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经名热合麦是维吾尔族传统的一种婚礼仪式。
2 经名热合麦的意思是“经过祷告,取得神的保佑,两家人通过饮食交流,达成婚姻协议”的意思。
在仪式中,男方家长会向女方家长提出婚姻请求,并送上礼物,女方家长则会准备饮食招待男方家长,双方家长商定婚姻事宜。
3 经名热合麦是维吾尔族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维吾尔族婚姻习俗的重要环节。
在现代社会中,经名热合麦仍然被广泛地应用于维吾尔族的婚姻仪式中。
中国的婚姻习俗繁多,每个地区都有其独特的传统和风俗。以下就是一些全国各地有趣的结婚习俗:
1 西南少数民族的“嫁妆”:在云南、贵州等西南少数民族地区,结婚时新娘需要带着自己家的“嫁妆”入赘新家。这些“嫁妆”通常包括织布制品、首饰、动物和家禽等,寓意着新娘将带着丰富的家庭财富和生活技能进入新家庭。
2 西北的“喜事花轿”:在陕西、甘肃等西北地区,新人结婚时经常要坐上一辆豪华的“喜事花轿”出嫁。这种花轿通常由四只马拉着,车身上装饰着各种彩带花环,非常艳丽壮观。
3 东南沿海的“浴宴”:在福建、广东等东南沿海地区,结婚时新娘要先进行一次特殊的“浴宴”仪式。这个仪式通常由老妈子或阿婆主持,将新娘浸泡在草药水中,以祛除坏气和旧的情感纠缠。
4 河南豫剧的“簸箕婚礼”:在河南一些地方,结婚时需要进行一种叫做“簸箕婚礼”的仪式。新郎要将新娘装在一个大簸箕里,然后由四五个人抬着走遍整个村庄,以展示新人的幸福和团圆。
5 新疆维吾尔族的“喜酒”:在新疆维吾尔族地区,结婚时要举行一次盛大的“喜酒”宴席。这个酒宴通常要邀请各路来宾和艺人表演歌舞,还要食用各种美食,表示对新人的祝福和庆贺。
这些结婚习俗虽然各有特色,但都是中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体现了各地居民的生活方式和价值观念。
导读:中国那么多个民族,每个民族都有自己特别的风俗习惯和节日传统,若想了解一个民族是怎样的,首先要知道维吾尔族的风俗是什么,那么维吾尔族有什么风俗活动呢?以下是我对维吾尔族的风俗和节日介绍,感兴趣的朋友来看看吧。
维吾尔族服饰
城市妇女多穿西装上衣和裙子;农村男子穿长袍,妇女多在宽袖连衣裙外套黑色对襟背心;男女老少都爱戴四楞小花帽;耳环、手镯、项链是妇女喜爱的装饰品。
维吾尔族礼节
待人接物很讲礼貌,在路上遇到尊长和朋友时,习惯于把右手掌放在左胸上,然后把身体向前倾30度,并连说:“艾斯拉姆艾来孔!”当行路人无处进餐和住宿时,只要说明来意,主人虽不相识,也会殷勤招待;走路让长者走在前面,谈话让长者先谈,入坐让长者坐在上座,吃饭,先端给长者;小辈在长者面前不喝酒、吸烟;老人无论到哪里去作客,他骑的马不论是卸鞍子,还是饮马、喂马,都由年轻人去做,走时,年轻人给老人备鞍,扶老人上马;家里来了客人,全家都出来欢迎,然后女主人以十分真诚的态度,用盘子端来茶水;老人吃饭时或到别人家里去,常常双手摸脸做“都瓦”(祝福仪式)。
维吾尔族婚俗
青年男女婚姻自由,婚礼隆重热烈。维吾尔族丧葬:实行土葬。人死后净身并用白布裹身,用移尸木匣抬到墓地入葬。节日有肉孜节(开斋节)、古尔邦节、诺鲁孜节等。
维吾尔族禁忌
