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岁中国女孩与国王一见钟情,远嫁非洲成第9位王妃,现状如何?

18岁中国女孩与国王一见钟情,远嫁非洲成第9位王妃,现状如何?,第1张

嫁给王子,拥有一段童话般美好的爱情,是许多女孩从小就在幻想的事情。

但并非每段看似幸福的恋情都会有一个圆满的结局,被天上掉下来的馅饼砸中,在外人看来是莫大的幸运,可只有自己品尝过其中滋味,才知道是苦还是甜。

上个世纪70年代,中国台湾,一位平凡的灰姑娘就邂逅了从天而降的“王子”。

为了爱情,她在万众瞩目下登上飞机,随夫出国,她相信等待自己的一定是丈夫的专宠和荣华富贵的生活。

但令人没想到的是,仅仅在国外呆了两年,这位“幸运”的姑娘就偷偷地写下了求救信。

18岁中国女孩与总统一见钟情,远嫁非洲成第9位王妃

这个女孩叫林碧春,祖籍山东,年幼时跟随父亲来到了台湾,一家人靠着父亲的小店维持生计,勉强顾得上温饱。

18岁那年,英语还不错的林碧春在一家酒店找到了一份负责接待外宾的工作,也就是这份工作,让她脱离了原本平淡普通的命运轨迹。

1968年,中非总统博卡萨访问中国台湾,接待人员中就有林碧春,彼时已经47岁的总统对这位肤白貌美的台湾姑娘一见钟情,继而展开了热烈的攻势。

林碧春很明白两人之间的差距,但一个普通的年轻女孩能得到总统的“垂青”,这着实是一种天大的荣耀。

虚荣心作祟,林碧春开始对总统心动了,两人分开时,相互留下了****。

结束了台湾的访问后,博卡萨回到非洲,对于心上人的挂念让他夜不能寐,于是向远在台湾的林碧春发出了邀请函,请她去中非共和国游玩。

林碧春接到邀请函后兴奋不已,本以为自己和总统之间只是一场镜花水月,不料到对方竟一直没有忘记自己。

想到博卡萨特殊的身份可以极大满足自己的虚荣心,想到他雄厚的财力能让自己的父母和兄弟姐妹一夜间飞黄腾达,林碧春心动了。

于是在万众瞩目下,林碧春踏上了去往中非共和国的飞机。

到了地方,博卡萨对她动用了国家最好的礼遇,并用甜言蜜语哄得这位姑娘晕了头。

抵不住糖衣炮弹的攻势,林碧春答应了博卡萨的求婚,甚至完全没有在意这位非洲国王在她之前已经娶了八名“王妃”。

就这样,林碧春和博卡萨完婚了,在他一众夫人中排行第九。婚后,林碧春将自己的父亲、兄弟姐妹等家人都接到了中非共和国。

至此,远嫁非洲的林碧华,总算圆了自己的“王妃”梦。

繁华落尽,凄惨的人生下半场

婚姻的前两年,博卡萨的确履行了自己的承诺,不仅为小娇妻耗巨资打造了一座宫殿,还将她的父母家人在中非安顿了下来,盛情款待。

林碧春看在眼里,甜在心里,认为自己虽然排行第九,但丈夫对自己是真爱,她早晚会坐上第一夫人的宝座,在此期间,她还为博卡萨生下了两个女儿。

然而好景不长逝,林碧春只过了两年的好日子,博卡萨狂妄、暴虐、好色的本性就一一暴露了出来。

当罗马尼亚为他进献了一位绝色美女之后,林碧春便开始迅速跌入深渊。

两个人的矛盾日加凸显,林碧春不甘自己被人取代,常常向丈夫抱怨,博卡萨则直接对她拳打脚踢,实施暴力。

就在林碧春万念俱灰之时,博卡萨竟然向她提出了一个非常过分的要求,他要娶林碧春的亲生妹妹,成为第十个妻子。

林碧春这下彻底看清了这个暴君的真面目,绝望之下,她开始写信向故土中国台湾求救,希望他们能帮其和家人回到家乡。

昔日的幸运公主,现状如何?

接到求助信后,台湾当局对外宣称林碧春患有皮肤病,邀请其回台休养。博卡萨有了新欢,早已顾不上旧爱,于是林碧春带着亲人顺利地回到了故乡。

想到自己两年前无限憧憬地踏上了异国的飞机,如今却灰头土脸地回来了,林碧春自感耻辱,于是选择隐姓埋名,过起了隐居的生活。

而暴虐的博卡萨终究也没有落得一个好结局,在他自称皇帝后的第三年,就被人民赶下了台,在流亡他国的途中被捕入狱。

1986年,他接受了法庭审判,被判处死刑,后改无期徒刑,直到10年后去世。

随着社会的发展,各国文化间的融入,“异国恋”一时成为了很多年轻留学生们追捧的选择。

在很多人眼中,爱情不分国界,异国也恋是伴侣之间的文化互补。

还有人觉得找一个异国的伴侣,生育的后代就是混血儿,不仅漂亮还能享受到很多国外的“福利”。

当然,也有人认为“异国恋”只是新鲜有趣,真正上升到结婚,十有八九就会暴露出问题来。

对于“是否接受异国恋”,很多网友们也发表了自己的看法:

@小风筝:我不接受。外国文化和中国文化相差太大,习俗礼仪都不一样,而且是你嫁到外国去,还是对方到中国来呢?这都是很现实的问题。

@蚱蜢街道:我身边好多找外国人当伴侣的,其实都是为了学英语,哈哈,大实话,别打我。

@大鱼在游泳:接受啊,我觉得只要对方接受在中国生活,就蛮好的,而且生育后代很有好处,混血儿太漂亮了。

个人信息

中文姓名:斯蒂文·杰拉德

英文姓名:Steven Gerrard

粤语译名:谢拉特

所属国籍:英格兰

出生日期:1980年5月30日

出生地点:英格兰凯顿(Huyton)

国内昵称:包子

效力球队:利物浦

身高:188cm

体重:82kg

位置:中场

官网:http://wwwsteven-gerrardnet/

个人荣誉

2000/2001英格兰最佳新秀

2000/2001赛季英格兰职业球员联最佳年轻球员

2001年英国(英伦三岛)最佳球员

2004/2005赛季欧洲冠军杯决赛最杰出表现球员

2004/2005赛季欧洲冠军杯最佳球员

2005/2006赛季英格兰职业球员联最佳球员

2005年欧洲金球奖第三名

2007年获英格兰MBE勋章

俱乐部荣誉

2000/2001赛季英格兰足总杯

2000/2001赛季英格兰联赛杯

2000/2001赛季英格兰慈善盾杯

2000/2001赛季欧洲联盟杯

2001/2002赛季欧洲超级杯

2002/2003赛季英格兰联赛杯

2004/2005赛季欧洲冠军杯

2005/2006赛季欧洲超级杯

2005/2006赛季英格兰足总杯

2006/2007赛季英格兰慈善盾杯

现年28岁的杰拉德是土生土长的利物浦人,是利物浦青年队自己培养出来的。杰拉德出生在莫西塞德的Huyton区,在高中读书时,常被派作球探,查看学校联赛对手的虚实。和福勒、欧文、卡拉格等人不同(小时候均为埃弗顿球迷),杰拉德从小就是利物浦球迷。从儿时起,作为一个忠实的红军球迷,杰拉德一直梦想着能为他的球队——利物浦效力。

在他才9岁时,每当球向他飞来时,他的眼睛不是盯着球,而是寻找着他要把球传出去的地方。在他升入16岁以下校队后,他的球队在整整三年里一场球都没有输过。想想现在他火暴的脾气,如果说他在少年时是个头脑冷静思路清晰的孩子,人们也许会觉得不可思议。但事实上他却是善于思考,总能把对手分析的头头是道,比赛外他也沉默寡言。

11岁时的一个冬天的下午,他所在的希南中学校队正在和老对手蓝袍队争夺利物浦地区校际杯的冠军。上半场希南队已经落后三球,队员们似乎对夺冠不再抱有任何希望。而奇迹却在下半场上演,一个孩子连进三球,带领队友以4比3反败为胜。8年后,这个孩子的名字已经响彻利物浦甚至英格兰,他就是斯蒂文杰拉德。

15岁时,他的天赋被利物浦俱乐部发现。而此后的一段时间内,他的足球生涯如火箭般迅猛发展,让人瞠目结舌。

欧文98年就一战成名,17岁的杰拉德却在家里憧憬着哪天能像他那样。当时在利物浦队内,有贾米和哈曼等许多优秀的中场球员,杰拉德作为新人鲜有出场机会,但是在青年队时就非常关注他的主教练霍利尔早就看到了这位人才,并不止一次地说到“利物浦青年军非常出色,而杰拉德是位天才”。

在1998-1999赛季,年仅18岁的杰拉德就正式进入了利物浦一线队伍。在1998年11 月在对阵布莱克本的比赛中,杰拉德首次代表球队出场,仅仅一个赛季之后,年轻的杰拉德就成为了球队中场主力,发挥一直非常稳定。那时,利物浦凭借着欧文、赫斯基和杰拉德的前场组合,每年都是联赛的夺冠热门人选。

2001年,利物浦完成了五冠王的壮举。他们赢得了慈善盾/社区盾冠军、足总杯冠军、联赛杯冠军、联盟杯冠军、欧洲超级杯冠军五项冠军。

在2003-2004赛季,杰拉德更加成熟。他的领袖气质令他从海皮亚手中接过了队长袖标。也许是身为队长的缘故,他的火爆脾气有所收敛,整个赛季极少获得红黄牌。这个赛季他的表现极为优异,几乎凭一己之力将利物浦送入冠军联赛,他也当之无愧的称为利物浦德赛季最佳球员。那从一刻起,杰拉德深知自己肩头担子的分量,也是从那一时刻起,利物浦一个新的时代到来了。

