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一:蒙娜丽莎的属于哪种风格??? 《蒙娜丽莎》的作者达芬奇属于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的佛罗伦萨派代表性画家。
佛罗伦萨派: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在经济和文化中心佛罗伦萨形成的一个重要画派。该派以资产阶级上升时期的人文主义思福为主导,用科学方法探索人体的造型规律,吸取古代希腊、罗马的雕刻手法应用在绘画上,把中世纪的平面装饰风格改变为用集中透视,有明暗效果,表现三度空间的画法。在以宗教神话为主的题材中,把抽象的神象画成世俗化的合乎新兴资产阶级要求的理想的人,成功地创造了人物画新风格。除了油画外,当时多创作大幅温壁画,主要为宫廷、教会和资产阶级上层服务,从而改变了欧洲中世纪绘画的面貌。 初期代表画家有乔托、马萨丘、乌且罗等,盛期以达芬奇、米开朗基罗、拉斐尔等画家为代表。十五至十六世纪三十年代最繁荣;十六世纪末,由于佛罗伦萨政治上失去独立,经济衰落,以及画家信盲目崇拜前辈的结果,逐渐走向风格主义。
希望可以帮到您!
问题二:蒙娜丽莎 属于什么流派 《蒙娜丽莎》 风格是:佛罗伦萨画派。
作者是:莱昂纳多・达・芬奇。
特点是:佛罗伦萨画派人才辈出,创作上也各显神通。但就艺术倾向和创作特点看,大致有三条主线。
问题三:蒙娜丽莎是什么艺术门类 《蒙娜丽莎》是文艺复兴时代画家列奥纳多・达・芬奇所绘的丽莎・乔宫多的肖像画。从艺术表现形式看是古典主义绘画。画面偏重理性,注意形式的完美,重视线条的清晰和严整。
问题四:蒙娜丽莎是哪个国家? 最佳答案 - 由投票者1年前选出
1499年,米兰落入法国人之手,莱奥纳尔多回到了久违的佛罗伦萨。此时的佛罗伦萨与他离别时大不相同,梅迪奇家族已被放逐,佛罗伦萨短暂地恢复了共和制度。在佛罗伦萨,莱奥纳尔多画了蒙娜丽莎的肖像。这幅肖像家喻户晓,但像世界七大奇迹一样,人人都无法理解它使我们销魂的魔力之秘密所在。
站在巴黎卢浮宫原作面前,如果我们将它与乔托、马萨乔、波提切利和曼坦尼亚笔下的人物比较一下就会感到,莱奥纳尔多才是真正画出人物真切的肉感和皮肤颤动的第一人。蒙娜丽莎是那么栩栩如生,温柔的双眼神秘地注视着我们,她的美貌深深地吸引着我们,使我们永生难忘。她的表情神色似乎永远随着我们的情绪而变化。“你悲哀吗?这微笑就变成感伤的,和你一起悲哀了。你快乐吗?她的口角似乎在牵动,笑容在扩大,她面前的世界好像与你同样光明同样欢乐。”(傅雷语)这缥缈恍惚、捉摸不定的境界便是她那种“神秘的微笑”之秘密。这微笑,是某种情绪的回声,也是一种永恒的象征性表达。
莱奥纳尔多知道运用什么手段可以创造这种超乎我们期待的真切而神秘的效果。从乔托以来的艺术家力图一步一步地使自己所描绘的人物接近真实,他们一笔一画地描摹人物,其作品虽然感人,但画中形象看起来像雕刻而不像真人,难以让我们想象它们是有呼吸、在运动的人。莱奥纳尔多笔下的人物真是有血有肉的。《最后的晚餐》中的人物都在表述着自己的思想,流露出活生生的表情,好像生活在我们之中,或者说,我们可以加入他们的行列,参与那激动人心的时刻。
《蒙娜丽莎》虽然神秘,但这种神秘把我们的心紧紧地吸引过去。在这里,莱奥纳尔多发现了一种画法,就是运用模糊的轮廓和柔和的色彩将一个形状融入另一个形象之中,为我们留下想象的余地。莱奥纳尔多在他那部著名的《绘画论》中曾告诫画家:“你有没有在阴晦的黄昏,观察过男人和女人们的脸?在没有太阳的微光中,他们显得何等柔和!在这种时间,当你回到家里,趁你保有这印象的时候赶快把他们描绘下来吧。”这种渐隐法可以真切地表现肉感和皮肤的颤动。在莱奥纳尔多之前,波提切利等画家也画出了令人难忘的女性形象,后者为了克服人物形象的生硬感,也曾尝试突出其卷曲的头发和飘拂的衣饰,以烘托人物的生气。比较一下《蒙娜丽莎》和波提切利的维纳斯头像的脸部轮廓,就不难看出,前者的轮廓是浮动的,沐浴在雾似的流动空气中,呈现出体积,而后者的轮廓则是以明确的线条勾勒的,虽然也以简略的明暗塑造形体,但那形体没有圆转过去,而是受到了标明轮廓的笔致的阻碍。
描绘一个栩栩如生的面部表情,其关键在于嘴角和眼角。在描绘《蒙娜丽莎》时,画家有意识地让它们模糊,使之逐渐融入柔和的阴影中。人物的神秘微笑,完全含蓄在这隐退的口缝之间,口唇抿起的皱痕波及面颊,脸上的高低凸凹的起伏,完全随着这微笑的波动为中心而散发,最终向着眼睛汇聚。这双眼睛全无光彩,因为画家没有点上瞳子。画家在眼角下了功夫,使上倾的眼角和口唇一样,成为微笑的标识。蒙娜丽莎的表情总叫我们捉摸不定,其秘密就在于此。她脸上的一切线条和体积,似乎都有这微笑的余音和回响。
在描绘蒙娜丽莎时,画家将自己对自然的细致观察与艺术手段完美地结合了起来,缺少其中的一个,就不可能创作出这幅伟大的作品。欣赏一下他怎样画从脸旁垂下来、微带卷曲的头发,怎样塑造洁白美丽的双手,怎样刻画带有微细皱褶的衣袖,我们可以看到,莱奥纳尔多在观察自然上是何等地下苦功,他超越了任何前辈。倘未到卢浮宫亲睹《蒙娜丽莎》的观者,现在则有幸在《意大利文艺复兴艺术展》里欣赏他的一幅素描原作,零距离感受其艺术的美妙特质了。
不过>>
问题五:蒙娜丽莎属于什么风格流派 浪漫主义流派。
问题六:蒙娜丽莎到底是谁 蒙娜丽莎的画中人是谁今天无法确切考证艺术史学家曾讨论过多种可能性。许多人相信画中的女士是一位佛罗伦萨富有的丝绸商和 要员的妻子。这个理论来自於达文西晚年的一句话,他提到过一幅「巨人朱利亚诺・梅迪契委任的一位佛罗伦萨贵妇」的肖像。达文西的第一位传记作者说,蒙娜丽莎确有其人,她是一位弗朗西斯科・戴尔・吉奥亢多(Francesco del Giocondo)的夫人。吉奥亢多的确存在过,他是佛罗伦萨的一位富商,他在当地的政治界也是有权有势的。关於他的夫人丽莎・格拉迪尼(她1479年出生,1495年於吉奥亢多结婚)我们今天几乎一无所知。事实上没有任何历史记录说明她是梅迪契的情人或达文西的确是指她。达文西後来还有一句话产生过一些混乱。在这句话中他提到蒙娜丽莎和一幅弗朗西斯科・戴尔・吉奥亢多的肖像。因此有人提出了一个有争议的理论说蒙娜丽莎是一个男人。还有人提出一个建议说蒙娜丽莎实际上是一位米兰的大公夫人。达文西为这位夫人做了11年的宫廷画家。画中人的深绿色衣服说明她是这个大公家庭里的一为贵妇人。而蒙娜丽莎与这位大公夫人的其他肖像的相似性是显而易见的。德国海德堡大学专家证实,达文西(Leonardo da Vinci)画作《蒙娜丽莎》那位微笑女子,的确是佛罗伦萨富商乔宫多的妻子丽莎・乔宫多(Lisa Gherardini)。他们发现达文西朋友亚美利哥(Agostino Vespucci)1503年10月於一本书的书边上写明,达文西当时在画3幅画,其一是盖拉尔迪尼画的肖像。 到目前为止,达芬奇的〈蒙娜丽莎〉画中人的人到底是谁还是个迷。
问题七:文艺复兴时期对蒙娜丽莎创作风格的影响是什么(紧急,要详细点的) 文艺复兴发生于14~17世纪的欧洲,是欧洲新兴的资产阶级在复兴希腊罗马古典文化名义下发起的资产阶级思想解放运动。它的实质是形成中的资产阶级在思想领域进行的的反封建、反中世纪神学世界观斗争。 人文主义是欧洲文艺复兴时期新兴资产阶级反封建的社会思潮,是文艺复兴的指导思想。它的核心是资产阶级的人性论和人道主义。它们是反对教会的有力的思想武器,冲破了中世纪以神为中心的束缚,转而关注人的价值和现实生活,要求人从宗教束缚中解放,展现了时代精神。人文主义抬高人,贬低神;重视现实生活,藐视来世和天堂;强调人的重要性,反对神的威力无边;注重个性表达,反对教会压制……这些都为巨作的诞生奠定了思想基础。 意大利是文艺复兴的发源地。意大利城市商贸发达,资本主义萌芽出现较早,为文艺复兴准备了经济条件。形成中的资产阶级要求维护自身的政治经济权利,打破旧观念,以利于资本主义的发展,不满教会,为文艺复兴提供了政治因素。意大利保留了较多的希腊古罗马的古典文化,为文艺复兴铺垫了文化积淀。大批学者逃往意大利,带去大量古籍,中国造纸术和印刷术的传播,为意大利文艺复兴创造了良好的外部条件。 达・芬奇是意大利文艺复兴全盛时期的代表画家。他的作品相应地就有时代的印记。《蒙娜丽莎》刻画的是现实人物,而不是表现宗教传说;揭示的是人性的觉醒,而不是呼唤神灵的伟力;背景是现实的景色,而不是虚无的天堂;笔触里是温情柔和的世俗光晕,而不是奇幻飘渺的宗教色彩……你看画中的主人,是一个多么温婉可爱,高贵端雅的现实人物啊!《蒙娜丽莎》是现实主义的,因为它分明表达着“人”的诉求,欢乐,忧郁,思考……它又是理想主义的,因为在蒙娜丽莎的神秘微笑后,寄托着新兴资产阶级对反击封建势力,战胜封建主义的朦朦期望。在当时的条件下,文艺复兴是革命的,然而在历史的进程中,又是不完全的。于是新旧交替的时刻,《蒙娜丽莎》就带有一种启蒙的意味:既有古希腊罗马的庄严构图和典雅色调,又有新时期的生机勃勃,及表现着对“公民”含义的追问,又涵混着对新式社会的向往。其实,这幅名画是有配音的,“旧世界的最后,新世界的开启”。
问题八:蒙娜丽莎是哪国人? 意大利人 蒙娜丽莎据考是那波里芙,生于1479年,她的父亲本是一个有钱的贵族,但在1495年法国人入侵时破产了。达芬奇给她画像时,她已是佛罗伦萨银行家和皮商人佛朗切斯柯载尔佐贡多的第三个妻子。蒙娜丽莎是一个充满着青春和生命力的有血有肉的形象。达芬奇用他的“蒙娜丽莎”,展示了那个伟大时代的人们新的精神风貌,揭示了人们对新生活的向往、乐观与自信。同时,也表达了他对解脱神的枷锁后的人以及人的美的热情赞颂。蒙娜丽莎的微笑,使这一人物形象具有了无限深广的意境。无论是其自身的和谐的诗意,还是其深厚广博的社会学、历史学涵义,都达到了无与伦比的高度。从这一点来说,蒙娜丽莎的微笑也是一曲千古绝唱。在蒙娜丽莎的身上,理性的原则和高度的诗意,崇高的精神和生动的肉体,情感和理智、科学和艺术,都和谐而完美地统一于一身。这正是文艺复兴时期人的完整的形象。是人类历史进程中出现的一个全面发展的杰出范例。《蒙娜丽莎》表现了时代的巨大思想蕴含和艺术造诣的惊人深度,因而几个世纪以来,人们对它永恒的魅力怀有持续不减的热情。达芬奇画成这幅画后,一直带在身边,视为珍藏品。直到他死后,才为法兰西国王弗朗西斯一世所收藏。现在这幅画珍藏于巴黎卢浮宫博物馆。
