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长这件事,再怎么强调也不过分。

成长这件事,再怎么强调也不过分。,第1张

常说男孩要穷养,女孩要富养。女孩子的富养大概首当其冲的是要富精神,二是在完成富精神的前提下富物质。

富精神,最重要的莫过于树立女孩子独立的品格,能够独立的思考,有自己的见解,能够为自己的行为负责。

今天的《面纱》,就是关于一个女性的成长故事。

《面纱》的作者毛姆算得上是一位多产的作家。

在最初接触他的时候,曾经读到这样一句话:

毛姆从整个文学史上来看,一直是一个比较有争议的作家,有一部分人认为他是一个被低估的文学大师,还有一部分人认为他是比较成功的通俗作家。

当然,单纯的正面评价也不少,比如翻译家黄昱宁评价毛姆:

毛姆有一种把复杂的事情说得简单的能力。 对毛姆作品的翻译非常愉快,首先他的作品生词不多,至少我译的那篇是这样,不需要你花很大的精力去查,而且故事情节整个地非常顺着你的阅读感受,一波三折。

木心对毛姆一见钟情,一看就狂喜:

童年的朋友,像童年的衣服,长大就穿不上了。写得多好。一句话,头脑、心肠、才能,全都有了。

在毛姆作品的扉页中,是这样评价他的:

他被公认为20世纪在全世界范围内流行最广、最受欢迎的英国作家之一, 被誉为“最会讲故事的作家”。他的小说机智、幽默,常在讥讽中潜藏对人性的怜悯与同情。 1952年,牛津大学授予他名誉博士学位。1954年,英王授予他“荣誉侍从”的称号。

毛姆也许是个“通俗”作家,也许做不到人见人爱。

但是评价一个作家到底好不好,到底还是得要亲自去读读他的作品。

比如,读《月亮与六便士》,你会想,竟真有人把梦想当做一个神圣的信念、一个使命去践行。那种决绝不亚于任何一个武士上战场,不亚于任何一个运动员代表祖国为国争光。读《面纱》,你会想,这样轻佻的女子不是随处可见,活该她自作自受,怎奈最后结局反转。

读他的作品,不用像读侦探、悬疑小说那样动脑筋思考,需要做的无非就是顺着故事读下去,去感受他塑造的故事情节。你也许会带入自己的判断,判断人物的选择和故事走向。如果最后你的判断跟作者设计的不一样,你大概就会始终记得故事情节。读完了也免不了要去时长回味。

毛姆的作品多以小说和戏剧为主,说白了,就是说故事。说故事,那就说的“俗点”又何妨。“文学是可爱的”!作家本就承担着替人类发声的职责,写的过于复杂晦涩,读来令人不知所云,又所为何?这位“俗”作家的作品能够做到引人入胜,能够让人读完去思考、回味、把玩,于我读书的心思切合,也就足够算得上一位好作家了。

故事开始之前,先分享两段文字。

“我知道你愚蠢、轻佻、头脑空虚,然而我爱你。我知道你的企图、你的理想,你势利、庸俗,然而我爱你。我知道你是个二流货色,然而我爱你。”

《挽歌》的大意为,一个好心人在城里领养了一只狗。 起初人和狗相处融洽,但是有一天二者结下怨仇,狗发了疯将人咬伤。大家都预料被咬的人将会死去,但是人活了过来,最终死去的却是狗。

第一段是男主人公Walter对女主人公Kitty说的话。乍看之下,像是甜蜜无间的告白。在知乎上,也有人把这段话作为表白的话来分享。然而,这段话出现的场景却是:Walter在发现妻子出轨后说的话。

第二段是关于一个故事的解说。“死去的却是狗”是Walter死前,Kitty乞求Walter原谅她曾经的愚蠢行为(出轨)时,Walter的回答。

《面纱》主要是讲述了在香港殖民地任职的细菌学家Walter和一位二流律师的女儿Kitty的故事。

Kitty为逃离妹妹即将结婚、而自己却仍旧大龄未嫁的困窘,匆忙之下接受Walter的求婚,即便她知道她一点都不喜欢Walter。而在随Walter来到香港工作和生活后,Kitty不久便与在聚会上结识的Charlie开始了婚外情。

