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 的下落,民间向来有不少传说,有的说她服毒殉情,有的说她嫁给了军官,也有的说她流落到沈阳……直到近些年,在沈城媒体的不断追索下,才解开了这一谜团。> 能够见证 最后岁月的李有才和李桂兰,如今都已是年过七旬的老人,他们也是近几年才知道,那个性格乐观、随和的继母张洗非竟是一代风尘侠女小凤仙。日前,记者在沈阳大东区和皇姑区见到了这两位老人。> 「山青青,水碧碧,高山流水韵依依。将军拔剑南天起,我愿作长风绕战旗……」《知音》如泣如诉的歌声让小凤仙与护国大将军蔡锷的情史闻名于世。> 影片《知音》最后,小凤仙 船头,痛拨瑶琴,思念知音,也为她的命运走向留下了太多悬念。> 此地有凤毛麟角 其人如仙露明珠 > 在李桂兰的记忆里,继母张洗非算不得漂亮,毕竟嫁进李家时她已是49岁了。> 1949年,母亲过世一年多以后,53岁的父亲李振海带回家一个女人,告诉三个儿子和女儿李桂兰:「以后她就是你们的母亲。」又让四个孩子逐个给继母叩了头。那一年,李有才20出头,李桂兰14岁,尽管心里不愿意,但父亲是那种说一不二的人,孩子们除了服从,根本容不得商量。继母叫张洗非,那年49岁。当时就觉得这个名字挺怪的,现在想来,的确有一种特殊的含义。> 在李桂兰看来,继母怪的还不只名字:「她很喜欢干净,每天都把头发梳理得溜光溜光的,头后面挽个发髻,在我家的5年中一直是这个发型。我那时常问她,你头发上擦了什么啊,怎么那么亮啊她总是淡淡地一笑说没擦什么。」继母来到李家时身边只带了一个包裹和一只柳条包。包裹里有三件旗袍和一件毛领大衣,旗袍都是那种小碎花布的,花色都不张扬。在嫁到李家的两年,她一直是穿旗袍,还要在腋下扎一块小手帕,走起路来扭搭扭搭的,在刚解放的沈阳,这种做派还是显得和周围普通人家的妇女有很大不同。>> 继母最珍爱的是她的那只柳条包,有一回到外地去看她的干姐妹,走了十几天,那只柳条包也随身带走了。闲著没事时,继母总喜欢打开柳条包看里面的照片。照片有挺多张,看照片的时候,她从不背人,那照片上的人穿着都很讲究,李桂兰常问她:「你以前是不是认识很多有钱人啊」张洗非也不回答,只有一次,她对李桂兰说:「你对我好点,错不了,等以后我有了出头之日,准保有你好处。」其中有一张照片有20寸左右,比别的都大,继母最喜欢看那张照片,上面是她和一个将军的合影,将军的衣服上扛着大肩章,下面还缀著穗,十分威武。李桂兰问:「那是谁啊」继母总是回答:「一个朋友。」现在想来,那一定是蔡锷将军了。> 从后来陆续发现的几张照片看,小凤仙属于那种娇小玲珑的女人,吊眼梢,翘嘴角,皮肤不算白,眼睛里透著孤傲和冷峻,姿色只能算中等,但在当年的蔡锷看来,她却亭亭玉立,毕竟那时的小凤仙只有十五六岁,是民国北京的名妓。蔡锷曾送给小凤仙一副对联盛赞她的美丽:「此地有凤毛麟角,其人如仙露明珠。」> 萍水姻缘成一梦 桃花颜色亦千秋 > 李桂兰说,那时他们家住在大西门附近,跟前有一条胡同十分热闹,唱戏的、拉洋片的、说评书的、小商小贩云集。继母和父亲的感情很好,父亲下了班,两个人经常去街上溜跶,最常做的是到金城**院听评书。那时,她和哥哥们都认为父亲和继母以前是在听评书时好上的,知道继母就是小凤仙后,才恍然觉出,继母与父亲也许早就认识了。李桂兰回忆说:「我父亲年少时就在大帅府烧锅炉,和张学良、张学思年纪相仿,经常在一起玩,也就成了朋友,关系一直不错。后来小凤仙常来沈阳看望赵四**,我父亲很可能那时就认识她了。」> 新中国成立后,李振海也是在张学思的帮助下,进入东北人民 当了锅炉工。李桂兰回忆说,继母特别喜欢吃。当时父亲一个月的工资有五六十元,他经常买些水果给张洗非吃。> 张洗非的生活每天都很有规律,一早就到附近的小公园遛弯儿,回来时经过那条胡同,就在胡同里买几个麻酱饼,喝碗豆花或羊汤。有时候晚上饭菜不合口,她就和父亲一同去街上吃完再回家。除了洗自己的衣服,她没干过家务。饭都是李振海和李桂兰父女做:「做好做坏她也不挑,她那人性子挺柔和的,从不打骂几个孩子。有时她会在院子里对着水壶啊啊地喊,我说你这是干啥呢她说练嗓呢。她还会拉胡琴,一有空就坐那拉一段。那时街道上常组织扭秧歌,张洗非总是很乐意参加,各种文娱活动她都很积极。」李桂兰说。> 按儿女们的说法,张洗非在最后的几年里,生活是平静的,只是不知她在端详照片上的那位将军时,是否想起过当年曾有的短暂幸福和荣华。>> 1916年11月8日,蔡锷因患喉结核在日本病逝,年仅34岁。小凤仙得知蔡锷的死讯,悲痛欲绝,在蔡锷的追悼会上,她送来两副挽联,一副是:「不幸周郎竟短命,早知李靖是英雄。」另一副是请人代写的:「万里南天鹏翼,直上扶摇,哪堪忧患余生,萍水姻缘成一梦;几年北地胭脂,自悲沦落,赢得英雄知己,桃花颜色亦千秋。」对与蔡锷那段情意的百般怀恋可见一斑。> 不信美人终薄命 从来侠女出风尘 > 梅兰芳先生的秘书许姬传在他的《艺坛漫路》一书中记述了梅兰芳当年会见小凤仙的一段往事:1951年初,京剧艺术大师梅兰芳率团去朝鲜慰问志愿军,途经沈阳并演出,下榻于东北人民 交际处招待所。小凤仙闻讯后,很想见见这位昔日在北京时的旧相识,并想求得他的帮助,就给梅兰芳写了一封求见信。> 李有才清晰记得1951年的一天,在东北 锅炉班当班长的他被抽调到行政处,负责接待梅兰芳一行。张洗非听说后,就托李有才把那封信转交梅大师。信由他托人转交到梅大师手中,很快梅大师就会见了张洗非。张洗非是带着女儿李桂兰去的,李桂兰记得继母曾对她说:「带你去看梅大爷,他原来是我们的朋友。」虽然不知道继母就是小凤仙,「不过看到梅大师对她的客气程度,隐约感到,继母绝不是一个普通人。」李桂兰回忆说。> 据许姬传后来撰写的《许姬传七十年见闻录》记载,当时小凤仙向梅先生叙述了自己的身世和沦落烟花的经过,以及与蔡锷相识并帮助她逃离虎口的情况。> 小凤仙原名朱筱凤,后改名为张凤云、张洗非,满族旗人。1900年8月小凤仙在杭州出生。生父在她很小的时候就去世了。因母亲是偏房,备受大母虐待,不得已带她离开朱家,不久母亲又病逝,一位姓张的奶妈收留抚养她,改姓张,名凤云。>> 1911年10月武昌起义爆发后,张奶妈带着她逃亡到上海,让她跟着一位姓胡的艺人学戏,到南京卖唱为生,取了艺名「小凤仙」。