问题九:长了胡子的蒙娜丽莎》属于哪个艺术流派 这可是两门课程啊,不是一两句话讲得完的。美术史分中外美术史。各自又按发展时间和地域流派有详细的解说。关于美术流派有几十种,有本《有胡子的蒙娜丽莎》就是专门讲解美术流派的,很好的书
问题十:《蒙娜丽莎》这幅画是什么国家的 蒙娜丽莎 (约1503-1506)(木板油画 77 x 53厘米) 蒙娜丽莎神奇而专注的目光,那柔润而微红的面颊,那由内心牵动着的双唇,那含蓄、模棱两可的微笑,总让人琢磨不透…… 但这是一幅不难见到却很难理解的画。 据史料记载,蒙娜丽莎是当时佛罗伦萨著名的银行家佐贡多的妻子。达芬奇为了唤起她发自内心的情感,曾经请到了钢琴师为她演奏、丑角为她表演。但是,这个见多识广,冷漠、理性的女人并没有使画家得到他想要捕捉到的东西,为此,画家不得不将画作断断续续地延迟了三年。有一天,这个富贵人在翻阅画家草图的时候,忽然发现了画着鸭掌的图画,她感到非常疑惑。画家说,这是他为研究和设计飞行器而画的,因为水流和气流;水浮力和大气浮力;鸭子在水中滑行和飞禽在空飞翔有某种相似之处。鸭掌滑水动作虽然简单,但隐藏着飞行器飞行的某种秘密。这个冷漠、理性的女人听到这番话,又想到飞行器一旦设计成功,人类将可以在空中自由飞翔的情景……顿时,引起了很大震动,并由衷地发出了微笑。这一难得而发自内心深处的微笑立即被达芬奇捕捉到了,并把它成功地塑造了出来。艺术家在保留形似的同时,也能够以某种方式保留下他所描绘的那个人的灵魂。 画面的神秘感引发了人们的想象,吸引了专家对造成这种神秘感原因的研究。“渐隐法”是达芬奇的一种绘画方法,了解这种画法似乎可以为画面的神秘感揭开第一层面纱,这种模糊不清的轮廓和柔和的色彩使得一个形状融入另一个形状之中,总能给我们留下想象的余地。画过画的同学应该知道,我们描绘面部表情的时候,重点在于刻画嘴角和眼角,但这幅画里,恰恰是在这些地方有意识地模糊,使它们逐渐融入柔和的阴影中。此外,画面上还施展了很多手段,如:左右两侧的不对称,梦幻般风景的背景中,左边的地平线比右边的地平线低的多,当我们注视画面左边时,这位夫人看起来比我们注视画面右边时要高一些,或者挺拔一些,而她的面部也会随着这种位置的变化而变化。 达 芬奇笔下的这一使人难忘的微笑已不是具体的佐贡多夫人的表情了,而是一种具有抽象意义、普遍意义和典型意义的,是蒙娜丽莎所有的,是达 芬奇所有的,也是我们大家所共同拥有的人性特质的某种精微的东西。也许,这就是《蒙娜丽莎》巨大魅力的所在。非常明显,达 芬奇的《蒙娜丽莎》继承了希腊古典主义庄重、典雅、均衡、稳定和富有理想化、理性化的表现规范;但它又进一步突破了希腊古典艺术在人本特质上的局限,为使后来的艺术更进一步走向现实,走向客观,走向更深层,更内在,更微妙的表现树立了楷模。
西欧中世纪的教权与君权
在西欧的中世纪,天主教会处于万流归宗的地位,这似乎是一个常识性问题。但是,当我们对这一历史命题进行历史主义的全方位考察时,便会发现,对于意识形态领域来说,天主教神学是西欧封建主义意识形态的主要代表,在思想文化领域占据着绝对的统治地位;然而,一旦把视觉转移到政治领域,尤其是用来考察教权与君权的关系时,情况就发生了戏剧性的变化。如果仍然用天主教会处于万流归宗的地位这一命题,来套用整个西欧中世纪教权与君权的关系,无疑是一种以偏概全的误解。历史的本来面目应该是:从时间上考察,在长达12个世纪的西欧封建社会中,教权与君权孰强孰弱不是一成不变,而是在斗争中呈现出互有消长的马鞍型;从空间上考察,教权与君权的关系在西欧各国也不是铁板一块,而是情况各异,甚至截然不同。
时间是非常公正的历史老人,它会把一切如实地披露出来。西欧中世纪教权与君权的关系,在长达12个世纪的历史长河中,经历了在斗争中互有消长的历史发展过程,并且这一过程还以马鞍型展现出来。最初是教权从属于王权,继之是教权驾于王权之上,随后是教权走向衰落和专制王权崛起。
当日耳曼各族在西罗马帝国的废墟上建立起一系列蛮族王国时,西欧社会的历史便掀开了新的一页,由古代进入了中世纪,从而也就开始了长达12个世纪的教权与君权在合作与争斗中互有消长的欢喜冤家的一段历史。
在蛮族入主之初,罗马派(即后来的罗马正教,亦称天主教)基督教是被征服者,许多蛮族王国信奉阿里乌斯派基督教或者他们祖先的原始多神教,他们把罗马基督教视为与罗马帝国统治者一样的仇敌,毫不留情地予以打击,剥夺了它们的广大地产。克洛维在没有皈依罗马教之前,尽管没有接受阿里乌斯派的信仰,但法兰克人对高卢罗马教会的劫掠并不比其他蛮族逊色,著名的苏瓦松瓶子就是从教堂抢来的。
《法兰克人史》的作者都尔主教格雷哥里在书中明确记载,克洛维率三千亲兵受洗,皈依罗马教之后,多神教信仰依然强大,高卢罗马教会的势力仍处于从属地位。不仅如此,克洛维建立墨洛温王朝之后,使开始组建由他管辖的加力克(法兰西教会的古代名称)教会。511年,他下令召开奥尔良宗教会议,会议制定的宗教法规具有国家法律的性质。这固然反映了封建神权统治的开始形成,为奴隶主阶级服务的基督教已转变成为封建主服务的天主教,但更说明了君权对教会的干预和控制是何等的厉害。法兰克王国的教会、修道院全由国王管辖[1],克洛维虽然未曾直接任命主教,但始终在幕后操纵,其继承者则从幕后走到前台,对主教选举进行赤裸裸的干涉。
8世纪中叶,矮子丕平为了篡位,用加洛林王朝取代墨洛温王朝,需要罗马教会给以政治上的支持,为其篡位提供了理论根据。而与矮子丕平为代表的大封建阶级有着类似经济基础和相同政治利益的罗马教会,要摆脱长期以来所受的拜占廷皇帝的控制,消除伦巴德人入侵的威胁,需要寻求新的世俗君主给予军事上的帮助。各自的需要建立起了西欧政权与教权的最初联盟。借助于这个联盟,天主教势力逐渐抬头,并靠“丕平献土”建立起了教皇国。教皇由单纯的天主教世界的精神领袖兼任世俗君主,并消除了伦巴德人的威胁,摆脱了拜占廷皇帝的控制,压制了罗马贵族的叛乱。矮子丕平及其继承人也依靠这个联盟不仅当上了法兰克国王,而且将势力扩展到意大利,做了罗马人皇帝,成了西罗马帝国传统的合法继承者,可与拜占廷皇帝平起平坐。
但是,不能不看到,这个联盟虽然使双方受益,但是联盟的主导者仍然是君权而非教权。加洛林王朝形成的惯例是,没有国王的首肯,任何人不得被选为主教。到查理大帝统治时期,主教和修道院长的任命完全由他一人决定。查理曼之后,主教的任命已成为国王独有的特权,教民要推选主教,必须从国王那里获得特许奖。推选教皇的权利原操在罗马城教士和教友之手,但在查理曼统治时已为世俗政权所控制,其继承者虽然控制力有所减弱,但从未放弃控制罗马教皇的政策。824年意大利国王罗退尔颁布的“罗退尔宪章”的誓文就充分体现了这一点。誓文说:“除保留对教皇的忠贞外,对吾主皇帝路易与罗退尔,将终生效忠,竭尽智力,避免虚伪,避免非法选举教宗,凡本人所同意之人当选,不得接受祝圣,除非在皇帝代表与人民面前宣誓对皇帝效忠[2]。
如前所述,新的封建统治者对天主教会所以大加干预和控制,绝不是一时心血来潮,而是天主教会及其教士在实现封建化,完善封建制的过程中能够起到无法替代的作用。例如,加洛林王朝实行的是伯爵辖区制的行政制度,而代表王权的地方行政长官伯爵则多是当地大封建主,他们桀傲不羁,有很强的自主性。为了严密控制他们,查理曼就借助于教会力量,在实行伯爵辖区制的同时设立主教区,给予主教在辖区范围内的司法权,以限制和削弱伯爵的权限。不仅如此,他还派遣宫廷教士和官员担任“巡阅使”,全权代表王权监督和阻止地方官员对土地的贪婪,多伯特在他的《巡阅使》中说:只有巡阅使才能对这种趋势进行斗争[3]。
教会和教士在封建化过程中被赋予的这种重要的职能,使其获得了相应的社会地位和国王的大量赠予及权益。779年,查理把人们向教会缴纳的什一税列入国家的税法中,扩大了教会的税源。在此之前,什一税是教徒自愿赠予的。查理把主教和修道院长看作是自己的附庸,给予他们的赠与如同世俗分封。正如查理曼所说:“凭那份进款和那份地产,凭那所修道院和那所教堂,我就可以使得某个臣属效忠。”[4]而这些主教和修道院长同样要为国王提供兵役、徭役和宫廷所需物品。世俗大地主阶级和教会是法兰克国家的两支柱。这种统治格局对西欧封建统治权的发展有着极为重要的影响。
教会的国家机构职能,必然强化王权对教会的控制。首先,查理曼以王权对教会圣职的任免取代宗教法规规定的教会选举权,随时罢免他认为不称职、不符合王权利益的主教。其次,王权还控制着教会对内外的立法。查理曼在位期间亲自主持了16次宗教会议,并规定会议的内容,以国王敕令的形式颁布宗教会议的决议。教会的信条同时就是政治信条。再次,为防止主教因地产和权势的增长而危害王权,查理以教会法规来束缚教士的生活。在802年关于巡阅使的敕令中,颁布了限制教会权力和修道院生活的法令。并通过建立教会学校加紧培养教士的宗教意识。查理的宫廷教士阿尔古因在办教会学校时很明确地表达了查理的这个意图。“我积极致力于许多工作,以便培养很多人为教会神圣的上帝服务,并装饰你的帝国政权”[5]。很显然,法兰克的君主把罗马天主教看成是可以强化君权、维护君权统治的一种力量。尽管800年圣诞节查理以不以为然的态度接受了利奥三世为他戴上的皇冠,甚至最初不喜欢罗马人皇帝这个称号,但是很快就看到皇帝称号为其统治带来的各种好处。首先,皇帝的称号提高了查理在西欧的统治地位,与东邻的拜占廷帝国皇帝相埒,其威望超过了法兰克国界。802年,查理在亚琛帝国会议上颁布法令,命令全体人民,不论是教士还是世俗人都要向他进行新的宣誓效忠。813年,查理亲自为自己的独生子路易举行皇帝加冕礼,以表明皇帝所拥有的绝对权力。
