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泊桑的故事

莫泊桑的故事,第1张

毛姆承认自己受到莫泊桑影响很深,可以说莫泊桑是毛姆文学创作上的启蒙老师。他在自己的短篇小说全集之一的《东西方》前言里,提到了很多作家,其中大谈特谈的有两位:莫泊桑和契诃夫。

在毛姆眼里,这二位无疑是他最喜爱的作家,对其写作的影响潜移默化,无法剥离。毛姆甚至说不喜欢他们俩的人就是承认自己是俗人。

这两位作家有什么样的魅力能够让毛姆对他们有如此高的评价呢?从他们身上,我们可以学到什么?极简主义又到底是什么?

说到莫泊桑,我现在还记得中学课本里的那个丢了闺蜜项链,不得不紧衣缩食省钱还债的教育局公务员的妻子,至今都只记得情节,忘记了有什么优美华丽的辞藻。

如今读毛姆的《阅读是一座随身携带的避难所》才发现,原来不是我不记得,是莫泊桑在写的时候,根本就没有任何的修饰,只是单纯的讲故事。

短篇小说《万卡》让我们知道契诃夫,记住了那个怀念自己爷爷的小男孩,而在中学,有一个更为讽刺一些的作品——《套中人》,那个永远活在“套”里的老师。

但是契诃夫的作品都是无头无尾的,没有铺垫,没有过渡,就像在生活中摘取了一个小片段,用最通俗的语言叙述出来一样。

毛姆认为莫泊桑是自然主义者,他总是不惜代价地写最真实的东西,可是他笔下的真实在我们现在看来似乎很肤浅。莫泊桑不分析人物,他很少去研究为什么他的人物会这么干。

莫泊桑说:“对我来说,小说里的心理学,就是显示一个人在生活中内在的样子,也就是小说必须包含的因素。生活本身引导一个人真实的内在。”

毛姆认为莫泊桑的小说人物纵容性欲来满足自尊,就像他们虽然不饿却还要去吃鱼子酱只因为鱼子酱贵而已。莫泊桑笔下唯一的人物情感都是来自贪婪的欲望。而且他并不对笔下的人物施予同情。

毛姆认为莫泊桑把自己看成普通人,不假装是个哲学家。莫泊桑擅长刻画人物,勾勒人物特点,性格鲜明。

他们看似简单,就是平常见到的普通人,故事背景也似乎很普通,没什么新奇,然而这些凡人小事通过莫泊桑的法眼能捕捉到生命和生活的意义。

在毛姆眼里,契诃夫的文学造诣迄今无人超越,他的作品总能牵着别人的鼻子走。崇拜他的人有好的品味,不喜欢他的人就是凡夫俗子。

但契诃夫没有把小说讲得有趣的本领,他的故事似乎没有意义,甚至常常不正常。但他写得真诚,有打动人的情节。

莫泊桑、欧亨利和契诃夫,一起被称为世界三大短篇小说之王。他们的短篇小说各有千秋,相同点也不仅仅是都是短篇小说家。

莫泊桑叙事简练,契诃夫文风简洁,寥寥几页纸,把一个故事写得活灵活现,实在是考验文学功底。

毛姆从十五岁开始阅读莫泊桑。那时周末他会去巴黎,每次去他就会直奔书店,有一次他发现了放莫泊桑书的书架,立刻被深深吸引,于是每个去巴黎的整个下午,就在莫泊桑书架前度过,直到书店关门。

有时候也会用不多的零钱买一本简装本回去继续读。18岁时,他读完了所有莫泊桑的书,于是开始写作,模仿莫泊桑的风格技巧。

同样不喜欢写情节的契诃夫很不屑那些无稽地情节,他说:“为什么要把一个人安排在潜水艇里去北极?就是为了和这个世界调和吗而此时他所爱的人正歇斯底里地从钟楼跳下去?

这些都不真实,现实中不会发生。所以应该写简单的事情。比如彼得是如何爱上玛利亚并结婚的,这就行了。”

在毛姆眼里,莫泊桑和契诃夫可以相互而视:一个看到人的肉体欲望,一个则更细微高贵地看穿人的灵魂。他们在写作上都努力做到客观。

他们的共识是:人生是沉闷的,无意义的,人是卑鄙的,愚蠢和可怜的。

从他们身可以看到,他们追求的是最简单的,也是最打动人心的东西。也就是我们现在流行的极简主义。

《一生》是莫泊桑笔下的女人雅娜的一生,一个普通女人平凡的一生,也是芸芸众生中太多的人走过的一生。

“人这一生,既不像想的那么好,也不像想的那么坏。”

合上书,结尾这句话氤氲叆叇心中,遂再读,几分悲凉、几分庆幸,没有传奇、惟有唏嘘。当光阴渐渐瘦了下来,我们慢慢爱上回忆,沉浸于经岁月洗涤的陈年往事,宛如沐浴在披着金沙的梦中。雅娜尚未老就爱上了回忆,幸福似乎惟在回忆中,纵观一生又不尽然。

1

《一生》是短篇小说大师莫泊桑六部长篇小说中影响较大的一部。女主人公雅娜的一生可谓悲剧的一生,相比福娄拜的包法利夫人更接近平凡女人的一生,也更让人同情。雅娜对幸福的期许就是找个如意郎君,做个贤妻良母。包法利夫人却不甘于平凡,飞蛾扑火般投入想象中的爱情,把自己烧得体无完肤。雅娜貌似朴素的愿望因遇人不淑而破灭,却也坎坎坷坷走到了老。

