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少山的代表剧目作品

金少山的代表剧目作品,第1张

他的戏路极宽,常演的剧目有:《锁五龙》(饰单雄信)、《草桥关》(饰姚期)、《御果园》、《白良关》(以上饰尉迟恭)、《牧虎关》(饰高旺)、《飞虎山》(饰李克用)、《断密涧》(饰李密)、《刺王僚》(饰姬僚)、《断太后·打龙袍》、《铡美案》、《探阴山》(以上饰包拯)、《大保国、探皇陵、二进宫》(饰徐延昭)、《失街亭、斩马谡》(饰马谡)、《盗御马、连环套》(饰窦尔墩)、《闹江州》、《丁甲山》、《清风寨》(以上饰李逵)、《取洛阳》(饰马武)、《审七长亭》或《李七长亭》(饰李七)、《忠孝全》(饰王振)、《法门寺》(饰刘瑾)、《霸王别姬》(饰项羽)等。有些原为开场戏,经他搬演后也列为大轴,如与马连良合演的《八百八年》(饰姜尚)即开场戏《渭水河》,另如《太行山》(饰姚刚)、《大回朝》(饰闻仲)、《龙虎斗》(饰呼延赞)、《庆阳图》(饰李刚)等。他还排演过新戏《芒砀山》饰演张飞。他演的《八蜡庙》中的金大力,《双沙河》中的张天龙,也为人所喜爱。其他剧目还有《黄一刀》、《下河东》、《打严嵩》、《取荥阳》、《黄鹤楼》、《庆阳图》等等。 1926年12月10日,农历丙寅年十一月初六日:金少山、梅兰芳首次合演《霸王别姬》

11月,梅兰芳应邀率团到上海大新舞台演出。观众一再要求上演《霸王别姬》。梅兰芳原是和杨小楼合演这出戏的。经国剧宗师杨小楼创造出那气吞山河的楚霸王形象之后,梅兰芳要再找到一位水平相称的演员来合作,确是一件困难的事。可是,这一次终于在上海找到了位低才高的金少山。12月10日,梅兰芳和金少山首次在大新舞台合演了《霸王别姬》。大获成功。金少山把铜锤、架子、武花的表演方法巧妙地融为一体,并借鉴杨派武生的一些唱念表演,再加上他那雄伟的造型和工架,非常出色地创造了花脸行当霸王项羽的艺术形象,在广大观众中博得了“金霸王”的称号,从而名震全国。此后,金少山就成了楚霸王的最佳人选。在一些重要的大型合作戏中,梅、金的《霸王别姬》被认为是一出极有份量的大轴戏,多次安排演出。

1930年3月,农历庚午年:程艳秋首次重组鸣和社

程艳秋重组鸣和社,以郝寿臣易侯喜端,李洪春、李洪福易周瑞安,王少楼易郭仲衡,姜妙香、程继仙易王又荃,新聘傅小山、扎金奎、马连昆、刘春立、李多奎、金少山搭入,言菊朋被邀短期搭入,使“鸣和社”阵容愈加壮大。演于鲜鱼口内小桥路南华乐戏院。

本次重组是因1929年程率班社赴沪演出后首次转赴汉口,时某坤伶出重金策动将程艳秋本戏戏本及“鸣和社”的一半班底拉了出来,加紧排练程派新剧上演,只有程艳秋的老伙伴们曹二庚、吴富琴、张春彦、文亮臣、李四广和琴师穆铁芬、鼓师杭子和仍坚守鸣和社阵地未曾离去。后经梁华亭筹措复于本年初在原班底基础上将班社重建。

1931年6月9日,农历辛未年四月廿四日,15时:上海杜氏祠堂落成会演第一天

上海杜氏祠堂落成会演第一天。

下午三时开演

《天官赐福》天蟾全班

《金榜乐》(徐碧云,言菊朋,芙蓉草,姜妙香)

《鸿鸾禧》(荀慧生,马富禄,金仲仁,张春彦)

休息

七时开演

《百花亭》(雪艳琴)

《汾河湾》(张藻辰,尚小云)

《打花鼓》(华慧麟,萧长华,马富禄)

《落马湖》(李吉瑞)

《芦花河》(程艳秋,王少楼)

《龙凤呈祥》(梅兰芳饰孙尚香,杨小楼饰赵云,马连良饰乔玄,高庆奎饰前刘备,谭小培饰后刘备,谭富英饰鲁肃,龚云甫饰国太,金少山饰张飞,萧长华饰乔福,姜妙香饰周瑜,曹毛宝饰孙权)

1931年6月11日,农历辛未年四月廿六日,12时:上海杜氏祠堂落成会演第三天

上海杜氏祠堂落成会演第三天。

中午十二时开演

《满堂红》(杨鼐侬,金碧玉)

《岳家庄》(小杨月楼,小奎官)

《琼林宴》(言菊朋)

《战宛城》(麒麟童饰张绣,荀慧生饰邹氏,刘奎官饰典韦,金仲仁饰曹昂,曹毛包饰曹操,陈鹤峰饰贾诩,马富禄饰曹安氏,蒋宝印饰许褚)

《取荥阳》(马连良,金少山)

《取帅印》(高庆奎)

《花木兰》(徐碧云)

休息

七时开演

《马蹄金》(尚小云,贯大元,龚云甫)

《挑滑车》(刘宗杨)

《二进宫》(梅兰芳,谭小培,金少山)

《林冲夜奔》(李万春)

《弓砚缘》(雪艳琴,姜妙香,雪艳舫)

《卧虎沟》(李吉瑞)

《忠义节》(程艳秋,谭富英,王少楼)

《八大锤》(杨小楼饰陆文龙,马连良饰王佐,刘汉臣饰岳云,刘砚亭饰金兀术,刘奎官饰狄雷,高雪樵饰何元庆,马富禄饰乳娘,张质彬饰严成方,张国斌饰岳飞)

《五花洞》(梅兰芳、程艳秋、尚小云、荀慧生饰四潘金莲,高庆奎饰张天师,金少山饰包公)

《庆贺黄马褂》(麒麟童,王英武,赵如泉,刘汉臣,金素琴,刘奎官)