吃饭或与人交谈时,忌擤鼻涕、打哈欠、吐痰,饭毕有长者领作“都瓦”时,忌东张西望或站起;禁食猪肉、驴肉、狗肉、骡肉和自死的畜肉及一切动物的血,衣着忌短小,上衣一般要过膝,裤腿达脚面,忌户外着短裤;屋内就坐,忌双腿伸直,脚底朝人;接受物品或请茶,忌用单手;未经主人同意不得擅自动用主人家的物品;到别人家去,一定要让年长的人先进门。青壮年妇女一人在家时忌外人进去;新婚夫妇的洞房忌随便闯入;见到门上挂有红布条,表示妇女分娩或小孩出疹子,忌外人入内;不要和妇女开玩笑;在公共场合忌光着上身,更不能穿着背心、裤衩到别人家里去;忌背后议论别人的短处;禁止在住地附近、水源旁边、墓地、清真寺周围和果树下面大小便、吐痰或倒脏水;禁止携带污浊之物进入墓地和清真寺;禁止在墓地附近修猪圈、厕所,不许牲畜在墓地内乱跑,不许从墓地上取土;不得用自己的水桶或罐子在水井或涝坝内打水,要先用公用水桶打水,然后倒入自己的桶或罐内;北疆地区,禁止在长辈面前讲诙谐或揶揄的语言。
维吾尔族传统节日介绍
肉孜节(即开斋节)
在封斋一个月以后开斋的那一天举行,因此也叫“开斋节”。伊斯兰教规定,成年的教徒每年都要封斋一个月。封斋期间,只在日出前和日落后进餐。白天绝对禁止任何饮食。一个月斋期满后,维吾尔族成年男子要去清真寺会礼,教徒聚集礼拜寺作盛大的礼拜,乐师们高坐在清真寺内的拱门上,吹奏唢呐,敲击手鼓。人们互相登门拜访,赠送礼品,还要举行刁羊、赛马、歌舞等娱乐活动。家家户户都备有丰盛的节日食品,并且互相登门贺节,男女老少都出来游玩,这个节日一般要过3天。
古尔邦节
古尔邦节即宰牲节,是阿拉伯语的音译,意为宰牲或血祭。在肉孜节以后的第70天举行,节期三天。维吾尔族的古尔邦节同汉族的春节一样,节日气氛特别浓郁。节日期间,人们在广场上举行盛大的“麦西莱甫”(歌舞集会),男女老幼纷纷在“达甫”鼓、“萨巴伊”、“卡龙”的伴奏下翩翩起舞。
古尔邦节前,人们要做各种准备,特别是作为献牲的牲畜要预先买好。节日的早晨进行沐浴全身的大净,然后盛装到清真寺参加聚礼;再后,人们直接上麻扎尔(墓地)为亡故的先人祈祷。最后还要换哈达,即拔去坟头上的枯木,栽根新枝,浇些水再回家。
按传统,节日聚礼之后早晨是献牲祭祀,取悦安拉的最佳时机。通常,人们把血祭的牲畜宰好入锅之后,男子们开始互相拜节,妇女们则留在家里炖肉,摆节日食品,烧茶等,准备迎接客人。
节日的第一天,首先给在近期内发生过丧葬等家难的左邻右舍或乡亲拜节,表示慰问;其次是给夫妻双方的长辈拜节;再次,就是给近邻和长者拜。其它的拜节活动往往是三五成群,男女分别进行(在维吾尔民间礼俗中,一般是不允许男女混杂的)。
拜节之后,才是同辈的亲朋好友之间的拜节。大家除了互相道贺,彼此问候之外,还共餐,吹拉弹唱,一起娱乐。
诺鲁孜节
诺鲁孜节是维吾尔族人民最古老的传统节日,是维吾尔族历史发展进程中产生出来的系统的迎新年节日,是为进入春耕生产,绿化、美化、净化环境做准备的节日,是艺术的节日、体育的节日。
在新疆,凡信仰伊斯兰教的少数民族都过这个节。诺鲁孜一词来自古伊朗语,意为春雨日。相当于伊朗古太阳历的每年三月二十二日,也即公历3月22日。这一天相当于汉族的春分,故而诺鲁孜节也叫迎春节。
在这一天,要举行各种庆祝活动和传统的“安西莱甫”,预祝在新的一年里平安幸福、人丁兴旺、五谷丰登。许多地方还保留着在诺鲁孜节时才唱的民歌。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