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节日民俗看,凡是汉民族的重要节日,如元旦、元霄、清明、端午、七夕、盂兰、中秋、重阳、冬至、小年晚、除夕等,也是罗定的重要大节日,其节日的内容、意义也大致相同,所不同的只是由形式、地域、民情、生活习惯等而形成的表现方式和生活内容而已。当然,在传承中也有不少变异。
孟兰节,又称中元节,岭南各地叫“鬼节”,罗定叫“鬼仔节”。中元节以七月十五为正节,佛教《大藏经》中说,目连因母堕饿鬼道中,食物入口即化火炭,目连求教于佛,佛令作盂兰盆,用奇果素食放在盘中供佛,然后目连的母亲才能得食。北方中元节一连几天,佛寺均作盂兰盛会,民间挂冥钱衣纸,备素食以供奉祖先。岭南地方以七月十四日为中元节。据说,宋代末年,人们准备过节时,元兵突然入侵,因此只好提前一天祭祀祖先。从那以后,人们就习惯于七月十四这一天过节了。在罗定还有另一种说法:人们原本在七月十五过节,这天,瑶人都从山上下来,抢走祭祀田头土地社公的祭祀食品,于是,将过节提前了一天,好让瑶人扑个空,从此将中元节改在七月十四日。这一天,家家除祭祖外,还要在田头屋角烧香烧纸衣摆路祭让孤魂野鬼饱食一顿,求得人鬼安宁,俗称为“施幽”。
北方祭祀用牛羊,罗定祭祀用鸡,一般人家祭祀都用鸡、猪肉。鸡要整只,要煮熟,祭祀后斩成小块,配以调料,味既美爽滑,又保持鸡的原味,俗称“白切鸡”。由于鸡赋以一种隆重的意义,除祭祀外,待客也用鸡,因此有“无鸡不成宴”之说。
农历八月十五是中秋节,罗定大部分地方以八月十五过中秋,但也有不少地方以八月十六日或八月十四日过中秋节的。据说,因为祖先以抬桥为生(有的避讳说祖先抬桥,于是说祖先当官坐桥),因为归家很晚,家家都开台祭神了。而自己什么东西(祭品)也没准备好,因此决定改在十六日过中秋节,后世沿袭流传至今。至于八月十四日过中秋节,则不知甚么原因。中秋节家家拜月光,村中习俗还时兴请月光神,村中大小老幼,夜深人静时围坐“地堂”上,由一人作法请神,据说,月光神可附体,当中被附体的便扮演起月光神角色,一般多为女性,有点像西方的催眠术。除此之外,乡村中还放火明灯(孔明灯),并以村中青壮年组成队伍,争抢降落的孔明灯。抢孔明灯时不受地形限制,因此比抢花炮的场面更为壮观。
元霄节,北方十分隆重。元霄节又名灯节,上元节,俗兴上元上灯。罗定习俗,如家中添一男丁,来年正月初二上灯,花灯挂于村中社坛大树上,十六日落灯,落灯时亲戚都来祝贺,并观看“抢春灯”,谁抢到“春灯”则会行好运。
与过年有密切关连的节日是冬至日。冬至是夏历24个节气之一,在农业生产上具有重要意义,由于冬至日太阳射向南回归线,是北半球一年中白天最短的一天,过了冬至后,白天时间便逐渐加长,天气也一天天回暧,所谓“夏至一阴生,冬至一阳生”,周历以冬至为正月,是一年之始的岁首某一天。在罗定人心目中,冬至却具有过年的份量,甚至有“冬大于年”的俗谚。农村中对冬至十分重视,家家均举行祭祀祖先活动,而且十分郑重其事,避讳亦与过年一样,喜欢讨大吉利。
在婚俗方面,罗定普遍有哭嫁的习俗,一般在迎新日子定下之后,或半月半,或三、五日前,待嫁姑娘便不再在户外露面,整天待在家里,邀集平时友好的姐妹们一起,学唱哭嫁歌,哭嫁大多在出嫁前三天前正式开始,哭嫁时,不仅仅是哭泣,而是以歌曲的形式来哭。哭嫁也有不同的哭法。一种是有韵无词,用哭声的强弱、长短、快慢来造成一种节奏、韵律,间中也有几句唱词,表明一种待嫁在即的难舍难离之情,称为“唱嫁”,可以表现感情强烈,跌岩多变,这种哭嫁喜多于忧,往往会出现哭中带笑的场面。另一种是名符其实的哭嫁。哭嫁本来是一种相传成俗的形式,如不哭不唱,反而不合乎“礼”的反常。一般农村妇女,习惯于这种婚嫁的专制性而视为人之常例,对于出嫁既不高兴,也不反感,认为哭嫁是出嫁前必须做的一件事,因此就按部就班,依照母亲所教代代相传的唱法、哭法及固定的歌词,必须连唱三天才唱完,俗称为“唱字眼”。字眼歌有唱本,但新娘子对于未来命运一无所知,内心充满着悲苦、恐惧和彷徨的矛盾心境,因而每当唱哭嫁歌时禁不住真情流露,哭父母、哭兄嫂、哭姐妹、哭邻里,甚至一发而不可收,哭嫁妆,哭上桥,唱到感情难以遏制时,便长哭短叹,令听者同情,与之共鸣而同哭,使得本来是人生喜庆大事的热闹场面,往往被一片哭声弄及凄凄切切。第三种是骂嫁。由于对包办婚姻不满而无法摆脱内心积聚的哀怒、愤懑、痛苦的表情,无处申诉,无处发泄,于是便借哭嫁而尽情宣泄。骂嫁的方式,也是一种约定俗成的风俗,一个待嫁的姑娘可以有选择骂嫁方式的权利,无论是骂父母、骂哥嫂抑或骂媒人都无可非议,被骂者都绝对不能表示不满,更不能还口,越是骂的恶毒,便越是吉利。哭嫁的习俗,随着婚姻自主、开明而逐渐消亡。
婚丧嫁娶被称作红白喜事,婚事本来是欢欢喜喜的却被搞得悲悲戚戚,而丧礼本来是惨惨戚戚以表示哀痛之情的,却被搞得热热烈烈,罗定的丧俗喜欢鼓乐开道,吹吹打打,送葬队伍鞭炮齐鸣,鞭炮烧得越多,越表示风光大葬,因此,丧事中都可以见满地铺红。
“三岁定亲”是不同于童养媳的习俗,一般是孩子三岁时由父母双方换帖,便成婚约,此后若女方未到结婚时先丧,男方必须将其牌位领回祠堂供奉,她的坟也由男家后人祭扫。此后男方再娶,亦只能算作继室。
罗定风俗虽受汉文化主导,但乡村各地,受少数民族影响而异化的风俗仍十分突出。汉族一般妇女地位低下,男尊女卑现象十分普遍。在罗定农村,舅权的地位和权威却受到极大的尊重,乡村流行有“天上雷公,地下舅公“的俗谚。凡是外甥的事,无论大小,舅舅都有权过问,如外甥的婚事、分家、离婚、父母丧葬等,舅舅都要过问参予,如兄弟分家,村中族长都无权过问,但舅父则可以主持公断,这种舅权特重的现象显然是母系氏族公社时期,母权的残留和曲折反映,源自于古代百粤民俗,至今广西壮族仍保留着这种舅权特重的母系氏族公社残余。
“契大树”和“契石头”是原始宗教色彩浓郁的多神崇拜习俗。民间保留着信巫尚鬼,盲目信仰多神和鸡卜的原始宗教遗俗。人们除了崇拜祖先以外,还崇拜各式各样自创的神灵,诸如山上的巨石、路边的大树,甚至爬行的虫蛇、飞禽走兽、险峻的山峰,都可以随心所欲地被封为不同威力或作用的灵神,诚心顶礼扣拜。在日常生活中也诸多禁忌。在农村中,生了孩子便要找一大树或巨石“上契”,所有与孩子有关的大小事情,都要给“契爷”或“契娘”烧香还神。这种“契大树” 或“契石头”是古百粤民族遗留下来的多神崇拜习俗,是一种世代相传的原始宗教观念。
其实“父母没看上我的男朋友”算不上千古难题,几乎每个女孩都会遇到。换个性别,“父母不同意我跟女朋友相处怎么办?”也特别常见。
这问题根本就不是个问题,无论你家里兄弟姐妹多少个,父母是无权阻止你奔向爱情的。他们有参谋和建议权利,也可以干涉,但没有决定权,自古以来就无法强求子女的爱情。古往今来都是如此,即使当下,书本也是反复告诉大家这样一个貌似的真理:“生命诚可贵,爱情价更高;若为自由故,二者皆可抛!”
很明显,父母也不得不承认,社会就是默认这个规律的:自由>爱情>生命。你的发肤受之于父母,但在追求自由尤其爱情的权利方面,父母是无能为力的,你只要坚持,天下的父母最终基本都会答应。
但是,到了当下,这里最要看的不是你如何不听父母的话,而是验证尤其考虑你的这份爱情是否值得坚持。这才是核心,父母毕竟绝大多数站在你的立场去考虑,他们有一定的社会阅历。他们如果不是过分自私,则他俩同时反对的事物,是否说明你也得考虑一下,或者你的选择是值得商榷的?
人不断在长大,你现在的挚爱,以后或者就是明年你特别讨厌、深恶痛绝了,你怎么办?你来得及回头吗?此外,也要让父母说下他们反对的理由,看有没有道理,你好歹是个成年人,是非观还是有的。
大多数家暴以及分手时有人身危险的感情,其实早有征兆,只是你当初被爱情迷住了双眼,不听人劝。你看下这篇《分手分不掉,怎么办?》,真是谈恋爱容易分手难。你看下图,这位学姐花了10年才明白了一个道理。
我强调过,婚姻确实美好,爱情也很美妙,但请先经过综合、缜密考察,有过1)至少一两年的相处、2)家人同意、3)社会认可,你们再结婚。
千万不要相信一见钟情,包括远嫁、裸婚等等,都要谨慎,尤其那种“全家都反对”甚至“所有人都反对”的婚姻,你更要慎重。群众和亲人的眼睛不可能全部瞎了,就你的最明亮?
简单举例一。
如上,前年一个22岁的女孩小吴提问,她自考大专在老家工作,但喜欢上了一位20来岁的学弟,学弟是个在外地读书的在校大学生。学弟未来毕业还需要一段时间,万一读硕博,那就更久了。等他毕业三四年后,学弟也接近30岁了可能才准备结婚,届时不可能回老家来娶你这位小城市低学历的32岁学姐啊。
所以你这段感情不靠谱!当然人家大学生学弟,都还没答应做你的男朋友。小吴的父母此时看出来了眉目,他们也肯定告诉了她,说这份感情几乎没有未来,所以在将她劝回的同时,父母给小吴张罗着相亲。这点上父母还算正确。
父母也有不对的地方,见下图。
父母劝说22岁的女儿早点嫁出去,说女孩每过一年就会贬值,不要挑肥拣瘦,父母试图引导她嫁给另外一个初中毕业的学弟。其实该21岁的相亲对象是个技校生,只不过家里让男孩辍学了,进国营厂做工人去了,可能机会难得。
这里,明显父母是赶鸭子上架,这次相亲不行,就再给小吴多安排几次相亲即可,为何逼着她嫁给这个国有大厂的工人学弟呢?而且女孩即使22岁在老家,也不算太大岁数吧,还有挑选的空间和时间。
我们来看下父母的下一步招数。
父母问小吴要每月1000块的水电煤气住宿等生活费,同时继续要每月300块的午餐费。不得了,这是不答应嫁给那位学弟后父母的倒逼法,而小吴工资才两三千。
真实原因,我们终于看到了,父母生了三个孩子,小吴下面还有一个弟弟一个妹妹。家庭经济压力大,所以逼着小吴这老大尽快出嫁。不知道他们那里彩礼如何,如果超过20万,我都认为这小吴已经约等于工具人了。
如果父母反对你的对象,他们一定有自己的理由,所以也可以适当参考。比如下一位女孩,她几乎“全家都反对”跟我们的这位男群友继续交往。
这位女朋友被全家反对,主要是家人没看上我们的男群友,俩人虽然岁数相当,但是人家女孩硕士毕业,你才本科,你的硕士只是工作两三年后在读的一个MBA。
此外,女孩的一个姐姐嫁给你老家的一个男孩,结果很悲惨。这个家庭有了十年怕草绳的负面情绪,不敢找你老家的男孩了。
但是人家父母在反对你这位男朋友的同时,付出了行动,给女儿安排了相亲,此时冒出来了一个竞争者帅哥A,女朋友有了台阶,也觉得A不错,所以女孩向你提出分手。这个也在情理之中。
所以,无论男孩女孩,如果父母反对你跟另一半交往,且又帮你安排了你也觉得更合适的对象,这种情况下父母的建议包括反对意见,是可以被接受的。
当然,男孩的父母就不大谨慎了,所谓“越漂亮的女人越会骗人”,虽然不全对,但我们作为男孩自己也要稍微参考下。在校女硕士,就相对算漂亮的女人,你很容易一时被她的话语所感动,甚至死心塌地。
我们将目光提前半年来看。
在外工作死心塌地喜欢在校女硕士的男孩,自称为恋爱脑,你看他如何在规划自己的小两口家庭,男性白莲花。
无论男女,恋爱脑都得当心,事业会受阻,感情一旦被骗,将倍受打击。
继续再提前半年,你看下图。
其实我早就写了,《能不能找在校大学生做男/女朋友?》,尤其女硕士,在校期间为何还要谈恋爱呢?为何不找同样的在校男生谈恋爱呢?
