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有。
唢呐它是陕北唢呐的重要组成部分。长唢呐曲牌若以速度分,有慢板、中板、快板三种,没有单吐。
在陕北唢呐扬起的每一个音符中都放射着陕北汉子那坦荡无私、宽广浑厚的性格。
1、择正日
在陕西安康结婚当天的好日子被叫做“正日子”,正日子一般都是由新郎家选择,而非正日子也叫“待客日”则是由新娘家定,一般待客日要比正日子早三至四天。待客日当天准新郎官要在新娘家呆上一整天,招待女方家的亲朋好友。
女方家长要在当天婚宴酒店大摆宴席,招待所有来宾。新郎新娘穿上礼服,主持人司仪嘉宾代表上台发表讲话,也算是先行嫁了一把,新人还需要给每位来宾敬酒并收女方亲朋好友的礼钱。散席后新郎就要回到自己的家中,等到结婚那天才可以见新娘。
2、吹唢呐
结婚当天千年的唢呐还在吹,现代的音响也隆隆地播放,不放秧歌调,放婚礼进行曲,放的次数多了,已经听不出洋味了。
3、换踩堂鞋
由新娘妹妹完成,没有妹妹也可其他同辈或晚辈亲属代替,新郎将新娘抱上车,新鞋下面铺一块红布,妹妹给新娘穿完鞋后把旧鞋收起新郎赏妹妹换鞋钱。
4、双方家长婚宴上讲话
有的家长这一辈子可能是头一回站在麦克风后面,面对着这么多人讲话,紧张,却又兴奋,生怕讲得不透彻,便要多说一些。大部分都是一些美好的幸福吉祥的祝福话,祝福小两口恩恩爱爱,白头偕老。
难怪,几十年来,听着它,总觉得它高亢。
诗人们说,它能把声音吹进骨头缝,什么是骨头缝?我姑且将它称为藏于人体的空隙,有生也有死,生生死死的,也总被它给吹着、吹动,甚至吹散。
它就是唢呐。
怎么吹生呢?
明朝军事将领戚继光在东南沿海与倭寇作战时写的一本军事著作《纪效新书》,其中说:“凡掌号角,即是吹唢呐。”古代,军旅中使用的号角用兽角做成,故称角,由于号角发声雄壮,在战场上用于发号施令或振气壮威,这唢呐就成了军号。
想想,这军号一吹,发起战斗的命令,那么多的当兵的不顾一切地往前冲,哪怕是送死,也是为了求生。这就是军事,一切的军事也都是为了求生,唢呐吹出的是战斗的生的意志。
怎么吹死呢?
请让我从一句民间的顺口溜开始:百般乐器,唢呐为王,不是升天,就是拜堂。唢呐一响,布一盖,全村老小等上菜,走的走,抬的抬,后面跟着一片白。棺一抬,土一埋,亲朋好友哭起来,从此人间不再来。
“走的走,抬的抬,后面跟着一片白”,是乡亲们遇到白事了,唢呐响着,人们哭着,与逝去的亲人们告别。唢呐的声音虽说还想尽力雄壮,却掩盖不了人群里的悲伤,这就是死啊。
王圻《三才图会》则说唢呐“当是军中之乐也,今民间多用之”。作为乐器的唢呐就这样吹出了人间的沧海桑田。不仅是升天还有拜堂,人们结婚时也吹的。有多么欢快呢?中国民族器乐十大名曲之一的百鸟朝凤吧,热闹欢快的曲调描摹着百鸟和鸣之声,歌颂着大自然的美景,充分发挥着唢呐擅长模仿的特长。以热情欢快的旋律唤起人们对大自然的热爱,对劳动生活的回忆。在山东、安徽、河南、河北等地都有不同版本,也最早流行于这一带。
