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京详细资料.

普京详细资料.,第1张

弗拉基米尔·普京 (Vladimir Putin)1952年10月7日生于列宁格勒市(现圣彼得堡市),1975年从国立列宁格勒大学法律系毕业后在苏联国家安全委员会对外情报局工作。1985年至1990年他被派往前民主德国工作。1990年回国后,普京先后担任列宁格勒大学校长外事助理、圣彼得堡市市长顾问、圣彼得堡市对外联络委员会主席。1994年任圣彼得堡市第一副市长。1996年8月,普京开始担任俄联邦总统事务管理局副局长,1997年3月任总统办公厅副主任兼监察局局长,1998年5月任总统办公厅第一副主任,同年7月起任俄联邦安全局局长。1999年3月任俄联邦安全会议秘书,同年8月被任命为俄联邦总理。1999年12月31日,叶利钦总统宣布辞去总统职务,普京出任代总统。2000年3月26日普京当选为俄联邦总统,并于5月7日正式宣誓就职。2004年3月,普京赢得大选胜利,连任总统,同年5月宣誓就任 。

对普京求婚的这位美女是当地一家小有名气的儿童剧院的演员,普京和当地民众拉家常已经成为了工作访问的一个重要流程,但是他这种非常亲民的举动也会有一些意外的尴尬,比如说在不久前,普京在圣彼得堡拜恩师纪念碑时,就被一个退休的女士当场质问道:“我一个月的收入只有10800卢布,(折合人民币1200元)我的日子该怎么过?听说你的月薪就高达八万块”。

遭遇意外的事件屡屡发生,这不在3月6日妇女节的前夕,普京视察的时候再一次遭到了意外,不过这次意外是一个惊喜,在他参观完当地的儿童诊所的时候,就和围过来的居民们一起交流,这时候一位年轻的女士就对着他大喊“娶了我吧”,当着这么多人的面被当众示爱,普京一下子没反应过来,他愣了片刻之后就和这位姑娘聊了几句,具体聊了什么我们就不得而知了。

这位姑娘在表白之后,脸上洋溢着非常幸福的笑容,她在被采访的时候说到他对普京已经倾慕已久了,今天终于鼓起了勇气向普京赠送了玉照,不知道普京会不会做出回应,随后在座谈会上,普京也被问到了这件事,普京说道,我不想聊一些俗事,但又不得不说,大家都说伊万诺沃是个新娘之城 ,今天我也当街被人求婚,我认为这是有人故意要拍视频,之后普京还开玩笑说这位姑娘娘很快就要全国闻名了。

根据调查姑娘名叫尤莉娅·施洛娃,今年28岁,是伊万诺沃市一家小有名气的儿童剧院的演员。其实这已经不是第一次普京被女粉丝当众示爱了,在2017年的时候,普京就在莫斯科的大街上,被一位金发的大婶当众拥吻,最后调查这位女士是一位大学教师。

  2007年6月7日,俄罗斯总统普京在德国出席8国集团首脑会议期间出人意料地提出,建议美国把计划部署在东欧的反导系统转移到阿塞拜疆,由俄美共同使用这里的雷达站。并承诺如果美国表示同意,俄将不会将导弹瞄准欧洲。这一建议给自2006年夏季以来美俄僵持的东欧反导问题带来了新的变数,世界舆论为之大哗。那么,普京的真实意图是什么是俄罗斯面对美在东欧计划部署反导系统剑指偏锋还是真实的谎言?

普京所指的雷达站地处阿塞拜疆加巴拉,在苏联时代是战略反导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该雷达站始建于1978年,1988年正式投入使用。1991年苏联解体后,苏联的预警雷达散布在了俄罗斯、白俄罗斯、乌克兰、哈萨克斯坦、阿塞拜疆和拉脱维亚等加盟共和国领土上。

根据阿塞拜疆总统1991年12月16日的总统令(1992年4月8日批准),阿宣布包括该雷达站在内的所有军事设施和装备都归阿塞拜疆所有。但俄罗斯军队在相当长一段时间里仍在使用这些雷达站,虽然通过1997年的《反导条约》(ABM)谅解备忘录解决了设在白俄罗斯、乌克兰、哈萨克斯坦的雷达站的使用问题,但设在阿塞拜疆、拉脱维亚的雷达站则需经所在国政府同意方可继续使用。

