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是不是表亲可以结婚(表哥和表妹),那么现在可不可以?古代的亲兄妹可不可以呢?

古代是不是表亲可以结婚(表哥和表妹),那么现在可不可以?古代的亲兄妹可不可以呢?,第1张

古代是可以的。

比如:陆游和唐婉

现在从科学的角度、法律规定上不可以。

婚姻法禁止结婚的血亲有两类:

1直系血亲。包括父母子女间,祖父母、外祖父母与孙子女、外孙子女间。即父亲不能娶女儿为妻,母亲不能嫁儿子为夫。爷爷(姥爷)不能与孙女(外孙女)婚配,奶奶(姥姥)不能与孙子(外孙子)结合。

2三代以内旁系血亲。包括:(1)同源于父母的兄弟姊妹(含同父异母、同母异父的兄弟姊妹)。即同一父母的子女之间不能结婚。(2)不同辈的叔、伯、姑、舅、姨与侄(女)、甥(女)。即叔叔(伯伯)不能和兄(弟)的女儿结婚;姑姑不能和兄弟的儿子结婚;舅舅不能和姊妹的女儿结婚;姨妈不能和姊妹的儿子结婚。

赵元任是全世界的语言学大师。他被称为中国语言学之父,但语言学在他眼里真的是个笑话。

他擅长的事情太多了。

比如音乐,有人说他是音乐家,他创作了100多首历史音乐,其中和刘半农作曲的教我如何不想她至今传唱。

比如数学,人家上学就是学这个东西的,拿到康奈尔大学数学学士学位,上学两次100分,一次99分,保持学校多年纪录不被打破。

比如物理,比如心理学,比如哲学。

他一生都在玩学术游戏,不像同时代的其他名人那样彼此相爱。他一生只爱一个人和他的妻子。

今天,我们将讲述赵元任和杨步伟之间的爱情故事。

01

1992年11月3日,赵元任出生在天津的一个三代同堂的家庭,老家是江苏常州。

这个家族相当强大。老祖宗之一是清代历史学家赵翼,他写道“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领风骚数百年。”他的祖父和父亲都是清朝的举人人。

赵元任也自称是宋朝开国皇帝赵匡胤的第31代孙。

他母亲是个才女,懂诗词昆曲书法。

这样家庭的孩子,从小就有良好的成长氛围。

最重要的是他对这个世界特别好奇,尤其是语言方面。他从小就表现出惊人的语言天赋。

1901年,赵元任的祖父因病去世,他回到家乡常州和家人一起生活和学习。他从亲戚那里学会了常熟话和福州话。

到1903年,12岁的赵元任已经学会了北京、保定、常熟、苏州和常州的方言。

02

1909年,赵元任准备公费去清华参加研究生考试。

1909年、1910年、1911年,北京三次从全国招收留学生。当时要求考生除了精通中文和英文外,还要“体格健壮,气质纯正,容貌完整,家世清白”。

1909年8月举行第一次考试,630人参加考试,最后录取47人。

1910年,赵元任参加了第二批考试,录取了70人。赵元任排第二,胡适排第55。

这组中的一个考生是杨步伟,他放弃了考试。多年后,那个放弃考试的同学爱上了排名第二的那个,终于步入了婚姻的殿堂。世界真的很大,也太小了。

他去了美国,1914年毕业于康纳大学数学系,1918年获得博士学位。在学校呆了两年后,赵元任于1920年回到中国。

回到中国赵元任,有两件事,一是工作,二是解决婚姻问题。毕竟现在老板也不小了。

这位学术专家在国内外都很有名。回国后找工作很容易。不,你不必找到它。他被邀请到清华大学工作。

学校为给赵老师安排什么工作很苦恼,最后找到了人才。他只是当了个儿科医生教数学,然后又加了个哲学,太浪费了。最后,赵元任教了几门课程,如数学、物理、中国音韵学、普通语言学、中国现代方言、中国乐谱和西方音乐欣赏。但人上班没多久,就被接了过来,接手给罗素当翻译。原因很简单,别人做不了这个工作。罗素的讲座涉及高等数学、逻辑学、哲学等。第一件事完成了。

