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的话题持续受到大家的关注,张桂梅连续12年送考也让无数的网友们感动不已。她坚持这么多年一来是成全自己的梦想,二来是想要帮助孩子们通过高考改变命运,三来是通过送考为每一个考生加油打气。
一、成全自己的梦想
张桂梅校长经历过四次的高考,一遍一遍的高考失利没有打击到她,即使在参加第四次高考时早已结婚,也坚持着参加高考。最后成功考上丽江教育学院,在校期间张桂梅系统的学习教育学知识,并且把从事教育事业作为毕生的追求。这些年来张桂梅创办女子学校,坚持送考也是在实现梦想,在梦想的道路上前进着,即使身体已经出现各种不适,梦想实现的满足感一直在给予她力量。
二、帮助孩子们通过知识改变命运
作为知识改变命运的坚定支持者,张桂梅就在用自己的行动帮助每一位学生。张老师用着全力教育学生们,给予她们无限的关怀,送每一位有能力走出大山参加高考的学生们,这就是信念在支撑着她。她的信念也传递给了每一个送考的学生,看见张老师就仿佛在证明着自己也可以,一定可以通过知识改变命运。这就是榜样的力量,这也是优秀的领导者的人格魅力。
三、为每一位学生加油打气
事无巨细的在送考中叮嘱同学,这也是在为学生们加油打气。不要小看这种坚持,学生们看到最熟悉的老师陪在身边,也会在内心油然而生出一种自信。张老师在学生的心目中就跟父母的形象一样,她不仅能够关注到考生的情绪,还能有充分的经验应对考场上的变化。因此,张桂梅老师12年的坚持真的很伟大,向您致敬。
张桂梅身上的品质有:坚韧不拔、乐于助人、舍己为人、甘于奉献。
其凭一己之力,将山区的孩子带进学校,还能让大多数人上本科。虽不能保证剩下的关卡依旧通过,但最起码给了她们进入下一个关卡的机会。
首先,同样是疾病缠身,张老师却十几年一直高强度工作,我觉得张老师是真的做到了无我,没有私利,对自己的事没有牵挂,身体对于他而言就像个工具,用坏了就坏了,没彻底坏就继续用,用来完成她的使命。张老师一定知道,她生命的时间已经很有限了,她也一定知道,在她之后福利院和女子高中继续做得很好的概率很小,她也一定知道,她的事业做不完,这是一个永无止境的事情,然而她还是放下一切去做了。风雨如晦,山路崎岖,没有尽头,一个没有丈夫、子女的瘦弱女子,就这样勇敢无私地一直走了下去。
其次,人性中本来就有为群体奉献的因子,不然也不会有这么多人为张老师而感动。这种为了群体利益而甘愿损失个人利益的因子,在生物进化中,因为有利于群体生存而被保留下来。而有些个体,为群体奉献的倾向会比正常值更大,这些人往往更乐意为群体而牺牲自己。
另外,张老师17岁来到云南支教,在这边结婚,要是一切顺利,可能张老师会过一个相夫教子的一生。可是她婚后五年丧夫,无子,异乡无亲,身患重病,对于一个女人来说,没有家庭亲人,没有奔头,一无所有。
最后,对于一般人而言这样的处境可谓绝境,绝望+疾病,是能让一个人很快没救的。张老师做的这些慈善福利事业,是张老师救贫困山区的孩子们,也是这些孩子们在救张老师,孩子们的这些事,成了张老师活下去的唯一希望和意义,她的个人生活已经完全破灭,剩下能支撑她有意义活着的信念,只有把这些孩子们当做自己的孩子,把这份事业当做自己的生命。
张老师身上的这些品质,是值得我们每一个人去学习的。
婚姻中的女性必须要保持经济独立
