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第二十七条:国家建设征用土地,由用地单位支付土地补偿费。征用耕地补偿费,为该耕地被征用前三年平均年产值的3至6倍。征用其他土地的补偿费的标准,由省、自治区、直辖市参照征用耕地的补偿费标准规定。被征用土地上的附着物和青苗的补偿标准,由省、自治区、直辖市规定。
扩展资料:
1、征用土地是一种国家行为,是法律授予政府的专有权力,除了国家可以依法对农民集体所有的土地实行征用外,其他任何单位和个人都无权征用土地。
2、征用土地必须经省级以上人民政府批准。其中征用基本农田和基本农田以外的耕地超过35公顷,或者征用其他土地超过70公顷,须经国务院批准。除此之外,须经省级人民政府批准。
3、征用土地必须依法对被征地单位进行补偿,对造成的剩余劳动力必须组织安置。给被征地单位的补偿包括土地补偿费、安置补偿费、青苗补助费和地上附着物补偿费等。劳动力安置可以是多种形式的,但以组织农民从事开发经营和兴办乡镇企业为主。
4、征用土地及其补偿方案必须公告,接受社会的监督。公告的内容包括征用土地的方案和征用土地的补偿安置方案。
5、征用土地具有强制性。征用土地不是向农民购买土地,被征地单位和个人必须服从,不得阻挠。
结婚3年的表姐怀孕了,这真是天大的喜讯,可表姐却高兴不起来。结婚3年,和丈夫祥子在一起的日子加起来却不足10天。
想当初父亲曾竭力反对她与祥子的结合,认为他家条件不如自家,小士兵一个,要家境没家境,要条件没条件,哪里配得上作为校花的女儿。可表姐就是喜欢上了这个傻大兵,感觉他穿上军装的样子简直帅酷了。从祥子穿上军装离开家乡的那一日,表姐就答应了祥子要求成为男女对象的要求。临别前夜还偷偷亲了祥子。要知道这可是1963年,在那个非常的时代,这一亲非同小可,在当时那可就算订下这门亲了。
瞒着父亲他们悄悄地通了三年的信,熬到第三年,祥子终于可以有探亲假了,回到家放下行李,祥子做的第一件事就是直奔表姐的家,按照他们在信中的约定,他要提亲,他要争取在这个探亲假里把婚结了。
可是,满怀希望的祥子上门却吃了闭门羹。老丈人发话了,要答应婚事得看你在部队的立功奖状。
说到立功奖状,祥子满心欢喜,当即就从军用挎包里拿出了一叠。这是新兵训练营的奖状,那是参加实战比赛的奖状。还有五好战士奖状、实弹枪击第一名奖状……等等、等等。
看到参军三年不到的祥子拿回来这么多奖状,老丈人心软了。看来这小子有出息,将来升军官不成问题。可是一想到自家的三开间楼房,再对比祥子家一间半的小平房还要两兄弟分,老丈人心里又不平衡了。说:结婚也不急在一时,你先把你家的平房改造成楼房再说。
老丈人不急,祥子心里可着急。由于在部队的突出表现,自己被提拔到了特别行动队,接受了特殊的训练。这次上级之所以让自己提前享受探亲假,就是接到了特殊的任务,将要在三年内不得探亲,去接受一项特殊的使命。如果这次不结婚,等到三年后完成了任务,他真不知道这未婚妻还是不是属于自己。不就是翻建楼房么,想到自己兜里揣着的三年积攒的津贴和这次执行任务给予的特殊补贴。祥子向老丈人保证一定在半月内建起楼房,迎新娘过门。
为了节省成本,祥子将整理地坪的工程留给了自己。回到家和父亲商量了,得到同意,二话不说就在自家的地基上干开了。自此,整整一周,他一个人起早贪黑,没日没夜,拆除半间小平房,开掘边上有限的宅基地,硬是把自家老房子靠山边的那块坑洼地基给腾出了一整块平地。这一个星期,祥子整整瘦了11斤。老父身体不好,看到祥子如此辛苦也无可奈何插不上手,帮不了忙。在当时建房到不难,在村里就有现成的造房工匠。与他们商谈好价钱,木料有现成的,石料是当地开采的长一米,宽80公分的现成石材。那时的造房子就像小孩子搭积木一般,除了挖地基费了几天工时,不到一星期,一栋崭新的两层楼房就建成了。
表姐家人看到祥子如此有诚意,又看到表姐这般坚定的要嫁给祥子,也就默许了这门婚事。在匆匆忙忙的筹备中,就在祥子探亲的第三周,祥子要归队的前三天他们结了婚。
回家一趟,祥子如愿以偿,以一个士兵的坚韧毅力与迅捷,迎娶了梦寐以求的新娘。带着满心的欢喜,祥子归队了。留下了满心惆怅的新娘,也留下了家族矛盾的隐患。
祥子的母亲是填房,祥子有一个哥哥是大房生的。大哥因为母亲去世不久父亲就迎娶了祥子的母亲,心里一直不愿承认这个后妈,对祥子更是排斥。
大哥18岁就离家出走,一走就音讯全无。所以祥子建房并没有征得大哥的同意。就在祥子归队后不久,大哥却回来了。看到自家破败的平房边上盖起了崭新的楼房。大哥提出这房是在自家宅基地上盖的,自己也有份。可当时由于资金有限,匆忙间,这房只是推倒了原有的半间小平房,扩建了一间楼房。楼下给了父亲住,表姐住在了楼上。如今大伯回家了,提出要住进新房,这可怎么住啊。
公公提出自己搬回边上的旧房子,楼下给老大住。可表姐不干了。自己和老公公住一个屋檐已属尴尬,现在还要和大伯住一个屋檐。再说了,这房可是自己老公积攒了整整三年的积蓄,费心劳力一砖一瓦盖上去的,凭什么给大伯住。他要住新房,可以用边上那间平房自己改建啊。
老大没理由住新房,公公心里是认的。可老大离家多年,现在好不容易回来了,公公只是希望息事宁人,所以才答应让出新房。看见媳妇不答应,公公也没话好说。可老大不高兴了,非要住进来。这事让村委会知道了,这保护军属可是当时的头等大事。在村委会的干涉下,老大只好乖乖地住在了老房子里,可这梁子也就结下了。
祥子归队,一走就是三年。祥子的任务在当时属于一级保密工作。所以,这三年,表姐不知道祥子究竟身在何处,去干什么。只是偶尔才能收到祥子辗转寄来的书信。家里纠纷不断,为了让祥子安心在部队干好工作,表姐在信中从来只是报喜不报忧,所以,祥子对家里发生的一切一无所知。
熬了三年,表姐终于盼到了祥子的又一次探亲。结婚三年,同房三天,他们终于又见面了。这三年祥子做了什么,至今无人得知,大家只知道祥子立功了,升官了。从当时的少尉跃升成为了中校,属副团级。
衣锦荣归的祥子对爱妻充满了歉意,可对大哥的无理也充满了无奈。赶紧拿出这三年的积蓄交给父亲,让赶紧推倒边上的平房,给大哥也翻建起楼房。
可大哥并不领情,他认为他是老大,按照当地的习俗,这家产就应该他属大头,因为没有分家,就是祥子赚的钱自己也理所当然拥有一份。再加上当年争房不遂,弟媳请来村委会,让自己受了教训,至今他对弟媳依然耿耿于怀。
祥子这次拥有了20天的探亲假,本来是满心欢喜想和爱妻补渡蜜月的,不了一到家就忙着陷入与大哥的纷争里,方过一周,部队又来了紧急命令,让他火速赶回。无奈下,告别了泪水淋淋的爱妻,答应争取下个月让她去部队,就又匆匆归队了。
祥子归队后的第30天,表姐终于收到了祥子让她去部队探亲的书信,并说已安排好了一切,就等爱妻到来了。一高兴,表姐拉上妹妹去了城里,要买几身新衣服去探亲穿。那天也许太兴奋了,也许是走得急,还没到城里,表姐就在路边吐得稀里哗啦的。
这下新衣服是买不成了,一进城,姐妹俩就拐进了县城的大医院,看看究竟怎么了。医生一检查,不是生病,是有喜了。这真是喜从天降,可捏着祥子寄来的信,表姐却高兴不起来。盼了已久的部队看来是去不成了,这究竟是喜还是忧呢?