出生于破落贵族之家的美丽少女雅娜在修道院长大,17岁,正是怀春年纪,修道院的闭塞、单调枯燥乏味的生活让雅娜渴望外面的世界,连普通的自然景物也被她赋予浪漫的色彩,更勿说对爱情的甜蜜憧憬。与未出嫁的包法利夫人一样好幻想。当父亲把她从修道院接回家,住在临海的白杨农庄时,雅娜旋即爱上这个地方,这也是她一生中待的最多的地方。情窦初开,尚不知情为何物,惟有对爱情的幻想,很快就遇到了她一生的爱人于连,以为上帝听到她的呼唤,赐予她的白马王子。于连英俊的外表、优雅的言谈举止不仅吸引了雅娜,也赢得了伯爵夫妇的喜爱,很快两人便结婚了。雅娜对爱情的憧憬并不包括性,抑或也只有些许朦胧的期待。修道院封闭的生活、父母的教育,只想把她培养成温柔闲静的淑女,而没有教她自立;当时的社会环境对女性的要求皆促使她对爱情的幻想精神多于肉体。新婚之夜,对丈夫的求欢,她只有厌恶和恐惧,倏然摧毁了对美好爱情的幻想。

婚后,两人有过短暂的蜜月旅行,唤醒了雅娜肉体的欲望,却又稍纵即逝,成了她一生中最美的回忆。蜜月回来后,于连完全变了一个人,英俊的相貌因不修边幅变得邋遢,谈举止变得粗鲁,对下人严厉冷酷,自私贪婪的本性暴露出来。软弱善良的雅娜尽管失望却尽量适应环境。莫泊桑把她那种对爱情幻灭的深深失望心理写得微妙微肖、力透纸背。

“她身上滋长一种陷于沉思的忧郁、一种隐约的厌世情绪。她到底需要什么呢?她还渴望什么呢?这连她自己也说不清楚。她毫无世俗的需求,也毫不渴望人生的乐趣,甚至毫不向往可能得到的欢乐。况且,有什么欢乐可言呢?正如客厅里的扶手椅因年久月深而色彩黯淡了,在她看来,一切都要逐渐褪色,一切都要逐渐消泯,换上一种灰蒙蒙的色调。”

生活已没有什么快乐可言,这种精神上的苦闷是昔日深闺怨妇常见的。雅娜还这么年轻,生活才刚刚开始,快乐却已远去,她就要像老屋的家具一样慢慢褪色,在黑暗中一点点沉下去。雅娜不知道生活中还有更大的打击,这种苦闷究竟还算不上什么。

2

很快,于连对雅娜失去了性趣,跟雅娜的使女罗莎莉有了私生子。雅娜痛苦得几乎死去,却被周围人、甚至被父母劝回归家庭,男人出轨,就算有了私生子,被当时社会容忍,即使现在,社会对男人这方面仍采取宽容的态度。雅娜屈服了,屈服于社会环境对男人的纵容、对女人的苛求,生活再无欢乐,爱情不过是个飘渺的梦。

就在雅娜绝望时,发现自己怀孕了。母亲的天性、对小生命的期待,让她生出希望,又有了活下去的勇气。抑或,人生就是这样,跌入谷底,却总有些许光亮让我们爬起来。雅娜不再奢望爱情,所有的心思皆放在小生命上。罗莎莉和私生子被伯爵用巨资打发走,许配给一个乡下人。对于有钱人来说,一桩风流韵事酿成的恶果完全可用钱来摆平。于连继续耀武扬威、雅娜继续忍气吞声、伯爵夫妇继续睁一只眼闭一只眼,所幸,儿子出生了。雅娜一心扑在儿子身上,周围一切都不重要了。儿子一生病,雅娜就心急如焚,脆弱的神经简直受不了,遂想到再要一个孩子。雅娜在神父的帮助下,费尽心思总算又怀孕了,雅娜感到她的生活又有了新的色彩,有一儿一女,没有爱情又算什么,这样的人生已让她满意了。殊不知,更大的灾难再次降临。

  3

    于连重新变得光鲜亮丽起来,对雅娜似乎也温柔了。雅娜尽管一心扑在儿子身上,但对于连与福尔维勒伯爵夫人的偷情不是没有察觉,与其说说她不想管莫如说她根本管不了也无力管。雅娜对于连已彻底失望,对他的出轨也变得麻木,哀莫大于心死,相比丈夫的出轨,母亲的去世对她的打击更大。

雅娜沉浸在母亲离世的巨大痛苦中,但更让她痛心的是,竟然发现了母亲与情人的大叠情书,母亲生前把这些情书视若珍宝,每每翻启又是哭又是笑。雅娜顷刻崩溃,自己原来一直生活在谎言中,对亲人的信任一点点消失,生活充满了欺骗。

“不幸和死亡。无不欺骗,无不弄假,无不给人造成痛苦,无不惹人伤心落泪。”彻骨的冰寒、孤独裹挟着她,惟有孩子让她感到些许温暖。

雅娜对丈夫的出轨冷眼旁观,不闻不问。在一次幽会中,于连被愤怒的伯爵推下山崖,与情妇双双毙命。雅娜腹中的孩子也因悲伤过度夭折了。丈夫带给她的伤痛也因他的死渐渐淡去。

“时光不停地流转,日复一日,月复一月,遗忘好似积聚的灰尘,覆盖了她的所有回忆和痛苦。此后她更是一心扑在儿子身上。”