1933年4月,农历癸酉年:杨宝森二次赴沪

杨宝森二次赴沪演出,演于天蟾舞台,挂头牌,冠以“谭派正宗文武须生”头衔。合作者有武生马玉龙、青衣张艳卿、花脸金少山及高雪樵、陈鹤峰等。演期50天。

1933年4月21日,农历癸酉年三月廿七日:杨宝森二次赴沪演出第十七天

杨宝森二次赴沪演出第十七天,演于天蟾舞台,挂头牌。以下演出剧目的节目单可能忽略掉了同期演出的重复剧目。

演出剧目

全部《打金砖》(杨宝森饰刘秀,张艳卿饰皇娘,金少山饰姚期,陈鹤峰饰马武,高雪樵饰牛毛)

1933年4月22日,农历癸酉年三月廿八日:杨宝森二次赴沪演出第十八天

杨宝森二次赴沪演出第十八天,演于天蟾舞台,挂头牌。连演全部《打金砖》。

演出剧目

全部《打金砖》(杨宝森饰刘秀,张艳卿饰皇娘,金少山饰姚期,陈鹤峰饰马武,高雪樵饰牛毛)

1933年4月23日,农历癸酉年三月廿九日:杨宝森二次赴沪演出第十九天

杨宝森二次赴沪演出第十九天,演于天蟾舞台,挂头牌。连演全部《打金砖》。

演出剧目

全部《打金砖》(杨宝森饰刘秀,张艳卿饰皇娘,金少山饰姚期,陈鹤峰饰马武,高雪樵饰牛毛)

1933年4月24日,农历癸酉年三月三十日:杨宝森二次赴沪演出第二十天

杨宝森二次赴沪演出第二十天,演于天蟾舞台,挂头牌。连演全部《打金砖》。

演出剧目

全部《打金砖》(杨宝森饰刘秀,张艳卿饰皇娘,金少山饰姚期,陈鹤峰饰马武,高雪樵饰牛毛)

1933年4月25日,农历癸酉年四月初一日:杨宝森二次赴沪演出第二十一天

杨宝森二次赴沪演出第二十一天,演于天蟾舞台,挂头牌。以下演出剧目的节目单可能忽略掉了同期演出的重复剧目。

演出剧目

《宝莲灯》(杨宝森饰后刘彦昌,张艳卿饰王桂英,高雪樵饰杨戬,金少山饰秦灿,陈鹤峰饰前刘彦昌,粉菊花饰杨真人,韩金奎饰书童,王富英饰后沉香)

1933年4月29日,农历癸酉年四月初五日:杨宝森二次赴沪演出第二十四天

杨宝森二次赴沪演出第二十四天,演于天蟾舞台,挂头牌。以下演出剧目的节目单可能忽略掉了同期演出的重复剧目。

演出剧目

全部《首阳山》(杨宝森饰程婴,金少山饰屠岸贾,张艳卿饰庄姬公主,马玉龙饰韩厥)

1933年5月4日,农历癸酉年四月初十日:杨宝森二次赴沪演出第二十九天

杨宝森二次赴沪演出第二十九天,演于天蟾舞台,挂头牌。以下演出剧目的节目单可能忽略掉了同期演出的重复剧目。

演出剧目

《黄金台》(杨宝森,金少山)

1933年5月9日,农历癸酉年四月十五日:杨宝森二次赴沪演出第三十四天

杨宝森二次赴沪演出第三十四天,演于天蟾舞台,挂头牌。以下演出剧目的节目单可能忽略掉了同期演出的重复剧目。

演出剧目

《鼎盛春秋》(鱼肠剑、刺王僚)(杨宝森,金少山)

1934年2月27日,农历甲戌年正月十四日:梅兰芳二次抵达武汉

梅兰芳飞抵汉口,此为梅氏第二次在武汉演出。“跨刀“老生谭富英和姜妙香、刘连荣、萧长华等从北平乘火车而来,另有金少山是从南京搭船来的。头三天戏票在本月底已全部预售一空。

1934年3月3日,农历甲戌年正月十八日:梅兰芳二次赴武汉演出第一天

梅兰芳二次在武汉演出第一天。配演有谭富英、姜妙香、刘连荣、萧长华、金少山等。本日打炮戏《女起解》。

开演时卖了许多加座,门外观众仍旧吵闹不依,只好又卖许多站票。剧场内挤得水泄不通。票价最高的4元6角,站票了卖到1元2角,在武汉是空前的。演了一个星期,为了剧场秩序和观众舒适,取消了站票。

1934年3月4日,农历甲戌年正月十九日:梅兰芳二次赴武汉演出第二天

梅兰芳二次在武汉演出第二天。配演有谭富英、姜妙香、刘连荣、萧长华、金少山等。本日打炮戏《洛神》。因为周日,日常加演《法门寺》。

开演时卖了许多加座,门外观众仍旧吵闹不依,只好又卖许多站票。剧场内挤得水泄不通。票价最高的4元6角,站票了卖到1元2角,在武汉是空前的。演了一个星期,为了剧场秩序和观众舒适,取消了站票。

1934年3月5日,农历甲戌年正月二十日:梅兰芳二次赴武汉演出第三天

梅兰芳二次在武汉演出第三天。配演有谭富英、姜妙香、刘连荣、萧长华、金少山等。本日打炮戏《四郎探母》。

开演时卖了许多加座,门外观众仍旧吵闹不依,只好又卖许多站票。剧场内挤得水泄不通。票价最高的4元6角,站票了卖到1元2角,在武汉是空前的。演了一个星期,为了剧场秩序和观众舒适,取消了站票。

1934年3月12日,农历甲戌年正月廿七日:梅兰芳二次赴武汉演出期满

梅兰芳二次在武汉演出,本日期满,又续五天,外加给剧院帮忙(不收演出酬金)一天,到3月18日止,正式营业16天,全部客满。

本期演出,除过去的老戏、古装戏以外,还有《霸王别姬》、《西施》、《太真外传》等未在汉演过的戏。谭富英、金少山还演了《捉放曹》、《打棍出箱》、《托兆碰碑》、《御果园》、《刺王僚》等戏。

