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南鄂晚报
眼下正在温泉上映的战争爱情大片《云水谣》,讲述了一位援朝战士荡气回肠的爱情故事。在赤壁市羊楼洞,也发生过类似的故事——湖北军人杜江群和日本护士沟胁千年,一对异国情侣演绎的一段凄美爱情。
最早考证这个故事的赤壁市退休民警余法海,是一位为上世纪五十年代羊楼洞“野战医院”100多名无名烈士“寻亲”的热心人。在整理英烈名录和史料的过程中,他获悉了这段鲜为人知的故事,并多次前往天津、武汉等地考查证实。去年12月中旬,记者来到赤壁,倾听余法海老人的讲述。
初次相识,缘于日本少女的“国际援助”。
1945年,二战的炮火还没有熄灭,时年16岁的日本少女沟胁千年离开生她养她的故土,来到中国的满州里。
目睹了中国人民的屈辱和苦难,这个16岁少女纯洁的心灵容忍不下自己同胞“圣战”的谎言,毅然以志愿者的身份加入中国***领导的八路军,站在部队的后方,救死扶伤。这位勇敢的日本姑娘在解放军辽东第一军区医院学习医护技术,后来跟随部队从北方转战到南方。
那时的杜江群风度翩翩,一身军服在身使他更加英姿飒爽。出身湖北一个小山村的杜江群视革命大业为己任,在地下党的指引下,积极参加革命,入伍参军。全国解放后,他入了党,在河南步兵学校当上了政治教员。可是,就在他立志要施展自己才华的时候,灾难却降临在他的头上,他患上了肺结核,不得已离开了热爱的工作岗位,到当时羊楼洞“野战医院”疗养。
1952年,沟胁千年辗转来到了羊楼洞“野战医院”。在这里,她碰到了自己一生的所爱。
当时的疗养院,来了不止沟胁一位日本姑娘,但她是最年轻的一位,也是工作最认真的一位。江南炎热的夏天,她经常穿梭在各个病房之间,忙碌的身影跑上跑下。每当休养员们劝她休息一会,她总是微笑着用带有日腔的普通话说:“没关系,不累,我们当护士的就是为你们服务的。”
沟胁的辛劳得到了大多数休养员的认可,同志们对她都非常热情。但是,由于个别的伤员对外籍护士还存在着一定的敌对心理,特别是那些受重伤的伤员,身体的疼痛使他们甚至想放弃对生命的渴望,尤其是每当病痛的时候,他们的反抗情绪就特别严重。
有一次,又轮到沟胁值班,一位休养员伤痛难忍,在病房里大喊大叫,根本不听医护人员的劝告,对日籍护士更是拳打脚踢,出口辱骂。但沟胁没有放弃对他的治疗,多方劝慰。可那位伤员根本不听,一直闹了两、三个小时。看着沟胁着急的样子,杜江群暗自佩服眼前这位日本姑娘的耐心与责任心,于是站出和她一道做工作,直到那位伤员平静下来,愿意接受治疗。那一刻,他俩终于松了口气,彼此相对会心地笑了。从此,沟胁对知识广博、睿智幽默的杜江群钦佩不已。
就这样,两个年轻人在这个特殊的环境中相识了。
炽热相爱,鄂南山岭留下爱的誓言
虽然五十年代男女之间的感情是含蓄的,但两颗年轻的心,是任何人也阻止不了的。
虽然每天的工作非常累,但为了更好地照顾伤病员,沟胁努力地学习中文。无疑,杜江群成了她得力的老师。一个专心地学,一个用心地教,爱的火焰在他们心中慢慢点燃。
沟胁性格开朗,能歌善舞,是文艺演出的积极分子,她把许多的欢乐和笑声带给了伤病员,也给爱慕她的杜江群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在一次迎国庆联欢晚会上,沟胁与她的同胞姐妹们一起演唱了中国歌曲《在那桃花盛开的地方》,跳起了蒙古舞和日本舞,优美的歌声、柔美的舞蹈深深吸引了台下的杜江群。一向稳重的杜江群,眼睛凝视着心爱的姑娘,目光久久不能离去。
那段日子,沟胁被杜江群浓浓的爱包围着,她珍惜和心上人在一起的每一分钟,每天晚饭之后,他们一起散步,一起谈心,一起看书。羊楼洞的河边、桥上、树林里,到处留下了他们甜蜜的身影。
杜江群在疗养院的那段日子,身体状况时好时坏。有一次,杜江群发高烧昏迷不醒,当时羊楼洞环境不太好,严重缺水,这可急坏了沟胁。
人生地不熟的沟胁急得在院里团团转。还是战友提醒了她:到附近弄点冰棒来。沟胁拿出积攒了好几个月的零花钱,一个人跑到附近的镇上,买了十几根冰棍。为了不让冰棍在路上融化了,沟胁从战友那里借了个保温瓶,一路小跑奔回来。汗水浸湿了她的衣衫,来不及喘口气,她就直奔病房,为杜江群降温。
在沟胁的照料下,杜江群恢复得很快。看着心爱的人脸色慢慢好转,沟胁心中的石头落地了。
沟胁千年远渡重洋来到中国,当时已经好几年没有回过日本。每到节日,一股思乡之情油然而升。她想念家中的妈妈,还有上了战场的父兄,不知道妈妈带着妹妹在家好不好,父兄是凶是吉,每每到此,沟胁就泪水涟涟。杜江群看在眼里,急在心里。为了缓解她的思乡之情,他给予她亲人般的关怀与爱护。
一天下午,沟胁在病房忙到七八点才回去,肚子饿得咕咕直叫。食堂的饭菜早已买完了,眼看着就要挨饿了,杜江群从房里走出来,手里拿着热腾腾的饭菜,那一刻,沟胁心里暖融融的。
无奈离别,一纸调动隔断有情人
相聚总是短暂的,离别总是来得太快。
1953年秋天,正当江群与沟胁爱火燃烧的时候,医院接到了上级命令,调走在羊楼洞工作的所有日籍医护人员,沟胁被调往襄阳军区医院。这一消息,震动了所有人。在这并不短暂的一年里,大家日夜相处,已经积累了深厚的感情。不过,此时,最受打击的还是杜江群与沟胁千年这一对恋人,他们难舍难分。
但服从命令是军人的天职。临走的前一天,沟胁像往常一样,一如既往地给病员打针,喂病人吃药。她走遍每个病房,逐一向病人告别,那份依依之情难以言表。当走到杜江群病床边时,她的双眼已满含泪水。
看着即将离去的心上人,杜江群有千言万语,但在病房又难以表达。沟胁站在江群的病床边,给他拉好被子,嘱咐了一句:“以后多通信吧!”就低着头轻轻地走出去了。
第二天早上,沟胁早早来到病房,将一些绣花的手绢、枕套、画着彩图的书信,塞到了杜江群的枕头下。
当天上午,30多名日籍医护人员登上汽车,离开羊楼洞。杜江群和所有能走出病房的休养人员都去镇外送行。大家依依不舍,握手告别,江群和沟胁的手紧紧地握在一起,久久不能分离。
汽车开动了,当江群向沟胁喊出“再见”时,沟胁禁不住的失声痛哭。杜江群的眼睛也湿润了。这是一次多么痛苦的分离啊!
短暂相聚,换来永久离别
在分离的日子里,绵绵不断的相思困扰着这一对恋人。见不到爱人的面,听不到爱人的声音,杜江群与沟胁千年忍受着煎熬。唯一可以一解相思之苦的是鸿雁传情。
为了杜江群能够养好病,沟胁把每个月几十块钱的津贴全都省下来,不断买些营养品邮寄过去,有时买些生活用品,在上面绣个图案,用这种含蓄的方式表达自己对他的思念。
可是,命运总爱捉弄有情人。在那个年代,肺结核像一个凶恶的病魔,死死地抓住杜江群不放,发烧、咳嗽、咯血……杜江群的身体越来越弱,以致大部分时间只能躺在床上。但杜江群把这些瞒在心底,没写信告诉沟胁,因为怕她担心,怕她不能安心工作。
1954年下半年,沟胁千年从襄阳调到武汉东湖疗养院。离杜江群的距离近了,她更深切地思念着心上人。
但更大的难题摆在面前,沟胁面临着回国的问题。她写信告诉杜江群,她的妈妈通过中国红十字会寻找她,她的爸爸和哥哥在战争中都离开了人世,现在妈妈一个人带着三个女儿艰难度日,日夜盼着她回去。
沟胁面临着艰难的抉择:要么离开心上人,要么背弃亲人留下来。经过反复地衡量与思考,她决定还是留下来,等待杜江群的病好了以后再回国。
接到来信,杜江群心情沉重:一方面他舍不得心爱的姑娘,另一方面又觉得自己不应该那么自私,要她远离亲人、远离家乡。他只能写信告诉她:为了你的幸福和亲人,你必须回国去!
