丧事具体流程?

丧事具体流程?,第1张

1、小殓:为尸体净身整容,穿上寿衣。这个步骤要尽早,甚至有时在断气之前就进行。因为过几个小时,由于肌肉细胞死亡,会出现称为尸僵的四肢僵硬现象,影响穿寿衣。寿衣不能用皮质,因传统认为这样死者会转世成动物。

2、报丧:正式通知远近各处的亲友死亡时间、情况和葬礼安排。经常有严格的形势和顺序规定。

3、奔丧:亲友携带礼品、礼金、挽联、花圈等从外地来参加葬礼。

4、停灵:又称暂厝,将尸体在灵堂停放若干天,等待前来奔丧的亲友;同时有助于确定死亡而不是昏迷假死。灵堂可为家中房间、临时搭制的灵棚、或殡仪馆的专用房间。灵堂内设悼念条幅、死者遗像、供奉死者的食品(供品)、香、蜡烛、纸钱等。另外,在暂时不能正式安葬死者的情况下,将棺材寄放在寺庙等地,等待未来下葬,也可称作停灵。

5、守灵:停灵期间,已在场的亲友,特别是死者的晚辈在灵堂轮流守护死者,接受奔丧者的吊唁。在整个葬礼期间,死者亲近的晚辈(称为孝子/孝女)穿不缝边的白色粗麻布衣服或褂子,腰系草绳或麻绳,脚穿草鞋,称为孝服。

6、大殓:当着家属的面,将死者移入铺有褥子的棺材,盖上被子,钉上钉子封棺。富裕的人家可能用内棺和放置随葬品的外棺两层。

7、出殡和下葬:把棺材送到墓地埋葬。出殡开始的标志是孝子将一个瓦盆摔碎,称为“摔盆儿”。由孝子执“引魂幡”带队,有乐队吹打,沿途散发纸钱到墓地。下葬仪式有风水师协助。

8、烧七:下葬后,亲友每七天去墓地看望并烧纸钱,一共去七次共四十九天。还有类似的叫魂、烧纸钱等活动,称为“做七”。第四十九天的仪式称为“断七”,为正式葬礼部分的结束。

9、五七:北方地区在第三十五天的时候,传统叫五七,由女儿做一个纸扎葫芦,并下一碗面,俗称五七开锁。民间信仰说死者在五七之前在某一地方锁着必须,得给死者开锁,然后死者坐着葫芦过河江才能去西方极乐世界。

10、守孝:按儒教的传统,孝子应该守护在父母墓的周围三年(每个人在三岁前,基本都不离开父母怀抱,此三年感念父母恩,很多村庄也是这样产生的),期间避免娱乐、饮酒食肉、夫妻同房等。

11、牌位:家人用香烛祭品供奉写有死者名字的牌位。

12、扫墓:亲友于清明节(介之推于这一日去世)期间修理、打扫墓地。

以上内容参考 -葬礼

为什么以前的农村人喜欢看出殡的,不害怕吗? 在农村,对于丧葬习俗人们是比较重视的。我们胶东农村在人去世之后,基本上是“排三殡”,也就是说停放三天以后才出殡。

过去的时候,交通不发达,有时候逝者的近亲远在外地,人去世后,为了让亲人再见上最后一面,就将尸体停放在正屋的正中央的门板上,停尸三天。再加上过去医学不发达,也怕有假死现象,所以三天以后,出殡下葬。一直以来,农村都沿袭这种习俗。

的确,那时候,农村人遇到村里谁家出殡,都是站在道路两旁观看。其实,看出殡的人没有害怕的。与死者关系、血缘近的都是随着送殡的队伍一直将死者送到墓地,等下葬后,才返回家里。而这些看出殡的,则是村里关系比较远一些的街坊邻居,他们并不是喜欢围观,而是站在路旁,目送死者一程。

在我国,历来对于丧葬文化比较讲究,所以在人去世后,还要烧七,从头七到七七、百日、周年、一直到三周年祭日,形成了一系列的丧葬、祭祀习俗。有时候,农村人看出殡或者烧七,也是看看这家人在丧葬方面的讲究程度。当然,看的时候也相互聊一下。这个说看人家,扎的纸品这样数劲儿,老人在那边啥也不缺了等等之类的话题。