4

雅娜对儿子的爱可以说自私、偏执的,她需要一个情感的寄托,只想儿子永远陪伴在身边,而不去考虑他的前途、未来。她恨不得儿子永远不要长大、永远做她的小宝贝。还是在她父亲老伯爵的劝说下,才同意儿子保尔离开白杨农庄到外面上学。保尔在母亲的溺爱下成了一个不学无术的浪荡子,沉迷于赌博和投机生意。四处借债,抛下母亲.和一个妓女私奔。为了偿还儿子所欠的巨额债务,雅娜四处抵押产业,失去了父亲和姨母,失去了白杨农庄那个有她半生回忆的地方。雅娜的人生再次跌入低谷,就在即将面临人才两空时,泼辣能干心地善良的使女罗莎丽救了她。

罗莎丽帮她管理农庄,控制她给儿子钱。两个上了年纪的女人相依为命生活在一起。让雅娜痛心的是,保尔跟妓女同居后便了无音讯,只有缺钱时才会写信,而母亲把要钱的信视若珍宝。一趟巴黎之行,不但未见到儿子,反倒帮他还清部分债务。

失去生活中唯一的光亮,雅娜行尸走肉地活着,,动不动就向罗莎丽抱怨自己这一生命不好。

罗莎莉一听就嚷起来:“您还没有去干活糊口呢,还没有早晨六点必须起来去上工呢,您若是到那种地步又怎么说呢?世上有多少女人都不得不过那种穷日子,等到人老了,就要在穷困中死去。”

”雅娜的不幸更多精神上的苦闷,对于穷苦人家出生的罗莎莉认为只有缺衣少食才是苦,也在点醒自怨自艾的雅娜不要自寻烦恼。悲观的人只看到自己没有的,乐观的人只看到自己拥有的。罗莎丽虽没文化却比雅娜明事理,有头脑,也更易在社会中生存。若没有罗莎丽的帮助,雅娜的人生又会怎样呢。抑或,人生就是这样,有帮你的人、有害你的人,起起伏伏方能走完波澜不惊的一生。

就在雅娜对生活感到无意义,对人生感到绝望时,儿子来信说,妻子快死了,新生的女儿没人照料。小说就在雅娜满怀激动地拥抱罗莎丽接回来的小孙女中结束了。

“太阳西沉,鲜亮的夕照铺在田野上,而绿色的田野则点缀着油菜花的金**和虞美人的血红色。一片清明笼罩着万物萌生的安宁的大地。”

一幅美丽、静谧,充满生机的田园风光图,暗示着雅娜的人生又有了起色。莫泊桑借雅娜的口道出对人生的理解“喏,人这一生,既不像想的那么好,也不像想的那么坏。”

5

《一生》并无跌荡起伏的情节,文字却荡气回肠,隔着翻译也能感觉出莫泊桑文体的优美,不愧为福娄拜的学生。书中有大量的景物描写,维妙维肖展示人物心理,推动情节发展。白杨农庄在莫泊桑笔下宛如如世外桃源,雅娜在这里从情窦初开的少女到垂垂老矣的妇人,每一处景皆伴着她成长。无垠的大海、茂密的森林、广袤的田野、缤纷的花朵、明媚的阳光、皎洁的月光……雅娜时常沉浸在这些自然景观中,得以解忧、聊以自慰。然而,白杨农庄并非世外桃源。

《一生》是以资本主义的发展给法国农村农庄经济带来深重灾难为时代背景展开的。19世纪的法国,由于资本主义工业和现代文明的入侵.农村自然经济面临灭顶之灾。莫泊桑把故事发生的地点设置在远离城市的农庄,用了大量笔墨描写自然景物,抑或也是对资本主义工业和现代文明入侵的抵制。假资本家于连同雅娜结婚后,便施展他的*威,贪婪、吝啬、残暴,虐待雇农,让流着诺曼底贵族田主血液的雅娜一家无所事从。踢死下崽母狗的小神父,一幅卫道士嘴脸,毫无人性,这一切就发生在美丽如画的白杨农庄。

“显示艺术,隐藏艺术家”,莫泊桑遵循老师的教导,让角色说话,不充当作品的代言人、不做道德的评判者。在巧妙隐藏自己的同时,传达给读者自己的观点。

莫泊桑对雅娜给予了深切的同情,雅娜身上很可能有莫泊桑母亲的影子。莫泊桑的母亲因丈夫浪荡而离婚。莫泊桑通过罗莎莉的话道出雅娜不幸命运的根源:尚未了解对方,就轻率地结婚,导致一生的不幸。

雅娜美丽、善良、温柔、纯洁,这样的女性应该是男人理想的伴侣,却往往难得幸福。她是被男权文化塑造出来的最“正常”、最普通的女性典型。传统礼教压抑了她的激情,男权文化让她没有自己的欲望,更没有独立的人格,她人生的全部追求不过是做一个依附于丈夫的妻子和儿子的母亲。雅娜的命运完全操纵在别人手中;包法利夫人想左右自己的命运,却成了别人手中的玩物。同样渴望爱情,却都未得到。包法利夫人的人生惟有爱情;雅娜可以没有爱情,只要情感有所依托。雅娜的一生更接近普通人的一生。张爱玲说“短的是人生,长的是磨难。”恰如雅娜的一生,我们太多人的一生不也如此。

“生命残酷的,看着我们缩小又缩小的愿望,我总觉得有无限的惨伤,没有一件感情不是千疮百孔的。”张爱玲的话尽管悲观,人生的苦难却大都如此。夏日的绚烂总是转瞬即逝,岁月流淌更多是秋日静静的时光,一如雅娜月光下的人生。