查理曼帝国解体后,情况并未发生变化。自867年尼古拉一世逝世到1049年近200年间,更是罗马教会最悲惨的时期。在这一时期,教皇一直为意大利贵族和德意志国王所左右。罗马贵族把教皇当作猎物,随意废立,以遂一己之私。教皇福尔摩赛被启棺审尸即可充分说明。福尔摩赛死后的896-963年间,教廷为戴奥弗拉克家族所控制,在此期间,所有的教皇都是戴氏夫人及其女儿马罗琪雅策划的产物,其中约翰十一是玛罗琪雅之子,年仅20岁登位的约翰十二是其孙。德皇奥托一世废掉了约翰十二,另立立奥八世。立奥八世迫于压力,不得不颁布承认德皇有废立教皇之权的敕令。其中写道:“我身为主教和天主教仆之仆,……特许吾主德皇奥托一世并其在意大利的继承人,有推选教皇继承人与任命教皇、总主教、主教之权,他们必须从他那里接受委任状和祝圣状。”[6]从这时到1049年的20位教皇,不是罗马贵族就是德国皇帝推出的傀儡,奥托一世的继承人承袭其政策,其中犹以亨利三世为最,他前后罢免了三位教皇,对第四位教皇的选定也起了很大影响。[7]
在西欧封建化的过程中,教权的低落,不仅体现在教权与君权的关系上,而且还表现在教皇对其世袭领地教皇国治理的失控。9~10世纪,教皇国的管理体制被打乱了,各地豪族如堡主、伯爵各自为政,教皇统治权变得有名无实,迫于压力,教皇开始把地产长期租借给他们。
西欧中世纪,在教权与君权争夺最高领导权和充当世界霸主的斗争中,教权摆脱其不利的地位是从11世纪下半叶开始的。发生这一改变的深层次原因当然是天主教会在王权的阴影下不断扩大统治范围,使西欧天主教化,并逐步获取天主教世界管理权的结果;其直接原因则是教会改革运动克吕尼运动深入发展的结果。克吕尼运动肇端于10世纪的克吕尼修道院,到11世纪下半叶逐成燎原之势,其核心人物是格利哥里七世,其骨干有利奥九世、尼古拉二世、亚历山大二世、乌尔班二世以及枢机主教达米安、胡培尔特等人。利奥九世任职期间,全面推动改革事宜,主要内容是杜绝神职交易和教士结婚。尼古拉二世上台后,于1059年颁布了著名的《教皇选举条例》。确立了选举教皇的新办法,其主要目的在于排斥外部势力对教皇选举的干涉,摆脱世俗君主对教皇废立的控制。条例规定:“罗马教皇逝世后,首先由枢机主教慎重推选一人,然后召集其他枢机主教对候选人加以批准,最后由其他教士和教友对新选举表示赞成”[8],这一原则的确立和实施,提高了教会的自主权和教皇的权威。
克吕尼运动为代表的教会改革运动到11世纪下半叶取得了极为重要的成果。在主教职权的斗争中,教权从君权手中赢得了来之不易的胜利,拥有圣职任命的发言权,从而使神职人员(主教、大主教、修道院长)与世俗贵族相分离,杜绝了圣职买卖的弊端,通过斗争的胜利,教权愈益强化,达到了历史上从未有过的高度,教权至上说由神学理论变成了社会的政治实践,教皇成了居于西欧诸王之上的主宰教权与君权的强势人物,西欧各国一切重大事务都必须得到教皇的同意。13世纪初,教皇英诺森三世动员欧洲各国教会法学家帮助确立“教权至上的地位”。他说:“教皇和国王,犹如太阳和月亮,月亮从太阳获得光辉,国王从教皇手中获得权力。”还说:王公选举皇帝的权力是教皇赋予的。教皇有权决定皇帝的人选,使教皇的权力成为强制性的。为此,他不愿做使徒彼得的继承人,认为这个说法贬抑了教皇的尊严,因为彼得虽然伟大,但毕竟是人。他公然宣称:“罗马教皇实际上不是普通人的代理人,而是真正的上帝的代理人,……是耶sū@①基督本人的代理人。”[9]因此,一切权利都属于教皇,是“万王之王”。英诺森三世对教权的踌躇满志溢于言表。他策动了第四次十字军东侵,攻陷了君士坦丁堡,组织了镇压法国南部阿尔比派的十字军。在教会内部,他大权独揽,实行专制统治,主教选举发生争议,教皇有权决定,主要调换教区,惟有教皇才有权批准。在处理与西欧各国君主的关系问题上,他傲慢无礼,权倾一时。他运用政治手腕,利用德国混乱的政局,左右神圣罗马帝国的选举。在法国,他发布褫夺教权的命令,迫使势力强大的法王腓力二世就范,被迫同废后英格堡复婚。阿拉贡的彼德、莱昂的阿方索九世,葡萄牙国王桑乔,波兰国王拉季斯拉夫,都被迫匍伏于他的脚下。他还利用各种矛盾,迫使英王约翰服从其权威,承认自己是教皇的附庸,英国为教皇的属国,并每年向教皇交付1000马克的贡金。教权此时如日月经天、江河行地,盛极一时。
物极必反,这是辩证法的铁律。英诺森三世以后的50年间,虽然教皇们继续努力捍卫教权,但由于时事的变易和教皇们才有未逮,教权在与君权的较量中无可奈何地滑向低谷。野心勃勃的卜尼法斯八世虽然力图步英诺森三世的后尘,重建逐渐丧失的教皇最高统治权。但是由于中央民族国家的形成,在前人成功的地位,他却失败了。其间最具代表性和戏剧性的事件就是卜尼法斯八世与法王腓力四世的斗争。腓力四世为应付英法战争的巨大开支,下令向教会领地征税,这无疑损害了罗马教廷的利益,引起了与教皇的冲突。卜尼法斯八世为了捍卫传统的权力,遂于1296年以开除教籍相威胁,禁止皇帝、国王和任何一级贵族在任何名义下向教会征收捐税和贡物。腓力四世则针锋相对,下令禁止金钱出口,断绝了教皇从法国应得的财政收入。腓力四世在与教皇的斗争中获得广泛的支持。在1302年召开的法国历史上的第一次三级会议上,出席会议的神职界、贵族和平民的代表均支持国王。教会代表所以支持国王和反对教皇,是因为主教们要维护高卢教会的独立性,和不使自己对教皇的依赖大于对法王的依赖,因此支持腓力四世。教皇则以发布《一圣通谕》予以反击,并以革除腓力四世的教籍相威胁。法王则诉诸武力,监禁教皇代表,并联合不满教皇统治的罗马贵族,寻机推翻卜尼法斯八世。还派人潜入教皇驻节地阿南尼城堡逮捕教皇,对教皇进行暴力威胁和人身侮辱,迫其退位。卜尼法斯八世气怒交加,很快死去。这一事件严重削弱了教权,而对正在崛起的君权则十分有利。卜尼法斯八世死后不久,法王便选拔法国主教为教皇,并将教皇驻节地迁到靠近法国的意大利边境城市阿维农。从长达半个多世纪的阿维农之囚开始,教权更是一蹶不振,直到席卷整个欧洲的宗教改革把罗马天主教对西欧统治的一统天下彻底打破。以上表明,中世纪西欧教权与君权的关系,根本就不存在一个教权凌驾于王权之上的永恒现象,客观实际是教权与君权两者在相互联合和斗争中因世事的变易而彼此消长。开始是君权制服教权,继而是教权驾于君权之上,最后乃是教权受制于王权,即使是纯天主教国家的西班牙也不例外。
中世纪的西欧,教权与君权的关系,不仅从时间上考察彼此在斗争中互相消长,而且从空间上考察这种消长在各国各地区也不是铁板一块、完全一致的。
在刚刚步入封建社会之时,新建的诸日耳曼王国中,除了西罗马帝国的原居民罗马高卢人信奉罗马基督教外,新入主的日耳曼各族均信奉原始多神教或阿里乌斯派基督教,罗马派基督教不仅对这些蛮族新王国无法施加影响,反而被新的主人视为罗马帝国的同路人而屡遭打击。面对这一新的情况,虽然以格利哥里一世为代表的一批执着于罗马基督教事业的教会人士不遗余力地采取各种手段来强化和扩大教会的势力,并且也取得了显著的成效,最终使整个西欧天主教化,但是,这一过程不仅充满了艰辛和反复,而且在各地发展也极不平衡。
496年,当克洛维为了自己的政治图谋率三千新兵受洗,皈依天主教之时或之前,征服西欧的其他日耳曼各族,大都接受了被视为异端的基督教阿里乌斯派。哥特人早在民族大迁徙运动之前的四世纪中叶,就在克里米亚成为了阿里乌斯派的信徙,东西哥特人在他们叱咤风云,攻掠意大利、高卢和西班牙的两个世纪中,始终是阿里乌斯派的信徒。其他的日耳曼各族,如苏维汇人、汪达尔人、勃艮第人和伦巴德人,或者一开始就属于阿里乌斯派,或者后来改宗阿里乌斯派[10]。就连侵入大不列颠的盎格鲁、撒克逊人在五六世纪也曾压制属于罗马基督教系统的英国本土的基督教。虽然随着封建化的演进,蛮族王国的国王和贵族成为大地主后,其利益与残留的罗马大土地领主以及天主教会渐趋一致,需要取得天主教会对其利益的维护和统治的支持,但是,由于接受天主教不仅要“反对民族的传统”,还要放弃对祖先的崇敬,心理的文化积淀和传统的习惯势力无疑给天主教的传教工作带来了许多阻力和困难,使其传教充满了艰难和曲折。
例如,英格兰接受天主教就并非一帆风顺,而是随着国王的更替几经反复后才终成正果。在诺森伯里亚国王埃德温皈依天主教之前,英格兰就曾接受过天主教,但只是昙花一现。当633年异教国王默西亚的彭达战胜和杀死埃德温后,诺森伯里亚又恢复了异教信仰,其后又几经周折,直到641年,诺森伯里亚的新国王奥斯维确立在英格兰的霸主地位后,天主教在英格兰的地位才牢固地确立起来。英格兰到718年才承认罗马的权威,威尔士则迟至12世纪才确立起天主教的统治地位。
西北欧的乌特勒支、弗里西亚到8世纪才逐渐天主教化,至于萨克森人,他们反对法兰克人的征服,因此也敌视他们的宗教。真到772年至803年查理大帝发动一系列战争,最终迫使萨克森人臣服时,萨克森才皈依了天主教,斯堪的纳维亚各国以及摩拉维亚、波希米亚于10至11世纪才缓慢地天主教化。
很显然,在这些国家和地区,天主教化的路程尚未走完时,教权是无法凌驾于王权之上的,相反,教会权威的确立完全仰仗于君权的支撑。并且,还由于天主教化进程的不一,天主教会的权威在同一时期内在不同地区理所当然的也有强弱之别。
在天主教的中心,教廷所在地的罗马及其附近地区,教权一度比较张扬,在蛮族入侵时期,有很长一段时间自己管理自己。尤其是格里哥利一世在位时期,他不仅采取断然措施,独揽了罗马城的军政大权,自称总司令,而且趁群雄角逐的混乱局势,把前西罗马帝国皇室在西西里和意大利卡拉布利亚的大地产控制在自己手中,将管辖范围扩大到意大利中部以及西西里、撒丁岛、科西嘉以至北非的某些地区,同时,他在抵御伦巴德人进攻的过程中,因策略运用得当,使罗马城得以保全,提高了教会的威望。格里哥利一世还力图使教权摆脱君权的控制,他经常有意绕过拜占廷皇帝的代表拉文那总督同外国交涉,赞扬反抗拜占廷皇帝统治的福加斯起义。很显然,在天主教中心的罗马及其附近地区,教权较其他地区要强势。这充分反映了即使在封建制度确立时期,天主教会的势力抑或说教权在各地的情况是不一致的。
