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颇族简介
景颇族先民居住在青藏高原的南部,唐代称“寻传蛮”,明清时称“山头人”。景颇族主要从事农业。景颇地区盛产珍贵的木材和各种药材。经济作物有橡胶、油桐、茶叶、咖啡等。景颇族普通崇信原始多神,部分人信仰基督教。
分布:云南省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各县的山区,少数居住在怒江僳僳族自治州的芒马、岗房以及耿马、澜沧等县。
景颇族有景颇和载瓦两种方言,彼此通话困难。景颇语属汉藏语系藏缅语族景颇语支。使用以拉丁字母为基础的拼音文字——景颇语文。景颇族有丰富、优美的口头文学流传,包括反映民族起源、迁徙历史的叙事长诗及神话、故事、寓言、谚语、谜语等。
目瑙纵歌景颇族
□本刊特派记者 解学来/文 施晓亮/图
云南省陇川县人口167万,其中景颇族近5万,是云南省分布景颇族最多的县份。于是,循着国家民委的指点,我们的采访车到达了“景颇文化”当然的代表地点——陇川县章风镇,我们的采访对象是该镇芒弄拱山村民小组组长岳麻干一家。
没有围墙的景颇家园
在景颇族里,拱山村民小组有着特殊的地位,因为全景颇族最有威望、官职最高的人就是从这里走出去的,他叫司拉三,解放前是一个“山官”(指解放前对掌握着一个或数个寨子政权的世家,他们的权力是世袭的),解放战争期间积极配合人民解放军的解放斗争,后成为云南省政协副主席。1997年,他在家乡去世。
像所有的景颇人家一样,柑桔等果树、塔杉(岳麻干说,它的叶子可以串在一起用作遮雨的蓑衣)、竹子构成了岳麻干天然的院墙。一大块空阔的地,几幢并不相连(甚至在面南背北的正屋位置上,有两幢互不相关的房子)的二层楼房或平房,组成了岳麻干的家,同时也是拱山村民小组的办公室。
岳麻干是一个很沉闷的人,甚至有些木讷。他有着景颇人所特有的黝黑的皮肤,身板标枪一般挺直,露出一股藏掖不住的英气。在很早的时候,景颇族的祖先和阿昌族的祖先一样,都认为地势低平的地方有“瘴疠之气”,为保全人、畜,就尽量住在高处;但山上的耕种条件差,单凭种地根本不能满足生活的需要,再加上要保护族人和财产的安全,他们就对打猎非常重视,每个男子都养成了不惧凶顽、不怕艰险的性格。虽然整个拱山小组从山上搬下来已经有100年左右的时间了,而且每个男子都有一至多杆的枪也被公安部门收管(在这里,每个男子结婚时,岳父都要送给他一杆枪、一把刀和一包随身的饰物),但那股已经化入血液的英气却不肯寂寞,它要通过一切机会展示出来。
墙既没有,当然也谈不上什么“大门”,走在路上,往左一拐,就进了岳家。最先扑入眼帘的,是5台庞大而繁复的木质织布机,一男两女正在神情专注地织布。岳麻干说,这些织布机都是2000年7月他从缅甸的密支那买来的,连织布机钱带运费、5个工人,当时一共花了2万多块钱。
现在他们主要织筒裙,景颇话称“笼基”。筒裙是景颇族人男女老幼共通的服装(当然在细节上会有一些差别)。现在岳麻干已经不大穿筒裙了,但附近的村民们有时会来买一些,而外地来的游客几乎是人手一条,所以生意还是蛮好的。一条筒裙大约能赚三四十块钱。岳麻干的老伴排麻宽则是筒裙质量的检验员。
与堂屋并列着的,是一座刚刚建成尚未投入使用的二层楼房。岳麻干说,这并不是典型的景颇民居,因为最原始因而也最纯正的景颇民居都是用草和木头建造的,但县里有关部门认为,照原样造出的房屋显然不符合防火及坚固等等方面的要求。他说,现在虽然墙壁已经用上了砖、泥,但这只是在建筑材料上作了某些改进,而所有的地板都是木头的,每个隔成单间的屋子里都有一个火塘,没有床,晚上把铺盖一放就可以躺下睡觉,还是基本保留了景颇族的民族特色。岳麻干为此花掉了2万多元。
现在,岳麻干一边监督着工人们建造“2间现代化的、带有抽水马桶的厕所”,一边和建筑公司的负责人讨价还价,更重要的是在等县里对发展“‘农家乐’旅游”的优惠政策。他的目标是把现在所住的堂屋改建成比旁边那座二层小楼更具有景颇特色的民居,预计投资6万。他说,堂屋是照着保山地区的汉族房屋建造的,已经没有什么景颇意味了。那还是80年代,只图气派、好看,结果就把自己的民族特色给丢了。
岳麻干家里有20亩甘蔗田,每年可收获甘蔗30多吨,再加上儿子诺基开着农用车跑运输,每年的纯收入可达到2万多元,岳麻干有足够的理由眉飞色舞;可是,即使是站在预示着美好未来的二层楼上,面对着满眼绿色、暖风徐来的佳景,岳麻干还是没有太强的表达欲望,只是默默地盘算着什么,嘴角带着笑。景颇族,本来就不是一个随随便便就让人一目了然的人群。
“风情园”里的“民居”风情
从岳麻干家往前走100多米,就是所谓的“广山景颇风情园”。在这里,集中展示着一些带有鲜明的景颇族特色的事物,讲述着这个民族沧桑的历史。
风情园的主题建筑是一座投资60余万兴建的“景颇民居”,刚刚建成不到1年。这其实不是真正的“民居”,而应该是“官居”,因为它是模仿古时“山官”的住宅修建的。该建筑的施工负责人张世红说,为了得到确切的建筑信息,他和政府有关部门一起走访了二三十户知情的人家,其中有原来“山官”的儿媳妇,甚至还到缅甸去找到一位102岁的老人仔细询问。现在的“景颇民居”,几乎囊括了一所民居所能代表的一切特色。
外面,一个吊起来的、太阳造型(景颇族有太阳崇拜的风俗)的小牌垂下一大串藤蔑编的圆环。圆环有大小之分:大的表示一个家庭,小的表示一个人。迁来或者分出一个家庭,就添上一个大环,反之则减;生下一个孩子,就添上一个小环(一家人的小环都串在代表自己家庭的大环上),失去亲人则减。
门前靠着台阶扶手的墙壁上,镶着一块宽约半米的楠木板,上面分3处雕着2个、4个、6个一堆的乳房。据说,如果儿媳妇总是不怀孕,老太太在背着粮食或猎物向山官缴纳的时候,就会使劲弯着腰,在上楼时,用手去摸两个一堆的乳房。同理,如果家禽和牲畜不繁衍,就去摸4个和6个一堆的。
岳麻干找人为我们打开了这所硕大的房子。想不到,外表看来因为又高又宽而显得有些臃肿的房子,里面竟然布置得相当紧凑、整洁:走上台阶,进入房里,迎面一个名为“敢拓”的小小隔间,是留给年轻人谈情说爱的地方。之所以放在一进门的地方,是因为年轻人有可能夜间相会到很晚,这样走来走去不至于打扰父母等其他人的休息。
目瑙纵歌和“绿叶宴”
“民居”东边,是一间“绿叶宴餐厅”。其实,要想吃到“绿叶宴”,还有一番隆重的欢迎仪式。
在县委宣传部和县旅游局的邀请下,在采访的最后一天,我们品尝了“绿叶宴”。
快到“风情园”的时候,远远地看见四五个盛装的景颇族少女端着酒站在那里。按规矩,进景颇山寨是要喝她们所敬上的“迎宾酒”的。酒都是米酒,大约有四五十度,酒劲气冲。如果酒量不胜,在没有喝时可以倒回敬酒者的杯里或者壶里;而一旦开喝,就必须自己喝完。景颇人是不压酒的(所谓“压酒”,指的是强要别人喝酒)。
当然,迎宾的不可能只有几个女孩,因为耳边有音乐在响。四五个男青年,有吹笛子的,有吹萨克斯的(像他们的文字一样,景颇人的乐器也透着“洋”劲儿),有敲鼓的。一个48岁的女人是他们队长,叫木边,有3个孩子,其中小儿子就在身后的乐队里。木边说,本来他们在迎完宾后还要到绿叶宴餐厅去为来宾们跳舞的,由于景颇人从小就是唱着歌跳着舞长大的,一声招呼,在这个70来户、200多人的拱山村,找个30人不成问题。但现在旅游局从别处挑了6个男女青年专门表演歌舞,所以他们也只能“精简”了,一般也就是10人左右,每人每天可以得到10元钱。