《温泉》写于一八八六年,这个时期正是七月王朝覆亡以后,代表法国大资产阶级利益的第三共和国走向垄断资本主义阶段的时代,莫泊桑在这部小说中,以女主人公克莉丝蒂娜的爱情遭遇为线索,忠实生动地叙述了封建贵族阶级没落、资产阶级兴起的新旧交替过程。在这个过程中,以克莉丝蒂娜的丈夫昂德马特为代表的资产阶级一方,野心勃勃,气焰高涨,为了积累财富,不择手段,并且凭藉着金钱的力量,压倒一切,为所欲为;而以克莉丝蒂娜的父亲、弟弟和情人一方为代表的贵族阶级却是日暮途穷,他们虽然还想保持昔日的威风和等级门第的偏见,但终究因时代变迁,大势所趋,只能徒唤奈何了。

女主人公克莉丝蒂娜秉性善良,心地纯洁。她的家庭在金钱的诱惑下,把她嫁给一个在思想、感情、兴趣上与她格格不入的犹太人。她从来就没有爱过他,根本不知道爱情是怎么回事。在奥里奥尔温泉地区,她的一潭死水般的生活里突然闯入了一个倜傥风流、热情奔放的贵族青年——保尔·布雷蒂尼,他狂热地追求她。克莉丝蒂娜的心底里萌发了爱情的种子,她把生活的全部希望和乐趣都寄托在这爱情上了。但是,保尔是一个拈花惹草、朝三暮四的浪荡公子,像以往一样,在一阵感情冲动过后,他对克莉丝蒂娜也就兴味索然,本能地又去觅取新欢。而克莉丝蒂娜和她的父亲、弟弟都要依仗她丈夫的金钱来维持体面的生活,她本人又囿于上层阶级虚伪的传统和名声,因此,她从来不敢设想与她所鄙视的丈夫离婚而和所爱的人结合,只是幻想让保尔一辈子做自己的情夫,以满足感情的需要。幻想与现实发生了冲突,其结局当然只能以悲剧收场。

保尔和克莉丝蒂娜的弟弟贡特朗同出于一个寄生阶级,都是无所事事、吃喝嫖赌俱全的社会渣滓,他俩的思想上除了金钱、女人外一无所有,这些爱好构成了他们共同的思想基础和本质。不错,纯洁的.少女夏洛特被贡特朗抛弃后,保尔打过抱不平,但他仅仅被贡特朗顶了几句,就自惭形秽,再也不敢吭声。更有甚者,他决不因此而对自己的行为有所检点,他看到克莉丝蒂娜被他抛弃后痛苦得心肺俱裂、几不欲生时也毫无反悔之意,仍继续去勾引、污辱夏洛特,最后是迫不得已才与她结婚的。不难设想,他的婚姻决不是他改邪归正、循规蹈矩的起点,只要他还有钱,他那腐化糜烂的生活还会继续下去。难道这样的人跟贡特朗不是一丘之貉吗?

莫泊桑对克莉丝蒂娜的丈夫——昂德马特是抱否定态度的。他以辛辣尖刻的笔调把他惟利是图、寡廉鲜耻的卑劣灵魂暴露得一览无余。在昂德马特的眼中,家庭、婚姻、人的一切关系都是为生财之道服务的,而金钱可以主宰一切:他的老婆是用钱买来的;他的医生是他可以凭藉钱的力量来左右的;利用金钱可以胁迫他的小舅子去骗取他人的爱情,为他的发财致富铺平道路;他依仗钱可以把邻近的温泉挤垮,达到兼并垄断的目的……总之,钱使他神通广大,所向披靡,在金钱面前,一切仁义、道德、情感都成了虚伪的面纱,毫无价值可言。昂德马特这个形象也可以启发我们去深思。 在资本主义上升时期,资产阶级在历史上起过一些推动生产力发展的积极作用。我们在小说中可以看到,昂德马特和侯爵、保尔、贡特朗有所不同;为了扩展自己的事业,积累财富,扩大再生产,他绞尽脑汁,疲于奔命,不可谓不辛苦。从这个意义上来说,他比整日无所事事、闲适逍遥的贵族阶级确是略高一筹。

作者对法国外省的一个小镇上的富裕农民——奥里奥尔老头的刻画也是入木三分的。他本性狡狯,心胸狭窄。作为小土地私有者,他不雇人,不剥削,率领子女一年忙到头,积聚了一些钱财,成为当地的一个财神爷。然而他不满足于此,还想附龙攀凤,不断往上爬,但又谨小慎微,处处怕遭人暗算,想讨便宜又怕吃亏,但是胳膊终于拧不过大腿,结果还是受骗上当,牺牲了两个女儿的幸福和丢掉了一大片土地。从这里也可以看到法国农民的土地被资本主义企业兼并过程的一个缩影。

莫泊桑对书中的一些次要人物着墨虽不多,但都能把他们写得活龙活现,神形兼备。有的人物,经他寥寥数笔,便跃然纸上了,如浑浑噩噩、懒散憨厚的侯爵,狡诈无赖的流浪汉克罗维老爹。特别要指出的是,莫泊桑对奥里奥尔姐妹俩形象的刻画是十分成功的。她俩的出身、经历(受过正规的教会学校的培养)和她俩的善良、贤淑、守本分以及爱慕虚荣的性格是一致的,这也构成了她们的共性。然而她俩又都各有特色,泾渭分明。莫泊桑在刻画她俩的共性和个性时,笔触细腻,又注意细节的真实。可惜这对年轻无辜的姐妹,最终也只是成了别人玩弄的工具,做了社会的牺牲品。

