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演义人物论——论诸葛亮形象
作者:沈伯俊
在《三国演义》塑造的众多人物形象中,诸葛亮无疑是塑造得最为成功,影响最为深远的一个。可以说,他是全书的真正主角,是维系全书的灵魂。我们简直无法想像,如果没有诸葛亮这个光彩照人的艺术形象,《三国演义》还有什么看头,还怎么能成为世代相传的古典文学名著!
《三国演义》中的诸葛亮,是作者耗费笔墨最多的艺术形象。从“水镜先生”司马徽第一次提到他的道号“伏龙”(即“卧龙”),为他的出场预作铺垫(嘉靖元年本第六十九回《刘玄德遇司马徽》,毛本第三十五回),到他去世后被安葬于汉中定军山(嘉靖元年本第二百九回《武侯遗计斩魏延》,毛本第一百五回),他一直处于作品情节的中心,当之无愧地成为全书的第一号主角。罗贯中满怀挚爱之情,倾注全部心血,调动各种艺术手段,将他塑造为一个光彩照人的艺术典型。
一
历史上的诸葛亮(181~234),本来就是汉末三国时期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他生于东汉末年的乱世之中,十四岁便随叔父诸葛玄离开家乡琅邪阳都(今山东沂南),辗转来到刘表控制的荆州。十七岁时,诸葛玄病卒。尽管此时诸葛亮年未弱冠,又与荆州牧刘表及其大将蔡瑁都有亲戚关系,但他胸有大志,襟怀高迈,不愿托庇于权门,于是带着弟弟诸葛均,毅然隐居于隆中(汉代属荆州南阳郡邓县,今属湖北襄樊市),一面躬耕陇亩,一面关注天下大事,研究治国用兵之道,长达十年之久。建安十二年(207),奋斗半生而屡遭挫折,当时依附刘表、屯兵新野、势单力薄的刘备三顾茅庐,向年仅二十七岁的诸葛亮请教。诸葛亮提出著名的《隆中对》,精辟地分析了天下大势,为刘备制定了先占荆、益二州,形成三分鼎立之势,外结孙权,内修政治,待时机成熟,再分兵两路北伐,攻取中原,以成霸业的战略方针。在刘备的恳切敦促下,诸葛亮出山辅佐,从此成为刘蜀集团的栋梁,在历史的舞台上大展宏图,创造出非凡的业绩。
建安十三年(208)秋,曹操亲率大军南征,刘表病卒,次子刘琮继位,不战而降,刘备败走江夏。在此危难之际,诸葛亮主动要求出使江东,说服孙权,建立起孙刘联盟,在赤壁之战中大败曹军,使刘备趁势夺得荆州江南四郡,不久又“借”得孙权占据的南郡。此后,他又协助刘备夺取益州,顺利地实现了跨有荆、益,三分天下有其一的第一步战略目标,使刘蜀集团达到鼎盛时期。建安二十四年(219),关羽丢失荆州,使刘蜀集团的地盘减少了将近一半;章武二年(222),刘备又在夷陵之战中遭到惨败,次年托孤于诸葛亮,在羞愤与悔恨中病逝。在此危急存亡之秋,诸葛亮以巨大的勇气和高超的智慧,独力承担起维系蜀汉国运的历史使命。他高瞻远瞩,勤政务实,励精图治,清正廉明,把蜀汉治理得井井有条;他坚持“和”、“抚”方针和“攻心为上”的原则,迅速平定南中地区,较好地处理了民族关系;他不畏艰险,屡次北伐,始终对强大的曹魏保持了进攻的态势;他善于治军,赏罚严明,重视装备的革新和战术的改进,创制了令人称奇的“木牛流马”和“八阵图”;他忠于职守,克己奉公,真正做到了“鞠躬尽瘁,死而后已”。西晋杰出的史学家陈寿在《三国志•蜀书•诸葛亮传》篇末高度评价道:
诸葛亮之为相国也,抚百姓,示仪轨,约官职,从权制,开诚心,布公道;尽忠益时者虽雠必赏,犯法怠慢者虽亲必罚,服罪输情者虽重必释,游辞巧饰者虽轻必戮;善无微而不赏,恶无纤而不贬;庶事精练,物理其本,循名责实,虚伪不齿;终于邦域之内,咸畏而爱之,刑政虽峻而无怨者,以其用心平而劝戒明也。可谓识治之良才,管、萧之亚匹矣。
诸葛亮的崇高品格,不仅深受蜀汉民众的尊崇,甚至还得到敌方的敬重。在他的诸多优秀品格中,最突出的有两点:一是智慧,集中体现于《隆中对》;二是忠贞,集中体现于《出师表》。总之,他确实不愧为一代贤相,名垂千古。
二
诸葛亮逝世以后的一千余年间,历代胸怀壮志、关心国事的知识分子深情地缅怀和颂扬着他,广大民众一代又一代地传颂着他的业绩,各种通俗文艺也反复讲唱和渲染着他的故事。罗贯中继承了这种尊崇诸葛亮的社会心理,在史实的基础上,吸收了通俗文艺的有益成分,加上自己的天才创造,成功地塑造了一个高雅、睿智、充满理想色彩和艺术魅力的诸葛亮形象,一个家喻户晓的光辉形象。这样的诸葛亮形象,虽以历史人物诸葛亮为原型,但已有了很大的变异,比其历史原型更高大,更美好,成为古代优秀知识分子的崇高典范,成为中华民族忠贞品格和无比智慧的化身,成为中外人民共同景仰的不朽形象。
为了塑造好诸葛亮艺术形象,罗贯中花费了大量笔墨,调动了各种艺术手段,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作了努力。
(一)充分突出诸葛亮在刘蜀集团中的关键地位和作用
历史上的诸葛亮,尽管一出山就与刘备“情好日密”,受到刘备的充分信任;但他在刘蜀集团中的地位却是逐步提高的,按照通常的政治机制,这也是很自然的。他刚出山时的身份,《三国志•蜀书•诸葛亮传》没有记载,估计是幕宾之类。赤壁之战以后,刘备夺得荆州江南四郡,诸葛亮始任军师中郎将;此时关羽为襄阳太守、荡寇将军,早已封汉寿亭侯,张飞为宜都太守、征虏将军,封新亭侯,诸葛亮的地位略低于关、张。建安十九年(214),刘备定益州,诸葛亮升任军师将军,署左将军府事(掌管左将军府事务,此时刘备的官衔是“左将军领荆、益二州牧”),其官品与关羽、张飞同列,而在刘蜀集团中的实际地位则超过关羽、张飞。直到刘备称帝(221),诸葛亮任丞相,才正式成为蜀汉的头号大臣。而且,在刘备称帝之前,诸葛亮虽曾参与谋议,但大部分时间是留守后方,足食足兵,从未统管过军事 。
然而,在《三国演义》中,罗贯中却把诸葛亮写成一开始就是一人之下,万人之上,大权在握,指挥一切的统帅,大大提高了他在刘蜀集团中的地位和作用。他出山不久,夏侯淳便率领十万大军杀奔新野,这是他面临的第一场考验。这时——
玄德请孔明商议。孔明曰:“但恐关、张二人不肯听吾号令。主公若欲亮行兵,乞假剑印。”玄德便以剑印付孔明。孔明遂聚集众将听令。……“主公自引一军为后援。各须依计而行,勿使有失。”(第三十九回)
在这初出茅庐第一仗中,刘备一开始便将指挥权交给诸葛亮;诸葛亮胸有成竹,一一调遣众将,甚至连刘备也要接受他的安排。火烧博望的胜利,树立了诸葛亮的威信,也确立了他指挥一切的地位。从此以后,他在刘蜀集团的指挥权牢不可破,从未受到过质疑。每遇大事,刘备总是对他言听计从,文武众官也总是心悦诚服地执行他的命令。赤壁大战期间,他出使东吴达数月之久,刘备方面积极备战,一切准备就绪后,仍然要等待他赶回去指挥调度:
且说刘玄德在夏口专候孔明回来……须臾船到,孔明、子龙登岸,玄德大喜。问候毕,孔明曰:“且无暇告诉别事。前者所约军马战船,皆已办否?”玄德曰:“收拾久矣,只候军师调用。”孔明便与玄德、刘琦升帐坐定……(第四十九回)
诸葛亮的命令,谁也不能违抗。就连身份特殊的头号大将关羽,由于违背军令私放曹操,诸葛亮也要下令将他斩首;只是由于刘备出面说情,希望容许关羽将功赎罪,“孔明方才饶
了”。(第五十回~五十一回)这些描写,大大超越了历史记载,使诸葛亮始终处于刘蜀集团的核心,地位明显高于所有文武官员,而又使读者觉得可信。刘备得到诸葛亮之前屡遭挫折,而得到诸葛亮辅佐之后则节节胜利,两相对照,读者不由得深深感到:刘蜀集团的成败安危,不是系于刘备,而是系于诸葛亮。
(二)竭力渲染诸葛亮的智慧,特别是出神入化的军事谋略
上面说过,历史人物诸葛亮的突出品格之一便是智慧,但那主要是善于把握天下大势,善于总揽全局,制定正确的战略方针的政治智慧,《隆中对》就是其集中体现。至于军事方面,陈寿在《三国志•蜀书•诸葛亮传》中说他“于治戎为长,奇谋为短,理民之干,优于将略”,“应变将略,非其所长”。意思是说诸葛亮善于管理军队,治军严整,但在运用奇谋妙计上却有所不足;他治理百姓的才干,优于当统帅的谋略;随机应变的本领,不是他所擅长的。有人认为陈寿贬低了诸葛亮;但事实是,历史上的诸葛亮确实并不特别擅长出奇制胜。然而,在《三国演义》里,罗贯中不仅充分表现了诸葛亮的政治智慧,而且通过大量的虚构情节,着力突出诸葛亮的神机妙算,把他塑造为用兵如神的谋略大师,成为中华民族无比智慧的化身。
在《三国演义》里,诸葛亮出山后取得的第一个胜利——火烧博望,便具有很大的虚构成分。历史上,刘备曾与曹操大将夏侯?、于禁等相拒于博望,“久之,先生设伏兵,一旦自烧屯伪遁?等追之,为伏兵所破。”(《三国志•蜀书•先主传》)那是在三顾茅庐之前,自然与诸葛亮无关。罗贯中来了个移花接木,将此事安排在诸葛亮出山之后,使他成为克敌制胜的英明指挥者。作品先写曹军的气势汹汹,写十万曹军与刘备数千人马的悬殊对比,酿造出泰山压顶的紧张气氛;然后写诸葛亮调兵遣将,关羽、张飞对他的计谋都心存怀疑,“众将皆未知孔明韬略,今虽听令,却都疑惑不定。”“玄德亦疑惑不定。”结果,战斗的进程完全按照诸葛亮的预计发展,刘备军大获全胜,使得关羽、张飞这两个心高气傲的大将心服口服,称赞道:“孔明真英杰也!”(第三十九回)于是,诸葛亮料事如神的军师形象初步得到了表现。
随后的火烧新野,纯属虚构的情节。在这次战斗中,诸葛亮水火并用,层层设伏,让曹仁、曹洪率领的十万大军先遭火烧,再被水淹,损失惨重(第四十回)。从此,诸葛亮的无穷妙计,不仅赢得了整个刘蜀集团的高度信任,而且使曹军十分害怕,动不动就怀疑:“又中孔明之计也!”
