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口:约40万人
人口密度:204人/km2
印江土家族苗族自治县地处贵州东北部、铜仁地区西部,云贵高原向湘西丘陵和四川盆地过渡的大斜坡地带。
印江,古称邛江。唐代初期在这片土地上建立了“思王县”、“思邛县”,明弘治七年改设“印江县”,1986年经国务院批准,建立“印江土家族苗族自治县”。相传从“邛江”改为“印江”,是个有趣的故事,据说当年地方-向皇帝呈报印江政况,皇帝一时没注意,把“邛”字认做“印”字,脱口而出。天子发话,金口玉言,于是中国历史写进了一个“印江”。
全县总面积1969平方公里。“八山一水一分田”,为典型的山区农业县。位于县境东部的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梵净山,是世界人与生物圈网成员,是中国五大佛教名山之一,是唯一的弥勒佛道场,是地球北回归线上唯一的绿洲。
全县总人口42万,土家族苗族占总人口的百分之七十以上。土家族自称“毕滋卡”,有“土家赶年”、“六月六”、“土家女儿会”等民族节庆,有土家摆手舞、土家金钱竿、土家红棺葬等独特的民俗活动。
印江是全国著名的书法之乡。印江是全国著名的革命老区县之一,1934年贺龙元帅率领红三军在这片土地上(涵盖印江、沿河、德江等地)创建了云贵高原上的第一块红色根据地—黔东苏区,与红六军在印江木黄实现了伟大的红二·六军团胜利会师。以农-动的神兵为班底,组建了黔东独立师。红军在这土地上,洒下了热血、播下了革命的火种。
独特的地理与悠久的历史,赋予印江丰富多彩的旅游资源,绿色的生态文化、悠久的佛教文化、红色的革命文化、多彩的民俗文化交相辉映而使这里成了一个高品位的综合旅游区。这里有“书法之乡”、“佛教圣地”、“土家族风情园”、“长号唢呐之乡”、“花灯之乡”、“傩戏之乡”、“生态休闲圣地”等众多美誉。
自然条件
印江有丰富的水资源,河长10公里以上的河流20条,其中流域面积100平方公里以上的有8条,总长223公里,年径流量达125亿立方米,县境内山峦叠嶂,河流落差大,水能蕴藏极为丰富,达587万千瓦。有地下热水泉4处,露天泉井水163处,其中凯望矿泉水经国家检测属优质矿泉水。印江河清澈见底,一路缠缠绵绵穿城曲折而行,犹如一条绿色的飘带,将印江县城妆扮得分外妖娆。夜晚华灯初上,五颜六色、美不胜收。
印江属中亚带温暖湿润季风气候,年均气温168℃,日照时间长达1296小时,无霜期近300天,年降雨量1100mm左右,冬无严寒,夏无酷暑。有丰富的生物资源,梵净山有生物种类2601种(动物801,植物1800种),其中有黔金丝猴、珙桐等国家一、二类保护动、植物。经济林木有茶叶、五倍子、吴萸、杜仲、黄柏等,其中梵净山贡茶在明朝万历年间就为宫廷贡品。现有梵净山绿茶基地13万亩,开发了梵净山贡茶、苦丁茶、梵净翠峰、雪峰、梵净翠芽等品牌的国家级名茶。
矿产资源有金矿、灰绿岩、煤、硫铁矿、重晶石等,其中花岗石、大理石、玉带石产品蜚声全国。
文化之乡
印江人杰地灵,民族风情浓厚。世居着土家、苗、汉等民族,各民族在共同的历史长河中创造了灿烂、独特的民族文化。土家长号亢奋、激越,傩坛戏古朴、神秘,土家花灯洒脱、俚趣、苗家米酒酒不醉人人自醉这浓浓的民族风情会令您如痴如醉,流连忘返。印江有“书法之乡”的美誉。明清以来更是名家辈出,以题写“颐和园”匾额而名噪海内外的严寅亮就是其杰出代表之一。县民族陈列馆现藏王道行、周以湘、潘鸹臣、严寅亮、鄢师竹、魏经略、魏宇平、王峙苍印江“书法八大家”等的书法精品,无不显示着印江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和印江书法的源远流长。印江还哺育了中央委员、外交部-、副部长戴秉国、美籍太空博士吴学超等一批仁人志士。
风景旅游
