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土发现-海阳的信仰,禁忌。婚嫁寿宴,衣食住行等方面的民俗特征

乡土发现-海阳的信仰,禁忌。婚嫁寿宴,衣食住行等方面的民俗特征,第1张

海阳风土人情

民风

  海阳民风,自古敦厚豪爽。《海阳县志》(清乾隆版)载:"民多朴野,性皆犷直,犹有古风。凡有施为,质多而文少"。这一特点,至今突出。

  海阳人民,一向勤劳俭朴。在生产中,起早贪晚,吃苦耐劳。山区农民,终年披星戴月,攀山爬岭,种田、砍柴、垒堰、垦荒,故有"北山小孩不认爹"之说。沿海渔民,不怕狂风恶浪,世代捕捞为生,养成豪爽无畏的性格。在生活上,多省吃俭用,精打细算,以"宁省囤子尖,不省囤子底"、"一天省一把,十年置匹马"为持家之道。

  海阳人民素有急公好义的美德。自古以来,凡有义举,一呼百应。战争年代,积极支前,踊跃参军,英勇善战,涌现出许多英雄模范和功臣。上级凡有号召,无不热烈响应。海阳人民还有路遇不平、拔刀相助及重义轻财、扶弱济贫等传统。现今,更有公而忘私、舍己救人、助人为乐、拾金不昧等美德。

  “憨厚老实”,是海阳人民的突出特点。《旧大嵩卫学记》载:"民俗淳朴。"至今仍保持谦虚诚实、讲求信义、热情好客的优良传统。

  海阳地虽不广,但因历史及地理关系,东、西、南、北风俗人情略有差异。旧时有"南文"、"北质"、"东雅"、"西悍"之说,至今仍有余绪。

祭祀

  民间祭祀有祭神、祀祖之分,其庙堂、供品、祭期亦各有别。

  “祭神” 玉皇大帝,在迎正屋之墙砌一神龛,或于院中搭临时席棚,内供"天地三界十方万灵真宰"神牌;灶王,在正间东灶墙壁贴灶王神像或神牌,旁书"上天言好事,下界保平安"对联。玉皇、灶王,皆于旧历年关祭奠,供品均为10个插枣饽饽、两方粘糕及果品、糕点。火德真君,正月十八日祭祀;土地,二月初二日祭祀;帝,六月二十四日祭祀。供品都是10个插枣饽饽。

  “祀祖” 每逢除夕,一般人家,在堂屋正北挂新席,或悬"祝子"于席上,或摆神主在席前;大户人家则供于客舍。各族尚设小宗祠堂、合族祠堂,显官贵爵称为家庙。供品大致有三:供奉羹、饭、茶、酒、水饺、果品、糕点、饽饽、粘糕,四盘、十碗,谓之肴点供;外加生猪头、生公鸡、生当腰猪肉,谓之三牲供;不供三牲而供整猪、整羊,谓之猪羊祭。祭祀费用,(一)出于祭田;(二)由族长统一安排,依照支系义务供奉;(三)根据供品种类、形式,量力自献。

  解放后,祭祀之风渐被摒弃。二十世纪80年代以来,农村烧香纸、摆供品祭祀祖先的风气复兴。

渔民习俗

  沿海居民世代捕捞,自然形成独有的海规、海忌。

  海规

  “祭海” 除夕之夜发纸时及正月十三日,渔民到海滨摆供品、鸣鞭炮、焚香纸,虔诚叩拜。

  “记风” 渔民凭经验牢记牢记刮大风、降暴雨的时间,以此预测百日后的风情。

  “祈风” 正月二十五日为龙风日,渔民多以此日的风向,卜测海上收成,并烧纸、焚香、叩头,祈祷"顺风行舟"。

  “送船” 新船下坞后,船主择"黄道吉日",在船头设供品、点蜡烛、焚高香、烧黄表,敲锣鼓、鸣鞭炮、行大礼。船主执朱砂为新船点晴、开光,船头披彩,桅悬红旗,抬船人喊着"百事大吉、波静风顺"号子,送船入海。

  “上网” 每年初出海时,先把一 冬修整的网具分盘在海岸,在锣鼓鞭炮交响声中。渔民抬着网具,喊着号子,徐徐登舟,将网一节一节地盘入船舱,行礼祝福。

  “出海” 出海之前,宰猪一头,带皮烫剥,把整猪供奉于船头,在锣鼓、鞭炮中,升起彩旗。祭祀毕,将猪开膛、剔骨,切为大块,炖成"丰盛肉",渔民饱餐畅饮。外人遇上船员会餐,不须谦让,自斟自食。