性格倔强的沟胁接到信后,立刻赶到了羊楼洞。久别重逢,悲喜交加。但此刻,他们顾不得缠绵的情话,他们要尽快决定是否回国。沟胁泪眼汪汪:“我不忍心回国,如果那样,我会终身痛苦的……”杜江群拗不过,只能狠着心对她说:“我不同意你留下来,你必须回到日本去。”
沟胁呆呆地看着杜江群,没想到他这么地冷酷。带着对杜江群的爱、带着满怀的惆怅,沟胁回到武汉哭了整整一夜……
1955年春,沟胁回到了日本。
远隔重洋,竟成阴阳相隔
1955年11月,回到日本的沟胁为了与杜江群站在统一战线上,加入了日本***,杜江群得知这一消息后非常高兴。
当时,中日关系还未邦交正常化,这对恋人之间的书信还要靠外交的渠道传递。每一次通信的机会对他们来说都十分不容易,他们每封信都有厚厚的十几页,诉尽了长长的相思,字里行间尽是“思念”字。
有一次,沟胁剪下一缕头发,扎在一个瓷娃娃的头上寄给了杜江群。杜江群收到后非常高兴,尽管病魔已把他折磨得筋疲力尽,每天只能躺在床上,但在妹妹的帮助下,亲自选了一条湘绣梅花图案的丝绸被面,费尽周折寄给了沟胁。
杜江群对沟胁的爱是炽热的,深沉的。为不耽误心上人的前途,他几乎在每一封信里都叮嘱沟胁要开创新的生活,他在一封信里这样写道:“我不愿你过孤独的独身生活,那样我会痛苦和难过的。”
面对着杜江群婉转的拒绝,沟胁恨不能立刻飞到他的身边,告诉他自己要等着和他在一起。但这些都不能,她只有写信鼓励江群,给他安慰和希望。
1956年,杜江群的病情继续恶化。6月,带着莫大的遗憾,他与挚爱的姑娘、与自己的亲人告别了。
接到这一消息的沟胁痛不欲生,心中的精神支柱一下子倒塌了。但想起还要完成杜江群未成的事业,她擦干了眼泪,更加努力、勤奋地工作。
故地重游,誓言死后合墓
时光如白驹过隙,一晃三十年过去了。1987年秋,沟胁再一次来到中国,再一次来到她曾经工作过的地方。
杜江群的妹妹热情接待了她。来到杜江群最后住过的结核病医院,往事一幕幕浮现在她的脑海,沟胁的眼泪不禁扑簌簌地掉了下来。
沟胁想到杜江群的墓前祭扫,寄托哀思,了却一生夙愿。她说:“江群已经故去31年了。按照日本的习俗,一个人亡故30年以后能够得到亲人的祭奠,他就会得到真正的幸福。”
第二天,沟胁起了个大早,化了个淡妆,显得年轻漂亮多了,好像就是要同杜江群见面了似的。在汉阳扁担山公墓杜江群的墓前,她哭得撕心裂肺。
这一次,沟胁做了个惊人的决定:“既然生不能和江群在一起,死后也要陪伴着他。”她告诉同行中杜江群的亲人,在扁担山上重建一座他俩的合墓,在墓里放上两个人的瓷像,墓碑上要刻上我的名字,并在我名字前加上“永远爱你的”字样。她要用这样的方式,来表达自己对杜江群忠贞不渝的爱恋。
第二年春天,一座墓碑按着沟胁的意愿屹立在汉阳扁担山头。杜江群的妹妹把合墓的照片邮寄到日本。
去年3月,已届古稀的沟胁老人又一次来到汉阳扁担山,拜祭她牵挂了一生的杜江群。她说,一定要趁有生之年,再来到杜江群的身边,看望他,诉说自己这一生对他的思念。今生两人无缘不能走到一起,希望来世可以相随相伴。
这些年,沟胁千年一直苦守着对杜江群的爱恋,半个世纪过去了,依然孑然一生。家乡的很多亲人都劝她找位爱人,凭她自身优秀的条件,再找是轻而易举的事,可是她没有。她说,生前杜江群那么爱自己,在他弥留之际也只有对她的相思之苦,这份情她要用一辈子来还。
汽笛凄鸣——四官殿码头上的离别
在两人分开的日子里,他们书信不断。但当感情的火花渐渐明晰时,杜江群的病情却越来越重。
1954年秋天,杜江群几次大吐血,有一次昏迷不醒,沟胁千年闻讯从襄阳赶到羊楼洞,已昏迷7天的杜江群刚刚从死亡线走回来。
面对火一样热情的沟胁千年,杜江群内心矛盾,他非常希望能见到心中可爱的姑娘,但他知道自己时日不多了,违心地拒绝了沟胁千年到病房探望的要求。沟胁千年痛苦地跑到山坡上哭泣,在太阳没入山头时,她再也忍不住,直接闯进杜江群的病房,看望她日夜思念的郎君。
1955年,沟胁千年被召回日本。在汉口江边四官殿码头,离别时涩涩的一幕永远定格在她的心中。
她清晰地记得,杜江群是被人用车护送到武汉关,再用担架抬到码头和她告别的。当时,杜江群的病已经很重了,面色焦黄,身体虚弱得连说话都喘粗气,但他却一直努力地微笑着。沟胁千年冒着被传染的危险,靠近他,握着他的手。他的手是那么冰凉,却还是努力地握着她的手。
这是他们相恋以来的第一次接触,沟胁千年感到无比幸福,也感到无比难过。她记不清自己说了多少体贴的话,说了多少嘱咐,她只记得自己的泪水如泉涌般落下,滴在杜江群的脸上,浸透了他的衣服。杜江群一直努力地笑着,劝慰着她:面对生活,勇敢一点!
汽笛声声,一对恋人的手慢慢地松开了,沟胁千年依依不舍地离岸上船,杜江群侧身在担架上,努力地向她挥着手。
滚滚的江涛带着无限思念远去了。几十年后,杜江群当年的战友告诉沟胁千年,杜江群那天在回医院的路上哭得很伤心,他明白那是最后的告别了。
生死相许——万水千山隔不断思念
1955年11月,回到日本国内7个月的沟胁千年加入了日本***。她要和杜江群成为真正的同志。
当时,中日两国尚未邦交正常化,沟胁千年和杜江群的书信往来,多是通过外交渠道周转。在每次厚厚的信札中,字里行间都是“思念”两字。有一次,沟胁千年剪下自己的一缕头发,扎在一个瓷娃娃的头上寄给了杜江群。杜江群将这缕青丝带进了墓穴。
1956年6月3日,杜江群不幸病逝。当沟胁千年收到他的临终别书时,已是数月之后,她簌簌的泪水浸透了信笺。她不相信杜江群离开了人世。
数十年来,沟胁千年一直努力从事中日友好工作。促进两国人民友好往来,这是她和杜江群当年的心愿。
1987年,58岁的沟胁千年作为中日友好民间互访使者首次回访中国。她急切地打听杜江群的消息。当她被带到汉阳扁担山公墓杜江群的墓前时,她哭得撕心裂肺,凄泣得让周围的人也难以收住泪水。她在杜江群的墓基上修了他们两人的合墓,在墓穴里放着她的瓷像。她要一直陪伴着杜江群。
沟胁千年一直坚守着对杜江群的思念,50多年来,她一直孤身一人度着风雨长年。许多亲友都劝她找一位合适的郎君,但她仍痴恋着杜江群。几扎信,几本相册,是她的全部寄托。她慢慢品尝着他们的幸福。
沟胁千年说出了自己不结婚的理由:他如果活着结婚成了家,她也许也会结婚,但他死了,没能感受到那种幸福,在他弥留之际,只有与我相思的幸福,我不结婚就是要我俩的幸福永远相随。
男城墙土和女城墙土能结婚吗
|寻亲15年:142座墓碑和100余封“查无此人”的信。“剥洋葱”出品
老余发海从来没想过,自己的余生会和142座墓碑绑在一起。
十五年前,55岁的余发海刚做完肾移植手术不到两年,病休期间,赤壁市文史委派他去考察一片子弟兵烈士墓群。墓群就位于湖南湖北两省交界处,赤壁市羊楼洞村两公里外的老营盘茶山上。
余发海至今记得,那是旷野山坡,荒草丛生,周围没有村庄,也没有道路。一阵风吹过,一个个碑头露了出来,“好像一个加强连埋那。”
高低不平,有的墓缺了一角,有的陷进土里,还有的墓塌了,压在地上。
余发海扯了一把齐腰深的荒草,扎成一束,擦去碑上的青苔和灰尘,上面的字迹在岁月的风化和侵蚀中已经变得有些模糊:既有女兵、炮兵、步兵这些普通战士,也有班、排、营、团级。籍贯涉及全国24省份,118县市。牺牲的战士年纪最小是18岁,更大的52岁。
他用手数了一下,15排,142座。
在后来的十五年里,余发海为了探寻墓碑背后的秘密,寄出了100余封“查无此人”的信件,独自走了几万公里的“长征路”,为墓碑的烈士们带回了67个家庭。
为此,他把家里的老本基本都花光了,甚至变卖了儿子的婚房。家人不理解他,烈士家属也偶有怨言,压得他喘不过气来。他想过停下来,但是陷得太深了。背负着一种复杂的使命感,他只能一次又一次继续上路。
余发海在赤壁羊楼洞142烈士墓群。记者解蕾摄
“他们究竟是英雄还是逃兵?”
2005年,余发海开始走访墓群附近的村民,发现羊楼洞村一直都有“他们究竟是英雄还是逃兵?”的疑问。
一位88岁的村民回忆,年轻时学校曾扫墓,只是不知道里面埋葬的究竟是什么人。
赤壁市文史委也多次收到老们的反映,说这片荒凉的子弟兵烈士墓群,不知是红军还是军?
走访中,余发海认识了住在墓群旁的许家兄弟,附近的村民叫他们“守墓人”。
75岁的许立君回忆,六十年前,羊楼洞镇曾来过一大批抗美援朝回国的战士。在主干路几公里外的赵李桥镇,这批伤员被拉下火车,由担架队、车马队运送到第67医院进行治疗。
许立君的大哥当时就是担架队的一员。那一年许立君不到十岁,他看到许多伤员。
他意外结识了一名叫许贵的战士,战士给了他面包和馒头。后来,许立君隔三差五地就去医院找他玩。有一天,战士突然死了,就埋在旁边的里。
余发海和“守墓人”许立君。记者解蕾摄
余发海得到这些线索后,找到了当年医医护人员,也在村子里拜访了一些抗美援朝的老战士,他们已经十岁了,给余发海讲了很多 墓碑上烈士和当年战争的故事。许多人仅有过一面之缘,便去世了。
带着这些故事,回到家后,余发海开始四处査找档案资料,考察村史。在一本从地摊上淘来的《赤壁民政志》里,他发现了142位烈士的名单。
最终确定,这里并非一片野坟,而是有据的烈士墓群,抗美援朝回国的伤员死去后一个一个被抬到这片荒地里,进行棺葬。
他拿着书去里,将书里的烈士名单与墓碑上的铭文一一进行比对,用红笔标出了每个名字所在的墓碑位置。其中有董存瑞的战友王喜奎、罗盛教的战友周兴良等等。
但仍有九位烈士不在名单上,他又在一位抗美援朝老战士的回忆录中找到了这九位的名字,将他们补充在书旁白的地方。
余发海将这些发现形成了一份报告呈交给上级,赤壁市即与市人武部、市三家联合发起了为142位子弟兵烈士找家乡寻亲人的活动。
这142个陌生的名字始终在余发海脑海里徘徊不去,他日日夜夜翻看写有烈士名字的这几页,边角都翻烂了,又贴上了胶带。“142个伤员救治无效牺牲了,就在我们的土地上安葬。默默无闻地沉睡在这里几十年,不为人知。那他们家里还有没有亲人?知不知道他们牺牲在这里?他们家里是什么状况呢?”
一大堆疑问充斥在他脑子里,无法入眠,“142个名字就像142个谜题”。
100余封“查无此人”的信
带着好奇,余发海开始寻找这142个名字背后的家庭。
烈士的全部线索就 于石碑上这短短的几行碑文。余发海把碑文内容誊抄在纸上。石碑的位置高高低低,他地上抄写,以免身上长长的手术刀口被压到。有时突然下起雨,上的字迹被打湿,钢笔水晕开一片,又得重新开始。
142烈士墓群碑文。记者解蕾摄
他按照碑文上面的地址寄出信——十五年前,一封普通信2角,挂号信8角。不知道从哪年开始,变成了普通1元2角,挂号8元。再后来有了快递,一封信用快递寄就是20元左右。
当寻亲在日后成为余发海生活唯一的主题,时间的概念就在他脑海里变得模糊,只能靠物价的变化来记忆过程,“钱都是我自己垫的,条子都留着,攒了一大本。”
之一年,他寄出去100多封信。但大部分石沉大海,信被退回来,加上一字条,“查无此人”。
余发海怎么也想不通,“为什么他们的家人不回信?”