这场纸包不住火的婚外情很快被Walter发现。为了报复,Walter提出要带Kitty去发生霍乱的“湄潭府”进行援(song)助(si)。因为Walter料定了Charlie不会为了Kitty选择跟自己的妻子离婚,所以Kitty在万般无奈之下只能接受Walter的决定。

至此, Kitty和Walter分别成了开头《挽歌》故事里的人和狗。

Walter想置Kitty于死地,但不曾想到,Kitty在发生霍乱的危险境地中开始一段关于人生或者生命意义的探索。这样的探索抹去了她对旧情人Charlie的爱慕,也抹去了她曾经对Walter的恨意。而Walter在“湄潭府”的日子里,始终不能原谅Kitty,直到最后感染霍乱,在怨愤中死去。

Walter“咬了”Kitty,但最终死去的却是Walter自己。

小说围绕着Kitty的生活展开,她从婚前的轻佻女子到婚后为了追逐所谓的“爱情”而成为别人的情妇,只到最后在危险的瘟疫地区主动寻找生命的意义和价值,完成了一段“蜕变”。

Kitty在蜕变前,是一个依赖别人而生活的人。所以,在她出轨被Walter发现后,她无法独立作出选择。她只能寄希望于Charlie的解救,如果Charlie拒绝,那她只能接受丈夫Walter的任何决定,哪怕是胁迫她去发生了霍乱的地方。

好在,她在发生霍乱的地方找到了属于自己的一片天地。

她帮助修女照顾孤儿,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起初是为了打发时间,但是随着时间的流逝,跟修女的接触越发多起来,她逐渐开始思考,到底修女们为何愿意背井离乡来到遥远的国度进行援助?工作和思考让她逐渐忘了Charlie,也原谅了Walter。

Kitty的成长是缓慢的,但值得庆幸的是她有思考、有成长。否则,她只能沉湎于失去Charlie的悲痛,任由Walter摆布和报复。

如果是你遇到类似的问题,你怎么解决?

人生是为了什么?或者究竟是为了自己还是他人?

疫区的修女们改变了Kitty的世界观和价值观。也让Kitty开始寻找:

“我在寻找某种东西,但是到底找的是什么我也不能确定。但我知道这对我很重要,如果我最终找到了,我的生活将会变得大不一样。”

在Walter死后,Waddinton解释说,Kitty在寻找的东西是“道”:

道也就是路,和行路的人。道是一条世间万物都行走于上的永恒的路。但它不是被万物创造出来的,因为道本身也是万物之一。道中充盈着万物,同时又虚无一物。万物由道而生,循着道成长,而后又回归于道。可以说它是方形但却没有棱角,是声音却不为耳朵能够听见,是张画像却看不见线条和色彩。道是一张巨大的网,网眼大如海洋,却恢恢不漏。它是万物寄居的避难之所。它不在任何地方,可是你一探窗口就能发现它的踪迹……

依照着道,卑下会变成英武,驼背也可以变为挺拔。失败可能带来成功,而成功则附藏着失败。但是谁能辨别两者何时交替?

这也许是作者想借书中人之口表达自己的价值观。

什么是道,什么是生存,什么才是意义?

跟这些比起来,情仇爱恨似乎根本不值一提。

故事的主题之一是——爱情。

究竟什么是爱情?

Kitty与Charlie之间有爱情吗?Walter与Kitty之间有爱情吗?

或许应该换个说法,喜欢或者爱。

那这三个人之间,谁爱谁。如果爱了,那怎样才是正确的做法。

说到这,又联想到《延禧攻略》里的富恒和魏璎珞。他们彼此相爱,但最后还是没能在一起。但是他们没有选择互相伤害,没有因爱生恨!