东部梵净山气势磅礴,山势雄伟,坡陡谷深,群峰高耸,险峻神梵净山奇,飞瀑悬泻,溪流纵横,古树参天,山花遍地。明代奉万历皇帝诏令所立“敕赐碑”文记载:“有古佛道场曰梵净山者,天下众名岳之宗也”;1986的被国务院确定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接纳为世界人与生物圈(MAB)保护区网成员。梵净山“崔嵬不减五岳,灵异足播千秋”。由于古老的地质年代形成的特殊地质结构,塑造了其千姿百态、峥嵘奇伟的山岳冰川地貌,尤其是巍然屹立于群山之巅,恰似玉龙啸天,直指苍穹的“红云金顶”,鬼斧神工、临崖高耸的“蘑菇奇石”,石叠千层、状如册籍的“万卷经书”,世界之最、惟妙惟肖的“万米睡佛”,玉笋高标、孤峰独特的“太子石”,薄如刀刃、形若蹈空的“薄刀岭”,一夫当关、万夫莫开的“剪刀峡”,虬树交错、连理成荫的“黑巷子”以及如梦似幻、瞬息即逝的“梵净佛光”,赏心悦目、滤人心智的“云海日出”等自然景观,无不令人叹为观止,心旷神怡。
印江县城至梵净山沿途,还有神态安详、让人浮想联翩的“观音睡莲”,古色古香、令人流连忘返的“文昌古阁”,惊世骇俗、有“亚洲第一垮”之誉的岩口滑坡遗址,举世无双、被称作“紫薇之王”的古代孑遗树种“贵州紫薇”。从印江上梵净山旅游公路直达山顶棉絮岭,沿途道路平缓,视野开阔,风光旖旎。下车即能远眺主峰金顶,近看珙桐、铁杉;仰视峰林怪石,俯瞰林海云涛;静观佛光日出,行赏飞瀑流泉;能穿原始丛林,可觅历史陈迹;信步中探寻古刹遗址,休闲时浏览摩崖碑碣是历代香客朝山拜佛的传统线路。
印江合水镇蔡家坳一带蔡氏等姓纸民仍以为生的蔡伦造纸术,本身就是中国四大发明之一,早已吸引国内外人士的寻踪问迹,其文化含量之高,旅游参与性之强,地理位置之便,一经开发定可成为梵净山旅游线上的一颗璀璨明珠。
社会发展
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印江基础设施初具规模,投资环境日臻完善。全县城乡用电与国家电网联网,基本实现村村通电,农户用电率达95%以上;城区12000吨自来水工程已投入使用;乡镇和农村集贸市场实现全部通公路,村通公路率达85%,17个乡镇有14个乡镇通油路,通油里程达234km,规划中的泉州至昆明高速公路将穿境而过。支柱产业建设已初见成效,已建成13万亩梵净山绿茶基地、3个初制茶叶加工厂、1个精制茶叶加工厂、3万亩中药材基地、10万亩杨树基地、新建4万亩柑橘、梨、柚果品基地,烤烟年均种植5万亩,100万亩梵净山野菜基地、5万亩茶叶基地项目正在实施中,印江莱菌鹅养殖初具规模,可望在2~3年内达到100万只。
城镇建设
2006年的城镇建设经历了进一步理清发展思路,进一步更新观念,进一步提高认识的过程,目前已取得明显成效。一是完成了县城总体规划(修编),县城绿地系统、道路交通系统专业规划、7个区域规划、城东民族风情街区规划、印江河两岸景观建设规划和木黄风景名胜区总规、15个村庄规划和村庄整治规划等。二是加大城镇市政基础设施建设,启动了城镇建设最大的项目——行政会议中心建设,目前已付征地款800万元,征地工作已进入收尾阶段,这个项目的建设将拉动整个城镇经济的大发展,一旦建成,县城区面积将比目前扩大三分之一。为了把行政中心与城区结合起来,正规划对城中村——中寨口村进行改造;开工建设了梵净山体育活动中心;城北旧城改造、南湖宾馆即将启动;圣墩路建设招投标已结束,已进入土地征用阶段;县城翻板坝工程和印江河两岸景观建设已正式开工,;恢复了日供水4000吨的马口洞供水工程,投资3000万元的幕龙引调水工程将于11月23日举行开工典礼。建立峨岭工业园区,通过在园区内发展加工业,增加县城人气指数。三是加强城镇管理,有效取缔了县城区营运三轮车,文明县城创建和“整脏治乱”专项工作得到有序推进。
2021年1月,2020年乡村振兴传播影响力县区排名发布,印江县位列第285名。
2020年7月,全国爱国卫生运动委员会重新确认印江县为2020年国家卫生乡镇(县城)。
