瑞士有哪些必去的景点关于瑞士的一些基本资料

瑞士有哪些必去的景点关于瑞士的一些基本资料,第1张

欧洲是一个奇异多彩的国家,最主要的是那里的文化艺术气息,以及人文景观带给人们的无限冲击,而且当地的建筑风格也是一大特色,中国的传统建筑风格是大中华上下闻名5000年的,而欧洲的建筑风更倾向于古堡式的,所以到这里旅游,这里的建筑风格也是可以让你发现不一样的美,我的这次欧洲行主要以意大利的瑞士为主。

1、五渔村—彩色渔村

从佛罗伦萨坐火车到莱万托火车站后,就可以坐五渔村之间的小火车去住宿的村子马纳罗拉了。

五渔村(CinqueTerre)位于意大利利古里亚大区(Liguria)拉斯佩齐亚省海沿岸地区,是蒙泰罗索阿尔马雷(Monterossoal

Mare)、韦尔纳扎(Vernazza)、科尔尼利亚(Corniglia)、马纳罗拉(Manarola)及里奥马焦雷(Riomaggiore)等五个村镇的统称。

五渔村一天的住宿相当令人满意,我们订了一间小小的海景房。事后才发现,穷游网行程页面自动配的封面照片是五渔村,而我们住的房间的小窗竟然就出现在了封面上。

海景装进窗

民宿共用的海边露台

五渔村以海边高低错落的彩色房子闻名,吸引很多游客(多为中国游客)来参观。村子之间可以坐小火车到达,如果要徒步,则要经过村子间的国家公园,需要另行买票。

著名的封面照片

海边来去的火车

里奥马焦雷的沙滩

五渔村唯一有沙滩村子是里奥马焦雷,沙滩一般,人却不少。

蒙泰罗索站

虽然海景宜人,不过整体而言,五渔村商业气息太浓,不免让我有些失望,也许是国内旅游业炒作的缘故,这里游客很多,中国人居多,大多是随团。

在村子里简单游览后,觉得除了那张封面照片,彩色房子的小镇也不过如此。五渔村国家公园徒步环境也不甚吸引人,而且门票价格不菲,烈日炎炎,难得住一次海景房的我们,决定美美的日光浴。我们在民宿的海边露台,临着海,吃披萨,从阳光灿烂,一直到夕阳西下,夜幕降临,才依依不舍的结束这一天。

落日的海面

夕阳下海边彩色小楼

夜灯亮起

渐次亮起灯光的村子

据说这里的风景因为太多,而禁止游客拍照,很多游客就不能理解了,太多为什么不让拍呢瑞士官方给出的解释是,"也没别的,就是我们这的风景真的太美了,怕你们把照片晒到网上,让那些没法来到这里的人觉得很痛苦,很不开心,很沮丧",毕竟我们这儿一年四季,无论你们怎么拍,都美如画啊摊手,看到这里我不由的想起来一句话,别问我为什么豪,有钱我想怎么豪就怎么豪的那种霸气。

第二天一早,结束海边休闲一日,我们继续搭火车去米兰。

这次乘坐的火车,是6人一间的独立车厢,乘客相对而坐。行驶了好长一段时间,车窗外还时时能见到海景。

2、斯福尔扎城堡

到达时尚之都木兰,风格瞬间一变。

米兰火车站很气派,人熙熙攘攘,到了这里,感觉又到大都市了。

米兰火车站

米兰城市比较大,有地铁,火车站出来搭地铁到达住宿地点。房间简单舒适,住宿地点一如既往的交通方便,在米兰大教堂旁边,大部分的景点步行可达。

简单修整后,前往米兰第一站——斯福尔扎城堡。

城堡14世纪时由斯福尔扎伯爵建造,而后成为斯福尔扎家族的住所,斯福尔扎家族是文艺复兴时期以米兰为中心的统治家族。

城堡是方形的,有一个大公园,四周围高墙。内部有博物馆。后来的扩建过程中,达·芬奇还参与过城堡的规划。

斯福尔扎城堡

城堡内部

在这里,偶遇一群西装革履的意大利帅哥们的路边演出,各色乐器合奏,齐声歌唱,曲子很欢快,而且还特别萌的换着腿儿,简直把我花痴坏了,L先生拉了好几次都舍不得走,意大利果然是帅哥型男的国度,意大利帅哥们穿西服简直帅呆了。可惜围观群众太多,没有留下一张高清近景动图。

西装帅哥组好听的演奏和合唱

城堡附近的公园

在城堡旁边的公园草地上,躺满了日光浴的人们。在这里,日光浴就像广场舞一样,是一种群众喜闻乐见的消闲方式,就连狗狗们也有这一爱好。

日光浴的人和狗

草地尽头是和平门,这座门的来源可以说相当尴尬,1807年拿波伦为了庆祝他的欧洲之战的胜利而兴建这座凯旋门,门还没有完成修建,拿波伦就在滑铁卢中战败。战后1826年米兰统治者费朗西斯科将凯旋门改名为和平门,门上方是一座手持橄榄枝的和平女神青铜像站在有六匹马拉的战车上。

和平门

米兰绝对是意大利的大城市,为了环保的缘故,这里有轨电车非常普遍,古朴又可爱。

坐电车

坐电车来到圣玛利亚修道院,修道院本身并不太出名,只因列奥纳多·达·芬奇的《最后的晚餐》壁画在此,因为我们没有提前预定,所以简单参观就离开了。

圣玛利亚修道院

3、米兰大教堂

第二天,来到米兰大教堂。初见大教堂,着实被震撼到了。到这里,也知道每个城市常看到的duomo原来是主教堂的意思。

米兰主教座堂(Duomodi

Milano)坐落于意大利米兰市中心的大教堂广场,这里的建筑风格是最鲜明的,采用了许多的建筑方式,是不同建筑风格的结合,在这里如果你是一个喜欢建筑的人士,那来到这里可是一定会赞不绝口的,很多游客都是被这里的建筑风格吸引的。

米兰大教堂

教堂侧面

教堂面前的广场鸽子非常多,是我在欧洲见过鸽子最多的广场了。

在广场上,我们竟然碰见一对拍婚纱照的夫妇,引来众人围观,不出意外,果然是中国人。走了这么远,还是避不开在景点拍婚纱照的同志啊。不过这么热的天,这身装扮也够辛苦的。

