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87年,雅斯纳雅曾来过一位特殊访问者——著名的司法界人士、上诉厅总检察长科尼。科尼同时还是一位作家,他与许多文学大师有交情,如涅克拉索夫、屠格涅夫、陀思妥耶夫斯基等。在工作中,科尼了解许多案子的来龙去脉,引起托尔斯泰的极大兴趣。有一次,他给托尔斯泰讲了一个十分离奇的故事:
70年代初,当科尼在彼得堡区级法院当检察官时,一位上层社会的青年人来找他,向他申诉,说监狱里的人不许他把一封信交给一个名叫罗扎莉娅的女犯人,除非由监狱的人先拆开看过。科尼向他解释,这是规定,于是青年人着急地说:“那么请您看完信,吩咐把信交给她。”原来那位女犯人是一位波兰妓女,被控告偷了一个喝醉酒的嫖客一百卢布,法庭审决她四个月的徒刑。科尼对青年人说:“这样吧,我可以不拆看你的信,请你简单告诉我信中写的是什么。”“我向她求婚,希望快些举行婚礼。”科尼很奇怪,问他:“你是个贵族吧?”他回答说是的,并说出了俄罗斯一个古老贵族的姓氏。科尼问他能否问他几个问题,他同意了。科尼问:“你是在哪儿认识罗扎莉娅的?”“在法庭上。”“她的什么地方使你入迷,长相吗?”“不是。”“那你为什么要娶她呢?你了解她的过去吗?”“她的案子我清楚,我是这个案子的陪审员。”“你和她结婚后怎样生活?你能和她共同出入社交场合吗?你父母同意吗?假若她故态复萌怎么办?而且你们悬殊这样大,怎么会有共同语言,那不是双方都感到痛苦吗?”青年人站起来,焦躁不安地在屋里走来走去,用自己颤抖的手倒了一杯水,稍稍镇静了一下,断断续续地说:“您说的我都想过,但我还是要娶她。”科尼劝他是否再好好想一下,虽然拯救一个堕落的女人是一种高尚的行为,但用结婚这种办法也许不会有任何结果……科尼把信转给罗扎莉娅后,很快就收到了她文理不通的回信,她同意结婚。作为名检察官,科尼认为有责任避免那位神经发热的贵族青年陷入不理智的行为,所以坚持必须在四个月刑满后才准许女犯人同青年结婚,而且很快地,斋期来临,在斋期中是禁止结婚的,所以立即举行婚礼的事只好放下了。在等待的时间里,青年人时常去看望罗扎莉娅,她因为疯狂地用下流话骂同牢犯人,被关入单人牢房。青年送给她许多结婚礼物,她十分高兴。然而,斋期结束时,罗扎莉娅突然得了斑疹伤寒,死了。从此,科尼再没见过那位青年。过了几个月,一个偶然的机会,科尼从一位看管女牢房的可敬的老婆婆那里得知了罗扎莉娅的历史。罗扎莉娅是一位孤女,她父亲死时,把她托付给庄园主,一位阔太太。她长到十六那年,来了一位庄园主的亲戚,就是那位贵族青年,他看上了罗扎莉娅,并诱惑了她,当这事被发现时,庄园主太太不是按常理赶走贵族青年,而是赶走了姑娘。后来,青年人也抛弃了她。她生下孩子,送到育婴堂,一步一步堕落下去。终于有一天,命运使贵族青年做了陪审员,参与了对罗扎莉娅的审判,他认出了她,他知道这个女人的堕落完全是他的责任。于是,经过激烈的思想斗争和心灵煎熬后,他知道,唯一的选择就是与她结婚……
托尔斯泰在艺术上的贡献是多方面的。我以为,最突出的一点,是他确立了对人的“瞬间分析”的观念。他认为,对人的观察与描写仅以个体为单位是远远不足的。因为一个人在此瞬间和彼瞬间是并不相同的。而且,在某一个瞬间的人,其心灵世界也还是一个多层次的、立体的、流动的系统。例如,我们前面举出的安娜同卡列宁在火车站见面的描写,那就是一个“瞬间”,在这个瞬问,包含着人类感情生活中永远会存在、而且会不断重现的典型形态。托尔斯泰关于“瞬间分析”这一观念的形成,同基督教有关。基督教义认为,人的本性是恶的,本性的恶往往在一闪念中流露出来。真正的基督徒应该正视闪念中的恶。例如我们前面讲到过圣·奥古斯丁在《忏悔录》中抓住偷梨一事所作的长篇忏悔。但托尔斯泰对人的理解比奥古斯丁丰富得多,也乐观得多。他认为,人在瞬间的善恶交错中能够接近上帝。在这一点上,也显示出他同陀斯妥耶夫斯基的区别。