2020年6月,印江县列入第二批革命文物保护利用片区分县名单(长征片区(红二方面军))。
2019年3月,印江县列入第一批革命文物保护利用片区分县名单(湘鄂川黔片区)。
2018年2月,印江县上榜2017年全国义务教育发展基本均衡县(市、区)名单。
2016年12月,国家民委命名印江县为第四批全国民族团结进步创建活动示范单位。
2016年12月,印江县被农业部命名为“第一批国家农产品质量安全县”。
我是贵州铜仁人,听印江的朋友说,这里边流传着一个故事,在唐朝初年,思邛(印江县古名)城南有一户曹姓人家,家境贫寒,生有一子,勤学,聪慧过人,赴京殿试,高中状元。荣获皇帝及在朝文武达官于文德殿设宴召见,席间,皇帝询曹状元之家况,状元兴致正浓,随口赋诗以答:'白日千人拱手,黑夜万盏明灯;千根柱头落脚,万马归巢盈门;天悬亮、扭转乾坤;风扫地、肩担日月;八十人挑水、七十人煮饭;三艘盐船下河,一只不返打淡。'在朝文武大臣听闻无不暗自为之震惊,殿宴散,纷纷揽袖上奏:“曹状元文才超群,家业宏隆,千军万马,羽冀丰满,加之聪慧过人,若当朝得志,八方归心,必起异心,谋朝夺位易如反掌,岂非祸患无穷?应立斩!”皇帝正有此意,于是莫须有下旨“欺君罔上、图谋不轨”,推出午门斩之。斩了曹状元,皇上恐“曹家军”起兵,密旨兵部,令御林军点精兵六万,严阵待命迎战。又发钦差大臣去思邛察访,来到曹状元家。曹家住山腰之上,时有云雾缭绕,该地名云半也,极目眺远,农耕锄禾。居家茅草,破房两间,顶盖丝茅草,四壁芦苇杆。门前檐下蚂蚁成群,熙熙攘攘往来于巢穴间搬运觅食。正在狐疑,从柴门里走出一衣衫褴褛之老头,再瞧屋里,四壁空荡,顶漏天光。里间灶前坐着一老太婆,正手转磨子茫然干活。钦差所见仍觉不信,回头再问地方当差之人,带错否?答:定是!哎,尽如此穷酸,心中甚怪!试着与老汉攀谈起来:钦差问:“老人家高寿?”。老汉答:“空长八十了。”钦差问:“老婆子高寿?”。老汉答:“七十有余。”钦差问:“大伯以何营生?”。老汉答:“老太婆眼瞎,在家磨豆腐,我早晚卖豆腐,勉强糊口了。”钦差问:“你家可有盐船?”。老汉答:“先生笑话,哪有盐船?不过,有三只鸭子,要是有一只不回家下蛋,可就不足换盐了,只好打淡。”钦差听罢,沉吟半天,暗自神伤,长叹道:可惜曹状元,尔枉有满腹文章,死得好冤啊!由是,钦差大臣已明真相。起程回禀皇帝:“白日千人拱手,黑夜万盏明灯,千根柱头落脚,万马归巢盈门是其居家半坡,白日可见远近耕农拱手锄禾,黑夜屋顶蓑草稀疏,透见日月星辰闪烁,房舍四壁芦苇是为千柱,蚂蚁檐下成群,往来万马归巢觅食;天悬亮、扭转乾坤,风扫地、肩担日月是其母目不明,转磨扭转乾坤即磨豆腐,父承风雨担售豆腐,早晚日月倒影其桶内即肩担日月也;八十人挑水、七十人煮饭是其父挑水,母煮饭也;三只艘船下河,一只不返打淡是其三只鸭子下蛋正好够家用换盐也,否则,打淡也。”皇帝恍然,自知其错斩栋梁,悔恨交加!唯恐民怨沸腾,于是特赐曹状元朱红皇棺,追以显爵,收尸予以厚葬,行皇殡之礼。同时,钦赐其双亲父老金银若干,命地方官府常年奉养及至百年归天,仍制红棺送葬,行贵胄殡葬之礼。礼葬过程有赶信、哭丧、堂祭、山殡(清棺、封棺、定向、下葬、掩土)、颂上天经等。为念致远,钦赐思邛(印江)之成人去世后,均享红棺葬,以此悼念曹状元也,其殡葬之礼也自此得以续。
我就生活在印江县,在这里有一个传说,说的是一个曹姓生员金榜题名,高中了状元,当朝皇帝问他的家庭情况,他说家里“天悬亮,扭转乾坤,风扫地,肩担日月",皇帝大惊,这还了得,大有谋逆之罪,当场命人将曹状元斩杀,事后皇帝觉得有点不对劲,便命人去寻找真相,钦差到印江曹状元家后,才知道曹状元说的是他家住在山坡上,家有老父老母,每日每夜披星戴月,幸勤劳作,钦差回朝庭呈奏皇帝后,皇帝也很后悔,但木已成舟,无法挽回,于是命人用红棺厚葬曹状元,并下旨曹家人死后都用红棺下葬,后来印江人都效仿曹家,人死后用红棺下降,久而久之,这个风俗便传承下来。
