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礼节方面,景颇族热情好客,客人进家,无论认识与否,主人都会招待食宿。景颇族喜欢喝烧酒和自制的水酒,景颇族老人喜好嚼烟,他们把草烟和适量的熟石灰膏、干芦子放入口中咀嚼,有提神、醒脑、防龋固齿的功效,见面时会互递烟盒,表示友好、尊重和礼貌
2、家庭方面,过去传统的景颇族的家庭,是包括夫妻和子女的核心家庭和包括父母、夫妻、子女在内的扩展家庭。在家庭内部,父亲是家长,子女皆从父姓,世系从父系计算,财产由男性继承。传统上实行幼子继承,由幼子同父母同住并继承老家的房屋,其他儿子成家后便分出老家另立门户。
3、节日,民族传统节日主要有目脑纵歌节、能仙节、新米节等,其中最盛大、隆重的节日为目脑纵歌。
4、婚恋,景颇族婚姻实行丈人种(景颇语称“木育”,载瓦语称“勐”)与姑爷种(景颇语称“达玛”,载瓦语称“墨”)单向联姻的婚姻形式。两个家庭一旦缔结婚姻,不仅产生“姑爷”(女婿)和“丈人”(岳父)两种个人身份,同时也产生“姑爷种”和“丈人种”两种群体的身份,形成固定的丈人种与姑爷种关系。
5、丧葬,景颇族的丧葬习俗独特。凶死行火葬,幼殇行天葬,正常死亡行土葬。在家中自然死亡视为善死,在外意外死亡、刀枪致死、上吊、投河自杀以及难产死亡均视为凶死。凶死者,尸体不能进寨。善死者亡,家人立即朝天鸣枪报丧,亲朋村邻闻讯带着礼物前来奔丧、帮忙。
扩展资料:
景颇族,是中国的少数民族之一,有自己的语言和文字,语言属汉藏语系藏缅语族,5个支系语言分属景颇语支和缅语支,文字有景颇文和载瓦文两种,均为以拉丁字母为基础的拼音文字。
景颇族的来源与青藏高原上古代氐羌人有关,有“景颇”、“载瓦”、“勒赤”、“浪峨”、“波拉”5个支系,主要聚居在云南省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山区,少数居住在怒江傈僳族自治州与缅甸克钦邦接壤地区。缅甸境内的大部分克钦族支系与中国境内的景颇族、傈僳族也有极深的渊源。
参考资料:
云南是一个大家都喜欢去旅游的景区,在这个景区有着和其他地方不一样的美景,这里的建筑有着自己独有的风情,当地的美食也是令人难以忘怀,如果可以这些美食一定要去尝尝。
简介在云南,有这样一个地方。
它地处滇西,北、西、南三面皆与缅甸接壤,城市里充满了拥有独特风情的建筑。
这里几个民族文化融合的异彩纷呈,四季温暖花开水果不断,居民真诚好客、热情善良。
陈晓卿导演,在《风味原产地·云南》中,提到最多的就是这里!
这里的知名度绝不算高,但来过的游客无一不赞不绝口。
这就是云南德宏。
“德宏“是傣语的音译,“德“为下面,“宏“为怒江,意思是:“怒江下游的地方”。
很多人热爱着西双版纳那份浓浓的傣族风情,也沉浸在普洱的纯粹当中;不过在云南还有德宏这个宝藏,不输版纳,也不输普洱。
这两年,越来越多的朋友了解到这个充满民族风情和各种美食的城市。
玩在德宏勐焕大金塔
德宏州的首府芒市,傣语称为“勐焕”,意为“黎明之城”,相传佛祖来到此地时刚好天亮,于是取名为“勐焕”。
而芒市的地标建筑就是勐焕大金塔。
勐焕大金塔座落在芒市东南部海拔10796米的雷崖让山顶。
是生活在这里的傣族人民的“精神支柱”,也吸引了周边多个国家的僧人和信徒前来参拜。
通向金塔的道路由两条金腾龙环绕、两头大象雕像也成了守护者、数十名僧人雕像顶礼朝拜从门口依次排列下来。
绕塔一圈,沉浸于各式各样的雕像与背后的故事中,越能体会金塔的宏伟。
晚上夜幕低垂,城市灯光星星点点,大金塔熠熠生辉,仿佛是这座城的守护者。
勐焕银塔
勐焕银塔也是芒市大银塔,紧邻着大金塔,气质却完全不同。
它没有那么深厚的历史和内涵,建于2010年,2019年竣工开门营业,不过这里真的很好看。
银塔是实心的,无法入内只能外部观看,塔体有一种对称的美。每个塔尖都挂着风铃,风吹来会发出很悦耳的声音。
这里是看日落和俯瞰芒市市区的好地方,也是眺望大金塔的好地方。
树包塔
很多人不知道,树包塔正式名字是“铁城佛塔”。
这座傣式佛塔是200多年前芒市土司为了纪念一场战争的胜利而建,之后一粒榕树种子偶然落到了这里,佛塔就渐渐被榕树包了起来。
这颗榕树也已经有200多年的树龄了,生长得很茂盛,遮天蔽日。
傣王宫
傣王宫更像是傣族的文化创新园,有着各式各样傣族文化的呈现。
傣王宫无疑是个体验傣族服饰的绝佳地点,既不会显得穿傣装突兀,又很好的与环境相得益彰。
傣族建筑、壁画、织锦等,一一呈现给大家傣族生产生活的场景,各式各样的傣家文化装饰非常适合拍照。
勐巴娜西珍奇园
勐巴娜西珍奇园园内稀奇古怪。
所谓稀,是指稀有植物众多。有国家一、二级保护的珍稀植物活化石桫椤、篦齿苏铁、银杏、石斛、鹿角蕨、黄杨、香樟、莲座蕨、鸟巢蕨等。
奇,则指形状奇特,有形状怪异的活根雕一鸡蛋花,有千姿百态的钟乳石,有形似恐龙、花篮的榕树。