1936年11月,农历丙子年:梅兰芳赴山东济南演出

梅兰芳赴山东济南演出于进德会京剧场,随行有杨宝森、金少山等。大轴为梅兰芳与金少山之《霸王别姬》,压轴为杨宝森与刘连荣、王泉奎之《洪羊洞》。

1937年2月,农历丙子年:金少山组松竹社

金少山回北平,自组“松竹社”挑梁奏艺,开花脸挂头牌先例。邀杨宝森加盟,演于华乐戏园。

1937年2月14日,农历丁丑年正月初四日:松竹社首演

松竹社在北平华乐戏园首演。

演出剧目

《钓金龟》(李多奎)

《打渔杀家》(杨宝森,李慧琴)

《连环套》(金少山)

1937年2月15日,农历丁丑年正月初五日:1937年2月15日华乐园演出

本日华乐戏院演出京剧。

演出剧目

《断后·龙袍》(李多奎,金少山)

1938年2月16日,农历戊寅年正月十七日:杨小楼接三

杨小楼于前日入殓,本日接三。

杨小楼生前就留有遗嘱,说他曾在白云观出家为道,大名已上了玉皇大帝的《登真箓》,其身命,神魂均已不属于十殿阎君管辖,而是属于“三官”掌握了。所以,“羽化”之后,一定要身穿道装到“道国三千金世界,天京十二玉楼台”去仙游。他的后人照办,他的装裹(殓衣)是一整套道装:贴身的是一套对襟大领的白裤褂,大领的蓝面黄里的小棉袄、棉裤,外面是大领蓝大棉袍。一律以宝剑头形的飘带扎系。最外边加披了一领深紫色,绣着八卦太极图图案的法衣。头顶上因为没有长发,自然无法挽成道冠,所以没有用元形的混元巾,只好戴了一顶门楼式的庄子中,正中镶上一块美玉,作为“帽正儿”。脚下穿了一双白袜子,将裤脚放进袜筒里,再配上一双紫色镶青云头的“云履”。双手捧着一柄玉如意。完全是一付道家焚修功圆果满“朝真”的装束。身上身下,当是“铺金盖银”。不过,身上盖的有说是绣着八仙庆寿图案的白色衾单;还有的说是加盖了黄绫、红色梵文经字的“陀罗经被”。后者的说法,当然与道装的殓衣不配套。但是很可能是受清代崇佛遗风的熏染,因而佛道相融。

盛殓杨小楼的棺材更是讲究,乃是一口精选的金丝楠“四独板”(即两帮、底、盖,均为四块整板)的“重材”,这是最上品的殓具了。系购自骡马市大街鹤年长寿材铺,价值2400元。至于棺内装的殉葬物其说不一。从当年各报披露的杨墓被盗的通讯报导来看,其殉葬品既精且多,除了宝剑、牙笏(朝简)、拂尘等道教法物之外,古陶瓷、烟壶、金银珠宝,无所不有。但招来了后患,俗云“家贼难防”,不期让松柏庵义地看坟的董四及其勾结的盗匪们挖了去。

杨小楼的丧事最大特点有两个:一是在总的排场上突出一个“奢”字;二是在礼仪上处处突出一个“道”字。杨氏刚刚咽气,院内就搭起了巍峨壮观的起脊大棚,棚顶上按照古典建筑形式,做出了五脊六兽,而且还是古钱形状的“花脊”,从远处望去,俨然是一座高大的殿堂。棚内三面都搭了“经托子”(搭在房上的经台)。这样,可以不占院内的有效面积。其整个布局是:正面是灵堂,对面是宝盖式的番(喇嘛)经经台,台的对面,即灵堂上方,挂了黄缎绣花的幡门、幡条。棚顶中间挂了四幢与幡门、幡条配套的黄缎绣花经幡。棚的上首为楼阁式的道经经台,挂了蓝缎绣花的幡门、幡条,棚顶挂了四幢蓝缎绣花的经幡。棚的下首为佛龛式的禅(和尚)经经台,挂了红缎绣花的幡门、幡条,棚顶挂了四幢红缎绣花的经幡。一眼望去,有如神、佛圣境。杨氏的灵堂前搭了一座四围均为一丈二尺的大月台。台的四角各有绿漆金纹的明柱,以支撑上顶,顶上安装了彩绘团鹤图案的天花板,象征亡音“驾鹤仙去”。以符合杨氏的平生信仰,月台内外上端挂满了社会名流、商会、慈联会、梨园公会的题匾。

灵堂上扎了大型毗卢帽式的灵龛,正面挂着曹锟送的大匾“阆苑归真”,匾下,装饰着一个素彩花圈,中间以小白花组成一个大“奠”字。杨氏的灵榇被扣在一个红云缎绣着八仙庆寿图案的堂罩里。罩外竖立着杨氏大幅遗像,像前的灵桌上是一堂景泰蓝的五供,外加一盏宝塔式的“闷灯”(即长明灯,民间盛传冥路幽暗,须燃灯给亡人照明);花筒内插着金银五彩的细灵花;两旁的蜡扦上燃点着一对白色蓝字的素蜡;中间是鼎式的大香炉。灵桌前面挂了青缎绣着青云白鹤图案的桌围子。供桌前还设了一个小几,上设檀香炉一尊,香碗一对,是供来吊者上香用的。月台上,陈放着两对灵人;紧靠灵帏立着一对引路的“童儿”(即金童玉女),金童执幡,玉女提炉。

月台下边两侧,陈放着四对纸扎的尺头桌子,一对金山银山的小盆景;一对五彩锦缎的尺头(衣料),这是固定套路。但另外的两对桌子则带有杨氏丧礼的特色了。一桌糊的全套道装:缀有剑头飘带的豆青面,青大领的道袍;深蓝色青大领道袍各一领;马蹄形的混元中、门楼式的庄子中各一顶;彩绣青云白鹤、八仙法物的大红法衣、百寿图配万字不到头图案的橙**法衣、八卦太极图图案紫色法衣各一件;白袜、云头履各两双。一桌糊的是道家法物:勅令架上插着令旗、令剑、令牌、天篷尺(量天尺)、朝简(笏板)、震坛木、米碟、净水碗、杨枝、朱砂砚、朱笔、黄表奏章匣、《天师符》、《天师玉匣记》、《天师万年历》、《天师神魂执照》各一册。一桌糊的是文房四宝:万历青花笔筒、山字形笔架、铜笔架各一;中插大抓笔、“一品文章”小楷狼毫;雕花石砚一块;大铜墨盒一具,上刻唐朝贾岛五言诗“松下问童子,言师采药去。只在此山中,云深不知处。”铜镇纸一对;“龙门”盖金墨锭一匣、彩笺一匣,上绘松涛水月图案,并有双钩隶书:“千江有水千江月,万里无云万里天”。另有纱罩桌灯一具。另一桌糊的是古玩陈设:裱有紫红绫缎槽囊的硬木锦匣两对,内放炉、鼎、瓶、罐,另有陶瓦银釉古装歌妓人一堂,窑变紫红色“聚宝盆”(内叠金室、银室)一具;粉彩磁盆,插以大红珊瑚枝挂金银的“摇钱树”一具;玉器一匣;烟壶一匣。。这些纸制冥物精细异常,足可乱真。乃是出于和平门外延寿寺街衡记、高记两家冥衣铺。