  “祭龙王” 渔民首次出海验网,捕到之鱼,熬熟盛于盘中,奠酒浆、焚香纸,祈祷龙王保佑海上平安。

  “海忌” 禁说"漏"、"翻"、"扣",要说"明"、"转"、"划"或"划过来";出海不说"远"、"近",要说"高"、"低";卸完鱼、虾,不说"卸完"、"没有",要说"满了";帆要叫"蓬";饺子煮碎了要说"挣了";"打官司(灌死)"要换言"告状";绳子断了要说"升了";"初十"(触石)以"俩五"代替;东西碎了禁说"碎",要说"笑了";碰到鲨、鲸等老鱼,不能直呼其名,要称"老人家";行船时,严禁吹口哨、说笑话。勺子、饭碗不许扣覆,筷子禁止担在碗上,吃完饭要将筷子向前猛趋,以示行舟快而无阻;严禁妇女跨船头,不准在船头上大小便。

风味小吃

  [甜面酱]系清咸丰六年(1865年),城里(今凤城)人王惜阴精制。将新小麦淘净泥沙,煮熟、冷透,放于不通风处,覆黄蒿发酵,晒干、捣碎、磨成细粉,于中秋节前后,用"四眼井"(县城西北隅)新挑之水调成稠糊,昼曝夜露。一个月后,在酱糊冷透时,以"鸡汤五香水"拌为稀糊,再经日晒、露润成酱。味极甘美,生食尤佳,为清代贡品。

  [海珍蛎子]本市沿海所产牡蛎,为海产珍品。《记海错》载:"食其肉……清味绝异,远近珍之"。清初著名诗人宋琬,曾赋诗赞蛎肉之美:"悬崖簇簇缀蜂房,醒酒偏宜子母汤。何物与君堪娣姒,江瑶风味略相当。"并在诗的序言中写道:"……投釜中一滚即熟,益以姜桂,味甘而不腻。邢(行)村一带所产甚多。"本县用牡蛎制的佳肴,色味兼优,素负盛名,尤以"清汆蛎子"、"黄金蛎子"、"烤蛎黄"著称。

  [清汆蛎子]是一种以清、鲜取胜的菜肴。《记海错》载:"凿破其房,以器承取其浆,肉可食,其浆调汤尤美也。"烹制时,将蛎肉去渣洗净,蛎汤澄清倒入勺内烧沸,放进蛎肉一滚嫩熟,再加调料即可食用。汤似人乳,前人誉为"太真乳"。

  黄金蛎子 "蛎子"与"利子"谐音,人们取其吉利,故为喜庆筵席上的美肴。制作时,用粉团、鸡蛋、佐料调成薄糊,加入蛎肉拌匀。油涮锅后,放进蛎糊摊成小饼,两面煎成金**,九成熟投勺油烹,适可入盘。此肴外焦里嫩,食之清鲜,曾有"金屋藏娇"之赞。

  [烤蛎黄]是一历史悠久的名菜。远在一千五百年前,齐鲁滨海居民即采用此法制作蛎肴。北魏贾思勰所著《齐民要术》载:"似炙蚶,汁出,去半壳,三肉共奠,如蚶。别奠酢随之。"此法经海阳人民不断改进,成为独具特色的海珍佳肴。

  [海米炒油菜]将油菜心切成条,烹锅后,投放海米、油菜,翻炒适度,使上调料。黄绿相间,软嫩鲜美。

  [肉炒海蜇]将海蜇切成片,用八成开热油一烫;瘦猪肉片挂蛋清、粉团糊,以油滑熟。烹锅后,投放海蜇略炒,速放入肉片,用淀粉浓溜,拌入少许胡椒粉、香油。鲜脆可口,下酒味美。

  [硬干儿]把红薯煮熟切片,放在太阳下面曝晒一个月左右,软活透明,入口即化。

  [丝丝一世情]白菜切丝,拌上海蛰丝,加入醋适量,姜末儿,是逢年过节最好的凉菜,尤其是吃完大鱼大肉,再吃这道菜,保你回味无穷。

费县那边结婚的费用都是男方出,无论是结婚还是订婚,

亲迎

迎娶礼仪,通常称为喜事、将媳妇、娶媳子,婚礼之前要请亲戚朋友或街坊邻居共同来帮忙。主持操办喜事的头目称为总管,或称大总管,为了与办丧事的总管相区别,亦称红总,由他按照主人家的意图来安排各项事宜,诸如写对联、下请柬、启用车轿、请乐队、厨师、帐房先生、勤杂人员、安排迎亲、送亲、宴客等等。这场喜事办得是否红火热闹,主人家花钱多少是否得当,亲家宾客是否满意,礼仪是否周到,就全看红总的能力了。所以,红总是个至关重要的人物,一般由村里懂得这套礼仪的长者来担任。婚礼之前还要下帖邀请客人,有的客人不搬不来,那就要用马车、地排车或者胶轮小推车去搬。至此,结婚的准备工作基本完成。

