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看过哪些好看的搞笑漫画?

你看过哪些好看的搞笑漫画?,第1张

推荐以下四部漫画:

一:《日常》

如果你告诉我有一个日常搞笑类型的动漫被很多人奉为“神作”的话,我百分之百猜《日常》。京阿尼日常搞笑的集大成作品(如果你说《幸运星》的话,我真心觉得这个不是搞笑,而是玩梗),作画、节奏、情节可以说处处是良心,值得一提的是这个真心可能是所有搞笑动漫里经费预算最高的:凶残的路人声优、丧心病狂的作画成本……每一个路人都是在活动的……再多说就容易剧透了,总之满星推荐。唯一不足的可能是有时候笑点有些奇怪,电波对上了就能笑尿,对不上可能就意义不明了。最后两集完全让作品升华的剧情以及那句名言:我们每天所度过的日常,也许就是连续发生的奇迹。

二:《我们大家的河合庄》

不算冷门,但也不算知名。作为搞笑动漫值得一看。片名就直接告诉你,这就是日常番。清新的OP和ED,直接上升好感度。很用心的将主线剧情(也就是男主攻略女主)和日常逗比搞笑结合的堪称完美。傲娇、腹黑、抖M等等等等那些笑点存在的属性全都有,唯一小缺点可能是偏少女漫的画风,让一小部分人不太适应。

三:《月刊少女野崎君》、《属性同好会》

抱歉,都是2014年的热门搞笑番,一起看的就放在一起说了。《月刊》取了一个少女漫的名字,但是千万千万千万不要被骗了!这绝对是一个扎扎实实的逗比喜剧。女主鼓起勇气向男主表白,结果剧情神展开,各种属性人物登场,让人停不下来。最关键的,这部动漫的作画确实足够漂亮。《属性》这部看点比较少,但是看点少不等于笑点少。用生命吐槽的男主(如果这部动漫再火一点,可能男主有机会和阿虚、津田隆利、新八这些槽神齐名)和卖萌带逗比的女主,乱七八糟奇怪设定的配角和路人,其实这部动漫销量暴死,原因不明,总之大牌声优自毁形象(润润我说的就是你……)、作画可圈可点,值得看一下。

四:《元气囝仔》

大体剧情事业受到打击的书法家男主到民风淳朴的岛上寻治愈,找灵感,结果被萝莉教做人的故事。别的不说,确实非常治愈,为了表现7岁女主的稚嫩,真的采用了9岁童星来担任声优,男主CV小野大辅更是亮点。光是里面的腐女对男主的误解就足够有笑点。全篇轻松愉快,诚意十足。光是OP就让人有看下去的欲望。

古今中外,多少名人喜爱猫,甘心情愿当猫奴。一代文豪钱钟书更是出了名的猫奴,钱钟书住在清华园时,养过一只小猫,经常被邻居家的大猫欺负。钱钟书便准备了一根竹竿,不管多冷的天,只要听见猫儿叫闹,钱钟书就急忙从热被窝里钻出来,拿了竹竿赶出去帮自己家的猫儿打架。

如此爱猫之人所著的《猫》,却并没有对猫有过多的描写,且多为侧面描写。但是这猫却是全篇的点睛之笔,所有的故事便是从这猫开始。

故事是从“淘气”这只猫撕烂了李先生的秘书颐谷的手稿引起,李先生为了表示歉意,邀请颐谷参加自家的客厅茶会,这个茶会上邀请的人,都是上流社会的文人墨客,都是些听说过名字却见不到面的“厉害人物”。

通过初出茅庐的大学生颐谷视角,一个热闹非凡的茶会展现在我们眼前。充满讽刺的是,这些人外强中干,拥有空虚而丑陋的灵魂。在那个兵荒马乱,祖国同胞遭受迫害的时期,这些所谓的知识分子还在享受着轻松自在、自娱自乐的时光,还在为自己那些毫无意义的崇高追求而高谈阔论,还在毫无廉耻的批评政治,评论局势。

这篇小说《猫》就收录在钱钟书的小说集《人·鬼·兽》中, 它就像一部浓缩版的《围城》,对于那些喝过洋墨水,见过世面,却虚伪自私的高学历文人充满了鄙视与讽刺。 这些学历煌煌的文人墨客,精神世界是多么的困乏。

有人觉得奇怪,这篇文章写猫的地方少之又少,为何以猫命名? 其实猫不只是这篇文章发展的线索,仔细想来,文章中描写的人物也都展现出了不同的猫性。

一、猫性似人性:谄媚讨好 得不偿失

猫是个好宝贝,养猫的好处很多,它可以抓老鼠,保护家里的厨房不被老鼠偷偷入侵;它可以为你排解寂寞,打发无聊的时间;它可以帮你减压,当你抚摸猫咪的时候,会有不可思议的镇静效果,缓和焦虑。