1992年5月,阿塞拜疆建立了一个专家组研究雷达站对环境的影响。1997年双方就该雷达站问题进行谈判,阿塞拜疆要求俄罗斯支付使用费用,并威胁取消雷达站。2002年1月25日,双方最终达成协议,规定雷达站归阿塞拜疆所有,但租给俄罗斯使用,每年租金700万美元,租期10年。协议还规定该雷达站仅作为情报分析中心使用。并与阿塞拜疆共享部分信息。

加巴拉雷达站位于阿塞拜疆耶夫拉赫市东北约60千米处,占地210公顷。该站装备“达里娅尔”雷达1部,西方称为“伯朝拉”雷达。该雷达为相控阵雷达,最远探测距离可达5 500千米,可在复杂的干扰环境中工作,能同时处理50个高轨道目标,跟踪20个复杂目标。它主要用于探测包括伊朗、伊拉克在内的印度洋方向的导弹发射。该雷达主要将信号发送到莫斯科附近的科瓦德拉特和什沃波特的信息处理中心,对来袭导弹的最长预警时间可达10~25分钟。雷达站现有士兵900名,专家200多名,隶属俄航天兵。

加巴拉雷达站是俄罗斯为数不多的海外基地之一,在俄罗斯战略防御系统和海外军事存在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一是俄反导防御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俄罗斯战略预警系统主要由预警卫星、超视距警戒雷达和远程预警雷达组成。其中远程预警雷达主要对再入大气层的导弹实施探测,提供弹道导弹飞行的精确参数。目前俄罗斯的远程预警雷达由9座大型相控阵雷达站组成,其中6座位于俄罗斯的欧洲部分,2座位于俄亚洲部分。加巴拉雷达站位于俄罗斯翼侧,不但紧邻欧洲。而且对伊拉克、伊朗和印度洋方向,甚至非洲地区的导弹发射均有预警作用。

二是俄在周边军事存在的具体体现。目前美国在海外有超过800个军事基地,俄罗斯只有25个。加巴拉雷达站是俄罗斯在其周边为数不多的几个军事基地之一,而且该雷达站负责的探测方向是其它雷达站目前无法替代的。自苏联解体后,俄罗斯为维持该雷达站的存在不但花费巨资,而且作出了巨大的外交努力,主要目的就是在保证对中、南亚的导弹预警的同时,保持在该方向的军事存在,以对抗北约对该地区的势力蚕食。

三是美俄战略角逐的突出着力点。阿塞拜疆是俄罗斯的传统势力范围,在苏联解体后总体上保持了与俄罗斯的良好外交关系,但随着北约东扩,和美军进入中亚,这一地区已经成为美国觊觎的对象。该地区对于俄罗斯而言,不但是其对中亚及中东不稳定局势的缓冲地带,而且是其能源输出的重要屏障。因此,进入新世纪后,阿塞拜疆已经成为美俄势力的交叉点,而作为军事存在象征的加巴拉雷达站首当其冲成为美国和俄罗斯战略角逐的新的着力点。

正因为加巴拉雷达站战略地位突出,它也就成了俄罗斯、美国和阿塞拜疆争夺的目标。

1999年9月,美国为了让俄罗斯同意其发展反导系统,克林顿政府承诺帮助俄罗斯维持加巴拉雷达站的使用,并与俄罗斯联合使用该雷达站,但俄罗斯并未理睬。此后,美国利用阿塞拜疆政府对俄罗斯的不满,与阿塞拜疆共同计划在附近部署2个同类雷达站,以干扰该雷达站的工作。俄罗斯就此向阿塞拜疆施加了压力,并最终达成了租借协议。