在为罗素翻译前后,赵元任遇到了他的真爱。

她就是杨步伟,森仁妇产医院的女医生。

03

杨步伟比赵元任大3岁,是三块金砖的学长。

这个大姐家是南京有名的世家,她爷爷很开明。受西方文化影响,禁止缠足,估计她的孩子接受的是西方教育。扮演小杨步伟是个假小子。不管怎么说,他在父亲和老师眼里都不是一个好学生。

杨步伟做了很多淘气的事情。例如,当她6岁的时候,她把雪球塞进李的被子里。李发现后,拿起尺子打了她五下。但是女孩并不害怕,于是她抓起尺子在李的屁股上打了五下。像这样调皮捣蛋的李当了校长后非常喜欢她。

在遇到赵元任之前,杨步伟很快成长为一个女汉子。在那个重男轻女的年代,她写下了一句惊人的话,“女人是民族之母。”她的宣言是:我脾气暴躁,我会和别人翻脸,和别人过不去。你要和我横,我就比你横;你讲道理,我就比你讲道理。

基于这些想法,她决定和嫁给她肚子的对方解除婚约,她爷爷也特别鼓励孙女解除婚约。这个断交写完后,家里就炸了。虽然这得到了我祖父的支持,但解除婚约的是我姑姑的家人,她直接向杨步伟的父亲抱怨,父亲气得想杀了杨步伟。可惜在老板的支持下,结束了。

离婚对她来说不是什么大事。后来她到了上海中西女校教会学校,学校老师劝她入教。她坚决不服,选择了退学,然后听爷爷的话去了日本学医。

1919年,杨步伟带着日本医学博士的荣誉从日本回来。

一年后,她未来的女婿会回来。

04

1919年,李院长出资创办北京森仁医院,成为中国第一位女院长。对了,她还有一个很有名的头衔,第一个女医学博士。

1920年9月,赵元任在他的表妹那里认识了两个女孩,杨步伟和李冠中。

我不知道开会那天发生了什么。赵元任对离婚的杨步伟有好感,杨步伟对同样准备离婚的全才赵元任也有好感。

只是好感而已。

所以他决定做一个媒人,把他最好的朋友李冠中介绍给赵元任做他的妻子。

赵元任只是暗恋杨步伟,一来二去两个人就相爱了,李冠中就去一边凉快去了。

两个人终身订婚后,还有一个问题要解决。赵元任还有14年的婚约要退,也是这次回国的关键人物。

太难了。我家女生比他大两岁,也就是31岁。现在都是大龄青年了,何况当时?如果现在离婚,以后还能复婚吗?

当赵元任表达了解除婚姻的意图时,这个女人杀了她,不同意媒人。而且这个女婿是个好女婿,能退就退。

1921年对29岁的赵元任来说是忙碌的一年,也是痛苦的一年。

经过反复交涉,终于在1921年5月下旬,经过双方友好和不友好的交涉,女方同意解除婚约,但需支付2000元青春损失费。

05

这段婚姻在当时引起了很大的轰动。

1921年5月25日,赵元任和杨步伟准备结婚。他们印了400张结婚启事,上面写着:赵元任和杨步伟于1921年6月1日下午3点,在东经120度的太阳标准线上结婚。除了两个例外,绝不会接受礼物。第一个例外是信件,诗歌,或者乐谱,第二个例外是捐给中国科学社。他们还起草了自己的结婚证并手写。他们去中央公园拍了几张自拍,选了一张作为他们的结婚照。