李家大宅这只猫还有另外一个突出贡献,它让宾客多了一个谈资来赞美女主人李太太

文章开篇,名叫“淘气”的猫将李先生的秘书——颐谷的手稿撕碎,引得颐谷向家奴老白抱怨。老白便介绍了这只猫如何来到李家,如何取名字的情景。

文章开头,用很多的笔墨来描写“淘气”这是猫名字的由来。淘气是只小黑猫,原名“小黑”,但是来到李家这样有文化的上流阶级,怎么能叫如此俗气的名字。恰巧猫来的那天,李太太正请一些朋友茶会,这可让一位爱慕李太太的诗人找到了展示学问的机会,给猫取个洋名,就叫“Darklady”,正巧李太太肤色偏黑,这Darklady黑美人是指猫呢,还是指女主呢?

这位诗人更是有理有据地指出“ 一向中国人喜欢女人皮肤白,那是幼稚的审美观念。 我个人也觉得黑比白来得神秘,富于含蓄和诱惑。”这双关的也甚妙,李太太听的心花怒放。于是女主人顺了诗人的建议,稍改为亲昵一些的“Darkie”。叫洋名字终究还是没有中文顺口,最后叫来叫去,“darkie”也就谐音成“淘气”,于是这小黑猫一下子便有了一中一洋两个名字,好不威风。

后来,一位爱慕李太太的年轻剧作家来找李太太指导稿子。见到“淘气”,忙来了话题,说他自己也最爱猫, 猫是理智、情感、勇敢三德全备的动物:它扑灭老鼠,象除暴安良的侠客;它静坐念佛,象沉思悟道的哲学家;它叫春求偶,又象抒情歌唱的诗人; 总而言之,他恭维了李太太,赞美淘气。

大家都知道猫有一特点,特别会见机行事,当它向你要吃的或者求抚摸的时候,便竭尽全力的谄媚讨好,喵喵叫的你心都酥了,斜着脑袋蹭你亲昵的不得了,任谁也拒绝不了。

这些爱慕李太太的文人,为得美女一笑,便不惜成了只猫,摇尾谄媚,极力讨好 。如果没有淘气这只猫,还真是少了他们施展才华的机会了。

在我们生活中,经常会见到拥有这样“讨好型人格”的人。他们往往喜欢巴结领导,做的实事不多,说的不少。 讨好型人格的骨子里把自己放到很低的位置,可以没有价值,可以没有地位,但是只求被讨好的人能关注他,对他好,答应他的请求。熟不知,他越是放低了自己的姿态,别人就会把他看的越低。

做人何必这么没有尊严呢,要想让别人尊重你,首先就要自己先尊重自己。

一、猫性似人性:骄傲自恋 徒增烦恼

众所周知,猫是一种极其爱干净的动物,只要身上一处沾上了水渍或污点,猫就会细心地舔拭自己皮毛,只要每次吃一点点食物,哪怕喝点点水,猫就会立刻精心的洗起脸了。

猫的自恋在于它不允许自己身上有一处毛发是不整洁的,永远展现自己最好的姿态。

第三次提到猫,是李太太亲昵地拿脸来贴淘气,李太太脸上的粉给淘气舔了一口去,“哎呀,不好了,真讨厌!”她摔下猫,站起来去照镜子。

外人面前,李太太是多么地宠爱淘气,淘气在李家仗着女主人的喜爱,就像个小霸王一样到处捣蛋闯祸,没人敢管。

但是这次舔了李太太的粉,倒闯了大祸了。像李太太这样,只能用“最上级的形容词”来形容的女性,过着众星捧月般生活的女王,对自己的外貌是何等在意,不允许一点点的瑕疵。小小的淘气胆敢去弄脏她的粉,不摔你摔谁?

也不知这“摔”的疼不疼,反正读者看着可心疼,任何一个真正爱猫的人都不会去“摔”猫吧,倒是这宠猫出了名的李太太,因为这么件小事就摔了猫。想必是和猫待久了,养成了这猫过分骄傲自恋的习性了。

李太太就像生活在我们周围的那些“骄傲的公主”, 她们自信心过盛,要求获得公主般的待遇,她们自小受家人呵护、伺候,过关了被人宠、被人捧的生活。我们也常常称这种特征为“公主病”。

在心理上讲, 这种公主病实际上是“彼得潘症候群”,她们虽然长大了,但是心理年龄却很小,不够成熟。过高的自我膨胀,觉得自己占尽优势,以自我为中心,意志力和耐受力弱,遇到问题经常归外因,遇到困难往往选择逃避抱怨。 这一点在后面李太太发现李先生出轨后,不经思考的找颐谷偷情就可以看出来。