本日迎三送路,杨氏丧居笤帚胡同提前搭就了蓝布的过街棚,两边棚口及丧居门前,各搭了一座素彩牌坊。一对红底金纹双花篮图案的大鼓、锣架设于棚内,为来宾们传报不暇。延至午后,西至延寿寺街、琉璃厂,东至南火扇胡同、煤市街一带,车水马龙,以梨园界为主的各界人士,纷纷前往杨宅吊唁。仅戏剧内外行人,计300余人,名伶尚小云、高庆奎、沈曼华、李洪春、刘砚亭、王福山等,均亲临挂孝。伶界如余叔岩、玉瑶卿、王凤卿、俞振庭、蔡荣贵、谭小培、谭富英、程砚秋、马富禄、叶龙章、叶盛章、萧长华、郭春山、阎岚亭、李永利、荀慧生、王松龄、丁水利、于连泉、于永利、迟月亭、杨春龙、王又荃、金仲仁、赵砚奎、陈椿龄、郝寿臣、杨宝忠、侯海林、徐霖甫、迟绍峰、万子和、梁华庭、杨主生、王敬五、金廷荪、金少山等,及戏剧评论家汪侠公、戴兰生、齐如山、吴幻荪、景孤血等,均亲临致祭,或具联轴挽幛、或送香帛冥楮。诚为素车白马,会吊龟年,灵棚内,参灵的鼓乐,经声佛号与哭声混成一片。

午后6时,依丧礼送三。走在最前边的是官鼓大乐,官吹官打24个响器及清音“九福班”的细乐,后面便是以彩纸精糊细表的转轮大轿车一辆,以翻毛骏马驾辕,前加顶马;后配跟骡。车厢左窗外,贴一黄纸条,上书“杨府老太爷显考嘉训之灵车孝女杨荣桂、嗣孙续潜、婿刘砚芳、外孙宗杨、宗华等全宅孝属叩祭”字样。另有大翻毛双马驾辕的四面大玻璃百叶窗四轮马车一辆;8人抬绿帏官轿一乘;杠箱4抬;墩箱4只;大白仙鹤一只(一楼二库已于事前送往焚化场等候)。

纸活两旁为8盏大白气死风灯和12对六角形的手罩子为之照明。纸扎刍灵后边为雍和宫的喇嘛13人,以大鼓、长号等轻重蒙藏法器吹奏。白云观的道士身披云缎刺绣的对儿衣,打着铛、铪、鼓,白全一为高功,捧着如意殿行。所有参加送三的来宾(多数是名伶)分别执香提灯,排成双行步送,成为一条大火龙。后为铁山寺的和尚以笙管笛吹着佛曲梵乐,音韵凄惨,使人呜咽欲绝。杨氏之女荣桂打着挑钱纸,女婿刘砚芳以铜茶盘捧着喇嘛用巴拉面捏成的灯塔;嗣孙等分别棒着道经大疏、禅经大疏,均痛哭失声,被近亲们一一搀行。最后是龙泉寺的13人大德高僧。以素打“七星”点殿后。整个送三行列蜿蜒约一里多地。观者如云。尾随不舍者数百人不止。送三行列由笤帚胡同20号本宅出发,出延寿寺街南口,经琉璃厂、厂甸、南新华街,至虎坊桥焚烧冥物车马,尽礼而散。

接三之日,业经丧礼处与孝属讨论决定,杨氏灵柩在家停灵受吊15天,从即日正式开坛起经,每天均有度亡法事,除本家自请的经忏以外,包括梨园界同仁送的计有番经7棚;道经8棚;禅经10棚。共25棚。所有诵经、礼忏、燃灯、施食,悉皆周隆。定于2月27日家奠、开吊、伴宿送库;28日辰刻发引。因堪舆家勘测认为永定门外茔地因“方向不利”,当年不宜下葬,故暂厝陶然亭龙泉寺庙内,俟明年再卜吉告窆。

1939年8月21日,农历己卯年七月初七日:秦玉梅以合作戏形式遍邀名角唱赈天津水灾义务戏

天津水灾,女演员秦玉梅以合作戏形式遍邀名角唱赈灾义务戏。言菊朋、金少山前场《碰碑》,大轴秦玉梅《天河配》,言菊朋饰张有才,金少山饰牛神。

1939年11月,农历己卯年:赵炳啸拜金少山为师

赵炳啸经桂锡九先生引荐,正式拜金少山先生为师。拜师礼上京剧界名流如萧长华、马连良、程砚秋、叶盛兰等百余位到场祝贺。当时照有大幅到场贵宾与金氏等之照片,惜于文革期间散失。

1940年1月22日,农历己卯年十二月十四日:新民会贫民救济义务戏

新民会贫民救济义务戏三天,演于新新大戏院。是晚,压轴马连良、张君秋《桑园会》,大轴言菊朋、程砚秋、金少山、孙毓堃《美人计》。

1940年3月10日,农历庚辰年二月初二日:言慧珠、金少山赴天津演出

言慧珠、金少山赴天津,演于中国大戏院。

1941年9月30日,农历辛巳年八月初十日:言菊朋计划与金少山、秦玉梅长期合作

言菊朋计划与金少山、秦玉梅长期合作,大管事聘孙焕如,每周六出演长安。

1942年1月20日,农历辛巳年十二月初四日,21时:金少山、李多奎等录制《打龙袍》唱片

金少山、李多奎等于胜利公司录制《打龙袍》唱片,录于晚9时,结束于11时。李多奎饰李后,金少山饰包拯,姜妙香饰宋仁宗,马富禄饰陈琳,萧长华饰灯官、郭槐,关德咸饰王延龄,贾贤英京胡,张继武司鼓。金或酬1万2千元,连关德咸亦得3百元。