值得注意的是,这一时期教权从属于君权的总的格局并未有根本性的变化,罗马教廷和教皇受到很大制约,首先是拜占廷帝国的控制。536年,拜占廷在意大利重建帝国的统治后,皇帝查士丁尼便在教会和世俗事务中取得了控制权。教皇虽然是由罗马教士、人民和士兵在拉特兰宫的宗教会议上选出,但如果得不到拜占廷帝国皇帝或他的代理人拉文那总督的任命,就不能加冕。这种状况一直延续到751年教皇国的建立[10](第162页),其次是伦巴德人进攻的威胁。6世纪上半叶,伦巴德人入主意大利北部以后,不时地向罗马发动进攻,迫使罗马教皇不得不自降身价,求得法兰克王国统治者的支持。复次,如前所述,受制于查理曼帝国和神圣罗马帝国的最高统治者。再次,教皇对教皇国的统治也一度失控。在9-10世纪的封建化过程中,教皇国的管理体制被打乱,各地豪族堡主、伯爵等封建主各自为政,致使教皇的统治权变得有名无实。罗马贵族则对教皇的废立拥有很大的发言权。
可见,在教权与君权关系的第一阶段,在教权仰赖于君权的总的情况下,教权在各地发展的情况是有着很大差异的。那么,到了第二阶段,即教权以卡诺莎晋见这一戏剧性的事变为标志,超越君权,凌驾于君权之上后,教权对君权控制的程度在西欧各国是否完全一致呢,回答是否定的。
在德国,从格里哥利四世开始的教皇们围绕主教授职权问题,通过与德皇们的反复较量,利用德国分裂的政治局面趁火打劫,不断扩大权势。到英诺森三世统治时期,教皇的权力达到了顶点。在教会内部,他大权独揽,成了一个彻头彻尾的专制君主。在与天主教世界各国君主的关系上,他全面贯彻教权至上的原则,实现了格里哥利提出的教皇有权废黜皇帝的野心[11],能够左右德国皇帝的废立。他曾支持奥托四世登上皇位,但在奥托四世没能满足其野心,履行扩大教会领地的诺言后,便把他废掉了,将帝国皇冠送给了更加忠顺的弗里德里希二世。
然而,英法的情况却并非如此。素有教会自主权的法国,即使在教权驾于君权之上的总体形势下,国王也并未匍伏于教权之下。奥古斯都·菲利二世不仅独揽审判权,而且在向贵族征税的同时,也向教会课税[12];到美男子菲利四世统治下的法国,与一盘散沙的德意志帝国更是大相径庭。当卜尼法斯八世企图步英诺森三世的后尘,迫使法王就范时,菲力四世则以禁止金银输出国外,切断教皇在法国的财政来源予以回击。继而又召开法国历史上的第一次三级会议,确立了举国一致支持国王对抗教皇,国家权力至上的原则。在这场斗争中,法国的君权彻底战胜了教权,主张教权至上并力图实现这一原则的卜尼法斯八世在强大君权的侮辱下羞情而死。随之而来的“阿维农之囚”从总体上宣告了教权黄金时代的终结。英国和法国的情形差不多,当教权试图左右各国君权的时候,英国的君权则对此发起了挑战。1164年,英王亨利二世制定克拉林敦宪章,规定只有教会内部的事务才能向罗马上诉,并对绝罚作了限制,神职人员的案件必须由世俗法庭处理,主教的选举要在国王控制下进行,他们必须向国王表示效忠。这一宪章虽然遭到了教会的反对,但却为后世英格兰摆脱教会的控制在立法方面树立了榜样。即使是懦弱无能的无地王约翰,也敢于拒绝承认权倾一时的英诺森三世任命的坎特伯雷大教,最后虽然因种种原因被迫向教皇妥协,但他不仅保住了王位,还使教皇宣布限制君权的《大宪章》无效。到13世纪末爱德华一世统治时期,为了限制教会土地的增加和权力的膨胀,于1279年颁布了关于“教会人士”的法案,其中规定禁止教会机关,未经国王的同意而获得土地[5]。在国会中,教会贵族则基本上为君权而不是为教权效力了。
由此可见,在人们普遍认为教权凌驾于王权之上,教权至上论得到最好贯彻的11-13世纪,英法等国的情况与德意志不同,这些国家的君主不仅不能任教皇随意废立,而且在王国内具有一种不可否认的最后命令的权力。
13世纪末,因为民族国家的兴起,教廷内部的纷争走向衰落之时,教权与西欧各国君权的关系依然不能一概而论。
召开了“模范国会”以后的英国,虽然尚未完全摆脱罗马教廷及其代理人的干涉,但是国王和国会在举国一致的民族意识的支持下,坚决抵制教皇对英国民族利益的侵犯,颁布了教职选举规章和“王权侵害罪法”,否认教皇有权任命英国圣职,规定司法案件,无论是刑事还是民事,不论是初审还是复审,外国法庭不得干预,否则按侵害王权罪论处,并禁止英国黄金流入教皇金库。
至于法国,在14世纪的“阿维农之囚”期间,国王不仅迫使教皇克莱莱芒五世于1311年发布《荣耀君主》的通谕,重新确立世俗君权源于上帝而非教皇授予的原则,而且左右教皇的废立,瓜分和征收教会的财产。在15世纪中叶,又颁布了“实利准许法”,在任命教职、解决司法纠纷和征税三个方面以法规形式限制教皇权力。1516年法国同教皇缔结的“波伦亚协定”更明确规定,国家有权任命本国教会的高级教职,有权向教士征税,只许教皇保留在法国征收年捐的权力。法国的教会彻底民族化了。
连与罗马教廷关系极为密切的西班牙,也在同教权的斗争中取得了引人注目的胜利。1482年,国王斐迪南通过同教皇的一项协定,夺取了高级教士的任命权,接着又以法令形式规定本国教会的法规必须得到国王批准才能颁布和执行。同时宣布教会要纳税,剥夺了教会的免税特权。
在西欧各国开始摆脱教廷的控制,实现教会民族化之时,德国则由于诸侯争霸,政治分裂,皇权式微,给了教皇以可乘之机。他一方面利用德国的政治分裂,加紧对德国进行经济上的榨取,以弥补在其他西欧国家所受的损失,致使德国成为了教皇的奶牛;另一方面,则利用皇帝无权、诸侯纷争的政治形势纵横捭阖,挑拨离间,制造矛盾,以阻碍德国的统一和民族国家的形成,从而达到永久控制德国之目的,并最终激起了马丁·路德所领导的宗教改革。
教权与君权关系的错综复杂,不仅在时间上出现了彼此的消长和位置的互换,在空间上也如上所述极不均衡,在西欧各地各国也因各方面情况的不同,多有差别。因此,对那种简单地以偏概全的观念必须予以辩证,还历史以本来面目。
莎士比亚四大悲剧: 哈姆雷特_奥赛罗_李尔王_麦克白莎士比亚不仅在英国文学史上很有名,在世界上,在中国都是十分有名的,威廉·莎士比亚是英国文学史上最杰出的戏剧家,也是西方文艺史上最杰出的作家之一,全世界最卓越的文学家之一。他流传下来的作品包括38部戏剧、155首十四行诗、两首长叙事诗和其他诗歌。他的戏剧有各种主要语言的译本,且表演次数远远超过其他戏剧家的作品。莎士比亚是英国文艺复兴时期的灵魂人物,他们的作品往往能反应一个时代的灵魂。莎士比亚四大悲剧世人皆知,更是中小学时就要求去看的名著。但是其中晦涩难懂的政治主题却不一定是小孩子能懂的,下面就和我一起来看看莎士比亚四大悲剧都有哪些吧。 莎士比亚四大悲剧:《哈姆雷特》、《奥赛罗》、《李尔王》、《麦克白》 莎士比亚四大喜剧:《仲夏夜之梦》、《皆大欢喜》、《第十二夜》、《威尼斯商人》 哈姆雷特 《哈姆雷特》(英语:Hamlet)又名《王子复仇记》,是莎士比亚于1599年至1602年间的一部悲剧作品,是他最负盛名和被人引用最多的剧本。习惯上将本剧与《麦克白》[1]、《李尔王》和《奥赛罗》一起,并称为莎士比亚的“四大悲剧”。 戏剧中叔叔克劳地谋害了哈姆雷特国王,窜了王位,并娶了国王的遗孀葛簇特;王子哈姆雷特因此为父王向叔叔报复。剧本细致入微地刻画了伪装的、真实的疯癫 —— 从悲痛欲绝到假装愤怒 —— 探索了背叛、复仇、**、堕落等主题。《哈姆雷特》在莎士比亚戏剧中是最长的一出,也是英国文学中最富震撼力、影响力的戏剧之一,并似乎“不停地被他人讲述、改编着。”[2]本戏剧是莎士比亚有生之年最受欢迎的戏剧之一,并自1879年以来就雄踞皇家莎士比亚剧团演出榜首。[3]戏剧影响了众多作家,包括歌德、詹姆斯·乔伊斯、艾瑞斯·梅铎等人,并被称为“在《灰姑娘》之后最常被搬上荧幕的戏剧。” 莎士比亚的《哈姆雷特》来自于阿姆雷特传奇(Amleth),出自十三世纪的萨克斯·格勒麦蒂克斯的作品《格斯塔·达诺拉姆》[6],并在十六世纪由学者弗朗西斯·迪·贝勒弗莱斯特重新讲述。他也可能参考了伊丽莎白时代的《乌哈姆雷特》(Ur-Hamlet)。莎士比亚也让演员理查德·伯比奇[8]出了名。[9]在之后的400多年中,剧中角色都有颇负盛名的演员们来担任。戏剧有三个早期版本,存在于《第一四开本》,《第二四开本》,和《第一对开本》当中。版本相互之间存在着一些不同的行文、甚至是整段剧幕。戏剧的结构以及角色的深度都吸引着评论家的注意。其中的一个例子是哈姆雷特在刺杀叔叔时的迟疑,这个辩论长达几个世纪:有些人认为这不过是戏剧拖延的手法而已,但另一些人则认为它将哲学与道德之间的问题复杂化,讨论了冷血谋杀、精密复仇、欲望受挫的矛盾。最近,精神分析家研究了哈姆雷特的潜意识,女性学家也重新分析了被边缘化的人物欧菲莉亚(英语:Ophelia)和葛簇特(英语:Gertrude_(Hamlet))。 哈姆雷特历史 该剧写于1598年至1602年夏季之间。这部伊丽莎白一世时代戏剧杰作的第一个印刷本是所谓“坏四开本”,是个没有作者授权的盗版。1974年出版的《哈姆雷特》共4042行,29551字,是莎士比亚创作的最长剧本。剧本主人翁哈姆雷特是位丹麦王子。他在剧中第三幕第一场的经典独白“生存还是毁灭,这是个问题”(英语:To be, or not to be; that's the question)是戏剧史上流传最广的台词之一,也是许多现代演员恶梦般的表演难点。在剧场中,哈姆雷特是在西方各国扮演最多的角色之一,也对成熟的男演员提出了巨大挑战,因为哈姆雷特在剧中是一个初出茅庐的年轻人。 哈姆雷特主要角色 哈姆雷特 (Prince Hamlet)——丹麦王子。在城外透过遇见父王的鬼魂,知道自己父亲乃遭到叔父克劳地毒害,经过一次舞台剧的演出证明叔父克劳地为杀父凶手为了报复,经历痛苦挣扎后他达成目的,整个王宫也陷入死亡的恐怖中。