后来他发现,几十年过去,一些行政区域的划分早已发生改变,比如一位烈士的墓碑上刻着“广东省北流县”,而北流早已被划入广西界内。再比如“湖北省沔阳县”,现在已经改名为“湖北省桃市”。“花莲县舒服乡”实则为“花莲市寿丰乡”,就连“赤壁”也从原来的“蒲圻县”更名。
因为方言和近音字,有些烈士的名字也有出入。一位河南烈士的名字叫刘义,但墓碑上却刻着繁体的刘义齐(刘义齐)。有些烈士的性别甚至都错了,女写成了男。
那段日子,余发海又开始每天从早到晚钻进这些烈士名单里,找到一个核实一个。一共发现了70个错误,一一校正。
但仍旧没有回音。
“我当时也灰心了,把笔也撇了,直接扔到窗户外面去。我烦,那些退回来的信,我也一把火把它们都烧了。”余发海一度陷入情绪的低谷中。
几个月的沉寂后,他突然收到了一封回信。
信里写道:“你做了一件大好事,爸爸参加时我才四岁,大概在我七八岁时就牺牲了。爸爸牺牲后,我一直不知道,后来我妈妈也去世了,我是一个孤儿……”
落款“刘耀”,是河南烈士刘义的儿子。他的叔叔也是军人,曾来羊楼洞找过刘义,没找到,最后带着遗憾去世了。去世前叔叔告诉刘耀,“你把爷爷坟旁边留一个空位,等你爸爸找到后,你要把他跟我们埋在一起,让我们团圆。”
这封信重燃了余发海的希望,“还是有意义的”。他决定继续做下去。
烈士徐保荣家属写给余发海的信。记者解蕾摄
十五年的“长征路”
2006年,余发海开始坐着火车为烈士寻亲。他的足迹几乎遍布全国——最北到丹东,最南到广西、贵州。他在一张地图上把去过的地方都画上,“我这十五年,也是一段长征路。”
2007年清明节前,余发海偶然看到了一则报道。在太原,有一位比自己大九岁的老官王艾甫也在做着相似的事情。
余发海萌生了志同道合的亲切感,“他和我一样,都是被烈士背后的故事感动。”
于是,他想办法 到王艾甫,“如果你那里有湖北籍的烈士,我来帮你找,我这有个山西籍的,你帮我找,可不可以?”没过多久,王艾甫就帮忙 到了赤壁墓群中一位山西籍的烈士家属。
2007年,余发海坐了20多小时的火车到达太原。跟随王艾甫驱车前往介休市义掌棠北村。
村子偏僻,被一圈土城墙围拢着。进村后,余发海开始一组一组地问,一大队一小队挨家挨户地找。
最终找到了温秉仁烈士的家属——在一户破旧老房子里。
烈士74岁的胞弟温秉根向余发海回忆,那时候,他自己才不到十岁,哥哥当出去后就再没有消息,爷爷奶奶和父母一直在等着他回来,死前也没等到。再有消息的时候,就是他的战友带来的死讯。
他指着背后的房子告诉余发海,“这都是老房子,是爷爷一代代留下来的。这间是我哥哥的,他要是在的话就给他住。可是哥哥不在了,”这句话刚说出口,老人的眼泪一下子就出来了,“父母在世的时候不知道哭了多少回。我现在也有儿子了,儿子也是军人,我很想看看我的哥哥。你们说在湖北,但我不知道湖北在哪里,哥哥的墓在哪里。”
2007年,余发海前往山西烈士温秉仁的家里,与烈士家属合照。受访者供图
“温秉仁的弟弟到现在都没有来过,不知道是不是家里穷。”余发海无奈,这是他出门找到的之一个家属。
此后的十五年,余发海遇到过各种各样的烈士家庭。
有的是烈士的遗腹子,从来没见过,只听母亲讲起过;有的家庭已经苦苦寻觅了几十年,但始终没有音讯。有些家庭因为亲人去世,变得破碎,有的消极生活,有的选择重组,有的无奈只能遗忘。
余发海至今还能一字一句地背出十三年前收到江苏徐保荣烈士家属回的信。
“余警官,我是徐保荣烈士的后代,我想去看看我的亲人,我娘还在,她是烈士的妻子,可我不是烈士的儿子。我妈妈眼泪都流干了,一生就是想见他一面。”
“我想这是个什么事?千里迢迢再有困难,也要把这个谜揭开。”于是他从赤壁坐火车来到江苏省沭阳县。
烈士家属给远道而来的余警官做了一桌子饭,徐保荣烈士的遗孀吴庆兰已经84岁,坐在门槛上一直流泪,用方言讲着当年的故事。
徐保荣在参加抗美援朝战争前曾回过一次家,也是那次娶了吴庆兰。相处了一两天就回到部队,再没有回来。吴庆兰收到丈夫的死讯后,生了一场大病,一个大家庭由此破碎。徐保荣的弟弟向她表明心意,于是“两个苦难的人决定撑起三个小家”。
余发海声音哽咽,“我听老妈妈讲到这里的时候,就看到一个白发苍苍的老爷爷坐在旁边,他就是当年的弟弟,已经75岁,眉毛都白了。在路上摇手接我的是他们的儿子,30多岁,两人一共生了三儿一女。”
他们全都跪下来说:“余警官,恩人啊!”
“我能不感动吗?我做了什么?我就起了一个通讯员的作用,可是这些故事感染着我。你不能说人没有良心、人是麻木的,就算没有一个人支持我,不管是别人羡慕还是嫉妒我,我都要做这个事情。”余发海说。
一个人的“陈列馆”
2007年至2011年这五年间,是余发海家里最热闹的时期。羊楼洞142烈士墓群由牵头修缮完成,专门成立了修缮和保护羊楼洞142烈士墓群工作小组,余发海被任命为办公室副主任。
赤壁烈士陵园所长称,从2010年开始接管羊楼洞142烈士墓群,十年间总共接待了将近一百万人来参观和扫墓。
在他接手前,陵园进行了两期改造,用红砖修建了围墙,建造了烈士碑,土路也被修建成水泥路。在任期间,烈士墓群进行了全部改造,保留了原始的老坟包,也修建了新的墓碑。
这几年也是烈士家属前来缅怀的高峰期。家属来赤壁,之一个 的就是余发海。
有些家属宾馆,余发海就留他们在自己家过夜。最多的时候睡了六七个人,客厅的沙发上、地上都是铺盖卷。
但大多数时候,这个房子里就只剩下他一个人和一屋子的资料。
这栋小区的老宿舍楼是余发海2005年买的,已经不知过了几手。灰色的水泥墙,身在周围红色砖瓦砌成的一排排新房中。
房间里没什么家具,地上的瓷砖有三种颜色和形状,是别人家装修完剩下的,便宜卖给了他。冬天屋子里很冷,只有桌子下面有个暖炉用来烤火。
几大的阳台上有两个书架,放满了编年史、档案志、抗美援朝战争史等书籍,另一侧是一些被装订成册的资料,厚厚一沓,从1到20标着序号。
余发海家里的“陈列馆”,收集了十五年为烈士寻亲的资料。记者解蕾摄
狭窄的空间里放着一台老旧台式电脑,是他前几年买的二手货,运转的时候嗡嗡直响。为了查资料,他几年前开始从头学起了电脑,现在已经用得很熟练。
早些年,余发海和妻子儿女一家五口人住在街道上的一间平房里。退休前,他做过、所长,下过基层,也进过机关,是里的骨干力量,还曾因破过一起大案得了一等功勋章。
2003年,积劳成疾,余发海患了肾病。双肾坏死,必须做肾移植手术。但家里没钱,他想过“老牛拖破车,哪天死了就算了”。
单位知道他的病,就让他去医院进行肾配型,没想到不久便找到了合适的。内部了募捐,其余部分夫妻俩管亲戚借,才凑齐手术费。
出院后他仍需靠药物来维持。一天五次药,卧室的架子上放着各种各样颜色的药丸。每天晚上睡觉前,他还得给自己打一针。
在书桌上,有一张一米长的生化检查记录表,密密麻麻的小字写着他从2003年到现在历次检查的身体各项指标情况。
2005年,将在病休恢复期的余发海从基层调回机关科室,派他去羊楼洞墓群进行红色考察,算是个闲差。但没想到,他却一头扎了进去,变得比工作还忙上百倍,几乎不着家。
按他当时的经济状况,每个月付完医药费后,基本就所剩无几。他擅作主张,没经过妻子儿意,就把原本要给儿子结婚的老房子卖了,一部分用来还钱,一部分用来找烈士的家属。
找烈士家属比想象的要更艰辛,花费也更大。、打车票、住宿费、吃饭,每一笔都是不小的数字。
找胡金海家属时,余发海从妻子口袋里偷走两百块钱,这原本是过年要给孙子的压岁钱。妻子生气又无奈,“你真是吃家饭喂野食。”
十几年来,余发海家里的老本基本都花光了,“我对不起我的家人,对不起我的儿女。别人家父母都是给孩子们留财产,我却是不断地消耗家里的财产。”
这些年,余发海也受到了一些压力。妻子曾直言:“你做的这些事,你愿意做就做,但千万别把这个家牵扯进去。你出了事,你一个人负责。”
为了保护家人,他一个人住。早午饭随便下点面条吃,晚上去女儿那里吃一顿晚饭,再回自己家。
每次出去寻亲,余发海都会随身携带病例,以防不测。
有一次,在返程的路上遇到了大暴雨,余发海被淋得脸色苍白、浑身发抖,到家之后高烧了一天一夜。
妻子对他说,“你早晚有一天要把命丢在外面。谁要你去的,你自讨苦吃,你活该,谁会感谢你?”
李萍是湖北荆州烈士冉性初的儿媳,也是142位烈士家属群的群主。去年她前往羊楼洞扫墓时,在余发海家中看到堆着乱七八糟的杂物和满桌子的药,不免有些心酸和同情,“从没想到余警官自己的生活会这样窘迫。”
只有在那座属于自己的“陈列馆”里,余发海最有 感。
“陈列馆”分为几个系列,每个系列都有十几本,按年份标着序号。一套是车票册,红红蓝蓝的贴满了他从2005年到现在每次去寻亲的。一套是烈士的资料,打开里面是被他剪剪贴贴出来的资料,以及一些函件和档案。
还有一套是邮寄单,从两毛钱到二三十块钱,一页页翻过去都是这十五年来的点点滴滴。他甚至还保留着每次的打车票、大巴票和给烈士家属洗相片的底单。
十五年来外出寻亲的、汽车票都被余发海贴在本子上,如今已经攒了十几本。记者解蕾摄
另有一套则是这十五年来每一家报纸对他的报道,他都连着报头完完整整贴好,按时间排放。
对着每张纸,他都能讲出一个完整的故事。他小心翼翼地翻看着,仿那些东西就是他这一生全部的意义。
“这些说是要报销,十五年了。我收着,也是我这些年的见证。我要是死了,我老伴儿一把火就烧了。”余发海长叹了一口气,把这些泛黄的本子合上。
67次团圆
2010年9月,羊楼洞志愿军烈士墓群被湖北省批准为省级烈士建筑物重点保护单位。
如今的羊楼洞烈士墓群四周被一片青绿的茶山环绕。一块块方正的石碑林立在陵园中。原先的老墓碑竖立在陵园后面的石台上,有青苔从石缝间长出,顺着墓碑向上。
经过修建,如今的羊楼洞烈士墓群被一片茶山环绕。记者解蕾摄
142座墓碑正前方,耸立着一座纪念碑,刻着“烈士永垂不朽”。旁边是羊楼洞墓群的烈士纪念馆,里面收着墓里挖出来的烈士遗物,以及一些抗美援朝老战士寄来的信和老物件。
余发海寻亲的这些年,羊楼洞村民一听到外面哭天抢地的声音,就知道“余警官又找到了一个,又带回来一个。”
河南西平王定保烈士的妹妹在家人陪伴下来扫墓。受访者供图
至今,余发海已经找到了120名烈士的家属,有67位烈士的家属来祭奠过。
刘耀是之一个来羊楼洞墓群祭扫的家属。
余发海收到回信后没两天,他就从河南赶来了。一下车,63岁的老人直直地就奔去的墓碑,第10排13号墓。
“他就像是被勾住了,直接奔到那就跪下,贴着的墓碑亲,手紧紧地抓着墓碑。撕心裂肺地哭。”余发海说。
村民们也会给远道而来的烈士家属搬凳子坐,给他们倒茶喝。年纪大点的老人坐在门边上,看着这场景也直掉眼泪。
声势更大的一次,从来了三位烈士家属。
其中一位是杨海友烈士的弟弟。他说当时哥哥正要入伍,但刚娶了嫂子,自己就主动去代替哥哥参军。他参军后不久,战争也爆发了,南北部队在武汉行军交叉时,他在志愿军的部队里看到一个人很像哥哥,用话喊了一声,那个人果然回头了。后来弟弟剿匪结束回到家乡,哥哥却一直没回来。
“怎么就上了前线呢?”他说,如果当年没有替参军,那后来去的就是他,埋在这里的也是他。
2007年,余发海还见到了一名活着的“烈士”。
那年腊月二十八,他接到了一个,在江津县找到了“烈士”胡金海本人。
这让余发海大吃一惊,“这不是稀奇了,烈士怎么还活着呢?”他立刻打车前往。 在胡金海的墓碑前,反复确认无误,给胡金海打了。
那头沉默了,“我怎么就死了呢?”