这就是唢呐了,忽然一响,便成经久不息的流传。因此,明代王磐的《朝天子·咏喇叭》成为了描述唢呐最好的文章:“喇叭,唢呐,曲儿小,腔儿大。官船来往乱如麻,全仗你抬身价。军听了军愁,民听了民怕,哪里去辨什么真共假?眼见得吹翻了这家,吹伤了那家,只吹得水尽鹅飞罢。”
然而,谁能想到呢?源头的风景竟然是一群胡人,西域龟兹胡人。
中原最早的唢呐应该出现在唐骑马奏乐三彩俑上。1972年出土于陕西省礼泉县李贞墓,为唐代使用的明器,现收藏于中国国家博物馆。唐前期贵族墓中随葬的明器,是唐代贵族现实生活中出行仪仗队伍的模式。唐骑马奏乐三彩俑反映的应是当时仪仗队伍的组成部分。
资料显示,骑马乐俑一般有击鼓俑、拍击乐器俑及吹奏乐器俑数种,有时还包括少量歌唱俑。唐骑马奏乐三彩俑少数马颈或肩部残留着鼓或鼓架,但大都乐器已失,无法判断原持何器,但考古学者从演奏者的姿势猜测,它们应是当时一种马上“鼓吹”乐队,即唐代仪仗队中的所谓“音声队”。
什么是“鼓吹”呢?唢呐的别名,我国台湾省民间对唢呐称谓。《旧唐书·音乐志》中说:“铙吹部”用于凯乐时,又别增乐器如筚篥、铙等,取骑吹形式。筚篥是龟兹乐的重要乐器,即是没有喇叭口的唢呐,它的形象出现在克孜尔石窟38 窟壁画中。
历史 在这里与古迹对上了号,学者们据此给了唢呐这种音色雄壮、音量大,管身木制,呈圆锥形,上端装有带哨子的铜管,下端套着一个铜制的喇叭口(称作碗)的乐器,给出了这样的一条传播途径:公元3世纪,由波斯、阿拉伯一带传入中国,随后流行于中国内地。
筚篥—唢呐,在它们的声调里,我看到的是人,那些从西域到内地的龟兹人。
比唐朝更早的是汉朝,在汉朝的陕北,在一群来自西域的龟兹人,他们大约是汉武帝击溃匈奴后,内附中原,被汉廷安置在陕北,设“上郡属国都尉”,并以龟兹族名呼其为龟兹县。《水经·河水注》中说:“县因处龟兹降胡著称。”龟兹人把它的部族之名带到这里,变成了一个县的行政建置,也由此开始了在陕北的生息繁衍。龟兹县县城就在今陕北米脂县境。《后汉书·张奂传》:永寿元年(155年)安定属国都尉,“据龟兹,使南匈奴不得交通东羌”,即此。东汉献帝建安二十二年(217)曹操下令撤废该县,但至今汉龟兹县城的部分残墙以及汉砖瓦残片尚存。
由汉至唐,龟兹人向内地的迁徙从未间断,除了陕北,他们还杂居在长安、关中一带,甚至到了四川。《三国志·蜀志·后主传》说:“(蜀汉延熙)十年(247),凉州胡王白虎文、治元戴等,率众降……姜维迎接并安托,居于繁县。”龟兹王族姓白,“凉州胡王白虎文”即是迁居凉州的龟兹移民大首领。他于247年率众投归蜀汉,被姜维安置在今四川新繁。
从西域遥遥远远地来,在内地的繁衍栖居里当然会有那份难言的想家的情绪。唐朝李益有诗《登夏州城观送行人赋得六州胡儿歌》:
六州胡儿六蕃语,十岁骑羊逐沙鼠。
沙头牧马孤雁飞,汉军游骑貂锦衣。
云中征戍三千里,今日征行何岁归。
无定河边数株柳,共送行人一杯酒。
胡儿起作和蕃歌,齐唱呜呜尽垂手。
心知旧国西州远,西向胡天望乡久。
回头忽作异方声,一声回尽征人首。
蕃音虏曲一难分,似说边情向塞云。
故国关山无限路,风沙满眼堪断魂。
……