景颇族(通常这样叫,但在严格意义上应该加上“景颇支系”,因为该族共分5个支系,各支系都有自己的语言和服装)穿的衣服叫“银泡服”。但现在少女们穿的“银泡服”已经不是从前意义上的“银泡服”了。木边说,因为她们那些根本不是银打的。她身上穿的是正宗的“银泡服”,已经穿了四十多年了。景颇妇女与少女在服饰上的差别,主要体现在戴的项链上:少女只能戴一串,而妇女可以戴两串、三串、四串甚至更多,只要自己愿意。但就连木边,戴的也不再是真正的项链,是从街上买上的便宜货,而传统意义上的项链都是玛瑙连成的。
进入“风情园”以后,木边带领她的队员们迅速地在绿叶宴餐厅门前列成两队,奏乐、唱歌,并伴随着身体的摆动(后来我才注意到,在多数情况下,包括跳“目瑙纵歌”舞时,景颇族的舞蹈不像怒、僳僳等族的舞蹈那样身体大幅运动,而只是将身体各部分非常和谐地扭动着,颇有些“阴柔”的色彩)。我们就从他们的中间穿过,在餐厅门口的一个热水盆里洗手,然后才能进入。
绿叶宴,每人的费用是25元。坐定了,兼做服务员的舞蹈演员们就开始上饭菜——之所以把饭菜在一起说,是因为这时候每位客人除了酒水外只能得到一样东西:一个大绿叶包。打开绿叶包,里面是七八个小绿叶包。一一打开,包较大的一个包的是米饭,小的则是干肉粑粑、烧鱼等。然后,倒酒。酒有两种:水酒,米酒。水酒其实就是做得比较简单的米酒,但味道却清香、微甜,与米酒的辛辣、刚烈截然不同。据说,这里面大有学问——景颇族向来认为人分男女、物分阴阳,酒也如此:水酒阴柔,象征女性;米酒阳刚,喻之男性。景颇人有自己的哲学观念。
接着,一些咸菜、花生米、小馒头(如北方饺子大小,味略甜)都接着摆上桌,但不再是每人一份,而是每桌一份或两份。
绿叶宴的吃法也有讲究:将所有的绿叶包都打开,米饭可以随意放置在较远的地方,各种菜则都将绿叶略作折叠,使叶片显得较窄而菜不掉,然后将绿叶叶柄朝向自己,一样一样地从左到右摆放起来。不论吃饭还是吃菜,都不用筷子或其他餐具,而是直接用手抓。这也是在餐厅门口特意放有热水盆的原因。喝酒时,如果为他人添酒,必须添两次。
就在我们杯来酒干、菜去叶空的当儿,歌舞表演也在同时进行。表演了“祝酒歌”等歌舞后,4个姑娘表演了“银泡舞”。在整个舞蹈中,没有歌声,只有她们节奏地抖动着身上的“银泡服”,发出纯粹而整齐的“哗哗”声。这个舞蹈即将结束的时候,她们抖动的节奏越来越快,“哗哗”声也越来越急促,然后戛然而止。
最后,随着舞蹈队领队的一声招呼,客人们稍作忸怩,便举着木刀(景颇长刀的象征)加入了“目瑙纵歌”的行列。其实舞非常容易跳,只要跟着“瑙双”(共有两个)踏着一定的节奏走就可以了。开始是分成两队,分别在餐厅的左侧、右侧,经过曲曲折折的行进,最后在舞台的中央会合。据介绍,这是在表现他们景颇族祖先迁移至此的艰辛。领队告诉我们,据传,景颇族来自遥远的喜马拉雅山麓,沿着现在画在“目瑙示栋”背面的曲折到几乎难以辨别的线(表示道路)走到这里。本来景颇族并没有歌舞,人们的生活都非常平淡、清苦,只有天上的太阳神宫殿里才能看到由孔雀和喜鸟表演的舞蹈。后来太阳神觉得人们太苦了,就让孔雀和喜鸟在人们的周围唱歌、跳舞。景颇族的祖先宫东都卡发现了鸟儿们的歌舞,就让族人们学习,于是就有了“目瑙纵歌”的出现。
“目瑙纵歌”是景颇的,它从内容到形式都浸透了景颇人的思想和历史,但也因此,它最有世界性,它让世界的目光平视着走近它。歌德说:越民族,越世界。正如岳麻干和所有的拱山小组的村民们所认识到的那样。
民族特色
景颇族男子喜穿黑色对襟圆领上衣,包头巾上缀有花连图案和彩色小绒球,外出时常佩带筒帕、长刀。
妇女穿黑短上衣和枣红色羊毛花筒裙,颈挂料珠项圈,或银制圆片和海贝,花纹色彩鲜艳。还在腰、颈、腕、足戴有涂过红、黑色漆的膝圈,有钱的人,往往腰缠数十圈。在筒裙、挎包、护腿和包头等物品上的绘画、刺绣、雕花工艺十分精致美观,图案多达30O多种。
景颇族喜饮酒,亦嗜嚼草烟、芦子和槟榔,且热情好客,凡遇外人来访,不论认识与否,均盛情款待,从不简慢。对猎物或祭品,有“见者一份”平均分配的习惯。
景颇族家庭为一夫一妻制的父系小家庭。盛行单方面的姑舅表优先婚。内部有“丈人种”和“姑娘种”之分。过去有“抢婚”习俗。
人死后多行土葬,由“董萨”主持送魂仪式。信仰原始多种教,部分信仰基督教。过去有原始“神判”等习惯法。建国后,旧的习惯已有很大改变。
景颇族能歌善舞,“目瑙纵歌”(意即“大伙跳舞”)节是其传统民族节日,一般在每年正月十五日举行。
当你到达景颇族地区时,你应该尊重他们的习俗。要骑马进入并穿过村子,你必须下马,走到景颇村外。进入景颇村舍时,切记不要从背后摸景颇的头或拍景颇的肩,以示友好。
景颇族认为摸脑袋是欺骗别人。景颇人淳朴好客。嚼烟和喝酒是景颇人对客人表示友谊、尊重和礼貌的方式。他们去景颇人家里或者鲁豫的景颇人家里,经常会从随身的包里拿出小酒瓶、烟盒、烟盒。不抽烟不喝酒的客人应该被礼貌地拒绝。进入景颇人的家,要坐在主人指定的位置。你不应该坐很长时间,东张西望,甚至在任何地方休息。主人的卧室不允许在外面。客人坐下后不能跷二郎腿,女性也不能翘着下巴坐着,因为翘着下巴坐着是服丧的表现。不能在房间里吹口哨,客人不能坐在主人的座位上。客人必须用双手接主人递过来的烟酒。熟人之间互相敬酒,而不是用酒喝。他们把酒倒回对方的桶里,然后喝掉。师父认为是互相尊重的意思。几个人一起去景颇家,主人一般不会一个个敬酒,而是把酒坛子给老人。如果酒坛是给你的,那就意味着把心交给你,意味着你要代表他向大家敬酒。应该带盖喝,但不能直接带盖喝。一起喝一杯酒,要先给老人。喝一口后,每个人都要用手擦一下喝过的地方,然后传给别人。主家杀鸡待客,客人不能吃鸡头鸡脚。
按照景颇族的习俗,鸡头要献给老人,而鸡爪则属于孩子。为了表示对客人的尊重,主人经常把鸡头送给客人。这时,客人要礼貌地把鸡头让给老人或在场的老人。景颇族喜欢从山上摘一些阔叶当菜,但在饮食上,叶子不能倒着用,否则会被当作单独的人,怒目而视。在景颇族家里,不能随便用筷子,吃饭喝水都不能出声。当你想离开主人的房子时,你必须礼貌地离开。如果你什么也不说就走了,人们会说你不道德,没教养。
景颇族的婚礼充满了民族特色,但是参加景颇族的婚礼,你必须入乡随俗,带一些钱和东西到主人家祝贺,像每个当地的景颇族一样。在征得主人家同意后,外人也可以参加景颇族的葬礼。从礼仪的角度来说,他们也应该给主人家一些钱和东西。
中华民族有着悠久的历史,灿烂的文化。中华文化有着多种源头、深厚蕴涵。黄河上下、大江南北、珠江两岸、滇池之滨、长白丛林、西部莽原……都曾经是孕育中华文化的摇篮。栖息于这些土地上的各民族先民,在各自具有独特规律的发展中,又在相互交流、吸收中,共同建构了中华民族博大精深的古老文化,共同创造了五彩缤纷的古典文学。其中,产生于南方这片神奇的沃土上的各种作品,构成了中华民族文学景观中别具特色的一个部分。本文拟就南方少数民族文学文化的特质及其与在中国文学史上占主体地位的华夏/汉族文学的关系作一点宏观的探讨。
翻开当代中国民族分布图,展现在我们面前的是一个以圆形板块外套C形环带的大结构。圆形板块多居汉族,C形环带多居少数民族。在这个环带的南半部分即浙江、福建、台湾、广东、海南、广西、湖南、湖北、云南、贵州、四川等省区的部分地区,居住着畲、瑶、苗、高山、黎、壮、侗、仫佬、毛南、京、布依、水、仡佬、土家、彝、纳西、普米、白、哈尼、傣、基诺、拉祜、佤、布朗、景颇、德昂、阿昌、傈僳、怒、独龙、羌等三十多个民族。或于此发源或迁徙而来的各民族的先民,在这片古老的土地上同大自然协调、抗争,留下了鲜明的历史足迹。
