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能告诉我一些有关贝多芬和伯爵夫人的故事?

谁能告诉我一些有关贝多芬和伯爵夫人的故事?,第1张

贝多芬:

路德维希·凡·贝多芬 (Ludwig van Beethoven, 17701217-1827326)

一七九二年,二十二岁的路德维希·凡·贝多芬从波恩来到维也纳,一直到他一八二七年逝世,他就从未离开过这座对音乐家特别有吸引力的城市。贝多芬的绝大部分作品是在这里创作的。他的九部交响曲全都在维也纳举行了首演式。一八零五年,他唯一的一部歌剧创作《费德里奥》也在维也纳的国家歌剧院举行了首演。贝多芬被后人认为是有史以来最伟大的交响曲作家。他的《英雄交响曲》充满了激情。他的第九部交响曲取材於德国诗人席勒的《欢乐颂》,如今已经成为欧盟的盟歌。

辉煌的创作并不能掩饰贝多芬多难的一生。一八零二年,贝多芬由於逐渐丧失听力,悲愤之余,写下了一封可能是给他兄弟的遗嘱。激情满腔的禀性迫使他频繁地搬家。他在维也纳市区北部有温泉的地方留下了几十处居所。但是温泉最终还是无法挽救他的失聪,一八一九年,贝多芬的听力彻底丧失了。一八二七年,人们在Waehringer Friedhof 魏林格墓地为他举行了隆重的葬礼。一八八八年,贝多芬的遗骨被安放到维也纳中央陵园。

造访音乐家贝多芬

贝多芬晚年频繁迁居,虽然留下了众多的故居,但是很多故居未能作为展览馆向游客开放。贝多芬当年喜欢居住在名叫海里根施塔特(Heiligenstadt)的地方,离市区很远,在市区的正北方。一八零二年,贝多芬居住这个城区,在这里创作了他第二部交响曲。同年十月,贝多芬在这里写下了《海里根施塔特遗嘱》,这是一封他写给两个兄弟的信,这封信并未寄出,如今仍然完好地被保存在这里。贝多芬的这处遗址如今被称作为「海里根施塔特遗嘱屋」,周二至周日向游客开放。

伯爵夫人:

法国戏剧家博马舍在18世纪70年代创作了“费加罗三部曲”的三部戏剧,分别是《塞维利亚的理发师》、《费加罗的婚礼》和《有罪的母亲》。前两部被谱成了曲,18世纪的莫扎特选择了第二部,19世纪的罗西尼选择了第一部。

《费加罗的婚礼》的故事取材于法国剧作家博马舍的同名喜剧,是莫扎特的代表作之一。故事发生在阿玛维瓦伯爵家:男仆费加罗正直聪明,即将与美丽的女仆苏珊娜结婚。没想到好色的阿玛维瓦伯爵早就对苏珊娜垂涎三尺,居然想对她恢复早就当众宣布放弃的初夜权,因此千方百计阻止他们的婚事。为了教训无耻的伯爵,费加罗、苏珊娜联合伯爵夫人罗西娜设下了巧妙的圈套来捉弄伯爵。

苏珊娜给伯爵写了一封温柔缠绵的情书,约他夜晚在花园约会。伯爵大喜过望,精心打扮后如期前往。在黑暗的花园里,正当伯爵喜不自尽大献殷勤的时候,突然四周灯火齐明,怀抱中的女子竟是自己的夫人——罗西娜!伯爵被当场捉住,羞愧无比,只好当众下跪向罗西娜道歉,保证以后再也不犯。聪明的费加罗大获全胜,顺利的与苏珊娜举行了婚礼。

1786年5月1日,《费加罗的婚礼》在维也纳国家剧院举行公演,莫扎特亲自指挥,演出大获成功!全剧最著名的有以下四个唱段:费加罗的咏叹调《再不要去做情郎》;男仆凯鲁比诺的咏叹调《你们可知道什么是爱情?》;罗西娜的咏叹调《何处寻觅那美妙的好时光?》;罗西娜与苏珊娜的二重唱《微风轻轻吹拂的时光》。

你以为你道德高尚,人家就不能寻欢作乐了吗?