这夏州就在今陕北横山县,把诗译成今天的白话文,更有想家的气势:六个州的胡人说着六种不同的语言,十来岁的小胡儿正骑着羊在野地里追赶沙鼠。在河边沙滩上,穿着貂皮锦衣的汉军游骑正在牧马,空中飞过失群的孤雁。到这遥远的边地驻守的汉军征人,不知要到何年才能回归内地的故乡啊!在无定河边的柳荫下,人们正在为即将回乡的汉军征人饯行,劝酒。胡儿也深受感动,齐声用“蕃语”唱起呜呜的歌,还跳起垂手舞来。跳唱时,他们也想起了自己的家乡,久久凝望着遥远的故乡西州。并且转身用家乡的方言,同乡友们诉说起思乡之念。那曲曲“虏歌”全然变成了诉说乡情的“蕃音”,散在空间,飘向塞云。故国关山万里,风沙满眼,他们不可能回得去,只有徒然望乡断魂罢了……
有龟兹人吗?答案是肯定的。在这份想家的情绪里,吹吧,唢呐,吹它个大地上草青草黄,吹它个天空中日月星辰出出落落。当然,也要在世间吹它个七情六欲、生生死死。一千多年过去,龟兹人被融合了,但唢呐却被流传了,与《登夏州城观送行人赋得六州胡儿歌》一样可以抒情的是,今天的陕北人依然把吹唢呐的人叫“龟兹”,或是因为唢呐是龟兹人带到陕北来的。而陕北方言说“去球的”,实际上是“去龟兹”,意思是这件事就此拉倒吧,像“去龟兹”一样艰难、不可实现。
这话,临潼、渭南一带的人也说,他们同样把吹唢呐的人叫“龟兹”,只是音略有不同,而他们把“去球的”叫“去球子”,更接近于“去龟兹”了。千百年来,龟兹人的乡情就这样被我们方言给记住了。
榆林,古称“上郡”,起源于春秋时期,盛于明朝清代,明朝九边名镇“延绥镇“(又被称为榆林镇)驻扎地,康熙帝赐“两守孤城,千古忠义”刻碑,有“南塔北台中古都,六楼骑街天底下名”的美名,这般独特城市建设,在大江南北实在是少见,这也是榆林变成我国历史文化名镇关键标示。目前为止,榆林市有国家非非遗文化象征性新项目11个,国家非非遗文化象征性传承人12人(已经有4人去世),下边就给大伙儿介绍一下榆林十一项国家级别非非遗文化象征性新项目:陕北秧歌是流行于陕北高原的一种有着普遍集体性和象征性的传统舞蹈艺术流派,又被称为“闹红火”“闹秧歌”“闹社火”“闹阳歌”等。它主要是分散在陕北地区的榆林、延安市、绥德、米脂等地,在其中尤以绥德高跷极具象征性。 陕北秧歌是一种在城市广场、场院、街道社区等场所演出的集体舞蹈方式,关键在春节假期和祭春日、祭秋日时表演。
榆林小调是出现并广为流传于榆林城里市井生活间的一种民间说唱艺术流派。流传,榆林小调造成于明朝。据清《御批通鉴辑览》载:(公年1518年)秋七月,明仁宗朱厚照巡边时,在榆林定居三月多,纳延绥都指挥使戴钦的闺女为妃,还大征女乐,每日在城里太乙神宫(始出凯旋楼)歌舞表演自弹自唱。这是关于榆林城歌舞表演曲艺团历史的最开始纪录。不难看出做为九边名镇的榆林,本地的说唱艺术已十分强盛。 榆林小调的具体内容以体现大城市生活乐趣为主导,在其中描绘离情别绪、男情女爱的曲子占很大占比。陕北民歌是流行于陕北高原及山西省、甘肃、甘肃省、内蒙古自治区、河北省等陕北高原周边城市的地区性民族歌曲,是广大人民群众在长久的制造和实践中产生的诗文式口头上写作的民俗文化方式。 陕北民歌的类型以信天游、小曲为主导。除此之外也有风俗习惯歌(高跷、酵母、吆喝歌、结婚歌、殡葬歌、求雨歌)、工作歌、宗教信仰歌等,总共27000余首,在其中革命历史民族歌曲1400余首。
