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上究竟是不是“刘备三顾茅庐”??拜托各位了 3Q

历史上究竟是不是“刘备三顾茅庐”??拜托各位了 3Q,第1张

刘备和诸葛亮这个君臣际遇,是刘备去找诸葛亮呢,还是诸葛亮主动去找刘备呢?这个问题历史上是有不同记载的,《三国志》说是刘备去找诸葛亮,用五个字做了记录,就是“凡三往,乃见”,但是《魏略》和《九州春秋》说是诸葛亮去找刘备。 按照这个《魏略》和《九州春秋》的说法,说这个事情是在建安十二年,也就是公元的207年,当时曹操已经基本上统一了北部中国,下一个要灭掉的目标就是荆州,所以荆州的形势已经非常紧急了。于是诸葛亮就北上去见刘备,因为刘备当时驻兵樊城,诸葛亮见到刘备以后,刘备不认识他,也不知道他,就把他当做一般的读书人,一般的士人,一般的人才来接待。大概当时也接待了很多这样的人,大家一起吃了个饭,吃了一个饭以后就散了,但是诸葛亮没走,刘备也没理他,也不问他有什么事,自己就拿了一个牦牛尾巴在那编起工艺品来,诸葛亮就说,将军的雄心壮志难道就是编工艺品吗?刘备手上拿着牦牛尾巴往旁边一扔,这什么话?聊以忘忧了。诸葛亮说,将军,您想一想刘镇南——刘镇南是谁?就是刘表,刘表当时的职务是镇南将军,所以简称他刘镇南——诸葛亮说请问将军,刘镇南比得上曹操吗?刘备说那比不上。诸葛亮又问,那将军您自己比得上曹操吗?刘备说那也比不上。诸葛亮说,刘镇南也比不上曹操,将军您也比不上曹操,难道你们就坐在荆州等死吗?就等着人家来宰割吗?刘备说,唉,我也发愁啊,没有办法!诸葛亮就给他出一个主意,说我们荆州现在的问题是什么呢?是北方来逃难的流民很多,而这些人都没上户口,不是我们的编户齐民,那么这一部分人的人力和财力政府就没有掌握,因此应该把这些人查清楚了,都给他们上上户口,那么该交税你交税,该出力你出力,该服兵役你要服兵役,那么荆州就强大了。 记载矛盾 这就是《魏略》和《九州春秋》的记载,那么这个记载它有一个问题,就是和《三国志》的说法相冲突。《三国志》有没有根据呢?有,根据就在诸葛亮的《出师表》。我们现在习惯上说诸葛亮有两份出师表,一份叫《前出师表》,一份叫《后出师表》,这个《后出师表》是不是诸葛亮的作品是有争议的,历史学家们有不同意见,有人认为这是伪作,但是《前出师表》是没有疑问的。那么《前出师表》诸葛亮说得很清楚,是刘备三顾茅庐,他才出山。另外裴松之编完诸葛亮的这个集子以后,有一个《上诸葛亮集表》里面也是这么记载的,所以裴松之在为《三国志》作注的时候,他把《魏略》和《九州春秋》的说法他注在注文里面了,同时他发了一个议论,他说历史上由于历史学家文件不同,就是他的信息渠道不同,他的信息来源不同,是会有不同的记载,这很正常,但是这个事情如此冲突和矛盾太奇怪了。 另一说法 关于三顾茅庐,史书《魏略》《九州春秋》和诸葛亮《出师表》里的记载大相径庭,不但如此,它还完全颠覆了人们耳熟能详的小说中的三顾茅庐。在《三国演义》里,刘备三次走进卧龙冈,拜访韬光养晦的诸葛亮,最终诸葛亮走出山林,辅佐刘备成就帝业。这一段被世代读者传唱的佳话,为什么在史书上却是另外一副样子呢?在历史的真实上,到底是诸葛亮的自我推荐还是刘备的三顾茅庐呢?这个事情为什么如此奇怪呢? 专家质疑 其实这个也不能说很奇怪,而且诸葛亮登门自荐的这个说法,虽然是非主流意见,也还是有一批历史学家支持这种说法。比方说有一位刘啸先生就曾经写过一篇文章叫做《“三顾茅庐”质疑》,他就认为“三顾”的说法靠不住,为什么呢?他认为,就刘备和诸葛亮双方而言,刘备固然需要诸葛亮,而诸葛亮更需要刘备。 因此他提出这样三点意见,第一点,就是诸葛亮这个人是一定要出山的,因为这个《三国志》里面说得很清楚:“自比管仲、乐毅”,管仲、乐毅他就是要出将入相、建功立业,要做事情的,而刘备对于他来说是最好的人选,就是作为一个老板的人选,这个道理我们在前面也已经说过了。诸葛亮不投靠曹操,不投靠孙权,甚至不就近就便为刘表服务,他就是要为自己选一个最好的老板,而刘备无疑是最好的人选,他岂肯在隆中坐等刘备“三顾”呢?那刘备不顾呢,不来找他怎么办?所以刘啸说,这等于说诸葛亮在那儿下了一个决心,你刘备不出来请我三次,我就在这个地方做一辈子农民了,这可能吗?你说他这样一个自比管仲、乐毅的人,他待在隆中干什么呢?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 第二点,刘备是需要人才,但他需要的是一群人,不是一个人;诸葛亮需要老板,他需要的不是一批老板,是一个老板。那么请大家想一想,是需要一群人的迫切呢,还是需要一个人的迫切呢?这是第二点。 第三点,刘啸先生说,以诸葛亮的智慧和当时他的社会地位,他发现刘备应该比刘备发现他要早。刘备因为很有名了,天下枭雄了,真是天下谁人不识君,谁不知道有一个刘备呢?刘备未必知道有一个诸葛亮。那么在这样的情况下,应该是诸葛亮去找刘备,何况当时形势已经非常紧急,已经到了燃眉之急的这样一个程度,他怎么可能坐在隆中还去等这个不一定有把握的三顾茅庐呢?所以刘啸先生得出一个结论来,三顾茅庐在逻辑上无法让人接受这个结论。应该说他这个分析还是有他的道理,那么这样一来就意味着我们要否定《三国志》、否定《出师表》,而这个是不可以否定的,就是《三国志》你可以否定,《出师表》否定不了,现在没有任何证据说《出师表》是伪作,《出师表》怎么说呢? “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咨臣以当世之事,由是感激,遂许先帝以驱驰。” 这说得非常清楚,“由是”“遂许”这两个词把因果关系说出来了,是因为刘备三顾茅庐,而且和他讨论了当世之事,使他产生感激之心,这才同意追随刘备,遂许嘛。所以《出师表》否定不了,那么现在问题就只有这样一个办法了,就是既不否定《出师表》,也不否定《魏略》和《九州春秋》的说法,那又是怎么回事呢?我有一个猜想,就是《魏略》和《九州春秋》所说的这个事情也是真的:诸葛亮去找了刘备,有了那一番谈话,而且刘备也采纳了他的建议,但是还是没把他当做一等一的人才,于是诸葛亮他又回去了。回去了以后,刘备不知道什么原因突然恍然大悟,这个人才是帮助我成就大业的人,我必须把他请回来,那么就去了三次,再把他请回来。先有登门自荐,后有三顾茅庐。但是这个说法我说清楚,纯粹是我的猜想,没有任何其他的佐证。 三顾茅庐是否真实 三顾茅庐,这个被世代传唱的经典故事,在史书《魏略》和《九州春秋》里却是另外一个面孔,不是刘备亲自上门邀请,而是诸葛亮的自我推荐。这多少让喜欢诸葛亮的人接受不了。如果《魏略》和《九州春秋》记载的是事实的话,那么在诸葛亮的《出师表》里,“三顾臣于草庐之中”这句话又该如何解释?难道是诸葛亮说了假话?还是《出师表》根本就不是诸葛亮所作呢?那么,历史上到底有没有发生过三顾茅庐的故事呢? 要解清这个谜呀,这里面其实还有一个问题,就是刘备从袁绍那儿跑出来,然后投奔了刘表,在荆州待了多少年呢?六年,六到七年,为什么六年工夫诸葛亮和刘备都没有见过面?这其实也是本案的一个关键,那么也有不少历史学家试图来解释这个问题,因为觉得这个事情说不过去,于是提出一种说法,说实际上刘备是找过诸葛亮的,第一次去没见着,第二次去又没见着,所以到了建安十二年,也就是他来荆州六年之后,第三次他才见着了。这个说法有点问题,你说刘备这三顾,是不是建安十年一次、建安十一年一次、建安十二年一次,一年去找他一次?好像很难说得通,平均两年找他一次,更很难说通。也有人提出说,那是因为诸葛亮不好找,住得很隐秘,这个也是不通的,他又不是我们武侠小说里写的那种躲避仇家追杀的大侠,隐姓埋名躲在一个旮旯里,你找他不着,他老早就来到了荆州,而且你要知道他是刘表的亲戚啊,他和荆州的官场,和荆州的上流社会,和荆州的士人集团是有往来的,他怎么是一个找不到的人呢?所以这些理由看来是不能成立的。 对于这个问题也有历史学家试图做出解释,比方说尹韵公先生就提出两个原因,第一个原因,他认为诸葛亮当时的知名度不够。我们去读《三国志》对诸葛亮的描述是什么呢?“每自比管仲、乐毅,时人莫之许也。”就是说诸葛亮自己自信是很强的,但是当时荆州的士人集团并不是一致认为他是一等一的人才,也有人对他不以为然。那么刘备听到别人对诸葛亮的介绍的时候,刘备会掂量一下,说这个是真呢还是假呢?他会犹豫,这么一犹豫几年就过去了。 另一方面,在诸葛亮这方面有心理障碍。因为诸葛亮给自己设计的这个目标,是到了这个集团以后他一定要是一人之下、万人之上,他要当首席谋士,要当这个集团的二号人物,而刘备和关羽、张飞的关系过于密切,食则同器,寝则同床,针插不进,水泼不进,你很难挤进去,他也要犹豫。 