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知道贵州黄果树?来亚洲第一大跨国瀑布吧,这三种体验别错过

只知道贵州黄果树?来亚洲第一大跨国瀑布吧,这三种体验别错过,第1张

远离城市喧嚣,探秘一瀑跨两国,体验隔空一日游两国的跨国之旅。

那一次旅行,我来到了中国西南边陲广西壮族自治区与越南接壤的一个地方——崇左市大新县。

跟着我的镜头,一起去感受德天跨国瀑布的雄伟壮观,体验沉浸式跨国夜宴的奇幻浪漫,揭秘德天跨国瀑布的“隐藏菜单”。

这是亚洲第一大跨国瀑布——德天跨国瀑布。

很多游客来到这里,领略跨国瀑布山水景观、丰富多彩的边境民俗风情、悠久神奇的边关 历史 文化。

站在德天瀑布的观景台,气势磅礴,层层叠叠,水势激荡,闻声数里,这个南国边疆喀斯特特色景观,如画般清雅。

德天瀑布是中国国家5A级 旅游 景区,位于中国与越南边境处的归春河上游,与紧邻的越南板约瀑布相连。

提起瀑布,很多人都知道贵州的黄果树瀑布,但是德天瀑布年均水流量约为贵州黄果树瀑布的三倍,只是因为地处边境,养在深闺无人识,很多人不知道。

归春河的对岸,是越南人家,相距如此之近,让人感叹:同一条河水,养育了不同国家的人民。

如果你去德天跨国瀑布景区,这三个特别的体验,一定不要错过。

从这里出发,便是“登高望越”的起点。整个登高望越项目,约1500米,由登山栈道、玻璃栈道、大理石滑道等项目组成。

这条线路,可以俯瞰德天跨国瀑布的全景,欣赏界河对岸越南村庄的景色。

拾级而上,终于来到了望越台。

望越台位于德天跨国瀑布景区内炮台山上,海拔520米,一眼望去亚洲第一大跨国瀑布的上游便是越南境内了。

绵延流淌的归春界河被中越边民称为母亲河,加上这南国边疆喀斯特特色景观,视线里是如画美景。

站在望越台,看着造型奇特的独栋建筑便是越南民居,斜斜的砖红色和青砖色的屋顶,绿色的如地毯般的田野。站得高,望得远,夏日微风吹过。

在这里,每一帧都是大自然的精心雕琢,随手都可以拍大片。

再往上,便是玻璃栈道了。玻璃非常的透明,惹得前面恐高的女孩子,只能扶着山石慢慢往前走。

终于到达了终点,可以感受大理石滑道了。戴上手套,穿上防护的迷彩裤,一起体验美景中自由穿梭的畅快。

这个大理石滑道,在山野丛林间蜿蜒曲折,斜度很大,刺激不刺激?