靖边县跑驴在清朝就很风靡,是靖边县民俗文化社火中的一种歌舞团演出方式,广为流传在陕西榆林市靖边县宁条梁镇、东坑镇、镇靖乡等城镇,特别是在是在东坑镇广为流传时长更为悠久,本地的表演活动也 更具有代表性。 靖边县跑驴一般是跟随文艺队在行进间演出。新春佳节闹社火时先“打场面”,就是要靠跑驴。在慷概轻快的锣声中,演出者即兴表演作舞,仍以浮夸的品牌形象动态性、幽默的舞步、搞笑的嬉逗、 风趣的歌唱道白表达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憧憬,引逗观众们传出一阵阵欢笑声。清涧道情是流行于陕西榆林市清涧县的一种民间曲艺方式。清涧道情有悠久的历史,起源于唐,成形于明朝清代,至今已有1300很多年历史时间。清涧道情原是坐班制歌唱,后遭受晋剧和山西省道情的危害逐渐发展趋势演化为一种可在城市广场和舞台上演出的载歌载舞的民间曲艺方式。 清涧道情的主题普遍,主题鲜明,象征性的传统式曲子有《赛畜会》《接婆姨》《乡音》等。
锁呐是一种外界传统乐器,金成之时由阿拉伯、沙特阿拉伯一带传到在我国,变成一种皇宫器乐演奏方式,明朝之后传到民俗。陕北高原绥米锁呐通过各代唢呐手的演奏,在承传中完成了发展趋势、健全的艰难全过程。横山老腰鼓造成于明朝中后期,是广为流传在陕北地区的一种与众不同的民族民间舞艺术流派,关键遍布在陕西榆林市横山区的芦江河、小理江河、云南大理江河河段,在其中以横山区黑木头川的南塔农村的老腰鼓极具象征性。府谷县二人台广为流传于陕西榆林市府谷县地区和榆林市别的各县市,属民间小唱造型艺术。大概在清同治年里府谷县二人台已产生明星领导班子,但那时候尚并没有二人台这类称呼,反而是称之为“坐禅腔”。
白云山上的白云观是西南地区较大的庙宇,位于陕西榆林市佳县城南区5千米的层峦叠嶂当中。白云山风景区道教音乐是白云山道士主题活动的主要内容之一,常相互配合白云山风景区庙会举办。 白云山风景区道教音乐由经韵旋律、笙管歌曲和打击乐器三部分构成。传统乐器有吹奏乐器和敲击乐器两大类。陕北高原民间谚语,做为一种口头文学,是陕北高原广大群众用简单易记的英语口语将制造和社会发展工作经验世代相传的民俗至理名言,是生态环境创造的结论,是广大群众团体智慧的结晶。 陕北高原民间谚语,关键广为流传在米脂、绥德两县,辐射源在除米脂、绥德两县 之外的陕北高原23个县(市、区)。陕北绥德石雕艺术有悠久的历史,已经发掘出的500几块汉朝画像砖及其迄今残余储存的唐代明清时期的石雕工艺品和摩崖石刻等,都足够证实绥德石雕工艺品的博大精深。 绥德石雕工艺品品种繁多,主要用途各不相同,除民宅石雕工艺品、碑碣亭塔石牌坊石雕工艺品、各种装饰设计石雕工艺品、石板画等以外,极具象征性的是石雕狮子
陕北婚俗