托尔斯泰在青年时代的第一部作品《幼年》的一开篇就显示了这种过人的才能:尼考连卡睡得正甜,被家庭教师打苍蝇的声音吵醒了,死苍蝇恰好落在他的头上。这是多么不愉快啊!“就算是我小吧!”尼考连卡不只因为甜梦被吵醒了,更重要的是他觉得卡尔勒故意欺侮他,因为他小,“为什么他不在伏洛佳床边打苍蝇呢?”问题本身多少有点专横——卡尔勒在他床边打苍蝇是因为苍蝇落在了他的床边,然而一种内在的不愉快,使他感到自己的逻辑是强有力的,他为自己的逻辑所折服,愈加相信卡尔勒是故意折磨他,“他明明知道他弄醒了我,惊骇了我,但他装作好像没有注意到……”。从10岁孩童心灵里刚刚萌发出来的自尊意识是多么倔强阿,于是一切表象都在他的眼睛里发出了变异:平常那么好的老头儿(卡尔勒)变得极其讨厌,连同他戴的压发帽、穗子“都是多么讨厌!”卡尔勒呢?当然不知道尼考连卡内心的神圣的愤怒,他用善良的声音呼喊尼考连卡起床,尼考连卡装睡不理他,于是卡尔勒开始搔他的脚后跟。尼考连卡内心依然很愤怒,但又禁不住要笑出声来,他满眼泪水,不知是哭出来的还是笑出来的。他竭力要维持住自己内心的“神圣的愤怒”,但钻心的痒痒使他又在笑。“卡尔勒!”他神经几乎错乱了,眼泪汪汪地叫着。卡尔勒看着他的眼泪,诧异了,然而善良的老头怎么也没想到自己是“罪魁祸首”。他于是问他是不是做了什么噩梦。尼考连卡望着卡尔勒那“善良的德国人的脸”,听他竭力在猜测是什么噩梦的那些关切的话语,他突然意识到,这个老头儿是多么善良呵!甚至他的压发帽、帽上的穗子都变得好看多了。他想起对他的诅咒,心里不禁觉得难为情,于是眼泪流得更多了。为了不使卡尔勒难过,尼考连卡开始撒谎,说他梦见妈妈死了。卡尔勒是那么相信他,柔声细语安慰他,这样,尼考连卡流的泪更多了。“我似乎觉得我真做了那个可怕的梦,而流泪不是由于先前的原因了。”请看,这一段细节中有多少戏剧性的“转折:
1.从自尊受辱的感觉到被爱时的心境(自爱到爱人);
2.从讨厌卡尔勒连同他的帽子到喜欢卡尔勒连同他的帽子;
3.从编造梦境到相信真的做了梦(幻想与真实的混淆)。
整个心理流动过程充满了偶然性,然而这些偶然性又是善良而敏感的童心的必然反映。它是富于个性的,又是极其真实的。
车尔尼雪夫斯基最早注意到托尔斯泰的这种才能。在青年托尔斯泰发表他的处女作《童年》时,车尔尼雪夫斯基就指出:作者具有洞察人类心灵隐秘进程的惊人的能力,“……托尔斯泰伯爵最感兴趣的是心理过程本身,它的形式、它的规律,用特定的术语来说,就是心灵的辩证法”。“人类心灵的知识是他的才华的基本力量。
托尔斯泰不仅洞悉瞬间的内心世界流动的隐秘过程(就像微积分数学所表述的血dt时间内走过的ds,而且意识到这种流动的意识是多层次的。表情与内心、表层意识与内层意识、内层意识与深层意识之间交互作用,形成瞬间意识活动的四度空间。例如,列文第一次向吉提求婚前后,吉提内心活动的变化:
在饭后,一直到晚会开始,吉提感觉着一种近乎青年人初临战场的感觉。她的心脏猛烈地跳动,她的思路飘忽不定了……她感觉到他们两人第一次会见的这个晚上将会是她一生的决定点。她心里尽在想像他们,有时各自分开,有时两人一起。当她默想过去的时候,她带着快乐,带着柔情逗留在她和列文的关系的回忆里。幼年时代和列文同她死了的哥哥的友情的回忆,给予了她和列文的关系一种特殊的诗的魅力。她确信他爱她,这种爱情是使她觉得荣幸和欢终掺杂着一些局促不安的成分,虽然他温文尔雅到了极点,到底好像有点什么虚伪的地方——不是在渥伦斯基,他是非常单纯和可爱的,而是在她自己;然而她对于列文却觉得自己是完全直爽和坦白。但是在另一方面,她一想到将来她和渥伦斯基在一起,灿烂的幸福的远景就立刻展在她的眼前;和列文在一起,未来却似乎蒙上一层迷雾。