准备就绪后,1921年5月31日,赵元任和杨步伟邀请胡适和女医生朱正一起吃饭。

饭后,他们对两位朋友说,请他们作为结婚证持有者签字。

手续简单,符合两位大咖突破封建婚姻的理念。胡适立即把消息传开,第二天,北京晨报就有了新人物的新式结婚的专题标题。

婚后,他们定了一个时间表,今天说普通话,明天说湖南话,后天说上海话。

嫁给杨步伟赵元任后,生活基本无忧无虑,两个人都很忙。

—赵元任在课堂上和写作上有很多事情要做。

有一段时间,家里没钱,杨步伟挺着大肚子,分期付款买了一台缝纫机,当过

—1925年,赵元任去清华当教授,杨步伟和胡适等人商量,办一个诊所,给穷人做计划生育。

——成立三泰公司,卖手工作品,大概就是三个游手好闲的老婆干的事。

—老公出专业书,她就出散文,一个女人的自传,杂记赵家,中华食谱,也是畅销书。

这对夫妇是人生的赢家。在金婚纪念日,杨步伟写了一首歌金婚诗:

五十年的喧嚣,

大家都说婚姻好。

袁欠我这条命,

阴阳倒置,重新团聚。

赵元任的答复是:

阴阳颠倒,重聚,

当年甜如蜜。

新世纪男女权利平等,

一起造福世界。

夫妻俩的感情真的很羡慕别人。这种示爱是不必要的。

06

他们没有外遇,婚姻幸福。这对夫妇被称为“神仙眷侣”。

他们最自豪的是四个孩子都成了人才,长女赵如兰,哈佛大学第一位华裔女教授;我的女婿卞学_是麻省理工学院的终身教授,美国工程院院士,美国科学院院士。女:赵欣娜,著名化学家;二女婿:中国粉末冶金学科奠基人、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南大学教授黄培云;女:赵赖斯,康乃尔大学教授;三、华盛顿大学数学教授波冈威;女:赵,麻省理工学院教授。

1981年3月,杨步伟因病去世,享年92岁。

一年后,赵元任于1982年2月24日在美国去世。90岁的时候。

他再也不能回到中国了。根据遗嘱,赵元任和杨步伟的骨灰被撒向太平洋,随太平洋流向他的家乡。

这一对有趣的人已经走到了生命的尽头,但他们的有价值的信息,他们的有趣,他们的乐观,仍然是一个很好的故事。

幸福其实就是这么简单。

爱自己爱的,做自己愿意做的,用心去在乎,志同道合,一定要幸福。

加油!

《名门新娘》是一部以岭南文化和民俗风情为背景、反映民国时期名门贵族情感纠葛的30集电视连续剧。曹氏家族,虽然富贾一方,以名门自居,可是其家族内部却存在着许多不为外人所知的矛盾与斗争。曹家二子曹天吉性格善良、风度翩翩,可是从小到大,他一直都是生活在深深的罪恶感里,无法自拔;事因儿时的他,由于贪玩,怂恿哥哥带着他到荒山远足,结果导致哥哥曹天裕在远行中染上恶疾,一直无法痊愈,遗恨多年,为此他们的母亲薛剑兰多年来都没能原谅曹天吉,还整日以泪洗面。

中国古代盛行近亲结婚,多是表兄妹之间不同姓最为常见,古代禁止同姓结婚,但对于不同姓之间的通婚没有过多要求。其一,在古代,为了家族的的颜面不得不进行近亲之间的联姻,就算结了婚,婚后也有可能不生孩子。其二,古代的皇室和贵族家族中出了不健康的孩子就会处理掉,或者不让消息传出。其三,古代的家族庞大,亲戚之间错综复杂,一表三千里,有的虽说是表兄妹,但之间没有血缘关系。所生的孩子自然没问题。

早在旧石器时代晚期,近亲通婚就已经被禁止了,人们在长期的实践中意识到近亲结婚对人的危害,就排斥了同辈之间通婚,禁止兄弟姊妹之间通婚。还产生了外婚制,而随着人口增长,氏族范围扩大,也渐渐出现了近亲之间互相通婚的情况。中国古代同族同姓百世不婚,汉族同姓不婚的习俗也延续下来。

