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贝尔老婆,包贝尔为什么会在10年后才娶包文婧

包贝尔老婆,包贝尔为什么会在10年后才娶包文婧,第1张

这几日,渣男出轨的负面消息层次不穷,让许多人又开始怀疑爱情。

最近芒果电视台播出的综艺节目《妻子的浪漫旅行》,里面的包贝尔和包文婧夫妻俩的真情实感,让大家眼睛一亮。

情人节,带糟糠之妻忆苦思甜

包贝尔和包文婧相恋14年,结婚刚4年,从初恋到结婚,从包贝尔一无所有到现在其小有名气,包文婧都是义无反顾。和他在一起,他们甜蜜过、吵过、闹过,一路走来还能这样相亲相爱,这是令人羡慕。

《妻子的浪漫旅行》里,情人节这天,包贝尔带包文婧去了他们曾经租住了10年的小屋,他在小屋的墙上挂满了他俩的照片,满满的都是回忆、满满的都是爱。

那时候包贝尔没有名气,也不知道什么时候能出人头地,他们的小屋,又小又简陋,去厕所还要到楼下,里面还有蟑螂。

冬天屋里没有暖气,一床被子根本不行,上面还得再加一件棉大衣。吃得更是简单又便宜,方便面几乎成了家常便饭。

他没有忘记这段苦日子,更没有忘记妻子在这段苦日子里做出的“奉献”。

如今,像包文婧为爱甘愿陪自己的老公从零奋斗,最后发家的不在少数,而像包贝尔发家后依然感念过去的男人却很少

“传奇歌后”王菲,也曾在北京胡同生活,那时她穿着睡衣,顶着凌乱的头发,睁着惺忪的眼睛去公厕倒尿盆,她和窦唯共患难,对未来充满了美好的憧憬。

有一次,在外演出的王菲和那英一块回北京,想给窦唯一个惊喜。

一打开家门,却看到窦唯和另一个女人在一起,窦唯给了王菲一个“惊喜”。

有人说:“ 你的付出不见得就能得到回报。 ”很幸运,包文婧辛苦的付出得到了回报。

包贝尔吃苦报恩,包文婧你没爱错人

没人想和一个男人过一辈子又穷又苦的日子,只有每天都能看到那个去拼、去努力的他,心里才充满了希望,这日子才会有奔头。

包贝尔和包文婧是北京**学院的大学同学,毕业包贝尔后一直东奔西跑找剧组、找导演,求拍戏。

那时候,只要能拍戏,不给钱他也接。

包文婧为了让包贝尔专心拍戏,她去做跳健美操的教练、去做美容的按摩师,挑起养家的重担,无怨无悔。

包贝尔说:“那就是爱情啊!自己再苦再累,灰心丧气进来,又充满鸡血地去迎接挑战。”

看着每天辛苦的包文婧,包贝尔看在眼里,疼在心上,他暗暗发誓,要让她过上好生活,让她一辈子幸福。

当时,好多人不喜欢包贝尔,认为他既没颜值,又没演技,只有包文婧这个“夸夫魔”天天夸包贝尔:“我老公老帅了,我老公老棒了!”

他吃了多少苦,心里受了多少委屈,能坚持下来并取得一定的成绩,包文婧功不可没。

在一次节目里,包贝尔说,那十年真的很不容易, 贫穷夫妻百事 哀, 俩人 在一块难免会闹别扭,但是这辈子我认定了她,一定不会让她离开我,因为如果我们分开了,我就再也遇不到这么好的、这么善良的女孩了。