古,则是指园内现有的百年古树名木,千年的黄杨,万年象牙化石和亿年硅化木玉石。
怪,则是指园中有树包石、树包树、树中空洞等植物的古怪。
这里散养的孔雀是很大的亮点,你可以一路走一路和各种孔雀合影,说不定和孔雀拍照的花费时间比游览的时间还多。
独木成林
这是棵“独木成林”的树,远看路边左侧是一片绿油油的树林,仔细端详就可以发现这片树林实际上只是一棵榕树。
它长在刚入瑞丽市的320国道边,好像是专门站在那里的等候远方的来客,当地人因此称它为迎客榕。
这颗榕树并不算大,在德宏州内排行老五,但它树型奇特,左右前后姿势多变,于是为众多影视剧所青睐。
如《边寨烽火》、《孔雀公主》、《带手铐的旅客》、《西游记》等十多部影视片都在这里拍摄过外景。
吃在德宏《舌尖上的中国》的总导演陈晓卿在他的纪录片《风味原产地·云南》中,曾多次提到德宏、芒市。
这也吸引了不少老餮专程打飞的过来,造访这座超好吃的城市。
这里的物价很低,两个人几十块钱就可以在小吃街吃到横着出来。
建议来的话不要浅尝辄止,像个当地人那样去生活,去体验少数民族文化、去尝尝各式各样的美食、在飘着果香花香的街道上骑着单车欢笑而过。
如果你是第一次来到德宏品尝美食,一定要尝尝那些本地人推荐的小店和摊铺。
不要因为店里的凳子太矮、人头攒动或是没有先进的叫号系统而轻言放弃,毕竟,当你真正吃到的那一刻,你会觉得原来那些都不重要。
来德宏,你不能错过的那碗早点。
饵丝、米线、面条、清汤牛肉、红烧猪肉、酸汤加冒选择各式各样,有时候还要再来一杯缅甸奶茶才觉得过瘾。
无论是观音寺附近的酸牛肉、芒罕路一条街、莉安早点铺还是胞波路上的清汤牛肉,都是满满的德宏味。
如果喜欢吃饵丝,首推林氏圆子饵丝,当地人都会来吃的早餐店,特色的圆子饵丝、甩手粑粑都很不错。
一碗饵丝,就能辅以10余种调味品,这也是德宏的特色。
如果喜欢吃米线,一定要提名阿昌族的过手米线。
要一份过手米线,店家会配上萝卜汤、豆腐汤、莴笋、酸汤和各式小菜,放一团米线在手心,然后将拌料放在米线上包着一大口送进嘴里。爽!
还有数不清的各色小吃,各有各的独特风味,酸甜苦辣应有尽有,绝不无聊。
更有清凉爽口的椰奶味饮料泡鲁达、XXL号水果制成的鲜榨果汁、各种咖啡店里的云南手冲咖啡都是值得一试的饮品。
更别说光光看外表就足够让人惊艳的绿叶宴和孔雀宴,吃过一顿就不想走。
此外,德宏是个边境地区,街上随处可见来自异国的美食。
德宏州两市三县。芒市,瑞丽市,盈江县,梁河县,陇川县。盈江可以去看犀鸟,有万象城遗址在姐冒,有马嘉理事件起源地(中英烟台条约导火索)在芒允,有中国第一棵橡胶树,在新城。梁河有南甸宣抚使司署衙,就在县城。陇川没什么好玩的,不是很出名。瑞丽玩的地方很多,荤的素的都有,边境城市,就不多说了。临近的有腾冲县,和顺古镇,火山热海(徐霞客曾经来过,评价很高),银杏村。再出去就到缅甸了,带着护照可以在芒市或者瑞丽申请签证。有缅甸驻华领事办事机构。
僳僳族婚俗----恋爱暗号多又多
僳僳族青年男女以前为了躲避别人的干扰,有时恋爱幽会非常秘密,他们会用琵琶、口弦以及吹树叶、撒树叶、系草疙瘩等方式来作为暗号联系,确定幽会的时间、地点,进行秘密接触。
比如撇一束一尺长的树枝,放在情侣经常来往路边的土堆岩石上,上面压一块石头,暗示约会的时间的方向,僳僳语叫“师前早”。如果一方未赴约,另一方就在约会的地点系草疙瘩作为失约的证据,下次约会时叫对方说明原因,僳僳语叫“诗古提”。吹树叶是呼唤情侣或通知对方自己有事不能前往,僳僳语叫“师前木”。在参加婚礼的宴席上把双筷子交叉起来或倒置搁在碗上,筷子头表示幽会的方向。在公众场合则打暗号说今晚要到某村某寨赴约,其实就是通知情侣到哪里去幽会。
这些暗号都是以前的一些传统做法,现在随着男女交往的开放,已经不多了,但偶尔也有这样古老的暗号出现。
土家族婚俗——香袋和哭嫁歌
在湘西的土家族青年男女中,香袋是他们的定情的信物。一般由漂白丝布作袋面,红布做袋里,上面绣着“鸳鸯戏水”等图案。如果小伙子得到姑娘的香袋,就等于得到了姑娘的心,男方去提亲十拿九稳。
湘西土家族姑娘在出嫁的当天晚上,有锅灰涂抹“模米”的风俗。“模米”是代表新郎来迎亲的那个小伙子,一般“模米”没有特殊标记,还故意混在人堆中,要女方将其找出来。
姑娘出嫁时,全村的姑娘都来陪她唱哭嫁歌,陪唱的姑娘会积极辨认谁是“模米”,以便用锅灰涂抹他,因为是他代表新郎娶走了新娘。有时实在辨认不出,姑娘们就将男方来的小伙子全部涂抹,据说,被涂抹的小伙子越多,日后女方爱上男方的小伙子就越多,新娘新郎婚后也能相亲相爱。
新娘在婚礼上的哭嫁歌,是衡量女子才智和贤德的标准,谁家的姑娘不善于哭,就会被认为才低贤劣。在哭嫁歌中,新娘要将新郎和媒人一一埋怨过来。而且哭的时间在出嫁的七至二十天就开始了,到新娘被送上花轿时,才算结束。
哈萨克族婚俗——姑娘追和啃羊胸骨
