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之刀朝代背景

风之刀朝代背景,第1张

  赫连夏王朝

  夏王朝是十六国时期南匈奴屠各种(也称仆各或独孤)的一支铁弗族人赫连勃勃建立的。也是十六国时期最后出现的一个国家。中国以“夏”为名的国家较多,为有所区别,史称十六国时期的夏为赫连夏。赫连勃勃曾用名屈孓,南匈奴屠各种(也称仆各或独孤)的一支铁弗族人,是匈奴铁弗部酋长刘卫辰的第三子。十六国时期,草原各民族处于诸族融合过程中。北方汉人称父亲是匈奴族,母亲是鲜卑族,他们生下的子女为铁弗;父亲是鲜卑族,母亲是匈奴族,他们所生下的子女为秃发或拓跋。赫连勃勃的父亲刘卫辰曾娶代国国君拓跋什翼犍的女儿为妻,赫连勃勃又娶鲜卑人多兰部酋长没奕于的女儿为妻,故当时称他们的部落为铁弗氏。赫连勃勃的先祖与前赵(汉)国主刘渊是同宗(见前赵先祖世系表),自南匈奴第二十代单于於扶罗以后,也承西汉皇帝之姓为刘。赫连勃勃称帝后,不愿意姓刘,也不愿意姓屠各或独孤,也不愿以他的部落为姓。据《晋书•;赫连勃勃载记》记载,他曾下令曰:“帝王者,系为天子,是为微赫,实为天连,今改姓曰“赫连”庶协皇天之意。其支庶,皆以铁伐为氏,庶朕宗族子孙,刚锐如铁,皆堪伐人”。意思是说:“帝王是天子,天子的显赫地位与天紧密相连,至于不是正宗的仍叫铁伐氏,希望宗族子孙们个个都像铁一样坚硬,可以折服他人”。铁伐其实就是铁弗的异译。铁弗匈奴初居晋新兴郡滤傂(今山西五台县傂亭),赫连勃勃的五世祖去卑原是并州南匈奴右贤王,去卑死,其子刘猛继位,刘猛与271年叛晋出逃塞外,272年正月被杀,刘猛之子副仑投奔拓跋鲜卑,部落由刘猛之弟诘升爱统领,被西晋封为南匈奴五部帅之一的北部帅。诘升爱死,其子赫连勃勃的曾祖父刘虎袭帅位,刘虎娶前赵皇帝刘渊的族人为妻,309年,刘虎统领四千余部落迁居朔方肆卢川(今山西北部忻州及五台山一带),被当时的汉主刘聪以宗室之亲封为楼烦公、安北将军、监鲜卑各部诸军事、丁零中部将,成为当时并州北部一支重要的军事力量。后西晋并州刺史刘琨联合拓跋鲜卑酋长拓跋猗卢屡次攻打刘虎,刘虎被迫西渡黄河迁往塞外。刘虎死后,其子刘务恒继位,被后赵石虎封为平北将军、左贤王、丁零单于。赫连勃勃侥幸逃出,投奔鲜卑叱干部。叱干部酋长他斗伏准备将它送给北魏,途中被他斗伏哥哥的儿子叱干阿利截救并收留了赫连勃勃。拓跋珪知道后,派使者向叱干阿利索要,叱干阿利不理这一套,他领赫连勃勃来到使者面前说:“赫连勃勃国破家亡,投奔于我,我理应收留他。我宁可与他一起死掉,也不忍心让北魏把他杀害”。打发走北魏使者以后,叱干阿利仔细一想,觉得自己实力毕竟有限,把赫连勃勃留在这里总不是长久之计,于是,便把他送到了后秦鲜卑多兰部酋长,时任后秦高平公、大将军的没奕于那里。没奕于对赫连勃勃印象很好,便把女儿嫁给了他。赫连勃勃身高八尺五寸,肩宽体壮,仪表堂堂,应变能力极强,很受后秦国君姚兴的器重,被封为骁骑将军,经常参与军国大事。姚兴的弟弟姚邕劝姚兴不要过分信任赫连勃勃,姚兴说:“勃勃有济世之才,我想和他共同平定天下,怎么能不信任他呢”。于是,又封赫连勃勃为安远将军、阳川侯,让他带领三交(今陕西榆林)、朔方(今陕西延安)以及刘卫辰原来的部众到高平(今宁夏固原),协助没奕于,还没有出发,姚兴又改变了主意,封赫连勃勃为安北将军、五原公,给他配备了五部鲜卑二万余户镇守朔方。当时,后秦和北魏关系和好,每年都派使者互相问候,拓跋珪还娶了姚兴的女儿西平公主为妻,赫连勃勃见后秦同自己的杀父仇人交好,非常生气。正好赶上柔然可汗社仑向姚兴进贡八千匹良马,当马队路过勃勃的防区大城时,勃勃扣留了马匹,武装了自己的部队,随后召集了三万部众以到高平打猎为名,袭击高平,杀死了自己的岳父没奕于,改编了他的部众,正式背叛了后秦。赫连勃勃自认为是夏朝的后代,便于407年6月在高平自称大夏天王,大单于,建元龙升,设置百官,建立了夏国。