女人为何一定要保持独立?在我看来,虽说婚姻是两个人组成一个家庭,但如果想要婚姻生活幸福长久,夫妻双方就要懂得各自保持彼此的独立性。
女人经济独立,她在婚姻生活中就不会面对伸手向人要钱的窘境,不依附于别人;女人精神独立,她便不会在家庭生活中,被琐碎的日常打磨掉独特的性格魅力,有自己独立的思想。
唯有经济和精神都独立的女人,才不会在婚姻生活中被人轻视。
02
关于女人为何要独立,张桂梅校长曾讲述过这样一个故事:
张桂梅校长帮助无数女生考上大学,只希望她们今后能够学有所成,成为一名对社会有贡献的独立女人,对于她无私奉献的精神,很多女生都感激在心。
有一天,张桂梅校长在学校教书,一位她曾经帮助过的女生回来看她,并给她拿了很多的钱。
看到曾经教过的学生这么有出息,张桂梅校长很开心,她询问这位女生现在做什么工作。
结果女生却说,她现在没有工作,是一名家庭主妇,听到这里,张桂梅校长的态度变了,她将钱都还给女生,并告诉这位女生从此别再来见她。
张桂梅校长说,我教了你这么多年书,就是希望你能够做一个独立的人,能够为社会做出贡献,活出自身的价值,可你却依附于别人,成为了一名家庭主妇。
女人在三十岁之前,或许可以凭借美丽的容颜,获得丈夫的宠爱,可女人一旦过了三十岁,红颜渐老,到时候假若丈夫变了心,你不依靠自己,又能依靠谁呢?
张桂梅校长认为,在这世上,每个人都是独立的个体,不应该依附于别人,而要将幸福掌握在自己的手中 ,女人唯有懂得独立,才能创造出自身的价值。
03
在婚姻生活中,一名家庭主妇,每天需要面对的都是繁琐的家务事,因此,她生活中的重心与脑中所思考的问题,也必然是以家庭的琐事为主。
当丈夫工作一天回到家中之后,她每天与丈夫聊的话题都是家庭琐事,短时间内,丈夫还可以与她分享感受,但时间一长,丈夫就会觉得无趣,每天的话题都相同,会使丈夫觉得与妻子没有共同语言。
而假若妻子能够有一份独立的工作,那她的生活圈子便不会只局限在家庭生活中,她会有更开阔的眼界,有更加丰富的朋友圈,思想也会变得更加丰富有趣。
在很多失败的婚姻中,夫妻之间感情的变淡,往往是从婚姻生活缺乏新鲜感开始的,当婚姻中的一个人太过于依附另一个人,那他在另一个人眼中,就是低价值,且缺乏独立个性的,婚姻中新鲜感的丧失,往往是婚姻即将走向衰败的征兆。
独立的女人,会在婚姻生活中,将幸福握在自己的掌心,她们既懂得在婚姻生活中保持经济的独立,又懂得在婚姻生活中保持思想的独立。
04
在亦舒的小说《我的前半生》中,子君的前半生,因为不够独立,所以导致了婚姻的失败,而在于浚生分开之后,尽管人生艰难,她还是选择了从新踏入职场,让自己变得独立,最终,子君获得了独立且幸福的人生,以及美好的爱情。
在婚姻生活中,女人一定要懂得保持独立,独立的经济,可以使女人不依附于别人,将人生的自主权握在自己的掌心;思想的独立,可以使女人在婚姻生活中保持自己灵魂的有趣,它不会让婚姻生活变得沉闷,也会让女人在婚姻生活中保持自己独特的魅力。
或许对于一位家庭主妇来说,做到独立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但如果想要在婚姻生活中活出自己的价值,赢得婆家的重视,就要努力迈出这一步。
当你变得独立之后,你会发现除了自身的成就感增加了之外,婆家人对你的态度,也会发生改变,因为你不再依附于别人,而是一个有人格魅力,并且能为
