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代官员的服饰,不同场合不同穿着
周慧彤
2018-08-25
今天介绍下明代官员的服饰,主要为三种:朝服、公服、常服。
先说说官员的朝服:
大明的朝服有以下几个组成:
《明会典》记载:“嘉靖八年定,梁冠照旧式;上衣用赤罗,青缘,其长过腰指寸七寸,毋掩下裳;中单,白纱为之,青缘;下裳七幅,前三后四,每幅三襞积,赤罗,青缘;蔽膝缀革带;绶,各照品级花样,革带之后,佩绶系而掩之,其环亦各照品级,用玉犀金银铜为之,不以织於绶;大带,表里俱素,惟两耳及下垂缘以绿色,又用青组约之;革带,一品玉、二品犀、三品四品金、五品银钑花、六品七品银、八品九品乌角,俱照旧式;佩玉一如诗传之制,去双滴及二珩,其三品以上用玉,四品以下用药玉,各照旧;袜、履,俱照旧式。”
具体参考大明衣冠图:
组合起来的正面图如下:
背面图如下
明代画像中的朝服:
大明的公服:
主要包含:幞头,圆领袍右衽,革带,笏, 皂靴。
可以参考的如下:
古代人物绘画如下
明代以红为贵,不同的官员,不同等级,所穿的颜色各不相同。可以看出来,这里没有补子。
官员常服:
分别为:乌纱帽,圆领袍,革带,皂皮靴,胸背各有官员等级的补子。
嘉靖十六年曾规定,大红纻丝、纱、罗服唯四品以上官及在京九卿、翰林院、詹事府、春坊、司经局、尚宝司、光禄寺、鸿胪寺、五品堂上官、经筵讲官等方许穿用,其余衙门,虽五品官及五品以下官经筵不系讲官者,俱穿青绿锦绣,遇有吉礼,只许穿红布绒褐。
大明衣冠里面的一品文官常服
补子是仙鹤
一品武官常服
补子是麒麟
明代绘画中戴着乌纱帽,身穿圆领袍的官员。
历史上,嘉靖帝时期的风宪官的常服画像如下(看到很多明代的画像,皆摆设瓶炉三事,还有花供,镶嵌螺钿的家具也漂亮。):
人物画《徐显卿宦迹图》中穿着各色圆领袍的官员,后面的内侍也是按等级穿衣,颜色也是各不相同。同时官员的乌纱帽也没有镶嵌装饰。
此图中不仅看到官员的常服,还有三个穿着朝服的官员。
官员除了平日穿的常服外,在经筵时,皇帝与官员皆穿吉服,图中就是徐显卿讲经,画中的官员都是乌纱帽、大红补子圆领,补子还是按着官员等级缝制的。
另有一种用于特殊场合的素服,一般用于帝后忌辰、丧礼、谒陵、祭祀以及灾异修省等场合。没有补子,没有云纹,只是简单的素色圆领袍加乌纱帽,如图下:
在《徐显卿宦迹图》(明神宗也就是大明王朝1566那位小皇子朱翊钧。)1588,明神宗步行至天坛祈雨,徐显卿与百官导驾前驱。神宗身着青服,深青色圆领,素而无纹;文武官员皆穿素服,青黑色圆领,不缀补。
除了朝服,公服,常服,另有一种皇帝赐服。如飞鱼服,斗牛服,蟒袍等都是属于这一类。下图大明衣冠中的男子蟒袍(云肩及左右通袖襕、前后膝襕),蟒袍不仅有圆领,也有直身,曳撒(yì sǎn ),道袍,贴里等样式。下面就是圆领袍蟒服。
女子蟒袍
下图穿着直身样式蟒袍的内侍:
下图的官员穿着交领直神样式袍子:
下面为明代画像中的圆领蟒袍的官员:
带着翟冠、身穿龙袍,霞披的贵妇,感觉明代的女性常服比男性的华丽多了。
下图内侍的服饰(明朝内侍的服饰,可以是赐予的蟒衣,交领袍,也可是直身,贴里,或者圆领袍等,一般有官位的也要贴上补子。)下面就是直身样式的蟒衣:
下图为穿着曳撒(yì sǎn )的内侍们:
好了,如果你喜欢的话,请点个赞转发出去吧,谢谢!