后来她又被转卖到北京八大胡同里的陕西巷云吉班卖唱,很快便以「色艺俱佳」脱颖而出。> 原来,梅大师当年与蔡锷也有很多交往。蔡锷当年送给小凤仙的一副对联中这样写道:「不信美女终薄命,从来侠女出风尘。」可以说是对小凤仙的祝愿和评价。> 瑶树琼花零落尽 白头宫女话当年 > 在梅大师的帮助下,张洗非很快在东北人民 幼儿园谋到了一份差事:负责保管和发放儿童衣物。李家随后也搬到了东北人民 分的一套两居室宿舍里居住。根据李有才兄妹俩的讲述,那时起,再没见她穿过旗袍,以后她穿的都是列宁服。> 空闲的时候,张洗非仍旧喜欢摆弄她的那些照片。曾有人作诗叙述小凤仙和蔡锷的惊世情缘:「英雄儿女意绵绵,红拂前身小凤仙。瑶树琼花零落尽,白头宫女话当年。」恐怕那种寂寥和失落才是她平静晚年的真实心境吧。> 工作了一年多后,张洗非患上了类似于老年痴呆和脑血栓的病症,很干净的人一下子就不能自理了。1954年春天,她病得更重了,李振海全心全意在家伺候她,每天换著样地给她做好吃的,大儿媳和女儿则轮班给她洗衣服和被单。至死,她都没对人说起过她的经历和身份。李桂兰告诉记者,张洗非去世前一周,一直想开口说话,但就是说不出,7天后才咽下这口气,想来,短暂清醒之间的她是无比痛苦的。当时,有人劝李振海在老伴胸口放个磨盘或秤砣帮她顺了那口气。李振海心疼老伴,说啥也没答应……>> 风尘侠女香消玉殒,李振海将她葬在塔湾,一起埋葬的还有她柳条包里所有的照片、衣服和她心中的秘密。那以后,李振海老人再没跟任何人说起过张洗非。> 父亲死后不久,塔湾因开发贴出了迁坟启事,因为是继母,也没有太深的感情,儿女们也没太在意。直到几年前,李有才在报纸上看到小凤仙解放后更名张洗非的报道,才明白真相。而那时,侠妓的青冢早已无处寻踪了。> 神秘出现 > 李有才家的小区已经不是当年小凤仙居住时的模样了,当年的房子已经随着城市的改造而被扒掉。李有才夫妇和李有才的妹妹李桂兰都住在这里,现在他们都已经是70多岁的老人,但是身板还算硬朗。> 谈起继母,李有才记忆很清晰,他说:「有一天回家时,坑头上坐着一个老太太。我爸就说这是你母亲。我们都不知道,他跟谁也没商量。我父亲脾气古怪,谁的话也不听,说怎么的就怎么的,都没有和儿女商量,人家直接把她领家里来了。」> 听话的孩子们在李振海的要求下,立即就给刚见面的继母磕了个头,尽管当时心中不太愿意。虽然当时无法把继母与小凤仙联系在一起,但他们还是很快就发现,这个容貌端正的继母不像是个寻常人,在家里从来不做饭,也不会做饭,衣服很少洗,而且早饭一定要到外面去吃。这些都还不算什么,最看不习惯的就是她的穿着打扮。> 李振海的小女儿李桂兰回忆说:「穿着打扮和咱们不一样,老是穿一个大旗袍,还别一个手绢。」> 李有才的妻子佟桂英说:「那时候我寻思多难看,那儿别一个手绢,不敢说啊。」> 李有才也说:「走道扭扭搭搭,是和一般的家庭妇女不一样。」> 这样的穿着打扮在建国初,沈阳的寻常百姓家还是极其少见的,而熟悉老北京的人们似乎就可以从这样的打扮上,嗅出点味道来,因为,那可是一种身份的标志。> 民俗学家齐守成说:「八大胡同妓院那时在北京是比较高级一点儿的,像沈阳解放以前那个淑馆,二等妓院以上的,一般像那样的烟花女子啊,青楼的人,她们都是别个茉莉花之类的,就是鲜花摘下来成朵的,拿细铁丝穿上挂在领子上,或者是胸部,做装饰品。」> 大杂院里的人们哪里晓得这些世故,只是觉得这个名叫张洗非,已经50岁的老太太爱打扮,是个利索人,而且还非常活跃,会拉胡琴。> 李桂兰回忆说:「她一早上起来得练嗓儿,没有什么可练的就拿水壶对着,往上对着天,在那儿啊啊练嗓,天天那样的。(你没问问她干吗呢)我说了,我说你这是干啥呢她说练嗓呢。我说练嗓也不会唱啊。她会拉,她会拉胡琴,不时的想起来就拉一段两段的。」>> 虽然说不像个普通人,但老北京的烟花女子那么多,哪里那么凑巧就是小凤仙呢李桂兰的另一个回忆却似乎使事实更明晰了一点儿。张洗非嫁到李家时,没带任何东西,只有一个柳条包。闲暇下来的时候,她就会独自一人坐在那儿,翻看柳条包里的每一张照片。> 李桂兰和她的嫂子已经记不得有多少张了,只是觉得照片上的张洗非曾经非常风光,应该是一个见过大世面的人。而在这些照片中,她最喜欢看的就是一个将军模样的人。不用想,这个照片上的将军估计就是蔡锷了。> 李桂兰比画著说:「相片有一个穿军装的,这儿都带着穗,这儿带着领章,我问她这是谁,她也没说谁,就说是朋友。」> 身份特殊 > 听到老人们讲到这儿的时候,习惯性地猜想,这个照片上的将军一定就是当年的蔡锷将军了,而且张洗非无论从穿着打扮、生活习惯再到个人爱好,都跟小凤仙吻合,可是,要证明张洗非究竟是不是小凤仙,只是她的子女的猜测,多少有些无法让人信服,近些年来冒充名人以博取注意力的新闻也没少发生,尤其李有才的一句回答让人特别不放心。> 记者问:「您是什么时候知道继母就是小凤仙的」> 李有才:「从有记者来采访我。」> 李有才判断继母张洗非就是小凤仙的依据,不是张洗非的亲口讲述,也不是父亲的相告,而居然只是前来采访媒体的告知,剩下的就是自己的猜测。他们的父亲李振海在20年前已经去世。除了这三位老人以外,当年的其他见证人大都已经故去,而这三位老人,也拿不出特别有力的证据。> 采访到这里,记者不禁有些灰心,按照此时的进展程度,只能算是提出了一个疑问,距离解开这个秘密,还有相当的距离。就在记者准备放弃这个选题时,李有才想起了一条令人眼前一亮的线索,那就是在1951年,他曾陪继母张洗非去拜访过来沈阳演出的京剧大师梅兰芳先生。>> 能和梅兰芳挂上关系,这个张洗非看来还真不是一般人物。> 1951年的一天,在东北 锅炉班当班长的李有才被抽调到行政处,负责前来参加抗美援朝慰问演出的梅兰芳一行人的接待工作。当张洗非得知这个消息的时候,就让李有才想办法带她去拜见梅兰芳。> 李有才于是便带着继母去了,是在晚上,白天怕人家没时间,可是不凑巧,慰问团搬到东北旅社去了,没找著。> 第二天,李振海没有时间,张洗非就带上了小女儿李桂兰。李桂兰回忆说:「她说梅兰芳来了,我带你去,原来是我们的朋友,带你去看一看,看看你大伯。这么的,我那阵儿小,也好奇,我说去就去呗。在太原街,是辽宁宾馆还是什么地方。」> 张洗非为了可以拜见到梅兰芳,还特意找邻居写了封求见信。求见信发出以后第二天,张洗非带着只有17岁的李桂兰就去了。