农村家里有人去世后,也有很多讲究的,就像三年之内春节不能贴对联,没有烧头七不能到别人家串门,小辈儿三年内不能结婚(如今有的地方改为未满百日不能结婚),三年之内子女不能穿红衣服等等,这些习俗,从古代一直延续到现在,其实这也是对逝者的一种尊敬和悼念。

对于农村一些丧葬习俗,如今比起过去精简了很多。我认为,这些形式并不重要,重要的应该是老人在世的时候,做子女的要尽到孝心,尊老、爱老、敬老,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我们只有将这一美德传承下去,那才是最重要的。

问:为什么以前的农村人喜欢看出殡的,不害怕吗?

以前,我们当地还是实行土葬,用寿材棺木抬着逝者去吉穴永眠之地。以前农村人为什么喜欢看出殡呢?

出殡仪式感很强

村里逝者出殡是大事,村里的邻居都要来送逝者一段。送行的人越多,说明逝者生前越受大家敬重。

出殡也很繁琐,从起棺开始,由逝者子辈中的一人引路,用铝壶撒烧酒从祠堂跑出去,我们当地叫“出杀”。听家里的长辈说,这时候路人都需要避让;然后就是孙子辈的人捧着遗像走前面,走几步回头一鞠躬,如此往复;后面跟着哀乐队,敲敲打打;接着就是抬棺人抬着棺材,棺材两侧是孝女孝媳扶着棺木嚎哭;往后就是送行的人了,有些亲戚帮忙抬着挽联,纸楼等。

有时候遇着子孙满堂,高寿的老人出殡,头尾不想见,连绵几里地,也是相当壮观的。

农村 娱乐 活动少

以前,可没有电脑,也没有手机,就是电视,也是比较有钱的人家才买得起。所以,农村平时真的没有什么可玩可看的。遇上出殡,看着吹吹打打,虽然气氛有些悲伤,但是还是很多人喜欢看。可以看看请了几个抬棺人,有多少孝子孝女,看看有多少人送行等。

看出殡不害怕么?

记得小时候,爸妈不让我和我姐看出殡,担心我们看了晚上会做噩梦。可是,每次我们姐弟俩都会偷看:我们家在村中间,出祠堂的大路就在我家门口。每次村里老人去世出殡,我和我姐都会趴着窗户上看。但是看不真切,因为棺木上都会盖上一张大毯子,只能看到棺材的前后两侧。

说实话,我对于棺木有天生的恐惧感,每次经过放置着老人准备的未用的棺木旁,都会心惊肉跳。可是,看出殡真的一点都不害怕。至于是什么原因呢?

1、隔得相对较远。 看出殡,往往都是远远地看着,模模糊糊的,有时候连棺木都看不见。

2、周围到处都是人。 出殡,都是人围着棺材,前后左右都是人,再加上敲敲打打,根本就没有恐惧的气氛。再说,看出殡也不会一个人单独看,自己左右也是有人的。

3、出殡都是大白天。 天明壮人胆,大白天的周遭都白亮亮的,就不会联想到害怕。都说被吓着多半是自己吓自己,大白天自己心里不害怕,自然也就不怕了。

在农村,家里老人去世出殡的这几天,其实是最能展现出农村人情味的一个缩影,这方面我个人觉得比城里好多了。

我老家就是农村的,一般情况下在老人去世之后的第一时间里,邻居们会先去家里吊唁,然后口口相传,很快基本村里人都会知道,不长的时间里三五作伴去事主家里吊唁,而主家会专门安排人登记谁来过,以便第二天专门去人家家里请吊唁之人第三天来吃席。

紧接着去通知白事殡葬一条龙,之后一切都会在有条不紊的进行着,在出殡当天,会有主事人安排所有环节的先后顺序,孝子贤孙们穿着白色的衣服等着哭就可以了。

起灵那一刻,棺材板会被村里的青壮年一起抬起来,这时候的那种齐心协力的气场会让所有人感动,缓步出了大门,放在专门的灵车上,身后跟着不管真假但早已哭成泪人的孝子孝女贤孙们。