  娶亲是整个婚礼过程中最有情趣的环节,旧时临娶的前一天,新郎要换上新装,鼓乐相随绕村挨户行礼,称为行家礼,意思是恳请亲邻在婚娶的日子里多多帮助。有的地方只给本族的人家行礼,谓之演家礼。东平县的男子,在迎娶新妇的前一天到亲友家行礼,谓之告冠,而亲友送礼亦谓之冠敬。无棣将婚之夕,婿衣冠谒家庙;陵县将婚者,成人冠服,拜父母兄弟姊妹而已;桓台将婚时,着成人冠服,告庙,拜父母、叔伯、兄、姑及姊,并宗族长辈、乡先生;泰安、东阿都以婚礼为冠礼,即婚娶为成人,未婚为童子。

  婚礼的前一天,女方家里的亲朋也都到齐,为新娘暖嫁,或称暖轿。暖嫁就是晚间请一班吹鼓手吹打一番,有的还要请一小戏班来清唱几出。这天晚上,新娘要向父母行“辞娘礼”,感谢父母养育之恩。临沂一带习惯“送亲”,婚礼前一天晚上雇的轿子就来到女家。轿夫们一起参加暖嫁,这时要盛情款待,让他们在第二天能把轿子抬得稳当,不颠不晃。莱阳一带,在婚礼前一天下午,男家把轿子送往女家。送轿子时,新郎先在轿里坐上十几步远,然后再下来,意思是压压轿子。

  娶亲之日,礼俗繁多,迎娶新娘过门是首要的一项。山东各地,在迎娶方式和迎娶时间等方面,存在着较大的差异。迎娶的方式主要有三种:第一种是新郎亲自去女家迎接新娘,谓之亲迎,也可以称为迎亲;第二种是新郎不亲自去,而是派其兄弟或叔侄到女家接新娘,可以称之为等亲;第三种是男家不派人去女家,而是由女家把新娘送来,可以称之为“送亲”。迎亲在有的地方称为“大娶”,多为有钱人家所采取,生活富庶地区的一般人家也常采用。等亲和送亲有的地方称为“小娶”,适宜于一般家庭的经济状况,临沂、济宁、泰安、淄博、滨州等地区,大多采用此种形式。梁山贫寒人家娶亲多数乘车,仪式简单,俗称“一车二牛俩灯笼”。迎娶新娘进门的时间,一般都在中午,但曲阜、泰安、博山等地却在子夜,日照等地多在午后。中午娶亲者,早晨最先来到办喜事人家大门前的是吹鼓手,他们用大杆号对着主家的大门鼓吹一通,这在龙口叫“鼓门”。主家听到号声,便开门将吹鼓手迎进家里,再去“鼓洞房”。稍事休息以后,便开始奏乐。乐队一般有粗细两班,轮流演奏,有时还夹有戏曲清唱。这时,轿夫抬着花轿,带着旗、锣、伞、扇、灯笼等各种执事来到门前,帮忙的人也陆续就位,院里院外喜气洋洋,一派欢乐景象。早饭吃过喜面后,迎亲的花轿即要起程。新郎换上新装,从前多是身穿长袍马褂,头戴瓜皮帽或者大礼帽,胸前别上一朵大红花,坐进轿子。迎娶的轿子有两乘,新郎乘坐的叫“官轿”,准备给新娘坐的叫“花轿”。迎亲花轿不能空着,一般要找一个父母双全的小男孩压轿,俗称为“压轿童子”,或称“压轿孩儿”、“压轿生”,轿内还要放上一只大公鸡,轿门上要贴写有“吉星高照”的红符,执事的大扇上也要写上“小登科”的字样。日照地方娶亲的轿后紧随人员抬“上头礼”。一切就绪,三声炮响,几棒锣鸣,粗细乐齐奏,迎亲的队伍便浩浩荡荡地启程了。