“姑娘追”是哈萨克族青年男女之间表达爱情的一种传统活动。活动开始时,姑娘和小伙子骑马并肩而行,小伙子可以向姑娘倾吐爱慕之意、开玩笑,姑娘无论是否愿意,都不能生气,任由小伙子说。到了折回时,姑娘有权用鞭子抽打小伙子,小伙子只能逃不能还手。因此一到折回的路程时,小伙子就策马逃窜,姑娘在后门紧追不舍。如果姑娘对小伙子有意,她高高举起鞭子,轻轻落下,或者只是假装在小伙子头上晃动鞭子。如果姑娘对小伙子无意,那么小伙子就要挨上狠狠几鞭子了。
在哈萨克婚俗中还有一个“登门”仪式,在女方举行。登门时,未婚女婿和姑娘坐在帐篷中共同啃吃一块羊胸骨肉,因为骨肉相连,象征一对新人永远相亲相爱。
哈萨克举行婚礼有用绊脚绳绊新娘和新娘往炉火中浇油的风俗。新郎领新娘回家时,男方亲友在路上扯起一根根绳子,新娘想要顺利通过,就要给摆绳者一一赠送礼物,或是让伴娘唱歌,以歌代物。
新娘到新房后,一位小伙子会唱起“揭面纱歌”,在风趣的歌声中,小伙子揭开新娘的面纱,向新娘介绍男方长辈和亲友。新娘向公婆行鞠躬礼,将一勺煤油撒向火炉,象征以后的生活红红火火。
朝鲜族婚俗——踩麻袋和推木雁
朝鲜族婚礼形式较多,各不相同。在结婚古俗中以踩麻袋和推木雁比较有趣。在结婚这一天,新郎穿着礼服,戴着礼帽,骑马来到新娘家。女方在新郎下马的地方放一条麻袋,麻袋里装的稻谷之类的粮食,新郎下马时第一脚必须踩在这个麻袋上,意味着将来新郎新娘婚后稻谷满仓,生活富裕,表现了民以食为天的思想。
新郎到新娘家之后,被引到“新郎房”前院,地上铺有席或者毯子。当伴娘把系有白绸布坠子的扇子交给新郎,把木制雁放在新郎面前时,新郎要行一次礼,然后跪下来用右手握扇,用扇推雁,一直将雁推到“新郎房”台阶为止。推雁时如不小心,把雁推翻,说明新郎不机灵,蠢笨。新娘家铺席时往往有人在席子暗处搞些名堂,想让新郎把雁推翻。所以新郎推雁时往往假装用扇子推,实际用手推,以免推倒,但不能让人家看出来。推完雁,进“新郎房”就坐。吃过饭,新娘和新郎一起向父母与亲戚行礼告别,新郎骑马前行,新娘坐轿随行。朝鲜族在婚礼上为何要让新郎推木雁,说法比较多,有一种说法很流行,据说,雁一生只配偶一次,以后形影不离,不管是雄还是雌,如一方先死,另一方不再配偶。在婚礼上推木雁,象征着爱情忠贞不渝,白头到老。
黎族婚俗——爱你有多深,咬你有多深
在海南岛居住的黎族,在姑娘刚出生的时候,父母会在家中种一棵槟榔树。姑娘出嫁后,这棵槟榔树也随之迁往男家。这个妇女死后,槟榔树也随之砍去。这种做法是希望女子象槟榔树一样正直不二。在海南一些地区,过去小伙子求亲,都会送一盒槟榔给女方,姑娘的父母如果开盒取一颗槟榔,就是答应了这门亲事。
黎族青年男女相识之后,就会在一起对歌。如果姑娘喜欢小伙子,就和他唱答。经过一段时间双方感情深了,姑娘会送小伙子绣着蝴蝶和鲜花的腰带。小伙子接受了姑娘的礼物后,要在姑娘的手臂上咬出两排牙齿印。姑娘被咬后十分高兴,黎族人认为,小伙子咬得越深,表示对姑娘的爱越深。
以前黎族女子订婚时,还要进行纹面。图案由男方提供,又几位妇女用野刺在姑娘的额头、面颊和嘴唇上纹出图案,中途还要加入颜料,大概经过一个星期,这个图案就留在姑娘的脸上了。
布依族婚俗——浪哨对歌和丢花包
丢花包是布依族青年喜爱的一种娱乐活动,也是青年男女交往的一种特殊的活动。通过丢花包,他们可以各自选择自己满意的对象来浪哨(谈情说爱)。在浪哨中如果双方情深意切,便可结成终身伴侣。每年新春佳节,从正月初一到三十的一个月里,各寨的后生们都要走村串寨,寻找姑娘丢花包。
花包都是方形,大小不一,四只角上有四根小彩带。花包上绣着各式各样的图案和花纹,中间有一根大飘带,供手拿着丢接使用。花包内装的是谷种和棉花种,有时也用糠壳代替。丢花包的规矩,一般都是丢着玩,属于试探阶段。在试探中,如果男女双方相互看中了,两人越丢越热烈,感情越深厚。这时要丢接准确,如果失手,对方就要唱歌来索取礼物。但是不管是接或者送礼物,都感到是很大的快乐幸福。因此有的小伙子姑娘故意将花包扔得高高的,让对方接不到,或者故意接不住,以便索取礼物或送礼物给对方。如果双方都觉得情投意合,就离开大家,另寻地方去对歌谈心。
滇南的布依族青年交往一般采取“唱花歌”的形式,“唱花歌”白天在街头巷尾或山坡上进行,夜晚则在村中。除此之外,还有固定的歌山。歌山的场面十分壮观,青年们从四面八方涌来,各自物色对象,找第三者做通话人。男的通话人只能是女的,女的通话人只能是男的。等对方同意,就甩动毛巾来约定地点,以歌代话。唱花歌必须遵循规矩,请人唱花歌,自己先要唱三首表敬意;在自己家里不能唱;父母亲戚在不能唱;
在布依族聚居的贵州镇宁扁担山,青年喜爱在“浪哨”中寻觅伴侣。“浪哨”一般安排在赶场的日子,这一天清晨,小伙子们就急忙上路到黄果树瀑布下的“浪哨”场地。
姑娘小伙子分为两边,当小伙子物色到中意的姑娘后,就求别的姑娘帮他试探。如果姑娘说:“我们是亲戚。”,就代表她不同意。如果姑娘有意,就请人传话“可以唱支歌,地点由你选。”。通过对歌,两人进一步了解,增进感情。