有的主家会为老人开追悼会,老人出嫁的女儿们会利用这个节骨眼为自己哥哥或者弟弟的配偶多年来照顾老人的行为给予感谢,并为她们披红花。一种象征性的感谢行为。

一路而来也算是人山人海,从来没听说因为看出殡而感到害怕的路人,就没有这个意识,也许这种民俗行为早已深入人心,它跟害怕扯不上关系,有的只是凝重的心情,因为每个人都清楚,终究有一天自己也会用这样的方式被人怀念。

没在农村看过出殡的队伍,一定不知道其中有什么奥秘。

我们小时候在农村,觉得最好玩的就是有人结婚和有人下葬,欢喜的事儿当然期待,期待有好吃的东西。但是埋人的事儿也是又怕又惊。怕是因为毕竟有人死了,小时候各种鬼怪的故事也围绕着我们很久了,惊的是埋人的过程中也有吃的。

在我们村里,出殡的时候,这个主家会做很多花式的馒头、花卷、枣糕等,这就是在地里祭拜一会,然后就分给各个小朋友吃了。所以一旦有人出殡了,必定跟着很多小朋友,大家一路跟着出殡的队伍,到了墓地之后, 所有的仪式结束了,这些花式的馒头、花卷供了之后,我们就可以随便拿着吃了,当时什么也不管了,就是抢着吃,其实也没有那么好吃,只是大家凑在一起,觉得好玩。这就图一个安心,让去的人一路走好。

以前在农村有人出殡其实和有人结婚是一样的排场,都要请演出队来唱戏。搭台子表演节目必不可少的,这都形成了一条龙的产业。接下来当然是吃了。出殡的也是要请一群人来做饭,同时请各家的代表来吃饭,吃完饭之后再一起送殡,当然有的也是反的,先送殡在吃饭。这根据风俗来定。这其实也是想让已经不在的人安息走好。

有的地方现在还保存这种风俗,有的在人过世之后要连续摆宴3天、7天,这些都有。有的地方还要放**等等,这都是不一样的。

但是总的来说,人在世的时候好好对待其就够了,走了之后,这些排场只能是个场面,也不能让死去的人活过来,大家说呢?

为什么以前的农村人喜欢看出殡的,不害怕吗?

在农村,家里老人去世出殡的这几天,其实是最能展现出农村人情味的一个缩影,这方面我个人觉得比城里好多了!毕竟人们没这么胆小怕事的,就像过去村民家里有老人时,就会有在家中准备棺木的传统,记得小时过年去村民家拜年时很容易发现人家里有为老人提前准备的棺材,这其实是过去孝道的体现,往往这样的家庭会比较孝敬父母老人吧!如果大家会感觉害怕的话,那么家中的棺木要比看出殡会不会更恐惧呢?!事实上并没有,毕竟这是农村过去的一种传统观念,已经被大部分人接受!

说到看出殡,也是送逝者的最后一程吧,在农村,一般白事活动会有三天,但如果赶上大节或其他因素影响,也会有五天的情况。因而对于农村人而言,并不是喜欢看出殡等白事活动,毕竟以后再也见不到,虽然不是亲属,但很多人还是会有一些悲伤之情的!

农村家里有人去世后,也有很多讲究的,就像三年之内春节不能贴对联,没有烧头七不能到别人家串门,小辈儿三年内不能结婚(如今有的地方改为未满百日不能结婚),三年之内子女不能穿红衣服等等,这些习俗,从古代一直延续到现在。在人情世故方面特别浓厚的农村,其实关于婚丧嫁娶之事会比较频繁,人们对于出殡等这类丧事活动接触多了,自然也就没啥好害怕的!

我觉得这些形式并不重要,重要的应该是老人在世的时候,做子女的要尽到孝心那才是最重要的。

为什么以前的农村人喜欢看出殡的,不害怕吗?

由于农村是小圈子的熟人 社会 ,人们对于村里村外的婚丧嫁娶之事也是经常遇到,即便会有害怕的情况,一旦这类丧事活动经历多了也就心无胆怯了,而且出殡活动多是白天进行,再加上人多热闹,基本上也就体会不到恐惧害怕!毕竟人们没这么胆小怕事的,就像过去村民家里有老人时,就会有在家中准备棺木的传统,记得小时过年去村民家拜年时很容易发现在遮雨棚等地方会有为老人准备的棺材,这其实是过去孝道的体现,往往这样的家庭会比较孝敬父母老人吧!如果大家会感觉害怕的话,那么家中的棺木要比看出殡会不会更恐惧呢?!事实上并没有,毕竟这是农村过去的一种传统观念,已经被大部分人接受!