平复了一下心情,表姐还是高兴起来了。毕竟这是自己和祥子的骨血哎。这部队去不成就去不成吧,等到了明年,自己可以带着宝宝探亲去。想到这里,表姐拉着妹妹直奔邮局,给祥子发了一份喜讯的电报。
接下来的日子,全家总动员,小心翼翼地维护着表姐这位军嫂肚子里的宝宝。祥子接到电报也高兴极了,无奈军务缠身,不能回家照顾怀孕的爱妻,就到处写信拜托父亲、岳父母、小姨子照顾好自己的爱妻。
晃眼六个月过去了,已经有了七个月身孕的表姐肚子日渐长大,为了生活方便,表姐在征得了祥子的同意后,也早早的住回了娘家。
这一天表姐觉得肚子有点不舒服,就在妹妹的陪同下想去医院检查,不料在路上绊了一跤,这一绊不打紧,一个天使就这样提前降临了凡间。那天还算幸运,摔倒时正好遇到了路过的同村顺子,是顺子抱着表姐一路小跑到的医院,要不然这孩子就要生在路边了,还不定会出什么事呐。
拥有了千金的表姐全家是高兴的,急急忙忙打了电报给祥子,就等新爸爸回家了。可是,还没等到祥子回家,却等来了村子里谣言四起,说什么祥子回来一趟才七个月,这孩子就有了,也不知道这孩子是谁的呢。
也有的说,这顺子也太巧了,怎么就让他遇上了呢?保不定是要生了,约好让送去的。没准这孩子就是顺子的。更有传说着当年有关顺子追求表姐没有成功的故事,反正是越说越传神了。
家里人听着这些谣言,真是气不打一处来。好在表姐在坐月子,坐月子的人是不能外出的,坐在家里,也就听不到那些难听的传言了。坐月子的是不能生气的,所以,家里人面对谣言只能忍气吞声,瞒着表姐,怕一争辩,吵了起来让表姐知道了会伤身。
顺子更是冤枉,好好的做了一件热心的好事,却惹来一身的腥。
本来家里人想压下这些谣言,就等祥子回来,一切也就不言而喻了,可没料到那大伯感到这下终于捞到了可以让表姐致命的稻草,竟然骂上门来,不堪入耳的话都让他说遍了。这下家里人怎么想瞒也瞒不住了,表姐听了这些诬陷的秽语,气得哭晕了过去。
老丈人一气之下冲到邮局,拍了一封电报:“你老婆病危,速回”。祥子接到电报一下子眩晕了过去。前几日刚接喜报,自己也正在想办法请假回老家。由于那年的探亲假已经用了,再要请假需要特批,所以不能马上成行。没想到爱妻怎么就突然病危了。
部队首长闻说祥子妻子病危,立刻批了假。祥子坐火车,转长途火速赶回了家。到家听说大哥的这样劣行,他真气坏了。以前大哥再怎么对他,他总是看在骨肉至亲上,能忍就忍,能让就让。可这次太过分了,简直到了忍无可忍的地步。在安抚了爱妻之后,他就一纸状纸告到了法院。告大哥破坏军婚,破坏他们的夫妻感情。在当时那个年代,破坏军婚可是重罪,严重的可以就地正法。村里人看到祥子如此坚定的维护妻子的名誉,谣言也就不攻自破了。
大哥知道自己这下祸闯大了,叫来老父亲连连道歉认错。并承认其实村子里的这些谣言大多是自己故意造的。村里人见是你们自家人说的,当然就全信了。更何况这类桃色新闻本来就是在那精神枯竭年代最令人饭后茶余津津乐道的事,于是,这谣言就越传越神了。
看到大哥态度真诚,更主要的是看在年迈的父亲老泪纵横的面子上,祥子撤回了诉状。
自这件事后,大哥收敛了许多,也感觉到了弟弟与弟媳对自己的真诚。村里人也不敢再在这件事上说三道四了,再说,就有可能会惹来官司,被说成破坏军婚,那可是非同小可的。
表姐经历了这件事也愈发感觉到了祥子对自己的万分信任,百般呵护。一个娇小的小女人也自此成长了,成为了一个真正支持丈夫从军的军嫂。
如今,这个故事已过去了半个世纪,故事里的两个主人翁每天相扶相携着去公园晨练,去超市购物,去周游世界。过着让人人羡慕的“携子之手,与之携老”的神仙眷侣生活。当年那个不期而至的小天使,如今俨然成了统领一方的女老板。更有趣的是他家的小外甥活脱是外公当年的翻版,也是那么的魁梧,那么的炯炯有神,那么的富有爱心。
分类: 社会/文化 >> 历史话题
问题描述:
特别是纣王对他们的迫害及他们的反应及行为,除了《史记》中的我有,其它文献中的请详细列出文字并注明出处,万分感谢。急!
解析:
《论语》之微子第十八
xiaofuzi
原文
18·1 微子(1)去之,箕子(2)为之奴,比干(3)谏而死。孔子曰:“殷有三仁焉。”
注释
(1)微子:殷纣王的同母兄长,见纣王无道,劝他不听,遂离开纣王。
(2)箕子:箕,音jī。殷纣王的叔父。他去劝纣王,见王不听,便披发装疯,被降为奴隶。
(3)比干:殷纣王的叔父,屡次强谏,激怒纣王而被杀。
译文
微子离开了纣王,箕子做了他的奴隶,比干被杀死了。孔子说:“这是殷朝的三位仁人啊!”