当她走上楼去穿晚礼服,照着镜子的时候,她快乐地注意到了这是她的一个最得意的日子,而且她具有为了应付迫在眼前的事情她所需要的全部力量。她意识到她外表的平静和她动作的从容优雅。
在七点半钟,她刚走下客厅,仆人就报道,“康斯坦丁·德米特里奇·列文”。公爵夫人还在她自己的房间里,公爵也还没有进来。“果然这样”,吉提想,全身的血液似乎都涌到她心上来了。当她照镜子的时候,她被自己脸色的苍白所惊骇了。
那一瞬间,她深信不疑他是故意早来,在她还是独自一个人的时候来向她求婚。到这时整个的事情才第一次向她显现出来不同的完全新的意义。到这时她才觉察到问题不只是影响她——和谁她才会幸福,她爱谁——而且那一瞬间她还得伤害一个她所喜欢的男子。而且是残酷地伤害他……为什么呢?因为他,这可爱的人爱她,恋着她。但是没有法子想,事情不得不那样,事情一定要那样。
“我的天!我真要亲口对他说吗?”她想。“我对他说什么呢?难道我能告诉他我不爱他吗?那是谎话。我对他说什么好呢?说我爱上别的人吗?不,那是不行的!我要跑开,我要跑开。”
她已经到了门口,当她听见他的脚步声的时候。“不!这是不诚实的。我有什么好怕的?我并没有做错事。要怎样就怎样吧,我要说真话。而且和他,不会感到不安的。他来了!”她自言自语,看见了他的强壮的、羞怯的身姿,和他那双紧盯着她的闪耀的眼睛。她直对他的脸看着。像是在求他饶恕,她把手伸给他。
对于下列文进来前后的这一段时间里,吉提的瞬间心理活动可简列为下表:
对这两个爱她的男子,吉提在理性层面上(表层)分不清谁优谁劣,她觉得他们都是很好的。但在情感上总觉得渥伦斯基更富有男性的魅力,这种魅力使吉提感到同握在一起生活会是幸福的、灿烂的,而同笨拙、羞怯的列文在一起,却没有这种诱惑力。正是这种感觉支配吉提拒绝了列文,而期待着与握的结合。但这少女的意识的深层隐约地还有一些自己也说不清的感觉:对于列文进来前后的这一段时间里,吉提的瞬间心理活动可简列为下表:和列文在一起是宁静而愉快的,握伦斯基却使她感到局促。前者使她在拒绝列文前一度从深层升到内层,因此她感到痛苦,但同握伦斯基在一起的局促感始终隐遁在内心深渊里。直到握伦斯基抛弃她以后,吉提才弄明白这种局促感意味着什么:握伦斯基对她的爱及她对他的爱都未达到灵犀相通的地步,它们之间还有隔膜,而她同列文的爱情却恰好相反。
作为19世纪现实主义文学的“勃朗峰”,列夫·托尔斯泰对人类心灵的艺术揭示起码有以下意义:
第一,推进了人类对于自身的认识。不仅是在家庭、爱情。友谊等日常生活的范畴,而且在对祖国、人民、战争……等方面的心理活动的奥秘,托尔斯泰都有杰出的贡献。他揭示的许多心理活动的过程具有惊人的准确性和深刻性,至今仍是心理科学家们兴味盎然的研究课题。
第二,改变了小说的结构形式,即由闭锁式(有头有尾)变成开放式,风格上的散文化进一步扩大了小说表现生活的能力。
第三,开创了表现人物内心世界的多种艺术手法,如动态的肖像描写、环境描写、人物的瞬间心理揭示、独特的“内心独自”等等。
达吉亚娜姑母是托尔斯泰家的远亲,她幼年失去双亲,一直寄养在托尔斯泰家,由托尔斯泰的祖父祖母抚养成人。少女时代的达吉亚娜长得很美。她爱上了托尔斯泰的父亲,但她知道自己寄人篱下,这种爱情只是一种梦想,因而避开了。托尔斯泰的母亲去世后,父亲曾向达吉亚娜求婚,她没同意,但却答应抚养那五个年龄尚幼的孩子,她特别喜欢托尔斯泰。
《复活》概要:小说主人公卡秋莎·玛丝洛娃本是一个贵族地主家的养女,她被主人的侄子、贵族青年聂赫留朵夫公爵诱奸后遭到遗弃。由此她陷入了苦难的生活,她怀着身孕被主人赶走,四处漂泊,沦为妓女达八年之久。后来她被人诬陷谋财害命而被捕入狱。十年后,聂赫留朵夫以陪审员的身份出庭审理玛丝洛娃的案件。他认出了被告就是十年前被他遗弃的玛丝洛娃,他受到了良心的谴责。为了给自己的灵魂赎罪,他四处奔走为她减刑。 当所有的努力都无效时,玛丝洛娃被押送去西伯利亚,聂赫留朵夫与她同行。途中,传来了皇帝恩准玛丝洛娃减刑的通知,苦役改为流放。这时的玛丝洛娃尽管还爱着聂赫留朵夫,但为了他的前途,拒绝了他的求婚,与政治犯西蒙松结合。这两个主人公的经历,表现了他们在精神上和道德上的复活。小说揭露了那些贪赃枉法的官吏,触及了旧法律的本质。