大教堂前拍婚纱照的夫妇

大教堂正面的广场上成了婚纱照的必去景点,远观大教堂的正面反而觉得更像是一定皇冠的感觉

我们买了登顶大教堂的票,排队登顶的游人很多,我们在烈日下排队两小时,最后发现排错队伍了,电梯队和楼梯队竟然是分别排的。只得垂头丧气回到步行登顶队重新排,一直排在我们后面的老外夫妇用非常同情的眼神目送我们离开。

小尖塔

教堂上半部分装饰的小尖塔,远看就已经很繁复了,近看其构造,又是造型复杂,各有不同。难怪这座教堂要建六个世纪了。过去常听说西方的大教堂一修修几个世纪,还不明所以,这下可是眼见为实了。

俯瞰广场

教堂顶部

参观完教堂,就去大教堂旁边的埃马努埃莱二世长廊。

埃马努埃莱二世长廊始建于1865年,整体呈十字型结构,是米兰重要的购物圣地,内部分布着众多奢侈品牌店,还有很多别致的咖啡馆、餐馆和书店。长廊内还有一座七星级酒店Townhouse

Galleria。而且,还有一家中国工商银行。

在这里还是看到了中国市场抢占了一些商铺的,可以看出来咱们中国的物品已经开始逐渐的走向世界,作为一个中国人看到这些的时候还是由衷的感到十分的自豪的。

工商银行

4、时尚四边形和米兰运河

到了米兰,还是得去米兰运河边溜达溜达,感受老米兰风情。因为运河区是米兰古老的街区,沿岸有很多小店和艺术家工作室,我们沿着运河走了一段,很有韵味。

米兰运河

最后当然要去时尚之都的代表性地点——时尚四边形。

时尚四边形位于米兰第一区,是由四条街道围成的商业区,集中了许多最重要时尚品牌的商店和工作室。四条街分别是蒙特拿破仑大街(via

Montenapoleone)、曼佐尼街(viaManzoni)、斯皮加街(viadellaSpiga)、威尼斯街(corsoVenezia)。

很多女孩子到这里应该会有朝圣的激动心情吧,可惜我这方面不大开窍,于是不明所以的逛了逛,参观了买买买的美女和路边的豪车,途中还碰到一名中国大汉携全家买买买,脖子上戴着手指粗的大金链子,着实把我惊到。难怪国外很多人看中国人都跟看人民币一样。

路边的豪车

如果说五渔村是偏向自然的五彩斑斓,米兰则是侧重时尚的百态之风。作为中国游客,两者似乎都不应陌生;但是踏上这片土地,仍然能让人情不自已,足见其魅力所在。越过米兰一路向北,即将到达意大利此行最后一站——意瑞边境的科莫小镇。

自由行攻略

关于交通

瑞士我选择的是瑞士通票,欧铁官网上可以购买。瑞士通票适用于火车(不含私人铁路公司的登山火车)、轮船(含莱芒湖去法国的轮船)、公共交通以及大部分古堡和博物馆。少女峰专列、马特宏峰登山列车等,通票可以享受不同程度的折扣。

瑞士通票有连续和不连续两种,不连续的需要提前确定使用瑞士通票的日期。连续通票可以在有效期内连续使用

关于那里的博物馆

去意大利,自然少不了要拜访那些牛哄哄的博物馆,虽然作为艺术小白的我表示看懂的不多,不过瞻仰一下是必须的。很多博物馆都可以提前预定,一般是提前两个月。提前预定可以免去排大队的烦恼。

携带物品清单

(1)证件类:护照要随身携带,护照首页复印件带2份,护照首页照片存入手机和IPAD,邮箱一份。

(2)订单类:行程手册、机票火车票订单、旅馆订单、保险单打印出来每人一份,手机和IPAD保存电子版,邮箱一份。

(3)消费类:信用卡、华夏银行借记卡(华夏银行借记卡在境外有银联标志的ATM机器上每天取款前3笔无手续费,取款为当地货币,以当天汇率结算)、欧元现金(欧元现金不用带太多,多兑一些小面额的零钱比较方便,大额花费一般都可以刷卡)、瑞士法郎。

(4)生活用品:保温杯、洗漱用品、剃须刀、雨披、太阳眼镜、阳伞、防晒霜、护肤品、洗发水、纸、空的塑料袋若干、笔、本子。如果有喝热水的习惯,建议带上电热水壶,欧洲很多酒店并没有烧热水的工具。

(5)电子类:手机及充电器、相机及充电器、IPAD及充电器、转换插头、移动wifi。

(6)衣物:T、长裤、裙子、丝巾、薄外套、抓绒外套、袜子、内衣、轻便鞋。夏天去的话,要注意防晒,托斯卡纳艳阳还是很厉害的。女士可以预备一条丝巾,进教堂无袖的上衣或短裙可以系一下,才可以进入。

(7)药品:感冒药、腹泻药、退烧药、创可帖等。

(8)其他:贴身隐形小腰包,一个空的大包等。

关于行程

第一站罗马:漫步罗马——古迹、教堂、城堡及其他

第二站佛罗伦萨:佛罗伦萨的夕阳——行走在托斯卡纳

执政党:09年10月18日,也就是前几天,波札那执政党取得了国会大选的胜利。

总人口:700多万。

不同群体值得是什么呢?麻烦说清楚一点点~

男女比例: 男:女=1:65 严重失调,呵呵

老幼比例: 不好意思,这个不太清楚哦~~

主要语言:瑞士官方语言

在瑞士有很多种方言,仅瑞士的德语单词就超过10万个,但德语、法语、意大利语共同属于官方语言,除此之外有时还使用拉丁罗曼语

在瑞士人们使用德语(635%)、法语(192%), 意大利语(76%)和拉丁罗曼语(06%)等四种不同的语言; 这是因为瑞士的形成是各州陆续加入的邦联国家,基於尊重各州人民的自治起见,保有选择语言的权利

