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式婚礼筹备小书——从汉式婚礼的命名分类谈起
汉式婚礼:汉文化式样婚礼,在当代传统文化继承复兴中由以周礼为核心的礼仪体系及以服饰,建筑,器物等礼仪周边文化体系组成,堪为当代炎黄子孙人生大礼的最佳诠释。包括中国文化不同历史时期各种风格式样的分类,如汉风婚礼,唐风婚礼,明风婚礼。
——大秦书吏俑
先说两句
从汉服概念提出至今,已有十年有余。比起曾经立志汉服复兴的前辈,我们今天显得从容了很多,至少将汉服传出去的难度大大降低了。
比起汉服的推广,当年作为汉服复兴副产品的汉式婚礼确越来越得到大众的认同。也难怪,既然今天结婚的新人可以将江南style作为自己婚礼的开场音乐,有什麽创意和形式不能被社会所接受的那?
天大地大结婚当天的新人最大,这点旁人不理解,像我们这些结婚相关产业的工作者可是感触最深的。
当然说汉式婚礼是创意,是主题那肯定是对我们祖先文化的不敬。但在大众认知有限的现阶段,能在婚礼文化上打开一个普及汉服的口子确实是一件好事。
但问题也就跟着来了,该怎麽样做一场汉式婚礼?这个问题除了干婚庆的人外,问的最多的肯定就是新人了。
别的不说,光大秦的QQ上就挂了不下几十个咨询了解的,同样的问题一天解释几遍是很正常的事情。
没办法,也不是想偷懒,就当是多腾出点时间,充实到一线,充实到硬件补充,充实到文化学习中,写点东西吧。
大秦不是礼仪专家,也不是同袍中接触汉文化最早的,但我想肯定是接触筹备婚礼的新人很多的(应该不是最多的,谦虚点好)。从筹备婚礼的角度为广大即将结婚的同袍解惑应该是很务实的做法。
写的东西就叫汉式婚礼筹备小书。一是确定了讲的肯定是汉式婚礼,是这里大家看得懂的,二是确定了这只是一本小手册,不是长篇大论的理论文献。大秦只是希望用最实用的内容告诉大家如何去筹备自己的汉式婚礼。至于具体的礼仪,服制等等,很多同袍做的比大秦要远远出色。
也正因为此,大秦有些实用主义。如所述有不妥当的地方,立足严谨考据的同袍请多谅解。沟通交流大秦随时欢迎,而且在文化上,永远做一个学生是多有益处的,如果能有人指出我所述的不足,那恭喜了,您将成为我的名誉老师,本人随时恭候教导。
好了,废话少说,估计筹备婚礼的朋友早等不及了。等不及也要慢慢耐心等,资料我也要一点一点总结呀。懒人呀。
1从汉式婚礼的命名分类谈起
汉式婚礼的命名:
您好咨询一下我想办中式婚礼;我想办汉族婚礼;我想办汉服婚礼;我想办汉唐婚礼;我想办周制婚礼;我想办汉式婚礼。
如果你有幸坐班任何一家小有名气能承办汉式婚礼的婚礼策划公司,你肯定会面对无数新人称谓不同的婚礼咨询。到底那个算是正式的名称呀!这叫一个乱!