在决定刘蜀集团命运和三分鼎立局面的赤壁大战中,诸葛亮的神机妙算更是大放光彩。本来,在历史上的赤壁大战中,最主要的英雄应该是周瑜;诸葛亮除了出使江东,智激孙权联刘抗曹之外,究竟还有哪些作为,史书上并无明确的记载。然而,在罗贯中的笔下,诸葛亮却成了决定战争胜负的最关键的人物。尽管他在吴军中身居客位,但是,他却是“赤壁大战”这一情节单元的真正主角。孙刘联盟的建立,由他一手促成;孙权抗曹的决心,由他使之坚定;周瑜导演的“群英会”、“蒋干盗书”,黄盖的苦肉计、诈降计,被他一眼看穿;战役的关键决策——火攻计,由他与周瑜共同商定;而实行火攻的决定性条件——东风,又由他巧妙“借”来。可以说,孙刘联盟在夺取胜利的道路上每前进一步,都离不开他的智慧;如果没有他,周瑜要想打败曹操几乎是不可能的。在孙刘联盟与曹军之间的矛盾和孙刘联盟内部矛盾的旋涡里,在与周瑜、曹操这两个杰出人物的斗智中,他的远见卓识、雅量高致和神机妙算,一次又一次地迸发出耀眼的火花。周瑜对他又敬又嫉,多次企图除掉他,他都一一从容化解,安如泰山,既使周瑜无可奈何,又维护了孙刘联盟,保障了战役的胜利。斗智的结果告诉人们:曹操之智不及周瑜,周瑜之智又不及诸葛亮,因此,诸葛亮才是大智大勇的头号英雄。
在“三气周瑜”、“刘备夺取汉中之战”、“七擒孟获”、“六出祁山”等情节单元里,罗贯中也安排了许多虚构的情节,从多种角度入手,把诸葛亮的智慧谋略表现得精妙绝伦。在与对手的政治斗争中,他总是善于把握全局,随机应变,因势利导,牢牢掌握制胜的主动权。在军事较量中,他总是知己知彼,重视掌握情报,善于调动对方,善于打心理战,善于“用奇”,或伏击,或偷渡,或伪装,或奔袭,虚虚实实,千变万化,一次又一次地赢得胜利。《孙子兵法》说:“善出奇者,无穷如天地,不竭如江河。”(《兵势篇》)“兵无常势,水无常形,能因敌变化而取胜者,谓之神。”(《虚实篇》)诸葛亮精通这些军事原则,真是用兵如神。�为了突出诸葛亮的谋略,作品常常运用对比、衬托等艺术手法。心高气傲的周瑜多次感叹:“孔明神机妙算,吾不如也!”直到临终,他还发出“既生瑜,何生亮”的悲叹,强烈地表达了他力图压倒诸葛亮却又无可奈何的心情。善于用兵的曹操在与诸葛亮交战时老是疑神见鬼,一败再败。老谋深算的司马懿更是多次承认:“吾不如孔明也!”甚至在诸葛亮死后,蜀军撤退,司马懿率兵追赶,还被诸葛亮的遗像吓得狼狈而逃,落了个“死诸葛能走生仲达”的话柄。通过这些第一流人才与诸葛亮的对比,诸葛亮那“无穷如天地”的谋略被表现到了极致。
(三)多方刻画诸葛亮的忠贞品格
在诸葛亮人生的后半段,即从“白帝托孤”到“秋风五丈原”(223~234),这一方面日益得到强化。在这十二年里,诸葛亮独力支撑蜀汉政局,日理万机,尽心竭力,为实现兴复汉室的目标而不懈奋斗。平定南方之后,他亲率大军北伐,临行呈上著名的《出师表》,对后主谆谆告诫,并慨然表示:
先帝知臣谨慎,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受命以来,夙夜忧虑,恐托付不效,以伤先帝之明;故五月渡泸,深入不毛。今南方已定,甲兵已足,当奖帅三军,北定中原,庶竭驽钝,禳除奸凶,兴复汉室,还于旧都:此臣所以报先帝而忠陛下之职分也。(第九十一回)
在“六出祁山”的漫长征途上,诸葛亮取得了一个又一个胜利,也遭受过意外的失败。首次北伐,虽曾势如破竹,连夺三郡,但因马谡自作主张,丢失街亭,蜀军不得不迅速撤退,取得的成果毁于一旦。事后,诸葛亮不仅坚持原则,挥泪斩马谡;而且勇于承担责任,上表自贬三等;并诚恳叮嘱部下:“自今以后,诸人有远虑于国者,但勤攻吾之阙,责吾之短,则事可定,贼可灭,功可翘足而待矣。”(第九十六回)在外有强敌,内有庸主的艰难形势下,他以极大的智慧和毅力,作出了非凡的业绩。直到最后一次北伐,他因积劳成疾,吐血不止,自知生命垂危,首先想到的仍然是蜀军的安危和蜀汉的存亡,仔细安排退军部署,推荐自己的接班人,还“强支病体,令左右扶上小车,出寨遍观各营”。在这最后一次巡视军营中,他怀着无限的遗憾长叹道:“再不能临阵讨贼矣!悠悠苍天,曷其有极!”在死神即将来临之际,上至国君,下至部属,近至眼前的退军节度,远至今后的方针大计,他都考虑到了,却很少想到自己的妻儿老小。作者以蘸满感情的笔触,传神尽意的描绘,极其鲜明地表现了诸葛亮忠心耿耿、克己奉公的高尚品格和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奋斗精神。在写到诸葛亮溘然长逝后,作品插叙了被诸葛亮废黜的廖立、李严得知噩耗后的悲痛情景,以衬托诸葛亮立身之严谨、处事之公正、感召力之强烈。不仅如此,作者还极力渲染了此时的悲凉气氛:“是夜,天愁地惨,月色无光,孔明奄然归天。”(第一百四回)真是字字带血,声声含泪,悼惜之情,溢于言表,令人读来荡气回肠。至此,诸葛亮的光辉形象便牢牢地矗立在读者的心中了。
三
几百年来,《三国演义》中的诸葛亮形象一直深受广大读者的喜爱,具有强大的艺术魅力。不过,也有一些人对这一形象有所批评。其中影响最大的是鲁迅先生的这段话:“至于写人,亦颇有失……状诸葛之多智而近妖。”
对此应该怎么理解呢?
我认为,鲁迅先生按照严格的现实主义标准,指出《三国演义》表现诸葛亮的“多智”有过头之处,这是对的,所谓“近妖”,即指有的地方对诸葛亮的谋略夸张过甚,表现出神化倾向;但这绝不意味着作品对诸葛亮形象塑造的根本失败。从总体上来看,作品对诸葛亮形象的塑造仍然是非常成功的。这里特别要强调这样几点:
第一,全面把握《三国演义》的创作方法。我曾经强调指出:
在创作方法上,《三国演义》既不属于今天所说的现实主义,也不属于今天所说的浪漫主义,而是古典现实主义精神与浪漫情调、传奇色彩的结合。
综观全书,罗贯中紧紧抓住历史运动的基本轨迹,大致反映了从东汉灵帝即位(168年)到西晋统一全国(280年)这一历史时期的面貌,这一历史时期的一系列重大事件……罗贯中都予以关注,都大致按照史实的基本框架和发展趋势,作了不同程度的叙述与描写。这一历史时期的一系列重要人物,罗贯中在把握其性格基调时,都力求实现艺术形象与其历史原型本质上的一致。这样,就使作品具有厚重的历史感,表现出强烈的现实主义精神。这是人们普遍承认《三国演义》“艺术地再现了汉末三国历史”的根本原因。然而,在具体编织情节,塑造人物时,罗贯中却主要继承了民间通俗文艺的传统,大胆发挥浪漫主义想像,大量进行艺术虚构,运用夸张手法,表现出浓重的浪漫情调和传奇色彩 。
作品中的诸葛亮形象,就正是既实现了“与其历史原型本质上的一致”,又进行了充分的理想化,“表现出浓重的浪漫情调和传奇色彩”。这种浪漫情调和传奇色彩,不仅体现了罗贯中本人“好奇”的审美倾向,而且继承和发扬了中国古典小说“尚奇”的艺术传统。从这个角度来看,《三国演义》对诸葛亮的智慧和谋略的竭力渲染便是可以理解的了。
第二,《三国演义》对诸葛亮智谋的夸张和渲染,可谓由来有自。早在西晋末年,镇南将军刘弘至隆中,为诸葛亮故宅立碣表闾,命太傅掾李兴撰文,其中便写道:
英哉吾子,独含天灵。岂神之祗,岂人之精?何思之深,何德之清!……推子八阵,不在孙、吴;木牛之奇,则非般模。神弩之功,一何微妙!千井齐�,又何秘要 ?!
这里已经为诸葛亮的才干和谋略抹上了神秘的色彩。而且,裴松之还引用多条材料,对诸葛亮的谋略加以渲染。及至唐代,诸葛亮已被称为“智将”。到了宋代,大文豪苏轼作《诸葛武侯画像赞》,更是对诸葛亮的谋略大加颂扬:
密如神鬼,疾若风雷;进不可当,退不可追;昼不可攻,夜不可袭;多不可敌,少不可欺。前后应会,左右指挥;移五行之性,变四时之令。人也?神也?仙也?吾不知之,真卧龙也!
