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古人称贞洁美女为“罗敷”?

为什么古人称贞洁美女为“罗敷”?,第1张

为什么古人称贞洁美女为“罗敷”?

 古乐府诗〈孔雀东南飞〉上载︰“东家有贤女,自名秦罗敷。可怜体无比,阿母为汝求,便可速遣之,遣去慎莫留。”文中“罗敷”是古代女子常用的名字,不必真有其人。

 此段记载大意是说,邻居有个贤慧的女子,名叫秦罗敷,长相惹人喜爱,无人可比,母亲替你去求婚。你赶快休掉刘兰芝,送走她千万别挽留!

 〈孔雀东南飞〉是有名的长篇叙事诗,内容主要是叙述后汉时焦仲卿,他的妻子刘兰芝虽然贤淑,却不得婆婆欢心,因而遵母命休妻。刘兰芝回娘家后,被逼改嫁,于是投水自尽。焦仲卿得知,便在庭树自缢,双双殉情而亡。

 那么,为什么古人称貌美贞洁的女子为“罗敷”呢?

 罗敷,人名,源自于乐府诗〈陌上桑〉所载︰“秦氏有好女,自名为罗敷。”〈陌上桑〉是汉朝著名的民间叙事诗,又称为〈日出东南隅行〉、〈艳歌罗敷行〉。由于乐府诗是民间歌谣或可配乐歌唱的诗,这首诗内容有罗敷采桑陌上,所以早期乐歌就称为〈陌上桑〉。

 另诗中首句为“日出东南隅”,故南朝陈徐陵所编《玉台新咏》,即题为〈日出东南隅行〉;诗中叙述罗敷遭官吏戏弄,而严词拒绝其邀约,美而贞洁,故《宋书。乐志》,题为〈艳歌罗敷行〉。虽然许多古籍都收录此篇,但却未署名为何人所作。

 其实,早在晋朝崔豹撰《古今注》中,就记载了这首诗︰“〈陌上桑〉出秦氏女子。秦氏,邯郸人,有女名罗敷,为邑人千乘王仁妻。王仁后为赵王家令,罗敷出采桑于陌上,赵王登台,见而悦之,因饮酒欲夺焉。罗敷乃弹筝,乃作〈陌上桑〉之歌,以自明焉。”

 后来,宋朝郭茂倩所编《乐府诗集》,辑录时就采用《古今注》的题名,之后便一直沿用。

 据载,东汉时(一说战国时代),邯郸城秦家有个容貌姣好的女儿,自己取名叫罗敷,她是同乡人王仁的妻子。罗敷擅长养蚕、采桑,经常到城南角采桑。罗敷天生丽质、娇艳动人,经常让路过的男子见了浑然忘我、神魂颠倒,因此而耽误工作。

 王仁是赵王的家臣,有一天,罗敷出门到田间小道的桑林里采桑,当时赵王正好登上高台赏花。赵王一眼就望见貌美如花的罗敷,他一见倾心,打定主意要得此佳人为妾。

 于是,赵王命人准备酒宴,邀请罗敷前来赴宴。罗敷依约而来,赵王以礼相待,酒过三巡,赵王借着酒意,向罗敷吐露爱慕之意。

 罗敷不慌不忙向赵王表示,她要为赵王弹唱歌曲以助酒兴,于是弹筝作〈陌上桑〉一曲,表明“使君自有妇,罗敷自有夫”,峻拒赵王的心意。赵王也因此打消欲强取豪夺罗敷的念头。

 〈陌上桑〉原诗中︰“使君自有妇,罗敷自有夫。”意思是说太守有自己的妻子,罗敷有自己的丈夫。后来,“使君有妇”被用来比喻男子已娶;“罗敷有夫”原用来表示与丈夫感情坚深不移,后指妇女已婚。由于〈陌上桑〉传唱千年,罗敷也就成为美女的代称。

对很多人来说,求婚也是一个不小的“难关”,因为这一天也是很值得纪念的日子,所以说,怎么求婚就变得不容易了,大家对于求婚有什么想法呢一些创意求婚会更有感觉呢,小编今天就来清点下创意求婚窍门,看看怎么点亮求婚的五颗星吧。

