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式婚礼习俗三拜九叩

中式婚礼习俗三拜九叩,第1张

中式婚礼的讲究很多,要想办一场真正的传统样式的婚礼,就应该仔细了解一下他的习俗。

1、三书六礼:按照中国传统的礼法,男女成亲需要“三媒六聘”,也叫“三书六礼”,“三书”指的是礼聘过程中来往的文书,分别是“聘书”——在订婚时交换;“礼书”——过大礼时交换;“迎书”——迎亲时由男友交给女方。“六礼”是指由求亲、说媒到迎娶、完婚的手续,具体是:

纳礼:男家请人预备向女家提亲、说媒。

问名:男家在大红庚贴上写下男子的姓名、排行、生辰八字,由媒人送到女方家中,女家若有意结亲,就把女孩的名字八字写上请人占算。

纳吉:如男女双方的八字没有相冲相克,则婚事初步议定,问名卜得吉兆后,男方送薄礼至女方家,议婚继续进行,也叫过文定或小定。

纳徽:正式送聘礼至女方家又称“过大礼”,类似今天的订婚。

请期:择吉日完婚。旧时选择吉日一般多为双月双日,不喜选三、六、十一月。三有散音;不选六是因为不想新人只有半世因缘;十一月则隐含无尽之意。

亲迎:正式成婚,迎亲表示了男子要求从夫君的强烈愿望婚礼当天,男方带迎亲书亲自到女家迎娶新娘。

2、安床:在婚礼前数天,选一良辰吉日,将新人的新床摆放到新房里,将被被褥、床单铺好,再铺上龙凤被。被上撒各式喜果,如花生、红枣、桂圆、莲子等,意喻新人早生贵子,抬床的人、铺床的人以及撒喜果的人都是精挑细选出来的“好命人”——父母健在、兄弟姐妹齐全、婚姻和睦、儿女成双,自然是希望这样的人能给新人带来好运。

3、闹洞房:旧时规定,新郎家的同辈兄弟可以闹洞房。老人们认为“新人不闹不发,越闹越发”。并能为新人驱邪避凶,婚后如意吉祥。

4、嫁妆:嫁妆是女方家里的陪送,是女方家庭地位和财富的象征。嫁妆最迟在婚礼前一天送到夫家,嫁妆除了衣服饰品外,主要是一些象征吉祥好兆头的东西,如:剪刀,寓意蝴蝶双飞;痰盂,又称子孙桶;花瓶,意谓花开富贵;鞋,寓意白头偕老;尺,寓意良田万顷

5、上头:上头是男女双方都要进行的婚前仪式。也是择定良辰吉日。男女在各自的家中由梳头婆梳头,一面梳,一面要大声说:一梳梳到尾巴,二梳梳到白发齐眉,三梳梳到儿孙满地,四梳梳到四根银笋尽标齐。

6、撑红伞:迎亲的当天,又新娘的姊妹或伴娘搀扶出娘家门,站在露天的地方,姊妹或伴娘在新娘头顶撑开一把红伞,意为“开枝散叶”。并向天空及散撒迷。

7、迈火盆:新娘莲步轻移,迈过火盆预示婚后生活红红火火。

8、跨马鞍:利用谐音寄托祝福,预示婚后两人生活平平安安。

三跪九叩指最敬重的礼节。

出处:刘绍棠《小荷才露尖尖角》:“于是,三支高香,一盅酒,二尺红布挂枝头,俞文芊三跪九叩,拜了大柳树做干娘。”

用法:联合式;作谓语、状语;含褒义。

感情色彩:褒义词

扩展资料:

近义词

打躬作揖 [ dǎ gōng zuò yī ] 

弯身作揖,多用来形容恭顺恳求。

出处:清·曹雪芹《红楼梦》:“薛蟠连忙打躬作揖赔不是。”

用法:联合式;作谓语、定语;含贬义,形容恭敬谦让的样子。

 中国传统 祭祀 习俗里非常注重祭祀礼仪,而行礼方式也有区分,不同方式所表现出的敬重程度也不同。其中三跪九叩所代表的意思又是什么呢?可能有很多人不懂,也从来没有三跪九叩的概念,接下来,就让我们一起来了解吧。

