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2日拂晓,敌167旅和27旅按计划向浮山进攻,沿途遇到我军顽强阻击。下午,敌167旅旅长用报话机向师长罗列报告战况,说他们一个营长阵亡。太阳将落时,敌整1师师长罗列用报话机向军长董钊报告战况,这时陈赓司令员也在侦听报话机旁,陈司令员和董钊是黄埔一期的同学。罗列说已逼近浮山县城,很快即可占领,自临汾东进的部队已到达指定地区,沿途未遇到抵抗。敌军长董钊是陕西关中口音,对战况表示满意,但随后说,从临汾向浮山前进的部队,“要密切注意自己的侧后方”。陈司令员听后随口说了一句:“董钊这个意见高人一筹。”天黑之后,敌167旅和27旅终于进入浮山县城。至此,全天的战斗集中在浮山方向,而临汾来犯之敌在侦听报话机上一直没有出现,我心中有些焦急,因为我军的作战计划是要全歼临汾出来的敌人。夜间,我作战部队报告,临汾来犯之敌天黑前抵达临汾公路上的官雀一带,已进人我11旅隐蔽集结地区,我10旅随后也堵住了敌人往临汾的退路,而敌人对此完全没有察觉。9月23日早晨,一打开侦听报话机就听见敌人的频繁联络,而且出现了一些新的呼号。根据夜间官雀战斗抓获的俘虏说,他们是整编1师1旅2团的,即“天下第一旅”2团的,至此,我们才知道围住了胡宗南的主力“天下第一旅”。根据我军报告的战况,我们很快就弄清了新出现报话机的所属部队,并陆续证实了一些密语。敌第一旅2团被围在管雀,团长是王亚武,敌第一旅旅部及1团被围在程堰村、合理村一带,旅长黄正诚、1团团长刘玉树。
敌师长罗列得知“天下第一旅”被我军合围之后感到事态严重,即令占领浮山的167旅和27旅迅速驰援。敌军疯狂进攻,我军顽强阻击,战斗相当激烈。被围在官雀 。的敌指挥官第一次用报话机向敌167旅和27旅联系时,第一句话就是“我是王亚武啊”,明显带有傲气。事后得知,王亚武在国民党中央军校西安分校当过大队长,在蒋胡军里小有名气。下午,陈赓司令员也在侦听报话机旁,王亚武的一个上级突然询问“蒋先生”的情况,我们的一个参谋猜想可能是指蒋介石的二儿子蒋纬国,随后有人说蒋纬国已经离开第一旅了。我说莫非是美国顾问,陈司令员说:“要能捉一个美国顾问那才好玩呢。”但王亚武在报话机里说,已经把“蒋先生”放到“窑洞”里了。后来才弄清楚,“蒋先生”是炮兵的代号。 9月23日黄昏,我11旅对管雀之敌发起总攻,不久,敌报话员在报话机中惊呼:“‘共军’冲上来了……团长不在……啊……”以后就再没有声音了。在我11旅歼灭官雀之敌的同时,我10旅也开始对被围在陈堰村 、合理村一带的敌第一旅旅部和敌1团发起了总攻。9月24日拂晓4时许,就将敌人全部彻底歼灭了。这个整编第1军第1师第1旅,被胡宗南吹嘘为“天下第一旅”(又称“天下第一军”),在陈赓所部的打击下,已经不存在了。它的中将旅长黄正诚,曾经留学希特勒德国的军事学校,被吹嘘为“百战百胜的将军”。同国民党其他部队相比较,这支蒋家御林军确实与众不同,全副美械装备、训练有素、战术、技术比一般部队高。士兵都是七八年以上的老兵,受反革命宣传欺骗蒙蔽的毒害较深。因此,这支部队非常骄横。在行军路上,其他蒋军部队遇上它,都要赶快让路。可是,在陈赓所部的铁拳打击下,一败再败,直至最后彻底覆灭。
战斗结束了。摆在敌旅部附近的四门美式山炮,竟然一炮未放,就被我军缴获了。我们战士问俘虏:这么好的炮,你们为什么没有打?俘虏说:“你们一下子就包围了上来,炮还没有进入阵地,怎么打!”
陈堰的枪声停止不久,周希汉打电话问吴效阂:你们捉到了黄正诚没有?
吴效闵回答:没有。有的俘虏说,黄正诚被炸死了。
周希汉想了一下说:“不可能!你们大炮、炸药包响的时候,黄正诚还和罗列在报话机上讲话,我听的清清楚楚。你们要好好搜索,别让他化装逃跑了!”
按照旅、团的命令,部队开始了认真的搜索,把俘虏中一些穿马靴、外表模样象大官的都询问了一遍,仍不见黄正诚。敌副旅长兼参谋长少将戴涛、参谋主任少将顾铁、第1团团长少将刘玉树,都找到了。唯独没有找到黄正诚。
东方呈现出鱼肚白,天要亮了。部队押着俘虏迅速撤出战场后,吴效闵带着几名参谋,来到俘虏集中的一片树林里。只见这些昨天还骄横霸道、不可一世的蒋家御林军,如今个个疲惫不堪,蓬头垢面,耷拉着脑袋坐在树下。有的背靠树干在“闭目养神”,有的还呆呆地望着陈堰村,好像在说:这个倒霉的村庄让我当了共军的俘虏,断送了我“戡乱救国”,升官发财的美梦。
这个时候,十数架吊丧的美造蒋机飞临战地上空,围着官雀和陈堰兜圈示威。从浮山方向来救援的第167旅和第27旅,往这两个村发射着送葬的丧炮!俘虏们见景生情地自言自语:晚了,晚了,一切都晚了!
吴效闵注目环视,忽然在俘虏中发现一个上身穿士兵衣服、下身着呢裤、脚穿皮靴的入,鼻梁上还架着一副金丝眼镜。这人低垂着头,偷偷地向另一名俘虏背后挪动,神态很不自然。吴效闵走上前去问他:“你是做什么的?”
“书记官,我是书记官。”回答得很慌乱,此人好像在发抖。
吴效闵没有说话,紧紧盯着他的裤子和皮靴。他更加不安了,连忙解释说:“我确实是书记官。这裤子和皮靴,是我去年在西安结婚时朋友送的……”
黄正诚做贼心虚,越解释破绽越多。经过查对,揭穿了他的谎言,他就是“名扬天下”的“天下第一旅”旅长黄正诚。
此时此刻,黄正诚的尴尬相惹得周围的俘虏哈哈大笑。黄正诚感到无地自容,用手推了推鼻梁上的金丝眼镜说:“我要见你们的陈赓将军。”
吴效闵冷冷地问了一句:“你有什么要紧的事情吗?”
闷了半天,他才说出了一句莫名其妙的话:“你们打仗不按规矩。”
是的,我军打仗是不按他们的规矩。这大概是胡宗南系的军官吃了败仗后都要说的一句话。两个月前,我军在闻夏地区歼灭胡军第31旅时,曾经传出过这样一个笑话:俘虏大队经过闻喜县横水镇时,镇上老百姓围着观看,一位老乡问一个被俘的连长说:“你们‘中央军’不是厉害吗?怎么被解放军抓了俘虏?”