古代表哥和表妹结婚,生出的孩子大多正常,这个观点是错误的。现代的研究发现,表亲结婚所生子女大部分都是健康的,所以无论是古代还是现代,表亲结婚所生孩子大多是正常的。古代众多近亲结婚的例子中,不难发现都为表亲通婚。

父系为堂,母系为表,古人认为孩子身上流的血是父亲的,同姓是本家不能乱。古人向来秉持着亲上加亲的观念,而表亲则是两个家族的联合,把血缘作为纽带,来加深家族关系,长期维持家族的稳定和利益。

可以恋爱,但按本国婚姻法,三代以内旁系血亲都不能结婚。表兄妹包括在这三代里面,所以法律上,你们是结不了婚的,通俗点说就是领不到结婚证 但要我个人来说中国这婚姻条件完全就不科学,本国从古到今,直到民国为止,表兄妹都能够结婚 那些所谓的表兄妹结婚生出畸形儿概率很大什么的纯属放屁,我大伯和我大伯娘就是表兄妹 人家结婚几十年,生了三个女儿,都健健康康的,也没见生出畸形儿来,何况,日本 美国的19个州 台湾 香港等国家和地区表兄妹都可以结婚 所以我觉得中国三代以内旁系血亲不能结婚我觉得完全不合理

不可以

根据《民法典》规定,禁止结婚的情况中包括直系血亲和三代以内的旁系血亲。

近亲结婚,是指三代以内有共同的祖先,如果他们之间通婚,就称为近亲婚配,也叫近亲结婚。我国民法典明确规定,禁止结婚的情形之一,直系血亲和三代以内的旁系血亲禁止结婚。你的表妹刚好属于旁系血亲三代以内,因此,你是不可以和她结婚的。

人世间一切皆可了,唯有情字最难了!

民国才女毛彦文是中国第一位留学女博士,她的一生波澜起伏,始终逃不过一个 “情” 字。

毛彦文出生在浙江省江山县城的一个乡绅之家,小名月仙。

毛彦文的父亲是一个传统而封建的大家长,他在女儿年幼时就将她许配给了生意场上的朋友方耀堂之子。

毛彦文的母亲不赞成这门婚事,可终究抵不过丈夫的固执,只能应允了下来。

毛彦文在16岁那年,考取了杭州女子师范学校,男方家庭害怕她一去不回,要求提前正式迎娶毛彦文。

一封家书寄到了杭州女子师范学校……

“家中急事,望女速归。”

当毛彦文匆匆赶到老家后,父亲告诉她花轿即将到来,让火速准备出嫁事宜。

“不,我不愿嫁一个陌生人。”

毛彦文誓死不从……

“女孩子的一生以服从为美德,儿女婚事理应由父母作主!”

毛彦文的父亲先对女儿好言相劝,后又对她严词训斥,最后对她拳脚相加!

“告诉你,你今天嫁也得嫁,不嫁也得嫁,为父丢不起这个脸!”

“呯”地一声,毛彦文被她父亲锁在了屋里……

“放我出去,放我出去!”

毛彦文撕心裂肺地哭喊着……

母亲虽然心疼女儿,但也毫无办法。

就在毛彦文感到绝望之际,她的四舅赶来了……

“月仙,别怕,你从窗口跳下来,我在村外接应你。”

毛彦文听了四舅的话,喜出望外,她被锁在二楼的小屋内,毛彦文毫不犹豫地跳出了窗外……

“毛家的女儿逃婚了!”

新娘逃婚的消息像长了翅膀似的传遍了整个县城,成为了大家茶余饭后的谈资。

当地的县长思想开明,他特意找到了毛彦文的父亲,劝他为女儿的将来着想,他可以代女方出面,与方家解除婚约。

“罢了,罢了,我再也不管了!”