创意求婚窍门清点一:送气球

发动自己和她的好朋友(不要让她知道了哦),当然朋友越多越好呢,准备好气球很卡片,气球上面可以写一些话,“merryme”、“爱你”等等,卡片上写着朋友对你们的祝福,下面也可以署名哦。接下来就要邀一个空闲时间,然后找一个风景好,空地大的地方,例如说购物广场外面。把她约出来在这里见面,假装是约会。等她到这里后,朋友就陆续的拿着气球走到她面前,将手中的气球和卡片交给她,直到你拿着气球和求婚戒指单膝跪在你的面前。受到朋友的祝福会让她觉得更加的有意义呢。

推荐星数:三颗星

创意求婚窍门清点二:爱在心口难开

如果你们互相是网游迷的话,不妨就来一个“诱婚”活动吧,假设为了做情侣任务,然后和她在游戏里面结婚,在月老面请立下生死不离的誓约,然后在现实里面求婚吧。如果她不会玩游戏的话,就教她玩游戏吧,不仅可以提高两个人之间的默契,还可以让你们更加的亲密哦。这比较适合玩游戏的人群哦。

推荐星数:三颗心

创意求婚窍门清点三:大声说爱

利用回声来表明心迹是不是很有趣呢选择一个天气晴朗,清风徐徐的时候,历经千辛万苦去登山,到了山上,你就对着她,对着大山喊:“我爱你,你愿意嫁给我吗”一个人的声音不够大,“大山的子孙”来帮忙。还可以准备好睡袋,在山上露营,看日出,好、这也是很好的求婚时机哦。

推荐星数:四颗星

创意求婚窍门清点四:爱心便当

工作一天的她,疲惫、没有精气神,也没有力气进厨房做饭,甚至是叫外卖吃,这个时候,你就像“救命稻草”一样带着爱心便当来到她的身边,她会很感动的,喝一口热气腾腾的高汤,再勺一大口饭,一不小心就发现里面藏着的戒指,就更加的感动啦!这个时候不求婚更待何时!当然,戒指要洗干净,分量要做大一点,因为,你们就可以一起分享美食啦。

推荐星数:五颗星

创意求婚窍门清点五:求婚小秘密

这个需要时间来策划,首先就是打电话,给父母和朋友打电话,言说你要娶她,当然前面不能给她知道,故意让她看到你打电话很频繁,待她对你起疑时,就会一不小心看到你准备的求婚小礼物,也会一不小心看到你折起来的求婚戒指,还有一封求婚情书,最后,就会不经意的发现信里面有一枚闪亮的求婚戒指,这个时候,就来一个后备式拥抱,把她圈在自己的怀里,动作亲昵时在她的耳边,亲亲说“你还满意么”相信,她内心相当的激动和惊喜啦。

推荐星数:五颗星

唐代风流才子元稹:四大女诗人被他抛弃了俩

核心提示:刘采春,与鱼玄机、薛涛、李冶,并称唐朝四大女诗人。元稹有个风流癖好,喜欢为相好的女人写诗。当年,元才子和薛涛热恋时,写了一首《寄赠薛涛》,后来与刘采春恋爱时,又写了一首《赠刘采春》诗。刘采春与元稹的绯闻虽然流传甚广,可这段感情也是无疾而终,原因很简单,刘采春与薛涛一样,身份低贱,与元才子门不当,户不对。

本文《那年杏花落满头》,作者:刘丽,出版社:金城出版社

一代歌后邓丽君,在华人圈可说是个如雷贯耳的名字,她在七八十年代的华人社会几乎无人不知无人不晓。

大家喜欢邓丽君,主要是喜欢听她那缠绵悱恻的“靡靡之音”,那些略带忧伤的歌曲让无数人为之迷醉倾倒,以为她是中国首唱此类歌曲的女艺人。其实,早在一千多年前的唐代,就已经开始流行这类“靡靡之音”了,而让这些歌曲走红大江南北的,是当时一位名叫刘采春的流行女歌手。

