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治时期的瓷器特点

同治时期的瓷器特点,第1张

汝窑瓷器最为人们称道的是其釉色。后人评价“其色卵白,如堆脂”。可见汝窑烧制的青瓷确有独特魅力,被人们推举为五窑之首,名副其实。

汝窑天青釉弦纹樽(现藏于故宫博物馆)

官窑,是宋徽宗政和年间在京师汴梁建造的,窑址至今没有发现。官窑主要烧制青瓷,大观年间,官窑以烧制青釉瓷器著称于世。主要器型有瓶、尊、洗、盘、碗,也有仿周、汉时期青铜器的鼎、炉、彝等式样,器物造型带有雍容典雅的宫廷风格。其烧瓷原料的选用和釉色的调配也很讲究,釉色以月色、粉青、大绿三种颜色最为流行。官瓷胎体较厚,天青色釉略带粉红颜色,釉面开大纹片。这是因胎、釉受热后膨胀系数不同产生的效果。这是北宋官窑瓷器的典型特征。北宋官窑瓷器传世很少,十分珍稀名贵。宋代官窑瓷器不仅重视质地,且更追求瓷器的釉色之美。

宋官窑青釉弦纹瓶(现藏北京故宫博物院)

哥窑,确切窑场至今尚没有发现。据历史传说为章生一、章生二兄弟在两浙路处州、龙泉县各建一窑,哥哥建的窑称为“哥窑”,弟弟建的窑称为“弟窑”,也称章窑、龙泉窑。哥窑的主要特征是釉面有大大小小不规则的开裂纹片,俗称“开片”或“文武片”。细小如鱼子的叫“鱼子纹”,开片呈弧形的叫“蟹爪纹”,开片大小相同的叫“百圾碎”。小纹片的纹理呈金**,大纹片的纹理呈铁黑色,故有“金丝铁线”之说。其胎色有黑、深灰、浅灰及土黄多种,其釉均为失透的乳浊釉,釉色以灰青为主。常见器物有炉、瓶、碗、盘、洗等,质地优良,做工精细,全为宫廷用瓷的式样,与民窑瓷器大相径庭。传世哥窑瓷器不见于宋墓出土,其窑址也未发现,故研究者普遍认为传世哥窑属于宋代官办瓷窑。

哥窑灰青釉凸弦纹瓶(现藏于故宫博物院)

钧窑,分为官钧窑、民钧窑。官钧窑是宋徽宗年间继汝窑之后建立的第二座官窑。钧窑广泛分布于河南禹县(时称钧州),故名钧窑。以县城内的八卦洞窑和钧台窑最有名,烧制各种皇室用瓷。钧瓷两次烧成,第一次素烧,出窑后施釉彩,二次再烧。钧瓷的釉色为一绝,千变万化,红、蓝、青、白、紫交相融汇,灿若云霞,宋代诗人曾以“夕阳紫翠忽成岚”赞美之。这是因为在烧制过程中,配料掺入铜的氧化物造成的艺术效果,此为中国制瓷史上的一大发明,称为“窑变”。因钧瓷釉层厚,在烧制过程中,釉料自然流淌以填补裂纹,出窑后形成有规则的流动线条,非常类似蚯蚓在泥土中爬行的痕迹,故称之为“蚯蚓走泥纹”。钧窑瓷以花盆最为出色。

