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牲酒赛秋社,箫鼓迎新婚。
出处:宋·陆游《秋夜感遇十首以孤村一犬吠残月几人行为韵》
释义:饮食比秋季祭祀还要丰盛,热热闹闹演奏乐器迎接新婚。
2、洛城花烛动,戚里画新蛾。
出处:唐·杨师道《初宵看婚》
释义:洛阳城中花烛影动,新娘描画峨眉上妆,亲戚邻里喜气洋洋。
3、洞房昨夜停红烛,待晓堂前拜舅姑。
出处:唐·朱庆馀《近试上张籍水部》
释义:洞房里昨夜花烛彻夜通明,等待拂晓拜公婆讨个好评。
4、洞房记得初相遇。便只合、长相聚。何期小会幽欢,变作离情别绪。况值阑珊春色暮,对满目、乱花狂絮。直恐好风光,尽随伊归去。
出处:宋代柳永《昼夜乐·洞房记得初相遇》
译文:记得初次相遇时的洞房情景,就只想应该永远在一起。谁知道短短的幽会欢好,竟会变成分离前的最后情爱,又恰好是在阑珊的暮春。对着满眼乱飘的柳絮,心里恐慌着这美好的春光将全部随他的离去而消释了。
5、洞房深,画屏灯照,山色凝翠沉沉。听夜雨冷滴芭蕉,惊断红窗好梦,龙烟细飘绣衾。辞恩久归长信,凤帐萧疏,椒殿闲扇。
出处:唐代杜牧《八六子·洞房深》
译文:在后妃居住的幽深的房里;灯光照着绘有图画的屏风,屏风上的山色一片浓绿,显得格外古雅庄重。听见冰冷的夜雨敲打芭蕉声,惊断了房里好梦。
醒来看见攀龙香炉的香烟,在绣花缎被上空飘升。失去了皇帝的恩宠啊,已久住长信宫中,帷帐里萧条凄冷;原来的椒殿闲置无用,门儿关锁冷冷清清。
6、
结发为君妻,席不暖君床。
暮婚晨告别,无乃太匆忙。
出处:唐代杜甫《新婚别》
译文:二人做了结发夫妻,连床席一次也没能睡暖。昨天晚上草草成亲,今天早晨便匆匆告别,这婚期岂不是太短,太短!
本是日本人玉置浩二为中日合拍的电视剧《别了,李香兰!》作的主题曲《不要走》,后来张学友翻唱了粤语版,即这首周礼茂作词的《李香兰》。歌词含糊而暧昧,其意不明,只隐约表达了某种追念。张天王很喜欢这首曲子,在演唱会上作为保留曲目演唱,声泪俱下。
李香兰祖籍日本,上世纪30 40年代的著名歌手。日本战败后 被诬蔑为间谍。在这首歌中,张学友用自己饱含情感而有极具穿透力的嗓音,如控诉般,低吟着世界的不公。
李香兰原名山口淑子,她本为日本人,却被自己人变成了政治工具,这个曾沉迷于十里洋场的女子,在其自传中表达了中日友好的呼唤,并正面回应了日本侵华战争的事实。
2005年李香兰发表长文,劝诫日本首相不要参拜靖国神社,因为“那会深深伤害中国人的心。”
李香兰
演唱:张学友
词:周礼茂
曲:玉置浩二
恼春风 我心因何恼春风
说不出 借酒相送
夜雨冻 雨点透射到照片中
回头似是梦 无法弹动
迷住凝望你 褪色照片中
啊 像花虽未红
如冰虽不冻 却像有无数说话
可惜我听不懂 啊
是杯酒渐浓 或我心真空
何以感震动 照片中
那可以投照片中 盼找到
时间裂缝 夜放纵
告知我难寻你芳踪 回头也是梦
仍似被动 逃避凝望你
却深印脑中 啊
像花虽未红 如冰虽不冻
却像有无数说话 可惜我听不懂
啊 是杯酒渐浓
或我心真空 何以感震动
1 古代没出嫁的女孩子都怎么称呼