其实,自隋朝开始科举到清末,我们印江人虽然在朝庭中有人当官,比如颐和园的题字就是印江人严寅亮,他是当朝很有成就的教育家,书法大家,但从来没有人中过状元,那么印江人为什么要编这一个美丽的谎言呢?这与印江独天独厚的自然条件有关系。
印江地处北纬32度线,5A级景区梵净山就在印江境内,这里很适合人们 养生 ,印江不仅仅是全国著名的书法之乡,也是长寿之乡,百岁老人有许许多多。在我们土家族人看来,人的长寿是上天赐予的,因此对大自然有着敬畏之心,人死后入土为安,但也要与大自然融为一体,用红棺就是要把这悲哀的事情当作喜事去做,让死者的灵魂与生他们养他们的土地紧紧相联,这不只是印江土家族人的习俗,也是全国700万土家族人的共同习俗。
在中国 历史 文化当中,红棺其实有讲究的,在皇权里面是可以享受,但是在民间很少,不过并不是没有,红色代表吉利喜庆,所以红棺又代表寿棺,是一些德高望重年龄很大的长者才能享受的,一般都是八十岁以上的老人而且是无疾而终的才能享受红棺,其实也就是大家了解的喜丧。
众所周知其实棺材有几种颜色,最普遍的就是红黑原,普通人大多数都是用黑色棺材,年龄大的但是死于病痛的用黑身红头棺,就是棺材两头红,其他地方是黑色的,代表对死者去世的悲伤,红色代表着死者是高龄死亡,有的地方则是全黑色的,代表着悲伤的气氛。
原色棺材是没有上色的,这种一般用于未成年和未成家的年轻人用,一般这些都是属于非正常死亡,非正常年龄死亡的人,属于白发人送黑发人,属于非常不吉利的事情,所以用的是原木颜色的棺材草草下葬,不能按照传统的老人去世的方式,而是使用非正常死亡的丧葬方式进行。
现在来说说贵州省部分地区特有的红棺丧葬,其实贵州的这种丧葬方式也是跟传统有关联的,这个最早出自唐代,当地出了一个状元姓曹,在高中状元后,皇帝设宴庆功,在酒过三巡后,皇帝随口给状元出了一个题,曹状元不假思索就完美的对答出来,这样的话才华让皇帝身边的人感觉到压力。
担心自己以后的风头和地位被状元取代,所以对皇帝进言,说这个人太聪明能力太强,以后有可能会成为谋反的后患,而皇帝自己也觉得这个状元太厉害,才华太高,以后担心控制不住他,于是给他定了一个罪名,直接拉出去斩了脑袋,只是皇帝并没有打听清楚这个状元的家庭状况,身边的人编了一个状元家室深厚的说法。
皇帝以为杀了状元后,状元家里面的人会起兵造反,于是提前做准备,然后派一个人去贵州状元老家打探消息,谁知道来到以后发现这个状元家家境贫寒,家中只有两个花甲双亲,以农耕为生,而且不知道自己的孩子已经被杀 ,还盼着自己的孩子出人头地报效朝廷,打探消息的人把这个情况告诉皇帝,皇帝后悔莫及,自己杀死了一个有用的人才。
于是为了弥补自己的过错,用皇族的丧葬方式厚葬了被杀死的状元,又在曹状元双亲死后,使用皇室才能使用的丧葬方式,使用红棺丧葬来下葬状元的双亲,这个红棺丧葬方式就是这样流传了下来,其实不只是纪念这个事情,最主要的还是寓意深远,寄托了每一个老人都能无疾而终,每一个人都能长命百岁,每一个家庭都能培养出来曹状元这样的人才,纪念这个地方人杰地灵。
当地风俗 尊重
北京有个颐和园,这三个字就和这个红棺材有很大的关系,大家可以去看看这三个字的来历就明白了
应该是比较闪亮吧,毕竟要在里面睡好久。我就是印江的。
铜仁印江包括哪些地方
铜仁市位于贵州省东部,是贵州省第二大行政区域。印江土家族苗族自治县是铜仁市的下辖区县之一,县城印江镇距离铜仁市80公里,是印江县政治、经济、文化中心,下辖6个乡镇,总面积为2377平方公里。
印江抗旱水库
印江抗旱水库位于贵州省印江县境内,是华南地区最大的防旱供水水库,总库容425亿立方米。水库周边山脉环抱,水域湖光山色交相辉映,是一处天然的旅游胜地。游客可以在此欣赏到贵州的山水之美,同时还可以乘船游览水库,领略大自然的风光。
印江鳄鱼湾
印江鳄鱼湾位于印江县竹园镇,是国家重点保护动物岩鳄的栖息地。在这里,游客可以近距离观察到活生生的岩鳄,感受其中的神秘与危险。除了观赏岩鳄,游客还可以沿着印江河漫步,欣赏美丽的风景。
印江古城