有位作家曾说过: 我们在经历生活的艰难时,既要承受外部的各种压力,又要面对自己内心的困惑。在苦苦挣扎时,如果有一个人来鼓励一下,满满的浑身都是力量。

越努力,越幸运;越担当,越成长;越感恩,越有福报!包贝尔就是这样的人。

爱得细无声

有人说,女人生孩子是在过鬼门关,有可能轻则落下一身病,重则失去生命。生孩子除了阵痛,孕妇心里还充满了恐惧,这时的准妈妈一般是最脆弱的。

包文婧在生女儿时,包贝尔一直守在她身边,握着她的手,给她依靠、给她力量。

包贝尔说在包文婧生女儿最关键的时刻,她问:你会爱我跟饺子(他闺女的小名)一辈子吗?他说:会的。他说的时候满是疼惜。

整个月子包贝尔都陪在包文婧身边,还每天给包文婧涂马油,消除肚子上的妊娠纹,照顾得细致又周到。

我曾在医院见过一位丈夫,妻子在产房疼得哭爹喊娘,他在外面捧着手机玩手游,当护士喊他进去安抚妻子的时候,他生气地说:“哪个女人生孩子不是这样,就她娇贵啊?”

有人说: 结婚的对象是为了在生活上相互照顾,互相关心,如果连最简单的关心都没有,那还是分开吧。

爱你的男人处处以你为荣

在最新的一个综艺节目《我家那闺女》中,袁姗姗请好友包贝尔来家里吃饭,包贝尔看到摄像头,知道了袁姗姗的爸爸正在摄像头后面看着,正在为闺女找对象发愁时,他赶紧说,“叔叔,我已婚了,闺女今年都三岁半了,我是来蹭饭的。”

在这种场合,包贝尔很认真地把老婆放在了第一位,讲明了自己的立场,他用整颗心爱着糟糠之妻包文婧。

当看到珊珊家里经过“整理”后,还显得很“乱”的时候,他更是“炫式夸妻”模式开启,喋喋不休地讲自己家里如何如何整洁,让男观众不禁羡慕嫉妒他有个好媳妇。

爱老婆的男人,处处都能发现并放大她的优点,包贝尔就是典范!

爱她就想给她安全感

看了《妻子的浪漫旅行》里包文婧和包贝尔的爱情故事后,许多人认为包文婧爱包贝尔多一点,包文婧爱的有点卑微。

张爱玲说 ,遇见你,我变得很低很低,一直低到尘埃里,但我心里是欢喜的,并且在那里开出了一朵花来。

其实相爱的两个人,无需说谁付出多谁付出少,只要爱得真就好

每个女孩子都想要一个浪漫的求婚。在他们俩的生活中,许多时候是包文婧在向包贝尔求婚,可是包贝尔每次都答应得含含糊糊,包文婧心里很失落。

在包贝尔真正向她求婚的时候,她有点懵了。

包贝尔向她大喊了两遍“包文婧你嫁给我吧!”

她却沉默了足足15秒钟,这15秒钟让包贝尔既紧张又害怕,听到她说“我愿意”时,他高兴得热泪盈眶。

当时,包贝尔赚的钱不多,支撑一个家庭还有点吃力,为了让包文婧有安全感,他借了陈赫的钱,买了求婚戒指,鼓足勇气向心爱的姑娘求婚了。

事后,包贝尔说,不是不想答应包文婧的几次主动求婚,而是自己太穷了,不敢给她承诺,想有钱了,给她一个像样的婚礼。

有人说, 一个男人值不值得嫁,不是看他有多少钱,而是看他愿意为你花多少钱。

在这个充满各种诱惑的花花世界,爱很容易,难得的是他从遇到你开始,就没想过再和你分开,除了你,他再也不想要别人。

有人说,这个世界从来不缺和你享福的女人,缺的是能和你同甘共苦,不离不弃白头到老的女人。

还有人说,这个世界从来不缺贫穷时和你混日子的男人,缺的是在他富有时,依然对你始终如一的男人。

我的野蛮女友(强烈推荐)

假如爱有天意(强烈推荐)

怦然心动BD中英双字

那些年,我们一起追的女孩HD中字

初恋50次BD中英双字(强烈推荐)