  称帝后,赫连勃勃感到自己不可一世,便向南凉景王秃发傉檀求婚,秃发傉檀根本就没把赫连勃勃放在眼里,拒绝了他的求婚。赫连勃勃感到自尊心受到伤害,一气之下带着两万骑兵攻打南凉,深入南凉境内三百多里,斩杀一万余人,掳掠人口两万七千人,牛、马、羊几十万头凯旋而归。秃发傉檀率兵追击,赫连勃勃命令士兵把冰块搬到路上堵截,集中兵力反击,又消灭了南凉一万多人,秃发傉檀兵败返回。同年,后秦姚兴将其女西平公主嫁与北魏国主拓跋嗣为皇后,赫连勃勃听了,大动肝火,数次兴兵讨伐后秦。先后夺取了后秦在三交以北设立的军事据点,杀了后秦的杨丕、姚石生等将领。这时,赫连勃勃的将领们纷纷劝勃勃说:“陛下想经营关中,应当先建国都,使人心有所寄托。高平地势险要,土地肥沃,可以在那里建都”。可赫连勃勃对他们说:“众卿只知其一,不知其二,姚兴也是英雄豪杰,他的官兵也很卖力,所以,我们对关中暂时不敢抱有奢望。如果我们现在建都,固守在一个城里,姚兴一定会全力以赴攻打我们。我们现在处于初创阶段,士兵不多,自然不是他的对手。现在最好是利用骑兵来去自如的优势,和姚兴打游击战,出其不意的攻击他们,他们救前则攻其后,救后则攻其前,让他们疲于奔命,消耗力量,不用十年,岭北、河东就会归我们所有。等姚兴死后,我们再慢慢夺取长安。姚兴的儿子们都平庸无能,擒拿他们的方案已在我心中了“。事实证明赫连勃勃确实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游击专家,他发骑兵流动作战,不断奇袭后秦的岭北郡县,在岭北大肆抢掠,致使岭北的许多城门白天都不敢打开。408年,姚兴派大将张佛生伐夏,在青石原两军杀得天昏地暗,姚兴又派大将齐难援助张佛生,赫连勃勃见齐难来势凶猛,便率军退到河曲,待齐难撤离时急起直追,在木城活捉了齐难,俘虏了后秦一万三千官兵,后秦岭北之地全部归附了夏国。姚兴对赫连勃勃的恩将仇报和嚣张气焰十分痛恨,409年,姚兴亲自带兵讨伐赫连勃勃。赫连勃勃乘姚兴的各路大军还没回师之际,率骑兵袭击姚兴,俘虏了姚兴的大将姚榆生,姚兴只好又回到长安。以后,夏军又连续攻占了后秦的定阳(今陕西黄陵)、上珪(今甘肃天水)。413年,赫连勃勃听从军事中郎将王买德的建议,停止乱撞乱打,致力于国内建设。他征发岭北夏夷十万人,在朔方之北、黑水之南,兴建都城(今陕西榆林市西南白城子)。赫连勃勃对群臣说:“朕方统一天下,君临万邦,此城以“统万”为名”。改元凤翔,夏国首次有了固定的都城。统万城于419年建成费时六年,在此期间,东晋大将刘裕趁后秦姚兴病死之际率军北上,连克北魏的江陵(今湖北荆州)、襄阳(今湖北襄樊)及后秦的潼关(今陕西潼关)、蓝田(今陕西蓝田)。赫连勃勃听到这一消息,抑制不住心中的激动,他对大臣们说:“刘裕伐秦,水陆并进,姚弘岂是对手,依我之见,刘裕攻下长安后肯定不会停留太久,等刘裕走后,我会像拔棵小菜那样容易地夺取长安”。于是励兵秣马,积极准备。417年9月,刘裕消灭了姚弘,进入长安,他派人给赫连勃勃送去一封信,要求与夏国建立外交关系。赫连勃勃很狡猾,在接见刘裕的使者以前,他先让中书侍郎皇甫微给他拟好一封回信,将信中的内容背过之后,才把刘裕的使者叫到跟前,出口成章地向舍人口授了一封言辞优美、意思表达非常完整的回信,当着使者的面封好交给他带给刘裕。刘裕不知内情,听完使者的汇报,看完信后顿时对赫连勃勃产生敬意,一再感叹:“我不如勃勃”。不久,刘裕因回建康夺取东晋的帝位,以其子刘义真为安西将军、镇守长安。刘义真当时只有十二岁,他听谗言,杀大将,引发内乱。赫连勃勃趁机马上命令儿子赫连馈带两万骑兵南攻长安,为了不使东晋兵逃跑,又命令儿子赫连昌屯兵潼关,命令抚军右长吏王买德堵住青泥(今陕西蓝田)赫连勃勃随后亲率大军奔赴长安。当赫连馈攻打长安,赫连勃勃进据咸阳时,刘裕令雍州刺史朱龄石都督关中诸军事,代替刘义真镇守长安。但是长安市民驱逐了朱龄石,把赫连勃勃迎进了城内。418年11月,赫连勃勃在长安霸上筑坛称帝,改元昌武。此时,夏国疆土南阻秦岭,东戎蒲津,西收秦陇,北薄于河。即今陕西、甘肃东部,内蒙古南部、山西北部,国势达到顶盛。