“人也?神也?仙也”的赞叹,更加突出了诸葛亮的“神奇”。沿着这一思路,元代的《三国志平话》又进一步写道:
诸葛本是一神仙,自小学业,时至中年,无书不览,达天地之机,神鬼难度之志;呼风唤雨,撒豆成兵,挥剑成河。司马仲达曾道:“来不可□,□不可守,困不可围,未知是人也,神也,仙也?”(卷中《三谒诸葛》)
这就完全把诸葛亮神化了。
罗贯中写作《三国演义》时,对《三国志平话》中的诸葛亮形象作了大幅度的改造,删除了“呼风唤雨,撒豆成兵,挥剑成河”之类的神异描写,使诸葛亮形象复归于“人”本位——当然,是一个本领非凡的、具有传奇色彩的杰出人物。书中对诸葛亮智谋的描写,大都有迹可循,奇而不违情理。在政治谋略方面,作品写诸葛亮的“隆中对”、智激孙权,基本上是依据《三国志•蜀书•诸葛亮传》的记载加以叙述,并无多少夸张。在军事谋略方面,作品写诸葛亮火烧博望、火烧新野、草船借箭、安居平五路、七擒孟获、空城计等事,尽管颇多虚构,但要么早有野史传闻或《三国志平话》的相关情节作基础,要么是对史实的移植与重构,即使纯属虚构,也编排有度,大致符合情理 这样的智谋,虽有传奇色彩,却并非神怪故事;虽非常人可及,却符合人们对传奇英雄的期待。这与全书的浪漫情调和传奇色彩是一致的。
第三,应该承认,《三国演义》在表现诸葛亮的智谋时,确有少数败笔。一是作品的后半部分,个别情节违背历史和生活的逻辑,勉强捏合,夸张过甚。如第一百一回《出陇上诸葛装神》中写魏军“但见阴风习习,冷雾漫漫”,却无法赶上诸葛亮,并借司马懿之口称诸葛亮“能驱六丁六甲之神”,会“缩地”之法,便明显带有神异色彩。二是罗贯中出于对诸葛亮的热爱,有时对其失误之处也苦心回护,导致个别情节不合情理。如第一百五回“遗计斩魏延”,本来想表现诸葛亮料事如神,早有先见之明,却无法完全掩盖诸葛亮对待魏延的不当之处,结果欲益反损,反而使读者感到难以信服 。这种情节虽然不多,却有可能让人产生“近妖”的感觉。
第四,应该注意将《三国演义》与其衍生作品加以区别。几百年来,在《三国演义》广泛传播的过程中,人们不断地对其进行改编与再创作,从而产生出大量的、各种门类的衍生作品。这些衍生作品,一方面大大增加了《演义》的传播渠道,扩大了它的影响;另一方面又对《演义》的人物形象和故事情节有所强化,有所发展,有所变异。例如:《三国演义》写诸葛亮的装束,初见刘备时是“头戴纶巾,身披鹤氅”(第三十八回);赤壁大战后南征四郡,也是“头戴纶巾,身披鹤氅,手执羽扇”(第五十二回);首次北伐,与王朗对阵,则是“纶巾羽扇,素衣皂绦”(第九十三回)。这些描写,来源于东晋裴启所撰《语林》对诸葛亮衣着风度的记载:“乘素舆,著葛巾,持白羽扇,指麾三军,众军皆随其进止。”“鹤氅”亦为魏晋士大夫常用服饰,《世说新语》等书屡见不鲜。而在明清以来的某些“三国戏”和曲艺作品中,诸葛亮动辄穿上八卦衣,自称“贫道”,言谈举止的道教色彩越来越重,其计谋的神秘意味也有所强化。如果有人从这类作品中得到诸葛亮形象“近妖”的印象,那是不能都记在《三国演义》的账上的。
总之,尽管《三国演义》对诸葛亮的描写存在少数不当之处,但只能算是白璧微瑕。从总体上来看,诸葛亮形象仍然是全书塑造得最为成功,最受人们喜爱的不朽艺术典型,永远启示和激励着后人。
诸葛亮忠于蜀汉说再认识
作者:朱子彦
一
刘备白帝托孤,对诸葛亮曰,若其子刘禅“不才,君可自取”[1](《蜀书·诸葛亮传》),古人论此,多赞其君臣肝胆相照,并取鱼水之喻相印证。但也有人认为此乃刘备“诡伪之辞”[1](《蜀书·诸葛亮传》注引孙盛曰),对诸葛亮心存猜忌,故以“自取”试探之。田余庆先生对这二种截然相反的看法皆不以为然,在其《蜀史四题——刘备托孤语》一文中作出了新的诠释。田先生的见解是否有道理,本人暂且不作评论,我以为刘备托孤之语,是真心,还是假意,抑或是另有打算,今已无从考证,诚然是千古之谜。现在要检讨的问题,不是刘备要不要诸葛亮当皇帝,而是诸葛亮自己想不想再上一个台阶,由宰相登上龙椅。这个问题古今从未有人作过思考。正如田余庆先生所说:“诸葛亮对蜀汉的忠诚,从来没有人怀疑过。”[2](P226)之所以没有人怀疑过,无非是经过历代文人及小说家的渲染,诸葛亮已经被衍化成“圣人”,成了鞠躬尽瘁、忠贞冠世的典范。历史学家受其影响,大概也会感到这是古史中的一大禁区,轻易不敢染指。要把诸葛亮从圣坛上请下来,我想很有必要对这一最棘手的问题作一番探讨。
其实,诸葛亮执政时并没有被时人视为事君以礼、谋国以忠的圭臬。反之,蜀汉政权中,李严、廖立、来敏、魏延等人对诸葛亮专政揽权颇多微词,诸葛亮在世时,迫于其权威,人皆不敢直言指斥。然而,诸葛亮甫卒,丞相参军、安汉将军李邈即上书后主刘禅,曰:
吕禄、霍禹未必怀反叛之心,孝宣不好为杀臣之君,直以臣惧其逼,主畏其威,故奸萌生。亮身杖强兵,狼顾虎视,五大不在边,臣常危之。今亮殒没,盖宗族得全,西戎静息,大小为庆。[1](《蜀书·杨戏传》注引《华阳国志》)
所谓“狼顾”,《晋书·宣帝纪》云:“魏武察帝有雄豪志,闻有狼顾相,欲验之。乃召使前行,令反顾,面正向后而身不动……因谓太子丕曰:‘司马懿非人臣也,必预汝家事。’”可见,所谓“狼顾”相,即是具有“非人臣”之相。李邈直指诸葛亮同司马懿一样亦具“狼顾”相,意谓其久后必篡夺刘氏天下,自己当皇帝。至于“虎视”,《后汉书·班固传》所收《西都赋》内有“周以龙兴,秦以虎视”句,李贤注曰:“龙兴虎视,喻盛强也。”班固的实际意思是:尽管周、秦都很“盛强”,但是,周以“龙兴”,取天下以“德”;秦却是“虎视”,取天下以“武”。李邈用此典故,即暗示诸葛亮“身杖强兵”,与秦的“虎视”相同。《左传·昭公十一年》曰:“五大不在边,五细不在庭。”孔颖达《疏》引贾逵说:“五大,谓太子、母弟、贵宠公子、公孙、累世正卿。”这五种人有权有势,居边则易反叛,故云:“五大不在边。”李邈认为诸葛亮属于五种人之一,让其率兵居边,必危及蜀汉朝廷。不仅如此,李邈还直接将诸葛亮比作欲危汉室的吕禄、霍禹。
对李邈的上疏如何看如果要维护诸葛亮的崇高形象,尽可以把李邈的上疏看成是污蔑、攻讦诸葛亮的诽谤之辞;但若冷静客观地仔细分析,即可发现李邈之言并非无中生有,空穴来风。我以为真正具有“狼顾”相的人是不存在的,司马懿、诸葛亮之所以被时人看成有“狼顾”相,无非是怀疑他们有篡位的野心。蜀汉政权中不仅李邈有此看法,甚至连尚书令李严亦猜忌诸葛亮有不臣之心。《三国志·蜀书·李严传》注引《诸葛亮集》云:“(李)严与(诸葛)亮书,劝亮宜受‘九锡’,进爵称王。”九锡为何物“据《后汉书》章怀注,谓九锡本出于纬书礼含文嘉:一曰车马,二曰衣服,三曰乐器,四曰朱户,五曰纳陛,六曰虎贲,七曰斧钺,八曰弓矢,九曰秬鬯。”“每朝禅代之前,必先有九锡文,总叙其人之功绩,进爵封国,赐以殊礼。”[3](卷7“九锡文”)稽考于史,九锡之礼规格极高,非一般人臣所能享受。如九锡中的虎贲乃天子之卫士,“天子
人的姓名不只是一个简单的人体符号,而且对人的情绪、智力、婚恋、未能得逞、健康等各方面有着一定的影响给孩子起名,只要掌握一些要领和方法,还是自己起为好,因为只有你们最了解自己的孩子,也只有你们知道自己的期望是什么。再者,取名有一些限制,比如说家族中已有人用的名字不能用,但外人不知道哪个字你的家族已有人用过,另一方面,古语有言曰:"名字父母所取,肤发父母所赐,故为人子,应怀感恩之心。",虽然现在我们一般不说这个了,但
做为父母的我们,孩子的名字还是自己起更加有意义:
一给孩子起名字要注意的原则:
1、音韵的灵动力:名字念起来会产生声音的磁场,好的名字悦耳,不佳的名字会形成干扰,不少艺术家或作家都会另外取一个名字或另取字号,如:张大千(原名张员)。好名字不仅会令人印象深刻,自己也能认同。
2、避免谐音: 父母若打算自己帮宝宝取名字,要注意名字念起来是否有不雅的谐音,以免日后徒生困扰。如:吴理茂、曾豪孝、雨玲(雨淋)、尉琮(喂虫)。最好是名字取好后,多念几遍,看看听起来是否流畅。
3、注意字义: 父母若想为孩子取名字,必须先了解字的意义,因为有些字并不常见,或者换了旁侧的部首,却意义不佳,所以最好在取名字前,查阅康熙字典确定字义。
4、八字: 有些是参考宝宝的八字来帮宝宝取名,即利用八字来了解宝宝的先天命格,如:是否阴阳协调、五行均等,再借着取名来调和、改善宝宝的运势。帮宝宝命名可以依照八字命盘、再参考格局、笔画,最后找出合适的字义。比如由八字得知宝宝个性任性刁蛮,建议可用,如:理、德、修、维,来修饰孩子的个性。