莫泊桑善于运用轻快灵活的笔法来塑造鲜明而生动的形象,他特别注重对人物的内心活动进行细致人微的精刻细镂,他为了完满地创造人物的形象,经常结合人物的心理变化来写景抒情,这就赋予了本书以浓烈的抒情气氛。他的文笔简练,准确,因此受到我国读者的热烈欢迎。

作者对克莉丝蒂娜的爱情始末的叙述虽然流露了一些自然主义的色彩,但是在艺术上很有感染力量,譬如在读到克莉丝蒂娜失恋后陷于极度的悲伤和痛苦时,读者的同情和惆怅的感情会油然而生,这不能不说是莫泊桑的艺术功力和娴熟技巧所造成的效果。

作者的童年时代是在诺曼底乡间度过的,这使他有机会接触到大自然和外省的风土人情。在《温泉》中,他以优美的笔触描写了奥弗涅大平原的富饶和粗犷,昂伐尔峡谷的险峻多姿,多姆山脉的气势磅礴,雄姿挺拔,以及奇伟恢宏的火山口,静谧清澈、波光潋滟的半山湖……这些描写都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使我们也仿佛身临其境,在艺术上得到很大的享受。

当然,本书也有某些不足之处,比如在个别地方,作者对人物感情的描述上显得过于冗长拖沓,结尾也显得有些仓促。

总的来说,《温泉》一书当然是瑕不掩瑜的,不论在思想上还是在艺术上,均不失为一部值得一读的好书。

译者(王振孙 韩沪麟) 二〇〇四年春

1、项链作者简介:居伊·德·莫泊桑。

2、居伊·德·莫泊桑(HenriRenéAlbertGuydeMaupassant,1850年8月5日—1893年7月6日),19世纪后半期法国优秀的批判现实主义作家,与俄国契诃夫和美国欧·亨利并称为“世界三大短篇小说巨匠”,其中莫泊桑被誉为现代文学中的“世界短篇小说之王”。他一生创作了六部长篇小说、三百五十九篇中短篇小说及三部游记,是法国文学史上短篇小说创作数量最大、成就最高的作家。代表作品有《项链》《漂亮朋友》《羊脂球》《我的叔叔于勒》等。

3、莫泊桑1850年出生于法国上诺曼府滨海塞纳省的一个没落贵族家庭。曾参加普法战争,此经历成为他日后创作小说的一个重要主题。莫泊桑患有神经痛和强烈的偏头痛,巨大的劳动强度,使他逐渐病入膏肓。直到1891年,他已不能再进行写作。在遭受疾病残酷的折磨之后,莫泊桑于1893年7月6日逝世,年仅43岁。

在法国文学中,莫泊桑是公务员、小职员这一小资产阶层最出色的表现者,甚至可以说他是这个阶层在文学上的代表。他自己长期是这个阶层的一员,熟悉这个阶层的一切,他以一系列短篇对它的生活状况、生存条件、思想感情、精神状态作了多方面的描写,这方面出色的短篇有《一个巴黎市民的星期天》、《一家人》、《骑马》、《珠宝》、《我的叔叔于勒》、《勋章到手了》、《保护人》、《烧伞记》、《项链》、《遗产》、《散步》等。

  在生活的描绘面上,莫泊桑对法国文学作出了开拓性的贡献,他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过去某些作家主要以巴黎生活为描写对象的倾向,而更多地把诺曼底地区城镇乡村五光十色的生活带进了法国文学。由于有了莫泊桑,法国北部这个海滨地区的自然风光、人情世态、风俗习惯,都得到了十分精彩的描绘。莫泊桑关于诺曼底题材的短篇为数甚多,重要的有《一个农庄女工的故事》、《戴丽叶春楼》、《瞎子》、《真实的故事》、《小狗皮埃罗》、《一个诺曼底佬》、《在乡下》、《一次政变》、《绳子》、《老人》、《洗礼》、《穷鬼》、《小酒桶》、《归来》、《图瓦》等。

  莫泊桑在自己的短篇里,总是满足于叙述故事、呈现图景、刻画性格,而很少对生活进行深入的思考,很少通过形象描绘去追求作品丰富的思想性,而且,他也并不是一个以思想见长的作家。在现实生活里,他是一个思想境界并不高的公务员,对现实生活的认识并不深刻丰富,因此,他的短篇缺乏隽永的哲理或深蕴的含义,他在其中所要表现的思想往往是显露而浅明的。

  莫泊桑在短篇小说中,几乎很少接触历史的、政治的问题,但他作为普法战争的参加者,却对这场民族灾难-有着严正的思考。他在短篇小说中所表现出来的爱国主义思想与带有民主主义色彩的和平主义思想,可算是他作品中最严肃、最认真的思想,是他创作中所发散出来的一束最炽热的精神火花。

  莫泊桑短篇小说在思想性上另一值得肯定的价值,是对资产阶级上流社会的批判与讽刺。他揭露得较多的是资产者的道德沦丧、生活放荡;他还比较多地揭示了资产阶级家庭中的冷酷,这种冷酷有时表现为漠然与隔阂的关系,有时则演化为深刻的仇恨与尖锐的矛盾。

  莫泊桑短篇小说思想性的另一颇具特色的内容,是对小人物、公务员、雇员的人道主义的同情。由于莫泊桑本人就是公务员行列中的一员,他对小公务员虽不乏讽刺与嘲笑,但基本上抱怜悯的态度。在他看来,这些公务员实际上过着一种监牢的生活。他从人的正常生活的观念出发,写出了行政牢房在人身上造成的扭曲与异化并寄予同情,使他的短篇具有了人道主义色彩。

