薛丁山三娶樊梨花(薛丁山为何要三请樊梨花)

薛丁山三娶樊梨花(薛丁山为何要三请樊梨花),第1张

薛丁山这是在隋唐历史剧上常常会出现的一个英雄人物,历史上的原型是薛仁贵和柳氏所生的长子,名叫薛讷,薛讷和父亲薛仁贵一样为人肝胆仗义,骁勇善战,薛讷继承了父亲的英勇,逐渐成为了一个大将。因为被撰写在诸多演义小说中,所以被称作薛丁山的时候居多。

梨花这是一位古代著名的巾帼女英雄,而她与薛丁山的故事更是为世人所熟知,一个是西凉的女子,一个是唐朝的将军,他们之间会产生怎样的火花,薛丁山与樊梨花又是什么关系?

薛丁山和樊梨花是一对夫妻,他们俩的故事以唐贞观年间平定西北边乱为背景,描述了一幅热血儿女平乱定边,沙场挥戈的壮丽画卷。樊梨花是唐朝的女英雄,用“巾帼不让须眉”来形容她再恰当不过了,她嫁给薛丁山之后曾和他一起出征沙场,平定战乱,她和夫君一起征战的事成了人人皆知的事,乃至对后世也有很深远的影响。

樊梨花是一个可以和花木兰、穆桂英相提并论的女英雄,甚至她身上的神奇还会更多一些,当现在讲到薛丁山的故事的时候,都会谈到这个女子,在后人的眼中他是一个带着叛逆又大胆追求爱情的女子,她也是薛丁山妻子中最有名的一个。

在两人的传奇生涯中,最脍炙人口的当属薛丁山三请樊梨花,这也是被戏曲等艺术形式广为流传,成为民间家喻户晓的故事。故事中的樊梨花美丽无双,武艺最高,天下无敌,虽受辱含冤,却申明大义,顾全大局,以德报怨,对薛丁山紧紧追随,不离不弃,樊梨花所体现的正是中国妇女伟大的独立于世的精神,樊梨花也成为巾帼英雄,这样一位女子,薛丁山又为何要三请樊梨花?

樊梨花

樊梨花是一个敢爱敢恨、胸怀宽广的大唐奇女子,是唐太宗贞观年间人,父亲樊洪为西凉国寒江关守将,西凉国随后便进犯唐朝边境,薛仁贵奉命率兵讨伐寒江关,可惜被敌军围困在锁阳城,这时已经学艺归来的薛丁山听说老父亲被困,性命堪忧,便主动请缨率兵征讨西凉营救父亲,也是在这场战役中,薛丁山与樊梨花两人相遇。

当樊梨花在战场上与薛丁山相遇的时候,便知道自己的真命天子就是薛丁山,可是没想到自己的有缘人竟是地方大将,尽管这样樊梨花依然不顾父亲的阻拦,不顾兄长的不满,一心要与薛丁山成婚,此举引起了父亲强烈的反对,她也被其父亲怒斥,本来父亲打算把她许配给西凉大将军杨藩的,想到如今女儿这么不听话,便怒从中来,持剑要杀樊梨花,不料失足自触剑锋而死,他的两个哥哥不依不饶最终也被樊梨花所杀。

当薛仁贵带兵来到寒江关的时候,樊梨花遵从师命开关降唐,薛仁贵收了樊梨花,感其忠义,要薛丁山与樊梨花结为连理,协助大唐继续平西。但是薛丁山从未想过要取樊梨花,加之薛丁山一直喜欢陈金定,所以接受樊梨花有点困难,而且薛丁山对樊梨花杀父降唐这件事不能接受,于是便休了樊梨花。

后来薛丁山陷烈焰阵,他请求樊梨花来救他,但是在一次误会中他又把她休了。樊梨花为追求幸福的爱情,先是请求两朝元老程咬金相助,程咬金知道梨花的武功和法术很厉害,如果樊梨花嫁给薛丁山何尝不是一件好事,程咬金便把此事告诉给皇上听,皇帝下旨令薛丁山与樊梨花成婚。

薛丁山与樊梨花剧照

薛丁山很是无奈,但是屈服于皇威,不得不迎娶樊梨花,加上他心里此时的人是陈金定,所以在两人成婚后,不断留难挑剔梨花,但梨花一点也不气馁,更用心学习中原礼仪,学做一个好妻子。