在贵州紫云一带的布依族,有结婚仪式上“打接亲人”的习俗。当男方请的接亲人进寨子时,女方寨子里的青年人,将事先准备好的粘枣子放在手中,向他们打去,其意思是:你们来接我们寨子中的姑娘,就要给你们添点麻烦。
贵州都均的布依族在闹新房中,有要“荷包”的习俗。一般先唱“荷包歌”,二人一对,一个唱,一个帮腔。必须唱满12首“荷包歌”才能得到一个荷包。荷包里一般装着白果花生等物,取意早生贵子,由女方的“送亲婆”带来。其实人们热衷于“唱荷包”,只是因为这是比赛歌喉的好场所,在“唱荷包”中唱得好的人,不仅会得到当场宾客的赞誉,而且日后也会声名远播。所以参加的人非常多,持续时间也比较长,有时一唱就是一整夜。
佤族婚俗——杀鸡看卦和背对侧卧谈恋爱
在云南芒堆的佤族青年订婚要经过飞玉(串姑娘)、地亚(抢姑娘杀鸡看卦)、都帕(送定亲礼)三个阶段。
在飞玉(串姑娘)中,主要有唱情歌和“散海”(梳头)两种形式,其中尤以“散海”(梳头)最为有趣。“散海”是由女青年中年纪较大的自愿作为代表,轮流给小伙子们梳头。凡是参加“飞玉”的小伙子都要接受姑娘的梳头。在梳头中,姑娘小伙窃窃私语,相互试探对方对自己有无爱意。如果双方比较投缘,那么姑娘的动作就显得柔和多情,故意拖长梳头的时间,即使其他人有意见,他们也是不会在乎的。
“地亚”是男女双方经过一段时间的交往,时机已经成熟,考虑婚嫁了,但必须让伟大的“梅神”知道和同意这件事,所举行的抢姑娘杀鸡看卦活动。“地亚”这天晚上,小伙子和他的媒人约上几位同伴,假装到姑娘家“串”。到夜深人静时,人们都已熟睡了,媒人示意姑娘走出房门,姑娘一跟出来,未婚夫就将她的包头抢了跑。姑娘追上去要未婚夫还她包头,小伙子说:“你的包头已经是我的了。”然后又向前走,如果姑娘不走,其他人就推着她走。这时是姑娘选择自己终身大事的关键时刻,如果不同意或临时变卦,她就必须大声喊叫父母亲友将小伙子们赶走。如果同意,她就会假意要包头,一路跟着未婚夫到男方家。
到了男方之后,人们杀鸡祭神,求神让婚姻顺利成功,接着大家高高兴兴吃鸡粥。到了第三天,未婚夫就可以带上媒人和礼物去女方家中说亲了。
定亲之后,还要经过三次“都帕”,每次都有严格要求和标准。第一次要送“百来惹”(氏族酒),要6瓶,给女方父亲氏族的男掌家人吃;第二次要送“百来孟”(邻居酒),也是6瓶,给村寨中人吃;第三次要送“百来拔西歪”(开门酒),只要一瓶,给姑娘的母亲吃。
在云南沧源一带的佤族,还有一种独特的男女恋爱方式:男女青年背靠背躺在地上谈情说爱。小伙子向姑娘赠送东西表示求爱之后,就可以到姑娘家去幽会。不论什么时候,是否有人在旁,小伙子一进姑娘家,就侧躺在院子中间,这等于告诉姑娘家人,求婚的小伙子来了。遇到这种情况,姑娘的家人会无动于衷,继续做自己的事。而姑娘无论是否同意,都要从竹楼中走出来,躺在小伙子身边,两人在众目睽睽下背靠背地窃窃私语、情意绵绵。如果姑娘同意小伙子的求婚,她会慢慢转过身来,和小伙子面对面地谈话对歌,一直到海誓山盟,才从地上站起来。小伙子在姑娘和家中成员的欢送下,高高兴兴地离去。如果姑娘无意,那么她虽然也躺在地上,但对小伙子的情话会闭口不答,小伙子讲得口干舌燥,眼见无望,也会知趣地爬起来,另外再找对象。
白族婚俗——树枝探姻缘和草鞋定终身
每年农历八月十五,是居住在剑湖边的白族青年聚会的时间。每年这个时间,姑娘小伙子都会在黄昏时分划着小船到湖心,每艘船相隔20多米,大家在船头高声歌唱,寻找意中人对唱调子。唱到一定时候,小伙子会将预先准备好的烛灯点燃后放到湖面上,任其随风漂荡。烛灯漂到哪个姑娘的船头,如果姑娘把灯浇灭,说明姑娘不愿接受小伙子的追求。如果姑娘高高兴兴地接住烛灯,小伙子就可以把自己的船和姑娘的船靠拢,并跳上姑娘的船,与其对唱“搭桥”调。接着两人可以通过对歌,一唱一答,进一步发展。
在云南兰坪、碧江等地居住的白族支系——那马人,青年男女一般从十六、七岁开始谈情说爱。那马小伙子要是看中了一位姑娘,他就会千方百计探寻姑娘经常走的山路。等姑娘出来时,小伙子就躲在岔道口,摘一把树枝,放在岔道正中,头朝着自己要走的方向。当姑娘走近时,小伙子一边向前走,一边不时向后观察姑娘的行动。
姑娘看到岔道口的树枝和前面的小伙子之后,如果朝树枝的方向走,表示她同意小伙子的求婚。如果不朝树枝所指方向走,说明她不接受小伙子。小伙子在前面看着,对姑娘的态度也就一目了然。
那马人小伙子有没有对象,只要看他们的鞋子,如果他们脚上穿着四鼻子草鞋,说明小伙子已经有意中人了。这四鼻子草鞋,就是姑娘送给小伙子的。那马姑娘从小就学打草鞋,一般送给兄弟姐妹和亲友的都是二鼻子草鞋,只有送给情人的才是四鼻子草鞋。
在大理,白族送订婚礼一定要以六计,比如16、106、266等,据说这时因为白族是六诏(唐朝时大理地区的六个部落)的后裔,祖先每年送给大唐的礼品都是六份,大唐回赠礼品也是六份,所以定亲往来礼品也必须是带“六”的。