你外面工作的人,找在校生谈恋爱,很容易在对方毕业时跟你提出分手,因为你的经济价值尤其使用价值已经消失。毕业后拿到了高学历,有了更多的见识,遇到更多的人,就更不可能跟你回老家结婚了。所以,毕业即分手才是规律。也不是在校生多么坏,人性使然而已。
我有个老家表哥,他脑子我认为是坏掉了,他居然倒逼女儿的男朋友去大城市读研了,学费他出。
这研究生期间是最容易谈恋爱的岁月,就怕他盼到三年后人家这男孩不回来做他的女婿了。即使不反悔,他也让自己的独生女儿独守三年空房啊。你要知道大城市三年的诱惑多么大,女婿在读研三年期间估计不好意思告诉人自己在小城市有了老婆,而且不知道能否经得住其他学妹和外界的诱惑。
回到我们这位群友男孩的角度,他老家跟女朋友老家其实都属于经济不发达的粤西,只不过肇庆离广州更近一点而已。肇庆的下属县,又不是啥发达地区,为何看不上粤西的其他地方呢?五十步笑一百步。
并且,你在珠三角的佛山已经买了房,且你也是在深圳工作,户口也不在老家,何来嫁到粤西呢?只不过你的老家在茂名而已。
以上种种,说明这里有诈。
其实也不算诈,只是女朋友早就有了预谋,因为女朋友是应届硕士,毕业时有了事业等方面更多的选择,毕业就跟你分手是她早就安排好了的。这也是无数应届生毕业时候的选择,毕业就分手。
此刻毕业前夕,她利用父母和姐姐的措辞,来告诉你“全家都反对你们交往”,其实你又不是现场听到的,你也许是个帅哥,而女朋友根本没给你见她家人的机会,照片都没给。她父母为何就能从你老家的位置判断你这个未来女婿不合格呢?阅历丰富的父母不会这么武断。
在多子女的情况下,一般也不会过分参与某一个女儿的婚姻,硬要残忍灭了女儿两三年的爱情。大城市独生女的父母,倒是有可能在她远嫁小城市的时候如此霸道。但是老家也粤西一个小县城的五个子女的父母,不会如此干涉其中一个女儿的爱情。
此外,为了增加让你死心的说服力,通过春节期间的一次相亲,造出来了这么一个更有竞争力的新男友A。而且这A是家人介绍的,家人具体是哪一个?家人都认为A很好,这么短的时间,家人那么多兄弟姐妹怎么可能都同时到达相亲现场?且帅哥A主要好在哪里?她说不出来。
所以,这里就不是女朋友的父母看不上你,也不是她家人给她介绍了一个男神A,而是研究生女朋友早有了预谋,你是被动分手。身未毕业,心已远。
女朋友也不一定是不爱你,她只是更加现实和考虑长远,我可以看出来她不跟你一起的主要原因,你自己也能猜出来:她家里兄弟姐妹一大把,你也兄弟姐妹一大把,都想找个高一点档次的对象往上走,但却碰到了一起,且离开你的最主要就是这四个字“家境贫寒”。别人自己、父母、家庭和家族,虽然未跟你谋面,但是预见到了跟你结婚后共同奋斗的难处。我幽哥作为过来的大师兄,没必要不跟你实事求是。
至于你是不是她读书期间的饭票,只有你自己知道,这个只有多年后你才能懂。其实何止是你,我幽哥当初也向在校学妹女友汇款了2年,前后加起来两三万,足够当时昆山的首付款了。
最后再看下一个女孩的例子,这次难度最大,因为男女匹配程度算比较高的,父母反对的原因貌似不足。
“幽哥,我想问一下父母不同意的爱情应该怎么做?
我和男朋友谈恋爱一年多了,目前感情比较好。我25,他28岁,均为本科,都是独生子女家庭。
男朋友在工作和生活、待人接物等方面,教会了我很多。男朋友一直想结婚。
但是我个人有点恐婚,且我父母不同意。
我家武汉人,2套房,就是父母、我名下各1套全款房。父母个体户,养老保险较低但有,有50万的存款。我目前民企职员收入6000。
他老家十堰下的城镇,父母离婚后但依然在一起,现在他父母在浙江工厂里做管理层,有股份,收入比我父母高,也有养老保险和股份分红,后续退休会回到十堰老家养老。
父母没有给他准备武汉的房子,但可以提供20-30万首付做支持,不过还贷装修帮不上忙。
他目前在武汉民企工作,月入不固定,正常6千到1万不等,之前工作赚了近20万,创业亏掉了,所以他目前无积蓄,最近他打算跳槽。
我父母不想我有房贷压力,觉得婚后经济基础太差,不同意我们结婚,甚至反对恋爱觉得他在骗我感情。
恋爱过程中他很包容我,尊重我,现在也说他会尊重我父母的意见,会买好房子解决好房贷再来跟我谈结婚。
请问幽哥,房贷和经济压力是否真的这么重要,难以克服吗?我到底应该怎么选择,才是最好的方式?”
这个问题开头说过了,即使你是独生女,也很好解决,只要你坚持到底即可。男孩还算你湖北老家师兄,大你也才3岁。
只不过你25岁,父母觉得你还不算大,独生女的父母舍不得女儿这么早出嫁,可以理解,他们认为你还有两三年选择的机会,按照道理可以找到更好的。你算本地学妹,她虽本省但算外地师兄,毕竟外地人,没房子。以上我这么一说,你应该就大致理解父母的心思了。
只要你坚持到底,父母没办法,只能帮你去张罗婚事。
如果你们想早点结婚的话,可以先安排在你的那套房子里结婚。等婚后过几年富有余力了,老公那边凑出首付,你俩也可以一人一半首付,贷款买房,最好全款,或者首付多凑一点,省得父母担心你还贷压力大。
其实父母是担心他们那50万积蓄和你自己余下来的比如20万,全给男孩买房去了。从这个数字来分析,你家目前70万父母也是可以答应拿出来的,只要男方负担了婚宴和彩礼的总计比如20万开销,并且在你们二人的买房中男方承担2/3的费用,其实就是140万即可。
目前这个问题的纠结之处就是个金钱问题,你男朋友想买房结婚,则他父母要凑出120万,他自己要凑出个40万,总计160万,结婚没问题。
但是现在要命的是,他父母负责的120万却只能提供20-30万,有大概百万的缺口。你男朋友该负责的40万,被他自己创业败光了,所以你得给他3-5年的时间缓一缓。
以上,你也可以瞒着父母,帮男朋友家来凑足这总计130万的缺口,你海借试试看。不过得先跟男朋友商量好,结婚后你俩共同还债,签字作证。因为你凑出来的可是你婚前的负债,结果你给了他家来充数,他家以及他都很可能成为白眼狼。这招别铤而走险,谨慎为之,130万可够你还半辈子了,除了卖房还债外届时也没人敢娶你了。
其实仅仅是以上金钱问题,你父母倒也早就松口了,作为叔叔年龄的我幽哥,来告诉你你父母真正不同意这门亲事的原因吧,他俩茶壶里有饺子,倒不出来。
“幽哥,我想问一下父母不同意的爱情应该怎么做?
我和男朋友谈恋爱一年多了,目前感情比较好。我25,他28岁,均为本科,都是独生子女家庭。”
一年多不够,还得继续再相处至少一年,你对他和他家的了解,知之甚少。本科学历和学位证,拿出来看下,你上学信网查一下。
“男朋友在工作和生活、待人接物等方面,教会了我很多。”
你是找个老公,不是找个老师或者师长、教员。凭这个,不足以作为迎娶你的理由,你学我幽哥以及其他博主更多的知识,那岂不是也可以嫁给我们了?
老公,是亲亲我我、花前月下、恩恩爱爱、性爱和谐、情爱缠绵,将来结婚、造娃、成家、志同道合的人,共同抚养孩子照顾双方父母,家族在当地生根发芽。
“男朋友一直想结婚。”
一般都女孩催婚,男孩催婚不常见。也才28岁,男孩一般都想等到物质和事业都尚可的时候,呈现最好的自己,此时来迎娶新娘,哪有在自己败光了过去全部积蓄、最是落魄之时急着结婚的?
此时急着结婚,必然有诈。你让他跟你一起去人民银行打印下征信记录,你认真看,找行内人或者现场银行工作人员解读下。
万一查出来他此刻负债50万,你是不是还跟他继续结婚,跟他共同承担?
“但是我个人有点恐婚,且我父母不同意。”
恐婚却急着蹦进婚姻,这是倒逼自己,将来必然后悔。目前心智不成熟,最好再过两三年,甚至多谈几个试试。
对于独生女来说,父母同意是结婚的必备项,我希望你直到他们同意后,方可继续。
“我家武汉人,2套房,就是父母、我名下各1套全款房。父母个体户,养老保险较低但有,有50万的存款。我目前民企职员收入6000。”
你家条件作为本地人,其实也一般,一无所有的男朋友即使愿意做个上门女婿,估计你父母也不同意。父母自己觉得不适合做这样的爷爷奶奶,还是做外婆外公安逸。你父母也不想奋斗了,累了。
所以,你的最理想对象是,家里2套房以上的硕士和重点本科的武汉师兄,次选择则是全款武汉有房的外地师兄,第三是工资特别高的比如月薪2万以上可以承担全部房贷还款且有首付款的外地师兄,第四即使没有房子但事业稳定的在武汉做公务员、医生的师兄甚至学弟,也可以。
这个工资不固定的老家外地、且在民企工作、积蓄为0、父母离异后在沿海打工只能支持20-30万现金的小伙子,已经排到你父母认为的好女婿优先顺序的至少五名开外了。二老认为你只要再多选择1-2年,必然可以找到排名前四位的男孩。
“他老家十堰下的城镇,父母离婚后但依然在一起,现在他父母在浙江工厂里做管理层,有股份,收入比我父母高,也有养老保险和股份分红,后续退休会回到十堰老家养老。”
这句话问题就更多了。来自小城镇还不算个事,关键父母离婚后为何还在一起?这种假离婚除了大城市为了增加购房资格,其他原因就是逃避负债。让他的父母都提供征信报告给你看下,他俩不出意外至少有一个是被执行人,已经列入了央行的黑名单。将来你俩的孩子报考公家单位,政审不能通过。
夫妻俩离婚后还撇开独生子,离开老家,不去老家所在省的省会,而跑到浙江工厂里去打工,这个概率不高,目前来看主要原因应该是逃债。
这家不光他们的儿子了,连同父母在内,应该在老家都负债累累,逃债、不还。他俩老了后也不会回老家,而是来到你跟他们的儿子居住的房子里,来到武汉。这里如果不是逃债,你可以也先去十堰他们的老宅看一看实物,别祖籍、祖宅都假的。
“父母没有给他准备武汉的房子,但可以提供20-30万首付做支持,不过还贷装修帮不上忙。”
既然父母都是管理层、有股份、比你父母收入高、有分红,你的父母在大城市开销大的情况下,都能余下2套房和50万积蓄,他俩为何不能为儿子提供一套房的付款金额呢?只有20-30万?这也就够彩礼,再加婚宴就不够了。且他俩为何不能赞助部分房贷和装修款呢?说不过去,如果没有骗人的话。
“他目前在武汉民企工作,月入不固定,正常6千到1万不等,之前工作赚了近20万,创业亏掉了,所以他目前无积蓄,最近他打算跳槽。”
在武汉体制外,尤其民企,就是最不稳定的工作,你已经在民企了,他更厉害,还准备跳槽。你应该去他所在的单位看看,在体制外还跟对象说准备跳槽的,大多是为了失业和无业被发现时找借口。
此外,他有多高的跳槽水平?唯一可以让他实现高薪的方法,其实就是在他的本科真实的情况下你让他看我的文章。只不过一看他就会跳往一线城市,届时你跟他婚后独守空房?