瑞士因为观光及贸易的缘故,国民的英语程度很高,在各观光地区和主要城市,英语畅行无阻,瑞士的英语程度和荷兰不相上下,高居欧洲前三名

主要宗教:宗教分布

近年来,基督教成员的数目明显减少。2000年,宗教态度的大范围投票中:只有16%的瑞士人认为宗教是“非常重要”的;但比起家庭,事业,健身及文化,还是差远了。同年的另一项研究表明:经常去教堂的人数在十年中降了十个百分点。385%的天主教徒承认没有去教堂;而不去教堂的新教徒占507%。在被调查到的两教教徒中,只有71%的人表示相信上帝。 近三十年来,在教堂做洗礼,举行婚礼丧礼的人数越来越少。 2000年的普查表明:罗马天主教及主要新教(革新的传福音者),无论是绝对数目(教堂成员人数),还是相对数目(所占总人口比例)都大幅度地下降。

除了两大教派意外,其它较小的教派比例均衡。自由福音教人数占总人口的22%;而基督天主教占02%。

此外,犹太教人数基本保持不变。

尽管教会在人们生活中的地位已不太重要,但天主教和新教仍对现代瑞士社会起着塑造作用,影响着瑞士人对自身的态度。

罗马天主教

罗马天主教倾向于传统守旧,并让人联想到地区自治和地方信奉。罗马教势力在下面几个州的势力较强:乌里州(超过90%),施维茨州和上下瓦尔登州。这几个州位于阿尔卑斯地区,于1291年宣誓联合,被认为是现代瑞士的雏形。当时的联合是为了抵制外来强权,保护自身权利。今天,一旦提议革新可能使瑞士与邻国接近,损害瑞士中立地位,便会遭到这几个州的强烈反对。

瑞士的罗马天主教堂有其与众不同之处:在10个信奉天主教的州,非宗教政权在主教的提名上有非常中重要的发言权。这是1828年罗马大主教与这些州协调的结果。

多年来,基督教徒一直占大多数。但自二十世纪中叶以来,天主教再次成为瑞士最大的宗教。该现象主要是由大量来自天主教国家的移民引起的。

基督新教

16世纪时,基督教改革席卷整个欧洲。改革的两位重要***乌尔里希慈运理(Ulrich Zwingli)和约翰加尔文(Jean Calvin)都是瑞士人。从总体上看,瑞士较富裕的乡村和工业化城市接受了新教。日内瓦成为基督教的最坚决拥护者,并为受天主教压迫的流亡者,如加尔文,提供避难港。这些流亡者为日内瓦的知识和经济生活做出了巨大贡献。基督教徒重视合理性与辛勤工作,认为健康是上帝的恩赐:这种意识形态为现代瑞士的繁荣奠定了基础。

1848的瑞士宪法确立了今天的联邦政体。当时的宪法是由一名激进派的基督教徒起草的。他认为较高的中央集权是工业化经济发展必不可缺的。联邦政府创建了统一的货币制度,取消了各州不同的货币形式,从而解除了国内贸易的障碍。

其它宗教

瑞士的第三大宗教是伊斯兰教。2000宗教普查表明,瑞士有三十多万的穆斯林教徒,该数目几乎超出了1990年两倍。大多数穆斯林是来自其它国家的避难者。仅10年的时间,瑞士公民中的穆斯林人数就从7700增加到36500。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出去玩的时候,都需要了解一些当地的风土人情。作为很多人旅游的好去处,瑞士有哪些地方节日?分别会举办哪些活动?接下来,边肖为大家整理了相关内容,感兴趣的朋友可以一起看看!

葱头节

于每年11月第四周的星期一在伯尔尼举行。这个节日已经有三个半世纪的历史了。这是仅次于圣诞节的大节日。除了洋葱交易,这一天其他市场也很活跃。

牧羊人节

阿尔卑斯山的牧羊人赶着牛羊去山上吃草的一天。在秋天举行,那时牛正在长膘,羊也很健壮。这一天,牧民们把最好的牛羊赶到镇上公开展览和评比,优胜者戴上红领巾,挂上鲜花。

阿尔卑斯山的感恩节

每年10月底11月初,为了告别阿尔卑斯山的夏天,

尼瓦德邓州的所有村庄都在不同的山顶上举行庆祝活动。乳制品加工者、牧场主和村里的人们聚集在一起崇拜神灵。比如在克恩斯村,教堂的神父们会一边送弥撒,一边走访各家。晚饭后,戴着面具的“野人”一边恶作剧一边在街上走来走去。早上,他们给大声吟诗的孩子们分发干果。午饭后,他们以各种可笑的方式四处走动,他们还会表演扔国旗和乡村舞蹈。最后,“野人”会送奶酪给牧师,作为对牧师的善意回报。舞会将持续到凌晨,庆祝活动将以传遍全村的哨声结束。

纳沙泰尔的葡萄节

:9月底到10月初的一个周末,有花车和游行。

自十世纪初以来,纳沙泰尔就开始种植葡萄。Chatel的人们通过传统的华丽葡萄节(一年中最好的产品——葡萄酒)来表达对葡萄酒和葡萄园的敬意。

卢塞恩狂欢节

时间:四旬斋前周四;周一的狂欢节

卢塞恩狂欢节真正的魅力在于即兴乐队,也就是戴着面具的乐队。他们穿着西装,戴着面具,喧闹地演奏着世界名曲。这个乐队虽然不参加游行,但经常会在某个地方停下来演奏,和大家打成一片。化妆舞会也是人们聚集的地方。这种舞会在许多地方举行。