2004年的夏天,面对切尔西的重金诱惑,杰拉德没有选择离开,而他留下的条件仅仅是身披8号球衣,这获得了无数的红军球迷的赞许。对于利物浦来说,他是不可缺少的。作为球队队长,他也有责任带领红军夺得锦标。

2004—05赛季,欧洲冠军联赛决赛中,半场结束利物浦0比3落后AC米兰,就连最乐观的拥戴者都认为大逝已去,杰拉德却用行动表示,头球扳回一球后,扬起双臂挥动,高呼着激励队友,这一镜头被收录入欧足联冠军杯杂志的片头集锦,堪称球队领袖的经典。随后又杀到对手禁区,赢得一个弥足珍贵的点球。最终球队反败为胜,历史上第5次捧得大耳杯。从那天起,杰拉德的“红军核心”位置已牢不可破,是利物浦当之无愧的精神领袖。

2005—2006赛季,越战越勇的杰拉德无论在中前卫还是右前卫位置上都有出色的发挥,共攻破对手球门23次之多。尤为值得一提的是有如神话般的足总杯决赛,杰拉德为了球队的荣誉带伤上场,没想到球队表现糟糕,到了下半场1比3落后两球,形势十分严峻。这时,跟一年前一样,作为旗帜的杰拉德再次站了出来,拖着伤腿以两脚鬼斧神工的远射送球队登上冠军宝座。从那天起,足球界又多了一句名言——有杰拉德,一切都有可能!那一年恰逢是世界杯年,英格兰也因为他和兰帕德成为赛前的第二号热门。

2006—2007赛季,虽然咋英超赛场上磕磕绊绊,但杰拉德所率领的利物浦却一路杀进欧洲冠军杯决赛,最后惜败在05年的对手AC米兰手下,痛失冠军。

2007—2008赛季,在国内联赛上,利物浦还是未能夺冠,冠军杯也止步于四强。但杰拉德依然有出色的发挥。红军队长依然那么的强悍。

新赛季,俱乐部斥资购买了罗比基恩、里埃拉等一批球员,这批球员围绕着杰拉德身边期盼能夺得梦寐以求的联赛冠军。

尽管没有贝克汉姆和欧文出众的外表和华丽的球技,但是上帝还是对杰拉德很公平,因为他拥有全面的技术和旺盛的斗志,这使他也成为英格兰国家队的重要人物之一。

在英格兰18岁以下青年国家队中,他担任队长。杰拉德和欧文从青年队一起成长,非常要好。杰拉德自己曾说,他和欧文是无话不说的朋友,欧文的成功给了他很大鼓舞,他说他也要沿着欧文的足迹前进。

当欧文打世界杯时,他还没有为利物浦上过场,但他说他也要去世界杯。终于1999年9月,杰拉德在代表英格兰21岁以下青年队的第一场比赛就攻入一球。不久的2000年2月,尚不满20岁的他被基冈召入国家队,宣告完成了他同样神速的国家队三级跳。

在杰拉德入选国家队后,许多人对他还是持怀疑态度。但欧锦赛首场对德国替补欧文上场的短短20分钟就已令怀疑烟消云散。一年后,杰拉德已经成为英格兰国家队不可缺少的一员大将。他的伤势如何,在比赛中能否上场,则成了英格兰举国关注的焦点。

早在2000年欧锦赛前,他的俱乐部老大哥哈曼就断演言,杰拉德绝对是英格兰未来的队长。一年后在慕尼黑,他率领他的英格兰队友在预选赛中5-1痛击德国,他在25米外的一脚技惊四座的远射为英格兰吹响了反击的号角。一年后,当贝克汉姆受伤世界杯之行蒙上阴影之时,人们并不担心,因为杰拉德让他们放心。可是戏剧性的是,在那一赛季的最后一轮,他腹股沟老伤复发,没能参加世界杯。

2004年欧洲杯,健康的杰拉德在小组赛中竟鬼使神差的送出一记回传球,使法国队完成惊天逆转。这让杰拉德受到了全英格兰的职责,英格兰也未能迈过葡萄牙这一关,在八进四的比赛中遭到淘汰。

2006年世界杯,杰拉德处理好了久久困扰他的腹股沟,而且从冠军杯逆转AC米兰,到足总杯逆转西汉姆联队,红军的旗帜已经渐渐成熟。但英格兰的表现还是让人不满意,这次又未能取得历史性的突破。