> 据李桂兰的回忆,当时见面是在一个大客厅,在楼上。他们母女俩去一提,有人就报告去了,后来就下来人把她们接了上去。> 按照李有才兄妹所说的,张洗非不但跟梅兰芳见了面,而且梅兰芳还帮张洗非安排了工作。张洗非真的就是小凤仙吗梅兰芳为什么帮助她呢在辽宁宾馆的大事记里,能看到梅兰芳在建国初期曾下榻这里的记录,而关于梅兰芳会见张洗非的事情却没有记载。> 寻访之旅似乎又到了死胡同,不过,记者还是得到了一个珍贵的消息:梅兰芳的儿子梅葆玖当年也跟着来了沈阳,他也许了解一些当年的细节。当记者费尽周折终于和梅葆玖联系上时, 梅葆玖先生却说,虽然他当年也跟随父亲一起来沈阳演出,但由于当时自己年纪太小,没有跟父亲一起接见过张洗非。> 这唯一的线索就这么断了吗如果那样的话,张洗非究竟是不是小凤仙,也许就真的是一个解不开的谜了。抱着试一试的想法,记者找到了北京梅兰芳纪念馆。虽然仍然没有得到任何关于那次见面的记载,不过,幸运的是,记者听说了一个叫吴迎的人,据说他知道一些情况。> 在梅葆玖的推荐下,记者找到身为梅兰芳艺术研究会副会长的吴迎。年届七十的他从小与梅葆玖一起长大,对梅家的事十分熟悉。吴迎家里有一幅字,是梅兰芳的秘书许姬传在早年间到他家做客时写下的,也就是在那一次,吴迎听说了一段对证明张洗非就是小凤仙至关重要的内幕。>> 吴迎回忆说:「他(许姬传)正在写一本回忆录,就谈了很多事,其中有一段就谈到小凤仙,所以这事儿我印象很深,因为我很敏感,我说我怎么没听见过。」> 吴迎拿出了珍藏已久的两件凭证,一个是许姬传的回忆录《许姬传艺坛漫路》,另一个就是李桂兰曾提及的求见信,而且求见信与《艺坛漫路》中的记载十分吻合。> 《许姬传艺坛漫路》中写道:「1951年,梅兰芳剧团到沈阳演出,有一天,交际处送来一封信,还有白字,但她的具名却引起大家的兴趣——原在北京陕西巷住,张氏(小凤仙)现改名张洗非。」> 那一时刻,一直隐姓埋名的张洗非直接署名小凤仙,难道她已经不在意别人知道她以前的身份了吗> 吴迎解释说:「她绝对不会在意的,如果在意的话,她不会那么有名。」> 《艺坛漫路》中还有更多记载:「事先商定由我和她对话,目的是弄清楚蔡从云吉班到天津的一段情况。」> 吴迎说:「徐伯伯跟我讲他们事先商量了一下,梅先生说我跟她不熟的,就见过一面,我怎么可以随便见一个54岁的中年妇女很多事儿不合适。徐伯伯是一个文人,他是动笔杆子的,他很有兴趣,那么他就讲好,梅先生在旁边听听。梅先生出场就是给小凤仙面子,梅太太也在场,这样就见了面。」> 真实内幕 > 小凤仙离开蔡锷之后的生活搞清楚了,那她遇到蔡锷之前呢她有一个怎样的身世,父母都是谁,为何会沦落风尘之中> 吴迎告诉记者说:「她是杭州人,1898年生的,她母亲是一个杭州的富商的姨太太,后来大老婆对这个姨太太非常不好,这个姨太太就带着小凤仙,还有一个奶妈,一起就离开这个家里了。离开以后,她母亲就过世了,在她很小的时候就过世了,这个奶妈就领着小凤仙独立生活了。那是非常困难的。那个奶妈姓张,所以小凤仙跟着姓了张。13岁那年,奶妈就把她带到南京,卖唱,唱京剧,后来逐步又到上海,也是卖唱,到了1916年左右,到了北京。北京的陕西巷,那个年代是红灯区。小凤仙跟她奶妈住在陕西巷,就卖唱,就是在那里,小凤仙遇到了蔡锷将军。」> 一个是命运凄苦的风尘女子,一个是率领千军万马的将军,两人怎么会一见钟情难道真的像**里演的那样,是革命把两个人连到一起的> 吴迎说:「说蔡锷跟小凤仙开始的时候就有一个推翻袁世凯的政治抱负,那是不对的,那没有,因为蔡锷确实是在云吉班,那个青楼女子班叫云吉班。在云吉班见到小凤仙以后就着迷了,这个是事实,不是因为革命才两个人在一起的。徐伯伯跟我讲他非常清楚,他说现在把这种事儿讲得很悬乎,不是,跟事实不符合,事实是他非常喜欢小凤仙,小凤仙当然也因为从小受到那种歧视,生活很潦倒,所以她也确实对那些新的事情,有一种好奇,也有一种向往,所以她跟蔡锷非常能谈得拢。」>>蔡锷与小凤仙> 关于小凤仙帮助蔡锷出逃,**《知音》中说两人是假扮结婚,在婚礼上金蝉脱壳的,巷间传闻则说是蔡锷在日本留学时的同学曾鲲化策划了蔡锷潜逃的方案,那么,哪种说法是真实的呢《艺坛漫路》中的记载,也许更靠近当年的历史。> 在《艺坛漫路》中,小凤仙是这样回忆的:「那天是掌班的生日,院子里人来人往。我给老蔡找了一间北屋,他背向窗,面对穿衣镜,大衣、皮帽挂在衣架上,圆桌面上放著怀表。为的可以算准钟点。老蔡坐在那里喝酒,可以从穿衣镜里看见侦缉队和外面的动静。我们还把窗上的纱帘去掉,换上纸卷帘,故意把它卷上去,这样外面的人可以通过玻璃看见屋里的动静。老蔡估计天津的车将要开行,就站起身来往外走,假装解手,趁院中乱哄哄时,出了云吉班,直奔车站。他走时衣帽仍在衣架上,怀表也没有拿走,侦缉队以为他小解就要回来的,接着刘妈就把纸帘放下,这样外面的人就弄不清屋里的人是否还在,这些都是事先布置好的。」> 蔡锷将军没有能够在推翻袁世凯后,与小凤仙周游世界,纵情山水,在袁世凯一命呜呼10个月之后,再造共和的英雄因喉疾过世了。据说小凤仙在蔡将军的追悼大会上,留下了一幅对联:「不幸周郎竟短命,早知李靖是英雄」。> 吴迎说:「蔡锷死了以后,小凤仙还是干老本行,可以证明蔡锷也没有给小凤仙多少钱,不然的话她就不用干这个了。」> 吴老的解释有点与时俱进的味道。不过建国前,小凤仙又是如何出现在东北的呢有说法说小凤仙是嫁人来到了东北,嫁给了一个名叫王玉魁的东北军的师长当四姨太,并一起来到沈阳,后来王玉魁因为贩卖鸦片入狱,后来便死了。之后,小凤仙走出王家,隐姓埋名流落民间。> 李桂兰说:「我们在大西门那儿住,在天光**院那个胡同里住,我父亲爱听评书,总听评书,这么他们认识的。」> 当时李振海在东北人民 当一名锅炉工,妻子刚去世没有几年,留下四个孩子。日子过得比较清苦。在这样一个家庭里,化名张洗非的小凤仙过得幸福吗曾经与蔡锷将军有过一段传奇姻缘的她,还能踏踏实实地与一个锅炉工人过这种清苦的生活吗> 李有才回忆说:「张洗非那个人吧,很会哄人,把自己的老公哄得特别好,我父亲那时是谁说啥也不行啊。他俩下班了老一起走,出去溜跶。我们在大西关那儿住 ,门口就是小市场。小市场里头是做什么的呢,就是**院那个位置,说书唱戏的,拉洋片的,摔跤的什么都有,她就好在那儿听大鼓书,在那儿待着。他俩有时候回来,家里没做什么饭,不顺口两人就出去吃去。」