在我国民间,人们经常把未出嫁的少女称为“黄花闺女”(或“黄花女”、“黄花 ”),
黄花闺女”一词的由来,民间广泛流传着这样一种说法:南朝某年农历正月初七这天的下午,宋武帝刘裕的女儿寿阳公主与宫女们在宫廷里嬉戏。过了一会儿,寿阳公主感到有些累了,便躺卧在含章殿的檐下小憩。这时恰好有一阵微风吹来,将腊梅花吹得纷
纷落下,其中有几朵碰巧落到了寿阳公主的额头上,经汗水渍染后,在公主的前额上留下了腊梅花样的淡淡花痕,拂拭不去,使寿阳公主显得更加娇柔妩媚。皇后见了,十分喜欢,特意让寿阳公主保留着它,三天后才将其用水洗掉。此后,爱美的寿阳公主便时常摘几片腊梅花,粘贴在自己前额上,以助美观。宫女们见了,个个称奇,并跟着仿效起来。不久,这种被人们称为“梅花妆”(或简称“梅妆”)的妆饰方式便在宫中流传开来(事见宋代李
等撰《太平御览》卷三十《时序部•十五•人日》引《杂五行书》:“宋武帝女寿阳公主人日卧于含章殿檐下,梅花落公主额上,成五出花,拂之不去。皇后留之,看得几时,经三日,洗之乃落。宫女奇其异,竟效之,今梅花妆是也。”)。后来,“梅花妆”又进一步流传到民间,并受到了女孩子们的喜爱,特别是那些官宦大户人家的女孩子以及歌伎 们,更是争相仿效。
可是,腊梅花的开放是有季节性的,并不是一年四季都有。于是,有人便想出了一个办法,那就是设法采集花朵的**花粉,将其做成**的粉料,再用其将薄纸片、干花片、云母片、蝉翼、鱼鳞、蜻蜒翅膀等染成金**,剪成各种花、鸟、鱼的形状,然后将其粘贴于额头、酒靥、嘴角、鬓边等处。这些用**花粉染制而成的饰物被人们称为“花黄”(亦称“花钿”、“花子”)。在南北朝时期,花黄是少女们一种必不可少的脸部饰物,这从当时的一些诗歌作品中可以得到印证,如:南朝陈后主《采莲曲》一诗中有句云:“相催暗中起,妆前日已光。随宜巧注口,薄落点花黄”;南朝梁陈间诗人徐陵《奉和咏舞诗》一诗中亦有句云:“主家能教舞,城中巧画妆。低鬟向绮席,举袖拂花黄”;大家熟知的北朝民歌《木兰辞》中也有诗句曰:“当窗理云鬓,对镜贴花黄”。
因为花黄(即“梅花妆”)的饰粉是**的,而采用这种妆饰的又都是未出阁的少女(少女出嫁以后就要改变装饰,另作一番打扮,故古代民间有俗谚云:“今朝白面黄花姐,明日红颜绿鬓妻”),再加上“黄花”在古代又代指菊花,而菊花又具有傲霜耐寒的特性,常被人们用来比喻人品性的高洁。所以,后来就有人把“花黄”两字颠倒,用在“闺女”一词前面,构成“黄花闺女”一词,一方面表示少女还没有结婚,另一方面也表示少女心灵纯洁、品性贞洁。后来,这一用法逐渐在民间流传开来,久而久之,“黄花闺女”也就成了未婚少女的代名词了。
2 在古代未婚女子如何称呼自己
古代的女子称呼:
大多未出嫁的女子一般都是自称名字,也自称奴家 ,小女子、民女什么的
以下资料可供参考参考
女子自称--“奴家”
女子谦称--“妾”、“贱妾”、“奴婢”
老年妇女谦称--“老身”
谦称自己的丈夫--“拙夫”
王妃、王后在皇上面前自称--“臣妾”
王妃、王后在臣子面前自称--“本宫”
寡居皇太后自称--“哀家”
民间女子自称--“小女子”、“民女”
称对方的年龄(多用于年轻女子)--“芳龄”
称对方的名字(多用于年轻女子)--“芳名”