万国宫: 万国宫过去是国际联盟的所在地,而今是联合国驻日内瓦办事处的总部。它是日内瓦作为一个国际城市的象征,也是世界近代史的一个缩影。  万国宫

万国宫坐落在阿丽亚娜公园内,阿丽亚娜公园地处莱蒙湖右岸的丘陵地带上,占地面积25公顷(约合375亩)。站在园内高处可以俯瞰莱蒙湖,遥望欧洲最高的山峰勃朗峰。这座公园原为勒维利奥家族的私产,居斯塔夫?勒维利奥是这一家族的最后一代,他是一位作家,也是艺术品收藏家,他的母亲叫阿丽亚娜。当他母亲亡故以后,他把园子取名为阿丽亚娜,以表示对母亲的怀念。园中还有一个阿丽亚娜博物馆,是勒维利奥为存放他所收藏的中国和日本的大量瓷器而建造的。1890年,居斯塔夫-勒维利奥在临死前将阿丽亚娜公园和阿丽亚娜博物馆遗赠给日内瓦市。在其遗嘱中有三个规定:一、他死后,陵墓要修建在这个园内,日内瓦市政府必须永远负责保护和维修,不得毁坏;二、阿丽亚娜公园不能为私人所有,必须向公众开放;三、按照勒维利奥家族的传统,在园内要继续饲养孔雀。日内瓦市政府同意并遵守这三条规定。当年享有对阿丽亚娜公园的使用权的“国联”和现在的联合国驻日内瓦办事处也同意恪守这三条规定。 万国宫于1929年由“国联”着手兴建,当时曾有360名设计师参与设计。“国联”挑选了五名最佳建筑师,其中最主要的是意大利人卡洛布-罗奇和法国人雅克-卡吕。历时七年,大厦于1936年落成。 建成后的“国联”大厦——万国宫,占地面积18600平方米,整个建筑面积比著名的凡尔赛宫还要大。 联合国成立以后,将其驻日内瓦办事处设在万国宫。1969年,联合国决定扩建万国宫,由秘书长吴丹奠基,在万国宫北侧动工兴建新翼。为了使新翼能与老楼的建筑风格和阿里亚娜公园的自然环境相协调,同时又能符合实际的需要,由英、法、意三国的建筑师组成的设计委员会仔细选择了设计方案,并采用现代化的建筑材料和技术,历时五年方始建成。1973年,联合国秘书长瓦尔德海姆主持落成典礼。新建的楼翼设计新颖,造型优美,与原来的国联大厦十分和谐地融合在一起,新建的楼翼通过一条空中走廊即“天桥”与老楼相衔接。无论从它的线条、高度或是整个外形来看,它同万国官的老楼都相配得体,可以说是珠联璧合,相得益彰。 扩建后的万国官共有50个门,总长度为575米,占地面积为32600平方米,共有办公室1600个和大小会议室34个,总的空间容量是820,000立方米,楼面面积是32,000平方米。 原万国宫呈双马蹄形,一个对着莱蒙湖,一个对着汝拉山。朝向湖面这一侧马蹄形的三翼建筑结构主要包括: 一、左翼图书馆,这个图书馆是“国联”在建造万国宫时用美国人约翰 D 洛克菲勒捐赠的二百万美元建立起来的。目前共藏书一百万册,另有各国出版的各种期刊一万种,是世界上最大的国际性图书馆。馆内有宽敞的阅览室,还有一个国际联盟展览馆,展出“国联”的历史文献、和实物。此外,图书馆还收藏有世界各国的政界要人与联合国之间往来的亲笔信和各种手稿。这些重要的文献都集中在二楼一个专门的陈列室内。事实上,万国宫之所以坐落在这儿,正是由于这图书馆的缘故。原来计划将万国宫建在“国联”所拥有的一块地面上,即现在的临湖“休憩公园”,当初也没有建造这样一座大型图书馆的计划。 二、右翼理事楼,理事厅是万国官里最漂亮的一个大厅,又名西班牙厅,因为厅内的大型壁画是西班牙名画家约瑟?马利亚?塞尔特的作品。 19341936年间,塞尔特在他巴黎的画室里用了整整两年的时间,才完成这一组不朽的名作。画面呈金色与深褐色,画的主题是:正义、力量、和平、法律与智慧。 理事会议厅不仅是万国官里最漂亮的一个厅,而且也是一个重要的会议厅。按照联合国不成文的规定,凡涉及到国际安全问题的会议,或者比较紧急的会议,均在理事会议厅召开。 1954年,周总理亲自参加的印支会议就是在这个大厅举行的。理事厅能容纳500人,它的特色之一是能够按照每次会议的需要调整会议桌的位置。 三、中间部分是大会堂,大会堂前面的大过道实际上是一间休息厅,十分宽敞高大,是“国联”用各成员国赠送的材料建造的。墙上浅绿色的大理石是瑞典的,深绿色的是意大利的,朱红色的地板大理石是芬兰的,地板上的黑白大理石装饰是比利时的。过厅的墙上悬挂着两幅大型壁画,是万国宫的主要设计者之一雅克?卡吕的夫人绘制的。内容取自《圣经》上的故事,一幅象征着战争,一幅象征着和平。 新建的楼翼在建筑上可分两部分: 一是西侧的七层秘书大楼,内有六个小会议厅和七百个办公室,联合国六种工作语言(英文、法文、中文、阿拉伯文、西班牙文和俄文)的翻译科就设在那里。 二是东侧的两个巨大的圆柱体建筑,每个圆柱体内有上、下两个会议厅,共四个。上层的会议厅有九百多个席位,下层的有六百多个。其中最大的一个会议厅叫瑞士厅,是作为对瑞士政府为建造新楼而捐赠的四百万瑞士法郎的表彰和纪念。 新楼东侧宽敞的过道上,设有咖啡间和许多座椅,供代表们小憩之用。东边是一堵巨大的玻璃墙,这堵玻璃墙长80米、高14米。每一块玻璃高 13米、宽225米,重 12吨,镶玻璃的总面积为9,250平方米。从室内就看到莱蒙湖的美丽风光,“荣誉院”也尽收眼底。 荣誉院是万国宫主楼正面的大院子,是阿丽亚娜公园的主要组成部分。这里地势开阔,绿草如茵,环境很美。数棵百年以上的高大古松,生机依然十分旺盛。院中央有一个小小的水池,那是联合国难民事务高级专员公署的募捐池,里边常有不少游人投下的硬币。池子中间有一个巨型浑天仪,上边有代表天体十二宫的雕刻,是美国为纪念威尔逊总统而赠给联合国的。 荣誉院的左边,有一个不太显眼的石棺环绕在一圈苍松翠柏中间,这就是阿丽亚娜公园的前主人居斯塔夫?勒维利奥的陵墓,这是死者生前自己设计的。陵墓东边有苏联赠送的一座征服宇宙纪念碑和一座雕像。纪念碑高28米,外面镶有钛金属制成的薄板,钛是航天飞机用的一种极耐高温的材料。陵墓北侧,有一个题为“家”的雕塑作品,它是丘吉尔孙女桑迪斯夫人为国际儿童节(1979年)而特别制作赠送给儿童基金会的。 联合国驻日内瓦办事处总部就设在万国宫内,它由一位联合国副秘书长兼办事处主任来领导。据统计,目前已有140个国家在日内瓦设有驻联合国日内瓦办事处常设代表团,其中有61个国家有常设裁军代表团,另有8个国家和地区集团有常设观察员。万国宫里有三千多名工作人员,为会议提供各方面的服务工作。1980年,曾在万国宫举行了7,500多次会议,其中4,000次会议用同声传译。联合国每年预算的30%拨给联合国驻日内瓦办事处,另外驻日内瓦办事处还有自己的警察、邮政和通讯系统。著名的联合国集邮博物馆就在万国宫内,它常年展出从第二次世界大战至近期的邮票和文件。 在办事处内,只有事先得到联合国驻日内瓦办事处主任的授权,才可以实施瑞士的刑法和民事法律。在日内瓦市内,这里俨然成了国中之国。 奥林匹克博物馆: 奥林匹克博物馆位于洛桑莱蒙湖畔,1993年建成。博物馆门口排放着希腊艺术立柱,燃烧着奥运之火。展厅约3400平方米,藏有与奥运会有关的各类艺术品、纪念品,其中包括邮票、火炬、奥运会张贴画、纪念币、奖章和绘画等。馆内**厅放映介绍奥林匹克百年发展史、历届夏季和冬季奥运会盛况的**片,深受旅游者欢迎。该馆还有一个世界一流的研究中心,设有图书馆、录像部、室和资料中心,拥有最先进的声、光、电和多媒体视听设备,经常举办各种展览、报告会、讨论会。 据统计,参观者60%以上来自国外。该馆每年财政预算1000万瑞郎。1995年,所产生的直接经济效益达1亿瑞郎。 西庸古堡:  西庸古堡