1946年6月5日,农历丙戌年五月初六日:天津中国大戏院举办救济桂灾义务戏第一场

6月5日至11日,天津中国大戏院举办救济桂灾义务戏,剧目包括:

《六月雪·坐监》,由王吟秋主演,著名老旦表演艺术家李多奎助演。王吟秋饰演的剧中主人公窦娥,感情真挚,唱腔充分运用了程派幽咽婉转、含蓄深沉的特色,所唱的大段[二黄慢板]哀伤悲戚、委婉尽致,带给人一种回肠荡气之感。

《晋楚交兵》(《摘缨会》),由谭富英、金少山、王金璐、萧长华、王吟秋合演。其中王吟秋时年仅21岁,作为青年演员,敢与这么多京剧名家同台合作,足见王吟秋在学艺的途径上更上一层楼,获取了更高的成就。

1991年11月,农历辛未年:第二届全国中青年京剧演员电视大赛闭幕

由中央电视台及各省市自治区电视台主办、中国戏剧家协会协办的第二届全国中青年京剧演员电视大赛闭幕。共评出25名最佳表演奖(中年组10名、青年组15名)及26名优秀表演奖(中年组10名、青年组15名)。青年组:李佩红获得最佳表演奖

1995年5月4日,农历乙亥年四月初五日,晚:王吟秋收李佩红为徒

原工刀马旦的李佩红,在热心的学者吴小如和表演艺术家王金璐两位先生向王吟秋的推荐下,李佩红走进了向往已久的“程(程砚秋)门”。然而,王先生对一向舞枪弄棒的佩红能否静下心来研习内涵深沉的程派艺术是打了一个不小的问号的,可这位生性倔犟的学生,硬是横下一条心,非要学出个样儿来不可。一出《六月雪》教下来,王吟秋先生看到了李佩红的决心与毅力,终于1995年5月4日晚,在天津欣然收了这个徒弟。

1999年2月15日,农历戊寅年十二月三十日:吉祥九九——1999年春节戏曲晚会在央视播出。演出节目 《中华神韵》(作词魏子晨,作曲姚明,编舞林阳,演员袁慧琴、胡璇、李佩红、张晶、李海燕、杜鹏、张克、朱强、杨赤、陈俊杰;演出单位中国戏曲学院京剧优秀青年演员研修班、吉林省吉林市歌舞团、吉林省华甸市歌舞团

1999年10月5日,农历己卯年八月廿六日:庆祝国庆五十周年人民剧场戏曲演出第四天

庆祝国庆五十周年戏曲演出在北京人民剧场举行,第四天由中国京剧院演出京剧。

演出剧目

《锁麟囊》(李海燕,李佩红,张火丁,李世济)

2000年2月4日,农历己卯年十二月廿九日:盛世龙腾——2000年春节戏曲晚会在央视播出。表演节目:京剧《程韵风流》之《英台抗婚》(李佩红)

2001年,农历辛巳年:由中国文联、中国戏剧家协会主办的第十八届中国戏剧梅花奖揭晓。李佩红获奖。

2001年1月1日,农历庚辰年十二月初七日:首届全国京剧优秀青年演员评比展演第九天

中华人民共和国文化部举办首届全国京剧优秀青年演员评比展演。

本日演出阵容:

日场

王艳(《断桥》饰白素贞)、姜亦珊(《状元媒》饰柴郡主)、李佩红(《锁麟囊》饰薛湘灵)、张克(《空城计》饰诸葛亮)、石晓亮(《九龙杯》饰杨香武)

2001年1月9日,农历庚辰年十二月十五日:首届全国京剧优秀青年演员评比展演闭幕式举行

中华人民共和国文化部举办首届全国京剧优秀青年演员评比展演闭幕式在长安戏院举行,文化部部长孙家正、副部长潘震宙、中宣部文艺局局长李牧、文化部艺术司司长冯远以及有关方面的领导和专家、评委出席了闭幕式并向获奖演员颁奖。此次演出共有144位演员分成25台节目进行评比展演,经过评委会的评选,荣誉奖和一、二、三等奖各有得主。李佩红(天津青年京剧团)获得一等奖。

2001年1月23日,农历庚辰年十二月廿九日:2001年春节戏曲晚会播出。演出节目:京剧歌舞《百年菊圃放眼量》(杜镇杰、董圆圆、李佩红、朱强)

2002年2月11日,农历辛巳年十二月三十日:2002年春节戏曲晚会播出。演出节目:京剧流派联唱“国粹流金”《锁麟囊》选段(李海燕、李佩红)

2002年3月16日,农历壬午年二月初三日,19时:“电力之春”首都大学生专场公益性京剧演出第二场

为了增进首都在校大学生对电力行业的接触和认识,以及加强对京剧知识的了解,北京供电局工会在国安剧场举办“电力之春”首都大学生专场公益性京剧演出,本活动由刘卫方、张景山、王鑫策划,北京供电局工会主办,北京华纳电业文化发展有限公司承办,北京军区战友京剧团、中国京剧院、北京京剧院、天津京剧院、北京大学生票社参加演出。在校大学生观众凭学生证可直接入场观看演出。本日为折子戏及京剧清唱。特邀中国京剧院演员谭晓令于演出前做京剧知识讲座。

演出剧目名角清唱:叶少兰、阎桂祥、谭孝曾、朱宝光、康万生、温如华、邓敏、李佩红、张萍、于兰

2002年12月22日,农历壬午年十一月十九日,10时:袁世海先生的遗体告别仪式在北京八宝山革命公墓举行,1000多名痴心戏迷冒雪来为袁先生送行。

梅葆玖、张春华、李世济、于魁智、李佩红以及老先生的爱徒杨光、杨赤等梨园名家参加了袁老的追悼会。梅葆玖先生悲恸地说:“老先生的身体一向不错,他的离去是中国戏曲界的巨大损失。”李世济也认为袁先生的辞世使京剧界内痛失巨擘。于魁智伤心地说:“今天晚上我要演袁先生的经典剧目《野猪林》,作为这出戏的艺术总顾问,袁先生原定是要去看的,可他老人家离我们而去了。今天晚上我要将最好的演出献给袁老的在天之灵。”