奴隶社会时期,陕北存在“群婚”、“收继婚”、“服役婚”、“转房婚”等婚姻现象,这在有关历史资料中均有反映。进入封建社会中叶,受汉族礼教先进文化的影响,陕北地区各民族普遍进入一夫一妻制的婚姻形态(少数富有者除外),婚姻礼俗大同小异,与近世相仿。但还是较多保留了原始、愚昧的一些婚姻观念和游牧民族的某些婚俗习惯。
民国前,男女婚事,听凭“父母之命,媒妁之约”而定,本人没有自主权,婚姻多属买卖性质。婚姻过程一般为择亲、提亲、订亲、商话、嫁娶、婚礼等程序。
旧时,男女自 13 岁起,父母便托人给儿女挑选对象,了解对方家庭根本(一般往上推三辈祖宗亲路,有无狐臭者、外地人、吹鼓手、轿夫和拉驴公子等),门风(一般指一家人为人处世情况,若外界影响不好,称其人气不正)、光景(主指钱、粮、家产)、人品(泛指一家人的品格,主指所择对象的品貌)、八字(指所择对象出生年、月、日、时是否“犯月”相克,有“男犯妻家三十六,女犯婆家一世穷”之说法)等情况。另外,还讲究妗子不做婆,即使姨姨、姑姑做婆也不好,有“姨姨做婆,刀剪相磨”、“姑姑做婆,一世不和”之说。至于同族是决不可成婚的,因鲜有近亲成亲。再加上陕北各各族杂居共处,使陕北人种优化,所以陕北人大多身高强健,仪表俊美。若门当户对,即约请一合适的中间人(即媒人)说合提亲。期间,男女均不知其中缘由,更不曾会面。一般是男方向女方提亲,即使女方家长相中的,也是通过媒人示意男方家长向女方提亲。此时,媒人扮演主角,对方家长领会来意后,通过亲戚朋友侧面了解其根本、门风、光景、人品、八字等情况,视其合适与否,拿出主意,通过媒人传话,媒人发现是小妨碍,必用三寸不烂之舌来说合。经媒人说合,双方家长认可,选吉日(一般为双月双日)举行订亲仪式。一般县北在男方家举行,县南在女方家举行,由男方拿出烟酒喝订亲酒,后媒人根据提前与双方家长分别议定的钱物而宣布“彩礼”及订亲衣物,并由男方家长把钱物一一交予媒人,再由媒人交予女方家长。女方也通过媒人送男方(即新女婿)鞋袜及裤带,民间称鞋为“稳根鞋”,裤带为“长命带”,以示婚姻关系能稳固、长久。男女双方到结婚年龄,男方准备结婚迎亲,由媒人传话,在结婚前几个月与双方家长商定婚嫁日期、新娘衣物及迎亲仪式等事宜,后双方均按协议筹备婚嫁之需。
嫁娶在民间,男家称“引(迎)媳妇”,女家称“出嫁女”。旧时,办喜事一般为三天。第一天,亲朋好友前来贺喜或帮忙,称“聚客”。由聘请的总管莅位主持,安排相伙(村里或来客中的亲友)干帮厨、待客等杂务。当晚吹手动乐,喜事开始。次日早饭后迎亲队伍准备出发。迎亲队伍一般由七人组成,其中有一名迎人妇女(或婶娘、或嫂子),俗称迎人婆姨。(民间讲究“姑不迎,姨不送”)。迎亲队伍中必须有一名懂礼节及能说会道的领头人,若遇女方出难题,能善于应付,巧于化解,出发前要准备携带新娘的衣服被褥、首饰银器、大馍(10个)、猪肉(1块)、离母糕(2卷)、清油(半瓶)、筷子、白面(1小包),揣怀钱、坠箱钱以及未交完的彩礼钱。一切齐备,鸣炮三声出发,吹鼓手在前奏乐,迎人婆姨居中,其余人畜随后。若逢庙宇、村庄须鸣号、吹乐而过;过河、过崾崄也得吹长号(俗称“张号”)。