在世俗的生活中,我们都在寻找着人生的意义,我们都以做个好人为自己的追求目标,毕竟这世上多一个好人,就会少一个坏人,但还有一部分不算好,也不算坏,他们按照自己的生活方式来寻欢作乐。

罗西到底哪里好罗西到底哪里美她不仅有些粗俗,行为也不检点,在婚前做酒店的女招待的时候,就被人们议论纷纷,“没有一个到酒吧喝酒的客人,罗西不跟他们调情的,不管他们是谁。她不能跟任何一个人长久,总是一个男人接着一个男人。”那时的罗西已经和乔治坎普好上了。婚后又几乎与丈夫的每一位朋友都上过床,当自己的亲生女儿在六岁时因病去世的时候,还跑去与情人幽会,一夜不归。最后和已有妻室的乔治勋爵私奔。

这样的一位女子在现实生活中肯定是遭人唾弃的,可是在毛姆的笔下,她是美的化身。

罗西的美和她的爱一样,像阳光,洒在每一个人身上只是再自然不过的事。作者并不相关的一句话也许可以解释:

“我早就发现在我最严肃的时候,人们却总要发笑。实际上,等我过了一段时间重读自己当初用真诚的感情所写的那些段落时,我也忍不住想要笑我自己。这一定是因为真诚的感悟本身有着某种荒唐可笑的地方,不过我也想不出为什么会如此,莫非因为人本来只是一个无足轻重的行星上的短暂居民,因为对于永恒的心灵而言,一个人一生的痛苦和奋斗只不过是个笑话而已。”

认真会输,寻欢作乐倒赢了。

小说以第一人称叙述,讲了一个精彩的故事。过去与现在,回忆与现实相互交织,齐头并进,步步为营,最后猛然地揭开真相。

从始自终,罗西一直喜欢的人只有乔治。考虑到他的地位和家庭婚姻,她不能让他贸然地离婚。罗西每周回肯德郡,就是同他见面上床。因此,当乔治破产后问她愿意一起走吗?她同意了。她的人生哲学就是,有机会就该尽情玩乐,不出100年,我们就全都死了,到那时候还有什么值得在意的呢?我们还是趁着现在尽情玩乐吧!也许这就是罗西迷人的地方,她真诚真实的面对自己,她不会为任何人改变她自己的人生态度。

在现实生活中毛姆一生的至爱,苏琼斯,长的漂亮,生性风流,毛姆向她求婚却被拒绝。求而不得,伤心痛苦,思念一个人最好的方式就是把她写出来 ,于是有了《寻欢作乐》这本书。毛姆喜欢苏琼斯,所以在这本书中,他把罗西塑造成一位女神。并且为她辩解道,当她喜欢一个人的时候,她很自然就会和他上床。她对此丝毫不会犹豫。这不是恶习,也不是*乱,这是她的天性。

弗洛姆在《爱的艺术》说,性爱的本性是排他的,不具有一般特性的爱。这句话放在罗西的身上既是事实,又是矛盾。她因为喜欢一个人而上床,却不能长久。

罗西开朗率真,她好像没有什么烦恼,潇洒的自由的,按照自己的步调在寻欢作乐。她待人亲切热情, 人们都渴望见到她,却在哪里都找不到她,她就是那么的任性妄为,肆意行事。就像三毛说的,爱哭的时候就哭,想笑的时候就笑,不去追求深刻,只求简单。

弗洛姆又说:“爱本质上应是一种意志行为,是用自己的生命完全承诺另一个生命的决心。”如此,罗西的天性是将性和爱分开,性是欲望,是罗西满足自己喜欢的欲望,她觉得这是一件快乐的事,也愿意把快乐带给别人,这丝毫无损于她的品格,她仍然那么真诚,纯朴,天真。是自然而然的事情。爱是一种恒久的关系,就像她爱乔治,乔治如绅士般地爱她一样。

