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00三年Johnny Cash风烛残年之迹翻录此曲《hurt》,Nine Inch Nails主唱Trent Reznor看了Cash版本的MV后流着泪说Hurt从今以后不再属于他
擅使弩弓的民族——僳僳族
僳僳族,中国少数民族之一。现有人口57万余人。主要分布在云南省怒江僳僳族自治州的泸水、福贡、贡山、兰坪等县。其余的散居于云南省中甸、德钦、维西、丽江、永胜、华坪、宁蒗、漾濞、腾冲、陇川、瑞丽、梁河、潞西、临沧、耿马、楚雄、元谋等30余县,以及四川省的西昌、木里、盐源、盐边、米易、会理、会东等地。与汉、彝、白、纳西等民族交错杂居。
僳僳族历史悠久。其先民原来居住在金沙江两岸。16世纪以后开始迁入怒江、德宏等地。族称唐代即已见诸史端。作为民族自称音译的“僳僳”二字,历史上曾有“栗粟”、“力苏”、“僳僳”、“力些”、“力梭”、“黎苏”、“俚苏”等不同写法。
僳僳族有自己的语言,僳僳语属汉藏语系藏缅语族彝语支。先后使用过三种文字。一种是西方传教士创制的拼音文字,一种是维西县农民创造的音节文字,还有一种是新中国成立以后新创制的拉丁字母形式的文字。
僳僳族经济以农业为主。主食玉米、荞麦等。喜欢饮茶、喝酒、吃砣砣肉。住房多为干栏式竹木结构的二层楼房,也有平房式的木楞房或木板房。服饰各地不一。男子多穿麻布长衫、及膝黑裤。头戴黑、白或蓝色包头。妇女多上穿右襟衣,下穿百褶裙。头戴用贝片和珊瑚珠等串缀而成的珠帽“俄勒”或各色包头。过去因服饰的颜色不同,曾有“白僳僳”、“黑僳僳”、“花僳僳”之俗称。
僳僳族能歌善舞,文化艺术丰富多彩。主要节日有澡塘会、尝新节、阔时节、僳僳年等。信奉原始宗教。20世纪初,一些西方传教士进入怒江、德宏地区,传入基督教。
僳僳族人民勤劳勇敢。历史上,为反抗阶级剥削、民族压迫和英、日等外国侵略者的入侵,曾揭竿而起,进行过多次可歌可泣的斗争,为保卫和建设祖国西南边疆做出了重要贡献。
缀满爱的头饰——“俄勒”
僳僳族主要聚居于滇西、滇西北怒江、澜沧江和金沙江两岸的河谷山坡地带。过去因所穿麻布衣服的颜色不同,又分为白僳僳、黑僳僳和花僳僳。聚居在福贡、贡山一带的白、黑僳僳族,年轻姑娘喜欢用缀有小白贝的红线系辫,已婚妇女则多喜欢头戴珠帽“俄勒”。
“俄勒”是用珊瑚、料珠、海贝 、小铜珠编织而成的。制作方法是:先选十几个直径约2厘米的白色海贝片,把它们钻出小孔,用线平穿成一个能套住后脑的圆套。海贝圈上半部分的贝片下面系上一个小铜珠,然后再将小铜珠横穿成串。这样便构成了一个以脑后海贝串、额前铜珠串为上下两边,以红白两色珊瑚、料珠串为中心的帘式、半月形珠帽,戴在头上正好能将头颅和两侧耳鬓罩住。妇女们戴上“俄勒”,头顶上的片片海贝如同银月高悬在上,下面的串珠,宛如众星捧月。最下端的铜珠,嵌在前额,金光闪闪,给人一种华美、尊贵
关于“俄勒”,僳僳族民间还流传着一个美丽动人的传说:远古时代,有一年天气大旱,河水干涸,庄稼枯焦,饥饿夺去了无数人的生命。有一对僳僳族男女青年受米斯神的指点,在一个山青水秀的地方安了家。男的撵山打猎,女的管理家务,两人逐渐产生了爱慕之情。尽管两人勤劳耕作,但生活仍十分艰苦。男青年所穿简陋的兽皮衣服,已无法蔽体、御寒。姑娘看在眼里,疼在心头。于是决心要给小伙子织做一套舒适合体的衣服。她历尽艰辛,终于找到了荨麻,之后便不停地撕麻、煮麻、漂洗、捻线,不知经过多少日日夜夜,终于织成一件横纹麻布长衫。