2007年8月,76岁的胡金海穿着一身泛旧的军装,挎着水壶,在家人的陪同下来到了羊楼洞烈士墓群。碑头上方刻着“千古”二字,而上面的介绍确实是他本人。
2007年8月,“活着的烈士”76岁的胡金海来扫墓。受访者供图
胡金海回忆,他是在1951年3月随部队入朝作战,上甘岭战役打得十分艰苦。为了拿下一个高地,发起冲锋后各营连的战士混在一起,美军飞机丢下的就在不远处,身边的一名战士立刻就倒下了。他冲到战士身边,脱下自己的军装扑打战士身上的火焰,扑灭后,他发现这名战士手指还能动,就把军装披盖在受伤的战士身上,继续冲锋。
当时每个战士的军装左上方口袋上都有一块印着自己信息的“生死牌”。战争结束打扫战场时,这位披着胡金海军装的战士奄奄一息,就被误认为是“胡金海”送回国内,转运到第67医院后不久便身亡,埋葬在羊楼洞墓群中。成为了无名烈士。
胡金海从褪色的绿色军包里拿出在战场上用过的茶缸,倒上从重庆带来的酒,洒在墓碑前,又举起杯子把酒干了。他慢慢走到每一座墓碑前敬礼,一共用了一个多小时,敬了142个军礼。敬完礼已经是泪流满面。
更多的时候, 烈士的故事是余发海讲给家属听的。
在十多年来收到的各种家属信件中,他发现大多数家属对战士的牺牲都很陌生。于是他翻读各种资料,拜访抗美援朝老战士,挖掘出不少羊楼洞烈士墓的故事。
据《蒲圻志》记载,1951年6月21日至1953年7月,羊楼洞的中国第67预备医院共接收伤病员3100人,治愈2700人。
《赤壁民政志》也有记载,“该医院主要担任抗美援朝志愿军伤病员治疗任务,因救治无效而死亡的142名重伤员,均追认为烈士,安葬于羊楼洞古镇西南得胜山下。”
这些书都是余发海四处淘来的,成为他研究佐证的资料。
“当作最后一搏”
为烈士寻亲的影响力越来越大,高校学生以及志愿者纷纷加入。但70岁的余发海体力愈发不如从前,他大部分时间都呆在家里,却仍旧为寻亲的事情焦头烂额。
一些烈士家属向他反映,“我们的亲人躺在烈士陵园里面,可我们没有烈士证。”例如,湖北荆州烈士冉性初的孙子说,家里的烈士证在多年前洪水中已经遗失。
荆州市松滋县军人事务局优抚科罗科长向记者解释,确认烈士家属的身份有两个依据,一是家属持有的烈士证,一是省厅发放的《湖北烈士英名录》,二者具备任一即可。
而余发海在赤壁军人事务局的《湖北烈士英名录》中也没找到冉性初烈士的名字。冉家只有一块“光荣”的牌匾能证明身份。
广西烈士颜生,家属在几次搬家中也遗失了证明材料,只剩下一张“病故明书”和安葬证明。
广西烈士颜生家属前往羊楼洞扫墓,和余发海的合影。受访者供图
2022 年12月7日,羊楼洞烈士墓群的主管机构——赤壁市军人事务局优抚科余股长向记者解释,142位烈士中不仅有抗美援朝负伤回国的战士,还有因公牺牲和病故的人员,全部安葬在赤壁烈士墓群中,由于历史原因,很多无法考证。
“前几年,还有冒充烈士家属的人前来索要抚恤金,后来也都被查明情况。所以,落实烈士证这一重任必须要严谨。”她表示。
烈士家属们对这一答复难以接受。有的家属表示理解,“余伯伯已经做得够多了,他心里也不好受。我不怨他,我感激他。”
但有的烈士家属会冲余发海发火,“你替我们找到有什么用呢,还不如别找到。”
余发海被夹在中间无可奈何。“我也不想啊,这已经开始了,怎么收手。”
2022 年1月8日,赤壁烈士陵园所长告诉记者,有关部门近日找到了一份《湖北省军人牺牲病故烈士名册》,这是追认烈士的直接有效证明,同时也从湖北省档案馆处了几份史料加以印证。
根据这些史料,对埋葬在羊楼洞烈士墓群的142位均认定为烈士。称,至于申办、补办烈士证是由烈士户籍所在地事务部门负责。
直至现在,余发海已经把为烈士寻亲这件事当成余生的使命。他总是说,自己的第二次生命是军人给的,“我的这个肾就是一个军人捐给我的。”
说不出口的话就写在回忆录里,取名《良知与道义的远征》,写着写着已经将近五万字。
“心里的遗憾太多了。还有22位烈士没有找到家属,但基本没有希望了,有些事情确实没办法。”余发海用了很长时间才说服自己放弃。
12月14日,在赤壁湿冷的天气里,余发海又出发了。不久前他发现了一片新的墓群,是当年原驻长沙“尸骨坡”第66预备医院遗址,那里曾经也收治了一批从抗美援朝战场回来的伤员。他希望能引起的重视,“我年纪大了,能力有限,希望能为这些战士找到他们的家人。”
动身前往长沙前,他坐在电脑前写下这段话:“一些十岁的老战士一年一年地离世,我也到古稀之年,重病在身,留给我的时间不多了。我会更加珍惜余下不多的时光,当作最后一搏。”
记者 解蕾 实习生裘星 李雨凝 钟艺璇 陈怡甫
编辑 陈晓舒 校对 薛京宁
:
以上就是与男城墙土和女城墙土能结婚吗相关内容,是关于羊楼洞的分享。看完城墙土和沙中土后,希望这对大家有所帮助!
主要品种有绿茶红茶
▲晋代、南北朝茶文化的萌芽
随着文人饮茶之兴起,有关茶的诗词歌赋日渐问世,茶已经脱离作为一般形态的饮食走入文化圈,起着一定的精神、社会作用。两晋南北朝时期,门阀制度业已形成,不仅帝王、贵族聚敛成风,一般官吏乃至士人皆以夸豪斗富为荣,多效膏梁厚味。在此情况下,一些有识之士提出“养廉”的问题。于是,出现了陆纳、桓温以茶代酒之举。南齐世祖武皇帝是个比较开明的帝王,他不喜游宴,死前下遗诏,说他死后丧礼要尽量节俭,不要以三牲为祭品,只放些干饭、果饼和茶饭便可以。并要“天下贵贱,咸同此制。”在陆纳、桓温、齐武帝那里,饮茶不仅为了提神解渴,它开始产生社会功以有,成为以茶待客、用以祭祀并表示一种精神、情操的手段。饮茶已不完全是以其自然使用使用价值为人所用,而是进入了精神领域。
魏晋南北朝时期,天下骚乱,各种文化思想交融碰撞,玄学相当流行。玄学是魏晋时期一种哲学思潮,主要是以老庄思想糅合儒家经义。玄学家大都是所谓名士,重视门第、容貌、仪止,爱好虚无玄远的清淡。东晋、喃朝时,江南的富庶使士人得到暂时的满足,终日流连于青山秀水之间,清淡之风继续发展,以致出现许多清淡家。最初有清谈家多酒徒,后来,清谈之风渐渐发展到一般文人。玄学家喜演讲,普通清谈者也喜高谈阔论。酒能使人兴奋,但喝了多了便会举止失措、胡言乱语,有失雅观。而茶则可竟日长饮而始终清醒,令人思路清晰,心态平和。况且,对一般文人来讲,整天与酒肉打交道,经济条件也不允许。于是,许多玄学家、清谈家从好酒转向好茶。在他们那里,饮茶已经被当作精神现象来对待。
随着佛教传入、道教兴起,饮茶已与佛、道教联系起来。在道家看来,茶是帮助炼“内丹”,升清降浊,轻身换骨,修成长生不老之体的好办法;在佛家看来,茶又是禅定入静的必备之物。尽管此时尚未形成完整的宗教饮茶仪式和阐明茶的思想原理,但茶已经脱离作为饮食的物态形式,具有显著的社会、文化功能,中国茶文化初见端倪。
黄茶▲唐代茶文化的形成
780年陆羽著《茶经》,是唐代茶文化形成的标志。其概括了茶的自然和人文科学双重内容,探讨了饮茶艺术,把儒、道、佛三教融入饮茶中,首创中国茶道精神。以后又出现大量茶书、茶诗,有《茶述》、《煎茶水记》、《采茶记》、《十六汤品》等。唐代茶文化的形成与禅教的兴起有关,因茶有提神益思,生精止渴功能,故寺庙崇尚饮茶,在寺院周围植茶树,制定茶礼、设茶堂、选茶头,专呈茶事活动。在唐代形成的中国茶道分宫廷茶道、寺院茶礼、文人茶道。
▲宋代茶文化的兴盛
宋代茶业已有很大发展,推动了茶叶文化的发展,在文人中出现了专业品茶社团,有官员组成的“汤社”、佛教徒的“千人社”等。宋太祖赵匡胤是位嗜茶之士,在宫庭中设立茶事机关,宫廷用茶已分等级。茶仪已成礼制,赐茶已成皇帝笼络大臣、眷怀亲族的重要手段,还赐给国外使节。至于下层社会,茶文化更是生机活泼,有人迁徙,邻里要“献茶”、有客来,要敬“元宝茶”,定婚时要“下茶”,结婚时要“定茶”,同房时要“合茶”。民间斗茶风起,带来了采制烹点的一系列变化。
自元代以后,茶文化进入了曲折发展期。宋人拓展了茶文化的社会层面和文化形式,茶事十分兴旺,但茶艺走向繁复、琐碎、奢侈,失去了唐代茶文化深刻的思想内涵,过于精细的茶艺淹没了茶文化的精神,失去了其高洁深邃的本质。在朝廷、贵族、文人那里,喝茶成了“喝礼儿”、“喝气派”、“玩茶”。
绿茶
元代蒙古人入主中原,标志着中华民族全面融合的步伐大大加快。一方面,北方少数民族虽喜欢茶,但主要是出于生活、生理上的需要,从文化上却对品茶煮茗之事举趣不大;另一方面,汉族文化人面对故国破碎,异族压迫,也无心再以茶事表现自己的风流倜傥,而希望通过饮茶表现自己的情操,磨砺自己的意志。这两股不同的思想潮流,在茶文化中契合后,促进了茶艺向简约、返璞归真方向发展。明代中叶以前,汉人有感于前代民族举亡,本趄一开国便国事艰难,于是仍怀砺节之志。茶文化仍承元代势,表现为茶艺简约化,茶文化精糖果与自然契合,以茶表现自己的苦节。
▲明、清茶文化的普及
