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能帮忙弄个相声贯口大全,贯口啊,越多越好!!!50分!!!!

谁能帮忙弄个相声贯口大全,贯口啊,越多越好!!!50分!!!!,第1张

报菜名:

蒸羊羔,蒸熊掌,蒸鹿尾儿,

烧花鸭,烧雏鸡儿,烧子鹅

,卤煮咸鸭,酱鸡,腊肉,松花,小肚儿

,晾肉,香肠,什锦苏盘,

熏鸡,白肚儿,清蒸八宝猪,江米酿鸭子,

罐儿野鸡,罐儿鹌鹑,

卤什锦,卤子鹅,卤虾

,烩虾,炝虾仁儿,山鸡,兔脯,菜蟒,银鱼,

清蒸哈什蚂,烩鸭腰儿,烩鸭条儿,清拌鸭丝儿,黄心管儿,

焖白鳝,焖黄鳝,豆鼓鲇鱼,锅烧鲇鱼,烀皮甲鱼,锅烧鲤鱼,抓炒鲤鱼,

软炸里脊,软炸鸡,什锦套肠,麻酥油卷儿,

熘鲜蘑,熘鱼脯儿,熘鱼片儿,熘鱼肚儿,醋熘肉片儿,熘白蘑,

烩三鲜,炒银鱼,烩鳗鱼,清蒸火腿,炒白虾,炝青蛤,炒面鱼,

炝芦笋,芙蓉燕菜,炒肝尖儿,南炒肝关儿,油爆肚仁儿,汤爆肚领儿,

炒金丝,烩银丝,糖熘饹炸儿,糖熘荸荠,蜜丝山药,拔丝鲜桃,

熘南贝,炒南贝,烩鸭丝,烩散丹,

清蒸鸡,黄焖鸡,大炒鸡,熘碎鸡,香酥鸡,炒鸡丁儿,熘鸡块儿,

三鲜丁儿,八宝丁儿,清蒸玉兰片,

炒虾仁儿,炒腰花儿,炒蹄筋儿,锅烧海参,锅烧白菜,

炸海耳,浇田鸡,桂花翅子,清蒸翅子,炸飞禽,炸葱,炸排骨,

烩鸡肠肚儿,烩南荠,盐水肘花儿,拌瓤子,炖吊子,锅烧猪蹄儿,

烧鸳鸯,烧百合,烧苹果,酿果藕,酿江米,炒螃蟹氽大甲,

什锦葛仙米,石鱼,带鱼,黄花鱼,油泼肉,酱泼肉,

红肉锅子,白肉锅子,菊花锅子野鸡锅子,元宵锅子,杂面锅子,荸荠一品锅子,

软炸飞禽,龙虎鸡蛋,猩唇,驼峰,鹿茸,熊掌,奶猪,奶鸭子,

杠猪,挂炉羊,清蒸江瑶柱,糖熘鸡头米,拌鸡丝儿,拌肚丝儿,

什锦豆腐,什锦丁儿,精虾,精蟹,精鱼,精熘鱼片儿,

熘蟹肉,炒蟹肉,清拌蟹肉,蒸南瓜,酿倭瓜,炒丝瓜,焖冬瓜,

焖鸡掌,焖鸭掌,焖笋,熘茭白,茄干儿晒卤肉,鸭羹,蟹肉羹,三鲜木樨汤,

红丸子,白丸子,熘丸子,炸丸子,三鲜丸子,四喜丸子,氽丸子,葵花丸子,饹炸丸子,豆腐丸子,

红炖肉,白炖肉,松肉,扣肉,烤肉,酱肉,荷叶卤,一品肉,樱桃肉,马牙肉,酱豆腐肉,坛子肉,罐儿肉,元宝肉,福禄肉,

红肘子,白肘子,水晶肘子,蜜蜡肘子,烧烀肘子,扒肘条儿,

蒸羊肉,烧羊肉,五香羊肉,酱羊肉氽三样儿,爆三样儿,

烧紫盖儿,炖鸭杂儿,熘白杂碎,三鲜鱼翅,栗子鸡,尖氽活鲤鱼,板鸭,筒子鸡

地理图:

东门官银号,北海楼,龟甲胡同,万寿宫,北大关,河北大街,大红桥儿,西于庄子,丁字沽,南仓,北仓,走蒲口、汉沟,桃花口,杨村,蔡村,河西务,安平,码头,张家湾,走通县,过八里桥,进北京齐化门,东四牌楼,北新桥,交道口,出德胜门,走清河,沙河,昌平县,南口,青龙桥,康庄子,怀来县,沙城,保安,下花园,辛庄子,宣化,沙岭子,宁远,张家口,柴沟,西湾,天镇,阳高县,聚乐堡,周氏庄,大同,孤山,丰镇,集宁,平地泉,三岔口,十八台,卓资山,三道营,旗下营,陶卜齐,呼和浩特,萨拉齐,西包头,过乌拉素海,石嘴山,宁夏回族自治区,银川市,过中宁,走甘肃兰州,西宁,凉州,永昌,临泽,九泉,玉门,猩猩峡,新疆,哈密,巴里昆木,乌鲁木齐,达阪城,库来氏,马齐库车,温宿,泽堡,昆仑山,进西藏。聂拉木,扎什,伦布,多拉本,天泉,柴达木,齐木,沙尔到拉萨,墨竹工卡,拉里,柴多木,是巴塘、理塘、雅砻江,大渡河过泸定桥,四川成都市,走简阳,资阳,荣昌,永川,到重庆,贵州省遵义贵阳市,云南省昆明市,文山,燕山到广西,南宁,柳州,阳朔,桂林市,湖南省,衡阳,株洲到长沙。湖北省,沙市,汉阳,汉口,武胜关,河南孝感,信阳,驻马店,郾城,许昌,郑州,开封,洛阳,三门峡,陕西,灵宝,潼关,华阴县,西安,咸阳,岳县到延安。由龙门过黄河,山西省榆次县,太原市,寿阳,平定州,阳泉,井陉,河北石家庄,新乐,望都,保定市,深,武,饶,安,河间,沧州,南皮,东光,德州,平原,禹城,山东济南市,党家庄,张夏,万德,界首,泰安,东北坡,大汶口,吴村,曲阜,兖州,固镇,新桥,曹老集,是蚌埠,门台子。由白关,小溪河,石门山,张八岭,担子街,花旗营,浦口过江南京市。龙潭,下蜀,镇江,昆山,陆家滨,无锡,苏州到上海。走松江,浙江,嘉兴,绍兴,杭州,金华到江西,永丰瑞金到福建。走青州,连城,三元南平,福州,泉洲,金门,厦门,奔山口、广东省,广州雷洲,海南岛,过了九龙,香港到越南河内,老挝万象,泰国曼谷,缅甸仰光,孟加拉印度,加尔哥达,孟买新德里,过巴基斯坦,阿富汗。伊朗伊拉克。叙利亚,黎巴嫩,土耳其,安卡拉,过黑海,到苏联,乌克兰,斯大林格勒,列宁格勒,莫斯科,爱沙尼亚,拉脱维亚,立陶宛,波罗地海到芬兰。瑞典斯德哥尔摩,挪威,丹麦,德国柏林,波兰华沙,捷克斯洛伐克,匈牙利布达佩斯。罗马尼亚,保加利亚,索非亚,希腊,阿尔巴尼亚,南斯拉夫,意大利,瑞士,瑞马,法国巴黎,马赛,地中海,直布罗陀,葡萄牙,西班牙,马德里,过英吉利海峡到伦敦。英格兰,苏格兰,爱尔兰,冰岛过了大西洋到美洲。走加拿大魁北克,纽芬兰,波士顿,纽约,华盛顿,芝加哥,旧金山,墨西哥,中亚美利加,危地马拉,尼加拉瓜,厄瓜多尔,哥伦比亚,玻利维亚,维多利亚,圭亚那,巴西,秘鲁,乌拉圭,阿根廷,布宜诺斯艾利斯,智利,圣地亚哥,麦哲伦。澳大利亚摩尔本,过大洋州,走突尼斯,摩洛哥,阿尔及利亚。利比亚,埃及,苏丹,埃塞俄比亚,莫桑比给,马达加斯加,到南洋群岛,苏门达腊爪洼,西里安,马来西亚,菲律宾,马尼拉,过吕宋到日本九州,门次,下关,长崎,广岛,东京大阪,名古屋,北海千岛,库页岛,勘察加半岛,过日本海到朝鲜。釜山,大邱,汉城,平壤新义洲。过鸭绿江,回到丹东,走通化梅河口,吉林省长春市,延吉,双河镇,宁安,牡丹江,林口,佳木斯,木兰巴页,哈尔滨,齐齐哈尔,内蒙古,巴克图,海拉尔,满洲里,呼伦贝尔,阿里山,乌兰浩特,开源铁岭,乱石山,走新城子,文官屯,沈阳,皇姑屯,新民县,柳河沟,白旗堡,大虎山,高山子,青堆子,赵家屯,沟帮子,大凌河,双羊店,锦州,女儿河,高桥,塔山,韩家沟,兴城,白庙,沙后所,前所,山海关。走秦皇岛,北戴河,昌黎县,到栾州,古冶,开平到唐山。芦台,汉沽,塘沽,新河五十街坊,东新庄,军粮城,新河,张贵庄,辗庄子,第二文化宫,钱庄,大家沽,无轨车厂大王庄。过了解放桥,滨江道,和平路,南市,这才到长城影剧院。

八扇屏:

我已找到22番的巨全版,因文本太长,只好发网址链接如下:

http://blogsinacomcn/u/48aa6368010002sc

http://blogsinacomcn/u/48aa636801000374

1、新人名字组词

用新郎和新娘名字中的一个字或者其中一个字的首字母组合。这里需要注意的是,组成的词语一定要美好浪漫,与婚礼相关。如张杰&谢娜的婚礼主题为“娜就杰婚吧”,汪小菲&大S的婚礼主题为“WS”。

2、两人爱情故事幻化

每队新人在步入婚礼前都有过甜蜜动人的爱情故事,将这段故事中最关键的几个点凝炼出来就可以成为很好的婚礼主题。比如在冬天相识的可以取名“冬季恋歌”,在校园相识走到现在可以取名“纸飞机的童话”等等。

3、婚礼形式演变

室内婚礼和户外婚礼在形式上不同,在主题命名上也就存在着差别。比如在春天举办的户外婚礼可以取名“春暖花开”,热气球婚礼可以取名“天空之恋”。如果是主题式的婚礼,那就根据主题来延申。

4、新人的职业特点延申

工作后相识相爱的新人可以将两人的职业结合在一起,看上去更加有新意也更有情趣。如从事航空工作,可以取名“爱情港湾”,从事教育工作的可以取名“xx和xx的一堂课”等。

还可以点击婚礼纪头像在知道首页查看更多的结婚相关知识~如果还有其他结婚相关问题也可以直接向我提问,我会在最短时间内进行回答哦!