上下数千年,悠悠岁月稠。世世代代生息、劳作在中国这片古老土地上的各民族人民,创造了光辉灿烂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也凝结了各种传统的文化特质。其中,由黄河流域发展到长江流域进而延伸到各地、以华夏/汉族为创造主体的传统文化(或称中原文化)长期占据统治地位。它以夏、商两朝作为胚胎发育期,以周王朝作为完形阶段,并以一个相对稳定的范式延续到清中叶。
古代中国的主体经济是以农业为主的自然经济,中小农业和家庭手工业结合的家庭农业经济形态构成了整个社会经济中的细胞,“男耕女织”模式稳固,商品经济极不发达,工商阶层也迟迟未能形成。与之相适应,贵族官僚的统治构成中国社会的政治支柱。权力机制一元化,等级制度森严,经济、政治的功能渗入到社会生活中,宗法制度和宗法关系成为组织社会生活的重要杠杆。夏商周三代,直接由氏族贵族转化而来的奴隶主贵族沿袭氏族制度按血缘关系组织社会的传统,发展出一整套宗法制度来统治国家。西周时期,周天子是整个周族的族长,也是天下的主宰;他的兄弟、庶子、姻亲等受封为各国诸侯,又成为各个旁枝家族的宗子……王权与族权合为一体。秦汉以后的封建官僚政治、宗法制度不再实行,宗法关系却长期保留下来。封建大家族聚族而居,实施一整套“亲亲”、“尊尊”的礼教规范。家族和国家之间,还发展出微妙的对应关系。如国家引进家族伦理规范以协调政治,将父子、夫妇的伦常与君嚚并比,宣扬“孝亲为忠君之本”,衍化出“三纲五常”的礼教制度,进而构成“天地君亲师”五位一体的组织形式,形成传统中国社会生活的结构模式。
植根于贵族宗法式农业社会的基础上,中国主体的传统文化经历了双重起源。早期的精神产品大多与原始祭仪、巫术等联系在一起,表现对善神的信仰、祈求和对恶神的诅咒、征服,这可以称为巫官文化。进入文明社会以后,逐渐折入以人伦为本位的史官文化,原始的神被赋予道德的色彩,被编排到帝王世系,成为宗法社会贵族统治者本质的外化。原始神话遭到扭曲和肢解,史诗也没有发展起来。宗教观念强调“天命”与“人德”交相感应,文学的功用被归结为教化人心,“事父事君”。春秋战国之交各派学说争鸣,出现过文化选择的大好时机。但经过一个阶段的斗争、淘汰、吸收、演变,至汉代奠定了儒家思想一尊的局面。汉宋等时期,儒学几经变化,而礼教德治的精神始终一贯,也一直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正宗。以老庄为代表的道家学说也长期流传下来,与儒家学说形成儒为主、道为从的儒道互补关系。再后,输入的佛教也被改造成礼事君主、孝养双亲、行善积德、脱略形迹、“直指心源”的中国式佛教——禅宗,儒道互补文化发展成儒为主、佛道为从的“三教合一”。(注:参见陈伯海《中国文学史之宏观》第15—36页,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5年12月。此两段吸收了此书的一些观点。)
南方少数民族文化是中华民族文化的一个组成部分,它与占主体地位的华夏/汉族文化(或称中原文化)相比有很多共性,也有不少自己突出的特质。例如:
南方少数民族也以经营农业为主,但与中原地区大河平原农业相比,他们大都经营山地农业,他们的文化带有鲜明的山地农耕文化特质。
古代南方民族主要活动区域在长江以南、雅砻江以东、云贵高原和濒临南海的南部大陆,这一带高山峻岭密布,江河湖泊众多,植被覆盖广,年均雨量大。因而,他们的文化显示出鲜明的南方山地的地域特征。具体分析起来,各个民族又有不同的特点。藏缅语族多居高原山地,以旱地作物为主,他们的文学多带高原特色,与荒原野林、刀耕火种常联系在一起。壮侗语族多居水滨山地,以水田作物为主,他们的文学多带水乡风韵,与江河湖海、蛙鱼龙蛇,以至风雨雷电、禽鸟螺卵等结下不解之缘。前者添几分雄浑深沉,后者多一点委婉细腻。
南方山地的自然环境,有天时(温热多雨)而无地利(山高谷低),有潜力而无便宜,给人们带来希望,也给人们带来困难。人们在希望中奋斗,在艰难中磨炼,经过漫长的顺应、征服自然的实践,培养成一种与自然斗争的顽强生命力和坚强不屈、坚韧不拔的民族性格特征。这,构成了中国南方民族山地农耕文化特质的重要组成部分。体现在文学上,就是他们那种强烈的带某种原始野性的追求精神和悲剧意识。
最早作为南方民族首领见于汉文典籍的蚩尤形象,或许就是这种原始野性和追求精神的象征。传说中的蚩尤和他的兄弟八十一人,“并兽身人语,铜头铁额,食沙石子,造立兵杖刀戟大弩,威振天下。”(《太平御览》卷七八引《龙鱼河图》)俗云蚩尤“人身、牛蹄、四目、六手。……蚩尤齿,长二寸,坚不可碎。”(《述异记》)这样的蚩尤,《史记•五帝本纪》谓其“暴”,《大戴礼•用兵篇》谓食“贪”……这里包含着人们道德眼光的挑剔,但也隐约显现出南方民族对于原始欲望的强烈追求。伴随着这种精神而来的是南方民族在追求中在抗争中所表现出的那种毅力,那种韧性,那种为理想而甘愿忍受苦难、甚至献出生命的悲剧意识。如原始性史诗中治山巨人“用手打石山”,“拳头肿似球”,“用脚踢土岭”,“脚甲全踢落”;迁徙史诗中人们长途跋涉,餐风宿露,千折百回,矢志不渝;英雄史诗中英雄奋斗,牺牲……
南方少数民族在由血缘向地缘过渡的重要时期,氏族血缘关系也大多保留下来,并取得对自己的肯定形式。但大多没有森严的等级制度,没有严格的礼教规范,而带有或浓或淡的群体文化特质。
由于自然环境、社会发展等种种因素,当中原大地早已进入阶级社会以后,南方不少民族还长期处于氏族社会或保留带氏族社会性质的某些制度。汉文典籍对此多有记载。如春秋时,百濮还处于分散性的社会状态。《左传》“文公十六年”载楚人贾说:“百濮离居。”西晋杜预注:“百濮,夷也;濮夷无屯聚,见难则散归。”唐孔颖达疏:“濮夷无君长总统。”汉代,西南地区包括濮夷在内的各少数民族统称为西南夷,《史记•西南夷列传》记述他们的社会状况时说,其中嶲、昆明等部“随畜迁徙,毋常处,无君长。”生活在岭南等地的闽越、瓯越、骆越等部也长期处于氏族社会。《历朝宪章类志》说,越人“王民同耕作,父子同浴于川,不分界限,不分辈次……同欢共乐,平安无事。”直至隋代,一些族部仍处于类似的社会状态。《隋书•南蛮传》说:“南蛮杂类,与华人错居,曰蜒,曰儴,曰俚,曰僚,曰,俱无君长,随山洞而居,古先所谓百越也。”
隋唐以后,一些民族原始氏族社会形态没有改变,其残余形式甚至延续到近现代。一些民族进入奴隶制,但时间大多不长;大部分较快转入独具特点的封建领主制。社会制度的更替没有带来太大的冲击,民族内部大都保持较多的原始公社遗存形态。大部分民族直到清代,地主经济才开始发展。
与此相联系,南方民族内部社会生活大多具有群体文化特质。在不少民族中,地缘性的村寨里氏族、家族组织仍然存在,有的甚至延续到近现代,如傈僳族的“初俄”、“体俄”,哈尼族的“谷”等。民族内部社会生活大都统一和谐,有颇具民主性的带原始农村公社残余形式性质的社会组织,也有颇具权威性的各种无形的规范和有形的规约。侗族聚族而居,许多地方一个寨子里每个族姓都有一定的居住范围及代表这一族姓的称号、组织和自然领袖“宁老”、“样老”,都有既是族或寨的象征、又是集会议事场所的鼓楼或公房,还有共同约定的“习惯法”。它们或形成条文,刻上石碑;或编成“念词”,流传于群众之中。另外,还有以地域为纽带的村与村、寨与寨的联盟组织——“款”。(注:参见《侗族简史》第19—21页,贵州民族出版社,1985年10月。)苗族也保留一种称为“议榔”的制度。在议榔内部,人人平等,主持人“理老”也不例外。《议榔词》写道:“议榔给所有的人遵循,议榔给所有的人知道:个个去开山,人人去挖地;个个就得吃,人人就得穿。个个都是榔约的人家,吃肉吃一口,喝酒喝一气,不许吃肉吃两口,不许喝酒喝两气。”(注:载《民间文学资料》第14集,中国民间文艺研究会贵州分会编印。)西双版纳傣族曾先后建立勐泐国、景陇金殿国等奴隶制、封建领主制的地方政权,但在村寨内部也仍遗留较多的农村公社组织形式。在许多民族群体内部,重视个体之间的协同关系,重视长幼辈份的“序列”,形成了在生产生活中团结互助、尊老爱幼的道德风尚,这无疑带有远古血缘道德的遗存。它构成了群体文化重要的生活基础,使这个群体易于凝聚、团结,又易于形成中心,形成秩序。这些世代相传的群体生产生活方式培养了南方民族内部的集体主义精神。
