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没有什么书籍是介绍中国56个民族的风俗习惯和一个传说信仰,以及结婚,墓葬等习俗的?

有没有什么书籍是介绍中国56个民族的风俗习惯和一个传说信仰,以及结婚,墓葬等习俗的?,第1张

1 、阿昌族:分布在云南,人口27万余人,主要从事农业,手工业也很发达,尤其以善于打制长刀而闻名于世。有自己的语言。——采茶

2 、 白族:分布在云南、贵族、四川等地,人口159万余人,关于经营农业,有自己的语言。——盐渍杜鹃花,三道茶,大理三塔

3 、保安族:分布在云南、青海等地,人口12万余人,主要从事农业、手工业,以打刀为主“保安刀”十分著名,有自己的语言。——羊皮袄、保安刀

4 、布朗族:分布在云南,人口82万余,主要从事农业,有自己的语言。——弹唱

5 、布依族:分布在贵族、云南等地,人口254万余人,主要从事农业,享有“水稻民族”之称。有自己的语言和文字。——石板屋、绣花、雕刻面具

6 、朝鲜族:主要分布在黑龙江、吉林、辽宁,人口192万余人,主要从事农业,以善种水稻闻名,有自己的语言。——跳板、长鼓舞

7 、达斡族:分布在内蒙古、黑龙江、新疆等地,人口12万余人,主要从事农业,兼营畜牧业,有自己的语言。——剪纸,打曲棍球

8 、傣 族:分布在云南,人口102万余人,主要从事农业,寺塔、竹楼和竹桥显示出了别具一格的建筑艺术,有自己的语言文字。——孔雀舞、夹箩饭,泼水节

9 、德昂族:分布在云南,人口15万余人,主要从事农业,以善于种茶闻名,有自己的语言。——象脚鼓舞

10、侗 族:主要分布在贵州、湖南、文本等地,人口251万余人,主要从事农业,兼营林业,鼓楼、风雨桥、风雨亭是侗乡的主要标志,有自己的语言和文字。——浸泡芦笙,拦路迎宾