> 按照描述,小凤仙最后几年的生活是平凡的,甚至是有些拮据的,但可以看出她的心情是快乐的,像所有人一样,小凤仙也在享受着新中国的快乐生活。> 李有才告诉记者,街道上有什么事儿,她都出去,扭秧歌。那时候新成立 ,外头扭秧歌什么的她都参加。> 记者翻拍到了一张小凤仙参加工作以后的照片,穿着冬装的列宁服,胸前两个胸章,其中一个写着东北人民 字样。> 吴迎评价说:「小凤仙在这个社会里边心情很好,那么一个人到了50几岁以后,还想溜溜嗓子,唱唱玩儿,说明她对她小时候学的东西还有感情。一般的人认为我倒了八辈子的霉了,我卖唱什么事,最好没有一个人知道我是干过这个的,我想起这个事儿我就感觉痛心痛苦,这个小凤仙不是那样,这说明她还真是一个人物。」> 1954年,小凤仙在患小脑萎缩一年后,在沈阳北郊去世,时年54岁。将军拔剑南天起,我愿作长风绕战旗。小凤仙从风尘侠女,助蔡锷将军再造共和到落花塞外,以一平凡妇人深居寻常巷陌,最后香消玉殒。这就是小凤仙的最后的故事!>
复旦我们都知道是我国著名的名校,这所学校1905年创立,直到1927年才迎来第一批女大学生。我们都知道“窈窕淑女,君子好逑”,这批女大学生中有一个人坐着气派的小轿车,穿着时尚的衣服而来,刚进校门就抓住了全校男生的眼球,被选为复旦校花,大家都称她“爱的花”,这个美女就是严幼韵。
严幼韵1905年9月27日出生在一个富裕又重教育的家庭,爷爷严信厚是我国著名的实业家,1905年创办了我国第一家保险公司华兴保险公司。父亲严子均也是一个成功商人,在上海开了源吉、德源两座钱庄。
严幼韵的家人并没有因家境不错就放松孩子们的学习,严幼韵从小就要学国文和英文,20年代能考上高等院校的人屈指可数,但严家3个姐妹都考上了,严幼韵1925年考上沪江大学,两年后转入复旦大学商科。
严幼韵在同进的女生当中是最漂亮的,因为父亲是开布庄的,每天都换不同的新衣服上课,而且还自己开着别克车来上课,很多男同学都想追求她,杨光泩就是其中一个。杨光泩,美国留学回国的高材生,当时是清华大学的老师、外交顾问,和严幼韵家里一样也是做丝绸生意的名门。
自古以来才子配佳人,严幼韵在舞会上认识杨光泩后,就被他的才华和外表吸引,于1929年9月6日在上海大华饭店结婚。两位新人一个是复旦校花,一个是外交官,来参加婚礼的宾客都有上千个,他们的婚纱照也在报纸上引起轰动。
婚后,严幼韵跟着身为外交官的丈夫跑遍了半个地球,1937年,杨光泩被派去菲律宾首都马尼拉,收集海外华人捐赠的抗日基金。1941年12月7日,日本偷袭珍珠港,连累到了马尼拉,杨光泩和其他7个外交官为了保护当地华侨和大使馆财产,不幸被日本人暗杀。
杨光泩牺牲后,严幼韵成为带着3个孩子的寡妇,但从小养尊处优的她没有被击垮,反而挑起养活自己,甚至还照顾起其他7位外交官家属的大梁。严幼韵和7位外交官家属加起来一共有40多人,他们自己动手养鸡喂猪、种菜、做鞋度过那段艰难的日子。
1945年,严幼韵去到联合国工作,表现出色,一直干到十年后才退休。严幼韵1955年刚给事业画上完美的句号,爱情之路就开启了,当时她50岁遇上了72岁有妇之夫顾维钧,两人足足相差22岁,但这都不妨碍他们在4年后结婚。
顾维钧是银行总裁之字,从小就看不惯外国人欺负中国人,少年时期他看见一个英国人在用鞭子打中国黄包车夫,他就用英文斥责英国人。16岁,他去到哥伦比亚大学主修国际法和外交,后来有“民国第一外交家”之称。
严幼韵陪伴顾维钧走过26年,直到顾维钧1985年去世,在顾维钧去世的32年后,严幼韵在人世留下最后倩影也走了,享年112岁。“天生丽质难自弃,一朝选在君王侧”,严幼韵美了一辈子,晚年还会穿高跟鞋、喷香水,除了和顾维钧的结合有点不耻,几乎没有什么缺点,你们怎么看待严幼韵?
1945年6月,新加坡华侨抗日领袖之一的郁达夫流亡至苏门答腊西部市镇巴爷,化名赵廉,并在当地华人的协助下开设酒厂谋生。却在8月29日晚上突然消失在南洋的一个小镇上,从此鸟无音讯,直到后来才传出他被日本宪兵杀害在苏门答腊丛林的消息。
由于郁达夫的失踪太过诡秘,只能从当初的一些蛛丝马迹中找出一些有用的线索。根据邵宗汉先生当时得到的消息称,郁达夫是在1945年9月17日那天被日本宪兵枪杀的,遗体就被埋在武吉丁宜附近的丹戎革岱,和他一起被杀的还有好几个人。让人感到奇怪的是,战后很多人都去那里寻找过郁达夫的遗体,可是怎么找都没找到,即便是扩大周围也没发现有用的线索,遗体在那至今成谜。郁达夫是民国非常出名的才子,但他除了才华之外,最让人津津乐道的就是与王映霞的那段婚姻。
王映霞出生于浙江杭州,15岁考入浙江女子师范学校。很多人都知道自古苏杭出美女,作为杭州女师才女自然众多,而王映霞就是她们中的一位佼佼者,当时有着“杭州第一美人”之称。郁达夫在当时的文人也是一个比较有名的人,那时的王映霞还是一个学生,非常仰慕郁达夫的才华。当郁达夫第一次见到王映霞时,就被这位美丽的女孩深深吸引,对她展开疯狂追求。
王映霞刚开始是犹豫的,毕竟郁达夫要比她大12岁,但她很快就被郁达夫的才华所打动。郁达夫通过自己写的信成功打动了王映霞的心,让她相信只要跟郁达夫在一起,未来的生活一定会充满热情。此时的王映霞完全想不到,这个对她展开疯狂追求的男子会是有妇之夫。等到两人陷入热恋当中后,郁达夫为了杜绝后患,选择抛弃自己的发妻和孩子,和王映霞过起甜蜜幸福的二人生活。两人在杭州西子湖畔大旅社举行婚礼,那一年,她20岁,郁达夫32岁。美女才子的结合,很快成为文坛上的一段佳话。
据说王映霞和郁达夫才结婚时,对于当时的生活非常满意。据说他们两人每月的开支高达200元银洋,赶超中等以上家庭一家人的消费。王映霞毕竟比较年轻,喜欢追求比较时髦的东西,经常出入各大社交场合,凭借出色的外貌和优雅气质成为当地的名媛。经常有公子哥和达官显贵去追求她,关于她的绯闻传得到处都是。随着时间的推移,郁达夫开始患得患失起来,总感觉王映霞要红杏出墙。直到他发现当时的浙江省教育局长写给王映霞后失去了理智。
两人开始无休止的争吵,郁达夫在愤怒之下选择离家出走。不顾往日的勤奋,直接在报纸上刊登了王映霞的婚外情。虽说后来经朋友撮合,两人才勉强复合,但彼此在对方心中留下的伤口早已无法愈合。两人在经过12年的婚姻之后,最终选择离婚收场。
人世间一切皆可了,唯有情字最难了!