此时已出现蒸青、炒青、烘青等各茶类,茶的饮用已改成“撮泡法”,明代不少文人雅士留有传世之作,如唐伯虎的《烹茶画卷》、《品茶图》,文徵明的《惠山茶会记》、《陆羽烹茶图》、《品茶图》等。茶类的增多,泡茶的技艺有别,茶具的款式、质地、花纹千姿百态。到清朝茶叶出口已成一种正式行业,茶书、茶事、茶诗不计其数。
乌龙茶▲现代茶文化的发展
新中国成立后,我国茶叶从1949的年产7500T发展到1998年的60余万T。茶物质财富的大量增加为我国茶文化的发展提供了坚实的基础,1982年,在杭州成立了第一个以宏扬茶文化为宗旨的社会团体--“茶人之家”,1983年湖北成立“陆羽茶文化研究会”,1990年“中国茶人联谊会”在北京成立,1993年“中国国际茶文化研究会”在湖洲成立,1991年中国茶叶博物馆在杭州西湖乡正式开放。1998年中国国际和平茶文化交流馆建成。随着茶文化的兴起,各地茶艺馆越办越多。国际茶文化研讨会已开到第五界,吸引了日、韩、美、斯及港台地区纷纷参加。各省各市及主产茶县份份主办“茶叶节”,如福建武夷市的岩茶节、云南的普洱茶节,浙江新昌、泰顺、湖北英山、河南信阳的茶叶节不胜枚举。都以茶为载体,促进全面的经济贸易发展。
[编辑本段]茶文化特性
历史性 茶文化的形成和发展其历史非常悠久。 武王伐纣,茶叶已作为贡品。原始公社后期,茶叶成为货物交换的物品。战国,茶叶已有一定规模。先秦《诗经》总集有茶的记载。
汉朝 ,茶叶成为佛教“坐禅”的专用滋补品。魏晋南北朝,已有饮茶之风 。隋朝,全民普遍饮茶。 唐代,茶业昌盛,茶叶成为“人家不可一日无茶”,出现茶馆、茶宴、茶会,提倡客来敬茶。宋朝、流行斗茶,贡茶和赐茶。
清朝,曲艺进入茶馆,茶叶对外贸易发展。茶文化是伴随 商品经济的出现和城市文化的形成而孕育诞生的。历史上的茶文化注重文化意识形态,以雅为主,着重于表现诗词书画、品茗歌舞。茶文化在形成和发展中,融化了儒家思想,道家和释家的哲学色泽,并演变为各民族的礼俗,成为优秀传统文化的组成部分和独具特色的一种文化模式。
时代性 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的发展,给茶文化注入 了新的内涵和活力,在这一新时期,茶文化内涵及表现形式正在不断扩大、延伸、创新和发展。新时期茶文化溶进现代科学技术、现代新闻媒体和市场经济精髓,使茶文化价值功能更加显著、对现代化社会 的作用进一步增强。茶的价值是茶文化核心的意识进一步确立,国际交往日益频繁。新时期茶文化传播方式形式,呈大型化、现代化、社 会化和国际化趋势。其内涵迅速膨胀,影响扩大,为世人瞩目。
民族性 各民族酷爱饮茶,茶与民族文化生活相结合,形成各自 民族特色的茶礼、茶艺、饮茶习俗及喜庆婚礼,以民族茶饮方式为基础,经艺术加工和锤炼而形成的各民族茶艺,更富有生活性和文化性 ,表现出饮茶的多样性和丰富多彩的生活情趣。藏族、土家族、佤族 、拉祜族、纳西族、哈萨克族、锡伯族、保安族、阿昌族、布朗族、 德昂族、基诺族、撒拉族、白族、肯米族和裕固族等茶与喜庆婚礼, 也充分展示茶文化的民族性。
地区性 名茶、名山、名水、名人、名胜、孕育出各具特色的地 区茶文化。我国地区广阔,茶类花色繁多,饮茶习俗各异,加之各地 历史、文化、生活及经济差异,形成各具地方特色的茶文化。在经济 、文化中心的大城市,以其独特的自身优势和丰富的内涵,也形成独 具特色的都市茶文化。上海自1994年起,已连续举办四届国际茶文化 节,显示出都市茶文化的特点与魅力。
国际性 古老的中国传统茶文化同各国的历史、文化、经济及人 文相结合,演变成英国茶文化、日本茶文化、韩国茶文化、俄罗斯茶 文化及摩洛哥茶文化等。在英国,饮茶成为生活一部分,是英国人表 现绅士风格的一种礼仪,也是英国女王生活中必不可少的程序和重大 社会活动中必需的仪程。日本茶道源于中国。日本茶道具有浓郁的日 本民族风情,并形成独特的茶道体系、流派和礼仪。韩国人认为茶文化是韩国民族文化的根,每年5月24日为全国茶日。中国茶文化是各国 茶文化的摇篮。茶人不分国界、种族和信仰,茶文化可以把全世界茶 人联合起来,切磋茶艺,学术交流和经贸洽谈。
中国茶的历史及其发展,不仅仅是形成简单的一种饮食文化的过程,而同样映射出一个具有上下五千年历史的民族的精神特质。 [编辑本段]1、绿茶常识篇
绿茶做为中国的主要茶类,全国年产10万吨茶叶,产量位居六大初制茶之首。中国生产绿茶的范围极为广泛,山东、浙江、河南、安徽、江西、江苏、四川、湖南、湖北、广西、福建、贵州为我国的绿茶主产省份。
绿茶是未经发酵的,中国产量最多,饮用最为广泛的一种茶它的特点是汤清叶绿。
绿茶据传发源于湖北省赤壁市。相传元朝末年,朱洪武率领农民起义,羊楼洞茶农从军奔赴新(疆)蒙(古)边城。他们在军中见有人饭后腹痛,便将带去的蒲圻绿茶给病者服用。服后,患者相继病愈。这件事被朱洪武得知,他记在了心里。当了皇帝后,朱洪武和宰相刘基到蒲圻找寻隐士刘天德,恰遇在此种茶的刘天德长子刘玄一。刘玄一请朱皇帝赐名。朱洪武见茶叶翠绿,形似松峰,香味俱佳,遂赐名“松峰茶”,又将长有茶叶的高山,命名为松峰山。明洪武二十四年(1391),太祖朱元璋因常饮羊楼松峰茶成习惯,遂诏告天下:“罢造龙团,唯采茶芽以进。”因此,刘玄一成为天下第一个做绿茶的人,朱元璋成为天下第一个推广绿茶的人,羊楼洞成为天下最早做绿茶的地方。
市场上常见有,日照绿茶,西湖龙井,峨眉雪芽,黄山毛峰,洞庭碧螺春,庐山云雾茶,汉家刘氏茶,信阳毛尖,竹叶青茶,六安瓜片,顾渚紫笋,江山绿牡丹,太平猴魁,慧明茶,老竹大方,恩施玉露,蒙顶甘露,剑春茶,休宁松梦等等,都属于绿茶类。
绿茶是将采摘来的鲜叶先经高温杀青,杀灭了各种氧化酶,保持茶叶绿色,然后经揉捻、干燥而制成,清汤绿叶是绿茶品质的共同特点。
[编辑本段]2、绿茶品种篇
绿茶的特性,较多的保留了鲜叶内的天然物质。其中茶多酚、咖啡碱保留鲜叶的85%以上,叶绿素保留50%左右,维生素损失也较少,从而形成了绿茶"清汤绿叶,滋味收敛性强"的特点。最新科学研究结果表明,绿茶中保留的天然物质成分,对防衰老、防癌、抗癌、杀菌、消炎等均有特殊效果,为其他茶类所不及。
中国绿茶中,名品最多,不但香高味长,品质优异,且造型独特,具有较高的艺术欣赏价值。绿茶按其干燥和杀青方法的不同,一般分为炒青、烘青、晒青和蒸青绿茶。
炒青绿茶:由于在干燥过程中受到机械或手工操力的作用不同,成茶形成了长条形、圆珠形、扇平形、针形、螺形等不同的形状,故又分为长炒青、圆炒青、扁炒青等等。长炒青精制后称眉茶,成品的花色有珍眉、贡熙、雨茶、针眉、秀眉等,各具不同的品质特征。如珍眉:条索细紧挺直或其形如仕女之秀眉,色泽绿润起霜,香气高鲜,滋味浓爽,汤色、叶底绿微黄明亮;贡熙:是长炒青中的圆形茶,精制后称贡熙。外形颗粒近似珠茶,圆结匀整,不含碎茶,色泽绿匀,香气纯正,滋味尚浓,汤色黄绿,叶底尚嫩匀;雨茶:原系由珠茶中分离出来的长形茶,现在雨茶大部分从眉茶中获取,外形条索细短、尚紧,色泽绿匀,香气纯正,滋味尚浓,汤色黄绿,叶底尚嫩匀;圆炒青:外形颗粒圆紧,因产地和采制方法不同,又分为平炒青、泉岗辉白和涌溪火青等。平炒青:产于浙江嵊县、新昌、上虞等县。因历史上毛茶集中绍兴平水镇精制和集散,成品茶外形细圆紧结似珍珠,故称"平水珠茶"或称平绿,毛茶则称平炒青;扁炒青:因产地和制法不同,主要分为龙井、旗枪、大方三种。龙井:产于杭州市西湖区,又称西湖龙井。鲜叶采摘细嫩,要求芽叶均匀成朵,高级龙井做工特别精细,具有"色绿、香郁、味甘、形美"的品质特征。旗枪:产于杭州龙井茶区四周及毗邻的余杭、富阳、萧山等县。大方:产于安徽省歙县和浙江临安、淳安毗邻地区,以歙县老竹大方最为著名。
在炒青绿茶中,因其制茶方法不同,又有称为特种炒青绿茶,为了保持叶形完整,最后工序常进行烘干。其茶品有洞庭碧螺春、南京雨花茶、汉家刘氏茶、金奖惠明、高桥银峰、韶山韶峰、安化松针、古丈毛尖、江华毛尖、大庸毛尖、信阳毛尖、桂平西山茶、庐山云雾等等。在此只简述二品,如洞庭碧螺春:产于江苏吴县太湖的洞庭山,以碧螺峰的品质最佳。外形条索纤细、匀整,卷曲似螺,白毫显露,色泽银绿隐翠光润;内质清香持久,汤色嫩绿清澈,滋味清鲜回甜,叶底幼嫩柔匀明亮。金奖惠明:产于浙江云和县。曾于1915年巴拿马万国博览会上获金质奖章而得名,外形条索细紧匀整,苗秀有峰毫,色泽绿润;内质香亮而持久,有花果香,汤色清澈明亮,滋味甘醇爽口,叶底嫩绿明亮。
烘青绿茶:是用烘笼进行烘干的。烘青毛茶经再加工精制后大部分作熏制花茶的茶坯,香气一般不及炒青高,少数烘青名茶品质特优。以其外形亦可分为条形茶、尖形茶、片形茶、针形茶等。条形烘青,全要主要产茶区都有生产;尖形、片形茶主要产于安徽、浙江等省市。其中特种烘青,主要有黄山毛峰、太平猴魁、汀溪兰香、六安瓜片、敬亭绿雪、天山绿茶、顾渚紫笋、江山绿牡丹、峨眉毛峰、金水翠峰、峡州碧峰、南糯白毫等。如黄山毛峰:产于安徽歙县黄山。外形细嫩稍卷曲,芽肥壮、匀整,有锋毫,形似"雀舌",色泽金黄油润,俗称象牙色,香气清鲜高长,汤色杏黄清澈明亮,滋味醇厚鲜爽回甘,叶底芽叶成朵,厚实鲜艳。