  德州在迎亲的这一天,男家要写好迎亲帖,迎亲队伍由一人肩挎红带持迎亲帖前导,吹鼓手高奏喜庆乐曲随后,旗锣伞扇两边排开紧跟,新郎不坐轿,而是骑在高头大马上,帽插金花,走在仪仗之后,最后4人抬的花轿抬着“压轿孩儿”和大公鸡。到女家门前,在鞭炮声中,花轿门向喜神方位落定,有人拿着钱请压轿孩儿下轿,执事人员具“迎亲帖”领新郎去会岳翁。龙口迎亲的花轿是两乘,新娘的花轿装饰得更加华丽,里面没有压轿童子,而是放一脸盆,盆里有个大饽饽,上插几朵准备给新娘上头的红绒花。新郎去时上轿前要咬一小口饽饽,上轿时吹鼓手先吹大杆号,然后粗细乐齐奏。鄄城的平民百姓,多用太平车迎亲,车上扎拱形车棚,前头用红毡遮蒙,后头用被单遮蒙,车前拴一只大公鸡,一人执鞭驱车,一人肩背褡裢沿途鸣放鞭炮;娶女婆一人,上车时携带“上头盒”,内装新娘嫁衣、冠饰等物;另有挑灯笼者4人,所有去迎娶的人员胸前以及拉车牲口的额前,都系一红布条,以示吉利,车进出村庄必依规矩,即“出东进西”。同时,新郎不去迎亲,娶亲车出村后,即身着新装,拜祖先,拜父母,拜亲邻。新娘的嫁妆是在迎娶当天的清晨派人送往男家的,途中不得与娶亲车相遇,故须绕道而行。

  花轿到女家门前,吹鼓手要吹打“鼓”女家的门。旧时黄县迎亲的轿子在女家大门前一停落,女家便特意将大门关闭,把新郎拒之门外,名曰“憋性”。于是吹鼓手用大杆号对大门吹一通,粗细乐和大锣吹打一阵,如此重复三遍,谓之三吹三打,意思是叫女家开门请新郎进去。三吹三打以后,女家的好事者和小孩子们在大门叫新郎唱歌,否则不准开门入内。这时男家的夹毡客和女家的送亲客从中替新郎周旋说情,请求放人。有的长时间不能开门进屋,新郎怕误了吉日良辰,只好唱几个歌以满足大家的要求。

  新郎进入女家后,有的要拜女方的祖先和家长,有的稍事休息,便端上酒菜,由送亲客陪着边吃边谈,等候新娘梳妆。新娘在上轿前要穿嫁衣,有的还要“开脸”和“上头”。山东各地开脸和上头的时间并不统一,有的地方早在“送日子”订下婚期后就上头,有的地方则在上轿前或者入洞房后上头,有的上头和开脸一块进行,有的则在婚后第三天才开脸。所谓开脸,就是用红线把脸上的绒毛绞掉;上头,则是把发辫绾成髻,这些都是新娘由姑娘向媳妇转变的标志。上头时,通常要坐在马鞍上或者圈椅上,取“马上来,轿上去”荣华富贵之意。新娘梳妆打扮,一般由公婆、夫婿、儿女皆全的中年妇女代劳,除上头、开脸外,还要穿上新嫁衣。嫁衣要上下一身红,通常喜棉忌单,遇夏天出嫁也要在腰间缠一缕棉絮,据说是为了表示“儿女厚实”。许多地方的新娘是凤冠霞帔、绣花鞋,满头珠花和金银首饰(不少人家是租借来的),最后搭上蒙头红。费县、蒙阴一带,新娘在绣花鞋外还要套一双用黄绫子做的软鞋,谓之“黄道鞋”,此鞋在进婆家门时,有人扯去给小孩做帽子。上轿前,新娘手里也要拿些东西。德州的新娘,左手拿柽子,右手拿酒壶,怀里揣着黄铜镜,柽子、酒壶表示过门后勤于纺织、体贴丈夫,黄铜镜称“照妖镜”,可以驱邪。泰安的新娘,手里要拿手帕、小镜子等物品,怀中要揣一些制钱、手帕等,手帕是准备路遇娶亲的花轿时,与对方交换礼物的,制钱是过井、河、庙等扔出来敬神的。胶东一些地方的新娘,手中拿小手帕,里面包有各种花样的面制品,还拿着镜子、葱等。葱,谐音聪,到婆家后要扔到房顶上,面制品是过桥时扔到河里敬神的,手帕则和泰安一样,是与路遇的新娘互换的,有的还互换戒指等。