《复活》一个关于人性的话题
《复活》是俄国著名作家托尔斯泰的代表作,相信有很多人在学生时代就曾阅读过这本书。
在《复活》的开篇中,托尔斯泰就先指出了自己的深刻观点:“人们认为神圣而重要的,不是这春色迷人的早晨,不是上帝为造福众生所创造的人间的美,那种使万物趋向和平、协调、互爱的美;他们认为神圣而重要的,是他们自己发明的统治别人的种种手段。”当然,这也是《复活》中男主人公聂赫留朵夫在亲身经历过种种贫困僚倒后所领悟出来的精华思想,然而,这种思想是很具片面性的,直到他想拯救自己(娶卡秋莎为妻)而惨遭失败以后,他终于明白了这样一个道理:“要克服使人们饱受苦难的骇人听闻的罪恶,唯一可靠的办法,就是在上帝面前承认自己总是有罪的,因此既不该惩罚别人,也无法纠正别人。他们自己有罪,却想去纠正罪恶。腐人堕落的人想去纠正腐化堕落的人,并想用生硬的方法达到目的,结果是缺钱而贪财的人就以这种无理惩罚人和纠正人作为职业,自己却极度腐化堕落,同时又不断腐蚀受尽折磨的人。现在他才明白,他亲眼目睹的一切惨事是怎么产生的,怎样才能加以消灭。他找不到的答案,原来就是基督对彼得说的那段话:要永远饶恕一切人,要无数次地饶恕人,因为世界上没有一个无罪的人,可以惩罚或者纠正别人。”由此,他想到了自己这一段时期以来的所作所为:“为了使自己的灵魂得到安宁不惜负担起自己所处的上流社会的嘲笑与讽刺而想娶卡秒莎为妻的念头。他仔细地思索过,自己并不爱她,只是处于一种同情怜悯的心理要去娶她,他以为这样做就能够拯救自己,结果却被她拒绝了,正是由于她‘不知好歹’的拒绝,从而使他更加理智地看清了自己的虚伪,他为此感到了羞愧。从而,聂赫留朵夫也更加了解到自己,他没有权利、没有资格去怜悯卡秋莎,虽然在他一错再错的行动中,卡秋莎最终还是宽恕了他,并为自己找到了一个生活的新开始。”继而聂赫留朵夫又思索道:“我们活在世界上抱着一种荒谬的信念,以为我们自己就是生活的主人,人生在世就是为了享乐。要知道,既然我们被派到世界上来,那是出于某人的意志,为了达到某种目的。可是我们断定我们活着只是为了自己的快乐。显然,我们不会有好下场。”让我们来看看这是多么深刻的思想,而这思想之所以如此,完全是因为聂赫留朵夫的亲身感受而至。在此,让我们先来看看聂赫留朵夫的年轻时代是在怎样的环境中产生了变化:
在他还很年轻的时候,他是个纯洁无邪的正派青年,富有自我牺牲的精神,乐意为一切高尚事业献身,那时,他认为精神的生命才是真正的我。他时常思索上帝、真理、财富、贫穷等问题,阅读有关书籍并同人家谈论这些事(这难道岂不是每个刚出入社会的青年所具备的优良品质吗)。然而,聂赫留朵夫的理想遭到了上流社会圈子里众人的耻笑与攻击,别人觉得他不合时宜,有意标新立异。聂赫留朵夫起初作过反抗,但十分困难,因为凡是他凭自己的信念认为好的,别人却认为坏的;反之,他凭自己的信念认为坏的,别人却认为好的。最后聂赫留朵夫屈服了,不再坚持自己的信念而相信别人的话。开头这样的自我否定是很不愉快的,但这种不愉快的感觉并没有持续多久。