刘采春,与鱼玄机、薛涛、李冶,并称唐朝四大女诗人。

刘采春,是一位比较全面发展的专业文艺人士,就像现在演艺圈里影视歌三栖明星一样。她不仅能演能唱能跳,最难得的是还能写诗,可以称得上是创作型歌手,也是唐朝四大女诗人中最多才多艺的一位。

能写诗这点确实就不得了,说明人家刘采春不是有胸无脑的花瓶,而是一位具有较高艺术修养的素质型歌星,比现在的那些连唐宋朝都分不清的雷人歌手,真不知要强到哪儿去了。现在某些歌星啊,真是叫人无语,时无英雄,遂使竖子成名!

因为身份低微,刘采春的生卒年等个人情况一概不详。她的个人资料不仅正经史书毫无记载,地方志中也没见痕迹,但由于她与唐代大诗人元稹有过一段恋情,才在野史上留下了关于她的雪泥鸿爪般的一点记载。

关于刘采春的出生地,一说生于江阴,一说生于绍兴,但都跳不出江南一带。“江左宫商发越”,这是唐初魏徵主编的官修史书《隋书》中的一句话,意思是说,江南自古就是音乐艺术高度发达的地方。

在当时江南的流行歌曲界,刘采春比现在的超女还要火。按现在叫法,应是天后级的歌星,粉丝无数。刘采春粉丝团的成员,既有京城里的达官贵妇,也有苏杭的俚汉村妇。可谓不分老幼贫富,男女通吃。

唐代人说起刘采春,就像我们今天说起邓丽君。当年的邓丽君,“凡有华人处,即能哼邓曲”,而刘采春,就是唐代的邓丽君。

古代从事文艺职业的大概有两种原因:一是为生计所迫的身不由己;二是家中有从事娱乐业的传统。刘采春就是两者兼而有之。

虽然没有历史材料说明刘采春的家庭经济状况,但可以断定的是,刘采春是个苦孩子。古代戏子很受社会歧视,是下九流中的人,谁家儿女只要有一碗饭吃,是断然不会去当戏子的。

刘采春小时候因家境贫寒入了文娱圈,长大后嫁的老公也是圈内人。她的丈夫周季崇是当时小有名气的戏曲演员,用传统的术语叫“伶工”。周季崇擅长演“参军戏”,大伯哥周继南也是当时有名的参军戏演员。

所谓“参军戏”,最早始于南北朝后赵的石勒时期。内容就是:一个优人穿上官服,扮作参军(级别不太高的官员),后来这个参军贪污犯罪,被别的优伶扮演的角色从旁戏弄,“参军戏”由此得名。

最早的“参军戏”内容以滑稽调笑为主。一般是两个角色,被戏弄的主角是参军,戏弄参军的人叫苍鹘,两人的表演有点像今天的对口相声。

早期的参军戏内容贫乏,结构简单,影响力还不是很大。到了晚唐,“参军戏”发展为多人演出,戏剧情节也比较生动复杂了,除男角色外,还有女角色出场,这样,就给整个演出添加了亮色。刘采春就是当时“参军戏”中红极一时的女主角。

结婚后的刘采春,与周家兄弟一起组成了“家庭戏曲班”,一家嫡亲的三人经常四处走穴演出,名声越来越大,最后达到江南地区无人不知的地步。刘采春不但会演戏,还天生一副好嗓子,用文人话说就是“歌声彻云,绕梁三日而不绝”。可以说是一位实力派歌手。

刘采春的戏班子,没有任何平面的立体的传媒宣传,没有大幅的海报画册,更没有人给他们包装炒作。仅仅凭着一场场的巡回演出,刘采春就能红遍大半个中国,岂不是现代自封或他封的流行天后们的祖奶奶吗并且人家刘采春是货真价实的流行天后,绝对没有假唱的行为出现。

周家兄弟的这个戏班子,在每次演出将要结束时,压轴节目都是刘采春自己创作并演唱的一组歌曲。这时候,也往往是观众的情绪达到最 的时候。不仅是修养不深的市井百姓,连平时正襟危坐的士大夫,听了后都如醉如痴,有的甚至还泪流满面,那场面是相当的感人!