又联想到咪蒙的离婚。婚后的两个人不爱了,选择离开。没有出轨,也没有背叛一说,只是坦然面对,理性解决。

如果你爱的人不爱你,你要怎么办?如果你碰巧和你爱的人在一起,但是他不爱你,你要怎么办?再如果,你们彼此相爱,但是最后又不爱了,你又要怎么办?

人生似乎总是由很多问题组成的,作为一个成年人,除了面对,还是面对。

《面纱》的同名**豆瓣评分82分,也跟小说一样好看。不想看小说的可以看**了解故事情节。

只是,**的最后,Walter让Kitty原谅自己,与小说中完全相反。可以的话,还是建议读小说,去体会主人公内心的声音和作者真正想表达的。

1

《论自助》中说:我们能从伟大的作品中发现并重见被自己摒弃的思想。

毛姆的作品——《面纱》就有这样的作用。

我曾想,自己会不会因所谓的真爱做第三者,我曾想,会不会难以忍受伴侣的无趣而出轨。我曾迷途不知返,在一场梦里反反复复与无尽的妄念纠缠了6年。

幸运的是《面纱》解开我的心结,让我透彻,让我死心。有些书,你得先陷入相同的困境再读,才会顿悟。

人性的虚伪,矛盾的自尊,婚姻爱情、欲念冲动、救赎信念,毛姆一块块切开给你看。整部小说的色调都比较沉重,正因为现实且沉更容易警醒人。

由于篇幅较长,我分别从,瓦尔特、凯蒂、韦丁顿和修女们,这三个部分来写书评。

推荐给曾经在感情里深陷、出轨或被出轨的人读。一部女性精神觉醒之作,一场自我压迫的博弈。是陷入错误感情的警示灯,《包法利夫人》式心态女性的折射镜。(2006年,中外合拍**版本上映。建议先看小说再看**,剧版温情,小说残酷。)

剧情简介: 长相貌美但是爱慕虚荣的英国女好凯蒂和性情孤僻的细菌学家沃尔特是一对不甚了解却匆匆结合的夫妇。知晓凯蒂出轨香港助理布政司查理唐森后,瓦尔特没有当场揭发,由此引发了一系列蝴蝶效应。为了报复,瓦尔特带着吉蒂深入中国大陆的疫区湄潭府,反丧了性命。远离上流社会诱惑,凯蒂清情人的冷暖、受到修女们感染,渐渐寻找到人生价值,同时认识到曾经自己的庸俗和丈夫的深情,希望得到原谅,却只得到沃尔特临终前说的一句“死的却是狗”。返回伦敦途中,凯蒂遭受母亲病逝,最终决心跟随父亲离开伦敦开始新生活。

2

第一部分:可爱的瓦尔特先生是如何跑向死亡的。

私心是喜欢瓦尔特的,简直理想伴侣。但是直到瓦尔特死去,凯蒂也没有爱上他。

博士学历的细菌学家,懂医学。俊秀的五官,中等偏瘦身材。性格冷峻内敛,寡言少语,羞于表达,固执且自制力极强。

凯蒂的父亲一向不爱和年轻人打交道,却夸赞他非常聪明。后期到瘟疫地湄潭府,救助病人,也显示出非凡的魄力和高尚的品质。

(可以说是神仙级别的优秀直男了,凯蒂竟然出轨!飓风哭泣。不要让给我好不好!)

整个剧情里,瓦尔特的出场和话语篇幅都很少,第一部分是爱上凯蒂并求婚。第二部分是凯蒂出轨后,他的那段惊世骇俗的告白。第三部分就是在湄潭府零碎的谈话。最后一次谈话是得知凯蒂怀孕,虽然不知孩子是谁的,还是要把凯蒂送回香港,离开霍乱地。并告知凯蒂,早就宽恕了她的出轨行为。

先从那段“名场面”开始,来解读瓦尔特的情感观。

1、“我对你根本没抱幻想。我知道你愚蠢、轻佻、头脑空虚,然而我爱你。我知道你的企图、你的理想,你势利,庸俗,然而我爱你。我知道你是个二流货色,然而我爱你。”