箕子碑
解题:箕子,名胥余,殷纣王的叔父,曾任太师之职,封于箕(今山西省太谷县东北)。他因劝谏纣王,被囚禁。周灭殷之后,武王将他释放。据传,他不愿仕周,逃亡到朝鲜,周武王就将朝鲜封给了他。《书经·洪范》中记载了他对答周武王的话,实际上是后人伪托的。碑,是古代的一种文体,它的应用范围很广,有封禅和纪功的碑文,有寺观、桥梁等建筑物的碑文,还有墓碑。它一般由两部分组成:前一部分多用散文以记事,称为“碑”;后一部分用韵文以赞颂,称为“铭”或“颂”。《箕子碑》一文的“颂”,本处加以删略。柳宗元因参加王叔文集团,实行政治革新而获罪,被贬滴到荒远的边郡为官,它的遭遇与古代贤者箕子的遭遇是有类似之处的。因此,这篇碑文是以他人之酒杯浇自己之块磊的,是借赞美箕子来寄托自己的信念和抱负的。所以文章虽以议论为主,但行文中却蕴含着深厚的感情和无限的感慨。
原 文
凡大人之道有三:一曰正蒙难,二曰法授圣,三曰化及民。殷有仁人曰箕子,实具兹道以立于世,故孔子述六经之旨,尤殷勤焉。
当纣之时,大道悖乱,天威之动不能戒,圣人之言无所用。进死以并命,诚仁矣,无益吾祀,故不为。委身以存祀,诚仁矣,与亡吾国,故不忍。具是二道,有行之者矣。是用保其明哲,与之俯仰;晦是谟范,辱于囚奴;昏而无邪,聩而不息;故在易曰“箕子之明夷”,正蒙难也。及天命既改,生人以正,乃出大法,用为圣师。周人得以序彝伦而立大典;故在书曰“以箕子归作《洪范》”,法授圣也。及封朝鲜,推道训俗,惟德无陋,惟人无远,用广殷祀,俾夷为华,化及民也。率是大道,丛于厥躬,天地变化,我得其正,其大人欤?
呜乎!当其周时未至,殷祀未殓,比干已死,微子已去,向使纣恶未稔而自毙,武庚念乱以图存,国无其人,谁与兴理?是固人事之或然者也。然则先生隐忍而为此,其有志于斯平?
唐某年,作庙汲郡,岁时致祀,嘉先生独列于易象,作是颂。
注释
蒙:犯,遭受。难:危难。
六经:指《书》、《易》、《礼》、《乐》、《诗》、《春秋》六部 儒家经籍。
纣:商代最后的君主,也称帝辛,旧史称他荒*无道,残暴专横,激 起人民的怨恨后被周武王所灭。
明夷:《周易》卦名。明指太阳;夷,灭,指太阳落山。本将引文即 出自《周易·明夷》。这里的意思是说箕子能韬晦,在艰难之 中,保持正直的品德。
彝伦:即指伦理道德。
洪范:《书经》中的一篇。洪,大;范,法。旧说认为是箕子向周武 王陈述的“天地之大法”。近人疑为战国时的作品。
据《汉书·地理志》记载:箕子到朝鲜之后,教当地人民种田、养 蚕,讲习礼义,并为他们制定了八条禁令。
厥:同“其”,意为他或他的。躬:身体,自身。
殓:尽,绝。
稔:谷物成熟,这里指罪恶没有发展起来。
武庚:纣王之子。武王灭商后,仍封他为殷君。周成王时,他发动叛 乱,为周公旦所灭。
汲郡:即唐代卫州,在今河南新乡、汉县一带。
译文
一般说来,伟大人物立身处世的原则有三个方面:一是受危难仍能保持正直的品德;二是将治理天下的法典传授给圣明的君主;三是使人民受到教化。殷朝有位贤人叫箕子,确实具备这三方面的德行而在世上立身行事,因此孔子在概述“六经”的要旨的时候,对他特别重视。
在殷纣王那时候,大道背弃,政治混乱,天威显示不能加以制止,圣人的教诲毫不起作用。牺牲生命以便维护天命国运,确实是一种“仁”德,只是不利于家族的延续,因此箕子不去这样做;委身降顺以便保存自己宗庙的奉祀,确实也是一种“仁”德,只是参与灭亡自己的国家,故而他也不忍心去做。上述这两种办法,已经有这样做的人了。因此他便保持自己清醒的头脑,随顺适应这混乱的世道;隐藏自己的见解和主张,在囚犯奴隶中受屈辱;貌似糊涂却不去做邪恶之事,形同柔弱而却自强不息。故而在《易》中说;“箕子能做到韬晦。”这就是蒙受危难而能保持正直的品德啊。等到天命更改了,人民得到了公正和安定,于是便献出治国的大法,因此成为圣君的老师,使周朝的人们能根据这些法则来调整伦理道德。创立典章制度。故而在《书经》中说:“因召回了箕子而写成了《洪范》。”这便是将治理天下的法则传授给圣明的君主啊。等到被封在朝鲜,推行道义来训化民俗,使德行不再鄙陋,人民不再疏远,以便发展推延殷朝宗绪,使外夷变为华夏,这便是使人民受到教化啊!所有这些崇高的品德,都集中在他的身上,天地变化发展,自己能获得其中的正“道”,难道不是伟大的人吗?
啊!当那周朝的时运尚未到来,殷朝宗庙的香火还没灭绝,比干已经死掉,微子也已离去,假如纣正做恶还不算多而自己死去,武庚能为暴乱而忧虑并力图保存社稷,国中要是没有箕于这样的人,谁和武庚一起使国家复兴并加以治理呢?这也是人事发展的一种可能性啊。这样来看箕子能忍辱含屈到这种地步,莫非正是在这方面有所考虑吗?