那刘采春到底唱的什么歌,这么煽情呢它的名字就叫《望夫歌》,这是刘采春逢场必唱的代表作,相当于她的保留歌曲。《望夫歌》让刘采春大红大紫,也让她拥有了众多坚定不移的铁杆粉丝。

这《望夫歌》是组曲,共六首。唱的都是以思夫为内容的歌曲,光听这名字,就能让人愁肠百断,泪如水流。

《望夫歌》也称《y曲》。“y”相当于“来罗”,是江南地区的方言,有盼望远行人回来之意,可见是抒发离愁的感伤之歌。所以元稹在《赠刘采春》一诗中说她“更有恼人肠断处,选词能唱望夫歌”。那时,刘采春几乎已成为商人妇――那些有钱有闲但空虚度日的太太们的心声代言人。

江南的商业一向非常发达,它有不少城市是重要的对外通商口岸,也是国内商业贸易中心。唐代开始,已有大量的商人长期远行在外,进行各种贸易活动,这给家庭带来两方面影响:

一方面,男人要养家挣钱就不能安守田园,他们必须得“经岁又经年”地奔波于四方,有家而不能归,过着孤独的漂泊生活。另外,安全也是他们家人担心的一个重要问题,自古钱能招盗,商海风险不测。

而另一方面,这些商人们的妻子年纪轻轻便被抛弃在家中,既要赡养老人,又要养育、教导儿女,还要操持各种家务,其中的甘苦、艰辛外人可以看到,而内心的孤独、寂寥,又有谁知

她们既为老公的生意好坏、安全健康担心,还要担忧他们身边另有别的女人――常在河边走,哪有不湿鞋!

下面,我们来看一首出于商人妇之口的小诗,作者是郭绍兰,年代也是唐代。郭绍兰是长安的一名普通家庭主妇,她的丈夫任宗到湖南去经商,数年不归,音信全无。

郭绍兰对丈夫思念不已,但也不知道任宗身在何处。失望之中,她写了一首诗系在燕子的足上。或许是她的真心感动了上苍,这只燕子忽然就落在正在荆州的任宗肩上,他惊奇地打开信一看,原来是这么一首诗,名字叫《寄夫》:

我婿去重湖,临窗泣 。

殷勤凭燕翼,寄与薄情夫。

明代的钟惺《名媛诗归》中曾评论郭绍兰的这首诗说:“本不成诗,以其事之可传耳。”意思是说郭绍兰这首诗的艺术水平并不怎么样,只是因为事情比较奇特而得以流传罢了。

实话说,钟惺的评价是很客观的。郭绍兰的这首小诗在艺术上确实没什么过人之处,语言平白如话,全是平铺直叙。但这并不代表这首诗就没有价值,相反,它具有极其重要认识价值,因为它代表了众多商人妇的心声。

郭绍兰是比较幸运的,据说,任宗看了这首诗后,“感泣”而归。他们终于夫妻团圆。可是,有些商人妇就没有这样的好运,好不容易盼星星盼月亮,盼回了自己的老公,却发现他身边又多了一个她!于是,“但见新人笑,哪闻旧人哭”之事屡见不鲜。

据说,当时商人妇的婚姻生活,已成了一个恼人的社会问题。大量夫妻长期两地分居,怨妇成群,婚姻生活极度不和谐,已成为普遍的社会现象。但是爱情成可贵,生存价更高,这也是没办法的事!

刘采春大概是做过市场调研的,这组歌曲正迎合了当时的市场需求,也可能是因为刘采春接触商家家眷的机会比较多。总之,刘采春挖掘出这片市场,体现了她作为营销人员的能力。值得注意的是,这些歌词并不像文人作品那样以书面形式流传,而是以舞台表演为依托,口口相传至今,真是不容易!