看出殡也算是送逝者最后一程 !在农村,去世之人由于是村里的熟人,村民会通过捧场、抬棺、操办丧事等方式积极参与丧事活动,尤其是对于同姓大家族的成员,一般这时就会放下手头要紧的事情,然后全程参与丧事流程,一般白事活动会有三天,但如果赶上大节或其他因素影响,也会有五天的情况。因而对于农村人而言,并不是喜欢看出殡等白事活动,而是以这种形式送逝者最后一段路程,毕竟以后再也见不到,虽然不是亲属,但很多人还是会有一些悲伤之情的!

胆小是因为没压力,胆量却可以练出来的 !在农村还会遇到很多看似害怕的事情,却实则又没啥具体影响。例如过去农村路少,往往在出村走夜路时可能就需要经过村头的坟地,那时候即便是一个人路过,基本上也没有多少害怕的,毕竟人们已经习惯了这种场景,也没有造成啥影响,自然就没什么可担心的!记得以前去镇上上学,那会儿因为有早自习,往往早上天没亮就得出门上学,由于路上会遇到三四处坟地,刚开始时也会害怕,就会约同村伙伴一起去上学,后来随着分班级后,基本上就是独自去上学了,记得那会儿还真遇到过鬼火的情况,就是坟前像是有一团蓝火,还好离得有一段距离,不然也可能会吓怕!但后来才知道,那只是一座新坟,人家大早上正烧纸填坟,并不是什么鬼火!所以说,害怕其实是对于未知事情的不解,一旦认清了事实真相也就没什么可恐惧的!

生老病死是一件很正常的事情,尤其是受制于农村的生活和传统习俗影响,但反是村里有人老去,都会有游街送葬出殡的礼数,一个村子就那么大一个地方,每年都会有人来有人走,耳濡目染之下也就见怪不怪了。

不止是以前,放到现在依然如此,在农村丧事的分量是最重的,一旦谁家出现丧事,几乎整个村子家家户户都有代表前来,家族内部的人互相帮衬协同处理各种事情,同村村民随礼悼念,那场面人数绝对都是非常宏大的,自然而然都会引来很多人的围观。

为什么以前的农村人喜欢看出殡的,不害怕吗?

都是乡里乡亲低头不见抬头见的村民,相互彼此之间已经非常熟悉,对于一些人的离开老去,心里面都是存在着哀伤和不舍,这种感情比例是占有非常大的,在 情感 的支配下害怕是不会存在的,悲伤会让你无惧迷信色彩下所带来的不安。

农村出殡不但成年人围观的居多,很多小孩子也会掺杂其中看看热闹,这里所说的热闹,并不是看人笑话的意思,是一种对于死者的尊重,和传统习俗的向往学习,在送葬出殡上面你完全能看出一个家庭的内涵,和农村礼数的全面和重要,你会深深的感觉到一种庄严和肃穆,从乐器的哀伤、孝子贤孙的哭泣、悼念痛哭的宾朋、四周鸦雀无声的人群,你会对于人生对于死亡对于活着的意义,有一种新的认识提高。

农村的主要街道一般都只有两三个的居多,而出殡的时候会完全占据一个路口水泄不通,人山人海的情况下,朗朗乾坤你有怎么会有害怕的感觉那。在我们鲁西南农村,丧事一般都有三天的时间,这三天都会陆陆续续有人前来悼信,出殡的前一天下午会有死者的一家男丁,在整个村子的主要街道走上一圈,以此来告知村里人,而到了晚上会设有专门的灵堂,迎接村里面人的下跪悼念。

对于太过于熟悉人的死亡,你并不会有多少的恐惧感觉在里面,想一想昨天还跟你打招呼,欢声笑语的人,而今天就已经生死两隔再没有相见的时候,送他做好一程不是最好的怀念吗?此情此景只会让你加倍珍爱生命,珍惜身边的人。

当然在农村也是有一些忌讳在里面的,村里有人去世了,非同宗同族的一家人,村里面有小孩的一般都会拿一些草木灰在大门口覆盖一条线,传说草木灰有神奇的作用,能够阻断来自于外界的干扰,让儿童婴儿不至于受到惊吓而出现夜哭。

为什么以前的农村人喜欢看出殡的,不害怕吗?