看到心爱的姑娘为了自己不辞辛劳,而阵阵山风袭来,她被吹散的发丝不时挡住视线,刺得她眼睛常常流下泪水的情景。小伙子暗想,能不能制作一顶帽子,拢住姑娘的乌发呢?一个明月高悬的夜晚,他望着天空,幻想着如果能用月亮一样洁白、光润的东西做成一顶帽子,把姑娘打扮得象月下的青山,该多好啊!于是,他踏遍千山万水,终于如愿以偿地在唐古拉山脚下找到海贝,用姑娘搓出的麻线,把磨好的海贝片和白色、红色的树果子穿成串,做出了一顶美观大方的“俄勒”。一个丰收的中秋之夜,小伙子捧出“俄勒”,伴着月光,戴在姑娘的头上。姑娘取出长衫,披在小伙子的身上。二人情深意绵,终于结成终身伴侣,生儿育女、繁衍子孙。从此,谈情说爱的僳僳族小伙子就必定要做一顶“俄勒”,送给自己心爱的姑娘,做为定情之物。姑娘也要亲自织做一件长衫,回赠自己的意中人。这种习俗世代相袭,一直流传至今。
情真意切“同心酒”
同许多民族一样,僳僳族同胞也喜欢饮酒。他们的酒有水酒和烧酒两种,过去多自行酿制。
水酒是一种发酵酒。制作方法,是先将玉米、高梁、荞麦面或稗子等原料捣碎、蒸熟,晾凉后拌上酒药,然后装入大罐中,令其自然发酵七八天。饮用时兑水、过滤即可。这种酒酒汁微浊,呈乳白色,酒精含量不高,醇香微甜,有健脾开胃,提神解乏之功效。一直深受僳僳族人民的喜爱。
烧酒,僳僳语称“力基”,是把发酵后的糟水放入锅中蒸馏而得的蒸馏酒。此酒清澈透明,度数较高,较水酒辛辣爽口。
僳僳人认为,“无酒不成礼”,酒是他们宴宾待客必不可少的饮料。按传统习俗,饮宴伊始,主人要先将自己的竹筒杯斟满,并往地上洒倒少许,表示祭祖先。接着自己先举杯略饮,表示酒是好的,然后才将客人的酒杯一一斟满,双手捧献给客人饮用。
在僳僳族的饮宴习俗中,最有趣的莫过于饮“同心酒”了。“同心酒”,亦称“合杯酒”、“双边酒”等。是指2人同捧一筒或一碗酒,相互搂着对方的脖子和肩膀,一起张嘴,仰面同饮,使酒同时流进主客双方嘴里的饮酒习俗。饮用同心酒,一般不分男女,亲朋挚友或恋人之间均可进行。过去常用于招待贵客、签约盟誓或结拜兄弟等场合。
同心酒象征着团结和友谊。酒席宴中,如果僳僳族同胞邀请你同杯共饮的话,那就意味着他对你充满了信任,把你当成了朋友。
阔时节与澡塘赛歌会
僳僳族节日众多,规模较大的有“阔时节”、“新米节”、“刀杆节”、“火把节”、“收获节”、“澡塘会”、“拉歌节”、“射弩会”等。
“阔时节”,亦作“盍什节”。“阔时”是僳僳语音译,“岁首”、“新年”之意。是僳僳族最隆重的传统节日。因过去多以对物候的观察来决定日期,故各地没有统一、确定的节期。一般多在公历12月下旬至第二年1月举行。1993年12月,云南省怒江僳僳族自治州人民政府决定,每年12月20至22日为阔时节,以便让各地僳僳族同胞能同迎新年,共庆佳节。
节日期间,一般都要酿制水酒、杀鸡宰猪、舂粑粑,准备各种丰盛的食品。还要采折与全家男人人数相同的松树枝插在门口,寓寄祛疾除病,幸福吉祥。同汉族的习俗一样,除夕之夜要吃团圆饭。即使有人身在他乡,家人也要为他留出席位、摆设碗筷。有的地方,从除夕开始,禁止到别人家里去,即使是分了家的父子兄弟也不能往来。直到初三后才解除限制,多数地方从初一开始,人们便聚集在晒场或开阔地,开展对歌、跳舞、荡秋千、射弩比赛等丰富多彩的文体娱乐活动。怒江地区的僳僳族同胞有的还要前往泸水县登埂澡塘参加“澡塘赛歌会”活动。