刘采春的《望夫歌》共有一百二十首,清代编纂的《全唐诗》共收录六首,署名都是刘采春。有些人怀疑这组诗歌的作者不是刘采春,但是,说是她原唱,应该没人说二话。有些男人只要一看到女人写诗,而且还写出了流传甚广的诗,就忍不住要怀疑,忍不住要揣测,背后是不是另有一位男诗人的存在。

尽管他们最后也找不出那位男诗人是谁,但他们还是要找出各种理由来怀疑。比如写《诗薮》的胡应麟,就断言刘采春的几首诗“非晚唐调”,因而否定了她的作者身份。至于“晚唐”是什么调,胡老先生自己也语焉不详。

即使是错了,这也是一个美丽的错误!在没有录音技术的唐代,靠着一场又一场的演出,能流传下来六首诗已实属不易。后人也是在记住使它们广为流传的这个女人。

《y曲》传世的共六首:

其一

不喜秦淮水,生憎江上船。

载儿夫婿去,经岁又经年。

其二

借问东园柳,枯来得几年

自无枝叶分,莫怨太阳偏。

其三

莫作商人妇,金钗当卜钱。

朝朝江口望,错认几人船。

其四

那年离别日,只道住桐庐。

桐庐人不见,今得广州书。

其五

昨日胜今日,今年老去年。

黄河清有日,白发黑无缘。

其六

昨日北风寒,牵船浦里安。

潮来打揽断,摇槽始知难。

这类当时民间流行的小唱,比起文人的庙堂之曲确实另有风貌。它以浓厚的民间气息,给人以新奇之感,下面对其中两首略作解读:

“不喜秦淮水”一首,说的是一位女人独处空闺、百无聊赖。想到老公外出进货已多时了,还不见回来,心里很是郁闷。于是,这女人一会儿怨水,一会儿恨船,一会儿说这没良心的都走了几个月了,一会儿又说这挨千刀的可能走了几年了。

这个小媳妇好像在自言自语,也像在胡思乱想,想到哪里就说到哪里,整个一个意识流。你老公外出长时间不回来,跟水和船有什么关系呢看似无理,其实却生动地体现出闺中女人“天真烂漫”的“小清新”神态。

清代的资深诗歌评论家沈德潜一眼看出其中妙处,他在《唐诗别裁集》中评论此诗:“‘不喜’、‘生憎’、‘经岁’、‘经年’,重复可笑,是儿女子口角。”沈专家是个懂诗的人!

把离恨转嫁给水和船的作品并非刘采春首创,在她之前之后都有人写过此类题材的诗词。比刘采春早了近百年的刘长卿在一首《送李判官之润州行营》诗中抱怨“江春不肯留行客,草色青青送马蹄”,后来宋代诗人“苏门四学士”之一的晁补之,他在一首《忆少年》词中也曾有“别历下无穷官柳,无情画舸,无根行客”之语,但都不如刘采春的这首诗风韵天成,妙语生姿。

“莫作商人妇”一首,写的是因盼丈夫归家而不得时所产生的怨情,也就是李益《江南曲》中“嫁得瞿塘贾,朝朝误妾期”的意思。

这个女人在前一首诗中怨水恨船,其实并不是真正的怨恨所在,到这一首才点出真正怨恨的对象――原来是她老公!而老公之所以让人怨恨,正因为他是白居易《琵琶行》中所说的那种“重利轻别离”的商人。

据说当时的江南地区,只要刘采春的《望夫歌》一响起,家里的大姑娘、小媳妇,甚至路边行走的人都闻声而泪水涟涟,这场景与邓丽君可有一比。

八十年代的大街小巷,只要《何日君再来》响起,就有人跟着哼唱,凡有华人处,即有唱邓丽君歌的人。如果拿邓丽君的歌与刘采春的歌比较,那《望夫歌》应该相当于邓丽君的《三年》:

想得我肠儿寸断,望得我眼儿欲穿。

好容易盼到了你回来,算算已三年。

想不到才相见,别离又在明天。

这一回你去了几时来,难道又三年

左三年右三年,这一生见面有几天

横三年竖三年,还不如不见面。

明明不能留恋,偏要苦苦缠绵。

为什么放不下这条心,情愿受熬煎。

从邓丽君甜丝丝又凄切切的歌声中,或许能想象出几分刘采春那哀怨的悲歌。不难想见,刘采春和邓丽君一样,以女性歌迷居多。

作为流行歌手,没有绯闻是红不起来的,刘采春也有意无意地传出过不少绯闻。最著名的一次,是她在浙东演出时,与地方行政长官元稹的一场婚外恋。这元稹,就是在成都与薛涛闹姐弟恋的元才子。