2、"为了欣赏你所热衷的那些玩意我竭尽全力,为了向你展示我并非不是无知、庸俗、闲言碎语、愚蠢至极,我煞费苦心。我知道智慧将会令你大惊失色,所以处处谨小慎微,务必表现得和你交往的任何男人一样像个傻瓜。我知道你仅仅为了一已之私跟我结婚。我爱你如此之深,这我毫不在意。据我所知,人们在爱上一个人却得不到回报时,往往感到伤心失望,继而变成愤怒尖刻。"我不是那样。"

3、"我从未奢望你来爱我,我从未设想你会有理由爱我,我也从未认为我自己惹人爱慕。对我来说能被赐予机会爱你就应心怀感激了。每当我想到你跟我在一起是愉悦的,每当我从你的眼睛里看到欢乐,我都狂喜不已。我尽力将我的爱维持在不让你厌烦的限度,否则我清楚那个后果我承受不了。我时刻关注你的神色,但凡你的厌烦显现出一点蛛丝马迹,我便改变方式。一个丈夫的权利,在我看来却是一种恩惠。"

第1小段,是我们经常看到的名句。初读这段表白,并不喜欢。如果某人和我表白,一上来就把我说的一无是处,还说依然爱我,我一定给他几个大嘴巴子,让他清醒点。但是这段话连着2、3段和整本书来看,就会觉得瓦尔特是如此的深情又卑微。

瓦尔特告诉凯蒂当他第一眼看到她,就爱上了她。后来就一直默默制造机会靠近凯蒂,但是从不表达爱意。

在即将离开英国到香港工作时,怕错过遗憾终身,鼓起莫大勇气向凯蒂求婚,而凯蒂因虚荣心作祟,加之母亲不断逼婚,于是闪婚瓦尔特。

婚后不久,瓦尔特发现凯蒂出轨,没有立刻捅破,而是以陪他去霍乱的小城治病为理由,来提醒凯蒂,可惜她还沉醉在渣男爱她会娶她的梦里。

瓦尔特则直接让凯蒂去找唐森娶她,结果唐森断然拒绝,并要求凯蒂陪丈夫去瘟疫小城。

而这一切尽在瓦尔特的掌握中,他让凯蒂亲手撕下唐森的面纱。

个性聪明的医学博士,却不能免俗一见钟情凯蒂这美丽的躯壳,无趣的灵魂。所以瓦尔特在凯蒂出轨后告诉她,鄙视自己,因为爱过她。

我认为腼腆克制的瓦尔特之所以爱凯蒂,除了她的外在,还因为她活泼快乐,天真烂漫,善于社交的性格。而这些是瓦尔特本人缺失的部分。

一个人如果在某些方面不擅长,往往会渴望,会想要靠近。

接着从凯蒂的一段独白来看瓦尔特:

“难道他就不能像她一样恍然明悟,在恐怖与死亡阴影的笼罩下,与那些在修道院里令人敬畏的美丽心灵相比,他们之间的是非恩怨是多么微不足道啊!一个愚蠢的女人红杏出墙,真有那么重要吗?面对治病救人的崇高事业,他怎么能对这些凡尘琐事费心劳神、耿耿于怀呢?说来也真奇怪,聪明睿智的瓦尔特竟如此轻重不分!他给布娃娃穿上了华丽的礼服,把她摆进神龛,顶礼膜拜,结果却发现,布娃娃只不过是塞满木屑的玩偶而已。正因为如此,他无法原谅自己,也难以原谅凯蒂。他的身心备受摧残,一度活在自欺欺人的幻觉中,可是当幻觉在真相面前摔得粉碎,他以为现实也被摔碎了。没错,他不能原谅她,实际上是因为他无法原谅自己。”