礼俗,指礼仪习俗,即婚丧、祭祀、交往等各种场合的礼节。传统的礼俗内容有冠礼、生辰、婚姻、祭拜、座次、丧葬等。

基本介绍 中文名 :礼俗 外文名 :etiquette and custom 拼音 :lǐ sú 注音 :ㄌㄧˇ ㄙㄨˊ 出处 :《周礼·天官·大宰》 词目,拼音,引证解释,传统礼俗,生辰礼,婚姻,冠礼,结发,六礼,生辰八字,顶礼膜拜,揖让,折腰,九拜,坐·跪,座次,丧葬,殉葬,棺椁,合葬,虚左,斋戒,祖道,修禊,上古宾礼,孝悌,牺牲,祭社稷,祭岳渎,出师,劝农,古代恶俗,缠足,溺女婴,童养媳,北京婚礼俗,放定,过礼,过嫁妆,鄂托克旗礼俗,日常礼俗,婚 礼,周岁生日宴,年 俗, 词目 礼俗 拼音 lǐ sú 引证解释 指礼仪与习俗。 《周礼·天官·大宰》:“六曰礼俗,以驭其民。” 《三国志·魏志·王粲传》“瑀子籍,才藻艳逸,而倜傥放荡”。裴松之注引晋·孙盛《魏氏春秋》:“籍旷远不羁,不拘礼俗。” 南朝 宋颜延之 《庭诰文》:“此伦序通允,礼俗平一,上获其用,下得其和。” 明·唐顺之《救荒渰记》:“嗟乎!使有力者皆如君,其所以兴起礼俗而有裨于国家休息生养之效岂小也哉!” 传统礼俗 生辰礼 在古代,婴儿降生是一件很隆重的事情。降生三日做三朝,这天要送红鸡蛋等为婴儿祝福。婴儿满三十天做满月,置办满月酒。婴儿百日,家长要请人给婴儿剃头,在婴儿脑后留一撮毛,俗称“百岁毛”,寓意长命百岁。婴儿周岁时,有的地方有抓周的习俗,根据婴儿的兴趣卜定婴儿日后的前途和志向。 婚姻 春秋时代,诸侯娶一国之女为妻(嫡夫人),女方以侄娣(妹妹)随嫁,此外还有两个和女方同姓的国家送女儿陪嫁,亦各以侄娣相从,这统称为“媵”。嫡夫人是正妻,媵是非正妻。媵的地位和妾不同。妾被认为是贱妾,是嬖人,而媵的身份还是比较尊贵的。战国时代就没有媵的制度了。 古代女子出家曰“归”。《说文》说:“归,女嫁也。”《诗经·周南·桃夭》:“之子于归,宜其室家”。可见出嫁的女子以男家为家。《白虎通》说:“嫁者,家也。”可见“嫁”字本身就意味着“有家”。《白虎通》又说:“娶者,取也。”《说文》也说:“娶,取妇也。”《周易》和《诗经》就写成“取”,这表示男子把别家的女儿取到自己家里来。男尊女卑的风俗,由“嫁”、“娶”两字就可以证明。嫁对于女子来说是被动的,古代只说“嫁女”或“嫁妹”,不说“嫁夫”,可见嫁的权操在父兄之手。娶,对于男子来说是主动的,所以古代常说“娶妻”“娶妇”。 《诗经》两次歌咏“取妻如之何?匪媒不得。”媒在古代婚姻中的作用非常大,多少青年男女的命运掌握在媒人的手里。 冠礼 据近人研究,氏族社会的男女青年到达成熟期后必须参加“成丁礼”才能成为氏族公社的正式成员,才能享受应有的权利和履行应尽的义务。周代的冠礼(加冠仪式)就是由这种“成丁礼”变化来的。 周代贵族男子二十岁时由父亲在宗庙里主持冠礼。行礼前先筮日(选定加冠的日期)、筮宾(选定加冠的来宾)。行礼时由来宾加冠三次:先加缁布冠,表示有治人的特权;次加皮弁,表示从此要服兵役;最后加爵弁,表示从此有权参加祭祀。(缁布冠是用黑麻布做的冠,皮弁是用白鹿皮做的,爵弁是赤黑色的平顶帽子,是祭祀时戴的。)来宾进酒后,去见母亲,又由来宾取“字”,然后去见兄弟姑姊,最后戴礼帽穿礼服带礼品去见国君卿大夫和乡先生。主人向来宾敬酒赠礼后,礼成。 结发 贵族男子二十岁结发加冠后可以娶妻,贵族女子十五岁许嫁时举行笈礼后结发加笈。所谓结发,就是在头顶上盘成发髻(区别于童年的发式),表示年届“成人”,可以结婚了。《文选》卷二十九苏武诗说:“结发为夫妻,恩爱两不疑。”可见这种风俗流传很久。 六礼 中国古代婚姻的六种手续和礼仪,即纳彩、问名、纳吉、纳征、请期、亲迎。 古代的婚姻,据说要经过六道手续,叫做六礼。第一是纳采,男家向女家送一点小礼物(一只雁),表示求亲的意思;第二是问名,男家问清楚女子的姓氏,以便回家占卜吉凶;第三是纳吉,在祖庙卜得吉兆以后,到女家报喜,在问名纳吉时当时也要送礼;第四是纳征这等于宣告订婚,所以要送比较重的聘礼,即致送币帛;第五是请期,这是择定完婚吉日,向女家征求同意;第六是亲迎,也就是迎亲。 六礼之中,纳征和亲迎最为重要。《诗经·大雅·大明》:“文定厥祥,亲迎于渭。”旧说是周文王得吉兆纳征订婚后,亲迎太姒于渭滨。后世以“文定”作为订婚的代称。《礼记·昏义》谈到亲迎后新郎新娘“共牢而食,合卺而酳”。(以一瓠分为两瓢谓之合=卺,新郎新娘各执一瓢而酳<用酒漱口>,称为合卺后代合卺变为交杯,新郎新娘换杯对饮<只做个样子>。)后世夫妇成婚称为“合卺”就是从这里来的。 以上所说的六礼当然只是为贵族士大夫规定的,一般庶民对这六礼往往精简合并。 生辰八字 古代算命术认为,一个人出生的年、月、日、时,各有天干、地支相配,每项两个字,四项共八个字。根据这八个字,可推算出一个人的命运。旧俗订婚时,男方要向女方问名,即探问生辰八字,如果双方八字不合,婚事作罢。为了给女儿求得一个未来的好婚配,许多人在女儿出生时,就更改出生时间,求算命先生为女儿伪造一个好命相。俗话说:“女命无真,男命无假。”就是人们对这一陋习的讽刺。 顶礼膜拜 顶礼,指跪伏在地上,用手碰及所崇拜的人之足。膜拜,指双手加额,长跪而拜。这一礼节是佛教徒最隆重的跪拜礼。形容对人或物崇拜到极点。 揖让 揖让,宾主相见的礼节。揖让有三种,称为三揖:一种用于没有亲属关系的异姓,行礼时推手微向下;一种用于有婚姻关系的异姓,行礼时推平手而致于前;一种用于同姓宾客,行礼时推手微向上。长揖:拱手高举,自上而下。拱:两手在胸前相合表示敬。 折腰 即拜揖。鞠躬下拜,表示屈尊之意。《晋书·陶潜传》载:陶渊明曾为彭泽县令,州郡派督邮巡视至县,县吏劝陶束带迎见,他感叹地说:“吾不能为五斗米折腰,拳拳事乡里小人邪!”