从这一点来分析,只能说明一个问题:都是环境在造化人。环境虽然是外在的,却完全可以把一个正直善良的人改变成一个唯利是图的人。就拿现代社会来说,有多少外来人口在初入大都市的时候,只是想凭着自己的苦干和勤劳而挣口饭吃,但是,在这个“以貌取人、以‘财’看人”的年代里,社会却没有给他们创造一个劳动的机会,这就使得许多人心里不平衡,甚至动了去偷去抢的念头。而一旦发生了这些事情,那些所谓的正人君子们或者执法者就会站出来打抱不平:“有手有脚的,干嘛不去靠劳动吃饭,而非得干这伤天害理的事情,可耻!该杀!”其实,这些正人君子们或执法者并不知道,该杀的到底是谁?是谁造就了他们今天的罪恶。法国伟大的作家雨果就曾预言过,只要有贫穷存在的地方,就会有男人去犯罪,女人去卖娼,儿童去讨饭(这不是原话,大概意思是这样的)。当然,贫穷在哪个地方都会有,乃至西方的发达国家。然而,在面对贫穷的时候,这就取决于社会层和决策层的理智与思想水平,怎样才能够避免社会垃圾、社会犯罪的少发生,而不是用一种生硬的方法来达到目的。就如在《复活》中就曾指出:“几百年来你们一直惩办你们认为有罪的人。结果怎么样?这种人有没有绝迹呢?并没有绝迹,人数反而增加,因为不仅添了一批因受惩罚而变得腐化的罪犯,还添了一批因审判和惩罚别人而自己堕落的人。”每个人天性中都有一种逆反心理,当一个人在被贫穷苦痛逼得走头无路的时候,却还要遭到社会中所谓的正义好公的人们的无情的强制惩罚,你说他们能想得通吗?能改变好吗?这肯定是不可能的。面对这一切,我们应该做的只有一样:那就是去饶恕他们的行为,光有饶恕并不行,还要用自己诚心诚意的爱去打动他们那颗曾经沧桑的心灵,这也要远比那些正人君子们用强制的手段或嘲讽的话语来‘帮助’他们有效果得多。要知道,人心都是用豆腐做的(指天生没有硬心肠的人),它在外界强硬的碰撞下,就会先产生裂痕,继而破碎,甚至于会变得七零八落,就算是以后聚在一起,再也不会形成一颗完整的心。故,当你准备去嘲讽别人或惩罚别人的时候,你可曾想过自己:你是不是一个没有罪的人,如果你也有罪的话,就更不应该去嘲讽或惩罚别人。所谓“在生命前面,人人平等”正是这样的道理。此刻,你千万不要以为自己的所作所为是除暴安良或大公无私的举动,那你就错了,虽然你在世人的面前可以伪装得很好,但在上帝的审判面前,你的灵魂将无处躲藏。
自从在法庭上看到卡秋莎以后,聂赫留朵夫的腐朽生活就被彻底地改变了。开始的他并不知道自己的思想到底在想些什么,总之,他看一切都不顺眼,平素里感觉很自得的事情,在如今看来都觉得恶心和别扭。他知道,若不是自己在几年前欺骗了卡秋莎的感情,她不会落到今天这个地步。她本来没有杀过人,但她是个妓女,一个被社会所摒弃所不耻的妓女,谁会相信她的话呢。所有人都执这样的观点:一个以出卖自己肉体为乐的女人,还有什么羞耻心,还有什么事情做不出来。故,卡秋莎被判了严重的罪:服苦役。这个判决对于一个女人来说,就等于给了她一个缓期死亡徒刑,是何等的残酷。如果不是聂赫留朵夫了解她以前的生活,如果不是聂赫留朵夫还有一点良心的话,也就没有这个故事了。聂赫留朵夫在经过反复的思索当中,终于找到了自己苦闷的原因,那就是:自己的良心。也许,他可以仍旧不管不问卡秋莎的事情,她判了苦役岂不是更好,自己从此也少了一个心病,吃得安稳,睡得安稳,何必自找麻烦呢。然而,每个人都会有几个不同的自我。在白天,那个风光面满的聂赫留朵夫出入在上流社会的圈子中任意卖弄着自己的风雅;而一到晚上,就会有另一个他走出来嘲笑自己,咒骂自己,使得他睡不好,吃不好,而这另一个他就是聂赫留朵夫自己的良心,它总是躲在阴暗中,时常在不经意的时候跳出来谴责他,阻咒他,让他在精神上受尽折磨,受尽苦难。所以,聂赫留朵夫站了出来,与其在阴暗中使自己受尽了折磨,不如把它从阴暗中揪出来,摆在真实的自己面前。他妥协了,只是为了另一个在阴暗中的自己。他决定娶卡秋莎为娶,不管她服苦役也罢,流放也罢,这一切他都认了,自己犯下的过错要由自己来担当。他相信,这一切,上帝最终会审判的,他逃不过命运的掌握。