这位连长说:“不是我们不行,而是解放军打仗‘超过’了战术原则。我们还没有拿起枪、架起炮,队形没有展开,就把我们捉住了。”
这位被俘连长蠢猪式的诡辩,引起了在场人们的嘲笑。如今,这位学过希特勒操典,受过美国人栽培的中将旅长,也对陈赓司令员的指挥才能发出了蠢猪式的“埋怨”,理所当然地受到人们同样的嘲笑。
和吴效闵一同来“搜索”黄正诚的团副政委康起华又问了黄正诚一句:
“规矩?什么规矩?”
黄正诚念念有词:“你们不按操典,偷偷摸摸,乱冲乱打。如果摆开阵势,凭我们的武器装备,和多于你们几倍的兵力,你们是打不赢的……”
为了让黄正诚头脑清醒一些,康起华严正他说:“黄正诚收起你们那套规矩操典吧!你们打的是反革命战争,不得人心。不管按什么规矩打,用多么好的武器装备,最终注定要失败的!”
女娲又称为女娲娘娘,凤姓,生于成纪,一说她的名字为风里希(或为凤里牺)。中华民族人始之初的三皇之一,她是传说中人类始祖,人类为她和其兄伏羲的后代。传说曰“炼石补天,捏土造人,立极造物,别男女,通婚姻,造笙簧”。神话中说伏羲和女娲是兄妹,同时也是夫妻。在中国的图腾上更有女娲和伏羲交合的图像。
女娲造人
根据传说,女娲是人首蛇身的女神,某一天她经过黄河河畔,想起盘古开天辟地,创造了山川湖海、飞禽走兽,改变原本一遍寂静的世界。但是,女娲总觉得这世界还是缺了点甚么,但又一时想不起是些甚么。当她低头沉思,看到黄河河水里自己的倒影时,顿时恍然大悟。原来世界上还缺少了像自己这样的“人”。于是,女娲就参照自己的外貌用黄河的泥土捏制了泥人,再施加法力,泥人便变成了人类。
[编辑] 女娲高禖
女娲造了男人和女人,并使他们结合,于是有了婚姻,故又为媒神。
[编辑] 女娲制乐
女娲还创造了瑟、笙簧、埙等中国传统乐器。
[编辑] 女娲补天
根据《史记·补三皇本纪》记载,水神共工造反,与火神祝融交战。共工被祝融打败了,他气得用头去撞西方的世界支柱不周山,导致天塌陷,天河之水注入人间。女娲不忍人类受灾,于是炼出五色石补好天空,折神鳖之足撑四极,平洪水杀猛兽,人类始得以安居。
其他古籍记载有差别。《淮南子·天文训》记为共工与颛顼之战;《淮南子·原道》记为共工与高辛之战;《雕玉集·壮力》记为共工与神农之战;《路史·太吴纪》记为共工与女娲之战。
女娲补天是一个很著名的传说。《红楼梦》的第一回即引用这个传说,女娲为了补天,炼了三万六千五百零一块石头,用了三万六千五百块,但剩下了一块未用。有人认为,不周山暗喻房柱,其实补天就是盖房子,女娲补天的故事,其实是讲女娲这个人很聪明,会炼石盖屋。
[编辑] 后事
根据《山海经》,女娲在肉身死后,她的肠化作了十个神人,到了西方的大荒广粟之野守护去了。
女娲同时是中国古代的一个复姓,中国古代有个著名的部落女首领也叫女娲,就是伏曦的妹妹。埋葬在今中原河南省西华县的是伏曦的妹妹。
女娲神话具有双系性。 第一系就是作为创世女神的女娲,这个跟女娲是词源有关,女娲的娲字,在远古时代本意就是女神的意思。女娲是巫神教的主神。
第二系是古代英灵女娲,就是伏曦的妹妹,需要指出的是,远古时期叫女娲的女人并不是只有一个,只不过有个比较有名。就如后羿,古代也有两个比较有名的,一个是帝尧时代的人,一个是夏朝的其中一代天子。双系女娲神不是同一个神,有如下证据。
词源,娲字作为象形字,本身就是女神的意思,这个字在第二系女娲出生前就存在,并且其形象是人首,蛇身。
时代,女娲作为巫神教主神,从古代就是如此,而第二系女娲的时代,巫神教已经是盛行时期了,一个教派的主神不可能是在其存在的好几百年后出生的。
女娲作为复姓在现代还存在,并且族系能追索到古代,这个证据说明,远古时期,古人拿主神的神名为自己的孩子取名是很正常的。
双系女神形成的可能性,第一系:女娲作为创始神其地位是无须质疑的,因为娲字本身就是女神,换句话说,远古时代的人创造了一个象形字来描述他们心目中的主神,换句话说,女娲这两个字,在远古来说,就是现在的汉字女神的意思。女神是不是女神,这种疑问本身没意义。第二系:女娲作为英灵神的地位也是完全符合逻辑的,即使是那位叫女娲的女孩,伏曦的妹妹出生的年代对古代来说,也是传说时代了,类似时代的黄帝,炎帝都被神化了,伏曦也被神化了,多神化一位没啥好奇怪的。
有人认为,其寓意是说女娲肉身死后被人吞食,原始部落的人感觉吃下自己祖先或族中受尊敬的人会有安全感。另据传说,女娲死后埋葬在今中原河南省西华县。故西华县又名娲城。
传说女娲灵魂后来升天,由神兽白螭和腾蛇保护着去了天宫,成为天神。
[编辑] 信仰崇拜
女娲为高禖神,即婚姻子嗣之神。《礼记·月令》: 冬至之日,以大牢祠于高禖。
道教有女神骊山老姥,有人认为乃女娲化身。在中国南部的苗族等民族尊其为大神,并建有庙宇供奉。
http://uploadwikimediaorg/wikipedia/commons/6/63/NuwaFuxigif
女娲与伏羲
http://commonswikimediaorg/wiki/Category:Nuwauselang=zh
婚姻过程是指结婚时的具体实施阶段。中国古代把婚礼过程分为六个阶段,古称“六礼”,即纳采、问名、纳吉、纳征、请期、亲迎。
纳采,即男家请媒人到女方家提亲。若女家同意议婚,则男家正式向女家求婚,正式求婚时须携活雁为礼,使人纳其采择之意。《仪礼士昏礼》中说:“昏礼下达,纳采用雁。”
问名是男家托媒人询问女方的姓名和八字,以准备合婚。《仪礼士昏礼》中记载:“宾执雁,请问名。”问名的文辞大多是:“某既受命,将加诸卜,敢请女为谁氏。”若女方同意,则授礼;男家即通过占卜测定吉凶。如果男女八字相合,则进行下一步。
纳吉,即把占卜合婚的好消息告知女方,也是以雁为礼――后世则多以金银首饰等物为礼。相当于现在的定婚,俗称送定、过定、定聘。
纳征,即男家将聘礼送往女家,又称纳币、大聘、过大礼等。古代纳征多以鸟兽为礼,上古时聘礼须用全鹿,后世简代以鹿皮。崔的《婚礼文》中记载:“委禽奠雁,配以鹿皮。”《诗经召南野有死麋》中说:“野有死麋,白茅包之。有女怀春,吉士诱之。”写的就是用野鹿向女孩子求婚的事。因为古代纳聘多执雁为礼,故送聘礼又叫“委禽”。当然,古代纳征也并非全用鸟兽为礼,象《卫风氓》中所说的“氓之蚩蚩,抱布贸丝。匪来贸丝,来即我谋”,就是以布为聘礼的例子。后来,纳征的礼仪越演越繁,成为六礼中礼仪最繁琐的过程之一。