李白《梦游天姆吟留别》:“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后来引申为倾倒、崇拜,如 《沁园春·雪》:“江山如此多娇,引无数英雄竞折腰。” 九拜 我国古代的大礼,即跪拜礼。《周礼》谓九拜:“一曰稽首,二曰顿首,三曰空首,四曰振动,五曰吉拜,六曰凶拜,七曰奇拜,八曰褒拜,九曰肃拜。”其中稽首是九拜中最隆重的拜礼,常为臣子拜见君王时所用,后来推广到一切隆重的场合。行礼时,施礼者屈膝跪地,左手按右手,拱手于地,头也缓缓至于地。头至地须停留一段时间,手在膝前,头在手后。顿首,俗称叩头。行礼时,头碰地即起。因其头接触地面时间短暂,故称顿首。通常用于下对上及平辈间的敬礼。 坐·跪 古代礼节。古时席地而坐,坐时两膝着地,臀部贴于脚跟。“虚坐尽后,食坐尽前。”“尽后”是尽量让身体坐后一点,以表谦恭;“尽前”是尽量把身体往前挪,以免饮食污染坐席而对人不敬。跪:两膝着地,挺直身子,臀不沾脚跟,以示庄重。随着时代的进步,人们认识到跪是一种有辱人格的陋习,辛亥革命后被彻底革除。 座次 古时在公共场合,座次尊卑有别。官高为尊居上位,官低为卑处下位。古人尚右,以右为尊,左迁即表示贬官。古代建筑通常是堂室结构,前堂后室。在堂上是南向为尊。皇帝聚会群臣,他的座位坐北向南的,而“北面称臣”。如果厅堂东西长南北窄,那么最尊的座次是坐西向东,其次是坐北向南,再次是坐南面北,最卑是坐东面西。《鸿门宴》中“项王、项伯东向坐,亚父南向坐……沛公北向坐,张良西向侍”,说明项王座次最尊,张良座次最卑。 丧葬 人将死时叫做“属纩”(《礼记·丧大记》)。属是放置的意思,纩是新絮。新絮很轻。据说古人把新絮放在临终的人的口鼻上,试看是否断气。这不一定成为风俗,至多也只是个别地方的风俗罢了,但是“属纩”却成为临终的代称。 古人初死,生人要上屋面向北方为死者招魂,这叫做"复",意思是招唤死者的灵魂回复到身体。复而不醒,然后办理丧事。 "招魂"原是民间的一种习俗,世界各地均有盛行,我国亦不例外。《周易》中有归魂卦,《楚辞》录有《招魂》篇,可知当时人们普遍相信魂是可以"归"的。 魂虽可"归"却不能自"归",所以需要"招",《楚辞·招魂》有"工祝招君"、"乃下招曰"等语,可知《招魂》、《大招》等篇本即楚地流传用以招魂的巫辞,再经屈原、宋玉等人润色而成文的。长沙马王堆墓出土的帛画,帷幕上挂著谷璧玉璜,正是《招魂》篇中"挂曲琼些……结琦璜些"的绘画记载,对我们了解当时"招魂"的实际方法帮助不小。据饶宗颐先生考察,今天在苏门答腊的Baffaks山区生活的土人招魂的词句,居然全与《楚辞》中"魂兮归来,反故居些"意思完全相同,亦可见此风俗流行之广。 古人死后,要给他沐浴。这在《礼记·丧大记》里有记载。这个风俗持续到后世。《晋书·王祥传》记载王祥将死戒其子曰:“气绝但洗手足,不须沐浴。”可见一般人死后是要沐浴的。 死后有“敛”(殓)的仪式。有小敛,有大敛。小敛是给尸体裹上衣衾,越是贵族,衣衾越多。大敛则是把尸体装进棺材。敛死人口里须饭含,所以《战国策·赵策》讲到“邹鲁之臣,生则不得事养,死则不得饭含。”(饭含是把米放在死者口里。含又写作琀,是把玉放在死者口里。)入殓后,停丧待葬叫做“殡”《论语·乡党》:“朋友死,无所归,曰:于我殡。”孔子的意思是说:“就在我家里停柩吧!”《左传·僖公三十二年》:“冬,晋文公卒。庚辰,将殡于曲沃。”这是说把晋文公的灵柩送到曲沃停丧,还不是作葬。据《春秋》、《左传》,次年四月才葬晋文公的。后世所谓出殡是把灵柩送到埋葬的地方去。 送葬的规矩是白衣执绋。绋是拉柩的绳子。执绋的原意是亲友们帮助拉车,实际上只有形式。后来出殡,在送殡人的行列两旁拉两根带子,那就是执绋的遗制。 挽歌据说最初是挽柩的人唱的。古乐府相和曲中的《薤露》、《蒿里》都是挽歌,陶渊明有《挽歌诗》三首,后世的挽联就是从挽歌演变来的。 挽歌起源甚早,据说最初时是挽柩者所唱之歌,但很早就被移至别处而作他用。《左传·哀公十一年》:将战,公孙夏命其徒歌《虞殡》,陈子行命其徒含玉。含玉是葬礼,表示必死之决心,那么,《虞殡》当然也就是"送葬歌曲"(杜预语)了。 至于《资治通鉴·汉纪四十四·孝顺皇帝上》:大将军商大会宾客,燕于雒水;酒阑,继以《薤露》之歌。 挽歌更成了娱宾的节目。而文人亦学作挽歌,上文中提及的陶潜《挽歌诗》三首,早已成为千古之名篇。 殉葬 上文说到,殷代奴隶主有人殉的制度。后世知道人力可贵,改以“俑”来代替。俑是人偶,有木俑、土俑。后来孔子还反对用俑,孟子说:“仲尼曰:‘始作俑者,其无后乎!’为其象人而用之也。”。"(《孟子·梁惠王上》) 从殷代到战果,统治阶级还把生前使用的车马带到墓里去。其他随葬的物品是多方面的,包括青铜制的饮食器、兵器、乐器等,玉制、骨制的装饰品以及其他什物。越是贵族,随葬品就越多越精美。也有一些专为随葬而做的“明器”(伴葬的器物)。汉代日常生活中的东西被仿制成陶土模型随葬,明器的象征性就更加明显了。 棺椁 上古贵族统治阶级的墓里大多有椁,椁是外棺,主要是用来保护棺材的,有的竟有三四重之多。《论语·先进》说,孔子的儿子孔鲤死后,“有棺而无椁”,可见椁不是一般人所能具备的。 在棺木外加以外棺(椁)以保护棺木的习俗一直保存了下来,并被佛教徒们移植到了保护释迦牟尼的灵骨一事上,陕西扶风法门寺地宫出土佛祖释迦牟尼灵骨时,金、银、八宝之棺椁,内外竟多达八层之多,足见当时佛教徒对此事之重视。 至于孔鲤无椁一案,《论语》原文如下:颜渊死,颜路(颜渊的父亲)请子之车以为之椁。子曰:"才不才,亦各言其子也。鲤(孔子的儿子)也死,有棺而无椁。吾不徒行以为之椁。