11、东乡族:主要分布甘肃、宁夏、新疆等地,人口37万余人,主要从事农业,善种瓜果。有自己的语言。

12、独龙族:分布在云南,人口05万余人,他们保持着“路不拾遗,夜不闭户“的良好社会首先风尚。绝少发生盗窃现象。有自己的语言。——织独龙毯,烤烙饼

13、鄂伦春族:分布在内蒙古、黑龙江等地,人口中06万余人,主要从事狩猎和农业。有自己的语言。——制作毛皮服饰,篝火节

14、俄罗斯族:分布在内蒙古、黑龙江等地,人口中13万余人,从事各种修理业、运输业和手工业,有自己的语言和文字。——拉手风琴,烤面包

15、鄂温克族:分布在内蒙古、和黑龙江,人口26万人,主要从事畜牧业,有自己的语言。——驯鹿、爬犁

16、高山族:主要分布在台湾省,其余少数分散居住在福建等东南沿海地区,人口约40人余人,主要从事农业和渔猎业,有自己的语言。——竿球,龙舟,编织

17、仡佬族:分布在贵州、广西、云南等地,人口约43万余人,主要从事农业,有自己的语言。——制作糯米团,地戏

18、哈尼族:分布在云南,人口125万人,主要从事农业,善于梯田,有自己的语言和文字。

19、哈萨克族:分布在新疆,人口约1万余人,主要从事畜牧业,善刺绣,绣品已出口到日本等十几个国家和地区,有自己的语言文字。——剪羊毛,弹唱,刺绣

20、汉 族:分布在全国各地,人口104亿余人,经济、文化发达,有自己的语言和文字。——庙会,舞龙

21、赫哲族:分布在黑龙江省,人口04万余人,是中国北方一以捕鱼为生的民族,有自己的语言。——制作鱼皮衣服,渔乡,善食生鱼

22、回 族:主要聚居在宁夏、甘肃、新疆等地,其余散居全国各地,人口860万余人。——摔牛,炸油香

23、基诺族:分布在云南省,人口18万余人,主要从事农业,善于种茶,有自己的语言。——乐器迪他,跳鼓舞

24、京 族:分布广西,人口18万余人,主要从事沿海渔业,兼营农业和盐业,有自己的语言。——哈亭,弹奏独弦舞,踩高跷

25、景颇族:分布在云南省,人口11万余人,主要从事农业,种植水稻、玉米、旱谷等作物,有自己的语言和文字。——目脑纵歌,跳孔雀舞

26、柯尔克孜族:分布在新疆和黑龙江,人口14万余人,主要从事畜牧业,兼营农业,有自己的语言和文字。——吹奏和握手礼

27、拉祜族:分布在云南省,人口41万余人,主要从事农业,有自己的语言和文字。

28、黎 族:分布在海南省,人口111万余人,以农业为主,妇女精于纺织,“黎锦”“黎单”闻名于世,有自己的语言和文字。——打柴舞

29:僳僳族:分布在云南、四川等地,人口57万余人,主要从事农业,有自己的语言和文字。——上刀杆

30、珞巴族:分布在西藏,人口02万余人,主要从农业和狩猎,有自己的语言。

31、满 族:主要分布在黑龙江、吉林、辽宁,人口约982万余人,主要从事农业,兼营渔牧业,有自己的语言和文字。——穿旗袍,萨满舞,二贵摔跤

32、毛南族:分布在广西,人口71万余人,主要从事农业,善于饲养菜牛和编制花竹帽。有自己的语言。——分龙节舞龙

33、门巴族:分布在西藏,人口约07万余人,主要从事农业,擅长编制竹藤器和制作木碗。有自己的语言。

34、蒙古族:分布在内蒙古、新疆等地,人口480万余人,以畜牧业为主,兼营农业,有自己的语言。——马头琴演奏,蒙古包和勒勒车

35、苗 族:分布在贵州、湖南、湖北等地,人口中739余人,主要从事农业,刺绣、桃花织、锦蜡染和银饰素享盛名。有自己的语言和文字。——吹芦笙,吊角楼

36、仫佬族:分布在广西,人口15万余人,主要从事农业,种植水稻、玉米,有自己的语言。

37、纳西族:分布在云南、四川和西藏,人口27万余人,主要从事山地农业、畜牧业,有自己的语言和文字。——东巴舞,腊染

38、怒 族:分布在云南省,人口27万余人,主要从事山地农业,有自己的语言。——织怒毯,努寨

39、普米族:分布在云南、四川,人口29万余人,主要从事农业,兼营畜牧业,有自己的语言。——吹葫芦笙,弹唱,集体舞

40、羌 族:分布在四川等地,人口19万余人,主要从事农业,大白芸豆是著名的特产,有自己的语言。——羌寨

41、撒拉族:分布在青海、甘肃等地,人口87万余人,主要从事农业,艺也发达,有自己的语言。

42、畲 族:分布在福建、浙江等地,人口63万余人,主要从事农业,除种水稻外,还普遍种植茶树、甘蔗等经济作物,有自己的语言。

43、水 族、分布在贵州、广西等地,人口34万余人,主要从事农业,善种水稻和糯稻,有自己的语言。

44、塔吉克族:分布在新疆,人口33万余人,主要从事畜牧业,兼营农业,有自己的语言。