2007年2月,阿塞拜疆部分议员在美国鼓动下,以雷达站会带来环境污染为由,提出修订俄使用阿塞拜疆雷达站的协议。但普京2007年6月7日却建议美国把计划部署在东欧的反导系统转移到阿塞拜疆,由俄美共同使用这里的加巴拉雷达站。阿塞拜疆政府也表示同意这一建议的意向。至此,俄罗斯与阿塞拜疆加巴拉雷达站的问题演变成了美国、俄罗斯和阿塞拜疆政府之间的政治分歧。

普京在俄阿雷达站租借问题和美俄东欧反导对峙的关键时刻,“惹火烧身”地提出与美合用阿雷达站的建议,这既是俄对抗美国反导部署计划的主动出击,也是面对周边形势恶化的无奈之举。

首先,变被动为主动,化解美东欧反导计划的咄咄攻势。近半年来,俄罗斯针对美国在东欧的反导部署计划,采取了发展新型战略武器、威胁退出多项军控条约的对策,但却招来了外界对俄罗斯掀起新一轮军备竞赛的种种指责。例如,美国国务卿赖斯在2007年5月31日就指责俄罗斯的行为是冷战时代的“导弹外交”,“俄罗斯的思维和行动就像生活在一个零和时代”。针对6月初俄罗斯为报复美国反导系统而准备把导弹重新瞄准欧洲的警告,北约方面说普京的讲话“无助于解决问题”,也“令人不快”。而普京的这个建议无疑变被动为主动,最大限度地赢得了舆论,把可能挑起军备竞赛的责任推给了美国。

其次,提出第三条路,激化美与东欧在部署计划上的分歧。在普京提出新建议之时,正是美国东欧反导部署计划在波兰和捷克引发争议的关键时刻。2007年6月1日,波兰国防部长什奇格沃表示,如果美国方面的条件难以接受,波兰将拒绝在本国境内建立美国导弹防御基地。他指出,有关无论谈判结果如何导弹防御基地都将建在波兰的观点是不对的。波兰《共和国报》也透露,由于美方要求波兰承担反导基地建设及使用的部分费用,波方对美国的反导建设提议感到十分失望。而在另一个部署地捷克的民调也显示,超过七成的捷克人民都反对。在这种形势下,普京的提议无疑给美国和这两个东欧国家提出了部署与否的第三条道路,使反对派的理由更加充分,势必激化美与东欧在部署计划上的分歧。

第三、对美将计就计,遏制其对俄周边的进一步蚕食。由于美国突出强调东欧反导计划的主要目的是针对伊朗的远程导弹对欧洲的威胁,而且一再试探将势力范围扩大到阿塞拜疆。普京的提议正顺应了这些要求。一方面在阿塞拜疆部署雷达比东欧部署计划更合理。实际上,早在2003年,美国物理协会在对俄罗斯和中东导弹威胁的海外防御系统部署的研究中就认为,在里海或阿塞拜疆部署拦截发射平台是可行的。2006年5月,美国在考察后提出,在欧洲建立新导弹防御基地所考虑的国家包括波兰、捷克、匈牙利、土耳其和保加利亚,甚至亚美尼亚、阿塞拜疆和格鲁吉亚等俄罗斯周边国家。另一方面,美国在阿塞拜疆雷达站问题上一再施加影响,使俄罗斯感到了政治上的被动。如果普京的提议变成现实,俄罗斯不但能保住在阿塞拜疆的雷达站,而且美国还必须分担该雷达站的费用,同时部分丧失在东欧部署雷达的理由,而美国也只能通过俄罗斯操作这些雷达,俄罗斯并不会失去在这里的军事存在,从而遏制了美国对俄周边势力范围的进一步蚕食。

最后,转移舆论视线,试探美东欧反导部署计划的真实意图。近来,俄罗斯试射导弹、退出《欧洲常规力量条约》等一系列举措,使国际舆论均集中到了俄罗斯身上,而美国反而以不变应万变,泰然处之,这使外界无法对美国的真实意图作出判断。普京的提议却将美国推到了前台。俄国家杜马(议会下院)国际事务委员会主席科萨切夫就表示,如果美不采纳俄方的建议,执意在波兰和捷克部署反导系统,就意味着这个系统是针对俄罗斯的。这将使布什利用两国首脑会晤的机会“强化立场”的算盘落空,不仅将美方真正企图公之于众,也使俄方在舆论上处于主动。