请期,即男家择定结婚日期后,备礼去女家,请求同意结婚的日期。现在民间俗称“提日子”、“送日头”。
亲迎,即迎娶新娘。其方式、礼节各不相同,但一般是男子亲往女家迎亲。回到男家后,新郎、新娘共鼎而食,再将一瓠瓜剖为两半,夫妇各执其一,斟酒而饮,谓之“合卺”――此即后世交杯酒的源起。这一过程,是婚俗文化中最富民俗色彩的事象之一。
古代富家子女结婚,一般都严格遵循六礼的步骤,而普通人家结婚则大多从简。齐鲁之地是古代的文明礼仪之邦,但也并不拘泥于六礼。齐俗不亲迎――现在山东临朐一带还是如此,早已被风诗所讥。《诗经齐风著》篇谓:
俟我于著乎而,充耳以素乎而,尚之以琼华乎而。
俟我于庭乎而,充耳以青乎而,尚之以琼莹乎而。
俟我于堂乎而,充耳以黄乎而,尚之以琼英乎而。
诗中所谓的“著”,指大门与屏之间的空地;庭,则指门内、堂前之地;堂,则为室前之厅。结婚时,男子只等在这三个地方,正说明了齐俗不亲迎的婚俗。
后世的婚礼大致沿袭了古代六礼的过程,只是有繁有简,略有差异而已。然不管风俗如何不同,大致都有一个比较统一的步骤:一说亲,二定亲,三迎亲,四成亲
迎娶队伍回到男家以后,鼓乐大作,鞭炮连声,男方亲友、邻里一拥而出,迎接新娘。晋东南沁县一带,新娘花轿讲究落在一床红被上,新娘索取“下轿钱”后,由一“全福人”相搀,踩着红毡进门。婆婆随后用笤帚在轿内象征性地扫三下,并取土一把,拿回家放在新房炕角席子下。这叫“扫轿土”,大约是和“不带娘家土”的习俗针锋相对,你怕带来娘家的土,影响娘家种庄稼;我偏要想方设法扫一些,以有利于自家的农事。
山西有些地方在新娘出轿后,要把谷草秆、麸皮、瓜子、花生、核桃、栗子等物大把大把地往新娘身上撒,同时念诵赞辞。这一习俗叫“撒草”或“撒喜果”,起源甚为古老,相传早在汉代即已流行。早先叫做“撒谷豆”,意在压避青羊、乌鸡、青牛三煞神。后来逐渐演化,从赶煞神转为求吉利,晋南一带尚保留古意,翼城叫做“打五鬼”,浮山则叫做“摔新人”。
新娘未出轿之前,雁北平鲁一带要由婆婆为她搽点粉,名为“添胭粉”随后新郎手捧古书——《春秋》或《礼记》,和引亲先生到轿前迎接新娘。新娘头蒙红盖头、又叫“遮头红”,手捧内盛米、谷等物的“宝壶”,由引亲先生抛撒五谷开路,与新郎脚踩红毡,步入院中。晋南闻喜等地则由新郎手端搽油盘进轿,掀起新娘盖头,给额上点一点胭脂,名为“搽油”。然后由女方的“送姑”、即女送客和男方的“捏姑”、即女伴客,左右掖扶新娘下轿,脚踩红布或花布进院,名为“铺踩布”。翼城、曲沃一带负责“添胭粉”的是女方的伴娘,搽好脂粉后,新娘怀抱柳斗、桃技、历书、秤或辐条、铜镜、铜锁、箭等镇物,由“扶女嫂”左右搀出。随即以红绫一条,让新郎、新娘各执一端,男先女后踩着红毡相随人院,名为“牵红”。有的地方由司仪迎轿唱喜歌,祝愿夫妻美满幸福。
伏羲,上古三皇五帝之一,先来说说有关伏羲的神话故事,他的出生很传奇,他的母亲怀孕12年之后才生下他。在上古时期一个叫华胥氏的姑娘去海边玩时见一个巨大的脚印,由于好奇便踩上去,结果发现怀孕了,12年之后才生下一子,有人的头,却是蛇的身体,她给这孩子取名为伏羲,他就是五天帝之一的伏羲,是各族的先祖。伏羲出生在旧石器时代中后期,人类的历史还很短,生活原始,还属于狩猎生食的方式,那个时候人们对大自然和生命的认识几乎为零。然而,伏羲与众不同,他有过人的胆识和聪明的头脑,他出生以后为人类文明的进步做了很大的贡献。他善于观察,观察天象和飞禽走兽研究出八卦图,观察蜘蛛织网想到渔网捕鱼……他的发明给人们生活带来许多方便,得到村民的敬仰,村民一遇到问题便去问伏羲,如果他也答不上来,那么整个部落的人都会感到恐慌,由此可见伏羲在人民心中的地位。
传说伏羲是中华民族的最早被称为王的人,伏羲和女娲生儿育女之后,为了给孩子治病发明了医药,在历史当中伏羲对医药的贡献也非常巨大,后人尊称他为医药鼻祖。伏羲还根据蜘蛛通过蜘蛛网捕捉小动物的方法,发明了用渔网捕鱼。渔网捕鱼法一直延续至今。
那么伏羲和女娲在历史上仅仅只是神话传说吗?答案很可能是否定的,可能因为他们在当时的人们心中的地位太高了,也太重了,一些他们所做的事情慢慢就被后人神化然后流传至今。据历史资料史记的记载,伏羲姓凤,母亲是燧人失氏,我们中华民族当中三黄五帝的天帝之一,降生在上古时期的成纪,那个时代是旧石器时期的中晚期。相传伏羲生下来时为人头蛇身,十分丑陋吓人。伏羲丑陋的外表却有着一颗善良的心。在史记的记载中说道,伏羲至纯厚,创作八卦。这句话肯定了伏羲对历史的作用,在学者眼里伏羲是存在的。在历史的进程中有很多人在研究伏羲,通过考古和对上古时期各族部落的研究,发现伏羲是被中华民族的炎帝和黄帝所拜祭的。根据传说,伏羲大概生活在一万年前,处在旧石器时代晚期,人类经过数万年的发展,渐渐形成了很多独立存在的部落,生存是一个优胜劣汰的过程,由于生产水平落后,工具也十分有限,古人们时刻面临着野兽和饥饿的威胁,只有掌握了正确的生存方式才能够活下去,据传说,火也是伏羲在无意中发现的。在一万年前的某个雷雨天,天上的雷电引发了森林大火,等到大火结束,伏羲在树林中发现了一只烤熟的兔子,他拿起兔子尝了一口,觉得非常好吃,于是发明了钻木取火的办法,通过现代医学我们知道,烤熟的食物可以有效减少致病菌和胃肠疾病的发病率,对于当时的人来说,等于变相延长了部落的平均寿命也使生产水平大幅度提高。
伏羲的故事还没有结束,为了繁衍后代,伏羲与妹妹女娲成亲,生儿育女,其中一个女儿,淹死于洛河之中,后成为洛神,有四个儿子,成为代表四时的四神。他还制定嫁娶制度,婚姻由族内婚改为族外婚,并给子女姓氏,这便是姓氏的起源。教人驯服野兽,养为家用,便有了畜牧业,伏羲是畜牧业的创始人。他还发明创造乐器|、文字等,伏羲文化成了中华文化的开端。