唐朝的某一年,在汲郡修建了箕子的庙宇,逢年遇节便祭祀他。我敬慕先生被特别地列为《易经》中的卦“象”,便写了这篇颂。
太原道 taiyuandao 扫校制作
箕子见微知著
据《韩非子·说林上》记载:商朝殷纣王即位不久,命工匠为他琢一对象牙筷子。纣王的庶兄箕子见了感叹道:“象牙筷子肯定不能配土瓦器,而要配犀角的碗,白玉琢的杯。有了这些珍贵的器皿肯定不能吃粗豆做的饭和野菜汤,而要盛山珍海味才相配。吃了山珍海味就不愿再穿粗葛短衣,也不再愿住茅草陋室,而要穿锦绣的衣服,乘华贵的车子住高楼广室。这样下去,我们商国境内的物品将不能满足他的欲望,必要去征收远方各国的奇珍异宝。从象牙筷子开端,我看到了以后发展的结果,真禁不住为他担心。”
果然纣王的贪欲越来越大,他抓了成千上万的劳工修建占地三里的鹿台和以白玉为门的琼室,搜罗狗马珍宝,奇禽怪兽充塞其间。同时在鹿台旁以酒为池,悬肉为林,使裸体男女在其中相逐为戏,而纣王狂笑着观看取乐。这时,不仅宫中人反对他,士兵倒戈反商,全国百姓也都纷纷造反。最后,纣王死在鹿台的熊熊烈火之中。
尚书·商书·西伯戡黎
殷始咎周,周人乘黎。祖伊恐,奔告于受,作《西伯戡黎》。
西伯既戡黎,祖伊恐,奔告于王。曰:“天子!天既讫我殷命。格人元龟,罔敢知吉。非先王不相我后人,惟王*戏用自绝。故天弃我,不有康食。不虞天性,不迪率典。今我民罔弗欲丧,曰:‘天曷不降威?’大命不挚,今王其如台?”
王曰:“呜呼!我生不有命在天?”
祖伊反曰:“呜呼!乃罪多,参在上,乃能责命于天?殷之即丧,指乃功,不无戮于尔邦!”
大雅 文王之什 大明
书名:诗经
明明在下,赫赫在上。天难忱斯,不易维王。天位殷适,使不挟四方。
挚仲氏任,自彼殷商,来嫁于周,曰嫔于京。乃及王季,维德之行。
大任有身,生此文王。维此文王,小心翼翼。昭事上帝,聿怀多福。厥德不
回,以受方国。
天监在下,有命既集。文王初载,天作之合。在洽之阳,在渭之涘。
文王嘉止,大邦有子。大邦有子,伣天之妹。文定厥祥,亲迎于渭。造舟
为梁,不显其光。
有命自天,命此文王。于周于京,缵女维莘。长子维行,笃生武王。保右命
尔,燮伐大商。
殷商之旅,其会如林。矢于牧野,维予侯兴。上帝临女,无贰尔心。
牧野洋洋,檀车煌煌,驷騵彭彭。维师尚父,时维鹰扬。凉彼武王,肆
伐大商,会朝清明。
[参考译文]
明明人事在下边,赫赫显应在上天,天命茫茫难相信,要当国王实在难。王位本属殷嫡子,教令不能四方传。
挚国任氏第二女,出生故土在商城。远行出嫁到周国,充当新娘在周京。她跟王季成夫妇,专做好事有美名。不久大任怀了孕,月满文王就出生。
就是这个周文王,恭敬谨慎又端庄。懂得如何敬上帝,招来福禄无 。品德纯正不邪僻,四方归附民敬仰。
上天监察人间事,天命已经归周邦。文王当初即位时,上天为他找对象。她的家乡是合阳,就在渭水另一方。文王赞美多称扬,莘国有女真贤良。
莘国大姒多娇艳,好比天上女神仙。纳下聘礼定吉祥,文王迎亲渭水边。聚集船只做桥梁,大显光辉人人欢。
上帝有命从天降,命令降给周文王:建都周地兴周邦,莘国有女真漂亮,排行第一嫁文王,天降厚福生武王。上天保有命令他,联合诸侯伐大商。
满山遍野殷商兵,旗帜招展密如林。武王牧野来誓师:惟我周朝定兴盛。上帝日夜监视你,千万不要怀二心。
牧野地方多宽广,檀木兵车亮堂堂。四匹红马身强壮。三军统帅为尚父,好比雄鹰在飞翔。一心辅佐周武王,大举兴兵伐殷商,一朝天下都明亮。
诗经·大雅·文王之什·文王
书名:诗经
《大雅》三十一篇,是西周时期的作品,反映了周王朝的重大史实和政治变化。其中《生民》记后稷事迹,《公刘》记公刘迁豳事迹,《绵》记古公亶父迁歧事迹,《皇矣》记大王、王季、文王事迹,《思齐》记大任到大姒事迹,《文王》《灵台》记文王事迹,《大明》记王季和大任、文王和大姒结婚及武王伐纣事迹,《文王有声》记文王、武王事迹,《下武》记武王、成王事迹,都作于西周前期。《民劳》《板》《荡》《抑》《桑柔》是厉王时诗,《云汉》《崧高》《烝民》《韩奕》《江汉》《常武》是宣王时诗,《瞻昂》《召旻》是幽王时诗,此外,《棫朴》《假乐》《泂酌》《卷阿》是对周王的歌功颂德,《旱麓》《既醉》《凫鹥》是祭祀诗,《行苇》是宴飨诗,大约都作于宣王以前。三十一篇都是王公贵族的创作,没有平民的作品。
文王在上,于昭于天。周虽旧邦,其命维新。有周不显,帝命不时。文王陟降,在帝左右。
亹亹文王,令闻不已。陈锡哉周,侯文王孙子。文王孙子,本支百世,凡周之士,不显亦世。
世之不显,厥犹翼翼。思皇多士,生此王国。王国克生,维周之桢;济济多士,文王以宁。
穆穆文王,于缉熙敬止。假哉天命。有商孙子。商之孙子,其丽不亿。上帝既命,侯于周服。
侯服于周,天命靡常。殷士肤敏。裸将于京。厥作裸将,常服黼冔。王之荩臣。无念尔祖。
无念尔祖,聿修厥德。永言配命,自求多福。殷之未丧师,克配上帝。宜鉴于殷,骏命不易!
命之不易,无遏尔躬。宣昭义问,有虞殷自天。上天之载,无声无臭。仪刑文王,万邦作孚!
[题解]
歌颂文王受天命建立周朝,后王当以殷为鉴,效法文王。
文王天上有英灵,光辉照天最显明。歧周虽然是旧邦,接受天命气象新。周家前途无限好,天命周家长兴盛。文王上升又下降,常伴上帝在天庭。
文王勤勉日夜忙,美好声誉永不亡。施恩布德兴周邦,后世子孙都为王。文王子孙相继传,嫡亲旁支百代昌。周家群臣和贵族,也都世世显荣光。
世世代代都显贵,谋事小心多仔细。群臣众多都贤能,生在这个王国里。王国能把贤士生,都是周家骨干臣。人才济济满朝廷,文王在天得安宁。
文王端庄行为正,光明磊落又恭敬。天命伟大不可违,殷商子孙都信听。殷商子孙数量多,成万成亿数不清。上帝已经发命令,服从周邦为周民。
殷商称臣服周王,天命运行本无常。殷商诸士多勤勉,助祭镐京登庙堂。他们助祭行灌礼,仍然穿戴殷时装。都是周王进用臣,牢记祖先不可忘。
牢记祖先别忘记,进德修业要努力。天命永远须配合,自己多多求福气。殷商未失民众时,行为也能配上帝。殷商灭亡应借鉴,永保天命不容易。
永保天命不容易,不要丧失在你身。美好声誉要发扬,殷朝兴亡有天命。上帝做事不可测,既无气味也无声。效法文王好榜样,天下信任又尊敬。
诗经·大雅·文王之什·文王有声
文王有声,遹骏有声。遹求厥宁,遹观厥成。文王烝哉!