事前,女家也按协议准备,办嫁妆,备酒饭,约亲朋,组织送人队伍(一般由8人组成,其中有2名妇女陪送,俗称“送人婆姨”)。“迎人的”一到,女家院内设一桌案,摆上烟酒,由管事人向迎亲领头人敬酒三杯,以示欢迎,迎亲领头人将所带之物一一摆于桌案交待,谓之“表礼”。饭后,女方家总管向迎亲领头人交待陪嫁之物,添坠箱钱、揣怀钱、油、面、筷子等各加一倍退回。一切就绪,准备起程。新娘换上嫁妆,蒙上“盖头”(用红花被面或红绸子挽结成的)上轿,迎送婆姨抢着上马,长号一鸣,吹手先行。迎送队伍以迎人婆姨为先,新娘居中,送人婆姨在后,有序而行。此时,唢呐声声入耳,摇摇摆摆、浩浩荡荡出村。若遇好事者,可摆烟酒于路旁,迎送队伍必须停止前进,吹手就地吹奏三曲,三起三落,方才放行。途中,若有两家迎送队伍同向而遇,则有“抢路”之俗。抢路时,一般双方领头人为免纷争,经协商,往往让先者用圪针条耱路,示意为后行者的新路;若相向而遇,双方新娘应互换裤带或针线包,都用圪针条耱出新路而行。进村时,速度须放慢。吹手大显身手,或吹“得胜令”,或吹“将军令”、“大摆队”等乐曲。村人围观,热闹非凡。此时,公公婆婆入洞房,夹起枕头走一圈,俗称“抱孙子”,家人应遮盖碾、磨,怕青龙白虎“冲喜”。一切就绪,专候新人进门。
迎送队伍进门后,分设专房招待,新娘需“送人的”领头人扶下马(或轿),由新郎揭“盖头”,两人一前一后踩着红毡走向洞房(俗称“帐房窑”)。在此之前,吹手须进去张号,叫“冲帐”。随即有一人手端一碗麦叶、小钱、五谷边撒边唱,谓之“撒帐”。新人入洞房后,由一小孩端水让新娘洗脸,新娘得给少许钱,以示酬谢。新娘上炕,将席四角已压之物(有针线、核桃、红枣、钱币等)收存起来,谓之“踩四角”,后静坐前炕。随后,“送人的”坐席(吃“八碗”)。新郎要敬酒施礼,送亲领头人应以钱相报,民间称之谓“折席口”。
饭后举行上头仪式。由姐(夫)或姑(夫)主持,让新人背靠背坐于水桶上,将二人头发拢在一起,边梳边唱:一木梳青丝云遮月,二木梳两人喜结缘。三木梳夫妇常和气,四木梳四季保平安。新女婿好像杨宗保,新媳妇好像穆桂英。荞麦根儿,玉米芯儿,一个看见一个亲。养小子,要好的,穿长衫子戴顶子;养女子,要巧的,石榴牡丹冒铰的。双双核桃双双枣,双双儿女满炕跑。天作良缘配好的,夫妻恩爱一辈子。随即,将红枣,核桃从新人头部倒下,夫妻二人争抢捡入自己衣兜。接着,主持人还要将新娘头盘成髽髻,意为结发夫妻能白头到老。随后,姐夫、姑夫老姑夫以及结拜兄弟还要闹房(俗称“骚房”)即让两个新人当众做出各种亲热动作。客人出节目,新人表演,令观者捧腹大笑。闹房毕,婆母由窗口向里撂儿女馍,盼望早日抱孙子。此晚“帐房”(洞房)灯光应彻夜不熄。
第二天清晨,小两口要吃儿女扁食,饭后举行“拜人”仪式和“亮箱”及见婆婆仪式。是日,男家发客,新娘回门,新郎带认亲礼品同去。翌日,小两口又由岳父母送回,谓之“送回面”。八日后,新娘需到娘家住七天再归,曰“对七对八”。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