张桂梅大山里的女校心得体会1
张桂梅作为千千万万基层教育工作者中的一员,她始终把教书育人、立德树人作为自己的人生理想和奋斗目标。自1990年参加工作以来,她始终把教书育人作为自己的人身追求,而且在工作的这三十年中也一直积极践行这一人生追求。
作为一名教师,她心系困难群众,始终相信群众利益无小事,积极响应国家的号召,投身教育扶贫行列,在她的努力下,华坪建成了全国第一所全免费女子高中。她坚持树人先树魂,把思想政治建设和理想信念教育作为立校之本。她长期拖着病体,坚守工作岗位,以实际行动兑现了自己“只要还有一口气,就要站在讲台上”的诺言。她把自己的工资、奖金和社会各界捐助她治病的100多万元全部投入教育事业自己却甘守清贫。
作为一名人民教师,张桂梅在教书育人的同时还有一项重要的工作——家访。张桂梅身体不好,但是她却从来不让学生家长来开家长会,自己拖着生病的身体进大山挨个对学生进行家访。在遇到有辍学思想的学生时会不厌其烦苦口婆心的给学生和家长做工作,不让一个同学掉队。就是这样的家访,张桂梅坚持了十年,帮助很多想辍学的孩子又重新走进了学校,坐在了课堂上学习。
拜读了张桂梅同志的先进事迹和用生命点滴的人生故事,我深切的领会到一个智者和仁者所显现出来的精神魅力。张桂梅不是制造出来的英雄,她是那样朴实,那样真实,也许她在悄悄的改写着英雄的概念。”张桂梅的精神,是一种时代的精神,体现了中国知识分子强烈的爱国主义追求和高度的社会责任感;张桂梅的精神,又是一种平凡的精神,体现了一名普通的人民教师把对国家、对人民的热爱和回报,具体落实到自己的事业和学生上,在普通教学岗位上,恪尽职守、呕心沥血、淡泊名利、执着追求。我作为教师中的一员,我要用心感受、用心学习张桂梅的精神,学业上不断进步,修养上不断完善,做学生热爱、人民满意的优秀教师,做无愧于时代的光荣教师。
张桂梅大山里的女校心得体会2
张桂梅的事迹,在媒体的反复报道后,让人对这位“老师”可谓是耳熟能详。
不过哪怕是知晓了张桂梅女士的全部人生经历,但是每一次看到之后都是深深的感动和震撼。
张桂梅出生在东北黑龙江省的牡丹江市,在她出生的那个年代,东北是全国重工业最为发达的区域,哪怕是在牡丹江市,那也是大名鼎鼎的“北大仓”。不过,张桂梅的幼年却是不幸的,母亲早逝,只有与自己的兄弟姐妹相依为命。
14岁,跟随着自己的姐姐斜跨了整个国家,从东北边境到西南边陲的云南省,从此之后,就深深的扎根在了西南边陲,在这里成为了林场的职工。在云南某县的林业局工作了8年之后,张桂梅开始了她这一生最为辉煌的事业——在林业局内担任老师。
在工作五年之后,为了提升自我,张桂梅开始步入大学,在丽江教育学院学习中文。也是在这里,张桂梅与自己的丈夫相识、相知、相恋,并且在毕业之后分配到大理市喜洲一中,在那里和自己的丈夫组建了家庭。
不过老天似乎不愿意让这位从小就饱受苦难的女人顺遂,在刚刚结婚没有几年,张桂梅才39岁的时候,丈夫因患病而去世。这,对于张桂梅来说是一种沉重的打击!
或许是为了让自己能够更好地从失去挚爱的阴影中走出去,也或许是冥冥之中自有注定,张桂梅做出了一个常人难以理解的决定,主动调动工作,从大理石来到了丽江市华坪县工作,继续从事自己的教学生涯。
在华坪县当老师时,张桂梅女士始终将自己的全部注意力放在教学上面。大家看到了很多张桂梅女士的事迹报道,其实她除了中文系毕业之外,在工作中也是教思想政治的!