毛姆真心爱过苏琼斯,以为能和她过上幸福的日子,即便不是传统意义上婚姻也行。就是只要苏琼斯仍旧以她的天性快活过日子就行,最重要的是两人的完全接纳、彼此尊重和相互慰藉,侧重于精神层面的结合。这种观念有些像萨特和波伏娃的开放式关系。互相爱着,但允许有婚外爱情的偶然发生。被拒绝的毛姆伤心失望,毛姆内心深处涌出的是温柔的尖酸刻薄,在小说中处处彰显。在他看来,爱情最重要的是爱,是两颗相互吸引的心,是照见彼此的真诚,而不是性,不是肉体的碰撞,也不是性别的区分。正如同纪伯伦所说的,爱不占有,也不被占有 ,因为对爱而言,爱已经足够。

活着的意义是什么?也许就是能够真实的面对那个本真的自我。循规蹈矩也罢,寻欢作乐也罢,听从自己内心的声音,真实的活一次,虽然有时候真实会遭到嘲笑,有时候的真诚会感到荒唐,但也许也只有如此才会不枉此生。

“毛姆是下述一切的总和:一个孤僻的孩子,一个医学院的学生,一个富有创造力的小说家,一个巴黎的放荡不羁的浪子,一个成功的伦敦西区戏剧家,一个英国社会名流,一个一战时在弗兰德斯前线的救护车驾驶员,一个潜入俄国工作的英国间谍,一个同性恋者,一个跟别人的妻子私通的丈夫,一个当代名人沙龙的殷勤主人,一个二战时的宣传家,一个自狄更斯以来拥有最多读者的小说家,一个靠细胞组织疗法保持活力的传奇人物,和一个企图不让女儿继承财产而收养他的情人秘书的固执老头子……”这是传记作家特德·摩根对毛姆人生履历的总结。

毛姆自身的经历就为人提供了无数的段子,而他自身又是一个讲段子高手,他把那种“我有一个朋友”式的小说写得高雅而富有意蕴。所以, 我有补充:毛姆,他还是一个伟大的段子手。

在谈论陀思妥耶夫斯基和狄更斯的时候,我抱有非常的兴趣谈论一些作者的个人生活(文后有链接)。对于毛姆,一个伟大的段子手,我却少了一些谈他自身轶事的兴趣,我就谈谈我读过的毛姆笔下的那些段子:

《毛姆短篇小说集》 《人性的枷锁》 》《月亮和六便士》《刀锋》《面纱》《毛姆读书随笔》 《巨匠与杰作》 《寻欢作乐》《作家笔记》

毛姆在年轻时就有一个非常坚定的想法:世界那么大,我一定去看看。生活不能只在伦敦西城区,还有远方。后来,他去了俄国、去了远东。在新加坡一个岛上,差点被淹死,结果老而弥坚地活到91岁。

所以毛姆绝对是一个既有事故又有故事的人。

“我从没有说我有凭空编故事的本领,我往往需要一个事件或是一个人物才好动笔,不过我总是运用想象力、创作力以及戏剧感,把素材变成我自己的东西。”

有好故事不容易,把故事讲好同样不容易,伟大段子手的另一种能力就是把故事讲好。毛姆的短篇小说大都是以第一人称叙事,这种叙述风格就最能体现段子手的风格,让读者很容易就进入一种听故事的状态。

叙述者并非小说的主角,所以要懂得克制,负责提供视角,推进、引导故事的进展,绝不能喧兵夺主,尽可能让位于故事的主体,这种未经渲染的讲述才显得真实可信。显见幽默睿智但绝不卖弄,故事耐人寻味但作者不予置评。

我可以给你讲段子,但是我不会给你捏造段子;我跟你吹水 ,但不会跟你吹牛;我跟你讲东讲西,但是我不会跟你说这好那坏。我负责讲得有意思,你们自己去想意义。

毛姆不仅出入上流社会Party,还通过各种海淘,他确实淘到不少宝贝,他将每一件打磨得光彩熠熠。Kindle上的《毛姆短篇小说精选集》共有23个宝贝,不打折,不包邮,不包退换,好评率如潮。

如果您对好评率表示怀疑,那么可以听听马尔克斯的评价: 毛姆写出了非常优秀的短篇小说,或许是我所了解的最优秀的,富有自己特色而高雅的短篇小说,这些小说不带任何喧嚣。要写短篇小说,它们就是楷模。