丧葬在农村地区是非常重要的事情,记得曾经有接触过一句俗语“宁可借人停丧,不可借人同房”,以前如果哪一家有人去世,家里的房屋不够用,也都会有人愿意把房屋借给他们使用。我国的丧葬有着非常严密的丧葬习俗,尤其是古代的时候,不同身份等级的人能够得到的丧葬待遇是不一样的,而且不能随便的僭越这种制度,不然很有可能因此丧失生命,这就得不偿失了。

瓦罐盆一摔,也就意味着人在尘世间的一切都结束了,去世了的人就会带着亲人们在瓦罐中的祝福和思念去到另一个世界继续生活。埋人的时候有些地方会刻意让小孩子规避,因为人们觉得这是不吉利的事情,不能让孩子看到,但是大人们对于看出殡却是乐此不疲的,他们喜欢看出殡主要有以下几个原因。

第一和老人的关系大多比较好,有些人想要送这个老人最后一程,让他们能够安心的离开,同时也把自己对老人没说完的话说完,以寄哀思;第二一些人想要看一下这家人丧事的排场如何,这其实也是体现孩子孝心的一种方面,可以看出这家人的经济实力情况,有很多人就喜欢干这些事。看出殡其实也没什么害怕的,毕竟都是自己身边的人去世,很多老人活了一辈子已经看透生死了,也没什么害怕的,更多的是想送最后一程。

农村的丧葬习俗十分的复杂,人们通过这些繁琐的礼仪习俗表现着对老人的美好祝愿,也继承着老的丧葬传统。人们就讲究的是入土为安,即使是再外地去世的,也有人想办法送他们回来,这就是死者为大的理念。对于看出殡的人来说,没什么害怕的,目送死者离开,这是对去世的人的最大的尊重。

为什么以前的农村人喜欢看出殡的,不害怕吗?在农村我们经常会遇到这种场景,就是谁家结婚、谁家有人去世,邻居都会去帮忙,同村的人也会看个热闹。那么问题来了,若是参加婚礼是为了沾沾喜气,那么看葬礼看出殡的是图个啥?

关注仪式感

在农村婚礼有拜堂仪式,而出殡有送葬的仪式,像摔火盆,摆路集都非常有仪式感,尤其是有钱人家就更重视各种仪式,会搞的非常隆重。所以,农民也都喜欢看出殡活动。

为了“见棺发财”

在农村有句话叫“见棺发财”,通俗讲就是看到棺材寓意着发财,是件好事。有些农民也就是为了图这个好兆头去看别人出殡。

看出殡不害怕吗?

虽然去世的人是同乡的,但是没有亲缘关系或者平时关系一般的也体会不到伤心。而且去世的人都是在棺材里面,甚至棺材外面都会蒙上布,看到也并不会觉得害怕。

参加宴席

有些地方农村不仅结婚的时候会有宴席,葬礼的时候也会有宴席,甚至有的地方还会请乐队、歌舞团进行表演,虽说这些都属于浪费,并不被提倡,但是总有人喜欢攀比,比排场,就越办越大。

笔者曾经听说过一个老头养了4个儿子,可悲的时老人活着的时候没人愿意接回家伺候,最后老人因为生病不能自理饿死在家中。更可悲的是老人去世后四个儿子一个儿子请了一个人了鼓乐队,那个出殡场景叫一个热闹。

现在也爱看出殡。不害怕的理由,可能是基于:人们对于生老病死是人之常情的认知,还有对于自身生命的淡化。几十年前,死了一个人,内心确实感到很恐惧。而现在,身边熟悉的人,说"走"就"走"了。事实告诉我们:怕死没用。死是人生的,最终结果。若要想多活几年,就要一直保持个好心态。仅此而己。