  他的小说构思别具匠心,情节变化多端,描写生动细致,刻画人情世态惟妙惟肖,令人读后回味无穷。

  整个说来,莫泊桑短篇小说的思想内容并不深刻,意境并不深远,在战争问题上,在社会现实问题上,他的思想并没有超过一个对普法战争有正常认识的爱国者的水平,一个具有常情常理的公务员的水平。当然,他对社会现实问题的思想又不可能是单纯的。这也反映在他的短篇中,一方面他对劳动人民有着同情,另一方面他又不止一次描写下层人物中的人性恶;一方面他对纯洁忠贞的爱情作过赞颂,另一方面他又乐于描写纵欲*乱的故事;一方面他对资产阶级共和派、民主党有过辛辣的讽刺,另一方面他又不止一次在字里行间对社会主义者、巴黎公社加以丑化;一方面他在小说里表现了清晰的思想,另一方面他有的小说又有神秘主义情绪与精神变态的迹象。他短篇中所有这些消极因素,反映了莫泊桑本人的另一个方面,即他作为一个世俗的、染有放荡的恶习、精神不甚健康的公务员的那个方面。此外,有些短篇,因为莫泊桑在其中只满足于讲故事,又不免有客观主义的倾向。

  莫泊桑在文学史上的首要贡献,在于把短篇小说艺术提高到一个空前的水平。

  逼真自然,是莫泊桑在短篇小说创作中追求的首要目标,也是他现实主义小说艺术的重要标志,较之十九世纪前期巴尔扎克、斯丹达与梅里美,莫泊桑的短篇已经完全摆脱浪漫主义色彩,更抛弃了传奇小说的一切手法。在选材上,莫泊桑的短篇大都以日常生活的故事或图景为内容,平淡准确得像实际生活一样,没有人工的编排与臆造的戏剧性,不以惊心动魄的开端或令人拍案叫绝的收煞取胜,而是以一种真实自然的叙述艺术与描写艺术吸引人。在描述中,莫泊桑甚至不用情节作为短篇的支架与线路,更力戒曲折离奇的效果,他总以十分纤细、十分隐蔽、几乎看不见的线索将一些可信的小事巧妙地串联起来,聪明而不着痕迹地利用最恰当的结构,把主要者突出出来并导向结局。以他的名篇《一家人》而言,几乎没有什么特别的故事可言,所写的只是一个公务员家庭里从头一天晚上到第二天晚上所发生的事,惟一可称为情节的仅仅是老太太的休克,但小说却绝妙地表现了公务员家庭生活的情景与他们的精神状态,读者在这里看到的不是一个故事,而是一种生活现实,而且所有这些细节写得生动真切,富有情趣,具有可读性的艺术魅力。其他如《在一个春天的夜晚》、《戴丽叶春楼》、《水上》等,都属于这一类型。莫泊桑所有这些作品实际上已形成了情节淡化与生活图景自然化的倾向,现代小说艺术的一个特点在他这里已露端倪。

  在对人物的描绘上,莫泊桑不追求色彩浓重的形象、表情夸张的面目、惊天动地的生平与难以置信的遭遇,而致力于描写“处于常态的感情、灵魂和理智的发展”(《论小说》),表现人物内心的真实与本性的自然,通过人物在日常生活中的自然状态与在一定情势下必然有的最合情理的行动、举止、反应、表情,来揭示出其内在心理与性格的真实,他描写人物性格极为出色的一系列名篇如《一个诺曼底佬》、《小狗皮埃罗》、《羊脂球》等,无不具有这种特点。在莫泊桑的短篇里,也曾出现过一些不平凡的、有英雄行为的人物,如米隆老爹、索瓦热老婆婆、莫里索先生与索瓦日先生、农妇贝蒂娜等,另外,还有一些具有高尚品格的人物,如《西蒙的爸爸》中的铁匠菲力普、《幸福》中为了爱情抛弃荣华富贵的苏姗娜等,在这些正面人物的描绘上,莫泊桑从不给他们加上神圣的光圈,从不赋予他们格外堂皇的形貌,而力图把他们描绘得像普通人一样平凡自然,有时还让他们在形貌上比一般人更不起眼,甚至更丑陋,有时又并不回避指出这些人物身上的可笑之处和缺点过错,因此,呈现在读者面前的这些人物既像普通的人,又是并不多见、难能可贵的普通人;既像平凡的人,又是有着非凡特点的平凡人。莫泊桑短篇小说在人物描写上的现实主义艺术,总的来说,就是人物形象的自然化与英雄人物的平凡化,这两个特点使他不是与过去的小说艺术,而是与他之后的现代小说的写实艺术联系了起来。

  莫泊桑力求逼真自然的写实方法是与他的现实主义典型化的艺术思想不可分的。他严格地把“逼真”和“真实”区分了开来,他摒弃照相式的真实,而致力于“把比现实本身更完全、更动人、更确切的图景表现出来”,他善于在那些粗糙、混杂、零散、琐碎的日常生活现象中进行选择,舍去所有对他的主题无用的东西,采用其中最具特征性的细节,以“突出表现那些被迟钝的观察者所忽视的,然而对作品有重要意义和整体价值的一切”(《论小说》)。在这一方面,莫泊桑与自然主义的实录性的写作方法有所不同,从而避免了这种方法所必然带来的繁琐拖沓的文风。事实上,在他的短篇中,典型化的场面、图景与细节几乎处处可见,如在《两个朋友》中,莫泊桑所要表现的是巴黎被围并处于饥饿状态、战争的破坏与敌人的残暴以及普通巴黎市民的爱国主义精神等一系列重大的历史内容,如此丰富的一切,仅仅用了四个中心画面,即两朋友在巴黎饥饿街头的相遇、战前垂钓之乐的回顾、战火下冒险的追求以及被俘后的就义,就完整而鲜明地传达给了读者,四个中心画面高度集中,蕴含着丰富的含义,显然是作者剪裁加工、进行了提炼与典型化的结果。