西庸古堡是瑞士最负盛名的古迹之一,位于日内瓦湖的东端,突出于日内瓦湖上的由巨石组成的小半岛上。在青铜器时代就有人居往,后来罗马人在此安营扎寨,修筑防御工事。西庸半岛在几易主人之后,于十一世纪至十三世纪之间,在 SAVOYEN家族手里经过大规模扩建,基本形成现在人们看到的集军事防御、仓储、牢狱、教堂和贵族宫廷等功能于一体的封闭式的封建古堡。自1536年起,古堡被伯尔尼人所占有,1798年沃州起义后,古堡转入沃州政府名下。古堡所处位置正好一边依山,一边临水,是历史上瑞士各地通往意大利的一条走廊,历代统治者便在此分兵把守,如同扼住咽喉,以控制南来北往,征收捐税。借助于保存完好的十二世纪的建筑图纸,十九世纪末进行的最后一次修缮工作得以顺利进行。 宗教改革国际纪念碑: 在日内瓦大学的后边,沿古城墙的遗址有一堵巨大的墙,名曰宗教改革国际纪念碑,又称宗教改革者墙。 该纪念碑高7米,长100多米,是1909年为纪念宗教改革运动的先躯人物加尔文诞辰四百周年而修建的。为了建造纪念碑,当时曾专门成立了宗教改革国际纪念碑委员会,并在全世界范国内举办设计竞赛。 委员会经过反复评选,最后选定了瑞士洛桑市四名建筑师的联合设计方案,历时八年,于1917年始告建成。 宗教改革纪念碑

宗教改革国际纪念碑规模宏大,记载的内容十分丰富。墙的上方,从左到右有一行拉丁文大字:“黑暗过去是光明”。墙的正中央,有四个高大的人物雕像并排而立,从左起依次是法海尔、加尔文、拜兹和诺克斯。两边另有六个稍小一点的人物雕像,都是十六世纪在欧洲各地积极鼓吹并致力于宗教改革的著名人物。除了大型的浮雕像外,墙的下部另有八幅小型浮雕图案和文字说明。这堵宗教改革国际纪念碑,再现了十六世纪欧洲宗教改革运动的场面,也记述了日内瓦之所以成为“新教的罗马”的由来与始末。 莱蒙湖: 西庸古堡

在瑞士1498个湖泊中,莱蒙湖是最大的一个。它也是西欧最大的湖泊,面积582平方公里,蓄水量达890亿立方米,其中心线的长度为723公里,周长167公里;在瑞士一侧的北岸(俗称右岸)长95公里,在法国一侧的南岸 (俗称左岸)长72公里。湖的最宽处为14,000米,最深处为310米。 莱蒙湖是一个冰碛湖。据说在第四纪冰期,发源于阿尔卑斯山的罗纳河在埃克吕泽地区被冰碛物质所阻断,因此汇水成湖。当时,湖面一直上升到海拔425米。后来,罗纳河得到了新的出口,湖水才逐渐下降。目前,莱蒙湖的海拔为372米。 现在,共有41条河、299个冰川的融水注入莱蒙湖,其中最大的河是罗纳河,它以每秒180立方米的流量从湖的最东部流入,又在日内瓦从湖中流出。由于罗纳河发源于阿尔卑斯山,水从山中流出,流势湍急,夹带有不少泥沙,据估计,它每年带入莱蒙湖的泥沙约有400万吨。因此有人说,罗纳河促成了莱蒙湖,但却又在不断地填塞它。 莱蒙湖中,最引人注目的是一个巨大的人工喷泉。那冲天而起的高大水柱,从湖面直射天际,蔚为壮观。这个人工喷泉最初是1891年建成,当时所喷射的高度只有90米。1958年改建后至今。它的动力是两组安装在水下的水泵,总重为16吨,由每分钟达1,500转的500千瓦2,400伏的发动机带动。每个水泵的功率为1,360匹马力,喷泉的流量为每秒500公升,喷口处的水速达每小时200公里,进入喷水管中的水的压力为16个大气压,水柱的高度在无风时可达140米,停留在空中的水量达7吨之多。水从喷嘴喷出达到顶峰再回到水面,每个回合为16秒。 莱蒙湖是美丽的。自古以来,许多名作家、大诗人都赞美、讴歌过它。亨利 詹姆斯称它是“出奇的蓝色的湖”;拜伦则把它比喻成一面晶莹的镜子,“有着沉思所需要的养料和空气”;巴尔扎克则把它说成是“爱情的同义词”。今日,在港湾两边绿树掩映之间建起的一栋栋漂亮的别墅和豪宅,又给莱蒙湖增添了几分秀色。 莱茵瀑布: 莱茵瀑布(Lheinfall)位于瑞士沙夫豪森州和苏黎世州交界处的莱茵河上。瀑布最宽处150米,最大落差21米,水深13米。夏季平均流量每秒700立方米。莱茵瀑布是欧洲最大的瀑布。 莱茵瀑布已有 l万多年历史。2万年前尚无瀑布,后因冰川活动和莱茵河改道,形成了现在的景象。 小城英特拉根:  少女峰