  《资治通鉴》卷118载:赫连勃勃夺取长安后,群臣都劝他建都长安,赫连勃勃却说:“朕岂不知长安是历世帝王之都,沃饶险固,且晋人避远,终不能为吾患。魏与我风俗略同,土壤衔接,统万距魏境载百里,朕如在长安,统万必危,若在统万,魏必不敢越黄河西犯”。于是,赫连勃勃以长安为南台(即南都),以太子赫连馈为南台尚书,镇守长安。以统万为北都于419年2月回到统万,改元真兴,并大赦天下。赫连勃勃是一个极端残暴,嗜杀戮,视民如草芥的暴君,据《魏书•;铁弗刘虎传》说:“所造兵器,匠工必须死。射盔甲不入者即斩弓人,如入盔甲者即斩盔匠,凡杀工匠数千人”。赫连勃勃经常拿着弓箭在城上观察行人,看到那个不顺眼,举箭就射;如果那个大臣露出不恭敬的眼神,就下令挖出那个大臣的眼睛;如果大臣笑他,就让人撕裂那个大臣的嘴唇;如果大臣劝谏,就以诽谤罪名把那个大臣的头割掉,结果把大臣们整的叫苦连天,人人自危。赫连勃勃是十六国时期继前秦苻生以后最为残忍的暴君之一。夏国凭借武力统治国家,是一个不折不扣的军事政权。夏国境内不设郡县,只设城堡、军镇。赫连勃勃将被征服的各族人民迁到统万和各军事重镇,实行军营役户制,城镇户口即为军营户口。赫连勃勃统治残暴,只讲武功,不讲文治,其政权自然不能长久。424年,赫连勃勃欲废太子赫连馈,而立幼子酒泉公赫连伦。赫连馈知道后非常恼怒,乃由长安法兵七万北上讨伐赫连伦,赫连伦败死。随后,赫连馈的弟弟,太原公赫连昌又袭击赫连馈,赫连馈败死。之后,赫连昌收编了赫连馈的八万五千兵众,带兵回到统万。赫连勃勃知道后,悲愤不已,无可奈何,只好册立赫连昌为太子。425年8月,赫连勃勃气病而死。