女子谦称自己容貌--“蒲柳之姿”(柳树在古代被看作树中的贱物)
其他:
“敝”--谦称自己或自己的事物不好,如敝人,谦称自己;敝姓,谦称自己的姓;敝处,谦称自己的房屋、处所。
“卑”--谦称自己身份低微。
“仆”--谦称自己是对方的仆人,使用它含有为对方效劳之意。
“敢”--表示冒昧地请求别人。如敢问,用于问对方问题;敢请,用于请求对方做某事;敢烦,用于麻烦对方做某事。
“拙”--用于对别人趁自己的东西。如拙笔,谦称自己的文字或书画;拙著、拙作,谦称自己的文章;拙见,谦称自己的见解;拙荆、贱内、内人:称自己的妻子。
“小”--谦称自己或与自己有关的人或事物,如小女子、小妇人;小儿:谦称自己的儿子;小女:谦称自己的女儿;小人:地位低的人自称;小子:子弟晚辈对父兄尊长的自称;小可(多见于早期白话):是有一定身份的人的自谦,意思是自己很平常、不足挂齿;小店:谦称自己的商店。读书人的自谦词有小生、晚生、晚学等,表示自己是新学后辈;如果自谦为不才、不佞(没有才智的)、不肖(没有出息的),则表示自己没有才能或才能平庸。
“家”--古人称自己一方的亲属朋友常用谦词。“家”是对别人称自己的辈份高或年纪大的亲属时用的谦词,如家父、家尊、家严、家君:称父亲;家母、家慈:称母亲;家兄:称兄长;家姐:称姐姐;家叔:称叔叔,等等。
“舍”--用以谦称自己的家或自己的卑幼亲属,前者如寒舍、敝舍,后者如舍弟:称弟弟;舍妹:称妹妹;舍侄:称侄子;舍亲:称亲戚。
=========================华丽的分割线=============================
古人在说自己时的谦称因身份而有所不同。
一般人说自己可以说“鄙人”、“在下”、“小可”、“不才”、“愚兄”,单个字可以说“仆”,如“仆窃不逊,近自托自无能之辞”(司马迁《报任安书》),可以说“愚”,可以说“窃”,“愚以为”“窃以为”都是“我以为”的意思。
大臣们在君主面前可以说“臣”、“微臣”,甚至说“奴才”(何绅不是经常说吗?),犯了罪了说“罪臣”。
下级官吏在上级面前说自己“下官”、“卑职”。下级将领在统帅面前称自己“末将”。
君主自己称呼自己时说“寡人”、“孤”、“朕”。
丫环在主子面前自称“奴婢”。
百姓在官员面前说“小人”“贱民”。
古代女子谦称自己为“妾”、“妾身”、“贱妾”。
出家人称自己“贫僧”、“贫道”、“贫尼”。
所有这些都是古人对自己的谦称。
还有:
1鄙人:古人称呼自己的谦词
2臣:古代作官的在皇族面前的自称
3孤:古代皇帝自称
4小人:古代一些下级对上级,奴才对主人的自称,有自贬自贱以抬高听话人之意 ;也指坏人
5在下:古人自称
6陛下:对皇帝的尊称
7阁下:对听话对象的尊称
8令郎:指对方的儿子
9愚:对自己的称呼,谦词
10奴才:古代一些下级对上级,奴才对主人的自称,有自贬自贱以抬高听话人之意
11先生:老师;对学识高的人的称呼
12奴家:古代女子自称
13晚生:一般是书生在比自己资历高的人面前自称
14:卿:古时高级官名;古时君称臣;古时夫妻或好朋友之间表示亲爱的称呼
15:令尊:对听话人父亲的尊称
3 古代对未婚女子的称呼有哪些