文王受命,有此武功。既伐于崇,作邑于丰。文王烝哉!
筑城伊淢,作丰伊匹。匪棘其欲,遹追来孝。王后烝哉!
王公伊濯,维丰之垣。四方攸同,王后维翰。王后烝哉!
丰水东注,维禹之绩。四方攸同,皇王维辟。皇王烝哉!
镐京辟雍,自西自东,自南自北,无思不服。皇王烝哉!
考卜维王,宅是镐京。维龟正之,武王成之。武王烝哉!
丰水有芑,武王岂不仕?诒厥孙谋,以燕翼子。武王烝哉!
参考译文]
文王有个好名声,名声盛大人人称。惟求天下民安宁,终见国富事业成。文王真是好国君!
文王接受上天命,建立武功有威名。邗崇两国已讨伐,又建丰邑作都城。文王真是好国君!
筑城又挖护城河,丰邑规模要相当,不是急于图私欲,孝顺祖先兴周邦。文王真是好君王!
文王功业真伟大,筑成丰邑百丈墙。天下四方都统一,周家文王为栋梁。文王真是好君王!
丰水奔流向东方,大禹功绩不可量。天下四方都统一,君临天下作榜样。武王真是好君王!
镐京建成太学堂,四方诸侯来瞻仰。无论东西或南北,谁人敢不服周邦?武王真是好君王!
武王占卜问上苍,建都镐京可吉祥?神龟有灵作决定,武王成功最辉煌。武王真是好君王!
水芹长满丰水旁,武王岂是无事忙?传下谋略为子孙,保佑后代享国长。武王真是好君王!
诗经·大雅·文王之什·灵台
经始灵台,经之营之。庶民攻之,不日成之。经始勿亟,庶民子来。
王在灵囿,麀鹿攸伏。麀鹿濯濯,白鸟翯翯王在灵沼,于牣鱼跃。
虡业维枞,贲鼓维镛。于论鼓钟,于乐辟雍。
于论鼓钟,于乐辟雍。鼍鼓逢逢。蒙瞍奏公。
[参考译文]
灵台开始来建造,认真设计巧经营。百姓一起动手干,几日不到就落成。工程本来不急迫,百姓踊跃更有劲。
周王游览在灵园,鹿儿悠闲躺里边。母鹿体壮自在游,白鹳肥大毛羽鲜。周王来到灵沼上,满池鱼儿蹦跳欢。
编钟架上大板横,悬挂大鼓和大钟。敲钟声音多和谐,君王离宫乐融融。
敲钟声音多和谐,君王离宫乐融融。鼍皮大鼓咚咚响,乐师奏乐祝成功。
诗经·大雅·文王之什·皇矣
皇矣上帝,临下有赫。监观四方,求民之莫。维此二国,其政不获。维彼四国,爰究爰度。上帝耆之,憎其式廓。乃眷西顾,此维与宅。
作之屏之,其菑其翳。修之平之,其灌其栵。启之辟之,其柽其椐。攘之剔之,其檿其柘。帝迁明德,串夷载路。天立厥配,受命既固。
帝省其山,柞棫斯拔,松柏斯兑。帝作邦作对,自大伯王季。维此王季,因心则友。则友其兄,则笃其庆,载锡之光。受禄无丧,奄有四方。
维此王季,帝度其心。貊其德音,其德克明。克明克类,克长克君。王此大邦,克顺克比。比于文王,其德靡悔。既受帝祉,施于孙子。
帝谓文王:无然畔援,无然歆羡,诞先登于岸。密人不恭,敢距大邦,侵阮徂共。王赫斯怒,爰整其旅,以按徂旅。以笃于周祜,以对于天下。
依其在京,侵自阮疆。陟我高冈,无矢我陵。我陵我阿,无饮我泉,我泉我池。度其鲜原,居岐之阳,在渭之将。万邦之方,下民之王。
帝谓文王:予怀明德,不大声以色,不长夏以革。不识不知,顺帝之则。帝谓文王:询尔仇方,同尔弟兄。以尔钩援,与尔临冲,以伐崇墉。
临冲闲闲,崇墉言言。执讯连连,攸馘安安。是类是祃,是致是附,四方以无侮。临冲茀茀,崇墉仡仡。是伐是肆,是绝是忽。四方以无拂
题解]
周族史诗之一。从大王开辟歧山,大伯王季德行美好,写到文王伐密伐崇取得胜利。
大伯指吴太伯,太王长子,吴国建立者。
[参考译文]
伟大上帝有圣灵,临视人间最分明。观察天下四方地,探求人民可安定?想起夏商两朝末,国家正教不得行。寻思四方诸侯国,治理天下谁能胜。上帝颇嫌歧周弱,有心增大它封境。于是回头向西看,可让周王此地停。
砍掉杂树把地整,枯树死树除干净。修枝剪叶要认真,灌木繁茂新枝生。开出空地辟地坪,河柳椐树都砍平。恶木一定要剔除,山桑柘树能长成。上帝升迁明德人,犬夷疲困仓忙行。天立周王与己配,政权稳固国家兴。
上帝察看歧山岭,柞树棫树除干净,松柏挺拔郁青青。上帝兴周使配天,大伯王季是先行。这位王季品德好,友爱兄弟是天性。王季友爱他兄长,于是多多得福庆,上天赐他大光明。受天福禄不丧失,拥有天下真荣幸。
这个王季是圣人,天生思想合准绳。名声清静传天下,美德能使是非明。是非善恶能分清,能为师长能为君。王季统领这大国,慈爱百姓上下亲。一直到了周文王,品德美好无悔恨。已受上帝大福祉:千秋万代传子孙。
上帝告诉周文王:不可跋扈胡乱行,不可贪婪存妄想,先据高位靠自强。密须国人不恭敬。竟敢抗拒我大邦,侵阮到共太嚣张。文王勃然大发怒,整饬军队上战场,入侵敌人得阻挡。周家福气大增长,安定天下保四方。
京地我军势力强,班师归来自阮疆。登上高山向远望,不许陈兵我山冈,丘陵山坡属我邦。不许饮我泉中水,是我泉水和池塘。肥美平原测量好,大家安居歧山阳,住处靠近渭水旁。你是万国好榜样,天下归心人向往。
上帝告诉周文王:我今赋你好品德。不要疾言和厉色,莫仗夏楚和鞭革。好像无识又无知,顺应上帝旧法则。上帝告诉周文王:邻邦意见要征求,兄弟国家要联合。爬城钩梯准备好,还有临车和冲车,崇国城墙定攻克。
临车冲车向前进,崇国城墙高入云。拿问俘虏连续干,杀敌割耳徐徐行。出师祭天又祭旗,招抚余敌安人民,四方不敢来欺凌。临车冲车真强盛,崇国城墙动不停。冲锋陷阵势无阻,顽敌定要杀干净,四方无人敢违命。
诗经·大雅·文王之什·棫朴
芃芃棫朴,薪之槱之。济济辟王,左右趣之。
济济辟王,左右奉璋。奉璋峨峨,髦士攸宜。
淠彼泾舟,烝徒楫之。周王于迈,六师及之。
倬彼云汉,为章于天。周王寿考,遐不作人?