以吾从大夫之后,不可徒行也。"相关的记载还有:颜渊死。子曰:"噫!天丧予,天丧予。"……子哭之恸,从者曰:"子恸矣!"(子)曰:"有恸乎?"颜渊死,门人欲厚葬之,子曰:"不可。"门人厚葬之。子曰:"回(即颜渊)也,视予犹父也。予不得视犹子也。非我也,夫二三子也。"这些围绕颜渊之死的记载共成一聚,恰如其分地表达了孔子处理问题的尺度——礼。具体说来,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礼当贫富有宜,颜渊贫而门人欲厚葬之,故子曰不可。 二、同是拒绝厚葬的请求,面对丧子之颜路时态度要和缓,面对"门人二三子",态度要严峻。 三、在丧礼中,椁并不重要,当视其财力之大小而为之,反对不顾一切的厚葬。 以上所说的只是贵族士大夫的丧葬,至于庶人的丧葬,那完全是另一回事。即使是最节俭的丧葬,对于"匹夫 "来说,已经是"殆竭家室"。庶人死了至多只能"稿葬"(草草安葬),如果遇着饥荒的年头,就只好饿死以填沟壑了。 《礼记·檀弓上》说:“古也墓而不坟。”根据现代田野考古工作报告,我们知道殷代和西周的墓都还没有坟堆,后来在墓上筑起坟堆,主要是作为墓的标志,其次是为了增加盗墓的困难。 合葬 先秦文献有合葬的记载。例如《诗经·王风·大车》说:“死则同穴。”《礼记·檀弓上》记载孔子将其父母合葬于防。现代田野考古发现一座战国墓中有一椁两棺的结构,考古工作者认为,夫妇合葬的普遍流行西汉中叶以后的事。《孔雀东南飞》说:“两家求合葬,合葬华山傍,东西植松柏,左右植梧桐。”仲长统《昌言》说:“古之葬者,松柏梧桐以识坟也。”这风俗也流传很久。 虚左 战国时座次以左为尊,日常起居空着左边的位置以待宾格称虚左。《信陵君窃符救赵》:“公子从车骑,虚左,自迎夷门侯生。”今天我们说虚左以待。 斋戒 古人祭祖或遇重大事件时,事先要沐浴、更衣、独居,戒其嗜欲,以示诚敬。斋戒时忌食有辛味臭气的食物如葱、蒜等,这主要是为了防止祭祀时口中发出的异味亵渎神灵、祖先。 祖道 古代为出行者祭祀路神和设宴送行的礼仪。《汉书》载,西汉将军李广率军队出击匈奴之前,“丞相为祖道,送至渭桥”。《荆轲刺秦王》:“至易水上,既祖,取道。”临行祭路神,引申为饯行送别。 修禊 古人于夏历三月的上巳日(魏以后定位三月三)到水边嬉戏,以祛除不祥。文人聚会宴酒,诗词相唱答。饮酒时有曲水流觞之风。王羲之《兰亭集序》:“暮春之初,会于会稽山阴之兰亭,修禊事也。” 上古宾礼 上古时期,中央一级政治活动的礼节主要有:朝仪,帝王临朝的典礼。后世称人臣朝君之礼仪为朝仪。朝聘,为诸侯定期朝见天子的礼制。每年派员朝见天子称为小聘;每隔三年派员朝见天子为大聘;每隔五年诸侯亲自朝见天子为朝。朝觐,诸侯见天子的礼制。“春见曰朝,秋见曰觐。” 孝悌 孝,指对父母要孝顺、服从;悌,指对兄长要敬重、顺从。孔子非常重视孝悌,把孝悌作为实行仁的根本,提出“三年无改于父道”、“父母在,不远游”等一系列孝悌主张。孟子也把孝悌视为基本的道德规范。秦汉时的《孝经》则进一步提出:“孝为百行之首。”儒家提倡孝悌主要是为了维护宗法等级秩序,但是孝悌中合理的部分是我国传统文化的精华。 牺牲 古代祭祀用的牲畜,色纯为牺,体全为牲。祭祀社稷时,牛、羊、豕三牲全备为太牢。只有羊、豕,没有牛的称少牢。行祭前的牲畜需先饲养于牢,故这类牺牲称为牢。天子祭祀社稷用太牢,诸侯祭祀用少牢。 祭社稷 社指土地神,稷指谷神。古代中国是农耕社会,因此,土地和谷子是重要的原始崇拜物。祭社稷始于新石器时代的母系氏族社会,延绵至清代,一直是国家的大典。按规定,天子与诸侯每年春秋两次祭社稷。春季祈求风调雨顺,秋季庆祝丰收,报谢社稷神。社稷坛由五色土筑成,代表国土。 祭岳渎 古代帝王亲自祭祀五岳四渎等名山大川之神,祈求风调雨顺。五岳,指中岳嵩山、东岳泰山、西岳华山、南岳衡山、北岳恒山。四渎,指长江、黄河、淮河、济水。祭岳渎从周代延续至清代,起源于上古时人们对大自然的敬畏与崇拜。 出师 古代军礼。汉代定立,后世沿袭。古时将帅率师出征,为了耀武扬威,严肃军纪,特组织出师典礼。一般由皇帝本人或指定代表祭纛神,也就是军旗,表示就像自己亲自出征一样,以壮军威。 劝农 古代勉励农民勤于农耕的典礼。春回大地之际,天子亲自躬耕籍田为百姓做表率。从汉代起,就设大农丞劝农桑力田事。从唐代起设劝农官。宋代的劝农使由州郡的行政长官担任。每到春耕时节,劝农官都要入乡下田,督察农事。 古代恶俗 中国古代封建社会男尊女卑,由此产生了一些摧残女性的恶俗,让现代人十分不齿。 缠足 (1)缠足,即女性裹小脚。清张宗法《三农纪·谋生·农女缠足》:“此恶俗起(南)唐后主,为万世罪人。”从南宋到明清,除少数民族以及岭南地区的部分劳动妇女外,天下女子几无幸免。“三寸金莲”的小脚成为国人普遍的审美对象,充分体现了一个病态社会的集体病态心理。 溺女婴 (2)溺女婴。古代恶俗,历代史不绝书。先秦时已有记载。女婴生下后,即置于水中溺死。《韩非子·六反》“产男则相贺,产女则杀之。”清代赣州州俗憎女,生则溺之。后州官下《诫溺女文》,才有所缓解。 童养媳 (3)童养媳。古代收养 入门,待成年后给子孙做妻子的婚姻形式。这是一个远古的习俗,宋代时始称童养媳,由于可以节省聘礼,便普及开来。被收养的女孩家贫年幼,多有受虐待者。《窦娥冤》中的窦娥,7岁被卖入蔡婆婆家做童养媳。 北京婚礼俗 北京人结婚习俗,向分满汉。 汉族办喜事的礼仪,又有新旧之分。 新式的用彩车乐队,行鞠躬礼;旧式的用花轿鼓乐执事,行跪拜礼。 此其大略也。本文着重介绍老北京的汉人婚俗。 放定 放定是订婚的一种仪式,也叫下定礼。当时男女婚事通过自由恋爱结合的还不多,一般仍是通过"父母之命;媒妁之言"。