初恋这件小事dvd

假如爱有天意

那些年,我们一起追的女孩HD中字

《欢喜密探》春花结局和牛大宝在一起了吗

在预告片中,包贝尔饰演的“牛大宝”,陷入了“美色与大义”的两难境地,为爱苦苦挣扎。另类“青楼头牌”贾玲,为掩护包贝尔“洪帮”身份,紧要关头见招拆招。

面对包贝尔的求婚,高冷女侠王鸥大喊“我愿意”,包文婧变身疯狂迷妹,成全“大宝侠”反清大业,身陨剑下“死而无憾”。剧中,每个人物追寻真爱,各有选择,情节跌宕,牵动人心。

据悉,最后春花成了牛大宝的正房!两人在一起了!

其实爱情有的时候就是这个样子的吧,它会让人迷惑双眼,它会让人看不清楚很多的东西。就好像大家觉得包贝尔曾经是一个花花公子,觉得这样的男人是不值得托付的,可是那仅仅只是别人的想法而已,对于包文婧来讲,包贝尔就是一个非常非常好的男人,他爱他爱的无法自拔。也就是因为这样的一个原因,所以他非包贝尔不可,不管包贝尔做了什么样的事情,对于他来讲都是可以原谅的,只要他们两个人在一起,只要最终的结果是他们两个人在一起,那就够了。

其实很多人都不能理解包文婧,如果说包贝尔是一个大帅哥,或者说是一个富二代,那也就算了,可是问题是他什么都不是。虽然他现在是一个比较不错的演员,名气还算是可以,而且还自己导演了**。但是他们两个人刚刚在一起的时候,其实日子是过得非常的艰难的,所以可以说是吃着苦一起过来的,那么在这样的情况之下,为什么非这个男人不可能他对你又不是那么的好,而且还那么的花。如果说包文婧本身的条件不够好,那也就算了,可是她本身的条件是很好的,长得漂亮,身材又好。

如果说他自己的条件不是特别的好,然后遇到了一个自己觉得很不错的男人,不想要错过他,想要跟他在一起,那我们也就不说什么了,但是他本身的条件那么的好,自己也是有能力的,他完全可以让自己找一个更好的男人,找一个真心对待自己的。真的没有必要去找一个花花公子的,这让自己的人生真的会过得不是特别的好。也不知道他为什么就是非包贝尔不可,但是两个人都已经在一起这么多年的时间了,可能也真的舍不得吧。

夏洛蒂·勃朗特:《简爱》

勃朗特,C(1816~1855)英国女小说家。艾米莉·勃朗特之姐。出生在英格兰北部约克郡一个与世隔 绝的村子里。父亲是个穷牧师。她曾和其他几个姐妹一起被送进一家生活条件恶劣、教规严厉的寄宿学校读书。夏洛蒂当过教师和家庭教师,也曾与妹妹艾米莉一起于1842年去比利时布鲁塞尔学习法语和古典文学。

夏洛蒂的作品主要描写贫苦的小资产者的孤独、反抗和奋斗,属于被马克思称为以狄更斯为首的“出色的一派”。《简·爱》是她的处女作,也是代表作,至今仍受到广大读者的欢迎。

每个成人都有个孩童时期,每个孩童都曾有过七色的梦。梦本是幻觉:虚悬、飘渺、易失。可就有这么几个女孩把美梦紧紧抓住,她们执着地置身于梦境的编织中,最终将幻想变成现实,获得了人生价值的永恒。这就是19世纪出现在英国文坛的勃朗特三姐妹作家提供的一种文化现象。

一、苦难与孤独

在英国北部约克郡哈沃斯的荒原上孤零零地崛立着一幢用灰色石头砌成的牧师住宅。1821年仲夏,牧师住宅的女主人因进入肺结核晚期已卧榻不起,其六个年幼的孩子乖巧地聚在他们的“小书屋”里看书或低声说话,七岁的大姐则把从报纸上获得的消息轻轻地传达给姐妹……