在洱海东边居住的白族,婚礼保留有较多的古老风俗。结婚这天,新郎带着接亲队伍到女家接新娘,当走到新娘家门口时,新郎会摸出三个蜡丸,一个接一个地向新娘家门口的石墩上砸去,发出三声巨大的炮响。原来这是他们自制土炸弹。炸弹的硝烟未散,小伙子端着装有香烟、酒、茶、糖的大茶盘,向客人一鞠躬,把客人迎进去。在新郎接了新娘回到自己家后,一进男方家门,新郎新娘就抢着往洞房中跑,看谁先强抢到洞房中的枕头,预示谁就是未来家中当家作主的人。
阿昌族婚俗----偷鸡头与抬锅盖
阿昌族青年将谈恋爱叫作“串姑娘”,十分有趣。泼水节这天,阿昌族青年男女来到摆场上,用泉水相互对泼,并尽情欢歌。太阳落山,摆场上的青年开始回家,要是小伙子看上哪位姑娘,他就会走到姑娘身边,要求晚上去她家串门。如果姑娘看上了他,同意他来的话,小伙子就会邀上几个同伴跟着姑娘来到她的寨中。一边走,一边对歌,互问互答。姑娘在这过程中要记住今天晚上到村寨的一共有几个小伙子。到了姑娘的村寨,小伙子们先不忙着去姑娘家,而是先到亲戚朋友家小歇,准备晚上闹个够。
那个被小伙子看上的姑娘,将客人领进村寨之后,就要去找姑娘,如果十个小伙子,她就要找九个姑娘来陪客。
找好姑娘之后,姑娘们就分头去找鸡,每人一只,找齐后交给那个姑娘去请村寨中最好厨师,大家一起杀鸡做菜。
这顿全鸡宴做好之后,做主人的姑娘就要到村寨中去喊:“远方的客人,我家的饭菜已经准备好,请你们快点来!”。姑娘喊了一圈之后,不管有没有人答应,就直接回家了。一直竖着耳朵等姑娘喊的小伙子们,听见喊声后立即来到姑娘家。
在姑娘家的桌上酒菜已全部放好,每人两个碗,一碗米酒,另一只碗里放着鸡头。小伙子一般要先数一数鸡头,如果对就入座,不对就不入席。
宴席开始后,小伙子们开始偷偷将鸡头藏起来,说姑娘的鸡没有杀够。姑娘就要找鸡头,如果找出来了,罚偷鸡头的喝一杯酒。如果找不到,小伙子自己将鸡头拿出来,罚姑娘喝一杯酒。
小伙子们是来串姑娘的,不是骗吃的,所以在吃饭过程中大家会偷偷将钱凑齐,交给带他们来的那个小伙子,悄悄藏在一个地方,让姑娘们去找。
酒足饭饱,大家开始对歌。因为人数是配好的,所以每人都有一个对象,自由组合。如果对歌对出情意来,两人就离开大家,到外面去悄悄地谈了。
男女恋爱成熟之后,小伙子便告诉父母,由父母请媒人去提亲。如果女方同意,就随即举办订婚仪式——抬锅盖。女方拿出几只锅盖,在上面放上一碗热肉、一碗煮熟的带壳鸡蛋。仪式开始时,由双方的老人互敬锅盖上的食物,再双双敬媒人。敬送食物时,双方老人一手抬锅盖,一手用筷子夹肉互喂,再各夹一个鸡蛋喂媒人。这个场面非常热闹和滑稽,鸡蛋很难夹,到了媒人嘴里,媒人不能用手,必须用牙齿、嘴唇来剥,围观者笑得前仰后合。仪式结束,双方就算缔结了婚约。
举行婚礼时,接亲的新郎往往是女方姑娘们戏弄的对象,新郎到了新娘家,姑娘们会用一盆盆冷水泼新郎,直至新郎浑身湿透。据说这是让新郎清醒头脑,以后见到别的姑娘不能动心。
进了房间,姑娘们还不放过新郎,用锅灰油泥抹在新郎脸上,使新郎狼狈不堪。姑娘们边闹边说:“不抹记不住姐夫,脸一半黑的就是。”说完,姑娘们还会将新郎身上挂上算盘和秤,拉着他到院子里去示众,表示新郎今后要精打细算过日子。
以前,在阿昌族青年男女中流行抢亲的婚俗,这种特殊的形式在现今的一些阿昌族中仍旧存在。
以前抢亲一般是由三种原因引起的:一种是男女双方经过一段时间的自由恋爱建立了感情,而在男方聘媒说亲时,女方父母不同意,要将女儿另许他人。这样,男女青年便私下定好日子,让男方来抢亲。到了预定的日子,男方邀约十几个精壮的小伙子,在深夜摸进女方家,找到姑娘拉起就跑。这时,姑娘就高声喊父母,以示自己是被人抢走的。前往抢亲的人,两个人拉着姑娘跑,其余人在后边担任后卫,以阻止追赶的人。由于女方父母毫无准备,寡不敌众,所以这种抢亲往往是顺利的。
二是当姑娘和她的意中人的行动已被父母发觉,或是男方走漏了消息,姑娘的父母不同意,又给姑娘选了另外的小伙子,就会叫自己选中的小伙子赶快来把姑娘接走。于是,小伙子就马上组织人去,先把姑娘家包围起来,然后由两人进家找姑娘,找到后,对她说句”表妹,我来接你了”,说完就由一个把姑娘反背起来,紧紧抓住她的双手,另一个抬着姑娘的双脚,拼命往回跑。这时,即便是姑娘的意中人来到,也不能闯入女方家中或半路截取,只能眼巴巴望着姑娘被人抢走。这是阿昌族抢亲的一种规矩。
第三种是在恋爱过程中,男女双方曾立下海誓山盟,但女方中途变心,男方便组织人趁姑娘外出不备之机,半路截住,拉起就跑。这种抢亲往往会引起械斗,造成伤亡。
抢亲到家,一进门就放鞭炮,当即拜堂,让姑娘包上高包头。当夜或第二天一早要将姑娘领到男女较远的亲戚家住下,有时还要躲进深山老林,直到家里与女方家长谈判结束,才能双双回家。