他最后也中了致命的毒剑死去。克劳地 (Claudius)——丹麦现任国王。哈姆雷特的叔父,在哥哥死后继任王位。在哈姆雷特知道其为杀父凶手后,他百般阻挠,最后死在侄子复仇的毒剑下。鬼魂 /丹麦前任国王(King Denmark, Ghost)——哈姆雷特的父亲死后化成鬼魂。他被弟弟毒死时,哈姆雷特正在国外。葛簇特 (Gertrude)——丹麦王后,王子的亲生母亲。先王死后改嫁克劳地,在莎士比亚的时代这种关系被视为**,所以引起哈姆雷特的仇恨。她替哈姆雷特误喝下克劳地预藏的毒酒,当场身亡。波隆尼尔 (Polonius)——克劳地的御前大臣。他是出名的老顽固,阻挠哈姆雷特与自己女儿欧菲莉亚之间的爱情。哈姆雷特总是假装呆头呆脑来戏弄他。为了监视哈姆雷特,他躲在一块挂毯后,偷听哈姆雷特与王后的谈话时,被王子一剑刺死。雷尔提 (Laertes)——波隆尼尔的儿子。为了父亲和妹妹的死用剑杀死哈姆雷特。他也死在哈姆雷特的毒剑下,尽管当时哈姆雷特没有意识到剑是带毒的。欧菲莉亚 (Ophelia)——波隆尼尔的女儿。她与哈姆雷特陷入爱河,但种种阻力警告王子,政治地位使他们无望结合。作为哈姆雷特疯狂复仇计划的一部分,她被他无情抛弃,加上父亲的死让她精神错乱,最终失足落水溺毙。赫瑞修 (Horatio)——哈姆雷特在大学的好友。他没有直接卷入王室之间的阴谋,成为哈姆雷特的传声筒,莎士比亚用他来烘托剧情。虽然他曾扬言要自杀,但却是唯一活到剧终的主要角色。罗生克兰和盖登思邓 (Rosencrantz & Guildernstern)——都是哈姆雷特的大学同学。他们受克劳地之请前来照顾哈姆雷特。虽然两人在剧中无太大用处,王子很快就怀疑两人是间谍。当国王下密令要处死远在英国的哈姆雷特时,他把名字偷换了。于是两人在幕后莫名其妙地死去。福丁布拉 (Fortinbras)——挪威王子。在剧中只有短短过场戏。他的重要性在于,由他说出全剧的最后台词,似乎象征一个更为光明的未来,阐述了剧作主题。 哈姆雷特剧情概要 丹麦王子哈姆雷特在德国威登堡大学就读时突然接到父亲的死讯,回国奔丧时接连遇到了叔父克劳迪斯即位和叔父与母亲乔特鲁德在父亲葬礼后一个月匆忙结婚的一连串事变,这使哈姆雷特充满了疑惑和不满。紧接着,在霍拉旭和勃那多站岗时出现了父亲老哈姆雷特的鬼魂,说明自己是被克劳迪斯毒死并要求哈姆雷特为自己复仇。 随后,哈姆雷特利用装疯掩护自己并通过"戏中戏"证实了自己的叔父的确是杀父仇人。由于错误地杀死了心爱的奥菲莉亚的父亲波罗涅斯,克劳迪斯试图借英王手除掉哈姆雷特,但哈姆雷特趁机逃回丹麦,却得知奥菲莉亚自杀并不得不接受了与其兄雷欧提斯的决斗。决斗中哈姆雷特的母亲乔特鲁德因误喝克劳迪斯为哈姆雷特准备的毒酒而中毒死去,哈姆雷特和雷欧提斯也双双中了毒剑,得知中毒原委的哈姆雷特在临死前杀死了克劳迪斯并嘱托朋友霍拉旭将自己的故事告诉后来人。 哈姆雷特起源 哈姆雷特式的传奇广泛存在(如在意大利、西班牙、拜占庭、阿拉伯等地),其核心主题“英雄是傻瓜”可能发源于印欧地区。一些前哈姆雷特的古代作品可以找到。第一个是匿名人所著的斯堪的纳维亚《赫罗尔夫与卡其色传奇》。其中,被谋杀的国王有两个儿子——赫罗尔夫与卡其色——他俩在故事中隐姓埋名,而不是像莎士比亚戏剧中的那样假装癫疯。第二个是罗马布鲁图斯传奇(legend of Brutus),出现于两个独立的拉丁作品当中。故事的主角卢修斯,改名为布鲁图斯(愚钝的),来躲避父兄们所遭遇的不幸,并最终杀死家族的凶手国王塔克文。十七世纪北欧学者托夫斯(Torfaeus)将冰岛英雄阿姆罗德(Amlodi)、西班牙王子阿姆巴勒斯与莎士比亚的《哈姆雷特》作了对比。类似的地方包括王子装疯,意外地在母亲卧室里误杀国王的大臣,最终杀死自己的叔叔。 许多更早的传奇元素包括十三世纪的《阿姆雷特的一生》(Vita Amlethi),它是萨克斯·格勒麦蒂克斯所著的《格斯塔·达诺拉姆》中的一部分。故事的文字是拉丁文,反映了经典罗马观点中的道德与英雄主义,并在莎士比亚时代广为流传。重要的相似处包括王子装疯、他的母亲与篡位者通奸、王子杀死背后的奸细等。萨克斯的故事在1570年被弗朗西斯·迪·贝勒弗莱斯特翻译到法国,出现在他的《历史悲剧》一书当中贝勒弗莱斯特美化了萨克斯的文字,基本上将篇幅长度翻倍,并叙说了英雄的忧虑。 哈姆雷特评论史 十七世纪早期,戏剧就因其中的鬼魂和对忧郁、疯癫的生动描绘而著名,并导致詹姆士一世和卡洛琳时期的戏剧中出现了一连串疯癫事件。虽然戏剧深受人们喜爱,观众众多,但十七世纪复辟时期的评论家认为《哈姆雷特》太原始了,认为其整合程度、礼仪态度上都不合规范。这种观点在十八世纪被反转,评论家们认同哈姆雷特是英雄——一个优秀的青年,但生不逢时 。十八世纪中叶,哥特文学影响了心理分析和神秘主义分析,将疯癫和鬼魂重新推到了前台。直到十八世纪末期,评论家和演员们才开始将哈姆雷特视为一个思维混淆、内心矛盾的人。在此之前,他要么是疯了,要么不是;要么是英雄,要么不是;没有什么中间回旋的余地可言。这些发展反映出文学评论的根本改变,即更多地注重人物而非剧情。到了十九世纪,浪漫主义批评家认为《哈姆雷特》中内部的、个人的矛盾反映出在那个年代里对内心挣扎和内部特点的注重 。同样,批评家们开始注意到哈姆雷特拖拖拉拉的特点,并认为这不单单是个写作手法。这种对角色特征和内心斗争的分析持续到了二十世纪,之后评论向多方面发展。 结构 《哈姆雷特》与同时代的戏剧有所不同。例如,在莎士比亚的年代,戏剧通常遵循亚里士多德的《诗学》,即戏剧应该注重剧情,而不是人物。在《哈姆雷特》当中,莎士比亚翻转了这一规则,将重点放在了独白,而不是剧情上,这样观众就可以获悉哈姆雷特的动机和思想。除了“坏”四开本以外,戏剧看似断断续续、情节不规则。例如,在掘墓戏时 ,哈姆雷特似乎决志行刺克劳地:但在下一幕时,当克劳地再次出现,王子却突然软了下来。学者们依然就此争辩不休,不知这是否是创作中的瑕疵,还是故意增添主题中思想混淆与二重性的手法[89]。最后,其它戏剧一般时长两个小时,而作为莎士比亚篇幅最长的作品,《哈姆雷特》,这个总计4042行,29551字的作品,需要超过4小时的时间来完成演出。甚至在今天,戏剧也通常只演其中的一部分,也只有在影视版中才进行全部的演出。《哈姆雷特》也使用了莎士比亚擅长的手法——戏中戏,即使用故事中讲述的另一个故事来进行叙述。 哈姆雷特有关的** 《哈姆雷特》曾多次被搬上银幕,比较广为人知的版本(其他详见“哈姆雷特”消歧义(英语:Hamlet (disambiguation)))有: 1948年,《皇子复仇记》,黑白**,劳伦斯·奥利维尔自导自演,更凭此片获多项奥斯卡金像奖。1964年,《哈姆雷特》,俄罗斯俄语版,科津采夫执导,斯莫克图诺夫斯基主演。1969年,《哈姆雷特》,首部彩色版,Tony Richardson执导,Nicol Williamson主演。1990年,《王子复仇记》,霍高·薛科维尼执导,米路·吉逊主演。1996年,《哈姆雷特》,首部足本**版,简尼夫·班纳自导自演。2000年,《哈姆雷特之后现代叛逆篇》,现代曼克顿版,Michael Almereyda执导,伊森·霍克主演。 奥赛罗 《奥赛罗》(Othello: The Moor of Venice)是莎士比亚大约于1603年所写作的一出悲剧。戏剧被认为是根据意大利短篇小说《一位摩尔上尉》(Un Capitano Moro)改编而成,后者是由乔凡尼·薄伽丘的门徒吉拉尔迪·钦齐奥写成,并于1565年出版。剧情围绕这四位角色展开:供职威尼斯部队的摩尔军奥赛罗;妻子苔丝狄蒙娜;副将凯西奥;和骗取他信任的旗官伊阿古。由于戏剧情节跌宕起伏,涉及种族、爱情、嫉妒、背叛,《奥赛罗》依然常在今天上演,并为众多作品提供了创意基础。 奥赛罗人物 奥赛罗 (Othello),摩尔人(黑人)、威尼斯将军。苔丝狄蒙娜 (Desdemona),奥赛罗的妻子、勃拉班修的女儿。伊阿古 (Iago),奥赛罗的旗官、爱米利娅的丈夫、反派角色。凯西奥 (Cassio),奥赛罗的副将。爱米利娅 (Emilia),伊阿古的妻子、苔丝狄蒙娜的女仆。比恩卡 (Bianca),凯西奥的爱人。勃拉班修 (Brabantio),威尼斯元老、葛莱西安诺的长兄、苔丝狄蒙娜的父亲。洛特利哥 (Roderigo),风流和有钱的威尼斯人、暗恋苔丝狄蒙娜。威尼斯公爵 (Duke of Venice)葛莱西安诺 (Gratiano),勃拉班修的弟弟。罗多维科 (Lodovico),勃拉班修的亲戚、苔丝狄蒙娜的表亲。蒙泰诺 (Montano),塞浦路斯总督、奥赛罗的前任。小丑,奥赛罗的仆人。官长、绅士、信使、传令官、水手、侍从、乐工等。 上一页 0 /5 下一页
9 世纪至11 世纪的西欧
一、封建割据的法国
9 世纪至11 世纪是西欧封建制度普遍确立的时期,
其中以法国最为典型。根据9 世纪初巴黎圣日耳曼修道院的地产清册,典型
的封建大地产已经在法国普遍地建立起来。圣日耳曼修道院就拥有36,500
公顷的土地,其中大约有一半是领主自营地,一半是农奴份地。除劳役租外,
还以实物形式征收各种代役租,单以母鸡一项,这个修道院每年就收到5,
887 只,而得到的鸡蛋则有30,865 个。由于封建化的完成,奴隶、隶农与
破产的自由农民已经合流成为广大的依附农民阶层。被称为塞尔夫的农奴,
大多数是奴隶的子孙,他们不仅被束缚在土地上,而且在人格上和法律上都
依附于领主,可以随同土地一起出售。农奴不经主人许可不能结婚。许可结
婚的农奴须交纳“结婚税”。继承遗产也须交税,这就是所谓的“死手捐”。
法国农民还有一部分称为“维兰”的依附农民,他们大多数是由公社破产农
民演变而来的。他们的境遇比塞尔夫好一些。维兰的人格是自由的,在一般
情况下可以世袭占有份地,所负担的劳役也有一定的标准,在法国南部一年
不超过80 天。