英特拉根(INTEL‘LAKEN,即“湖间”之意)属伯尔尼州,距离伯尔尼市约50公里,地处图恩湖和布里茵茨湖之间,海拔只有56470米,是瑞士著名的风景区之一。这里群山环抱,绿色草场广阔开敞,瑞士著名的少女峰终年白雪冠顶,倒映绿色湖中,远山近水,湖光潋滟,置身此地,如在画中。 英特拉根只有固定居民13,000人,但每到夏季,便游客云集,餐厅满座,停车场也都十分紧张,必须捷足先步,才能避免向隅。城内最繁华的大街名叫霍赫街,维多利亚风格的饭店、餐馆、商店等都云集这里。霍赫街绿荫夹道,走向笔直,长1公里半,也是一个散步的理想场所。街上还有马拉车辆可供游人兜风,坐在车里遥望少女峰的容姿,真令人流连忘返 。 图恩湖: 英特拉根市西面是图恩湖,东面是布里恩茨湖。两湖都为狭长形,略向北翘,加在一起像一弯中间断开的新月。其中图恩湖面积较大,但湖水不深,游人可乘船畅游,也可驱车或搭火车沿湖观光。玲珑的村庄或高栖坡岗,或依立水边,装点着大自然的妖媚。 湖的北岸有一条公路逶迤向前,有时经过山脚,有时又延伸在湖边。两侧是如画的村庄、宁静的树林。奥伯雷芬村中有一所中世纪的城堡矗立湖畔,已按当年风格重加修葺。从北岸还可隔着粼粼湖波南望阿尔卑斯山,别有一番情趣。 与湖同名的图恩市是一个景物宜人的古城,在图恩湖的西北端。市内有个12世纪末的古堡,那是扎灵根家族一个公爵打败图思当地贵族后建造的。图恩城在阿尔河流出图恩湖不远处,河再下游三四十公里便是瑞士首都伯尔尼。城的总体设计十分别致。老城中心是河中一个狭长的岛屿,是个优美的散步场所。河北岸是城市的主体,最繁华、也最有趣的街道叫郝特伽塞(意为“大马路”)。街分上下两层,旁边都有商店;人在摆着鲜花的上层行走,脚踩的实际是下层商店的屋顶。街上还有一个带顶的梯道,通往坡上的古堡和教堂。这梯道藏在大马路上层55号和57号房屋之间,很不显眼,容易被游人错过。 图恩古堡是一个碉堡建筑群,主体建筑成一座方形塔,四角各有一个角塔。主塔内有三层归历史博物馆(1888年建)使用,展品是古兵器、古挂毯,还有瑞士军服及武器的历代演变。 施皮茨风景区: 施皮茨镇位于伯尔尼东南三十多公里处、图恩湖南岸一水湾边上,海拔628米,属伯尔尼高原。这里碧水如镜,雪峰环抱,空气清新,是瑞士著名的休养和水上运动胜地。 施皮茨古堡始建于1200年;外部建筑风格为中世纪伯尔尼式,内部装饰则溶合了哥特、文艺复兴和巴罗克等艺术形式,质朴典雅,是瑞士不多的古迹之一。古堡曾是伯尔尼执政官的夏宫,故不同于欧洲其他古城池,并无护城御敌之设施,而主要是居住功能。古堡地下也以葡萄酒窖代替了关押俘虏的牢狱。庭院南端是一座建于公元762年的小教堂,兼具早期罗马伯尔尼乡村风格。该古堡自1929年以后属公共所有,由一专门基金会负责管理,并建成博物馆对外开放,馆内展品为城堡历届主人的遗物及古代家具。每年夏季这里还举行古典音乐会,吸引四方宾客。 施皮茨是游艇爱好者的一个基地,又是通往南面某些度假村庄必经之地。公路爬上阿尔卑斯北麓,但见溪壑幽邃,山村点点,木结构的村舍衬托着簇簇鲜花。有一条曲径从施皮茨通往伯尔尼州西南角的格什塔德。它是四个山谷交会之处,所以也是个理想的滑雪中心。 苏黎世证券交易所: 苏黎世证券交易所成立于1873年,到第二次世界大战后逐步发展成为世界最大的证券市场之一。1976年,交易所营业额首次突破1000亿瑞郎。到1991年,交易所营业额已达5000多亿瑞郎,上市证券达3000种。瑞士和外国二十四家银行是苏黎世证券交易所协会成员。此外,瑞在交易所外面,共有234家经纪人(银行)从事证券交易活动。 苏黎世证券交易所是瑞士国民经济体系和银行业的一个组成部分,它在苏黎世州政府的监督下开展业务。进行交易需经州政府批准,且受一系列法规的制约和调节。 苏黎世证券交易所也是瑞士最大的证券交易市场,其业务量占全国证券交易总额的65%。每年约有40,000多人出入于交易所,买卖双方还可通过电话或电视屏幕进行交易。该交易所是世界上目前唯一的具有全自动交易和清算系统的交易所。其先进的设备、高素质的人员为投资者提供了优良的服务。 交易所在苏黎世州政府交易所委员会领导下,设有交易所领导委员会、仲裁法庭、培训委员会等组织,由瑞士各大银行和企业有关人员组成。 该交易所行政管理人员共16人,由经理、两名副经理和一名经理助理主持日常管理工作。