这是一群天资聪慧且乖觉懂事的孩子,母亲病重的痛苦阴影使他们变得安静,并自觉地用兄弟姐妹间的互相关爱和依恋来替代那过早失去的母爱。牧师住宅外是一片开阔、空旷的高沼地,小伙伴们常常手挽手地在那里散步,大家彼此关照,大一点的都知道照拂尚步履蹒跚的小妹。

母亲去世时,六个孩子中最大的玛丽亚也只有八岁,接下来伊利莎白六岁,夏洛蒂五岁,勃兰威尔四岁,艾米莉三岁,安妮一岁零八个月。病魔并没就此收手,仅隔三年,玛丽亚和伊利莎白又相继被同样的病症夺走了幼小的生命。对这个家庭来说,命运是残酷的,但就尚生存者来看生活又是可以自己创造的。孤独的环境和凄凉的家境不仅没能把剩下的孩子们的意志摧毁,反而催醒了他们智慧之花的绽开与思想性格的早熟。四个相依为命又年龄相近的孩子以他们特有的生活方式坚定地迈开了人生新的历程。

牧师住宅附近没有学校,孩子们仅有的一点基础知识主要是靠父亲和姨妈的传授。孤独的山庄几乎与世隔绝,孩子们没有外界朋友,没有任何涉外的交际和娱乐,石屋和荒野是他们仅有的活动天地。从文化学的角度看,文化共同体所占据的空间,至少应该以村庄、部落,或民族、民族群为单位,但这群孩子却自造了一个特定的文化空间,以“家庭成员”的方式在一个封闭的近乎原始状况的自然环境里结为“地方共同体”。她们的家里常年订有两份报纸,早年曾出版过两本诗集与一部进步性散文至今仍保持有“作家”孤傲癖的父亲和喜爱读书的母亲都有不少藏书,求知欲极强的孩子们便贪婪地从报纸和书籍中来汲取营养,了解外面世界,也从而使他们跟书报结下了不解之缘——书报拓展了他们的视野,书报开启了他们的智慧,书报萌发了他们的想象,书报为他们勾画出了一个作家的美梦。这样看来,“一个文化”和“某个文化”这类术语,似乎既可以用来意指文化特质和文化集结的一种独特聚合,也可以用来意指在一个特定社会中发现的一组文化特质的文化集结。勃氏姐妹所表现的特定的家庭组合与文化性集结,为她们日后走向文学、攀登文坛,铺出了一条明确的途径,而孤独与苦难,则成为她们后来倾诉与渲泄的内在动因。