不过民智已开,结婚双方本人也都有了发言权。因此在媒人(媒人有大媒、小媒之分。大媒是双方亲友,小媒是媒婆子)的撮合下,由父母将情况转告子女,带有对方像片,如双方全有意,即可提出当面相看。 面相是由媒人选定合适地点,使双方见见面,也只是偷看两眼而已。经过面相,如未发现本人有大的缺残,就必须放定。 放定时需择专日通过媒人,将男方交给女方的信物转送女方,并更换双方的庚帖。 信物一般是戒指、手镯或小型金玉如意等,为男方认为贵重之物庚帖是书写男女双方生辰八字的折形帖子。一般使用纸店印好的龙凤帖。龙风帖一份折子两个;颜色不同,一红一绿。红色的属男方,绿色的属女方,上面印有**的龙凤花纹,帖内正中并排分写"乾造"(男方)和"坤造"(女方)的生辰八字。庚帖例由男方备办;请人书写。写庚帖人要求是"全福人",又不是"四眼人"。所谓"全福人"是配偶健在的人,有子女者更好,但其妻如已怀孕,那便成了"四眼人",就不合格了。 在男方庚帖和信物送交女方的同时,媒人将女方庚帖带回,便完成放定手续。放定仪式也可以由男女双方共同商定选一家饭庄宴请大媒,双方当面办理,一并选定结婚吉期,再办理过礼手续。 过礼 过礼是男方将双方商定的迎娶日期正式通知女方,并将新娘在结婚当天所穿戴的衣服首饰送交女方。另外备有送给女方的礼品。 礼品有鹅酒(双鹅双酒或单鹅单酒);鲜鱼、猪腿、羊腿、糕点等。(糕点一般是龙风饼、状元饼、水晶糕)鹅、酒、鱼各占一拍。衣服、首饰也可用高拾抬去(高抬是用一张长方形桌子,桌面四周围以小栏杆,桌面下穿两条棍,由两人抬着)。其它食品则用食盒(长方形双层大木盒,盒子置于木架之上,中穿一棍,二人抬着)。 上述物品由二位大媒(一位男媒,一位女媒,全由官客担任)押送。事后,女方应将猪腿、羊腿各一只送给两位大媒,以示谢意。 过嫁妆 过嫁妆是在喜期的前一两天,女方将陪送给新娘的物品送到男方。当时女方备办的物品、一般有座钟、簟瓶、帽镜、茶叶罐、食品圈、茶具、盥漱用具、便溺用具等等,连同箱笼、衣服、被褥、首饰,个别家还暗送木器家俱。另外,还有一盏长命灯,也就是一盏铜或锡制的点灯草的灯台。 运送工具有用高拾的,也有用"窝脖"(即用肩扛的雇工)的。用高抬的可分为三十二抬、二十四抬、十六抬。这要看女方的经济条件。少于十六抬的,就找搬运工搬运。押送人员除两位大媒外,女方还需男客二或四人陪同前往。嫁妆送到男家后,男方将物品妥善安置在新房,并请送妆官客过目。个别家还找来吹鼓手,在新房外吹打,谓之"响房"。 鄂托克旗礼俗 日常礼俗 鄂托克旗蒙古族,讲究礼貌。相互见面必致问候,相互递鼻烟壶为普通的问候礼俗。新中国成立后,以握手、递换香菸取代递鼻烟壶。敬献奶食是蒙古族很讲究的一项礼俗。迎接客人、馈赠礼品、婚宴入席、举行各种仪式,都要先敬献奶食。请安馈赠、礼寿拜年,用献哈达的礼节表示敬意。拜访长辈亲友、参加婚宴庆典,都要带羊背子,或带砖茶奶酒,或带糖果点心等礼品。馈赠的礼品中不可缺少“德吉”,即六块圆饼和红枣。 每逢客人至家中,必以礼款待,首先上奶茶、炒米和奶食品。进餐时,又备酒肉款待。斟酒敬客是蒙古族对远道而来的客人表示敬重和爱戴的表达方式。通常是主人将美酒斟在银碗和酒杯中,唱起传统的敬酒歌。送客上路时,全家老少向客人敬“上马酒”,祝愿客人一路顺风,万事如意。 婚 礼 蒙古族婚礼仪式,隆重而热烈,保留了许多古老而富有生活情趣的游牧民族的婚俗,有一套独具特色的婚礼程式。 婚礼从新郎家设宴摆席开始,到女方娶亲,女方送亲到新郎家,双方共庆新郎新娘成家立业,一般持续2~3天、娶亲出发时,大宾、伴郎、祝颂人和新郎来到禄马旗祭台下,祭天叩拜。新郎披弓挂箭,上马待行。这时,祝颂人手端鲜奶,朗诵“弓箭颂”,而后便策马向女方家奔去。当娶亲的4人(或6人、8人)兴冲冲地来到女方家的时候,伴娘们却闭门不纳,叫“闭门迎婿”。男方祝颂人和女方伴娘在门前展开有趣的舌战。纠缠好大一阵,女方把象征聘礼的牛犊皮“浑筒”(即完整剥下的皮口袋)收下,才把新郎等一行请进屋里。男方请女方亲朋全部入席,把带来的羊背子摆在女方主婚人面前的桌子上,让新郎面向席位跪拜。男方祝颂人斟酒致《献羊祝酒词》,新郎向宾客—一致酒。接着女方招待全体宾客,欢唱民歌,婚宴进入 。晚宴以后,给新娘分发梳头,再把连垂、头饰戴上去。当金色的朝晖映草原的时候,女方便唱起惜别歌,为新娘送行。头蒙蓝纱(也有红纱)的新娘站在白毡上上马,由伴娘牵马,在大队人马的簇拥下绕家院一周,然后向婆家走去。新娘来到婆家门前,骑着马通过两堆旺火之间,接受火的洗礼。送亲宾客向男方家献羊背子之后,招待送亲客人。新娘步入宴厅后,向男方主婚人、公婆及亲朋依次叩头致礼。婆母给新媳送礼物。当新娘礼毕退出时,新郎用弓梢揭去蒙面纱,新娘才亮相。之后,新郎新娘由伴娘陪同下,向全体亲属及宾客敬茶、敬酒,婚礼收尾。 现代蒙古族时行集体婚礼、旅行婚礼,有的还举行已简化的传统婚礼仪式。 周岁生日宴 蒙古族有过周岁生日的风俗。当小孩满一周岁时,举行剪发仪式,请亲属朋友前来赴宴。剪发仪式上,让过生日小孩从众多的礼品中任意抓取一二件爱物,叫“抓周”。以小孩所取的物品,预言其日后的前途和志趣。之后,摆羊背子、献酒献歌,共同欢乐,当日散席。周岁生日之后不再过生日,个别有5 0岁开始每逢一旬举行祝寿的习惯和普遍举行80寿辰的习惯。 年 俗 蒙古族于农历腊月二十四日(外旗籍蒙古族于二十三日)进行祭灶仪式,开始沉浸在节日的欢乐之中。除夕一到,家家户户更换新“禄马旗”,制作用361根个芯扎成的火把式“天灯”。正月初一东方微亮,各家各户在“禄马旗”祭台前燃篝火,点燃天灯,举行祭天仪式。祭天之后,晚辈给双亲和长辈叩头、献哈达,长者则逐个给晚辈赐词祝福。正月里三五成群,骑上骏马,奔向亲戚朋友家,馈赠拜年”德吉”礼品。