追琢其章,金玉其相。勉勉我王,纲纪四方。
[题解]
歌颂周文王能任用贤人,征伐诸侯,治理四方。
[参考译文]
白桵枣树枝叶扬,劈作柴烧火势旺。君王仪态多端庄,左右群臣奔走忙。
君王仪态最端庄,左右群臣捧玉璋。手捧玉璋貌堂堂,俊士安排最恰当。
泾水船儿顺流行,众人划浆齐用劲。周王挥师去伐崇,六军跟随军容盛。
天上银河广又亮,布满天空成文章。周王年寿长无疆,培育人才安家邦!
雕琢修饰成文章,质如金玉最精良。我王勤奋又努力,条理分明治四方。
古时候有一李姓人家,有一个漂亮的却双目失明的女孩,到了婚配的年龄却没人上门提亲。她的父母非常着急,就出重金请媒婆做媒把女儿嫁出去。媒婆寻到了一户家境不太好的赵姓人家,赵家的儿子五官端正,相貌英俊,就是家里穷了点。媒婆来到赵家,凭她的三寸不烂之舌,把女孩一顿胡吹。
媒婆在赵家的屋内对赵家父母说:“女娃娃一切都好,人又漂亮,只是有一只眼睛失明了。”赵家人表示:“我家也不是什么富裕人家,只要人家姑娘漂亮贤德,瞎了一只眼睛还有另一只眼睛看见,能操持家务就可以了。”媒婆起身回家,赵家父母非常礼貌的相送到屋外地坪。媒婆又对赵家父母说:“那姑娘各方面都好,就是有一只眼睛失明了。”赵家父母再一次表示:“一只眼睛失明,还有另一只眼睛着见,没事的。
”隔不多久,赵家把李家姑娘娶进家门一看,原来是个双目失明的瞎子。赵家人很是气愤,气势汹汹的去质问媒婆,为什么要害我家娶一瞎子?媒婆诡辩:“经过了你们的同意呀!”赵家说:“你不是说,只瞎了一只眼睛的吗?”媒婆说:“你们冤枉死我了,我在屋内对你们说,女孩子有一只眼睛失明了。走到外面地评又对你们说,女孩一只眼睛失明了。我说了两次不就有两只眼睛失明了吗?” “……”赵家无话可说了。
过去的婚姻全凭“父母之命,媒妁之言”,两个毫不相干的陌生人牵手就是一辈子。步入婚姻的殿堂,夫妻们就能鱼水交融、相敬如宾,男耕女织的走到生命的尽头,从一而终的行使着一生一世的婚姻生活。
现在的年轻一代,生长在新社会,有着发达的信息网络,有着恋爱的自由,拥有婚姻的自主。结婚后发现三观不合,就只能怪你自己失察了,总不能拿婚姻来当儿戏,用婚姻来作为了解对方的途径吧?你是成人,不是三岁小孩,有着成熟的心智,凡事三思而后行是成人做事的准则,更何婚姻是人生的头段大事,更应该慎之又慎,任何人都没有草率行事的资本。每个人都要为自己的行为负责,自己的事情只能自己买单
戏台简介
戏台从其木结构看,多在四根角柱上设雀替大斗,大斗上施四根横陈的大额枋,以形成一个巨大的方框,方框下面是空间较大的表演区,上面则承受整个屋顶的重量,这种额坊的建筑形制,对需要开间较大的舞台是十分有利的。
在元初的魏村、王曲戏台上,两侧后部三分之一处,设辅柱一根,柱后砌山墙与后墙相连,两辅柱间可设帐额,把舞台区分为前台和后台两部分,前台两边无山墙,可三面观看。
这类戏台,在山西稷山县马村金墓和侯马金墓中的戏台模型中可为佐证。
至于前后台分割的帐幕,在洪洞广胜寺水神庙明应王殿的元代壁画中可以看到。
但这种建造方式,在元代中后期的东羊、曹公戏台上发生了变化,将两面山墙全部砌起,而观众也就从三面观看变成一面观看了。
这种构造方式在明清以后的戏台上基本上得到了沿袭,只是把前台台面加宽,台口分为三开间。
各地戏台江西宁都戏台始建于光绪二年,与“老官庙”南北相对,戏台为木质结构,分前后两台,前台为戏子唱戏时用的,后台为戏子化妆和住宿用的,总长约10公尺,宽15公尺。
前台门柱上,有一木刻的阳体朱漆镏金楹联:“或为君子小人,或为才子佳人,出场便见;有时风平浪静,有时惊天动地,转眼皆空”。
戏台的顶上,悬有一朱漆描金的横匾:“声满歌楼”。
戏台每年一般用三次,即演三次戏,一次是二月花朝节;一次是四月老官生日;一次是八月禾苗戏。
每次演出多则一个月,少则半个月。
演戏期间,四周的群众都会赶来,有的纯粹看戏,有的做生意,有的赌博,有的嫖娼,有的走亲戚无花八门,应有尽有,人山人海,酒店饭店天天客满,非常热闹。
这每年的三次戏又叫“行份戏”,戏价来源于生男孩的,结婚的,生意发财的,各店摊派捐献的,赌博桌上的等等。
唱戏的内容大都是湖南戏,每年都相同。
有时,也会联合其它的地方举办一些活动,如,八月初,请宁都的戏班来唱采茶戏,纪念许旌真人。
江西景德镇乐平市素有中国古戏台博物馆之称。
这里共有412余座古戏台,散布于全市各乡村,建筑时间从明清至当代,跨越500余年。
乐平古戏台大致分为宅院台、庙宇台、会馆台、祠堂台和万年台五种,其中最多见的是祠堂台和万年台。
管是哪种戏台,他们都具有相同的格局:均为传统的砖木结构,正面均为牌楼式,三楼五楼不等。
屋脊中央一律插有方天画戟,有的方天画戟插在彩瓷宝顶上,屋脊的两端分别饰有造型优美的鳌鱼,正面上方都有极挺拔的飞檐翘角,檐下悬挂着风铃铁马;戏台天棚中央是华丽的藻井。
台上几乎所有的木构件上都雕刻有精美浮雕:琼花瑶草、祥禽瑞兽,游梁、随枋、三架梁、抢头梁、穿插枋上及牌楼各层之间,则雕刻了许多戏文。
在这些戏文中,出现频率最高的是《魁星点斗》、《九老天宫》、《八仙过海》、《麻姑献寿》等几种。
浙江宁波城隍庙戏台过去庙中的除中大殿、后大殿各有一大戏楼外,两旁厢楼还各有两小戏台。
今存的中大殿戏楼,为城隍庙的精髓。
整个建筑的大小部件都饰有传统的朱金木雕,内容以戏曲故事为主。