因双方终要结成亲戚,所以无论原来怎么闹,男方在抢亲后第三天仍要聘请媒人向女方父母求和说亲。求和说亲仪式在女方家里举行,女方家一律不负责招待,要由男方家负责招待,并付给女方家的说客工钱。因此,男方除请个说客外,还要请一个烧菜做饭的。谈判时间一般三至六天。在这期间,男女代表都要进行激烈的讨价还价。但一经达成协议,双方都既往不咎,和睦相处,常来常往,亲如一家。
当然,现在的抢亲都是为了凑热闹,保留抢亲这一形式,一般父母都是事先知道和同意的了。
藏族婚俗----情卦和抢帽子
藏族的男女青年之间的谈情说爱是公开的,只要双方一见钟情,甜蜜的初恋生活就开始了。
在云南的藏族中流行着一种叫“情卦”的男女青年表达爱情的方式。“情卦”藏语叫“日梦祷”,虽然占卦一种方术,但藏族青年的“情卦”却带有更多的游戏色彩,是以爱情为内容的猜心思游戏。凡参加“情卦”的男女青年,每人拿出一件最能代表自己心思的小物件放在一人手中。掌管物件的人将所有的小物件在手里摇晃后,暗中取出一件,让大家猜。于是其它青年便猜测物件属谁所有,并针对物主爱情上的处境唱出一串有趣的情歌。如果物主已经选中了心上人,但却羞于开口,就要用含蓄的歌词唱出来。如果物主虽然选中了意中人,但是对方早已于别人私定终身,对此大家可以用含蓄的歌词来取笑他(她)。歌声结束后,掌管物件的人将手松开,看物件是谁的,刚才唱的歌就是谁爱情上的预卜。
抢帽子是藏族青年交往恋爱的另一种形式,如果一个小伙子看上一位姑娘,他便会找机会接近她,然后趁机将她的帽子抢走。过了几天,小伙子会回来找姑娘,将帽子还给她。如果姑娘愉快地接过帽子,就说明姑娘也爱上了小伙子。如果姑娘不肯接受帽子,就表明姑娘不爱这个小伙子。
藏族的婚嫁随着地区的不同,形式是多种多样的,但男女之间订婚是比较简单的。他们在订婚的当天,邀请近亲吃一顿丰盛的美餐,男家下聘作定即可。但结婚是十分热闹的,吉日良辰的前一天,男家先把给新娘的礼服送去。傍晚,当宾客们稀少的时候,女家就开始为新娘化妆打扮了。
娶亲的人大半是新郎的近亲,他们是在子时过后出发,当他们踏上新娘的家门,每经过一道门,要向门神爷献上一条哈达,及至新娘的家族迎接到客屋里,要向家长献过礼巾。然后,娶亲队准备出发。
新娘子到婆家后,进门先把背上插的护耳彩剑供上佛堂里,祈求家神保护,然后和新郎并坐在礼垫上,受家人和亲友的祝贺,婚礼就结束了。
傣族婚俗----卖鸡肉找对象
傣族青年男女谈恋爱的方式很多,傣族盛行一种叫“串卜少”的活动。即未婚的小伙子在节日或集会等场合,寻找未婚姑娘谈情说爱。这种活动一般都在泼水节、赛龙船、赶摆等时节进行,男女青年载歌载舞,从傍晚开始,直至深夜结束。
另外还有一种“卖鸡肉”的形式更为奇特,每逢节日到来的时候,西双版纳的傣族姑娘们便把自己家的肥鸡杀了清炖。如果来买鸡肉的小伙子是姑娘不如意的,姑娘会加倍要钱。要是姑娘看上了年轻的小伙子,姑娘就会含羞低下头,躲避小伙子的目光。如果小伙子有意,两人就端着鸡肉,搬起凳子,走进安静的树林里,互相倾吐爱慕之情。
在云南德宏的傣族小伙子还有一种奇特的求偶方式,无论春夏秋冬,小伙子如果想找情侣,他就会一条宽大的毛毯把自己连头带身都裹起来,只露出两只眼睛。他们站在大路边,等待姑娘的到来,这也是未婚小伙子的临时标志。而没有对象姑娘的标志是穿浅色大襟短衫、长裤,身束小围腰。小伙子只要看到这样打扮的姑娘经过,都可以上前说话求爱。如果姑娘看上了小伙子,他就会取下身上的毛毯,拉着姑娘的手离开大路去细谈。
当双方恋爱成熟时,一般由男方请舅舅或姨妈出面去姑娘家提亲,对方答应后便可成婚。
景颇族婚俗----花草树叶作情书
云南省陇川县是景颇族的主要聚居区,这里的恋人之间联系不写信,而是以物代之,十分有趣。
如男子爱上姑娘,即用树叶包上树根、大蒜、火柴、辣椒,再用线精巧地包扎好送给女方。树根表“想念”;大蒜表示要姑娘考虑两人的事;辣椒表示炽热的爱;火柴表达男方态度的坚决;叶子代表有好多话要说。
女方收到东西后,懂得男方喜欢她。如同意,即将原物退回;如不同意则在原物上附加火炭,以示反感。如还需考虑,则加上奶浆菜。男方接到“要考虑”的信件,即摘栗树上的两片最嫩叶片,面对面合在一起寄给女方,表示愿和女方一起生活;加上包谷、谷子、豆,表示要跟女方建立家庭。女方同意就收下,带点烟草回赠;否则,把叶子翻过,背对着寄回,以示分道扬镳,如双方同意,父母反对,女方就用含羞草、刺、火药送男方,男方约女方私奔,就用叶包好蕨菜尖送女方,女方同意,则加茅草叶送回,嘱咐:小心点,悄悄地逃。
在其它地方的景颇族青年男女中,也有这样的情书:白花树叶代表“想念”;黄豆树叶代表“好好的(别牵挂)!”;小黑豆树叶代表“一心(只爱你一个)!”;竹叶代表“悄悄地(来幽会)!”;酸母叶代表“一定要来(赴约)!”。把代表一定含义的树叶按顺序放在一起,就能组成一封情意绵绵的情书。比如将上面的树叶放到一起,就是:“我一心思念的人只有你,我们应该好好地面谈。最好是悄悄地来,一定不要失约!”