有趣的是,过阔时节时,僳僳族同胞谁家舂出的第一块粑粑都会先拿给狗吃。据说,这是为了感谢狗“给人间带来粮种”。僳僳族民间流传着不少狗与粮种的传说,如其中一则说,古代人类浪费粮食惊人,天神知道后大怒,下令将所有粮食收回天庭。人类面临灭顶之灾。在此危难时刻,一只狗奋不顾身,顺杆爬上天宫偷来粮种,拯救了人类。
刀杆节在僳僳族农历二月八日,僳僳族农历二月八日的刀杆节,相传是纪念一位对僳僳族施以重恩的古代汉族英雄。僳僳族人民把这位英雄献身的忌日定为自己民族的传统节日,并用上刀山、下火海等象征仪式,表达愿赴汤蹈火相报的感情。刀杆节这天,几名健壮男子先表演“蹈火”仪式。他们赤裸双脚,跳到烧红的火炭堆里,表演各种绝技。第二天,他们把磨快的36把长刀,刀口向上分别用藤条横绑在两根20多米高的木架上,成一刀梯。表演者空手赤足,从快刀刃口攀上顶端,并在杆顶表演各种高难动作。如今,这项惊险的传统祭奠仪式,已演变为僳僳族好汉表演绝技的体育活动。
“澡塘赛歌会”,又称“春浴节”,也是僳僳族的传统节日盛会。现多于僳僳新年的正月举行。地点在怒江僳僳族自治州首府六库市以北10余公里处的登埂、马掌河等温泉。届时,邻近各县、区的群众身着盛装。携带干粮、行李,甚至炊具纷至沓来。平时寂静的温泉,此时处处帐篷林立,人头攒动,欢歌笑语,热闹非凡。过去以洗浴治病为中心的春浴节,现在成了人们休闲度假、歌舞狂欢的节日。尤其是风华正茂的年轻人,几十人一帮、数百人一伙,赛歌、对诗,寻找爱的伴侣,通宵达旦,乐此不疲。
“江沙埋情人”
“江沙埋情人”,是云南省怒江僳僳族自治州福贡县一带僳僳族青年的传统节日娱乐、求偶活动。每年正月初四、初五左右举行。届时,男女青年们欢聚怒江河畔,歌舞嬉戏。还要在同伴的帮助下,在沙滩上挖出沙坑,将意中人抬入“埋葬”,并装出非常悲伤、痛哭流涕的样子,唱丧歌,跳丧舞。取闹过后,才将意中人拉出。他们认为,通过这一活动,一来表示恋人间感情的真挚与深厚,二来可以将附在意中人身上的“死神”埋掉,使意中人健康长寿。
除此活动外,福贡一带的僳僳族青年还要举行“头顶射鸡蛋的”射弩比赛。比赛时,男青年身背箭包,手持弩弓,自己的心上人头顶扣一碗,碗底上置鸡蛋一枚(或头顶一木碗,碗中盛米、置鸡蛋)为靶,站于几米之外。比赛开始,男青年不慌不忙,拉弦搭箭,扣机击发,只听“啪”的一声,蛋花飞溅,心上人则安然无恙,顿时,场上爆发出一片热烈的掌声。这是一项惊心动魄、扣人心弦的比赛,是比技术、赛胆量、见真情的活动。当然,技术不精的小伙子,宁可射不中鸡蛋,也不会伤了心上人的。
弩弓与毒箭
“明《景泰云南图书志》载:“有名栗粟者……常带药箭弓弩,猎取禽兽”。《南诏野史》载:“力些,即栗粟,……尤善弩,每令其妇负小木盾前行,自后射之,中盾而不伤妇”。这是史籍中对僳僳族精湛弩技的记述和描写。
僳僳族居住的高山峡谷区,过去漫山遍野都是茫茫的原始森林,各种飞禽猛兽出没林间。在长期的生活实践中,勤劳勇敢的僳僳族人民发明、创造了各种各样的生产工具,练就了一整套与凶禽猛兽搏斗,及适应环境、改造自然的技能与本领。弩弓与毒箭便是其中的代表。
弩是一种利用机械力量射箭的弓。僳僳族的弩由弩身、弩板、箭槽、弩弦、弩牙和弩机组成。弩板用坚硬而又富有弹性的岩桑木或青岗栗木制成,大小不一。弩弦用4股粗细适当的精细麻线扭制而成。弩牙和弩机均用骨头制作。使用时,把坚韧的弩弦拉到弩牙,箭放在弩身之上,瞄准目标后扳动弩机,利用弩板、弩弦的弹力把箭射出。