19万阅读
搜索
明末女装
天子礼服十二冕梳
遮副乳胸衣
元末明初服饰
皇后穿的是龙袍吗
明朝新娘服饰颜色
○庶人婚礼
《礼《礼》云:“婚礼下达。”则六礼之行,无贵贱一也。朱子《家礼》无问名、纳吉,止纳采、纳币、请期。洪武元年定制用之,下令禁指腹、割衫襟为亲者。凡庶人娶妇,男年十六,女年十四以上,并听婚娶。婿常服,或假九品服,妇服花钗大袖。其纳采、纳币、请期,略仿品官之仪。有媒无宾,词亦稍异。亲迎前一日,女氏使人陈设于婿之寝室,俗谓之铺房。至若告词、醮戒、奠雁、合卺,并如品官仪。见祖祢舅姑,舅姑醴妇,亦略相准。
纳采:“其制,或为子聘妇,皆使媒氏通书。女氏如许之,择吉纳采。”,〈明史 志第三一·礼九〉表明定亲正式开始男方派傧相去女方家 正式求聘(求婚)。 仪程:那天,男方行家礼,告庙。宾者和媒人到女方家,主人降阶(出迎),对他们作揖,才可入。主人入门而右。宾者媒人(执雁者从)入门而左,站定,宾站在西,主人站在东,媒人站在宾者的南边,执雁者于北。中间放一桌,相互拜。起身,宾者从执雁者手里拿过雁,双手放于桌上。宾者对主人曰:“某以伉俪之重施于某,某率循典礼,谨使某纳采。”主婚者曰:“某之子弗娴姆训,既辱采择,敢不拜嘉。” 然后宾者问名,“将加卜筮,请问名。”主人曰:“某第几女,妻某氏出。” 〈明史 志第三一·礼九〉然后主人对宾者双手赠以庚贴,上写女子的字 第几女 年龄 父谁祖谁曾祖谁高祖谁母亲何人 作订亲的凭据,宾者双手接过。礼毕,宾者在前,然后媒人,主人在后送。 纳吉:就是进行占卜,看看婚姻吉不吉祥。 得吉兆,便再派使者向女家通报,主人谦让一番,只不过是形式了。 纳征:纳征就是送婚书和下聘。过几天,男方派使节来送纪念婚事成全的象征与信物,男方奉着聘印,聘宝(如同皇后的册宝印绶)聘册(印宝 既表明家里的掌权之物 相当于作为管理家庭内事的权柄 权利信物与男家的凭证 新娘凭此证正式确立地位 正式有了权利与表明正式被聘 正式被授权 册即聘立文书 算正式聘妇证明)前来,这样作为订婚的依据防止变卦 若要退婚 男方先还庚贴,女方然后还聘礼 聘钗,然后男方写休书给女方 请期:再过几天,男方派使节来到女方家请女方指定婚期,定下亲迎的日子。以上皆如前仪。我们今天可除亲迎外以上五者合并之。
问题一:古代人新娘的衣服叫什么? 凤冠霞帔,这是中国古代贵妇的官服,从皇后到有诰命的贵妇都有相应等级的凤冠霞帔,用于正式的场合。也被用于新娘的服装,实际上新娘如果不是贵妇的话是没有资格用凤冠霞帔的,但是古代人认为结婚那天新人最大,可以超于礼制,所以新娘们一般都会穿凤冠霞帔作为结婚的礼服。 凤冠,就是指新娘头上的那个装饰物,按照贵妇的诰命等级不同也有许多不同的样式规格。霞帔是指新娘身上穿的类似披风和飘带的那种服饰,一般凤冠霞帔是一整套穿着的
问题二:古代新娘的衣服叫什么 嫁衣
嫁衣是中国的传统风俗,特别是汉族婚礼时,新娘穿着的传统服饰。一般为红底缎绣金纹,宽袖窄腰,下着宽筒长裤。
问题三:古代女人结婚穿的衣服叫啥 凤冠霞披
问题四:古代女子结婚的服饰叫什么 你问哪个朝代的?汉朝还是唐朝?不同的朝代有不同的称呼~~~
你可以去:zbaidu/question/62216478si=2
应该比较详细~~~~
西汉:曲裾深衣、襦裙
东汉:直裾深衣
唐代:襦裙(分为高腰襦裙,交领襦裙,对襟襦裙)
明代:襦裙
清代:旗装
我知道的就这么多了,其实除了清代,统称汉服也可以!
