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卫辉一姐姐连夜蒸38个花馍送新婚妹妹,蒸的这些花馍有什么意义?

河南卫辉一姐姐连夜蒸38个花馍送新婚妹妹,蒸的这些花馍有什么意义?,第1张

在河南卫辉,一名女子连夜为新婚妹妹蒸了38个花馍,送上了自己最美的祝福,38个花馍是因为妹妹是38岁出嫁,而108个小花馍则是希望妹妹甜甜蜜蜜、步步高升。

花馍是非常有地方特色的一种民俗艺术品,花馍也被称为面塑、面花,在我国河南、山东、山西、陕西等黄河流域地区非常流行,是中国传统面塑文化的传承,人们在走亲访友或是节日祭祀时都会准备花馍。

花馍的种类繁多,大多数以花鸟鱼虫、水果蔬菜等造型呈现,人们在不同的节日场合会蒸制不同造型的花馍,比如在春节的时候,人们会蒸大馒、元宝馍、布袋馍、枣花馍等,而在正月十五元宵节的时候,则会蒸制羊、猪、狗、刺猬等动物造型的花馍,不止如此,当地人过生日、孩子满月、婚丧嫁娶的特殊日子里都会制作各种各样的花馍。

花馍不仅仅是一种食物,更是我国传承千年的艺术瑰宝,早在汉代时期,就有关于花馍的文字记载,所以,花馍也被称为是中国绘画艺术的活化石,在2008年,花馍便被列入了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在古时候,人们常把会做花馍的人称为“巧儿”,因为做花馍也充分体现了妇女们精巧的心思和动手能力。花馍需要将发酵好的面,通过揉、捏、揪、压、搓、按的制作手法进行塑造,然后再借助剪刀、梳子、筷子等进行工具进行剪、切、挑、拨、刻,最后再用花椒籽、红豆、绿豆、大枣等食材进行装饰,做成花馍的雏形,上锅蒸熟后,再用食用色素涂上颜色,造型生动、颜色丰富的花馍就制作好了。

传统的花馍都有着它独特的象征意义,也代表了人们对未来生活的美好祈愿,如常见的百年好合、三阳开泰、寿比南山等花馍,不仅颜色亮丽、造型逼真,而且还有着美好的寓意。

不过现在随着机械化的发展,传统花馍也逐渐在人们生活中淡去,很多年轻人都不再蒸制花馍,而这一传统手艺也在慢慢消退。

       花馍是由发酵的面团做出来的,寓意着“发”而蒸成花馍意味着“步步高升”,有着美好祝福的含义。河南一女子连夜蒸38个花馍送给自己的新婚妹妹,是因为妹妹38岁才出嫁,姐姐连夜做花馍,是希望妹妹以后的日子过得幸福美满,一切都好好的。

      做花馍时,馍上面的图案大多数以神态自然的鱼虫花鸟、蔬菜水果、猴子等万物生灵为主,表达了人么对祖先的祭祀、老一辈的祝福以及新婚夫妇的恭贺,也表达了对美好生活的热爱和向往。但是,不管什么款式的花馍,它的内容都是象征着吉祥如意,寄寓着人们深情而美好的感情。

       随着民间艺人对花馍图案不断地发明创造,现在有更多款式多样的花馍,表达出劳动人民对美好生活的祝福和追求。很多地方的传统是,逢年过节面食当家,不管是小麦还是其它杂粮,不仅在日常生活中,在年节庆典中也很常见,是很重要的一项食物。吃着款式多样的花馍,嘴里满满的都是幸福感,在心灵手巧的花馍制作者手中两下三下就能生动地表现出形态各异的花鸟动物,为节日增添了一丝喜庆的色彩。

      花馍,还有一种说法是:在过去,天花和牛痘是威胁孩子生命的病毒,老百姓认为虎猫类的动物不会得天花和牛痘 ,因此千百年来,这些花馍制作成老虎小猫的模样,也代表着人们祈求幸福和身体健康的心愿。尽管花膜本身并不能存放很久,而且只是一种很普通的面食,但是它作为一种艺术和文化却一代又一代的传承,并且发展至今成为一种文明。面对这些造型奇特寓意丰富而又美好的花馍,我们不由得称赞人类文明的力量。

食物:小麦面粉400克 冬瓜100克 酵母菌(干)4克 白砂糖70克 水适当

作法:

1提早把冬瓜肉煮熟,晾凉,小麦面粉、白砂糖和冬瓜肉混和,加少量水,搓成光洁的面糊,包上保鲜袋放到温暖处发醇。

2另一部分小麦面粉放水、白砂糖混和搓成光洁的面糊,包上保鲜袋放到温暖处发醇。

3取下发醇好的面糊,排气管,排气管后,擀面糊,反复擀5次以上。

4先把乳白色擀面皮擀好铺在下面,刷点冷水,随后把擀好的冬瓜擀面皮铺在上面。

5从尾部渐渐地翻卷,把翻卷的面糊,切尺寸一样的的。

6铺平锡纸,把切完的馍馍放到炒锅里,饧30分钟,冷水上锅,温火煮沸水,随后转火灾蒸15分钟就可以。

space

花馍馍的做法花样大全

二红糖馒头

食物:小麦面粉280克 水150克 发酵粉3克 老红糖60克

作法:

1将全部原材料混和,搓成光洁面糊,用湿抹布遮盖,松驰15分钟。

2将面糊擀成正方形。

3翻过来,叠成圆柱型。

4切割成一小块,放到蒸盘上,发醇40分钟。

5炒锅烧开水放入馍馍,火灾蒸10分钟,蒸熟后5分钟才开启外盖。

space

花馍馍的做法花样大全

三金子南瓜馒头

食物:冬瓜1个 小麦面粉300克 酵母菌(干)5克 白砂糖20克 水适当

作法:

1冬瓜煮熟了以后用汤勺碾成糊状。

2添加小麦面粉和酵母菌,依据湿区调节水份。

3先发醇到二倍大以后,搓成球体状,放进竹盖子上边醒发。

4随后摆到蒸屉上边,火灾15分钟就可以,好看又美味可口。

四浪漫玫瑰小花卷

食物:小麦面粉125克 酵母菌(干)4克 白砂糖10克 玫瑰花酱适当 食用油少量

作法:

1齐备所需原材料。

2将全部原材料混和,搓成光洁面糊,置放温暖处发醇。

3面粉发酵至二倍大时取下。

4再次排气管、揉圆,松驰5分钟。

7由下向上卷,将6个面剂卷在一起

8从正中间割开,一分为二。

9割开的来哪个一部分,各自变成小玫瑰形。

10笼屉抹一层油,放进小花卷生胚,凉水上锅,火灾蒸18分钟上下就可以,熄火后,运用余热回收焖3分钟上下再揭锅

农村结婚习俗:大馍馍压礼金,寓意越来越发

今日(3月24日),在林州城郊乡,笔者有幸参加我同学婚礼,然而“上拜磕头”这个习俗倒是吸引了我,真是三里不同风,十里不同俗。(小付)

结婚当天等着大家午饭结束后,新郎新娘要到天地前对家人和亲属好友“磕头礼拜”,对于大家表示感谢。

现场会有人给父母往脸上抹黑取笑,尽兴打闹一番并拽至天地旁坐好。然后在主持人倡导下,新婚夫妇先拜天地再拜父母,然后按家族亲友辈份依此叩拜,受礼人给叩头人掏出备好的拜礼红包。

然后用大馒头压着这笔礼金,寓意着越来越发的节奏。

这个婚礼习俗最起码这个在我们老家是没有的,一起来说说你老家有什么习俗,可以和大家一起

男方叫迎亲、迎娶,俗称“娶媳妇”(澄城县称“色媳妇”,富平县称“撩媳妇”,华阴市称“过缘喜”),女方叫嫁女或出嫁,俗称“发落娃”或“打发娃”。

结婚前由男方择吉日良辰,邀当地有名望人士,将新媳妇上、下轿时辰和沿途忌讳、礼仪程序等书于红笺,交媒人送往女家。女家应允后,双方各自备办婚用。婚前数日,亲友给待出嫁女子送首饰、衣物,称为“添箱”;给男家送首饰、衣物,称为“行礼”。

男家将所备办婚用之首饰、彩礼及其他物品托媒人送至女家,谓之“送礼”,有的婚前三天送,称为“下三天帖”。在华阴市,舅家、姨家等近亲还宴请新女婿,称为“洗花道”。在大荔县,新女婿结婚前一天要去外婆家吃“戴花面”(细长面条),外婆家给外甥赠“腔花”一对,以示吉利,也有百年和好的意思。