编辑本段历史

  瑞士最终形成于1848年。在这之前,真正的“瑞士历史”并不存在。准确地说,只存在各个独立地区的历史,而这些独立地区逐渐形成了今日的瑞士。 史前瑞士 现在瑞士国土范围在史前是凯尔特人的活动区域,凯尔特人曾经是欧中中部的土著居民,他们的部落在公元前2世纪曾经扩展到今天的法国、比利时、意大利北部、西班牙以及莱茵河流域的广大范围,在他们的全盛时期还曾经成功地攻占了罗马城。聚居在今天瑞士国土内的是凯尔特人的海尔维的部落。 罗马帝国时期的瑞士 公元前后分布于欧洲北部的日耳曼人不断向凯尔特人居住区域扩张,公元前70年,感受到日耳曼人压力的海尔维的部落决定向西撤离到高卢西南的大西洋沿岸,因而向恺撒统治的罗马帝国借道;考虑到日耳曼人对罗马帝国的潜在威胁,恺撒决定在瑞士建立一个受罗马控制的海尔维的人国家。罗马军队不仅没有同意凯尔特人借道通行的请求,反而向他们发起攻击,迫使后者成为罗马帝国的同盟者,获得罗马帝国支持的凯尔特人战败南侵的日耳曼人。 恺撒死后继任者奥古斯都将海尔维的人部落并入帝国行省,今天瑞士的范围正式纳入罗马帝国,当地的凯尔特人开始了罗马化时代。 罗马瑞士时期当地建立了罗马式的行政系统,兴起了一系列城市,修建了通向罗马城的帝国大道。罗马人还为瑞士引入了地中海沿岸的农作物和亚平宁半岛的生活方式,随之而来的还有基督教。 100年-250年是罗马瑞士的黄金时代,这个时代结束于日耳曼人对帝国的入侵。 日耳曼人入侵 259年一支日耳曼人的部落联盟渡过莱茵河,攻克的帝国瑞士的北部边塞,从此罗马瑞士进入了战乱的年代,直到公元401年帝国军队撤出了阿尔卑斯山以北地区。从此日耳曼人统治瑞士的时代开始了。 日耳曼人统治的瑞士大体可以分为东西两个部分,西部由勃艮第部落联盟统治,他们人口数量少,文化落后在占领瑞士之后接受了当地的罗马-凯尔特人语言和文化传统;中部和东部由阿勒曼尼部落联盟统治,他们所占领的是瑞士的山区和罗马化程度较低的区域,在那里日耳曼语言取得了胜利,这种东西分治也是如今瑞士法语区和德语区的雏形 日耳曼人治下的瑞士地区先后产生了很多小的王国,这些王国相互征伐,最终于536年同一于法兰克王国,公元843年,根据瓜分查理大帝的法兰克王国的凡尔登条约,瑞士再度分裂,分属中法兰克王国和东法兰克王国。 1033年,分裂的瑞士再度归于同一的神圣罗马帝国治下,由于神圣罗马帝国皇帝和罗马教皇之间的权力斗争,德意志王权衰落,各地方诸侯势力上升,各路诸侯为了扩展自己的势力,建立了大批城市,在今天瑞士的区域,策林根家族推动建立了众多的城市,形成了瑞士特有的城镇自治体制。为日后瑞士邦联的建立埋下了伏笔。

圣母大教堂,是越南胡志明市的标志性建筑。从远处望去仿佛是巴黎圣母院钟楼的造型。每逢宗教节日,都吸引众多的新教徒们前来弥撒。

教堂简介

天主教堂。教皇西克斯图三世为庆祝以弗所公会议胜利于5世纪上半叶建于罗马 。其建筑结构为标准的罗马式长方形大教堂,是应用古典装饰艺术的典范,教堂至今仍保留着大量镶嵌画。其中多以教会和圣母的胜利为主题,另有取材于《旧约》故事的,有学者认为这些镶嵌画可能以某种圣经古抄本中的插图为蓝本绘制而成。

德累斯顿圣母大教堂

德累斯顿圣母大教堂,采用了圆形拱顶、砂岩拼建等前所未有的建筑德累斯顿圣母大教堂方式,是由木匠大师奥尔格·贝尔主持设计修建的,历时17年方才建成,是世界上最大的砂石建筑。它的圆顶,所谓的"石钟"是德累斯顿标志之一。

教堂是按照45 x 45米的正方形平面图建造的。通过对主轴的加强,使人们很容易的分辨出一个希腊十字。在四角有四个斜上的楼梯,在东侧有一个半圆形后殿。圣母教堂凹型塔有51米高,加冠了一个所谓的火焰花瓶。石制圆顶有一个大灯,它的十字架在教堂顶上矗立,有95米高,规模巨大,精巧华丽,是西方新式教堂建筑的代表作,是这座古老城市的标志性建筑,也是德累斯顿最亮丽的风景,它巴洛克式的建筑风格成为基督教艺术的典范,被誉为世界上最美的建筑物之一,成为德国与世界近代史的一个象征,作曲大师巴赫等许多音乐大师和艺术大师曾多次在这座教堂内演奏。

二战末期在1945年2月15日德累斯顿空袭之后,由于整个城市大量的热量,圣母教堂最终倒塌了。仅剩下13米高的一截残壁,这是战争给德累斯顿人们带来的永远的伤痛。由此,毁坏的不仅仅是约翰·塞巴斯蒂安·巴赫曾经亲自弹奏过的管风琴。只有约翰·克里斯蒂安·菲格完成的祭坛逃过一劫。

1945年后教堂废墟,成为了战争与毁灭的纪念碑。80年代,圣母大教堂被视作东德自由运动的标志和非暴力抗议的场所。

德国统一后,在英美等国家的捐款支持下,德国决定重建圣母大教堂,从1994年到2005年,圣母大教堂被作为信仰与希望之地,重建工作耗时11年,花费179亿欧元。重建后的教堂基本按照原样修建,许多遗物都被精心保留下来,并成为教堂建设原料的一部分。

闻名于世的德国德累斯顿圣母大教堂(Frauenkirch)在被炸毁59年后得以重建,2005年10月30日,德累斯顿举行了规模盛大的"圣母大教堂重建落成典礼",包括德国总统、总理、英国王室代表等政要在内的10万余人参加了这次盛会。