10时,当遗体告别仪式开始后,场外已经聚集了1000多热爱袁老舞台艺术的痴心戏迷。他们胸戴白花,从袁老身边经过。人们尽可能地放慢自己的脚步,希望可以再多看一眼这位梨园泰斗。袁老的爱徒杨光跪倒在恩师面前,哭得痛不欲生。11时,渴望再见袁老一面的戏迷还不断涌来,遗体告别厅内外全是悲伤的哭声。

2003年1月4日,农历壬午年十二月初二日,19时30分:长安大戏院2003年1月4日演出

本日长安大戏院由天津青年京剧团和北京京剧院联合演出京剧。

演出剧目

《红鬃烈马》(宋小川,邓敏,张克,李佩红,谭孝曾,王蓉蓉,管波,翟墨,李名,韩巨明)

2003年1月5日,农历壬午年十二月初三日,19时30分:长安大戏院2003年1月5日演出

本日长安大戏院由中国京剧院演出京剧。

演出剧目

《锁麟囊》(李海燕,李佩红,张火丁,刘桂娟,迟小秋,马帅)

2003年1月31日,农历壬午年十二月廿九日:2003年春节戏曲晚会播出。演出节目:戏歌《吉祥满人间》(李佩红)

2004年1月21日,农历癸未年十二月三十日:2004年春节戏曲晚会播出。演出节目:尾声《戏魂》:尚长荣、关栋天、刘桂娟、李佩红

2006年9月16日,农历丙戌年闰七月廿四日:中华剧院开张

能容纳千名观众的中华剧院在天津落成,以上演京剧为主。剧场实际面积7509平方米,有1006个坐席。此外,还配有包括排练场地的综合楼以及招待所。剧院还有22亩的园林,亭台花木,错落其间。

在落成仪式上,天津市青年京剧团上演了京剧《龙凤呈祥》,特邀谭元寿、叶少兰、谭孝曾加盟演出,青年团演员有张克、孟广禄、王立军、李佩红、石晓亮、孙丽英、康健、杨光等。

2006年11月11日,农历丙戌年九月廿一日:2006年“百花芬芳——京剧名家演唱周”第一场

“百花芬芳——京剧名家演唱周”举行。第一场为旦角名家专场一,演员有(按姓氏笔画):丁晓君、刁丽、于兰、王艳、王玉兰、王蓉蓉、史依弘、孙萍、张晶、李佩红、侯丹梅、耿巧云、董圆圆。

2007年5月22日,农历丁亥年四月初六日,晚:天津举行纪念毛泽东《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发表65周年大型公益性京剧晚会

在纪念毛泽东同志《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发表65周年之际,为推进和谐文化建设,回报社会,让广大群众享受到文化艺术成果,由天津市委宣传部、市文化局联合主办的国家级重点京剧院团——天津京剧院、天津市青年京剧团回报社会大型公益性京剧晚会在中国大戏院举行。

演出中,富于朝气的天津京剧院实验团乐队演奏了欢快、喜庆的《小开门》曲牌,为演唱会揭开帷幕。凌珂、吕洋的《武家坡》,石晓亮的《打瓜园》,张克与石晓亮的《乌盆记》,张克与张艳玲的《坐宫》、《大登殿》,康万生、孙丽英的《赤桑镇》,李佩红的《文姬归汉》,王立军、邓沐玮的《定军山》、《智取威虎山》、《铡美案》,赵秀君的《西厢记》,李莉的《谢瑶环》等精彩剧目选段相继登场,演出在杨乃彭、李经文、孟广禄合作的《大保国》选段声中结束。

2007年7月13日,农历丁亥年五月廿九日:上海逸夫舞台2007年7月13日演出

逸夫舞台本日演出京剧,由阔别舞台3年的李佩红演出《文姬归汉》。

2007年12月16日,农历丁亥年十一月初七日:第三届中国京剧戏迷票友电视大赛闭幕,本日举行颁奖晚会。专业演员与票友合作(彩唱)表演节目《锁麟囊》(李佩红(天津青年京剧团),四位票友刘欣然、杜鹃、朱雅莉、李禾子)

迟小秋,原名迟淑新,1977年入阜新市戏校学戏,毕业后分配在阜新市京剧团。她文武兼备,艺术功底深厚。于1981年送她到上海向程(砚秋)派嫡传弟子王吟秋进行归派深造。学习了《锁麟囊》、《六月雪》、《荒山泪》等程派代表剧目。1983年正式拜程砚秋嫡传弟子王吟秋为师,宗法程派艺术,王吟秋赠之名曰迟小秋。

1991年调入沈阳京剧院,首演剧目有《梁山伯与祝英台》、《胡笳》等。2005年调入北京京剧院。

1984年,年仅19岁的迟小秋荣获第二届中国戏剧梅花奖,同年被选为中国戏剧家协会最年轻的理事,1992年开始享受国务院颁发的特殊政府津贴,1993年获“梅兰芳金奖大赛”提名奖第一名。并于1997年荣获中国文化部第七届文华奖。2005年入选《中国京剧百美图》,同年调入北京京剧院。2008年被授予“首都巾帼十杰”荣誉称号,同年当选第29届北京奥运会火炬手。2011年荣获美国林肯艺术中心颁发的“终身艺术成就奖”,2012年被评为全国宣传文化系统“优秀***员。

现任北京京剧院青年团团长(2007年7月上任)、中国戏剧家协会理事、北京市政协常委、北京戏剧家协会副主席、中国和平统一促进会理事、北京市第十一届党代会代表、中国文联第八次代表大会代表。曾任第十届全国人大代表、中国文联辽宁分会副主席、辽宁省戏剧家协会副主席、沈阳京剧院副院长等职。

没有明确记载。

程砚秋大师创立的程派艺术在京剧界有着很重要的影响,现已薪火相传至第四代。程派私淑弟子多为女演员,其中较为著名的有新艳秋、章遏云、李蔷华、李世济、李玉茹、侯玉兰、顾正秋。

新艳秋(1910-2008),京剧旦角,著名程派演员,祖籍北京,原名王玉华,新艳秋与程砚秋本是同时代人,因此也就看到了程派艺术从萌发到成熟的全过程,并尽毕生精力继承,因其受益于程砚秋的恩师王瑶卿和梅兰芳,故对程派艺术的精髓了解得深刻而透彻,在实践中的掌握和运用也严守规范。