其实凯蒂的理解是正确的,与死亡相比,一个品德高尚的人似乎不应该为了一个愚蠢的女人出轨而惩罚自己。

但是她忽略瓦尔特的不同。

他爱的纯粹,爱的卑微,甚至失去自我。为她隐忍无趣的社交和诡诈宴会,渴望在凯蒂身上守护自己的梦,可惜凯蒂打碎了梦,还不知悔改,振振有词,肆意挥霍他感情。

应了那句话,舔到最后一无所有。只能化悲痛为无畏,拿自己做救治实验,最终染上瘟疫而亡,永久的埋在了湄潭府。

3

再看最后一段独白,结束对瓦尔特的分析。

凯蒂说:“我觉得你这样对我不公平,” 你因为我愚昧、轻佻、粗俗,便责备我,这是不对的。我就是这样长大的。我认识的所有女孩子都像我这样。这就好似一个没有乐感的人因为讨厌听交响音乐会而受到责备一样。因为你自己赋予了我一些我并不具备的品质,你就责备我,这样做公平吗我从未试图装出一副什么样子来欺骗你。我就是我自己,有一个好看的脸蛋和快活的性情。你不能希冀在集市的小摊上买到珍珠项链和貂皮大衣;在这你只能买到锡制的小号和玩具气球。”

这句话**里凯蒂说了类似的总结:“我们寻找对方缺少的品质太傻了”。

不过瓦尔特并没有责备凯蒂,而是无法原谅为自己。

这个观点是惊艳到我的。也许不同频率和生长环境的两个人走在一起真的不容易。

我很喜欢毛姆笔下的瓦尔特,他个性善良,内敛沉稳,聪明自重。

纤尘不染的性格,不会轻易妥协,他们的内心深处,总想守住某些不可变的信念。以至于得知凯蒂出轨最初,他想要带着凯蒂一起赴死。好在这种想法很短暂。

我多希望瓦尔特明白书里的这句话,那样他的未来还会有更多可能。

“既然万物生命都如此短暂,万事皆为过眼云烟,那么,人们为了一些琐碎的事情而较真,争的面红耳赤,让彼此不高兴似乎显得太可悲。”  

4

第二部分:被洗礼过思想的凯蒂再次堕入深渊?

书从第6章开始,详尽的描写了凯蒂的家庭成员性格。其母亲,同样是个美丽精致,善于社交的女性,但控制欲强,贪图名利。

因为只能依附于丈夫的社会地位而跻身上级社交圈,所以不断榨取丈夫,不顾及其感受,费尽心机拉拢关系,谋算职权,填补虚荣心,后因为强忍病痛久不治愈而死。

凯蒂父亲则感到解脱,同时被任职为英国殖民地的首席法官,这也是凯蒂母亲生前所渴求。

身材瘦小,性格沉默隐忍的凯蒂父亲,任劳任怨,从不快乐,没有自我,但做为殖民地首席法官,可见有智慧和能力。这些外在描写和性格特征竟然和瓦尔特有着惊人的相似度。

书中提到:凯蒂到香港后,发现自己的地位是由丈夫决定的,而他细菌学家的身份在她们所处的社交圈并不吃香,她感到不满,渐渐对瓦尔嫌弃。

此处的凯蒂与她母亲对待其父亲的态度与想法竟然如出一辙。

不免让人沉思,如果凯蒂没有经历过出轨和湄潭府一劫,年老的凯蒂是否会重蹈覆辙其母亲的一切。而瓦尔特的个性和爱也终将被妻子的喋喋不休永和不满足消磨殆尽。

历史总是相似的,毛姆不设计没用的情节。

母亲从小就将凯蒂往:飞上枝头的“花魁”目标打造。她没有给予凯蒂足够的底气和爱意。更没有培养她成为一个独立自主的新女性,三观端正,不畏催婚。原生家庭的荼毒,是凯蒂的悲剧。

原以为聪明伶俐的凯蒂,嫁给优秀的瓦尔特能逃出母亲的思想桎梏,做个安分守己珍惜感恩的平常主妇。但竟她“饱暖思*欲”---出轨!