2008年欧锦赛的预选赛中,英格兰在温布利大球场被克罗地亚3:2击败,无缘欧锦赛决赛,这令杰拉德伤心不已。

杰拉德被认为是世界上最全面的中场选手之一,奔跑范围大,左右脚技术均衡,射门精准,传中球弧线和速度甚至不逊于当年的贝克汉姆,而且,他有着极强的突破能力,在空间充足的情况下,大跨步向前冲刺几乎势不可挡。2004-2005年,杰拉德当选欧足联冠军联赛最有价值球员,卡佩罗等名帅也认为,他是目前世界上最好的中场之一。连曼联主教练弗格森也对杰拉德赞不绝口,他称赞如今的杰拉德就像1993年颠峰期的罗伊·基恩,“球在哪里人就在哪里”。

杰拉德的常规位置是中前卫,多年来在利物浦他一直这样踢。贝尼特斯来到后,杰拉德尝试了更多的位置,他既可以踢右前卫,甚至还可以顶上锋线,出任第二前锋。解放杰拉德、让他享有更多的自由,这成为了利物浦获胜的关键,这种调整也最大限度的释放了杰拉德的进攻能力。

自从杰拉德在利物浦崭露头角以来,欧洲各大豪门就纷纷向其抛出了橄榄枝,而且每年转会市场都会流传着某某豪门开出某某高价来收购杰拉德的消息,并且都为其开出了比利物浦高得多的薪水。但是,年轻的杰拉德并不为金钱所动:“能在利物浦踢球,是我从小的梦想,我希望能够在利物浦一直踢到退役。”虽然拥有众多当今足坛的好手加盟,但是这几年以来红军在绿茵场上所取得的成绩都并不令人满意,因此在上赛季之前,红军的另一个标志性人物欧文选择了离开安菲尔德,加盟了素有“银河战舰”之称的皇马,杰拉德此时成为了利物浦的第一球星,成为俱乐部的惟一象征,深知责任重大的队长毅然扛起了红军复兴的大旗。

利物浦前主教霍利尔正是杰拉德的伯乐及恩师。霍利尔在一个极为特别的情况下于利物浦青训队伍中发掘了杰拉德。当时,利物浦主教霍利尔被邀请前往青训练习营中观察另一名球员的表现是否符合成为利物浦甲队球员的标准。在练习结束后,负责人便随即征询霍利尔的意见。霍利尔向负责人说:“我要杰拉德,至于另一名球员有待我考虑后再给你答复。” 就这样,杰拉德被栽培成为了利物浦今时今日的队中灵魂人物、精神领袖。同样的,也是霍利尔将杰拉德提拔为利物浦的队长。如今,杰拉德的领导能力是有目共睹的。

近几年,杰拉德的转会传闻闹得沸沸扬扬。然而,这名利物浦的精神领袖最终留守安菲尔德。这也是大伙儿乐见大团圆结局!杰拉德最终与利物浦签下了新的4年合约,结束了一切的猜疑。队长也透露,他希望从今后能将所有的心思放在足球、球队上,也希望所有的球迷能将焦点放在他球技、球艺上的进步。在宣布继续留在利物浦之后,杰拉德向主教练贝尼特斯提出放弃队长职务以示“忏悔”。不过在同其他红军中的人进行探讨之后,西班牙主帅最终驳回了杰拉德的一纸“辞呈”。贝尼特斯说:“杰拉德提出辞去队长的职务,不过我和其他利物浦人一致认为,没有人比杰拉德更有资格佩戴红军队长的**袖标。”

曼联主教练福格森曾经说过:“利物浦运气好,有一个杰拉德;曼联运气也很好,因为利物浦只有一个杰拉德。”最后引用霍利尔的话:“当国际米兰用萨内蒂、雷科巴和维埃里加上现金交换杰拉德时,我也许会考虑。”

杰拉德被认为是世界上最全面的中场选手之一,奔跑范围大,左右脚技术均衡,射门精准,传中球弧线和速度甚至不逊于当年的贝克汉姆,而且,他有着极强的突破能力,在空间充足的情况下,大跨步向前冲刺几乎势不可挡。2004-2005年,杰拉德当选欧足联冠军联赛最有价值球员,卡佩罗等名帅也认为,他是目前世界上最好的中场之一。连曼联主教练弗格森也对杰拉德赞不绝口,他称赞如今的杰拉德就像1993年颠峰期的罗伊·基恩,“球在哪里人就在哪里”。

杰拉德的常规位置是中前卫,多年来在利物浦他一直这样踢。贝尼特斯来到后,杰拉德尝试了更多的位置,他既可以踢右前卫,甚至还可以顶上锋线,出任第二前锋。解放杰拉德、让他享有更多的自由,这成为了利物浦获胜的关键,这种调整也最大限度的释放了杰拉德的进攻能力。