问题五:古代男子和女子的服饰怎么写好看 商周时代衣服的基本形制是上衣下裳。《说文解字》说:上曰衣,下曰裳。下身穿的裳实际上是裙,而不是裤。金文中常见有周天子赏赐给臣下赤芾的记录。赤芾是一块红色的布,系在腰间垂于腹前,是贵族的服饰和身份的标志,又叫韦,后世称为蔽膝。华夏族的习俗是束发的,发髻要用笄别住。商代遗址中出土过许多骨质的发笄。
先秦时代,华夏族服饰的特点是上衣下裳、宽衣博带。衣服是右衽窄袖、长度在膝盖上下。领、袖、襟、裾都用花边装饰,没有纽扣,以带束腰。而胡人的服饰是短衣窄袖,左衽长裤,革带皮靴。赵武灵王把胡服引进中原,这对战国秦汉时期华夏族服装的变化产生了积极的影响。
春秋战国之际,出现了一种新式服装叫做深衣。《礼记・深衣》孔颖达正义说:深衣衣裳相连,被体深邃,故谓深衣。战国秦汉之人不论贵贱、男女、文武都穿深衣,贵族以冕服为礼服、深衣为常服,平民以深衣为吉服、短褐为常服。深衣连衽钩边,穿时要束腰带。贵族用丝织的绅带,故称绅士或缙绅。皮带已经流行,皮带的两端分别用带钩和环相连接,叫做钩络带或蹀躞带。皮带上可以悬挂或佩带刀剑、弓箭、印玺、荷包等各种物件。
先秦时没有棉花,所谓布衣是指用麻布裁制的衣服。夏天穿的细麻布叫葛,冬装有袍和裘。袍是穿在里面的夹衣,内实丝绵,充填新绵的叫},充填旧絮的叫袍。穷人填不起丝绵,只能填些碎麻,叫做袍。袍因是内衣,所以只能居家穿着,但不能作为礼服,外出时只能衬在正服里面。短袍叫襦,也就是后来所说的袄。质地粗劣的襦叫褐。裘是皮衣,先秦时代也是主要的冬衣。
秦汉时代的服饰比先秦要丰富。《礼记》曰:衣不帛襦F。这是因为襦和都是内衣,儒家崇尚俭朴,认为不应该用丝绸来裁制内衣。而到了六朝时,那些世家子弟居然用白色的丝绸来做裤子,所以被称为纨绔子弟。古代的裤子通常都没有裤裆,只有两只裤脚管,上端连在一起,用带系在腰间,所以叫做F。《释名》曰:跨也。两股各跨别也。F是内衣,不能外露的,F的外面一定还要穿裙或深衣。平民劳作时穿短衣,则F内要系一兜裆布,就像日本大相扑运动员的装束。在宋初的《盘车图》中,还能见到这种穿法。连裆的短裤,叫做T。T短如牛鼻,俗称犊鼻裤。司马相如带卓文君回到成都,就穿着犊鼻裤当垆涤器,以羞辱卓王孙。
男子的外衣亦统称为袍。袍身长大的下摆叫袂,袖子宽松。紧窄的袖口叫祛。袍有衬里,是夹衣。单衣叫。袍和的衣襟都有曲裾和直裾两种,曲裾就是深衣。深衣穿着时包裹身体行动不便,慢慢地被直裾的 所取代了。女子穿连体的深衣或者分体的襦裙,汉代女装的式样与男装差别不大。
魏晋南北朝时期的服饰出现了两个变化,一个是汉装的定式被突破了,另一个是胡服被大量地吸收融合进 的服饰之中。
一部人类服饰演化史,从某种意义上说,也是一部感性化了的人类文化发展史。
服饰是人类特有的劳动成果,它既是物质文明的结晶,又具精神文明的含意。人类社会经过蒙昧、野蛮到文明时代,缓缓地行进了几十万年。我们的祖先在与猿猴相揖别以后,披着兽皮与树叶,在风雨中徘徊了难以计数的岁月,终于艰难地跨进了文明时代的门槛,懂得了遮身暖体,创造出一个物质文明。然而,追求美是人的天性,衣冠于人,如金装在佛,其作用不仅在遮身暖体,更具有美化的功能。几乎是从服饰起源的那天起,人们就已将其生活习俗、审美情趣、色彩爱好,以及种种文化心态、宗教观念,都沉淀于服饰之中,构筑成了服饰文化的精>>