那么这两个说法都有道理,但是我觉得还有一个问题非常重要,就是年龄。我们要知道诸葛亮出山的时候是多少岁?26岁,刘备三顾茅庐的时候多少岁?46岁,那么将心比心,让一个46岁的身经百战的天下枭雄把一个26岁的从来没有表现过自己什么特殊能力的年轻人奉若上宾,几乎是不可能的,那么怎么可能要求刘备在他四十岁的时候到一个乡下去请出个二十岁的人来当他的总参谋长呢?所以年龄也是重要的一个原因,如果不是后来曹操那么咄咄逼人,这个事说不定还要拖下去。总而言之,刘备他做了他一生中最重要的决定,就是决定放下皇叔和长辈的架子,下乡去见一个比他小了二十多岁的没有任何头衔和功名的这么一个年轻人,所以三顾茅庐是可信的,登门自荐只能存疑。 三顾茅庐的细节 刘备三顾茅庐,他是去了三次只见了一次呢,还是去了三次见了三次?一般人读《三国志》,从这五个字里读出了信息,“凡三往,乃见”,是觉得去了三次才见到。但是我们读诸葛亮的《出师表》,读陈寿《上诸葛亮集表》,不是这个意思,“三顾臣于草庐之中”,没有说去三次才见到一次。我们再去读杜甫的诗,“三顾频繁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也没有说去三次只见到一次,而且周汝昌先生解释“频繁”二字就是多次。因此有可能是去了三次见了三次,不但去了三次见了三次,很可能还不止去了三次,这个“三”是多次的意思,因为在古书里面“三”它可以表示多的意思,一而再,再而三,不是说只有三次嘛。可能去了多次,去了一次就谈一次,按照《出师表》的说法,“咨臣以当世之事”,不停地提问题,谈一谈天下我们应该怎么办怎么办,越谈越拢,越谈越投机,越谈越契合,越谈感情越好,了解越深,刘备拍板,这就是我要找的人,诸葛亮也拍板,这就是我要找的人。因此有可能是这种情况。 那么如果我们能确定这样一些结论,那么《三国演义》的三顾茅庐那就是地地道道的演义了,而且即便是刘备去了三次才见到一次,它也是演义,因为《三国志》里只有五个字:“凡三往,乃见”,但是《三国演义》的“三顾茅庐”写得非常精彩。第一次去,先看见一批农民在一边种地一边唱歌,走过去问,这个歌是谁创作的?孔明先生,然后再一看,说孔明先生住在哪里呢?农民说就住在那个山后面,一看这个山,哎呀,气象非凡。然后兴致冲冲地去了以后,碰上一个不懂事的小孩子在那儿看门,刘备说我来拜见先生,先生早上出去了,那先生到哪儿去了?不知道,行踪不定。那先生什么时候回来呢?不知道,来去不定。碰了钉子,碰了钉子以后只好很惆怅地看了看风景,然后碰见了诸葛亮的好朋友崔州平,当时刘备大喜过望,对面来一位先生,“道貌岸然”,这个“道貌岸然”是褒义词,就像贾宝玉见了林黛玉一样,贾宝玉见了林黛玉第一句话,哎呀,天上掉下来一个神仙似的妹妹,当时刘备看了对面走过来一个神仙似的哥哥,佩服得不得了,一谈还是一个朋友,他就被打动了。 到了第二回来了以后,先是见到他的两个朋友,一个是石韬石广元,白面长须,第二个朋友孟见孟公威,清奇古貌,坐在酒店里面唱歌,刘备就去谈。谈完以后再到庄上去,见到一个少年抱膝拥炉而歌,好像搞“超级男声”似的,又唱歌,又上去行礼,一问是诸葛亮他弟弟。然后再出来一老头,也是风度翩翩,世外高人的那个感觉,一问是他岳父。这么折腾了两回以后,刘备都已经佩服得五体投地了,说这个诸葛亮他住在这个地方,他把那个农民弄得跟大学生似的,一边劳动,一边唱歌,他的这些朋友,他的弟弟,他的岳父,一个个都不得了的高人,那他还得了吗! 所以到了第三次,刘备再去的时候,首先是择吉斋戒,沐浴更衣,态度就变了,很端正。然后走到卧龙岗的时候,下马步行,再走到草堂跟前,拱立阶下。说先生在午睡,不要打扰,不要打扰,刘备就在这儿等,一等再等。这个时候的刘备他已经不像一个上门招聘的大老板,像一个上门求婚的痴情人,他这个痴情和《西厢记》里面的张生有得一比。大家都听李昌集老师讲过《西厢记》,这张生和崔莺莺一见钟情,他想通过红娘去传递一些信息,他见到红娘是怎么说的呢?小生姓张名珙,字君瑞,本贯西洛人也,年方二十三岁,并不曾婚娶,红娘说什么,谁问你那么多了。那么刘备见到了诸葛亮看门的小孩子怎么说的呢,汉左将军宜城亭侯领豫州牧皇叔刘备特来拜见先生,把他所有头衔都说出来,那小孩怎么说呢,我记不住那么多。 这两个情节真是好有一比,实际上确实是这样,如果说戏剧中的崔莺莺是待字闺中,那么小说中的诸葛亮就是待价隆中,他们都在等,等自己最中意的人。我们知道在那样一个时代,君臣关系是有点像夫妻关系的,讲究什么呢?从一而终,在当时一个道德品德高尚的人,一旦选中了一个君主、一个老板,他会是很自律地要求自己从一而终的,是不能变节的。当然在那个时代变节的人也很多,改换门庭的人也很多,也不能认为就不道德,但是特别严格自律的人他是不变的,诸葛亮在道德上对自己要求是很高的,所也他是不能变的,所以他必须选准。那么这里面就有一个问题,对方一定要有诚意,因为小说中的诸葛亮也好,戏剧中的崔莺莺也好,都是心气很高的人,绝不肯随便地以身相许,他一定要考验对方,他一定要摆足了架子,吊足了胃口,确确实实证明对方是诚心诚意,他才肯答应。 所以说《三国演义》这段描写是精彩的,很精彩,非常精彩,可惜是假的。但是虽然三顾茅庐是虚构的,仍然有意义,意义在哪儿呢?我们现在可以把它看做古代版的营销学教材,我们现在用现代视角看看这个事件就很有意思了,在这个事件中,刘备好比一家投资公司的大老板,他决定进行投资,要买断某一个人才,诸葛亮呢,就像一个准备应聘行政执行官的这个一个职业经理人,他们双方都有一个互相试探、了解的需要和过程,所以他这一套东西用现代的眼光一看就觉得整个的这些什么唱歌的农民,不懂事的童子啊,稀奇古怪的朋友全是托儿。这当然是我们今天站在现代视角回过头看这个问题得出的结论,甚至我也可以坦率地承认我这个推测是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纯粹是我的个人意见,不是历史意见,也不是时代意见,也不是罗贯中的意见。 刘备三顾茅庐的目的 刘备三顾茅庐是蜀汉历史上一件重要事情。刘备为何要请诸葛亮出山?可以有以下两种解释。 第一种:延揽人才,诸葛亮未出山之前,刘备手中的人均属中等人才,想要定国安邦,必须要有一个像诸葛亮这样的人才,当时不是有这样一句话:“卧龙,凤雏得一可得天下。”再加上徐庶的推荐,刘备找诸葛亮是必然的,他为了实现自己的抱负,当然要找诸葛亮这样的人才。这也是普遍接受的一种说法。 第二种:利用诸葛亮在荆襄地区的社会关系,刘备三次枉驾以见孔明,真正的目的是为了诸葛亮的势力和影响,诸葛亮根本不是布衣,相反,他与荆州三方面势力都有密切关系。一是,以庞德公为首的荆襄地方豪强势力;二是,通过黄承彦与荆州蔡氏集团发生了潜在关系;三是,成为刘琦的入幕之宾,获得了刘表长子的信任。正是由于他的广泛、复杂的社会关系,所以刘备才找到他,刘备三顾茅庐后,结果怎么样呢?史书上说:“荆楚群士从之如云”这难道和诸葛亮的社会影响力没有关系吗?这就是刘备利用他得到的好处的。 三顾茅庐中的疑点 “三”古汉语中可以解释为“多”的意思, 所以刘备并不一定只请了三次,可能请了很多次,并且和诸葛亮谈了很多次,最后把他们谈话的内容概括为《隆中对》。 公元207年,被曹操打败后的刘备屯兵樊城,势单力孤,一心想兴复汉室的刘备求贤若渴,然而这治国安邦的良才在哪里呢?谁又能堪此重任呢? 这时谋士徐庶向刘备推荐了一个人, 他就是在南阳躬耕隐居十年之久的诸葛亮。那么刘备会作出怎样的选择呢? 《汉魏六朝百三名家 · 诸葛丞相集》中《前出师表》内记载,“先帝不以臣卑鄙,三顾臣于草庐之中”,这便是三顾茅庐的来历。而南北朝时期著名史学家裴松之在批注《三国志》时却引用了一段史料,说当时的诸葛亮是北上樊城自荐于刘备。那么究竟是刘备三顾茅庐请诸葛亮出山?还是诸葛亮北上樊城自荐于刘备呢?三顾茅庐在历史上真有其事吗? 后来裴松之在对这段史料进行评价时说,“非亮先诣备,明矣” 一心求贤的刘备亲自前往南阳卧龙岗请诸葛亮出山,但是在草庐之中刘备却并未见到诸葛亮,他便留下一封书信说明来意,以图来日再见。然而当刘备第二次来的时候仍然没有见到诸葛亮。诸葛亮是一个从小就有远大抱负的人,对于刘皇叔的到来他应该明白这是一个难得的机会。可是为什么第二次他又不在呢?是巧合还是另有打算? 当刘备第三次来到草庐的时候,诸葛亮的确是在家中,然而事情在小说家罗贯中的笔下又有了戏剧性的变化。 那么在罗贯中的笔下,三顾茅庐的故事是不是被夸大了?它究竟符不符合当时的实际呢? 罗贯中笔下三顾茅庐的故事,也是诸葛亮从一个历史人物到文学形象的一次转变。也正是从这个时候呼风唤雨、神机妙算的诸葛亮的形象从此深入民心。