在现代社会中,在某一个阴暗的角落里,也许还生活着那么一群人:他们宁可在黑夜中披着一张衣冠楚楚的狼皮装模作样的过着所谓的上层社会的生活,成天混迹于那些夜总会、卡拉OK厅,而也不愿意在黑暗中去思索一下自己的灵魂。也许,不是他们不想思索这些问题,而是他们在害怕,他们在害怕某种东西,害怕某种他们自己也并不敢预言的未来,他们不愿意去思索,不愿意有片刻的时间让自己的大脑闲暇下来。因为,他们所惧怕的,所不敢面对的,正是这种闲暇,而在这种闲暇时间里,他们害怕思索那种令他们永远也不想思索的东西,那就是:一个人的良心。不过,说来也是,一个害怕自己未来的人,一个不敢预言自己未来的人,他活着有又什么意义呢,除了享受,还是享受。也许,生命给人的只是一种假象;也许,生命只是一种欺骗聪明人的障目物,它能够使没有思想的人活得轻松自在,它却使有思想的人活人沉重而深沉。面对这一切,人都是有所选择的,有的人活着是为了让自己的灵魂去感受生活,有的人活着是为了让自己的躯体去享受生活,而能够做到灵肉合一的生活者,却是廖廖几无了。上帝说过:“一个人不能事奉两个主。不是恶这个爱那个,就是重这个轻那个。你们不能又事奉上帝,又事奉玛门(指‘财利’)。所以不要忧虎,说吃什么,喝什么,穿什么。这都是外邦人所求的。”故,他们所做的一切,审判的上帝终将会知道,即将面对他们的,将来自会明白。
《复活》的主要人物是聂赫留朵夫和玛丝洛娃。
1、聂赫留朵夫
聂赫留朵夫完整而充分地体现了“道德自我完善”的过程和思想。他经过返归和自我完善在精神上获得了新生。
聂赫留朵夫的思想变化可以分为:第一阶段是纯洁善良、追求理想的阶段。这时他健康、真诚、充实、崇高,乐于为一切美好的事业而献身。真挚地爱着玛丝洛娃。那时的爱是纯洁美好的。
第二阶段是放纵情欲,走向堕落。踏上社会后,聂赫留朵夫变得猥琐、低下、空虚、渺小。认为女人无非是一种“享乐工具”。他诱骗了玛丝洛娃,之后给了她一笔钱。这种做法是兽性的表现更是对纯洁的爱的侮辱,但那时他无法控制自己,导致了一个女人的悲剧。
第三阶段是从仟悔走向复活。法庭审判之后,他内心痛苦,认清了自己虚伪可耻的面目,决心悔过自新。在他忏悔的过程中,通过对他的所见所闻,揭露和批判了沙皇俄国社会的腐败和黑暗。
2、玛丝洛娃
作者通过玛丝洛娃体现了俄罗斯人民所遭受的深重苦难和对整个黑暗社会的无比憎恨。她在拒绝聂赫留朵夫的“善行”时,一再表现出自己内心的屈辱、瘸苦和按耐不住的愤怒。
正是这种感情触动了她麻木不仁的灵魂,并最后使她觉醒过来。由于她的灵魂深处始终保存着善良的天性和与聂赫留朵夫初恋时的美好回亿,“悔罪”的聂赫留朵夫才能获得她的宽恕,井使她重新“爱”上他。
玛丝洛娃最终拒绝聂赫留朵夫要求和他结婚的建议,表现出玛丝洛娃的崇高品质,也是她为了爱他而做出的自我牺牲。
玛丝洛娃的“宽恕”精神使她的灵魂获得了“复活”,然而,我们却看到作者在寻求玛丝洛娃“复活”的过程中,逐步接近了托尔斯泰过去所否定和厌恶的“革命者”。
扩展资料:
《复活》的创作背景:
19世纪70年代末到80年代初,俄国的资本主义迅猛发展,农村遭到巨大的破坏,广大劳动人民的生活日趋赤贫。当时俄土战争的重负,连年饥馑给人民带来更为深重的灾难。
这时托尔斯泰越发地关心人民的困苦。他积极地参加当时的救灾工作,目睹了农民和城市贫民的可怕处境,在他多年探索、思考的基础上终于看清了沙皇专制制度的反动本质。
作者参加1891至1892年的赈灾工作,体会农民与地主之间有一条巨大的鸿沟,农民贫困的根源是地主土地私有制。
托尔斯泰在相继完成了巨著《战争与和平》、《安娜·卡列尼娜》之后,进入晚年的他世界观发生了根本转交,他的艺术批判力量达到了高峰,达到了“撕毁一切假面具”的“清醒现实主义”。
这无疑是他艺术探索的结果,同时更是他精神探索的结果。以广大农民的眼光观察俄国现实生活,代表农民阶级发表意见,这是他晚期创作巨大批判力量的主要源泉。
这在他的各种作品中,特别是长篇小说《复活》中表现得最鲜明、也最为突出。