慈禧在晚清的政坛上,无疑是个非常有重量的女子,虽然在古代有重男轻女的传统,也有后宫不得干政的祖制,但这并不妨碍慈禧成为大清的「 ”掌舵人”。慈禧的成功,跟慈禧强大的权力占有欲有着欲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通过政变获得权力后,慈禧非常迷恋权力,不肯有任何人来挑战她的权威,包括自己的儿子同治皇帝,在同治皇帝亲政后,慈禧也如同晚年的乾隆一样,不肯放手,却间接导致了儿子同治的早逝。 慈禧 1861年,年仅26岁的慈禧太后,联合恭亲王、慈安太后与僧格林沁等人发动「 ”辛酉政变”,在慈禧的精心的谋划下,政变进行地十分顺利,从此慈禧就成为了大清朝一位说一不二的女人。此时的同治皇帝年仅6岁,无法亲政,慈禧理所应当地垂帘听政。但是直到同治皇帝14岁的时候,按照清朝的惯例,同治皇帝应该亲政了,但是慈禧不肯放权,一直拖到了1872年,同治结婚之后。1873年,此时的同治皇帝已然18岁了,慈禧太后迫于压力,将权力让给了同治皇帝。 僧格林沁 虽然表面上慈禧太后将朝政归还给了儿子同治,但是实际上慈禧太后与乾隆皇帝一样,「 ”退位不退权”,这点让亲政后的同治皇帝相当苦恼,处理政务来,处处掣肘。为了能够早日摆脱母亲慈禧太后的干涉,同治皇帝决定给慈禧太后修建一个养老、游玩的场所,让慈禧太后转移目标。 1873年,同治皇帝决定重修被英法联军烧毁的圆明园,慈禧为了享乐也很赞同重修圆明园,在同治皇帝下旨后,慈禧也很上心,第二天便把常年为皇家建造宫殿的负责人叫来,命其先做个模型看看。 圆明园遗址 但是重修圆明园哪里是件容易的事。圆明园修建于康熙48年(1709年),之后便成为了历代皇帝的避暑行宫,历代的皇帝也不断为这座皇家园林舔砖加瓦,使得这座圆明园占地面积达35平方千米,也有「 ”万园之园”的美誉。即使是修建一部分的圆明园,估算的花费也要几千万两白银,这样的一笔巨款,对当时贫弱交困的清朝来说,根本是一件「 ”不可能完成的任务”。 重修圆明园要大笔银子,但是大清正在搞洋务运动,哪里有空闲的银子?同治皇帝是铁了心要修,便号召朝中大臣进行募捐。这个时候,一帮元老大臣们再也坐不住了,朝中的恭亲王奕䜣和酵亲王奕劐等十多位军机大臣,联名上奏,要求停止圆明园的重修。但是同治皇帝见到奏折后很是生气,并且对恭亲王奕䜣发了脾气,「 ”此位让尔,何如?”。 同治皇帝 之后更是将这一班元老重臣的官职全部罢免,恭亲王的「 ”铁帽子王”爵位也被剥夺,降为了郡王,得知消息后朝中为之一震。两宫太后见到此事闹大,及时出手,返还了元老大臣们的官职、爵位。并且决定不再重修圆明园,改修西苑三海。 西苑三海中的北海公园 如果这件事是由于同治皇帝自己的学识与才能的问题,那么同治皇帝自己的婚姻不幸则与慈禧脱不了干系。1872年,10月16日是同治大婚的日子,此时同治17岁,他的皇后是年仅19岁的阿鲁特氏。在此之前,两宫太后为同治选后发生了争执,慈安太后喜欢蒙古正蓝旗侍讲崇绮的女儿阿鲁特氏,而慈禧太后认为侍郎凤秀的女儿富蔡氏更好,最终同治选择了崇绮的女儿阿鲁特氏为皇后,富蔡氏为惠妃。为此慈禧太后倍感失落,便处处打压阿鲁特皇后。 同治大婚 为了不让同治皇帝整天与皇后黏在一起,慈禧太后以妨碍政务为由不准同治亲近皇后,只准亲近惠妃。但是同治皇帝不喜欢惠妃,经常自己是独守空房。对于慈禧太后的干涉,同治皇帝很是厌烦,不久便在身边太监的指引下,偷偷出宫,在八大胡同中寻花问柳。 同治皇后 但是没过多久,1875年,年仅19岁的同治皇帝便染病身亡,有史料记载同治皇帝是先染天花后染梅毒,两病发作,导致同治身亡的。若不是慈禧过多的干预儿子同治的婚姻与感情,同治皇帝怎么会出宫寻欢,又怎么会感染恶疾。所以同治皇帝的早逝,也是由于慈禧的间接干预所致。 参考:《清史稿》《清实录》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hunlipic.com/jiehun/9403654.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10-12
下一篇2023-10-12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