南方民族群体文化还有一个显著的特征是:具有共同的图腾,共同的始祖,共同的祖先发源地,共同的传统节日活动,共同的生活习俗。这形成了他们维护共同联系的纽带,也构成他们进行群体性文化活动的大环境和滋生、传播群体性文艺作品的土壤。许多民族都有定期或不定期、多场合的祭祀民族始祖的仪式,这些仪式孕育出民族原始性史诗以及表现图腾动态、祖先生活的舞蹈游戏。各民族原始性史诗是他们心目中的圣物,具有一种“族歌”的性质。黔东南苗族崇拜枫木,常常在各种场合通过唱《枫木歌》来认同。瑶族、畲族崇拜龙犬盘瓠,畲族在歌场上有请远方生客先唱《盘瓠歌》以让主方识别是不是畲族人的歌规。他们还借各种生产环节、人生礼仪进行缅怀始祖的活动。如在婚礼上请歌手演唱《洪水歌》,歌颂始祖繁衍人类的功绩;在葬礼上请巫师吟诵《指路经》,倒叙祖先迁徙的路线,指引死者亡灵回远方故地与“老祖宗”团聚。这些,又使各民族原始性史诗、迁徙史诗等得以不断加工、完善。人们还以集体形式开展各种民族性的传统节日活动,共同祭祖、对歌、斗牛、跳舞。他们平时服饰、工艺品等也具有一定的群体性标志,如瑶族摹拟图腾龙犬的首、尾、耳缝制衣帽,在衣饰上摹拟图腾形象。这些习俗维系和发展了民族的认同心理,也催化了民族的文学艺术。
南方民族群体文化的特质,还决定了南方民族更大范围的群体性文学作品例如英雄史诗、叙事诗的产生。人们对祖先的缅怀,对故人的留恋,对英雄业绩的赞美,对民族历史的自豪,是民族英雄史诗、叙事诗得以创编的动力,而民族群体性的生产生活方式包括各种带神秘色彩或娱乐性质的活动以及在此基础上培养起来的群体意识,是群体性文学作品得以萌发、存活、流传的文化土壤。
许多民族都经历过军事民主的时期和部落之间的战争。汉文典籍记载了中原及周围地区传说时代部落集团之间的战争,例如,黄帝与炎帝的阪泉之战,黄帝与蚩尤的冀州涿鹿之战,颛顼与共工的战争,舜禹与三苗的战争等。然而,或许是中原社会较快较早进入崇德的史官文化的缘故,关于这些崇力的战事并没有在文学上留下什么宏篇巨制。而当中原地区早已进入封建社会以后,南方的土地上还在不断上演着部落林立、征战频繁的场面。据一些彝文和汉文史籍记载,两汉时期,西南地区先后出现了滇王国、东川部、芒布部、乌蒙部、哀牢部、阿武部、古侯(恒部)与曲涅(糯部)两部、扯勒部、阿哲部(后为水西部)、播勒部、乌撒部、液那部(夜郎国)等等;又据有关傣文史籍记载,“桑木底”时代(民主时代)瓦解以后,整个东南亚半岛遍布着皮乌国、扶南国、掸国、八百媳妇国、景陇、兰那等大大小小的国家或部落。在这些国家或部落之间,纷争不断,烽烟常起。与这些史料相对应,彝族、傣族等都流传着英雄史诗,其规模宏大,场面壮阔,堪称全方位展现民族社会生活的历史画卷。
南方民族群体文化的另一个特点,就是封建礼教伦理观念的淡薄。“礼”是中国古代伦理文化的一个重要的范畴,它源于宗教祭祀,原指祭祀仪式中的仪态,进入阶级社会以后,被用来表明身份的等级,逐渐转化成维护等级制度等的道德规范和行为准则。南方民族社会发展历程不同,文化传统有异,决定了封建礼教影响有限。周代,礼乐就是区别华夏与蛮夷的重要标志。周平王东迁时,有人在伊川看见人们在野外披发而祭,就大发感慨:“不及百年,此其戎乎其礼先亡矣。”(《左传》僖公二十二年)戎在周代主要指氐羌各部落,当时多披发而祭,被中原人视为违礼,故有人看见伊川人披发而祭便说其因违礼而不久会变戎。另外,男女之别、婚姻问题被中原人认为是“礼”的重要内容。《管子》说:“男女无别,则民无廉耻。”而在南方少数民族中,男女之间交往的限制远没有中原地区严格。人们并不认为“土女杂坐,乱而不分”、“比肩齐膝,恣意调戏”有什么不光彩,也不认为男女“三五成群,唱而赴之”有什么不方便,即使到后期封建礼教已经较多地影响到南方少数民族之时,在“婚姻不自由”外也还有个“恋爱自由”的余地。基于此,南方少数民族前期表达爱恋的抒情歌受封建礼教的影响特别少,而后期表现爱情的叙事诗反封建礼教的色彩又特别浓。
与中原民族一样,上古时代南方民族的精神产品也大多与原始的祭仪、巫术等联系在一起,而且当西周以后中原地区理性意识觉醒、文化折入以人伦为本位的史官文化以后,南方民族还长期保留着某些人类童年的天真,神话思维仍然存在,巫风照样盛行。《吕氏春秋•异宝》说:“荆人畏鬼而越人信。”《列子•说符》说:“楚人鬼,越人。”《汉书•地理志》也说:“粤人俗鬼,而其祠皆见鬼,数有效。……粤巫立粤祀祠,安台无坛,亦祠天神帝百鬼,而以鸡卜。”颜师古注:“俗鬼,言其土俗尚鬼神之事。”这些习俗延续下来,形成了南方少数民族源远流长的神巫文化。
神巫文化是原始神话文化与巫教文化相结合的产物。南方地区山高林密,云遮雾障,电光常闪,雷声常鸣,易造成神秘感,易启发人的想象;原始先民幼稚的感知方式和思维方式,又使他们把实际生活不能实现的欲求寄托在某种幻想的神秘力量上;群体性的生活方式,又给他们进行带神秘色彩的群体活动带来方便……这一切,给神话文化和后来的巫教文化提供了良好的生态环境,使中国南方各少数民族文化笼罩着比较浓烈的神巫气氛。原始信仰如灵魂观念、动植物图腾和祖先崇拜等在许多民族人民生活中都不同程度地存在着,不少民族都相信“精灵”或“鬼魂”。在他们心目中,灵魂活动没有空间界限,灵魂生存没有时间局限,天地之间,古今上下,任我翱翔,任我驰骋。他们认为不仅人有灵魂,而且自然界的万物如日月、山川、鸟兽、巨石、怪树等也都有灵魂。他们认为鬼也有善恶大小之分,为了祈禳恶鬼和报酬善鬼,就需要定期或不定期地杀牲献鬼。祭司、巫师也在许多民族的社会生活中发挥着作用。东晋常璩《华阳国志•南中志》载:“夷中有乐黠能言议屈服‘种人’者,谓之‘耆老’,便为主。”“耆老”即是当时的祭司兼部落酋长,亦即当时的“毕摩”。哈尼族原始性史诗《十二奴局》说:“没有头人寨子不稳,没有贝玛(巫师)天地不宁,没有工匠百业不兴。”祭司、巫师还是不少民族村寨里主要的知识分子。带原始宗教色彩的祭祀、巫术仪式也比较普遍。以后佛教、道教传入,除傣族的小乘佛教等尚能基本保持原貌外,大多受到民族原始巫教的强烈影响和改造,或者跟民族原始巫教结合起来,形成一种混融性的两教或三教一体的形式。
神巫文化与南方民族文学有紧密的联系。许多神话、神歌、原始性史诗以至叙事诗萌发于或就是各种祭祀、巫术仪式上的祭词和咒语,又有赖于一代又一代祭司、巫师、歌手的不断加工才得以成型,依附于种种带原始宗教意味的仪式才得以传播。祭词和咒语还是不少民族主要的运用本民族文字或借用汉字记录的“书面文学”(或称“经籍文学”),它们构成了南方少数民族文学的重要一翼。神巫文化还为一些充满神秘色彩的文学作品的流传提供了精神氛围。尤其重要的是,神巫文化以一种在原始先民“时空混沌”、“灵魂无羁”观念基础上形成的神秘的形式来叙事,使一些叙事结构充满了宏伟的场面,磅礴的气势,空间无限,时间永恒,“精鹜八极,心游万仞”,形成了神奇诡谲的风格和斑驳陆离的色彩,显示出独特的艺术(或不自觉的艺术)表现方式和独特的艺术魅力。