在靠近景区出口的地方,有一个跨国秋千,你一定要去感受下。秋千荡出去,就是越南了。

又遇见那两个汉服**姐来体验秋千,马上要“出国”了,一脸的不淡定。

坐在秋千上,风吹过长发,呼啸而过。秋千在归春河的上方来来去去,再往前一点,仿佛就能到达对岸。

还是很不错的体验,别错过。

跨国秋千是另外收费的,体验价格:58元/人

边关 旅游 ,文化盛宴。

穿越时空,亚洲首个沉浸式跨国夜宴——奇妙夜德天。那个夜晚,一场夜游边境奇妙之旅,缓缓展开。

跟着人流往前走,夏夜的气温很惬意。

在夜幕降临的时候,神秘的光影出现,德天瀑布也充满着各种奇妙的光影,弥漫着魔幻的气息。

人们进入德天之门,在日夜更迭中翻山越岭,寻找着传说中的青蛙。

当地的族人相信,他们是蛙神的后代。他们在德天瀑布边长大,他们的祖先和蛙神也曾在那里生活,他们在那里和天上的神明沟通,那里是他们村寨的圣地。

于是这夜游德天瀑布,有着一种异常神秘的气息。

灯光照着各种树木,里面还有当地村民房屋的微缩模型,屋内亮着灯光,在视线里真假难分。

夜游德天,共有十一幕互动体验环节,包含“蚂拐节、寻蛙神、入人间、定终身、花赐福、祈雨来”等。

停下来,看一场故事的演绎,再继续往前。前方有什么,期待感满满,很让人着迷。

有的演出,还会让游客一起参与进去。人们一起载歌载舞,庆祝蛙神与美丽的越南阿妹相恋相知。

继续往前,夜晚的瀑布,水流潺潺,投影了仿佛世界上所有的颜色,眼花缭乱。

“奇妙·夜德天”项目总投资约12亿元,项目配套设施包含丛林栈道、石林景观、德天寺休憩广场、瀑布声动体验区、击鼓平台体验区等。

这种沉浸式的体验感,实在太美妙。

置身其中,你已经忘记了你是谁,在什么年代,置身于一个爱情故事的悲欢离合中。

通过挖掘壮族先民的生活习俗、文化传承渊源,并借助高 科技 的声、影、动画、 游戏 互动、故事情节演绎等手法还原当时的先民生活遗迹。

很多人见过白天的德天跨国瀑布,但极少人见过它夜晚的样子。此刻的德天瀑布,被灯光烘托的如彩虹般绚烂。

除了蛙神以外,还有一位很重要的神明,那就是花神。

传说她有一座大花园,叫花神秘境。那里开满了各种鲜花,每一朵鲜花象征一个生命。

走上台阶,一眼见到了“花神”,长长的裙摆,变换着各种形状和颜色,还会和你互动,微笑迷人。

最后,跟着人群,来到了一个广场。

故事的结尾,讲述了当地的人们,感恩于蛙神恩泽,从此虔诚祭祀蚂拐节,祈求风调雨顺、五谷丰登,传承着生生不息的蛙神信仰…

听当地的朋友说,晴天的时候,这里的夜晚可以看见漫天繁星。运气好的时候更有无数的萤火虫,仿佛一下子回到了几十年前的那种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状态。

奇妙夜德天,全程夜游体验互动约75分钟。慢慢散步到达出口,小伙伴们不禁感叹着德天瀑布真是一方宝地,白天气势磅礴,夜晚灵气四溢。

解锁边境夜游新体验,能表达的,只是很少的一部分,你一定要亲自来感受。

一、日场游览

德天跨国瀑布门票(含往返观光车):115元/人

白天开放时间08:00-18:30

二、夜德天

夜德天门票:240元/人

夜德天入场时间:

夏令时(第一场19:30、第二场19:45、第三场20:00)

冬令时(第一场19:00、第二场19:15、第三场19:30)

注:夜场每场承载量200人,每日600人

海来阿木阿妹的酒是彝语。根据相关公开资料显示,《阿妹的酒》是由中国内地男歌手海来阿木演唱的歌曲,歌曲为云南彝族的文化,歌词为彝族彝语。彝语属汉藏语系藏缅语族彝语支,同属彝语支的语言还有我国的哈尼语、拉祜语、傈僳语、纳西语、白语、基诺语、桑孔语、怒族怒苏语、怒族柔若语,以及泰国的阿卡语、姆比僳语、姆比语,老挝的普诺伊语、西拉语,越南的彬语等。

彝语属于汉藏语系藏缅语族,彝族文字是一种音节文字,形成于6千多年前。盛行于古蜀国,阿普都莫(杜宇),彝语有六种方言。有的方言虽然差别较大,但都有明显的共同历史渊源,一定数量的汉语借鉴的是彝古彝文。彝语原有一种音节文字,称为“文”、“韪书”或“罗罗文”、“倮文”、“毕摩文”、“西波文”,通称老彝文,大约形成于6000多年前。现在存在的老彝文大约有一万多个字形,经常使用的有一千多个。1975年通过了彝文规范方案,并开始在四川彝族地区试行。