温州古戏台作为“戏曲故里”、“南戏发祥地”的重要佐证,历史悠久,数量众多。
仅永嘉县就有236处,其数量远多于仅存120座古戏台有“中国古戏台文化之乡”美称的宁波市宁海县。
日前,《温州古戏台》一书作为“温州市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成果丛书”之一由浙江古籍出版社出版发行,这也是温州第一本专门介绍古戏台的著述。
山西省高平市王报村二郎庙金代戏台。
该戏台创建于金世宗大定二十三年(公元1183年),是我国现存时代最早的戏台。
高平市位于山西省东南部,隶属晋城市,距太原市三百多公里。
境内多崇山峻岭,海拔均在1500米左右,高者逾2000米,著名的有太行山、王屋山和中条山等山脉。
悠久的历史给山西东南部地区留下了丰富的文物古迹,精粹部分是大批至今仍保存完好的古代寺庙道观,使山西东南部地区成为山西省现存古寺最多的地区。
牛王庙戏台位于山西临汾市西北25公里魏村牛王庙内。
戏台建于元至元二十年(1283年),大德七年(1303年)平阳大地震损坏,至治元年(1321年)重修,明、清两代屡有修茸。
现存戏台建筑为元代原构,余皆明清所建。
戏台建在高1米余的砖砌台基上,面宽745米,进深755米,平面近方形,单檐歇山顶。
梁架结构独具特色,既有荷载能力,又具装饰效果。
大斗分置于四角柱上,斗口设十字雀替承大额枋,额枋上四周施斗栱12攒,分补间和转角两种,五铺作,重昂重栱计心造,承托檐出与上部梁架,斗栱里转角处设抹角枋、抹角梁。
井口枋之上施梁架斗栱,上承抹角枋组成斜方框形,抹角枋中心处设一垂柱,架起小型阑额,形成平面八角形屋架,中心悬雷公柱一枚,别扵藻井之趣。
戏台周身三面敞朗,仅后檐与两山后部砌墙,山墙约为山面总长的1/3。
前檐和两山前部均露明,为早期戏台的固有形式。
江西会馆坐落在会泽县城江西街中段北侧,至今已有280多年历史,戏台、正殿、后殿三点连一线,构成会馆的主体。
其中,古戏台堪称云南古建筑中的精品。
门窗共计22扇,精雕细刻,结构严谨,上百年风风雨雨,依旧结实坚固。
戏台上方的福、禄、寿三星相传是用三节火柴雕凿而成。
其次,会馆内的真君殿、东西偏殿、观音殿等建筑的木雕、石雕、砖雕等工艺也均堪称一绝。
整座会馆是会泽县城内会馆寺庙建筑的代表,堪称会泽戏台之最。
云南沙溪古镇古戏台始建于清代,为三层楼魁星阁带戏台结构,前台后阁,结构独特,飞檐叠角,14个飞角凌空射出,屹立在蓝天白云之下。
真想不到在这交通闭塞的乡间,竟有这般华美精致的戏台。
古戏台占据着四方街正东的位置,正对着西面的兴教寺。
登上古戏台沿着陡峭的木楼梯,二层有剑川出土的文物展览,三层魁星阁。
安徽祁门古戏台,在中国戏曲舞台史上占有极为重要的地位,特别是明清以来各个时期遗存的11座古戏台是一部完整的徽州舞台史及实物例证,从一个侧面反映了徽州建筑艺术的造诣和成就。
祁门古戏台主要分布在城西新安乡、闪里镇汪家村、文闪河流域,历史上这一带文风昌盛。
古戏台作为一种演出场所,不仅有娱乐功能,更有宗族教化功能:一方面可以维系宗族的血缘关系,徽州人讲究忠孝节义、尊祖敬上,演戏时打开享堂的隔门,可与祖宗同乐,使人感到宗族的荣耀;另一方面体现出宗族的威严。
祠堂是执法的场所,通过演戏既处罚了违法和触犯村规民约的族人,由他们出资请戏班演出,又教育了全村人,起到警世的作用。
古戏台主要设置在祠堂内前部,与享堂相对,这是有别于其它地区戏台设置的典型特征之一。
戏台分前台和后台。
前台明间为演出区,次间为文、武场乐间,稍间为回廊,两侧廊庑设有观戏楼,戏台正立面及构件上均雕刻精美的纹饰,使人感到优美、恬静。
安徽较典型的古戏台为:馀庆堂古戏台、会源堂古戏台、敦典堂古戏台、嘉会堂古戏台。
馀庆堂古戏台位于新安乡珠林村,约建于清咸丰初期(1851-1853年),为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这座古戏台为赵氏宗祠馀庆堂的组成部分。
馀庆堂前进建成戏台,祠堂的大门就是戏台的后台,人若进祠,须低头从台板下穿过。
天井两侧是观戏楼,与主戏台连成一体。
戏台的建筑工艺非常讲究,雕梁画栋,金碧辉煌。
祠堂坐西朝东,戏台则坐东朝西,祠堂面积504平方米,其中戏台和观戏楼占地面积136平方米。
戏台的墙壁和板壁上,留有各个时期的戏班艺人到此演出的题壁墨迹。
会源堂古戏台坐落在闪里镇坑口村。
会源堂乃竹源陈氏宗祠,建于明万历十五年(1587年),由戏台、享堂、寝堂三部分组成,总面积600平方米。
戏台坐南朝北,面积97平方米,两厢看台及天井206平方米。
台前基础以砖石砌成,台面以木柱支撑,上铺台板。
戏台后壁即祠堂南墙,不设大门,是该祠的一大特色。
前台明间为演出区,两侧各有厢室一个,为乐队伴奏处。
台前设有石雕拦板,两侧有楼梯与看台相连。
戏台正中央顶部有穹形藻井,梁架结构为硬山搁檩式,额枋、月梁、斜撑、雀替等雕饰各种浮雕图案及立体木雕,整个戏台雕梁彩宇,装饰性较强。
两侧廊式看台前檐柱为方形石柱,柱台上设有菱形装斗拱。
檐枋、柱台、斜撑均雕有精美纹饰和人物饰件。
天井以青石板铺地,十分规整。
敦典堂古戏台是村中陈氏宗祠敦典堂的一部分。
宗祠坐北朝南,由门楼、戏台、天井、享堂、寝堂组成。
建筑总面积340平方米,戏台、天井、廊庑面积170平方米,其中戏台面积86平方米。