读完某一作品后,相信你一定有很多值得分享的收获,这时候,最关键的读后感怎么能落下!那么我们如何去写读后感呢?以下是我整理的关于列夫托尔斯泰的读后感400字(通用6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列夫托尔斯泰的读后感1托尔斯泰,我最欣赏的作家之一。他巅峰时期的代表作有哥萨克战争与和平童年。这让我对托尔斯泰有了好感。
托尔斯泰在现实中最大的困主要在精神层面,他面对内心巨大的惶惑与矛盾,最终创作出众多不朽的名篇。他不仅仅是一位文学巨匠,有关人生的、宗教和社会的阐述又使他成为一位具有世界影响的思考家。托尔斯泰从没放弃人生真谛的追求。他一直在思考社会上层与下层、地主与农奴之间的隔阂与矛盾在哪里;农民贫困的根源所在,这突出反映了他的人道主义思想,但也是他思想上矛盾与根源所在。
托尔斯泰写的一个地主的早晨反映他自己的人生。有一段是这么写的涅赫留多夫去一个乡村访问,但却遭到冷遇、嘲笑、固执的猜疑……这与托尔斯泰本人极为相似。他遭到舆论的批判,而家庭,从温暖渐渐变得分裂,托尔斯泰的家庭已经千疮百孔,不堪一击。但托尔斯泰并没有放弃,在如此艰苦的条件下,他写出了波利库什卡安娜卡列尼娜等着作。
在生活、学习中我们应该学习托尔斯泰身上的品质遇到困难,不应总想着靠山,要有一股勇往直前的精神,只有这样,你才能像托尔斯泰一样取得成功。
列夫托尔斯泰的读后感2“重要的不是知识的数量,而是知识的质量,有些人知道很多很多,但却不知道最有用的东西。”这句话,出自俄罗斯著名作家。他是19世纪俄罗斯批判现实主义的作家、文学家、思想家,更是被人们成为俄罗斯文坛泰斗,他主要的作品都写出了当时社会上的种种腐败现象,而且他用最精纯的光彩照耀我们的心灵,读后感《列夫托尔斯泰作品读后感》。在19世纪末,重重的黄昏下,它是一颗抚慰人间的巨星,它的目光足一抚慰我们青少年的心灵。他就是——列夫 托尔斯泰。
曾经,托尔斯泰有着很大的一笔财富,但是,他挥金如土,欠下一对债务,并与社会上那些不良少年来往。他的二哥在还完他那一屁股债后骂他,凶他,让他如梦初醒终于走上了正途。
他自己说,他五岁时便已经第一次感到,“人生并非一种享乐而是十分沉重的苦役。”
是啊,人生不是享受,但我觉得苦役也不十分沉重。被个人的世界观不一样。托尔斯泰不喜欢繁华的生活,外出时他总是粗布大衣,因此也不会不会有人想到这“位”老头就是伟大的文学家——列夫托尔斯泰。
列夫托尔斯泰的读后感3暑假,我一口气读完了托尔斯泰晚年的一本着作《复活》。似乎很深奥,却又像读懂了什么,精神上的复活,比现有拥有优越的物质生活显得更加珍贵,更有意义。
一个曾经有着纯真美好的童年,对生活充满希望的年轻人,却在鱼龙混杂的上层社会中过着花花公子般的生活;一个美丽纯朴的姑娘,在长达八年的生活中堕落。他们也许会这么浑浑噩噩地过完一生,但因一次法庭上的偶遇,使这一切发生了改变……
这一次,聂赫留朵夫以陪审员的身份来审理玛丝洛娃的案件,他认出被告就是他年轻时伤害过的卡秋莎·玛丝洛娃,又听到她被冤枉时的惨叫,或许是灵魂的反省吧,他在玛丝洛娃入狱后奔波在社会的高层,希望替他减刑,可都没成功,一次次探狱,聂赫留朵夫看见玛丝洛娃奄奄一息的样子,觉得自己现在所拥有的都不算什么,于是用自己的全部家当将她保释出来。
他又一次向她求婚,她却拒绝了,因为她不想连累聂赫留朵夫……
这里,聂赫留朵夫和玛丝洛娃真正意义上的复活了,这并不是死而复生的复活,而是一种心灵反省和净化,使自己的心灵得到升华。托尔斯泰在这本书中反映了人性的丑陋与纯洁。《复活》是一本不可多得的好书,大家有机会可以读读他。
列夫托尔斯泰的读后感4在有暇之余,我翻开了《列夫·托尔斯泰传》,从而来体会一下托尔斯泰的人生成长的艰辛历程。