晒青绿茶:是用日光进行晒干的。主要分布在湖南、湖北、广东、广西、四川,云南、贵州等省有少量生产。晒青绿茶以云南大叶种的品质最好,称为"滇青";其他如川青、黔青、桂青、鄂青等品质各有千秋,但不及滇青。
蒸青绿茶:以蒸汽杀青是我国古代的杀青方法。唐朝时传至日本,相沿至今;而我国则自明代起即改为锅炒杀青。蒸青是利用蒸汽量来破坏鲜叶中酶活性,形成干茶色泽深绿,茶汤浅绿和茶底青绿的"三绿"的品质特征,但香气较闷带青气,涩味也较重,不及锅炒杀青绿茶那样鲜爽。由于对外贸易的需要,我国从80年代中期以来,也生产少量蒸青绿茶。主要品种有恩施玉露,产于湖北恩施;中国煎茶,产于浙江、福建和安徽三省。
绿茶是历史最早的茶类。古代人类采集野生茶树芽叶晒干收藏,可以看作是广义上的绿茶加工的开始,距今至少有三千多年。但真正意义上的绿茶加工,是从公元8世纪发明蒸青制法开始,到12世纪又发明炒青制法,绿茶加工技术已比较成熟,一直沿用至今,并不断完善。
绿茶为我国产量最大的茶类,产区分布于各产茶省、市、自治区。其中以浙江、安徽、江西三省产量最高,质量最优,是我国绿茶生产的主要基地。在国际市场上,我国绿茶占国际贸易量的70%以上,销区遍及北非、西非各国及法、美、阿富汗等50多个国家和地区。在国际市场上绿茶销量占内销总量的1/3以上。同时,绿茶又是生产花茶的主要原料。
[编辑本段]3、绿茶精品篇
龙井是中国极品名茶,产于浙江杭州,是绿茶中绝品。因其产地与炒制技术的不同,可分为狮、龙、云、虎四个系,今天已经归并为狮、龙、梅三大品类,其狮峰最为珍贵,采于谷雨前更佳,成品以色翠、香味浓郁、味甘、形美四绝而着称于世,有“国茶”之称。
黄山毛峰产于安徽黄山风景区,是历史名茶。特级黄山毛峰产于桃花峰的桃花溪两岸的云谷寺、松谷庵、吊桥庵、慈光阁以及海拔1200米的半山寺周围。黄山毛峰芽叶肥壮匀齐,白毫显露,形如雀舌,成茶色泽嫩绿微黄,泛象牙色,鱼叶金黄,香郁味醇,回味甘甜,耐冲泡。品质主要特征:外形略卷匀直显露,色泽翠绿微黄油润,香气高而持久,滋味鲜爽回甘,汤色清澈,叶底嫩绿明亮。
汉家刘氏茶属于绿茶类。产于湖北省谷城县。20世纪80年代创制的汉家刘氏代表茶,外形扁直平整翠绿悦目,内质香高持久,滋味鲜醇回甘。
云雾毛尖茶产于湖北省随州市云峰山茶场,该茶的特点是:条索紧秀,圆润弯曲显毫,色泽绿润,汤色嫩绿明亮,栗香持久,滋味鲜醇回甘,叶底嫩绿明亮。
各类绿茶名:西湖龙井;惠明茶;洞庭碧螺春;顾渚紫茶;午子仙毫;黄山毛峰;信阳毛尖;云雾毛尖;曾侯银剑;大悟绿茶;平水珠茶;宝洪茶;上饶白眉;径山茶;峨眉竹叶青;汉家刘氏茶;南安石亭绿;仰天雪绿;蒙顶茶;涌溪火青;仙人掌茶;天山绿茶;永川秀芽;休宁松萝;恩施玉露;都匀毛尖;鸠坑毛尖;桂平西山茶;老竹大方;泉岗辉白;眉茶;安吉白片;南京雨花茶;敬亭绿雪;天尊贡芽;滩茶;双龙银针;太平猴魁;源茗茶;峡州碧峰;秦巴雾毫;开化龙顶;庐山云雾;安化松针;日铸雪芽;紫阳毛尖;江山绿牡丹;六安瓜片;高桥银峰;云峰与蟠毫;汉水银梭;云南白毫;遵义毛峰;九华毛峰;五盖山米茶;井岗翠绿;韶峰;古劳茶;舒城兰花;州碧云;小布岩茶;华顶云雾;南山白毛芽;天柱剑毫;黄竹白毫;麻姑茶;车云山毛尖;桂林毛尖;建德苞茶;瑞州黄檗茶;双桥毛尖;覃塘毛尖;东湖银毫;江华毛尖;龙舞茶;龟山岩绿;无锡毫茶;桂东玲珑茶;天目青顶;新江羽绒茶;金水翠峰;金坛雀舌;古丈毛尖;双井绿;周打铁茶;文君嫩绿;前峰雪莲;狮口银芽;雁荡毛峰;九龙茶;峨眉毛峰;南山寿眉;湘波绿;晒青;山岩翠绿;蒙顶甘露;瑞草魁;河西圆茶;普陀佛茶;雪峰毛尖;青城雪芽;宝顶绿茶;隆中茶;松阳银猴;龙岩斜背茶;梅龙茶;兰溪毛峰;官庄毛尖;云海白毫;莲心茶;金山翠芽;峨蕊;牛抵茶;化佛茶;贵定云雾茶;天池茗毫;通天岩茶;凌云白茶;蒸青煎茶;云林茶;盘安云峰;绿春玛玉茶;东白春芽;太白顶芽;千岛玉叶;清溪玉芽;攒林茶;仙居碧绿;七境堂绿茶;南岳云雾茶;大关翠华茶;湄江翠片;翠螺;窝坑茶;余姚瀑布茶;苍山雪绿;象棋云雾;花果山云雾茶;水仙茸勾茶;遂昌银猴;墨江云针, 日照北纬35度绿茶。 绿茶,又称不发酵茶。以适宜茶树新梢为原料,经杀青、揉捻、干燥等典型工艺过程制成的茶叶。其干茶色泽和冲泡后的茶汤、叶底以绿色为主调,故名。
中国绿茶中,名品最多,不但香高味长,品质优异,且造型独特,具有较高的艺术欣赏价值。绿茶按其干燥和杀青方法的不同,一般分为炒青、烘青、晒青和蒸青绿茶。
炒青绿茶:由于在干燥过程中受到机械或手工操力的作用不同,成茶形成了长条形、圆珠形、扇平形、针形、螺形等不同的形状,故又分为长炒青、圆炒青、扁炒青等等。长炒青精制后称眉茶,成品的花色有珍眉、贡熙、雨茶、针眉、秀眉等,各具不同的品质特征。如珍眉:条索细紧挺直或其形如仕女之秀眉,色泽绿润起霜,香气高鲜,滋味浓爽,汤色、叶底绿微黄明亮;贡熙:是长炒青中的圆形茶,精制后称贡熙。外形颗粒近似珠茶,圆结匀整,不含碎茶,色泽绿匀,香气纯正,滋味尚浓,汤色黄绿,叶底尚嫩匀;雨茶:原系由珠茶中分离出来的长形茶,现在雨茶大部分从眉茶中获取,外形条索细短、尚紧,色泽绿匀,香气纯正,滋味尚浓,汤色黄绿,叶底尚嫩匀;圆炒青:外形颗粒圆紧,因产地和采制方法不同,又分为平炒青、泉岗辉白和涌溪火青等。平炒青:产于浙江嵊县、新昌、上虞等县。因历史上毛茶集中绍兴平水镇精制和集散,成品茶外形细圆紧结似珍珠,故称"平水珠茶"或称平绿,毛茶则称平炒青;扁炒青:因产地和制法不同,主要分为龙井、旗枪、大方三种。龙井:产于杭州市西湖区,又称西湖龙井。鲜叶采摘细嫩,要求芽叶均匀成朵,高级龙井做工特别精细,具有"色绿、香郁、味甘、形美"的品质特征。旗枪:产于杭州龙井茶区四周及毗邻的余杭、富阳、肖山等县。大方:产于安徽省歙县和浙江临安、淳安毗邻地区,以歙县老竹大方最为著名。
在炒青绿茶中,因其制茶方法不同,又有称为特种炒青绿茶,为了保持叶形完整,最后工序常进行烘干。其茶品有洞庭碧螺春、南京雨花茶、金奖惠明、高桥银峰、韶山韶峰、安化松针、古丈毛尖、江华毛尖、大庸毛尖、信阳毛尖、桂平西山茶、庐山云雾等等。在此只简述二品,如洞庭碧螺春:产于江苏吴县太湖的洞庭山,以碧螺峰的品质最佳。外形条索纤细、匀整,卷曲似螺,白毫显露,色泽银绿隐翠光润;内质清香持久,汤色嫩绿清澈,滋味清鲜回甜,叶底幼嫩柔匀明亮。金奖惠明:产于浙江云和县。曾于1915年巴拿马万国博览会上获金质奖章而得名,外形条索细紧匀整,苗秀有峰毫,色泽绿润;内质香亮而持久,有花果香,汤色清澈明亮,滋味甘醇爽口,叶底嫩绿明亮。
1、一进洞房,喜气详洋,月里娥,地久天长。荣华富贵,金玉满堂,早生贵子,天下名扬。
2、一对鸳鸯,今夜同床,龙飞凤舞,花烛洞房。富贵双全,百年久长,早生贵子,朝中栋梁。
3、新郎新娘,比翼鸳鸯,白头到老,丹凤朝阳。糖甜烟香,丹桂蜜糖,夫妻恩爱,地久天长。
4、新郎新娘,两情绵长,打情骂俏,有个名堂。今宵洞房,大有文章,鸳鸯戏水,鸿案相庄。
5、新郎新娘,两情最长,眉来眼去,有个名堂。今育洞房,大有文章,二龙戏水,丹凤朝阳。
6、新郎新娘,进了洞房,新娘裤裆,有只山羊,羊挠痒痒,新郎捉羊,没有捉到,湿了裤裆。
(一)议婚(纳采,问名)
在豫西洛阳,通常为男方家人找到媒人,让媒人到女方家提亲,向女方家介绍男方的基本条件和经济状况。女方家感到满意后,女方父母到男方"相家",婚事大致同意后,媒人和双方
家长要在男家设宴,宴席上男女两家郑重交换男女生辰八字庚贴后,举杯庆祝,永结姻亲,不可变异。
(二)订婚(纳吉,纳征)
即古代的纳吉和纳征。男家卜的吉兆后遣媒人至女家互换婚帖。首先交换"庚贴",此外,男方还要给女方送聘礼,所赠聘礼洛阳俗称"四色礼",
按传统习俗来说,订婚四色礼和上门四色礼是不一样的。
订婚四色礼是男方家通过媒人去女方家正式求婚的一种方式。由媒人携“四色礼”(茶叶、冰糖、罐头或果品、糕点等)去女方家正式求婚,女方家同意便接受“落话礼”,并约定订婚日期。否则,拒收此礼。订婚,有的地方称“提大礼”,即由男方给女方及其直属族亲、姑舅、兄妹等送“四色礼”。有的折合现金代替,金额有几十元至上百元不等,还要给女方父母送衣料和羊肉等,女方家设宴款待媒人和有关亲属。
上门四色礼,又称四盒礼,又称四色礼。一块礼肉,一般是五花肉,分量要足,至少得割上10市斤,上不封顶,越多越好;一瓶好酒,最好是陈年佳酿;一包糖果,一盒点心。地区特色风土人情的送礼方式,也即四样礼,四色即四季,表示一年,含有自始至终,完美、美满等意蕴,是后辈对长辈的祝福。中国地域辽阔,各地风俗不同,礼品所包含的内容也不尽相同