元稹时任越州(今绍兴)刺史、浙东观察使,正赶上刘采春随丈夫周季崇等从江苏淮安来到绍兴演出。几场演出下来,绍兴城已是万人空巷。最后,连绍兴城的最高长官元稹都坐不住了。

在观看了刘采春的一次表演后,元长官立刻成为刘采春的粉丝,并且写了篇声情并茂的评论文章,极尽捧角之能事,这篇文章立马拉近了二人之间的距离。以元才子诗人兼领导的身份出此语,可是给足了刘采春面子。刘采春在崇拜之余,一头扎进了元长官的怀抱。

刘采春当时二十五岁,充满了女人的妩媚,比起薛涛的徐娘半老,对元才子当然更有吸引力。

这段情事在唐代人范摅的《云溪友议》一书中做了记载:“有俳优周季南、季崇,及妻刘采春自淮甸而来,善弄陆参军,歌声彻云。篇咏虽不及(薛)涛,而华容莫之比也。”元稹也毫不掩饰自己对刘采春美貌的倾心,他自己也承认“诗才虽不如涛,但容貌佚丽,非涛所能比也”。

对男人而言,未见好才如好色者也,这是颠扑不破,放之于四海皆准的真理!而刘采春对元稹这个大才子加地方长官也是仰慕已久,于是两人一拍即合,省去诸多中间环节,直接进入蜜月期!

别的官员搞绯闻都是地下工作者似的偷偷摸摸,而元稹则把这场情事搞得轰轰烈烈有声有色,才子行事,果然是与众不同。

元稹留滞浙江七年,一次因酒兴大发,题诗道:“因循未归得,不是恋鲈鱼。”同僚一个叫卢简求的看到该诗,开玩笑说:“丞相虽不为鲈鱼,为好镜湖春色耳!”可见元稹与采春二人当时的关系众人皆知。

两个人,一个罗敷有夫,一个使君有妇,却公然以情人身份来往,时间长达七年之久。可怜的周季崇,就这样被戴上了一顶纯正的绿帽子!也有传说,元稹给了周季崇一笔钱,就当买断了刘采春。

元稹有个风流癖好,喜欢为相好的女人写诗。也是,文人嘛,只有这个特长了。当年,元才子和薛涛热恋时,写了一首《寄赠薛涛》,后来与刘采春恋爱时,又写了一首《赠刘采春》诗,如下:

新妆巧样画双蛾,谩里常州透额罗。

正面偷匀光滑笏,缓行轻踏破纹波。

言辞雅措风流足,举止低回秀媚多。

更有恼人肠断处,选词能唱望夫歌。

比起当今有收藏女性用品癖好的某些官员,元稹的这爱好还是个比较文雅、有档次的爱好。

人患才少,元才子患才多;人患情少,元才子患情多。这位四处留情的文人,虽然好写的是艳词,倒是为后人留下了一些不入正史法眼的线索和资料。

首先,从元才子的诗中,我们可以推断,刘采春是个美女,并且是个很有气质的美女。你看,在元才子笔下,刘采春“言辞雅措风流足,举止低回秀媚多”。到底是文艺工作者,风情万种,跟一般的女人就是不一样!

其次,我们还可以推测,刘采春是个时尚女郎。她爱打扮、会打扮,领导时尚新潮流:“新妆巧样画双蛾,谩里常州透额罗。”

看来,刘采春的审美品位具有超前性,可那时候,没有时尚女性杂志《瑞丽》,也没有不定期举办的时装发布会,刘采春全靠自学成才。她的装束就是当时最流行的时装,她的发式就是当时最时髦的发式,放到现在,肯定是个穿名牌的讲究生活品位的时尚女人。

最使元稹迷恋且为之心醉的,还不是刘采春的“新妆巧样”,而是听她轻摇檀板,唱一曲“恼人肠断”的《望夫歌》。声调宛转,再加上小鸟依人般的楚楚动人,谁人不爱,更何况像元长官这样擅长怜香惜玉的才子!