普京的提议是俄罗斯对美国东欧反导部署计划的最新表态。那么,这个建议究竟是真实的还是谎言呢

2007年6月9日的《华盛顿邮报》在《丑恶的、未完结的冷战事业》的社论中说,很难搞清普京的建议是认真的呢,还是意在阻止反导部署。作为对普京的回应,美国防部长盖茨终于在2007年6月15日声明:“虽然美国愿意与俄罗斯合作,但在波兰和捷克部署反导系统的计划并不会改变。”但最终没有对反导系统是否转移到阿塞拜疆作出明确表态。

无论普京的建议是真是假,都不可能通过美俄在加巴拉的合作检验了。也许普京正是预测到了美国的这一态度,才提出了不会有任何结果的真实的谎言。

编辑/李海峰

普京和柳德米拉两个人婚后的生活非常幸福,普京也经常带柳德米拉参加一些公众活动。柳德米拉也被大家亲切的称为俄罗斯第一夫人。但是由于柳德米拉她是一个普通人,而且她不喜欢经常参加公众场合,她希望她能得到丈夫更多的爱,但是普京全年都在忙于工作,所以两个人最终和平离婚了。虽然她们两个已经离婚了,但是彼此心中都想着对方。直到现在她们两个已经离婚七八年了,普京依然没有再婚,一直都是单身。

有很多人在问普京为什么不找另一半的时候,普京也说因为她想看到柳德米拉幸福她才会再找另一半。可见现在柳德米拉在普京的心中也真有非常高的位置。普京也说他现在依然和柳德米拉有着很亲密的联系,而且现在两个人关系非常好,甚至比当时还是夫妻的时候关系都要好,可见两个人虽然离婚了,但是并没有影响两个人的感情。普京在俄罗斯是一位非常有魅力的男人有很多人的梦想都是嫁给普京,所以普京能够拒绝那么多的迷惑,一心一意等待柳德米拉。

这一点也是让我们觉得非常羡慕的。有很多男人在离婚之后就会很快地找自己的另一半,而且她们看到前妻有了另一半也会觉得非常愤怒。相比之下,普京就会大度很多,他明明知道他的前妻已经有了另一半并且结为夫妻,但是他依然祝福他的前妻。普京和柳德米拉两个人在20几岁的年纪就在一起了,当时的普京还只是一名警察,两个人生活的非常幸福。

年轻的时候普京也没有那么忙,所以他每周末都会带着一家人去郊区游玩。柳德米拉认为那段时光是她一生中最幸福的,因为她每周都可以和普京在一起。她们两个的爱情真的很美好,而且非常真实,即使两个人离婚了,但是依然能像朋友那样相处。

作者:磨剑

出版社:中国法制出版社

4月27日从北京回洛阳的时候,在北京西站买了这本书,看了一路。假期期间,每天都看,4月30日看完。

读后感:

1 身体是革命的本钱。

普京从小就喜欢体育运动,尤其是摔跤,多次在比赛中获奖。在学校里,高年级的学生不敢欺负他。好朋友被人欺负,他就替朋友出头。而这一切,都得益于他的好身板。

2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机会总是青睐又准备的人。

还没上大学的时候,因为对特工职业的着迷,普京到招聘机构毛遂自荐要当特工,当然,被拒绝了。但他并没有放弃,并且为了这个职业而选择了报考法学院。毕业前,如愿以偿,真的成为了一名特工。

3 该出头时就出头。

普京成为特工后,被派往东德工作,因为社会动荡,德国人曾包围了前苏联驻东德大使馆。危急时刻,普京挺身而出,制止了愤怒的人群。这应该是普京第一次在众人眼前崭露头角吧。