女方赠笔墨、文具、折扇给男方,意盼婿成才。
(三)成婚
通常要经过下帖、过礼、送嫁装、迎娶等过程。
下帖。(请期)又叫"送好"。就是双方到了结婚年龄后,男方要请人择个结婚吉日(俗称"好"),再将择定的吉日(好)写在"书上",把吉日告诉给女方,让其准备婚嫁事宜。女方同意,便可接下聘书。洛阳人婚期常选择"黄道吉日"或农历的三、六、九日。
过礼。结婚前半月或十日,男方须给女方送彩礼,礼品有衣料、鞋袜、套装、化妆品、首饰及肉类、点心、面食等。
备嫁妆。准备嫁妆是女方在婚前的主要事项,历来都受到人们的重视。嫁妆的多少往往决定了新娘以后在夫家的地位。家庭经济条件好的女方,准备的嫁妆丰厚齐全,经济状况差的则
由男方准备妥当后在结婚前抬往女家,结婚当日再作嫁妆抬回。也有男方出钱让女方购买等情况。
送嫁妆。在婚礼前一天或迎娶当日举行,男方在抬嫁妆前先送上肉一方、米一盘,俗称"辞娘米、离娘肉"。待嫁妆抬到男家后,押妆人将钥匙交给新郎母亲。
茶的最早起源可以追溯至两千七百多年前中古时代的神农氏。传说神
农氏尝百草,每每误食了有毒的野草,都要用茶来解毒。但最早出现文字
记载的却是在《诗经》上,“谷风”中有句:谁谓荼苦,其甘如荠。这个
“荼”指的就是茶了。
到了唐代,陆羽的《茶经》问世,把“荼”减掉一横,正式命名为
茶,所以,陆羽便成为茶的真正鼻祖,人称“茶圣”。他的《茶经》直到
今天,仍对茶人具有很强的指导意义,共分十章:一之源,二之具,三之
造,四之器,五之煮,六之饮,七之事,八之出,九之略,十之4
饮茶的发源时间:
1.神农时期:唐·陆羽《茶经》:“茶之为饮,发乎神农氏。”在中国的文化发展史上,往往是把一切与农业、与植物相关的事物起源最终都归结于神农氏。归到这里以后就再也不能向上推了。也正因为如此,神农才成为农之神。
2.西周时期:晋·常璩《华阳国志·巴志》:“周武王伐纣,实得巴蜀之师,茶蜜皆纳贡之。”这一记载表明在周朝的武王伐纣时,巴国就已经以茶与其他珍贵产品纳贡与周武王了。《华阳国志》中还记载,那时并且就有了人工栽培的茶园了。
3.秦汉时期:西汉。王褒《僮约》:“烹荼尽具”,“武阳买荼”,经考该荼即今茶。近年长沙马王堆西汉墓中,发现陪葬清册中有"�一笥"和“�一笥"竹简文和木刻文,经查证"�"即"槚"的异体字,说明当时湖南饮茶颇广。
我们现在还饮用着与很古老的祖先如姜太公之流相同的饮料,确实是很使人心潮澎湃的事情。能够给我们很多的遐想。
饮茶发源的地点考证:
对这一点的探求往往集中在茶树的发源地的研究上来。关于茶树的发源地,有这么几种说法:
1.西南说:“我国西南部是茶树的原产地和茶叶发源地。”这一说法所指的范围很大,所以正确性就较高了。
2.四川说:清·顾炎武《日知录》:“自秦人取蜀以后,始有茗饮之事。”言下之意,秦人入蜀前,今四川一带已知饮茶。其实四川就在西南,四川说成立,那么西南说就成立了。四川说要比西南说“精密”一些,但是正确的风险性会大些。
3.云南说:认为云南的西双版纳一代是茶树的发源地,这一带是植物的王国,有原生的茶树种类存在完全是可能的,但是这一说法具有“人文”方面的风险,因为茶树是可以原生的,而茶则是活化劳动的成果。
4.川东鄂西说:陆羽《茶经》:“其巴山峡川,有两人合抱者。”巴山峡川即今川东鄂西。该地有如此出众的茶树,是否就有人将其利用成为了茶叶,没有见到证据。
5.江浙说:最近有人提出始于以河姆渡文化为代表的古越族文化。江浙一带目前是我国茶叶行业最为发达的地区,历史若能够在此生根,倒是很有意义的话题。其实我认为在远古时期肯定不只一个地方有自然起源的茶树存在。有茶树的地方也不一定就能够发展出饮茶的习俗来。前面说到茶是神农发明的,那么它在哪一带活动?如果我们求得“茶树原生地”与“神农活动地”的交集,也许就有答案了,至少是缩小了答案的“值域”
1、概述
中国茶文化源远流长,巴蜀常被称为中国茶业和茶文化的摇篮。六朝以前的茶史资料表明,中国的茶业最初兴起于巴蜀。茶叶文化的形成,与巴蜀地区早期的政治、风俗及茶叶饮用有着密切的关系。
① 三国以前的茶文化启蒙
很多书籍把茶的发现时间定为公元前2737-2697年,其历史可推到三皇五帝。东汉华佗《食经》中:“苦茶久食,益意思”记录了茶的医学价值。西汉以将茶的产地县命名为“荼陵”,即湖南的茶陵。到三国魏代《广雅》中已最早记载了饼茶的制法和饮用:荆巴间采叶作饼,叶老者饼成,以米膏出之。茶以物质形式出现而渗透至其他人文科学而形成茶文化。
② 晋代、南北朝茶文化的萌芽
随着文人饮茶之兴起,有关茶的诗词歌赋日渐问世,茶已经脱离作为一般形态的饮食走入文化圈,起着一定的�瘛⑸缁嶙饔谩br> ③ 唐代茶文化的形成
“自从陆羽生人间,人间相学事新茶。”中唐时,陆羽《茶经》的问世使茶文化发展到一个空前的高度,标志着唐代茶文化的形成。《茶经》概括了茶的自然和人文科学双重内容,探讨了饮茶艺术,把儒、道、佛三教融入饮茶中,首创中国茶道精神。以后又出现大量茶书、茶诗,有《茶述》、《煎茶水记》、《采茶记》、《十六汤品》等。唐代茶文化的形成与禅教的兴起有关,因茶有提神益思,生精止渴功能,故寺庙崇尚饮茶,在寺院周围植茶树,制定茶礼、设茶堂、选茶头,专呈茶事活动。在唐代形成的中国茶道分宫廷茶道、寺院茶礼、文人茶道。《茶经》是个里程碑。干百年来,历代茶人对茶文化的各个方面进行了无数次的尝试和探索,直至《茶经》诞生后茶方大行其道,因此具有划时代的意义。
④ 宋代茶文化的兴盛
宋代茶业已有很大发展,推动了茶叶文化的发展,在文人中出现了专业品茶社团,有官员组成的“汤社”、佛教徒的“千人社”等 。宋太祖赵匡胤是位嗜茶之士,在宫庭中设立茶事机关,宫廷用茶已分等级。茶仪已成礼制,赐茶已成皇帝笼络大臣、眷怀亲族的重要手段,还赐给国外使节。至于下层社会,茶文化更是生机活泼,有人迁徙,邻里要“献茶”、有客来,要敬“元宝茶”,定婚时要:“下茶”,结婚时要“定茶”,同房时要“合茶”。民间斗茶风起,带来了采制烹点的一系列变化。
⑤ 明、清茶文化的普及
此时已出现蒸青、炒青、烘青等各茶类,茶的饮用已改成“撮泡法”,明代不少文人雅士留有传世之作,如唐伯虎的《烹茶画卷》、《品茶图》,文徵明的《惠山茶会记》、《陆羽烹茶图》、《品茶图》等。茶类的增多,泡茶的技艺有别,茶具的款式、质地、花纹千姿百态。晚明时期,文士们对品饮之境又有了新的突破,讲究“至精至美“之境。
在那些文人墨客看来,事物的至精至美的极至最后之境就是“道”,“道”就存在于事物之中。张源首先在其《茶录》一书中提出了自己的“茶道”之说:“造时精,藏时燥,泡时洁。精、燥、洁茶道尽矣。”他认为茶中有“内蕴之神”即“元神”,发抒于外者叫做“元体”,两者互依互存,互为表里,不可分割。元神是茶的精气,元体是精粹外观的色、香、味。只要在事茶的过程中,做到淳朴自然,质朴求真,玄微适度,中正冲和,便能求得茶之真谛。张源的茶道追求茶汤之美、茶味之真,力求进入目视茶色、口尝茶味、鼻闻茶香、耳听茶涛、手摩茶器的完美之境。
张大复则此基础上更进一层,他说:“世人品茶而不味其性,爱山水而不会其情,读书而不得其意,学佛而不破其宗。”他想告诉我们的是,品茶不必斤斤于其水其味之表象,而要求得其真谛,即通过饮茶达到一种精神上的愉快,一种清心悦神、超凡脱俗的心境,以此达到超然物外、情致高洁的仙境,一种天、地、人融通一体的境界。这可以说是明人对中国茶道精神的发展与超越。到清朝时,茶叶出口已成一种正规行业,茶书、茶事、茶诗不计其数。
⑥现代茶文化的发展
新中国成立后,我国茶叶从1949的年产7500T发展到1998年的60余万T。茶物质财富的大量增加为我国茶文化的发展提供了坚实的基础,1982年,在杭州成立了第一个以弘扬茶文化为宗旨的社会团体---“茶人之家”,1983年湖北成立“陆羽茶文化研究会”,1990年“中国茶人联谊会”在北京成立,1993年“中国国际茶文化研究会”在湖洲成立,1991年中国茶叶博物馆在杭州西湖乡正式开放。1998年中国国际和平茶文化交流馆建成。随着茶文化的兴起,各地茶艺馆越办越多。国际茶文化研讨会已开到第五界,吸引了日、韩、美、斯及港台地区纷纷参加。各省各市及主产茶县纷纷主办“茶叶节”,如福建武夷市的岩茶节,云南的普洱茶节,浙江新昌、泰顺和湖北英山及河南信阳的茶叶节不胜枚举,都以茶为载体,促进全面的经济贸易发展。
2、饮茶的发源时间
(1)神农时期:唐·陆羽《茶经》:“茶之为饮,发乎神农氏。”在中国的文化发展史上,往往是把一切与农业、与植物相关的事物起源最终都归结于神农氏。归到这里以后就再也不能向上推了。也正因为如此,神农才成为农之神。