三、猫性似人性:不懂感恩 难成大事

漫画家白茶的代表作《就喜欢你看不惯我又干不掉我的样子》,里面名叫“吾皇”的猫真的将猫目空一切的状态表现的淋淋尽致,它瞧不起像奴才一样的狗子“巴扎黑”,也觉得主人是自己的“御用铲屎官”,时常鄙视主人愚蠢的行为。

而小说中的颐谷在为李先生工作的三天后,便对李先生的敬畏心理消失干净,青年人的偏激使他对他的主人不留情地鄙视;他看到了李先生的无聊、虚荣、理智上的贫乏。

他迎合李先生的要求写稿,被淘气撕碎。生气过后,颐谷倒觉得淘气是个大胆的批评家,也是有品位有见识的了。它的摧残文稿的行为,安知不是对这篇稿子最痛快最有效的批评呢?

他只顾着鄙视,却忽视了李先生为人和待人的好处,更何况李先生是出高价雇他来工作,并没有亏待他。而他却觉得李先生倚仗有钱,牺牲青年人的时间和精力来替他写无意义的东西。

在我们生活中也有不少像颐谷这样变成“没有良心的猫”。 拿着老板的薪水给人干活,却也免不了心理谩骂有钱人的无知,粗俗。 每当老板驳回自己的意见或者批评自己的时候,总是暗自抱怨老板能力不行,格局太小,熟不知是自己不够成熟。

有个故事想必大家都听过,有钱人每天路过饼摊时见老太太很辛苦,就白给她2块钱。一开始老太太很感激,时间久了,他发现老太太并不开心,还用怨恨的眼光看他。于是他就问老太太为什么,老太太说“现在饼早就涨价到4块钱了,你还只给我2块钱。”

这就是不知恩的人, 习惯得到的了,就觉得理所应当了,就忘记感恩,这和那些动物有什么区别。

四、猫性似人性:偷吃带腥 自酿苦果

世上有不偷腥的猫吗?回答是“没有”。猫偷腥是它的本能和天性,腥味对猫很有诱惑力,更何况猫并不像狗一样,被人类驯服懂得忠诚。

文中第五次提到猫,正巧是李太太诱惑颐谷,这颐谷也颇为蠢顿,不解风情。一不小心坐到了窝在沙发上的猫,脚被猫爪抓破。随后又觉得这猫像第三者一样看着她俩偷情,实在是不好意思。于是紧提着猫丢出门外,关门时又不小心夹住了猫的尾巴,引得猫接二连三的尖叫。李太太本就生气,再听这猫的惨叫,上前扇了颐谷一嘴巴,骂走了他。

茶会后,李太太只是觉得年轻的颐谷很好逗,也想证明一下自己魅力不减。便频繁的与颐谷接触,谁料李先生不高兴她用了自己的秘书,两人吵了架。李先生在外面找了个不如李太太漂亮的年轻女子,好巧不巧就被人看到传到了李太太的耳朵里。这才有了李太太偷情颐谷的这一幕。

只是这李先生偷腥被发现,心里甚是烦躁,想必也不会享受到什么摘野花的快乐。这李太太遇到这个木讷的年轻小伙子颐谷,连偷都还没开始就被气着了。

这人啊,没点真本事就不要学着猫去偷腥,最后反倒“偷鸡不成蚀把米”。

从心理学上讲,人偷腥出轨,主要有以下的这些心理:

1想报复心理 :就像李太太这样,知道李先生出轨了,想用自己的出轨来报复先生。

2找自信心理: 想要证明自己的魅力,用别人对自己的爱慕来找到自信,获得满足。

3求刺激心理: 就像白玫瑰变成了衣服上米粒,朱砂痣变成了蚊子血,爱情变成亲情的时候就没有那份激动人心的感觉了。

4排压力心理: 有时往往对最亲近的人,人们不敢表现自己脆弱的一面,反而可以在外人面前排解压力,寻找心灵的慰藉。

婚姻并不是儿戏,它是这个世界上最庄重的事情,夫妻之间应该相互信任,相互体贴。有可能只是稍越雷池一步,就会为婚姻带来毁灭性的灾难。这世界没有后悔药,珍惜拥有才是对婚姻最大的尊重。

在爱猫的人眼里,猫是何等的聪明,优雅,灵动。但是钱钟书的《猫》中却展现了猫不一样的姿态。 这些人学着猫的谄媚、骄傲、虚荣、偷腥、自私,但他们没有一个像猫一样拥有能够自我生存的真正本事。

钱钟书以他高超的笔法和艺术感染力引导读者去思考。带领我们看到了这群文人媚态式的嘴脸,虚伪和做作。真是字字珠玑、针针见血,真是像极了猫那尖锐的利爪。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hunlipic.com/jiehun/2985824.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8-11
下一篇2023-08-11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