各地的习俗不同,但是有一种情况,那就是丧偶之后,一般来说,在出殡的时候,配偶是不宜相送的。当然要送也是可以的。

因为在民间有这样的一个说法,要是丧偶之后,想要再婚,再嫁,那么就不好相送了。

一般丧偶者家中的老人见到人还年轻,就不会想让活着的人去送死去的人,要是别人知道,也有些人不敢与之再婚。

所以有种说法,不想再婚的就会去送出殡。就算是最后改变要再婚了,最少也得七七四十九天后再婚,可是这么做的时间太短,感情太假。一般是一两年之后才好堵别人的嘴。

只是有一点,送出殡了,再婚得越快,就越会被人笑话得越厉害。

如重庆就是夫妻间不相送,不能看下葬,不能看火葬。

为什么会有夫妻不相送的习俗呢?按过去的说法是因为死者会眷恋生前的一切,魂就不会甘心地离去,所以一旦配偶相送,死者阴魂不散会缠着活着的人,甚至于把活着的人也带走,一起再续夫妻缘。

当然还有一个重要的原因,丧偶者确实与死去的配偶感情深厚,太伤心难过了,会出事,所以不让其相送,也是保护活着人。

正是有这几种说法,所以才会有夫妻间不相送的习俗。

而在我们广西南宁还有一种说法,要是出现这一种情况的话,那么不但不能送,还必须在出殡之前两个小时,也就是一个时辰前离开,到外面去,不许在家吃饭,在外面呆到出殡之后才能回来。

如13点出殡,那么丧偶者就得在配偶出殡一个时辰前,也就是11点钟前,他要离开丧礼现场到外面去回避。

要是农村的一般离家远一点,跑到村里的小卖部,或者是树下纳凉,绝对是不能返家的,更不能出现在出殡的路线上。

而城里的则是跑出去,有些人就是在看下象棋,或者是和人聊天。同样也是不允许在出殡的路线上。

很多老一辈的人一看到这种情况,就会说,一定是夫妻俩八字中有四字相同的,所以不能相送!送者有祸!

就算是丧偶者不想离开不想回避,可是也会被亲戚朋友个个都相劝,一定要离开丧礼现场避开出殡。

请来做法事的和尚或者道士也会劝丧偶者离开的,不管是为了逝者,还是为了活着的人,都要规避。

何为八字中有四字相同的?八字就是出生的年月日时,只要年月日时只要出现两个一样的,那就是要回避的。

比如说:丈夫是1970年1月1日0点生,而妻子是1970年1月22日12点生,那么就是年月相同,生辰八字有四个字相对应了。这一种是不能相送的,必须要回避。

生辰八字有四个以上对应就得回避,所以就会出现丧偶在出殡前离家很远,吃饭也得在外面,买来吃。游荡在出殡之后,才能返家。

我曾经听一个长辈说过,他们村曾经有一个人不信邪,他与妻子的生辰八字有六个字以上是相同的。

他还是送了,并且送出殡的时候,也没有戴破斗笠,按习俗,男丧偶出殡相送的时候,是要戴上一顶破斗笠,然后由人携扶着相送。如果说是女丧偶,女方就得戴孝相送。

要戴的是破斗笠,而不是图中这么好的一顶斗笠

在丧事刚刚办完的次日,他的家人就发现他直挺挺地死在了床上,跟随着亡妻而去了。于是又办起了他的丧礼,然后夫妻合葬。也不知是巧合还是什么原因了。

1、三书:按照汉族传统的礼法,指的是礼聘过程中来往的文书,分别是“聘书”——订亲之书,在订婚时交换;“礼书”——礼物清单,当中详列礼物种类及数量,过大礼时交换;“迎书”——迎娶新娘之书,结婚当日接新娘过门时用。

2、六礼:是指由求亲、说媒到迎娶、完婚的手续。分别为“纳采”——俗称说媒,即男方家请媒人去女方家提亲,女方家答应议婚后,男方家备礼前去求婚;“问名”——俗称合八字,托媒人请问女方出生年月日和姓名,准备合婚的仪式;“纳吉”——即男方家卜得吉兆后,备礼通知女方家,婚事初步议定;“纳征”——又称过大礼,男方选定吉日到女方家举行订婚大礼;“请期”——择吉日完婚,旧时选择吉日一般多为双月双日,不喜选三、六、十一月,三有散音;不选六是因为不想新人只有半世姻缘;十一月则隐含不尽之意。“亲迎”——婚礼当天,男方带迎书亲自到女方家迎娶新娘。

