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节为什么要磕头?

春节为什么要磕头?,第1张

不能仅仅将陋习和优良传统两个极端来定义磕头拜年。为什么就不能是 落后于时代又承载着中国传统的一个习俗呢?给自己找些有的没的心理负担的人也挺感人的。

古代的跪礼、磕头,具体情景下未必都有屈服意味。如明清时侯,人们初次正式见面,若是平辈人,要摆下拜毡,“平磕头”即对面磕头。从金瓶梅到儒林外史范进张知县、说唐秦琼单雄信,都有这种情景。再如旧式婚礼有夫妻对拜环节,莫非是为了相互羞辱?这里实际是采用最敬礼以表示郑重。

中国革命伴随着对旧式礼仪的全盘废除,对革命本身来说是非常有必要的,而其中又有个递进的关系,不是辛亥一劳永逸的。民初以鞠躬代磕头,解放后则对人的鞠躬也废了,意味着不是鞠躬或者别的礼节就比叩头好,而是民间社会中根本不该行那么多礼来确认、强化等级关系。

说句实在话,如今真的是走走形式而已,何必上纲上线。

各地的习俗不同,从小磕到大的习以为常,不觉得有什么问题,从小没磕过的觉得难以接受,侮辱了人格,这都正常。我给你面子走走形式那是我尊重你,你替我推脱挡挡尴尬那是你爱我,无非两人商量着来,谁都不妥协那就各行各自的礼。可谁都不必觉得谁比谁有丝毫优越感。

作为新时代的新青年,在抵制磕头拜年这种天理不容糟粕陋习的同时,有没有想起在道观寺庙烧香拜佛问天祈福把脑袋磕的嗡嗡响的你?这不是封建迷信,这是追求信仰。

当爱人向你跪地求婚的时候为什么就没有把戒指甩到他的逼l'脸上,大骂为什么用如此落后恶心的方式就想娶走时代前沿的你?这不是糟粕陋习,这是罗曼蒂克。

在高级日餐厅屈腿的你嘴里嚼着高档牛肉,为什么就没有为这肮脏可悲的服务生打抱不平,教会他发达城市的规矩?可不是肮脏可悲,是上流举止。

简单的说,磕了,我不高兴,他高兴,他们家高兴,他们亲戚全都高兴。不磕,我高兴,他不高兴,他们家不高兴,他们家亲戚全都不高兴,所以,去他的,自己高兴就好了不是吗?

有的认为是封建糟粕,不应该磕头;有的认为是传统良俗,应该予以继承,大家相互争论,互不相让。有的媒体为了吸引读者,提高点击率,故意把标题变更成“南北开吵,过年要不要给长辈磕头?”,意思好像是北方过年多跪拜礼,南方少跪拜礼。

其实这个标题本来就是伪命题,跪拜礼并没有南北之分,南方北方都有跪拜礼,只不过是如今媒体哗众取宠的套路而已。但是关于跪拜礼的分歧是不争的事实。我们整理了一下,反对跪拜礼的理由有:一、封建陋习,奴性十足;二、侮辱人格,不平等;三、“男儿膝下有黄金”,如今男女平等,男女都不应该跪拜 等等。

跪拜礼起源于原始社会,从甲骨文金文研究来看,“拜”字就是人们拿着谷物祈祷,祈求神灵保佑,而跪拜是因为古人最早都是双膝触地坐在席子上的,跪就是坐,长跪就是直起腰,跪拜就是向前叩首(关于跪拜礼节我们另文探讨)。跪拜礼从最初的祈求神灵,祭祀祖先,跪拜父母,发展到对封建帝王以及贵族都要行礼。

跪拜礼一直流行到上世纪辛亥革命,中华民国于1912年元旦发布文告,改革旧俗、保障民权,其中十分重要的一条就是“废止跪拜”。当时在废除跪拜制度的细节操作上是非常有技巧的,只规定官员之间、官员和民众之间不行跪拜,对民众在私人场合则不加干涉,这主要是跪拜礼有着不同含义。