5、生肖: 不少父母在取名字时,常会因生肖来选择字,如:龙年时男生常取名为龙。或者某些生肖,适合用某些字,如:蛇喜欢待在小洞,蛇年出生的宝宝,可以选择:哲、启、善、唯等字。
6、单名: 一般而言,单名好记且响亮,但是就单名欠缺地格、外格,除非命格好者,否则不适合使用,或者可再取字或号作为辅助,如:孙文,字中山;李白,字太白。
7、笔画的八十一灵动: 可分别算出五格(天格、地格、人格、外格、总格)的八十一灵动,并观察其五行的相生相克关系。总格24、25、29、31、32、33、35(这样的笔画数格局很不错,但人生有较多波澜重叠)37、39、41、45、47、48(这样的笔画数是不错的格局,有这样笔画数的人,大都能克服困难,开创格局。)
8、三才五格: 五格是由姓名的笔画中算得,五格的笔画可算出相应的五行,接着即可了解五格及五行间相生相克与吉凶关系,取名字时,最重要在于五行是否协调,再者才是笔画好不好。三才是指天格、人格、地格间的组合并系。取名字时可参考康熙字典的字义和笔画,因为有些字必须以偏旁部首来算,才能得到正确的笔画。
二,基本要领:
1,以父姓加固定的字派(有的家谱规定必须使用)加一个有特定意义的字;
2,以孩子父母的姓加上一个有特定意义的字,组成三个字的姓名;
3,以孩子父姓加上一个有特定意义的字,组成单名(容易造成重名);
4,以孩子父母的姓加上两个有特定意义的字,组成四个字的名。
三,“有特定意义的字”可以是:
1,孩子出生的季节,如春天出生的用“春”字,秋天出生的用“秋”字;
2,孩子出生的日子,如国庆日出生的用“国庆”“建国”“建华”;
3,孩子出生的时晨,如早晨出生的用“晓光”“晨光”;
4,孩子出生的地点:如“京生”“津生”“沪生”“渝生”;
5,父母对孩子的期望:男孩用“健、英、伟”,女孩用“慧、娟、淑”等。
四,需要特别注意的是:
1,尽量不用多数人都使用的常用字,以避免重名;
2,尽量不用多数人容易念错的生辟字,以避免难认;
3,尽量不用笔画繁多和字形不正的字,以避免难写;
4,尽可能使用好听的褒意诣音,不用不顺耳的贬意诣音;
5,尽可能使用多音调,即三个字避免同一声调,念起来响亮有起伏感;
6,在父母的姓字上多下功夫,或拆其字形,或用其字音,但要慎用叠音。
五,具体建议:
1,买本相关的书,了解一些命名数理和生辰八字五行相生相克的知识。
2,如果凭想象实在想不出理想的字,不妨查查字典。
3,现在给孩子取名,最好是用四个字的名,即父母两人的姓加上两个字:
如男孩用“夫子”“健夫”,女孩用“慧子”“纯子”等,四个字的
名不易重名,别具一格,好处多多,将逐步流行。
4,一般来说,男孩取名用字应含阳钢之气:如“英”“强”;女孩取名用字应含贤淑之意:如“慧”“娟”。而有时男女反用则孩子长大后各方面都比较优秀。
总而言之,取名的总体原则是:好听、易记、画简、雅致、义深。
下面是很多好听的男孩女孩的名字,说不定其中就有适合你们孩子的名字:
一些好听的女孩名字范例:
雅静(优雅文静)
梦洁(一个梦幻般的女孩,心地善良,纯洁)
梦璐(如梦幻般的女孩,璐,谐音露,露字为日月结合的灵之美智慧且不夸张)
惠茜(贤惠,茜只是名字好听)
漫妮(生活浪漫,妮是对女孩的称呼,没什么意义)
语嫣 (嫣:美好鲜艳 )
桑榆(出自唐王勃《滕王阁序》:“北海虽赊,扶摇可接;东隅已逝,桑榆非晚。”)
倩雪(即前雪,也就是雪天出生的可爱公主啦)
香怡(香气怡人)
灵芸(在古代,有一个叫薛灵芸的少女,长得容华绝世,貌赛貂禅,他被当时的皇帝曹丕看中,欲召她进宫做宠妃,愿您的女儿也象她一样美丽,双手灵巧)
倩雪(即前雪,也就是雪天出生的可爱公主啦)
玉珍(象玉一般美丽,珍珠一样令人喜爱)
茹雪(茹,谐音如;全名意思是想雪一般纯洁,善良)
正梅(为人正直,能承受各种打击)
美琳(美丽,善良,活泼)
欢馨(快乐,与家人生活得非常温馨)
优璇(优,各个方面都很优秀;璇,像美玉一样美丽,受人欢迎)
雨嘉(雨,纯洁;嘉,优秀)
娅楠(娅,谐音雅,文雅;楠只是名字好听)
明美(明白事理,长得标志美丽,有着花容月貌)
可馨(一个美丽的可人儿。能与家人生活得非常温馨)
惠茜(贤惠,茜只是名字好听)
漫妮(生活浪漫,妮是对女孩的称呼,没什么意义)
香茹(香,死后留香百世,茹,没什么大意义)
月婵(比貂禅还漂亮美丽,比月光还温柔)
嫦曦(像嫦娥一样有着绝世美丽容貌,像晨曦一样朝气蓬勃,有精神)
静香(文静,象明朝时期的香妃一样美丽,文雅,贞烈)
梦洁(一个梦幻般的女孩,心地善良,纯洁)
凌薇(气势、朝气都凌人,薇,祝她将来成为一代名人)
美莲(美丽如莲花一样,还有出淤泥而不染的高尚品质)
雅静(优雅文静)
雪丽(美丽如雪)
依娜(有伊人风采,娜一般指姑娘美丽,婀娜多姿嘛)
雅芙(文雅,如出水芙蓉一般)
雨婷(温柔,聪明,漂亮)
怡香(香气怡人)
珺瑶 珺:美玉 瑶:美玉
梦瑶 瑶:美玉
婉婷(婉寓意“和顺、温和”“婷“寓意“美好”)
睿婕 (意思是聪明的女孩)
雅琳( 以“雅”入名,寓意“超脱、优雅”)
静琪(安静又乖巧的女孩)
彦妮 彦:古时候指有才学有德行的人 妮:指女孩子
馨蕊 馨:香气
静宸 宸:古代君王的代称
雪慧 冰雪聪慧
淑颖 贤淑,聪颖
乐姗 姗:女子走路时婀娜的样子
玥怡 怡:心旷神怡
芸熙 熙:光明
钰彤 钰:美玉 彤:红色
璟雯 璟:玉的光彩 雯:色彩斑斓的云,多用于人名
天瑜 瑜:美玉
婧琪 婧:女子有才 琪:美玉
梦瑶 瑶:美玉
静宸 宸:古代君王的代称
诗琪 (诗情画意;美玉)
美萱 萱:一种忘忧的草
雪雁 (在雪花中飞舞的飞雁)
煜婷 (照耀;亭亭玉立)
笑怡 怡:心旷神怡
优璇(优,各个方面都很优秀;璇,像美玉一样美丽,受人欢迎)
雨嘉(雨,纯洁;嘉,优秀)
娅楠(娅,谐音雅,文雅;楠只是名字好听)
雨婷(温柔,聪明,漂亮)
玥婷 玥:古代传说中的一种神珠 婷:美好
芸萱 萱:一种忘忧的草
馨彤 馨:香气 彤:红色
沛玲(精神充沛,小巧玲珑)
语嫣 (嫣:美好鲜艳 )
凌菲 (菲:草木的香气很浓 )
羽馨 (羽缎;温馨)
靖瑶 (靖:平安 瑶:美玉 )
瑾萱 (瑾:美玉 萱:传说中一种忘忧的草 )
漫妮(生活浪漫,妮是对女孩的称呼,没什么意义)
灵芸(在古代,有一个叫薛灵芸的少女,长得容华绝世,貌赛貂禅,他被当时的皇帝曹丕看中,欲召她进宫做宠妃,愿您的女儿也象她一样美丽,双手灵巧)
欣妍(开心愉快,妍是美丽)
玉珍(象玉一般美丽,珍珠一样令人喜爱)
茹雪(茹,谐音如;全名意思是想雪一般纯洁,善良)
正梅(为人正直,能承受各种打击)
美琳(美丽,善良,活泼)
欢馨(快乐,与家人生活得非常温馨)
优璇(优,各个方面都很优秀;璇,像美玉一样美丽,受人欢迎)
雨嘉(雨,纯洁;嘉,优秀)
娅楠(娅,谐音雅,文雅;楠只是名字好听)
明美(明白事理,长得标志美丽,有着花容月貌)
可馨(与家人生活得非常温馨)
惠茜(贤惠,茜只是名字好听)
漫妮(生活浪漫,妮是对女孩的称呼,没什么意义)
香茹(香,死后留香百世,茹,没什么大意义)
月婵(比貂禅还漂亮美丽,比月光还温柔)
嫦曦(像嫦娥一样有着绝世美丽容貌,像晨曦一样朝气蓬勃,有精神)
静香(文静,象明朝时期的香妃一样美丽,文雅,贞烈)
梦洁(一个梦幻般的女孩,心地善良,纯洁)
凌薇(气势、朝气都凌人,薇,祝她将来成为一代名人)
美莲(美丽如莲花一样,还有出淤泥而不染的高尚品质)
雅静(优雅文静)
雪丽(美丽如雪)
韵寒(即蕴涵)
莉姿(具有公主或王后的一切风度与姿色)
梦璐(如梦幻般的女孩,璐,谐音露,露字为日月结合的灵之美智慧且不夸张)
沛玲(精神充沛,小巧玲珑)
欣妍(开心愉快,妍是美丽)
曼玉(曼妙身材,婷婷玉立)
歆瑶( 歆:心悦,欢愉 瑶:美玉 )
凌菲 (菲:草木的香气很浓 )
靖瑶 (靖:平安 瑶:美玉 )
瑾萱 (瑾:美玉 萱:传说中一种忘忧的草 )
佑怡( 怡:好心情 )
婳祎 (婳:形容女子娴静美好 祎:形容事物美好 )
檀雅 (檀:植物 雅:正规 )
若翾 (翾:飞翔 )
熙雯 (熙:光明 雯:成花纹的云彩)
诗茵(诗:寓意文雅、浪漫)
静璇 (聪明文静)
婕珍 (意思是聪明的女孩)
沐卉 (卉:草的总称 沐:如雨般湿润 )
琪涵(有美玉一般内涵的女孩)
佳琦 (琦,是玉的意思,佳琦意思是犹如上好美玉一样白璧无暇!)