凯蒂外遇金玉其外政府高官唐森。事业有成,幽默风趣,实则爱慕虚荣,自私自利,风流成性,专挑家庭主妇下手。

在凯蒂自以为遇到真爱,要抛弃一切,和唐森双宿双飞时,却遭丈夫揭发。而唐森面对瓦尔特的官司威胁,原形毕露,对凯蒂只身赴死也毫不动容,凯蒂美梦幻灭,只剩绝望。

我想此刻木心的这句话,也非常的警醒。 “爱情本来就没有多大涵义,全靠智慧和道德生化出伟美的景观。如果因为爱情而丧失智慧和道德即可判断:这不是爱情,是性欲,性欲的恣唯。”-《素履之往》

既然自愿选择的嫁给他,就该承担选择后的责任。实在不幸福,要么理性离婚,要么转变思想态度,好好生活。

5

近来读面纱和《非暴力沟通》越发觉得,完全的伴侣太难,好的相处状态真的是彼此包容、忍耐,理解。做到发自内心的欣赏,去用强大的灵魂和自我调解能力去感染你能感染的,改变可以改变的,接纳不能改变的。

我只是建议伴侣结合以后,有矛盾要包容调和。因为凯蒂在故事的结尾也没爱上瓦尔特,虽然她为瓦尔特感到骄傲。

所以, 在最开始选择伴侣时,不要怀疑和忽略你内心的诉求,如果惧怕和这个人有未来,就不要结婚,不要压制自己,不要权衡利弊而去相处。 不要心软,不要听劝,遵循内心。喜欢一定是不怕的,不排斥肢体接触的。

要记着:“爱里没有惧怕,爱既完全,就把惧怕除去,因为惧怕里含着刑罚,惧怕的人在爱里未得完全。”(约一)

另外:追求真爱请勿触犯道德和法律制约。别被花言巧语蒙骗,更不要被那个外表好看,攻势猛烈,强行肢体接触你的“霸道渣男”给迷失了抵御能力。

接着从看看凯蒂的“曲折的自救故事”。

在凯蒂离开梅潭府时,心中欢喜,她觉得已经自我救赎,摆脱了让她堕落的爱情,精神的羁绊,不幸婚姻,并且获得自由和不惧未来的勇气。

但是毛姆告诉你,故事要曲折离奇才有趣。人性难测,情感难断,心灵的自救不会一蹴而就。

前方核能预警!

当凯蒂离开霍乱地回到香港后,因为陪丈夫到霍乱地救助,丈夫牺牲,变成了“英雄”,自己也变大伟大而勇敢。因为已经怀孕,在好友韦丁顿的宣传和帮助下,被唐森的妻子(当时香港的名望人士)以万分的热情的强行接回了自己家修养。

在唐森的家里,不可避免的遇见。奈何天高地厚,没有唐森的脸皮厚。

他恬不知耻闯入凯蒂房间,开始强行忆往事,求原谅,并解释:他非常爱妻子,离婚娶凯蒂,会断送仕途。所以当初不管凯蒂的死活。

凯蒂不理会,他纠缠道:我就是个控制不了自己下半身的正常人,不是混蛋,难道因为我昏了头爱上你,我就错了吗?

我以为上面够不要脸了。

接着又来一句:“既然你活着回来,为什么我们不能做朋友,不能继续拥抱亲吻! ”

叹为观止!叹为观止!叹为观止! 本人奉上,叼烟鼓掌双目失明口吐白沫jpg! 请自行脑补。 不行,大家不要拦着我,我要拔刀!

渣男语录之:难道我们就不能像当初那样做朋友吗就在你看透我虚伪和自私以后。

 不行,大家不要拦着我,我要给毛姆捶背!要不是听过同款渣男解释语录,毛姆这么写我都不信。

凯蒂此刻对他的态度当然是鄙夷的,甚至想一脚踹走他。由于唐森屁话说不通,强行攻势,又吻又抱,凯蒂最终因为压迫太久,缺乏安慰,又无力反抗,被欲念打败,嗯。他们两个又睡了彼此。