  赫连勃勃死后,赫连昌继位,改元永光。426年10月,北魏国主拓跋焘趁赫连勃勃新丧,大夏国局势不稳之机,派大将奚斤等率兵五万袭取蒲坂(今山西永济蒲州老城),进据长安。自己亲率精骑两万,渡黄河袭取统万城。赫连昌听到魏军到来的消息,急忙带兵迎战,但与魏军一交战就被打得一败涂地,匆忙跑回城内,还没来得及关上城门,北魏军队已经进城。夏兵死力关上宫门拼死抵抗。拓跋焘见一时难以攻取,便对部下说:“这次饶了赫连昌这小子,明年我们再来收拾他”。于是带着抢掠来的十几万牛马和一万多夏国百姓回到平城。427年春,赫连昌想夺回长安,派五弟赫连定率众两万攻打长安,与北魏奚斤相持。6月,北魏拓跋焘又率步骑九万三千征伐赫连昌。临近统万城,拓跋焘将大军埋伏在山谷之中,派少数士兵到城下挑战。赫连昌误认为魏军不多,便带着三万士兵出城迎战,走出五里多路,便遭到北魏大军的埋伏。恰在这时,狂风骤起,飞沙走石,拓跋焘不慎,马蹶而坠,几乎被夏军俘虏,幸亏拓跋齐赶到救起拓跋焘。拓跋焘带伤指挥战斗,夏军顷刻溃败,赫连昌来不及进城,仓皇逃往上邽(今甘肃天水)。统万城被北魏占领,夏国的王公百官、后宫佳丽一万多人被俘获,并获马三十余万匹,牛羊数千万头。428年1月,赫连昌在北魏将军尉眷的包围下,又从上邽逃到平凉,不久,赫连昌在安定(今甘肃定西)被北魏监军侍御史安颉擒获,同年三月被送到平城,拓跋焘将女儿始平公主许配给他,封他为假常忠将军、会稽王。赫连昌很受感动,于是,死心塌地的归顺了北魏。430年2月,赫连昌被封为秦王。跟随赫连昌出战的赫连定见哥哥被俘,大军溃败,连夜逃回平凉,当得知赫连昌已经投降北魏后,便自称皇帝,改元胜光。429年5月,赫连定不自量力的想收回统万城,但仅到平凉东部的侯尼城就吓得不敢再前进。后来他登上岢岚山,远望统万城,心中不禁产生了伤感之情,顿时泪水纵横,放声痛哭,边哭边说:“如果先帝让我继承帝业,怎么会有今天的惨状!如果苍天允许我多活几年,我一定要重振邦业”。430年9月,赫连定一方面带兵到鄜城(今陕西洛川)袭击北魏的始平公隗归,一方面派人与南朝刘宋结盟,约定联军消灭北魏,瓜分河北,并说好恒山以东归宋,恒山以西归夏。拓跋焘听到这一消息,气得暴跳如雷,立即亲率骑兵袭击平凉。赫连定急忙从鄜城回兵救平凉,途中被魏军打跨,只好爬上鹑觚原死守。北魏军队将鹑觚原连续包围了几天几夜,赫连定又饥又渴,被迫下山,刚到山脚,就遭到魏军的猛烈攻击,夏军一万多人丧生,赫连定受伤后逃往上邽。431年6月,赫连定趁西秦混乱之际,攻击已经投降北魏的西秦临时国都南安,俘虏了西秦国主乞伏暮末,消灭了西秦。赫连定害怕北魏报复,带着从西秦俘虏的十多万百姓由冶城(今甘肃中部)西渡黄河,打算袭击北凉的河西之地,暂时安身。没想到,他的人马刚到河的中间就遭到北魏的附属国吐谷浑王慕馈的攻击,赫连定当了俘虏。432年3月被送到平城。434年3月,被封为秦王的赫连昌过不惯那种高级囚徒般的生活,与弟弟赫连定叛魏西逃,被拓跋焘发觉后将二人一起杀掉。

  赫连夏自407年开国至431年灭亡,共历三主,二十五年。

  大夏皇陵武烈帝赫连勃勃的嘉平陵在今陕西省延川县稍道河乡张家山村的白俘图寺南。墓在白俘图寺山最高处,呈圆形,高8米,周长60米。墓北200米的白俘图寺,曾是规模宏大,气势雄伟的寺院,现已毁。近年村民筹资建起一座简易庙宇,内塑赫连勃勃像。