45、塔塔尔族:分布在新疆,人口04万余人,以经营商业为主,兼营手工业和畜牧业,有自己的语言和文字。

46、土族:分布在青海、甘肃等地,人口19万余人,主要从事农业,兼营畜牧业,有自己的语言和文字。——太平洋舞,高台会

47、土家族:分布在湖南、湖北等地,人口570万余人,土家织绵以其“色彩斑斓,做工精巧”闻名于世,有自己的语言。——摆手堂

48、佤 族:分布在云南,人口35万余人,从事农业,木鼓舞富有民族特色,多次在全国民族舞蹈中获奖,有自己的语言和文字。——甩发舞

49、维吾尔族:主要分布在新疆,人口721万余人,主要从事农业,善种粮棉和瓜果,有自己的语言。——手鼓舞

50、乌孜别克族:分布在新疆,人口约14万余人,主要从事畜牧业,有自己的语言和文字。

51、锡伯族:主要分布在辽宁、吉林、黑龙江、新疆等地,人口约17万余人,主要从事渔猎和农业,有自己的语言和文字。

52、瑶 族:分布在广西、湖南、云南、广东等地,人口17万余人,主要从事山地农业,有自己的语言。——盘王节、长鼓舞

53、彝 族:分布在云南、四川等地,人口657万余人,喜食“砣砣肉”,爱饮“杆杆酒”,舞蹈音乐独具特色,有自己的语言和文字。——虎节

54、裕固族:分布在甘肃,人口约12万余人,主要从事畜牧业,崇尚骑马和射箭,有自己的语言。

55、藏 族:分布在西藏、四川、青海、甘肃等地,人口459万余人,主要从事畜牧业,兼营农业,有自己的语言和文字。——藏舞,布达拉宫

56、壮 族:分布在广西、云南等地,人口1555万余人,是中国人口最多的少数民族,“壮锦”享誉海内外,有自己的语言和文字。

  新疆馕饼[图文]

  馕在新疆的历史悠久,古代称为“胡饼”、“炉饼”。馕以面粉为主要原料,多为发酵的面,但不放碱而放少许盐。馕大都呈圆形,最大的馕叫“艾曼克”馕,中间薄,边沿略厚,中央戳有许多花纹,直径足有40-50厘米。这种馕大的要1-2公斤面粉,被称为馕中之王。最小的馕和一般的茶杯口那么大,叫“托喀西”馕,厚约1厘米多,是做工最精细的一种小馕,还有一种直径约10厘米,厚约5-6厘米,中间有一个洞的“格吉德”馕,这是所有馕中最厚的一种。馕的花样也很多,所用的原料也很丰富。除了面粉外,芝麻、洋葱、鸡蛋、清油、酥油、牛奶、糖、盐都是不可缺少的原料。在做“托喀西”馕和其他馕时,不仅要放油、蛋、糖等原料,还要在表面上撒些“斯亚旦”(黑草籽,很像黑芝麻),这种馕不仅味道好,而且长时间保存不会变质。所以维吾尔族人出差,上远路都带这种馕,喝点茶水,吃些“托喀西”馕马上可以充饥,这真是一种理想的方便餐。传说当年唐僧取经穿越沙漠戈壁时,身边带的食品就是馕。

  新疆馕包肉

  原料:羊肉150克羊后尾油50克发酵面团600克洋葱30克胡萝卜30克黄瓜30克香菜段5克孜然粉10克辣椒面10克新疆博湖辣酱15克精盐、羊肉汤、湿生粉、葵花籽油各适量色拉油1500克(约耗80克)�

  制法:�

  1.羊肉、羊后尾油切成青豆大小的粒;胡萝卜、黄瓜切成粒;洋葱去皮,切成圈。�

  2.净锅上火,放入葵花籽油烧热,先下入羊后尾油粒、羊肉粒煸炒至成熟,再调入精盐、孜然粉、辣椒面,炒制成馅,然后将发酵面团分成4个剂子,擀开成直径约20厘米的面饼,两张面饼为一组,逐一包上馅料合在一起,用食指和拇指捏出花边,制成馕包肉生坯。

  3.净锅上火,注入色拉油烧至六成热,下入馕包肉生坯炸至色呈金黄时捞出,每只切成8瓣,重叠拼摆入盘中。4.另锅上火,放入葵花籽油烧热,下入辣酱炒香,掺入羊肉汤,用精盐调好味,烧沸后用湿生粉勾薄芡,起锅浇淋在馕包肉上,最后撒上洋葱圈、香菜段,即成。

  烤馕与馕坑

  http://wwwgzcatvnet/163cn_ly/travel/gn/xinjiang/nyaspArticleID=8083&ShowContent=1&lbid=597

  在新疆,无论你走到哪里,都可以见到馕,吃到馕。因为烤馕是维吾尔族人民家常食品,是一种烤制而成的圆饼面食品。“可以一日无菜,但决不可以一日无馕。”足以证明馕在维吾尔族人民生活中的重要地位。

  馕在新疆的历史很悠久,在我国许多史料中都有记载。在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博物馆里,展出有吐鲁番出土的唐朝馕,说明在两千多年前,吐鲁番人就会做精细味美的馕了。吐鲁番的高昌故城的阿斯塔拉古墓群出土的干尸,陪葬品中就有干透了的馕。