二、童趣与天才

1826年的一天晚上,外出归来的牧师为孩子们带回了一套十二个木偶,第二天早上当他的独子勃兰威尔捧着木头士兵出现在姐妹们的房门口时,惊喜的姐妹们从被窝里跳出,每个抢过一个士兵并马上为其命名。夏洛蒂的小人最漂亮,她把它誉为威灵顿公爵;艾米莉的一位小人神情严肃,他们称之为“严肃汉”;安妮的那个模样古怪,个子小巧,自然就当了“侍童”;勃兰威尔也给自己挑了一个,管他叫“波拿巴”。进而他们又驰骋想象,将十二个小木偶变在了十二位活的勇士,开始了他们狂想中的智力游戏。在幻想的故事基础上他们仿照作家编写出了一个剧本——孩子们的处女作——《年轻人》(1826),此时这些小作者尚只是四个六到十岁的孩子。就在这一年里十岁的夏洛蒂还写了小故事《从前有个小女孩,她的名字叫安妮》(1828)。孩子们在游戏中还常常以各自理想人物的身份出现进行表演和相互间的论争,他们的思维、想象、语言、逻辑论辨等能力在娱乐和写作活动中迅速提高,其创作的欲望和兴趣也越来越强烈。他们变得聪敏,周围的一切——书报里的人物故事,家人的言语行动,室外那荒漠的旷野、顽强的石楠、飞溅的瀑布、呼啸的风暴都能引起他们的灵感,激发出他们天才的创作情思,相应地他们又用那稚嫩的手笔从事着不倦的写作,一个又一个新作品在孩子们的手里竞相诞生。如受“伊索寓言”的启示写出的剧本《我们的伙伴》(1827);晚上睡不着觉,几个人瞎诌要各占据一座岛屿而引出岛名、假设岛上的首领、编出岛国上发生的许许多多故事,不仅衍生出了剧本《岛民》(1827),还构筑出了两个庞大的王国体系,即夏洛蒂与勃兰威尔两人主编的“安格里亚王国故事体系”和由艾米莉、安妮主编的“贡达尔王国故事体系”。这种连绵不断的构思创作几乎贯穿了他们短暂的一生,尽管他们后来曾几度分别离家出外求学或任职家庭教师,但各自的创作都没中断过,其创作题材和样式也不断拓展。现保存下来的他们的手稿就有一百多份,包括戏剧、寓言、诗歌、小说、日记等多种体裁。其中夏洛蒂的创作最多。存稿中有一篇记录夏洛蒂从1829年到1830年间所有作品的名单,有二十二卷的目录、日期和标题,那时她才十三岁。小作家们对自己所进行的创作兴趣盎然、信心十足,为得到某种认可或求得心理满足,他们联手办起了一份“小杂志”,对自己的活动、作品进行记录和评介,同时再配上插图,孩子们的绘画天赋也得以显露。小杂志曾每月一期,当然,其作者、“印刷人”、读者仅局限于四个小合伙人。尽管孩子们最初的创作还显稚嫩,但正是这种对创作的浓厚兴致和勤于实践的精神为姐妹们日后的成功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孤独的牧师住宅虽然狭隘,近乎与世隔绝,但家庭内部成员的精神生活却异常丰富多彩。几位聪颖互爱、乐于想象、勤于写作的孩子以自己的努力把一个偏僻荒岬之地变成了一个培养天才的摇篮。美国著名的人类学家、教育家罗伯特·F·墨菲说过:“人类学把浪漫主义和启蒙精神紧紧结合起来,它从浪漫主义导出历史性和伴随着稀奇古怪各各相异的可取之处,而启蒙精神致力于在丰富多彩的人类表现中寻找秩序和内在合理性。”[1](P17)从这个意义上看,勃朗特姐妹虽处偏远之地,但地域阻隔并未使她们失去人类应有的鲜活的思想和特具的浪漫精神,相反,她们以浪漫的想象带动了自身的启蒙,又以启蒙的开发丰富了浪漫的想象,浪漫与启蒙伴随着勃氏姐妹度过了她们难忘的少年时代。

三、理想与成功

随着年龄的增长和寻找生活出路的压力所迫,首先是夏洛蒂和勃兰威尔开始主动向社会出击,试图打开作品出版和写作成名之路。1835年至1839年间他俩先后多次分别给当时英国著名的《黑檀》杂志编辑,以及著名诗人骚塞、柯勒律治、华兹华斯写信自荐和寄送作品,均遭到不同程度的“冷遇”。其中骚塞在给夏洛蒂的回信中还谆谆规劝:“文学不能,也不应该是妇女的终身事业,妇女越是投入于她应尽的职责中,就越没有闲暇来从事文学活动,哪怕只是把它作为一种消遣也罢”。[2](P40)尽管屡遭挫折和不被那些文学精英所赏识认可,但夏洛蒂姐妹并没气馁,她们仍执着于理想的创作中,情系纸砚,梦绕笔端。遗憾的是勃兰威尔在理想受挫和恋爱失意的双重打击下酗酒自残,竟令人寒心地沉沦下去。