问题六:成亲的衣服,在古代叫什么? 就叫喜服,每个朝代的装饰都在变化的,凤冠霞帔只是女子的笼统叫法
问题七:古代结婚时男女双方各穿什么衣服 纵观华夏婚礼,婚礼服制式主要有三种。分别为“爵弁玄端-纯衣c”“梁冠礼服-钗钿礼衣 ”“九品官服-凤冠霞帔”
1 周制昏礼服――纯衣c
周礼婚制中的礼服崇尚端正庄重,与后世婚制中有所不同。昏服的色彩遵循“玄c制度”。
新郎服饰 爵弁,玄端礼服,缁tc裳,白绢单衣,c色的{,赤色舄(或履)。
新娘服饰
*礼服:正婚礼的时候,穿玄色纯衣c礼服,拜见公婆时则宵衣。
*发饰:{、笄、次。新娘头戴“次”,以“{”(宽二尺二,长六尺,古代二尺二约50厘米)束发,有一尺二长的笄。
2唐制婚礼服――钗钿礼衣
唐制婚礼服融合了先前的庄重神圣和后世的热烈喜庆;唐制是男服绯红,女服青绿,所谓红男绿女是也。
钗钿礼服晚唐时期宫廷命妇的礼服,在花钗大袖襦裙或连裳的基础上发展出钗钿礼服。层数繁多。穿时层层压叠着,然后再在外面套上宽大的广袖上衣。日本的著名古代宫廷和服“十二单”就是从此款礼服演变过来的。穿着这种礼服,发上还簪有金翠花钿,所以又称“钿钗礼衣”。钿钗礼衣常作为为唐代通用的归嫁礼服。唐以后,繁复的钗钿礼衣有所简化,成为一般意义上的花钗大袖衫。
众所周知,越是繁杂的事物越难以产生有序的美感;钗钿礼衣如何将这么多纷繁的物什叠加整饬成一种华丽的艺术?钗钿礼衣的经典之处就在于袖口和领口;另外,钗和花钿等一套发饰也不会不产生出累赘的感觉――虽然花钗和金翠花钿不是典型的式样。
3 明制婚服――凤冠霞帔
庶民女子出嫁时可享属于命妇衣装凤冠霞帔的殊荣,如同庶人男子亲迎可着九品官服一样。
据笑非说红色婚服起源于准庶人着绛纱袍亲迎的先例,大概在唐代左右;但实际直到宋代,宫廷命妇的婚服还是青色。“真红对襟大袖衫+凤冠霞帔”出现在明代比较肯定,这种起源很晚的婚服样式目前是国人心中理解的华夏婚礼服装,而且根深蒂固。
问题八:古代结婚是的衣服现在叫什么? 旗袍
问题九:中国古代女子婚礼服饰 古代婚礼叫昏礼
迎亲的当天,新娘一般都穿表示吉祥喜庆的大红服饰,现在也有穿白色长裙的习俗。
中国古代结成婚姻有六种礼仪程序,称为六礼,如纳彩(送礼求婚),纳吉 (送礼订婚)、迎亲等。 在过去,小伙子看上了一位姑娘,就请媒人到女家说亲,此时,男方不但要给媒人一些礼物,而且还要让媒人捎些礼物到女方家,此时,媒人将写有双方姓储、年龄的帖子进行交换。 如果双方大体同意,就开始相亲,这时男方主妇择吉日去女方进一步了解女方的情况,比如,女方家的经济、姑娘的品德、相貌等,也有女方家长去看未来 的女婿的,但在古代,女子是不能去相看未来的丈夫的。现在正好相反,多数是女子在家长的陪同下去男方家了解情况,在北京一些农村,如果女方和家长能留下吃饭表示就相中了。