请耐心看完就明白了

易中天:

上一集我们留下了一个问题,就是刘备和诸葛亮这个君臣际遇,是刘备去找诸葛亮呢,还是诸葛亮主动去找刘备呢?这个问题历史上是有不同记载的,《三国志》说是刘备去找诸葛亮,用五个字做了记录,就是“凡三往,乃见”,但是《魏略》和《九州春秋》说是诸葛亮去找刘备。

按照这个《魏略》和《九州春秋》的说法,说这个事情是在建安十二年,也就是公元的207年,当时曹操已经基本上统一了北部中国,下一个要灭掉的目标就是荆州,所以荆州的形势已经非常紧急了。于是诸葛亮就北上去见刘备,因为刘备当时驻兵樊城,诸葛亮见到刘备以后,刘备不认识他,也不知道他,就把他当做一般的读书人,一般的士人,一般的人才来接待。大概当时也接待了很多这样的人,大家一起吃了个饭,吃了一个饭以后就散了,但是诸葛亮没走,刘备也没理他,也不问他有什么事,自己就拿了一个牦牛尾巴在那编起工艺品来,诸葛亮就说,将军的雄心壮志难道就是编工艺品吗?刘备手上拿着牦牛尾巴往旁边一扔,这什么话?聊以忘忧了。诸葛亮说,将军,您想一想刘镇南——刘镇南是谁?就是刘表,刘表当时的职务是镇南将军,所以简称他刘镇南——诸葛亮说请问将军,刘镇南比得上曹操吗?刘备说那比不上。诸葛亮又问,那将军您自己比得上曹操吗?刘备说那也比不上。诸葛亮说,刘镇南也比不上曹操,将军您也比不上曹操,难道你们就坐在荆州等死吗?就等着人家来宰割吗?刘备说,唉,我也发愁啊,没有办法!诸葛亮就给他出一个主意,说我们荆州现在的问题是什么呢?是北方来逃难的流民很多,而这些人都没上户口,不是我们的编户齐民,那么这一部分人的人力和财力政府就没有掌握,因此应该把这些人查清楚了,都给他们上上户口,那么该交税你交税,该出力你出力,该服兵役你要服兵役,那么荆州就强大了。

这就是《魏略》和《九州春秋》的记载,那么这个记载它有一个问题,就是和《三国志》的说法相冲突。《三国志》有没有根据呢?有,根据就在诸葛亮的《出师表》。我们现在习惯上说诸葛亮有两份出师表,一份叫《前出师表》,一份叫《后出师表》,这个《后出师表》是不是诸葛亮的作品是有争议的,历史学家们有不同意见,有人认为这是伪作,但是《前出师表》是没有疑问的。那么《前出师表》诸葛亮说得很清楚,是刘备三顾茅庐,他才出山。另外裴松之编完诸葛亮的这个集子以后,有一个《上诸葛亮集表》里面也是这么记载的,所以裴松之在为《三国志》作注的时候,他把《魏略》和《九州春秋》的说法他注在注文里面了,同时他发了一个议论,他说历史上由于历史学家文件不同,就是他的信息渠道不同,他的信息来源不同,是会有不同的记载,这很正常,但是这个事情如此冲突和矛盾太奇怪了。

* 关于三顾茅庐,史书《魏略》《九州春秋》和诸葛亮《出师表》里的记载大相径庭,不但如此,它还完全颠覆了人们耳熟能详的小说中的三顾茅庐。在《三国演义》里,刘备三次走进卧龙冈,拜访韬光养晦的诸葛亮,最终诸葛亮走出山林,辅佐刘备成就帝业。这一段被世代读者传唱的佳话,为什么在史书上却是另外一副样子呢?在历史的真实上,到底是诸葛亮的自我推荐还是刘备的三顾茅庐呢?这个事情为什么如此奇怪呢?