没错是乱,因为至今官方没有一个权威的定义。汉服都没有,穿汉服的婚礼就有了?大秦有没有,大秦说了也不算。但是大秦觉得用合理的理解,和逻辑分析,应该还是可以给这种婚礼样式一个命名的。因为连一个大家认知度高点的名字都没有,你让新人怎样去咨询呀!别说了解婚礼筹备细节了,连识别对方是否是懂的汉式婚礼相关文化的内行都做不到。
婚庆公司作为服务行业,第一要求就是接待能力,说白了就是嘴,去过婚博会的朋友一定对现场的热情的接待人员深有体会。如果能约定俗成的有一个定义,大家逐渐的就会推广开,到时就有了一个统一的参照系。
你可能要问,我都说了半天汉式婚礼了,还用解释什么呀?当然要解释了,不解释你怎麽知道这背后的来龙去脉,怎末去考核你对面的婚礼销售员呀。
从头说起吧,中国的延续到今天的婚礼文化可以说是起源于周,相信这点大家都没有异议。周公定周礼嘛。就是普通初中毕业的也能说出一二,周公解梦,周公之礼一类的。
从这点讲,婚礼文化比起汉语言和汉字等等文化算是年轻的。因此如果有人和你扯商朝的婚礼文化,那还真不算周制婚礼的范畴。而且多少有点恶搞的意味了,当然商朝婚礼文化在少数民族地区还有保留,具体您可以去查资料,或者去南方原始部落度假村亲身体验一下。
从周朝建立中国系统的礼仪制度起,各朝各代都是沿袭周礼的。因此说道周制婚礼就有了狭义广义之分。
狭义的周制婚礼,就是指周朝制度的婚礼,广义的周制婚礼当然可以泛指历朝历代遵从周礼的婚礼样式。当然元朝蒙古人的不算,别较真。
周制婚礼的具体内容定义大家可以自己去。
因为众所周知的原因,周制婚礼文化曾经在一段时期被大众所淡化。但因为有了广大同袍的努力。作为中国历代传统婚礼文化之始的周制婚礼从一种礼仪文化制度化身为一种礼仪文化形态,并开始重新走进今天人们的生活。成为了新人婚礼样式的一种新选择。以周礼为蓝本,以典雅、尊贵、庄敬为气韵,追本溯源,成为真正体现华夏经典文化传统的民族婚礼。
从社会推广的实际来看,正因为周制婚礼已经超越了最初的礼仪制度,变成了一种文化形态,这种文化形态的属性可以合乎逻辑的定位为今天汉文化的一部分。就像汉字汉语一样,你没听说谁一定要管汉字叫商字,管汉语叫山顶洞语。
今天重新复兴的周制婚礼从逻辑关系上可以被称为汉文化式样婚礼,简称汉式婚礼。当然这里的汉指的不仅仅是汉朝,而是汉文化。而周制婚礼本身可以作为婚礼制度的原生形态给予名词定义。
其实小声说,大秦留了很多后手。有人总想把汉式婚礼定位为汉族的婚礼,但我可以负责任的说,这样等于缩小了汉式婚礼的受众体,难道汉字都是汉族用吗?难道汉语只有汉人说吗?有人说中华即汉,汉即中华从文化角度讲是有一定道理的。
简单说很多少数民族和汉族也是源出一系的。至于怎末分了,你还是自己查资料去,大秦懒得解释,也怕言多语失,因言获罪。结论一点,以汉文化体系代替汉族体系既有理论上的合理性,也有实际推广的合理性。
还有人想把汉式婚礼叫汉族婚礼吗?还有?没关系,大秦说了又不算,愿意叫随便叫。没人管。
那中式婚礼那?中国人式样的婚礼。我的天,好大的篮子,纵贯古今,横跨960万平方公里土地加上470多万平方公里水域上的人都是中国人,你问的是那个中式婚礼呀?更不要说婚庆产业早年复兴的清到民国式样的中式婚礼早已深入人心。说来中国人的民族感是一直存在的。早在汉服文化出现之前,婚庆行业的从业者早已经自己开始了中国传统文化的挖掘和整理。只不过整理的是中国最贫弱,最不堪时期的文化。文化本身无罪,但审美受否接受,就看大众品味了。
还有人相把汉式婚礼叫中式婚礼吗?还有?没关系,大秦说了又不算,愿意叫随便叫。没人管。
汉唐婚礼这样的穿越定义我都懒得啰唆了,你把一场婚礼各朝各代都放点元素进去,你觉得好看吗?不好看你干嘛这样叫呀?