自从杰拉德在利物浦崭露头角以来,欧洲各大豪门就纷纷向其抛出了橄榄枝,而且每年转会市场都会流传着某某豪门开出某某高价来收购杰拉德的消息,并且都为其开出了比利物浦高得多的薪水。但是,年轻的杰拉德并不为金钱所动:“能在利物浦踢球,是我从小的梦想,我希望能够在利物浦一直踢到退役。”虽然拥有众多当今足坛的好手加盟,但是这几年以来红军在绿茵场上所取得的成绩都并不令人满意,因此在上赛季之前,红军的另一个标志性人物欧文选择了离开安菲尔德,加盟了素有“银河战舰”之称的皇马,杰拉德此时成为了利物浦的第一球星,成为俱乐部的惟一象征,深知责任重大的队长毅然扛起了红军复兴的大旗。

利物浦前主教霍利尔正是杰拉德的伯乐及恩师。霍利尔在一个极为特别的情况下于利物浦青训队伍中发掘了杰拉德。当时,利物浦主教霍利尔被邀请前往青训练习营中观察另一名球员的表现是否符合成为利物浦甲队球员的标准。在练习结束后,负责人便随即征询霍利尔的意见。霍利尔向负责人说:“我要杰拉德,至于另一名球员有待我考虑后再给你答复。” 就这样,杰拉德被栽培成为了利物浦今时今日的队中灵魂人物、精神领袖。同样的,也是霍利尔将杰拉德提拔为利物浦的队长。如今,杰拉德的领导能力是有目共睹的。

近几年,杰拉德的转会传闻闹得沸沸扬扬。然而,这名利物浦的精神领袖最终留守安菲尔德。这也是大伙儿乐见大团圆结局!杰拉德最终与利物浦签下了新的4年合约,结束了一切的猜疑。队长也透露,他希望从今后能将所有的心思放在足球、球队上,也希望所有的球迷能将焦点放在他球技、球艺上的进步。在宣布继续留在利物浦之后,杰拉德向主教练贝尼特斯提出放弃队长职务以示“忏悔”。不过在同其他红军中的人进行探讨之后,西班牙主帅最终驳回了杰拉德的一纸“辞呈”。贝尼特斯说:“杰拉德提出辞去队长的职务,不过我和其他利物浦人一致认为,没有人比杰拉德更有资格佩戴红军队长的**袖标。”

曼联主教练福格森曾经说过:“利物浦运气好,有一个杰拉德;曼联运气也很好,因为利物浦只有一个杰拉德。”最后引用霍利尔的话:“当国际米兰用萨内蒂、雷科巴和维埃里加上现金交换杰拉德时,我也许会考虑。”

编辑本段幸福的家庭

2004年,杰拉德与亚历山大·库尔兰订婚,他们的大女儿,名叫莉莉·杰拉德(生于2004年2月23日),2006年夏天,他们迎来第二个孩子——丽谢·杰拉德。

杰拉德与库兰于2002年开始交往,并于2004年在长女,莉蕾艾拉诞生之后的几天订婚。杰拉德在库兰生产之后回到家里,就立即向她求婚。杰拉德当时将自己亲手设计的钻石戒指藏在婴儿的被单下,给了库兰一个惊喜。

杰拉德与库兰于2002年在利物浦城市的一家酒吧里邂逅,杰拉德从库兰的朋友那儿拿到了她的电话号码。之后,杰拉德就直接到库兰的母亲的家里找她。那一次,他们两人坐在沙发上,聊得不多。库兰坦言当时的气氛尴尬到了极点,当时她好希望杰拉德快点离开。虽然如此,当时的库兰已经认定了杰拉德就是她的理想对象。库兰并没有想过自己会成为球员的太太,她只知道自己很喜欢杰拉德,她要和杰拉德在一起。在库兰心里杰拉德是个脚踏实地的人。几天后,他们在当地的一件餐馆进行了第一次的约会。库兰说当时的杰拉德很有自信,很滑稽。之后,他们还一起到舞池中跳舞。接着,杰拉德乘的士送她回家,并给了她一个吻。

那次约会后,他们便成了形影不离的情侣。几个月之后,他们就一起搬进了位于利物浦的克罗斯比 (Crosby)的一栋房子里。在那之前,杰拉德并不好意思直接问库兰要不要和他同居。当杰拉德在找房子时,他只是对库兰说:“你知道你也是一起搬进来吗?”就这样,他们开始了两个人的生活。

在库兰的21岁生日舞会后,她发觉自己怀孕了。当时他们刚从葡萄牙的家庭聚会旅行回来。杰拉德当时很开心,迫不及待地打了电话给他自己的母亲,接着更是兴奋地把消息都告诉了身边所有的亲戚朋友!在库兰生产的那六个小时里,杰拉德也是一直陪伴在她的身边。库兰选择在当地的政府医院中自然分娩。刚出生的莉蕾艾拉十分的娇小。在长女出生前,他们都以为会是个儿子,所以并没有想好女儿的名字。女儿取名为莉蕾艾拉是因为杰拉德喜欢Lilly这个名字,而库兰则喜欢Ella这个名字,于是他们就将两个名字合而为一。此外,他们的小女儿Lexie也在 2006年诞生了。