毛彦文的父亲在无可奈何中只得同意了。

毛彦文逃婚后就住在四舅的家,四舅有一个儿子名叫朱君毅。

朱君毅个头高挑,相貌堂堂,他与毛彦文青梅竹马 两小无猜……

“表哥是一个顶天立地的男子汉,是一个最伟大的男人。”

毛彦文在日记中这么写道……

在毛彦文的心中朱君毅是自己的一生所爱,是一个有责任心,有担当的男子汉。

朱君毅对表妹毛彦文也是一往情深,他比毛彦文年长4岁,接受过北京的进步思想,俨然是一个革命青年。

小桥流水,四目相对,你侬我侬……

不久之后,毛彦文与朱君毅订亲了。

“月仙,彦文,你放心,我一辈子待你好。”

“君毅,我一生只属于你一个人。”

像很多男女情侣一样,毛彦文与朱君毅海誓山盟,共许白头。

“愿得一心人,白首不相离。”

订婚后不久,朱君毅从清华大学赴美国哥伦比亚大学留学。而毛彦文则去了吴兴县教会办的湖郡女校读书。

“我们订一个五年之约,五年后我们就永结同心,不离不弃。”

朱君毅在临出国前这样对毛彦文说……

“君毅,我等你回来,永远等你回来。”

船开了,离港了……

“君毅……”

毛彦文一路追赶,挥手告别……

“我等你回来。”

朱君毅在美国只靠微薄的奖学金生活,日子过得很是清苦。

毛彦文从吴兴县湖郡女校毕业后,又去了北京高等女子师范学校就读。

“君毅在美国喝了洋墨水,我也要多学一点东西才好呀。”

要强的毛彦文不愿意拉在未婚夫之后,她拼命地读书,想要赶上朱君毅的步伐。

毛彦文知道朱君毅在国外生活不易,在自己读书之余,还去别人家做家教,每月都按时寄钱给朱君毅。

生活辛苦算不了什么,只要我心爱的人过得好。

1922年,朱君毅学成归国,就任南京东南大学教授系教授。

朱君毅在国外呆久了,刚回国时应不适应国内的气候而病倒了。

作为未婚妻的毛彦文衣不解带,辛辛苦苦服侍未婚夫两个月,朱君毅终于可以去学校工作了。

“朱教授,你有一个好妻子啊!”

周围的人都羡慕朱君毅能娶到毛彦文这样的贤妻。

婚后的毛彦文不再工作,她安心做一个贤惠的妻子。

朱君毅身为海外留学归来的教授,收入不菲……

“毛彦文辛苦了那么久,这下子可以苦尽甘来了。”

大家都这么认为……

毛彦文也是这样想的……

“执子之手 与子偕老!”

毛彦文全心全意地照料着自己的小家庭。

自古痴情女偏遇薄情郎……

朱君毅已经不是原来那个穷书生了,他是留学归国的青年才俊,他面相英俊,身份高贵,是女孩子追遂的对象。

“毛彦文太传统了,我们相差太多了!”

朱君毅的心态慢慢地骚动了起来……

毛彦文什么都不知道,她信任自己的丈夫,她还在不断地学习充电,她甚至幻想自己能有一个孩子……

直到有一天,毛彦文的好闺蜜朱㬢告诉她,自己看到朱君毅与一位女学生态度暧昧。

“不,这不是真的。”

毛彦文不相信自己的丈夫会移情别恋……

“我们是患难夫妻啊。”

“彦文,是我亲眼看见的,你太单纯了!”

朱曦是毛彦文的同窗好友,是国民党总理熊希龄的侄女。

过了不久,朱君毅向毛彦文提出了解除婚约的要求。

“我们是表兄妹,亲近不能结婚。”

朱君毅为自己的离婚找了一个冠面堂皇的理由。

“不,我不能接受。”

毛彦文哭了,她没想到丈夫真的会如此狠心。

众人听说后皆为毛彦文不平,纷纷劝说朱君毅改变主意。

熊希龄的夫人朱其慧还找到朱君毅就任的大学,控诉朱君毅喜新厌旧的行为。

“朱教授是个人才啊!学校不能没有他。”

人才就可以抛弃原配了吗?这还有天理吗?