印江古城位于印江县城西北,是印江历史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古城始建于唐代,已有一千多年的历史。古城内有古老的城门、古老的瓦屋、古老的石板路,体现了千年古城独特的历史文化。古城周边还有各种特色小吃和纪念品店,是游客品尝美食、购买纪念品的好地方。
印江农庄
印江农庄位于印江县城西北十公里处,坐落于山间丘陵之间。农庄内有无数的果树花草,还有湖泊、小溪、泉水等水体,完全没有现代城市的喧嚣和污染。游客可以在这里观赏更多的自然风景,同时还可以了解当地的人文风情和民俗文化,体验田园生活的乐趣。
结尾
总的来说,铜仁印江是一个充满自然和人文景观的地方。来这里旅游,你可以体验到不一样的风景和人文风情,感受到独特的历史文化和民俗风情。如果你还没有去过铜仁印江,那就赶快来一次别有风味的旅游之旅,让自己更加充实和愉快。
印江土家族苗族自治县,贵州省铜仁市辖自治县,位于贵州省黔东北、铜仁市西部,地势东高西低,东南向北西倾斜,冬无严寒,夏无酷暑;总面积1969平方千米,辖3个街道、13个镇、1个乡;2018年总人口4545万人。
印江地处梵净山西麓,始于唐武德年间(618年—626年)“思王县”,1987年经国务院批准设立印江土家族苗族自治县,境内303、304省道、杭瑞高速公路穿城而过[1] ;印江世居着土家、苗、汉等民族;以题写“颐和园”匾额而名的严寅亮先生就是其书法文化代表之一;孕育了国务委员戴秉国、美籍太空博士吴学超等一批名人;位于县城东部的梵净山,1986年被国务院划定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2] 2019年3月,位列第一批革命文物保护利用片区分县名单。[3] 2019年4月24日,贵州省人民政府正式批准印江土家族苗族自治县退出贫困县序列。[4]
2018年,印江土家族苗族自治县实现生产总值10142亿元,比上年增长105%;第一产业实现增加值3029亿元,增长70%;第二产业实现增加值1954亿元,增长93%;第三产业实现增加值5159亿元,增长128%
截至2018年,印江土家族苗族自治县设17个乡(镇),其中3个街道、13个镇、1个乡:峨岭街道、龙津街道、中兴街道、板溪镇、沙子坡镇、天堂镇、木黄镇、合水镇、朗溪镇、缠溪镇、洋溪镇、新寨镇、杉树镇、刀坝镇、紫薇镇、杨柳镇、罗场乡。[7] 县人民政府驻峨岭街道县府路。
印江县位于贵州省东北部之铜仁地区中部,其东北部与松桃苗族自治县,西北部与沿河土家族自治县、德江县,东南部与江口县,南部与石阡县,西部与思南县等接壤。地理坐标为东经108°17′-108°48′,北纬27°35′-28°28′。印江县南北长836千米,东西宽494千米,总面积1969平方千米。
印江土家族苗族自治县属云贵高原向湘西丘陵和四川盆地过渡的斜坡地带的黔东低山丘陵区和黔东北中山峡谷之间,武陵山脉主峰梵净山位于其东部,形成东高西低,东南向北西倾斜地形地貌。境内最高峰为梵净山的耸凸点,海拔24938米,西部与思南、德江交界处的龙门口为最低点,海拔3777米,相对高差21161米,高低点直距4612千米。境内地形可分为中高山及中山、中低山、低山地形,地貌类型有溶蚀、侵蚀和河谷冲刷堆积地貌,岩溶地貌(喀斯特地貌)是全县主要的地貌,分布范围广,除东南部的梵净山外,其余地区的大部分属于此类型。东部梵净山地区,平均海拔大于1600米,地形切割强烈、相对高差大、坡度较陡,为中高山地形,以锓蚀地貌为主;中东部梵净山前缘地带海拔1000—1600米,坡度陡缓不等,为低中山地形,以岩溶地貌、河流冲刷堆积地貌和侵蚀地貌为主;中部、西南部、南部地带海拔800—1000米为中低山地形,以岩溶地貌、侵蚀地貌和河流冲刷地貌为主;境内海拔在700—800米一带,相对高差200—300米,坡度较小,为低山地形。在山地地形的河谷地带,经河水的常年冲刷,形成了一些相对较平的河谷冲刷堆积地貌,但面积不大。