雪丽(美丽如雪)
依娜(有伊人风采,娜一般指姑娘美丽,婀娜多姿嘛)
雅芙(文雅,如出水芙蓉一般)
雨婷(温柔,聪明,漂亮)
怡香(香气怡人)
韵寒(即蕴涵)
莉姿(具有公主或王后的一切风度与姿色)
梦琪、忆柳、之桃、慕青、问兰、尔岚、元香、初夏、沛菡、傲珊、曼文、乐菱、痴珊、恨玉、惜文、香寒、新柔、语蓉、海安、夜蓉、涵柏、水桃、醉蓝、春儿、语琴、从彤、傲晴、语兰、又菱、碧彤、元霜、怜梦、紫寒、妙彤、曼易、南莲、紫翠、雨寒、易烟、如萱、若南、寻真、晓亦、向珊、慕灵、以蕊、寻雁、映易、雪柳、孤岚、笑霜、海云、凝天、沛珊、寒云、冰旋、宛儿、绿真、盼儿、晓霜、碧凡、夏菡、曼香、若烟、半梦、雅绿、冰蓝、灵槐、平安、书翠、翠风、香巧、代云、梦曼、幼翠、友巧、听寒、梦柏、醉易、访旋、亦玉、凌萱、访卉、怀亦、笑蓝、春翠、靖柏、夜蕾、冰夏、梦松、书雪、乐枫、念薇、靖雁、寻春、恨山、从寒、忆香、觅波、静曼、凡旋、以亦、念露、芷蕾、千兰、新波、代真、新蕾、雁玉、冷卉、紫山、千琴、恨天、傲芙、盼山、怀蝶、冰兰、山柏、翠萱、恨松、问旋、从南、白易、问筠、如霜、半芹、丹珍、冰彤、亦寒、寒雁、怜云、寻文、乐丹、翠柔、谷山、之瑶、冰露、尔珍、谷雪、乐萱、涵菡、海莲、傲蕾、青槐、冬儿、易梦、惜雪、宛海、之柔、夏青、亦瑶、妙菡、春竹、痴梦、紫蓝、晓巧、幻柏、元风、冰枫、访蕊、南春、芷蕊、凡蕾、凡柔、安蕾、天荷、含玉、书兰、雅琴、书瑶、春雁、从安、夏槐、念芹、怀萍、代曼、幻珊、谷丝、秋翠、白晴、海露、代荷、含玉、书蕾、听白、访琴、灵雁、秋春、雪青、乐瑶、含烟、涵双、平蝶、雅蕊、傲之、灵薇、绿春、含蕾、从梦、从蓉、初丹。听兰、听蓉、语芙、夏彤、凌瑶、忆翠、幻灵、怜菡、紫南、依珊、妙竹、访烟、怜蕾、映寒、友绿、冰萍、惜霜、凌香、芷蕾、雁卉、迎梦、元柏、代萱、紫真、千青、凌寒、紫安、寒安、怀蕊、秋荷、涵雁、以山、凡梅、盼曼、翠彤、谷冬、新巧、冷安、千萍、冰烟、雅阳、友绿、南松、诗云、飞风、寄灵、书芹、幼蓉、以蓝、笑寒、忆寒、秋烟、芷巧、水香、映之、醉波、幻莲、夜山、芷卉、向彤、小玉、幼南、凡梦、尔曼、念波、迎松、青寒、笑天、涵蕾、碧菡、映秋、盼烟、忆山、以寒、寒香、小凡、代亦、梦露、映波、友蕊、寄凡、怜蕾、雁枫、水绿、曼荷、笑珊、寒珊、谷南、慕儿、夏岚、友儿、小萱、紫青、妙菱、冬寒、曼柔、语蝶、青筠、夜安、觅海、问安、晓槐、雅山、访云、翠容、寒凡、晓绿、以菱、冬云、含玉、访枫、含卉、夜白、冷安、灵竹、醉薇、元珊、幻波、盼夏、元瑶、迎曼、水云、访琴、谷波、乐之、笑白、之山、妙海、紫霜、平夏、凌旋、孤丝、怜寒、向萍、凡松、青丝、翠安、如天、凌雪、绮菱、代云、南莲、寻南、春文、香薇、冬灵、凌珍、采绿、天春、沛文、紫槐、幻柏、采文、春梅、雪旋、盼海、映梦、安雁、映容、凝阳、访风、天亦、平绿、盼香、觅风、小霜、雪萍、半雪、山柳、谷雪、靖易、白薇、梦菡、飞绿、如波、又晴、友易、香菱、冬亦、问雁、妙春、海冬、半安、平春、幼柏、秋灵、凝芙、念烟、白山、从灵、尔芙、迎蓉、念寒、翠绿、翠芙、靖儿、妙柏、千凝、小珍、天巧。妙旋、雪枫、夏菡、元绿、痴灵、绮琴、雨双、晓灵、静枫、夏蓉、如南、幼丝、秋白、冰安、秋白、南风、醉山、初彤、凝海、紫文、凌晴、香卉、雅琴、傲安、傲之、初蝶、寻桃、代芹、诗霜、春柏、绿夏、碧灵、诗柳、夏柳、采白、慕梅、乐安、冬菱、紫安、宛凝、雨雪、易真、安荷、静竹、代柔、丹秋、绮梅、依白、凝荷、幼珊、忆彤、凌青、之桃、芷荷、听荷、代玉、念珍、梦菲、夜春、千秋、白秋、谷菱、飞松、初瑶、惜灵、恨瑶、梦易、新瑶、曼梅、碧曼、友瑶、雨兰、夜柳、香蝶、盼巧、芷珍、香卉、含芙、夜云、依萱、凝雁、以莲、易容、元柳、安南、幼晴、尔琴、飞阳、白凡、沛萍、雪瑶、向卉、采文、乐珍、寒荷、觅双、白桃、安卉、迎曼、盼雁、乐松、涵山、恨寒、问枫、以柳、含海、秋春、翠曼、忆梅、涵柳、梦香、海蓝、晓曼、代珊、春冬、恨荷、忆丹、静芙、绮兰、梦安、紫丝、千雁、凝珍、香萱、梦容、冷雁、飞柏、天真、翠琴、寄真、秋荷、代珊、初雪、雅柏、怜容、如风、南露、紫易、冰凡、海雪、语蓉、碧玉、翠岚、语风、盼丹、痴旋、凝梦、从雪、白枫、傲云、白梅、念露、慕凝、雅柔、盼柳、半青、从霜、怀柔、怜晴、夜蓉、代双、以南、若菱、芷文、寄春、南晴、恨之、梦寒、初翠、灵波、巧春、问夏、凌春、惜海、亦旋、沛芹、幼萱、白凝、初露、迎海、绮玉、凌香、寻芹、秋柳、尔白、映真、含雁、寒松、友珊、寻雪、忆柏、秋柏、巧风、恨蝶、青烟、问蕊、灵阳、春枫、雪巧、丹萱、凡双、孤萍、紫菱、寻凝乐珍、寒荷、觅双、白桃、安卉、迎曼、盼雁、乐松、涵山、恨寒、问枫、以柳
一些好听的男孩名字范例:
辰逸 (让人觉得很舒服的名字,且和“沉毅”“诚意”二词同音)
浩宇 (胸怀犹如宇宙,浩瀚无穷)
瑾瑜 (出自成语---握瑾怀瑜,比喻拥有美好的品德)
皓轩 (意为:光明磊落,气宇轩昂)
擎苍 (顶天立地,男儿本色)(出自宋代诗人苏轼的《江城子`密州出猎》“左牵黄,右擎苍”)
擎宇(不喜欢上面的哪个还可以选这个,意思相同)
致远 (出自诸葛亮的《诫子书》:“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
烨磊 (光明磊落)
晟睿(“晟”是光明、兴盛的意思;“睿”是智慧的意思)
文博(文采飞扬,博学多才)
天佑(生来就有上天庇佑的孩子)
英杰(英俊杰出)
致远 (出自诸葛亮的《诫子书》:“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
俊驰(出自成语:俊才星驰)
雨泽 (恩惠像雨一样多)
烨磊 (光明磊落)
伟奇(伟大、神奇)
晟睿(“晟”是光明、兴盛的意思,读shèng;“睿”是智慧的意思)
文博(文采飞扬,博学多才)
天佑(生来就有上天庇佑的孩子)
文昊(昊的字意是:广大无边)
修洁(修:形容身材修长高大,洁:整洁)
黎昕 (黎:黎明 昕:明亮的样子 )
远航(好男儿,就放他去远航吧)
旭尧 (旭:旭日 尧:上古时期的贤明君主,后泛指圣人 )
圣杰 (圣:崇高 杰:杰出 )
俊楠 (俊:英俊 楠:坚固 )
鸿涛 (鸿:旺盛,兴盛 )
伟祺 (伟:伟大 祺 :吉祥 )
荣轩 (轩:气度不凡 )
越泽 (泽:广博的水源)
浩宇 (胸怀犹如宇宙,浩瀚无穷)
瑾瑜 (出自成语――握瑾怀瑜,比喻拥有美好的品德)
皓轩 (意为:光明磊落,气宇轩昂)
擎苍 (顶天立地,男儿本色)(出自宋代诗人苏轼的《江城子`密州出猎》“…左牵黄,右擎苍…”)
擎宇(意思同上)
志泽 (泽:广域的水源 )
子轩 (轩:气度不凡 )
睿渊 (睿智;学识渊博)
弘文 (弘扬;文:文学家)
哲瀚 (拥有广大的学问)
雨泽 (恩惠)
楷瑞 (楷:楷模;瑞:吉祥)
建辉 (建造辉煌成就)
晋鹏( 晋:进也,本义,上进 鹏:比喻前程远大 )
天磊 (磊:众石累积 )
绍辉( 绍:继承 辉:光辉 )
浩南 (浩:浩大 )
泽洋 (广阔的海洋 )
鑫磊 (鑫:财富 )
鹏煊 (煊:光明,读xuān )
博文 (文韬武略,博大精深 )
昊强 (昊:苍天,苍穹 )
越泽 (越过广阔的水源 )
旭尧 (旭:旭日 尧:为传说中上古的贤明君主,后泛指圣人)
伟宸 (宸:古代君王的代称 )
志泽 (泽:广域的水源 )
博超 (博:博大 超:超越 )
君浩 (君:君子 浩:浩大 )
子骞 (骞:高举,飞起 )
鹏涛 (鹏:比喻气势雄伟 )
炎彬 (炎:燃烧 彬:形容文雅 )
鹤轩 (鹤:闲云野鹤 轩:气度不凡 )
伟泽 (伟:伟大 泽:广域的水源)
越彬 (彬:形容文雅 )
风华 (风华正茂 )
靖琪 (靖:平安 琪:美玉 )
明辉 (辉:光明 )
伟诚 (伟:伟大 诚:诚实 )
明轩 (轩:气度不凡 )
绍辉 (辉:辉煌 )
健柏((柏:松柏,是长寿的象征。“健柏”就是健康长寿的意思)
英杰(英俊杰出)
修杰(修:形容身材修长高大)
志泽 (泽:广域的水源 )
弘文 (弘扬,文:文学家)
峻熙 (峻:高大威猛;熙:前途一片光明)
嘉懿 (嘉:美好;懿:美好)
煜城 (照耀城市)
懿轩 (懿:美好;轩:气宇轩昂)
烨伟 (烨:光耀)
苑博 (博:博学)
鹏涛 (鹏:比喻气势雄伟)
炎彬 (炎:燃烧 彬:形容文雅)
鹤轩 (鹤:闲云野鹤 轩:气度不凡)
伟泽 (伟:伟大 泽:广域的水源)
君昊 (君:君子 昊:苍天,苍穹)
熠彤 (熠:光耀 彤:红色)
鸿煊 (鸿:大也 煊:光明)
博涛 (博:博学)
苑杰 (杰:杰出)
黎昕 (昕:明亮的样子)
烨霖 (烨:光明)