  新娘梳妆打扮收拾完毕,吹鼓手高奏喜乐,新郎在送女客的陪同下,拜辞了岳父母,女家为其十字披红。有的新郎再到新娘闺房隔帘行礼,送女客代为还礼。有的新郎再到新娘闺房隔帘对面冠笄,然后新郎先行上轿。新娘由其兄弟用圈椅抬出闺房,送入轿内,意思是脚不沾娘家的土。胶南、日照一带新娘由“嫁女客”搀扶,踏红毡或花席入轿,若遇雨天,必由兄或弟背入轿中。临上轿前,母女分离,难免要哭上一场。新娘口里要含一口饭,或者含一口宽心面,吐半口,留半口。据说吐的多了娘家富,留的多了娘家穷,另半口主婆家的穷富,这往往使新娘左右为难。有的地方新娘要从其母亲兜里抓一把钱,抓多抓少意思与吐饭一样,也有以粮食代替钱的。龙口在新娘上轿后,要把两个瓷盆分别送到新郎和新娘的轿里,新郎轿内的盆里放两个面做的桃子和两面镜子,象征健康长寿。另外,龙口还有新郎窃物的习俗,即在酒宴结束时,新郎趁人不注意,偷偷地拿一只酒盅和一双筷子带回去,取意为婚后早生忠孝之子。博山一带,新娘是“抢”上车轿的。结婚之日,新郎带车带轿,跟着一帮人到女家去“抢亲”,新娘的兄弟背着她跑,伴娘在后面卫护,新郎则带人追赶,经过一阵象征性的争夺之后,才把新娘“抢”上轿子。新娘上轿后,许多地方都有泼水的风俗,谓之“嫁出的女儿,泼出去的水”。临朐是新娘的弟弟妹妹们去给她送水,也称送汤,是新娘临出嫁之前享受的最后一次手足之情的伺候。有的是新娘的母亲或其兄嫂,把一瓢水泼在门外,据说是表示嫁出的女儿象泼出去的水一样,再也收不回来了,隐藏着母女怜惜之情。

  待新郎、新娘在轿中坐稳后,轿头便喊号起轿,两顶轿子同时抬起,娶亲的队伍就返回婆家。有“送小饭”习俗的地区,肩挑小饭的人先行一步。所谓小饭,就是一木盘生水饺,一木盘生面条,外用红包袱包住,用勾担一头一个挑着,送到男家去,再煮得半生不熟地给新郎、新娘吃。与之相应的还有“送大饭”,即用食盒抬着酒菜,供“ 饭”用。娶亲的队伍一般都比较庞大,走在最前面的是撒喜帖的,遇到桥、井、庙宇、拐弯处,都要贴一个喜字帖。有的地方帖上写着青龙,谓之撒青龙帖。胶东有的地方,前面走的是夹毡客,手拿红毡,凡遇庙、井、桥等,均用红毡一挡,让花轿过去,类似撒喜帖。后面是两面开道的大锣、旗、伞等仪仗,接着是两乘轿子,官轿在前,有粗乐队伴奏,花轿在后,有细乐队伴奏,花轿两边由送亲者扶持,俗称“把轿杆”,最后是送客的轿车。娶亲的队伍,路上不能落轿,经过村镇要鸣锣奏乐,吸引人们夹道观看。旧时结婚称为“小登科”,不仅准许无功名而官服冠戴,就是县太爷的官轿遇到娶亲的队伍也要让路。娶亲的途中若遇上出殡的,并不躲避,谓之“白头到老”;若遇上另一娶亲队伍,两个新娘交换礼物,有的日后还当作亲戚走动。日照、海阳等地,村中若有数家同日迎亲,新娘子都要抢先过门,谚称“来得早,过得好”。

拜堂合卺

  花轿到男家的村头,先是鸣锣吹号,男方接客的出村迎接。这时花轿在街心徐徐而行,抬轿者卖弄精神,稳稳地颤动着轿子,谓之压街、晃轿、踏街。粗细乐翻着花样地吹奏,看热闹的男女老少簇拥着花轿来到男家的大门口。迎亲的人首先对着花轿放一挂鞭炮,或者是三声响炮,然后花轿面对喜神所在的方位落定。此时,男家的大门紧闭,要让花轿在门前停一会儿,谓之勒性、憋性、顿生性,目的是使新娘的性格绵软,进门后服婆婆的管教。许多地区这时还要“燎轿”,或者“燎车”,由两个小男孩或者小女孩,手持麻杆或者苘杆扎成的火把,绕轿或车对头燎3次。在临清,花轿落地,婆母上前送上红纸包的织布机“剩花子”,要新娘抱持,表示婆媳共同纺织。在德州,老公公过来将一个筛子扣在轿顶上,谓之“天罗地网”,表示妖邪跑不了,还要在轿下泼一盆水,谓之“泼汤”。在蒙阴、费县,为了吉庆欢乐,也为了试探女子的才能,男家往往在轿下放些易碎的石头,落轿压碎石头,做公公的便故意板起面孔,声称新娘要说几句吉利话才能下轿,有那乖巧的新娘便顺口念道:“新人压得石头破,儿孙辈辈有官做。”于是皆大欢喜,马上便有人端上两碗宽心茶,新娘并不喝,浇在轿前即可。龙口此时有祭门的仪式,将猪头、鸡、鱼三牲摆在大门口的供桌上,由新郎的伯父带领叩头祭门,祭过门后,方可开门。

