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农村里婚礼是既欢喜热闹又严肃的事情,有着许多传统的习俗在里面,其中就“哭嫁”的说法。流传非常广泛,各地有有这种习俗的存在。这是一个很特别的风俗,女儿出嫁本来是喜事,为啥要哭呢?俗话说“新娘上轿,假哭真笑”,很形象的就把“哭嫁”给描绘了出来。
听老人们讲,“哭嫁是”为了蒙骗妖魔鬼怪。据说,人间的喜事,容易遭鬼怪嫉妒,这时候会加害新娘。为了保护家庭平安,转喜为悲,哭的惊天动地,用这样的“障眼法”,让鬼怪畏惧不敢靠近。不过农村的鬼怪传说,大部分都是为了约束人而创立的,事实上“哭嫁”的来头很有讲究。
比较原始的时候氏族外婚时是通过战争“抢婚”的手段,在《周易·爻辞》,“乘马斑如,泣血涟如”,一队好像贼寇马队来抢不从的女子,被抢的女子只能拼命呼救,哭得血泪涟涟。抢婚是一种野蛮,强制性的婚姻形式,而女子作为弱势的一方,自然只能用哭来发泄,到了后来逐渐演变成了习俗。
在《礼记·曾子向》也有记载,“孔子曰:嫁女之家,三夜不息烛,思相离也。取妇之家,三日不举乐,思嗣亲也”。结婚的是女家三晚不灭灯,男家三天不奏乐,都要沉浸在悲痛之中。这个时候“哭嫁”,就已经很普遍了,这种习俗也一直延续到了现在。
在农村里“哭嫁”也有着许多的讲究,不管真哭还是假哭,总之一定要哭,并且哭的越厉害越好。早先的时候,“哭嫁”从结婚半个月或者一个月就要开始了,不过这都是断断续续的进行。这个时候,亲朋好友乡里乡亲的都会送礼来看望,谁来了就哭谁,当做道谢的礼节,以此来表达自己对于娘家的不舍。
到了即将出嫁的时候,这时候“哭嫁”也就到达了高潮,这时候不能随便哭,有特定的内容在里面叫做“唱哭”,甚至演变成了专门的“哭嫁歌”。“哭嫁”总结起来可以说成,“五哭两骂”。一是“哭自己”,二是“哭爹娘”,三是“哭兄弟”,四是“哭嫂嫂”,五是“哭姊妹”。在哭的过程中还有两骂,骂男家和骂媒人。哭嫁的时候自然不能让新娘一个人哭,这时候也有配哭,大部分都是本家人的女性。
在过去农村里有这样的的说法“不哭不发,越哭越发”。接新娘的时候,特别是上轿前,“哭嫁”的最为厉害。如果这个时候新娘子不哭,是不能轻易发轿子,并且也会被人们耻笑忘本,只想找男人。在老家里还有这样习俗,给“眼泪钱”,上轿前哭到谁,谁就要掏钱给娘,表示一种关怀。
除了汉族以外,许多少数民族和地区也有“哭嫁”的讲究。如土家,仡佬族,客家人,粤西人等对于“哭嫁”形式非常重视,几乎和过去一模一样。并且有这样的说“闺女不哭,娘家无福”,已经把“哭嫁”上升到了一定的高度。
现在来说,婚假的方式已经发生了变化,“哭嫁歌”也很少有人会唱了。“哭嫁”的习俗也在慢慢消失或者简化,只有新娘子在上轿前会哭一哭,但这并非强制性,完全是情感的表露。
之所以在这些地方还存在着哭嫁的现象,那完全是因为他们在结婚的时候就会离开自己的亲生父母,他们就会出现那种不舍的一种情绪。同时还有这样一种说法,那就是如果在出嫁的时候不哭的话,那么就是对自己父母的不尊敬和不尊重,那么你未来生出来的孩子都会是一个哑巴,因此在这样的传统风俗之下,在大部分的农村地区,女子出嫁的时候一般都会忍不住哭出来的。只不过这种现象随着近代社会的发展已经大大的减少了,毕竟现在的交通这么发达,人们可以经常的回去看看自己娘家的亲生父母。
在过去的传统社会之中结婚是一件非常重要的事情,但是大多数的时候都是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只要父母双方觉得满意的话,那么这个人就可以嫁过去了,但是在结婚的过程之中,一般对男方的要求也不会特别的高,至少只需要你身体好,对自己的老婆好,同时很努力,那么这样的人就是一个不错的人选。毕竟在过去的农村地区,大部分的家庭都是比较贫穷落后的,只有通过双方夫妻的共同努力,才能够创造一个美好的未来。
但是不管怎么说,结婚是一件非常重要的事情,不论是对男方来说还是对女生来说。因此在结婚的过程之中,该有的过程自然是不能少的,比如说办酒席还有送嫁妆,这些都是看情况来操办的,但是女方在出门的那一天,尤其是和自己的父母离别的那一刻,总是会忍不住的流出伤心的泪水,毕竟他们的父母养育了他们这么多年,但是在这一天他们就要离开他们了。
我相信只要大多数对自己的父母,有感情的女子,他们都会忍不住哭出来的,毕竟心里面总是有那么几分不舍的情绪,回忆起父母对我们的付出,我们的内心总是会感动。
根据相关信息显示,出嫁的时候要通过哭的形式向女孩子表示美好的祝福这一“哭嫁”习俗最早来源于春秋战国时期。
相传当时赵国的一位公主要嫁到燕国,这位公主的母亲在与女儿临别前忍不住哭泣,并祝福女儿,说“持其踵,为之泣,祝曰,必勿使返” 。至此全国百姓纷纷效仿皇室 的这种行为并逐渐流传到今天。
很多人可能没有在现实中见 过“哭嫁”的场景,不过这个习俗在如今也确实不多见了,可能四川的个别地方还保留着这个习俗。
在古代的时候,新娘子出家门却不懂得如何哭泣或者拒绝哭泣,就会被街坊邻居和家中族老们认为这个姑娘没有受过良好的教 育,不懂得礼义廉耻,甚至可以说这种行为让整个家族都没有面子。有的家中长辈为了让女孩出嫁的时候哭出来还会对其责备打骂,这种行为也是让当代人无法理解的行为。
但是哭嫁在当时也具有其存在的合理性。首先,哭嫁可以表达新娘子感伤离别之情,感恩父母的养育之情,这也是中华民族家庭伦理道德观念的体现。其次,古代新娘子并没有现代人们的自由恋爱的过程,其婚姻 的产生大多是“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导致的。因此女孩 子们在出嫁的时候并不是保持着期待、雀跃的心情,而是恐惧自己要成为人妇,并对自己身份转变上的担忧。这个时候用“哭”也能更好的表达自己的心情,并且在哭的同时可以放松自己的心情。最后,女孩子们内心也 会对包办婚姻产生不满,并对媒人充满痛恨,因此她们会在这个过程中表达自己的幸福被媒人、父母扼杀在摇篮中的痛恨之情。
由此可见,一个风俗的形成必然有其社会背景和历史原因作为其基地,是当时时代的必然产物。
答案与侵删。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