印江土家族苗族自治县属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年均气温168℃,日照时间长达1255小时,无霜期近300天,年降雨量1100毫米左右,冬无严寒,夏无酷暑。年平均日照时数:12969小时,冬季:室外风速09米/秒,夏季:室外风速10米/秒,年极大风速(定时):12米/秒,极端最高气温:399℃,极端最低气温:-90℃,历年平均气温:168℃,历年平均相对湿度:78%,历年最大相对湿度:100%,历年最小相对湿度:9%,历年平均气压:9622百帕,历年平均降水量:11134毫米,历年最大降水量:16216毫米,历年最少降水量:6787毫米,日平均温度≤50℃的天数:504天,最大积雪深度:17毫米,冬季大气压力:9691百帕,夏季大气压力:9530百帕,最低气温出现日期:1977年1月30日,最高气温出现日期:1971年7月27日,最热月、最冷月:热7月,冷1月,年平均有霜期:74天。
印江土家族苗族自治县境内河流属长江流域乌江水系。主要河流有印江河、车家河、乐茂江河、洋溪河、江源沟河等,地表河网较密。多数河流上游陡,中游平缓,下游较陡,河谷深切,水流湍急。分别由西向东、由南向北,由南东向北西流入乌江。
一、土家族。
土家族(土家语:Bifzivkar)是一个历史悠久的民族,有民族语言,属汉藏语系藏缅语族,接近彝语支,没有本民族文字,通用汉文。
土家族主要分布在湘、鄂、渝、黔交界地带的武陵山区。湖南省的土家族主要分布在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的永顺、龙山、保靖、古丈等县,张家界市的慈利、桑植等县,常德市的石门等县;湖北省主要分布在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的来凤、鹤峰、咸丰、宣恩、建始、巴东、恩施、利川等县市,宜昌市的长阳、五峰两县;重庆市主要分布在渝东南的黔江、酉阳、石柱、秀山、彭水等区县;贵州省主要分布在黔东北的沿河、印江、思南、江口、德江等县。
毕基语(北部土家语)和孟兹语(南部土家语)是土家族特有的民族语言,属汉藏语系藏缅语族土家语支。文字资料很少,由于与汉族杂居后,汉族语言逐渐成为大部分土家族人的第一语言。现在土家族语言已经在绝大部分土家族地区消失。[1] 在历史上,毕基语曾是传统上土家族地区的通用语言和官方语言。在隋代就有荆州多杂蛮左,其僻居山谷者,语言不通;在宋代,施州之地,乡者则蛮夷,巴汉语相混”;清代中叶,还有“里籍老户,乡谈多不可解”的记载。[2] 在史籍中,有许多以土家语命名的人名,在现实地名中,还存有许多土家语地名。
毕基语实际共有塞音3组6个,擦音3组7个,赛擦音2组4个,鼻浊音4个,近音3个,颤音1个。但24个辅音只具有17个有效音位,分别是(国际音标):p、b、t、d、k、g(ŋ)、ts\tɕ、dz\dʑ、s、z、ɕ、x(ɸ)、ɣ(ʀ)、m、n(ɲ\l)、w、j(ʑ)。[1] 具有语义语法作用的元音有7个短元音5个长元音占10个音位:ä、i(ι)、u(ʊ)、e̞、ɔ;ä:、i:、u:、e̞:、ɔ:;复合元音分为由以半元音为介音的拗音和与西班牙语、日语相同的双音并重的真性复合元音,而不是汉语的假性复元音。[5] 辅音韵尾为拨音ん——不区分发音位置,且鼻元音化倾向严重;其余全为开音节。毕基语实际调值有:51\53\54\55\41\44\31\35\21\22\24\11(大致可分为高、低两类声调),自立词调值很不稳定,附属词无固定调值,声调对区别语义无太大作用,属于音高重音语言[1] ;不同地区的毕基语声调受当地西南官话影响很大。[6]
孟兹语实际共有塞音10个,擦音4个,赛擦音6个,鼻浊音3个,近音3个。共计28个音位,分别是:p‘、p、b、t’、t、d、k‘、k、g、ʔ、f、s、ç、h、ts’、ts、dz、tɕ‘、tɕ、dʑ、m、n、ŋ、j、w、l。辅音韵尾有m、n、ŋ三个鼻浊音。有6个单元音ä、i、u、ɯ、e̞、ɔ,受湘语和苗语影响形成5个声调:55、33、35、13、21。[1]