  据考证,“馕”字源于波斯语,流行在阿拉伯半岛、土耳其、中亚西亚各国。维吾尔族原先把馕叫做“艾买克”,直到依斯兰教传入新疆后,才改叫“馕”。据说“馕”这个词来自于波斯语,是面包的意思。

  馕,古代称“胡饼”、“炉饼”。我国古代许多著名的诗人,在他们的作品中也描写过馕。白居易在《寄胡饼与杨万州》这首诗中说:“胡麻饼样学京都,面脆油香出新炉。寄与饥馋杨大使,尝看得以辅兴无。”贾思勰的《齐民要术》中,摘录了“食经”关于做馕的技术资料。可见馕在我国食谱中占有重要的一页。

  馕,实则是一种特制的烤面饼,因做法不同,故品种很多,一说多达50多个。主要有肉馕、油馕、窝窝馕、希尔曼馕、片馕和芝麻馕等。常见的有大而薄的片馕,小而厚的窝窝馕以及油馕、肉馕、甜馕、芝麻馕等等。馕大多以小麦面为原料,也有玉米面做的,多为发酵的面。一般做法是在面粉中加少许盐水和酵面,和匀、揉透,面稍发即可烤制。新疆馕除了用发酵的面做的,也有不用发酵的面做馕的。

  馕有许多形状,但大都呈圆形,其形态及大小不一,品种很多。大大小小有十几种,小的如核桃,大的如锅盖。还有金字塔形的,蛇形的,也有各式各样曲线连缀花纹独特的艺术馕。皆因和面和添加剂成分、面饼形状、烤制方法等各不相同,馕的名称也就相应而别。

  最大的馕叫“艾曼克”馕,中间薄,边沿厚,直径有40-50厘米,中央印有花纹,做一个这样的馕需要面粉2、3公斤,被称为馕中之王。

  最小的一种叫“托喀西”馕,有一般的普通茶杯口那么大,厚约10厘米多,是做工最精细的一种馕。做这种小馕,一般是要放牛奶、鸡蛋、植物油和糖等,常是出远门携带的,所以营养很丰富。

  最厚的一种叫“吉尔特或格吉德”馕,直径约10多厘米,厚约5-6厘米,中间有个洞窝,汉族人称之为窝窝馕,是馕家族中最厚的。这种馕以喀什地区的做工最精。南疆的维吾尔族人最喜欢吃这种馕。做这种馕技术要求很高,揉面功夫要到家,烤出的馕表面光滑,颜色焦黄,带有光泽,既悦目又可口。

  甜馕,维吾尔语称“西克曼”馕,它是在其馕表面涂抹一层冰糖化成的水,烤成后在馕的表面结成冰糖花,呈现出晶亮的光彩,在阳光下莹晶夺目,真叫人垂涎欲滴,食之香甜可口。

  肉馕,是在面粉中和入切碎的羊肉丁,加上盐、孜然粉、胡椒粉、洋葱末等佐料烤制的,俗称肉馕。“阔西”馕和“阔西格吉达”馕 这些馕都是肉馕,做法是把羊肉切碎,放上洋葱末、盐和孜然粉、胡椒粉、洋葱末等佐料,然后和在发面里或者是包在面里,再放在馕坑里烤。这种馕吃起来满嘴油香,久久不散。特别是和田地区的“阔西格吉达”馕,形状似馒头,外焦黄、里鲜嫩,吃起来更是肉面合一,别有风味。

  油馕,维吾尔语称“喀特玛”馕,是用死面和油,做工要精细些,用一层面一层油,擀薄后烤成,这种馕具有久放不变质的特点,味道香而脆。因其兼有香、酥、脆等特点,往往用在喜庆节日里招待宾客。

  芝麻馕,将芝麻与葡萄汁拌和烤制馕的叫芝麻馕。

  一般的馕在表面上要涂抹洋葱末、芝麻、“西亚旦”(黑草籽)后再烤。涂抹这些东西,不仅是为了悦目,增加芳香的气味,更重要的是为了增加营养成份。

  在乌鲁木齐据说最正宗的是阿布拉达尔曼的馕。

  馕面中含有鸡蛋、清油。由于含水分少,外干内酥,不怕干不发霉,久储不坏,便于携带、适宜于新疆干燥的气候,加之烤馕制作精细,用料讲究,吃起来香酥可口,富有营养,质地劲韧有嚼头,口感不错,越嚼越香,打一坑馕可以吃一星期,因此颇受各族人民喜爱。因此,城镇的饭馆、食堂都有馕卖,而且烤馕的作坊、摊点布满街巷,几乎是十步一铺、五步一摊,边烤边卖,生意红火。据说唐僧取经路过吐鲁番时,穿越沙漠戈壁时,身边带的食品就是馕。是馕帮助他走完充满艰辛的旅途。