说它是毛姆的成长,是因为这部小说带有自传性质,而且小说主角处于少年和青年阶段,它被人归类为成长小说,如同狄更斯的《大卫科波菲尔》也曾被视为此类。《人性的枷锁》被列入亚马逊推荐一生必读的一百本书之列,由此也可见这本书具有予人启迪的意义。

说它是毛姆的长成, 是因为这部小说成就毛姆伟大小说家地位的基石。虽然此前,毛姆在戏剧创作上已经取得一定的声誉,也出版过其他两部小说,但是还不能称他伟大作家,《人性的枷锁》算是他作为小说家真正的成名之作。

毛姆在《作家日记》中还这样写道:舆论大多把《人性的枷锁》算作我最成功的作品,它的销售额说明依然有很多人读它,而它是三十年前出版的。

100多年过去了,依然有很多人在读它,我就是其中之一。这本书我读了两遍,在我个人心中的地位超过《月亮与六便士》,至少它离我不像月亮那么远。

带有自传性质的小说,在情感上总是深厚一些,还有包括很多看似琐碎的,但却实真实的生活片段,宵小却耐人寻味,甚至让人感动。举一例:年轻的母亲刚死,小菲利普抱起母亲的衣服,把头埋在里面,寻尝母亲的味道。胜过无数眼泪的表达。

我认为菲利普身上的枷锁主要有宗教信仰的枷锁、爱情的枷锁、人生意义的枷锁。

收养他的伯父是牧师,打算把菲利普培养成他的接班人,伯母也是虔诚的教徒。菲利普上的中学是教会学校,校长曾特别器重他,想培养他成为牧师。在这样的教育背景下,宗教的枷锁自幼就牢牢地绑缚在菲利普身上,可他最后挣脱宗教的枷锁,获得思想上的自由,曾经深深的罪恶感灰飞烟灭,他获得了从来没有过的轻松感。

在宗教占据统治地位的18世纪和19世纪初的欧洲,一个牧师家庭成长的年青人想要摆脱宗教的束缚,不只是精神上的勇气,还需要思想上的智慧,这并不容易。很多伟大的作家,尽管心中存有疑问,但是终究不敢背叛上帝。

菲利普对米尔德里德的爱情,可以说是一种虐恋,既轻视又狂恋,既清醒又迷醉。在一次次遭受痛苦的折磨中,菲利普到底获得什么样的感官刺激,才让他不肯放手。倘若米尔德里德不是那么极端,很难相信菲利普最后能从这段感情中解脱。这个枷锁的解脱,他是被动的。

这是耐人寻味和可以反复思考的,也可以给身陷苦恋中的人一些借鉴。我认为凡是恋爱中饱尝痛苦难以解脱的人,其自身性格上必然存有一个大大的弱点。

人生意义的枷锁不像前面两种具体地加于其身,所以说其带来的精神的痛苦不确切,但是菲利普一直在思考这个问题,特别他把去西班牙旅行当作人生求索的一次涅槃,很长时间里他都坚定认为: 这些尚未体验过的经历会带来些什么他还没无从知晓,但他觉得一定能在其中获取力量、找到目标,从而向更遥远、更陌生的目的地前进,去迎接、去参悟这世上的种种神奇。

如同现在的我们很多人口中所的:生活不只眼前的苟且,还有诗和远方。菲利普就那样渴盼他的诗和远方,寻找他人生的意义。最后,他从一块破地毯上明白了人生的意义,他获得了一种观念 “生命没有意义” ,他看到 在这世上,最为珍贵的是寻常。

菲利普参悟了这些,才使得他放弃了去远方的执念,欢喜满满地拥抱眼前的苟且,而这时他眼前的苟且成了鲜花怒放、美不胜收的乡间小舍。

菲利普对于人生意义的求索对于我们今天的年轻人仍然具有启示的意义。

曾几何时我们年轻人中,人人喊着要去看世界,个个喊着要去远方,仿佛我们所有人的幸福都在别处。可朴素的真理却是:终究一生,我们大部分时间都生活在同一个地方,我们该在脚下的地方找寻幸福,制造快乐。心中若没有诗意,去了远方看了世界又如何?