因为张桂梅的教学质量高,在前往华坪县任职的第二年,就被调到了当地的民族中学任职。云南,彩云之南,丽江也是山美水美的绝美之地。不过,十万大山的地理环境,让这里与祖国正在快速发展的大氛围,明显是被阻断的。
尤其是民族中学内,更是汇聚了大量来自贫困家庭的各民族学生,一心扑在事业上的张桂梅女士,更是看到了贫穷对于当地的家庭、孩子以及下一代,有着怎样的影响。
也就是在这个时候,一边对学生们倾囊相授、传授着知识,同时,更是开始倾尽所有,在自己犯病的情况下,拿出了自己绝大部分的工资,用来补贴贫困生的生活。
这件事情,一做就做到了现在。如果再有媒体记者过去采访张桂梅女士,哪怕是得到了一名党员至高的荣耀,张桂梅女士想必也会做出这样的回复:教育孩子、帮扶贫困生,会做一辈子。
张桂梅女士无论是工资、还是获得荣誉的奖金等,都一分未留全部捐献了出去,非但是大家所了解到的福利院,张桂梅女士还捐献过一所学校。最为知名的,是她所开办的'华坪县女子高中,这所全免费的中学,就是为了能够给大山里面的女孩子们一个受高层次教育的机会。
让她们成为大学生之后,当一个高素质的女孩、高素质的母亲并且培养出高素质的下一代。这样做,等于是从根源上解决了当地贫困一代传一代的问题。
张桂梅的所作所为,正是因为无私的精神以及对所有的孩子们一视同仁,才会在1600多万教职工同仁中脱颖而出,将这项事关国家未来的工作,做成了全国人民铭记于心、在历史篇章以及中国教育历史上也会留下浓重印记的伟大事业。
祝张桂梅女士身体健康,工作顺利,更希望这位伟大的“妈妈”能够长命百岁,继续为华坪县女子高中培养出下一个“2000名大学生”,甚至更多!
张桂梅大山里的女校心得体会3
那是大约20年前的一天。山路边坐着一个十三四岁的小姑娘,她手里拿着镰刀,身边放着一个破草筐,呆呆地望着另一座山头。张桂梅看见了,走过去问她:“你怎么了?”女孩回答:“我想读书,但是家里没钱,给我订婚了,收了彩礼要让我嫁人。”张桂梅找到女孩的父母试着劝返,说:“你们只要把孩子交给我就行,学费生活费都不用你们管了。”可即使这样,女孩的母亲仍坚决不同意孩子回校读书,甚至以死相逼。张桂梅无奈,只好把女孩留了下来。
怎么样才能救救这样的女孩子呢?这个难题久久萦绕在张桂梅心头。
当时的张桂梅,已经是华坪县出了名的“好老师”,还兼任华坪县儿童福利院(华坪儿童之家)的院长,是数十名孤儿的“妈妈”。
当老师,张桂梅发现“女学生读着读着就不见了”。她们不读书的理由多种多样:为了给弟弟交学费,姐姐被父母勒令退学回家干农活或外出打工;因为收了彩礼,十几岁的小姑娘也要准备嫁人了。当“妈妈”后,张桂梅又了解到儿童之家孩子们的身世,他们的母亲有的因杀死家暴的丈夫而获刑,有的因落后错误的分娩观念而死亡,留下孤苦无助的孩子。
“培养一个女孩,最少可以影响三代人。如果能培养有文化有责任的母亲,大山里的孩子就不会辍学,更不会成为孤儿。”一个现在看来依然有些“疯狂”的想法在张桂梅心中越来越清晰:“我想为这些大山里的女孩建一所免费的高中!”