这种树叶情书一般用大芭蕉叶做信封,交给知心朋友送去。对方也会很快传来一样的情书。如果里面是一大堆乱七八糟的树叶,那就代表对方不愿和你相好。
在这种情书中,还有更浓缩的。比如送石根哈叶子表示“我真心向你求爱,请你不要拒绝我。”;送蒲谢叶子表示“你藏在任何地方,我都会把你找出来的。”;送木克叶子表示“你我真诚相爱,白头到老,永不变心。”;送莫那叶子表示“别人笑话我们在一起,算了吧。”。
侗族婚俗----踩脚后跟试情意和火把迎亲
“踩脚后跟”是贵州东南一带侗族青年交往的一种活动。侗族小伙子若是看上了哪位姑娘,他就会在赶场的时候,悄悄地跟在对方身后,故意踩一下对方的脚后跟。对方被踩了,回过头来觉得这个小伙子自己中意,便会跟着对方走,一直走出场外,两人悄悄细谈。如果自己不中意,就假装不知道,不去理睬。踩的人发现对方不跟出来,也就作罢,再进场另觅对象。
在我国侗族部分地区有“夜娶”、“夜嫁”的习惯。娶亲一般都是深夜。男家三十多人的迎亲队伍,除吹鼓手外,每人举着一个松明火把,穿山过坳,越溪串案,火红一片,活象一条翻腾跳跃的火龙;再加上唢呐锣鼓的敲打和吹奏,在这寂静的偏乡僻寨,越发显得欢快和火热。
夜行十余里,迎亲队伍到达新娘的团寨里,但团门紧闭(每个团有一张大门)原来这里不可轻易进门,设有道道“歌卡”。迎亲队伍每经一道“歌卡”,都要对歌。一盘一对应答如流,方许进去,进了团门,是否接出新娘,还要费力气突破最后一关,因为新娘屋里对歌手云集,即兴盘问。什么古往今来,天文地理,时事政策,随意编成,脱口而出,这就需要迎亲的男家歌手随机应变,很快地巧妙地对答出来,方可发亲。这确实是件很不容易的事。
盘问对答毕,女家宣布发亲。新娘头戴侗帕,颈挂项圈,身着大襟花边盛装,由女伴陪同,右手举着桐油纸伞(据闻可避邪),在鼓手热烈欢快的吹奏下上路。如果在途中遇到另外一支迎亲队伍,新朗和新娘
如果4月份来云南,可以赶上这里的泼水节,非常热闹。今天,边肖将为您介绍德宏龙川的旅游指南,这里是云南泼水节的举办地之一。让我们在这里学习如何玩!
云南景颇园
再说说龙川这里的景颇园,是中国景颇人聚集最多的地方之一。走进这里,具有民族特色的景颇族寨子就建在这里,还原了景颇族的民族特色!
而且在这里,有精彩的民族文化展示,有歌舞表演,有浓郁的民族风情。来了可以体验一下。这里的景颇族绿叶宴最好不要错过,很有地方特色!
地址:
德州市龙川县张峰镇芒弄村委会光山村民小组
费用:
免费
到达流量:
云南景颇园距县城约15公里,出租车费15元左右。自驾导航输入地址“云南景颇园景区”即可。
户撒(含皇阁寺)
胡萨这里,主要是阿昌族的聚集地,环境幽静,山水相依,风景秀丽。一系列土墙房屋矗立在这里。路过这里,感觉到了历史和时间的沉重!
长长的一段石板路,看不见的尽头,就像这里的故事,永远也讲不完!精彩的歌舞表演,浓郁的民族风情,让这里与众不同!
除此之外,它还因风景优美而被称为“佛园”,还有六座寺庙、九座宝塔、四十一座宝塔等名胜古迹,都历史悠久,建筑宏伟!深远的文化!
而且,这里的四季都很美很热闹。还有很多节日等着你,比如公历3月20日的阿洛沃洛节,2-3月的油菜花季,4月的玫瑰花季,9-10月的小米黄石,10月的向日葵花季等等!
地址:
龙川县户撒镇
费用:
没有票
开放时间:
全天(黄阁寺8:00-18:00)
到达流量:
户撒距龙川章凤县城53公里。全程柏油路,沿途有指示牌。从县城打车到户撒乡政府。票价200元。可以自驾导航,输入地址“户撒乡人民政府”。
玉兔佛塔
这里是一座宏伟的佛塔,建在山上,有220多级台阶。佛塔周围更是郁郁葱葱,遮天蔽日,环境幽静。爬山之后,周围的景色更是一览无余,山川相依,虫鸣鸟鸣,山野百花盛开!
地址:
龙川县韩晶镇韩晶村委会
费用:
免费
开放时间:
整天
交通:公交:乘坐张静路公交车,在韩晶镇政府站下车。车费是5元。出租车:从县城到玉兔塔约12公里,车费70元。自驾:导航输入地址“韩晶镇人民政府”,到达后询问路人即可找到。
龙安温泉
如果你想泡温泉,最好选择这个地方。有七个露天森林泳池,一个大泳池,一个干湿蒸汽房,一个露天游泳池,一个野营帐篷和一个海景海滩。除了泡温泉,还可以在这里露营烧烤,很有意思!