人心已经变了,说什么都没用了……

1924年夏,毛彦文与朱君毅宣告解除婚约。

二十年的感情烟消云散!

毛彦文收起一颗伤痕累累的心,独自一人走向了远方……

这时候有一个男人正为毛彦文与朱君毅的分手而欣喜不已……

这个男人就是与朱君毅一起在清华和美国留学的同窗好友吴宓。

吴宓也是一位大才子,他是国立东南大学的文学院教授,中国著名的西洋文学家,国学大师,诗人。

吴宓与当时的陈寅恪,汤用彤并称“哈佛三杰”。

想当年吴宓在美国羡慕朱君毅与毛彦文的爱情,他一个在异国甚是孤独,于是便写信回国托人说媒。

不久之后,媒人介绍了一个叫陈心一姑娘给吴宓做妻子。

吴宓远在美国,于是便托毛彦文代他相亲。

毛彦文不久写在回信一一

“陈心一是一个非常传统贤惠的女子,如果你要找一个贤内助可以娶她。如果你要找一个时尚的新女性,就拒绝了这桩婚事吧。”

吴宓回信给毛彦文一一

“陈心一正合我意。”

这样看来,毛彦文还是吴宓与陈心一的介绍人呢。

吴宓在归国后不久便与陈心一结为夫妻。

陈心一真的是一个很贤惠的女人,她为吴宓操持家务,为他生养了三个女儿。

“陈心一太乡土气了,我不喜欢这样的女人!”

吴宓与朱君毅一样提出了要与元配解除婚约。

男人的心总是易变的……

陈心一成了第二个毛彦文……

“我是接受了新思想,我是革命青年。”

吴宓这样为自己辩解着……

“革命”是那个年代男人抛弃糟糠之妻最好的借口!

吴宓与妻子陈心一离婚后,开始疯狂地追求毛彦文。

那时的吴宓己调至清华大学外文系,毛彦文则在浙江省政府工作。

吴宓常常见信给毛彦文,嘘寒问暖,情话绵绵……

“海伦,你是我的女神……”

吴宓称毛彦文为“海伦”,“海伦”是古希腊神话中的女神。

毛彦文还未从痛苦中解脱出来,怎么会有心情再去接受另一段感情呢?

“婚姻不是儿戏!”

毛彦文曾指责吴宓的抛妻行为……

吴宓对毛彦文穷追不舍,他至少写了三百首情诗,并且把部分情诗刊登在报纸上……

一向爱慕林徽因的金岳霖上门训斥吴宓道一一

“你把追求毛彦文的诗发表在报刊上,这是对毛女士极大的不遵重,你每天都要上厕所,难道也要把它登报申明吗?”

“我要向世人证明我的爱情,爱情不是上厕所!”

吴宓面对金岳霖的责问,显得很不以为然。

一封又一封的情书飞进了毛彦文的书桌上……

吴宓对毛彦文展开了一场“柏拉图式的爱情”。

日子一天天地过去了……

“这个男人是真心爱我的吧!”

毛彦文看着吴宓的信,终于慢慢地动心了。

女人是天生需要男人疼爱的……

毛彦文决定再次进入围城……

毛彦文决定嫁了,吴宓却犹豫了……

“毛彦文我是真的喜欢的,可是我们结婚后会和睦吗?如果产生了矛盾纠纷怎么办……”

吴宓是一个充满矛盾的人,他浪费而保守,大胆而软弱……

毛彦文与吴宓的婚事一拖再拖。

吴宓既想抱得美人归,又害怕承担婚姻的责任,这让毛彦文苦恼不己。

“海伦,我们还不成熟,婚姻大事再议!”

吴宓口中的再议就是一一

“再等等,再议议,再拖拖。”

为了排解心中的郁闷,也是为了充实自己,毛彦文决定去美国攻读博士学位。

毛彦文到美国后的一天,忽然收到了吴宓的一封电报……

“海伦,我己经想清楚了,你立刻放弃学位,立即赶到巴黎来,我们就在法国完婚。你一定要来巴黎,否则我们就分道扬镳,这是我对你的最后通碟!”