1846年5月,三姐妹诗集出版面世,但反响平平,在此后的一年里又售出了两本。尽管诗集的出版没能达到姐妹们预期的效果,但她们各自的小说创作出版计划却在默默而紧张地进行着。次年,三部小说脱稿,并分别被两家出版公司所接受。1847年年底,柯勒·贝尔(夏洛蒂·勃朗特)的小说《简·爱》、埃利斯·贝尔(艾米莉·勃朗特)的小说《呼啸山庄》、阿克顿·贝尔(安妮·勃朗特)的小说《艾格妮斯·格雷》几乎同时出版,并且引起英国读书界的极大轰动和评论界的热情关注,人们被作品中那愤懑强烈的女性意识、狂放不羁的人物激情、不同凡响的旷野风骨所感奋。三部小说问世的第二年,在作品的影响和地位尚居高不下时,勃朗特三姐妹的真实身份因出版商之间的争执而被迫暴露——一个普通的牧师家庭竟一下子出现了三位作家,且都是女性,这个近乎神话的新闻无疑地同时为作品和作者都增添了无尽的奥秘和神圣的辉光。

一百多年来,人们一直把勃朗特三姐妹的出现惊出奇迹、传为佳话,但我们在赞誉“天才”时,不能不随之思考:一个苦难的家庭何以联袂脱颖出三位优秀的女性作家,披阅中外文学历史,这种文化现象也属罕见。从人生历程看,勃朗特三姐妹出身苦难、倍尝孤独、奋斗维艰,但勃氏家庭却是一个充满诗意和想象的精神家园。苦难、孤独、隔绝、死亡、失败、痛苦,没有击败她们的意志,泯灭她们的追求,相反,身处逆境的生活,却使她们激发出对理想的不懈努力。不能实现的理想属于梦幻,将幻梦变成现实,便是一种成功。勃朗特三姐妹由几个追梦的女孩,用她们纤弱的身躯,积年的心血,战胜苦难,冲破隔绝,不畏冷遇,不怕失败,“诗意地栖居”于“大地之上”,辛勤地耕耘着艺术的园地,编织着理想的蓝天,这不是一种虚构的“神话”,而是一种实在的人生,正如马克思所言:“只是由于人的本质的客观地展开丰富性,立体的、人的感性的丰富性,如有音乐感的耳朵,能感受形式美的眼睛,总之,那些能成为人的享受的感觉,即确证自己是人的本质力量的感觉,才一部分发展起来,一部分产生出来"勃朗特姐妹以她们天才的努力,证实了哲人的这一判断。

1847年,《简·爱》和《呼啸山庄》在英国先后出版。这两部作品的出现,引起了文学界强烈的轰动;而这两部不朽的名著竟出于名不见传的两姐妹之手,更成了英国文学史上的佳话。这两姐妹就是夏洛蒂·勃朗特和艾米莉·勃朗特。夏洛蒂的《简·爱》因题材的新颖和感情的真挚立即引起当时评论界的重视,而艾米莉则凭着《呼啸山庄》这部有着奇想象力的小说在英国文学史上占有突出地位。 然而人们没有想到, 这两姐妹的成功却源自她们那孤独、苦闷和不幸的生活。

凄凉、孤独的童年

勃朗特姐妹生长在一个穷牧师家庭,她们的母亲在孩子们还很年幼时患肺癌去世,这使全家陷入了不幸。失去了母亲,孩子们的童年就象没有阳光的深冬,凄凉而没有欢乐。所幸的是,她们的父亲--那位穷牧师--学识渊博,他亲自教她们读书,指导她们看书读报,这些都给了她们很大的影响,这也算是不幸中的万幸。

由于生活的凄苦,勃朗特姐妹不得不在慈善学校度过了一段童年。因为学校里的生活条件十分恶劣,夏洛蒂和艾米莉的两个姐姐先后患肺病死去,这给夏洛蒂极其沉重的打击。后来,她将这家学校搬进了《简·爱》,并且为了纪念她的姐姐,在书中塑造了一个海伦·彭斯的可爱的小姑娘的形象。此后,夏洛蒂和艾米莉就回到家里,与弟弟勃兰威尔和妹妹安妮一起自学。