南方少数民族最后一个突出的文化特质是口传文化。古代除了彝族、傣族等几个民族有历史比较悠久、运用比较广泛的民族文字以外,其他民族大都没有自己民族的文字。他们传达信息、接受经验、交流感情、继承文化等大多依靠声音、形体特别是歌谣来进行。与此相联系的是各地歌手辈出,歌诗代传,歌风盛行,歌场常开。人们在婚姻、丧葬、节日、走亲等各种场合举行唱歌、对歌活动,歌手在各个场地进行唱歌、赛歌竞争,以显示才能,炫耀知识,提高名声,争取荣誉。许多民族一个人从生到死,都在歌海中度过:出生后,听妈妈唱摇篮催眠曲;满月了,听亲友唱满月祝酒歌;找对象,以歌传情;喜庆时,以歌助兴;去世了,还要在送葬歌中登上归程。口传文化给民族文学的创作和传播带来许多特点。口头文学的讲述者或演唱者总是面对听众,并常常伴随音乐的旋律、舞蹈的节奏进行。听众的反应、现场的气氛常使其情绪高昂、思维快捷,将作品讲述或演唱得异常精彩,甚至加进很多生动的细节。在这种水融的氛围中,口头文学常可以发挥很好的效应,歌手常能够激起继续演唱以至创作的热情。部分民族也有一些书面文学,一部分用汉字,一部分用民族文字,它们大都用于记录口头流传的作品以供歌手演唱。
南方民族口传文化的特质形成了许多民族神话、史诗、叙事诗、歌谣等口头传承的形式,形成了它们各种丰富的口头流传的形态,更决定了它们是一个动态的结构体。它们在口头传递中不断地被人们体味,不断地完善,不断地实现从实用到审美的超越,不断地实现从“工具”到艺术形态的发展。
南方民族这些文化的特质,深深扎根在人们的社会生活中,显现于文学艺术形态里,也形成为与外来文化发生碰撞时的固有底色。
三
远古时代,南方民族原始初民在异常严酷的环境中生存,在极端艰难的条件下奋斗,与炎炎的烈日、滔滔的洪水、熊熊的野火、凶猛的野兽等顽强抗争。由于生产工具的粗糙、技术水平的低下,原始人艰苦的劳动、巨大的牺牲换来的却往往是微薄的回报和食不果腹、衣不蔽体的生活。这种情况导致了原始人强烈的征服自然的愿望。同时,在生产技术水平极端低下的远古时代,面对着作为异己力量的大自然,人们必须以一种“群”的状态才能生存。他们必须团结协作,齐心合力,以集体的方式采集、狩猎,这使他们在心理上又充满了“求同”的欲望。再有,原始人初级的心理功能与他们所栖息的环境和所进行的实践结合起来,还形成了他们一种整合的混沌的意识:各种空间和时间领域的界限是流动不定、模糊不清的,一种整合的混沌的存在形式或生命形式贯穿了整个世界万物。当人类进入氏族社会以后,征服自然与依傍灵物、追求繁衍与追溯来源等等愿望结合在一起,导致了氏族图腾的产生。
南方民族先民的图腾,多样而多彩。它们流传到中原及周围地区,被记载于《山海经》等汉文典籍中,变成了奇国异民的神话传说。羽民国、卵民国、有神人面蛇身、有人有翼……都是南方民族图腾形象及图腾神话的另一种形式。这一类图腾形象及图腾神话如此丰富,一直到汉魏六朝还不断地显现于各种典籍。“魂魄化为虎”的廪君、“其毛五色”的盘瓠、父为龙的九隆、生于竹的竹王……各个具有独特的风采。它们为中国神话增添了独特的系列。
原始人对自然物的求同和尊奉始于对自身存在的觉醒,当人类开始把自然力抽象为某种形式的“神”的时候,也开始从积淀的集体意识中感受到祖先和前辈首领的威望,开始把祖先和前辈首领神化,创造了一批以自己氏族祖先面目出现的英雄形象。人们把自己融汇到这些形象上,把他们放在与自然力抗衡的一面,创造了这些英雄开天辟地或与自然神斗争、征服自然神的神话。与中原地区女性开辟神没有充分地发展起来不一样,南方各民族中流传着多种女性神创世的神话,如瑶族密洛陀、壮族姆洛甲等。尤其是在荒蛮的越地出现的开辟大神盘古被纳入中国古史系统并排在最前面的位置,从而最后完成了“自从盘古开天地,三皇五帝到如今”的中国古史的定型。中国神话史上历时最长的伏羲女娲神话流传到南方地区,也与南方各族的洪水神话结合起来,形成了新的更丰富的叙事结构。在诗歌领域,古越人的《越人歌》、古羌人的《白狼歌》等先后被翻译成汉文,成为中国文学遗产中具有独特价值的带双语形态的珍贵作品。
先秦时期的南方民族地区,人神杂糅久存,祭仪巫风不衰。楚地或越地的《弹歌》与葬俗有关,射日神话与巫术相联,文学艺术形态处处表现出狂热的情绪、浓厚的巫术气氛、神奇怪诞的形象和情节。屈原彷徨楚地山泽,深受诸族文化的影响,他的《九歌》、《招魂》、《天问》、《离骚》等作品无论在题材、内容,还是在语言、形式等方面,都吸收了楚地诸族神话、传说、民歌、祭词、咒语以至仪式、风俗的养料。《九歌》里的神祇形象、结构形式、演唱风俗,大都可以在楚地诸族的神话、神歌及流传形态里找到原型或文化土壤。《离骚》的浪漫主义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当为楚地各族生活中的巫术在艺术上的表现,或其浪漫主义的生活基础与思想基础是楚地各族的巫术:“济沅湘以南征兮,就重华而陈辞”是陈辞术;“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是神游术;“索琼茅以筳兮,命灵氛为余占之”是占卜术……庄子生于黄淮之间,那里正是苗族先民三苗活动之地。《庄子》所论所述的观念,所引所用的神话,渗进不少三苗等古族的文化,吸收不少三苗等古族的作品:“通天下一气”可能受启于三苗、百越原始信仰的气态本原说,“化蝶”可能源于苗族先民的图腾崇拜,后者还构成了中国文学史上的一个著名的“原型”延续在后世不少作品里……《楚辞》突破时空、自由驰骋、神奇瑰丽、斑斓陆离的艺术风格,《庄子》浏览天地、汪洋恣肆的笔法,都或多或少地受南方各族先民在“时空混沌”、“灵魂无羁”观念基础上形成的神秘的叙事形式的影响,或多或少地掺和着南方各族的原始文化。
明清时,汉文化对南方少数民族地区的影响达到高潮,汉文诗的作者明代扩展到各民族土司作家群等,清代扩展到广大的平民阶层;汉语山歌更在民族地区推广开来,成为民族歌手表情达意的重要形式。汉族的许多文学作品逐渐传入,被各民族人民结合自己民族的生活特点改编成叙事歌、唱词或戏剧,形成了以少数民族语言形式出现的这些作品的异文本。其中著名者如《梁山伯与祝英台》、《孟姜女》wwwzhao-kaocom、《鲁班》等民间传说,《刘文龙菱花镜》、《金云翘传》等戏曲小说,以及《三国演义》、《水浒传》、《杨家将》、《包公》里的一些故事。汉族文学的思想内容、审美情趣、艺术形式等也对少数民族的各种创作产生影响。儒家观念浸染了南方民族诗人的诗作,《梁祝》等具有初步民主思想的传说在某种程度上启迪了南方民族一些爱情叙事诗和爱情传说……同时,佛教、道教等相继传入,佛教、道教的故事以及印度、东南亚的文学作品也随之传播;对一些民族的文学发展产生较大的影响。如傣族《兰嘎西贺》等几部史诗、叙事诗,明显地取材于印度史诗、佛教故事。一些信奉佛教的民族在宣讲佛经时,也将本民族故事编入以弘扬教义,从而促进了这些故事在这些民族之间的交流。各少数民族的不少作品也传播到汉族地区,受到汉族人民的喜爱。
德昂族有哪些礼仪及禁忌 德昂族有哪些风俗呢?德昂族人把尊重、爱护与赡养老人视为美德,每当年节,年轻人都要把家里最丰美的饭菜送一份给村里的高寿老人,以示敬意。过泼水节时,幼辈还要给长辈举行洗手洗脚礼;吃饭时,请老人坐上座,给老人送东西须双手捧给,见面时要互相问好,并敬奉烟茶;客人来访,必热情接待;谁家有困难,亲友邻居都要前往帮助。德昂族有哪些禁忌呢?德昂族人用的被子的头和尾不能颠倒盖,不能坐在帽子、上衣和枕头上;忌拍摸男子的肩头和妇女的包头、衣物;借宿时,即便客人是夫妻也不得同居一室;供奉的大青树,禁止砍伐;凡有子女者,不得再直呼其名,须按其子女的名字称其为某某的父亲或母亲。