开始读这段,我气到差点扔手机。

事后凯蒂表示痛心疾首!自我唾弃了很久,表示自己被情欲操控。然后火速收拾行礼离开,唐森再次纠缠,凯蒂不予理会,坐船回到英国。

人性奇妙。如果曾经真心的、昏头的爱过他,并且他还长的好看,虽然你知他是渣男,你厌恶他的内在和做为,但他的一个拥抱,你可能还会被攻陷。所以为什么会有分手p这种事情。

我曾读不懂,《瓦尔登湖》里关于人的天性的解释。 “每个人的内心都潜伏着野性,只要崇高的天性酣睡了,这种野性就会苏醒。这种低俗的野性就像是我们身上的寄生虫,恐怕很难彻底地消除;即使我们身体强健,它们也还是会钻入我们身体,或许我们可以回避,但绝不会改变它的本性。我们的身体也许艰苦,但未必纯洁。天性很难克制,但是应该得到克制。 ”

结合凯蒂从霍乱地回香港,还是没能抵抗唐森同他肉体接触这段,我可以理解那段话了。

我觉得我在网易云里看到的一句热评非常好,虽然放在这本现实题材的书评里显得有些矫情,但是真的符合大众心里状态。

@执笔落花笺:说来惭愧,人只要有机会,就又沦陷。这歌词很真实了!真正爱过的人是不能做朋友的,一见面就会心软,一拥抱就会沦陷,哪怕多看一眼,就想重新拥有。---来自郁可唯的《路过人间》歌曲下的评论。

当然,凯蒂最终回到英国,与父亲敞开心扉,并且说了这样一段经典的结尾:

“我希望肚子里是个女孩,我她带到这个世界上来,爱她,养育她,不是为了让她将来和哪个男人睡觉,一辈子依附于他。”

“父亲,我以前是个愚蠢,邪恶、可憎的人。但我无能为力。我已经得到了严厉的惩罚。我一定不会让我的女儿重蹈覆辙。我希望她是个无畏坦荡、自立自强的人。我希望她过的比我幸福,忠实自己。”(这段我对应3个译本做了改动。)

多数情况下,人们爱做捡了芝麻丢西瓜的事。我们遇到更好的物品总想拥有,但不想自己配不配,自己该不该,自己能不能,这是悲剧的开始。

6

第三部分 : 智慧超然的韦丁顿,无畏奉献的修女 们让救赎的种子长出。

凯蒂看清唐森真面目后,绝望的陪丈夫到霍乱地,后失去丈夫,与修女们在小小教堂里做义工,结识睿智豁达的海官韦丁顿,在他们的启发下,渐渐觉醒。

韦丁顿是个海关专员,其貌不扬,在霍乱滋生的小城守坚守着。他热情幽默,睿智通透,凡事点到为止。他救下中国满族姑娘,并与其相爱厮守。是凯蒂自救的引路者。

凯蒂刚到湄潭府还对唐森抱有幻想,向韦丁顿打听唐森,韦丁顿不着声色的,全面评价了唐森,说其自大自私。表示讨厌此人,

其中一段颇有意思:“因为这个世上蠢人太多。如果有人占据高位,又平易近人,还对他们说,会尽力帮他们,人们自然觉得他很聪明。当然,这还要归功于他的太太。说起来,他的太太倒是很能干。她头脑清醒,思路敏捷,常给丈夫出谋划策。查理·唐森有她这个贤内助,自然高枕无忧,绝不会做出蠢事来。对政府公职人员来说,要想仕途畅达,这是必不可少的。官场上不需要聪明人,聪明人主意多,很容易招惹是非。官场上需要有魅力、懂世故,办事圆滑,不犯大错的人。”