杰拉德是个称职的好爸爸,杰拉德打从一开始就会帮女儿换尿布和带女儿出去散步。杰拉德和库兰都试着不要太宠爱女儿,让她与平常的小孩子一样健康成长。女儿的衣服并非全都是名牌的,库兰坦言女儿还在爬行及学着走路,穿名牌的衣服会把衣服弄坏。在长女的一岁生日时,他们举办了一个生日茶会,并邀请了35位小孩到来。他们也送了一辆银色的小型宾士给她。库兰说,杰拉德希望将来能够有6个孩子,而她只想要四个。

库兰直言,杰拉德很希望有一天能够当上英格兰国家队的队长。杰拉德目前是利物浦的队长,他很认真地执行自己的任务及责任,他知道自己是许多小孩子的模范!在EURO 2004的比赛进行时,所有的球员妻子与女友都有出席,当然库兰也包括在内。库兰说球员的妻子与女友之间相处得十分融洽,当时球员的妻子、女友、及孩子们都住在一起。球员的孩子们也都在一起嬉戏玩乐。库兰形容说,当球员们在进行比赛时,球员的妻子及女友们都非常紧张及担心自己的先生或男友犯错。当然库兰自己也是,只不过她更担心的是杰拉德受伤。杰拉德的家庭生活是很不错的,他有个堪称为贤妻良母的未婚妻和两个可爱的女儿!

虽然外间有许多女孩急于向杰拉德投怀送抱,但库兰一点也不担心。库兰表示自己对杰拉德有一百八十的信心,她相信自己与杰拉德一定能够白头偕老,永结同心!

2007年6月16日,杰拉德“先上车后补票”,与相爱多年而且已经为他生了两个女儿的未婚妻库兰举行婚礼。

本文是法国著名哲学家、作家,阿兰·巴迪欧晚年作品《爱的多重奏》的读后感

ps:结合《得到》app 解读

正文如下

在文中巴迪欧将当今主流的爱分为四大主义:浪漫主义、契约主义、怀疑主义和实用主义;但在巴迪欧看来这都不是真正的爱,所以他觉得爱正在遭受威胁。

浪漫主义 :这类常常出现在影视、文学作品之中,也是少男少女们所憧憬的;当然,尤其在两个人相处的初期那种有情饮水饱的美妙感觉,在巴迪欧看来皆属于浪漫主义,也是一代一代人追求的极致的爱。

契约主义 :当我们考虑成家立业的时候,从古至今门当户对的思想可能就是两个人在一起的所需要正面相对的问题。这种思维就是认为爱情必须通过契约形成稳固的关系,承认爱情真实的基础是利益互换的,包括从古至今的相亲等等。

怀疑主义 :不知道你有没有听过这种论调:爱情十有八九不成“正果”,甚至带来伤痛。高比例的失败,让很多经历者怀疑爱情,觉得爱情很不靠谱,甚至觉得爱情是幻象,是深奥而虚幻的诡计,仅仅是为了保证物种的延续。对爱情的怀疑主义理解,背后的意思其实是,爱只能是性爱,因为性才是实在的、可捕捉的。

实用主义 :这种爱情观认为,浪漫主义所宣称的那种爱情,是一种没有用处的冒险。最实际有效的,是温情脉脉地建立配偶关系。在避免激情的基础上,合理安排爱情中的各个方面。这种阐释并没有走到任何一个极端,比如强调性爱或利益,而是把各种因素都包含在里面。在我们的生活当中,许多人实际上都是在用这种实用的态度来对待爱情,也就是爱情没那么浪漫,也没那么势利,或是色欲熏心。爱情只是生活中的一块,甚至只是一小块,能够比较经济有效地处理它就可以了。

那么,巴迪欧眼中对于爱的第五种解释是什么呢?

第五种爱:是对真理的探寻

先讲一个来自柏拉图《会饮篇》关于爱情的寓言故事,寓言里说,人的身体本来是一个圆,有两个脑袋、四只手、四只脚,但是人惹怒了神,所以神把这个圆一分为二,成为了两个独立的个体。但是被分开的人,都在寻找自己的另一半。在巴迪欧看来,这个寓言说的是一种我们熟悉的真理,就是“一”的真理。“一”本身,要构成一个整体的单元,两个人想要合拢在一起,合拢才是目的。

而“二”的真理,强调的是两个人在合拢之后,仍然是两个独立的个体,这个新的圆不再是原来的那种统一体,它包括两个彼此不同,各自独立的部分。

所以在巴迪欧看来,两个独立的人,找到彼此,遭遇了爱。在这之后,爱带给你们的,是两个人共同的场景,也就是那个新的圆。这个场景,在你遭遇爱之前无法进入。所以说,爱带来的是生存的剧变。在遭遇爱之前,你只是你自己,相对于“二”来说就是一个“一”。是爱,打开了从“一”通向“二”的通道。在爱中,你和他人是共同存在的。爱开创的是一个只属于两个人的世界。