晋鹏 (晋:进也,本义,上进 鹏:比喻前程远大 )
烨华 (烨:光耀)
煜祺 (煜:照耀 祺:吉祥)
智宸 (智:智慧 宸:古代君王的代称)
正豪 (豪:豪气)
昊然 (昊:苍天,苍穹)
明杰 (明智,杰出)
立诚 (诚:诚实)
立轩 (轩:气度不凡)
立辉 (辉:辉煌)
峻熙 (峻:高大威猛;熙:前途一片光明)
嘉懿 (嘉:美好;懿:美好)
煜城 (照耀城市)
懿轩 (懿:美好;轩:气宇轩昂)
烨华 烨:光耀
煜祺 煜:照耀 祺:吉祥
智宸 智:智慧 宸:古代君王的代称
正豪 豪:豪气
昊然 昊:苍天,苍穹
志泽 (泽:广域的水源 )
明杰 明智 杰出
弘文 (弘扬;文:文学家)
烨伟 烨:光耀
苑博 博:博学
鹏涛 鹏:比喻气势雄伟
炎彬 炎:燃烧 彬:形容文雅
鹤轩 鹤:闲云野鹤 轩:气度不凡
伟泽 伟:伟大 泽:广域的水源
君昊 君:君子 昊:苍天,苍穹
熠彤 熠:光耀 彤:红色
鸿煊 鸿:大也 煊:光明
博涛 博:博学
苑杰 杰:杰出
黎昕 昕:明亮的样子
烨霖 烨:光明
哲瀚 (拥有广大的学问)
雨泽 (恩惠)
楷瑞 (楷:楷模;瑞:吉祥)
建辉 (建造辉煌成就)
致远 (出自诸葛亮的《诫子书》:“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
俊驰(出自成语:俊才星驰)
雨泽 (恩惠像雨一样多)
烨磊 (光明磊落)
国豪(国人因它而自豪)
伟奇(伟大、神奇)
文博(文采飞扬,博学多才)
天佑(生来就有上天庇佑的孩子)
文昊(昊的字意是:广大无边)
修杰(修:形容身材修长高大)
黎昕 (黎:黎明 昕:明亮的样子 )
远航(好男儿,就放他去远航吧)
旭尧 (旭:旭日 尧:上古时期的贤明君主,后泛指圣人 )
英杰(英俊杰出)
圣杰 (圣:崇高 杰:杰出 )
鑫鹏 鑫:财富 鹏:比喻气势雄伟
俊楠 (俊:英俊 楠:坚固 )
鸿涛 (鸿:旺盛,兴盛 )
伟祺 (伟:伟大 祺 :吉祥 )
荣轩 (轩:气度不凡 )
浩宇 (胸怀犹如宇宙,浩瀚无穷)
晋鹏 晋:进也,本义,上进 鹏:比喻前程远大
瑾瑜 (出自成语――握瑾怀瑜,比喻拥有美好的品德)
昊天 思聪 展鹏 笑愚 志强 炫明 雪松 思源 智渊 思淼
晓啸 天宇 浩然 文轩 鹭洋 振家 乐驹 晓博 文博 昊焱
立果 金鑫 锦程 嘉熙 鹏飞 子默 思远 浩轩 语堂 聪健
生肖忌讳
l、肖牛之人宜用之字:
(1)宜用有“草”字部首的字。因牛以草为主食,名字有草,代表粮食丰富,内心世界充实,一生不虞吃穿。
譬如丰、莉、华、芝、苗、茹、萍、菁、莲、艺、频。乙、丁年生用之更吉。
(2)宜用有“辶”的部首,其形象似蛇:还有“酉”、“鸟”、“羽”的部首,因为“巳酉丑”为三合,即牛与蛇、鸡相称“三合”,互相帮助。
譬如以下的字:金、酉、西、非、兆、凰、兑、白、秋、乌、泽。巷、迈、医、凤、飞、建、驾、鹤、雀、鸟、巴、毛。
(3)宜用有“宀”部的宇,代表牛在屋檐下休息。譬如“家、宏、字、宜、宛、廉、庭、涴、婉、珊等。但“宇”字有“牢”之意,慎用之。
(4)宜用有“田”的字根,牛在田野,吃草或耕田,都适得其所,悠哉享受美食或勤劳耕田,尽其本分,任劳任怨。
如:甲、由、申、甸、男、界、毕、甫、富、畴、疆、亩、苗、蕾。野、叠、万、广。
(5)宜用有“车”字的形字,意味牛拉车,有升格为马之意。牛拉车虽辛苦游累,但牛还是从命,不负所托,完成任务,受到主人的肯定,有能力、有担当的牛,有表现的机会。
如:车、连、莲、运、轩、运。
(6)宜用有“禾”、“叔”、“菽”、“麦”、“米”、“豆”的字根,以上均为素食者喜好之主粮,肖牛者名字有以上诸字根,表示粮食丰盛,不愁吃穿,这辈子不穷了。
如:秀、禾、秉、科、秦、程、种、禀、稻、谷、稷、稼、酥、颖、稼、麦、米、梁、粲、豆、丰、艳、竖。
2、肖牛之人不宜用之字:
(l)避免用“忄”、“心”的部首,因为“心”字代表心脏,主荤食也。牛不食荤,如果肖生者名字有“心”、“忄”旁者,便易有精神失落感,有肉却食不得也。
譬如:心、志、忠、恰、恬、恒、恩、惠、情、爱、意、慧、怀等。
(2)避免用“羊”的部首,因为牛与羊为“对冲”,即丑与未对冲。譬如,用善、义、群、祥、妹、达、仪字,容易有生离死别的迹象,以及不如意之事发生。
(3)避免用“马”的部首,因为“青牛遇白马,不战而逃”。盖“牛头不对马嘴”,“风马牛不相及”,牛与马相刑,即丑午相穿害也。
譬如:骏、骋、骇、腾、玛、冯、鄢、许、夏、红、南、笃、骅、骆、午、竹、丙、丁。
(4)避免有“彡”、“巾”、“衣”、“采”、“示”、“系”的部首,为披彩衣之象。牛如果披上彩衣,不是变成祭品,便成为火牛阵,一生为别人无怨无悔地付出,直到老死。
譬如:彩、彦、彬、希、裕、祖、禄、福、礼、桔、裘、锗、祥、裴。
(5)避免有“日”、“山”的部首,因为牛在太阳下耕作,变成“喘牛”;牛走山路也很辛苦,牛上山头步履维艰;古时候天子祭天牧牛必在太阳下。
譬如:昱、旭、明、易、旺、春、昶、晶、智、晖、晓、峰、岳、峻、冈、崇、嵘。
(6)避免有“王”、“玉”、“君”“帝”“大”“长”“冠”的部首,人怕出名猪怕壮,牛也忌肥大。牛大大时,易成为牺牲品。譬如:玲、玫、珍、佩、理、珠、琴、琪、瑞、瑛、瑜、璋、环、央、奂、奎等。
(7)避免有“尧”、“舜”、“禹”、“雍”、“熙”的字根。肖牛者名字中忌讳与以前皇帝之名为名,如李世民、朱元璋等贤君的名讳.肖牛者称君为王,会使牛辛苦异常,也会伤到自己的健康,抵抗力减弱。
(8)避免有“示”之字根,“示”,意为祭扫。自古以来,以牛、羊、猪祭天,身为牛牺牲自己,以生命换来荣耀,代价未免太高了;所谓“拼生拼死,别人在欢喜”。
说得对。高尚幽州雍奴人也,本名不危。是唐朝节度使安禄山的军师。劝安造反,协助安处理军政大事,安禄山称帝后拜为丞相为师。安死后,被史思明缢杀。
附:旧唐书-列传第一百五十安禄山(子庆绪)高尚孙孝哲史思明(子朝义)
○安禄山(子庆绪)高尚孙孝哲史思明(子朝义)
安禄山,营州柳城杂种胡人也,本无姓氏,名轧荦山。母阿史德氏,亦突厥
巫师,以卜为业。突厥呼斗战为轧荦山,遂以名之。少孤,随母在突厥中,将军
安波至兄延偃妻其母。开元初,与将军安道买男俱逃出突厥中。道买次男贞节为
岚州别驾,收获之。年十余岁,以与其兄及延偃相携而出,感愧之,约与思顺等
并为兄弟,冒姓为安。及长,解六蕃语,为互市牙郎。
二十年,张守珪为幽州节度,禄山盗羊事觉,守珪剥坐,欲棒杀之,大呼曰:
“大夫不欲灭两蕃耶?何为打杀禄山!”守珪见其肥白,壮其言而释之。令与乡
人史思明同捉生,行必克获,拔为偏将。常嫌其肥,以守珪威风素高,畏惧不敢
饱食。以骁勇闻,遂养为子。
二十八年,为平卢兵马使。性巧黠,人多誉之。授营州都督、平卢军使。厚
赂往来者,乞为好言,玄宗益信响之。天宝元年,以平卢为节度,以禄山摄中丞
为使。入朝奏事,玄宗益宠之。
三载,代裴宽为范阳节度,河北采访、平卢军等使如故。采访使张利贞常受
其赂;数载之后,黜陟使席建侯又言其公直无私;裴宽受代,及李林甫顺旨,并
言其美。数公皆信臣,玄宗意益坚不摇矣。后请为贵妃养儿,入对皆先拜太真。
玄宗怪而问之,对曰:“臣是蕃人,蕃人先母而后父。”玄宗大悦,遂命杨銛已
下并约为兄弟姊妹。
六载,加大夫。常令刘骆谷奏事。与王鉷俱为大夫。李林甫为相,朝臣莫
敢抗礼,禄山承恩深。入谒不甚罄折。林甫命王鉷,鉷趋拜谨甚,禄山悚息,
腰渐曲。每与语,皆揣知其情而先言之。禄山以为神明,每见林甫,虽盛冬亦汗
洽。林甫接以温言,中书厅引坐,以己披袍覆之,禄山欣荷,无所隐,呼为十郎。
骆谷奏事,先问:“十郎何言?”有好言则喜跃,若但言“大夫须好检校”,则
反手据床曰:“阿与,我死也!”李龟年尝敩其说,玄宗以为笑乐。
晚年益肥壮,腹垂过膝,重三百三十斤,每行以肩膊左右抬挽其身,方能移
步。至玄宗前,作胡旋舞,疾如风焉。为置第宇,穷极壮丽,以金银为篣筐笊篱
等。上御勤政楼,于御坐东为设一大金鸡障,前置一榻坐之,卷去其帘。十载入
朝,又求为河东节度,因拜之。
男十一人:长子庆宗,太仆卿;少子庆绪,鸿胪卿。庆宗又尚郡主。
禄山阴有逆谋,于范阳北筑雄武城,外示御寇,内贮兵器,积谷为保守之计,
战马万五千匹,牛羊称是。兼三道节度,进奏无不允。引张通儒、李庭坚、平冽、
李史鱼、独孤问俗在幕下,高尚掌书记,刘骆谷留居西京为耳目,安守忠、李归
仁、蔡希德、牛庭玠、向润客、崔乾佑、尹子奇、何千年、武令珣、能元皓、田
承嗣、田乾真,皆拔于行间。每月进奉生口驼马鹰犬不绝,人无聊矣。既肥大不
任战,前后十余度欺诱契丹,宴设酒中著莨菪子,预掘一坑,待其昏醉,斩首埋