  维吾尔族的烤馕设备最主要的是馕坑。馕坑可设在庭院或家门口,其燃料大都用柴,现在也有用无烟煤的。馕坑也别具一格,由于地区的不同,馕坑的式样和材料也不同。馕坑的大小是根据人口来定的,一般分大中小三种型号。在农村、集镇,几乎家家都有烤馕的馕坑,妇女个个都会烤馕(维语称为打馕)。

  一般馕坑是用羊毛和入粘土砌筑成的,它高约一米左右,肚大口小,形似倒扣的宽肚大水缸。底部架火,通常是夯土结构,馕坑四周围用土坯垒成方形土台,以便烤馕人在上面操作。馕底部留有通气口。南疆一些地区则选用硝土做馕坑坯,乌鲁木齐地区以及一些城市的居民则用砖块做馕坑坯。

  烤馕前,先将干柴(木炭或煤炭)放在坑底燃烧,待明火消失时,坑壁已烧得滚烫,即可把擀好的馕面胚贴在坑壁上,十分钟便能烤熟。馕坯上可以抹点食油、撒些芝麻、葱花,烤出的馕更脆更香。

  维吾尔族人除了用馕坑来烤馕外,还用馕坑来烤羊肉或羊腿。新疆少数民族,特别是维吾尔族,除了用馕坑烤馕外,还用大铁锅油炸肉馕,用蒸笼来蒸“奥尔”馕,用热柴禾灰烤馕。用烧过的热柴禾灰烤馕虽然是古老的方法,但用这种方法烤出来的馕却别有一番风味。有趣的是南疆一些地区的维吾尔族在土炉子的壁上烤馕。一般是烧完茶,做完饭,利用炉壁的热量来烤馕,这种馕一般较薄,维吾尔人称它为“乌恰克”馕(炉子馕),其味道同样香脆可口。

  2004年4月20日,号称“世界上最大的馕坑”在吐鲁番市葡萄沟瓦孜风情园内建成,这个馕坑建在山坡上,直径为10米,高8米,看上去有一间房子大小,不仅能打馕,还能同时烤制一匹骆驼、两头牛和十只羊,可供上百人同时进餐。

  在维族人有句民谣:一天不吃馕,心里就发慌;两天不吃馕,腿子如筛糠;三天不吃馕敢骂老达当(爹);四天不吃馕,准备拆房梁;五天不吃馕,就拜麻扎(坟墓)王。这说明了馕在维族人心目中的地位。

  维吾尔人吃馕有个很重要的规矩:无论你吃什么样的馕,都必须先把每个馕掰成几片,大家一片一片地分着吃,绝不可以拿起一整个馕就往嘴里塞。馕也不可以用刀子来切开吃。这其中原因据说是,一个馕掰开大家吃,表示一家人(或一伙人)将会同心同德,有福同享,有难同当。

  维吾尔人还把馕看做吉祥物和幸福的象征。例如,男女双方情投意合,准备结婚时,男方向女方提亲的礼物,除了衣料、盐、方块糖等物外,还必须要有5个馕。在结婚仪式上,还有一个抢馕的风俗。即要安排一位姑娘,站在新郎新娘中间,双手捧着一个装有盐水里泡馕的托盘,让新郎新娘抢着吃下这两块象征着情爱融洽、甘苦共尝的盐水馕。此时,新郎新娘都会争先下手去捞碗里的馕,因为谁先捞到馕,就表示谁最忠于爱情。抢馕,成为婚礼中的一个有趣特色风俗。

  在新疆一些地方,在小孩出生40天左右,要举行一个祝福仪式,这种仪式只让小孩子们参加。在祝福仪式上,主人给所有小孩子们吃“托卡西”馕(就是那种最小的馕),在馕中间的小窝窝里面,装满了蜂蜜。孩子们把馕贴在嘴上,用舌头先把蜂蜜舔净,然后一边玩耍一边把小囊吃完,带着满脸的蜂蜜回家。