究竟是要仰着脖颈欣赏暗夜里顶着的明月,还是要低下头颅捡起道旁的一枚闪着寒光的六便士银币?菲利普放弃了绘画的艺术追求,转而去学医, 他这是在理想和现实之间做出了选择。

促使菲利普下定决心的是美术老师福瓦内对菲利普说的一番话: 如果你问我下一步应该怎么走,我会建议你咬咬牙,下定决心干点别的试试运气吧。听上去也许艰难,但我告诉你吧,我愿意拿世上所有的东西去换取一个机会, 一个能让我回到你这么大的年纪,遇到一个能给我这样建议的人,并且乖乖地按着他的建议来的机会。

这句话时至今日对于我们依然振聋发聩。好不容易发现了自己的平庸,但却是为时已晚,这才是最残忍的事啊!

我们都不吝给人喊加油,却很难有勇气给人泼冷水,这缘于我们的爱得不够真诚,或者我们的头脑缺少智慧。

我们追逐热点、逡巡头条、觊觎首页,喜欢被点赞,喜欢被喜欢。可我们之中有多少人,怀着叶公好龙般的喜爱,付出浅尝则止的努力,胸无穷经通典的本领,却心怀一夜暴红的念头?

将《人性的枷锁》和《月亮与六便士》做些对照特别有意思。

《人性的枷锁》讲的是年轻人怎么离家到社会上经历成长,从追求艺术到放弃 ,从渴望远方到找到心中的乡间小舍,从追求伟大到珍惜寻常。

《月亮与六便士》则讲家境丰裕的中产阶级大叔,忽然一天,觉得一刻都不能苟且了,必须要寻找诗和远方,否则活不成了。他抛妻舍子,背井离乡,不惜众叛亲离,甘愿食不果腹,忍受孤独。他过着犀利哥的生活,怀着夸父追日的执念,不成魔不成活,最后完成神作人也没活了,不过对他来说活不活都无所谓了。

书名中有月亮,可我在阅读这本书总是感觉到太阳的灼热。即便斯特里克兰被饿得奄奄一息的时候,你仍能感觉他心中的火焰依旧高炽。毛姆的本领体现在,把这种小火苗保持得非但生生不息,还愈发高涨,最后一把熊熊大火,让主角在烈火中完成他用生命对艺术的祭奠。

我被这种炽热融化,为之感动、惭愧。但是,当心中烈焰冷却后,我在怀疑人生之前,先开始怀疑自己,我能多大程度学习斯特里克兰,与之为伍?

月亮高高在上,没有它我们也能活,但是毫无疑问少了美丽,甚至是最美的东西。因为高远,所以很多人从没有想过要去拥抱它,但是也有人不放弃,最后登上了月亮。这种敢为别人所不能为之事,才是一种伟大的精神,而这部作品就向我们展示了这种伟大的精神,这部作品也因此被称之伟大作品。

毛姆自己一辈子都对宗教、玄学、哲学都抱有研究的兴趣,他想找到证明或让他信服上帝存在的理由,但是终究他没能找到。

《刀锋》这部作品带有玄学的意味,主人公拉里就是去印度找到了似乎参悟人生要义的神祇。说实话,我没有看明白拉里所持的宗教观念。

对此毛姆自己也似乎未能尽然阐释清楚,或许他自己也抱有疑问。因此他才说 一把刀的锋刃不容易越过,因此智者说得救之道是困难的。

我们可以从更宽泛的层面上去理解,就会容易一些。拉里为了探寻人生奥义,他读书研究、去看世界,为之舍弃爱情、成为行游之人。他为此放弃现实可以预见的幸福,就是为了找那把解读生命的钥匙。

