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尚本身,是可以结婚的。
但如果是出家的和尚,那就不能结婚了。因为出家有特定的规定。
而对于在家的和尚,完全可以结婚。
千万不要误认为:
出家人一定是和尚,在家人一定不是和尚,那大错特错。
只有佛法大师,才可以称为和尚,无论出家或在家。
即使出家人,如果不是佛法大师,那也仍然不是和尚。
即使在家人,如果是佛法大师,那也仍然称为和尚。
民间所说的“和尚”,实际应该是“比丘”。
比丘,不一定是和尚。
和尚,不一定是比丘。
在佛教中,“和尚与比丘”,是2个含义完全不同的词语。
但被民间,完全搞混乱了。
但是没有任何一个法律规定了僧人不能结婚
藏传佛教的僧人(喇嘛)是每个男人的必经阶段,相当于接受小学教育,他们只要离开寺院就行了,不需要什么特殊证明,而大喇嘛不能结婚
其他宗派的僧人几乎都可以结婚
汉传佛教本来就是很传承很偏的宗派,而且现在汉传佛教的僧众也很少有真正懂得佛理的了,所以他们本来就不能算是僧人,什么结婚阿领证阿都不在考虑范围内
只要男女年纪够法定结婚规定,不违犯婚姻法。但违反佛教戒律,按照寺院的规定要“迁单”(即开除)的,不再有出家人的资格。
因此,如果出家人想结婚,如理如法的做法是,先还俗,再结婚。
出家沙弥的生活轨范,共有十条守则,名为沙弥十戒:
①不杀害有情:此与素食思想虽有关联,但却并不等于规定素食,而是规定不得杀生。
②不偷盗他人财物:乃至一针一线。
③断绝男女的*事:此与五戒所不同者,乃是由不邪*而进为不*。
④不妄语:此与五戒的相同。
⑤不饮酒:亦与五戒的相同。
⑥不非时食:过了日中之后,不得进食,这是印度当时,各沙门团的共同原则,也是出家人的共通生活方式的一种。
⑦不用花鬘等的一切装饰,也不得以香水、香油等物擦脸涂身:这是为了避免虚荣心,以及男女之间的相互诱惑而制。
⑧不得自作歌舞、音乐、伎艺等的世俗游戏,亦不得存心去观赏世俗的歌舞、音乐和伎艺等的演唱:此乃为了不使已经出家的身心,再为世俗的娱乐所迷,引发贪恋欲情的心理。
⑨不坐卧华美轻软而高贵的床座:为免引起高傲心和舒适感,而忘了生死的苦恼,所以应当卧坐坚硬低下的床座。
⑩不为自己保持金钱:出家的人,应该常处于物质生活的贫穷之中,不储蓄金钱,也不手持金钱等的财宝,目的是灭除对于身外之物的贪求之心,若有一念贪求存在,他便无法进入解脱之门。不过,为了教团大众的生活,以及寺院经营的维持,保持金钱,不为过失。
这是出家沙弥的戒律,也是进入解脱之门的守则。
宗教在传播的过程中,对教义都会产生不同解读,基督教如此,伊斯兰教如此,佛教也如此。
而另一个原因是,外来的宗教都要适应本土化。
日本的和尚,与传统的佛门子弟不同,日本以庙为坊,而坊是家族延续继承制。(查一下动画片《一休》的主人公就知道了。)所以从严格意义上来说,日本寺庙里的“僧人”,并不是真正意义上传统和尚的身份,而是寺庙的管理者,在日本称其为“坊主”,
佛教在泰国是国教。男子要么在童年入寺为僧,等成年后还俗;要么在年满二十岁时进行最少三个月的修行。若一心向往西天净土可再待三个月,经过半年的考验锻炼,意志坚定者可断绝欲念,远离红尘,成为专业和尚了。这样的僧侣可以免除兵役,在社会上获得崇高的地位。
喇嘛,既藏传佛教,从活佛到喇嘛或僧人,都有出家人和在家人之分,这两种身份类似中原地区的和尚与居士。准确来说:出家人——不能结婚;在家人——可以结婚。
中国的佛教规定僧人或比丘尼不得结婚,是来源与印度教等古印度宗教的传统。那些宗教认为需要经过多次轮回才能进入天堂,得到神的关照。而有些人希望能走捷径,在此生就得到神谕和真经,苦行僧就被认为是这样一条捷径。
佛教传到中国,严格遵循了这一教义规定。
但南北朝时的和尚是可以吃肉,到了元朝才开始点戒疤的。
佛经《戒律广本》写得很明白:佛教没有吃素的规定,佛家禁止吃的是“荤”。“荤”是草字头的而非肉字旁之类的,这说明最开始的“荤”并不是指我们现在所说的鸡鸭鱼肉这些肉类食品。事实上在佛经里面“荤”字不读hun,要读成xun(熏),指气味熏人的蔬菜。也就是汉人传统的“五辛”不能吃。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