  莫泊桑艺术描写的逼真自然与他作品中形象的鲜明,首先来自他观察的广泛、深刻与独具见地。他在长期的习艺过程里,从老师福楼拜那里接受了这样的教导:“对你所要表现的东西,要长时间聚精会神地观察它,以便能发现别人没有见过和没有写过的特点,任何事物里,都有未曾被发现的东西,为了要描写一堆篝火和平原上的一株树木,我们要面对着这堆火与这株树,一直到我们发现了它们和其他的树、其他的火不大相同的特点的时候”(《论小说》),莫泊桑把这称之为“作家获得独创性的方法”。正因为莫泊桑所认定的独创性“是思维、观察、理解和判断的一种独特的方式”,并且他在福楼拜的指导下长期进行了这种锻炼与实践,培养了他以“一种为自己所特有而又是从他深刻慎重的观察中综合得出来的方式来观察宇宙万物、事件和人”的才能,所以,在他的短篇中,不论现实题材、形象图景、生活场面还是人物性格,都莫不别开生面,丰富多彩,各具特色,绝不雷同,更不落于俗套或陷于程式化,总之,如他自己所追求的那样,是“充满个性的人世假象”。

  在表现形式上,莫泊桑是炉火纯青的技艺的掌握者。他不拘成法,不恪守某种既定的规则,而是自由自在地运用各种方式与手法。在描述对象上,有时是一个完整的故事,有时是事件的某个片断,有时是某个图景,有时是一段心理活动与精神状态,既有故事性强的,也有情节淡化的甚至根本没有情节的,既有人物众多的,也有人物单一的,甚至还有根本没有人物的;在描述的时序上,有顺叙,有倒叙,有插叙,有目前与过去两重时间的交叉;在描述的角度上,有客观描述的,也有主观描述的,有时描述者与事件保持了时空的距离,有时描述者则又是事件的参加者,有时描述者有明确的身份,有时则又身份不明。在莫泊桑的短篇里,描述方法的多样化与富于变化,无疑是他以前的短篇小说作家所未具备的。他大大丰富了短篇小说的描述方式,提高了叙述艺术的水平,为后来的短篇小说创作开辟了更为广阔的道路。

  如果说莫泊桑在技法上是不拘成法、绝对自由的话,那么,他在短篇小说创作的艺术规律面前,却是一个忠实的服从者,他深知短篇小说创作最基本的要求,是在短小的篇幅中表现尽可能丰富的生活内容,为此,他服从艺术规律而力求他的短篇以小见大,以一当十。要达到这个艺术境界,除了题材、图景与人物的典型化外,最重要的就是艺术上的锤炼,这正是莫泊桑长期在福楼拜指导下刻苦学习的一个重要内容。福楼拜曾向他提出过这样严格的要求:“只用一句话就让我知道马车站有一匹马和它前前后后五十来匹是不一样的。”莫泊桑终于掌握了这种高超的技艺,使他的短篇成为以小见大、言简意赅、高度精练的艺术典范。在他的小说里,以短小的篇幅、少量的文字,完整地、准确地、鲜明地表现一种现实、一个事件、一种性格、一种状态的范例,屡见不鲜,不胜枚举。

  莫泊桑的简练并不等于粗略,善于以白描的笔法进行勾画是他的特长,而以丰富鲜明的色彩进行细致的描绘,亦是他才能之所在,当他需要的时候,他往往绘制出精细入微的图景。为了揭示那些有身份的上等人的馋嘴、自私与厚颜,他把羊脂球那一篮引起他们心动的食物描写得似乎能闻其香、能见其色、能知其味;为了给普鲁士人留下一幅讽刺性的画像,他如此细致地描写了军官嘴上两撇典型的普鲁士式的胡子,甚至让读者看到了“胡子尖上只剩了一根金**的细丝”。

  莫泊桑是法国文学史中的语言大师之一,他摒弃华丽的辞藻,使用最规范的语言,追求“一个字适得其所的力量”。他的文学语言清晰、简洁、准确、生动,像一池透明的清水。他的语言不仅与他精练的叙述方式、简明的白描手法相得益彰,巧合天成,而且,在写景状物、绘声绘色上也具有很强的表现力,正是以这种优美的语言,莫泊桑对诺曼底的山川平野、小镇情貌、田舍风光、渔家景象、巴黎街景以及朝暮晦明的自然景色,进行了卓越的描绘,留下了一幅幅构图清爽、色彩鲜明的画面,具有高度的艺术水平,如《月光》中对月色的描写,即为脍炙人口之一例。