成为一个爱者,就意味着,你必须去思考,思考成为“二”而不是“一”意味着什么。陷入了爱情,就意味着,你要摆脱自己本来的生存状态,你对世界的体验彻底改变了。怎么改变了呢?巴迪欧说,遭遇了爱,你才能意识到,你对世界的体验是有限的。我们本来对世界的体验是自我的、有限的,但是爱,让我们冲破自己的有限,转到对于“二”这个共同体的体验。所以说,“二”就是个人的有限性第一次打开了、以最小但是最激进的方式打开了。爱者,是在两个人意识到彼此的差异后,再去重新创造一个新的世界,所以,在这个新的世界里,就产生了关于差异的真理,这也就是“二”的真理。所以,巴迪欧才说,爱是一个通向真理的程序,是构建真理的一种独特体验。

这种独特体验,就是你开始通过你们两个人共同的场景,来重新审视一切事物。你需要特别注意,这种重新审视意味着你们不是各看各的,也不只是看对方,对于巴迪欧来说,恰恰不是爱,因为那还是各看各的。如果没有转换成“二”的视角,那现在“你的眼里只有她”,之后你的眼里还会出现别的对象,你永远只是一个人看得目不转睛。就算你爱你眼中的“她”,爱到耗尽生命,这仍然不意味着你在爱中。很多艺术作品都在讴歌那种耗尽自己生命的爱情,称之为真爱。在巴迪欧眼里,这仍然只是“一的场景”。当真正通过“二”的视角来看时,你的眼里不会只有她,而是有整个世界。所以巴迪欧强调:爱不是两个个体之间的“关系”,而是真理的一个程序,是生命的重新创造,是让世界重新诞生的实践。

作为真理程序的爱,恰恰必须包含驯服偶然性的努力,你可以这么理解,它就是你为爱所做的所有具体的事情,包括约会、求婚、生儿育女等等。否则,最初的一个纯粹的机遇,怎么可能成为人生真理的支点?把爱从纯粹偶然性那儿拔离出来的力量,就来自这种实践。而最根本的实践,就是做出爱的宣言。对于巴迪欧来说,爱的宣言很简单,就是那三个字:“我爱你。”

有意思的是,在今天,我们对说“我爱你”这句话,有两种完全相反的态度。第一种,有人会觉得说“我爱你”很简单。他们觉得“我爱你”这句话毫无意义,只是陈词滥调。第二种,有人会觉得说“我爱你”很难。他们觉得,如果说出“我爱你”,就是让对方知道我会投入一切,这太难了。所以,我们看影视剧中会看到,很多人会想尽办法避免说“我爱你”,用各种方式替代,就是不让自己说那三个字。而在巴迪欧眼里,这都是没有必要的,爱的宣言其实就是那么简单,说出“我爱你”。

这句话为什么能有这么重的分量?在巴迪欧看来,这是因为爱的语言和诗的语言是相似的。哪怕最简单的词语,爱的宣言总是意味着,你要从只靠运气的相遇里,提取出某些将会持续存在的东西,那就是,一个承担,一份忠诚。换句话说,要从事件过渡到真理,就一定要在某一时刻抑制住偶然性,把事件转化成可以延续的过程。这就是爱这个真理程序的第二个关键词:时间。巴迪欧把时间也叫做绵延的时间,强调的就是爱这个过程的持续性,尤其是在这个持续的过程中,你需要不断地实践。用通俗的话来说,就是爱是陪你一起慢慢变老。

爱的实践,包括前面说的宣言等等,贯穿起了相遇的事件和绵延的时间。今天关于爱的话语,尤其是浪漫主义的爱的话语,很少有关于时间持续的。比如**里的爱情故事,都是结束在两个人“在一起”,似乎爱自动就会延续下去。有意思的是,**里那些直接就从“在一起”之后讲起的故事,也是完全不谈爱的持续,而是转到婆媳、出轨、宫斗,这些和爱无关的事。所以说,尽管今天大家都在谈论爱,但是,最多只有上半场没有下半场,只是奇迹没有延续,只有瞬间的灿烂没有永恒的光明。在这些故事里,爱情还只是事件而不是真理。

在巴迪欧看来,重要的恰恰是下半场:上半场的相遇不可控,而下半场的延续才真正和我们的实践相关,才是我们能够控制的部分。巴迪欧本人最反感“瞬间即永恒”这种说法:似乎只要瞬间发生过火花,你就体会过爱了。他还针锋相对地提议:谈论爱的时候不妨少讲奇迹,更多聚焦在那些艰苦的部分,聚焦在那些在绵延时间里的不懈实践。正是在这里,巴迪欧引入了“忠诚”的概念。忠诚不只是两个人彼此承诺不和他人上床,而是对作为事件的爱的忠诚,让事件不是白白地发生,然后消失殆尽。换句话说,忠诚,就是让事件延续的实践,让爱的事件拥有永恒的属性。