  馕吃时特别方便,一杯茶就馕吃是最简单常用的方法;讲就的,可以要一份红烧羊肉汤,然后连汤带肉倒到馕的窝窝里,让汤把馕浸透了,这时馕里有了肉香,味道相当不错。

  我听说过有人在户外是这样吃馕的:找条小河,把馕像掷飞碟一样,抛到水的上游,然后人在下游不紧不慢地洗手洗脸,等洗完了,这时的馕也随着流水飘下来到身边了,于是乎,顺手捞起被水浸软了的囊,就可以开餐了,吃时连杯水都不用了,有趣吧。^_^

对于习俗,每一个种族都有自己从古至今流传下来的传承,是一个民族的特色。在习俗里最为特色的一点就是婚礼的习俗,而对于现今跨越种族的婚姻是屡见不鲜的事,因此了解一个民族的婚礼习俗也是一对新人必知的事。

那么,对于撒拉族的人来说,他们传承下来的婚礼习俗是怎样的呢?一起去撒拉族文化看看吧!

撒拉族通行一夫一妻制。解放前,在婚姻方面有几种特点,

一是男子有重婚、多妻的特权;

二是男子有凭“口唤”,离弃妻子的特权,即男子如果对妻子不满意,只要说三声“我不要你了”,就算宣布离婚。而女子却无权提出离婚;

三是早婚现象很普遍。女9岁,男12岁,就要承担婚嫁的“非日则”(神圣的天命)。从此,阿娜们不准出大门一步,只能整天待在闺房绣花或学做茶饭,等媒人登门说亲。

四是近亲通婚的较多。解放后,这些情形几乎都已改变。

撒拉族的婚礼一般都在隆冬举行。嫁娶前,男家要向女家送去各种聘礼,然后择定吉日正式嫁娶。送彩礼时,声势虽大,礼并不多。送彩礼的人少则二三十人,多则八九十人,均为男人。

说亲是缔结婚姻的第一道程序,男家看准了某家的姑娘,首先央请“嫂吉”带上礼品,向女家说亲,女家父母应允后,还要请其亲房叔伯、阿舅,征求他们的意见,其中阿舅的意见尤为重要,大家都同意方可决定。获女方家同意后,男方择定日期,多为“主麻日”(星期五),请媒人向女方送“订婚茶”,进行第二道程序。一般送茯茶一封、衣料两件、耳环一对,女家接受,即表示应允,并当场议定聘礼。一经定亲,女家则不得将女儿再许与别人。

第三道程序是送“麦海勒”(彩礼),结婚前,男家要向女家送“麦海勒”,其多少视男家经济情况而定。据清朝龚景翰《循化志》记载:“富有的男家可送马两匹、骡一匹,若家贫无骡马者,可用四小牛抵之。”一次纳不起彩礼者,可先送一半,日后再补。富户送彩礼则衣料和彩金倍增。临娶时还要送衣服面料及化妆品等。这是旧的习俗,现在随着社会发展,送的彩礼越来越丰富了。

最具风情、最热闹的要算婚礼了。双方择定吉日,婚期至,新郎在男宾陪伴下到女家迎亲,到女家时,新郎及男宾都不进家门,而是坐在门外的场院里,先有女方一位长辈给新郎戴上新帽、系上绣花腰带,女家用油香等茶食招待,然后请阿訇诵“尼卡哈”(证婚词)。诵“尼卡哈”时,新郎跪在阿訇面前,新娘跪在家中,阿訇站在场院高声诵经,阿訇念一段赞颂真主安拉的经文后,问新郎:“XXX你愿意娶XXX为妻吗?”新郎答曰:“愿意!”阿訇又问新娘的父亲:“你愿意将你的女儿XXX许配给XXX为妻吗?”答曰:“愿意!”诵毕,阿訇将桌上的红枣、核桃、糖果等撒向场院中,在场者争抢,人们还品尝放在桌上的一种叫“古古麻麻”的油炸食品。证婚仪式结束,女家宴请新郎及男宾,席毕,新郎及男宾先回到自家迎候新娘到来,女家则准备送新娘。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hunlipic.com/jiehun/9310641.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10-10
下一篇2023-10-10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