之,皆不觉死,每度数十人。十一载八月,禄山并率河东等军五六万,号十五万,
以讨契丹。去平卢千余里,至土护真河,即北黄河也。又倍程三百里,奄至契丹
牙帐。属久雨,弓箭皆涨湿,将士困极,奚又夹攻之,杀伤略尽。禄山被射,折
其玉簪,以麾下奚小儿二十余人走上山,坠坑中,其男庆绪等扶持之。会夜,解
走,投平卢城。
杨国忠屡奏禄山必反。十二载,玄宗使中官辅璆琳觇之,得其贿赂,盛言其
忠。国忠又云“召必不至”,洎召之而至。十三载正月,谒于华清宫,因涕泣言:
“臣蕃人,不识字,陛下擢臣不次,被杨国忠欲得杀臣。”玄宗益亲厚之,遂以
为左仆射,却回。其月,又请为闲厩、陇右群牧等都使,奏吉温为武部侍郎、兼
中丞,为其副,又请知总监事。既为闲厩、群牧等使,上筋脚马,皆阴选择之,
夺得楼烦监牧及夺张文俨马牧。三月一日,归范阳,疾行出关,日行三四百里,
至范阳,人言反者,玄宗必大怒,缚送与之。十四载,玄宗又召之,托疾不至。
赐其子婚,令就观礼,又辞。
十一月,反于范阳,矫称奉恩命以兵讨逆贼杨国忠。以诸蕃马步十五万,夜
半行,平明食,日六十里。以高尚、严庄为谋主,孙孝哲、高邈、何千年为腹心。
天下承平日久,人不知战,闻其兵起,朝廷震惊。禁卫皆市井商贩之人,乃开左
藏库出锦帛召募。因以高仙芝、封常清等相次为大将以击之。禄山令严肃,得士
死力,无不一当百,遇之必败。
十二月,度河至陈留郡,河南节度张介然城陷死之,传首河北。陈留郭门禄
山男庆绪见诛庆宗榜,泣告禄山,禄山在舆中惊哭曰:“吾子何罪而杀之!”狂
而怒,官军之降者夹道,命交相斫焉,死者六七千人,遂入陈留郡。太守郭纳初
拒战,至是出降。至荥阳,太守崔无诐拒战,城陷死之。次于泥水罂子谷,将
军荔非守瑜蹲而射之,杀数百人,矢及禄山舆。禄山不敢过,乃取谷南而过。守
瑜箭尽,投河而死。东京留守李忄妻、中丞卢奕、采访使判官蒋清烧绝河阳桥。
禄山怒,率军大至。封常清自苑西颓墙,使伐树塞路而奔。禄山入东京,杀李
忄妻、卢奕、蒋清,召河南尹达奚珣,使之莅事。初,常清欲杀珣,恐应贼,
忄妻、奕谏止之。常清既败,唯与数骑走至陕郡,高仙芝率兵守陕城,皆弃甲西
走潼关,惧贼追蹑,相蹂藉而死者塞路。陕郡太守窦庭芝走投河东。贼使崔乾佑
守陕郡。临汝太守韦斌降于贼。
十五年正月,贼窃号燕国,立年圣武,达奚珣已下署为丞相,五月,南阳节
度鲁炅率荆、襄、黔中、岭南子弟十万余,与贼将武令珣战于叶县城北枌河,王
师尽没。六月,李光弼、郭子仪出土门路,大破贼众于常山郡东嘉山,河北诸郡
归降者十余。禄山窘急,图欲却投范阳。会哥舒翰自潼关领马步八万,与贼将崔
乾佑战于灵宝西,为贼覆败,翰西奔潼关,为其帐下执送于贼。关门不守,玄宗
幸蜀,太子收兵灵武。贼乃遣张通儒为西京留守,田乾真为京兆尹,安守忠屯兵
苑中。十一月,遣阿史那承庆攻陷颍川,屠之。
禄山以体肥,长带疮。及造逆后而眼渐昏,至是不见物。又著疽疾。俄及至
德二年正月朔受朝,疮甚而中罢。以疾加躁急,动用斧钺。严庄亦被捶挞,庄乃
日夜谋之。立庆绪于户外,庄持刀领竖李猪儿同入禄山帐内,猪儿以大刀斫其腹。
禄山眼无所见,床头常有一刀,及觉难作,扪床头不得,但撼幄帐大呼曰:“是
我家贼!”腹肠已数斗流在床上,言讫气绝。因掘床下深数尺为坑,以毡罽包其
尸埋之。又无哭泣之仪。庄即宣言于外,言禄山传位于晋王庆绪,尊禄山为太上
皇。庆绪纵乐饮酒无度,呼庄为兄,事之大小必咨之。
初,猪儿出契丹部落,十数岁事禄山,甚黠慧。禄山持刃尽去其势,血流数
升,欲死,禄山以灰火傅之,尽日而苏。因为阉人,禄山颇宠之,最见信用。禄
山肚大,每著衣带,三四人助之,两人抬起肚,猪儿以头戴之,始取裙裤带及系
腰带。玄宗宠禄山,赐华清宫汤浴,皆许猪儿等入助解著衣服。然终见刳者,猪
儿也。
庆绪,禄山第二子也。母康氏,禄山糟糠之妻。庆绪善骑射,禄山偏爱之。
未二十,拜鸿胪卿,兼广阳太守。初名仁执,玄宗赐名庆绪,为禄山都知兵马使。
严庄、高尚立为伪主。庆绪素懦弱,言词无序,庄恐众不伏,不令见人。庄为伪
御史大夫、冯翊郡王,以专其政。厚其军将官秩,以固其心。
二月,肃宗南幸凤翔郡,始知禄山死,使仆固怀恩使于回纥,结婚请兵讨逆。
其月,郭子仪拔河东郡,崔乾佑南遁。八月,回纥三千骑至。九月,广平王领蕃
汉之众收西京,走安守忠,贼之死者积如山阜。
十月,贼将尹子奇攻陷睢阳郡,杀张巡、姚摐等。王师乘胜至陕郡,贼惧,
令严庄倾其骁勇而来拒。广平王遣副元帅郭子仪等与贼战于陕西曲沃,大破之于
新店,逐北二十里,斩首十余万,伏尸三十里。严庄奔至东京,告庆绪,庆绪率
其余众奔河北,保邺郡。严庄至河内,南来归顺。贼将阿史那承庆等麾下三万余
人,悉奔恒、赵、范阳。从庆绪者,唯疲卒一千三百而已。伪中书令张通儒秉政,
改相州为成安府,署置百官。旬日之内,贼将各以众至者六万余,凶威复振。伪
青、齐节度能元皓独率众归顺,明年,改乾元元年,伪德州刺史王暕、贝州刺
史宇文宽等皆归顺,河北诸军各以城守累月,贼使蔡希德、安太清急击,复陷于
贼,虏之以归,脔食其肉。其下潜谋归顺者众矣,贼皆易置之,以纵屠戮,人心
始离。又不亲政事,缮治亭沼楼船,为长夜之饮。高尚等各不相叶。蔡希德兵最
锐,性刚直,张通儒谮而缢杀之,三军冤痛不为用。以崔乾佑为天下兵马使,权
领中外兵。乾佑性愎戾,士卒不附。
九月,肃宗遣郭子仪等九节度率步骑二十万攻之,以鱼朝恩为军容使。初,
子仪之列陈也,使善射者三千人伏于垒垣内。明日接战,子仪麾其属伪奔,庆绪
逐之,伏者齐发,贼党大溃。使薛嵩求救于史思明,言禅让之礼。思明先遣李归
仁以步卒一万、马军三千,先往滏阳以应。及至滏阳,子仪之围已固,筑城穿壕
各三重,楼橹之盛,古所未有。又引水以灌城下,城中水泉大上,井皆满溢。以
安太清代乾佑为都知兵马使。思明南攻魏州,节度使崔光远南走,思明据其城数
日,即乾元二年正月一日也。思明伪称燕王,立年号。
庆绪自十月被围至二月,城中人相食,米斗钱七万余,鼠一头直数千,马食
颓墙麦鞬及马粪濯而饲之。思明引众来救,三月六日,子仪等战败,遂解围而南,
断河阳桥以守谷水。思明领其众营于邺县南。庆绪使收子仪等营中粮,尚六七万
石,复与孙孝哲、乾佑谋闭门自守,议更拒思明。诸将曰“今日安可更背史王乎!”
张通儒、高尚、平冽谓庆绪曰:“史王远来,臣等皆合迎谢。”对曰:“任公暂
往见思明。”思明与之涕泗,厚其礼,复命归城。经三日,庆绪不至。思明密召
安太清令诱之。庆绪不获已,以三百骑诣思明。思明引入,令三军擐甲执兵待之。
及诸弟领至于庭,再拜稽首曰:“臣不克负荷,弃失两都,久陷重围,不意大王
以太上皇故,将兵远救。”思明曰:“弃失两都,用兵不利,亦何事也!尔为人
子,杀汝父以求位,庸非大逆乎?吾为太上皇讨贼。”即牵出,并其四弟及高尚、
孙孝哲、崔乾佑,皆缢杀之。
禄山父子僭逆三年而灭。初王师之围相州也,意朝夕屠陷,唯术士桑道茂曰:
“三月六日,西师必散,此城无忧。”卒如其言。
高尚,幽州雍奴人也,本名不危。母老,乞食于人,尚周游不归侍养。寓居
河朔县界,与令狐潮邻里,通其婢,生一女,遂收之。尚颇笃学,赡文词。尝叹
息谓汝南周铣曰:“高不危宁当举事而死,终不能咬草根以求活耳!”县尉有姓
高者,以其宗盟,引置门下,遂以尚入籍为兄弟。李齐物为怀州刺史,举高尚不
仕,送京师,并助钱三万。齐物寓书于中官将军吴怀实以托之。怀实引见高力士,
置宾馆中,令与男丞相锡为学,无问家事,一以委之。无何,令妻父吕令皓特表
荐之。
天宝元年,拜左领军仓曹参军同正员。六载,安禄山奏为平卢掌书记,出入
禄山卧内。禄山肥多睡,尚执笔在旁或通宵焉,由是浸亲厚之。遂与禄山解图谶,
劝其反。
天宝十一年,禄山表为屯田员外郎。及随禄山寇陷东京,伪授中书侍郎。伪
赦书制敕多出其手。始,尚与严庄、孙孝哲计画,白禄山以为事必成。及颜杲卿
杀李钦凑于土门,扬声言荣王琬、哥舒翰二十万众徇河北,十七郡皆归顺。颜真
卿破袁知奉三万众于堂邑,贺兰进明再拔信都,李光弼、郭子仪继收常山、赵郡,
河北路绝者再。河南诸郡皆有防御,潼关有哥舒翰之师。禄山大惧,怒尚等曰:
“汝元向我道万全,必无所畏。今四边若此,赖郑、汴数州尚存,向西至关,一
步不通,河北并已无矣,万全何在?更不须见我。”尚等遂数日不得见禄山,忧
闷不知所为。
会田乾真自潼关至,晓谕禄山曰:“自古帝王,皆有胜败,然后成大事,岂
有一举而得之者乎!今四边兵马虽多,皆非精锐,岂我之比。纵事不成,收取数
万众,横行天下,为一盗跖,亦十年五岁矣,岂有人能制我耶!尚、庄等皆佐命
元勋,何得隔绝不与相见,令其忧惧?只此数人,岂不能为患乎?外间闻之,必
心摇动。”禄山喜曰:“阿浩,非汝谁能开豁我心里事,今无忧矣!为之奈何?”