因此,巴迪欧的关键论点是:爱的宣言不是一次性的,不是当时海誓山盟,最后只能“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爱的宣言是长期的、分散的,甚至困惑的、纠缠的,需要不断地重复叙述,并注定要一次又一次地重复。也就是说,我们要不断地表达我们的爱,让彼此确证我们的爱,不管是不是用“我爱你”这三个字。在两个人的生活过程中,将会有很多个“点”,让我们以不同的形态重新回到事件的点。在这样的点上,我们必须重新做出爱的宣言,甚至是以紧急的形态。换句话说,爱的宣言把事件变成真理之后,仍然会有新的事件涌出,比如说,怀孕、孩子出生等等,让你重新回到那个点,再次重新做出宣言。

爱,就是持之以恒的建构,坚持到底的冒险。爱者,必须充满韧性,一吵架就放弃,一言不合就分手,是对爱的羞辱。真正的爱,是超越了障碍的、持续的、甚至痛苦的胜利。爱也不只是两个人过日子,而是不断地重新创造,不断让遭遇爱,这个偶然事件在时间中绵延,让两个人偶然的相遇,最后变成了命运。所以说,发生在我们个体生命中的爱的事件,以及随后那一个个看似微不足道的行动,在坚持和延续中,承担着普遍的意义。尽管开始的相遇总是偶然的,但是一旦爱长时间延续,并且带来对世界的全新体验,那么回顾来看,它几乎可以说是必然的。爱者关于爱的实践,就是从随机事件当中,构建出充满韧性、似乎就是必然的事物,也就是真理。

所以巴迪欧说,爱不需要其它任何特殊献祭仪式,只需要对爱的宣言不断重述,一个词一个词地把概率打败,一天一天地把概率打败。通过创造某种持续存在的东西,一个世界才真正诞生。也就是说,爱者在“二”的体验中,一个点接一个点地建构爱的真理,在时间中建构永恒。巴迪欧是在强调,你为爱做的事情,比爱情这个奇迹更关键,不断地思考、行动、改变、创造,尽管繁重、尽管看不到头,但“幸福,会是所有工作的内在奖励”。

总的来看,爱的程序分为两个部分:作为一个事件的爱和在时间中持续存在的爱。爱者不断重述爱的宣言,就是一种实践,当然还包括担当和忠诚等等。事件在时间中指向永恒,偶然性也就在绵延性中指向了真理。爱的根本关键——也是最大难题——就是在时间中刻写这份永恒。

巴迪欧坦言,对于个体而言,那种从概率到命运的转变,是非常强烈的感受,同时也带来巨大的负担。你甚至会怯场,你不“知道”永远意味着什么,它会延续多久。然而任何一个时刻一旦放弃,爱便消逝。巴迪欧说,终止爱情,尤其是单方面终止爱情,永远是一个灾难,不管你有什么理由。爱的实践,就是消灭“人生若只如初见”的感慨:与其感叹,不如行动。“我爱你”,就是“我永远爱你”。时间的绵延,本身就预设在爱的宣言中,有效地将概率锁定在永恒的框架之中。

最后,巴迪欧谈到了自己的故事:他的人生中,只有一次抛弃了爱,那就是他的初恋。当年岁渐长,巴迪欧越来越清晰地意识到这是一个错误。他带着内心的强烈感受想去补救这份爱,但那时候那位姑娘却快要离开这个世界了……在后来的人生当中,巴迪欧说,他再也没有放弃爱。曾经充满犹豫、心碎、各种冲突,但再没放弃过爱。爱上她,就是永远爱上她。

    或许像作者所述那样,爱,从来不是什么沉重的话题,很简单很普通的存在。它的出现是天意,但是它的延续却是两个人由“一”到“二”,不断不断地没有尽头的冒险;我其实挺喜欢作者的一个看法,那就是爱不是两个人过日子,在一起就好了,而是不断地重新创造,不断让遭遇爱这个偶然事件在实践中去延续;就像简单的“我爱你”,爱的宣言不断地被重复叙述,不断地彼此表达我们的爱,让彼此确证我们的爱,在生活中我们会不断地回到事件起点,不断地去遭遇问题,在面对这些的时候仍坚持着重复着爱的宣言,可能“忠诚”背后还有不轻易放弃地坚持。

    简单说说“安全感”,除了基本的衣食保证之外,我理解的安全感就是陪伴,就是有那么一些人,不在我的身边,甚至不联系,但我始终坚信他们一直都在,就像他们需要我的时候我一直都在,这也是我微信名“在”的由来;陪伴,从来都不是肉体的碰撞,而是心灵间的花火。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hunlipic.com/jiehun/3101988.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8-12
下一篇2023-08-12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