这段话的重点是:其实唐森不优秀,很虚伪。唐森的妻子很棒,他需要她。他经常和二流女人调情,但都是玩玩。

我读完整篇再看这处,发现他这番话别有深意。一个聪明的下属官员,第一次和人谈论他的上级,就说缺点,还顺带强调他的风流史?好像在提醒凯蒂什么。

韦丁顿在第三次和凯蒂见面,则指出凯蒂不爱瓦尔特,还很怕他。随后客观的评价瓦尔特个性、聪明,并且引出修道院的修女们,以及她们对瓦尔特的崇拜。

如果说韦丁顿埋下第一颗让凯蒂放下唐森的种子,那修女们的不惧死亡圣洁充实的灵魂,则让凯蒂自救的种子发芽结果。

在死亡笼罩的霍乱地,没了灯红酒绿的社交,没有攀附比拼的名望,希望和绝望每天都在更迭,而修女们豁达和仁爱的精神支撑出一片乐土,给予孤独的灵魂,脆弱的生命莫大的安慰。

凯蒂在得知修道院修女死亡,而紧缺人手后,极力要求到修道院里帮忙。

苦闷无事的凯蒂几乎把我要做点事来解脱自己的意愿写在了脸上。高深莫测的修道院院长告诉凯蒂: “一个人不可能在工作中或是在愉悦中,或是尘世中,或是修道院,寻找到内心的安宁。”

7

凯蒂在修道院里的修女身上感受到精神洗礼。修女们有的投入工作信仰坚定,有的热情快乐不惧死亡,有的出生高贵却舍身救世。她都伟大而纯洁,神秘而不容亵渎。

随着凯蒂怀孕与修女感情的增进,也更加感受到修女们的热诚以及她们对永恒的追求,对世间的仁爱,内心的强大足以将任何的苦难化解。

与此同时,凯蒂发现自己修女们存在莫大的隔阂。自己走不进那样的境界,自己的心灵没有归宿。她和韦丁顿说,她在寻找那样的东西,一旦找到,人生也许就会改变。

韦丁顿则告诉她:“是道,有人在鸦片里得道看,有人在对上帝的信仰中得道,有人在酒里,有人在爱情里,万道归一,皆归于无。”显然,修女是在信仰里。

凯蒂寻找的,应该是未被熏染过的心吧。拥有正确的三观,自由选择的生活,理智的判断。这都是凯蒂从前的生长环境不具备的。

随着故事的解结束,瓦尔特死去,凯蒂临行发出疑问,修女们如此的执着永世的生活,而奉献一切,如果只是一个虚无的目标那多可悲。

而韦丁顿说:这并不重要,她们生活本身就是美好的。 “唯有一件事能使我们不断从这个世界的混沌无序中创造出来。就是美。美好事物中包涵:人们画的画,谱的曲,写的书,以及他们的生活,这本身就是艺术,极具意义。”

道教会了世界万物去自行其道,就是意义。(书本身对“道”有一段论述,留着你们读。)

在凯蒂离开之前,院长说了最后一句话给她: “尽责做分内事,这是应该的。对职责有份爱。当爱与职责合为一体时,才能有慈悲和恩泽在心,才能体会到真正的幸福。”

我理解为:如果是妻子,那就带着爱去尽妻子责,这样做出的事情才会令彼此开心,而凯蒂是在最初可以说连妻子也没做好。

8

最后做个总结吧。

读了两遍,触动很大,所以下定决心的写了这篇较长的书评。很遗憾不能原滋原味的体会毛姆语言的妙处。

原生家庭教育很重要,自由的选择,思想的开拓,独立的生存能力,对于渣男的辨别,以及妻子的责任,婚姻的选择,人性肉体欲望等,此书给我的收获很大。

当然,我们都无法选择自己的出生,但是我们可以选择成为谁。 世界上有千万条道路,我们可以选择怎么走。--《动物管理局》

就如题目而言,我曾问自己会不会出轨,读完书我想,既然有正确的路摆在眼前,为何要离经叛道选择深渊。

无道德的真爱是贪欲的土壤,不负责撩拨是渣男惯用的伎俩,爱到没有自我是自毁导火索,被偏爱的有恃无恐是自纵。

唯有自己内心足够 藐 视欲念和世俗的枷锁,才能无畏面对生活的任何可能。

—END—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hunlipic.com/jiehun/2994314.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8-11
下一篇2023-08-11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