6-10K不固定的月薪,这就是个低端销售的工作,极其不稳定,无法照顾家庭,很有可能他早已失业,目前正在找吃绝户的对象。你百度搜下“吃绝户什么意思?”
创业失败,可不会仅仅亏掉了之前余下来的20万,大概率是外面还有借的别人和银行的40-60万没有还。创业的人,基本没有只将积蓄亏光的,而是3-5倍的赔。
“我父母不想我有房贷压力,觉得婚后经济基础太差,不同意我们结婚,甚至反对恋爱觉得他在骗我感情。”
以上我幽哥讲的任何一点,如果你查出来属实,基本上他就可以算作骗婚了。你可别做当代的冤大头,替人还债一生,还债之外你可以想见,生了孩子可是你出大多数甚至全部生活费、抚养费,你是土豪女不?
你的父母不愿意明讲,其实这就是个骗子世家,你父母早看出来了。你个傻女儿还跟人家谈情说爱,父母也是悔恨为何孩子这么笨、没有再多生一个。
“恋爱过程中他很包容我,尊重我,现在也说他会尊重我父母的意见,会买好房子、解决好房贷再来跟我谈结婚。”
这当然是甜言蜜语,婚前做奴隶,婚后做你的主人,逼着你的父母和你变卖房产替他家还债,他现在一无所有啊。
后面说尊重你父母的意见、去解决好房贷问题,再来找你谈,不会的,他已经去找下一个傻学妹去了。
“请问幽哥,房贷和经济压力是否真的这么重要,难以克服吗?我到底应该怎么选择,才是最好的方式?”
房贷和经济压力当然重要,你父母不明说他是骗子,而是采用倒逼法让他自惭形秽、主动退出就可,还给了对方面子,避免了冲突和对你可能的伤害。钱是对骗子的试金石,骗子最没有的就是钱。在千里之外沿海哪个厂里的高管父母以及分红,这都骗子的把戏。你这女儿一点没看出来,你将我这篇文章给你父母看下,看他们是否同样认同。
你如果确实喜欢他,就不要主动找他了,等他解决完你父母说的全款买婚房不用还房贷的诉求后,你再用我上面列的十来个关注点来考察下他。耐心考察,旁敲侧击即可,如果直接连珠炮般问出来,我怕他立马就会跑了甚至跑前对你威胁要钱。
不过你的财商和情商貌似也不高,也许他总能自圆其说,你还是带着他在你的父母面前解释这些疑问吧!最好再找两三个亲戚在场。
最后一个案例比较细思极恐,即使是个小概率的有潜力的优质小伙子,也建议放弃,这小伙子具有了骗婚、负债、打老婆甚至杀人越货和潜逃的大多数基本特征,甚至他谎称的那对不在老家但在外省有分红的高管父母,都根本就不存在。
大家在父母反对你的婚恋时,自己必须小心,更要深思下父母为何如此反对。
祝各位感情顺利!
2022年1月12日,腾讯研究院、腾讯可持续社会价值事业部了联合主办的“腾讯科技向善创新周”召开。《我的二本学生》作者,深圳职业技术学院教授黄灯在大会上发表了主题演讲。
作为一名二本院校的教师,黄灯讲述了长期以来自己对二本学生的观察与思考。
以下为演讲全文:
我是黄灯,特别开心有这样一个机会,和大家交流我对年轻人的观察和思考。
2020 年 8 月,我出版了非虚构作品《我的二本学生》,这是我从教十几年来的一本教学札记。很多人问我,二本学生到底是什么样的?二本学生和重点大学的孩子到底有什么差异?还有人说,二本学生都这么难,那些专科生怎么办?那些中职生怎么办?那些初中毕业、甚至早早辍学进入社会的人怎么办?
面对这些追问和质疑,我感到自己其实并没有通过写作,说清“二本学生”这个庞大群体的全貌,尽管从我课堂走过的学生多达四五千人,尽管我曾真实地和他们共处不少时光,但我并不能对这个群体做出任何整体性的叙述。这本书与其说是一个在场者的从教经历总结,不如说是一个一线教师长期的私人观察,它裸露了我内心的困惑、思考与无助。
我 2005 年博士毕业,进入一所二本院校教书,2006 年第一次当班主任,接手一个班级,他们的出生时间在 1987 年左右;2016 年,我第二次当班主任,接手另一个班级,这批孩子大约出生于 1996 年。换言之,我见证了 80 后、90 后两批年轻人的成长历程。
虽然我也是二本学校毕业,但我首先必须承认,因为代际的差异,在真正进入大学任教以前,我对即将面对的学生群体也抱有一些偏见。
我是湖南人,广东在我心目中是一个比家乡富裕很多的地方。在走向讲台之前,我一直以为广东的孩子,大都衣食无忧,直到 2006 年 5 月 23 日的一次公共课,这个印象才得以改变。当天我给计科系的学生上《大学语文》,因为刮台风,我让学生以《风》为题写一篇作文,一个叫邓桦真的女孩很快交了作业,从她的叙述中,我看到了一个家庭的真相:出生多子女家庭,父母每月的收入不足一千,来自农村的她,甚至不知道第二天的生活费在哪里。她用最简单的语言坦承了自己的困惑,却对我造成了极大的冲击。
我从来没有意识到,那些比我小十几岁的学生,居然还有人正在承受和我童年阶段同龄人一样的困境。 “贫穷”这个词语,我以为早已远离了日常生活,但没想到身边的孩子,正深陷其中。 这次课堂的偶遇,不但调整了我日后从教的视角,也成为我想要进一步记录、观察这个群体的隐秘契机。后来我才了解到,尽管我的学生大部分来自广东,但有不少人都面临邓桦真同样的困境,他们可能来自粤北、粤西的偏远乡村,也可能来自一些更加贫穷、混乱的小镇。
在走向讲台之前,我还一直以为,我的学生之所以只能考上一所二本大学,一定是因为不够勤奋。直到 2010 年下学期,我在肇庆校区上课,来自甘肃的刘婉丽和我讲述了她的成长经历。她是一个西北长大的孩子,从初中开始,每天都要坚持十几个小时高强度的学习,尤其到了高中阶段,更是夜以继日,不管不顾,哪怕身体出了不少问题,都会咬紧牙关,坚持学习,只有这样,她才得以考上我任教的学校。 所谓的“衡水模式”,其实一直是不少乡村孩子自主习得的有效法宝。
类似的经历,我在其他孩子那儿也听到过。有一位学生叫陈雪,来自潮州,她告诉我念高中时,为了多一点时间学习,洗完澡连吹头发的几分钟都舍不得耽误,总是一头湿漉漉地跑进教室;另一位学生罗益鹏来自梅县,他在课堂上直接拿出早已见底的“万金油”,告知自己的高中生活,就是依赖这种外在的刺激,才得以顺利度过。
我后来还注意到,我的学生,确实很多来自一些普通的家庭,就算考上二本这样的大学,他们背后的家庭也已拼尽全力。也正因为父母竭尽全力的付出,他们面对乡村的封闭和亲人不切实际的期待,常常会陷入无法言说的尴尬。
来自郁南的袁皓每次放假回家,总被村里人追问毕业能分配到哪里,他们根本就不知道现在的大学生都是自主择业;来自台山罗超的妈妈,以为自己的儿子大学毕业后,就能在广州工作买房、顺利安家,她从来不知道就业的形势有多严峻,对广州的房价也没有直接的感知,她对大学的印象,始终停留在自己年轻时候的80年代。两个孩子和我说起这些,都只能苦笑摇头。他们虽然因为求学来到城市,但背后却依然背负一个无法摆脱的村庄。
这些和学生相处的普通片段,极大地瓦解了我的偏见,也让我看到了二本学生这个群体的底色。2018 年,在我任教第 13 年的时候,我突然感觉有很多话想说。我的脑海里,始终有很多年轻人走来走去,尽管面目模糊,但在我芜杂的视野中,却踩出了一条越来越清晰的路径。我意识到自己累积了太多太多关于这个群体直觉式的观察和思考,尽管这种直觉很难让我说出一个清晰的结论,但正是这种经过时间过滤的印象,让我意识到这些碎片式的观察,可能承载了一些重要的命题,这也是我决定动笔写作的原因。
首先,从精神状态而言,我觉得讲台下的学生,他们的青春,少了一份张扬和放肆,多了一份规训过后的沉默和乖巧。作为网络原住民一代,我感觉他们的生命,被更多的概念、符号和过量信息所架空,与真实的世界呈现出越来越多的隔膜。
我的学生,从来没有因为观点的不同,和我发生过任何争论,也从来不会过多追问今天年轻人的现状,和时代之间到底有什么样的关联。讲台下的孩子,一届比一届安静,班上的男生,很少去追求身边的女孩,那种属于年轻人本能的粗粝和莽撞,那种不管不顾、奋不顾身的蓬勃活力,仿佛被一条无形的绳索牵住。
也许是多年应试教育的惯性,他们经过无数次紧张的课堂、数不清的题海战术、以及千百次的考试后,虽然在标准答案的召唤中,从庞大的考生队伍中艰难突围,但这种过度的透支,早已悄然磨损了他们的青春锐气。
多年来,我最害怕课堂的沉默,我宁愿台下的学生活蹦乱跳、站起来顶嘴、大胆发表漏洞百出的看法,也不愿看到他们安安静静地记笔记、缄默而又淡然地缺乏和他人交往的兴趣。
在具体的课堂中,我充分感受到 教育像一场慢性的炎症,中小学时代服下的猛药、抗生素、激素,到大学时代,终于结下了漠然、无所谓、不思考、不主动的恶果,学生内心的疲惫和大学时代的严苛压力,构成他们精神生活的底色。
对我而言,所有课堂面临的最大挑战,不是学习问题,也不是知识问题,而是无法触及到一个真实群体的问题。他们压抑自己,在应试教育的高压中,难以认清真实的个体,一种深深的茫然,不经意中总会笼罩我的课堂。
随着我对学生了解的增多,我发现 90 后这一代孩子的成长路径,和之前 80 后这一代学生相比,有很大的不同。
80 后这一批学生,没有背负太多的就业压力,他们更放松、更尊重个人兴趣,班上有一个男生特别喜欢跳舞,有时在教室,同学们起哄让他跳一曲,他就会大大方方地来一段。还有一个男生喜欢武侠小说,曾经在大一、大二写下几十万字,他们也更愿意和我交流,会问我一些和学习无关的问题。
但到 90 后这一批学生,我始终找不到当班主任的感觉,他们非常乖巧,我几乎不用费精力去管他们,但他们仿佛和谁都保持距离,不但和我交往很少主动,和同学的交往,仿佛也保持心照不宣的界限。我感到他们和现实生活、和真实的日常,始终有一种疏离,虚拟仿佛就是他们最大的真实。他们从小被视像、被网络包围,手机就像不可缺少的器官一样挂在身上,哪怕在课堂,低头看手机也已成为最常见的举动。
他们也很少坦然谈论自己的出生和家庭情况,对身边真实的世界——自己的父辈、身后的村庄、成长的社区、食堂的打饭阿姨等等,都没有太多的了解兴趣。他们仿佛活在互联网造就的单一价值体系里,对具体生活的想象,也仿佛来自网络给予的引导。
应试教育和网络的双重夹击对年轻人精神的损耗,总是让我反省,在大学这个相比中学能动性更强一点的课堂中,我到底能做一些什么?