随着封建经济的发展,农业技术也有所改进。这时三圃制已广泛流行,
注意深耕细作,刈草、施肥,用几对牛牵引的重犁也普遍使用,耕地面积扩
大,粮食收成达到播种量的四倍到六倍。这一切变化都有利于领主势力的加
强,他们独霸一方,称雄割据。当时法国从东到西,从南到北分裂成许多大
小公国与伯爵国。如诺曼底公国、勃艮第公国和亚奎丹公国;还有法兰德斯
伯国、香槟伯国、安茹伯国、土鲁斯伯国和巴塞罗那伯国等。从887 年加洛
林王朝的国王胖子查理被废以后,形成两个王朝(加洛林王朝与罗伯特王朝)
争夺王位的斗争。罗伯特王朝的创始人是强者罗伯特,因抗击诺曼人入侵有
功,被封为法兰西岛公爵。他的儿子巴黎伯爵埃德又因击退诺曼人对巴黎的
围攻,所以在法王胖子查理被废以后,被一部分封建主拥为国王。但有一部
分领主仍坚持加洛林王朝世袭帝位,推选简单查理为法国国王,这两个王朝
相互斗争近一个世纪。后来罗伯特王朝势力逐渐强大,而加洛林王朝的领地
只剩下琅城及其附近一带领土。987 年,在教会和世俗领主代表大会上,罗
伯特王朝出身的休·加佩被选为国王,他拥有五个伯爵领地,分散在塞纳河
和罗亚尔河之间的狭长地带,全部面积不超过6816 平方公里,境内只有巴黎
和奥尔良两个城市。加佩王朝统治初期,王权十分微弱。在名义上国王是最
高宗主,大家都应向他行附庸臣服礼,并承认他们的官职和领地是国王授予
的。国王即位时主教也为他涂圣油,成为神授政权的君王。但实际上各领主
几乎都是独立的,他们在自己的领地内有权宣战和讲和,有权铸造自己的货
币、制定法律并对其臣民进行审判。在他们看来,国王只是同辈中的第一人。
蒙勒利领主的堡垒把国王从巴黎到奥尔良的通路截断了,因此,国王必须带
武装侍从保护自己,才能从领地这一端走到那一端。加佩王朝初期的国王和
普通领主差不多。他们没有固定的驻节地,经常带着随从由一个庄园转移到
另一个庄园,消耗从农民身上搜刮来的粮食和其他物品。有时他们甚至拦路
抢劫,来扩大自己的收入。例如腓力一世(1060~1108 年)曾对过境的意大
利商人进行抢劫。但在对外关系上,加佩王朝极力显示自己的尊严,先后与
英国、德国和拜占廷的君主互换使节。国王亨利一世(1031~1060 年)曾与
基辅大公雅罗斯拉夫的女儿安娜结婚,其目的是提高国际威望。11 世纪末,
由于城市兴起,在市民阶级的支持下,不断地战胜封建割据势力,使法国逐
渐走向统一。
阶级斗争的激化,也促使一部分封建主依附于王权。10 世纪末,正当年
轻的查理二世继位为诺曼底公爵时,所有伯爵辖区的农民纷纷举行秘密集
会,他们不顾各种禁令,决定制定新的有关使用森林和水源的法律。997 年,
参加起义的代表在田间集会,公爵听到这一消息,立刻派副将拉乌尔伯爵带
领大队骑士前往镇压。他假意允许农民代表申诉疾苦,将代表们诓骗在一起,
砍掉他们的手足,起义遭到血腥的镇压。1024 年布列塔尼又爆发了一次农民
起义,一位编年史家在叙述这次农民起义时说:“他们既没有领袖,也没有
武器”,完全出于对领主的仇恨,自发地起义。法国封建主调集大批骑士,
才把起义镇压下去。
农民的反抗,在一定程度上打击了领主的贪婪,迫使封建地租按“惯例”
交纳,这是农民斗争的胜利果实之一,从而稍许改善了农民的处境,一定程
度上保证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为封建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创造了条件。
二、德国、意大利和教皇国
9 世纪至11 世纪的德国、意大利和教皇国存
在着错综复杂的关系。德国对意大利的侵略和神圣罗马帝国的建立,不仅对
意大利的统一带来不良的后果,而且加深了德国的政治分裂。教皇国是意大
利国中之国,它既阻碍意大利的统一也有碍于德国的强大。主教授职权的斗
争,削弱了皇帝对教会领主的控制权,减少了帝国的经济收入,教权高于皇
权的呼声一浪高过一浪。至英诺森三世(1198~1216 年),教权达到了极盛
时代。
843 年凡尔登条约之后,东法兰克王国逐渐发展成为后来的德国。从9
世纪到11 世纪这段时间,德国也处于分裂局面,国王徒有其名。当时形成五
大公国(萨克森、法兰克尼亚、士瓦本、巴伐利亚和洛林)相互对峙的局面。
911 年,东法兰克国王路易死后,加洛林王朝在东法兰克王国的统治便
终止了,这一历史事件一般认为是德国作为独立封建国家的开始。911~919
年法兰克尼亚公爵康拉德一世号称德意志国王,执政短暂,接着是萨克森王
朝的奠基者捕鸟者亨利一世(919~936 年)。他是在五大公国的贵族代表
会议上被推选出来的。他之所以当选一是他有强大的实力,二是他的先任康
拉德一世被迫指定他为王位继承人,并将象征王权尊严的权杖转交给他。因
此选举只是一种形式。
亨利一世为了摆脱教会的监护,即位时没有举行涂油礼,因此引起教会
不满,给他起了一个绰号,称他为“无柄之剑”。所以亨利即位之初,除了
依靠自己的家臣,有时也寻找世俗贵族和教会的支持。一切以自己的利害为
转移。
919 年士瓦本公爵布尔克加德试图反叛,被亨利的家臣所制服,亨利一
世为了减少阻力,赐予布尔克加德在士瓦本境内修建寺院的特权,这些寺院
的收入也归修建者所有。布尔克加德以士瓦本公爵的身份,在自己广阔领地
内推行这一特权,既增加收入又提高社会威望,但引起教会的不满,称他为
“毁灭自己公国的暴君”。
亨利一世在同巴伐利亚公爵亚努里夫的斗争中也采取同样的策略。921
年亨利包围了累根斯堡,迫使亚努里夫承认他的最高统治权。但亨利也付出
高昂的代价,承认亚努里夫对巴伐利亚教堂和寺院的统治权,而且后者得到
任命主教权。亚努里夫还将教产分给自己的附庸。编年史家鄂图·符里辛根
曾指出:“亚努里夫极其残酷地破坏了巴伐利亚的教堂和修道院,并把它们
的地产分赐给服役的军人”。亚努里夫在巴伐利亚的政治独立性还表现在:
文书上用自己的年号而不用亨利一世的年号(只有931 年的文书例外);同
时他在累根斯堡和萨尔茨堡铸造自己的货币。
因防御匈牙利的进攻,迫使亨利一世对大领主让步。而大领主也害怕匈
牙利人的蹂躏,在某种程度上与亨利一世采取一致步骤。924 年匈牙利人对
德国进行了一次大规模毁灭性的入侵,但由于统治阶级的团结和人民的奋力
抵抗,迫使匈牙利人议和,条件是交还被俘的匈牙利首领并向匈牙利交纳年
贡,双方在九年之内互不侵犯。亨利一世利用休战之机进行军事改革,在边
境建立设防据点,命令九分之一的家臣镇守边疆,接受骑兵训练,九分之八
从事农业生产,支援前线战士。这一政策的后果是在萨克森南部和图林根北
部边界出现了一些居民点,这些城堡式的居民点逐渐发展成商业城市如高斯
拉尔、麦尔茨堡等,德国国力渐强。933 年和约期满,德王亨利一世因边防
巩固,拒绝再向匈牙利人纳贡,于是匈牙利再度侵犯德国,933 年3 月15 日
亨利一世在巴伐利亚公爵及其他公国的贵族支援下,在里亚德地方将匈牙利
人击溃。
此外,亨利一世于923~925 年又夺取了洛林的最高统治权。在东方,他
对斯拉夫人进行多次征伐,928 年夺取了勃兰登堡并在易北河中游建立了墨
森堡,迫使一些斯拉夫部族称臣纳贡,并接受基督教。929 年他又同巴伐利
亚公爵亚努里夫一道出征捷克,迫使捷克大公瓦茨拉夫(928~936 年)承认
亨利一世的统治。936 年亨利一世临终前在艾夫尔特召开全德公爵大会,会
上他指定鄂图一世为他的继承人。
鄂图一世(936~973 年)是亨利一世的长子。他即位时与他父亲不同,
接受了美因兹大主教希里德波特的加冕,后者给他涂了圣油并将王权标志交
给他。这是政教重新和好的象征。但鄂图一世这一戏剧性的转变,引起世俗
领主强烈的不满。鄂图一世当选不到一年,便与法兰克尼亚公爵艾伯加法发
生冲突,后者勾结鄂图一世的弟弟亨利参加暴乱,但遭到鄂图一世的镇压。
940 年前后,鄂图一世征服易北河和奥得河之间广大地区,强占斯拉夫
人的土地,建立了边区马克和两个主教区:哈维里贝格和勃兰登堡。鄂图的
势力一直延伸到日德兰半岛,并在此建立了三个主教区:亚胡兹、石勒苏益
格和里潘。
950 年,鄂图远征捷克,迫使捷克国王波列斯拉夫纳贡。同年他的军队
越过蒂萨河,战胜匈牙利人,俘获大批战利品。
鄂图一世为了加强自己的武装力量,要求主教和修道院长服军役和履行
公民义务;主教本人及其附庸均应参加鄂图一世对各地的军事征讨(这在查
理大帝时代是禁止的)。
富庶的意大利北部诸城市是鄂图久已垂涎的目标。950 年意大利统治者
罗退尔的寡妻阿德里根德逃到鄂图那里,请求援助。鄂图顺水推舟,于951
年率大军越过阿尔卑斯山,直接干预意大利封建主的内讧。参加这次远征的
有:士瓦本、巴伐利亚和洛林公爵,美因兹、科伦和特里尔的大主教。951
年9 月22 日占领伦巴底以后,鄂图在帕维亚接受当地贵族对他宣誓效忠,并
得到了伦巴底国王的尊号。但并不是整个意大利都承认他的政权,例如,拉
文那就公开反对鄂图。罗马教皇对鄂图的外交使团也十分冷淡,关于意大利
王位的谈判被束之高阁。因此,鄂图不仅要统治意大利,而且企图夺取对教
皇的支配权。952 年初鄂图与罗退尔寡妻阿德里根德成亲后,便返回萨克森。
953 年任命他的兄弟布鲁诺为科伦大主教,954 年任命他的儿子威廉为美因兹
大主教,次年又任命王室亲属亨利为特里尔大主教。这就减少了后顾之忧,
为第二次远征罗马创造了条件。 960 年教皇约翰十二世因受罗马贵族的威
胁,请求鄂图派兵支援。德国在累根斯堡(960 年)和沃姆斯(961 年)两次
王国的会议上都同意远征罗马。962 年2 月2 日鄂图率领大军开进罗马,并
在圣彼得教堂接受教皇加冕称“神圣罗马帝国”皇帝。鄂图一世承认教皇对
意大利地产的要求,但保留皇帝对地产的宗主权,教皇就职后应向皇帝宣誓
效忠,鄂图常驻意大利的代表有权直接向皇帝上奏。鄂图不经教皇同意撤换
了拉文那大主教,这引起了约翰十二世的不满,反过来罗马教皇又与以阿达