托尔斯泰粗犷的脸又长又笨重,短发覆在前额,小小的眼睛,宽大的鼻子,往前突出的大唇,宽阔的耳朵,因为无法改变丑相,童年时倍感痛苦。他在一个叫卡赞的地方读书,成绩平庸,他是孤独的。
在他家庭的回忆中,好几个人为托尔斯泰采作他的《战争与和平》中的最特殊的典型人物:如他的外祖父,老亲王沃尔康斯基,叶卡捷娜二世时代专制的贵族代表;他的母亲,玛利亚公主,这温宛的丑妇人,生着美丽的眼睛,她的仁慈的光辉,照耀着《战争与和平》。
虽然对于他的父母,他是不大熟知的(他的母亲逝世时,他还未满一岁),但是他至少还能保持若干关于父亲的回忆。这是一个和蔼的诙谐的人,眼睛显得忧郁,在他的城邑中过着独立不羁、毫无野心的生活;他父亲死时托尔斯泰才九岁。这一死,使他懂得悲苦的现实,心中充满了绝望。
然而不知不觉中,他为少年的热情、强烈的情感和夸大的自尊心所驱使,以至这种追求完美的信念丧失了无功利观念的性质,变成了实用的性质与物质的了。他慢慢地也学会了放荡自己。最后,有一样东西救了他:那就是绝对的真诚、坦白和善良。
列夫托尔斯泰的读后感5托尔斯泰是十九世纪最伟大的作家。他的目光是那么特别,以至于他这种无法抵御的目光,让别人根本不敢在他的面前撒谎。他一直希望自己能够活得非常长久,而且对死亡是那么畏惧。但是最终,他还是平静的看待了死亡。但是,他却对所有事物都冷淡了。托尔斯泰从五十岁开始一直到去世这段时间,他完全是为了生活的意义和对生活的悟解而生活的。他为了真理而进行的斗争不是为了拯救自己,而是为了拯救全人类!他为这一项任务付出了生命,这一切使他成为了英雄!
托尔斯泰去世了,但是他与世界的关系继续对人类产生着作用。他的作用凭着他的理智和爱心增强,而且会像一切生物那样没有停顿,也没有终结地生长。
看完这本书,我的心里感慨万分。正如托尔斯泰所说:“人生不是一种享乐,而是一桩十分沉重的工作。我认为对于我们每一个人来说,生命的意义只是在于助长人生的爱。”我们应该好好生活,每天都要活得有价值,不能只知道享受。我们要这样过一天你或许会觉得很容易,但是过一生就不会那么简单了。我们还应该有爱,因为爱是可以包容一切的!
所以,我们要向托尔斯泰学习,做一个坚强、执著,有爱心,对社会,对国家都有用的栋梁之才,就像托尔斯泰一样!
列夫托尔斯泰的读后感6今天我读了《托尔斯泰传》,读完之后,深有感悟。
托尔斯泰是俄 国作家。他在1885至1887年间,在巴黎印行了《战争与和平》、《安娜·卡列尼娜》、《童年与少年》、《波利库什卡》、《伊万·伊里奇之死》。
作者一开始就说,认识托尔斯泰的日子,在他的精神上是永远不会消失的。托尔斯泰虽然容貌丑陋,即使他自己都感到伤心绝望,但他绝对真诚可靠,勇于尽责,胸中燃烧着热性之火和爱国之心。
为了自己的祖国,甘愿奉献出自己的生命。他做的这些决不是为了想出风头,他是爱国的。
在文学上,他是一个巨匠,他想法独特、大胆,精力充沛,永不放弃艺术,从没有中断他的艺术创作。但是,他又是有对自己的贵族出身又无聊的骄傲和自大,回本能的反对大家的所承认的一切判断,对于一般潮流感到厌恶,对于人群表现猜疑,对于人类理性暗藏着轻蔑,他永远不相信别人的真诚。
但是他伟大,因为他博爱,渴望得到真正幸福的爱情,同情群众,从不以斗争的态度对付他的具有挑战性的对手,不是那种生存在艺术与智慧的宝座上的大师和天才。托尔斯泰诚实、倔强,是一个有着一颗纯粹的基 督徒灵魂的英雄。
在书中,罗曼·罗兰曾这样说过,他是俄罗斯最伟大的灵魂,百年前在大地上闪烁着的光芒,对于我们这一代而言,曾经是照耀我们青春时代的对精妙的光彩。是的,在法兰西,多少人认为托尔斯泰不仅是一个受人爱戴的艺术家,还是一个朋友,最有好的朋友,在整个欧洲艺术中,也是的真正的友人。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