毛彦文虽然舍不得放弃学位,但还是风尘赴赴地搭船赶到了巴黎。

“海伦,我不想结婚了,我们先订婚吧!”

吴宓又后悔了……

毛彦文气得差点没晕过去……

“我来巴黎是准备与你结婚的,我连婚纱都订好了,我己经写信告诉亲朋好友了,你让我怎么向他们解释?”

毛彦文痛哭流涕……

“你总该为我想想,我一个30多岁的老姑娘,如何是好?难道我们的出发点即是错误?”

吴宓面对伤心的毛彦文不为所动一一

“人时常受时空限制,心情改变,未有自主,无可如何。”

当天晚上,毛彦文哭了一夜……

吴宓对此冷眼旁观,无一句安慰的话。

从来都是多情反被无情恼……

毛彦文又一次收起了伤痕累累的心离开了巴黎,去往美国继续攻读博士学位。

毛彦文学成归国后,一心从事教育事业,她对爱情婚姻己不存任何幻想了。

“我就一个人这样过下去吧,等将来再收养一个女儿,晩年能够享受天伦之乐足矣!”

这是一个多么无奈的选择啊!

就在毛彦文对婚姻绝望的时候,姻缘却不知不觉地来到了她的身边……

前国民党总理熊希龄的妻子朱其慧于1931年病逝,熊希龄晚年寂寞很想找一个伴。

熊希龄的侄女也就是毛彦文的好闺蜜朱㬢向他推荐了毛彦文。

毛彦文应邀参加了熊希龄的慈善活动……

“熊伯伯,您好啊。”

毛彦文与熊希龄早就认识了……

“好,好。”

熊希龄见到了毛彦文,脸上露出了笑容,笑得像一朵花……

两天后,熊希龄托侄女朱㬢向毛彦文提亲。

毛彦文听了朱㬢的话,感到万分的震惊……

熊希龄已经66岁高龄,而毛彦文只有33岁,况且俩人地位悬殊,辈分也相差太大了。

令人意想不到的是,熊希龄由北平南下上海,坐镇沧州饭店,发誓不娶毛彦文决不返北平。

熊希龄每天都派人给毛彦文送信,信中当附自己写的情诗,情意浓浓,言词恳切,即有少年的柔情,亦有老人的持重。

熊希龄的女儿也挺着大肚子来毛彦文处替父求亲一一

“毛女士,你就算帮帮我的忙,看在我身怀六甲,走了几千里的路,我们全家都欢迎你加入我们的家庭…”

毛彦文答应了熊希龄的求亲。

“我到了这个年龄了,什么都不求了,只希望能安稳度日。”

爱情只是荒漠中的海市蜃楼,亲情才是人生旅途中的避风港!

历经沧桑的毛彦文把一切都看透了……

1935年33岁的毛彦文与66岁的熊希龄在上海西藏路慕尔堂举行了盛大的婚礼。

民国的各界名流约500余人前来参加毛彦文与熊希龄的婚礼,把慕尔堂挤得水泄不通。

毛彦文在婚前对熊希龄只提出了一个要求一一

“婚后远离政治,不搞学术,只做慈善。”

熊希龄在婚后全都做到了……

毛彦文与熊希龄结婚后辞去公职,夫妻两人专心做慈善。

他们一起去前线慰问伤员,他们一起去难民所看望孤儿……

熊希龄待毛彦文如掌上明珠,夫妻俩相亲相爱,幸福快乐。

“熊希龄一时见不到我,就会牵肠挂肚,我们在一起有说不完的话,这不是什么青年人的情话,只是一些锁碎的家常的话。”