里伯特公爵为首的意大利贵族结成联盟,结果是约翰十二世被鄂图废黜。此
后,不经皇帝同意不得选举教皇。在这一斗争中,鄂图还得到南意的卡普亚
和贝纳凡托两地公爵(潘杜里夫和兰杜里夫兄弟)的支持。因为他们在与拜
占廷人、阿拉伯人的斗争中需要鄂图的帮助。
鄂图一世把很大一部分精力花在对意大利的征服上, 972 年返回萨克
森时已年衰力竭,次年5 月病逝。鄂图一世想通过占领意大利和控制罗马教
廷的办法来加强国内统治,这个靠武力维持的“神圣罗马帝国”,既耗费了
德国皇帝的大部精力,使德国的统一成了泡影,同时又严重地阻碍了意大利
民族国家的形成。
鄂图一世之子鄂图二世(973~983 年)即位之后,巴伐利亚公爵亨利企
图夺取德国王位,976 年鄂图二世镇压了亨利的暴乱,并将他的领地转让给
士瓦本的鄂图和教会。978~980 年,鄂图二世与西法兰克国王罗退尔展开争
夺洛林的斗争,罗退尔一度到达阿亨城下,企图生俘鄂图二世,但未达到目
的。980 年双方议和,罗退尔放弃对洛林的一切要求,这是鄂图二世的胜利。
接着,鄂图二世继承父亲未完成的事业,981 年向南意大利进军。尽管
攻克了塔伦诺,但982 年7 月13 日在卡拉布里亚战役中,被阿拉伯人击败。
鄂图二世的许多著名的附庸都阵亡了,其中包括奥格斯堡主教亨利,边地侯
伯赫托里特和贡特尔等显贵,鄂图本人也险些被俘。
983 年6 月,在维罗那召开帝国会议,企图重整旗鼓。到会的有萨克森、
法兰克尼亚、士瓦本、巴伐利亚和洛林的教俗大贵族,捷克大公的使者,伦
巴底和罗马地区的主教。但由于米兰市民的反对和拜占廷拒绝把舰队交给鄂
图二世支配,而使远征阿拉伯人的计划流产。同年12 月7 日鄂图二世死于罗
马。当时,他的儿子鄂图三世年仅三岁,由鄂图三世的母亲西奥芬诺、祖母
阿德里根德和美因兹大主教威利吉斯摄政,直到996 年鄂图三世才独立执政
(996~1002 年)。他在大批主教陪同下又开始了对意大利的远征,并指定
他的表侄布鲁诺为教皇(格利哥里五世),并由新教皇给自己加冕。但罗马、
贝纳凡托、卡普亚、那不勒斯都拒绝承认他的权力。鄂图三世建立世界帝国
的企图也没有实现。
在德国皇权一再受挫的情况下,教会权力逐渐增长。从921 年开始,德
国侵略意大利的武力,70%以上是由教会供给的。德国大主教可以代表教皇
为德国皇帝加冕。从10 世纪起,振兴教会的克吕尼运动已经在法国兴起。克
吕尼修道院兴建于公元910 年,它位于法国勃艮第境内。克吕尼派僧侣标榜
清贫、独身,反对买卖圣职,反对教产世俗化,订立严格清规戒律,加强以
教皇为首的中央集权。10 世纪后半期,在马若尔(948~994 年)任克吕尼修
道院院长的时代,克吕尼运动已变成一股强大的政治势力,勃艮第、法国东
部和意大利北部四十来个寺院都听命于它。鄂图二世极力同他保持良好关
系,甚至提议马若尔任教皇。
在西尔维斯德二世(999~1003 年)任教皇的时代,已公开提出教权来
自上帝,教权高于世俗政权,公开向世俗政权挑战。
到了利奥九世(1049~1054 年)任教皇时期,教权得到进一步增强。利
奥九世是克吕尼派僧侣,他下令改组教廷,高级神职人员均由克吕尼派僧侣
担任。要求各级教士实行严格的独身制,防止教产转移到俗人手中。宣布所
有教产都属于教皇,应向罗马教廷纳税。
他的后继者尼古拉二世(1058~1061 年)于1059 年在拉特兰宫召开宗
教会议,宣布教皇只能由教廷的枢机主教选举,世俗君主不得干涉。因此,
教皇与皇帝之间的矛盾日益激化。至教皇格利哥里七世(1073~1085 年)时
期,政教之争达到了高峰。这时德国皇帝亨利四世(1056~1106 年)在内政
上遇到重重困难,1073 年初萨克森地方贵族和平民不满于亨利四世横暴政
策,举行起义,皇帝被包围在加茨堡。后来逃到海尔菲里德。教皇格利哥里
七世利用这一局势,在1074 年和1075 年两次宗教会议上,先后提出禁止买
卖圣职和不准教士结婚,反对世俗授职权,并将亨利四世近臣五人以买卖圣
职罪革除教籍。随着俗人授职权的取消,教产直属教皇,主教向皇帝宣誓效
忠亦相继失效,这直接威胁到德国君主的利益。 1076 年元月,亨利四世在
沃姆斯召开帝国会议,公开与教皇抗衡,争夺授职权的斗争就这样开始了,
它延绵了近半个世纪,至1122 年签订沃姆斯协定才告一段落。
1076 年帝国会议,使亨利四世大失所望。世俗公爵当中,除洛林的高特
弗利德外,几乎谁也没有到会。到会的主教只有26 名,恰好是一半,另有
24 名主教和两名总主教没有到会。这次会议虽然曾给罗马教皇发出最后通
牒,信的结尾是这样:“朕,亨利,神授的国王,朕偕全体主教告诉你:滚
开!”但亨利过高地估计了自己的力量,教皇格利哥里七世不怕威胁,而给
予回击,宣布开除亨利教籍,解除臣民对皇帝的效忠。因为反对教皇就是反
对上帝及其代理人,所有基督教徒都应起来反对他。同时把追随亨利四世的
美因兹大主教基戈弗里德也开除教籍。德国诸侯纷纷起来反对亨利。1076 年
10 月16 日教俗封建主向亨利送交最后通牒,若一年之内不恢复教籍,教皇
将成为德国最高仲裁人。亨利四世处于孤立无援的境地,被迫请求教皇宽恕。
1077 年1 月,他越过阿尔卑斯山到达卡诺沙,亨利四世穿着悔罪人的衣服在
城堡下等候了三天(1077 年1 月25 日至28 日),才得到教皇的赦免。从此,
“到卡诺沙去”这句话就成了“屈膝投降”的代名词。
但亨利四世的暂时屈辱,是一种权宜之计,他伺机报复。回到德国后,
重新任命一批主教,并依靠骑士、家臣和南德一部分城市的支持,于1080
年7 月25 日,再度宣布废黜格利哥里七世,并任命克莱门特第三为新教皇。
1084 年,亨利四世再一次越过阿尔卑斯山,由于得到北部意大利城市和
主教的支持及拜占廷的经济援助,他率军进入罗马城,格利哥里七世逃到萨
勒诺,并在诺曼人的帮助下,赶走了德国皇帝的军队,但诺曼人把罗马城劫
掠一空,格利哥里七世不敢再留在罗马,随诺曼人逃到意大利南部。1085 年
5 月25 日死于萨勒诺。此后,政教之争又延续了35 年左右。最后,皇帝亨
利五世和教皇卡里克斯特二世(1119~1124 年)在沃姆斯签订和约。规定主
教和修道院长由教士选举,德皇归还所侵占的教产,由教皇赐予指环和权杖。
但德国主教和修道院长的选举须在皇帝或其代表参加下进行,并首先由皇帝
赐予权节作为世俗权力的象征。主教授职权之争,暂时告一段落。
三、11 世纪中叶以前的英格兰
从公元43 年罗马皇帝克劳狄把不列颠作
为帝国行省算起,至442 年罗马戍军完全撤离,罗马人统治不列颠近400 年,
其势力范围主要是在英国东南部。经过考古发掘,发现百多个罗马农庄遗址,
其中90%在东南地区。罗马人在不列颠还建立了五十多个城镇,最大的城市
伦敦,当时只有15,000 人左右。
5 世纪初,由于罗马奴隶制的危机,罗马戍军开始撤离不列颠,凯尔特
人一度恢复自己独立和自由的生活。5 世纪中叶,居住在易北河、莱茵河和
威悉河下游的裘特人、盎格鲁人和撒克逊人先后侵入不列颠,大部分凯尔特
人被屠杀或沦为奴隶,也有一小部分逃到西部山区和法国的布列塔尼等地。
这一征服过程延续了近一个半世纪。从6 世纪起,在不列颠开始形成七个小
王国:埃塞克斯、威塞克斯、苏塞克斯、肯特、东盎格里亚、麦西亚、诺森
伯里亚。
第一个称霸的是肯特王国。这与它得到教会的支持是分不开的。肯特国
王埃塞伯特(560~616 年)是盎格鲁-撒克逊人第一个皈依基督教的国王。
597 年,罗马教皇格利哥里派奥古斯丁带40 名僧侣,经高卢来到肯特。埃塞
伯特为他们重建坎特伯雷教堂。601 年奥古斯丁成为罗马教皇任命的第一个
英国大主教。埃塞伯特还劝说两个侄子信奉基督教,一是埃塞克斯国王;一
是东盎格里亚国王。625 年埃塞伯特的女婿、诺森伯里亚国王埃德文(616~
632 年)也接受基督教。约在8 世纪初,全盎格鲁-撒克逊各王国都承认基督
教。
在中世纪初期的西欧,教会不仅在精神上为农奴制大唱赞歌,而且,通
过政教勾结,教会也成为新兴的封建大地主。国王封赐教会大量土地。7 世
纪至9 世纪期间,在国王赐地文书中,只有29 件是不属于赐予教会的。英国
现今见到的最早的赐地文书是679 年肯特国王赫洛塞尔(673~685 年)给布
利赫窝特修道院院长的文书。国王把塔内特河西的耕地、牧场、沼泽和鱼塘
赏赐给这个修道院院长。这意味着公社土地所有制从国王手中向教会封建主
手里转移,说明农村公社土地所有制向封建土地所有制转化。接受“赐地”
的农民须向领主纳税和服各种劳役。
教会在政治上也享有许多特权。肯特国王的首席秘书就由国王小教堂的
神父兼任,主教们都是国王的高参,他们的意见可以左右当时的政局。教会
财产受到特殊保护。埃塞伯特法典第一条规定:如偷窃“神和教会财产”要
以12 倍价格赔偿。
但基督教在英国的传播和自由农民被奴役也经历了复杂的过程。616
年,埃塞伯特死后,肯特王国曾出现了恢复氏族神的异教运动。 632 年,
诺森伯利亚国王埃德文被杀,异教一度恢复统治地位。直到8 世纪初,随着
盎格鲁-撒克逊诸王国的封建化进程,基督教才逐渐成为占统治地位的宗教。
在国王怀特烈德(691~725 年)时期,教会可以享有免税权。8 世纪是
麦西亚王国称霸时期,国王奥发(757~796 年)下令造“贡赋册”,按土地
多寡征收贡赋。“贡赋册”的建立,成为封建国家压榨农民的重要手段,也
是封建国家职能的重大发现。8 世纪后半期,由于丹麦人的入侵(第一次见
于史册的是787 年),促成诸王国的统一。825 年,威塞克斯国王埃格伯特
(802~839 年)在埃兰丹尼一战,打败了麦西亚,其他王国相继承认他为“不
列颠的统治者”,英国开始统一。“英格兰”这个名词,大约也是从这个时
候开始的。
真正完成统一大业的是阿尔弗雷德大帝(871~899 年),他一生做了四
件大事:第一,与丹麦人进行了近30 年斗争。9 世纪70 年代,英格兰全境