中国人喜欢中庸之道,枪打出头鸟,出头的椽子先烂。你避开了重要的事情,重要的事情也就与你无关了吧。

4 在成年人的世界里,人脉非常重要。

待人以诚,赢得真正的人脉。普京周围有一群坚定的支持他的人,有的是他的老师和领导,有的是他的同事和朋友。他们之间是真正的友情,而非尔虞我诈的相互利用。普京在圣彼得堡工作的时候,领导非常器重他,后来,领导被人陷害,普京想办法送他出国,消灾避祸。普京是叶利钦一手提拔起来的,当上总统后,普京第一时间颁布了法令,禁止法院对前总统发起起诉和调查。普京为了巩固自己的力量,启用非常多的前克格勃特工,其中有很多都是他的前同事和同学,比如梅德韦杰夫。

5 大丈夫能屈能伸

普京的总统之路也并非一帆风顺,有同僚的为难,也有民众的不信任。当没有十足的把握去解决问题的时候,普京也会待在办公室里不出去,暂避风头,等待时机的逆转。

首先欧洲人不认可俄罗斯的欧洲人身份,欧洲人认为俄罗斯人与鞑靼混血严重,而鞑靼人是与亚洲的突厥人和蒙古人相联系。老欧洲人称撕开每一个俄罗斯人,都能发现一个鞑靼人。俄罗斯人会是被欧洲人看为野蛮人的。

1953年斯大林逝世,赫鲁晓夫上台。他认为,加入刚成立不久的北约,有利于苏联的和平与稳定,于是通过多种渠道向英美法放出了信息。但是,北约最终选择了西德而放弃了苏联。在这样的背景下,苏联于1955年成立了华沙条约国组织,冷战正式挂出了旗号。苏联解体后,俄罗斯继承了前苏联的大部分遗产,尤其在军事实力上,仍是欧洲安全的巨大隐患,而围堵俄罗斯,就是北约新的任务,而普京当时的意图很明确,通过融入北约,改变北约的性质和功能,从内部化解北约对俄罗斯造成的威胁。

然而,尽管俄罗斯在普京执政初期基于改善外交关系的政策与北约及其成员国保持着良好的合作。然而,2008年俄格战争后北约的反对让俄罗斯清楚地认识到,北约并不总是与俄罗斯达成战略互信。这一问题最终持续到2014年乌克兰问题爆发,从而恶化了双边关系。

最根本的原因就是由于他们几个世纪的恩恩怨怨,俄罗斯和欧洲的仇恨已经深入到骨髓之中。今天你甚至说不出现在的俄罗斯和欧洲人有什么仇恨,但他们已经是不可能和睦的了。在欧洲人看来,俄罗斯是他们必须消灭的一个威胁。在这种情况下,他们不会和平共处的。

日本“秋田犬保存会”当地时间5月26日下午在莫斯科向平昌冬奥会女子花滑金牌得主、俄罗斯选手阿丽娜・扎吉托娃赠送了秋田犬的幼崽。扎吉托娃微笑着说:“期待这一天很久了。收到这么棒的礼物,非常开心。会由衷珍惜。”

此次赠送的是一只赤毛小雌狗。扎吉托娃打算以“胜利”为意为其取名“MASARU(胜)”。担任保存会会长的日本维新会国会对策委员长远藤敬在将秋田犬递给扎吉托娃前致辞表示:“期待成为日俄友好的见证。”在赠送仪式上出现了扎吉托娃将“MASARU”抱起时,“MASARU”舔舐她脸颊的一幕。

为与俄总统普京举行会谈而到访莫斯科的日本首相安倍晋三等人也出席了仪式。

平昌冬奥会前在日本新潟县内备战的扎吉托娃对杂志上看到的秋田犬青睐有加,与母亲商量想要饲养。得知此事的保存会决定向其赠送。

“安倍送狗”早已经不是什么新鲜事了,早在2012年7月,日本就送了一只狗给普京当做礼物,这狗正是大名鼎鼎的“秋田犬”。2014年普京会见安倍时,他还特地带上了那只已经两岁多的秋田犬,其中两人还有一段耐人寻味的对话。安倍:“好狗。”普京:“对,不过有时会咬人。”2016年又有消息报道称,安倍希望再次向普京赠送秋田犬,但遭到普京的拒绝。在日本舆论看,秋田犬很显然已经被当做政治外交的一种信物。