民国才女毛彦文是中国第一位留学女博士,她的一生波澜起伏,始终逃不过一个 “情” 字。
毛彦文出生在浙江省江山县城的一个乡绅之家,小名月仙。
毛彦文的父亲是一个传统而封建的大家长,他在女儿年幼时就将她许配给了生意场上的朋友方耀堂之子。
毛彦文的母亲不赞成这门婚事,可终究抵不过丈夫的固执,只能应允了下来。
毛彦文在16岁那年,考取了杭州女子师范学校,男方家庭害怕她一去不回,要求提前正式迎娶毛彦文。
一封家书寄到了杭州女子师范学校……
“家中急事,望女速归。”
当毛彦文匆匆赶到老家后,父亲告诉她花轿即将到来,让火速准备出嫁事宜。
“不,我不愿嫁一个陌生人。”
毛彦文誓死不从……
“女孩子的一生以服从为美德,儿女婚事理应由父母作主!”
毛彦文的父亲先对女儿好言相劝,后又对她严词训斥,最后对她拳脚相加!
“告诉你,你今天嫁也得嫁,不嫁也得嫁,为父丢不起这个脸!”
“呯”地一声,毛彦文被她父亲锁在了屋里……
“放我出去,放我出去!”
毛彦文撕心裂肺地哭喊着……
母亲虽然心疼女儿,但也毫无办法。
就在毛彦文感到绝望之际,她的四舅赶来了……
“月仙,别怕,你从窗口跳下来,我在村外接应你。”
毛彦文听了四舅的话,喜出望外,她被锁在二楼的小屋内,毛彦文毫不犹豫地跳出了窗外……
“毛家的女儿逃婚了!”
新娘逃婚的消息像长了翅膀似的传遍了整个县城,成为了大家茶余饭后的谈资。
当地的县长思想开明,他特意找到了毛彦文的父亲,劝他为女儿的将来着想,他可以代女方出面,与方家解除婚约。
“罢了,罢了,我再也不管了!”
毛彦文的父亲在无可奈何中只得同意了。
毛彦文逃婚后就住在四舅的家,四舅有一个儿子名叫朱君毅。
朱君毅个头高挑,相貌堂堂,他与毛彦文青梅竹马 两小无猜……
“表哥是一个顶天立地的男子汉,是一个最伟大的男人。”
毛彦文在日记中这么写道……
在毛彦文的心中朱君毅是自己的一生所爱,是一个有责任心,有担当的男子汉。
朱君毅对表妹毛彦文也是一往情深,他比毛彦文年长4岁,接受过北京的进步思想,俨然是一个革命青年。
小桥流水,四目相对,你侬我侬……
不久之后,毛彦文与朱君毅订亲了。
“月仙,彦文,你放心,我一辈子待你好。”
“君毅,我一生只属于你一个人。”
像很多男女情侣一样,毛彦文与朱君毅海誓山盟,共许白头。
“愿得一心人,白首不相离。”
订婚后不久,朱君毅从清华大学赴美国哥伦比亚大学留学。而毛彦文则去了吴兴县教会办的湖郡女校读书。
“我们订一个五年之约,五年后我们就永结同心,不离不弃。”
朱君毅在临出国前这样对毛彦文说……
“君毅,我等你回来,永远等你回来。”
船开了,离港了……
“君毅……”
毛彦文一路追赶,挥手告别……
“我等你回来。”
朱君毅在美国只靠微薄的奖学金生活,日子过得很是清苦。
毛彦文从吴兴县湖郡女校毕业后,又去了北京高等女子师范学校就读。
“君毅在美国喝了洋墨水,我也要多学一点东西才好呀。”
要强的毛彦文不愿意拉在未婚夫之后,她拼命地读书,想要赶上朱君毅的步伐。
毛彦文知道朱君毅在国外生活不易,在自己读书之余,还去别人家做家教,每月都按时寄钱给朱君毅。
生活辛苦算不了什么,只要我心爱的人过得好。
1922年,朱君毅学成归国,就任南京东南大学教授系教授。
朱君毅在国外呆久了,刚回国时应不适应国内的气候而病倒了。
作为未婚妻的毛彦文衣不解带,辛辛苦苦服侍未婚夫两个月,朱君毅终于可以去学校工作了。
“朱教授,你有一个好妻子啊!”
周围的人都羡慕朱君毅能娶到毛彦文这样的贤妻。
婚后的毛彦文不再工作,她安心做一个贤惠的妻子。
朱君毅身为海外留学归来的教授,收入不菲……
“毛彦文辛苦了那么久,这下子可以苦尽甘来了。”
大家都这么认为……
毛彦文也是这样想的……
“执子之手 与子偕老!”
毛彦文全心全意地照料着自己的小家庭。
自古痴情女偏遇薄情郎……
朱君毅已经不是原来那个穷书生了,他是留学归国的青年才俊,他面相英俊,身份高贵,是女孩子追遂的对象。
“毛彦文太传统了,我们相差太多了!”
朱君毅的心态慢慢地骚动了起来……
毛彦文什么都不知道,她信任自己的丈夫,她还在不断地学习充电,她甚至幻想自己能有一个孩子……
直到有一天,毛彦文的好闺蜜朱㬢告诉她,自己看到朱君毅与一位女学生态度暧昧。
“不,这不是真的。”
毛彦文不相信自己的丈夫会移情别恋……
“我们是患难夫妻啊。”
“彦文,是我亲眼看见的,你太单纯了!”
朱曦是毛彦文的同窗好友,是国民党总理熊希龄的侄女。
过了不久,朱君毅向毛彦文提出了解除婚约的要求。
“我们是表兄妹,亲近不能结婚。”
朱君毅为自己的离婚找了一个冠面堂皇的理由。
“不,我不能接受。”
毛彦文哭了,她没想到丈夫真的会如此狠心。
众人听说后皆为毛彦文不平,纷纷劝说朱君毅改变主意。
熊希龄的夫人朱其慧还找到朱君毅就任的大学,控诉朱君毅喜新厌旧的行为。
“朱教授是个人才啊!学校不能没有他。”
人才就可以抛弃原配了吗?这还有天理吗?
人心已经变了,说什么都没用了……
1924年夏,毛彦文与朱君毅宣告解除婚约。
二十年的感情烟消云散!
毛彦文收起一颗伤痕累累的心,独自一人走向了远方……
这时候有一个男人正为毛彦文与朱君毅的分手而欣喜不已……
这个男人就是与朱君毅一起在清华和美国留学的同窗好友吴宓。
吴宓也是一位大才子,他是国立东南大学的文学院教授,中国著名的西洋文学家,国学大师,诗人。
吴宓与当时的陈寅恪,汤用彤并称“哈佛三杰”。
想当年吴宓在美国羡慕朱君毅与毛彦文的爱情,他一个在异国甚是孤独,于是便写信回国托人说媒。
不久之后,媒人介绍了一个叫陈心一姑娘给吴宓做妻子。
吴宓远在美国,于是便托毛彦文代他相亲。
毛彦文不久写在回信一一
“陈心一是一个非常传统贤惠的女子,如果你要找一个贤内助可以娶她。如果你要找一个时尚的新女性,就拒绝了这桩婚事吧。”
吴宓回信给毛彦文一一
“陈心一正合我意。”
这样看来,毛彦文还是吴宓与陈心一的介绍人呢。
吴宓在归国后不久便与陈心一结为夫妻。
陈心一真的是一个很贤惠的女人,她为吴宓操持家务,为他生养了三个女儿。
“陈心一太乡土气了,我不喜欢这样的女人!”