德昂族相关资料 德昂族,现有人口15万(1990年),为云南独有民族,主要居住在云南省潞西县与镇康县,少数散居于盈江、瑞丽、陇川、保山、梁河、耿马等地,与傣族、景颇族、佤族等民族杂居在一起。
德昂族[1](又名崩龙族),中国少数民族之一。现有人口15462人。主要散居在云南省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的潞
西(今芒市)和临沧地区镇康县,其他分布在盈江、瑞丽、陇川、保山、梁河、龙陵、耿马等县。与傣族、景颇族、傈僳族、佤族、汉族等民族交错而居。
居住在德宏地区的德昂族自称“德昂”,居住在镇康、耿马等县的则自称“尼昂”或“纳昂”。“昂”为民族自称,意为“山岩”、“岩洞”的意思。“德”、“尼”、“纳”为尊称的附加语。
德昂族有自己的语言和文字。语言属南亚语系孟高棉语族佤德昂语支。文字流传不广,主要用于记载本民族的历史、道德、法规和书写佛经等。不少人通晓傣语、汉语或景颇语。
编辑本段民族概述 中国史书多认为德昂与佤、布朗等民族是汉晋时期云南濮人的后裔,唐宋时期被称为扑子,茫人,元明时期被称为金齿,蒲人。自清代起,史籍乾隆《东华录》,光绪《永昌府志》等书称他们为“崩龙”,当地汉族又根据他们妇女服饰的特点,分别把“别列”支系称为“红崩龙”,“汝买”支系称为“黑崩龙”,“汝波”支系称为“花崩龙”。
解放后民族识别时沿用了“崩龙”这个名称,后来根据本民族意愿,并报国务院批准,自一九八五年九月二十一日起正式称为”德昂族”。说起濮人,在古代他们多住居云南的西南部地区,即史书所说的古“哀牢国”旧地,是个“东西三千里,南北四千六百里”的广阔区域,包括现在的大理,保山、德
德昂族
宏、临沦,西双版纳等地、州。
濮人在古代是个人口众多的族群之一,也是较早开发云南西南部的古老民族之一,因此一些江河,物产的名称上都留下濮人的烙印,现在的元江,古称“濮水”;永昌郡内的大龙竹则称为“濮竹”,曾是古代濮人朝觐中原皇帝的贡品。从文献记载及其他民族的传说故事中,都反映了德昂先民濮人是永昌郡内的古老民族。他们充分利用这里”土地沃腴,宜五谷蚕桑”的优裕条件,种植水稻和纺织木棉布,远在汉晋时期他们的社会经济就有了发展。中原封建统治阶级,一方面积极发挥濮人的先进生产技术的作用,一方面大量收敛濮人的财富,使濮人困苦不堪,不断起来反抗。永昌郡内的濮人虽多,住地较辽阔,但发展是极不平衡的。
地处交通沿线或自然条件较好的地区,社会经济发展则较快,文化也较高;有些地区社会经济发展缓慢,纺织业不发达,缺少衣着,古代史学家把这部分濮人称为“裸濮”。德昂族在历史上曾有过兴盛的时代,过去他们有很多支系,如汝旺、汝果、汝峨、汝进、汝本、汝波、汝别牙、汝买阿、汝昂、汝腊、汝王、汝科、汝别列、干得别列、汝不峨、汝布冬、汝孟丁、汝孟得丁、汝格若等等。历史上的德昂族曾在滇西一带以武力称雄,特别是在12―15世纪时,德昂族的先民建立了金齿国,更是称雄一方,后来逐渐走向衰落,以致在很长时期只能靠租种别人的耕地维持生活,直至1949年以后,他们才拥有了自己的土地。
德昂族先民住居的滇西南,其地理位置十分得宜,是古代中国通往印度的道路-“蜀毒道”的必经之地。远在公元前数世纪,以四川成都为起点,经西昌,会理,云南(祥云),下关,保山,德宏至印度的中印古道就已开通,从这条道上输往印度的有蜀锦,生丝及铁器,因此人们又称它为“西南丝路”。 德昂族是西南边疆最古老的民族之一,渊源于古代的濮人。唐宋时期被称为“朴子”、“茫人”,元明时期被称为“金齿”、“蒲人”。
早在公元前2世纪就居住在怒江两岸,是开发保山、德>>
民风民俗―德昂族,作文题目该取什么好 历史悠久的民族----德昂族。
各族的风俗习惯简介 阿昌族
风俗习惯
阿昌族份苏阿昌族男子穿蓝、白色或黑色对襟上衣,下穿黑色裤子,也有穿左大襟上衣的。妇女服饰因地而稍有不同,每逢节日盛会都喜欢佩戴各种银饰。已婚妇女一般穿裙子,上穿窄长袖对襟衣,用青布包头;未婚妇女穿长裤,上身为浅色对襟衣、盘辫。食物以大米为主,还有薯类、蔬菜、肉类等,嗜酸性食品。过去青年男女有嚼槟榔的习惯,牙齿往往被染成黑色。住房多为砖瓦、木石结构的四合院建筑,正屋住人,两边厢房楼上堆粮食等生活资料,楼下是猪圈、牛栏。村寨内房屋较整齐。寨间交通要道一般都是石板或碎石路,往来方便。男子出门随身携带褙袋和长刀。男女都习惯肩挑货物,长途运输多用骡马。阿昌族一般是一夫一妻制的小家庭,婚前恋爱自由,盛行“串姑娘”,但婚姻缔结由父母包办。过去一般是同姓不婚,但长期以来与汉、傣等族通婚的却较普遍。盛行夫兄弟婚的转房制度。寡妇可以改嫁,但不能带走夫家财产,其子女亦归夫家扶养。人死后一般行土葬,非正常死亡的必须火葬。
阿昌族人民性格开朗,又十分讲礼好客。他们待客礼仪中盛行使用茶坛,这是一种煮茶的土陶用具。到阿昌族家中去做客,主人会先拿出酒壶倒上一小盅酒为来客洗尘,随后又拿出茶坛,放上茶叶,倒上开水,放到炭火上煮一会,煮好之后倒进茶杯里,主客一道喝茶交谈。
白 族
风俗习惯
白族基本上实行一夫一妻的小家庭制。儿子成婚后即行分居,父母一般从幼子居住。在地主阶级中,有少数是“四代同堂”的大家庭。同宗同姓不通婚,但例行姑舅表婚。婚姻一般由父母包办,要门当户对。有女无儿的可以招赘,无儿无女的也可以抱养同族弟兄的子女(过继)或养子。赘婿和养子要改名换姓,才能取得财产继承权。
白族在元代以前盛行火葬。元代以后,因受汉族的影响而改为土葬。丧葬仪式一般比较隆重。
平坝地区白族人民主食稻米、小麦,山区的则以玉米、养子为主。白族人民喜吃酸、冷、辣等口味,善于腌制火腿、弓鱼、油鸡棕、猪肝酢等菜肴,又喜吃一种别具风味的“生肉”或“生皮”,即将猪肉烤成半生半熟,切成肉丝,佐以姜、蒜、醋等拌而食之。白族人民还喜喝烤茶。
白族服饰,各地略有不同。大理等中心地区男子头缠白色或蓝色的包头,身着白色对襟衣和黑领褂,下穿白色长裤,肩挂绣着美丽图案的挂包。大理一带妇女多穿白色上衣,外套黑色或紫色丝绒领褂,下着蓝色宽裤,腰系缀有绣花飘带的短围腰,足穿绣花的“百节鞋”,臂环扭丝银镯,指带珐琅银戒指,耳坠银饰上衣右衽佩着银质的“三须”、“五须”;已婚者挽髻,未婚者垂辫于后或盘辫于头,都缠以绣花、印花、或彩色毛巾的包头。
白族住屋形式,坝区多为“长三间”,衬以厨房、畜厩和有场院的茅草房,或“一正两耳”、“三方一照壁”、“四合五天井”的瓦房,卧室、厨房、畜厩俱各分开。山区多为上楼下厩的草房、“闪片”房、篾笆房或“木垛房”,炊爨和睡觉的地方常连在一起。
保安族
风俗习惯
保安族人民的风俗习惯明显地受到 教教规的约束。同时,由于历史上与邻近民族长期杂居,在一定程度上受到了外族文化,特别是回、汉民族的影响。
保安族的家庭,过去多为为家长制的大家庭。现在,已完全被一夫一妻制的小家庭所取代。家庭中父母为绝对权威,对子女婚姻实行父母包办。解放前,保安族不与非 民族通婚,而且不同教派之间通婚情况也罕见。习惯早婚。还要取得教主的许可。不过,这种情况现在已有所改变。男方从说婚到结婚,至少要送两次彩礼,礼金很重。第一次说亲时,称“定茶”;第二次在举行婚礼前,称为“干礼”。结婚选在“主麻日”。新娘过门后,三天不吃夫家饭菜,而是>>
56个民族的人的风俗都是什么。 德昂族
(崩龙族)德昂族原名“崩龙族”。1985年9月17日经国务院批准正式改名为德昂族。“崩龙”是他称,德昂族各支系中三分之二以上的人自称“德昂”,意思是“石岩”。德昂族是西南边疆现有居民中最古老的民族之一,远在公元前二世纪就居住在怒江西岸。德昂族民间传统节日主要有泼水节、关门节、开门节、烧白柴等,大都与佛教活动有关。德昂族还有祭家堂、寨神、地神、龙、谷娘等祭祀习俗,其中以祭龙最富情趣。