因为教学的便利,他们不愿意说,我就尝试改变和他们的交流方式,将写作嵌入任何课程,鼓励他们抛弃学生腔的套路,从身边的世界寻找素材,通过书写,梳理个人的成长经历、回望出生的村庄、重新理解身边的亲人。我发现,一旦让学生从寻找意义的桎梏中摆脱出来,写作对他们而言,就成为了生命中重要的倾诉途径。
同时,我也会利用教师的身份,结合自己的成长经历,尽可能引导他们坦然面对生活中的挫败和不堪,诸如贫穷、留守、缺爱和自卑所带来的伤害。我在带学生的过程中发现,那些能够走出这一关,坦然面对自己的过去,坦然面对生活真相的学生,会更顺利地融入社会,也会更好地承受社会的锻压。
但更多时候,当学生陷入迷惑,而我也无能为力时,我会鼓励他们去做一些具体的事情,会鼓励他们去学校周边的城中村逛逛,尝试跟快餐店老板、外卖员聊聊天。
但这些举措到底能在怎样的程度,减缓标准答案和信息泛滥对学生心灵的异化,我其实并没有太多把握,我甚至不知道这种过度的敏感和担心,是否恰好暴露了我内心的保守和焦虑。我只不过希望他们通过具体的工作、通过和真实世界的接触,能暂时剥离对网络的依赖,能和身边的人、事、物产生更坚定的关联。我希望这种来自地气的滋养,能让年轻的生命多一些踏实的充盈。
除了与现实世界的隔膜,我还感觉到,和我的大学时代相比,我的学生并没有想象中象牙塔般的大学体验,伴随而来的,是身份认同感越来越低。这也是我想说的第二个观察。
我出生于上世纪 70 年代,90 年代初期考入一所地方专科院校就读,几年后我的母校被当地另外一所专科院校合并,成为一所二本院校。从考上大学的难度而言,我当初考上专科大学和学生考上二本,并没有太大的差异,但记忆里的大学时光,散漫而悠闲。
相比之下,我的学生在就业压力的裹挟下,越来越忙,越来越累。我有时甚至感到和他们多聊一次天,和他们多说几句话,都是在浪费他们的时间。我还留意到,我的学生,很少会因为自己大学生的身份,感到一种荣耀和自豪,而我念大学时,尽管读的是一所专科学校,但“天之骄子”的身份烙印非常明显,走在街上,有人问起时,会大方地告诉别人自己所念的大学。这种明显的身份认同差异,显然来自大学并轨前后学生身份的变化。
中国当下大部分二本院校,大多由当初的专科院校合并而成。在计划经济体制下,并轨前的大中专学生被当做为祖国或社会培养及储备的“人才”,在人事制度上被认定为“国家干部”,学校会更强调学生的专业素养和长远的发展潜能,会更注重培养一个“完整的人”。而到我的学生,在市场化语境下,他们早已被定位为一个就业的主体,他们的存在,已内化到学校就业率的小数点,独立的个体,不知不觉中蜕变为统计学意义上的数据。
因为市场不确定性的增加,大部分高校人才培养的目标,事实上成为一个简单迎合就业岗位的过程,而用人单位为了节约成本,总是希望所招学生能立即为其带来直接的效益,而不像我大学毕业后,国营企业客观上承担了继续培养人才的重任。
所以,迫于现实压力,现在的大学生为了提高就业的筹码,在大学阶段,就不得不陷入密集的课表及无穷无尽的考级、考证、双学位、实习等过程,他们很难有真正的时间去审视自己的兴趣,更难有从容的心态,去享受大学时光的闲暇,忙碌、忙乱成为他们生活的常态。他们的成长,呈现出越来越严重的同质化倾向,工具化的程度也变得越来越深。
面对海量的应聘信息,用人单位为了节约选人成本,学历成为最重要的标准,对名校的看重,达到了前所未有的程度,这客观上加剧了学历歧视的形成和应试教育的提前。这种现实,又反过来作用于高校的选择。在一种貌似热闹、合理、自由竞争的氛围中,高校不自觉地陷入对排名的痴迷,“高端、顶端、一流、双一流、超一流、世界一流……”等等词汇,成为明确的办学目标。
对老师的评价标准,不再看重他们的教学热情、培养学生的能力、是否愿意在学生身上付出等等看不见的素质,而是注重他们论文、课题的炮制能力,是否具有光鲜的头衔,成为衡量教师价值的终极标尺。
在这种境况下, 受制于学校资源的限制,越来越多的二本学生,深陷学校的排名焦虑和学历泛滥的恶性竞争中,尽管克服重重困难来到大学,但却无法通过像样的大学教育,突围自身的困境,反而沦为高校扩招的炮灰,承受着付出与收获不成比例的恶果,也成为教育无序市场化的后果承担者。
接下来,我想说一下我的第三个观察,这也是最让我难以释怀,感受最强烈的部分。我观察到, 二本学生立足社会的难度越来越大了,面临的不确定性也越来越强了。尤其对农村孩子而言,从小习得的“读书改变命运”的信念,仿佛越来越难以兑现。
我第一次当班主任的班级, 2010 年 临近毕业时,班上没有一个学生选择考研,在他们毕业八年后,我进行了一次回访,发现班上 52 名学生中,90% 都获得了较好地安顿,其中留在广州、深圳就业的学生有 17 名。对他们而言,尽管找工作的途径主要依赖自主择业,而不是像我这一代大学生有国家分配的兜底,但十一年前的二本文凭,在经济上行、就业机会多、房价还相对平稳的时候,还是充分显示了念大学的好处, 其性价比和我 1995 年大学毕业的班上同学,并没有太大差别 。
但到我第二次当班主任的班级,他们在 2019 年毕业时,选择考研的学生多达三分之一,没有一个孩子理直气壮地认为,凭自己的文凭可以在广州立足。以前我认为学生不考研是缺乏学术追求,但现在飙升的考研率,却成为我衡量就业状况的直接依据。更重要的是,就算考研,难度也越来越大。那些投入竞争的学生,在所谓的高校鄙视链中,因为第一学历“非 985”“非 211”“非双一流”,往往成为他们进一步深造的现实障碍。而事实上,相比我当初考研的情况,当下名校研究生的推免比例越来越高,考研的队伍也一年年庞大,学生“上岸”的难度,比之我当年,不知要增加多少。
除此以外,80 后那批学生,还有不少选择自主创业,但到90后这批孩子,自主创业的热情已大大降低,“宇宙的尽头是编制”,成为他们独特的就业口号。
站在老师的角度,面对学生所承受的多重压力,我切身感受到现在的年轻人太难了,太累了。我想起自己的家庭和求学经历,在起点上其实和学生差不多,但 1995 年大学毕业时,根本就不用愁就业,国家直接分配进了一家大型的国有企业,后来遭遇下岗,依然拥有机会以自学本科的起点,下岗工人的身份,通过自主复习,考上武汉大学的研究生。2002 年硕士毕业时,公务员几乎是我们就业时最为不屑的选择,外企、民企、新闻机构、出版社、高校,以及初露头角的网络公司,对我们有更大的吸引力。
2005 年我从中山大学毕业,因为害怕长久的租房折腾,第二年就开始漫不经心地看房,从来没有意识到买房的压力,在手头只有五千元的情况下,就举债买了一套二手房,然后按部就班地结婚生子,不经意间就在南方安居立业。想起来, 因为就业机会多,选择多,房价便宜,我的不少同龄人,仿佛并不害怕失败的风险,工作是否稳定和待遇的高低,并不是就业最重要的筹码,而是否符合个人的兴趣、是否能为个人成长提供机会、是否能充分释放个人对梦想的追求,是左右我们选择的根本原因。
换言之,就业、考研、买房、结婚这些对我而言极为重要的人生转折,到学生这儿,却悄然被就业机会的稀缺、第一学历的限制、飙升的房价、结婚的难度所替代,任何一个看似平常的环节,都需要那些年轻人承担难以想象的压力,而这些,不过是我伴随岁月的流逝,自然而然完成的事情,并一直以为理所当然。
作为一名教师,面对讲台下的孩子,心疼是我最真实的感受,我知道他们被规训过度的脸孔背后,是选择的稀缺和不确定性的增加。我内心不甘,但无能为力。我所受的教育,让我相信一个年轻人进入大学,最基本的目标,应该是获得专业和精神层面的共同成长,在内心滋生一种充实而强劲的力量,获得作为“整体的人”的提升,但面对他们无处逃避的就业、生存、学习压力,我感觉这种无法量化的目标,不但模糊而且也没有养成的途径,我知道他们在校无穷无尽的忙碌,仅仅为了一份漂亮的简历,为了增添一些就业的筹码,拉开人生漫长的时空观照,也许,这是一种得不偿失的折腾,但面对现实的压力,我也不得不认同他们的选择。
我观察到在我教过的学生中,那些难以在社会立足的少数个体,很难说是个人能力的局限,而更多来自他们自小习得的价值观,对他们无形的羁绊,让他们不愿向生活变通和妥协。十几年来,我常常陷入一种真实的矛盾境地,不知该向他们传达怎样确定性的价值观: 在应试和个人成功的极端功利语境中,我既害怕学生被无处不在的暗礁抛入生存的深渊,也担心他们在获得世俗的成功后,成为某种价值观念的同谋。
在对学生持续十几年的观察中,我总是不自觉地将自己作为参照,并在对比中透视学生群体的命运变化,我想知道,高等教育的转轨,在70后、80后、90后三批年轻人的成长过程中,到底和他们产生了怎样的碰撞和联系?不同代际年轻人命运变迁的路径,是否和教育市场化之间,存在某种隐秘而复杂的关联?
我不否认,上面我所讲到的现象,并不能囊括所有的二本学生,而是更多指向那些和我起点一样、来自农村、家境普通的个体,但我也不能否认,我所描述的情况并不仅仅是偶然的个案。
1992 年,我念大学的时候,只有本科、专科、中专这样的大致区别,当年录取的人数为 75 万。而到我的学生,大学的层级越分越细,扩招的比例越来越高,录取的人数也越来越多。2019 年全国高考录取的人数为 814 万,在这个庞大的群体中,一本高校占比仅到 158%,84% 左右的高校都属于二本及二本以下的学校。也就是说,中国每年 3000 万在校大学生,超过 2500 万都在二本、三本及专科院校,他们事实上构成了中国高等教育的主体,承载了最为庞大的年轻群体。
但与此形成鲜明对照的,是教育经费的极度不平衡。2020 年,排在前十院校的经费,总预算达到 164048 亿,其中清华大学 31072 亿,浙江大学 2162 亿,其他学校也都在 100 亿以上。那地方二本院校及职业院校预算的情况如何呢?以我曾经任教的广东 F 学院为例,2020年的财政预算约为 8 亿元,换算一下,清华大学一年的预算,约相当于 39 所广东F学院。中国高校目前的状况,正是极少数重点大学占有大部分教育资源,而占比超过 84% 的地方普通院校,在办学资源上,完全无法和重点大学抗衡。
毫不夸张, 文凭的稀释和教学资源匮乏的后果,主要由二本及以下院校、还有他们所承载的庞大群体来承担。 一个显而易见的事实是,尽管大众化教育早已成为共识,但扩招的潮流并没有过多波及重点大学,加上它们始终获得了绝大多数的投入,也从根本上保障了充分的教学条件,重点大学的文凭依然坚挺,这样,因为扩招而被注水的学历,事实上主要涉及到普通二本院校。
精英教育和大众化教育的并行,明明白白地安置在高校清晰的链条之上。 尽管高校承担的不同功能,客观上允许大学的适当分层,但社会对二本及其他普通大学的成见和漠然,已经带来了很大的问题。事情的真相是, 这些被忽略的普通高校所容纳的年轻人,因为和中国大地的紧密联系,加上数量特别庞大,事实上构成了中国社会的中坚。
就业形势好时,他们往往会留在本省、本地,甚至回到家乡的基层,成为地方发展的生力军;就业形势低迷时,他们往往成为市场化自主择业境况下,最为迷惑和挣扎的一群人,大学生农民工化,重复父辈的路径,正在成为一些年轻人面临的现实。无论何种情况,他们都以一种沉默而坚定的存在,成为影响现实的势能,波及万千家庭的命运。
而这,正是我希望更多的人能够关注二本学生的原因,作为全中国最普通的大学生群体,他们的信念、理想、精神状态,他们的生存、命运、前景,社会给他们提供的机遇和条件,以及他们实现人生愿望的可能性,是中国最基本的底色,也是决定中国命运的关键。而我作为教师,对世界安全感边界的认定,就来源于对学生群体命运的直觉感知。
更为重要的是,尽管我所描述的困境,从我熟悉的二本学生进入,但并不仅仅指向他们,而是指向所有的年轻群体。年轻人上升通道的日渐逼仄,实际上是全球化进程在世界范围铺开后,他们所面临的一个结构性问题,《乡下人的悲歌》讲述了美国底层青年的挣扎命运、日本早已出现低欲望人群、印度青年的就业之难触目惊心,而我所描述的群体,不过是这一全球共同困境中,作为一个中国教师,来自个人视角的一种有限表达和审视。
没有人可以预测未来会发生什么,未来也仿佛呈现出越来越不确定的一面,但所有人依然共处同一星球的事实,必然给这个共同体提供最大的确定性:那就是年轻人依然是这个世界最为重要的力量,他们的出路,关系到所有人的命运。如何扫除他们前行通道的障碍,是我们需要面对的现实。当我们的孩子内卷到为了一个编制,而不得不蜷缩青春的躯体时,当他们为了基本的生存条件,而不得不放弃内心的梦想进入无声厮杀时,这不仅仅是他们的困境,也是我们所有人面临的困境和危机。
穿越信息的泡沫,穿越成功学和功利主义的喧嚣,穿越单向度的价值观念,让年轻人活在一个更公平、宽容、友好而自在的环境,不仅是他们的胜利,也是所有人的胜利。我最朴实的想法,无非希望当下和我一样起点的年轻人,能够像我的同龄人一样,拥有更多改变命运的机会,能够坚信明天丰富的多种可能。
谢谢大家,感谢与大家的相遇。
广东里的四个地区粤西,潮汕,珠三角,客家地区是怎么划分的?