婚戒的由来
男装的式样:
1)自“黄帝垂衣裳而天下治”传下来的大襟右衽交领宽袍大袖博衣裹带那种(秦汉服饰为代表),延续了夏,商,周(春秋战国),秦,汉,三国两晋,南北朝,隋,唐,五代,宋,蒙元,明。并影响了日本,朝鲜等国。日本和服最常见的式样就是这种。
2)自隋唐开始盛行的圆领衫(唐太宗李世民所穿)延续了唐,五代,宋,元,明。并影响了日本,朝鲜等国。宋太祖,明太祖所穿均是这个类型服饰。至今日本天皇出席某些场合穿的服饰就是这种汉服的变种。
女装式样相对稍多些,但基本式样大体也只有两种
1)大襟右衽交领这种(同样以秦汉服饰为代表)。
2)隋唐兴起的大襟低胸这种,同秦汉深衣不同的是服饰分为上衣下裳,不在像深衣那样衣裳连在一起。这两种女服式样对宋明时期以及日本朝鲜的民族服饰(女服)影响非常大。 (汉时)
问题十:中国婚礼服饰有哪些特色 中国古代各民族结婚穿什么 凤冠霞帔指旧时富家女子出嫁时的装束,以示荣耀。也指古代贵族女子和受朝廷诰封的命妇的装束。
霞帔是宫廷命妇的着装,平民女子只有出嫁时才可以着――按照华夏礼义,大礼可摄胜,就是祭礼、婚礼等场合可向上越级,不算僭越。命妇的霞帔在用色和图案纹饰上都有规定。品级的差别主要表现在纹饰上,如下分别列数:
一、二品命妇霞帔为蹙金绣云霞翟纹(翟:即长尾山雉;
三、四品为金绣云霞孔雀纹,五品绣云霞鸳鸯纹;
六、七品绣云霞练鹊纹;
八、九品绣缠校花纹。
龙凤褂裙是源自满族的服饰,所以早期的刺绣工艺亦以东三省最地道出色,但有清一代由于朝廷强制推行,满服遍布全国,广东人多穿褂裙出嫁,视之为体面,所以,这种手艺亦南传,至今以潮汕手工最著名。
中国古代各民族结婚穿什么受西方 文化 的影响,现在一提到结婚,大家能想到的服饰一定是婚纱。那么你了解我们古代结婚穿什么衣服以下是我为你整理的一些关于古代结婚穿什么衣服的资料,希望能帮到你。
古代结婚穿什么衣服
唐朝婚礼服饰:梁冠礼服——钗钿礼衣唐朝婚礼服饰融合了先前的庄重神圣和后世的热烈喜庆;唐制是男服绯红,女服青绿,所谓红男绿女是也。钗钿礼服晚唐时期宫廷命妇的礼服,在花钗大袖襦裙或连裳的基础上发展出钗钿礼服。层数繁多。穿时层层压叠着,然后再在外面套上宽大的广袖上衣。日本的著名古代宫廷和服“十二单”就是从此款礼服演变过来的。穿着这种礼服,发上还簪有金翠花钿,所以又称“钿钗礼衣”。钿钗礼衣常作为为唐代通用的归嫁礼服。唐以后,繁复的钗钿礼衣有所简化,成为一般意义上的花钗大袖衫。
纵观华夏婚礼,婚礼服制式主要有三种。分别为“爵弁玄端-纯衣纁袡”“梁冠礼服-钗钿礼衣 ”“九品
官服-凤冠霞帔”
1 周制昏礼服——纯衣纁袡
周礼婚制中的礼服崇尚端正庄重,与后世婚制中有所不同。昏服的色彩遵循“玄纁制度”。
新郎服饰 爵弁,玄端礼服,缁衪纁裳,白绢单衣,纁色的韠,赤色舄(或履)。
新娘服饰
礼服:正婚礼的时候,穿玄色纯衣纁袡礼服,拜见公婆时则宵衣。
发饰:纚、笄、次。新娘头戴“次”,以“纚”(宽二尺二,长六尺,古代二尺二约50厘米)束发,