在两者能够对应的固有词汇中,毕基语中为浊音的词,在孟兹语中也为浊音;毕基语中清音的词,孟兹语中有的读作送气清音,有的读作不送气清音。而毕基语中读作清音的汉语借词,孟兹语中读作浊音。
土家语词汇以多音节词为主,单音节词一般一词多义。这点与绝大多数汉藏语系语言都不同,现代汉语虽然复音词占主体,但几乎均为合成词或外来词,单纯词仍是以单音节词占绝对主体。而土家语单纯词仍以多音节词占主体。主要有:名词、动词、代词、形容词、副词、感叹词、接续词、助词等等。
土家语词汇以多音节词为主,单音节词一般一词多义。这点与绝大多数汉藏语系语言都不同,现代汉语虽然复音词占主体,但几乎均为合成词或外来词,单纯词仍是以单音节词占绝对主体。而土家语单纯词仍以多音节词占主体。主要有:名词、动词、代词、形容词、副词、感叹词、接续词、助词等等。
《土家语拼音方案(草案)》的基本原则:
①以龙山苗市为标准音点,以北部方言为基础方言。
②全部采用拉丁字母,在字母形式和读音上尽量和汉语拼音方案取得一致。凡土家语和汉语拼音相同或相近的单词,采用汉语拼音方案里相当的字母表示,并采取以词为单位书写的办法。
③土家语中的现代汉语单词,按照当地西南官话的读法拼音,拼写形式尽量与汉语拼音方案一致
土家语声母有:b、p、m、d、t、l、g、k、h、j、q、x、z、c、s、r、y、w、n、ng,共计20个。
土家语韵母有:a、o、e、i、u、ai、ei、ao、ou、an、en、ia、ua、ie、uai、ui、iao、iu、ian、uan、in、un、ong,共计23个。
声调:55(第一声)、35(第二声)、21(第三声)、53(第四声)分别用X,F,R,V 四个字母表调。
此方案在拯救土家语上起到了一定作用,但并未能推广,无一本土家语著作采用了此方案。且此方案自身也有较大缺陷,方案至始至终向汉语拼音方案贴近,导致学习时将土家语中与汉语不同的地方并未能引起教学者和学生的注意,以致后来大量误读的出现甚至使得土家语本身特点被汉语化等等问题,在后来尝试运用中逐渐暴露出来。
二、苗族。
苗族,是一个古老的民族,散布在世界各地,主要分布于中国的黔、湘、鄂、川、滇、桂、琼等省区,以及东南亚的老挝、越南、泰国等国家和地区[1-3] 。
根据历史文献记载和苗族口碑资料,苗族先民最先居住于黄河中下游地区,其祖先是蚩尤,“三苗”时代又迁移至江汉平原,后又因战争等原因,逐渐向南、向西大迁徙,进入西南山区和云贵高原。自明、清以后,有一部分苗族移居东南亚各国,近代又从这些地方远徙欧美[3] 。
苗族有自己的语言,苗语属汉藏语系苗瑶语族苗语支,分湘西、黔东和川黔滇三大方言。由于苗族与汉族长期交往,有一部分苗族兼通汉语并用汉文[1] 。苗族的宗教信仰主要是自然崇拜和祖先崇拜。[3] 。
在2010年中国人口普查中,中国苗族总人口为9426007人,人口在少数民族中居第四位
苗语是苗族人的语言,语言分类上属于苗瑶语系苗语支。苗语分布在中国的湖南、贵州、云南、四川、广西等地;以及越南、老挝、泰国、美国等国。
苗语可以分为川黔滇(300多万人)、湘西(100万人)和黔东(210万人)三大方言,以渝黔滇方言最为复杂。这三大方言与布努语等语言共同组成苗语支。
语音方面
苗语声母多,韵母少。除黔东方言外,有带鼻冠音的塞音、塞擦音声母,如mp、mph、n堭、n堭h、nt、nth等。只有一个鼻音韵尾,接前元音时读-n,接后元音时读-ŋ,没有塞音韵尾。有和汉语相同的声调系统。古苗语分平、上、去、入四声。当今除罗泊河次方言外,四声因古声母的清、浊各分化为阴、阳两调,分化以后又有合并现象,例如湘西方言西部土语,阴入并入阴上,阳入并入阳上。语法方面,主语在谓语前,宾语在作谓语的动词后。
词性方面
