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是现在的社会配套和各种设施设备都非常完善,男人没有妻子也可以把生活打理的很好。
二是崇尚没有羁绊的生活,很多男生觉得找对象需要陪女生哄女生,需要耗费大量的精力和时间。
三是社会的宽容度更高了,尤其是大城市不结婚是很正常的现象。
四是满足生理需求的方式有很多,没有女朋友或者妻子也完全没有问题,所以没有紧迫感。
五是经济压力的原因,很多男生面对恋爱和结婚需要准备房产彩礼等觉得压力很大,所以不愿意去面对。
六是一部分男生的取向本身就不是女性。
第一集
居住在百里镇的陈大虾以卖糖水维生,因为童年时得到千金**纪巧儿一饭之恩,而对她萌起爱意。儿与意中人周家礼十分投缘。一日,虾遇见一道强光及一名行为怪异的老伯后,身上便有连串的怪事发生。首先他不由自主地替儿捉拿偷钱包的小偷,结果反弄伤儿,累儿无法赶往码头见礼一面。
第二集
儿及虾以为十名孩儿是怪物,慌忙逃避。十兄弟四出寻找儿及虾,更在市集闹事,遭村民追打。阿二及阿三离群来到河边玩耍,大帅妻子朱美娴的佣人王妈见二人傻头傻脑,欲借二人向大帅万世雄瞒骗当年两名儿子夭折之事。儿四处游荡,见枝醉倒街头,更被街坊责骂。
第三集
儿发现家门遭人破坏,枝却不知所终,伤心。虾带儿及八兄弟前往兴隆镇投靠星。娴带阿二及阿三见雄,雄以为阿二及阿三是亲儿,大喜,要他们留在府中居住,然而雄妾趣娇却要求雄赶娴离开。虾找不到星,令儿感到前路茫茫;众儿子知儿的心事,答应出外找工作养家。
第四集
虾在市集卖糖水养家,儿则在河边洗衣兼教众儿写字。阿七双脚突然变长,为了掩饰不让儿发现而不慎堕河。杂技班开锣,虾前往替阿四及阿十打气,却反遭红赶走。红命阿四及阿十练习倒立和向后弯腰,阿四使计提早完成,被红发现后重罚。阿二及阿三跟刘副官出巡,经过虾的摊档时,阿大不慎将糖水倒在阿三的衣衫上。
第五集
众兄弟见虾受重伤,主动替他到市集摆档。阿三打翻虾的摊档发泄,众兄弟只好替人搬运砖块赚钱。阿五背部长出了一对翅膀,慌忙查看其它兄弟是否跟他一样。阿九知道众兄弟为了生计做苦力后,变卖身上的玉扣子拿钱回家。阿五产生幻觉,看见自己变了鸡精,实时晕倒街头。
第六集
红要求阿大以十个大洋换回阿四及阿十的自由。阿三双手红肿,娴担心是传染病,命王妈静悄悄找大夫替阿三医治。众兄弟为了尽快救阿四及阿十脱离红的魔掌,趁儿及虾入睡便出外工作,阿大及阿七替人扒粪,阿八及阿六则在妓院当鸨奴。某夜,儿醒来发现众儿不在,气愤,骂众儿不知自爱,阿大最后向儿说出真相。
第七集
大夫对于阿大等人的病束手无策。崔到虾家,要求带走阿九,但见他的双唇红肿,便命虾归还三个大洋以赎回阿九。虾为此大伤脑筋,只好卖了儿的头钗。阿五到大帅府当佣人。阿二及阿三因为一只烧鹅而认识了远道而来探雄的表妹阮彤彤。阿十双眼肿了起来,眼泪更有如喷泉,红灵机一动,利用阿十作为表演工具。
第八集
红见阿四及阿十完全康复,却仍逼他们演出;阿四及阿十故意利用异能来捣乱,赶走客人。阿四更戏弄红,令他以为杂技班内闹鬼。众兄弟利用异能助虾招徕很多客人。阿大跟兰闲谈,答应助兰找回其失散多年的父亲。儿劝虾为将来打算,阿大偷听到了一切,劝虾快点向儿表明心意。
第九集
虾赎回儿的头钗,并带儿看粤剧,望有机会向儿表明心意,但虾听见儿的一番说话后,顿感泄气,还处处回避儿,儿奇怪。光见顾客愈来愈少,决定将杂技班解散,阿四怕兰会顿失依靠,借众兄弟的异能为噱头吸引客人。阿大用异能替兰找寻生父,不果;兰见阿大对自己的事着紧,暗喜。