有一尺二长的笄。
2唐制婚礼服——钗钿礼衣
唐制婚礼服融合了先前的庄重神圣和后世的热烈喜庆;唐制是男服绯红,女服青绿,所谓红男绿女是也
。
钗钿礼服晚唐时期宫廷命妇的礼服,在花钗大袖襦裙或连裳的基础上发展出钗钿礼服。层数繁多。
穿时层层压叠着,然后再在外面套上宽大的广袖上衣。日本的著名古代宫廷和服“十二单”就是从此款
礼服演变过来的。穿着这种礼服,发上还簪有金翠花钿,所以又称“钿钗礼衣”。钿钗礼衣常作为为唐代
通用的归嫁礼服。唐以后,繁复的钗钿礼衣有所简化,成为一般意义上的花钗大袖衫。
众所周知,越是繁杂的事物越难以产生有序的美感;钗钿礼衣如何将这么多纷繁的物什叠加整饬成一种
华丽的艺术钗钿礼衣的经典之处就在于袖口和领口;另外,钗和花钿等一套发饰也不会不产生出累赘
的感觉——虽然花钗和金翠花钿不是典型的式样。
3 明制婚服——凤冠霞帔
庶民女子出嫁时可享属于命妇衣装凤冠霞帔的殊荣,如同庶人男子亲迎可着九品官服一样。
据笑非说红色婚服起源于准庶人着绛纱袍亲迎的先例,大概在唐代左右;但实际直到宋代,宫廷命妇的
婚服还是青色。“真红对襟大袖衫+凤冠霞帔”出现在明代比较肯定,这种起源很晚的婚服样式目前是
国人心中理解的华夏婚礼服装,而且根深蒂固。
其一,公主受礼法约束,脾气好,不会出现汉唐公主虐凌驸马的现象,更不用像清代驸马见了公主还得屈膝磕头;其二,嫁妆多,除了一应妆奁外,公主最大的经济特权在于庄田赏赐,且明代土地集中严重,驸马多以庄田名义侵占农户土地,这些田产不但不用向朝廷上交赋税,还可以世代传承;其三,朝廷要求驸马必须选“庶民子弟,文武大臣子弟不得预”,换句话说,朝廷为了防止外戚专权,驸马出身必须无权无势,这就干掉了很多“富二代”、“官二代”。
明朝公主多嫁平民
1从金枝玉叶到平民儿媳,明代公主真正走入一般百姓家公主毕竟是金枝玉叶,历代选驸马的标准都要求有良好家世背景,一方面是配得上公主的尊贵,另一方面也是拉拢勋贵。明朝开国之时也是如此,从洪武到永乐,天下初定之际,皇帝为了巩固政权,政治联姻下公主所嫁也都是公侯子弟,呈现出公主婚姻贵族化的倾向。
等到反明势力被一一清除,皇帝开始把治理的重点放在集中皇权,巩固统治地位上来,公主政治联姻的弊端大于益处,且外戚干权的情况对皇位的稳定十分不利,皇帝开始有意识的削弱藩王及外戚的势力。驸马是外戚的重要组成部分,在这种条件下必然成为打压的对象。皇帝专门下了圣旨,“本朝公主,俱选庶民子貌美者尚之,不许文武大臣子弟得预”,自此,驸马的选择开始从王侯勋贵转向庶民家庭,对驸马的要求也就一条,“貌美者”,跟民间选妃差不多。也就是只要是庶民子弟,年轻貌美,都可以选驸马。
当然,所谓的庶民子弟,也是相对而言,一般百姓人家没有官场信息及途径,少年长得再美似乎也没机会参与。纵观明朝驸马,多以低级别文官家子弟为主,原因不外乎这类家庭虽然为低级官吏,子弟能够享受基本的教育,毕竟长相只是一个方面,驸马也不能大字不识。
从皇宫锦苑到寻常百姓家,明朝公主彻底地走下神坛,成为普通家庭的儿媳,十分具有烟火气。