有分析认为,安倍想要借助秋田犬与普京进行外交政治对话,甚至妄想以此解决和俄领土争端问题。这样的想法,安倍本人或许觉得是个好办法,但安倍没想到的一点是,俄罗斯对秋田犬并不一定如安倍所想的那么喜欢。指望普京在领土问题上让步的想法是不成熟的,安倍的“美好愿望”怕是要落空。

普京牵狗会见安倍

Yume是安倍在2012年7月访俄时送给普京的礼物,是一只秋田犬,名字意思是“梦”,送的时候3个月大,现在已快两岁。普京在迎接安倍时专门带上它同安倍重会。俄罗斯媒体报道,见到Yume后,安倍用俄语说了一句“好狗”,普京回答说:“但它有时候也咬人。”普京带着秋田犬“梦”与日本记者见面。

俄罗斯总统普京15日将对日本进行访问,与日本首相安倍晋三进行会晤。普京启程前在克里姆林宫接受日本媒体采访,其间带着日方2012年赠予的秋田犬“梦”与记者见面。不过,由于“梦”太活泼,场面一度陷入混乱,最后主人普京“发威”,才让它听话。

为了感谢俄罗斯在“3·11”大地震中对日本施以援手,日本秋田市在2012年将秋田犬“梦”赠送给俄罗斯,当时它才3个月大。

克里姆林宫表示,由于日本记者提出希望看看“梦”在俄罗斯生活得怎样,于是普京专门带它去了采访现场。不过在相机闪光灯照射下,“梦”开始不停吠叫,而且尝试逼近记者。

面对这一情况,普京保持镇定,随后从西装口袋里拿出狗粮安抚“梦”。“梦”之后被带走,采访得以正式开始。普京表示“梦”长得很好,是只很好的看门狗,又说它不算淘气,但由于现场人太多、相机太多,所以变得很警觉。

此次日本政府在普京访日前,曾经向俄方提出再赠送一只秋田犬给“梦”作伴,但遭到婉拒,双方均没有解释原因。

日本政府接待外国元首的礼遇共分为“国宾”、“公宾”和“实务访问宾客”,安倍虽然一直力邀普京来访,但鉴于欧美仍对俄实施制裁,因此没有给予普京“国宾”待遇。

来源环球网

特朗普邀请俄罗斯重新返回八国集团。完全就是在侮辱普京。并且普京与特朗普合作对普京来说完全没有任何的好处。他不仅占不到任何的便宜,而且还会被特朗普羞辱。这种事情为什么不拒绝呢,那接受的人才是傻吧。八国集团现在其实就是一纸空谈。所以完全没有必要加入。

特朗普邀请普京重回八国集团,没有人比普京更了解什么是八国集团,八国集团又是如何运作的,所谓的八国集团就是七国集团先开闭门会议,达成一致,然后把门打开,让普京进来,告诉普京会议结果,并诚意满满的请求普京共同签署协议文件。

八国集团就是完全的一个七加一集团,普京是被排斥在七国集团核心圈之外,美国才是八国集团的掌门人,普京只不过是在八国集团中听美国吆喝的角色,普京和特朗普是对等的强权,俄美是大国博弈对手,如果普京重回八国集团,还是听美国呼来喝去,普京还会去让特朗普羞辱吗。

美国继续保持对俄罗斯的强硬制裁,普京加入八国集团有何意义呢?难道特朗普是想邀请普京在八国集团内部,深入探讨怎么加大对俄罗斯经济的制裁力度吗?特朗普邀请普京回到八国集团,不过是想在普京脖子上套个枷锁罢了,八国集团名字好听,可是普京在八国集团中始终是被边缘化的。

七国集团曾是世界权力中心,但这即将成为历史,七国集团对全球政治经济的影响力正在减弱,七国集团更像是七国***喝茶聊天,打发闲暇时间的高档私人会所,没有东方大国的参与,七国集团的私人聚会只会是一纸空文。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hunlipic.com/jiehun/2317874.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7-25
下一篇2023-07-25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