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叶氏的祖先

寻叶氏的祖先,第1张

寻祖书

——广东省新兴县叶茂公寻祖

寻叶茂公祖籍!!!

叶茂公(后人称姜山公),原祖籍未详。接南阳始祖叶子高世次代数未清。叶茂公是北宋进士,约在北宋后期公元1100年左右任广东高州府电白县知县。配梁氏,生子南老。

其子南老,于“南渡”后移居新州(宋时新州即今新兴县,唐朝时为筠州,明清时为新兴)现茂公后裔遍布全省各地及省外,子孙数万之众。

根据今幸存世的编于清朝光绪年间之旧谱记载本族在元朝时编有族谱;但因金兵入侵,战乱失守。到明末清初时期15世祖秀生公、茶山公等诸公为防日后失传而再发出修谱,但无史资记实,只好登坟抄录碑铭重修族谱。

按清旧谱记载:叶茂公出任电白县知县时,任满将归,告老还乡时,适逢“南渡”之乱,回乡不得。故土民挽留而定居,逝世之后,葬于电白,离城三十里之黄姜山(今电白县马踏镇黄姜村之黄姜山)坟已失考,故后人称之为姜山公。(注:“南渡”——为南宋初十年,公元1127~1137年)

二世祖

叶南老,宋明经迪功郎。有宋史载,乾道六年(公元1170年)任知州。承父嘱:电白是南海之缘,障厉多多,不宜长居。故移居新州(今新兴县),立基锦水(县城锦水坊)配简氏,生四子,伯秀、伯芳、伯荣、伯达。(伯达失)原墓葬纲雨田螺山。现迁勒竹狮子岗山。

三世祖

伯秀公,南老长子,字君实。登宋举人。任江西吉州知州。生子德清,其后裔分两支,传至九世因外迁徙而失考。

伯芳公,南老公次子,字君颐。敕封承德郎。生子德刚,德刚公,字六一,宋明经,累官至推官。配陈氏。生三子,长子康养,传至八世后,外迁徙失考。次子康锡,传至十七、十八世于新兴中黄村分两支外迁徙,一支去恩平、一支去阳春,后失考。三子嗣翁,出继四世祖德辉公。德刚公葬于古余村大鸠山,查旧县志亦不见有此村落,究竟在何处?

伯荣公,南老公三子,字君显。诰奉直大夫,曾任广西横州知州。生子德辉、德润。德润公后裔传至九世外迁徙失考。德辉公由德刚公三子嗣翁承继。嗣翁公、宋明经,迁试中特科进士,授韶州路教授。元朝时,敕封为原官,历官四川按察司,嗣翁公后裔遍布广东各地及省外海外。数万之众。

计有:广东省的新兴县、高明县、鹤山县、恩平县、高要县、怀集县、德庆县、云浮市、阳春县、电白县、吴川县、顺德区、佛山市、广州市、东莞市、深圳市、惠州市、韶关市等,省外广西各地,海外有香港、台湾、南洋群岛一带,东南亚泰国、越南等地。

现为寻茂公祖源,乘修编中华叶氏宗谱之机,接南阳世系世次,敬请全国各地宗亲协力协助访查,提供有效史据,完成数万子孙厚望。谢谢!

寻祖回复

寻广东新兴县叶氏始祖茂公,祖籍未详,接南阳世系世次未清一事。经多次查访未果。新兴叶氏联谊会曾派人到省、市府档案局、高州府,电白县查史志,亦未有找到,原因是唐宋元时期,时间久远,广东气候潮湿,史籍基本难存。省通志也非常简略。州县志一般只从明清较多。曾到香港中文大学查阅四川巴蜀出版社出版的《宋进士录》,恰巧不见广东卷。其余各省都有,亦未发现叶茂。另外有一次,在新兴县图书馆(广州中山图书馆流动巡回到新兴展出)看到一本《宋史》,单本古体。出版社未详,刚找到,只看一眼一页上部。其它完全未看,哪家出版也未看,馆中午下班时间到,工作人员不允许看。结果下午来时,该书已不翼而飞,失踪了。守株待兔一周仍未见其出现。

首页就是本支茂公二世祖叶南老仕职录。(乾道六任知州)。茂公以下,连10多代,代代是仕官。2009年6月到龙川县中华叶氏总谱编辑总部(此处有全国几百本叶氏各地族谱),查族谱,亦未见本支茂公。7月11日到20日再到北京国家图书馆文史馆去查,查有关史志,如科举、职官类,宋(南、北)、元各朝史料,查茂公五代祖下史,五世祖嗣翁公,南宋、元两朝连官。原韶州路教授,升四川按察司。都未有找到。何其难呢?