下面我们来说说女娲,关于女娲的神话故事在这里就不一一赘述了。相传她是伏羲氏族凤姓部落一位大酋长的女儿,出生在凤州,也就是现在的陕西省宝鸡市凤县。女娲16岁时,与伏羲结成了夫妻,先后养育了四个儿子。女娲53岁时伏羲去世,她被氏族联盟推举为帝,建都于汝阳,帝号女皇。女娲的陵寝据说位于山西省临汾市洪洞县赵城镇侯村,有专家推断,其存在时间应该在三四千年以上,同黄帝陵一样,也是中国古代皇帝祭奠的庙宇。
南宋时期,罗泌写了一本研究上古以来有关历史、地理、风俗、氏族等方面的书《路史》,他认为女娲是婚姻制度的建立者,并规定同姓不得结婚,这也许就是女娲造人传说的由来。在女娲当政第十年,为了繁衍后代,扩大族群,女娲宣布废除旧的群婚制度,实行以女人为主体的婚姻家庭,原来群体大家庭分裂成一个个的独立家庭。婚姻家庭制度的建立。据有关资料,目前国内有五处女娲墓,山西省内有两处,一处在芮城县的风陵,一处在洪洞县的赵城。通过查寻《文献通考》、《寰宇记》、《九城志》等古籍,都说女娲墓在赵城;而且历朝历代祀典女娲也都在赵城。此外,浮山县也有女娲庙和女娲补天处。神话中所说之冀州,是指今山西、河北交界地。女娲作为母系氏族社会的首领,她的存在具有举足轻重的重用。从某些方面来说,这是人们对原始生殖文化的一种崇拜。原始社会时期,各部落为了生存,需要很多的人力对抗。为了让部落人士多育有下一代,人们便希望部落女性能多生产孩子,壮大部落的斗争力量。
说了这么多,并不是要去证明伏羲和女娲是真实存在过的,在当今社会,无论是伏羲还是女娲,更多的是代表一种文化,一种对上古文化,对人类发展历程,对中华大地中华儿女的开端表示敬畏的一种文化,伏羲女娲代表的不仅仅是远古时期的某一个人,而是应该是千千万万先民的集体化身。
“交杯酒”:这是我国婚礼程序中的一个传统仪式,在古代又称为“合卺”(卺的意思本来是一个瓠分成两个瓢),古语有“合卺而醑”,孔颖达解释道:“以一瓠分为二瓢谓之卺,婿之与妇各执一片以醑。”(即以酒漱口)合卺又引申为结婚的意思。
在唐代即有交杯酒这一名称.到了宋代,在礼仪上,盛行用彩丝将两只酒杯相连,并绾成同心结之类的彩结,夫妻互饮一盏,或夫妻传饮。这种风俗在我国非常普遍,如在绍兴地区喝交杯酒时,由男方亲属中儿女双全、福气好的中年妇女主持,喝交杯酒前,先要给坐在床上的新郎新娘喂几颗小汤圆,然后,斟上两盅花雕酒,分别给新婚夫妇各饮一口,再把这两盅酒混合,又分为两盅,取“我中有你,你中有我”之意,让新郎新娘喝完后,并向门外撒大把的喜糖,让外面围观的人群争抢。
婚礼上的交杯酒:为表示夫妻相爱,在婚礼上夫妻各执一杯酒,手臂相交各饮一口。
满族人结婚时的“交杯酒”:入夜,洞房花烛齐亮,新郎给新娘揭下头盖后 要坐在新娘左边,娶亲太太捧着酒杯,先请新郎抿一口;送亲太太捧着酒杯,先请新娘抿一口;然后两位太太将酒杯交换,请新郎新娘再各抿一口。满族人在举行婚礼前后的“谢亲席”:将烹制好的一桌酒席置于特制的礼盒中,由两人抬着送到女家,以表示对亲家养育了女儿给自家做媳女的感谢之情。另外,还要做一桌“谢媒席”,用圆笼装上,由一人挑上送到媒人家,表示对媒人成全好事的感激之情。
“合卺”这个词对于现代人而言是陌生的。然而,新郎与新娘的“交杯酒”却是每一个结过婚或参加过婚礼的人非常熟悉的。“合卺”就是指新婚夫妻在洞房之内共饮合欢酒。卺是飘之意,把一个匏瓜剖成两个瓢,新郎新娘各拿一个,用以饮酒,就叫合卺,合卺始于周代,后代相卺用匏,而匏是苦不可食之物,用来盛酒必是苦酒。所以,夫妻共饮合卺酒,不但象征夫妻合二为一,自此已结永好,而且也含有让新娘新郎同甘共苦的深意。正如《礼记》所载:“所以合体,同尊卑,以亲之也。”
宋代以后,合卺之礼演变为新婚夫妻共饮交杯酒。《东京梦华录·娶妇》记载:新人“用两盏以彩结连之,互饮一盏,谓之交杯。饮讫,掷盏并花冠子干床下,盏一仰一合,谷云大吉,则众喜贺,然后掩帐讫。”这个仪式的象征意义是意味深长的。
用彩绸或彩纸把两个酒杯联接起来,男女相互换名,各饮一杯,象征此后夫妻便连成一体,合体为一。当然很多情况下,“惟新妇羞涩,不肯染指一尝”。(民国:《解县志》)
饮过之后把杯子掷千床下,以卜合谐与否,如果酒杯恰好一仰一合,它象征男俯女仰,美满交欢,天覆地载,这阴阳合谐之事,显然是大吉大利的了。民国时期,山西民间结婚,拜天地之后,“导入洞房,婿先进,上床踏四角,新娘继入,坐床后隅,饮交杯酒,是日‘合卺’,合卺之后,尚有谒祖日见勇姑等礼,大抵于结婚之翌日行之”。(民国:《浮山县志》)
今天,山西农村青年的婚礼上,交杯酒是必不可少的,但其形式比古代要简单的多。男女各自倒酒之后两臂相勾,双目对视,在一片温情和欢乐的笑声中一饮而尽,或者是在洞房或是在举行婚礼的大厅、饭店、酒楼。按民俗传统,交杯酒是在洞房内举行的,所以都把合卺与入洞房连在一起,但不管此俗的表现方式有何不同,其寓意与心态都是一致的,结永好、不分离的暗示对于新婚夫妻今后长期的婚姻生活都会产生影响。
当人们置身于偏僻山村的婚礼中,不管平常人们的生活多么艰辛,但通过交杯酒所洋溢出的欢笑,我们可以看到人们对爱情的坚贞,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照婚礼习俗,在交杯酒过后,常常还要举行结发之礼。结发在古代称合髻,取新婚男女之发而结之,新婚夫妻同坐于床,男左女右。不过,此礼只限于新人首次结婚,再婚者不用。人们常说的结发夫妻,也就是指原配夫妻,娶妾与续弦等都不能得到结发的尊称。
古代婚俗中,结发含有非常庄重的意义,后来这一习俗逐渐消失,但结发这一名词却保留下来了。结发夫妻受到人们的尊重,结发向征着夫妻永不分离的美好含义,如同交杯酒一样,在农村仍然得到大多数人的充分肯定和赞许。
提起交杯酒,大家都不陌生,因为婚礼时这个节目十分常见。
据传,这一习俗源于先秦时期。《礼记·昏羲》载:新郎、新娘各执一片一剖为二的瓢饮酒。其意是象征一对新人自此合二为一,夫妻间享有相同的地位,婚后相亲相爱,白事和谐。到了唐代,除了沿用瓢作酒器外,亦可以杯替代。到了宋代,新婚夫妇喝交杯酒时用的是两个酒杯,先引一半后再换杯共饮,饮完后则将酒杯一正一反掷于床下,以示婚后百年好合。清末的时候,交杯酒仪式已发展成为“合 ”“交杯”“攥金钱”三个部分。今天的婚仪中,“安杯于床下”之礼已被革除,“攥金钱”则为“掷纸花”所代替,惟“交杯酒”之礼仪仍然实行,为婚礼平添了喜气的气氛