  总的来说,莫泊桑的短篇小说创作体现了一整套完整的现实主义小说艺术,这既是对以往现实主义文学传统的继承,也是对它的补充与丰富。应该指出,莫泊桑虽然基本上恪守写真实的原则,但也并不放弃对非现实主义的艺术效果的追求,他有时在细节上加以浪漫主义的夸张,如在《珠宝》中,主人公丧妻后竟然那么失望,以致“不到一个月的工夫头发全都变白了”;他有时着力渲染神秘主义的气氛,如《水上》中对人物在夜间无名恐怖心理的描写;他有时更追求怪诞的效果,如《他是谁》中的种种不可理解的细节。当然,莫泊桑的短篇小说较之传统的现实主义,还有一种更为引人注意的新成分,即自然主义的成分。尽管莫泊桑否认自己是自然主义作家,但由于他处于自然主义文学思潮兴盛的时代,出入自然主义文学的圈子,深受这种思潮的熏陶,他的写实艺术自然就带上了自然主义的特点,这种特点表现在他的短篇中,主要是他对人的生理本能、对人的“肉体”和“肉欲”的观察与表现。在《一次郊游》与《保尔的女人》里,推动人物行动的实际上是对肉欲的或隐秘或露骨的追求,作者把人物的行动与故事情节都建立在这种性的生理本能的基础上;同样,在《一个农庄女工的故事》中,不仅人物盲目的性本能是具体情节发生发展的原委与契机,而且构成整篇小说的基本矛盾,决定人物的情绪、感情以及人物之间关系变化的,是人对生育后代的本能渴求,女雇工与农庄主人的矛盾由此而来,矛盾的解决也系决于此。把生理的动因写得如此明显突出,这是自然主义给文学带来的一个变化,也正因为莫泊桑对“肉”有了某种关注并企图把它带进文学,所以,在他的风景描写中甚至出现了这样的文句:“世界上有许多美丽的角落,给我们的眼睛带来的一种肉感美,使你不由得要用肉体的爱去爱它们。”(《索瓦热老婆婆》)莫泊桑短篇小说中的自然主义特点,在他的长篇小说里有更多的表现。

大家如果把男青年就当成是伯爵,然后伯爵夫人可能同时还患有他不自知的失忆症。故事一开始就讲到伯爵已经不爱伯爵夫人了(原著里这是伯爵夫人自己内心想法。一开始医生看伯爵夫人肺病,想让伯爵夫人去法国南部。可是伯爵在得知他夫人没办法治愈之后,立刻吩咐让她去芒东,这是法国东南部的海滨小城是一个旅游城市。“这是在伯爵得知他的妻子无法治愈后可能想让他开心一点或者在一个更舒适的地方”如果伯爵不爱他的夫人,又何必做这些事情)。

伯爵得知妻子无法治愈后立刻吩咐妻子到芒东去,伯爵夫人就趁着火车独自一人坐在车仓里(趁了火车说明伯爵夫人是自己比较仓促,她未必通知了她的的伯爵)

伯爵夫人独自一个在车厢,车门突然打开上来一个男青年没带帽子(这里有一些翻译是翻译成光着头。阅读起来很奇怪),手是带着伤,呼呼喘气,而身上却是穿着晚礼服。他把车门重新关上,然后用一条手帕裹好自己那只出血的手(晚礼服是晚上20:00之后穿的正式礼服,可能是伯爵在晚宴时发现妻子自己已经趁着火车走了,礼服来不及换就跑过来,途中手上受了伤,甚至来不及包扎怕追不上火车。需要等到赶到伯爵夫人车厢后才用手帕包扎。手帕,晚礼服这些东西说明了这个“男青年”是上层人士)。然后“男青年”和伯爵夫人表示自己他不是个坏人,只是个绝望的人。一个死人。(一生碰到对的另一个人对方却不久于人世。生活的希望被打垮)

伯爵夫人决定帮助这个“只有一面之缘的男青年”在车厢只有“男青年”、老仆人伊万时,原文中写到。伯爵夫人一开始说要他回去陪伯爵,自己用不到他了。老仆人眼中瞬间流露出非常吃惊诧异的表情(因为当时车上的青年就是伯爵)所以老仆人很惊讶、诧异的说出他的疑问,然而还没说完,女主人又改口说不要他陪同准备让他就在故土养老还要他把衣服和帽子留下。这下老仆人就打消了之前的疑问。并接受了这个新的理由,虽然还是有些奇怪但是对于两位主人们这些奇怪的要求他服侍了这么久已经见怪不怪了。

再结合后面说的虽然伯爵夫人只和那个青年联系一次但却有一种认识了二十多年的感觉。那个男青年还和医生说自己是伯爵的朋友。伯爵夫人死后那种绝望的情绪绝不是喜欢的感情人死后可以达到的(任何人碰到一生的挚爱结婚很幸福,另一半却消逝了。情绪大抵如此吧)

文中最后那个列车上女的女乘客说他们两个人其实是……。说明那个女女乘客的肯定知道他们是什么关系。(“男青年”和伯爵夫人相见于火车厢,后面“男青年”经常看望伯爵夫人。这些事情外人是不可能知道的,可如果伯爵夫人患有失忆症,伯爵不离不弃,所以代表文章最后说的那个女的知道他们的关系而且被他们的事情感动哭了。因为尽管一方失忆一方不离不弃;作为伯爵他们的故事邻居或者身边的朋友肯定是了解的。(而且女乘客被感动的哭了,就不可能是有的人所分析的“外遇”)并且伯爵夫人虽然对这个初始的“男青年”有好感,而且伯爵夫人和医生说过“虽然他和这个男青年只说过一次话却感觉认识了二十年了”(尽管不知道他是自己丈夫却没有做出丝毫不雅的事)让男青年更加感动,伯爵夫人有更亲密的接触,为的是让伯爵夫人在最后的日子安心度过,而不会因为和“陌生人”过于亲密的接触而受到良心的谴责,也想最后默默的陪伴在挚爱身边陪伴她最后的时光。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hunlipic.com/jiehun/9607463.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10-17
下一篇2023-10-17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