汉服婚礼,名词上仅仅强调了着装,定义范围当然不比一种文化形态来的准确。
因此综上所述,汉式婚礼的简约称呼应该能让很多人接受。
汉式婚礼的分类:
说到这里很多同袍一定在问,那汉朝的婚礼什么样,唐朝的婚礼什麽样?虽然中国婚礼一直遵从周礼,但各朝各代都有变动,不仅仅是在礼仪制度上,也在服饰及现场布置等周边文化。
以朝代命名婚礼样式之所以不妥当,是因为我们不可能去复原曾将过去的事物。所谓汉式婚礼是一种基于文化属性的泛称,故而还算是贴切。
这里多啰嗦一句,很多人咨询问的周制婚礼其实问的是汉朝文化风貌的汉式婚礼。这既与早期汉文化产业实践者的推广有关,也与周朝文化与秦汉文化一脉相承有些相似有关。
说道这里就不得不提到汉式婚礼的分类了。
我们咨询了解汉式婚礼,不可能是要把所有归属汉式婚礼文化式样的婚礼都办一遍。正如前文所说,各朝各代都有自己婚礼文化的特点,完全复原是不可能的,我也不主张把新人今天的婚礼办成考古。
我们今天汉式婚礼的核心还是以礼仪文化为主导,延伸兼顾婚礼文化的各个方面,至少大秦本人是这样想也是这样努力的。
不是复原,不是考古,但不影响我们选择一种婚礼的风貌,去筹办自己的婚礼。因此在汉式婚礼之下可以按照历史不同时期的文化风貌分为不同的婚礼样式。
中国那个时期文化最典型?简单,秦汉,隋唐,宋明。对了,研究历史的可以去考据,但筹备婚礼的新人要的是实用,感谢祖先留下了这样丰富的婚礼文化遗产。使我们可以根据自身条件去选择自己喜欢适合的婚礼样式。
汉式婚礼之下,汉风婚礼,唐风婚礼,明风婚礼可以明细的解决大多数新人的需求。风?没错是风,因为我们做的是历史的风貌,不是复原考古。同时也是在保留礼仪核心的同时将礼仪周边的服饰,建筑,器皿带到新人的婚礼当中,成就一种婚礼文化完整的美,只有美的东西才会被大众所接受。
也许有人还要问,宋风婚礼,晋风婚礼哪里去了?大秦偷懒,没错大秦偷懒了。以目前中国历史文化的普及程度,分得太细,自己受累还不一定有效果,倒不如踏踏实实的做好一个,再做一个。有兴趣的可以研究。大秦所知的就是有些朝代的文化有相似性,在婚礼的实际选择上可以近似相容。这点就见仁见智了。
说了一大堆可以当成是非专业的知识普及,也可以当成是大秦的胡言乱语,只要有心筹备自己婚礼的朋友能有些收获就好。下次我将分析介绍几个大风貌婚礼文化的表象特点。表象!没错,大秦只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聊聊表象就不错了。
摘自博客,楼主等着后续出来估计就有了。
赞同的。
只是比较累的慌。
随着汉服的普及,越来越多的人认识和了解汉服,在日常生活中我们看到的身着汉服的人越来越多,也有越来越多的人看到身着汉服的人会轻笑着说:这是汉服。作为人一辈子只有一次的婚礼,很多人选择“汉服婚礼”。与穿着婚纱西装的婚礼相比较,汉服婚礼更加具有传统的意味,也更具有纪念意义。
每一时期的婚礼仪式和习俗既一脉相承,又各有韵味。而现代人复原传统汉民族婚礼,则大致将其归纳为周制婚礼、唐制婚礼和明制婚礼。
周制婚礼的核心流程一直遵循着《仪礼-士昏礼》中“六礼”的规矩。六礼包括:纳采、问名、纳吉、纳征、请期、亲迎。即男方家请媒人上女方家提亲;女方家庭在许婚之后,男方再询问其姓名;男方再次上门赠以礼品和聘书,女方回以生辰八字;男方挑选吉日去女方家下聘礼;男女双方敲定成亲的日子;婚礼当天就是亲迎了。
唐制婚礼增加了许多礼节诸如催妆、送妆、铺房、却扇等,与周制婚礼相比有诸多变异。唐制婚礼基本仪程:迎礼就位、赞礼上香、新人入场(撒谷豆)、焚香净手、宣读告文、酹酒祭天、迎请父母、拜堂、解缨结发、饮合欢酒、嘉宾致辞、撒帐
明制婚礼的过程主要有:纳采至亲迎,拜天地入洞房,喜宴,次日拜父母等
当然,各个婚礼的礼服形制不同。
就以上来看,汉服婚礼是复杂的。但一辈子能拥有一次汉服婚礼,会成为每个女孩最特别的记忆吧。