为了这个“疯狂”的梦想,她开始四处奔走筹款,风吹雨淋,被冷落,被唾骂,却只筹得一两万元。直到2007年,张桂梅当选党的十七大代表,赴京参会期间,一篇题为《“我有一个梦想”》的采访报道让更多人理解了张桂梅的女高梦。
2008年,在中央和各级政府以及社会爱心人士的支持下,华坪女子高级中学正式挂牌成立。这是全国第一所全免费的女子高中。
华坪女高首届共招生100人。她们大都来自山区,多数没有达到普通高中录取分数线,还有一些孤儿残疾学生单亲家庭学生父母残疾的学生和下岗职工子女。但只要是女孩,只要还想上学,华坪女高都向她们敞开怀抱。三年后,她们中有96人坚持到最后参加高考,全部考上了大学。自2011年有首届毕业生以来,学校综合排名连续10年位列丽江市一区四县榜首。
张桂梅大山里的女校心得体会4
张桂梅同志用自己的一片真情点燃了无数贫困家庭的希望,用自己的赤诚爱心托起了无数孤儿和困难学子的人生梦想,用自己真情挚爱,诠释了什么是大爱无疆、大爱无私、大爱无声。她以勇者无畏、生命不息、奋斗不止的精神,续写着一个优秀***员的人生追求和信仰。在张桂梅同志身上,充分体现了一名***员的崇高思想境界和高尚道德情操,充分体现了张桂梅同志对党和人民的无比热爱和无限忠诚,充分体现了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为了人民的为民情怀和坚定信仰。其事迹陶冶了我们的情操,净化了我们的心灵,深化了我们的情感,真可谓感人肺腑、振人心魄、令人肃然起敬。
党总支王从爱书记要求,全校广大党员干部要认真向张桂梅同志学习。学习她恪尽职守、爱岗敬业、心系群众的高尚品德;学习她注重学习、求真务实、真抓实干的工作态度;学习她厉行节约、艰苦奋斗、无私奉献的优良作风;学习她淡泊名利、牢记宗旨、忠诚于党的优秀品质;学习她敢闯敢干、敢为人先、敢于担当的开拓精神;学习她坚定信念、执着坚定、无怨无悔的人生追求。在当前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活动中,要把向张桂梅同志学习作为重要载体,组织广大党员干部广泛深入学、联系实际学、结合工作学。要把张桂梅同志作为一面镜子,认真开展自我剖析,真正心系于民。
张桂梅大山里的女校心得体会5
2007年1月,一场以向张桂梅学习为主题的“感恩行动”在丽江市迅速掀起,成为推动和谐社会建设的强大动力。张桂梅为何与"感恩”产生联系,她的感恩情怀源自何处?记者从她的人生轨迹中找到了答案。
出生于1957年的张桂梅,年轻时不仅长得非常漂亮,而且性格开朗,能歌善舞,对生活充满憧憬。她原本有一个幸福美好的家庭,夫妻双双在大理市的一所中学教书。但正当夫妻俩沉浸在甜蜜、美好的生活中时,不幸却突然降临到他们的头上,她的丈夫得了不治之症。为了给丈夫治病,她东奔西走到处借钱,能够借到钱的地方都借了,该花的钱都花了,但丈夫的病还是不见好转。1995年,身患癌症的丈夫离她而去,张桂梅陷入极度的悲痛之中。后来,在同事的帮助下,她决心重新振作起来,为了摆脱令她触景生情、伤感悲痛的环境,1996年8月,张桂梅从大理调到华坪,在这片完全陌生的土地上开始了新的工作和生活。
新的环境赋予了张桂梅新的生机。来到华坪民族中学后,她承担起4个毕业班的政治课教学工作。她所教的班级有的在前院,有的在后院,相隔100多米,早上、晚上、前院、后院,她来回奔走,天天如此,好像忘记了疲倦,享受着工作的快乐。可就在这时,不幸再次降临到她的头上。1997年4月,张桂梅感觉身体消瘦得特别快,脸也变得特别黑,但肚子却越来越大,硬硬的摸上去像块石头,疼痛难忍。到医院检查,结果吓了她一跳,原来肚子里长了一个肿瘤。医生要她马上住院治疗,否则后果就不堪设想。但是,想到承担的4个毕业班的学生再过几个月就要参加中考,在这个节骨眼上怎么能扔下他们不管呢!一边是学生的前途,9年的期盼;一边是自己的生命,怎么办?