几乎沦于丹麦人之手。阿尔弗雷德组建一支百艘战船的船队英勇作战,才迫
使丹麦人于879 年签订威得摩尔和约。泰晤士河以北为“丹麦区”,以南连
同伦敦为阿尔弗雷德统治区。第二,废除义务兵制,改用封赐土地的办法来
加强对军队的控制,这是后来封建骑士的雏型,类似法兰克王国查理·马特
的改革。第三,创立贵族子弟学校,为统治阶级培养人才。他奖励学术,重
金延聘外国学者到宫廷讲学。阿尔弗雷德还亲自安排把英国文学之父比德
(673~735 年)的《英格兰民族教会史》和博提乌斯的《哲学的安慰》等著
作译成本国方言,促进了古代英吉利语言和文学的发展。他下令编纂编年史,
从而奠定了盎格鲁-撒克逊编年史的基础。第四,编纂法典,把历代盎格鲁-
撒克逊王国法律加以整理汇编,以适应统一国家的需要,这就是英国历史上
有名的《阿尔弗雷法典》。法典强调领主权利神圣不可侵犯,法典第四条规
定:“刻尔(公社农民)企图谋害他的领主,他应该被处死和没收其财产,
或可付其领主偿命金以清白自己”。法典还规定:依附的农民不得随意迁徙,
须郡尹证明才能迁移。同时,领主对依附于他的人员有法律责任。假如被保
护人曾在另一地犯罪,现在接纳的人须向国王交纳120 先令的罚金。
在阿尔弗雷德的后继者爱德华(899~924 年)执政时期,由于频繁的战
争以及天灾人祸,加速了自由农民的破产。自991 年至1014 年英国共付七次
“丹麦金”,共计158,000 镑(折合现今货币约1000 万镑)。1018 年卡纽
特国王登位,又勒索82,500 镑“丹麦金”。这些钱都转嫁到自由农民身上,
加速了自由农民的破产。10 世纪上半期,自由农民的依附化过程已基本完
成。《亚塞尔斯丹法典》第二条明确规定:“对于没有领主的人
590年——巴汉姆六世继位为波斯萨珊王朝君主。
1152年——腓特烈一世加冕为神圣罗马帝国皇帝。
1500年——葡萄牙航海者卡布拉尔(约1460—约1526),奉葡王曼努埃尔之命,率领船队远征印度。
1776年——拿破仑·波拿巴与约瑟芬·博阿尔内结婚,后者成为其第一位夫人。
1823年——圣西门自杀。
1842年——朱塞佩·威尔第的著名歌剧《拿布果》於米兰斯卡拉歌剧院首演。
1850年——清咸丰帝即位。
1908年——国际米兰足球俱乐部成立。
1916年——法英瓜分中东。
1918年——协约国开始武装干涉苏俄。
1918年——以列宁为首的第一个工农苏维埃政府迁都莫斯科。
1923年——列宁患中风病被迫离职。
1926年——湖南驱逐赵恒惕。
1932年——伪满洲国在长春成立。
1944年——中央指示饶漱石在运动中注意掌握政策。
1950年——南京博物院建院。
1956年——希腊大主教马卡里奥斯被英方逐出塞浦路斯。
1957年——艾森豪威尔签署《关于美国的中近东政策的决议案》,艾森豪威尔主义出笼。
1959年——芭比娃娃开始销售。
1960年——城市人民公社挂牌。
1961年——人工单性生殖试验成功
1966年——法国宣布退出北约军事一体化组织。
1967年——斯大林的女儿叛逃。
1973年——中国与西班牙建交。西班牙位于欧洲西南部的伊比利亚半岛,首都马德里。
1978年——中国科技大学开办少年班。
1979年——中共中央对外联络部发出《关于为所谓“三和一少”、“三降一灭”问题平反的通报》。
1981年——中共中央办公厅为邓子恢同志平反。
1986年——中国历史上最大的辞书《汉语大字典》编纂完成。
1984年——世界上第一只试管羔羊诞生,由中国蒙古族兽医学博士旭日干与日本农林水产省畜产试验场共同培育。
1987年——盖瑞 摩尔(Gary Moore)来自北爱尔兰的Gary Moore是Blues乐坛的一个传奇人物,被Peter Green吸引而进入音乐世界,又因被Peter Green赏识成为一个职业的歌手,并因为出色的吉他演奏技巧和融合了Blues、Rock和民谣的风格而被奉为Blues历史上的经典。于1987年3月9日推出专辑《Wild Frontier》
1987年——丝绸古道位于城关区黄河大桥南端,滨河路南段,系龙绪理创作,四川都江雕塑社朱孝学于1987年3月9日雕成。
1990年——中国版权研究会在京宣布正式成立。
1992年——中央政治局全体会议在北京举行。
1992年——我国开放度最大的上海外高桥保税区投入运营。
1992年——中国加入不扩散核武器条约。
1997年——日全食与彗星(海尔-波普彗星)同时在漠河出现。
1998年——英国发明喷射式注射器。
2002年——李鹏指出要支持人民日报办好《中国人大新闻》网站。
2003年——中央人口资源环境工作座谈会举行。
2004年——中宣部等联合举办首都大学生国际形势报告会。
2005年——中央国家机关召开先进事迹报告会。
2007年——全国首家经中国银监会批准、由农民自愿入股组建的农村资金互助社挂牌营业。这家互助社是吉林省梨树县闫家村百信农村资金互助社。
2008年——西班牙社会主义工人党再次赢得大选。
[编辑本段]出生
1285年——后二条天皇,日本镰仓时代天皇。(逝于1318年)
1451年——意大利探险家亚美利哥出生(1512年逝世)
1813年——意大利作曲家威尔第出生(1901年逝世)
1890年——前苏联政治活动家莫洛托夫出生(1986年逝世)
1921年——法国社会科学情报学家梅里亚 J 出生。
1934年——前苏联航天员,世界第一位太空使者加加林出生(1968年逝世)
1968年——法国足球名将德约卡夫出生。
1975年——荷兰著名射手罗伊·马凯出生
1975年——阿根廷球星胡安·塞巴斯蒂安·贝隆出生。
1977年——中国女演员陈数出生。
1977年——日本男声优杉山纪彰出生。
1989年——韩国女子组合少女时代成员金泰妍出生。
[编辑本段]逝世
1946年——抗日英雄李兆麟被杀。
1851年——汉斯·克里斯钦·奥斯特,丹麦物理学家、化学家,电流磁效应的发现者。
1706年——著名卡农曲作家帕赫贝尔逝世。
1958年——著名京剧表演艺术家、京剧四大名旦之一程砚秋逝世,享年54岁。
1981年——我国著名植物学家、中国植物学学会名誉会长、中国科学院云南分院副院长、中国科学院云南热带植物研究所所长蔡希陶在昆明逝世,终年71岁。(1911年4月10日出生)
1985年——全国劳动模范陈永康逝世。
[编辑本段]节假日
世界肾脏日——主题“慢性肾脏病早期检测和预防”。
3月9日是保护母亲河日
格利哥里七世一上台就为提高教会的道德权威和建立神权君主专制政体进行斗争。长期以来,世俗君王给予教会种种特权,又用掌握主教叙任权来控制教会。凭藉这种权力,他们把神职任意出卖给亲信和其它一些世俗封建主,并利用神职出缺,把教区的收益据为己有。同样,世俗封建主对自己领地上的教堂神父也握有任命权。教会财产因神职人员结婚由其后代继承转到了世俗人员手中。尤为严重的是修道院急剧发展,日益富裕、又日趋腐化。这样教会的道德声望以及教皇权势受到严重损害。为了巩固教会组织、提高教会的威信,910年,法国南部克吕尼修道院创立。它改变过去修道院只着重于劳动、苦修的办法,突出宗教活动,反对教会世俗化。此后,西欧修道院普遍仿效,出现了以克吕尼修道院为中心的克吕尼派。到十一世纪,该派反对修道院附属于世俗政权或地方主教,极力抬高教皇地位,鼓吹整个基督教会听命于教皇并反对神职人员结婚。此后,克吕尼运动很快在西欧发展成一股强大的、有组织的政治力量。
作为克吕尼改革派教皇,格利哥里七世于1074年在罗马召开会议,连发四道通谕,攻击结婚的神职人员,谴责神职买卖行为;规定神职人员必须独身,神职买卖必须停止,否则予以绝罚。但当时反对改革的阻力不仅来自世俗封建主、皇帝,而且来自教会内部世俗化的神职人员,特别是来自基层教区主教。为此,格利哥里七世派出枢机、亲信教士充任“钦使”,到各基层教区游说,强令地方主教贯彻教皇改革的意旨,若有违抗者,立即解职查办。这样,格利哥里通过钦使直接控制了各个国家的每个教区。
1075年,格利哥里七世发布了《教皇敕令》(二十七条),具体地阐述了教皇的地位及其权力,宣称:“唯有教皇一人具有任免主教的权力”;“唯有教皇一人有权制订新法律”;“一切君主应亲吻教皇的脚”,“教皇有权废黜皇帝”;“教皇有权解除人民对邪恶统治者效忠的誓约”,甚至宣布:“罗马教会从未犯过错误,也永远不会犯错误”;“凡不与罗马教会和谐的不得视为基督徒”;“教皇可以命令臣民控告他们的统治者”;“教皇永不受审判”等等。它是教皇建立世界统治的一个纲领性文件。《敕令》发表的第二年,格利哥里七世就狂妄地声称:上帝赐给圣彼得以天上人间的生杀予夺的权柄。
格列高利七世相信教会是上帝创造的,其目的是将全人类组织在一个单一的,执行上帝的欲望的社会中。因此教会高于任何人造的机构,尤其高于国家,而教皇作为教会的首领是上帝在人间的统治者,因此任何对他的不服从也是对上帝的不服从,也就是背离基督。但这个解释的结果是教会得消灭所有的国家。因此作为一个政治家格列高利七世不得不采取一个折衷的手段。他承认国家作为一个统治机构的存在,他将教会与国家的同时存在解释为上帝的意愿并强调教会与帝国的统一的重要性。但他从未想到过将这两个势力作为平等的来看待。对他来说教会在国家之上是毫无疑问的和不可讨论的。 他希望所有的争论都在罗马决定,希望所有的请求都由他本人亲自决定,希望将教会的组织中央集权在罗马,这种做法当然会削弱主教们的权利,因此这些主教们不愿自动地放弃他们原有的权利而试图保持他们的自由。他的在任期间他经常与教会中的高级官员发生矛盾。
这些争论和斗争与他支持牧师的禁欲和反对贩卖教职是联在一起的。格列高利七世并非禁欲的创始人,但他比他的前任更积极地推动这个决定。他1074年下令人们可以不服从同意牧师结婚的主教的命令和不向他们交税。这些决定遭到了广泛的反对。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