吴宓与朱君毅一样提出了要与元配解除婚约。
男人的心总是易变的……
陈心一成了第二个毛彦文……
“我是接受了新思想,我是革命青年。”
吴宓这样为自己辩解着……
“革命”是那个年代男人抛弃糟糠之妻最好的借口!
吴宓与妻子陈心一离婚后,开始疯狂地追求毛彦文。
那时的吴宓己调至清华大学外文系,毛彦文则在浙江省政府工作。
吴宓常常见信给毛彦文,嘘寒问暖,情话绵绵……
“海伦,你是我的女神……”
吴宓称毛彦文为“海伦”,“海伦”是古希腊神话中的女神。
毛彦文还未从痛苦中解脱出来,怎么会有心情再去接受另一段感情呢?
“婚姻不是儿戏!”
毛彦文曾指责吴宓的抛妻行为……
吴宓对毛彦文穷追不舍,他至少写了三百首情诗,并且把部分情诗刊登在报纸上……
一向爱慕林徽因的金岳霖上门训斥吴宓道一一
“你把追求毛彦文的诗发表在报刊上,这是对毛女士极大的不遵重,你每天都要上厕所,难道也要把它登报申明吗?”
“我要向世人证明我的爱情,爱情不是上厕所!”
吴宓面对金岳霖的责问,显得很不以为然。
一封又一封的情书飞进了毛彦文的书桌上……
吴宓对毛彦文展开了一场“柏拉图式的爱情”。
日子一天天地过去了……
“这个男人是真心爱我的吧!”
毛彦文看着吴宓的信,终于慢慢地动心了。
女人是天生需要男人疼爱的……
毛彦文决定再次进入围城……
毛彦文决定嫁了,吴宓却犹豫了……
“毛彦文我是真的喜欢的,可是我们结婚后会和睦吗?如果产生了矛盾纠纷怎么办……”
吴宓是一个充满矛盾的人,他浪费而保守,大胆而软弱……
毛彦文与吴宓的婚事一拖再拖。
吴宓既想抱得美人归,又害怕承担婚姻的责任,这让毛彦文苦恼不己。
“海伦,我们还不成熟,婚姻大事再议!”
吴宓口中的再议就是一一
“再等等,再议议,再拖拖。”
为了排解心中的郁闷,也是为了充实自己,毛彦文决定去美国攻读博士学位。
毛彦文到美国后的一天,忽然收到了吴宓的一封电报……
“海伦,我己经想清楚了,你立刻放弃学位,立即赶到巴黎来,我们就在法国完婚。你一定要来巴黎,否则我们就分道扬镳,这是我对你的最后通碟!”
毛彦文虽然舍不得放弃学位,但还是风尘赴赴地搭船赶到了巴黎。
“海伦,我不想结婚了,我们先订婚吧!”
吴宓又后悔了……
毛彦文气得差点没晕过去……
“我来巴黎是准备与你结婚的,我连婚纱都订好了,我己经写信告诉亲朋好友了,你让我怎么向他们解释?”
毛彦文痛哭流涕……
“你总该为我想想,我一个30多岁的老姑娘,如何是好?难道我们的出发点即是错误?”
吴宓面对伤心的毛彦文不为所动一一
“人时常受时空限制,心情改变,未有自主,无可如何。”
当天晚上,毛彦文哭了一夜……
吴宓对此冷眼旁观,无一句安慰的话。
从来都是多情反被无情恼……
毛彦文又一次收起了伤痕累累的心离开了巴黎,去往美国继续攻读博士学位。
毛彦文学成归国后,一心从事教育事业,她对爱情婚姻己不存任何幻想了。
“我就一个人这样过下去吧,等将来再收养一个女儿,晩年能够享受天伦之乐足矣!”
这是一个多么无奈的选择啊!
就在毛彦文对婚姻绝望的时候,姻缘却不知不觉地来到了她的身边……
前国民党总理熊希龄的妻子朱其慧于1931年病逝,熊希龄晚年寂寞很想找一个伴。
熊希龄的侄女也就是毛彦文的好闺蜜朱㬢向他推荐了毛彦文。
毛彦文应邀参加了熊希龄的慈善活动……
“熊伯伯,您好啊。”
毛彦文与熊希龄早就认识了……
“好,好。”
熊希龄见到了毛彦文,脸上露出了笑容,笑得像一朵花……
两天后,熊希龄托侄女朱㬢向毛彦文提亲。
毛彦文听了朱㬢的话,感到万分的震惊……
熊希龄已经66岁高龄,而毛彦文只有33岁,况且俩人地位悬殊,辈分也相差太大了。
令人意想不到的是,熊希龄由北平南下上海,坐镇沧州饭店,发誓不娶毛彦文决不返北平。
熊希龄每天都派人给毛彦文送信,信中当附自己写的情诗,情意浓浓,言词恳切,即有少年的柔情,亦有老人的持重。
熊希龄的女儿也挺着大肚子来毛彦文处替父求亲一一
“毛女士,你就算帮帮我的忙,看在我身怀六甲,走了几千里的路,我们全家都欢迎你加入我们的家庭…”
毛彦文答应了熊希龄的求亲。
“我到了这个年龄了,什么都不求了,只希望能安稳度日。”
爱情只是荒漠中的海市蜃楼,亲情才是人生旅途中的避风港!
历经沧桑的毛彦文把一切都看透了……
1935年33岁的毛彦文与66岁的熊希龄在上海西藏路慕尔堂举行了盛大的婚礼。
民国的各界名流约500余人前来参加毛彦文与熊希龄的婚礼,把慕尔堂挤得水泄不通。
毛彦文在婚前对熊希龄只提出了一个要求一一
“婚后远离政治,不搞学术,只做慈善。”
熊希龄在婚后全都做到了……
毛彦文与熊希龄结婚后辞去公职,夫妻两人专心做慈善。
他们一起去前线慰问伤员,他们一起去难民所看望孤儿……
熊希龄待毛彦文如掌上明珠,夫妻俩相亲相爱,幸福快乐。
“熊希龄一时见不到我,就会牵肠挂肚,我们在一起有说不完的话,这不是什么青年人的情话,只是一些锁碎的家常的话。”
家常话才是人世间最温暖的话……
1937年对毛彦文来说是一个悲痛的一年,熊希龄在香港突发心脏病,倒在妻子毛彦文的怀中永远地睡了。
三年,毛彦与熊希龄在一起只过了三年……
苍天无情,为何夺我至亲……
熊希龄去世时,毛彦文未满40岁,但她的心已经满了。
“熊希龄给了我三年的安稳生活,我己经心满意足了。”
毛彦文继承了丈夫熊希龄的慈善事业,在战争动乱年间四处奔走,艰难维持香山慈幼院运作,耗尽家产而无怨无悔。
“丈夫虽走了,还有妻子在。”
毛彦文自己没有子女,她把香山慈幼院的孩子当成了自己的孩子……
“我是一个幸福的母亲。”
1949年毛彦文离开大陆去了台湾,二个月后赴美定居,1962年离美返台定居。
1963年毛彦文听到前夫朱君毅在半年前在上海去世的消息后,不禁泪如泉涌……
“1963年11月,当听到朱君毅半年前在上海去世的消息后,不禁心乱如麻,旧情复炽,夜间失眠,所有沉淀在脑中的往事都一一浮现,那么清晰,那么真实。君毅往矣。我的创痕并非平复。”
毛彦文为了平复心中的郁积,写下了一篇长文 “悼君毅” 。
在这篇长文中没有抱怨,有的只是怀念与回忆。
经过了那么多年,毛彦文还是念着吴君毅的好,尽管那个男人曾经伤她伤的那么深。
这就是情到深处无怨尤吧!