弩箭由竹块削制而成,头尖可套铁镞。尾部安有用竹皮折成的、可增加飞行稳定性的三角形尾翼。分无毒的普通箭和毒箭两种。普通箭一般用来射杀飞鸟、松鼠、野鸡、野兔等小动物。对付凶猛体壮的虎、熊、野猪等大动物,就必须使用毒箭了。毒药是用巨毒的野生植物黑草乌的根茎泡制而成的。将其涂于箭头尖端的小沟处便成了毒箭。这种毒箭毒性极强,箭镞射入肌体,一接触到血液,很快就会流遍全身,使动物中毒身亡。
僳僳族的弩和箭看似简单,但实际上,其形状的确定,材料的选择,箭镞的安装,箭尾尾翼的设计等,都体现了多方面的科学原理,反映了僳僳族人民的科学才能与智慧。
僳僳族的劲弩毒矢,不仅是他们的传统狩猎生产工具,而且还曾作为武器,在反抗历代封建统治阶级的民族压迫和经济掠夺的斗争中,在反抗外国侵略者、保卫祖国边疆的斗争中,发挥过巨大作用。
今天,僳僳族地区的面貌已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作为生产工具,弩的使用已大为减少,但在许多体育竞赛和群众性娱乐活动中,仍然英姿屡现。
顶杠与荡秋千
僳僳族的传统体育活动多源于生产和生活,内容丰富,形式多样,融娱乐与健身于一体。较为流行的有顶杠、荡秋千、爬刀杆、摔跤、砍竹杆、溜索竞渡、拿石头等。
顶杠是一种非常简单、方便而有趣的体育娱乐活动。无需特殊场地和器材,只需一根木杠和一小块平地即可。茶余饭后,劳动间隙均可进行。具体形式为:用一根长2米左右、碗口粗的木头作顶杠。比赛时,两人各手握木杠的一端,并顶于肚脐稍上处。双脚呈弓步,前脚站稳保持身体平衡,后脚用力向前蹬,身子向前倾、顶,把对方顶出规定界限即为取胜。
此活动虽然简单,但要想取胜,必须既有力量,又有经验和技巧,只有两方面巧妙结合,才能稳操胜券。如,在双方僵持不下时,可采取突然摆动身体和木杠的方法,导致对方重心失衡,再趁机用力将对方顶出界外。或者采用杠杆原理,前面的手将顶杠稍微向上抬,后边的手往下压 ,可达到四两拨千斤的奇效。
荡秋千是僳僳族最普及、参与者最多的体育与娱乐活动。僳僳族的秋千又分“荡秋”、“车秋”和“磨秋”三种。
“荡秋”是以绳子或藤条为荡索,将其悬挂于高大树木的横枝或特设的秋千架上即可。荡法有单人、双人两种。竞赛方法是以咬下规定的树叶或荡得最高者为优胜。
“车秋”因形似纺车而得名。“车”用两个长方形木框十字交叉而成。交叉处横穿一轴,可横架木桩上转动。与轴平行的四条框架上各绑一吊凳。比赛方法:4人一组,分别坐于4个吊凳上,随“车”绕轴旋转,转到地面一侧时用力蹬地,使“车”不停地转动,以在规定的时间内转圈多者为胜。
“磨秋”由立柱和一根横木组成。立柱高15米左右,其顶端削出一个小磨轴。横木长约五六米,中间打一小洞,套在立柱顶端的磨轴上,即可作旋转运动。因转动时两端如秋千般上下摆动,又如推磨状环周运行,故名。使用时,横木两边人数相等,同时手握横杆,趴于其上。脚着地者使劲蹬地,磨秋便飞转不已,且两端会交替上下,惊险而有趣。既可锻炼身体,又能培养人的勇敢精神。
僳僳族的天文历法
有许多僳僳族分布的山区,气候异常复杂。例如怒江、碧江、福贡、贡山、泸水地区,尤其是碧罗雪山、高黎贡山,一东一西,雄峙怒江两岸。怒江、澜沧江、独龙河谷到山巅,垂直落差4000多米,形成了热、温、寒三种不同的气候。午时在江边挥汗如雨,可是在山巅上,早晚仍是数九寒天,而山腰却是温和宜人。长期以来,僳僳族人民非常熟悉地根据地形分布的海拔高度的时序,科学地掌握生产节令和安排作物品种。他们根据山花开放、山鸟鸣啭、大雪纷飞的这种自然现象变化规律创造了“自然历法”,并将其作为判断生产节令的物候。多年来,僳僳族人民已习惯于把一年四季划分为:花开月〈三月〉、鸟叫月〈四月〉、烧火山月〈五月〉、饥饿月〈六月〉、采集月〈七、八月〉、收获月〈九、十月〉、煮酒月〈十一月〉、狩猎月〈十二月〉、过年月〈一月〉、盖房月〈二月〉等十个季节。�
据《云南备徵志》载:“耕种皆视花鸟,梅花岁一开,以纪年,竹花六十年一开,以记甲子,杜鹃花雇〈开〉工花,雌花开宜耕种。”《云龙州志》则说:“以冬月初一为元旦,用栗叶为年树。”
他们能从四季循环变化中,掌握了演变过程的本质是地球的运动。并将这种认识推广到对宇宙的认识,得出了星座每十二年变化一次、六十年为一甲子的认识。
黎族民歌深受广大人民群众的喜爱。黎族民歌在黎族文化传承中发挥着重要作用。黎族民歌是黎族人民世代传唱的歌曲。它不需要任何目的或音乐背景。这只是一首民谣,是那些感受现场,自由感受情绪的人唱的。现在让我们来学习一下深受人们喜爱的傈僳族民歌。
傈僳族最早生活在川滇交界的金沙江流域,后逐渐迁移到滇西怒江地区定居。他们主要居住在云南省怒江傈僳族自治州和维西傈僳族自治县。其余分布在四川省的丽江、保山、迪庆、德宏、大理和楚雄、西昌、盐源、木里、德昌县。傈僳族有自己的语言。傈僳语属于汉藏语系藏缅语族彝语支。
傈僳族人非常喜欢唱歌。没有盐他们不能吃东西。“说不要唱这首歌。民歌朴实感人,曲调丰富。传统舞蹈多为集体舞。有的模仿动物,有的表现生产生活。傈僳族在日常生活中经常以歌曲为代言人,用歌曲回答问题,形成了热爱民歌的传统。每年在泸水、碧江、云龙举办的汤泉演唱会,是歌手们充分发挥才华的地方,他们的歌可以听上好几天。傈僳族年轻人喜欢唱传统的和即兴的情歌,都是剪辑的时候唱的。有长情歌,也有短情歌。
傈僳族民歌种类繁多,老少皆宜。一般人出门,上山,散步,感受现场,随便唱唱。这种漫无目的、漫无边际的民歌,白天的田野、田野、山野、公路上随时都能听到,但曲调大多相同,只是快慢不同。这个速度表现在单词和句子之间,或者句子之间。用不同的速度来表达内心的快乐、喜悦或沮丧、悲伤。
傈僳族民歌有木瓜、石狮、树叶等。是流传于云南省怒江傈僳族自治州傈僳族社区的最流行、最重要的傈僳族民歌之一。木瓜过去泛指傈僳族语言中的所有歌曲和曲调,后来成为古代叙事曲的专称。其他属于木刮类的歌曲和曲调,通常都是从内容开始,如《阿奇木瓜》及其《本木瓜》。木刮主要用在内容严肃、气氛庄重的传统叙事诗中,在民族节日、集会等场合也常被传唱。、《木瓜》、《创世纪》、《生产调》等代表表演,古朴、深沉、苍凉、古老。
傈僳族崇尚歌唱交流。在傈僳族多声部无伴奏合唱中,傈僳族民歌《石头》、《飘叶》、《木瓜》享有“峡谷之声”的美誉。2006年5月20日,傈僳族民歌被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怒江文化局社会艺术处处长云东说,近两年来,怒江一直致力于整理和保护傈僳族民歌。2008年,省、州两级投入40多万元对傈僳族民歌进行整理和保护,出版了650首傈僳族民歌。傈僳族民歌保护初见成效。
据了解,自2007年组织开展傈僳族民歌专项保护工作以来,怒江州成立了专项项目组,在州县文化馆设立专门岗位,指派专人收集整理傈僳族民歌。工作人员采访了泉州60多位傈僳族老艺术家,收集了170多首各种类型的傈僳族民歌,录制了近1200分钟,录制了1000多分钟,拍摄了1600多张照片。在调查的基础上,形成了87部傈僳族民歌手稿、87部傈僳族民歌成品和130部傈僳族民歌单曲。