“女士”,源于《诗经》“厘尔女士”,孔颖达疏“女士,谓女而有士行者”,比喻女子有男子般的作为和才华,即对有知识、有修养女子的尊称。
“女流”,《儒林外史》第41回记载:“看她是个女流,倒有许多豪杰的光景。”这是对旧时女人的泛称。
“女郎”,古乐府《木兰辞》中有“同行十二年,不知木兰是女郎”之句。寓有“女中之郎”的壮志之意,也是对年轻女子的代称。
“巾帼”,源自《晋书》,是古代妇女头上的装饰物,借以代表女性。当时诸葛亮伐魏,多次向司马懿挑战,对方不应战,诸葛亮便把妇女的头饰遗下,以此辱笑他不如一个女人。后来,人们常把妇女中的英雄豪杰称之为“巾帼英雄”。
“女史”,指古代有学问并当过掌管宫廷王后礼仪、典籍、文件工作官员的女子。
“裙衩”是古代妇女的衣着装饰,泛称女性。多在小说、戏剧中出现此词。《红楼梦》第1回:“我堂堂须眉,诚不若彼裙衩。”“淑女”,指温和善良美好的女子,文学作品中常见此称谓。《诗经?周南?关睢》:“关关睢鸠,在河之州。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妙龄少女”,指正值青春年华的女子。“绝代佳人”,指当世无双的美人。
“燕赵多佳人,美者颜如玉”,故对年轻美丽的女子总是冠以“玉人”、“璧人”、“佼人”、“丽人”、“玉女”、“娇娃”、“西施”、“尤物”、“青娥”等称。
“扫眉才女”,指有文才的女子。
“不栉进士”,指才华横溢的女子。
“冶叶倡条”,指轻狂娇艳的女子。
“软玉温香”,指温柔年轻的女子。
“道旁苦李”,指被人抛弃的女子。
“小家碧玉”,指小户人家的美貌女子。古乐府《碧玉歌》有“碧玉小家女,不敢攀贵德”之句。
美丽而坚贞的妇女被称为“罗敷”。
貌丑而有德行的妇女被称为“无盐”。
尊称别人的女儿为“千金”、“令媛”、“女公子”。
称别人的妻子为“太太”、“夫人”,此外还有“会阃”、“室人”、“令间”之称。称自己的妻子为“贱内”、“内子”、“内助”、“中馈”、“糟糠之妻”等等。
1 怎样用文言文写婚礼邀请函
因为答题板块格式没有空格,以括号内要求为准,邀请函格式如下:
(顶头写)时维XX之年,适逢XX之期,余燕尔新婚,喜结良缘,翘盼临驾,稽候贵降。
(空两个字符)值XX与XX喜结良缘之际,特备薄酒,望百忙中移贵趾,君之光临,当使寒舍蓬荜生辉,添新禧之瑞气,增美姻之佳音,万望勿辞。
(空两个字符)兹定于X年X月X日X时X分(星期几)在X地为XX与XX举行结婚典礼,敬备喜筵,恭请阁下光临。
(右对齐)XX敬邀
(右对齐)X年X月X日
2 快结婚了谁帮我写个文言文请柬请柬的书写格式
1、双柬帖封面印上或写明“请柬”二字,一般应做些艺术加工,即采用名家书法、字面烫金或加以图案装饰等。有些单柬帖,“请柬”二字写在顶端第一行,字体较正文稍大。
2、无论单帖、双帖,在帖文行文方面大致是一样的。帖文首行顶格书写被邀请者的姓名或被邀请单位的名称。有的请柬把被邀请者的姓名或单位名称放在末行,也要顶格书写。
3、写明被邀请者参加活动的内容,如参加座谈会、联欢会、赴宴,应交待具体时间、地点。若有其他活动,如观看影视表演,应在请柬匕注明或附入场券。
