头目萨杜拉耶夫当天被车臣警方击毙 。同年7月10日,车臣非法武装头目巴萨耶夫在俄印古什共和国被俄军警击毙

  http://newsxinhuanetcom/ziliao/2002-10/24/content_606871htm配有车臣问题的相关。

现在车臣和俄罗斯的关系是相互依靠的关系,俄罗斯希望车臣不要再闹事,车臣也希望俄罗斯不要干预自家的内政;同时,现任车臣总统是现任俄罗斯总统的狂热崇拜者。

车臣是欧洲的一个自治共和国,曾和俄罗斯发生过很多次战争,规模最大的是第一次车臣战争和第二次车臣战争,直到近几年,两国关系才没有那么紧张,甚至车臣隐隐约约有成为俄罗斯的小跟班的意思,而造成这种局面的最主要原因是由于两国现任***的关系。

车臣的现任***是拉姆赞·阿赫玛多维奇·卡德罗夫,他是车臣前总统的儿子。车臣前总统是以前车臣叛军的重要***之一,后来不知咋地投靠了俄罗斯,最后在俄罗斯的帮助下,成为了车臣总统,于是便遭到了叛军的疯狂报复,被炸死了,于是便有了他儿子的上位。

卡德罗夫两父子都是在俄罗斯的支持下上位的,所以对俄罗斯很是感激,尤其是小卡德罗夫。俄罗斯不仅支持他当上总统,同时还帮他报了仇,平定了车臣的叛乱。因此小卡德罗夫对何止俄罗斯不只是感激,同是还对俄罗斯总统极其吹捧,俨然成为了俄罗斯的一个狂热小迷弟。

而俄罗斯帮助小卡德罗夫上位,不仅是为了自己边境的安稳,同时也间接管理了车臣,既维护了自身的安全,又获得了不晓得利益。而且这也导致了车臣的发展需要俄罗斯的帮助,所以两国都是各取所需。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hunlipic.com/jiehun/2202905.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7-24
下一篇2023-07-24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