其实这个也不能说很奇怪,而且诸葛亮登门自荐的这个说法,虽然是非主流意见,也还是有一批历史学家支持这种说法。比方说有一位刘啸先生就曾经写过一篇文章叫做《“三顾茅庐”质疑》,他就认为“三顾”的说法靠不住,为什么呢?他认为,就刘备和诸葛亮双方而言,刘备固然需要诸葛亮,而诸葛亮更需要刘备。

因此他提出这样三点意见,第一点,就是诸葛亮这个人是一定要出山的,因为这个《三国志》里面说得很清楚:“自比管仲、乐毅”,管仲、乐毅他就是要出将入相、建功立业,要做事情的,而刘备对于他来说是最好的人选,就是作为一个老板的人选,这个道理我们在前面也已经说过了。诸葛亮不投靠曹操,不投靠孙权,甚至不就近就便为刘表服务,他就是要为自己选一个最好的老板,而刘备无疑是最好的人选,他岂肯在隆中坐等刘备“三顾”呢?那刘备不顾呢,不来找他怎么办?所以刘啸说,这等于说诸葛亮在那儿下了一个决心,你刘备不出来请我三次,我就在这个地方做一辈子农民了,这可能吗?你说他这样一个自比管仲、乐毅的人,他待在隆中干什么呢?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

第二点,刘备是需要人才,但他需要的是一群人,不是一个人;诸葛亮需要老板,他需要的不是一批老板,是一个老板。那么请大家想一想,是需要一群人的迫切呢,还是需要一个人的迫切呢?这是第二点。

第三点,刘啸先生说,以诸葛亮的智慧和当时他的社会地位,他发现刘备应该比刘备发现他要早。刘备因为很有名了,天下枭雄了,真是天下谁人不识君,谁不知道有一个刘备呢?刘备未必知道有一个诸葛亮。那么在这样的情况下,应该是诸葛亮去找刘备,何况当时形势已经非常紧急,已经到了燃眉之急的这样一个程度,他怎么可能坐在隆中还去等这个不一定有把握的三顾茅庐呢?所以刘啸先生得出一个结论来,三顾茅庐在逻辑上无法让人接受这个结论。应该说他这个分析还是有他的道理,那么这样一来就意味着我们要否定《三国志》、否定《出师表》,而这个是不可以否定的,就是《三国志》你可以否定,《出师表》否定不了,现在没有任何证据说《出师表》是伪作,《出师表》怎么说呢?

“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咨臣以当世之事,由是感激,遂许先帝以驱驰。”

这说得非常清楚,“由是”“遂许”这两个词把因果关系说出来了,是因为刘备三顾茅庐,而且和他讨论了当世之事,使他产生感激之心,这才同意追随刘备,遂许嘛。所以《出师表》否定不了,那么现在问题就只有这样一个办法了,就是既不否定《出师表》,也不否定《魏略》和《九州春秋》的说法,那又是怎么回事呢?我有一个猜想,就是《魏略》和《九州春秋》所说的这个事情也是真的:诸葛亮去找了刘备,有了那一番谈话,而且刘备也采纳了他的建议,但是还是没把他当做一等一的人才,于是诸葛亮他又回去了。回去了以后,刘备不知道什么原因突然恍然大悟,这个人才是帮助我成就大业的人,我必须把他请回来,那么就去了三次,再把他请回来。先有登门自荐,后有三顾茅庐。但是这个说法我说清楚,纯粹是我的猜想,没有任何其他的佐证。

* 三顾茅庐,这个被世代传唱的经典故事,在史书《魏略》和《九州春秋》里却是另外一个面孔,不是刘备亲自上门邀请,而是诸葛亮的自我推荐。这多少让喜欢诸葛亮的人接受不了。如果《魏略》和《九州春秋》记载的是事实的话,那么在诸葛亮的《出师表》里,“三顾臣于草庐之中”这句话又该如何解释?难道是诸葛亮说了假话?还是《出师表》根本就不是诸葛亮所作呢?那么,历史上到底有没有发生过三顾茅庐的故事呢?

要解清这个谜呀,这里面其实还有一个问题,就是刘备从袁绍那儿跑出来,然后投奔了刘表,在荆州待了多少年呢?六年,六到七年,为什么六年工夫诸葛亮和刘备都没有见过面?这其实也是本案的一个关键,那么也有不少历史学家试图来解释这个问题,因为觉得这个事情说不过去,于是提出一种说法,说实际上刘备是找过诸葛亮的,第一次去没见着,第二次去又没见着,所以到了建安十二年,也就是他来荆州六年之后,第三次他才见着了。这个说法有点问题,你说刘备这三顾,是不是建安十年一次、建安十一年一次、建安十二年一次,一年去找他一次?好像很难说得通,平均两年找他一次,更很难说通。也有人提出说,那是因为诸葛亮不好找,住得很隐秘,这个也是不通的,他又不是我们武侠小说里写的那种躲避仇家追杀的大侠,隐姓埋名躲在一个旮旯里,你找他不着,他老早就来到了荆州,而且你要知道他是刘表的亲戚啊,他和荆州的官场,和荆州的上流社会,和荆州的士人集团是有往来的,他怎么是一个找不到的人呢?所以这些理由看来是不能成立的。

对于这个问题也有历史学家试图做出解释,比方说尹韵公先生就提出两个原因,第一个原因,他认为诸葛亮当时的知名度不够。我们去读《三国志》对诸葛亮的描述是什么呢?“每自比管仲、乐毅,时人莫之许也。”就是说诸葛亮自己自信是很强的,但是当时荆州的士人集团并不是一致认为他是一等一的人才,也有人对他不以为然。那么刘备听到别人对诸葛亮的介绍的时候,刘备会掂量一下,说这个是真呢还是假呢?他会犹豫,这么一犹豫几年就过去了。

另一方面,在诸葛亮这方面有心理障碍。因为诸葛亮给自己设计的这个目标,是到了这个集团以后他一定要是一人之下、万人之上,他要当首席谋士,要当这个集团的二号人物,而刘备和关羽、张飞的关系过于密切,食则同器,寝则同床,针插不进,水泼不进,你很难挤进去,他也要犹豫。

那么这两个说法都有道理,但是我觉得还有一个问题非常重要,就是年龄。我们要知道诸葛亮出山的时候是多少岁?26岁,刘备三顾茅庐的时候多少岁?46岁,那么将心比心,让一个46岁的身经百战的天下枭雄把一个26岁的从来没有表现过自己什么特殊能力的年轻人奉若上宾,几乎是不可能的,那么怎么可能要求刘备在他四十岁的时候到一个乡下去请出个二十岁的人来当他的总参谋长呢?所以年龄也是重要的一个原因,如果不是后来曹操那么咄咄逼人,这个事说不定还要拖下去。总而言之,刘备他做了他一生中最重要的决定,就是决定放下皇叔和长辈的架子,下乡去见一个比他小了二十多岁的没有任何头衔和功名的这么一个年轻人,所以三顾茅庐是可信的,登门自荐只能存疑。

* 根据易中天先生的分析,从《三国志》的记载来看,刘备三顾茅庐的故事还是可信的。诸葛亮在当时的确小有名气,他的出山代表了一部分人的愿望,因此在一定程度上,刘备对诸葛亮的认识,以司马徽和徐庶为代表的荆州士人集团起了推动作用,这也促成了后来的三顾茅庐。那么,三顾茅庐的真实过程是怎样的呢?它是不是真如小说中所说的那样呢?

刘备三顾茅庐,他是去了三次只见了一次呢,还是去了三次见了三次?一般人读《三国志》,从这五个字里读出了信息,“凡三往,乃见”,是觉得去了三次才见到。但是我们读诸葛亮的《出师表》,读陈寿《上诸葛亮集表》,不是这个意思,“三顾臣于草庐之中”,没有说去三次才见到一次。我们再去读杜甫的诗,“三顾频繁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也没有说去三次只见到一次,而且周汝昌先生解释“频繁”二字就是多次。因此有可能是去了三次见了三次,不但去了三次见了三次,很可能还不止去了三次,这个“三”是多次的意思,因为在古书里面“三”它可以表示多的意思,一而再,再而三,不是说只有三次嘛。可能去了多次,去了一次就谈一次,按照《出师表》的说法,“咨臣以当世之事”,不停地提问题,谈一谈天下我们应该怎么办怎么办,越谈越拢,越谈越投机,越谈越契合,越谈感情越好,了解越深,刘备拍板,这就是我要找的人,诸葛亮也拍板,这就是我要找的人。因此有可能是这种情况。

那么如果我们能确定这样一些结论,那么《三国演义》的三顾茅庐那就是地地道道的演义了,而且即便是刘备去了三次才见到一次,它也是演义,因为《三国志》里只有五个字:“凡三往,乃见”,但是《三国演义》的“三顾茅庐”写得非常精彩。第一次去,先看见一批农民在一边种地一边唱歌,走过去问,这个歌是谁创作的?孔明先生,然后再一看,说孔明先生住在哪里呢?农民说就住在那个山后面,一看这个山,哎呀,气象非凡。然后兴致冲冲地去了以后,碰上一个不懂事的小孩子在那儿看门,刘备说我来拜见先生,先生早上出去了,那先生到哪儿去了?不知道,行踪不定。那先生什么时候回来呢?不知道,来去不定。碰了钉子,碰了钉子以后只好很惆怅地看了看风景,然后碰见了诸葛亮的好朋友崔州平,当时刘备大喜过望,对面来一位先生,“道貌岸然”,这个“道貌岸然”是褒义词,就像贾宝玉见了林黛玉一样,贾宝玉见了林黛玉第一句话,哎呀,天上掉下来一个神仙似的妹妹,当时刘备看了对面走过来一个神仙似的哥哥,佩服得不得了,一谈还是一个朋友,他就被打动了。