 双膝跪地下三次,磕九个头。这是最敬重的行礼方式。据《周礼》记载,古代跪拜礼有九种:一曰稽首、二曰顿首、三曰空首、四曰振动、五曰吉拜、六曰凶拜、七曰奇拜、八曰褒拜、九曰肃拜。

 成语典故:

清·昭梿《啸亭杂录·内务府定制》:“福晋父率阖族谢恩,行三跪九叩礼。”刘绍棠《小荷才露尖尖角》:“于是,三支高香,一盅酒,二尺红布挂枝头,俞文芊~,拜了大柳树做干娘。”

 据《周礼》记载,古代跪拜礼有九种:一曰稽首、二曰顿首、三曰空首、四曰振动、五曰吉拜、六曰凶拜、七曰奇拜、八曰褒拜、九曰肃拜。

 唐道士朱法满《要修科仪戒律钞》一书中称道士拜礼有四种:“一稽首、二作礼、三遵科、四心礼”。稽首是三跪九叩礼。作礼就是拜礼,分一次或三次。遵科是按科仪对礼拜的规定去做。心礼是不必动作,心念口言,即可感动神灵。

 据书籍据载应在周就有三跪九叩礼了!而三跪九叩礼是针对天、地、君(皇帝)、师、父。

 跪拜是尊敬到极点的象征,下跪表示内心诚服。三跪九叩是大礼,表示内心非常非常尊敬和诚心,是拜神最大礼节。

 所谓三跪九叩就是一跪三拜,拜时头要碰地,三跪九叩拜跪,拜神时先出左脚,手背向上。丧事叩头时,真正大礼是四跪十二拜,先出右脚且叩头时手心向上。

 三跪九叩的利弊

三跪九叩表层上代表了一种对他人的尊重。但实则这是一种封建的象征,也是一种权利的作祟。

 结束语三跪九叩,可以说是最敬重的礼仪方式。行大礼前必须注意此等大礼是否行之合适。

三跪九叩礼是最敬重的行礼方式。所谓三跪九叩就是一跪三拜,拜时头要碰地,三跪九叩拜跪,拜神时先出左脚,手背向上。丧事叩头时,真正大礼是四跪十二拜,先出右脚且叩头时手心向上。据《周礼》记载,古代跪拜礼有九种:一曰稽首、二曰顿首、三曰空首、四曰振动、五曰吉拜、六曰凶拜、七曰奇拜、八曰褒拜、九曰肃拜。    

这个在古代是跪拜帝王和祖先才行礼的,现在只有南方“祭祀祖先”和藏族拜佛大礼才有这个风俗:上前一步,跪下,弯腰,两手向前附地,磕头三次,起身,再上前一步,再跪下,弯腰,两手向前附地,再磕头三次,再上前一步,弯腰,两手向前附地,再磕头三次,起身后退一步,往旁边转身。 可能一辈子遇不到几次。   

上古的时候,中国人是席地而坐的,坐姿象现在的日韩,坐在自己的腿上。这样无论是君臣,无论席子的好坏,大家大致上是相当的,无所谓谁给谁跪的道理。因为要跪一起跪

什么是“三跪九叩”礼

“三跪九叩”是清朝朝会时最重要的礼仪。古代是以拜两次作为大朝仪的常礼。到了清朝初年,朝会大典改为三跪九叩首。按照清朝的规定,皇帝在举行大朝仪时,皇帝乘舆行至保和殿,下舆后先到中和殿升座休息,接受在典礼中的侍班、导从、执事等各官行三跪九叩礼。到太和殿升座之后,在大乐声中,再接受文武百官行三跪九叩礼。辛亥革命后,清王朝灭亡,三跪九叩礼也随之被废除了。

清朝男子行跪拜大礼的具体动作是:行礼者肃立,按先后左右的顺序放下马蹄袖,跪在地上,上身挺直,臀部放在脚后跟上,磕头三次后,起立,然后同样的动作做三遍,礼毕。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hunlipic.com/jiehun/2843243.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8-09
下一篇2023-08-09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