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婚不让办婚礼,这样合理吗?

结婚不让办婚礼,这样合理吗?,第1张

不办婚礼婚姻合法,这是自己可以选择的,并没有强制的规定。 婚时必须具备的条件,又称积极条件,包括:

1、结婚必须男女双方完全自愿。 《婚姻法》第五条规定:“结婚必须男女双方完全自愿,不许任何一方对他方加以强迫或任何第三者加以干涉。”这一规定要求当事人双方必须具有结婚的行为能力和无婚姻障碍。 结婚属于身份行为,当事人享有专属权,多数国家要求当事人必须亲自到场,不得委托代理。

2、结婚必须达到法定年龄。 (1)《婚姻法》第六条规定:“结婚年龄,男不得早于22周岁,女不得早于20周岁。晚婚晚育应予以鼓励。”这一规定说明,结婚自由虽然是我国公民享有的一项权利,但是,并不是任何公民都可以成为婚姻法律关系的主体。 (2)晚婚,是指男年满25周岁、女年满23周岁初婚的为晚婚;晚于是指已婚妇女年满24周岁初育为晚育。 (3)法定婚龄属于强制性的规则,晚婚年龄则只是号召和鼓励性的措施。

女方患有智力障碍,女方没有表达自愿结婚的意愿。

经过亲戚介绍,家住陕西安康汉滨区五里镇的张天与女朋友小蕊相处1年后决定结婚,办过订婚仪式后,他们来到汉滨区水井湾民政局领取结婚证时却遭到工作人员的拒绝。张天1岁半时因为发高烧没有及时得到医治,导致成为三级残疾,大脑有轻微障碍,小蕊也因为3岁时高烧落下三级残疾,如今俩人都27岁,到了谈婚论嫁的年龄,却无法领取结婚证。

残疾人也有婚姻自由,两个同样身体不全的残疾人,能够走到一块儿,属于幸事,亲朋好友心意圆满,群众喜闻乐见。然而听了相关工作人员的解释我们才明白工作人员的良苦用心。

然当地民政部门工作人员称:“这俩人都有智力残疾,属于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女方无法表明结婚意愿,婚姻登记条例明文规定无法登记,不管残疾是先天还是后天造成,女方没有表达其自愿结婚意愿,这根据婚姻法和民政厅的文件都无法为其办理结婚证。”

民政部门没有工作上的疏忽,也没有刻意刁难的成分。相反,民政部门工作做得非常细致,面对残疾人,依旧需要确认女方的真实意愿,才能继续下面的流程。之所以拒绝为其登记,是因为女方无法明确表达结婚意愿。换句话说,女方可能连结婚意味着什么都不明白,怀孕并要求登记的行为就显得不合常理了。这种情况下,要求她走入合法婚姻,无论是对本人还是对家人,都是不负责任的。而且,一旦出现什么问题,民政部门也逃脱不了干系。

民政部门拒绝登记,其实也是一种好意,我们应该理解其中的善意。对于残疾人领证结婚,不仅民政部门应该谨慎,家属更应该谨慎。对彼此的身心多加照顾,及时了解其动态,待状况稳定,能够满足相关法律法规的条件再结婚,未尝不可。

面对父母不能接受自己不结婚的情况,可以尝试以下方法:

沟通:首先要与父母进行坦诚的沟通,让他们了解你的想法和原因。解释你对于婚姻和人生的观念,以及为何选择不结婚。同时,也要倾听父母的担忧和期望。

深入了解父母的担忧:试着站在他们的角度,了解他们的担忧。父母可能担心你孤独、没有依靠,或者是传统观念使他们觉得结婚是人生的必经之路。与他们分享你的解决方案,如交朋友、参加社交活动等,让他们安心。

带他们了解新的生活方式:让父母了解现代社会对于婚姻和生活方式的多元观念。带他们了解不结婚的人们如何过上充实和快乐的生活,以便他们理解你的选择并逐渐接受。

寻求支持:和其他面临类似问题的朋友或亲戚交流,或者寻求专业的心理辅导,以便了解更多应对方法。

给父母时间:改变观念并接受新事物需要时间。给他们一些时间来适应和理解你的选择。

坚定立场:在与父母沟通的过程中,保持坚定且尊重他们的立场。让他们知道你已经认真考虑过这个决定,并不是草率或不负责任的。

请记住,每个家庭和个体的情况都不同,可能需要灵活运用以上方法。关键是保持沟通、理解和尊重,让父母逐渐接受你的选择。

父母可能比你更有经验,但结婚的事,当事人是自己,听取父母的建议,要遵从自己的内心。

有些父母声称“很丢脸”的逻辑实在是荒谬得令人失笑,有没有想过为什么这些说辞如此荒谬?不是父母真的愚蠢到不知道这逻辑站不住脚,而是他们不敢暴露自己的真实想法——归根结底多半还是觉得养了多年的女儿嫁给那样一个人(家庭)不值当。

对方家庭不够给他们带来向亲朋好友炫耀的资本:他们得不到很多聘礼,也无法指望亲家带他们进入“上流社会”,无法指望利用亲家的人脉资源办事,无法向人家说“我女婿在某世界一流大学读博士/在某某机关拥有某某官阶/月薪XX万,给我们买了XXX当礼物/礼金一次性就给了XX万……”

有些人可以骂我恶意揣测,我不是说所有父母都这么虚荣,但可以说大部分在不同程度上都有这种想法,只是程度高低的区别而已,不要把父母当成圣人以为他们有多么高尚伟大,父母的爱绝不是不求回报的,他们的这辈子过去大半了,当然可以指望凭借儿女的婚姻获得一个不一样的后半生。

其实可以理解,他们那个物质匮乏又保守的年代,大多是通过“介绍”结婚的,物质条件合适就能凑合。我们成长的年代物质条件基本得到满足,精神追求自然被放在更重要的位置。

所以很多父母不会理解感情对于婚姻的重要性,他们不会管你对于“共同语言、心灵默契”的诉求。他们还是用那颠扑不破地老一套:我比你老,所以我的经验一定比你有效,所以我绝对正确。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hunlipic.com/jiehun/8368877.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9-17
下一篇2023-09-17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