到了第二回来了以后,先是见到他的两个朋友,一个是石韬石广元,白面长须,第二个朋友孟见孟公威,清奇古貌,坐在酒店里面唱歌,刘备就去谈。谈完以后再到庄上去,见到一个少年抱膝拥炉而歌,好像搞“超级男声”似的,又唱歌,又上去行礼,一问是诸葛亮他弟弟。然后再出来一老头,也是风度翩翩,世外高人的那个感觉,一问是他岳父。这么折腾了两回以后,刘备都已经佩服得五体投地了,说这个诸葛亮他住在这个地方,他把那个农民弄得跟大学生似的,一边劳动,一边唱歌,他的这些朋友,他的弟弟,他的岳父,一个个都不得了的高人,那他还得了吗!

所以到了第三次,刘备再去的时候,首先是择吉斋戒,沐浴更衣,态度就变了,很端正。然后走到卧龙岗的时候,下马步行,再走到草堂跟前,拱立阶下。说先生在午睡,不要打扰,不要打扰,刘备就在这儿等,一等再等。这个时候的刘备他已经不像一个上门招聘的大老板,像一个上门求婚的痴情人,他这个痴情和《西厢记》里面的张生有得一比。大家都听李昌集老师讲过《西厢记》,这张生和崔莺莺一见钟情,他想通过红娘去传递一些信息,他见到红娘是怎么说的呢?小生姓张名珙,字君瑞,本贯西洛人也,年方二十三岁,并不曾婚娶,红娘说什么,谁问你那么多了。那么刘备见到了诸葛亮看门的小孩子怎么说的呢,汉左将军宜城亭侯领豫州牧皇叔刘备特来拜见先生,把他所有头衔都说出来,那小孩怎么说呢,我记不住那么多。

这两个情节真是好有一比,实际上确实是这样,如果说戏剧中的崔莺莺是待字闺中,那么小说中的诸葛亮就是待价隆中,他们都在等,等自己最中意的人。我们知道在那样一个时代,君臣关系是有点像夫妻关系的,讲究什么呢?从一而终,在当时一个道德品德高尚的人,一旦选中了一个君主、一个老板,他会是很自律地要求自己从一而终的,是不能变节的。当然在那个时代变节的人也很多,改换门庭的人也很多,也不能认为就不道德,但是特别严格自律的人他是不变的,诸葛亮在道德上对自己要求是很高的,所也他是不能变的,所以他必须选准。那么这里面就有一个问题,对方一定要有诚意,因为小说中的诸葛亮也好,戏剧中的崔莺莺也好,都是心气很高的人,绝不肯随便地以身相许,他一定要考验对方,他一定要摆足了架子,吊足了胃口,确确实实证明对方是诚心诚意,他才肯答应。

所以说《三国演义》这段描写是精彩的,很精彩,非常精彩,可惜是假的。但是虽然三顾茅庐是虚构的,仍然有意义,意义在哪儿呢?我们现在可以把它看做古代版的营销学教材,我们现在用现代视角看看这个事件就很有意思了,在这个事件中,刘备好比一家投资公司的大老板,他决定进行投资,要买断某一个人才,诸葛亮呢,就像一个准备应聘行政执行官的这个一个职业经理人,他们双方都有一个互相试探、了解的需要和过程,所以他这一套东西用现代的眼光一看就觉得整个的这些什么唱歌的农民,不懂事的童子啊,稀奇古怪的朋友全是托儿。这当然是我们今天站在现代视角回过头看这个问题得出的结论,甚至我也可以坦率地承认我这个推测是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纯粹是我的个人意见,不是历史意见,也不是时代意见,也不是罗贯中的意见。

那么罗贯中的意见是什么呢?也就是说罗贯中为什么要这样写呢?我猜,两个原因,第一原因是好看,小说一定要好看。我对小说有个定义,有人问我说小说是什么?我的定义是,就是可以躺在床上看的东西,小说不好看就失去了“小说”的本来意义,而罗贯中《三国演义》写的这个三顾茅庐,你不管是真是假,好看,这是没有问题的,确实好看,这是他小说家、文学家他的需要。

第二个原因,与罗贯中本人可能有关系。罗贯中是元末明初人,参加过张士诚的农民起义,当过张士诚的幕僚,史书上说罗贯中这个人有志图王,什么意思呢?就是他也是一个想出来辅佐一个人成就帝王之业的,只不过在后来的斗争中是朱元璋胜利了,他没有能够实现自己的理想,和诸葛亮一样是出师未捷,不过他身没死就是了,罗贯中没死,但是这种失落感、寂寞感是一样的,所以他在塑造诸葛亮这个人物形象的时候,难免寄托自己的一些想法。何况诸葛亮这个人确实是中国古代读书人的一个榜样,中国古代读书人差不多都是有诸葛亮情结的,就是自觉不自觉地就把自个比做诸葛亮了。

但是我们有一个问题,就是中国古代作为文化人精神偶像的很多啊,文天祥他也是精神偶像,岳飞也是精神偶像,还有很多这样的人,为什么惟独诸葛亮在中国读书人、文化人、知识分子,在人民群众当中他那个地位那么崇高呢?很重要的一个原因就是三顾茅庐,就是其他的不管岳飞、文天祥也好都不是皇上三请四请请出来的,就诸葛亮一个人请了三回。而中国古代的读书人他有一个矛盾心理,就是一方面他很想出来做事情,所谓学成文武艺,贷与帝王家,他这一肚子满腹的经纶,一肚子的学问,一身的本事,他有一个地方使啊,他要使用出来,他只有找一个好老板,因为他自己做不了老板;但是另一个方面他又清高,他的心理又很脆弱,他受不得打击,受不了冷遇,不愿意自己腆着脸找上门去让人家踢出来,最好是所有的老板所有的皇帝都是恭恭敬敬上门去请他出来,而这样的例子只有这一个。那么罗贯中作为这样的一个读书人,这样一个文化人,他摆出这个事情他能不大做文章吗?他肯定要大写特写,这个我猜测可能就是《三国演义》这个“三顾茅庐”它背后的这样一种心理。

那么不管怎么说,“三顾茅庐”是中国历史上一件非常有意义的事情,其实在我看来,是刘备先找诸葛亮,还是诸葛亮先找刘备,是见了三次谈了三次,还是去了三次谈了一次,都不是很重要,重要的是他们谈了什么。如果说他们真的是谈了三次,我们就无法知道它的全部内容,我们只知道一个结论性的意见,那就是隆中对,在“隆中对”里面诸葛亮的政治天才表现得淋漓尽致,“隆中对”也成为中国古代一篇有名的对策。但是很少有人知道在七年以前,也就是建安五年的时候,还有一个人向孙权提出了类似的建议,这个人也和诸葛亮一样主张“先三分、后一统

根据易中天先生的分析,从《三国志》的记载来看,刘备三顾茅庐的故事还是可信的。诸葛亮在当时的确小有名气,他的出山代表了一部分人的愿望,因此在一定程度上,刘备对诸葛亮的认识,以司马徽和徐庶为代表的荆州士人集团起了推动作用,这也促成了后来的三顾茅庐。那么,三顾茅庐的真实过程是怎样的呢?它是不是真如小说中所说的那样呢?

