奎照的礼部尚书奎照

奎照的礼部尚书奎照,第1张

清道光年间任职内务府,其父英和,在乾隆朝极受恩崇。道光七年(公元1827年),其父英和连遭厄运。农历6月里,因为“家人私议增租”而被“拔去花翎,降二品顶戴”黜降;农历9月间,惹火了道光帝,英和与时任左侍郎的长子奎照、任通政使的次子奎耀,以及做即补员外郎的孙子皆被革了职,英和的家财被抄没,人也被投进了大牢!原来在道光朝第一大案,甚至是整个清王朝数一数二的贪渎大案修建皇陵的案件中,主犯英和徇私舞弊,玩忽职守,贪渎皇陵款项,居然不顾常识不给皇陵装任何外水系统,也不修任何防水系统,使皇陵成为名副其实的豆腐渣,并且阻拦言官上奏道光实情,道光第一次派人调查此案时又暗中操作使调查结果避重就轻,犯罪事实明确,罪大恶极,且涉及皇帝地宫,孝穆皇后灵柩被淹,按律理当处斩并追究家人,但孝和居然插手外朝,为英和求情,要求道光特别开恩从轻发落英和,使其最终仅仅流放一年半就返回原籍,子孙继续做官。

清道光十六年(公元1836年)农历6月,奎照以左都御史在军机大臣上学习行走。清道光十八年(公元1838年)农历1月,奎照去“行走上学习”字,农历7月转礼部尚书。清道光二十二年(公元1842年),奎照以体弱被罢职。

礼部尚书官拜一品,相当于现在文化部、文娱部部长、书章典籍馆长。

主要工作是对统治阶级的统治地位有政治方面的说明,掌管祭祀,对当朝一贯制服、典章制度的规范,譬如:皇帝、官员穿的衣服、花纹、颜色,都为礼部所管,有严格的等级划分和说明,若有不合适,叫僭越,严重的可有杀头之罪。

虞世南,唐代诗人,凌烟阁二十四功臣之一,字伯施,余姚人。父虞荔,兄虞世基,叔父虞寄,均名重一时。虞寄无子,世南过继于他,故字伯施。隋炀帝时官起居舍人,唐时历任秘书监、弘文馆学士等。仕隋为秘书监,赐爵永兴县子,世称虞永兴或虞秘监。授青光禄大夫,谥文懿。沉静寡欲,精思读书,至累旬不盥栉。文章婉缛,见称于仆射徐陵,由是有名。在隋,官秘书郎,十年不徙。入唐,为秦府记室参军,迁太子中舍人。太宗践祚,历弘文馆学士、秘书监。卒谥文懿。太宗称其德行、忠直、博学、文词、书翰为五绝。手诏魏王泰曰:世南当代名臣,人伦准的,今其云亡,石渠、东观中无复人矣。其书法刚柔并重,骨力遒劲,与欧阳询、楮遂良、薛稷并称唐初四大家。其诗风与书风相似,清丽中透着刚健。因是近臣,故侍宴应诏的作品较多。代表作有出塞、结客少年场行、怨歌行、赋得临池竹应制、蝉、奉和咏风应魏王教等。其中后三首咏物诗分别写竹、蝉和风,紧紧抓住对象特点,刻画得相当传神,例如蝉诗写蝉饮清露,栖高处,声因高而远,而非是依靠秋风,寓意君子应象蝉一样居高而声远,从而不必凭借、受制于它物,世南描摹状物、托物言志之功夫可见一斑矣。集三十卷,今编诗一卷。

礼部尚书相当于现在的中央宣传部部长兼外交、教育、文化部长。

礼部尚书,是主管朝廷中的礼仪、祭祀、宴餐、学校、科举和外事活动的大臣,清代为从一品。

据《明史》记载,当时的礼部尚书张升是弘治十五年代替傅瀚而成为礼部尚书的。而张升一直在礼部为官,直至刘瑾掌权。依据惯例,一个部门不可能同时出现两个尚书,所以吴宽的礼部尚书一职大概是南京礼部尚书。

各朝礼部的基本设置

唐朝礼部:礼部尚书一员, 正三品。侍郎一员,正四品下。尚书、侍郎之职,掌天下礼仪、祭享、贡举之政令。其属有四:一曰礼部,二曰祠部,三曰膳部,四曰主客。总其职务,而行其制命。其科有六:一曰秀才, 试方略策五条。此科取人稍峻,贞观已后遂绝。二曰明经,三曰进士,四曰明法,五曰书,六曰算。

宋朝礼部:元丰改制后礼部有3个下属部门祠部、主客、膳部。尚书、侍郎各一人,郎中、员外郎四司各一人。元佑初,省祠部郎官一员,以主客兼膳部。绍圣改元,主客、膳部互置郎官兼领。建炎以后并同。

文成公主(?-680),唐宗室女。

641年3月2日(唐贞观十五年正月十五日)唐太宗派礼部尚书。江夏王李道宗护送文成公主,经过青海入吐蕃与松赞干布完婚。松赞干布亲迎到青海,并在逻些(今拉萨),特地修筑了宫城,作为寝宫居住。完婚的那天,松赞干布特地换了唐服,设了仿唐仪仗,按唐人的礼仪,祭天地,夫妻双拜,然后进入洞房。

文成公主从大唐带去了大批生产工具、菜种、医疗器械以及经。史、诗文、历算、医药和工艺等书籍。唐高宗初年,她又从内地引进蚕种,并求得酿酒、纸、墨工匠入藏传授技艺。还教导藏族妇女丝织刺绣等。

从此,内地与吐著的经济。文化交流更加频繁、广泛。吐蕃的贵族子弟入长安学习《诗》、《书》的人数亦不断增多,使吐善出现了一片欣欣向荣的景象。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hunlipic.com/jiehun/9378008.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10-11
下一篇2023-10-11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