驸马需要年轻貌美
2民间选驸马跟民间选妃的不同在于,加大了公主被骗婚的风险尽管民间选驸马看似斩断了外戚干权的可能,却给民间心怀不轨者骗婚公主的可能。古代社会,男女婚姻讲究父母之命媒妁之言,被骗婚的可能性极大,但骗婚骗到公主身上,确实很有讽刺性。理论上说,皇家选婿的标准十分严苛,公主遭遇骗婚似乎没有可能,但没可能的事情在明史上却屡次发生。
明孝宗为妹妹德清公主选驸马的过程中,刁民袁相不学无术,貌丑年高,却通过贿赂太监李广被选为驸马,且定下婚期。好在被地方科道官员发现,在结婚之前废掉了袁相的驸马身份,德清公主才幸未失身。还是明孝宗,这次为女儿永淳公主选驸马,庶民李钊隐瞒自己家族有恶性传染病的事实,成功当选驸马,好在又被及时发现,永淳公主避免了悲剧。
明代公主被骗婚
但这种选上之后被发现再废掉毕竟是个例,还有一些发现为时已晚。明神宗为妹妹永宁公主选驸马时,身患重病的梁邦瑞选上驸马,尽管有人举报,但梁家人通过贿赂大太监冯保把此事压了下来。成婚当日梁邦瑞流鼻血不止,太监竟说是喜兆,结果永宁公主成婚不到一个月,梁邦瑞便一命呜呼,明代公主不能改嫁,只能年纪轻轻守寡几十年郁郁而终。
堂堂大明公主,金枝玉叶,遭遇骗婚也只能苦果自己吞下,可谓世风日下,人心不古。明代公主被骗婚的原因主要是:
其一,驸马的低门槛化,给投机之人可乘之机。明代驸马拥有较高的经济特权和荣誉,虽然没有实际的政治权利,但毕竟是皇家女婿,一辈子富贵无忧。从普通庶民一跃成为皇室贵戚,这种诱惑十分大。同时,公主的嫁妆比较多,有很多钦赐田庄,同时还可以经营矿业和商铺,经济收入十分可观,别有用心者都想籍此鱼跃龙门。
明代驸马低门槛
其二,宦官垄断选驸马程序,由于选驸马的条件比较笼统,基本上只要报名都能参加,在这个过程中有很多贿选机会,有人通过贿赂太监和官员获取驸马身份,即便被人举报,也在太监的帮助下蒙混过关,等到公主发现真相为时已晚。前面提到的太监李广、冯保等人,都在巨额的贿赂下枉顾公主幸福,为骗婚者美言,最终祸害了公主。
其三,明代公主无婚姻自主权。明代公主在政治上没有任何发言权,她们在整个选驸马过程中也没有表达自身意愿的权利,且一旦成婚便不能离婚或者改嫁。虽为皇家血统,在婚姻上却极其被动,让骗婚者为所欲为。上文提到的永宁公主,结婚时驸马便病入膏肓,婚后一个月便守寡,独居31年郁郁而终,十分可怜。
明代公主无婚姻自主权
3以礼待夫,孝敬公婆,明代公主堪称“五好媳妇”明代公主选驸马,条件仅为“貌美”,若是真娶到明代公主,确实能够过上幸福的生活。明代公主没有历代公主的飞扬跋扈,在封建礼教上遵从“三从四德”,这是明代程朱理学的“女德”教育之结果。
虽然明代公主在经济上能够获得优待,但是在政治上没有任何地位,由于所受的女德教育,嫁到平民家中多恭顺有礼,严格恪守传统妇女道德,若驸马所选得人,确实能够过上恬淡安静,富贵一生的美好生活,举案齐眉,其乐融融,称得上“五好媳妇”。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