在日常相处中,薛丁山逐渐对樊梨花产生了好感,樊梨花甚至在替薛家打契丹时阵中受伤,可是这时出现了一个挑事之人。陈金定不愿意丁山被樊梨花抢去,于是从中作梗,破坏两人关系,令薛丁山以为樊梨花大逆不道刺伤父兄,薛丁山也误解樊梨花不知廉耻,更不知孝义,于是便再次休掉樊梨花。

伤心欲绝的樊梨花对薛丁山十分失望,离开了薛家,等到樊梨花离开后,薛丁山才认识到自己误会了樊梨花,但此时樊梨花已对薛丁山死心了,樊梨花诈死让薛丁山悔悟了,最后在在义子薛应龙和程咬金的帮助下,夫妻和好。

这就是薛丁山三请樊梨花的原因,也正因为樊梨花敢爱敢恨、宽容大度、顾全大局,才会原谅薛丁山,才会全力相助薛丁山,可以说薛丁山有如此成就是离不开樊梨花的帮助的。

丁山和金定没有夫妻之实,丁山被摄魂铃控制的是去喜欢上金定,并潜意识认为梨花弑父。被控制的时候最多是接吻,至于后来金定怀孕怀的是杨藩的孩子,是金定离开薛家之后被杨藩下药强奸所致。最后也是受杨藩指使撒谎骗丁山说孩子是被摄魂铃控制时有的,但只不过是金定为了离间丁山和梨花而撒的谎。

薛丁山(公元649年—公元720年),小说演义人物,其历史原型为唐朝名将薛仁贵的儿子薛讷。樊梨花,大唐贞观年间人,中国古代四大巾帼女英雄之一,她与薛丁山平定西北边乱、沙场挥戈与共的故事而家喻户晓,在后世影响深远。樊梨花是薛丁山的妻子之一。

唐贞观年间,薛仁贵因征东有功,被封为平辽王。由于与皇叔李道宗结怨,薛仁贵被陷下狱。危急之际,西凉哈迷国犯境,徐茂公力荐薛仁贵挂帅征战,从而逃过此劫。薛仁贵征西,误中圈套,被困锁阳城,为苏宝同飞镖所伤。当他伤重昏迷,魂游地府之际,得知儿子薛丁山尚在人间,并知自己与儿子有一段难解死结。唐高宗见出征不利,征召能人挂二路元帅。薛丁山请缨,以无敌之势夺得帅印,后薛丁山杀死苏宝同,救出了父亲薛仁贵。但薛仁贵却不满于薛丁山阵上招亲,于是将之锁入天牢,以示惩戒。苏宝同的死讯传至哈迷国,群臣为之震惊,寒江关关主樊洪悲愤不绝。樊洪有女樊梨花,临下山前,其师告知她与白袍薛丁山有一段前世姻缘。樊梨花与薛丁山阵前交锋,一见钟情。樊梨花装败退走,薛丁山欲乘胜追击,被樊梨花所擒,薛丁山遂娶樊梨花为妻。在樊梨花相助下,薛丁山征西成功。

薛丁山要三请樊梨花的原因主要有三点:一、樊梨花一直想嫁给一个自己真正喜欢的人。樊梨花是唐太宗贞观年间人,父亲樊洪为西凉国寒江关守将,兄长樊龙、樊虎协助镇守,其父准备让其嫁给西凉大将军杨藩。作为性格豪爽,敢作敢为的樊梨花,是不愿意接受其父亲安排的嫁与西凉大将军杨藩的,于是其离家出走;二、当时薛丁山没思想准备,不打算与樊梨花成婚。樊梨花阵前招亲时,丁山根本从没想过要娶樊梨花,当然没打算承认跟梨花阵上成婚之事。还有一个原因就是丁山其实从小就对老师的养女陈金定甚有好感,丁山对金定照顾有加,所以要丁山接纳梨花是很复杂的。也因为丁山一开始就没准备于樊梨花成婚,才会误认为樊梨花杀父降唐是不轨不能接受的事情,才会三次休了樊梨花,又三次请出樊梨花。三、樊梨花以德报怨,薛丁山被梨花的真情所感动。

其实正是樊梨花与薛丁山之间存在真情,又有樊梨花以德报怨,才能够使得薛丁山能够有机会三次请回樊梨花,樊梨花又能够答应。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hunlipic.com/jiehun/23164.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6-15
下一篇2023-06-15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