张桂梅经历了太多的磨难,但这些磨难更加激励起她对生活的爱和希望。想想那些学生期盼的目光,她咬紧牙关,回到学校把检查结果锁进抽屉。这一切,她没有告诉任何人,一直坚持到把学生送进考场才住进了医院。1997年7月,张桂梅做了肿瘤切除手术。手术后,医生要求她必须注意休息,最少要调养半年。可是为了学生,她在手术后的第24天,又走上了讲台。
张桂梅的事迹迅速传遍华坪大地。县政协委员来学校视察,校长在汇报时,介绍了她的情况。听了介绍以后,所有委员马上起立向她三鞠躬,并当场为她捐款6230元。县里召开第八次妇代会,全体代表和县领导都为她捐款。希望她好好治病。对此,张桂梅眼泪夺眶而出:“病无情,人有情,这是一些多好的人啊!”
发生在丈夫和她自己身上的两次磨难,使她想到,人与人之间是多么需要理解、帮助和支持呀!如果没有华坪人民,她的生命将无法延续。她说,她的生命属于华坪,把全部精力奉献给华坪人民。正是由于这种感恩的心态和情怀,张桂梅把人间最伟大的母爱献给了他的学生和那些失去父母而需要帮助的孩子们。
在七一勋章颁授仪式上,张桂梅代表“七一勋章”获得者发言。她由一名工作人员搀扶着走上台,而且双手贴满了膏药。在发言中,她说:“只要还有一口气,我就要站在讲台上,倾尽全力、奉献所有,九死亦无悔!”
大山里的女孩儿张桂梅是丽江市华坪县女子高级中学的校长,兼任华坪县儿童福利院院长。华坪女高是全国第一所全免费的公办女子高中,建校12年来,已经有1645名女孩考上了大学。
张桂梅从来不用“贫困”二字形容自己的学生,因为贫困也是一种隐私。她叫她们“大山里的女孩儿”。
疾病这间宿舍原本还住着几个女学生。被类风湿性关节炎、支气管炎、严重骨质疏松、神经鞘瘤、高血压等17种疾病缠身的张桂梅有时疼得夜里呻吟,她担心学生害怕,叫她们搬走,只留下了赵思翎帮她叠被子、收拾内务。
有人说云南丽江华坪女子中学是填鸭式教学?我知道,这种精神力量始终激励着每一位辛勤付出的老师,激发着每一位孳孳不倦的学生。而且张桂梅校长把女子学校办成了真正的红色革命学校,培养出了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信仰的优秀中国好女儿。
对于农村的孩子,最需要的是填鸭式的教学,其他的教学你想得到从哪儿来?我们想学跳舞,想学钢琴,想学艺术,请问有这条件吗?农村父母能送你读个书已经用尽了他们全部的力气,有钱送你去学其他的吗?在农村就是有钱也没有地方去学啊!
对云南江华坪女子中学不了解,不好妄议!至于填鸭式教学,也就是我们平时所说的“一言堂”、“满堂灌”,现在的教学理念不提倡,要求把更多的时间还给学生,让学生自己动手、动嘴、动脑……在自己的研学过程中,通过自学、合作探究来掌握知识。课堂上注重生生之间、师生之间的双边活动,学生是主体,教师是主导!
不管是填鸭式,还是什么式,只要解决了贫困山区孩子的上学问题,而且卓有成效,就应当承认其存在的合法性。真是服了各色喷子们,只要你一成热门,马上就有人喷。中宣部刚表彰张桂梅为“时代楷模”,就有人骂其什么教学是“填鸭式”。
云南丽江地区经济发展相对落后,张桂梅坚守滇西贫困地区 40 多年,毅然投身贫困山区教育,攻坚克难,为当地教育发展和脱贫攻坚作出重要贡献。她矢志不渝,克服重重困难,努力阻断贫困代际传递,建成针对贫困山区家庭困难女孩的全国第一所全免费女子高中,
华坪女子中学的初衷是改变这些女孩的命运,让她们有这样的机会接受教育,走出大山,改变命运!更何况,放眼当今社会,在中国这种国情下,素质教育本就是有钱人的教育。填鸭式的高考目前仍然是改变底层人物的最公平的途径,在未来很长一段时间依然是!