李世济(1933-2016)著名京剧表演艺术家,京剧程派艺术私淑传人当中的优秀代表,国家一级演员。

王吟秋1945年拜程砚秋为师,因出身贫寒,且为孤儿,由程收养,至1951年始离程家。在与程砚秋朝夕相处的数年间,受程悉心点拨,深得程派艺术之真缔。

赵荣琛以通信的方式拜在程砚秋门下,通过函授学习程派艺术,技艺大进,被誉为“重庆程砚秋”。1946年正式拜师,1949年参加东北戏曲研究院实验剧团,1959年以北京市青年京剧为基础组建程派剧团。

扩展资料

四大名旦:梅兰芳、程砚秋、尚小云、荀慧生

1、梅兰芳8岁学戏,9岁拜吴菱仙为师学青衣,10岁登台。后又求教于秦稚芬和胡二庚学花旦。1915年4月至1916年9月,新排演了《宦海潮》《牢狱鸳鸯》《思凡》等11出戏。于1949年前先后赴日本、美国、苏联演出,并荣获美国波莫纳学院和南加州大学的荣誉文学博士学位。

1950年任中国京剧院院长、1951年,任中国戏曲研究院院长,1953年,任中国戏剧家协会副主席,1959年,加入中国***,1961年8月8日,梅兰芳因病在北京病逝。享年67岁。

2、尚小云(1900年1月7日-1976年4月19日),名德泉,字绮霞。出生于河北邢台市南宫市。1900年1月7日出生。著名京剧表演艺术家, 著名京剧旦角,著名京剧演员,是中国具有深远影响的京剧表演艺术大师,中国现代京剧代表人物之一,尚派艺术的创始人。是京剧“四大名旦”之一。

尚小云在近六十年的舞台实践中创造出了“文武并重,歌舞兼长,清新英爽,洒脱大方”的京剧尚派艺术,对后世影响极其深远。

3、荀慧生(1900年1月5日-1968年12月26日),著名京剧表演艺术家,著名京剧旦角,伟大的京剧旦角表演艺术家,著名京剧演员,荀派艺术的创始人。

男,祖籍河北阜城,初名秉超,后改名秉彝,又改名“词”,字慧声,1925年与余叔岩合演《打渔杀家》起改名为荀慧生,号留香,艺名白牡丹。是四大名旦之一。

-程砚秋

迟小秋是著名京剧演员,在戏曲界享有较高知名度。她19岁即荣获第二届中国戏剧梅花奖,献身文化事业,刻苦用功,爱岗敬业。热爱京剧艺术,具有较高的艺术成就和造诣,是当今优秀的程派传人,有“程派标准传人”之美誉,她是当今程派艺术的****。享受国务院特殊政府津贴。她是梅兰芳大剧院、天蟾逸夫大剧院、长安大剧院的主演之一,也是空中剧院的常客。在十余年师从著名京剧表演艺术家王吟秋先生学艺期间,勤奋刻苦、好学上进,深深体会恩师传道、授业、解惑的良苦用心,认真体会程派表演艺术的独特风格,唱腔特色。特别是,程派身段动作,水袖舞蹈的韵律之美,程派表演的娇柔妩媚,含蓄传神之美,程派唱腔悠扬婉转,如泣如诉的音韵之美,她都反复琢磨,用全部心灵去感受,因而,具有自己与众不同的领会和体味。

迟小秋老师,我国程派传人、京剧名家、有名京剧演员、京剧表演艺术家、程派青衣、程派名家、国家一级演员,有“程派标准传人”之誉、“五小程旦”其中就有迟小秋。

说到迟小秋这个名字,在很多的戏迷朋友心目当中是和优秀的程派传人划等号的,程砚秋、王吟秋、迟小秋这三个带秋字的名字连缀在一起,就很清晰的描绘出了程派艺术传承的轨迹,那么迟小秋是不是这位优秀程派传人的本名呢,她和她的恩师之间又有怎样的动人感人的故事呢,她对程派艺术是怎样理解和表现的呢。

迟小秋,优秀的程派传人。当然她头上的这个头衔、光环很多了,不过只截取了一个,那就是优秀的程派传人,觉得这个比任何的称号都要珍贵,因为这是广大的戏迷和观众,喜爱小秋的戏迷封给她的。说到迟小秋,她不是梨园世家,她是出生在这个辽宁阜新的一个偏远的农村的一个农民家庭,11岁呢,偶然的一个机会呢,考入他们阜新的这个戏校,在戏校期间,就说文武都学吧。那么就在临近毕业的时候,组织上决定派她学习程派艺术,这也是她一生中她觉得非常幸运的,那就是在1981年派她到上海跟著名京剧表演艺术家王吟秋老师学习,应该说在那个时候对程派艺术那是朦朦胧胧的,跟王老师学戏呢,刚开始去的时候,也不是正式的徒弟,那么作为一个旁听生,就是王老师教他这个其它的学生,她在旁边默默地看着,每天呢,搬个小板凳,坐到旁边记呀、写呀、看哪、就认真地学,她觉得机会非常地难得,因为那会儿呢,她才16岁,那么王老师呢,就是教戏非常地严格,也特别喜欢这个用功的学生,那么在教他这个徒弟的过程中呢,他就发现她在旁边每天记呀、写呀,就挺用功丶挺认真的,那么突然间有一天,老师就说让我来给走一下,他教的这个《锁麟囊》前边的四平调,后来走过之后呢,他就说,他就感觉悟性很强,那么学习得这么认真,学得很好,从此以后就跟正式的学生一样,每天也教她,所以她很偏得,就在上海这个三个月的时间里学了三出大戏,这应该是破天荒的,学了《锁麟囊》啊、《窦娥冤》哪、《荒山泪》,应该说启蒙都是一些折子戏,还有一些传统骨子老戏啊,就王老师能够,那么样的就是说一下子就能教她三出大戏,首先她觉得老师很不保守的,他也经常讲,师傅怎么教我,我就原原本本的教给你们,所以她迟小秋很幸运的在上海期间学了这么三出大戏,就在临这个学习完成的时候,他们阜新的领导到上海跟老师道谢,然后来接他们回去的时候,那王老师非常喜欢她那时候,就说想给她改个名字,那时候她最早她是叫迟树新,这名字也挺好听的,但是老师觉得他很想给她改这个名字,跟他们领导商量,就开始想叫迟孝秋,那么又觉得老了点,后来呢,就还是王老师决定叫迟小秋,当时这个改过了之后,那么她就回到她这个阜新家乡的时候,同学也好、同志们也好,就觉得哎呦,这个名字改得太好了,同时呢,这个名字后来也给她带来很多的幸运。她觉得这个也是意味着走上了这个程大师创造的这个程派艺术,这样的话呢,后来她也是就改了名字之后通过老师的这个传授,她也暗下决心,就是说一定要把程派艺术继承好、学习得好。