第十集
儿与礼见面,礼不介意儿未婚产子,还提议与她前往上海重新开始。阿三与彤到茶楼看杂技表演,阿三指阿四等人的绝技是假的,决定用拳头去挑战阿六的铜头,阿三大败。阿二及阿三强抢了崔氏夫妇的白玉观音,作为娴的生日礼物。众兄弟都不理儿的劝阻,潜入雄家将白玉观音偷回归还给崔。
第十一集
阿四等人欲打死阿二及阿三替阿十报仇,幸儿及时阻止。虾帮阿二及阿三洗伤口,发现二人身上的胎记,认定他们便是失散多时的儿子。阿二及阿三向王妈及娴查问自己失忆的原因,但二人言词有所出入。另外,阿三看见阿七等人的异能,开始相信虾才是生父。崔寄信给虾,表示会留在乡间生活,将店铺让给虾,众人大喜。
第十二集
儿向虾直言感激与感情是两回事,虾伤心。虾再三遇见礼出入烟花之地,告诉儿礼是骗子,儿反说虾故意诋毁礼。兰及彤因抛宝牒而相识,两人虽初次见面便互吐心事。兰听从彤的意见亲手缝制钱包给阿大表明心意。兰病倒,阿四跟随杂技班到了邻村表演后,马上赶回照顾兰。阿四送药给兰时,见阿大在兰身旁。
第十三集
阿八发现自己怀有遁地的本领,遂带礼等人逃离雄的书房。刘副官从后追上乱枪扫射,阿八受伤。儿责怪礼害了阿八。雄下令封城三日,让刘副官找出受枪伤的贼人。刘副官到虾家调查,阿二及阿三自荐由他们负责搜查,结果发现阿八果然受了枪伤。阿三情急智生,将阿八的伤口打得更伤,终逃过刘副官耳目。
第十四集
儿及虾欲接阿二及阿三回家,阿三反骂儿连累他们无家可归。彤接济阿二及阿三,阿三一见彤便拔足逃走;彤找兰哭诉。儿及虾送食物到破庙给阿二及阿三,阿三不但没有半点感激之情,反怒骂儿,虾受不了阿三的冷言冷语,出手打他。礼托虾交道歉信给儿,儿看后始知错怪好人。
第十五集
儿发现十兄弟怕石灰粉的弱点。阿大知阿二正偷听他们的对话,便运用空城计送礼出城。阿二信以为真,向雄通风报信,雄推测虾一定别有阴谋,兵分两路围捕,令虾及阿五等人轻易束手就擒。另边厢,刘副官因身上沾了石灰粉,令十兄弟失去异能。儿及礼等人在阿大的保护下逃脱;相反,阿大及阿四则受伤堕崖。
第十六集
阿二及阿三知道雄有意杀虾一家,马上到监牢救人,此时雄带了大批兵马到来,阿八及阿九及时赶来劫狱,众人成功逃走。儿不理阿四等人反对,留阿二及阿三在身边,阿二及阿三跪地向儿认错,一家团聚。虾冒死入石灰棚取回帐簿。雄用枪炮阻虾离村,十兄弟用异能抵挡枪炮,刚好礼带援兵至,岂料阿四将帐簿烧毁……
第十七集
儿不跟礼到上海,虾及十兄弟大喜。兰经过多番调查,终得知生父已死。她前往生父墓地拜祭,在那儿发现喝至醉醺醺的枝,阿大背他回家。枝苏醒过来,听见阿大朗朗的读书声,觉得他是可造之材,决教他读书识字,但却不许阿大询问其往事。雄不反对让彤与阿三相见,但阿三再次将彤赶走,彤伤心,找兰倾诉。
第十八集
村民夹道欢迎虾家完成任务归来。枝在市集遇见儿及十兄弟,终于明白当日误解了儿。阿大探望枝,看见枝身上有儿的画像,知道他便是外公,马上赶回家拉儿往见枝。阿八利用遁地术令儿及枝父女团聚。枝要求儿尽快跟虾结婚,儿感尴尬。彤亲手炮制糕点给阿三吃,虽然糕点味道点古怪,阿三却仍吃得津津有味。
第十九集
阿十突然大哭,嚷着要兰带他到何家村见儿。枝不幸染病,弥留之际,阿十拥着他大哭,未几枝便康复过来。从此众人便利用阿十的眼泪来医治瘟疫病人。雄知十兄弟的弱点,宴请虾一家吃饭,更故意用石灰粉弄伤十兄弟。虾以一敌十,让十兄弟离开,最后与儿双双被擒。十兄弟躲进一寺庙,阿大教众人用油洗伤口。