刘备三顾茅庐,他是去了三次只见了一次呢,还是去了三次见了三次?一般人读《三国志》,从这五个字里读出了信息,“凡三往,乃见”,是觉得去了三次才见到。但是我们读诸葛亮的《出师表》,读陈寿《上诸葛亮集表》,不是这个意思,“三顾臣于草庐之中”,没有说去三次才见到一次。我们再去读杜甫的诗,“三顾频繁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也没有说去三次只见到一次,而且周汝昌先生解释“频繁”二字就是多次。因此有可能是去了三次见了三次,不但去了三次见了三次,很可能还不止去了三次,这个“三”是多次的意思,因为在古书里面“三”它可以表示多的意思,一而再,再而三,不是说只有三次嘛。可能去了多次,去了一次就谈一次,按照《出师表》的说法,“咨臣以当世之事”,不停地提问题,谈一谈天下我们应该怎么办怎么办,越谈越拢,越谈越投机,越谈越契合,越谈感情越好,了解越深,刘备拍板,这就是我要找的人,诸葛亮也拍板,这就是我要找的人。因此有可能是这种情况。

那么如果我们能确定这样一些结论,那么《三国演义》的三顾茅庐那就是地地道道的演义了,而且即便是刘备去了三次才见到一次,它也是演义,因为《三国志》里只有五个字:“凡三往,乃见”,但是《三国演义》的“三顾茅庐”写得非常精彩。第一次去,先看见一批农民在一边种地一边唱歌,走过去问,这个歌是谁创作的?孔明先生,然后再一看,说孔明先生住在哪里呢?农民说就住在那个山后面,一看这个山,哎呀,气象非凡。然后兴致冲冲地去了以后,碰上一个不懂事的小孩子在那儿看门,刘备说我来拜见先生,先生早上出去了,那先生到哪儿去了?不知道,行踪不定。那先生什么时候回来呢?不知道,来去不定。碰了钉子,碰了钉子以后只好很惆怅地看了看风景,然后碰见了诸葛亮的好朋友崔州平,当时刘备大喜过望,对面来一位先生,“道貌岸然”,这个“道貌岸然”是褒义词,就像贾宝玉见了林黛玉一样,贾宝玉见了林黛玉第一句话,哎呀,天上掉下来一个神仙似的妹妹,当时刘备看了对面走过来一个神仙似的哥哥,佩服得不得了,一谈还是一个朋友,他就被打动了。

到了第二回来了以后,先是见到他的两个朋友,一个是石韬石广元,白面长须,第二个朋友孟见孟公威,清奇古貌,坐在酒店里面唱歌,刘备就去谈。谈完以后再到庄上去,见到一个少年抱膝拥炉而歌,好像搞“超级男声”似的,又唱歌,又上去行礼,一问是诸葛亮他弟弟。然后再出来一老头,也是风度翩翩,世外高人的那个感觉,一问是他岳父。这么折腾了两回以后,刘备都已经佩服得五体投地了,说这个诸葛亮他住在这个地方,他把那个农民弄得跟大学生似的,一边劳动,一边唱歌,他的这些朋友,他的弟弟,他的岳父,一个个都不得了的高人,那他还得了吗!

所以到了第三次,刘备再去的时候,首先是择吉斋戒,沐浴更衣,态度就变了,很端正。然后走到卧龙岗的时候,下马步行,再走到草堂跟前,拱立阶下。说先生在午睡,不要打扰,不要打扰,刘备就在这儿等,一等再等。这个时候的刘备他已经不像一个上门招聘的大老板,像一个上门求婚的痴情人,他这个痴情和《西厢记》里面的张生有得一比。大家都听李昌集老师讲过《西厢记》,这张生和崔莺莺一见钟情,他想通过红娘去传递一些信息,他见到红娘是怎么说的呢?小生姓张名珙,字君瑞,本贯西洛人也,年方二十三岁,并不曾婚娶,红娘说什么,谁问你那么多了。那么刘备见到了诸葛亮看门的小孩子怎么说的呢,汉左将军宜城亭侯领豫州牧皇叔刘备特来拜见先生,把他所有头衔都说出来,那小孩怎么说呢,我记不住那么多。

这两个情节真是好有一比,实际上确实是这样,如果说戏剧中的崔莺莺是待字闺中,那么小说中的诸葛亮就是待价隆中,他们都在等,等自己最中意的人。我们知道在那样一个时代,君臣关系是有点像夫妻关系的,讲究什么呢?从一而终,在当时一个道德品德高尚的人,一旦选中了一个君主、一个老板,他会是很自律地要求自己从一而终的,是不能变节的。当然在那个时代变节的人也很多,改换门庭的人也很多,也不能认为就不道德,但是特别严格自律的人他是不变的,诸葛亮在道德上对自己要求是很高的,所也他是不能变的,所以他必须选准。那么这里面就有一个问题,对方一定要有诚意,因为小说中的诸葛亮也好,戏剧中的崔莺莺也好,都是心气很高的人,绝不肯随便地以身相许,他一定要考验对方,他一定要摆足了架子,吊足了胃口,确确实实证明对方是诚心诚意,他才肯答应。

所以说《三国演义》这段描写是精彩的,很精彩,非常精彩,可惜是假的。但是虽然三顾茅庐是虚构的,仍然有意义,意义在哪儿呢?我们现在可以把它看做古代版的营销学教材,我们现在用现代视角看看这个事件就很有意思了,在这个事件中,刘备好比一家投资公司的大老板,他决定进行投资,要买断某一个人才,诸葛亮呢,就像一个准备应聘行政执行官的这个一个职业经理人,他们双方都有一个互相试探、了解的需要和过程,所以他这一套东西用现代的眼光一看就觉得整个的这些什么唱歌的农民,不懂事的童子啊,稀奇古怪的朋友全是托儿。这当然是我们今天站在现代视角回过头看这个问题得出的结论,甚至我也可以坦率地承认我这个推测是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纯粹是我的个人意见,不是历史意见,也不是时代意见,也不是罗贯中的意见。

那么罗贯中的意见是什么呢?也就是说罗贯中为什么要这样写呢?我猜,两个原因,第一原因是好看,小说一定要好看。我对小说有个定义,有人问我说小说是什么?我的定义是,就是可以躺在床上看的东西,小说不好看就失去了“小说”的本来意义,而罗贯中《三国演义》写的这个三顾茅庐,你不管是真是假,好看,这是没有问题的,确实好看,这是他小说家、文学家他的需要。

第二个原因,与罗贯中本人可能有关系。罗贯中是元末明初人,参加过张士诚的农民起义,当过张士诚的幕僚,史书上说罗贯中这个人有志图王,什么意思呢?就是他也是一个想出来辅佐一个人成就帝王之业的,只不过在后来的斗争中是朱元璋胜利了,他没有能够实现自己的理想,和诸葛亮一样是出师未捷,不过他身没死就是了,罗贯中没死,但是这种失落感、寂寞感是一样的,所以他在塑造诸葛亮这个人物形象的时候,难免寄托自己的一些想法。何况诸葛亮这个人确实是中国古代读书人的一个榜样,中国古代读书人差不多都是有诸葛亮情结的,就是自觉不自觉地就把自个比做诸葛亮了。

但是我们有一个问题,就是中国古代作为文化人精神偶像的很多啊,文天祥他也是精神偶像,岳飞也是精神偶像,还有很多这样的人,为什么惟独诸葛亮在中国读书人、文化人、知识分子,在人民群众当中他那个地位那么崇高呢?很重要的一个原因就是三顾茅庐,就是其他的不管岳飞、文天祥也好都不是皇上三请四请请出来的,就诸葛亮一个人请了三回。而中国古代的读书人他有一个矛盾心理,就是一方面他很想出来做事情,所谓学成文武艺,贷与帝王家,他这一肚子满腹的经纶,一肚子的学问,一身的本事,他有一个地方使啊,他要使用出来,他只有找一个好老板,因为他自己做不了老板;但是另一个方面他又清高,他的心理又很脆弱,他受不得打击,受不了冷遇,不愿意自己腆着脸找上门去让人家踢出来,最好是所有的老板所有的皇帝都是恭恭敬敬上门去请他出来,而这样的例子只有这一个。那么罗贯中作为这样的一个读书人,这样一个文化人,他摆出这个事情他能不大做文章吗?他肯定要大写特写,这个我猜测可能就是《三国演义》这个“三顾茅庐”它背后的这样一种心理。

那么不管怎么说,“三顾茅庐”是中国历史上一件非常有意义的事情,其实在我看来,是刘备先找诸葛亮,还是诸葛亮先找刘备,是见了三次谈了三次,还是去了三次谈了一次,都不是很重要,重要的是他们谈了什么。