有的地方婚男婚女要各自上坟祭祖,男方给女方送肉、酒、鞭炮、香表等。结婚日清晨,女方聘请女中尊长为新娘开脸(用瓷碗片除去额头和颈部汗毛)、上头(盘发);男方在堂屋供奉祖先牌位后,按所择吉日,请傧相骑马引花轿偕媒人、鼓乐至女家迎亲。轿内坐十二三岁小孩一个,由新郎的小弟弟或兄弟姐妹的小孩充任,称之为“垂轿的”或“压轿的”。

有的还有迎新娘子的(由“全命”姑嫂充任)。大荔、蒲城一带有的还给轿内放鸡、书或宝剑,以图祛邪吉利,并用红纸书“一路福星”贴于轿帘。轿至女家,女方饭食招待后,新娘头顶红盖头,着凤冠霞帔,穿绣花红鞋,拜祖、拜双亲,由姑嫂搀扶上轿,按所择方向盘腿而坐。兄弟数人扶轿,吹鼓手奏乐于前,女家亲友送嫁妆者尾随,谓之“送女”。

迎亲花轿须按来时路线返回。途中,有的地方村民还有索要“买路钱”之习俗。入村,韩城一带讲究遇井、碾子皆用红布遮盖。轿至男家门口,新郎披红插花,着礼帽长袍,大荔等地还胸挂铜镜,由傧相陪同,走向花轿施礼。在鞭炮、鼓乐声中,傧相向花轿撒“铜钱”,新郎揭开轿帘,新娘由女喜傧扶拽下轿,韩城一带由公婆抢抱,孕妇、寡妇及属相相克者回避。

这时,有的县(白水等)由“全命人”手提烧红铧尖,用食醋浇注,冒白烟后,围花轿转三圈,俗称“打醋胎”;有的先以四个蒸馍在花轿四角轮番投掷,再举干草火把绕轿三周。随之,由一能说会道的热闹男子充任“相风的”,向新娘身上撒草料(麸、谷草杆、核桃、枣等),唱“撒草歌”,如“一撒金、二撒银、三撒媳妇进了门”等,同新郎、男女傧相引导新娘脚踏红毯直入洞房。

进门时,新郎给新娘头上插筷子,意为“快生贵子”;用擀面杖挑去新娘盖头,拉手上炕,绕炕角转一圈,俗称“踏四角”;新娘按所择方向,盘坐于备好的酒曲(或醋曲)上,谓之“坐福”;新郎踢新娘三脚,嬉击三拳,以示“出嫁从夫”。出洞房时,年轻人争给新郎脸上抹黑,谓之“贺喜”。

午时,宾客入席后,新郎新娘按男左女右,在“天地桌”前行三叩首礼,称为“拜天地”,再拜祖先牌位,然后夫妻互拜。席间,好热闹者给新郎母亲抹黑脸,叫“搭喜”。宴席间,有的地方还有新郎新娘抓饺子、馄饨,抓住饺子示生男,抓住馄饨示生女。宴毕,送走女方宾客,新娘给本家及亲友长者倒茶,长者赠送礼物,俗称“认亲”。

至夕,新郎新娘吃合喜面,再饮交杯酒,称之“合卺”。新婚之夜,小伙、姑娘都来“闹房”,多以猜谜、磕头、打趣、偷房等方式取闹,俗称“耍媳妇”。习惯上有三日不空房,三日不熄灯,三日无大小之俗。

扩展资料:

古代的订婚习俗:

订婚是男女双方确定婚姻关系的第一道程序。旧时,男孩长到十二三岁,父母即托媒撮合,俗称“提亲”。媒人向双方提说后,如无意见,则于龙、凤“庚帖”上分别开列男女生辰八字,送至对方家中。三日内若无不祥之事发生,即请阴阳先生按男女双方年庚、属相进行占卜,算命“合婚”,如无“冲犯”,即回“允帖”以表同意。也有不写庚帖,单凭媒人口头说媒订亲。

接着商定彩礼、衣物诸事。清末,一份礼白银24两。民国,一份礼银元24枚。彩礼一般一两份。此外,还有衣料、被褥、首饰、棉花、丝线等。男方择定吉日,举行订婚仪式,俗称“问媳妇”,有的称“戴耳坠”(女子从此戴上耳坠,表示已订婚),也叫“换帖”。

渭南市人民政府-婚丧习俗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hunlipic.com/jiehun/9604518.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10-17
下一篇2023-10-17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