4、结尾写“敬请光临”、“致以敬礼”等,古代称此为“具礼”。
咳咳,本人不才啊……
请帖
X X先生:
兹定于X年X月X日上(下)午X时于XX酒店举行鄙人与某某MM的婚礼,届时恭候光临。备有水酒,望赏薄面。
XX
致以敬礼。
3 古代请柬怎么写二、请柬的起源
作者:华简 竹简请柬
[1] 请柬者,释庄重之礼也。 古,礼之繁,婚之燕尔、殡之回龙、迁之轮奂、分家之调鼎哉,皆需请柬传情达意,乃文雅之举也。请柬原曰请简,纪事以简,时久矣。简,片窄长,大多竹木制,细分之,竹为简,木为牍。唯面之限,故精;唯篆之难,故珍。简牍连以成册,礼仪所用,常载祝福吉祥之语,至魏晋,则为短小信札之用。纸泛,取简牍之位,则短小信札渐曰柬,请简亦曰请柬也。 今,中华之礼亦重,众典礼、仪式、活动及会议,请柬之必不可少,意表事之重、主之诚也。今之请柬多纸也,纸柬虽易成,然减事之庄重也,亦不珍贵,减纪念之意也。请柬归于初,纸易得,简难之,然其意表庄重,观亦典雅。阅之,客必深感礼之古往今来,事毕亦珍之不弃也。 礼,续也,礼之释,请柬归于请简,源远流长也。
请柬一般有两种样式:一种是单面的,直接由标题、称谓、正文、敬语、落款构成。一种是双面的,即折叠式;一为封面,写“请柬”二字,一为封里,写称谓、正文、敬语、落款等。 请柬的篇幅有限,书写时应根据具体场合、内容、对象,认真措词,行文应 请柬
达、雅兼备。达,即准确;雅就是讲究文字美。在遣词造句方面,有的使用文言语句,显得古朴典雅;有的选用较平易通俗的语句,则显得亲切热情。不管使用哪
从撰写方法上说,不论哪种样式的请柬,都有标题、称谓、正文、敬语、落款和日期等。 1标题 双柬帖封面印上或写明“请柬”二字,一般应做些艺术加工,即采用名家书法、字面烫金或加以图案装饰等。有些单柬帖,“请柬”二字写在顶端第一行,字体较正文稍大。 2称谓 顶格写清被邀请单位名称或个人姓名,其后加冒号。个人姓名后要注明职 请柬
务或职称,如“先生”、“ 女士”。 3正文 另起行,前空两格,写明活动的内容、时间、地点及其他应知事项。 4敬语 一般以“敬请(恭请)光临”“此致敬礼”等作结。 “此致”另起行,前空两格, 再另起行,写“敬礼”等词,需顶格 5落款和日期 写明邀请单位或个人姓名。下边写日期。
中华文化 结婚请柬在中国由来已久,形式有直有横,颜色多为大红色。内文撰写的方式 请柬
到今日依然大至相同,有一套俗成的礼仪用字。较特别的是日期通常会印上两种日期,一种是农历日期,一种是公历日期。此外,有些家庭也会印上祖父母辈的姓名。 中国清朝的结婚请柬称为团书,是结婚时的周公六礼书之一,当男子向女方家订婚成功,就会印制团书告知众亲友。 目前,台湾地区也有人尝试以白话文或台湾话口语体撰写。
4 古代请柬怎么写中国是文明礼仪之邦,宴会更是礼仪的演练场。古代宴会的发达,直接带来了宴会文艺的繁荣。这不仅表现在歌舞宴乐雅赋上,就连宴席邀请书,也为宴席增添了许多诗情画意,透露出中国人特有的殷勤好客之情。
以诗作柬者,如李白诗“我醉欲眠卿且去,明朝有意抱琴来”,白居易诗:“绿蚁新醅酒,红泥小火炉。晚来天欲雪,能饮一杯无”,这是主对客人发出的邀约;如孟浩然诗“待到重阳日,还未就菊花”,陆游诗“从今若许闲乘月,拄杖无时夜叩门”,这又是客人对主人的期约。