  赫连夏王朝世系表

  陵名皇帝姓名世系生卒年代在位年代庙号谥号死因及陵址

  嘉平陵赫连勃勃刘卫辰之子381—425407—425世祖武烈帝病卒,葬陕西延川

  赫连昌赫连勃勃二子?425—428秦王被杀,葬处不明

  赫连定赫连勃勃五子?428—431平康王被杀,葬处不明

  捏面鱼,就是用面粉捏成鱼的形状,然后放到蒸笼里蒸熟,再把蒸熟后的面鱼放冷,着色加彩,描线点睛。经过艺术处理的面鱼,自然是色彩艳丽,栩栩如生了。在着色加工的基础上,再用文火烘干,便可将面鱼当工艺品收藏<BR>了。经过加工的面鱼,或赠送亲朋,或赠送好友,或给家人外出时作干粮,尽管用途不一,但已经成为一种工艺品

  </SPAN><BR><SPAN class=tdhui02></SPAN>

  <P></P>

  <LI><A class=td14

  href="http://www51766com/www/detailhtml/1100002850html">忻 州 婚

  俗</A><BR><SPAN

  class=tdhui01>婚姻是人生仪礼中最隆重的大事,它标志着一个人告别青少年时代,进入成家立业、发展家族的重要阶段。所以,婚礼向来为人们所重视。忻州一带的婚礼在遵循古代“六礼”的同时,经过时间洗礼,逐渐趋于简约,有着该地区<BR>的特色。 忻州地区结婚程序大体有四个步骤:议婚、订婚、成婚、回门。 议婚,是男女婚姻的最初阶段。

  </SPAN><BR><SPAN class=tdhui02></SPAN>

  <P></P>

  <LI><A class=td14

  href="http://www51766com/www/detailhtml/1100002851html">灵丘人踢毽子</A><BR><SPAN

  class=tdhui01>踢毽子这项活动在我国民间早有流转,但是,作为一地风俗的,却并不多见。 山西省的灵丘县,踢毽子的活动却颇为盛行,灵丘县的踢毽子已经成为当地民间的一项传统的体育活动。县内有这样的民谣:“杨柳青,放空钟(<BR>空竹),杨柳死,踢毽子”。由此可见,这项体育活动在灵丘县的民间很普及,而且是冬季的体育运动项目之一。

  </SPAN><BR><SPAN class=tdhui02></SPAN>

  <P></P>

  <LI><A class=td14

  href="http://www51766com/www/detailhtml/1100002853html">岢岚县民间的捏油灯</A><BR><SPAN

  class=tdhui01>在山西晋西北的岢岚县民间,从正月初十至二月初二,人们在几个晚上都要点油灯。村乡里,家家户户灯火通明,欢声笑语,一派欢乐景象。 岢岚县人捏灯盏,是用面捏,所用面,有荞面、糕面数种。捏荞面灯盏,要捏成形<BR>后放在笼屉中蒸熟;糕面,即软黄米面灯盏,是在做成蒸熟的素糕后才捏成灯形。 岢岚灯盏,式样很多。最简

  </SPAN><BR><SPAN class=tdhui02></SPAN>

  <P></P>

  <LI><A class=td14

  href="http://www51766com/www/detailhtml/1100002855html">运城婚俗:抹黑与抹红</A><BR><SPAN

  class=tdhui01>抹黑与抹红 在运城地区的运城市、永济县、芮城县等地,流行着一种奇特的风俗,那就是儿子结婚时,要给父母抹红和抹黑。在儿子生下小孩以后,也要给小孩的爷爷、奶奶抹红或者抹黑。这种抹红或者抹黑,带有一种喜庆<BR>色彩。 一般抹红或抹黑时,都由同辈人去完成,而不是由下辈、晚辈去给抹。同辈人抹时,男子给男子的同辈

  </SPAN><BR><SPAN class=tdhui02></SPAN>

  <P></P>

  <LI><A class=td14

  href="http://www51766com/www/detailhtml/1100002857html">五台民情乡俗</A><BR><SPAN

  class=tdhui01>五台县人老实忠厚,勤劳俭仆,待人纯真善良,不会客套,办事小心谨慎,办则求成,遇逆常可强忍,怒则难禁。 衣食住行,力戒奢侈。解放前,农家衫裤鞋袜,多以平山粗布针工缝制,袄为大袄,缀以桃结扣,绝大多数人<BR>穿贴身背心,俗称腰子,鞋为圆口鞋,有“两道脸”,青壮男子,腰加一条腰带。暑去冬来,则以毛毡为帽,羊皮