3、安床:在婚礼前数天,选一良辰吉日,在新床上将被褥,床单铺好,再铺上龙凤被,被上撒各式喜果,如花生、红枣、桂圆、莲子等,意喻新人早生贵子。抬床的人、铺床的人以及撒喜果的人都是精挑细选出来的“好命人”——父母健在、兄弟姐妹齐全、婚姻和睦、儿女成双,自然是希望这样的人能给新人带来好运。

4、嫁妆:女方家里的陪送,是女方家庭地位和财富的象征。嫁妆最迟在婚礼前一天送至夫家。嫁妆除了衣服饰品之外,主要是一些象征好兆头的东西,如:剪刀,寓意胡蝶双飞;痰盂,又称子孙桶;花瓶,寓意花开富贵;鞋,寓意白头偕老;尺,寓意良田万顷等等。当然各地的风俗和讲究都不一样。

5、上头:男女双方都要进行的婚前仪式。也是择定良辰吉日,男女在各自的家中由梳头婆梳头,一面梳,一面要大声说:一梳梳到尾,二梳梳到白发齐眉,三梳梳到儿孙满地,四梳梳到四条银笋尽标齐。“上头”是一个非常讲究的仪式。梳头要用新梳子,助“上头”的人必须是“全福之人”,即这人是六亲皆全,儿女满堂之人。

6、撑红伞:迎亲的当天,由新娘的姊妹或伴娘搀扶中娘家门,站在露天的地方,姊妹或伴娘在新娘头顶撑开一把红伞,意为“开枝散叶”,并向天空及伞顶撒米。

7、换庚谱:男方和女方的家庭互相交换家谱,作为定亲的凭据。媒人提亲后,如男女的时辰八字没有相冲,双方就会换庚谱。

8、过文定,过大礼:男家会选择一个吉日,带著一些聘礼到女家,礼品一般都是三牲,酒礼等,并正式奉上聘书。“过文定”举行后,就会举行“过大礼”的仪式,这是订婚的最隆重,也是最重要的仪式;因为这仪式过后就等如正式定立了婚约。跟“过文定”一样,男家会选择一个吉日,带同聘金和各种礼品到女家;而女家亦会准备回礼礼品。礼品皆是均双数以取其“好事成双”之意。 

9、哭嫁:据《礼记》记载:“孔子曰:嫁女之家,三夜不息烛,思相离也。”在古时,因为交通没有现代的方便,女儿出嫁后,就很难有机会可以见到家人。而事实上,出嫁后的女子也不是可以像今天一样,随时可以返回娘家探望家人的,回娘家需要得到夫家的批准。此外也有说法认为哭嫁是源自古时妇女不能拥有自由的婚姻,所以她们会用哭嫁的歌声,来控诉古时不公平的婚姻制度。 

10、盖头:新娘子通常会以一边长三尺的正方形红围巾蒙在头上,这红色的围巾称为叫“盖巾”,俗称盖头。对於盖头这种婚俗,一般有两种说法:其中一种说法是说盖头是为了遮羞;而另一种说法是说源自於古代的掠夺婚,表示新娘子蒙上盖头后就永远找不到回去的路了。 

11、迎亲:古代婚配时,男方必须去迎亲。“亲迎”是六礼中最隆重的礼节。没有迎亲的新郎,就没有出嫁的新娘。古代亲迎,有徒步的,也有用车的,比较普遍的是用八人大轿去迎亲。抬轿的人必须身体强壮,遇上别人家的花轿,绝对不可以与他们碰头,必须绕著走。迎亲回来时,还要找一条路回去,以取不会走回头路之意。如果途中经过庙,祠,坟,井、河等处,必须由男方娶亲的人手张红毡子将花轿遮著,作为“避邪”的意思。如果在途中遇见出殡的队伍,迎亲的人会说“今天吉祥,遇上宝财!”因为棺材的谐音为“观财”,亦即看到财宝的意思,这样说主要是为了图个吉利。