  新娘下轿前,一般由两个姑娘或者两个有夫的妇女掀开轿帘。泰安一带是先由两个姑娘“递手盒”,再递一包麸子、一包盐塞在上轿鞋里,新娘手捧手盒,踏着一块蒙有红布的大方糕走下轿来。鄄城是新娘下轿后,由两个小孩分别拿一包麸子、一包盐,塞在新娘手里,盐和麸子取“贤惠”、“有福”的意思。有的地方,下轿前要用熨斗盛火炭烤烤新娘的脚;有的地方轿内放一把斧头,婆婆要去“兜福”,新娘从在娘家穿上上轿鞋后,脚就不许沾地,直到入洞房脱鞋坐帐为止。因此,下轿时脚下要踩着红毡走,谓之“倒毡”。新娘头盖蒙头红子,由两个有夫的女人搀着,怀里抱着瓶、花等,有的左右有两人打着火把,前面有一人挑火盆,来到大门口。门口放着一块捶布石,石上放一马鞍,鞍上放一串制钱,新娘从上面迈过去,谓之“前进平安”。二门口放一火盆,新娘迈过去,象征以后的生活红火、旺盛。胶东和鲁北都有在门旁放两束草,上披以女孩衣服的习俗,谓之“狮王”、“草姑娘”,临淄则在门左右束薪 之。泰安、淄博、滨州、济宁等地区,这时新娘一过门,都要在门上压一对红砖,下压一双筷子,有的还必须属龙虎的二人去安放,据说可以避邪。在新娘向院内走时,一路有人向其身上撒五谷杂粮、彩色纸屑、草节、麸子、栗子、枣、花生等,目的在于驱邪。有些地方还同时撒火烧和饽饽,人们争抢为乐。

  新娘被搀扶进院内,即开始举行拜天地的仪式,这是婚礼告成的主要标志。天地桌摆在堂屋门前,上放升、斗各一个,装满高粱,蒙上红纸,斗中插一杆秤,斗前的升内烧一束香,升前再竖一面铜镜。新郎、新娘站在桌前的红毡上,女东男西,跟着司礼者的喊声,一拜天地,二拜高堂,夫妻对拜,送入洞房。泰安是在香台子前拜天地的,香台上摆着供品,点燃香烛,香台子下铺上红毡,放一块糕,新郎磕头拜天地,新娘站在糕上不动。有的地方在拜天地时,人们抓起斗内的高粱往新娘头上撒,谓之“撒穗”,实为“撒祟”。莱阳羊郡乡一带,花轿到门口,由公公向前搭轿帘,搀人客在搀新娘下轿前要用火炉为新娘烤脚,而此时新郎正躺在洞房的炕上,俗称“压炕头”。搀人客搀新娘至大门前,连呼新郎乳名三声,新郎闻声而至,陪新娘跨马鞍,进大门。拜天地之前,由公公先于天地桌前磕头,拜天地之后,进屋门,由公公用秤杆挑去新娘的红盖头。挑下的红盖头要立即甩上屋顶,甩得越高越吉利。日照等地在拜天地的同时,由管家或轿夫于洞房门上挂门帘,边挂边诵吉语:“上八仙,下八仙,请下八仙挂门帘。上挂门帘生贵子,下挂门帘出状元。两手一齐挂,一个状元一个探花。”仪式结束后,新郎要用一条红绸牵着新娘走向洞房,过屋前的滴水檐时,新娘要一步迈过去,据说“踩了滴水檐,还待十二年”才能生孩子。到了洞房门口,新郎用供桌上的秤,将新娘的蒙头红挑下,然后新娘才进入洞房。用秤挑盖头,是因为旧秤一斤为十六两、十六个星,按南斗六星,北斗七星,再加福、禄、寿三星,共应十六之数,取“吉星合到,大吉大利”的意思。挑盖头并不是都在门前用秤挑,也有在洞房内用手揭的。临沂、济宁地区的一些地方,新娘下轿后,由一个小姑娘挑着一块系有红布的长方形腊肉作为前导,当新娘进入洞房时,将腊肉扔到房后,据说也是为了避邪。临清一带,新人进入洞房后,新郎含一口酒喷在新娘的头上和脸上,再端一碗面条给新娘,要她将面条挑在炕席下,俗称“落脚长寿面”。