原文
这个神话出自《淮南子·览冥训》,全文如下:
往古之时,四极废,九州裂,天不兼覆,地不周载;火滥炎而不灭,水浩洋而不息,猛兽食颛民,鸷鸟攫老弱。于是,女娲炼五色石以补苍天,断鳌足以立四极,杀黑龙以济冀州,积芦灰以止*水。苍天补,四极正;*水涸,冀州平;狡虫死,颛民生。
[编辑本段]成语——女娲补天
成语:女娲补天女娲补天图
拼音:nǚ wā bǔ tiān
解释:神话故事,伏羲的妹妹女娲炼五色石补天。形容改造天地的雄伟气魄和大无畏的斗争精神。
出处:西汉·刘安《淮南子·览冥训》:“于是女娲炼五色石以补苍天。”
用法:主谓式;作主语、定语;形容改造天地的雄伟气魄 。
示例:传说雨花石是~留下的石头。
[编辑本段]相关记载
《太平御览》:女娲在造人之前,与正月初一创造出鸡,初二创造狗,初三创造羊,初四创造猪,初六创造马,初七这一天,女娲用黄土和水,仿照自己的样子造出了一个个小泥人,她造了一批又一批,觉得太慢,于是用一根藤条,沾满泥浆,挥舞起来,一点一点的泥浆洒在地上,都变成了人。 为了让人类永远的流传下去,她创造了嫁娶之礼,自己充当媒人,让人们懂得「造人」的方法,凭自己的力量传宗接代。另一种传说《独异志》是:女娲是与伏羲为兄妹。当宇宙初开时,天地之间只有他们兄妹二人,在昆仑山下,而天下未有其它人民。相议想为夫妻,又自觉羞耻。兄即与妹上昆仑山,咒曰:「天若同意我兄妹二人为夫妻,请您将天上的云都合起来一团,要不就把云散了吧。」以是天上的云立即合起来,他们俩就成了夫妻,中华民族都是他们俩的子孙后代。
《风俗演义》中就有女娲造人之说,凡有女娲庙的地方,都盛行到女娲庙求子的习俗。虽然,这是没有科学依据的,却浸透着一种原始生殖崇拜文化。原始时代,部落战争十分残酷、频繁,而且全靠人力对抗,死亡者众多。所以,人们期望女性大量生育,使氏族人丁兴旺,才能避免灭亡的命运。于是,“女娲补天”应运而生。在“女娲补天”神话中,女娲所补的天,是自己头上的天;所撑的地,是自己脚下的地;所创造的是一个让人类和平生存的世界;所反映的是大无畏的浩然气概。但是,从另一个角度看待,我们又可以发现,这个神话中包含着比较浓厚的保守思想。女娲其实可以去能够“载覆”之地求生存,不必花巨大的力气补天平地。
据有关资料,目前国内有五处女娲墓,山西省内有两处,一处在芮城县的风陵,一处在洪洞县的赵城。查《文献通考》、《寰宇记》、《九城志》等古籍,都说女娲墓在赵城;而且历朝历代祀典女娲也都在赵城。此外,浮山县也有女娲庙和女娲补天处。神话中所说之冀州,是指今山西、河北交界地。因此,说“女娲补天”神话起源于山西,是有根据的。
山东省日照市有女娲补天台。女娲补天的故事据说是发生在处于东海之滨的山东省日照市的丘陵地带。在距离日照不远的天台山极顶(现在是日照汤谷太阳文化源旅游风景区的一部分),在依山抱海的群山之中,补天台高耸在上,神鳌低卧台下,神迹茫茫,山岩苍苍。对于故事的出处,清朝琅琊人王陨的文章里面有记载(见附件)。连女娲炼石用的五色土都是出自日照。《史记正义》引《太康地记》记载:“城阳姑幕有五色土,封诸侯赐之茅土,以为社”。日照商时属姑幕,汉代归城阳。后来羲和氏族用此女娲补天台作观象台,又称观星台,现在遗迹尚存。
附:
《天外来客---陨石收藏录》
清 琅琊 王陨
《日照陨:沂州府日照县南40里石盆山。……山巅尚有马蹄形陨石坑依稀可辩,陨石散落于其间,山下有陨石立于涛雒南门外。土人传曰:盘古开天辟地,日月星辰各司其职,四海一统,其乐融融。不意太阳爆,陨石降,竟至石破天惊,“四极废,九州裂”,民不聊生者也。幸得女娲补天于高山之巅,羲和浴日于东海之滨,救得万众生灵。乃建老母庙于山下以祀女娲羲和,堆陨石于高台以祭太阳神灵。其庙已毁,其碑尚存;其台已去,陨石可见。
伊洛陨:伊河洛河之间,陨石无踪,其地无考。《竹书纪年》曰:“帝禹后氏八年雨金于夏邑”。《竹书纪年》又云:“夏桀”十年,……夜中星陨如雨,地震,伊洛竭”。
兰山陨:沂州府兰山县西40里。尚有遗石,状如铁牛,土人奉为神灵,立庙而顶礼膜拜之。庙已残破,庙碑尚存,曰陨石降于唐,因神牛而为庙。
寿光陨:青州府寿光县西50里。《二十四史-宋书》云:“魏明帝青龙三年正月乙亥,陨石于寿光”。乃地有落星村,村边有陨石状如石臼,又名星落石臼,为寿光八景之一。李振栝诗云:“海宇村名系落星,幽人选胜此留停。谁操玉杵回天象,似借高舂揭地灵。”
。。。。。
[编辑本段]女娲补天神话解读
女娲补天神话的内核可能是华夏先民烧瓦覆盖房防漏措施,反映的是女娲发明瓦的事迹。
女娲氏时代是陶器发明并被广泛使用的时代。陶器的发明源于房屋建造中的涂泥技术,首先被用来防止透风,以后又逐渐发现涂泥还具有防火防漏等重要作用,在大量使用葫芦的伏羲时代后期,先民们把这一技术应用到葫芦上,在葫芦底部涂泥防漏并防止葫芦被火烧毁,以便烧煮食物,结果泥层被烧结成坚硬如石的陶质,而发明了陶器。进一步先民还会发现,经过烧制的陶器完全不会漏水。屋顶漏雨时,聪明因此想到用破碎的陶片盖住屋顶破损处,并由此得到启发,烧制专门用来覆盖屋顶的陶片,以彻底解决屋顶漏雨问题,从而发明了瓦。
“瓦”字与“娲”字读音相同,都是模拟陶器摩擦时发出的“嘎嘎”声,其实至今在一些地方称陶片为“瓦片”,以瓦称呼陶器,如“瓦罐”、“瓦盆”等。
瓦坚硬如石,不同土质烧制的瓦颜色各有不同,可以称之为“五色石”;屋顶漏雨是因为屋顶有缺陷,有裂缝,浓云密布时阴暗如先民居住的简陋房屋的草顶,先民可能因此认为,天上雨水也是从云盖缝隙中漏下。因此,当阴雨连绵,给人们的生产生活带来不便时,先民会设想像用瓦覆盖屋顶那样,炼五色石以补破漏的苍天。这样的事业非人力所能及,只有神人才能做到,这个神人自然就是女娲,神话就这样诞生了。