汉服婚礼流程通常有七个步骤,新人入场向宾客行礼;父母为新人赐酒并送礼;新人清洗手和脸;新人吃同一种肉;<新人一同喝酒;把新人的头发绑在一起;新人对拜。
一、新人入场时向宾客行礼
举办汉服婚礼在入场的时候是有许多讲究的,需要先由两个人举着红灯笼上台。新人跟着这两个人走上舞台,然后向在场的宾客行拱手礼,男士的手为左上右下,女士与之相反,向大家表示自己的尊重和感谢。
二、父母为新人赐酒并送礼
为了表示对父母的感谢,新人需要在婚礼上给母亲父亲敬酒。然后父母为新人赐酒,同时会给新人送上准备好的贺礼,代表对婚姻的祝福,这是汉服婚礼的重要流程之一。
三、新人清洗手和脸
新人需要在汉服婚礼上清洗自己的手和脸,代表着洗去过去的生活,迎接新的婚姻生活。代表着对未来婚姻生活的向往。
四、新人吃同一种肉
结婚代表了两个人融入到了一个家庭里,所以需要两个人同甘共苦,共同承受生活中的苦难,所以需要在汉服婚礼上吃同一种肉,可以让爱情更加稳固,婚姻更加和谐长久。
五、新人一同喝酒
吃肉之后需要一起饮酒,代表两个人从此彻底融合到了一起,代表着合二为一的寓意,是汉服婚礼上的重要流程之一。
六、把新人头发绑在一起
新郎在以上流程结束之后要取下新娘头上的红缨,把两个人的头发绑在一起,预示着永远不分离的含义,与对方白头到老。
七、新人对拜
汉服婚礼的最后一个环节就是夫妻对方,需要分别拜天、拜高堂、夫妻对拜,最后有些新人还会加一个敬酒环节,再次向宾客表达自己的感谢。
对于每个人来说衣服的选择都是一件值得注意的事情,比如说有人适合穿衬衫的,有人适合穿汉服,所以在挑选结婚服装的时候,应该挑选出最适合我们的那一套,而不是说哪一件好看我们就去选择哪一件,这样的方式是不太科学的。像现在的结婚服装来看的话,人们一般都会选择到白衬衫,这是最基础的选择,而且比较适合我们每一个人的脸型啊,体型啊这种东西。所以说我们每个人选择到结婚服装,都应该根据自己的特点来选,而不是说哪个好看,我们就去选择到哪一个。我在结婚的时候应该会选择到白衬衫,因为这是最适合我的,我觉得这也是最百搭的类型,不会让我显得特别的奇怪。
因此选择什么样的衣服去拍结婚登记照完全是看个人的选择,如果喜欢穿汉服的话,也是可以穿的,毕竟汉服代表的是我国的传统文化,这个象征意义是非常好的,而且很适合大部分的人。现在很多人都是穿着白衬衫去拍结婚登记照的,这也是最常见的选择。选择到汉服其实是一种很新颖的方式,像我们这个年纪的人思想都是挺开放的,不会那么的封建和古板。我们在拍结婚登记照的时候都希望那是我们的颜值巅峰,这样在以后回头看的时候也会更加的欣慰,这也是拍结婚登记照的意义。所以必须要把自己的结婚登记照拍好看,衣服的选择就会是很重要的一件事情。
所以我会选择到白衬衫,因为这是最适合我的,对我来说汉服反而没有那种味道,穿白衬衫更加可以凸显出我的气质,这样也会更加上镜。不是每个人都适合穿汉服的,这一点是需要明知的。
以历史的眼光来看:先秦浑厚、两汉大气、两晋风流、六朝风采、唐风倾国、宋明流韵。每一时期的婚礼仪式和习俗既一脉相承,又各有韵味。而现代人复原传统汉民族婚礼,则大致将其归纳为以先秦两汉为代表的周制婚礼、以魏晋唐为代表的唐制婚礼和以宋明时期为代表的明制婚礼
周制婚礼秉承周代仪制,身着周制婚服(玄端),古典幽雅、庄重肃穆;唐制沿袭周礼,气势宏达;由于当时国家的对外开放和国际交流的增加,整体形式上也比较活泼。明制婚礼则承袭明代礼仪,身着明制婚服,女着凤冠霞帔,华美多姿。
周制士婚服
那时候的昏服也不是现在人们误解的大红一片,而是端庄的玄色礼服(玄色,黑中扬红的颜色,按照五行思想,是象征着天的、最神圣的色彩)。整个仪式宁静安详。但安静细致的仪式中有一种震撼人心的力量——也许这就是我们今天想要捕捉到的力量。黄昏中开始的那个安静优美的仪式,映照出一个久违的文明气息——那是纯正、优美而伟大的汉文明,直指人心。