她可能是从比较贫困的地方来吧,可能对这个学习机会就更加地珍惜、非常地珍惜,这样就是迈开了成功的第一步,老师又给改了一个非常响亮的名字,这个小秋啊,个人理解,又是有程砚秋的秋字在里,也有王吟秋的秋在里,因为王吟秋老师就是这个吟秋嘛,就是吟唱吟诵的这个感觉,它是一个非常正规的传承关系,那她是什么时候正式的拜王老师的,是在1983年,就是纪念程先生逝世25周年,搞了一个非常大地这么一个演出活动,就是各地的艺术家、特别是程派的传人们云集在北京,就是搞了一个非常大的活动,在这个当中就是活动接近尾声的时候,那么他们当地的阜新领导就跟王老师诚恳的提出这个要求,那么王老师呢,在这个过程中因为也一两年哪通过教啊、通过接触,考察,后来他就非常高兴的同意了,那么迟小秋她就在1983年的4月1号正式在北京民族宫饭店拜的王吟秋老师。拜师期间呢,就是说请了那么多的艺术家,众多艺术家、前辈,还有这个同行,特别是荣幸地请到了那个程师奶奶也来参加这个拜师现场,果素瑛老师,那么师奶奶在拜师会上也讲了师爷爷一生对艺术严肃认真、一丝不苟,也希望他们后辈一定要这样,所以说这些年来她也铭记师奶奶这个拜师会上对她提出的要求和教诲,特别感恩她的老师王吟秋老师对她这么多年艺术上给予的传授。

1983年拜的师,应该说迟小秋是在现在活跃在舞台上的程派优秀传人当中出道最早的一个,最早的,在当时呢,可能也知道就说票价都很便宜,那么每到一个地方,她记得到烟台也好、到上海也好、到天津也好、一去呢,就是要演个一二十场,二三十场,就是所有的天津的比方说各个剧场包括到北京,1984年第一次到北京来巡回演出,那么她还记得第一场戏是在老的长安大戏院,就是原来的长安街上的那个老的长安大戏院,西单那会儿,包括老吉祥啊,中和、广和、圆恩寺这些等等这些剧场,一圈儿的巡回演,对她来说就是说这个提高就是非常地重要,非常地这个什么,还有很多故事,就是说至今不能忘,记忆犹新的,那就是第一场,她记得在长安大戏院演出这个《锁麟囊》,很多这个艺术家、老师们呢,还有这个观众都到现场来鼓励她,特别是到最后的时候,就是观众当然那会儿到其它地方也是这样的,就大家不相信,是不是这么点小孩儿呢,就说要近一点的距离看一看,所以在天津、在其它地方大部分都是让她在便装谢幕出来,他们看过之后,喔,是小孩,所以那天在北京那个长安戏院的那场,她记得非常清楚,就把她拉下去、拉到台下,然后在剧场的门前跟观众一一握手,你想这个时间是很长的,然后观众才肯离去,就是这些场面也都激励着她这么多年对程派艺术,她就应该说,潜心的来钻研、来传承。

经过十年的浩劫之后,应该说我们这个京剧人才出现了断档,很多的观众觉得这么小的演员,是不可能成什么角儿的,是不是他们想近距离的看一下,核实一下到底是不是个小孩,其实十几岁要是跟旧 社会 比,那也不小,但是在文革刚刚过的这个特殊时期,起的确不是一个成人的年龄了,而且记得她在获梅花奖的时候才19岁,也就是这一年,1984年在北京这个演过之后,那么经过专家呀、那时候像翁偶虹老师这样的这个《锁麟囊》的作者,那都给她很大的鼓励,都曾经看过她的这个戏之后呢,给她题字,就是说许为程派的标准传人啦等等这些,但是她,就是老师们对她的这些鼓励的话语,她觉得是,她是这么多年,自己很难承当,但是她也是本着这个标准去做,所以说就在那一年是获得了中国戏剧第二届梅花奖,而且是到当时大概获奖的演员加一起也得有上百人了吧,差不多了。那19岁获梅花奖,印象当中好像很少还是没有,非常少反正。到当时零几年为止没有跨过这个年龄的,没有跨过的,没有更小的了。地方剧中有,就京剧演员没有。

她从十几岁开始唱程派,演《锁麟囊》到当时不久看的她的《锁麟囊》,算起来也演了很长的时间了,她对于程派艺术从内心来讲,经过这么多年的学习和磨炼,她是怎么认识这个程派的艺术的魁力。首先她觉得它的魅力和它的感染力,主要是在于它的这个深度,这深度呢,她刚初学的时候是朦朦胧胧的,那么王老师呢,这个传授是非常细致的,他也讲了,就是师傅程先生怎么教,他就怎么教她,由于老师的这个非常细致的传承,那么也就给她这个打下了非常好地这个基础。那么通过后来的这个学习,不断的学习,那么就一步一步加深对程派艺术的这个理解。她觉得程派艺术就说它的这个深度,它主要在两个方面,在两个方面呢,就说一方面呢,是它的这个演唱艺术,演唱艺术就是通常大家所谓说的这个唱念做舞,一方面是人物的 情感 ,就是舞台上塑造人物,这个程派的它的这个声腔这是在观众和广大戏迷群体当中是非常公认和熟悉的,就是它的低回委婉、抑扬顿挫、若断若续、这个柔中有刚、深切感人的这个唱腔是富有感染力的这个,大家是非常熟悉的,那么在它的这个身段和这个一招一式的表演,还有举手投足,也是非常非常地讲究,特别是水袖功,这也是有口皆碑的。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hunlipic.com/jiehun/9266275.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10-09
下一篇2023-10-09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