有的宴清短柬,也是文采斐然,或情景交融,豁人耳目,沁人心脾,令人必欲往之,如范印心约友人柬云:“庭月可中,壶冰入座。豆花雨歇,正宜挥麈之谭;桑落杯深,愿续弄珠之句。敢告前驺,布席扫室以俟。” 或幽默诙谐,令人解颐,必欲赴约,如胡介邀周亮工东云:“草野荒寒,从不敢作地主饮。明日巳订林铁翁与一二同学,追随先生,作竟夕盘礴。道驾幸早过荒斋,并携卧具来。瓦盆木榻,贫家风味,亲历之耳。”请柬中特意叮嘱客人带铺盖卷,看来非要大干一场不可,是一场“酒战”。东中又道“贫家风味”,看似过谦,实乃自豪。这些都是独抒性灵、不拘一格的绝妙好词!同文人名士们的“盘飧市远无兼味,樽酒家贫只旧醅”(杜甫)的清贫风味不同,生意人家却要极力喧染酒盛食丰,如内蒙古黑城遗址出土一件古代请柬,云:“谨请贤良制造诸般品味,簿海馒头锦妆。请君来日试尝,伏望仁兄早降。今月初六至初八日 小可人马二”
不难看出,文人们的邀请书别出心裁,清雅趣味盎然;而一般人的邀请书质实朴素,缺乏文采,志趣不同,每每如此。今人请柬则千篇一律,都是“兹定于某月某日某时于某地举行某礼,恭请某人光临”字样,虽然简明扼要,却也质木无文,引不起多大兴趣。
以上回答供您参考,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参考资料:
杭州图书馆
5 古代请柬怎么写中国是文明礼仪之邦,宴会更是礼仪的演练场。
古代宴会的发达,直接带来了宴会文艺的繁荣。这不仅表现在歌舞宴乐雅赋上,就连宴席邀请书,也为宴席增添了许多诗情画意,透露出中国人特有的殷勤好客之情。
以诗作柬者,如李白诗“我醉欲眠卿且去,明朝有意抱琴来”,白居易诗:“绿蚁新醅酒,红泥小火炉。晚来天欲雪,能饮一杯无”,这是主对客人发出的邀约;如孟浩然诗“待到重阳日,还未就菊花”,陆游诗“从今若许闲乘月,拄杖无时夜叩门”,这又是客人对主人的期约。
有的宴清短柬,也是文采斐然,或情景交融,豁人耳目,沁人心脾,令人必欲往之,如范印心约友人柬云:“庭月可中,壶冰入座。豆花雨歇,正宜挥麈之谭;桑落杯深,愿续弄珠之句。
敢告前驺,布席扫室以俟。” 或幽默诙谐,令人解颐,必欲赴约,如胡介邀周亮工东云:“草野荒寒,从不敢作地主饮。
明日巳订林铁翁与一二同学,追随先生,作竟夕盘礴。道驾幸早过荒斋,并携卧具来。
瓦盆木榻,贫家风味,亲历之耳。”请柬中特意叮嘱客人带铺盖卷,看来非要大干一场不可,是一场“酒战”。
东中又道“贫家风味”,看似过谦,实乃自豪。这些都是独抒性灵、不拘一格的绝妙好词!同文人名士们的“盘飧市远无兼味,樽酒家贫只旧醅”(杜甫)的清贫风味不同,生意人家却要极力喧染酒盛食丰,如内蒙古黑城遗址出土一件古代请柬,云:“谨请贤良制造诸般品味,簿海馒头锦妆。
请君来日试尝,伏望仁兄早降。今月初六至初八日 小可人马二” 不难看出,文人们的邀请书别出心裁,清雅趣味盎然;而一般人的邀请书质实朴素,缺乏文采,志趣不同,每每如此。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