(2)西周时期:晋·常璩《华阳国志·巴志》:“周武王伐纣,实得巴蜀之师,茶蜜皆纳贡之。”这一记载表明在周朝的武王伐纣时,巴国就已经以茶与其他珍贵产品纳贡与周武王了。《华阳国志》中还记载,那时并且就有了人工栽培的茶园了。
(3)秦汉时期:西汉。王褒《僮约》:“烹荼尽具”,“武阳买荼”,经考该荼即今茶。近年长沙马王堆西汉墓中,发现陪葬清册中有"�一笥"和“�一笥"竹简文和木刻文,经查证"�"即"槚"的异体字,说明当时湖南饮茶颇广。 我们现在还饮用着与很古老的祖先如姜太公之流相同的饮料,确实是很使人心潮澎湃的事情。能够给我们很多的遐想。
3、饮茶发源地点的考证
对这一点的探求往往集中在茶树的发源地的研究上来。关于茶树的发源地,有这么几种说法:
1.西南:“我国西南部是茶树的原产地和茶叶发源地。”这一说法所指的范围很大,所以正确性就较高了。
2.四川:清·顾炎武《日知录》:“自秦人取蜀以后,始有茗饮之事。”言下之意,秦人入蜀前,今四川一带已知饮茶。其实四川就在西南,四川说成立,那么西南说就成立了。四川说要比西南说“精密”一些,但是正确的风险性会大些。
3.云南:认为云南的西双版纳一代是茶树的发源地,这一带是植物的王国,有原生的茶树种类存在完全是可能的,但是这一说法具有“人文”方面的风险,因为茶树是可以原生的,而茶则是活化劳动的成果。
4.川东鄂西:陆羽《茶经》:“其巴山峡川,有两人合抱者。”巴山峡川即今川东鄂西。该地有如此出众的茶树,是否就有人将其利用成为了茶叶,没有见到证据。
5.江浙:最近有人提出始于以河姆渡文化为代表的古越族文化。江浙一带目前是我国茶叶行业最为发达的地区,历史若能够在此生根,倒是很有意义的话题。其实我认为在远古时期肯定不只一个地方有自然起源的茶树存在。有茶树的地方也不一定就能够发展出饮茶的习俗来。前面说到茶是神农发明的,那么它在哪一带活动?如果我们求得“茶树原生地”与“神农活动地”的交集,也许就有答案了,至少是缩小了答案的“值域”。
4、发明饮茶的方式
人类是怎样发明饮茶习惯的?或者说茶是怎样起源的?对这个问题的研究始终是茶学的一个“基本问题”。因为做为任何一个茶学学者或茶学工作者,如果连“茶是怎样来的”都不能解释的话,那就太不够了。而现在对这一问题的回答有多种答案:
1.祭品:这一说法认为茶与一些其他的植物最早是做为祭品用的,后来有人偿食之发现食而无害,便“由祭品,而菜食,而药用”,最终成为饮料。
2.药物:这一说法认为茶“最初是作为药用进入人类社会的。”《神农百草经》中写到:“神农尝百草,日遇七十二毒,得茶而解之”。
3.食物:“古者民茹草饮水”,“民以食为天”,食在先符合人类社会的进化规律。
4.同步:“最初利用茶的方式方法,可能是作为口嚼的食料,也可能作为烤煮的食物,同时也逐渐为药料饮用。”这几种方式的比较和积累最终就发展成为“饮茶”是最好的方式。
以上这几种说法中最无用的就是第四种,它把前面的三种说法加在一起,就成为了自己“万无一失”的解释了。也许这种解释就是最恰当的了。
现在我们可以论证茶在中国被很早就有认识和利用,也很早就有茶树的种植和茶叶的采制。但是也可以考证,茶在社会中各阶层被广泛普及品饮,大致还是在唐代陆羽的《茶经》传世以后。所以宋代有诗云“自从陆羽生人间,人间相学事春茶”。也就是说,茶发明以后,有一千年以上的时间并不为大众所熟知。
5、茶树的起源
中国是最早发现和利用茶树的国家,被称为茶的祖国,文字记载表明,我们祖先在3000多年前已经开始栽培和利用茶树。然而,同任何物种的起源一样,茶的起源和存在,必然是在人类发现茶树和利用茶树之前,直到相隔很久很久以后,才为人们发现和利用。人类的用茶经验,也是经过代代相传,从局部地区慢慢扩大开了,又隔了很久很久,才逐渐见诸文字记载。
茶树的起源问题,历来争论较多,随着考证技术的发展和新发现,才逐渐达成共识,即中国是茶树的原产地,并确认中国西南地区,包括云南、贵州、四川是茶树原产地的中心。由于地质变迁及人为栽培,茶树开始由此普及全国,并逐渐传播至世界各地。
一起源及原产地
茶树起源于何时?必是远远早于有文字记载的3000多年前。历史学家无从考证的问题,最后由植物学家解决了。他们按植物分类学方法来追根溯源,经一系列分析研究,认为茶树起源至今已有6000万年至7000万年历史了。
茶树原产于中国,自古以来,一向为世界所公认。只是在1824年之后,印度发现有野生茶树,国外学者中有人对中国是茶树原产地提出异议,在国际学术界引发了争论。这些持异议者,均以印度野生茶树为依据,同时认为中国没有野生茶树。其实中国在公元200年左右,《尔雅》中就提到有野生大茶树,且现今的资料表明,全国有10个省区198处发现野生大茶树,其中云南的一株,树龄已达1700年左右,仅是云南省内树干直径在一米以上的就有10多株。有的地区,甚至野生茶树群落大至数千亩。所以自古至今,我国已发现的野生大茶树,时间之早,树体之大,数量之多,分布之广,性状之异,堪称世界之最。此外,又经考证,印度发现的野生茶树与从中国引入印度的茶树同属中国茶树之变种。由此,中国是茶树的原产地遂成定论。近几十年来,茶学和植物学研究相结合,从树种及地质变迁气候变化等不同角度出发,对茶树原产地作了更加细致深入的分析和论证,进一步证明我国西南地区是茶树原产地。主要论据,简单地讲,有三个方面:
1从茶树的自然分布来看
目前所发现的山茶科植物共有23属,380余种,而我国就有15属,260余种,且大部分分布在云南、贵州和四川一带。已发现的山茶属有100多种,云贵高原就有60多种,其中以茶树种占最重要的地位。从植物学的角度,许多属的起源中心在某一个地区集中,即表明该地区是这一植物区系的发源中心。山茶科、山茶属植物在我国西南地区的高度集中,说明了我国西南地区就是山茶属植物的发源中心,当属茶的发源地。
2从地质变迁来看
西南地区群山起伏,河谷纵横交错,地形变化多端,以致形成许许多多的小地貌区和小气候区,在低纬度和海拔高低相差悬殊的情况下,导致气候差异大,使原来生长在这里的茶树,慢慢分置在热带、亚热带和温带不同的气候中,从而导致茶树种内变异,发展成了热带型和亚热带型的大叶种和中叶种茶树,以及温带的中叶种及小叶种茶树。植物学家认为,某种物种变异最多的地方,就是该物种起源的中心地。我国西南三省,是我国茶树变异最多、资源最丰富的地方,当是茶树起源的中心地。
3从茶树的进化类型来看
茶树在其系统发育的历史长河中,总是趋于不断进化之中。因此,凡是原始型茶树比较集中的地区,当属茶树的原产地。我国西南三省及其毗邻地区的野生大茶树,具有原始茶树的形态特征和生化特性,也证明了我国的西南地区是茶树原产地的中心地带。
回答者:子虞 - 见习魔法师 三级 3-1 21:54
--------------------------------------------------------------------------------
中国是茶叶的故乡,从战国时代,中国人就开始喝茶了。直到南朝梁武帝永明年间,中国才向域外输出茶叶,世界各国饮茶、种茶,都是由中国直接或间接传去的。
公元729年,饮茶首先传到日本。1610年荷兰商人从中国购入茶叶,以后转运至欧洲各国,茶叶随之成为世界性的饮料。中国种茶技术也是最早传播到日本,805年日僧最澄到浙江天台山国清寺学佛,带回茶子种植于日本的台麓山地区。1780年印度东印度公司,从广东引进茶子种于加尔各答植物园。1883年俄国从湖北羊楼洞买回茶子茶苗种植于尼基特植物园内。到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世界上已有50多个国家和地区种茶产茶。
然而,在1832年,英军的少校布劳士在缅甸与印度的交界处发现了一棵高约13米的野生大茶树。无独有偶,第二年,他的哥哥CA布劳士也在印度发现了野生的大茶树。由此,CA布劳士在1838年出版了一本小册子,断言印度是茶的原产地。
此后,又有一些外国专家学者提出了各种各样的说法,总之,都是要否认茶起源于中国一说。
其实,达尔文曾说过:“每一个物种都有它的起源中心。”茶树至今已经有6000万至7000万年的历程了。印度所属的喜马拉雅山南坡,在当时还在深深的海底下呢。而且,中国从公元六世纪以前就有了茶的记载,从1939发现了贵州的大茶树之后,屡屡发现野生大茶树。1961年,在我国云南勐海县发现了一棵大茶树。该树生于海拔约1500米的地方,树高32米多,树围近3米,已经有1700岁了,这棵大茶树是世界上迄今为止发现的最大最古老的茶树。
今天,科学家通过对茶树的自然分布,地质变迁,种内变异以及细胞遗传学上的研究,肯定地说:茶树的根在中国的滇西南!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