刘采春与元稹的绯闻虽然流传甚广,可这段感情也是无疾而终,原因很简单,刘采春与薛涛一样,身份低贱,与元才子门不当,户不对。

唐代的士人以风流多情著称,婚外找的情人可以很随意,但婚姻则是看得相当严肃,时俗以结高门大户之女为风尚。一般百姓士人不说,就连一国之君的皇帝都不能免俗,看下面的史实,就知道门当户对在当时的婚姻中有多重要了。

唐文宗时,皇帝向宰相郑覃求婚,这郑氏是当时长安的著名世家大族。文宗皇帝希望郑覃能把孙女嫁给皇太子,但郑覃宁可把孙女嫁给时为九品官的崔某,也不愿让孙女成为皇太子妃或未来的皇后,因为崔姓是长安的另一大著名家族。

文宗结不成亲家,只好在宫中郁闷地自问自答:“民间修婚姻,不计官品而上阀阅。我家二百年天子,顾不及崔、卢耶”言下之意说,我一个至高无上的皇帝,都赶不上一个九品的世族小官答案是――确实比不上!

因为事实胜于雄辩,人家郑宰相宁可把孙女送到九品小官的崔家,也不当你皇帝家的母仪天下。可能在世胄郑宰相的眼里,你李家皇帝就是个少数民族的暴发户!

元稹的初恋女友崔莺莺就是因为身份不够高贵,元稹与其“待月西厢下,迎风户半开”从到N夜情后,把人家生米都煮成熟饭了,最后却“弃置莫复陈”,并且还用诅咒的口气称莺莺是“天生尤物,不妖其身,必妖其人”。

把自己当初苦苦追求的女人视作“祸水”、不祥之物,而自己则“余之德不足以胜妖孽”,所以“忍情”弃舍,为自己抛弃莺莺找了个冠冕堂皇的理由!要论资历,元才子还真可以称得上是“资深薄情郎”,是陈世美的老前辈呢。

所以元刘两人的结局注定是“不求天长地久,只是曾经拥有”。最后,元才子又成功地全身而退。还是那句老话:女人无法克服爱情,男人无法克服名利。

有一首著名的诗,像是为专门为元才子量身定做的,如下:

轻轻地我走了,

正如我轻轻地来;

我挥一挥衣袖,

不带走一丝云彩。

刘采春后来不知所终,作为一代流行巨星,实是令人遗憾。

赵孟頫的书品和人品真的很“贱”吗?

赵孟頫被轻薄,与傅山的关系最大。傅山继承了“书如其人”说,提出了“薄其为人,痛恶其书”的极端之论。他在《作字示儿孙并跋》中说,“贫道二十岁左右,于先世所传晋唐楷书法,无所不临,而不能略肖,偶得赵子昂、董香光墨迹,爱其圆转流丽,遂临之,不数过而遂欲乱真。此无他,即如人学正人君子,只觉觚凌难近,降而与匪人游,神情不觉其日亲日密,而无尔我者然也。”“只缘学问不正,遂流软美一途。”继而提出了“四宁四毋”的著名主张。他的这些言论,对书法审美产生了极其深远的影响。

实际上,傅山对赵书的评价,后人也在有意无意之中产生了误读和讹传。比如,“予极不喜赵子昂,薄其人遂恶其书。”这是“薄其为人,痛恶其书”的重申。今日书家对这句话都耳熟能详,并常引用以否定赵书。其实,这只是前半句,后半句是:“近细视之,亦未可厚非,熟媚绰约,自是贱态,润秀圆转,尚属正脉。盖自兰亭内稍变而至此,与时高下,亦由气运,不独文章然也。”先抑后扬,话锋一转,傅山其实是在肯定赵的书法,这显然是对此前言论的修正。不知是不问根底而不知其详,还是故意选择性的忽略,今人往往只提前半句而不提后半句,断章取义,岂不谬哉?!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hunlipic.com/jiehun/2811328.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8-03
下一篇2023-08-03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