晚年的毛彦文根据自己的经历写了一本自传体小说 《往事》 ,这本书是她自己写给自己看的……
“我只把《往事》给了少数亲友阅读,我不想让自己的故事成为别人的谈资,我只想要一个安静的生活。”
安静的生活是毛彦文一生中最大的心愿。
窗外阳光普照,大地一片安宁……
“今天好安静,我就要睡了。”
毛彦文躺在床上安祥地闭上了眼睛……
注:1999年11月10日,毛彦文在台北病逝,享年101岁。
作者简介一一婉儿(婉㚥):一个喜欢读书,痴迷历史的女子,爱写文章的小女子。什么是好文章,我不知道。我只知道写文章就是写自己想说的话,想写的事。这就是我,一个尘世中的俗人,何愁深谷空,幽兰自飘香!
中华民国规定一夫一妻制,但为什么会有人娶40个老婆?
民国时期,妾现象曾是中国一夫多妻制的残余。
1。民国时期的一夫一妻制与妾现象
我曾经写过中国古代男子艳福到底有多深这篇文章,讲的是中国古代男人在娶妻纳妾方面的幸福指数。
在过去,妻子多不是一件好事。一夫多妻制是有权成为富人的人的福利,而底层的人却可以我养不起老婆,也养不起。我负担不起,不是吗?我没有资本和机会去找一个小老婆。
其实一夫一妻制在中国由来已久,包括所谓的封建社会,名义上也是一夫一妻制。皇帝虽然拥有三宫六院七十二嫔妃的特权,后宫佳丽遍地,但妻子只能有一个,那就是皇后。
那么,多余的女人是什么?皇帝做了妃子,百姓算小妾。
这种婚姻家庭制度实际上是一夫一妻制。虽然嫔妃和妻子在性生活的权利上基本平等,甚至嫔妃比妻子更能享受,但在家庭地位和财产上却有天壤之别。就连嫔妃生的孩子都不如妻子生的命,家族写嫔妃。
民国时期,尤其是五四新文化运动之后,女性提出了女权,提倡男女平等。一夫一妻制才真正生效,并被写入婚姻法。这是中国婚姻制度的一大进步。民国时期很多男人都认真遵守和执行,比如只有一个老婆的孙中山和蒋介石。
民国男人如果真的喜欢别的女人,可以和原配老婆离婚,但是他可以不离婚就不要结婚,否则他会犯重婚罪。孙中山和蒋介石在与前妻离婚后,分别与宋庆龄和宋美龄结婚。
但是我们从名人传记和影视作品中可以看到,民国时期的男人身边大多都有不止一个女人。在民国娶三妻五妻是很常见的,有的甚至拥有几十套房子。这是民国时期特有的妾现象。
有鉴于此,前国民政府主席林森在捐建的庐山公路旁的石凳上别出心裁地题词,说不许妾坐,一时成了笑话。
民国是一个崇尚文明婚姻和法制的社会。既然婚姻法承认民国实行一夫一妻制,为什么这种违法乱纪的行为还会再次发生?原来问题出在中华民国的法律法规上。民国时期的司法解释和实际判决甚至默认了纳妾的合法性。
2。民国婚姻司法解释,范绍增40妻
民国19年12月,国民政府颁布民法亲属编,次年5月生效,针对婚姻家庭。
当时国民党中央政治会议的立法原则是不规定嫔妃问题。认为嫔妃制度亟待废除,虽然事实上仍然存在,但没有得到法律的承认,其地位也无需法典和特别法规定。
早在民国十七年十二月二十四日,时任立法院长的胡就公开向妇女承诺他在演讲中提到,中国妇女的人格将会得到改善,并得到党的保障。的思想和本院的立法。
在这种立法精神下,亲属编年废除了嫔妃制度,不再规定嫔妃之间的关系及其在家庭中的地位。妾,这个千百年来存在于中国男人的婚姻生活中,深受男人喜爱的东西,已经完全从法律上消失了。这一举动在当时影响很大。由于是新生事物,社会差异也很严重。
有学者认为,废妾意在保护一夫一妻制;也有人认为,这为虞姬与妻子争权夺利埋下了伏笔,是倡导妻妾平等的信号。一时间,报纸铺天盖地
22年前,636号案就说民法中没有纳妾的规定。民法实施后,如果有类似的行为,那就是通奸,而妻子的自我满足的离婚要求是妻子的纳妾行为女方明确承认或默许的,不得视为要求离婚。
这些司法解释可以说是严重违反了一夫一妻制原则:男人纳妾不是重婚,是通奸,最多是个道德问题。和现在司法上对婚姻外包二奶包养小老婆的作风定义是多么的相似。
因此,民国时期的一夫一妻制实际上是名存实亡,而提高妇女的立法愿望美国的权利被大大削弱。民国男人找小妾相当自由,比古代男人更有权力。
在古代,男人美国的纳妾制度有明文规定,但由于两人地位不同而受到限制。比如西晋时,法律规定:君王可以纳妾8个,王子6个,一、二等官4个,三、四级官3个,五、六级官2个,七、八等官只能1个,普通百姓不得纳妾。
但是,中华民国没有这样的级别限制。如果要问民国男人最多能找几个小妾?答案是:想要多少有多少,只要你有条件。民国将军范绍增竟然娶了40个老婆。杨秀琼,当时著名的游泳运动员和美人鱼,是范绍增的第十八位妃子。
不同的是,民国时期的嫔妃不叫妃子,而成为男人的家人,对外统一体面地称为嫔妃。
来源:羊城晚报,2011年11月9日B05版,作者:倪,原标题:一夫一妻制下的民国姨太太现象。
欲知故事烹酒,敬请关注崔黎黎
文/崔黎黎
黄侃
都说天才和疯子师出同门,此话不假。天慧者才学过人,若自恃高人一等,藐视他人,必将言行异于常人,有悖俗世,普通者观之,必将言其疯子。
民国有一狂人,打娘胎起就聪慧过人,被誉为神童;而与此同时,他又恃才傲物,狂悖不驯,嬉笑怒骂任其心情,实实在在的一个任性之人。
这个人就是章太炎门生,狂妄和才学都与其师傅如出一辙的黄侃。对于这对师徒,世人常以“章疯”“黄疯”说之。
黄侃生于1886年,家学渊源,是北宋文学家、书法家的第十八代世孙。他的父亲黄云鹄是清廷高官大臣,官居二品,曾任四川盐茶道、成都知府等显要职位。
黄云鹄是重臣,也是博学多才的“清”臣,不仅为官清廉,有黄青天的美称,更为难得的是他在学术上成就颇高,集书法家、散文家、经学家等身份为一体,为后世留下了不菲的知识财富。
黄侃家族照
成为这样一位才学丰厚之人的儿子,可想而知,黄侃启蒙的门槛是有多高。
而且黄侃是他父亲的老来子,是黄云鹄67岁高龄时,他宠爱的妾室所生。百姓疼幺儿,黄侃自小便由黄云鹄亲自栽培,悉心教导他的学业,极其用心。
再加上黄侃天资聪颖,3岁可以尝试背诵唐诗宋词,5岁就能将《史记》、《汉书》从头背到尾,7岁学会作诗,9岁便能读《经》等高深学说,神童的称号家喻户晓,让黄云鹄对这个小儿子更加宠爱。
黄侃《隶书页》
黄侃自小便生活在周围人仰慕的目光中,虽然在13岁那年父亲去世后,他和身为妾室的母亲周氏在家族中的地位一落千丈,但高傲和不屈早已经长在了他的骨子里,一时的落魄反而让他立志考学在族中立足。
不负他神童的称号,黄侃15岁便考取了秀才。后因清廷灭亡,废除了科考制度,黄侃科举之路被断,又考入了湖北文普通中学堂为第一期学员。
黄侃同阶段的同学大都是后来响当当的历史名人,有宋教仁、董必武、郑江灏等人,他们都献身革命,为中华民族奉献了毕生力量。
黄侃后在父亲生前好友张之洞的帮助下留学日本,回国后又师从刘师培、章太炎,成就了师徒三人“国学大师”的美名。
章太炎
黄侃虽有天生的慧根,但在治学上也从未懈怠,他涉猎极广,在文学、哲学、书法、经学等方面都造诣极高,颇有其先父的博学之风。
他虽是一个不积口德,行为狂妄之人,但是在学问这一块儿却是相当严谨。在别人都称他为大师的时候,黄侃却从不轻易受其名,著书立说以扬名立万。
他曾扬言“年五十,当著书。”在他看来,人不到半百,自己都没活明白,怎能胜任著书立说的重任?