针对官员跪拜,是一种不平等的礼节,确实存在侮辱人格尊严,蔑视人权以及要讲究自由平等,自然,这种封建糟粕绝对应该废除。但是,也要看到,跪拜礼并不是一无是处,还是有着其优良历史传统和道德礼仪需要。

我国以礼仪之邦著名,讲究礼仪和孝道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而孝道里面,最重要的是要求人们慎终追远,祭祀祖先,孝敬父母,尊重长辈,大概这也是世人得以生存的意义所在。而孝顺,就要有一定的礼仪,其中,跪拜就是最重的礼节,表示最隆重的尊敬和无比的虔诚。

在后来发展过程中,政府的跪拜礼被取缔,民间跪拜礼却很盛行,尤其是逢年过节,祭祀祖先,叩拜神灵,父母寿诞,以及喜事丧事等,跪拜礼一直存在,长辈们教育孩子,从很小就开始,教导他们如何尊敬祖宗和先人,希望他们能够长大成材,光宗耀祖,不辜负父母一番心血。孩子们往往在小的时候并不理解,但是到了自己为人父母,或者下有儿孙,就知道孝道的重要性,因此,这种理解是分年龄层的,不到一定年龄很难理解。

后来随着文革,许多传统都成了封建糟粕,文化传承出现了断层,再加上改革开放后,西方文化的侵入,让不少上世纪七八十年代以后出生的孩子,对一些礼节感到陌生。然而,在大多数农村以及文化气息较浓的家庭,跪拜礼依然存在。

正因为以上原因,造成了不少年轻人,对跪拜礼感到不理解,比如上面三个原因,第一个原因我们说了,如果给政府官员跪拜,那么,这就是奴性,是封建糟粕,早已废除;如果给自己的父母跪拜,被认为是封建糟粕的话,我就不知道,在讲究孝道的国家,什么还叫孝顺?有的人说了,孝顺不一定要磕头,这话是对的,确实不错。

但是,父母养育了你一场,为你含辛茹苦,把你拉扯成人,难道磕个头就这么难吗?!难道给父母磕个头就是侮辱人格不平等吗?因此,磕头和不磕头都有道理,只不过笔者认为,有跪拜礼传统的家庭,继续行跪拜礼没有错。

关于第三个原因感觉到可笑,俗话说“男儿膝下有黄金”,说的是男子汉要有志气,不要做奴才,要堂堂正正做人,并不是不让跪拜父母,就像俗话“跪天跪地跪父母”,这是天经地义的事,如果因为给父母磕头,把“男儿膝下有黄金”这个道理拿出来,那可是真莫大的讽刺!

当然,有的是因为自己是儿媳妇(或者女婿),认为给公婆(或者岳父岳母)磕头不应该,这个就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了。针对这样的儿媳(女婿),我们要问,两人是否是真心相爱?如果真心相爱,以后和双方父母在一起生活,出于感谢爱人父母给了您这么个优秀的丈夫(媳妇),磕个头也应该,而且,对方家乡肯定有跪拜礼的习俗,如果犟着不拜那么就是自己找别扭,试问值不值得?

再者说,现在流行西方什么劳什子单膝跪拜,经常看到电视**以及大街上,男士求婚跪在地上表白,我想,那时候这位女士就不想想“男儿膝下有黄金”了?!既然能对媳妇磕头,为何不能给生己养己的父母磕头?对方既然能给自己父母磕头,为何不能给对方父母磕头?