还有一种可能是,最初的传说只是女娲烧瓦覆盖屋顶的故事。在流传过程中,这一故事被一次又一次地添枝加叶,渐渐变形,“烧瓦”演变为“炼五色石”,“覆盖屋”演变为“补天”,最终被层层包裹在神话的华丽外衣之中。如同《淮南子•览冥训》中记载那样,除了补天事迹本身,又增加了补天的原因,以及补天之后的断鳌、杀黑龙、积芦灰等系列事迹,造就了女娲氏整理天地的伟大事业。
[编辑本段]神话中的女娲
中国上古神话中的创世女神。传说她与伏羲是兄妹,她与伏羲结婚而产生人类,后来女娲禁止兄妹相婚,这反映了中国原始时代由血缘婚进步到族外婚的情况。又传说女娲用黄土仿照自己造成了人,创造了人类社会。还有传说女娲补天,即自然界发生了一场特大灾害,天塌地陷,猛禽恶兽都出来残害百姓,女娲熔炼五色石来修补苍天,又杀死恶兽猛禽。另传说女娲制造了一种叫笙簧的乐器,于是人们又奉女娲是音乐女神。《风俗通义》记载她替人类建立了婚姻制度,使青年男女相互婚配,繁衍后代,因此被传为婚姻女神。关于女娲的传说很多,一直流传至今,影响甚为广泛深远。至今中国云南的苗族、侗族还将女娲作为本民族的始祖加以崇拜。
又称女阴、女娲娘娘,凤姓,生于成纪,一说她的名字为风里希(或为凤里牺)。是中国历史神话传说中的一位女神。是中华民族伟大的母亲,她慈祥地创造了我们,又勇敢地照顾我们免受天灾。是被民间广泛而又长久崇拜的创世神和始祖神。她神通广大化生万物,每天至少能创造出七十样东西。
女娲氏族发源地,文献不见记载,但根据伏羲与女娲的关系,女娲故里也应在古成纪范围内。郦道元《水经注》在讲到渭河支流葫芦河时特别提到该地古老的女娲祠。在葫芦河畔,与大地湾相距不远的秦安陇城镇,有女娲洞,又有女娲庙,祭祀女娲 ,陇城又称“娲皇故里”。女娲也以风为姓,至今其地有风台、风莹、凤尾村等地名,均与女娲氏有关。
[编辑本段]现实中的女娲
一说女娲是一个真实存在过的历史人物,主要活动于黄土高原,她的陵寝位于山西洪洞县赵城镇东的侯村。女娲陵的存在时间可能在三四千年以上,同黄帝陵一样,也是中国古代皇帝祭奠的庙宇。当地在每年农历三月初十前后,均举行长达7天的大型庙会和祭祀活动。
[编辑本段]神话传说
共工氏与颛顼争帝,兵败怒而用头去撞不周山。
不周山乃撑天之柱,被共工氏一撞,发出了惊天动地的一声响。山体崩塌,天柱折断,大地向东南倾斜,海水向陆地上倒灌。平原上的人多数都被淹死了,幸存者只好逃往山上。
但是,山林是兽类的领地,它们受到侵扰后十分愤怒,向人类发起疯狂的攻击。又有许多人被野兽咬死,吃掉。
人类遭遇到了空前的灾难,有的被洪水淹死,有的被崩塌的山石砸死,有的被凶猛的野兽和大鸟杀害,人类面临着灭绝的危险。
经过这场浩劫,人类幸存者已经很少。
为了使人类能再次发展增多,女娲便以黄土和泥,用双手捏起泥人来。
[编辑本段]女娲补天的神话传说
说法一:
女娲是一位善良的神,她为人类做过许多好事。比如说她曾教给人们婚姻,还给人类造了一种叫笙簧的乐器。而使人们最为感动的,是女娲补天的故事。
传说当人类繁衍起来后,忽然水神共工和火神祝融打起仗来,他们从天上一直打到地下,闹得到处不宁,结果祝融打胜了,但败了的共工不服,一怒之下,把头撞向不周山。不周山崩裂了,撑支天地之间的大柱断折了,天倒下了半边,出现了一个大窟窿,地也陷成一道道大裂纹,山林烧起了大火,洪水从地底下喷涌出来,龙蛇猛兽也出来吞食人民。人类面临着空前大灾难。
女娲目睹人类遭到如此奇祸,感到无比痛苦,于是决心补天,以终止这场灾难。她选用各种各样的五色石子,架起火将它们熔化成浆,用这种石浆将残缺的天窟窿填好,随后又斩下一只大龟的四脚,当作四根柱子把倒塌的半边天支起来。女娲还擒杀了残害人民的黑龙,刹住了龙蛇的嚣张气焰。最后为了堵住洪水不再漫流,女娲还收集了大量芦草,把它们烧成灰,埋塞向四处铺开的洪流。
经过女娲一番辛劳整治,苍天总算补上了,地填平了,水止住了,龙蛇猛兽佥欠迹了,人民又重新过着安乐的生活。但是这场特大的灾祸毕竟留下了痕迹。从此天还是有些向西北倾斜,因此太阳、月亮和众星晨都很自然地归向西方,又因为地向东南倾斜,所以一切江河都往那里汇流。
说法二:
传说盘古开辟了天地后,女娲用泥捏了人类。后女娲继了皇位,镇守冀方的水神共工十分不满,就兴风作浪,女娲即令火神祝融迎战。经过殊死搏斗,共工大败,恼羞成怒,一头向擎天柱不周山(今长子县境内)撞去,竟反擎天大柱撞折了,霎时天塌了个大窟窿。天地相通,脉气失常,洪水泛滥,大火蔓延,人类陷入灾难之中。
女娲见她的儿女们即将失去生存条件,着急万分,就决心炼石补天。可去哪里炼石?女娲遍涉群山,选择了天台山。这里山高顶阔,水足石多,是炼石的理想地方。
女娲在天台山上炼了九九八十一天,炼了块厚12丈、宽24丈的五色巨石,众神称好。于是依照此法,又用整整4年的时间,炼了36500块五色石,连同前面的那块共36501块。众神仙和众将官帮女娲补天,用了36501块。因石是五色的,形成了天上的彩虹、彩霞。
且说天补好后,女娲担心天塌下来。这时有一大龟游来,献出了自己的腿。女娲过意不去,将自己的衣服扯下来送与它,从此龟游水不用腿而用鳍了。女娲用龟的四腿做擎天柱。因西、北两面的短些,故有“天倾西北”的说法。
女娲补天后,洪水归道,烈火熄灭,天地定位,普天同庆,人们在天台山迎女娲归朝,女娲也十分欢喜。到天台山后,大家看天下的儿女们生活安然,高兴地吹起了笙箫。
[编辑本段]女娲补天真相
某些史前事件虽以民间传说或神话的形式存在,但却存在着事实依据。黑海的水下考古探测就曾发现圣经之中记载的“世纪大洪水”有事实依据。“大禹治水”虽无准确的文字记载,但该神话的事实被普遍认为是治理古代水患。那么,比大禹治水更为古老的一个神话——“女娲补天”是否也存在着这种事实基础呢?近日,中国地震局第一监测中心研究员王若柏提出,女娲补天的神话实际上可能是远古时代的一次陨石雨灾害。此种说法依据何在?记者就此事采访了王若柏研究员。
研究发现,白洋淀流域区的特殊地貌是全新世中晚期的一次规模巨大的陨石雨撞击留下的。
王若柏告诉记者,近年来,他们在研究白洋淀流域区的历史地貌时发现,从任丘、河间到保定、望都一带,向西偏北的方向延伸,一直到完县、满城附近,存在大量特殊的地貌现象——碟形洼地及其群体。这种碟形洼地是怎么形成的呢?