粤东地区包括广东省的汕头、潮州、揭阳、汕尾、梅州五市,粤西地区包括广东省的湛江、茂名、阳江、肇庆、云浮等地级市,珠三角是指广东境内,北至清远,西至高要,东至惠州,以广州为中心的18市12县的经济开发区(与地理意义上的珠江三角洲在地域上并不完全重合)。 客家地区就是梅州地区都是属于粤东。
丰顺县是潮汕地区还是客家地区?丰顺处于梅州客家地区和潮汕地区的中间地带,所以丰顺境内是客家话和潮州话并存,客家文化与潮州民俗交融。非要界定的话,是属于客家地区。
潮汕是珠三角地区的么不是,珠三角主要是这些城市:广州、深圳、佛山、南海、顺德、高明、三水、珠海、东莞、中山、新会、鹤山、江门、开平、恩平、台山
想学习更多知识,可以访问一 站 到 底 粉丝 网,那里还有专门的答题游戏
珠三角一定是广东最发达的地方吗?珠三角是因为优先发展地区,才划分珠三角、粤东、粤西、粤北的吗?珠三角现在是广东最发达的地方,如果 不改变政策的话以后也还是珠江三角洲,简称珠三角,是组成珠江的西江、北江和东江入海时冲击沉淀而成的一个三角洲所以叫珠三角,再以珠三角为主周边划分东、南、西、北的为什么珠三角最发达这跟 是分不开的,他们一直不把好的政策给其它市区,给的都只是淘汰型和重污染的所以珠三角一直是最发达的而其它地区想都不想能发展起来只有靠他们自己去改变了,而相反的是浙江及江苏他们会把最好的政策及最新的科技应用到比较落后的地区去带动所以到目前为止中国发展最均衡的地方就是江苏及浙江了,所以说这几年江苏及浙江的经济慢慢起来及会超越广东绝对不是传说的 粤西@达人
广东省客家地区习俗不管结婚了没有,只要有工作了能赚钱了都要给小孩利是的````````我梅州的`````````
考研地区是怎么划分的?
考研地区总体分为两大类,国家按照一类、二类确定考生参加复试基本分数要求。
一类:北京、天津、上海、江苏、浙江、福建、山东、河南、湖北、湖南、广东、河北、山西、辽宁、吉林、黑龙江、安徽、江西、重庆、四川、陕西21个省(市);
二类:内蒙古、广西、海南、贵州、云南、西藏、甘肃、青海、宁夏、新疆10个省(区)。
每类地区考研要求分数线是不一样的,一类对应A区线,二类对应B区线,其中A区要求较高,B区较低。
重庆地区是怎么划分的?一、主城区(9个):渝中区、大渡口区、江北区、沙坪坝区、九龙坡区、南岸区、北碚区、渝北区、巴南区
二、“一圈”内其他区县(含万盛经开区)(13个):涪陵区、长寿区、江津区、合川区、永川区、南川区、綦江区、大足区、潼南县、铜梁县、荣昌县、璧山县、万盛经开区
三、“两翼”区县(17个):
(一)渝东北地区(11个):万州区、梁平县、城口县、丰都县、垫江县、忠县、开县、云阳县、奉节县、巫山县、巫溪县
(二)渝东南地区(6个):黔江区、石柱县、秀山县、酉阳县、彭水县、武隆县
日本的关东地区和关西地区是怎么划分的?以奈良、京都、大阪为中心的关西地区和以东京为中心的关东地区在日本历史上是两个核心地域。关西地区很早就是政治、经济、文化的中心。关东古称“东国”,开发得比关西晚,但东国武士团特有的蛮勇在日本史上独树一帜,一直就是日本政治舞台上一个重要的角色。自源赖朝开幕府于镰仓,到德川开幕府于江户,日本史上多次见得到东国武士南下的场景。这与历史上北中国兴起的力量尽管远不如南中国文明程度高,却常常最后是由北方统一了南方非常相似。
连结关东和关西的,是日本最重要的交通路线--东海道。富士山就横亘在这条连结东西的要路上。地理上这一特殊的位置,为富士山成为日本第一名山提供了最重要的条件
日本人对自己国土的方位感觉:“东”与“西”
樋口清之《关东人,关西人》:把日本地方差异分为12种类型:东九州型、西北九州型、南海型、内海型、山阴型、畿内型、东海型、中部山岳型、关东型、东北偏西型、东北偏东型、北海道型。
关东地方:本州岛中南部,日本国中心地带。分为南关东和北关东两个地区。包括东京、神奈川、琦玉、千叶、群马、枥木、茨城1都6县。镰仓、江户两幕府所在地。1869年迁都东京后,成为日本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京滨工业地带是全国最大工业地带。是由150多座城市组成的城市群。
语言、性格粗犷;强调自我;不如大阪人开放;赌徒性格。少有成功人士。
关西地区很早就是政治、经济、文化的中心。关东古称“东国”,开发得比关西晚,但东国武士团特有的蛮勇在日本史上独树一帜,一直就是日本政治舞台上一个重要的角色。自源赖朝开幕府于镰仓,到德川开幕府于江户,日本史上多次见得到东国武士南下的场景。这与历史上北中国兴起的力量尽管远不如南中国文明程度高,却常常最后是由北方统一了南方非常相似。
连结关东和关西的,是日本最重要的交通路线--东海道。富士山就横亘在这条连结东西的要路上。地理上这一特殊的位置,为富士山成为日本第一名山提供了最重要的条件
中部地方:本州岛中部。分为东山、东海、北陆三个地区。包括新潟、富山、石川、福井、山梨、长野、岐阜、静冈、爱知、三重10县。是日本列岛最宽处,也是最高处,有“日本屋顶”之称。富士山为最高峰。沿海有新潟平原、浓尾平原、富山平原。以爱发、不破、铃鹿三关将本州岛分为关东地区和关西地区。
广东地区粤东,粤北,粤西和珠三角的企业特点各是什么?广东省 主要是以轻工业为主还有就是电器模具
广东客家地区包括哪些地方?有客家人居住的纯客住县市15个:梅县、兴宁、大埔、五华、蕉岭、平远、连平、和平、龙川、紫金、新丰、始兴、仁化、翁源、英德等;非纯客县65个:韶关、南雄、曲江、乐昌、乳源、连南、连县、连山、阳山、宝安、惠阳、河源、东莞、花县、清远、佛冈、从化、惠东、揭西、陆河、海丰、陆丰、饶平、潮州、揭阳、丰顺、潮阳、惠来、普宁、珠海、斗门、龙门、深圳、南海、曾城、博罗、广州、中山、新会、广宁、三水、高要、云浮、封开、高明、新兴、鹤山、开平、台山、郁南、罗定、德庆、阳春、阳西、阳江、遂溪、海康、徐闻、电白等县市。总人口2100万人。
中国戏曲历史悠久,剧种种类繁多,据不完全统计,我国各民族地区的戏曲剧种约有三百六十多种,传
统剧目数以万计。
比较流行著名的剧种有:京剧、昆剧、越剧、豫剧、黄梅戏、评剧、粤剧、庐剧、徽剧、淮剧、沪剧、
吕剧、湘剧、柳子戏、茂腔、淮海戏、锡剧、婺剧、秦腔、碗碗腔、关中道情、太谷秧歌、上党梆子、
雁剧、耍孩儿、蒲剧、陇剧、汉剧、楚剧、苏剧、湖南花鼓戏、潮剧、藏戏、高甲戏、梨园戏、桂剧、
彩调、傩戏、琼剧、北京曲剧、二人转、二人台、拉场戏、单出头、河北梆子、漫瀚剧、河南坠子、河
北梆子、湖南花鼓戏、淮北花鼓戏、梅花大鼓、梨花大鼓、京韵大鼓、西河大鼓、评弹、单弦、山东快
书、山东琴书等五十多个剧种,尤以京剧流行最广,遍及全国,不受地区所限。
地方戏曲具体分布:
北京市: 京剧 北昆 西路评剧 北京曲剧
河北省: 河北梆子 评剧 丝弦 老调 哈哈腔 河北乱弹 武安平调 武安落子 西调 蔚县秧歌 隆尧秧歌
定县秧歌 四股弦 唐剧 横岐调、上四调
山西省: 蒲州梆子 山西中路梆子 山西北路梆子 上党梆子 锣鼓杂戏 耍孩儿戏 灵邱罗罗 上党皮黄 上
党落子 永济道情戏 洪洞道情戏 临县道情戏 晋北道情戏 襄武秧歌 壶关秧歌 沁源 秧歌 祁太秧歌 繁
峙秧歌 朔县秧歌 孝义碗碗腔 曲活碗碗腔 弦子腔 凤台小戏
内蒙古自治区: 内蒙大秧歌 二人台 漫瀚剧
辽宁省: 海城喇叭戏 辽南影调戏 蒙古剧 彩扮莲花落
吉林省: 二人转 吉剧 新城戏 黄龙戏
黑龙江省: 龙江剧
陕西省: 秦腔 汉调二黄 阿宫腔 合阳跳戏 合阳线戏 陕西碗碗腔 陕西老腔 眉户戏 弦板腔 陕西道情
戏 陕南花鼓戏 陕南端公戏 安康弦子戏
甘肃省: 陇剧 高山剧 影子腔 甘南藏戏
青海省: 青海藏戏 青海平弦戏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新疆曲子戏
山东省: 山东梆子 枣梆 莱芜梆子 东路梆子 柳子戏 吕剧 茂腔 柳腔 五音戏 柳琴戏 两夹弦 四平调
江苏省: 昆曲 淮剧 扬剧 通剧 淮海戏 锡剧 苏剧 丹剧 丁丁腔 淮红剧 海门山歌剧
安徽省: 黄梅戏 徽剧 青阳腔 岳西高腔 安徽目连戏 安徽戏 庐剧 安徽端公戏 沙河调 泗洲戏 坠子戏
含弓戏 芜湖梨簧戏 文南词 皖南花鼓戏 凤阳花鼓戏 淮北花鼓戏 淮剧 嗨子戏
上海市: 沪剧 滑稽戏 奉贤山歌剧
浙江省: 越剧 婺剧 绍剧 新昌高腔 宁海平调 松阳高腔 醒感戏 温州昆曲 金华昆腔戏 黄岩乱弹 诸暨
乱弹 瓯剧 和剧 杭剧 甬剧 湖剧 姚剧 睦剧
江西省: 赣剧 戈阳腔 盱河戏 东河戏 宁河戏 瑞河戏 宜黄戏 赣南采茶戏 萍乡采茶戏 万载花灯戏 抚
州采茶戏 吉安采茶戏 宁都采茶戏 赣东采茶戏 九江采茶戏 景德镇采茶戏 武宁采茶戏 高安采茶戏
福建省: 莆仙戏 梨园戏 高甲戏 闽剧 平讲戏 庶民戏词明戏 大腔戏 闽西汉剧 北路戏 梅林戏 右词南
剑调 小腔戏 三角戏 闽西采茶戏 南词戏 闽西山歌戏 芗剧 打城戏 竹马戏 游春戏 肩膀戏
台湾省: 歌仔戏
广东省: 粤剧 潮剧 正字戏 白字戏 广东汉剧 西秦戏 花朝戏 粤北采茶戏 东昌花鼓戏 雷剧 梅县山歌
剧 粤西白戏 临剧
海南省: 琼剧
广西壮族自治区: 桂剧 邕剧 丝弦戏 广西师公戏 彩调剧 牛娘剧 桂南采茶戏 广西壮剧 广西苗戏 广
西侗戏
湖南省: 湘剧 祁剧 常德汉剧 衡阳湘剧 巴陵戏 辰河戏 湘昆 长沙花鼓戏 岳阳花鼓戏 常德花鼓戏 湘
西花灯戏 湘西阳戏 衡阳花鼓戏 邵阳花鼓戏 零陵花鼓戏 师道戏 湘西苗剧 新晃侗族傩戏
湖北省: 汉剧 荆河戏 南剧 湖北越调 山二黄 湖北高腔 楚剧 东路花鼓戏 黄梅采茶戏 阳新采茶戏 远
安花鼓戏 襄阳花鼓戏 荆州花鼓戏 梁山调 郧阳花鼓戏 随县花鼓戏 堂戏 文曲戏 鄂西柳子戏
河南省: 豫剧 河南越调 南阳梆子 大平调 怀梆 怀调 大弦调 罗戏 卷戏 河南曲剧 河南道情 豫南花
鼓戏 乐腔 五调腔
四川省: 川剧 四川灯戏 四川曲艺剧 秀山花灯戏
云南省: 滇剧 云南花灯戏 昆明曲剧 关索剧 傣剧 白剧 云南壮剧 彝剧
贵州省: 黔剧 贵州本地梆子 贵州花灯剧 贵州侗戏 贵州布依戏 贵州苗戏 安顺地戏