  (一)

 爱,如一枚苍凉的树叶,悬挂在高高的梧桐树上,一缕爱情的诗魂,穿透时空向我们飘来!凝望路旁高大的梧桐树,片片树叶迎风招展,穿越红尘雾霭,透视历史沧桑,一半是清馨芬芳,一半是惆怅哀伤。

 纵然一千种妩媚,也不及那一棵相缠的梧桐树。浪漫多情的梧桐,迷恋钟情,最终痴爱成仙,并与之相抱,一抱就是一千年,梧桐枝干相缠,雌雄同株。

 古风诗韵中,梧桐这一意象蕴含着丰富的爱情含义,文人骚客总喜欢把梧桐和爱情联系在一起,书写着苍凉多姿的恋歌。

 诗词中以各种形式诉说人类亘古不变的爱情,但它仍以梧桐来寄托情思。

 “梧桐相待老,鸳鸯会双死。贞妇贵殉夫,舍生亦如此。波澜誓不起,妾心井中水。”孟郊的《列女操》写出了女人忠贞不渝的爱情,这是一首颂扬贞妇烈女的诗。以梧桐偕老,鸳鸯双死,比喻贞妇殉夫。同时以古井水作比,称颂妇女的守节不嫁。此诗以梧桐为寄托,借赞颂贞妇烈女,表达诗人坚守节操,不肯与权贵同流合污之品行。

 白居易的《长恨歌》“春风桃李花开日,秋雨梧桐叶落时。”写出了李隆基对杨贵妃的相思离情。王昌龄的《长信秋词》“金秋梧桐秋叶黄,珠帘下卷夜来霜。”寄托着人们对美好爱情的向往与渴望。

 在宋词中最为动人的还是那位才情出众的女词人的千古绝唱《声声慢》:“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在梧桐细雨这样美丽伤怀的意境中,李清照以词代声,情景交融,既写出了秋雨的缠绵不断,又写出了自己剪不断理还乱的愁绪,诉说着对亲人的绵绵不尽的思念,那是一种凄冷的美,这种古典情怀让多少有情人动容,三分韵律,七分哀怨。情倾弥漫,听得人心楚楚,泪流满面。

 梧桐树,是一棵思念之树,爱情从梧桐树那一端开始,抒怀着人间爱情的浪漫情愁。元杂剧作家白朴在《梧桐雨》里,把梧桐与杨贵妃、李隆基的悲欢离合联系起来。李隆基对着梧桐回忆:“当初妃子舞翠盘时,在此树下;寡人与妃子盟誓时,亦对此树;今日梦境相寻,又被它惊觉了。”梧桐是李杨爱情的见证者。它生生不息,诠释着李杨爱情的永恒。

 一个“十三能织素,十四学裁衣,十五弹箜羐,十六诵诗书”的刘兰芝与焦仲卿唱着凄婉的爱情之歌,在梧桐与松柏中徘徊流连。他们生前没有团圆,死后像梧桐和凤凰一样相互依赖和鸣。同时,我在读到松柏梧桐覆盖交融时,仿佛也看到刘兰芝和焦仲卿恩爱地偎依在一起,只是他俩的脸上还挂着人世间没有流完的最后一滴泪;我们在听到鸳鸯和鸣到五更时,仿佛也听到他俩对人世间不幸命运的一声声叹息与哀怨。