不管重建的教堂能否抚平人们心中的伤痛,从德累斯顿圣母教堂的重建过程中人们所表现出对战争的反思、对和平的向往中,我们可以看到未来的希望。正如德国一位政治家所说,战争、破坏、杀戮不应该成为历史的最后答案。

在圣母大教堂超过250年的历史中,它经历了战争、火灾、洪水和饥荒,每次它都是人们的避难地。为了纪念宗教改革,教堂前立着马丁·路德的纪念像。

洛桑圣母大教堂

洛桑圣母大教堂是瑞士规模最大的教堂,高高耸立在老城区中心的哥特式建筑,也是洛桑城市形象的象征。

圣母大教堂始建于12世纪中叶,耗时80多年,才于1232年完成,当时圣母大教堂是为了奉献给统治罗马帝国的哈布斯家族的鲁道夫国王修建而成。13世纪末,教皇格列高里五世曾在此设立主教座,16世纪以后,这里逐渐成为了新教徒的教堂。教堂整体建筑外观至今保存完好,被誉为是瑞士最美丽、最华贵的教堂,教堂正门上,是13世纪时以圣经中的圣徒摩西·约翰等为主题的雕像,虽然许多颜色已经斑驳,但其精致的程度仍令今人叹喟。教堂内部庄严肃穆,许多石柱上都留有中世纪的彩绘,这里最有名的当属玫瑰窗(Rose Window),窗上的彩绘如按以不同季节与月份所形成的宇宙意象为主题,玄妙精致,美轮美奂。

位于旧城区的圣母大教堂建于1150年,共耗费83年的时间,于1232年完成。这栋被誉为瑞士最美丽的教堂,同时也是洛桑的招牌教堂,有着哥德式的建筑外观。大教堂北方的钟楼相当高耸,通往钟楼的台阶共有232级,从上面可以纵览阿尔卑斯和莱芒湖以及整个洛桑的景色。

莫斯科圣母大教堂

莫斯科圣母大教堂,位于莫斯科,在克里姆林宫墙外,红场与莫斯圣母百花大教堂科河之间。1555-1561年为纪念喀山公国和阿斯特拉罕合并于俄罗斯而建造的。它由9座教堂组成,中央教堂高47米,上部是一座富有民族风格的帐篷顶,顶端装饰着一个小穹顶,四周的8座教堂也都冠有一座葱头状的穹顶,有螺旋型、菱形等形状,花纹凹凸不同,颜色各异,以金色和绿色为主,杂以**和红色,仿佛一簇升腾跳跃的火焰。教堂内的平顶天花板上,饰有17-18世纪造型生动的壁画。教堂现为历史博物馆分馆。

瑞士的标志性建筑物有:贝林佐纳三座要塞及防卫墙和集镇、圣皮埃尔大教堂、伯尔尼古城、圣加尔修道院、米斯泰尔的本笃会圣约翰女修道院等等。

1贝林佐纳三座要塞及防卫墙和集镇

贝林佐纳是瑞士提契诺州的首府,是连接意大利和阿尔卑斯山脉的交通要冲。它离圣哥达山口和圣贝尔纳尔迪诺山口的交叉点很近,所以从罗马时期以来一直占据着重要的战略地位。

贝林佐纳遗址由堡垒群组成的,这些堡垒围绕着卡斯特尔格朗德城堡,该城堡坐落在一座石峰上,俯瞰整个提契诺谷。耸立在提契诺山谷上方的三座城堡:格朗德城堡(Castel Grande)、蒙特贝罗城堡(Castello di Montebello)和萨索科尔巴洛城堡(Castello di Sasso Corbaro),以及周边的城墙,它们成为阿尔卑斯山区唯一尚存的中世纪要塞建筑的典范。

2圣皮埃尔大教堂

圣皮埃尔大教堂(Cathédrale St-Pierre)是老城区给人印象最深的标志性建筑,建于1160年到1232年间,坐落在日内瓦市的市政厅街,也是市区的最高点。

圣皮埃尔大教堂始建于公元5世纪,重建和加建工程一直延续到11世纪,因此,建筑具有早期教堂在不同发展历程中的多种元素,更加难得的是,圣皮埃尔大教堂将这些元素和谐融合,形成统一的建筑风格。

3伯尔尼古城

伯尔尼市于1191年由Zähringen的Berthold V建立,一般认为这座城市得名于一只被击退的熊。其旧城区今日已成为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核定的世界遗产。1848年新的联邦宪法将伯尔尼定为瑞士首都,或是更精确地称为联邦之城。

伯尔尼-瑞士的首都,其古城同时也是世界文化遗产。建于公元1191年,位于日内瓦和苏黎世之间,正对阿尔卑斯山脉,建在阿勒河一个河湾环抱的石岗上。基于对古迹的保护,这里丝毫没有大都市的喧嚣和纸醉金迷,甚至连大型国际机场都没有。静谧、高贵,充满中世纪风味。

4圣加尔修道院

从公元8世纪至1805年脱离宗教影响,圣加尔修道院一直是欧洲最重要的建筑之一,是卡洛林王朝时期修道院建筑风格的完美再现。修道院图书馆是世界上历史最悠久、馆藏最丰富的图书馆之一,其藏品中保存有许多珍贵的手稿,部分手稿写于羊皮上,内容是最初的建筑构想。修道院社区于公元1755年~1768年按巴罗克式的风格重建。大教堂和图书馆是该宏伟建筑群的主要代表,1200年以来,人们在此活动不断。

5米斯泰尔的本笃会圣约翰女修道院

米斯泰尔的本笃会圣约翰女修道院位于里斯格里斯河流域中心,是卡洛林王朝时期极具基督教革新运动特征的修道院之一,修道院内的壁画和罗马时期的水彩绘画,展示了瑞士的宗教艺术,堪称瑞士最伟大的艺术杰作。

公元529年由贵族出身的意大利人本笃所创。米斯泰尔的本笃会圣约翰女修道院于1983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了世纪文化遗产目录。

参考资料-米斯泰尔的本笃会圣约翰女修道院

-圣加尔修道院

-伯尔尼古城

-圣皮埃尔大教堂

-贝林佐纳三座要塞及防卫墙和集镇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hunlipic.com/jiehun/9470531.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10-13
下一篇2023-10-13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