西藏自治区: 藏剧
京剧
艺术特色
京剧舞台艺术在文学、表演、音乐、唱腔、锣鼓、化妆、脸谱等各个方面,通过无数艺人的长期舞台实
践,构成了一套互相制约、相得益彰的格律化和规范化的程式。它作为创造舞台形象的艺术手段是十分
丰富的,而用法又是十分严格的。不能驾驭这些程式,就无法完成京剧舞台艺术的创造。由于京剧在形
成之初,便进入了宫廷,使它的发育成长不同于地方剧种。要求它所要表现的生活领域更宽,所要塑造
的人物类型更多,对它的技艺的全面性、完整性也要求得更严,对它创造舞台形象的美学要求也更高。
当然,同时也相应地使它的民间乡土气息减弱,纯朴、粗犷的风格特色相对淡薄。因而,它的表演艺术
更趋于虚实结合的表现手法,最大限度地超脱了舞台空间和时间的限制,以达到“以形传神,形神兼备
”的艺术境界。表演上要求精致细腻,处处入戏;唱腔上要求悠扬委婉,声情并茂;武戏则不以火爆勇
猛取胜,而以“武戏文唱”见佳。
传统剧目
京剧继承了皮簧戏的艺术成就及其丰富的剧目。不但有二簧、西皮、吹腔、四平调、拨子等属于二簧系
统的剧目。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经过戏曲工作者和广大戏曲演员相互合作,共同进行整理修改,其
中优秀的剧目作为民族文化艺术遗产列入中国新文化艺术林苑而被保留下来,继续在舞台上广泛流传。
这类剧目据估计大约有200 余出,例如《宇宙锋》《玉堂春》《长坂坡》《群英会》《打渔杀家》《五
人义》《挑华车》《打金枝》《拾玉镯》《三击掌》《六月雪》《四进士》《搜孤救孤》《秦香莲》《
打严嵩》《挡马》《金玉奴》《樊江关》《野猪林》《八大锤》《空城计》《霸王别姬》等,其题材和
表现形式是多种多样的,有文戏、武戏、唱功戏、做功戏、对儿戏、群戏、折子戏、本戏等。各种形式
的剧目,统称为传统戏。
川剧
剧目
川剧剧目繁多,早有“唐三千,宋八百,数不完的三、列国”之说。其中要以高腔部分的遗产最为丰富
,艺术特色亦最显著,传统剧目有“五袍”(《青袍记》、《黄袍记》、《白袍记》、《红袍记》、《
绿袍记》)、“四柱”(《碰天柱》、《水晶柱》、《炮烙柱》、《五行柱》),以及“江湖十八本”
等,还有川剧界公认的“四大本头”(《琵琶记》、《金印记》、《红梅记》、《投笔记》),不少为
其他剧种失传的剧目。 1949年后,经过整理,出现了一批优秀的川剧剧目,如《柳荫记》、《玉簪记》
、《彩楼记》等。
川剧的表演艺术有深厚的生活基础,并形成一套完美的表演程式,剧本具有较高的文学价值,表演真实
细腻,幽默机趣,生活气息浓郁,为群众喜爱。有的演员还创造了不少绝技,如托举、开慧眼、变脸、
钻火圈、藏刀等,善于利用绝技创造人物,叹为观止。
明末清初,由于各地移民入川,以及各地会馆的先后建立,致使多种南北声腔剧种也相继流播四川各地
,并且在长期的发展衍变中,与四川方言土语、民风民俗、民间音乐、舞蹈、说唱曲艺、民歌小调的融
合,逐渐形成具有四川特色的声腔艺术,从而促进了四川地方戏曲剧种--川剧的发展。
艺术特色
变脸
川剧表演生活气息浓郁,生动活泼,风趣幽默,为了更好地塑造人物,川剧艺人创造了变脸、藏刀、钻
火圈、开慧眼等许多绝技,表演时火爆热闹,新奇有趣,形成川剧的一大特色。
变脸是川剧表演艺术的特殊技巧之一。它是剧中人物内心思想感情的一种浪漫主义表现手法。变脸的方
法大体分为三种--抹脸、吹脸、扯脸。
抹脸:将油彩涂在脸的某一特定部位上,到时用手往脸上一抹,就可变成另外一种脸色。如果要全部变
,则油彩涂于额上或眉毛上,如果只变下半部脸,则油彩可涂在脸或鼻子上。
吹脸:只适合于粉末状的化妆品,如金粉、墨粉、银粉等,演员将粉末状的化妆品放置在舞台特定位置
上的容器内或人物所使用的酒杯之类器皿中,演员到时做一个伏地或其他特定的舞蹈动作,趁机将脸贴
近器皿,闭眼、闭气、用口一吹,粉末扑在脸上,立即变成另一种颜色的脸。
扯脸:比较复杂的一种变脸方法。它是事前将脸谱画在一张张绸子上,剪好,每张脸谱上都系一根丝线
。再一张一张地将若干张脸谱叠在一起贴在脸上,每一张脸谱有一根特定的丝线,丝线则系在衣服的某
一个顺手而又不引人注目的地方,随着表演的需要,在舞蹈动作的掩护下,再一张一张地迅速扯下来。
此法贵在巧妙、干净、利落。
面具变脸,是演员根据实际需要,事先将不同的脸谱绘制在以木、纸、布、绸、橡皮等不同的材料上,
也就是脸壳来施以变幻。如川剧《变脸》中的水上漂,《活捉三郎》中的阎惜姣等人物的变脸就是用的
此种方法。
胡子,胡子的变化有以下两种:变无为有,演员变化神迅,甚至比变脸还快。令一种是变黑为白。川剧
《文昭关》中,伍员投奔吴国,逃至昭关,关口悬挂其画像以便捉拿。伍员往隐士东皋公家暂避,因内
心忧忿,一夜之间须发全白。守军误捉皇甫纳,伍员得以出关。
唱腔
川剧由昆曲、高腔、胡琴、弹戏、灯调五种声腔组成。其中,除灯调系源于本土外,其余均由外地传入
。这五种声腔和为五种声腔伴奏的锣鼓、唢呐曲牌以及琴、笛曲谱等音乐形式。川剧音乐博采众长,兼
收并蓄,她囊括吸收了全国戏曲各大声腔体系的营养,与四川的地方语言、声韵、音乐融汇结合,衍变
形成为形式多样、曲牌丰富、结构严谨、风格迥异的地方戏曲音乐。
高腔
高腔是川剧中最重要的一种声腔,是明末清初从外地传入四川。高腔传入四川以后,结合了四川方言、
民间歌谣、劳动号子、发间说唱等形式,几经加工和提炼,逐步形成了具有地方特色的声腔音乐。
川剧高腔是曲牌体音乐,川剧高腔曲牌数量众多,形式复杂。它的结构基本上可以概括为:起腔、立柱
、唱腔、扫尾。高腔剧目多、题材广、适应多种文词格式。高腔最主要的特点是没有乐器伴奏的干唱即
所谓"一唱众和"的徒歌形式,它以帮打唱为一体。锣鼓的曲牌都是以这种方式组成的。有的曲牌帮腔多
于唱腔,有的基本全部都是帮腔,有的曲牌只在首尾两句有帮腔,其具体形式是由戏决定的。
川剧高腔保留了南曲和北曲的优秀传统,它兼有高亢激越和婉转抒情的唱腔曲调。
昆腔
昆腔多文人之作,词白典雅,格律规严,演唱时特别讲究字正腔圆,加之曲牌曲折,节奏缓慢,如今已
渐衰微。川昆源于苏昆,川剧艺人利用了昆曲长于歌唱和利于舞蹈的特点,往往只选取昆曲中某些曲牌
或唱句,插入其它声腔中演唱,形成了川昆独具姿色的艺术风格。
川剧昆腔的曲牌结构与它的母体"苏昆"基本相同。应用时有"单支"和"成堂"两种形式。目前,以昆腔单
一的声腔形式演出的剧目已经不多了,更多的是溶于高腔、胡琴、弹戏诸声腔之中,或者是与其它声腔
共和。
昆腔的主奏乐器是笛子。伴奏锣鼓及方式与其余高、胡、弹、灯诸声腔相同,以大锣敲边和苏钹二件乐
器的特殊单色构成锣鼓的"苏味"来区别于其它声腔的锣鼓伴奏。
胡琴
胡琴是二黄与西皮腔的统称。因其主要伴奏乐器是"小胡琴",故统称胡琴。《燕兰小谱》卷五记载:"蜀
伶新出琴腔,……其器不用笙笛,以胡琴为主,月琴应之,工尺咿唔如话",可以说是四川胡琴腔的注脚
。胡琴腔约在乾隆年间就已经形成了。
二黄包括正调(二黄)、阴调(反二黄)、老调三类基本腔。正调善于表现深沉、严肃、委婉和轻快的
情绪;反二黄宜表现苍凉、凄苦、悲愤的情绪;老调则大多用于高亢、激昂的情绪。西皮腔与二黄腔的
音乐性格相反,具有明朗、潇洒、激越、简练、流畅的品格。西皮、二黄多为单独使用,但也有不少剧
目同时包纳二种声腔。
弹戏
川剧弹戏是用盖板胡琴为主要伴奏乐器演唱的一种戏曲声腔。它源自陕西的秦腔,属梆子系统,因此又
有"川梆子"之称。弹戏虽源于秦腔,但它同四川地方语言结合,并受四川锣鼓和民间音乐的影响,经过
长期的衍变,无论曲调、唱法还是唱腔结构都与秦腔有所不同,形成了自己独特的艺术风格,具有浓郁
的四川地方色彩。尽管二者的关系不是相当接近,但从从曲调结构,调式特点,以及整个唱腔的韵味等
方面分析,均可找到它们之间的渊源。
弹戏包括情绪完全不同的两类曲调:一类是长于表现喜的感情的叫"甜平"(又称"甜品"、"甜皮"、"甜腔
"),一类叫"苦平"(又称"苦品"、"苦皮"),则善于表现悲的感情。它们具有相对的独立性,但它们的
调式、板别、结构都是相同的,甚至在同一板别的唱腔中,曲调的骨架都一样。
灯调
灯戏在在川剧中颇有特色,它源于四川民间的迎神赛社时的歌舞表演,也可以说是古代巴蜀传统灯会的
产物。所演为生活小戏,所唱为民歌小调,村坊小曲,体现了当地浓烈的生活气息。
灯戏声腔的特点是:乐曲短小,节奏鲜明,轻松活泼,旋律明快,具有浓厚的四川地方风味。
灯调声腔主要由"胖筒筒"、发间小曲和"神歌腔"组成。灯戏伴奏的"胖筒筒",是一种比二胡杆粗、筒身
大、声音略带"嗡"声的琴。
角色
川剧分小生、旦角、生角、花脸、丑角5个行当,各行当均有自成体系的功法程序,尤以文生、小丑、旦
角的表演最具特色,在戏剧表现手法、表演技法方面多有卓越创造,能充分体现中国戏曲虚实相生、遗
形写意的美学特色。
乐器
川戏锣鼓,是川剧音乐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使用乐器共有二十多种,常用的可简为小鼓、堂鼓、大锣、
大钹、小锣(兼铰子),统称为"五方",加上弦乐、唢呐为六方,由小鼓指挥。这是去农村演出的轻便
乐队。锣鼓曲牌有三百支左右。"装龙象龙,装虎象虎",这一句形容和要求川剧表演的话,在川剧演员
中代代相传。川剧表演具有深厚的现实主义传统,同时又运用大量的艺术夸张手法,表演真实、细腻、
优美动人。
昆曲
艺术特点
昆剧作为一个曾经在全国范围内有着巨大影响的剧种,在历尽了艰辛困苦之后,能奇迹般地再次复活,
这和它本身超绝的艺术魅力有紧密关系,其艺术成就首先表现在它的音乐上。
昆剧行腔优美,以缠绵婉转、柔漫悠远见长。在演唱技巧上注重声音的控制,节奏速度的顿挫疾徐和咬
字吐音的讲究,场面伴奏乐曲齐全。
“水磨腔”。这种新腔奠定了昆剧演唱的特色,充分体现在南曲的慢曲子(即“细曲”)中,具体表现
为放慢拍子,延缓节奏,以便在旋律进行中运用较多的装饰性花腔,除了通常的一板三眼、一板一眼外,
又出现了“赠板曲”,即将4/4拍的曲调放慢成8/4,声调清柔委婉,并对字音严格要求,平、上、去、
入逐一考究,每唱一个字,注意咬字的头、腹、尾,即吐字、过腔和收音,使音乐布局的空间增大,变