第二十集
兰跟随光到湖南表演杂技,阿九用千里传音阻止兰离开,兰明白一切后跟阿大冰释前嫌。儿及虾向奇人求情,然而奇人仍坚持中秋夜会带十兄弟离开。阿大籍千里眼,让兰看见其父的样貌。阿三则约彤到海边送上订情信物。其它兄弟将糖水店粉饰一番,又造了两张木椅送给儿及虾。另方面,儿及虾连日来漏夜缝制帽及鞋给十兄弟。
书评一《从女性身份到文化迷失的象征》
王安忆曾说过,《我爱比尔》这部小说完全与性、爱情是没有关系的,是写发展中国家的处境。它以阿三这个女子为代表表现其在与比尔和马丁两个外国男子的追求中因无当代文化的精神指引而逐渐走向迷失与堕落的过程的。本文依次分析此过程: 比尔在和阿三第一次对话中说, “事实上,我们并不需要你来告诉什么,我们看见了我们需要的东西,就足够了。” 阿三回答道, “而我也只要我需要的东西。” 粗浅看来,这是男女间一次挑逗的对话,男人只要男人需要的,女人只要女人想要的。但王安忆在此是要以比尔为美国之象征,阿三为中国为代表的第三世界之象征,那么他们之间的对话也似预示了“南北对话”中西方是以高姿态来看待东方的,“并不需要你来告诉,看到我们需要需要的就够了。”东方,只是西方眼里的东方,东方也只能是由西方来定义的东方。特别地是,王安忆以阿三这样一个年轻女子来象征东方第三世界,并以“阿三”为名,颇具深意。在传统的眼光下,女子是柔弱、顺从和被动的象征。那么东方以此为代表,这暗示着从一开始,东方在与西方交往中就是弱势的,是由西方来规定的,似由其任意宰割的。 阿三和比尔在小说中就是以这样象征性的、符号化的身份出现的,他们确实是两个文化的代表,在进行着友邦的交流。在此需要注意一个时代的大背景,在全球化的跨文化交流条件中,由于媒体宣传的迅捷和必然的放大作用,交际双方在交际之前已经从其它媒介预知了对方之形象,并在交际中是以预知的形象来检验对方是否如此。但这种形象又往往是经过过滤的,和真实有差别的。这集中体现在阿三与比尔在“贞节观”上的误读中。导致阿三悲剧的根源之一也在此,与其说她爱上了比尔,不如说她爱上了一个美国文化的符号,并在与之努力贴近中迷失自我。 贞节,是一个女子最隐秘、最应珍惜的地方,不同的文化对其的态度可以触及一种文化的核心。以阿三和比尔对其的不解来象征东西方文化交际中的误读是恰当的。比尔根据自己所受的中国文化教育知道,中国女性应当极爱护自己的贞节,应该视贞操如自己的性命。故他感到崇高和恐怖,这是极可贵的,又是极抹灭人性的。但阿三不这样看,根据她所接受到的对美国人的认知,这是由于她自己的问题,没有充分挑逗比尔的能力,于是她奋不顾身地努力向西方之性观念靠拢。从中我们可以发现一个问题: 没有当代的中国文化!或者说,当代的中国文化是无根的。外国人想要了解中国之文化,那常常只能了解中国传统的文化,当代文化对他们来说只是残羹冷炙,只是西方文化粗浅的中国化。而当今的中国人却常常找不到自己,要么死守着传统,要么拼命投入西方的怀抱,没有一个缓冲的地带或者一个新的基点来支撑着我们的精神。面对多个精神世界,国人不知道要走进哪一个,要接受哪一套价值观念!而西方也是由多个不同国家组成的,也有着不同的文化。但当今是美国强盛的时代,全球化更意味着全球美国化,价值迷失的阿三只能不知所措地投入美国文化的怀抱中,当今的中国文化最似美国文化的粗浅中国化。