从官职衔史分析:南老公是迪功郎,查宋史,迪功郎是建炎年间开始授衔(北宋后期),朝官散官,九品。如有出身,追加一品。如南老公乾道六年任知州的话,应对茂公适逢南渡之乱,任满将归,告老还乡不得,故留电白,逝于电白。父故后移居新州。是吻合的。

所以我们结论:茂公应出生北宋,出仕时在北宋后到南宋初。即公元1100年—1300年期间,为茂公查找线,总始祖诸良公70代上下线。

请热心人士及宗亲帮忙帮忙。

附:茂公一世至五世科甲仕宦:

始祖

茂公登宋进士任高州府电白县知县。

二世

南老公应宋明经迪功郎。

三世

伯秀公登宋举人任江西吉州知州。

伯芳公以子德刚勅封承德郎。

伯荣公诰封奉直大夫广西横州知州。

四世

德刚公应宋明经累官至推官。

德辉公应宋明经任广西横州知州。

五世

嗣翁公应宋明经廷试中特科进士。授韶州路教授。元敕为原官历官四川升按察使司。

在《百家姓》第43位。

叶出自芈姓沈氏,为帝颛顼的后代。据史书所载,帝颛顼的后裔陆终有一子名季连,赐姓芈。他的后裔鬻熊很有学问,作过文王的老师。后成王便追封其曾孙熊绎于荆山(今湖北西部)一带建立荆国,定国号为楚。春秋时,楚庄王有一曾孙叫戌,任沈县尹,有称沈尹戌。其后代就有人以沈为姓。沈尹戌后来任楚国左司马,他为人正直,疾恶如仇,深得楚人敬重。楚昭王十八年战死沙场,昭王封他的儿子沈诸梁在叶(今河南叶县南旧城),称为叶公。叶公曾平定白公胜的叛乱以复惠王,有功于楚,得封南阳,更获赐为公,后委其事于子,而退休于叶。其后人便以邑地为姓氏,称为叶氏。由上可见,沈、叶本为同宗。是为河南叶氏。 另据《姓氏考略》所载,在我国古代的所谓南蛮之中,也有以叶为姓的。如春秋时吴国的叶雄是也。

迁徙分布

  叶姓始祖沈诸梁,居于春秋时楚国叶地(今河南叶县南),直至终老。秦代叶淑和,迁至长沙任太守;西汉叶宗,在颍川任太守、骠骑将军;47世叶尤,汉太尉,"起于南阳,分为六族";53世叶望,东汉光禄大夫,灵帝时弃官隐居,后于献帝时渡江徙至居阳县(今安徽省当涂县东北);55世叶琚,因任钱塘(今浙江杭州)令而在当地安家,后成为当地望族。57世分为三支:叶游,徙福建宁府建安县;叶愿,徙河南新安;叶俭,苍梧太守,徙浙江缙云。77世叶逵,自缙云迁湖州(今属浙江);79世叶刚,徙居江苏苏州;82世叶庄,居于汴梁(今河南开封);85世孙叶大经因元兵大举南下,流寓广东梅州曾井,为梅州叶氏始祖,其子孙散居广东、广西、福建的许多地方。福建叶氏主要有两支:一为 仙游古濑叶氏。一为漳州莲溪叶氏。自清代康熙末年开始,闽、粤叶氏陆续有移居台湾者,后又有不少人徙居海外,叶调国(故地在今印度尼西亚爪哇岛或苏门答腊岛)在东汉永建六年(公元131年)曾遣使到中国,建立友好关系。叶调国人有来中国者,也就以"叶"为姓。他们多分布在东汉时南郡边界外。叶姓一支叶日成迁至今河北南皮县叶三拨,现有15-18世后代,分布于沧州,青县,大城,保定等地,叶公日成公墓也由后人供奉,尊为河北一带叶姓始祖。

郡望堂号

  堂号

  “崇信堂”:宋朝时有翰林学士叶梦得,在朝廷南渡的时候,任江东安抚使,领兵分据江津,使金兵不得渡江。朝廷升他为观文殿学士,调他担任福建安抚使。他打败金兵50多次,官至崇信节度使。 叶姓还以"南阳"为堂号。

  叶氏“南阳堂”在华南地区比较常见,特别是福建、广东一带;在粤西(广东的西部)的吴川市塘缀镇,“南阳堂”还分了一个子堂号,叫“龙窦”,简体“龙窦”,常称为“龙窦枼氏”或“龙窦叶屋”。始于明末,至今已有四百多年历史,迁移记录:河南叶县 -> 福建莆田柑橘岭 -> 广东东莞大岭山柑橘岭 -> 广东湛江吴川塘缀镇。本信息可从《南阳叶氏宗谱》及《湛江地名志》查阅