地址:
德宏州龙川县巴龙镇龙安村委会,距龙川县城十公里。
费用:
门票(国家法定节假日除外),游客可在上午8:00-22:00免费参观30分钟。(必须到前台办理相关手续,审核通过才可以)
SPA露天温泉浴(可使用7个小泡泡池和温泉游泳池)成人198元/人,儿童12米/人(含12米以下),婴儿免费。酒店免费提供浴巾、拖鞋、洗发水、沐浴露、洗面奶、面霜、密码储物柜、干湿蒸、自助餐(可选餐)、矿泉水、自行车、书吧、沙滩**、各种棋牌游戏等。
开放时间:
龙温泉温泉露天森林池、游泳池等项目开放时间为10:00-00:00。
运输:
1公交:可乘公交到龙川农贸市场新路路口龙安村,打电话到龙前台
2出租车到达:从龙川县城到龙安温泉,费用中午60元-70元,晚上70元-80元。
3自驾可进入并导航“龙安温泉”或“龙安新马温泉自驾国际旅游营地”。高德地图和百度地图都可以。
南宛湖
这个湖风景优美,清澈见底,会因为阳光的照射而呈现出不同的颜色!每个人都可以在这里露营和烧烤,看满天的星星。很惬意啊!
地址:
德州市龙川县清平镇广林村委会
费用:
免费
开放时间:
整天
交通:从龙川县城到南湾湖约38公里,打车约150元。自驾导航输入地址“南湾湖温泉”即可。
好的,关于德宏龙川的旅游指南,边肖已经为大家推荐了。祝大家旅途愉快!
四月份如果大家来云南这里的话,可以赶上这里的泼水节,很是热闹,今天小编要来给大家介绍的就是云南这里泼水节的举办地之一德宏陇川这里的云南景颇园
要说起陇川这里的景颇园,这里可是我国景颇族聚集最多的地方之一了,走进这里,一个个具有民族特色的景颇族寨子在这里建造这里,还原着景颇族的民族特色!
而且在这里,还有着精彩的民族文化展示和歌舞表演,浓郁的民族风,大家来这里就可以体会到,最好,大家可不要错过了这里的景颇族的绿叶宴了,十分的具有地方特色!
地址:
德宏州陇川县章风镇芒弄村委会广山村民小组
费用:
免费
到达交通:
云南景颇园距离县城约15公里,乘坐出租车车费十五元左右;自驾车导航输入地址“云南景颇园景区”即可。
户撒(含皇阁寺
户撒这里,主要是阿昌族的聚集地,这里环境静谧,山水相依,景色旖旎,一幢幢的土墙房屋在这里林立,路过这里,感觉到历史和时光的沉重!
那悠长绵延的石板路,看不见的尽头,就像是这里的故事,永远述说不完!精彩的歌舞表演,浓郁的民族风情,让这里独具特色!
另外,这里还被誉为是“佛祖花园”因为这里的景色美丽,还有就是这里拥有着六寺、九塔、四十一奘等名胜古迹,各个历史悠久,建造宏伟!文化深远!
而且这里四季都是美丽和热闹的,公历3月20日的阿露窝罗节、2-3月油菜花季,4月蔷薇花季,9-10月谷子黄时,10月的向日葵花季等等节日活动等着大家!
地址:
陇川县户撒乡
费用:
无门票
开放时间:
全天(皇阁寺8:00-18:00
到达交通:
户撒距离陇川章凤县城53公里,全程为柏油路面,沿途有指示牌。乘坐出租车从县城出发至至户撒乡政府,车费200元;自驾车导航输入地址“户撒乡人民政府”即可。
玉兔佛塔
这里是一处宏伟的佛塔,依山而建,拥有着两百二十多阶的台阶,佛塔周围更是郁色葱葱,遮天蔽日,环境静谧,登高之后,周围的景色更是一览无遗,山水相依,虫鸣鸟叫,花开山野!
地址:
陇川县景罕镇景罕村委会
费用:
免费
开放时间:
全天
到达交通:①公交车:乘坐章景路线公交车,到景罕镇政府站点下车,车费5元;②出租车:县城出发至玉兔佛塔,大概十二公里,车费七十元。③自驾车:导航输入地址“景罕镇人民政府”,抵达后询问路人即可找到。
龙安温泉
如果大家要泡温泉最好是选这里,这里坐拥着七个露天的森林泡池,一个大泡池,还有着干湿蒸房、露天游泳池、营地帐篷、海景沙滩。除了泡温泉,这里可以露营烧烤,十分的具有趣味!
地址:
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陇川县陇把镇龙安村委会,距离陇川县城十公里处。
费用:
门票(除国家法定假日,游客在早上8点—22:00均可免费参观30分钟。(须在前台办理相关手续,经同意后方可
SPA区露天温泉泡汤(可使用7个小泡池、温泉游泳池,成人198元/位,儿童98元/位(12米以下含12米,怀抱婴儿免票。酒店免费提供大浴巾、拖鞋、洗发液、沐浴液、洗面奶、面霜、密码更衣柜、干湿蒸、自助餐(任选一餐、矿泉水、自行车、书吧、沙滩**、各种棋类等。
开放时间:
龙安温泉温泉露天森林小泡池、游泳池及其它项目开放时间为10:00—00:00
交通:
1、公交:可到陇川农贸市场新路路口乘搭至龙安村公交至拉线站门口,致电龙安温泉前台专车接送。(公交抵达费用为5元/位。
2、出租车抵达:从陇川县城到龙安温泉,费用为中午60元~70元,晚上70元~80元。
3、自驾可输入导航“龙安温泉”或“龙安新马温泉自驾车国际旅游营地”,高德地图和百度地图均可使用。
南宛湖
这片湖泊,景色旖旎,湖水清澈,且因为阳光的照射还会呈现着不同的颜色!大家可以在这里露营烧烤,可以看漫天繁星,很是惬意!
地址:
德宏州陇川县清平乡广林村委会
费用:
免费
开放时间:
全天
到达交通:陇川县城至南宛湖约38公里,乘坐出租车约需一百五十元;自驾车导航输入地址“南宛湖温泉”即可。
好了,关于德宏陇川这里的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