作者以比尔这一美国人来代表西方文化,足以证明美国文化是当今西方文化之主导并能让阿三这一东方女子,东方第三世界国家之代表无可选择地盲目爱上。 可她并没有亲历西方人和西方文化的精神,只能作第三手资料的复制品,那幅“阿三的梦境”就是这样的产物。“你只要你的,我只要我的”,她只根据自己的浅解来理解西方的性观念,却因只学到皮毛而严重伤害了自己。她破处时的欣喜和对自己无经验的羞涩可以看出东方想要拥抱西方的急切心态。可东西方毕竟有差异,东方毕竟不是西方,她能吸引西方只因她的异国情调,那让西方人感到不同于自己的神秘。于是西方人会说“你最特别”,“你真奇异”,而不是你最好,你真美。无可消解的差异让急切拥抱后想要同质化的渴求不得实现,这是自身给自身造成的伤害。所以,阿三和比尔从一开始就命定般地存在着误解和矛盾, “她不希望比尔将她看作一个中国女孩,可是她所以吸引比尔的,就是因为她是一个中国女孩。……她竭力想寻找出中西合流的那一点,以此来调和她的矛盾处境。” 问题在于,哪一点是可以让中西合流的?她找不到,很多人也难以找到。在西方发达而东方弱势的情势下,东西方文化要合流也只有东方改变自己来迎合西方。这不仅是政治和经济上的原因,也还有文化上的深层原因。文中也提及,“中国人重视的是‘道’,西方人则将‘人’放在首位。”西方文化似乎更把人当作人来看,于是成了普世价值而向全球推广,又乘着美国强盛的东方成了商业文化的全球扩散。 阿三越西方,离其源初的东方之神秘越远,也就越难吸引比尔。她对西方性观念的粗浅理解造成了她对比尔的严重误读。她原以为,她在性上如此开放地对待比尔,比尔一定会爱上她而带她回家,正如东方之西化,是想跟上西方的步伐,让西方带上自己而走向发达。可是西方的性观念原本就没有要求如此沉重的负担,性和爱是时常分离开的,比尔做不到爱阿三,他后来的不知踪向也如命定般地只给阿三留下“我爱比尔”的空头念想。 他们之间没有真实的共同语言和精神交流,更没有爱情,有的,只是一方对另一方的极力迎合和男女间的一时嬉戏。“一点不错,她和比尔之间,真的,没有什么。”阿三只是按照对外国人的既定形象来理解比尔的,与其说她爱比尔,不如说她在不知不觉间只想找一个外国男人做男友。东方就是如此盲目地迷恋上西方,所以“走在马路上的任何一个外国人,都是比尔,又都不是比尔。” 阿三在文化上的迷失,精神上的彷徨也表现在她的绘画创作中。粗浅了知西方现代艺术的形象与抽象后的创作,却让自己对自己的作品感到陌生。因为不是自己的,所以会陌生;因为是盲目复制别人的,所以没有了自我。美国评论家也说,“这些画看起来与西方画几乎无甚区别,假如将落款遮住。”除了国画和西南染制品外,难道就没有其它的中国画?阿三所创作的到底能算什么?没有中国自己的东西。问题在于,什么叫做现代中国文化?我们从哲学、文化到音乐和绘画等等思想文化的创造都几乎完全接受了西方的模式,并统统和传统斩断了联系而没有了自己的范式。文化迷失会怎么样呢?没有了自己的文化身份和位置。要有自我,首先得有一个他者,一个能意识到和自己不同的他者。但当自我混同在他者中,那就难以分清谁是自我,谁是他者。特别的是,这个他者还是先进的,高高在上俯视着自己的,告诉你要发展就必须像他那样走。中国文化的当代处境就是如此,传统文化美则美矣,但在社会组织和思想观念上都有很多很大的问题,我们需要借助西方的先进观念来对之洗练和批判,但何时能开出新的格局和境界就成了期待。 中西文化在形式上的粗浅拼凑定然不行,就如那阵宣传画风。