如此看来,黄侃是把学问看得极为神圣的,轻易不敢留下自己的学识被后人评说。
黄侃书法篆书
不过造化最是弄人,可能黄侃自己也不会想到,自己会在年50之际,吐血而亡,不知在临终那一刻,有没有曾后悔自己此生未完成著书立说之愿?
不过那都是后话了,毕竟在黄侃这不短不长的50年里,要“塑造”他民国狂人的形象,实在需要一些骇人听闻的事迹。
黄侃狂人形象之一的表现,便在于他好色本性、玩弄女性。他的师母汤国梨曾说,黄侃一生结婚9次。
黄侃对女性不尊,好色成性世人皆知,曾有刊物明言: “黄侃文章走天下,好色之甚,非吾母,非吾女,可妻也。”
黄侃正儿八经的妻子是父亲生前为他定下的旧式女子王氏,据说一次,黄云鹄的好友王鼎丞偶然读到了黄侃的诗,大为赞叹,认为此子大有可为,当下就决定把自己的女儿许配给黄侃。
但是,黄侃对发妻并无太多感情,一个是一心只想相夫教子的旧社会女子,一个是喜欢舞文弄墨、见识了花花世界的新潮公子,两人聚少离多,还在王氏活着的时候,黄侃就偷偷和他的学生黄绍兰同居。
黄绍兰是学识渊博的才女,受过高等教育,眼界才情都远胜王氏,深得黄侃的喜爱。
虽然黄绍兰对才学深厚、风度翩翩的老师黄侃也有好感,但是碍于他已经有妻有子,不想插入他们的婚姻,便以害怕重婚罪的借口拒绝了黄侃。
黄侃是不达目的不罢休的性子,在得知黄绍兰毕业到上海开办女校后,又千里迢迢跑到上海专门追求黄绍兰,用花言巧语哄得黄绍兰和他的假名办理了结婚证。
黄绍兰
两人如交颈鸳鸯一般,幸福的生活了一段时间,终于等到黄侃的原配去世,两人可以正大光明在一起了。
可令黄绍兰没想到的是,黄侃此时也厌倦她了,回到北京任教后便再也没有消息。
黄绍兰独自一人大着肚子苦苦等候她自以为的丈夫归来,可是最后得到的消息却是黄侃和学生彭欣草在北京结婚的噩耗。
黄绍兰独自一人大着肚子上京苦苦丈夫哀求未果,又因为假名结婚无法通过法律状告黄侃重婚罪为自己争取权益,绝望之下,只得回到上海,后在医院生下女儿。
因为黄侃,黄绍兰不仅遭受了噬心之痛,还让家人失望,与父亲断绝了父女关系。后来章太炎的妻子汤国梨帮助黄绍兰向黄侃讨要生活费,可黄侃面对曾经的爱人,自己的亲生女儿竟铁面铁心,只漠然道,一分钱也没有,余生也不曾给过黄绍兰一分钱。
黄绍兰
本是花一般美好的女子,却因为黄侃活得人不像人鬼不像鬼,后黄绍兰终究过不了自己心中那一关,摆脱不了黄侃带给她的阴影,疯癫后上吊自杀。
黄侃这样的男人抛妻弃子已经上瘾,没过多久彭欣草也走上了黄绍兰的老路,黄侃再次遇上了新的真爱黄菊英。
黄菊英是黄侃大女儿黄念容的同学,常到家中串门。1919年,黄侃回武汉任教后,便与黄菊英时常见面,不知怎的,此时已经33岁的黄侃就是铁了心的看上了可以做他女儿的16岁小姑娘,还下决心追求她。
年幼的黄菊英涉世不深,哪能经受住一位情场老手的撩拨,不久便入了黄侃的怀抱,还同意和他结婚。
当时这件事情给黄侃带来了极大的名誉损伤,报纸上每天都有骂他不知廉耻的头版头条,可是黄侃竟丝毫不在意,还调笑着让学生们为他剪辑起来,以后度蜜月的时候为小妻子读一读。
黄侃不仅自己私生活不检点,还怂恿儿子和他一起做那“性情中人”。某次闲谈,黄侃问儿子黄念田:“你知道你哥哥怎么死的吗?”黄念田回答说:“不是肺结核吗?”
黄侃否认说不对,黄念田很疑惑,猜了很久,最后黄侃才解疑答惑:“是捋死的(即手*而死)。”之后黄侃又跟黄念田说:“你不要学你哥哥,你要有这欲望,你告诉我,我带你去。”之后恐觉不妥,又自言自语道:“吾父子怎好同去?”
这同去的自然是黄侃日常的风流消遣之地花街柳巷秦楼楚馆,黄侃如此好色的人物常去妓院不奇怪,怪的是他竟然意欲同自家儿子前往,这言传身教的本事实在是胜过他的老子黄云鹄。
对于黄侃的风流韵事和离经叛道之行,他的师母汤国梨是深痛恶绝,曾在《太炎先生轶事简述》中直言 黄侃是“有文无行,为人所不耻”,是“无耻之尤的衣冠禽兽”。
但黄侃此人对于世人评价毫不在意,可能听闻师母对他的骂语后,还要赞叹一句点评精髓到位,堪称精辟呢。
黄侃此人恨者说其浪荡,爱者则言其真性情。他一生不畏人言,嬉笑怒骂全凭心情,而在他的真性情之下,胡适可能是他最大的消遣。
他曾在不同场合“骂”胡适,择取几段供君赏之:
除了胡适,黄侃一生还没少骂过陈独秀、章太炎,不过他骂这些人更多的是带着调侃之意,是棋逢对手的下战书式“会盟”。
黄侃此人真性情得让人头痛,常常是叫人哭笑不得。黄侃到南京中央大学任教后,与校方约法三章: 下雨不来、降雪不来、刮风不来 ,学生们戏称为“三不来教授”。
黄侃此人不慕财富权贵,也不趋炎附势,但是对于自己那点薪水却看得极为重要。有次,上课时间到了他还没去上课,学生报告教务处,教务处见是黄侃这尊大佛,知道准是哪儿又惹到他了,于是只得好言相劝,上课时间到了,该上课了。”可黄侃不为所动,冷眼道:“时间到了哦,钱还没有到呢。”
原来是黄侃不满学校拖欠薪水,故意为之,在教务处答应带领薪水后,黄侃才施施然往教室走去。
黄侃一生学问不菲,但人情世故不佳,常常因为真性情,坏脾气得罪许多人,临终才意识到,不免懊悔,只得告诫后代:“ 冤枉过一世,脾气太坏,汝曹万勿学我 。”
黄侃此人此生大节不亏,治学严谨,除了他喜欢玩弄女人这一点,看他的狂放不羁,也算一个可爱之人。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