再者说,那些大谈特谈不能给父母或者对方父母磕头的人,说不定在庙宇求神打卦的时候,磕的头可能比谁都不少,殊不知,六祖慧能说过,“心平何劳持戒,行直何用修禅。恩则孝养父母,义则上下相怜”,家里有着两尊最大的佛不拜,却去外面祈求神灵,请问这有何用?若有神灵也不会保佑你,只有把父母长辈孝敬好了,那么您的修行也就非常完备了,自有神灵赐福。

因此,跪拜礼究竟是社会良俗还是封建糟粕,我想大家自己揣摩,毕竟,跪拜礼只是在至亲之间才会出现,外人自然难以置喙,也不要非扣上封建糟粕的帽子,你自己不愿意跪拜没什么,是你自己家教的原因,别人跪拜也是家教的结果,大家各按良心,自行其是。

山西晋城一位新娘,在出嫁当天上婚车以前,突然转身叫了一声“妈”,然后扑通跪倒在地,拜谢父母的养育之恩。

面对这样突然的情况,即便是主持了多场婚礼的司仪,也有点措手不及;而在场的新郎更是有些不知所措,这个时候好像做什么,都显得有些多余。

当天新娘的这一幕,也是感动了无数的人;除了新娘的父母以外,在场的宾客,以及看到视频的网友,很多都留下了感动的泪水。

结婚对于我们每一个家庭来讲,都是一件大喜的事情;作为女方的父母,对于自己养育多年的女儿,终于要出嫁的时候,内心既充满了喜悦的泪水,也有对于女儿的念念不舍。

而对于男方家庭来讲,从这天开始,也就意味着家中要多一位家庭成员。相对女方家庭,男方家庭更多的是开心和高兴心情。

可能没有养女儿,远远不能够体会,女儿出嫁那刻的心情。尽管在这之前,一直都为女儿出嫁而高兴、幸福;但真到了女儿出门的那一刻,我想父母更多的是不舍。

毕竟从今以后女儿就成为了“别人家的人”,虽然也会经常的回家来看望父母,但相对应在家的时间,也就会越来越少了。

对于出嫁的女儿来讲,此刻的心情也是五味杂陈,即将离开自己生活了20多年的家庭,看着自己父母孤单的身影,内心中也满是不舍。

我想正是在这样情况下,才会出现了如此感人的一幕。新娘和新郎在拥抱了父母以后,就在进入婚车的那刻,却转身跑向父母,给父母行了一个跪拜礼。

通过这种方式,来表达自己对于父母的不舍,以及对于父母这20多年的养育之恩的一种报答。

对于家里面有女儿的家庭来讲,可能一生中最重要的一件事情,就是看到自己的女儿出嫁的那一天了吧,一方面看到自己的女儿找到了自己的归宿应该很开心,但是另一方面,和自己生活了二十多年的女儿要分开了,自己的心中真的是非常的舍不得的。作为山西晋城的一位女孩,在嫁人的时候,转身给父母跪地磕头的一幕,感动了无数的网友。

一:跪谢父母的养育之恩。

可能我们平时被父母照顾惯了,当你真正要嫁人的那一刻,才知道自己有多舍不得,那时自己才明白,父母养育了自己二十多年,自己只得到了父母的爱,还没有来得及孝顺父母的时候,自己就要嫁为人妻了,那个时候看到父母的身影,自己的心中真的是五味杂陈,唯有一拜跪谢父母养育二十多年的恩情。

二:以后不能经常回家了。

当女儿离开父母的时候都是非常舍不得的,虽然说平时也是在外面工作,但是我们知道,父母在对的地方就是自己的家,无论什么时候自己都能够回家,回到父母的怀抱中,但是当自己嫁人的那一刻,一切都变的不一样了,成为别人的妻子,自己也会有新的家庭,不能经常回家了。

三:还没来得及尽孝心。

我们平时都是理所当然的享受父母带给我们的一切,因为我们知道父母永远在我们的身边,但是当自己出嫁的那一刻,我们才知道,这二十多年的时间,自己只顾索取,还没来得及尽孝心,好好的报答父母的养育之恩。

所以说,当我们还在父母身边的时候,还是多为父母尽自己的孝心,不要等到自己离开了之后才去后悔,因为时间不等人,那会已经来不及了。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hunlipic.com/jiehun/2305492.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7-25
下一篇2023-07-25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