他们利用近百年前出版的顺直地形图和航空照片等,使用计算机数字技术(DTM)将现代地形和人工地物层层剥去,仅保留原始的自然地貌景象。将这种洼地的复原图与形成年代相近的国内外其他地区的陨石撞击坑进行对比后发现,白洋淀地区碟形洼地和其群体是史前规模巨大的陨石雨撞击后,在近代冲积平原上留下的遗迹。
依据地质地貌方法对近代陨石撞击的研究,他们推测,这次撞击发生的地域非常广,从晋北一直到冀中,甚至可能延伸到渤海湾附近。发生的时间大概在史前的某一时刻,最有可能是距今4000-5000年间。
推测当时的情景是,一颗小型彗星进入地球轨道,在山西北部的上空冲入大气层并在高空爆炸。在一个极短的时间内,落入从晋北到冀中这一广大地区,形成规模宏大的陨石雨。在平原地区形成了大量的撞击坑,后经地面流水的侵蚀和先民的改造,多个较大的撞击坑群最终形成了白洋淀。其余的较小者形成了积水洼地,逐渐成为了该地区主要的居民点,部分这种洼地被地表水冲蚀破坏,但是河床间的高地上保留了大量的撞击坑遗迹——“碟形洼地群”。
分析女娲补天传说的内容,和一次规模巨大的天外来物(陨石雨)的撞击事件极为相似。
王若柏告诉记者,最早记载女娲补天的是《淮南子》和《览冥训》。这两部著作中对女娲补天的神话是这样论述的。在远古时候,“四极废,九州裂,天不兼复,地不周载;火炼炎而不灭,水浩洋而不息。”也就是说,天塌地裂,大火延烧,洪水泛滥,飞禽作孽,走兽横行。在百姓哀号、冤魂遍野之际,一位叫女娲的女神挺身而出,她“炼五色石以补苍天,断鳌足以立四极,杀黑龙以济冀州,积芦灰以止*水”。从而克服了这一重大的自然灾害。
文中的精彩描述完全应当是一次规模宏大的陨石雨撞击全过程,“四极废,九州裂,天不兼复,地不周载”是小型天体爆炸后形成的大规模陨石雨:“火炼炎而不灭”是巨大撞击、爆炸和其后在地面上引起的火灾;如果小型天体是一颗彗星,其成分主要是陨冰,而陨冰融化后形成大量的地表水,才会有“水浩洋而不息”的结果。“杀黑龙以济冀州,积芦灰以止*水。苍天补,四极正,*水固,冀州平,蛟虫死,颛民生。”神话依据上古时代的传说编撰于东汉年间,冀州当然就应当是古代河北省一带,也就是说这一段描述了灾害平息之后河北平原的景象。
女娲补天遗迹的地理分布位置,恰恰位于王若柏研究员提出的撞击区的南部和西部附近。
天外来物撞击灾害可能形成巨大的破坏,其中重要的是对古气候的影响。王若柏研究员说,第四纪地质学家研究了全新世气候的变化规律,发现有多次重要的降温事件。在距今8500—3000年前后全新世的大暖期是新石器古人类文明发展的一个重要阶段,但此期间也是一个气候剧烈波动的时期。其中距今4000多年前的一次降温事件,被称为“小冰期”的事件影响巨大。这一时间也是中原文明发展的一个最重要的时刻,对这一问题许多学者都十分重视。著名的地质学家刘东生院士等人使用环境演化高分辨率分析(10—100年时间尺度)的方法研究全新世古环境等问题时提出,在距今4800—4200年间有一次降温事件,事件的结果导致了古文化的变迁。认为在蒙、辽、冀地区繁盛的红山文化突然衰落和小河沿文化发展的低谷可能与这一事件有关。
王若柏告诉记者,近年考古学已有明确的证据,女娲神和女娲补天的神话的遗迹主要存在于山西、河北一带。这些遗迹的地理分布位置恰恰位于他提出的撞击区的南部和西部附近,而且这次撞击对应了古气候学家的研究结果——距今4800至4200年间的降温事件,正是陨石雨的撞击引发了这次降温事件。
白洋淀地区为什么在新石器时代晚期留下了一个古文化的空缺区,合理的解释是这里发生了巨大的灾害。
王若柏告诉记者,他的研究不仅在时间上与古环境专家们提出的全新世降温事件一致,而且地理位置也与历史地理学家提出的河北平原古文化空缺区不谋而合。
自然环境对早期人类发展的影响极为重要。各种文化区的分界,往往都是自然地理环境的分界线。但是,他们在研究这一问题时发现,河北平原的中部,即白洋淀地区既不是山脉纵横,也不是荒漠分布,应当是一个十分适合远古人类生存和繁衍的湖塘和洼淀地区,但在新石器时代晚期却留下了一个古文化的空缺区。考古学研究表明相当于仰韶文化时代的新石器时代晚期文化非常缺少,而更晚的龙山文化遗迹几乎是空白。实际上、《中国自然地理》(历史自然地理)一书早已经提出,“不论是新石器时代或是商周以至春秋时代,(河北)平原的中部都存在着一片极为广阔的空无聚落的地区”。著名的历史地理学家谭其骧先生也指出“河北平原是一片榛莾,荒无聚落的景象”。
实际上有关中华文明夏、商、周的研究也证实了这一点。依据历史文献《春秋》和《左传》等编绘的春秋时代各诸侯国的形势图圈出的古文化空缺区,与使用前述历史地貌方法划出的撞击区完全重合。这显然不是偶然的,这一地区主要是白洋淀流域和向西北和东南延长的范围。说明这一地区经济、文化的开发大大晚于周边地区,比较合理的解释是巨大的灾害造成的地理环境恶化。甚至更有可能是先民心理的创伤和由此造成的禁忌等等。
这次灾害就是陨星雨撞击事件。巨大的撞击灾害来临后,造成了大量人员的死亡和外迁,使当地繁盛的古文化从此中断。灾害过后的若干年,又逐渐形成了新的古代文化。这一灾害历经一代又一代的传说,一个美丽的神话——“女娲补天”便诞生了。
王若柏,中国地震局第一监测中心研究员。主要从事地震地质,地壳形变和地质灾害领域的研究工作。
[编辑本段]女娲补天雕像
在深圳市南山区蛇口海上世界,矗立着一座女娲补天的雕像。她是中央美术学院教授傅天仇先生创作的,建于1986年。