  郡望

  南阳郡:战国时秦昭王置郡。治所在宛县(今河南南阳市)。相当于现在河南熊耳山以南叶县、内乡间和湖北大洪山以北应山、郧县间地。

  下邳郡:东汉时改临淮郡置国。治所在下邳(今江苏雎宁西北)。南朝宋时改为下邳郡。辖地北至江苏新沂、邳县,南至安徽嘉山,东至江苏涟水、淮安和清江市。

历史名人

  叶适:宋代著名的哲学家、思想家。在哲学、史学、文学方面都有成就。是南宋"永嘉学派"集大成者,其著述自成一家。主张"通商惠工,以国家之力扶持商贾,流通货币",反对传统的只重农业、轻视工商的政策。著有《习学记言》、《水心先生文集》等。

  叶子奇:明代学者。反对佛、道思想,著有《草木子》4卷,其中记载元末红巾军起义事迹颇详。

  叶兑:元末明初名儒。他以平民身份向朱元璋献计,建议"北绝察罕,南并张士诚,抚温台,取闽越,都金陵"之方略,称"一纲三目之天下大计",数年之后,朱元璋削平天下,其攻取次第略如其计,事如当年诸葛亮隆中对一样。

  叶茂才:明朝官吏。与顾宪成、顾允成、高攀龙、安希范、刘元珍、钱一本、薛敷教并称"东林八君子"。

  叶挺:中国人民解放军创始人之一。1924年加入中国。抗日战争爆发后,任新四军军长。1941年皖南事变中被国民党当局扣押,坚贞不屈,写下著名的《囚歌》。于1946年3月获释。4月8日由重庆去延安途中,因飞机失事,不幸遇难,时年50岁。

  叶剑英:中国人民解放军十大元帅之一。1927年与张太雷等领导了广州起义。1934年10月参加长征,任军委第一纵队司令员。1955年被授予元帅军衔。1986年10月22日在北京逝世,终年89岁。

  叶飞(1914-):原名叶启亨,福建省南安县人。1928年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1932年转入中国。土地革命战争时期,任共青团福建省委宣传部部长、代书记,福州中心市委书记,中共闽东特委书记,闽东军政委员会主席兼中国工农红军闽东独立师师长、师政治委员。参加了南方三年游击战争。抗日战争时期,任新四军第三支队六团团长,江南抗日救国军副指挥,新四军苏北指挥部第一纵队司令员兼政治委员,新四军第一师一旅旅长兼旅政治委员,第一师副师长,苏中军区司令员,苏浙军区副司令员。解放战争时期,任华东野战军第一纵队司令员兼政治委员,第三野战军十兵团司令员。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任福建军区司令员,中共福建省委第一书记,福建省省长,中共中央华东局书记处书记,南京军区副司令员兼福建省军区司令员、第一政治委员,福州军区司令员、第一政治委员,中华人民共和国交通部部长,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司令员、第一政治委员。1955年被授予上将军衔。是第一、二、三届国防委员会委员,第六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副委员长,中国第八、十届候补中央委员,第十一、十二届中央委员。

  叶圣陶(1894--1968),名绍钧,江苏苏州人,著名作家、教育家,父亲在地主家做帐房,家境清苦。1907年考入草桥中学,毕业后在一个初等小学当教员。1914年被排挤出学校,闭居期间作文言小说发表在《礼拜六》等杂志上。1915年秋到上海商务印书馆附设的尚公学校教国文,并为商务印书馆编小学国文课本。1917年应聘到吴县甪直县立第五高等小学任教,他称甪直为自己的第二故乡。1921年与沈雁冰、郑振铎等人发起组织“文学研究会”。曾与夏丏尊合作出版了《阅读与写作》、《文心》、《文章讲话》等。解放后,历任出版总署副署长、人民教育出版社社长、教育部副部长等职,并当选为第五届全国人大常委,第五届全国政协常委和民进中央主席。

  叶问(1893-1972),本名叶继问。在短短二十二年(五零至七二)之时间,不但在港澳台地区把咏春发扬光大,更将咏春种籽散落到世界每一角落,使咏春之果实牢牢散播于世界各大国家,他生前培养出之人才如梁相、叶步青、招允、李小龙、骆耀、徐尚田、黄惇梁、何金铭……等一班出色之弟子,分别都能继承宗师遗志,把咏春拳进一步发展,故宗师逝世后,咏春门人,一致推崇他为咏春派一代宗师。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hunlipic.com/jiehun/9729791.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10-20
下一篇2023-10-20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