  </SPAN><BR><SPAN class=tdhui02></SPAN>

  <P></P>

  <LI><A class=td14

  href="http://www51766com/www/detailhtml/1100002860html">“打平伙”<B

  style="COLOR: black; BACKGROUND-COLOR: #a0ffff">习俗</B></A><BR><SPAN

  class=tdhui01>地处晋北的保德、五寨等地有一种淳厚稚朴的风俗,叫做“打平伙”。 当秋后明月当空的夜晚,或是平日阴雨连绵的日子,人们闲着没事,就走家串户,结伴拉伙,打扑克,下象棋,侃闲话,或讲故事,唱北路梆子。这时,<BR>偶然有一人提出“咱们打一回平伙吧!”屋子里会立刻响起朋友们的赞许声。这时,马上就会有一个嘴快腿勤的人

  </SPAN><BR><SPAN class=tdhui02></SPAN>

  <P></P>

  <LI><A class=td14

  href="http://www51766com/www/detailhtml/1100002861html">六月六“走麦罢”</A><BR><SPAN

  class=tdhui01>晋南有句俗话:“六月六,走麦罢。”走麦罢是晋南特有的风习,每当旧历的六月初六,人们经过紧张劳动,把麦子都收回了家。这时,新婚夫妇挎上用新麦面做的几斤重的大月形角子馍.再带上其它礼物,一起回娘家去。他们<BR>中有的肩并肩徒步而行,有的夫妻俩骑着自行车一溜风往前奔。沿途欢歌笑语,人来乍往,充满快乐的气氛。

  </SPAN><BR><SPAN class=tdhui02></SPAN>

  <P></P>

  <LI><A class=td14

  href="http://www51766com/www/detailhtml/1100005957html">朔州民俗“垒旺火”</A><BR><SPAN

  class=tdhui01> 山西朔州盛产煤炭,煤炭在朔州和人们的日常生活密切相关。在朔州考古证实:在古代煤炭就已渗透到选先民们的风俗民情之中,其中生旺火就是朔州地区的一种风俗习惯。 朔州地区每逢春节除夕和元宵节,家家户户院<BR>落门前都要用大块煤炭垒成一个塔状,老乡们叫它旺火,以图吉利,祝贺全年兴旺之意。里面放柴,外面披彩花,

  </SPAN><BR><SPAN class=tdhui02></SPAN>

  <P></P>

  <LI><A class=td14

  href="http://www51766com/www/detailhtml/1100005956html">朔州民俗“骡驮轿”</A><BR><SPAN

  class=tdhui01>“骡驮轿”迎亲的热闹、喜庆场面,又激起了都市人们的“怀旧”心情。“喜轿”也称“花轿”是旧时婚嫁礼仪性的交通工具,以表示新娘是“明媒正娶的原配夫人”。喜轿有一至五乘之分,为四人抬、八人抬不等。。朔州平鲁<BR>一带至今还保留着“骡驮轿”的特殊交通工具,即两头骡子一前一后驮着一乘三乘以

  </SPAN><BR><SPAN class=tdhui02></SPAN>

  <P></P>

  <LI><A class=td14

  href="http://www51766com/www/detailhtml/1100007128html">踩青逛唱</A><BR><SPAN

  class=tdhui01>过去每到春暖花开之际,大同城郊各乡多庙会,迎神唱戏。庙会期间,男女老少,前拥后挤,赶赴会场,各业商贩设摊叫卖,各种杂耍开场表演,城里人乘坐京轿车、四飞檐、二驴轿车、大马车等各种车辆,带上食品,喜气洋洋<BR>到达目的地。支起帐篷,撑开旱伞,逛庙会,买小吃,看表演。孩子们结伴嬉戏,捕蝴蝶,捉蚂蚱

  </SPAN><BR><SPAN class=tdhui02></SPAN>

  <P></P>

  <LI><A class=td14

  href="http://www51766com/www/detailhtml/1100007129html">耍孩儿</A><BR><SPAN

  class=tdhui01>也叫咳咳腔。是大同、雁北地区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地方戏。约起源于元代,角色分红、黑、生、旦、丑五行。以板胡、笛子为主要伴奏乐器。音调旋律欢快活泼,婉转嘹亮。唱曲以正板和慢板为主,既有固定曲牌,又灵活多变<BR>。它吸收南罗腔和吹腔等古典曲调,又从晋北道情、晋剧中获取了丰富