  新娘被送进洞房后,有的挑盖头,喝下轿面,有的开脸、冠戴,重新梳妆,然后踩着糕或者石板等上床,朝着喜神所在的方位坐下,谓之“坐帐”,邹平则称“坐庐床”。此时,有人端来栗子、红枣、花生等撒在床上,边撒边念“一把栗子一把枣,明年生个大胖小”,此谓之“撒帐”。以前坐帐要坐三天,为此新娘在婚前几天便要节食,以免坐帐时难堪,后来改为一天,或者象征性地坐一下午。日照地方新娘入洞房后,新郎、新娘要共吃邻居送的水饺,俗称“小饭”,并且将一部分水饺放在床下,任闹房的人抢去给小孩吃,俗信孩子吃了这种饺子好养。微山县是新娘送入洞房后,由搀扶下轿的妇女为她开脸,用染了红色的鸡蛋在她脸上滚几趟,边滚边念吉语:“红鸡蛋,满脸串,今年吃的喜馍馍,明年吃你的喜鸡蛋。”新郎在白天不可进洞房,俗以为白天进了洞房,将一生惧内。到夜晚,客散之后,由一对未婚姑娘陪送至洞房,到洞房后,一个姑娘代为点灯,另一个诵吉语:“太阳一落黑影影,一对大姐来点灯。床上坐的是花大嫂,进门来的是俊相公。花大嫂,俊相公,一条枕头俩顽童。”新娘在洞房坐帐,亲戚朋友和街坊邻居则都来看新娘,让新娘点烟,向新娘要糖果、点心吃,闹腾一番。无棣县此时不闹媳妇,而是闹婆婆。来看新娘的人,从锅底摸一把黑灰抹到婆婆的脸上,婆婆不仅不恼,反而高兴,抹得越多说明越有人缘。洞房之外,新郎则忙于用酒宴招待宾朋,女家的来客是贵客,必须请到正屋坐上席,由相应的人陪客,其余按亲戚或庄乡分别成席招待,一般男女不同席。梁山县地方中午喜筵,女家搬亲的由男方请人陪客,单设一席,贺客七人一席。梁山以东席面八个碟子、八个大碗,俗称“八八席”,梁山以西则兴“十大碗”。开宴时新郎安座、安茶、安酒、安饭。席间敬酒,先新郎兄弟敬,再新郎敬,最后由新郎父亲敬,饮必三杯。

  从前办喜事的人家,常有唱喜歌者来贺喜。他们多是乞讨为生的穷人,听说谁家有喜事,便赶来凑热闹,混顿饭吃。这些人称为喜郎,唱的多是颂辞,无固定格式,即兴创作,竹板一打,便在门前唱起来,其词有:

  月儿弯弯照九州,

  里挂红灯外挂绸,

  今日黄道吉星照,

  花轿抬到大门口。

  大门口,铺红毡,

  又吹喇叭又放鞭,

  旗锣伞扇两边站,

  新娘下轿贵人搀。

  顶红袱,穿红衫,

  柽子酒壶拿两边,

  贵人搀着新娘走,

  迈过石头迈马鞍。

  进大门,喜气添,

  进二门,保平安,

  一走走到当院里,

  八仙桌上摆的全:

  一斗粮,一杆秤,

  三支箭,一张弓,

  又烧高香又摆供,

  敬着天地老祖宗。

  新娘来到当院里,

  叫来新郎拜天地。

  一拜喜天,二拜喜地,

  三拜公婆都满意,

  四拜四季大发财,

  五拜五福临门第,

  六拜六六大顺利,

  七拜七星大紫气,

  八拜八仙来贺喜,

  九拜九赐大加官,

  十拜事事都如意。

  ……

  喜郎唱罢喜歌,进门高喊一声“给大爷道喜了!”便跪倒磕头,随手将用红线穿制钱而编成的“钱串子”扔在院内,撒得遍地都是,然后起身退到门外,找个地方休息等赏去了。管事的要赶紧将“钱串子”拾起来,开给赏钱,管他一顿饭,才能把他打发走。

  一般白天娶亲的婚礼,都是傍晚喝合卺酒,俗称交心酒、交杯酒、合婚酒等。古代的“合卺”是分瓢而饮,以后则是把两个酒杯用红线拴在一起,或者换杯而饮,这是夫妻第一次面对面喝酒,通常有闹房者围观,气氛相当活跃。换杯饮,是新郎左手执杯递给新娘的左手,新娘右手执杯递给新郎的右手,夫妻同时各饮半杯,然后交换酒杯再饮;牵线饮,是用一根红线,两头各系一制钱,分别放在两个酒杯内,夫妻同时端起一饮而尽,或者交杯再饮,但制钱不能扯出酒杯,为了凑趣,红线越短越有意思。饮交心酒时即可闹房,让新郎新娘互相布菜,甚至互相喂菜等。饮过交杯酒后,在威海新娘要吃一碗海蛎子、一碗老板鱼,意思是“立子”和“相伴到老”。在沂蒙山区新娘要吃鸡蛋,鸡蛋往往煮到八分熟,吃时别人故意问“生不生”新娘则轻轻答以“生”,即生养孩子的意思。然后还要吃栗子、枣之类,一人在旁念“先吃栗子生贵子,先吃红枣生娇娥……”,这时,小姑和婆婆也登场了。先是小姑将一新的尿盆放到床下,大声念道:“撂小盆,撂小盆,等到来年抱小侄。”婆婆则将一木墩放到床下,也念道:“撂木墩,撂木墩,等到来年抱孙子。”接下来吃长寿面,在场的人为了凑热闹也都去抢着吃。有的地方喝完交心酒后,夫妻二人下床去抬尿罐,谓之抬聚宝盆,婆婆在洞房内把门关上,由新娘叫门,婆婆问:“是谁,抬的什么”答以“您媳妇和您儿,抬的是聚宝盆”,然后开门放行。