东乡族
东乡族是十四世纪后半叶由聚居在东乡的许多不同民族成份融合而成的,其中主要为信仰 教的 人和蒙古人。聚居在甘肃省境内,其中半数以上居住在甘肃东乡族自治县。东乡族开斋节又称尔德节,是东乡族民间的传统节日。按 教规定: 教历每年九月是斋戒月份,这一月的开始和最后一天,均以见新月为准,斋期满的次日,即为节日。因此,它既是民族节日,也是宗教节日。
侗族
侗族来源于秦汉时期的“骆越”。魏晋以后,这些部落被泛称为“僚”,侗族即“僚”的一部分。现主要分布在贵州,湖南等地。信仰多神,崇拜自然物。侗族传统节日各地日期不一,节日饮食常和宴客活动联系在一起,主要节日有新婚节、架桥节、祭牛节、吃新节、花炮节等。侗族喜欢斗牛,每个村寨都饲养有专供比赛用的“水牛王”。
独龙族
独龙族曾被称为“俅人”、“曲人”等。解放后根据本民族的愿望,正名为独龙族。现主要聚居在云南省贡山独龙河谷。本世纪中叶,独龙族还处于原始公社的解体阶段,妇女还崇尚纹面的习俗。独龙族过去的宗教信仰尚处在较原始的自然崇拜或万物有灵阶段,即使是唯一的年节(独龙语:卡雀哇)也是和宗教联系在一起的。过卡雀哇于每年冬腊月的某一天举行(各地时间不一),节期的长短常常以食物准备的多寡而定。
俄罗斯族
俄罗斯族是从18世纪后逐渐从沙皇俄国南迁到中国新疆等地的少数民族。在封建军阀盛世才统治新疆时期,被称为“归化族”。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改称俄罗斯族。主要散居在新疆各地,内蒙古、黑龙江等地有少量分布。中国俄罗斯族的风俗习惯与前苏联的俄罗斯族基本相同,多信东正教,俄罗斯族非常重视传统节日,尤其以过“复活节”最为隆重。过节前一周,不吃荤,只吃素。
哈尼族
据史书记载,哈尼族与彝族、拉祜族等同源于古代的羌族,现主要分布在云南西南。哈尼族自称很多,新中国成立后,统一称为哈尼族。哈尼族信仰多神和崇拜祖先,传统节日主要有“年首扎勒特”(10月)、“吃扎扎”(五月节)。还有火把节此外还有“栽秧节”(又称“黄饭节”)和尝新节两个小节日。
德昂族来历民族经历了哪些历史变迁 、耿马傣族佤族自治县。其中潞西市的三台山德昂族乡和临沧市镇康县的军弄乡是德昂族居海比较集中的地区。
二、民族来历及历史沿革:
德昂族源于古代的濮人,与“哀牢”有密切的关系。哀牢是云南、缅甸北部地区一古国,属西南夷濮人系统,存在时间大约自公元前3世纪左右至公元76年。哀牢人穿鼻儋耳,镂身文身,有着先进的文化,根据华阳国志、后汉书等的记载,其地矿产丰富、贸易繁荣。“哀牢”多指老虎,有时也叫野兽。
清代以前,有关记载把云南境内南亚语系的德昂、布朗、佤等民族统称为“濮人”、“蒲”或“蒲蛮”。“濮人”早在公元前2世纪就居住在怒江两岸,早于阿昌、景颇等族进入这一地区,是开发保山、德宏一带较早的民族。
五十六个民族的风俗习惯 1 、阿昌族:分布在云南,人口27万余人,主要从事农业,手工业也很发达,尤其以善于打制长刀而闻名于世。有自己的语言。――采茶
2 、 白族:分布在云南、贵族、四川等地,人口159万余人,关于经营农业,有自己的语言。――盐渍杜鹃花,三道茶,大理三塔
3 、保安族:分布在云南、青海等地,人口12万余人,主要从事农业、手工业,以打刀为主“保安刀”十分著名,有自己的语言。――羊皮袄、保安刀
4 、布朗族:分布在云南,人口82万余,主要从事农业,有自己的语言。――弹唱
5 、布依族:分布在贵族、云南等地,人口254万余人,主要从事农业,享有“水稻民族”之称。有自己的语言和文字。――石板屋、绣花、雕刻面具
6 、朝鲜族:主要分布在黑龙江、吉林、辽宁,人口192万余人,主要从事农业,以善种水稻闻名,有自己的语言。――跳板、长鼓舞
7 、达斡族:分布在内蒙古、黑龙江、新疆等地,人口12万余人,主要从事农业,兼营畜牧业,有自己的语言。――剪纸,打曲棍球
8 、傣 族:分布在云南,人口102万余人,主要从事农业,寺塔、竹楼和竹桥显示出了别具一格的建筑艺术,有自己的语言文字。――孔雀舞、夹箩饭,泼水节
9 、德昂族:分布在云南,人口15万余人,主要从事农业,以善于种茶闻名,有自己的语言。――象脚鼓舞
10、侗 族:主要分布在贵州、湖南、文本等地,人口251万余人,主要从事农业,兼营林业,鼓楼、风雨桥、风雨亭是侗乡的主要标志,有自己的语言和文字。――浸泡芦笙,拦路迎宾
11、东乡族:主要分布甘肃、宁夏、新疆等地,人口37万余人,主要从事农业,善种瓜果。有自己的语言。
12、独龙族:分布在云南,人口05万余人,他们保持着“路不拾遗,夜不闭户“的良好社会首先风尚。绝少发生盗窃现象。有自己的语言。――织独龙毯,烤烙饼
13、鄂伦春族:分布在内蒙古、黑龙江等地,人口中06万余人,主要从事狩猎和农业。有自己的语言。――制作毛皮服饰,篝火节
14、俄罗斯族:分布在内蒙古、黑龙江等地,人口中13万余人,从事各种修理业、运输业和手工业,有自己的语言和文字。――拉手风琴,烤面包
15、鄂温克族:分布在内蒙古、和黑龙江,人口26万人,主要从事畜牧业,有自己的语言。――驯鹿、爬犁
16、高山族:主要分布在台湾省,其余少数分散居住在福建等东南沿海地区,人口约40人余人,主要从事农业和渔猎业,有自己的语言。――竿球,龙舟,编织
17、仡佬族:分布在贵州、广西、云南等地,人口约43万余人,主要从事农业,有自己的语言。――制作糯米团,地戏
18、哈尼族:分布在云南,人口125万人,主要从事农业,善于梯田,有自己的语言和文字。
19、哈萨克族:分布在新疆,人口约1万余人,主要从事畜牧业,善刺绣,绣品已出口到日本等十几个国家和地区,有自己的语言文字。――剪羊毛,弹唱,刺绣
20、汉 族:分布在全国各地,人口104亿余人,经济、文化发达,有自己的语言和文字。――庙会,舞龙
21、赫哲族:分布在黑龙江省,人口04万余人,是中国北方一以捕鱼为生的民族,有自己的语言。――制作鱼皮衣服,渔乡,善食生鱼
22、回 族:主要聚居在宁夏、甘肃、新疆等地,其余散居全国各地,人口860万余人。――摔牛,炸油香
23、基诺族:分布在云南省,人口18万余人,主要从事农业,善于种茶,有自己的语言。――乐器迪他,跳鼓舞
24、京 族:分布广西,人口18万余人,主要从事沿海渔业,兼营农业和盐业,有自己的语言。――哈亭,弹奏独弦舞,踩高跷
25、景颇族:分布在云南>>
关于民族风俗的资料 壮族的节日
吃立节
“吃立节”是龙州、凭祥一带壮族特有的节日。据说中法战争时,当地壮族人民因忙于抗击外国侵略者而顾不上过春节,直到正月三十才凯旋而归。为了庆祝胜利,补过春节,当地人便把每年正月三十作一个节日来过,此后相沿成习。
歌婆节(歌墟)
壮族人民的歌婆节一般在每年农历的正月十五、三月初三、四月初八、五月十二举行。它是壮族地区传统性的群众活动。壮语称“窝埠坡”或“窝坡”。届时,青年男女从各地汇集在固定地点,每次一天或数天不等,一般有数百乃至数千人参加。各三五成群互相对唱,这一组同那一组问唱,那一对同这一对唱答,并多是触景生情、随编随唱。据文献所记,“歌墟”始于宋代,明代的“歌墟”已与今接近。
娅拜节
广西者宁、索乌的壮族每年4月属兔的那天,都要杀一头牛、一口猪、两只鸡和48条鱼,到娅拜山上祭奠壮族传说中的妇女娅拜,礼仪十分隆重。相传,娅拜是壮族山寨的头领,她率领百姓与压迫他们的官兵打仗,失败后被残杀。众人把她埋在高山之巅,并将此山定名娅拜山。每年到她遇难那一天,壮家人都要祭奠她,表达怀念之情。