彝语属汉藏语系 藏缅语族 彝语支。中国的彝语,分北部、东部、南部、东南部、西部、中部 6个方言,其中包括5个次方言,即东部方言又分滇黔次方言、滇东北次方言和盘县次方言;北部方言又分北部次方言和南部次方言。还分25个土语。北部方言分布在四川大、小凉山地区,东部方言分布在贵州和云南东北部,南部方言分布在云南和广西,其余 3个方言都分布在云南。使用人口约400万。彝族原有一种音节文字(也有人认为是表意文字),1956年设计了拉丁字母形式的凉山彝族拼音文字方案。1975年四川凉山彝族地区制订了四川《彝文规范试行方案》,共确定819个规范彝字,1980年国务院批准在四川彝区推行使用(见彝文)。彝语在国外,主要分布在缅甸、泰国和越南。

塞音、塞擦音、擦音分清浊两套。许多地区的塞音、塞擦音还有带与不带鼻冠音的区别。

有3~5 个声调,调型简单。

彝语是孤立语,词序和虚词是表达语法意义的主要手段,基本语序是主语—宾语—谓语。

名词、动词、人称代词作定语时,在中心词前;形容词、数量词作修饰语时,在中心词后。有些副词修饰双音节中心词时,在中心词的两个音节之间。

量词丰富,有些方言的量词能直接修饰中心词,起后置冠词的作用。如北部方言量词起不定冠词的作用,东部方言部分地区量词起定冠词的作用。

有的方言有标志各种句子成分(包括主语、宾语)的结构助词。

有些方言以谓语动词、形容词的重叠、变调表示疑问, 如凉山彝语 dz噜33(吃)、 dz噜44dz噜33(吃吗?)单音的词和词根占优势;构词后缀多,前缀少;复合词多,单纯词少。四音格联绵词较丰富。

希望我能帮助你解疑释惑。

歌曲《对面看见阿妹来》。

傣族(罗马字母:Dai),又称泰族(泰文:ไทย,罗马字母:Thai)、掸族(罗马字母:Shan)等,民族语言为傣语(泰语),属汉藏语系壮侗语族壮傣语支。

傣族视孔雀、大象为吉祥物,民间故事丰富多彩,傣族人民喜欢依水而居,爱洁净、常沐浴、妇女爱洗发,故有“水的民族”的美称,过去傣族普遍信仰南传上座部佛教和原始宗教。

傣族分布在中国、印度、越南、柬埔寨、泰国等国家。2000年,傣族在中国境内共有1159万人。主要聚居在云南省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以及耿马和孟连两个自治县。其余的散居在景东、景谷、普洱、澜沧、新平、元江、金平等30多个县。边疆傣族地区与缅甸、老挝、越南接壤。

族称:

中国傣族按分布地区有傣泐、傣那、傣亚、傣绷、傣端等自称。西双版纳等地自称“傣泐”,德宏等地自称“傣那”,红河中上游新平、元江等地傣族自称“傣亚”,瑞丽、陇川、耿马边境一线的自称“傣绷”,澜沧芒景、芒那的为傣绷支系。汉族称傣泐为水傣,傣那为旱傣,傣亚为花腰傣。

早在公元1世纪,汉文史籍已经有关于傣族先民的记载。唐宋文献称为“金齿”、“黑齿”、“银齿”、“绣脚”、“绣面”、“茫蛮”、“白衣”等。

元明时期仍称为“金齿”、“白衣”。“白衣”又写作“百夷”、“白夷"、“伯夷”,有的误作“僰夷”,以致与白族混淆。清以来称为“摆夷”。另外,越南史籍称傣族为“哀牢”;缅甸史籍称傣族为“掸”;印度史籍称傣族为“阿洪姆”。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各国政府将分布在各自境内的傣族分别命名,泰国、越南、柬埔寨称做泰(Thai),老挝称做老(Lao),缅甸称做掸(Shan),中国称做傣(Dai),印度称做阿洪(Ahom),但均自称Tai 。

一、外形:

大熊猫体型肥硕似熊、丰腴富态,头圆尾短,头躯长12-18米,尾长10-12厘米。体重80-120千克,最重可达180千克,饲养的熊猫略重,一般雄性个体稍大于雌性。

头部和身体毛色黑白相间分明,但黑非纯黑,白也不是纯白,而是黑中透褐,白中带黄。秦岭地区的个体偏大,体毛粗糙,腹毛略呈棕色色泽。岷山(尤以青川平武)则个体较小,体毛也较前者为细,腹毛棕色不明显,但凉山的个体并不偏小。

二、生活习性:

大熊猫每天除去一半进食的时间,剩下的一半时间多数便是在睡梦中度过。在野外,大熊猫在每两次进食的中间睡2-4个小时,平躺、侧躺、俯卧,伸展或蜷成一团都是它们喜好的睡觉方式。

大熊猫最可爱的特点是它那胖嘟嘟的身体和他那内八字慢吞吞的行走方式。这是因为它们生活的环境里面,有充足的食物,没有天敌,没必要行动很快。

大熊猫善于爬树,也爱嬉戏。爬树的行为一般是临近求婚期,或逃避危险,或彼此相遇时弱者借以回避强者的一种方式。熊猫有时还下到山谷,串入到山村小寨或住宅,把锅盆桶具,尤其是圆形的器皿当成玩具,玩耍后弃置山野。

三、身份

两千多年前,汉朝初年的《尔雅》一书中,便有“貘体色黑驳,食竹”的记载。汉代著名文学家司马相如在《上林赋》中列举了当时咸阳上林苑饲养的近40种异兽,大熊猫名列首位,可见大熊猫在当时就已经被人们视为珍贵的名兽了。

随着我国同世界各国人民日益广泛的友好往来,大熊猫作为友好使者,频频出访,轰动了全世界。许多国家以能够获得中国政府所赠送的大熊猫为殊荣。大熊猫就像一颗璀璨的明珠,给这些国家的动物园增添了华夏异彩。

1972年10月,中国政府赠送的大熊猫“兰兰”到达日本上野动物园,在头九个月里,每天前往参观的人竟达30万之多,形成了“熊猫热”。

扩展资料:

进化历史

大熊猫的历史可谓源远流长。迄今所发现的最古老大熊猫成员——始熊猫的化石出土于中国云南禄丰和元谋两地,地质年代约为800万年前中新世晚期。在长期严酷的生存竞争和自然选择中,和它们同时代的很多动物都已灭绝,但大熊猫却是强者,处于优势,成为“活化石”保存到了今天。

大熊猫的祖先是始熊猫(Ailuaractos lufengensis),大熊猫的标准中文名称其实叫“猫熊”,意即“像猫一样的熊”。这是一种由拟熊类演变而成的以食肉为主的最早的熊猫。始熊猫的主支则在中国的中部和南部继续演化,其中一种在距今约300万年的更新世初期出现,体形比熊猫小,从牙齿推断它已进化成为兼食竹类的杂食兽,卵生熊类,此后这一主支向亚热带扩展,分布广泛在华北、西北、华东、西南、华南以至越南和缅甸北部都发现了化石。

在这一过程中,大熊猫适应了亚热带竹林生活,体型逐渐增大依赖竹子为生。在距今50-70万年的更新世中、晚期是大熊猫的鼎盛时期。生活中的大熊猫的臼齿发达,爪子除了五趾外还有一个“拇指”。这个“拇指”其实是一节腕骨特化形成,学名叫做“桡侧籽骨”,主要起握住竹子的作用。

化石显示,大熊猫祖先出现在2-3百万年前的洪积纪早期。距今几十万年前是大熊猫的极盛时期,它属于剑齿象古生物群,大熊猫的栖息地曾覆盖了中国东部和南部的大部分地区,北达北京,南至缅甸南部和越南北部。化石通常在海拔500-700米的温带或亚热带森林发现。后来同期的动物相继灭绝,大熊猫却孑遗至今,并保持原有的古老特征。

—大熊猫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hunlipic.com/jiehun/2361583.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7-26
下一篇2023-07-26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