她们的家居住在荒凉偏僻的山区,再加上这个家庭一向离群索居,因此她们游玩的场地只有一望无际的沼泽和西边的旷野。她们常在旷野里散步,感受着旷野的气氛,特别是艾米莉,她表面沉默寡言,内心却热情奔放,她将旷野的感受全写进了《呼啸山庄》,构成了《呼啸山庄》的独特氛围。为了打发寂寞的时光,她们四个便常常读书、写作诗歌以及杜撰传奇故事,她们自办了一个手抄的刊物:《年轻人的杂志》,自编自写自读,这给她们带来了莫大乐趣,对她们以后成为著名的作家是一个初步锻炼。娄时,夏洛蒂写了许多小说、诗歌和剧本,据她自己在14岁时开列的作品名单,就有22卷。

艰苦工作后的解脱

为了生活,勃朗特姐妹先后离家出外当家庭教师,屈辱的生活激起了她们强烈的愤怒之情。夏洛蒂倍感歧视和孤独,她憎恨家庭教师这个行当,两次都只工作了几个月就离开了,但这段经历却为《简·爱》提供了极其重要的素材。在艰若、闭塞的生活中,勃朗特姐妹经常利用晚上的 一点余暇积极地写作,作为对一天枯燥乏味的辛劳工作的一种解脱。尤其是艾米莉,她除了工作之外,还要承担全家繁重的家务劳动,洗衣服、烧菜、烤面包,为了随时记下写作素材,她在厨房里干活时,总是随身带着纸和笔,只要一有空隙,就立即把脑了了里涌现的思想写下来,然后继续烧饭。

这一段时期,她们一直没有停止创作活动。1836年,夏洛蒂把自己写的几首诗寄给了当时著名的桂冠诗人骚塞,不料骚塞竟认为文学不是妇女的事业,而且认为夏洛蒂没有特殊的才能。他决不会想到,正是这个他认为没有特殊才能的夏洛蒂·勃朗特在10年后会成为轰动英国文坛的作家。

勃朗特姐妹曾打算合力办一所学校,可是印了招生广告,却没有人来报名。这时她们唯一的弟弟勃兰威尔由于环境的刺激,养成了酗酒的恶习,并为些丢掉了工作,成为家庭的负担。1845年秋季的一天,夏洛蒂偶然看到艾米莉写的一本诗集,她深受感动,想到写作也许是一条出路,于是,她动用了去世的姨妈留给她们的遗产,与两个妹妹合出一本诗集。但是尽管诗写得很美,却未能引起人们的注意,只卖掉了两本。

小说创作上的成功

虽然如此,这本诗集的出版仍鼓舞了她们的创作情绪,于是勃朗特姐妹埋头写起小说来。这一年,安妮写成了《艾格妮斯·格雷》,艾米莉写成了《呼啸山庄》,夏洛蒂写成了《教授》。前两部都被出版商接受了,只有《教授》被退回。但夏洛蒂没有灰心,她开始写《简·爱》,小说中的人物和情节很多都是她从生活中经历过的或是熟悉的。 她用了一年时间以相当快的速度写好了《简·爱》,两个月以后,书出版了,而《艾格妮斯·格雷》和《呼啸山庄》直到《简·爱》出版后方才出版。然而是只有《简·爱》获得了成功,受到重视,《呼啸山庄》却不为当时的读者所理解。

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呼啸山庄》以作者“心灵中非凡的热情”和她继拜伦之后无人可比的“强烈的情感、忧伤、大胆”震撼了越来越多的人们的心灵,于是,《呼啸山庄》被誉为“最奇特的小说”,艾米莉·勃朗特也以她唯一的一部小说奠定了她在英国文学史以及世界文学史上的地位。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hunlipic.com/jiehun/2304654.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7-25
下一篇2023-07-25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