这座雕像雄伟壮观,全身用乳白色的石头雕刻而成。高约12米,宽约7米。 女娲上身为人,下身是缠绕一团的蛇尾。她带着严肃的表情,用双手托起补天巨石——五彩石,以象征中华民族的创造精神,同时也激励蛇口人继续发扬敢为天下先民的创新精神。
[编辑本段]同名动画片——女娲补天
导演:钱运达
美术设计:胡永凯
制作公司: 上海美术**制片厂1985年出品
上古时代。女娲端坐水边,空旷的原野,使她感到异常孤独。女娲用泥巴做成无数小人。小人们立刻有了生命,而且不断繁衍,过着幸福快乐的生活。忽然,山动地摇,火神和水神大打出手,各不相让,烈火熊熊、洪水涛涛。地面的小人被洪水卷走,惨叫声不断。熟睡的女娲从梦中惊醒。她赶紧从腰际摘下一片绿叶,绿叶变成一叶扁舟,救起了溺水的小人。但更可怕的事情发生了:猛烈格斗的水神和火神把天撞出了裂缝,碎石落下,砸伤了许多奔逃中的小人。女娲焦急万分,她托起五彩巨石,填没了天上一个个空洞。然而洞外大风吹来,巨石又纷纷落下,裂缝在不断延伸,女娲不顾一切地将自己的身体嵌进了洞口和裂缝里。她的身躯渐渐溶化成石头,终于补好了天上的空洞,大地从此平静下来。小人们为失去女娲而伤心地痛哭起来。天边,在女娲修补的地方隐约出现了闪闪发亮的星座。女娲留下的绿叶把大地装扮成片片绿洲,人们就在这片土地上快乐地生活着。
本片于1986年获法国圣罗马国际儿童**节特别奖。
[编辑本段]女娲补天的翻译
久远的过去,支撑天地四方的四根柱子倒了,大地裂开;天不能普遍地覆盖万物,地不能全面地容载万物;火烧猛烈而不熄灭,水泛滥成灾而不停止; 凶猛的野兽吃善良的百姓,凶猛的鸟用爪抓取老人和小孩。于是,女娲冶炼五色石来修补苍天的漏洞, 砍断巨龟的脚来做撑起四方的擎天柱,杀死黑龙来拯救中国,用芦灰来堵塞洪水。天空被修补了,天地四方的柱子重新竖立了起来,洪水退了,中国的大地上恢复了平整,凶猛的鸟兽都死了,善良的百姓生存下来。
伏羲与女娲的神话故事代代流传,但是伏羲与女娲的历史原型是否存在还有待考证,可以肯定的是他们在后人的历史记述中出现过,但是过于神话的记述肯定是夸张的说法,但是伏羲女娲作为上古时期两个著名的人物被人们敬仰却是不争的事实。
伏羲,华夏民族人文先始、三皇之一,亦是福佑社稷之正神,同时也是我国文献记载最早的创世神。女娲,中国上古神话中的创世女神,是华夏民族人文先始,福佑社稷之正神。
风姓,燧人氏之子。 又写作宓羲、庖牺、包牺、伏戏,亦称牺皇、皇羲、史记中称伏牺,后与太昊合并,在后世被朝廷官方称为“太昊伏羲氏”,亦有青帝太昊伏羲(即东方上帝)一说。
相传女娲造人,一日中七十化变,以黄泥仿照自己抟土造人,创造人类社会并建立婚姻制度;后因世间天塌地陷,于是熔彩石以补苍天,斩鳖足以立四极,留下了女娲补天的神话传说。
《文选 王延寿》曰:“伏羲鳞身,女娲蛇躯。”《后汉书人表考》卷二引《春秋世普》曰:“华胥生男子为伏羲,生女子为女娲。”此外,苗族有“伏哥伏妹治人烟”传说,布依族、瑶族均有“伏羲兄妹”传说。
伏羲女娲
灵动瑰丽奇绝的翼城花鼓
我爱故乡的花鼓。
她像一枝带露的山桃花,清新、靓丽;她像一河流淌的清水,欢快、流畅;她更像一群活泼可爱的村姑,妩媚中不乏俏皮,端庄中透着野性,浑身进发着勃勃的生命力。她从明代诞生之日起,一路走来,欢歌笑语,广得历朝历代人民青睐,历久弥香;改革开放新时期,更是焕发艺术魅力,北赴京、晋、陕,南下豫、皖、浙,西南到西藏,频频演出。与名噪中外的凤阳花鼓同台献艺,与闻名遐迩的安塞腰鼓一决雌雄。我为家乡有这样迷人的艺术瑰宝而欢欣鼓舞!
传统的翼城花鼓打法多以小团体活动为主。一般八九个人为一个小团体。计:一个打鼓者,一个打锣者,一个拍钹者,一个打点子的,一个小丑,四个苗子。打鼓的将鼓斜斜的系在颔下,一面贴腮;打锣的将一条二指宽的竹篾,从背后腰间向上,从肩部上方弯下,锣者、打点子、拍钹者,一律作舞台短打妆扮;小丑作戏台小丑状,调皮、淘气;而苗子则作村姑妆扮,靓丽而野性。
表演开始了。锣、钹、点子,同时骤然响起。之后,打鼓者在欢快的打击声中,“亮相”出场。顿时,场里打出一片欢快、铿锵的音响。只见打鼓者挥动灵活手臂,缀着红绸布的鼓锤,上下翻飞,左右舞动;健美的身材,不断“亮”出各种姿态;或骑马蹲裆,或海底捞针,或猿臂探月,或金凤展翅……不一而足。
和着打鼓的动作,打锣的、打点子的、拍钹的,一起扭动腰、臂、臀,同打鼓者,交相击打,一起奏出各种音响;或缓如江河流水,或激烈如秋风过野,或散淡如闲云舒卷……真是美伦美奂,妙不可言。
特别是打鼓者和打锣者,打到激烈处,两人亮出“对峙”的驾势,各不相让,或你进我退,或我进你退,其势如蛟龙出水,如猛虎下风,怎一个好字了得!这时,只见鼓槌红缨上下翻飞,挂锣随竹篾悠悠颤动。真是看的人眼花缭乱。
在鼓、钹的大作中,头戴毡帽、画白鼻梁的小丑穿插演出队伍之间,作种种逗人状,手之舞之,足之蹈之,令人捧腹;打扮的花枝招展的四个“苗子”,亦作种种表演;一会儿如仙女下凡,步履轻盈;一会儿如村姑戏嬉,活泼风骚,让人眼花缭乱……等到花鼓打了一会儿了,鼓乐嘎然而停,苗子们就一边娇喘,一边唱:正月里来正月正,正月十五挂红灯……唱毕,又从头一番表演。
诗经云:“君子阳阳,左执簧右招我由房。其乐只且!君子陶陶,左执翎,右招我由敖。其乐只且!”是讲劳动人民,在辛勤的劳动之余,手执乐器,载歌载舞的欢快场面和欢乐心情的。我认为诗经中这首“君子阳阳”,也是对翼城花鼓的生动写照。演出活动充分地抒发了人民在劳动之余、节庆之日的喜悦之情,以及欢乐场面。
愿翼城花鼓之花越来越绚丽多彩!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