  </SPAN><BR><SPAN class=tdhui02></SPAN>

  <P></P>

  <LI><A class=td14

  href="http://www51766com/www/detailhtml/1100007130html">大同旺火</A><BR><SPAN

  class=tdhui01>每逢除夕、元宵和婚嫁喜庆时,大同人都要在屋前垒起旺火。旺火取其兴旺红火之意。用当地出产的大炭块、垒成宝塔形,中空,实以柴,点柴即燃。旺火垒好后,外面贴上"旺气冲天"等联语,外罩彩色剪纸,称"旺火罩"。<BR>除夕之夜,家家发材(财)点旺火;元宵节各商行店铺,开门发市,都要在铺面前垒旺火,迎杂耍

  </SPAN><BR><SPAN class=tdhui02></SPAN>

  <P></P>

  <LI><A class=td14

  href="http://www51766com/www/detailhtml/1100007145html">平定元宵塔火</A><BR><SPAN

  class=tdhui01>平定元宵塔火,亦名“棒槌火”,是山西平定县境内特有的<B

  style="COLOR: black; BACKGROUND-COLOR: #a0ffff">习俗</B>,元宵塔火,常常吸引着成千上万的人观赏。元宵塔火,与元宵节直接相关。称之为“塔火”,要燃烧起火焰,而且要垒成塔形了。&nbs

  </SPAN><BR><SPAN class=tdhui02></SPAN>

  <P></P>

  <LI><A class=td14

  href="http://www51766com/www/detailhtml/1100007153html">晋剧</A><BR><SPAN

  class=tdhui01>晋剧,原名中路梆子,它是在蒲州梆子孕育下产生的一个剧种,起初主要活动在山西省中部地区,即清代的<B

  style="COLOR: black; BACKGROUND-COLOR: #ffff66">太原</B>府、汾州府及平定州所辖的各县。后来,由于发展迅猛,流传地区逐步扩展,社会影响越来越大,直至成为今天山西<BR>省戏剧的代表剧种——晋剧。关

  </SPAN><BR><SPAN class=tdhui02></SPAN>

  <P></P>

  <LI><A class=td14

  href="http://www51766com/www/detailhtml/1100008498html">关公文化节</A><BR><SPAN

  class=tdhui01> 关公故里运城每年金秋十月都要举办大型旅游节庆活动——“关公文化节”。每年关公文化节都将举办精彩纷呈、声势浩大的开幕式。届时,将举办庄严肃穆、气势恢宏的“金秋大祭”、设祭坛、齐三牲、鸣古乐、着古装,<BR>其独特的形式和浓厚的气氛,将满足您朝拜的心愿。此外,还将有多次出访国外,令国际龙人倾倒的天下第一鼓的

  </SPAN><BR><SPAN class=tdhui02></SPAN>

  <P></P>

  <LI><A class=td14

  href="http://www51766com/www/detailhtml/1100008555html">五台民情乡俗</A><BR><SPAN

  class=tdhui01>五台县人老实忠厚,勤劳俭仆,待人纯真善良,不会客套,办事小心谨慎,办则求成,遇逆常可强忍,怒则难禁。 衣食住行,力戒奢侈。解放前,农家衫裤鞋袜,多以平山粗布针工缝制,袄为大袄,缀以桃结扣,绝大多数人<BR>穿贴身背心,俗称腰子,鞋为圆口鞋,有“两道脸”,青壮男子,腰加一条腰带。暑

  </SPAN><BR><SPAN class=tdhui02></SPAN>

  <P></P>

  <LI><A class=td14

  href="http://www51766com/www/detailhtml/1100011404html">儿子娶媳妇逗公公</A><BR><SPAN

  class=tdhui01> 和顺县位于晋中地区,在这个县里,有个奇特的风俗,儿子娶媳妇时要逗公公。 逗公公的时间,选在结婚宴席散后,客人们并不马上离去,而是回到客房中,等待公公的到来。公公一进门,三、五个成年人,也许七、八个<BR>成年人,一拥而上,加上看热闹的人们,簇拥着公公进来,随着就动手动脚,连说带笑地将公公架起,坐在小圆凳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hunlipic.com/jiehun/2923989.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8-10
下一篇2023-08-10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