苗族的节日
开年节
开年节是苗族人民的“春节”,也称作“客家年”。过年时,家家户户杀猪宰羊,烤酒打粑庆丰收,希望来年风调雨顺,五谷丰登。按照风俗,苗族人民用对歌的方式表达他们对新年的祝福和希望。一大早,黔湘渝(贵州、湖南、重庆)边区五乡四镇的各族同胞就从四面八方赶到三省市交界的天星坡脚,用歌声表达迎新的喜悦。还要唱《开春歌》,歌词大意为思春、盼春、惜春、挽春等。
踩花山节
踩花山是苗族传统节日。云、贵、川等省苗族群众在农历正、二月间或四、五月间盛行踩山、跳场,源于青年男女的求爱活动。节日期间,青年男女对歌、跳芦笙舞、寻求配偶;老农们则来到花场地交流生产经验,传授生产技术,祝愿五谷丰登。居于山区的苗民在节日内还要进行斗牛比赛。屏边县的苗族还举办跳狮子和爬花杆的比赛。
苗族妇女缠头梳妆准备参加“四月八”庆祝活动
四月八
苗族传统节日,又称“亚努节”,传说这个节日起于明代。每逢农历四月初八,苗族同胞要举行吃黑米饭、喝米酒、唱大歌等活动,以纪念、凭吊传说中的古代英雄亚努。
此外,四月八还是布依族的节日,有称它为“牛王节”的,也有叫“牧童节”或“开秧节”的。每逢这天,人和牛都要吃“牛王巴”或糯米饭,并休息一日,表示对耕牛的慰劳。
贵州台江苗族同胞喜过独木龙舟节
龙船节
龙船节是流行于湘西和黔东南施洞、松桃一带的苗族节日。大都在农历五月初五进行。这天除了角逐龙舟外,还有跑马、斗牛、踩鼓等活动。
姐妹节
在贵州省东部清水江畔的苗家村寨,每年农历三月十五至十八日为苗家“姐妹节”。节日里,苗家按传统风俗都要吃“姐妹饭”。这种饭是用姑娘们在山上采集的野花和叶把糯米染成五颜六色后蒸成的。节日里还有热闹的斗牛场面和“游方”活动。 贵州苗族姊妹节举行“牛王争霸赛”、姊妹节竞渡赛龙舟
苗族人家欢度敬桥节 苗家“春社”日 浪漫相亲时 苗家欢度“新禾节”
藏族的节日
节庆
藏族普遍信奉藏传佛教,即喇嘛教。过去许多传统日均与宗教活动有关。藏历为阴阳合历,以“五行”(指木、火、土、金、水)阴阳配合十二生属系年,每60年一周,以阴火兔年(丁卯)为始年,月有大、小建,一般三年置闰;藏历元旦是最重要的节日。藏历正月十五,当地群众有观酥油花灯的习俗。4月15日纪念佛诞和唐文成公主入藏的吉日良辰,民间举行庆祝活动。藏族的节日还有萨噶达瓦节、雪顿节、花灯节和望果节。
藏历年 每年藏历正月初一。藏历年一般从藏历十二月就开始准备、置办年货,家家都要用酥油炸果子>>
景颇族是中国的少数民族之一,有自己的语言和文字,语言属汉藏语系藏缅语族,5个支系语言分属景颇语支和缅语支,文字有景颇文和载瓦文两种,均为以拉丁字母为基础的拼音文字。 景颇族的来源与青藏高原上古代氐羌人有关,有“景颇”“载瓦”“勒赤”“浪峨”“波拉”5个支系,主要聚居在云南省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山区,少数居住在怒江傈僳族自治州与缅甸克钦邦接壤地区。
景颇族,中国少数民族之一。主要分布在云南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山区,少部分散居于怒江傈僳族自治州与缅甸克钦邦交界山脉,总人口130212人(2000年),包括“景颇”、“载瓦”、“勒期”、“浪俄”4个支系,其中“载瓦”支系占了景颇族总人口的80%左右。
景颇族主要从事农业,种植水稻、玉米、 旱谷等作物。有自己的语言和文字。景颇族素以刻苦耐劳、热情好客、骁勇威猛的民族性格著称。他们有句家喻户晓的成语:“要像狮子一样勇猛。”他们用勤劳的双手征服大自然,用大长刀与恶势力作斗争。
景颇族大多住在海拔1500-2000米的山区。这里气候温和,雨量充沛,土地肥沃,特产丰富。除种植 旱谷、玉米、水稻外,盛产名贵的 红木、 楠木和各种竹子,还有橡胶、油桐、咖啡、茶叶、香茅草等经济作物,以及热带、亚热带水果菠萝、菠萝蜜、 芒果、 芭蕉等。深山老林中栖息着各种珍禽异兽。地下矿藏也很丰富。
如果你跟女孩是恋人关系,而且已经到了谈婚论嫁,这当然是可以的。
景颇族的词语解释是:我国少数民族之一。主要分布在云南省·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少数分布在泸水、昌宁、耿马、澜沧等县。93,000多人。语言属汉藏语系藏缅语族,内部分操景颇语和载佤语。
景颇族的词语解释是:我国少数民族之一。主要分布在云南省·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少数分布在泸水、昌宁、耿马、澜沧等县。93,000多人。语言属汉藏语系藏缅语族,内部分操景颇语和载佤语。词性是:名词。注音是:ㄐ一ㄥˇㄆㄛㄗㄨ_。拼音是:jǐngpōzú。结构是:景(上下结构)颇(左右结构)族(左右结构)。
景颇族的具体解释是什么呢,我们通过以下几个方面为您介绍:
一、引证解释点此查看计划详细内容
⒈我国少数民族之一。主要分布在云南省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少数分布在泸水、昌宁、耿马、澜沧等县。93,000多人。语言属汉藏语系藏缅语族,内部分操景颇语和载佤语。
二、国语词典
我国少数民族之一。主要分布于云南省西南部潞西、瑞丽、陇川、盈江和梁河等县山区。人口约十一万九千。语言属汉藏语系藏缅语族景颇语支。有拉丁字母为基础的景颇文创于十九世纪,共二十三个字母。社会基本单位为一夫一妻制的小家庭,多姑舅表联姻,以父为尊。经济以农业为主。信仰多神教,迷信禁忌多。
三、网络解释
景颇族景颇族,是中国的少数民族之一,有自己的语言和文字,语言属汉藏语系藏缅语族,5个支系语言分属景颇语支和缅语支,文字有景颇文和载瓦文两种,均为以拉丁字母为基础的拼音文字。景颇族的来源与青藏高原上古代氐羌人有关,有“景颇”、“载瓦”、“勒赤”、“浪峨”、“波拉”5个支系,主要聚居在云南省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山区,少数居住在怒江傈僳族自治州与缅甸克钦邦接壤地区。缅甸境内的大部分克钦族支系与中国境内的景颇族、傈僳族也有极深的渊源根据2010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统计,景颇族总人口数为147828人。
关于景颇族的成语
强饭廉颇毁宗夷族无平不颇非我族类颇负盛名
关于景颇族的词语
朋坐族诛簪缨之族非我族类强饭廉颇无平不颇名门右族望门贵族禁中颇牧毁宗夷族高门大族
关于景颇族的造句
1、禁忌他人触动;景颇族禁忌幼辈人乱动乱翻长辈人的包头;崩龙族也忌讳触动包头、衣物。
2、传统教育和现代教育在当代景颇族社会中相互影响;在新的历史时期景颇族传统教育发展面临困境。
3、这一事实反映了景颇族迁移到云南西部山区后,主要种植旱谷、玉米等作物,后来才向居住在坝区的傣族、汉族学习了耕种水田的技术。
4、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位于云南西部,这里是贝叶经记载的“勐卯古国”,是司马迁笔下的“滇越乘象国”,是《马可波罗游记》中的金齿州。
5、原来景颇族举行婚礼,有个传统习俗。
点此查看更多关于景颇族的详细信息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