但现阶段的中西合流只能是中国无条件地靠近西方文化,我们需要走到西方文化的最深处,她的核心,再来反观自己,才能知道自己的问题所在。可如今的时代人们大多只能从美国那接受所谓的西方文化,这已是现代世俗商业文化,而丧失了对其传统的深厚贴近,这样,在已不愿做中国之后,粗浅和盲目让自己成不了美国,更成不了欧洲和西方!没有了自己的文化身份之后造成了自己不知自己是谁。这也就解释了为什么阿三在遇到比尔这一美国男孩并且两人分离后还要遇上马丁这个法国男孩而两人又分离。 为什么还会有马丁? 马丁出生在法国东部与德国交界的一个小城,这是一个极富象征性的暗示。德国历来是欧洲的心脏,这代表着马丁身上流淌着深厚的欧洲文化,也即西方文化的正统血液。所以,即使马丁对西方现代艺术无甚见解,但他能够“像一个有道德的人明辨是非一样明辨艺术的真伪优劣”,因为“从米开朗基罗开始的欧洲艺术史,是他们的另一条血脉。”与骨子里继承的深厚传统相比,一个现代艺术又何足挂齿!一个拼命西化却只得到粗浅的现代西化的阿三是难以深入了解马丁的,作者于此用了精妙的比喻,“似乎,比尔是个从试管里培育出来的胚胎长成的,马丁却是一千代一万代延续下来的生命果实。而正因为马丁是这么一种自然的生物,阿三便觉着更加隔膜。”从毫无历史积淀又极度工业化和商业化的美国那里了解到的西方文化永远只停留于西方文化的表层,于是阿三感到隔膜。他们最后的分手是必然的,马丁让阿三不能再画画,似乎在告诉她,你根本就不了解西方。一个粗浅了解当代美国文化的人是没有也难以真正了解西方文化的真正精神的。她既不了解美国,也不懂真正的欧洲。“马丁和比尔一样显得朦胧,含糊不清。好像只是两个概念,而没有形象。”阿三的两次西化都是极度失败的。一个中国人永远也无法改变他的源初身份,他难以摆脱这个既定事实而学到西方文化的真正精神。正如中国再西化也只是一个西化了的中国,而不能够成为西方,西方对自己已有的东西是不感兴趣的。对这一点的认识无不意味着希望的消解和自我毁灭的开始,因为难以找到自己的道路。 前进的道路破碎之后,阿三只能任意堕落。在她的堕落过程中更可以看出阿三并不真正了解外国人和西方文化:误认同胞为外国人,受不了外国老人的唠叨,在性上的大胆让美国人吃惊,最后无知无觉地进了劳教所。她的下降也带来了自认原先形象之高贵与周身环境之不满的矛盾。假如中国文化在自我迷失之后只能和其他更落后的第三世界国家之文化相混杂,那出路何在? 最后,阿三想起比尔,这是对原先美国梦的眷恋和不甘心希望的破灭。结尾的处女蛋颇具深意,处女蛋是珍贵的,要藏起来,不给人看;阿三也不应无条件地投入他者的怀抱中,隐秘的要藏起来,要有自己的思考。处女蛋是新生的象征,阿三的哭泣是对悔恨往昔的反省中力求重生。中国文化也应该在欲火中重生。 王安忆的这篇小说的主人公有着符号化的倾向,这不免有主题先行之嫌。但在作品中可以看出作者力求于此避免问题而让人物形象、鲜活。这篇小说的一个显见的不足处在于,作者在小说中没有表现出与她探讨的问题相符合的格局。用一个中篇小说的篇幅来讨论在全球化背景下以中国为代表的第三世界国家的当代文化处境和出路问题,无论是广度和深度来说都是不够的。于是只能借助于象征的方式,在宽泛的讨论中思考问题的出路。
书评二《一种痴恋,一种人生》