摘自百度网友,谢谢。

  《战争与和平》

  如果说当我手捧《战争与和平》这本书时,是怀着崇敬的心情的话,那么,当我读完《战争与和平》这本书时,我的心却久久不能平静。因为,在此之前,关于俄罗斯大作家列夫?托尔斯泰的《战争与和平》,我已经听说不少,今天,当我完整地学习了《战争与和平》这部小说后,对小说及其作者有了更深的认识。

  俄罗斯作家列夫?托尔斯泰是世界上几乎无人能与之媲美的伟大作家。他的文学创作,不仅数量众多,而且体裁丰富,被誉为19世纪俄罗斯社会生活的百科全书,象一面镜子真实地反映了那个时期俄罗斯社会生活的一切矛盾和巨大的社会变动。

  《战争与和平》以保尔康斯基、别祖霍夫、罗斯托夫、华西里四大贵族家庭在战争与和平年代里的生活为情节线索,生动地展现了1805年至1820年间,俄奥联军同法军在奥斯特里茨的会战、法军入侵俄国、莫斯科大火、拿破仑军队溃退等一系列重大历史事件,表现了战士们的爱国主义和英雄主义精神,歌颂了俄国人同仇敌忾精神和人民力量的伟大胜利。场面壮观,结构清晰,具有强烈时代感。

  体会最深的是,这部小说人物形象非常鲜明、富有个性。如安得烈性格内向,意志坚定,有较强的社会活动能力;彼埃尔心直口快,易动感情,缺少实际活动能力,更侧重于道德理想的追求;女主人公娜塔莎则是个情感丰富,生机勃勃,热爱大自然,接近人民,具有民族气质的女人。他们在保卫祖国的战争中得到了锻炼和成长,这几个主要人物形象都具有较高的认识价值和审美价值。而以库拉金为代表的宫廷贵族的贪婪、虚伪和堕落的个性,也被赤裸裸地刻画出来,并进行了无情的鞭笞。

  我觉得,《战争与和平》这样的小说,对我来说,虽然有点深奥而新鲜,但通过这次学习,我对这样的世界名著有了初步的认识和学习欲望。

  《复活》读后感

  写于19世纪末的长篇小说<<复活>>是列夫托尔斯泰三大代表作中最晚的一部,被认为是其创作的“最高一峰”。他没有<<战争与和平〉〉史诗般的恢弘气魄和明亮的诗意,也没有<<安娜卡列尼娜>>的波澜和不安的骚动<<复活>>完全是体现了一位诗人的暮年心灵的稳健和无畏的大气!

  <<复活>>是以一个农民的眼光描俄国社会地主资产阶级社会和国家,是托尔斯泰与当时社会彻底的决裂,对其完全的否定的宣言

  小说的男主人公是上流社会的聂赫留朵夫,他是一位有名望的法庭陪审员,在审理一件杀人案中,在法庭上见到一位被指控为"杀人犯"的女子,而这个女子正是曾经被他侮辱和践踏过后而又糟蹋她抛弃她为妓女的玛丝洛娃他的内心受到前者,开始忏悔自己,想方设法你拨自己的过去由于玛丝洛娃被陷害,聂赫留朵夫申冤,奔走,上述,甚至在判决后,聂赫留朵夫放弃了家庭和财产,个别岁她一起去了西伯利亚另一方面,通过妓院老鸨在法庭上的供词,对在法庭上的法官,院长,律师以及那些冠冕堂皇的大人物的会议,说明这些大人物才是逼良为娼的罪人,同时这个怨案虽然因证据不足一直到上述到皇上,大使却一一被驳回,仍判玛丝洛娃流放到西伯利亚,当聂赫留朵夫表示愿意和玛丝洛娃结婚时,被她拒绝了原因是为了不损害他的前程,后来她在流放中与一位革命者建立了爱情

  作为故事的女主人公玛丝洛娃,她的遭遇和不幸让人怜悯,更加让我们对俄国当时的社会风气掩护和痛恨玛丝洛娃是一个农民的女儿母亲在女地主索菲亚姐妹的牛场上工作父亲是流浪的吉卜赛人她3岁时母亲就去世了女地主看他长得清秀,便把她收养下来因吃,她过着一半**,一半婢女的生活她做女工,收拾房间,还洗些不费力的东西,有时读书给女主人听16岁时爱上女地主的侄儿聂赫留朵夫那时,他是个大学生,到姑姑家来度暑假两年后,服兵役,因顺路经过姑姑家,索性就住了4天,在一个复活节的晚上,他和玛丝洛娃发生了肉体关系临别,他塞给她一百卢布,便到部队去了此后,聂赫留朵夫连封信也没有捎给她,可是玛丝洛娃却怀孕了

  她是那样爱着聂赫留朵夫,却被这位贵族青年一次又一次的欺骗她不再相信人,认为一切都是欺骗与谎言当聂赫留朵夫的姑姑发现她怀孕后,便把她从家里赶了出去她为了生活受尽了凌辱和调戏,声下的孩子也死了沦落到基达叶娃妓院,成了妓女

  读到这里,我从内心憎恨这位贵族青年--聂赫留朵夫但是<<复活>>中的"复活"却无处不在的冲击着我的心灵聂赫留朵夫为了赎罪,多次为玛丝洛娃奔走上诉,并打算和她结婚,于是他的精神"复活"进入到更深的阶段这时他认识到农民的贫困是由于地主的剥削和压迫于是他把自己大部分的土地给了当地的农民,后来玛丝洛娃去了西伯利亚,在那里的三个月,是聂赫留朵夫彻底醒悟的时刻他最终认清了阶级压迫的统治,无奈他无法改变它于是他在上帝面前承认自己有罪,从此他开始了全新的生活

  他的精神道德复活了

  从他诱奸玛丝洛娃,后来的不期而遇,看到了一个被他欺骗的玛丝洛娃,看到了一个妓女玛丝洛娃,看到了一个沦为"杀人犯"的玛丝洛娃他的内心卷起狂澜,从次他尽最大的努力起解救她,这是聂赫留朵夫的良知,心灵以及人性的复活,而我们所同情的女主人公获释后,拒绝了聂赫留朵夫的求婚,嫁给一个地位不高的革命者这是她生命,心灵的复活,也是整个俄国社会的复活

  作为世界经典名著<<复活>>,它4结实了人的道德的自我完善和做人良心的问题,也是人类最美好的感情的复活,体现了一位伟大诗人暮年的心灵稳健,<<复活>>是托尔斯泰歌颂人类同情最美的诗 是最真实的诗,书中体现了卑劣和德行,一切都一不宽不猛的态度,镇静的智慧和博爱的怜悯去观察他没有一点幻想的,虚构的,编造的东西,全部是生活的本身它把人心里肮脏的东西拿出来了,人内心很复杂,好人和坏人,善恶都很复杂,而<<复活>>权势了他们

  <<复活>>是作者整个文学生涯的总结性、作品,通过对玛丝洛娃的悲惨遭遇和聂赫留朵夫为她上诉请愿的过程,对沙皇专职制度的,反人民本质进行了有力而全面的揭露

  巴黎圣母院

  在十九世纪群星灿烂的法国文坛,维克多雨果可以说是最璀璨的一颗明星。他是伟大的诗人,声名卓著的剧作家、小说家,又是法国浪漫主义文学运动的旗手和领袖。这部伟大的作品《巴黎圣母院》是他的第一部引起轰动效应的浪漫派小说,它的文学价值和对社会深刻的意义,使它在经历了将近两个世纪的时间之后,还是在今天被一遍遍的翻印、重版,从而来到我的手中。

  在我阅读这本书的过程中,我感受到了强烈的“美丑对比”。书中的人物和事件,即使源于现实生活,也被大大夸张和强化了,在作家的浓墨重彩之下,构成了一幅幅绚丽而奇异的画面,形成尖锐的、甚至是难以置信的善与恶、美与丑的对比。

  《巴黎圣母院》的情节始终围绕三个人展开:善良美丽的少女爱斯梅拉达,残忍虚伪的圣母院副主教克洛德弗罗洛和外表丑陋、内心崇高的敲钟人伽西莫多。

  波希米亚少女爱斯梅拉达是巴黎流浪人的宠儿,靠街头卖艺为生。她天真纯洁,富于同情心,乐于救助人。因为不忍心看见一个无辜者被处死,她接受诗人甘果瓦做自己名义上的丈夫,以保全他的生命;看见伽西莫多在烈日下受鞭刑,只有她会同情怜悯,把水送到因口渴而呼喊的敲钟人的唇边。这样一个心地高贵的女孩,竟被教会、法庭诬蔑为“女巫”、“杀人犯”,并被判处绞刑。作者把这个人物塑造成美与善的化身,让她心灵的美与外在的美完全统一,以引起读者对她的无限同情,从而产生对封建教会及王权的强烈愤恨。