化增多,其缠绵婉转、柔曼悠远的特点也愈加突出。
相对而言,北曲的声情偏于跌宕豪爽,跳跃性强。它使用七声音阶和南曲用五声音阶(基本上不用半音
)不同,但在昆山腔的长期吸收北曲演唱过程中,原来北曲的特性也渐渐被溶化成为“南曲化”的演唱
风格,因此在昆剧演出剧目中,北曲既有成套的使用,也有单支曲牌的摘用,还有“南北合套”。
“南北合套”的使用很有特色:一般情况是北曲由一个角色应唱,南曲则由几个不同的角色分唱。这几
种南北曲的配合使用办法,完全从剧情出发,使音乐尽可能完美地服从戏剧内容的需要。
从南北曲本身的变化说,尚有“借宫”、“犯调”、集曲“等多种手法。原来联成一套的曲子,无论南
北曲,都有属于那一宫调的曲子问题,当唱曲要求情绪显著变化时,同一宫调内的曲子不能胜任,就可
借用其它宫调的合适曲子。如《牡丹亭·惊梦》,先后所用的曲牌是[山坡羊](商调)、[山桃红](越
调)、[鲍老催](黄钟宫)、[绵搭絮](越调)。
在演唱技巧上,昆剧注重声音的控制,节奏速度的快慢以及咬字发音,并有“豁”、“叠”、“擞”、
“嚯”等腔法的区分以及各类角色的性格唱法。音乐的板式节拍,除了南曲“赠板”将四拍子的慢曲放
慢一倍外,无论南北曲,都包括通常使用的三眼板、一眼板、流水板和散板。它们在实际演唱时自有许
多变化,一切服从于戏情和角色应有的情绪。
昆剧的乐器配置较为齐全,大体由管乐器、弦乐器、打击乐器三部分组成,主乐器是笛,还有笙、箫、
三弦、琵琶等。由于以声若游丝的笛为主要伴奏乐器,加上赠板的广泛使用,字分头、腹、尾的吐字方
式,以及它本身受吴中民歌的影响而具有的“流丽悠远”的特色,使昆剧音乐以“婉丽妩媚、一唱三叹
”几百年冠绝梨园。伴奏有很多吹奏曲牌,适应不同场合,后来也被许多剧种所搬用。
昆剧的音乐属于联曲体结构,简称“曲牌体”。它所使用的曲牌大约有一千种以上,南北曲牌的来源,
其中不仅有古代的歌舞音乐,唐宋时代的大曲、词调,宋代的唱赚、诸宫调,还有民歌和少数民族歌曲
等。它以南曲为基础,兼用北曲套数,并以“犯调”、“借宫”、“集曲”等手法进行创作。此外,还
有不少宗教歌曲。
昆剧的表演拥有一整套“载歌载舞”的严谨表演形式
昆剧表演的最大的特点是抒情性强、动作细腻,歌唱与舞蹈的身段结合得巧妙而谐和。昆剧是一种歌、
舞、介、白各种表演手段相互配合的综合艺术,长期的演剧历史中形成了载歌载舞的表演特色,尤其体
现在各门角色的表演身段上,其舞蹈身段大体可以分成两种:一种是说话时的辅助姿态和由手势发展起
来的着重写意的舞蹈;一种是配合唱词的抒情舞蹈,既是精湛的舞蹈动作,又是表达人物性格心灵和曲
辞意义的有效手段。
昆剧的戏曲舞蹈多方吸收和继承了古代民间舞蹈、宫廷舞蹈的传统,通过长期舞台演出实践,积累了丰
富的说唱与舞蹈紧密结合的经验,适应叙事写景的演出场子的需要,创造出许多偏重于描写的舞蹈表演
,与“戏”配合,成为故事性较强的折子戏。适应了抒情性和动作性都很强的演出场子的需要,创造出
许多抒情舞蹈表演,成为许多单折抒情歌舞剧的主要表演手段。代表性剧目如《西川图·芦花荡》《精
忠记·扫秦》《拜月亭·踏伞》《宝剑记·夜奔》《连环记·问探》《虎囊弹·山亭》等。
昆剧的念白也很有特点,由于昆剧是从吴中发展起来的,所以它的语音带有吴侬软语的特点。其中,丑
角还有一种基于吴方言的地方白,如苏白、扬州白等,这种吴中一带的市井语言,生活气息浓厚,而且
往往用的是快板式的韵白,极有特色。另外,昆剧的演唱对于字声、行腔、节奏等有极其严格的规范,
形成了完整的演唱理论。
昆剧的舞台美术包括丰富的服装式样,讲究的色彩和装饰的以及脸谱使用三个方面
除了继承元明以来戏曲角色服装样式外,昆剧的有些服装和当时社会上流行的穿着很为相似。反映在戏
上,武将自有各式戎装,文官亦有各样依照封建社会阶级等级不同的穿戴。脸谱用于净、丑两行。属于
生、旦的极个别人物也偶然采用,如孙悟空(生)、钟无盐(旦),颜色基本用红、白、黑三色。
昆剧艺术经过多年的磨合加工,已经形成相当完善的体系,而这一体系又长期在中国戏曲中占据独尊地
位,所以昆剧艺术被尊为“百戏之祖”,对整个戏曲的发展都有着深远的影响,许多地方戏都在不同程
度上吸收了它的艺术养分,其中还留有部分的昆腔戏。
剧目
昆曲在长期的演出实践中,积累了大量的上演剧目。其中有影响而又经常演出的剧目如:王世贞的《鸣
凤记》,汤显祖的《牡丹亭》、《紫钗记》《邯郸记》《南柯记》,沈璟的《义侠记》等。高濂的《玉
簪记》,李渔的《风筝误》,朱素臣的《十五贯》,孔尚任的《桃花扇》,洪升的《长生殿》,另外还
有一些著名的折子戏,如《游园惊梦》《阳关》《三醉》《秋江》《思凡》《断桥》等。
根据传说,牛郎和织女是天上的神仙,他们相爱并结婚,但由于织女违反了天界的规定,被迫与牛郎分离,只能在每年的七月初七这一天才得以相见。这一天,人们相信,如果在晚上仰望天空,能够看到牛郎织女星相互相望的情景。那么,属于七夕节的风俗有哪些?一起来了解一下!
属于七夕节的风俗
1、斗巧:
七夕斗巧,判定斗巧者巧拙的“卜巧”方法,主要有“穿针乞巧”、“喜蛛应巧”、“对月穿针”、“输巧”、“兰夜斗巧”和“投针验巧”等几种形式。
2、接露水:
浙江农村,流行用脸盆接露水的习俗。传说七夕节时的露水是牛郎织女相会时的眼泪,如抹在眼上和手上,可使人眼明手快。
3、穿针乞巧:
也叫“赛巧”,即女子比赛穿针,她们结彩线,穿七孔针,谁穿得越快,就意味着谁乞到的巧越多,穿得慢的称为“输巧”,“输巧”的人要将事先准备好的礼物送给得巧者。《西京杂记》说:“汉彩女常以七月七日穿七孔针于开襟楼,人具习之。”
4、香桥会:
在江苏宜兴,有七夕香桥会习俗。每年七夕,人们都赶来参与,搭制香桥。所谓香桥,是用各种粗长的裹头香(以纸包着的线香)搭成的长四五米、宽约半米的桥梁,装上栏杆,于栏杆上扎上五色线制成的花装饰。入夜,人们祭祀双星、乞求福祥,然后将香桥焚化,象征着双星已走过香桥,欢喜地相会。这香桥是由传说中的鹊桥传说衍化而来的。
5、拜七姐:
七月七的七娘会,广东多称“拜七姐”,闽台即称为“拜七娘妈”。广东旧时过七巧节是非常热闹的。宋代刘克庄曾有诗咏道:“瓜果跽拳祝,喉罗朴卖声。粤人重巧夕,灯光到天明。”在节日到来之前,姑娘们就预先备好各种奇巧的玩品,用通草、色纸、芝麻、米粒等,制成各种花果、仕女、器物、宫室模型等物。
将谷种和绿豆放入小盒里浸,使之发芽,待芽长到二寸多长时,用来拜神,称为“拜仙禾”和“拜神菜”。或组织大家聚集在宗乡会馆,摆下各式各样鲜艳的香案,遥祭牛郎织女,“香案”上摆满鲜花、水果、胭脂粉、纸制小型花衣裳、鞋子、日用品和刺绣等,琳琅满目。
6、对月穿针:
“对月穿针”,是指七月初七这天傍晚,家家户户都把庭院清扫干净,年轻妇女和姑娘们先要向织女星虔诚跪拜,乞求织女保佑自己心灵手巧。然后,她们把事先准备好的五彩丝线和七根银针拿出来,对月穿针,谁先把七根针穿完,就预示着将来她能成为巧手女。
7、喜蛛应巧:
喜蛛应巧也是较早的一种乞巧方式,其俗稍晚于穿针乞巧,大致起于南北朝之时。南朝梁宗懔《荆楚岁时记》说;“是夕,陈瓜果于庭中以乞巧。有喜子网于瓜上则以为符应。”
8、投针验巧:
投针验巧是七夕穿针乞巧风俗的变体,源于穿针,又不同于穿针,是明清两代盛行的七夕节俗。所谓投针验巧,即是先准备一只面盆,放在天井里,倒入“鸳鸯水”,即把白天取的水和夜间取的水混合在一起。但常常把河水、井水混在一起倒入面盆就算成了,面盆和水要露天过夜,再经第二天即七月初七白天太阳一晒,到中午或下午就可以“验巧”了。
原来面盆里的水,经过半天太阳光照射,表面依稀生成薄膜,于是取缝衣针,轻轻平放在水面上,针不会下沉,水底下,就出现针影,这针影若是笔直的一条,即是“乞巧”失败,若是针影形成各种形状,或弯曲,或一头粗,一头细,或是其他图形,便是“得巧”。
9、输巧:
输巧,七夕乞巧,穿针落人后者为“输巧”。拜仙之后,姑娘们手执彩线对着灯影将线穿过针孔,如一口气能穿七枚针孔者叫得巧,被称为巧手,穿不到七个针孔的叫输巧。如唐代诗人所描绘:“向月穿针易,临风整线难。不知谁得巧,明旦试看寻。”祭拜仪式结束后,八仙台上的摆设保持不动,留待翌日(初七)供姑娘们互相串访时参观、评议。七夕之后,姑娘们将所制作的小工艺品、玩具互相赠送,以示友情。
10、兰夜斗巧:
兰夜斗巧是一种游戏。七月旧时称为“兰月”,而七月初七即七夕这天晚上又叫作兰夜。将五彩线互相绊结起来,叫做“相怜爱”。女性们一起到闭襟楼上,大家学习穿七巧针乞巧。
11、乞求姻缘:
祭拜织女乞巧祈福在晴朗的夏秋之夜,天上繁星闪耀,一道银河横贯南北,银河的东西两岸,各有一颗闪亮的星星,隔河相望,遥遥相对,那就是牵牛星和织女星。婺女星后来衍化成神话中的女神,民间即称为七姐、天仙娘娘、七娘妈等,是编织云彩、情侣、妇女、儿童的保护神。世间无数的有情男女都会在七夕夜晚对着星空向织女祈祷自己的姻缘美满。
12、游七姐水:
民间传说七夕节天上的七位仙女会下凡到河流中洗澡,这时的河水因沾了仙气,人们洗了不但会带来桃花运,还可以预防疾病。在广西百色、靖西等民间认为,农历七月初七这一天的水是非常圣洁干净的,七夕的水既可以驱邪避病,又能使其爱情美满、生活幸福。这个习俗和当地七仙女下凡洗澡的传说有关。
13、储七夕水:
“七夕水”亦称“七月七水”,据说“七夕水”有神奇的功能,久储不变、可以治疗烫伤、去除疮毒等。广东、广西一带都有储存“七夕水”的风俗,就是在初七早晨头遍鸡鸣之后,各家到井边或者河边汲水储藏。民间传说,七月七日晨,仙女要下凡洗澡,用其洗澡水可避邪治病延寿;所以,人们在七夕这天早晨都要去河边取水,取回后用新瓮盛起来,待日后使用。据说在七夕夜,用米兰花、茉莉花、玫瑰花等7种鲜花泡的七色花水来洗脸,能让女人更美。
14、迎仙:
广东广州的乞巧节独具特色,节日到来之前,姑娘们就预先备好用彩纸、通草、线绳等,编制成各种奇巧的小玩艺,还将谷种和绿豆放入小盒里用水浸泡,使之发芽,待芽长到二寸多长时,用来拜神,称为“拜仙禾”和“拜神菜”。从初六晚开始至初七晚,一连两晚,姑娘们穿上新衣服,戴上新首饰,一切都安排好后,便焚香点烛,对星空跪拜,称为“迎仙”,自三更至五更,要连拜七次。
15、拜神:
粤西部分乡村有在七月七日做籺拜神的习俗。根据传统习俗,人们先拜庙里的“老爷”(菩萨),再拜土地公。拜神的贡品一般有籺、三茶五酒、水果等。
16、拜牛郎:
据明清和民国时期的一些书籍所载,广州姑娘于七夕中展示出来的巧艺,有一粒谷粒大小的绣花鞋、指甲般大小的各式扇子,有玲珑轻飘的小罗帐,还有特制的莲花、茉莉、玫瑰、夜合花等,花盆只有洒杯大小,盆内描有两朵花,一真一假,令人难以区别。到了初七晚,继续如昨晚一样祀神,称为“拜牛郎”,一般由男童主祭。
17、染指甲:
染指甲系流传在中国西南一带的七夕习俗。许多地区的年轻姑娘,喜欢在节日时用树的液浆兑水洗头发,不仅可以年青美丽,而且对未婚的女子,可以尽快找到如意郎君。用花草染指甲也是大多数女子与儿童们,在节日娱乐中的一种爱好,也与生育信仰有密切的关系。
18、结扎巧姑:
陕西黄土高原地区,在七夕节的夜晚也有举行各种乞巧活动的风俗,妇女们往往要结扎穿花衣的草人,谓之巧姑,不但要供瓜果,还栽种豆苗、青葱,在七夕之夜各家女子都手端一碗清水,剪豆苗、青葱,放入水中,用看月下投物之影来占卜巧拙之命,还穿针走线,竞争高低。同时还举行剪窗花比巧手的活动。
回答人的补充 2010-05-09 16:53 好吧,下面这些应该满足你了吧~~~
第一榜 成都芙蓉新婚婚庆礼仪公司
成都婚庆公司:成都芙蓉新婚婚庆礼仪公司首页
芙蓉新娘集天时、地利与人和之势,以严谨、创新与策划为旨
打造品位、独特,回味一生的婚礼
精英团队 贴心策划
自古以来,成都被誉为“芙蓉城”,“芙蓉新娘婚庆礼仪公司”自身就拥有了天时、地利与人合之势。一直以来,“芙蓉新娘”以严谨的工作作风和富有创新的策划为服务宗旨,以雄厚的实力为依托,成为巴蜀最卓越的婚庆公司之一。以首席策划师、主持人晓宇为代表的精英的团队以最贴心的策划、执行为核心,为客户提供不同形式的婚礼服务。
主题婚礼 新颖别致
传统的中式婚礼,热烈吉祥,唢呐锣鼓,笙萧和鸣;中西合壁式的婚礼,喜庆祥和;教堂婚礼,庄重典雅;花园婚礼,清新自然;空中婚礼,新颖刺激;烛光婚礼,浪漫温馨。集体婚礼,场面宏大。婚典形式新颖别致,为开拓市场和适应人们对艺术和生活水平的提高起到了引航的作用。免除新人操办婚事的烦恼和劳累,让他们在尽情品位做新人感觉的同时能得到一个体面、热闹、独特并值得回味珍藏一生的婚礼。
服务项目:个性婚礼策划 各类庆典活动策划 精英执行团队 个性MTV 婚纱礼服
第二榜:成都红绣球婚礼服务机构
成都婚庆公司:成都红绣球婚礼服务机构首页
;红绣球婚庆礼仪网位于成都市华星路十六号,美丽的府南河畔,网多年以来一直致力于中西婚庆文化的研究和融和,网秉承传统文化之精髓,博采西方婚礼文化之所长,为众多新人成功策划和举办了多种形式的婚庆活动,积累了丰富的经验。现已拥有上百人的专兼职人员队伍,并与全市知名的酒店、影楼、银行等相关行业建立了良好的合作关系。让新人省去了四处奔波操劳的时间,轻松享受我们专业周到,新颖实惠的服务。
第三榜:佳成婚庆
成都市婚庆公司:佳成婚庆首页
从简约精炼到流光溢彩, 我们总能让你有一种独特的展现。并不是每一场婚礼都必须成为奢华的盛宴
但绝对可以成为一种艺术、一种经典。每一分钟, 我们都注如了百倍的时间,专业和热忱,使我们精致每个瞬间, 把浪漫化作一种感动 ,把感动化作一生的爱恋 当在白发时,依然会激情于今天的照片激情于那一刻的灿烂笑颜,相约美辰 , 与我们交谈 你会发现 : 梦想的实现其实并不那么遥远……十年的专业路程,造就了佳成婚庆数位资深的婚礼顾问,以及专业的花艺设计团队;如今,佳成组建自己的设计工作站,汇聚各路设计专才,着眼于婚礼摄像和婚品的专业设计;多年来,佳成深信品质与品位的重要,赢得新人的信任,同时成为行业与时尚媒体关于婚礼专访的首选;佳成婚礼顾问中心,策划和设计、执行的概念被融入到3000余场婚礼当中;带着你对婚礼的构想与期望来,佳成有与你对味的婚礼策划人和各个项目的专业设计师,每个细节都由专业人士与你沟通,让你拥有自己向往的婚礼……
第四榜:成都唯爱婚礼服务有限公司
成都婚庆公司:成都唯爱婚礼服务有限公司首页
唯爱婚礼服务有限公司是西南地区规模最大的一家婚庆公司,也是唯一一家拥有自己独立的专业花艺制作工作室、化妆造型工作室、影视工作室的婚庆公司拥有正式员工60余名。旗舰店座落于成都市西安北路。总占地面积约600平方米。一楼是各式花艺专营,二楼提供婚纱试区和客户谈单区, 三楼是环境优美的学员培训基地。唯爱婚礼服务有限公司形象店坐落于成都三槐树街68号。总占地面积约400多平方米。随着团队的共同努力,各式大型婚典层出不穷,西南地区首次空中飞人婚礼由唯爱全权策划执行并在近期二度飞翔于成都某五星酒店,特色跨时空婚礼一度被中央电视台新闻频道跟踪报道。。。。。。接连不断的涌现出各类大型,特大型婚典。唯爱现旗下加盟店已遍及天津,广东,重庆及四川境内,唯爱秉承诚信、专业的理念让你轻松地享受最完美的婚礼时刻。
第五榜:东方新娘
成都市婚庆公司:东方新娘企业婚庆介绍
东方新娘婚纱摄影旗舰店成立于1998年,总店设于茂名市人民南路西2号(即赛格特酒店旁),营业面积达1200多平方米,是目前粤西地区排名前列的模范旗舰店,设有九大符合ISO9002国际标准的摄影棚,全面开放式陈列各款婚纱礼服近六百多余套,时尚、品味尽收眼底。合理的拍照动线,体贴而专业的服务人员,倍享尊贵!
历时数十年时间,通过不断的发展和技术提升、经验积累,东方新娘摄影集团已不断壮大,分别在茂名市区、化州、高州、信宜、水东等地共开设分店9间。为了做到专业为主,另开设了独具风格的黑白COM写真基地,不断地完善自己的技术和服务内容、推陈出新,在保持自己独特另类风格的基础上,满足顾客不同的审美需要!东方新娘婚纱摄影不但在硬件上不断追求完美,在软件上可谓不折不扣,独具创新的十余名专业精英技术师汇集于总店,领先群伦!公司秉承“追求卓越,永远领先,以客为本”的经营理念,致力响应“东方新娘让你做五星级的新娘”此口号,现已成为茂名人民心目中婚纱摄影的时代名词!未来,我们会用心为您做得更好!
第六榜:爱诺婚庆
成都婚庆公司:爱诺婚庆企业婚庆介绍
是成都最著名的婚庆公司之一,自2005年成立以来,以见证并陪伴了1000多对新人步入了神圣而幸福的婚礼殿堂。爱诺婚庆致力于品牌连锁加盟,目前已在四川、重庆、浙江、广东、广西、贵州、云南等省、市、自治区发展了70多家爱诺品牌加盟店。爱诺婚庆拥有一支策划和执行能力很强的职业婚庆团队,公司婚礼策划师基本具备本科以上文凭,其中艺术类专业人员占了很大比例。爱诺婚庆是著名喜糖——诗蒂喜糖在成都的重要战略合作伙伴;爱诺婚庆还是茅台集团婚庆专用酒浓香型的酒——茅台国色天香酒四川市场婚庆渠道总代理。爱诺婚庆的目标是,在未来两年之内成为四川最知名最有价值的婚庆品牌;并成为中国最大婚庆连锁加盟体系之一;成为集婚礼策划、连锁加盟、大型活动策划、婚庆酒水及婚庆产品代理及配送为一体的成都最大综合性婚庆产品和服务整合平台。
第七榜:天之翼婚庆策划
成都市婚庆公司:天之翼婚庆策划企业婚庆介绍
做了很多年婚礼,看了太多复制又复制的婚礼,
总感觉婚礼,差了点什么, 很多新人告诉我 主持的话太多
新人感觉 台上像木偶,婚礼像是给主持的一个展示平台
每家婚庆都在说 打造属于自己的婚礼,其实 什么叫属于自己的婚礼呢
可能我们婚庆公司很多时候也是一种忽悠而已
我在尝试着这样的婚礼 简约婚礼,以新人的感情为基础 来设定
来做串词 制作音乐,让新人参与婚礼的设计,减少主持的废话 让新人没有尴尬的场景
这样做了一年了 。。。。 得到了新人认可
天之翼婚礼 , 轻主持 重策划
音乐由婚庆公司来制作 彩排由婚庆公司来做
婚礼就是婚礼 没有重复性 只有新人真实的感情
真情的感动 。。。。。。
第八榜:蓉城印象
成都市婚庆公司:蓉城印象企业婚庆介绍
蓉城印象婚礼策划是由多名经验丰富的专业人员组成的精英团队,我们来自上海其聘请的化妆造型师、摄像师更是在行业界享有盛誉,蓉城印象还独创了“婚礼顾问”服务,在帮助新人打理婚礼前后各项繁琐事务的过程中融入专业的建议。此外,公司还配备了婚礼服务所需要的各类尖端硬件设备和精美独特的布景道具,结合新人的希望和要求,为新人打造一个与众不同的婚礼,留下永恒的记忆。我们秉承婚礼顾问制,着眼于策划,设计与现场执行;一直以来,蓉城印象在乎沟通与品质,将创新概念融入数余场婚礼中;在印象你总能找到与你品位契合的婚礼策划人,以及每个项目的职业婚礼服务人员;我们为新人组合属于自己的婚礼服务团队,每个细节都由专业人士与你细细沟通… $xW &
第九榜:星辉婚庆
成都婚庆公司:星辉婚庆企业婚庆介绍
是一家专业品牌文化传播公司,业务涉及组织文化交流活动;会务及展览展示服务:企业营销策划、企业管理咨询、礼仪服务;平面设计:设计、制作、代理、发布国内各类广告,影视摄制、演艺编导、庆典活动为一体的专业团队。
团队理念:凝聚 和谐 创新 开拓
第十榜: 薇雅婚礼策划中心
成都市婚庆公司:薇雅婚礼策划中心 企业婚庆介绍
薇雅婚礼策划中心是由一支来自于上海,成功为数百对新人策划出各种精彩缤纷的婚礼,包括众多著名影视明星和体坛明星,在行业内拥有丰富经验的精英团队组成。经过多年的积累,公司拥有婚礼策划师、婚礼督导师、活动执行总监、音乐师、摄影摄像师、化妆师、礼仪人员等组成的专业服务团队。公司成立之初,薇雅便 制定了严格的管理制度和完善的服务流程,同时完善的配备了各类型婚礼、活动布置装饰道具等婚礼服务所需要的进口设备,并长期与成都的星级酒店、优质车行保持着非常良好的合作关系,消除了新人对婚礼中硬件、软件及沟通上的担忧。
“诚信、质量、完美、创新”是薇雅的公司精神,也是全体员工的服务理念。秉承着这一理念,薇雅用真诚的心灵,专业的服务,个性的策划,独特的创新构思,多元化的操作手法,为每一对来到薇雅的新人打造完美而艺术的婚礼,让每一对新人真正感受到真正的浪漫与温馨,让所有的来宾一同分享新人的喜悦和幸福,共同留 下永恒的记忆。正是通过这一价值理念,我们获得了新人和朋友们的信任与支持,也吸引了众多外籍人士慕名前来。
薇雅,真诚欢迎您的到来!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