 梧桐,让人们见证着他们忠贞不渝的爱情,因为它从来不会在风吹雨打里倒下。每一个黄昏都孤独地矗立在落寞的地方,可是它仍然无怨无悔地守候着这不老的爱情。

 (二)

 我伫立在朦胧的秋雨中,看着路旁高耸的梧桐树,让我想到了那段因季风而跌宕起伏的爱情。那些随梧桐树迎风飘荡的爱意,沿着梧桐树弥漫流淌的恋曲,顺着梧桐枝叶慢慢飘散的记忆,像那追逐流云的飞鸟,成为世俗嘲弄而不断奔涌的梦。

 在漫长而饱经沧桑的爱情面前,我们需要这样洋溢暧意的梧桐树,只许那棵爱情树枝繁叶茂,同生同死。这里讲述的是梧桐树下的爱恋故事。

 相传在小城边有一棵梧桐树,树干深褐色且长满疙疙瘩瘩的树皮,就像一张饱经沧桑的老人的脸。事实上,这棵梧桐树已经有上千年的树龄。粗壮的树干两人都不能环抱,树根深深地扎在地上。树冠像是炸开的绿色焰火,一串一串的梧桐花簇拥在一起,浅浅的紫色中带着淡淡的粉红,在花心深处凝结着一些亮亮的黄,似有似无的香气,任谁一看都有一股莫名的激动。微风吹来,叶子上下翻动,活泼灵动,芳香四溢。

 有一天,一个小女孩出现在梧桐树下,贪婪的深吸着花香。小女孩是被随风飘出的清香吸引来的。梧桐树一惊,她又出现了。梧桐树已上千年,阅历无数,而眼前的这个小女孩让梧桐树印象至深,因为他们已经是多次见面了,梧桐树见证了她轰轰烈烈而悲惨的爱恋。

 而让梧桐树意想不到的是,小女孩的父母竟在不远处安了家,并在梧桐粗壮的树枝上为女孩做了秋千。小女孩每天和梧桐相依一起,坐在秋千上诵读关于梧桐的诗句和故事。慢慢地,小女孩长大了,出落得亭亭玉立,如梧桐花一样娇嫩,气质优雅大方。梧桐树又不得不为女孩担忧,她会有什么样的爱情结局呢

 宁静的生活在女孩十八岁时,被一个突然出现的男孩打破,他清秀消瘦,脸色微白。男孩看到粗壮的梧桐树先是一惊,看到梧桐树下的女孩时更是眼前一亮。女孩如梧桐树的守护天使般清雅脱俗,高雅的气质让男孩忘记了呼吸,男孩和女孩心心相惜,每天相约梧桐树下,说着关于梧桐的一切话题。

 他们由《孔雀东南飞》的诗句:“东西植松柏,左右种梧桐。枝枝相覆盖,叶叶相交通。中有双飞鸟,自名为鸳鸯。仰头相向鸣,夜夜达五更。”谈到刘兰芝和焦仲卿不畏封建礼教,追求纯真爱情,对爱情忠贞不渝的悲惨经历。这幅美妙、神奇的图画寄予了他们对纯洁爱情的企盼和渴求。这时候,梧桐树颤抖了一下自己的枝叶。他们最终还是逃脱不了爱情的魔力,梧桐树晃了晃枝丫。

 “无言独上西楼,月如钩,寂寞梧桐深院锁清秋。”他们感叹李煜的凄凉,由君主沦为囚徒的凄寒孤寂。可是他们可曾知道这背后的爱情。夫妻被迫分离,两人相互思念,女子在外受尽苦难,苦等一生。他们的话语感动了梧桐树,梧桐树无声的抖落下自己的身体,叶子如泪雨洒落。

 男孩和女孩又由李清照的《声声慢》,谈到李清照的人生,与丈夫情投意合、如胶似漆,可因为朝中整编,饱尝相思之苦,最终带着她的悲伤、对丈夫的思念凄苦孤独终身。梧桐树为这人间爱情如此凄美而感激动涕零,坠落了全部树叶子。

 此后,男孩多次在梧桐树下,为自己心爱的女孩弹他的凤凰琴,哼唱他为女孩编写的歌曲。男孩和女孩山盟海誓:“我欲与君相知,长命无绝衰。山无陵,江水为竭,冬雷震震,夏雨雪,天地合,乃敢与君绝!”两人在梧桐树下发下盟誓,海枯石烂,坚贞不变。以“山无陵“来表明自己生死不渝的爱情。

 可是他们的结局还是逃脱不了命运的捉弄,幸福的时光总是短暂的。男孩死了,因为从小就体弱多病,最终没有战胜病魔。女孩伤心欲绝,抱着男孩来到梧桐树下,穿上自己梦寐以求的婚纱在梧桐树上吊自杀。梧桐树看着发生的一切都无能为力,只怨上天捉弄。而后,伤心的家人为男孩和女孩举办了特殊的婚礼,并把两人合葬在梧桐树下。

 浪漫的年华随着模糊的传说,如落叶般飘散在历史时光的沿岸。几年过去,路旁长出了两棵相依相偎的树,一棵叫梧,一棵叫桐,梧为雄,桐为雌,两棵树紧紧相抱一起,同长同老,同生同死。也许,梧桐比喻男女坚贞情爱,就此由来。

 “苍苍梧桐,悠悠古风”,“梧桐昨夜西风急,淡月胧明,好梦频惊,何处高楼雁一声”汉枚乘《七发》有“龙门之桐……其根半死半生”的说法,后又有以梧桐半死比喻丧偶。例如,白居易的诗有“梧桐半死清霜后,头白鸳鸯失伴飞。”“半死梧桐老病身,重泉一念一伤神”的诗句。因此,诗文中常以梧桐表示男女之间至死不渝的爱情。

 且问秋风几许,一枚枚苍凉的爱,悬挂在梧桐枝梢上。漫步在喧嚣与寂静之间,踏碎一道道忧伤,穿行梧桐树下,一缕缕爱情的诗魂,浸湿多少梦里的相思,倦了几世如水的红颜……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hunlipic.com/jiehun/9389937.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10-11
下一篇2023-10-11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