  至于副主教克洛德和敲钟人伽西莫多,这是两个完全相反的形象。克洛德表面上道貌岸然,过着清苦禁欲的修行生活,而内心却渴求*乐,对世俗的享受充满妒羡。自私、阴险、不择手段。而伽西莫多,这个驼背、独眼、又聋又跛的畸形人,从小受到世人的歧视与欺凌。在爱斯梅拉达那里,他第一次体验到人心的温暖,这个外表粗俗野蛮的怪人,从此便将自己全部的生命和热情寄托在爱斯梅拉达的身上,可以为她赴汤蹈火,可以为了她的幸福牺牲自己的一切。

  这种推向极端的美丑对照,绝对的崇高与邪恶的对立,使小说具有一种震撼人心的力量,能卷走我们全部的思想情感。这也许正是浪漫派小说的魅力所在。

  在《巴黎圣母院》中,作者以极大的同情心描写了巴黎最下层的人民、流浪者和乞丐。他们衣衫褴褛、举止粗野,却拥有远远胜过那个所谓有教养、文明的世界里的人的美德。互助友爱,正直勇敢和舍己为人的美德。小说中巴黎流浪人为救出爱斯梅拉达攻打圣母院的场面,悲壮、激烈、慷慨、惊心动魄,显然是在一定程度上融入了七月革命中巴黎人民显示的英勇精神和巴黎人民捣毁圣日尔曼教堂和巴黎大主教府的事件。小说写到这里,还通过书中人物之口预言人民将起来捣毁巴士底狱,暗示了一七八九年大革命的爆发。

  骆驼祥子

  《骆驼祥子》真实地描绘了北京一个人力车夫的悲惨命运。祥子来自农村,在他拉上租来的洋车以后,立志买一辆车自己拉,做一个独立的劳动者。在强烈的信心的鼓舞和支持下,经过三年的努力,他用自己的血汗换来了一辆洋车。但是没有多久,军阀的乱兵抢走了他的车;迎着这一个又一个的打击,他作过挣扎,仍然执拗地想用更大的努力来实现自己梦寐以求的生活愿望。但一切都是徒然:用虎妞的积蓄买了一辆车,很快又不得不卖掉以料理虎妞的丧事。在经过多次挫折以后,终于完全破灭。他所喜爱的小福子的自杀,吹熄了心中最后一朵希望的火花,他丧失了对于生活任何企求和信心,从上进好强而沦为自甘堕落:原来那个正直善良的祥子,被生活的磨盘辗得粉碎。这个悲剧有力地揭露了旧社会把人变成鬼的罪行。

  祥子是一个性格鲜明的普通车夫的形象,在他身上具有劳动人民的许多优良品质。他善良纯朴,热爱劳动,对生活具有骆驼一般的积极和坚韧的精神。他一贯要强和奋斗,也正是不安于卑贱的社会地位的一种表现。这是一种个体劳动者虽然卑微、却是正当的生活愿望。他的悲剧之所以能够激起读者强烈的同情,除了他的社会地位和不公平的遭遇外,这些性格特点也起了无法磨灭的作用。象这样勤俭和要强的人最后也终于变成了头等的“刺儿头”,走上了堕落的道路,就格外清楚地暴露出不合理的社会腐蚀人们心灵的罪恶。作品写道:“苦人的懒是努力而落了空的自然结果,苦人的耍刺儿含有一些公理。”又说:“人把自己从野兽中提拔出,可是到现在人还把自己的同类驱到野兽里去。祥子还在那文化之城,可是变成了走兽。一点也不是他自己的过错。”老舍正是从这样一种认识出发,怀着对于被侮辱与被损害者的深切同情,写下这个悲剧的。这就使这部作品具有激愤的控诉力量和强烈的批判精神,深深地烙上读者的心坎。

  全书充满了北京地区的生活风光,不少描写点染出一幅幅色彩鲜明的北京风俗画和世态画。老舍十分熟悉作品所描写的各种人物,他用一种朴素的叙述笔调,生动的北京口语,简洁有力地写出了富有地方色彩的生活画面和具有性格特征的人物形象。在写实手法的运用和语言的凝炼上,都取得了成功。《骆驼祥子》是一部优秀的现实主义的小说。

  童年

  《童年》是俄国作家高尔基自传三部曲的第一部,被誉为俄国最优秀的自传小说之一。《童年》写于 1931年,它向读者们展现了高尔基童年时期在外祖父家的生活,记录了高尔基在沙皇统治下的 心路历程。书里十分成功地塑造了几个角色,尤其是外祖母这一角色,她被称为“俄罗斯文学史上最鲜明、最富有诗意的形象之一”。小说真实地描写了19世纪70—90年代俄国社会的面貌,展示了充满残酷、野蛮、愚昧、污秽的令人窒息的生活。阅读《童年》时,我们可以真切地体会到沙皇专制制度的腐败、丑恶,老百姓身处黑暗而不知的奴性与麻木,和年轻一代反抗黑暗、奴役,追求自由、光明的苦难历程。

  主人公阿廖沙痛苦的童年生活打动着我:四岁丧父,跟随悲痛欲绝的母亲和慈祥的外祖母到专横的、濒临破产的小染坊主外祖父家,却经常挨暴戾的外祖父的毒打。但善良的外祖母处处护着他。在外祖父家,他认识了很多“安安静静”的亲戚,其中包括两个自私、贪得无厌的、为了分家不顾一切的米哈伊洛舅舅和雅科夫舅舅,还有两个都叫萨拉的表哥。朴实、深爱着阿廖沙的“小茨冈”(伊凡)每次都用胳膊挡外祖父打在阿廖沙身上的鞭子,尽管会被抽得红肿。但强壮的他,后来却在帮二舅雅科夫抬十字架时给活活的压死了。

  阿廖沙的童年是在一个典型的俄罗斯小市民的家庭里度过的:贪婪、残忍、愚昧;父子、兄弟、夫妻之间勾心斗角;为争夺财产常常为一些小事争吵、斗殴……但在这个黑暗的家庭里,有一个勤劳、坚强、善良的外祖母。她常常给阿廖沙讲好听的神话故事,也潜移默化地教他做一个不想丑恶现象屈膝的人。

  阿廖沙的童年是黑暗的,就像他的家庭一样。周围残酷的事情太多了,有时甚至连他自己都不敢相信竟会发生那样的事情。但好在有外祖母——全家人的精神支柱。阿廖沙也还认识很多其他的人:搬进新房子后的几个房客、隔壁的三少爷,等等。阿廖沙从家人的一些“奇怪”的举动中懵懂的明白了一些道理。

  和阿廖沙相比,我们的童年是灿烂的,是彩色的;是没有烦恼痛苦的,更是无忧无虑的。有那么多的孩子甚至不懂什么叫做“打”,因为我们从没有经历过被人打、被人拿鞭子抽的滋味。那也许是一种无法想象的痛苦吧。当然,除此之外,我们的生活中也很少有家人之间的勾心斗角,为争夺财产而打架斗殴之类贪婪、凶狠的事情。更不会发生残忍的把某个无辜的人无端地折磨致死这类想都没想过的“恐怖事件”。

  天哪,如此比较,我们的童年和阿廖沙的有着天壤之别。我们每天生活在蜜罐儿里,被甜水泡着,被金灿灿的钱堆着……我们是多么幸福呀!我们从来不用考虑衣食住行,这让大人么操心就足够了,还轮不到我们呢。

  但拥有着这些,我们并不知足。我们总是奢求更多。因为,在我们眼里,大人们挣钱是那样的容易,似乎都不费吹灰之力。我们多天真啊。的确,我们不用像阿廖沙那样只十一岁就到“人间”独自闯荡。但读过《童年》之后,我们应该悔过自己曾经的奢侈,我们应该不再浪费,我们应该学会珍惜。

  那么,就从现在开始吧。我们不再奢侈,不再浪费;我们开始为长辈着想,体谅他们;我们更应该开始满足自己的幸福生活。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hunlipic.com/jiehun/2731547.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7-31
下一篇2023-07-31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