戏台底层以活动短柱支撑台枋,上覆以台板,为可拆活动式戏台。
二层前台为演出区,正中顶部设有穹形藻井(作用相当于今天的扩音设备),后台两侧各设一厢室,为乐队伴奏区域。
明间额枋上刻有“五福捧寿”及其它装饰,柱头、斜撑、雀替、梁驼、平盘斗、柱础浮雕极尽雕刻之能事。
嘉会堂古戏台坐北朝南,共三进三开间。
祠堂建于清同治年间,现存前进古戏台及后进寝堂部分。
祠堂占地面积为505平方米,由门厅、戏台、边廊楼上厢房、前天井、耳门、享堂、后天井、寝殿、楼上堂等组成。
该祠属于徽州传统的祠堂与戏台相结合的范例之一,整个地坪除天井及阶沿石地坪外,其余的大部分为方砖地坪或大地板。
该祠主门从南面入内,前檐柱外用砖墙封护,大门设在檐柱中列护砖墙上,并有水磨砖及青石门框,设门楼。
从大门进入即为戏台部分,也即门厅部分。
台柱除借用祠堂本身结构主柱外,另根据台面设置需要附加了短柱支撑台板。
整个建筑朴素大方,马头墙高翘,显得端庄怡人,充分体现了徽派建筑独有的特色,有着较高的建筑艺术价值。
东坝戏楼,位于南京市高淳区东坝镇胥河北岸。
原系东岳庙的前进建筑,砖木结构,单檐歇山式,三面环墙,一面观戏。
该戏楼分为上下两层,上层戏台,下层供戏班住榻。
戏楼平面呈“凸”字形,面阔三间,高115米,硬山顶。
面积为159平方米。
台上中间,利用立柱隔成前后台,前台演戏,顶设八角形藻井,后台化妆。
天壁朝外上悬“柱岳擎天”横匾一方,两旁有墨绿色的楹联,横匾及楹联均系晚清解元、高淳著名书法家王嘉宾所书。
正台两侧,靠倚柱用木板隔出两个子台,左台供乐队演奏,右台供上宾观戏。
前台柱左右枋下之“斜撑”,雕成倒置的凤凰及太狮少狮图,造型栩栩如生,精美异常。
戏楼前有前低后高的斜坡式广场,占地面积为一千六百余平方米,可容观众数千人。
明清两代,苏州地区由于昆剧的兴起和发展,演出场所除上述瓦舍勾栏外,凡行宫官署、园亭山庄、会馆公所、第宅厅堂、神祠庙宇、茶肆戏园和船舫田头,都有戏曲班社的演出活动。
演员活跃在红氍毹上、固定戏台或临时性、半临时性戏台上,众采纷呈,盛况空前。
康熙、乾隆南巡,驻跸织造府,在行宫中建有歇山顶戏台、看戏殿、内外戏房。
太平天国忠王府内亦设有戏台多座。
李鸿章付其弟鹤章书中云:忠王府内“花园三四处,戏台二三座,平生所未见之境也”。
忠王府内梨园小班曾于此开台。
官署宴会演剧亦成常例,除织造府设有戏台外,大都在厅堂平地演出。
名士大吏宴乐,也经常由家乐或延戏班在厅堂演出。
据明刊剧本插图,主席设在屏门前面,厅堂中铺上红毡作为演出区,音乐场面设在红毡侧面或轩前,脚色上下仍保持着左上右下的上下场门,后人称舞台为“红氍毹”即源于此。
向负盛名的苏州园林山庄,亦时有演出活动。
如明范长白家班即活动于天平山庄。
清初拙政园为吴三桂婿王永宁所居,筑有戏台,尤侗等曾赴宴观剧。
晚清拙政园西部归张履谦所有,除在遗存的明代大厅内备有临时搭卸的戏台外,并筑有额为“十八曼陀罗花馆”和“卅六鸳鸯馆”的鸳鸯厅,常于此拍曲演唱。
厅四角设有耳室,兼具出入通道和更衣、侍应之用,殊为罕见。
闽浙两省交界的福鼎叠石乡拥有多座古戏台。
由于位处两省交界,所以这里的古戏台既留有福建戏台的特征,亦受邻省浙江的影响,它们向我们展示了源远流长的中华戏曲文化“移步不换形”的靓丽俊美。
其脉脉风韵,让人们为之陶醉酩酊。
叠石乡现存的几座古代戏台均有一个鲜明的特点,均建在宫庙之中,至今还没有发现建造在宗祠中的戏台。
究其原因,与当时家族财力薄弱有很大的关系。
在古代浙江省泰顺,具有比较强的经济实力的家族,往往单独拥有戏台。
而毗邻的叠石乡由于经费不济,只好多个家族共同出资,将戏台营建在公共建筑——宫庙之中。
这样,不仅能建起一座比较像样的戏台,而且常年请戏班演出的经费也可以得到保证。
叠石现存的古代戏台共有的另一个特点是:乡间戏台的修建,台口多与村里的本主庙相对应。
这是源于一种风水观:台口面对神庙,可以避免风雨侵扰神台,也隐喻演出的娱神功能。
经过时代的变迁,戏台的功能已衍化成了乡村礼俗与民间歌乐互融共生的文化空间。
建在宫庙内的戏台与宗教也有着割不断的血缘关系。
叠石乡苍边、库口、车头村古戏台均坐落在杨府宫中。
大凡民俗节令,这些地方就成了欢乐的海洋:听戏、观灯、对调子,热闹非凡。
早些时候,一般都要在杨府爷五月十八生日这天邀戏班演出,目的是请杨府爷看戏,通过“娱神”来祈求风调雨顺。
叠石乡古戏台的屋檐均做成歇山式,显得很庄重。
细部装饰主要表现在柱头斗拱和藻井上,柱头科斗拱大多有纹饰,多为吉祥花草和瑞兽。
叠石乡古戏台藻井有两种做法,苍边村、库口村古戏台的藻井是运用八面斗拱层层叠涩,斗拱多达八层。
苍边村古戏台藻井,在其中四井首层方位,出露的四个斗拱柱头上雕有八仙形象图案,每个柱头各雕两个一组,雕刻精美、形象栩栩如生。
库口村古戏台藻井一、二层斗拱连接处嵌有一对花篮瑞草木雕。
而车头村古戏台的藻井是叠五层斗拱,然后顶上做成平顶式,平顶略施花格。
据传车头戏台的藻井上还施有精致的“八仙”彩绘,虽经文革破坏,但至今仍有部分彩绘隐约可见。
其中部分花格中还发现书有苏轼《前赤壁赋》的残词片段,但多数花格人物、花草形象已模糊不清。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