名词作领属性修饰语时在中心词前,作限制性修饰语时在中心词后;代名词、数量词组作修饰语时在中心词前;指示词、形容词、动词作修饰语时在中心词后(多数地区表示"好"、"坏"、"旧"的形容词作修饰语时在中心词前);状词非常丰富,其作用是修饰形容词和动词,表示速度、响声、状态、颜色、味道,状词作修饰语时在中心词后。词汇方面,单音节词较多,多音节的单纯词很少。有极为丰富的四音格结构,其中有的是词,有的是词组。有相当多的汉语借词。苗族在历史上没有本族文字。1905年,英国传教士S柏格理与苗族人士杨雅各等为滇东北次方言创制了一种拼音文字,通称柏格理苗文。1956年根据苗语方言差别较大的情况,创制了湘西、黔东、渝黔滇3种方言文字并改革了滇东北的柏格理苗文。4种苗文都采用26个拉丁字母。老挝、泰国的传教士也曾为当地苗族创制了一种拉丁字母式的苗文。
苗语拼音方法与汉语拼音大体一致,字词和读音不同,直接采用两种拼音位比汉语多,共有声母49个,韵母35个。有6个音调,用6个字母表示,比汉字多两个。
现时对苗语的音韵研究,很大程度都是根据Golston and Yang2001的研究。
声母
特点有:
各方言都有塞擦音(如/ts/)
绝大多数地区有小舌塞音/q/和/qʰ/
绝大多数地区有清鼻音、清边音
除黔东方言外,都有鼻冠塞音、鼻冠塞擦音(如/nt/、/nts/)。
韵母
韵母一般只有一个鼻音韵尾,没有塞音韵尾。
声调
据推测,古苗语曾有过平上去入四个声调,和中古汉语的四声相应。后来根据古苗语声母的清浊,每个声调都分阴阳,共八个声调。在一些方言中,这些声调又发生了分化和合并。现代苗语各方言有3到13个声调不等,但是有很好的对应关系。
希望我能帮助你解疑释惑。
炸龙是德江县的习俗。
德江土家炸龙节,早先是以龙求雨,舞龙酬神,后来渐渐演变为酬神娱人。如今酬神渐淡,人们自发组织,自愿参加,自筹资金,自编自舞,自玩自炸。大有地不分东西南北,人不分男女老幼之势,其主要目的是娱乐身心,宣泄情感。
通过炸龙,表达土家男儿的慓悍、粗犷和血性。元宵炸龙是德江县春节文化活动的主看点,为弘扬这一民间非物质文化遗产,丰富群众春节文化生活。每年农历正月十五元宵节,在贵州德江有舞龙炸龙的传统习俗,这一习俗已延续了上百年。
德江县地理位置
德江县,隶属于贵州省铜仁市,位于贵州省东北部、铜仁市西部。东邻印江土家族苗族自治县,西接遵义市凤冈县,南与思南县接壤,北部插入沿河土家族自治县、务川仡佬族苗族自治县之间,总面积2072平方千米。
德江县成立于民国三年(1914年),有傩戏之乡、天麻之乡、奇石之乡之称。德江傩戏被誉为中国戏剧活化石,具有上百年历史的土家舞龙被列入省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
—德江县
印江土家族苗族自治县位于贵州省黔东北、铜仁市西部,是贵州省铜仁市辖自治县,总面积1969平方千米,下辖3个街道、13个镇、1个乡。 印江土家族苗族自治县地形东高西低,东南向北西倾斜,属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境内有严氏宗祠、护国禅寺、梵净山等风景名胜。
铜仁地区的民俗节庆 赶年
铜仁比较有名的节庆活动主要有“过赶年”
所谓“赶年”,就是比汉人提前一天过年。 分布在沿河、印江、德江等县的土家人“过赶年”时,清扫房屋,杀年猪,敬家神,祭祖宗,吃团年饭。除夕夜烧旺火守岁。第二日清晨早早起床,
不点灯,不用刀具,不乱泼水,不高声说话,全家团聚吃隔夜做好的现菜现饭。这个习俗一直沿袭至今,别具特色。
赶坳
另外一个就是“赶坳”
铜仁地区
各坳日期不同,但都是在风景优美的山坳或草坪上。“赶坳”以青年男女居多,身着盛装,男戴斗篷,女
打花伞,在坳场上各找对象,相互对歌传情。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坳场也成了侗族群众进行商品交易的场所。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