家常话才是人世间最温暖的话……

1937年对毛彦文来说是一个悲痛的一年,熊希龄在香港突发心脏病,倒在妻子毛彦文的怀中永远地睡了。

三年,毛彦与熊希龄在一起只过了三年……

苍天无情,为何夺我至亲……

熊希龄去世时,毛彦文未满40岁,但她的心已经满了。

“熊希龄给了我三年的安稳生活,我己经心满意足了。”

毛彦文继承了丈夫熊希龄的慈善事业,在战争动乱年间四处奔走,艰难维持香山慈幼院运作,耗尽家产而无怨无悔。

“丈夫虽走了,还有妻子在。”

毛彦文自己没有子女,她把香山慈幼院的孩子当成了自己的孩子……

“我是一个幸福的母亲。”

1949年毛彦文离开大陆去了台湾,二个月后赴美定居,1962年离美返台定居。

1963年毛彦文听到前夫朱君毅在半年前在上海去世的消息后,不禁泪如泉涌……

“1963年11月,当听到朱君毅半年前在上海去世的消息后,不禁心乱如麻,旧情复炽,夜间失眠,所有沉淀在脑中的往事都一一浮现,那么清晰,那么真实。君毅往矣。我的创痕并非平复。”

毛彦文为了平复心中的郁积,写下了一篇长文 “悼君毅” 。

在这篇长文中没有抱怨,有的只是怀念与回忆。

经过了那么多年,毛彦文还是念着吴君毅的好,尽管那个男人曾经伤她伤的那么深。

这就是情到深处无怨尤吧!

晚年的毛彦文根据自己的经历写了一本自传体小说 《往事》 ,这本书是她自己写给自己看的……

“我只把《往事》给了少数亲友阅读,我不想让自己的故事成为别人的谈资,我只想要一个安静的生活。”

安静的生活是毛彦文一生中最大的心愿。

窗外阳光普照,大地一片安宁……

“今天好安静,我就要睡了。”

毛彦文躺在床上安祥地闭上了眼睛……

注:1999年11月10日,毛彦文在台北病逝,享年101岁。

作者简介一一婉儿(婉㚥):一个喜欢读书,痴迷历史的女子,爱写文章的小女子。什么是好文章,我不知道。我只知道写文章就是写自己想说的话,想写的事。这就是我,一个尘世中的俗人,何愁深谷空,幽兰自飘香!

国内

我国1980年9月10日第五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通过的婚姻法中第一章、第六条有明确的规定,直系血亲和三代以内的旁系近亲定义系血亲禁止结婚。从有共同祖先的那一代计起,算第一代,依此类推。如表兄妹结婚,双方的外祖母属第一代,双方的母亲属第二代,表兄妹结合就是第三代。我国婚姻法规定三代以内血亲禁止结婚。

台湾

台湾现行“民法”第九百八十三条规定,不得结婚的亲属包括:一、直系血亲与直系姻亲;二、旁系血亲在六亲等以内者,但因收养而成立之四亲等及六亲等旁系血亲,辈分相同者,不在此限;三、旁系姻亲在五亲等以内,辈分不相同者。

但是,新党“立委”吴成典拟提案修正台湾“民法”第九百八十三条,将“旁系血亲不得结婚”的规定限缩为四亲等。如获通过,六亲等的表兄弟姐妹之间将可通婚。

香港

香港的就比较麻烦了,网上没有确切资料,现在找的到有两种结果。我也不知道哪一个是对的。

1、香港法例第181章<婚姻条例>附表<血亲及姻亲关系>中, 并无规定表兄妹不可以结婚

而香港法例是以英国法例为基础, 英文中的表亲与堂亲都是 cousins, 即是说不论是表兄妹或堂兄妹通婚都不是违法

2、香港法律有明确的规定近亲不可以结婚的(特区婚姻法第第9条)

我能找到的资料就这么多了,大陆的法规到处都可以查到,台湾的法规网上可以搜到新闻,香港的不明确。

我个人还是祝福你们吧,不管是不是近亲,有爱情就好,大不了不结婚。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hunlipic.com/jiehun/8356745.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9-17
下一篇2023-09-17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