请您参考结婚登记相关事项:

一、登记条件

1、男女双方必须自愿结婚(自主把握)。

2、结婚年龄:男年满22周岁.女年满20周岁。

3、双方均无配偶(未婚、离婚、丧偶)。

4、双方没有直系血亲和三代以内旁系血亲关系(自主提示)。

二、结婚登记提交的证件

1、本人常住户口簿、居民身份证(一代二代均可)。

2、本人无配偶。

3、当事人提交3张2寸近期半身免冠彩色合影照片(可当场拍照)。

三、结婚登记的程序

1、要求结婚登记的男女双方持所需证件共同到一方常住户口的区、县级市民政局(或镇人民政府)的婚姻登记机关提出申请。

2、双方当事人亲自到婚姻登记机关提出申请,各填写一份《申请结婚登记声明书》。

3、双方当事人必须在婚姻登记员面前亲自在《申请结婚登记声明书》中“声明人”一栏签名或按指印。

4、婚姻登记机关对双方提交的证件、声明进行审查,符合结婚登记条件的,准予登记。

四、结婚登记的时限、收费标准

1、登记时限:证件材料齐全,当场予以登记,发给结婚证。

2、收费标准:国内结婚登记每对9元加及其他相关费用。

海阳海情花园酒店是一家位于山东省海阳市的五星级酒店,提供豪华的住宿和周到的服务。以下是该酒店的一些特点和优点:

1 地理位置优越:酒店位于海阳市中心,交通便利,方便前往当地的景点和购物中心。

2 设施齐全:酒店内设施齐全,包括健身房、游泳池、餐厅等,为客人提供多样化的服务。

3 客房宽敞舒适:酒店的客房宽敞,装修豪华,配备舒适的床铺和现代化的设施,保证了客人的休息质量。

4 结婚服务专业:该酒店提供专业的结婚服务,包括婚礼策划、场地租赁、宴席承办等,满足客人的各种需求。

总体来说,海阳海情花园酒店是一家豪华、舒适的五星级酒店,提供周到的服务和专业的结婚服务,是举行婚礼和度蜜月的理想场所。如果您正在寻找这样的场所,可以考虑该酒店。

1、扒皮狼炖茼蒿:扒皮狼鱼,肉质非凡,煎炸蒸煮,无论哪一种烹饪方法都很适合扒皮狼鱼。鱼肉细嫩、无腥味,鱼肉味比较淡,添加豆豉、酱油、姜丝、蒜蓉等焖煮来吃味道鲜美。

2、郭城摔面:素有筋骨面之称,其根本在于盐碱的配比上,所谓盐是筋,碱是骨。受温度影响,盐碱比例必须灵活调整,才能保证面团韧劲儿足,可摔可抻,甚至可抻如丝丝细发一般,依旧光滑不断。面配好后,需弓腰,用足十分力气反复揉面、捶面,直至面团外如凝脂、内有韧劲才算合格,稍置醒发片刻,即可上案打条,也就是摔面。

3、海米拌白黄瓜:海阳白玉黄瓜兼有水果的特征,白皮晶莹亮白,清热解,生津止渴。

4、海阳大饽饽:蒸大饽饽时要火候恰到好处,开锅不早不晚。随着锅盖缓缓打开,香喷喷的大饽饽在雾气朦胧中“笑”开了花,尝一口香甜软糯。大饽饽出锅后巧妇们会用自制的红色染料,在每一个饽饽上都盖上一个红色的花,寓意着来年一帆风顺、红红火火。

5、海阳火烧:是海阳的地方特产。在海阳的婚嫁风俗里,青年男女结婚时,双方分发给亲戚朋友的礼物中,火烧是必不可少的一种食品,代表着喜庆、团圆之意。海阳火烧外形光滑金黄,口感酥软香甜,是馈赠亲友的佳品。

6、海阳鱼锅:锅里的海鲜大杂烩,再加上金**玉米饼子,香鲜味美。

7、清氽鲅鱼丸:用鲅鱼和肥瘦猪肉,再加上鸡蛋、韭菜,食用盐、胡椒粉等调料,通过氽制的做法而成。出锅后,淋上香油,盛入碗内即成。鲅鱼丸汤鲜味美,口感滑嫩,营养丰富,老少皆宜。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hunlipic.com/jiehun/8961218.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10-01
下一篇2023-10-01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