在贵州支教的小伙杨明是对教育事业无私奉献执着的信念让他在贵州乡村地区支教了12年,在这12年支教的路上,他无怨无悔,帮助了许多在大山中上学的孩子,通过读书走出大山,走向城市,寻找自己的梦想,去努力实现改变自己的命运。他的这种舍小家为大家的为了教育事业无私奉献的精神,是值得所有教育界同行的学习。
杨明其实并不是生在大山之中,当时在城市读大学的他无意当中通过招聘支教的广告,从而跟随着这群支教青年走到了贵州省黔西县金碧镇瓦厂小学,在这个地方支教的他充分感受到了学生对他们支教的喜爱,但是好景不长,许多支教的青年因为各种各样的原因走出大山重新回到自己以往的生活当中,在这时候大山中的孩子们非常不舍这些支教青年的离开,孩子们的不舍的眼泪让这个教书的青年深受感动,自此内心暗暗发誓,要陪伴这些孩子们从小学,初中,高中到他们走出大山。他用了自己的12年时光来证明了对这些孩子的爱,这种爱是无私的,伟大的。
我们在生活当中会通过媒体知道许多毕业于高校,为了孩子的教育,努力实现自我价值从而扎根于乡村的年轻人,他们放弃了美好的生活去选择了生活艰苦的农村来实现自我价值,虽然他们不像大城市上班的工薪族,每天华丽的外表和高薪的工资令人羡慕,但是他们的自我价值却比那些上班的人们更高,这些人就像教育者张桂梅一样,数十年来奔赴在乡村教育的一线,这些教育者不图功名利禄,只为让祖国的下一代受到更好的教育,让他们有更多选择梦想的机会,这些人才值得我们去学习,值得我们去关注。
我觉得让我印象深刻的故事应该是外婆的故事,外婆的故事虽然说很平凡,但是却让我感到很难受,让我至今都没有办法忘怀,每次想到外婆都会让我觉得很想哭,真的很想念外婆,如果她还在那该多好。
独家照片讲述张桂梅芳华故事引发了很多网友们的关注,看到她的故事会让你不自觉地发自内心的感到佩服,说实话真的没有多少人可以做到她这样,她身上好像生来就肩负着一种责任感,而且她也不断在通过自己的努力来完成这样一种使命,在我们大家的心里她是一个伟大的人,可以在她自己的心里可能就是做着自己认为最为普通的事情,我觉得人和人之间的差别就在于此,有些人对人生的感悟就是不一样,对于这样伟大又勇敢的人我只能由衷地表示敬意。其实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故事,只不过要看你的故事到底有多精彩和感人,又或者是有么的不吸引人,我也看过很多伟人的故事和事迹,也听过很多或悲惨或幸福的故事,但是在我印象中最为深刻的故事应该就是外婆的故事,印象中外婆总是一脸慈祥,对待任何事情都保持着微笑的状态,其实她的一生是悲伤的,而且可以说真的没有享过福,也许是因为太过于喜欢外婆,所以每次说到外婆的事情我都会抑制不住的流泪,因为是真的很心疼又很想念她。听母亲说过外婆从小就被遗弃了,从小到大一直都是被人抛弃的那一个人,小时候寄人篱下经常没有饭吃,有时候晚上只能住在牛棚里,结婚后也经常会遭到外公的毒打,养育了五个孩子,但是儿子好像对他们并不是很好,又因为根深蒂固的老思想不愿意和女儿生活在一起,就一直待在那个小山沟里,后期和外公的感情生活还不错,到后来也算是儿孙满堂了,但是她却这样离开了,医生说是因为感冒引起的,一直拖着没有到医院医治导致无药可医,得知外婆住院到传来死亡的消息只有一个晚上而已。其实是很普通的一个故事,但是与我而言如此深刻,她可以说是一个时代女性的缩影,那个时代的女性好像都是如此,她也许是众多不幸中的一个,但是确实我最深爱的外婆,那个一直充满慈爱眼神看着我的外婆。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