12、拜堂:又称为“拜天地”,是婚礼中一个很重要的仪式。“拜堂”并不属於古“三书六礼”,这一婚俗於宋代以后非常流行,经过“拜堂”后,女方就正式成为男家的一员。“拜堂”时,主持婚礼的司仪会大声的说﹕“一拜天地,二拜高堂,夫妻交拜,齐入洞房。”其实,拜天地代表著对天地神明的敬奉;而拜高堂就是对孝道的体现;至於夫妻拜就代表夫妻相敬如宾。

13、出门:出门是指新娘离开娘家的意思。当到达吉时的时候,女须由大妗姐背著上花轿;据说新娘双脚著地的话就会带来恶运。在出门的时候,新娘的嫂嫂是不可以相送的,这是因为嫂字有著扫帚星的扫字的谐音,是故人们相信嫂嫂於出门时相送会带来不吉利。新娘出门时,由伴娘撑起红伞护著新娘,取其开枝散叶的意思。大妗姐及众姊妹一边行,一边向上空、伞顶及花车顶撒米,用来“喂金鸡”,意思指鸡啄米后便不会啄新娘。最后上花车前,新娘子会向送行的亲友鞠躬,以示谢意。

14、过门:过门的意思是新娘由女家出门后正式踏入男家家门,拜见翁姑及男家其他长辈。传说翁姑不可以在大厅直接看见新人进门,因为这样会相冲。所以当女方步入男家后,翁姑会由房间出来大厅会见新人。然后新郎新娘会先拜天地,后拜祖先。新人会向翁姑奉茶跪拜。翁姑会说一些祝福语,并送首饰及礼物给新娘。新娘收到饰物后需即时戴上,以示谢意。然后,新人会向其他长辈及亲戚奉茶。

15、三朝回门:即归宁,三朝是指婚后的第三天,新抱由丈夫的陪同下,带备烧猪及礼品回娘家祭祖,然后再随丈夫回到夫家;相传在先秦时已有这样的习俗。归宁,就是回娘高向父母报平安的意思。在古时,交通没有现代的方便,如果女子要夫家是离娘家后远的话,所谓出嫁从夫,女子到夫家后就可能没有机会再回到娘家了。所以回门可能是女子踏足娘家的最后一次机会。亦因为如此,人们十分重视归宁这一个婚礼习俗,回门时,男家需要预备:烧猪一只、西饼两盒、酒一对、竹庶两支、鸡一对、生菜、生果两篮、荵、伊面两盒、鸡仔灯笼金、猪肚及猪肉各两斤。

16、催妆:是男家派人携礼催请女家及早为新娘置妆的仪节。宋代,亲迎前三日,男家送催妆花髻、销金盖头、花扇等物至女家,女家则答以金银双胜御、罗花璞头、绿袍、靴等物。

17、送妆:是亲迎前数日,女家派人将嫁妆送至男家的仪节。嫁妆往往用箱笼装着,也有人家为炫耀陪嫁,将嫁妆用方桌一一铺开,排成一个纵队浩浩荡荡地送至男家。嫁妆通常有箱柜、被褥、首饰、衣服、绸缎、文房四宝及金银器皿等,还有以田地房屋、店铺、当铺作为陪嫁的。浙江一带,嫁妆中有一种叫做“子孙桶”的(大桶上有一大盖,为新娘生育时用),桶中盛有红蛋、喜果、谓之“送子”,有祝福之意。绍兴一带,还有送“女儿酒”作为嫁妆的,即在女儿满月或数岁后,即酿酒数坛埋入地下,待女儿出嫁之日,取出作为嫁妆礼品送至男家。

18、闹房:在近代,这是新婚夫妇在婚礼之夜在新房接受亲友祝贺、嬉闹的仪节,民间有“新婚三日无大小”,“闹喜闹喜,越闹越喜”的说法。各地的“闹房”有不同的方式、方法,闹的程度也有文雅和粗俗之分,有时闹过了头,往往给主宾双方带来尴尬和不快,但因为它给婚礼增加了热烈的气氛,所以后来的婚礼中往往少不了这一节目。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hunlipic.com/jiehun/9588952.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10-16
下一篇2023-10-16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