周礼婚制崇尚典雅端庄,有着浓郁的神圣感觉和象征意义,故此,直到宋代的时候,品官以上的婚礼不论是舆服还是婚仪都严格遵循周制。昏服的色彩循“玄纁制度”,取天地间最高贵的色彩为之。
唐制婚礼服
唐制婚礼礼服——雍容大气
士假绛公服亲迎,有人认为这是红色婚服的起源。女服“花钗青质连裳,青衣革带韈履(同裳色。夫有官者则从其夫之品服)”。即青色的深衣,饰以以金银琉璃等钗饰。大胆的色配冲撞,不愧是绚丽的大唐气象,同时唐制士婚服也造就了“红男绿女”这个成语。
汉族女子礼服多为深衣制,隐喻女子“德贵专一”,而“青质连裳”婚服也指的是青色的深衣。然而盛唐时襦裙制的礼服也开始盛行起来,开放绚丽的大唐气象大大发展了襦裙这种美丽的服制。钗钿礼衣就是一种襦裙式的礼服。层层叠叠的规整装束使它弥补了襦裙活泼有余严肃不足的特点,在同深衣礼服一样端庄的同时还具备了更加绮丽的风姿。钗钿礼衣故此成为流行于唐时的一种极有风韵的隆重礼服。唐高祖李渊于武德七年(西元624年)颁布的 “武德令”规定皇后的三种服装有袆衣、鞠衣、钿钗襢衣;皇太子妃的三种服装有褕翟、鞠衣、钿钗礼衣。命妇的六种服装有翟衣、钿钗礼衣、礼衣、公服、半袖裙襦、花钗礼衣。士庶女婚也可着钗钿礼衣。
明制婚礼服
士婚,若穿深衣,妇则对应地服真红褙子、红罗裙,假鬓花钿;婿也可假穿九品官服(明朝九品官服是青绿明制士婚服色,文官补子为鹌鹑,武官补子为海马。注:是海中的马,不是我们熟悉的海洋小动物海马。),妇则着凤冠霞帔或花钗,真红大袖衣或圆领女蟒服(同夫级别)、大红褶裙。
我个人觉得这不该成为一个话题,而是每个人都有选择的权力。
就像有的人早晨起来要喝一杯果汁一样,而有的人就会喝茶,但是喝什么都没错啊,那么,只要规定允许的话,穿什么结婚那是人家的自由,合适与否也是人家的事。
如果你觉得穿汉服结婚不合适,你可以不穿。
人家觉得好看,人家就穿,这有什么不对的嘛!为什么非要把这个问题上纲上线到”合不合适呢!“
现在这个社会就是这样的,不管发生一个什么小事,网友们都会冲上去指责,你们有没有想过,每个人都有选择的权力,如果人家随地吐痰了,你当然可以上去指着鼻子要求其讲文明,可是人家早晨喝个果汁就也不让,人家穿汉服结婚你也指手画脚,你不觉得你有点不自知了嘛!你是不是太把自己当回事了。
关于汉服来讲,我们千百年来一直穿汉服结婚的,西服只是舶来品,当然我并没有排斥西服,更没有排斥白色的婚纱,我觉得这一切都是正常的,婚礼是你的,你是主场,你想穿什么都可以,只要在道德与法律的范围内都是允许的。
可是现在却不同了,不管什么事都会上热搜,而且看着那些评论完全就可以断定这些人多么无知,已经忘记了那是别人的婚姻,那不是你的。
婚姻应该得到祝福,而不是你们这些杂七杂八的人上去要说句公道话然后秀自己的无知。
穿汉服没有错,不穿汉服也没有错,错就错在我们总是黑白对立,是非选一,穿汉服的不让穿西装,穿西装的不让穿汉服,一群无知的网友,年纪应该都不大。
门票开售预售票:50元 进场时间 9:00开始
现场票:60元 进场时间 9:00开始
购票须知
1本项目不支持退换,教请谅解
2活动时间: 2023年4月5日---9日
3活动地点:北京世界花卉大观园
4路线: 10/19号线单桥地铁A口出
5入园时间:9:00-16:00
6门票发售: 本届门票限量发售,请小伙伴们提前网络购票
7票品及入场: 网络购票为电子票,凭二维码到活动现场世界花卉大观园南门或北门兑票入场
8入场:须按所购门票日期前来参加,门票仅限当日一次有效,出园后进场须重新购票
交通指南
① 乘坐646路、377路到世界花卉大观园站下车即到;
② 乘坐736路、400路、602路、特9路至公益西桥西站下车,向西行300米即到;
③ 乘坐地铁4号线至公益西桥站下车,换乘646路到世界花卉大观园站下车即到。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