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尔杰和赵萌兰惨案发生当天,武汉市中共地下党组织即派徐远、刘实、陈克东等人到武大了解情况,传达市工委对惨案的处理意见。武大学运核心组织负责人王尔杰、赵萌兰、夏雨亭等根据市工委意见,决定从各进步团体抽出骨干,建立秘密的临时领导机构。此外,以学生自治会出面公开成立“武汉大学学生自治会‘六一’惨案处理委员会”。国立武汉大学六一屠杀惨案处理委员会还印制了《“六一”屠杀惨案真相》,并组织了武汉大学赴京控诉代表团,通过各种渠道,将惨案真相传遍全国。美国旧金山电台也将惨案真相向全世界播发。
6月2日,武大学生自治会、教授会和讲助会都分别发表宣言,抗议反动当局的暴行。并在《全体学生为“六一”屠杀惨案宣言》中提出四项最低要求:
撤办武汉行辕主任程潜,枪决警备司令彭善及肇事凶手。
立即释放本校及武汉各校被捕教授、学生及工友。
公葬死难同学,政府负担一切费用;优恤死难同学家属并赔偿本校六一惨案全部损失(包括受伤同学、被捕师生一切物质及精神之损失)。
切实保障人权,并保证以后绝不派遣军警或特务迳入学校非法捕人。
上午10时,华中大学、湖北省立农学院、湖北省立医学院等校学生,不顾军警威胁,一队队佩带白花、抬着花圈来到武大吊唁和慰问。下午4时,武大师生两千人的迎灵行列自工学院(今行政楼)将死难三烈士的遗体,经理学院、老斋舍移送至体育馆灵堂入殡。入殓典礼由代校长刘秉麟主祭,并即席简短致辞。 国立武汉大学“六一惨案”快邮代电门首的挽联:
捕教授杀学生,四项诺言,无非是骗术;
求和平争民主,一条血路,齐心合力慰英魂。
灵堂前的挽联:
凶手查凶手,凶手自唱自和,无耻;
同学哭同学,同学流血流泪,伤心。
武大全体学生敬献的挽联:
那边高谈人权,这边捕杀青年,好一部新宪法,吓诈欺敲,杀、杀、杀,自由哄人,民主哄鬼;
只准大打内战,不准呼吁和平,看三位亲兄弟,牺牲惨痛,惨、惨、惨,万方同哭,薄海同悲。
清华大学自治会敬献的挽联:
机枪扫射,军警包围,珞珈山竟成屠场,请看遍地鲜血,四项诺言何去?
四海同胞,人神共愤,清华园遥祭英魂,谨献一瓣心血,亿万青年继后来。
武大南京校友会敬献的挽联:
囚教授,杀学生,枪杆横行,说什么爱护学府,奖掖文教;
哀法治,哭民主,文章无用,还是要坚强振作,奋力争生。
缪朗山教授敬献的挽联:
黑夜正浓闲话和平皆有罪,
黎明未起暮然觉醒竟捐生。
珞珈山小贩敬献的挽联:
你们大学生尚被捕杀,
我等老百姓何堪生存。 体育馆灵堂武汉各大中学校学生和市民主动前来吊唁的队伍络绎不绝,华北学联为声援武大决定罢课3天。清华、北大两校反饥饿反内战委员会组织罢课,并设祭坛遥祭武大死难三烈士。中央大学、金陵大学等校也举行了追悼会。(上海)交通大学、同济大学、暨南大学、上海医学院、社教学院、北平交通大学、唐山交通大学、武大上海校友会、武大自贡校友会都纷纷来电慰问和声援。来自台湾台南的林慧庆代表武大台湾同学会发表《悼陈如丰君》,上海台湾同学会和台湾教育厅也发来唁电。以哲学系主任万卓恒教授为主席的武汉大学教授会代表全校师生员工多次致电蒋介石、南京国民政府行政院和教育部,由于此事在国内引起强烈公愤,蒋介石恐怕事态进一步扩大,两次给武大教授会万主席回电,被迫撤销了武汉警备司令彭善的职务。6月4日,国民党当局迫于政治与社会压力,释放了被捕师生。
6月16日,清华大学在大礼堂举行追悼会。在三具令人惨不忍睹的尸体画像两边有一副对联:主子提供达姆弹,奴才充当刽子手。上边的横批字体格外巨大:“党国所赐”。祭坛两侧的墙壁上,挂满了许多学生社团撰写的挽联:
屠夫断头日,烈士含笑时。
血,洗清眼睛;血,照亮大路;血,教训未死;血,灌溉方生。
又是一笔血债,留待一起清算!
死了的,安息吧;伤了的,仇恨在生根。活着的,战斗在继续!让血,清算血债!让死亡,迎接新生!
为抗议当局制造惨案而游行6月22日,武汉大学举行追悼六一惨案死难烈士大会。次日为死难者出殡,在武昌、汉口市区抬棺游行。三烈士安葬在张家山,1955年因张家山新建大学故将灵中的遗骨取出在宝塔寺火化后,移送武汉九峰山石门峰安葬。
1951年4月22日,制造六一惨案的主犯裕昆、郝钊、牛俊斌、杨汉颐、胡挥血等11人被执行死刑。
是每年的11月中下旬,具体时间安排每年都不一样。
2016年是武汉大学建校123周年,也是武汉大学西迁乐山办学78周年,这是武汉大学校史上的两件大事。
1893年,武汉大学的前身自强学堂问世,成为中国近代教育史上第一所真正由中国人自行创办和管理的新式高等专门学堂,开创了武汉大学这所百年名校的早期雏形。
1938年,在日寇侵华、山河破碎、民族危亡之际,为保存和保护好中华文化教育命脉,武汉大学师生分批迁至四川乐山,开启了寄寓乐山八年而弦歌不辍的自强图存、迎难奋进篇章。
扩展资料:
常务副校长冯友梅在致辞中介绍,广大校友大力支持学校的“三创”教育,发起了15亿元的珞珈创新天使基金,组成导师团队为学子讲授创业课程。她希望全校师生在时代洪流中找准人生坐标和前行方向,用大国工匠精神打磨青春、锻造人生,弘扬“自强、弘毅、求是、拓新”的校训精神。
陈东升表示“工匠精神”就是“一辈子只做一件事。”他说,“理想是愿意用鲜血、生命终其一生地付出的事情,只有抱着精益求精、持之以恒的态度去做,才能成功。”
同时,公牛电器有限公司董事长阮立平认为工匠精神需要专业专注、坚持不懈的韧劲,也需要不断创新、积极求变的拗劲,是“愚公精神”和“精益思想”的融合。
人民网——武汉大学123周年校庆校友聚焦“工匠精神”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