第一次接触这本书,是在北京上学时学校对面的小书店买的。那时候学习不算紧张,经常读一读杂书。 这本书,并不是每个人都可以理解,虽然薄薄一本, 没有繁复的语言和华丽的修饰,它仍然不是每个人都能理解的一本书。 当时高一的我并不理解,两天就看完这本书,然后丢到了一旁。 直到3年后的一天,历经了2年的海外生活,再次在网上看到这本书的书评,才想到,原来我就是书中的阿三。 主人公阿三是在改革开放之后一个典型的大学生形象,她有知识,有素养,有文化,渴望新事物,崇拜西方文化,崇拜新思想,渴望了解外国,渴望有机会与外国人接近,走入他们。 她以与美国人比尔的恋爱为起点,开始了她与外国热“恋爱”的旅程。与比尔的开始和结束,都是一种中西方结合的短暂爱情的必然经历,她之后很伤心,在比尔回美国与她分手之后开始自暴自弃,去高档酒店找外国人聊天,过夜,然后说再见。一开始的她是想找到一个属于她自己的爱情,一段美丽浪漫的 异国恋。但是渴望稳定爱情的却只有阿三一方,她接触的男人中没有任何一个打算和她结婚。这些外国人仅仅是寻求刺激,寻求东方女人免费的性服务而已。 而阿三,从始至终,抱着一颗想要获得美好异国恋的心态,抱着想去西方世界,了解西方文化的心态,去等待盼望。结果是,一无所有。 在作者所描写的那个时代,直到今天,大多数中国人,中国女人,始终在以一个第三世界国家的心态生活着,第一世界国家的生活方式和价值取向,一直在我们心中摆在不可估量的地位。西方男人高大,伟岸,英俊,潇洒,让多少中国女人痴恋,犹如小说中的女主人公,为此付出了一生的代价,而这些仅仅出于痴恋。 痴恋,就是没有意义的迷恋。 文化的差异,种族的差异,很多时候抑制了感情的正常发展,抑制了价值观人生观的正确取向。 阿三一样的女人,其实越来越多出现在我们的视野里。我们可以暂且抛去为了国籍为了钱与外国人交往的女人不说,仅仅像阿三一样,崇拜西方文化,一心单纯渴望美好爱情的女孩就不胜枚举。 第三世界心态,第三世界女人,我们必须重新审视这个时代。
真实的留下记载的有七个弟子。
宋远桥(公元1295--1380年)
张三丰的第一个徒弟。
小说中宋远桥有一子宋青书。宋青书后来不幸地成为武当派的叛徒,并亲手杀死了七师叔莫声谷。
俞莲舟(公元1303--1387年)
张三丰的第二个徒弟。
俞岱岩(公元1306--1379年)
武当七侠中的第三位。
小说中在追寻屠龙刀途中被殷素素所伤,托龙门镖局“押送”到武当山下,被敏敏特穆尔(赵敏)手下“阿三”以金刚指力所伤。后来张无忌以“黑玉断续膏”救治,得以恢复。(为《倚天屠龙记》中小说家云。)
张松溪(公元1310--1394年)
明中叶浙江瑾县人,擅长武术,师父为孙十三老,为太极拳的重要传人之一,他自言其武功传承自武当张三丰。金庸小说中的张松溪是张三丰的第四个徒弟。
张翠山(公元1313--1346年)
位列武当七侠第五
小说中所用兵刃为少见的银制单钩和铁制判官笔,因而被称为”银钩铁划”,后与白眉鹰王殷天正之女殷素素结为连理,生下张无忌。《倚天屠龙记》中最开始几章的主角。
殷梨亭(公元1318--1403年)
历史上的真人原名殷利亨。张三丰的第六个徒弟,在第一版倚天屠龙记中,即是被称为殷利亨。后来金庸感到“利亨”与其他师兄弟名字不相类,故取字形相似改名为“梨亭”。
小说中他曾经与峨嵋派纪晓芙订有婚约,纪晓芙死后,又和纪晓芙与杨逍之女杨不悔结婚。
莫声谷(公元1323--1357年)
张三丰的第七个徒弟。
小说中被武当叛徒宋青书和成昆的徒弟陈友谅所杀。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