乾真曰:“不如唤取慰劳之。”遂召尚等饮宴作乐,禄山自唱歌以送酒,待之如
初。阿浩,乾真小字也。及庆绪至相州,伪授侍中。
孙孝哲,契丹人也。母为禄山所通,因得狎近。及禄山僭逆,伪授殿中监、
闲厩使,封王。孝哲尤用事,亚于严庄。裘马华侈,颇事豪贵,每食皆备珍馔。
性残忍,果于杀戮,闻者畏之。禄山使孝哲与张通儒同守西京,妃王宗枝皆罹其
酷。与严庄争权不睦。及禄山死,夺其使,以邓季阳代之。庆绪之奔,庄惧为所
图,因而来奔。
史思明,本名窣干。营州宁夷州突厥杂种胡人也。姿瘦,少须发,鸢肩伛背,
钦目侧鼻。性急躁。与安禄山同乡里,先禄山一日生,思明除日生,禄山岁日生。
及长,相善,俱以骁勇闻。初事特进乌知义,每令骑觇贼,必生擒以归。又解六
蕃语,与禄山同为互市郎。张守珪为幽州节度,奏为折冲。天宝初,频立战功,
至将军,知平卢军事。尝入奏,玄宗赐坐,与语,甚奇之。问其年,曰“四十矣”。
玄宗抚其背曰:“卿贵在后,勉之。”迁大将军、北平太守。十一载,禄山奏授
平卢节度都知兵马使。
十四载,安禄山反,命思明讨饶阳等诸郡,陷之。十五载正月六日,思明与
蔡希德围颜杲卿于常山,九日拔之。又围饶阳,二十九日不能拔。李光弼出土门,
拔常山郡,思明解围而拒光弼。光弼列兵于城南,相持累月。光弼草尽,使精卒
以车数乘于旁县取草,辄被击之,其后率十匹唯共得两束草,至锉蒿荐以饲之。
初,禄山以贾循为范阳留后,谋归顺,为副留守向润客所杀,以思明代之。又以
征战在外,令向润客代其任。四月,朔方节度郭子仪以朔方蕃、汉二万人自土门
而至常山,军威遂振,南拔赵郡,思明退保博陵。五月十日,子仪、光弼击之,
败思明于沙河上。又攻之,思明以骑卒奔嘉山,光弼击之,思明大败,走入博陵
郡。光弼围之,城几拔。属潼关失守,肃宗理兵于朔方,使中官邢廷恩追朔方、
河东兵马。光弼入土门,思明随后徼击之。已而回军并行击刘正臣,正臣易之。
初不设备,遂弃军保北平,正臣妻子及军资二千乘尽没。
思明将卒颇精锐,皆平卢战士,南拔常山、赵郡。又攻河间,为尹子奇所围,
已四十余日。颜真卿使和琳以一万二千人、马百匹以救之,至河间二十余里,北
风劲烈,鼓声不相闻,贼纵击之,擒和琳以至城下。思明既全,合势,贼军益盛。
李奂为贼所擒,送东京。又攻景城,擒李暐,暐投河而死。遂使康没野波攻平原。
真卿觉之,兵马既尽,渡河而南。攻清河,粮尽城陷,擒太守王怀忠以献禄山。
将军庄嗣贤围乌承恩于信都。承恩母、妻先为安禄山所获,思明获其男从则,使
谕承恩,承恩遂降,思明与之把臂饮酒。饶阳陷,李系投火死。河北悉陷。尹子
奇以五万众渡河至青州,欲便向江、淮。会回纥二千骑奄至范阳,范阳闭门二日,
然后向太原,子奇行千里以救之。二年正月,思明以蔡希德合范阳、上党兵马十
万,围李光弼于太原。光弼使为地道,至贼阵前。骁贼方戏弄城中人,地道中人
出擒之。敌以为神,呼为“地藏菩萨”。思明留十月,会安禄山死,庆绪令归范
阳,希德留百余日,皆不能拔而归。自禄山陷两京,常以骆驼运两京御府珍宝于
范阳,不知纪极。由是恣其逆谋。思明转骄,不用庆绪之命。
安庆绪为王师所败,投邺郡,其下蕃、汉兵三万人,初不知所从,思明击杀
三千人,然后降之。
庆绪使阿史那承庆、安守忠征兵于思明,且欲图之。判官耿仁智,忠谋之士,
谓思明曰:“大夫崇重,人不敢言,仁智请一言而死。”思明曰:“试言之。”
对曰:“大夫久事禄山,禄山兵权若此,谁敢不服!如大夫比者,逼于凶威耳,
固亦无罪。今闻孝感皇帝聪明勇智,有少康、周宣之略,大夫发使输诚,必开怀
见纳,此转祸为福之上策也。”思明曰:“善。”承庆等以五千骑至范阳,思明
悉众介胄以逆之。众且数万,去之一里,使谓之曰:“相公及王远至,将士等不
胜喜跃。此皆边兵怯懦,颇惧相公之来,莫敢进也。请弛弓以安之。”从之。思
明遂以承庆、守忠入内厅,饮乐之。别令诸将于其所分收其甲仗。其诸郡兵皆给
粮,恣归之,欲留者分隶诸营。遂拘承庆,斩守忠、李立节之首。李光弼使衙官
敬俛招之。遂令衙官窦子昂奉表,以所管兵众八万人,及以伪河东节度高秀岩
来降。肃宗大悦,封归义王、范阳长史、御史大夫、河北节度使,朝义已下并为
列卿,秀岩云中太守,以其男如岳等七人为大官。使内侍李思敬、将军乌承恩宣
慰使,令讨残贼。
明年,改乾元元年,四月,肃宗使乌承恩为副使,候伺其过而杀之。初,承
恩父知义为节度,思明常事知义,亦有开奖之恩,以此李光弼冀其无疑,因谋杀
之。承恩至范阳,数漏其情,夜取妇人衣衣之,诣诸将家,以翻动之意谕之。诸
将以白思明,甚惧,无以为验。有顷,承恩与思敬从上京来,宣恩命毕,将归私
第。思明留承恩且于馆中,明当有所议。已令帏其所寝之床,伏二人于其下。承
恩有小男,先留范阳,思明令省其父。夜后,私于其子曰:“吾受命除此逆,明
便授吾节度矣!”床下二人叫呼而出,以告思明。思明令执之,搜其衣曩,得朝
廷所与阿史那承庆铁券及光弼与承恩之牒,云:“承庆事了,即付铁券;不了,
不可付之。”又得簿书数百纸,皆载先所从反军将名。思明语之曰:“我何负于
汝而至是耶?”承恩称:“死罪,此太尉光弼之谋也!”思明集军将官吏百姓,
西向大哭曰:“臣以十三州之地、十万众之兵降国家,赤心不负陛下,何至杀臣!”
因搒杀承恩父子,囚李思敬,遣使表其事。朝廷又令中使慰谕云:“国家与光弼
无此事,乃承恩所为,杀之善也。”
又有使从京至,执三司议罪人状。思明曰:“陈希烈已下,皆重臣,上皇弃
之幸蜀,既收复天下,此辈当慰劳之。今尚见杀,况我本从禄山反乎!”诸将皆
云:“乌承恩之前事,情状可知,光弼尚在,忧不细也。大夫何不取诸将状以诛
光弼,以谢河北百姓!主上若不惜光弼,为大夫诛之,大夫乃安;不然,为患未
已。”思明曰:“公等言是。”乃令耿仁智、张不矜修表:“请诛光弼以谢河北。
若不从臣请,臣则自领兵往太原诛光弼。”不矜初以表示思明,及封入函,耿仁
智尽削去之。写表者密告思明,思明大怒,执二人于庭曰:“汝等何得负我?”
命斩之。仁智事思明颇久,意欲活之,却令召入,谓之曰:“我任使汝向三十年,
今日之事,我不负汝。”仁智大呼曰:“人生固有一死,须存忠节。今大夫纳邪
说,为反逆之计,纵延旬月,不如早死,请速加斧钺!”思明大怒,乱捶杀之,
脑流于地。
十月,郭子仪领九节度围相州,安庆绪偷道求救于思明,思明惧军威之盛,
不敢进。十二月,萧华以魏州归顺,诏遣崔光远替之。思明击而拔其城,光远脱
身南渡。思明于魏州杀三万人,平地流血数日,既乾元二年正月一日也。思明于
魏州北设坛,僭称为大圣燕王,以周贽为行军司马。三月,引众救相州,官军败
而引退。思明召庆绪等杀之,并有其众。四月,僭称大号,以周贽为相,以范阳
为燕京。九月,寇汴州,节度使许叔冀合于思明,思明益振。又陷洛阳,与太尉
光弼相拒。思明恣行凶暴,下无聊矣!
上元二年,潜遣人反说官军曰:“洛中将士,皆幽、朔人,咸思归。”鱼朝
恩以为然,告光弼及诸节度仆固怀恩、卫伯玉等:“可速出兵以讨残贼。”光弼
等然之,乃出师两道齐进。次榆林,贼委物伪遁,将士等不复设备,皆入城虏掠。
贼伏兵在北邙山下,因大下,士卒咸弃甲奔散。鱼朝恩、卫伯玉退保陕州,光弼、
怀恩弃河阳城,退居闻喜。步兵散死者数千人,军资器械尽为贼所有,河阳、怀
州尽陷于贼。
思明至陕州,为官军所拒于姜子坂,战不利,退归永宁。筑三角城,约一日
内毕,以贮军粮。朝义筑城毕,未泥,思明至,诟之。对曰:“缘兵士疲乏,暂
歇耳!”又怒曰:“汝惜部下兵,违我处分。”令随身数十人立马看泥,斯须而
毕。又曰:“待收陕州,斩却此贼。”朝义大惧。思明居驿,朝义在店中,思明
令腹心曹将军总中军兵严卫,朝义将骆悦并许叔冀男季常等言:“主上欲害王,
悦与王死无日矣!”因言:“废兴之事,古来有之,欲唤取曹将军举大事,可乎?”
朝义回面不应。悦曰:“若不应,悦等即归李家,王亦不全矣!”朝义然之,令
许季常命曹将军至。悦等告之,不敢拒。其夜,思明梦而惊悟,据床惆怅。每好
伶人,寝食置左右,以其残忍,皆恨之。及此,问其故,曰:“吾向梦见水中沙
上群鹿渡水而至,鹿死水乾。”言毕如厕。伶人相谓曰:“鹿者,禄也;水者,
命也。胡禄命俱尽矣!”骆悦入,问思明所在,未及对,杀数人,因指在厕。思
明觉变,逾墙出,至马槽,鞴马骑之。悦等至,令傔人周子俊射,中其臂,
落马。曰:“是何事?”悦等告以怀王。思明曰:“我朝来语错,今有此事。然
汝杀我太疾,何不待我收长安?终事不成矣!”因急呼怀王者三,曰:“莫杀我!”
却骂曹将军曰:“这胡误我,这胡误我!”悦遂令心腹擒思明赴柳泉驿,曰:
“事已成矣!”朝义曰:“莫惊圣人否?莫损圣人否?”悦曰:“无有。”时周
贽、许叔冀统后军在福昌,朝义令许季常往告之。贽闻,惊欲仰倒。朝义却领兵
回,贽等来迎,因杀贽。思明至柳泉驿,缢杀之。朝义便僭伪位。
朝义,思明孽子也。宽厚,人附之,使人往范阳,杀伪太子朝英等。伪留守
张通儒觉之,战于城中。数日,死者数千人,始斩之。时洛阳四面数百里,人相
食,州县为墟。诸节度使皆禄山旧将,与思明等夷,朝义征召不至。
宝应元年十月,遣元帅雍王领河东朔方诸节度、回纥兵马赴陕。仆固怀恩与
回纥左杀为先锋,鱼朝恩、郭英乂为后殿,自渑池入;李抱玉自河阳入;副元帅
李光弼自陈留入;雍王留陕州。二十九日,与朝义战于邙山之下。逆贼败绩,走
渡河,斩首万六千,生擒四千六百,降三万二千人,器械不可胜数。朝义走投汴
州,汴州伪将张献诚拒之,乃渡河北投幽州。二年正月,贼伪范阳节度李怀仙于
莫州生擒之,送款来降,枭首至阙下。又以伪官以城降者恒州刺史、成德军节度
张忠志为礼部尚书,馀如故。赵州刺史卢淑、定州程元胜、徐州刘如伶、相州节
度薛嵩、幽州李怀仙、郑州田承嗣并加封爵,领旧职。
思明乾元二年僭号,至朝义宝应元年灭,凡四年。
www7eyycom 奇异影院
我觉得不会幸福,毕竟,他们之间没有爱。单是不爱范的,他只是从小在他爸妈的熏陶下认为范是他的未婚妻是理所当然的事,对范的关心只是习惯,当然,这些都无关爱情。而范呢,她认为她是爱单的,一开始我们都这样认为,最后呢,我们都看到了,她爱的是那个对她不离不齐的徐子骞。他们如果在都不明确自己心里感情的时候结婚了,没有爱情,尤其是单,他好像就没有期待过他和范的婚姻。这样的两个人在以后的日子里发现了自己的爱,离婚又成了定局。所以我认为他们不会幸福。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