拉里的行为让常人难以理解,但是他身上呈现出的宁静通达却有着非凡的魅力,你不肯定他找到了那把钥匙,但是你他的确拥有某种令人神迷的东西。

与拉里截然相反的是艾略特,他的一生至死不渝的追求就是要活在上流社会的餐桌上,直到生命的最后一刻,他还为一次不受邀请的宴会耿耿于怀。

小说中其他人物角色各有人生选择,各得其所,各归其命。女主角伊莎贝拉看似现实中的赢家,但是她的内心有着巨大的空洞,这是她一生无法填满的。

出世入世哪种人生更幸福,无有定论,冷暖各知,人生貌似选择多多,可回头一看几乎都是一条道跑到黑。

有人说毛姆轻视女人,或对于婚姻抱有敌意,因为他的性取向所致。我在上述两部有关婚姻的作品中并没有看到支撑这种评价的言论,至少《寻欢作乐》中他对罗西是欣赏和推崇的。

《寻欢作乐》提供了一种有争议的价值观,在世俗眼里,罗西婚内出轨,是感情不专、生性风流的女人。可在毛姆的眼里,却是截然相反的,她是一个勇敢追求爱情的女人,她个性的美胜过她的美貌。

罗西寻欢作乐,追求真爱,很长时间她是带着面纱的,直到小说离开故土,去国外,她的面纱才算揭去。

有人说罗西的原型是毛姆曾求婚被拒的苏·琼斯。有兴趣的读者,可以通过这本小说了解毛姆一直不能释怀的唯一女人是什么样的, 还有毛姆持什么样的三观。

此外,毛姆似乎有借助男主作家德里菲尔德这个角色,对文艺圈进行嘲讽的意图。毛姆被冠以毒舌的称号,通过此书也可以看出少许,不过这本小说中充其量是嘲讽。这也为该书提供了噱头。

《面纱》是毛姆游历中国后写的作品,其中风景描述带着中国风。最为称道的是他将景物触发人物内心的波澜写得富有哲思,意蕴悠长。小说中还引用了道德经,由此可见毛姆的学识。或许让中国读者稍感遗憾的是,在他眼里塌鼻子的中国人,似乎有些丑。

《寻欢作乐》主要呈现一些价值观,那么《面纱》则着重在女主内心描述上,大量的内心戏描写尽显功力。类似以女人为主要叙说对象的小说,在毛姆作品中并不多见。

跟女主的内心描述相反的是,对于男主几乎没有心理描写,因为小说是以女主为视角的。可男主的一番话可以宣示他的情感,一开始就带有苦情。

“我对你不抱什么幻想,我知道你愚蠢、轻浮、没有头脑,但是我爱你。我知道你的目标和理想既庸俗又普通,但是我爱你,我知道你是二流货色,但是我爱你。”

凯蒂确实愚蠢、轻浮、没有头脑。但她历经痛苦后,得到了拯救。现实生活中,凯蒂这样的女人也是比比皆是,却无药可救。

通过《人性的枷锁》主人公菲利普就可以了解,毛姆从小就爱上读书,这个习惯一直伴随着他。他读书多,多到令人发指的程度,真正称得上穷经通典。

《毛姆读书随笔》中的文章比较简短,大略谈到他所读过的文学作品,谈了英国、俄国、美国文学,列出了一些值得一看的书单。书的结尾写到: 那些不读书的人,无所可思,无所可言。

所以,可见读书是一个伟大段子的必备基本功。

《巨匠与杰作》这本书谈了十部他认为最伟大的作品,不光评点了作品,书中还饶有兴趣地八卦了福楼拜、司汤达、狄更斯、托尔斯泰、陀思妥耶夫斯基等一些秘闻,让这本书成为文学圈最八卦的书。

抛开书中关于大神的个人段子,这本书同其讨论的经典一样成为了经典,是文学评论的典范之作,对于读者而言实在是一部独一无二的文学指南。

卡尔维诺的《为什么读经典》也是一部文学指南,也获得较高声誉。不过我认为,《巨匠与杰作》跟它相比,要有趣的多,也更容易读懂。

毛姆有着非常高的文学品位,但他在评点作品时不拿腔拿调,而是用极为平实的语言来解读作品,使得这部评论读起来有小说般的快感。

从十八岁开始就养成岁开始记录各种创作素材的习惯,七十五岁时,毛姆打开了他的写作素材仓库,整理出版了《作家笔记》,向世人展示他创作的秘密。

最大的秘密是,这个伟大的段子手曾付出过巨大的努力。

陀思妥耶夫斯基是个什么样的司机

狄更斯为何拥粉无数?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hunlipic.com/jiehun/2326838.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7-26
下一篇2023-07-26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