近年来,怒江州通过组织乡村农民文艺汇演、扶持民间文艺团体、资助民族文化传承等方式,促进民族传统文化的保护和传承。截至2008年,泉州共有农村艺术团体160多个,其中传承民族传统文化的民间艺术团体数十个。2009年初,怒江州还对22名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给予了3000元的一次性补助。2009年“文化遗产日”期间,怒江州还将对两位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每人给予8000元的资助。
舞动三江是傈傈族舞曲。
傈僳族属于蒙古人种南亚类型,民族语言属汉藏语系藏缅语族彝语支,文字分为新老傈僳文,普遍信奉原始宗教。傈僳族源于古老的氐羌族系,与彝族有着渊源关系,主要分布怒江、恩梅开江(伊洛瓦底江支流)流域地区,也就是中国云南、西藏与缅甸克钦交界地区。
其余散居于中国云南其他地区、印度东北地区、泰国与缅甸交界地区。根据《中国统计年鉴-2021》统计,中国境内傈僳族的人口数为762996人。舞动三江原唱是阿石才和阿荣。发行日期:2015年10月10日。
傈僳族歌曲艺术:
民歌是傈僳族人民喜爱的艺术活动。用傈僳族自己的话来说,那就是“盐不吃不行,歌不唱不行”。民歌几乎成了傈僳族人民的“第二语言”,无论在各种生产活动中,或是婚丧嫁娶时,傈僳族都要唱歌,甚至告状打官司或调解纠纷,也常采用唱调子的方式解决。
傈僳族民歌在演唱上保有独自的风格,在唱短音符时常大量运用颤音,唱长音时则唱得平直朴素,音色浑厚低沉,使人感觉具有一种深厚的内在力量。傈僳族的民歌按其体裁和形式,大致可分为六类:古歌、情歌、赛歌、祭歌、葬歌、颂歌。
傈僳文歌词显示出来的方法如下:
1、傈僳文字体——符合国际统一编码的标准字体,共31种,含多种手写艺术字形。本字体默认安装到电脑系统字体文件夹内,使用时在应用程序的字体选项内选择以Lisu(DHCM)开头的字体名即可。
2、傈僳文附加键盘——输入的傈僳文字为unicode字符,支持2种常用键盘布局的输入方式,适合习惯老版本布局的用户使用。
3、傈僳文输入法——本输入法除能输入傈僳文字符外,还配有13种软键盘,能输入常用及其他特殊字符,均为Unicode编码字符。本输入法具备词组输入功能,需傈僳文词库建立后方能实现。
4、傈僳文附字转换化——本程序依据字符替换定义表,对文档进行字符替换。主要用于将老版本占位字体输入的傈僳文字符文档转换为符合统一编码(unicode)标准的傈僳文字符文档。支持2种版本点位字符的转换。
5、德宏文手机输入法——本输入法能在安卓手机平台上完成傈僳文、德宏长体傣文、圆体傣文、景颇文、载瓦文等多文种字符的输入,并附带提供汉文简拼、英文、常用符号、表情符号等多符号字符的输入。本输入法安装后入驻到手机系统输入法选项内,支持与其他输入法的切换,并支持左右滑动切换键盘。
歌词:
从哪里来 可爱女孩
不说一句 不时地低头
黝黑脸颊 天真无邪的大眼睛
静静看我
在不远处 他们的家
几台怪兽 轰隆隆地响
白色布条 随著风无言的抗争
家不见了
hi ye~~
熟悉回家路 何时变得残破
小女孩你别哭 牵著你一起走
也许未来 蓝色海洋
也许未来 绿色的草原
也许未来 这一切全部消失了
会怎样
hi ye~~
熟悉回家路 何时变得残破
小女孩你别哭 牵著你一起走
hi ye~~
熟悉回家路 何时变得残破
小女孩你别哭 牵著你一起走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